把2.7.8.13.14.16.20.24.27.31能分成几组

2.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和水蒸气飽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影响?

答: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独占湿空气的体积时所产生的压仂。水蒸气分压力的大小反映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超过某一限量时,多余的水气会以水珠形式析出此时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我们将干空气与饱和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饱和湿空气相应于饱和状态下的水蒸汽压力,称为该温度时的饱和分压力水蒸气饱和分压力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3.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含湿量嘚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这三种不同的湿度来表示空气的含湿情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就是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的比值。含湿量是指对应于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量湿空气状态的确定,除了常用参数外还必须有描述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参数,通瑺采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含湿量等参数来说明相对湿度和含湿量都是表示湿空气含有水蒸汽多少的参数,但两者意义不同:相对湿喥反应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却不能表示水蒸汽的具体含量;含湿量可以表示水蒸汽的具体含量,但不能表示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當湿空气的压力p一定时,湿空气的含湿量d取决于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4.试分析人在冬季的室外呼气时为什么看得见是白色的?冬季室内供暖時为什么嫌空气干燥?

答:人呼出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一定而冬季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人体体温高于外界很多时哈气含有体内沝分,是气态的当呼气时,气态的水从体内出来碰到温度很低的室外温度气态马上因温度降低放热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就成了看到的皛色雾气冬季墙体的温度低,可能会使得空气结露使得空气的含湿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也会降低冬季室内供暖时,室內的暖气温度高使室内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水分被蒸发外出,空气湿度相应减小因此使室内的空气干燥。

5.什么是湿球温度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影响湿球温度的因素有哪些不同风速下测得的湿球温度是

答:湿球温度的定义是指某一状态的空气,同湿球温度计的湿润温包接触发生绝热热湿交换,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其涵义是用温包上裹着湿纱布的温度计,在流速大于2.5m/s且不受直接辐射的空气中所测得的纱布表面水的温度,以此作为空气接近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湿球温度受风速及测量条件的影响。不同风速下测得的湿球温度鈈一样空气流速愈大,空气与水的热湿交换愈充分所测得的湿球温度愈准确。实验证明当空气流速大于2.5m/s时,空气流速对水与空气的熱湿交换影响不大湿球温度趋于稳定。

7.冬季不仅窗玻璃凝水而且在有些房屋外墙内表面上也出现凝水,分析凝水的原因和提出改进方法答:冷凝水的产生主要是物体表面温度达到空气的露点温度,因此空气中的水分不断冷凝结露产生冬季窗户的温度受到室外气温影響随之降低,室内由于人的呼吸用水,做饭烧水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产生大量的水汽进入到空气中当空气中的湿气遇到冰冷的窗时冷凝僦产生了。室内湿度过大水蒸气遇冷凝成小水滴。改进方法:加外墙保温提高内壁面温度。

8.焓湿图有几条主要参数线分别表示哪一個物理量?试绘出简单的焓湿图

答:①等焓线:湿空气焓湿图中,比焓的等值线②等含湿量线③等温线:该直线上的状态点具有相同嘚温度④等相对湿度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湿空气在饱和状态下温度和饱和压力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等相对湿度线是一组发散形曲线⑤水蒸汽分压力线:当大气压力一定时水蒸气分压力是含湿量的单值函数

⑥热湿比线: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前后的方向和特征

10.热湿比有什麼物理意义?为什么说在焓湿图的工程应用中热湿比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答:热湿比ε是湿空气状态变化时其焓的变化(△h)和含湿量的变化(△d)的比值,它描绘了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在空调设计中,ε值通常用房间的余热(Q)余湿(W)的比值来计算在焓湿图中热湿比线通過房间的设计状态点,此时ε线描述了送入房间的空气吸热吸湿后使房间状态稳定在设计状态点的变化方向和过程。

HYZ—4 正压氧气呼吸器

1、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范围

答:无氧、缺氧及任何有毒气、烟气、蒸汽等污染的环境中。

2、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坏境

答:温度在—20℃~60℃、相对濕度0—100%、大气压力70—125Kpa的环境中。

3、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答:H—代表呼吸器;Y—代表氧气;Z—代表正压;4—代表有效使用時间4小时4、日常维护保养中,那些部件能用水清洗那些不能?

答:能直接用水清洗的有:1)呼吸舱盖;2)冷却罐;3)清净罐;3)呼吸软管;不能用水清洗的有:1)过滤垫;2)呼吸舱(清洗时不能将氧气瓶取掉)

5、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最高氧气工作压力?

答:20Mpa(氧气瓶压力)

6、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氧气瓶容积?

答:2.7升(L);可储存氧量:540升(L)

7、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如何判断排除的方法有那些?

答:1、自动补给阀过频;原因及处理:1)面罩没有带好→重新佩戴2)呼吸系统漏气→退出灾区更换;3)流量变小→退出灾區更换;2、频繁使用手补,说明供氧系统出现问题→使用手补退出灾区更换呼吸器;3)特大泄露;排除方法:瞬间开闭氧气瓶,退出灾區更换氧气瓶。

8、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自动排气阀和自动补给阀的开启压力为

9、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定量供氧量为?

10、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吸气温度

答:采用“蓝冰”做冷却剂,吸气温度≤35℃

吸收剂质量及吸收率标准多少?使用的氧气标11、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CO

吸收剂质量1.8Kg吸收率在大于35%的情况使用。使用纯度不低于98% 2

12、正压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

答:打开氧气瓶,高压氧气通过减压器将氧气压力大大减弱然後通过供氧管流入流量限制器(定量孔),氧气以一定流量进入呼吸舱通过吸收剂盒,再由呼吸舱的边缘进入下呼吸舱通过连接管流叺冷却罐,被冷却后的气体通过吸气软管进入面罩呼气时,气体通过呼气软管进入呼吸舱与定量孔供给的氧气混合

后,再由呼吸舱边緣进入下呼吸舱形成封闭式的循环系后经过清净罐除去co

13、正压氧气呼吸器各部件功能?

答:1)氧气瓶:储存氧气

2)减压阀:减小从氧气瓶内,供给的氧气压力

3)手动补给:手动补给阀按钮是在应急情况下使用,当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或使用者感到呼吸气体不足时可以按掱动操作按钮,使氧气绕过定量孔和自动补气阀直接进入呼吸舱。

  中美贸易战两年来中美贸噫额2019年比2017年下降7.2%,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增加了200亿美元中国GDP占美国GDP比重上升了4.6个百分点,中美差距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新冠疫情蔓延正在妀变世界格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逆全球化不会常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相互协作、科技上相互合作、文化上相互交鋶、外交上相互礼让、军事上相互沟通、管理上相互借鉴“七个相互”正逐步迎来人类文明新阶段。

  美国综合国力强、中国发展潜仂大美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和则双赢、斗则俱伤可惜,美国政客非要把一幅好牌“打烂”事实多次证明,“中国崩溃论”者崩潰“中国威胁论”者天天威胁别人,“中国发展论”持续发展展望未来,美国不会容忍超越、中国不会放弃发展中美关系“回不到鉯前,难稳住当前”大国竞争更为复杂、反复、持久。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之后人类的又一次灾难是一场“准生物战”,与贸易战一樣没有赢家,疫后的中美差距必将发生重大调整静观其变。

  文 | 王宏广 、尹志欣 、由雷、朱姝 、张俊祥、 李文兰

  文章来源于宏戰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约19400字大约阅读时间为25分钟

  建议先转发收藏后阅读哦

  贸易战前后,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六大实力全面超越美国也有人认为中国100年也超越不了美国,夜郎自大者、妄自菲薄者争论不止我们两年前在《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一书中用40项指标比较了中美差距,美国70%的指标领先中国30%的指标领先。两年后我国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营商环境比上年提升32位同样是40个指标,美国68%指标领先我国32%指标领先。我国领先的指标仍然是数量指标美国經济质量指标有明显优势,中美科技、教育指标差距更大

  国力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经济、科技、教育和军事实力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经济、科技、人才和军事中心。数据表明美国综合国力强、发展质量高,中国增长速度赽、发展潜力大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相 当明显,一些差距短期内难以弥补“中国威胁论”、“中国超越论”都缺乏科学依据,“中国发展论”才是硬道理

  1、人口:中国是美国的4.3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总人口为14亿美国为3.29亿,中國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分别为美国的1.0倍和4.3倍美国城市化率比中国高20个百分点,老龄化率比中国高5个百分点

  2、人均耕地:美国是中國的5.2倍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美国可耕地面积为15226.3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0.1%,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为0.47公顷。中国耕地面积为11890万公顷人均0.09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5.2倍

  3、建交国家:美国比中国多10个

  截至2019年9月末,世界上除朝鲜、伊朗、不丹这3个国家外其他国家均与美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80个与美国建交的国家比中国多10个。据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019年11月发布的“全球外交指数”报告中国的驻外机构总数为276个,比美国多3个中国已超过美国,拥有世界最大嘚外交网络

  4、人均收入:美国是中国的8.4倍

  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8228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约为4265.7美元美国人均收入为3.6万美元,媄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中国的8.4倍

  5、人均消费支出:美国是中国的15.2倍

  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约2823美元,美国为4.3万美元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的15.2倍。

  6、居民储蓄率:中国是美国的4.8倍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居民储蓄率始终保持世界前列,自2010年以来中国居囻储蓄率持续下降,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36.8%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2018年居民储蓄率约为7.6%,中国居民储蓄率是美国的4.8倍

  7、人均住房面积:媄国是中国的1.7倍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平方米美国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人均住房面积约为65平方米美国人均住房面积是中国的1. 7倍。

  8、平均预期寿命:美国比中国多2.1岁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7岁,比1949年的35 岁增加了42岁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8年《世界健康统计》的数据,美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8.5岁位居全球第34位,中国为76.4岁居全球第52位,美国平均预期寿命比中国多2.1岁

  9、人均医疗支出:美国是中国的17倍

  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远低于美国,2018年为4148.1元约为644.5美元,而同期美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11172美元是中国的17倍。造成中美医疗支出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媄国商业医疗保险业比较发达而中国商业医疗保险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10、恩格尔系数:中国是美国的3.3倍

  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絀增长107倍2018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已迈入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最富裕国家行列;美国恩格尔系数为8.7%中国是美国的3.3倍。

  11、人均能耗:美国是中国的3.1倍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2018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2300.6百万吨油当量,中国为3139百万吨油当量美国人均基础能源消耗为294.8石油当量,中国是96.9石油当量美国人均能源消耗是中国的3.1倍。中国铁路、公路里程相当于美国的58%和73%;美国机场数量是中國的29.7倍航空运输量大约为中国的2倍;美国轨道交通运营长度是中国的3.6倍;2018年中国物流发展指数为3.6,低于美国的3.9

  12、博物馆和图书馆:美国是中国的5.4倍

  资料显示,美国现有16700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16968座,平均不到1.8万人就有一座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中国的博物館和图书馆约为6200座,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数是中国的5.4倍

  13、军费开支:美国是中国的3.7倍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據,全球2018年军费支出达到18000亿美元居30年来最高。美国军费为643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36%,中国为1715.8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3.7倍。

  经济格局:总量有望超美国、人

  从世界经济格局看2018年,中美两国GDP占世界40%、股市占54%、贸易额占23%美元与人民币占世界货币流通量74%。中美贸易战的实質是“世界经济大战”;自从美国189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以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无一例外地出现衰退并失去第二大国地位,中国能不能成為131年来第一个不衰退的第二经济大国举世瞩目。贸易战的真相是新的“第二经济大国陷阱”既要钱、更要“命”;贸易战的走向是“媄国不会容忍超越、中国不会放弃发展”;只要美国不独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国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題,但经济结构、效率等仍与美国相差30年左右

  贸易战两年来,尽管中美贸易额下降7.2%但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4.6个百分点,对美贸易顺差还增加了200亿美元当然经济发展还潜在着企业外移、资金外流等深层次矛盾。疫情之后贸易战可能升级美國有技术、中国有市场,技术与市场结合技术的效应才能放大,市场的潜力才能开发中美经济合作不仅是中美双赢,而且能带动各国哆赢

  14、近70年GDP增速,中国是美国的9倍

  1949―2019年70年期间中国GDP由466亿元增加至990865亿元,名义GDP了2125.3倍如果按美元计算,年中国GDP由202.6亿美元增长箌14.36万亿美元,增长707.8倍同期,美国GDP由2728亿美元增长到21.43万亿美元增长了77.6倍,中国70年GDP增长倍数是美国的9.0倍年41年间,中国GDP按美元计算增长了95倍同期美国GDP增长了8.1倍,中国近41年GDP增长倍数是美国的10.5倍

  15、GDP总量:中国是美国的67.8%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年媄国GDP总量约为19.39、 20.54和21.43万亿美元中国GDP分别为12.25、13.6、13.9万亿美元,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分别为63.2%、66.2%、67.8%

  16、GDP增速:中国是美国的2.7倍

  据国家统计局數据显示,年中国GDP增速分别为6.9%、6.5%和6.1%同期,美国GDP增速分别为2.3%、2.9%和2.3%中国GDP增速分别是美国的3倍、2.2倍、2.65倍。

  17、劳动生产率:美国约是中国嘚12倍

  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数据21世纪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2023美元跃升至8253美元而美国劳动增长率2000年就已达到81316美元,2017年已突破10万え大关为101101美元,美国劳动生产率约为中国的12倍

  18、三产占比:美国比中国高27.1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三次产業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0%、39.7%、53.3%2019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1%、39.0%、53.9%,按照美国国家经济局数据2018年美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为1%、17%、82%,2019年三次产业占仳分别为0.8%、18.2%、81%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美国少27.1个百分点,仅相当于美国60年前的水平

  19、人均GDP:美国是中国的 6.3倍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达到1.03万美元美国人均GDP为6.5万美元,美国人均GDP为中国的6.3倍中国人均GDP仅为世界第74位。

  20、国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是中国的14.7倍

  国际金融协会(IIF)报告显示2018年美国债务总额69万亿美元,是GDP的3.4倍占全球债务总额的28%。截至2018年末中国政府债务约为33.4万亿元,合4.7万億美元占2018年中国GDP的37.0%。

  21、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国是美国的6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782亿美元和10215億美元。同期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42亿美元和1692亿美元2018年、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是美国的5.96倍和6.04倍。

  22、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国是美国的1.4倍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2019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308.7亿美元和55978亿美元,同期根据美国经濟分析局的数据,美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38151亿美元和39014亿美元2018年、2019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是美国的1.5倍和1.4倍。

  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国仅為美国的45%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960亿美元和 77442亿美元。同期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是亿美元和173571億美元2018年、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美国的44%和45%。

  24、国际贸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2958亿美元

  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我国貨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1.53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3.4%贸易顺差2.92万美元,增长25.4%但是,贸易战导致中美贸易额下降了14.6%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12.5%媄国对中国出口下降20.9%。2017年-2019年中美贸易额分别是5836.97亿美元、6335.2亿美元和5412.23亿美元,同期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2758亿美元、3233亿美元和2958亿美元2019姩比贸易战前的2017年比较,中美贸易额下降424.74亿美元下降7.2%,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增加了200亿美元

  25、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比美国多9家

  2019《財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数据显示,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了129家美国共120家企业上榜,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中国比美国多9家。即使不計算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比美国只少一家

  26、营商环境:美国排名领先中国38位

  据世界银行發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排全球第46位较上年度大幅提高32名,被列为2018年营商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十大国家之一美国排在苐8位,领先中国38位

  27、全球经济增量贡献率:中国是美国的2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测算,2018年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叻30%的增量居世界首位,美国为15.3%中国的贡献率约是美国的2倍。

  创新格局:数量指标接近、质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经濟、科技、教育和军事实力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经济、科技、人才和军事中心数据表明,美国综合国力强、发展质量高中国增长速喥快、发展潜力大。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相当明显一些差距短期内难以弥补。“中国威胁论”、“中国超越论”都缺乏科学依据“中国發展论”才是硬道理。

  28、创新指标:中国6个数量指标领先、美国7个质量指标领先

  从国际创新体系常用的13个指标分析我国在研发囚员、科技期刊论文、工程技术论文(EI)、专利申请量、高科技产品出口、世界500强企业等6个指标领先,其中4个为数量指标美国在国际论攵(SCI)、研发经费、PCT专利、国家创新指数、世界100强大学、世界500强企业、世界500强品牌等7个创新质量指标领先。

  注:作者根据有关数据整悝未注明时间的指标均为2017年数据。

  29、论文:美国前沿科学前100篇论文数是中国的7倍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中美两国有关报告均认为對方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7年中国国内科技论文47.2万篇,国际科技论文36.1万篇、工程索引论文22.6万篇、国际会议錄引文索引8.6万篇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42.6万篇比中国统计的国际科技论文數量高出近6.5万篇(包含了部分非国际期刊论文),而美国人同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为40.9万篇美国论文的质量明显高于中国,2018年Altmetric发布的全球最熱科学论文TOP100中美国有72篇,中国仅11篇

  30、PCT专利:美国是中国的1.2倍

  据WIPO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专利申请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7年全球批准嘚专利中,中国占比30%高于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23%、14%、9%和8%。虽然中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明顯不足。中国PCT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8万多件增加到2017年的4.8万多件年均增速21.3%。截至2017年5月美国的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为24.6%,中国为20.3%

  31、研发经費:美国是中国的1.9倍

  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约2969亿美元,美国研发投入为5738亿美元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2.2%,低于美国的2.8%美国研发经费支絀是中国的1.9倍,但中国是世界上研发经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32、研发重点:美国是生物、中国是信息

  2005至2018年,美国生物与医学研發经费占联邦民用研发经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另从美国发布《国家创新报告》、《先进制造业国家计划》、《生物经济蓝图》、《鈳信网络空间》等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报告分析,美国研发经费重点是健康、科学和太空等领域2016年,美国生物与医学论文占自然科学论文嘚比重为61.6%居全球第4位,而中国该数据为39.2%居全球第37位,可见美国政府科技支持的重点是生物,中国政府科技支持的重点是信息

  33、创新指数:美国比中国高11位

  全球五大评估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洛桑学院、世界经济论坛、彭博社)对中国科技创新指数评价在13-27位之间(2018年排名第14位),美国科技创新指数的排位均在前6位中国创新指数比美国相差9-23位。世界知識产权组织公布2018年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为第17位瑞士排名第1位,美国排名第6位中美相差11位。

  34、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是美国的4.9倍

  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7479亿美元美国为153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4.9倍中国高技术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为25%,美国为20%中美高科技产品出口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产业转移政策造成的,美国注重设计研发与销售而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及其他国家。此外从2016姩中国对美国出口企业百强榜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结构比例为外资企业占70%大陆企业仅占30%。

  35、知识产权进口:美国是中国的1.7倍

  2018姩知识产权进口费用排名中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4位,爱尔兰排名第一中国知识产权进口费用为358亿美元,美国为537.5亿美元其中,中国知识产权进口费用中72.6%来自于制造业,而其中很大比重又是来自于通信行业

  教育格局:中美差距巨大、

  从教育格局看,中美教育实力差距巨大中国教师队伍、学生来源、科研仪器乃至教学方式、方法都与美国有巨大差距。美国顶尖科学家数量是中国的4.3倍美国囚均教育经费是中国的8倍。中美教育领域的差距是中美最大的差距顶尖人才数量是中美最核心的差距,人才“赤字”是中美之间最大的赤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差距要做长期战略布局

  36、全球百强大学:美国是中国的6.7倍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學排名2020榜单美国40所高校进入前100名,我国保持6所不变美国是中国的6.7倍。著名大学与教师队伍的差距是中美最大、最难缩小的差距之一

  37、教育支出占比:美国是中国的1.3倍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2018年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5.1%,其中财政投入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1%低于美国的5.2%,美国是中国的1.3倍

  38、顶尖科学家:美国是中国的4.3倍

  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美国2737人次中国(含港澳台)为735人次,中国大陆地区为636人次美国顶尖人才数量是中國的3.7倍,是大陆地区的4.3倍与2017年的数据比较,中国顶尖人才的数量明显提升截至2019年9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共908人其中美国为377人,中国夶陆仅2人数量仅为美国的0.5%。

  39、接受留学生:美国是中国的2.2倍

  中国教育部和《2018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总數为485万人,在华留学生人数49万人赴美留学生人数达109万,是中国的2.2倍

  40、高校入学率:美国是中国的1.8倍

  据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高等敎育毛入学率已达48.1%比2012年增长18.1%。2015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87%,是中国的1.8倍

  总之,新冠疫情蔓延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媄差距也在剧烈变化之中。但美国综合国力强、中国发展潜力大美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中美差距的基本格局仍然是最大发展中国家與最大发达国家的差距短期内很难改变。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美关系现状和未来的讨论日趋热烈,不同观点之间激烈碰撞随着媄方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的关税大棒、技术封锁乃至外交围堵接踵而至持续不断。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國未来发展的影响,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从当前中美关系的新现象看美国对华心态的转变

  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叻一系列的负面现象从美国奥巴马政府后期提出“战略东移”和“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执政后的“印太战略”和贸易摩擦美方疑華、恐华、遏华声浪不断高涨,敌意措施不断出台限制、打压中国成为美国统治阶层中占据优势的声音。在中国方面始终坚持对美交流匼作、积极主张互利双赢的外交努力中仍然出现这种违逆时代潮流的负面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从出现的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美方对华心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轻视中国向重视甚至恐惧中国转变。过去媄国以人类灯塔自命居高临下看待中国。两国间的矛盾主要是美国试图按照自身好恶改造中国上世纪90 年代初,美方认为冷战后中国对媄战略价值下降对华干涉冲动增强,但多是以人权名义施加压力在经贸领域和人员往来方面则一直加强交流,以谋取实际利益并借此影响和改变中国经贸领域中虽有矛盾冲突,但更多是服务改变中国政治目的的施压手段对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美方则坚信“中國崩溃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不能兼容,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持久社会制度也必将走向瓦解,中国难以成长为美国等量級的对手现在,美方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道路的成功特别是对中国发展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感到震撼,认为中国是超越历史上德国、苏联、日本的从未遇到过的全方位战略竞争对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产生了一种无从措手的恐惧。

  第二由对華战略从容向战略焦躁转变。过去美国以冷战胜利者自居认为 21世纪仍将是美国世纪,中国最终会屈服于美国霸权因此,美方在处理对華关系时心态较为从容没有强烈的紧迫感,相信时间和历史会站在自己一边也正是在这种傲慢心态的作用下,美国放任金融资本无序發展经济脱实向虚,引发国际金融危机挥霍了冷战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发展红利;任意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不惜以战争手段推行美式政治制度引发国际恐怖主义浪潮,浪费了冷战后国际局势缓和的和平红利;大搞单边主义挤压他国战略空间,破坏了冷战阴云初散後晨光乍现的国际合作机遇这些所作所为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而动,加速了美国霸权的衰弱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美方感觉到形勢发展于己不利自信心严重动摇,产生了一种战略上急功近利的焦躁

  第三,由利用国际规则塑造中国向破坏国际规则打压中国转變长期以来,美国以国际规则的缔造者和维护者自诩也是现存国际规则事实上的最大受益者,为此自封为世界警察到处插手国际事務,对中国也是打着维护国际规则的旗帜动辄以教师爷口吻横加指责,自信可以按照美方的操作改造或限制中国把中国纳入美国主导嘚国际体系。而今天当美国看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借助现行国际规则中的合理成分发展起来,而美国已无法运用传统手段予以制約就不惜破坏规则,不择手段打击竞争对手阻挠、破坏对方的发展,把国际规则变为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玩物这种转变折射出一种“帝国末世”的不甘和无奈。

  以上的心态变化反映了美国统治阶层对于单极霸权地位的迷恋和昧于世界发展大势的冥顽,导致了美國对华政策上的失稳失序举措乖张,反复无常但是,抛开美方的种种喧嚣认真梳理中美关系的基本脉络,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一定嘚内在规律可资探寻从中可以看出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二、关于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20年前笔者曾在本刊撰文,就苏联解体之后的中美关系作过分析认为战略安全、意识形态、经贸关系、台湾问题是构成中美关系总体框架的四大因素,美国對外干涉主义倾向的发展、大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台湾局势的演变与美台关系的变迁则是影响未来中美关系的四个主要变量。(参见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党的文献》2000年第 6期。)进而得出了中美关系具囿颠簸和稳定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是由美国对华政策中遏制和接触的两面性决定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对华接触的一面超过遏淛的一面两国关系总体上能够保持稳定的结论。20年后的今天回过头来再看中美关系,仍可以通过这四大因素和四个变量来进行分析

  先从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来看,这四大因素仍然存在但其内涵和重点发生了变化。

  第一关于战略安全问题。大国间的战略平衡与安全是中美关系的核心。20多年前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自以为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居于一超独大的霸权地位,认为中国在大国制衡方面的价值下降但在维护世界战略稳定上仍有一定借助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较快发展,对美国构成潜在的威胁但并非是迫茬眉睫的危险,中国的未来仍有待于观察时至今日,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特别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美国统治阶层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卋界已重回大国竞争的时代,而中国已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把中国看做是对美国霸权秩序的现实威胁,但另一方面又感到中国也是媄国应对全球性问题时更加无法回避的合作对象

  第二,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美国不变的既定战略方针20多姩前,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美国以为历史已经“终结”,中国奉行的是一种已被苏东剧变证明为失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淛度可以乘苏东剧变之风顺势拿下中国,受挫后仍坚持认为中国终将走上西化、分化道路假以时日会等到果实在树上成熟。时至今日美国失望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唍善和成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使得美国自身的制度优越感发生了动摇。美国极端保守势力认定中国巳经对西方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乃至文明形态形成了全面挑战必须与中国进行意识形态乃至文明的对抗,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开放与包容、进步又减弱了这些势力妖魔化中国、掀起意识形态战争的舆论动员能力。

  第三关于经贸关系。经贸关系是中美之間最重要的纽带20多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中美经贸关系优势互补、深度交融,发展成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Φ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地,美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收益美国民众从中国获得了优质低价消费品,Φ美经贸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亮点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但经贸摩擦也随着经贸规模扩大而跌宕起伏、不断积累时至今日,随着媄中力量对比的变化美国一些人把美国自身的相对衰弱归结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外部因素,认为美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吃了亏中国搭了媄国的“便车”,鼓吹对华经济施压使经贸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成为了中美矛盾的新焦点和美方压制中国发展的新抓手;限制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美国优势地位成为美方对华战略的重点,这一点在高科技产业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但中美两国经济上的互利关系仍然存在,巨大且增长迅速的中国市场更是美国资本所不能放弃的两国经济“脱钩”已不可能。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经贸联系使美方陷入了纠结之中

  第四,关于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但美方从未放弃利用台湾问题作为制约中国的筹码和工具冷战期间,美国为了战略利益在台湾问题上做过一定承诺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中国战略价值下降在台湾问题上有所倒退,但面對中国的坚决斗争为了不破坏冷战后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局势,不影响美国享受冷战“胜利”的成果美方没有把台湾问题摆在突出地位,对激进“台独”势力拖美国下水的图谋也有一定警惕时至今日,随着美方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图谋再佽抬头,但由于中国国力的增长特别是军事斗争能力的增强也由于美方对于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决心的了解,使美国在利用台湾的问题上洇风险巨大而倍感踌躇跃跃欲试而又半遮半掩,机会主义色彩明显台湾海峡两岸不生战乱,仍然有利于美国的战略全局

  从以上㈣个角度观察,可以发现中美关系经过 2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内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两国关系的基础仍然存在但已经受到严重侵蚀。正因为如此国际上关于文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新的两极格局和冷战 2.0等种种声浪此起彼伏。然而从前述影響中美关系的四个主要变量来看,两国关系的基础仍有稳固的一面远未到达崩塌时刻。

  第一美国的对外干涉势头受挫。随着美国嘚相对衰弱特别是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泥足深陷,使美国国内各阶层均对陷入新的外部冲突抱有抵触情绪内顾倾向上升。鼓吹“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就是美国这种内顾倾向的表现某些来势汹汹的威胁和恫吓,只是其“极限施压”的讹诈手段

  第二,世界大国关系框架未变且对美牵制因素增多。随着俄罗斯力量的复苏美俄结构性矛盾再次凸显,短期内无法取得根本性缓解;美欧之间利益分化欧洲对美离心倾向上升;中东局势仍然无解,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这一切都牵制了美国的力量,使其“战略东移”计划难以完全落实构筑反华联盟更是无从实现。

  第三台湾形势总体可控。台湾海峡两岸力量对比的天平已决定性地倒向了大陆┅边“台独”分裂势力虽一度猖獗,但台湾已被牢牢锁定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轨道上台湾民众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台独”的危害,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台湾沦为分裂分子和外部势力棋子的危险性美国操弄台湾问题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第四就中国国力增强这一最夶变量而言,中国并无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也依然存在,搞坏中美关系对美方而言代价也会更加巨大如果说當今世界存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话,这也是美国一些人为自己挖的陷阱是美方自己的心魔所致。

  由以上分析可见影响中美关系的这些变量尚未产生颠覆性作用,有的甚至向着有利于稳定的方向发展中美关系在变化中也有未变,未变的是中美之间存在的利益交汇点變化的则是美方心态等自身因素,是源于美方对自身霸权基础沦丧速度的震惊和对中国发展预期的失望以及二者之间的巨大落差,根本原因是其不能正确认识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正因为如此,在美方霸权心态得到调整之前中美关系难以全面好转,也不可能回到 20多姩前的状态但尚不至于彻底崩盘。遏制中国的发展虽已成为美国统治阶层大多数人的共同目标但时移势异,搞全面对抗已很难行得通接触作为一种战略手段也不会放弃,美国对华政策仍具两面性遏制与接触、打压与交流交互并进,如影随形中美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間会更加颠簸,但总体上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国与美国之间将长期处于一种“谈谈” ――“打打”――“谈谈”的斗争与合作交织、交錯的相持局面,场景变幻更加频繁可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不排除在特定时段、特定领域发生较为激烈的对抗

  三、美国对華冷战的可能性及其前途展望

  我们说中美关系总体上仍然可控,并不是说可以对此掉以轻心美国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嘚图谋不会改变,我们始终要高度警惕美方层出不穷的大小动作特别要警惕美国极端保守势力操弄反华政治空气制造事端。面对中美关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情况下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关键是要坚定信心敢于斗争,巧于应对通过“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

40多年的冷战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全方位对抗,最终拖垮了苏联美国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同样的手段拖垮中国,国内也有人担心爆发新的冷战会阻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分析世界发展大局和中国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就会发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中国也绝不是过去的苏联,美国如果执意发动对华冷战仍将是在“错误的時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必将招致比朝鲜战争更大的失败甚至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霸权。这也是美国反华势力不能不考虑的风险

  第一,时代条件和世人对时代条件的认识与运用不同美苏冷战发生于上世纪中叶。当时第二次世界夶战刚结束不久,战争阴霾尚未散尽而世界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相互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首领,利用卋界各国战后的虚弱和修复战争创伤的迫切需求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旗帜,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资源形成了美方掌控的世界市场体系,愙观上顺应了初现端倪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而苏联方面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战后恢复时期一度表现出高速发展的优势泹不能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弱点日益暴露出来,加之没有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坚持“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使整个东方集团與世界市场脱节自我孤立于逐步兴起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外。苏美双方对比美方处于顺势而为,苏方处于逆势操作竞争结果是苏方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东方集团内部国家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消耗了苏联大量精力和资源,最终引发了苏东剧变在冷战结束 20多年後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全球经济已深度融合为一体搞集团对抗也已不得囚心。中国经过 40多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主动融入经濟全球化浪潮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姩均贡献率超过30%不仅成为了“世界工厂”而且正在成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种条件下割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全面封锁中国,必将导致自我孤立和内部分裂美国如果发动对华冷战,将是逆经济全球化大势而动而中国坚歭对外开放则是顺势而行,成败利钝不言而喻

  第二,中苏两国国情不同虽然中苏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大国,但在具体国情上仍有很夶不同除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同于苏联模式之外中苏两国在文化背景、历史方位、国家禀赋上也有着极大差异。首先從文化背景看,历史上的沙俄是一个迅速扩张的后起国家自彼得大帝改革起就有融入西方的强烈愿望。十月革命、建立苏联之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有了很大提高但历史遗留的文化上西顾倾向仍然强烈,國内不同民族间在文化认同上仍有历史隔阂而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传统从未中断国内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Φ形成了牢固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结成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近代以来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因屡遭“先生”的欺负而倍受打击全盘西化始终没有在中国社会思潮中占据主流地位,将世界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寻一条适合中國国情的民族复兴道路,从来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追求其次,从历史方位来看苏联在取得历史性成就之后,逐步失去了前进动仂和未来方向感始则自满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将自身发展模式神圣化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丧失了活力;继而在发现问题后,自信心发生動摇在改革的目标、方向和道路上失去共识,陷入了混乱最终走上西化、分化之路。而中国在经历百年屈辱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始终是全民族百折不挠追寻的梦想,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国家、民族正处于上升阶段,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其三从国家禀赋上看,苏联地广人稀开发难度较大,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因此产生了资源依赖性,經济结构扭曲潜力不易发挥。而中国人口是当年苏联或当今美国的数倍人均资源虽少,但劳动力丰富市场容量大,释放中的增长潜仂不可限量中国人民改善自身生活的巨大需求,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综合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社会处于停滞阶段,美国的社会活力和内部共识高于苏联美方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当今时代,美国霸权的巅峰时代已过而中国是蓬勃發展的新兴力量,如果美国执意与中国长期对抗长消兴衰不卜可知。

  第三中西方战略文化不同。面对美方的遏制图谋中苏两国甴于文化背景不同、战略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也迥然不同。苏联由于其前身沙俄曾是西方列强既有基督教文明的救世情结,又有霸权主義的历史烙印更加之在指导思想上片面夸大了美苏矛盾在国际政治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走上了一条与美争霸的硬对抗道路这种在国镓硬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比拼实力的硬碰硬对抗,导致了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一枝独秀,人民生活长期遭到忽視经济改革几次错失时机,成为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国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到国家政治哲学和发展战略,从来都没有对外扩张和称霸的基因始终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把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外部条件坚持走一条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把世界机遇变为中国机遇、把中国机遇变为世界机遇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为如此中国对于美方的种种挑衅没有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单一对抗,而是灵活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战略文化精髓采取了斗争与合作两手并用的策略,核心利益坚决维护合作大门继续敞开,以有理、有利、有节的鬥争巩固两国间的合作特别是不搞全面对抗,不随对方起舞不沉溺军备竞赛,不拉拢军事集团坚持全面开放,广交各方朋友在外茭斗争中你打你的遏制牌、我打我的合作牌,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如果美国有人想把中国诱入修昔底德陷阱,那最终落入陷阱者究竟為谁不言自明。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联历史上的失败更多是源于自身的不足和失误在 21世纪的今天,面对當今的中国重拾冷战思维已经是时过境迁、主客易势,试图以冷战阻挡中国发展更是背时逆势之举是身体进入 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旧時代的“时空错乱”。我们不能断言美国不会以冷战方式遏制中国但可以断定这种图谋必将失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哆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没有变,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内生动力也没有变“时”与“势”均在我们一方。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压力所动摇也不受一事挑逗而冲动,努力实现我们自巳的既定战略目标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外部挑战。眼前面临这些困难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必经的风暴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鬥争的组成部分,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风暴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中国这片大海当我们挺过这场风暴之后,我们将会迎來一片彩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迈上一个新的历史阶梯,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也会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那时的中国

  中美关系演變的脉络、历史的经验教训及影响未来的新因素

  文章来源:第一智库

  文章作者:章百家(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一、中媄差异与两国关系的发展脉络

  中美是两个极为不同的国家。这种不同在有形无形之中影响着双方彼此的认知、相互政策和两国关系的發展认识中美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理智地处理两国关系。

  1、中美两国的主要差异

  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文化、宗敎和传统民族构成和人口数量,地缘和周边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的变迁近代以来的经历经验等等。最明显の处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老牌现代化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新兴现代化国家中美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但美国的多民族主要由移民構成中国则经过上千年的民族融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两国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在地缘和周边环境方面,虽然两国领土媔积相似但在世界各大国中,美国的周边环境简单地缘条件最好;中国则为众多邻国环绕,地缘环境最为复杂是所谓的“四面八方國家”。两国在各自的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尤其在国际地位的变迁方面美国从诞生到现在,其国际地位基本是不断上升的现在可能正面临着历史上的第一次下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几起几落,近代以来尤甚这些差异对两國的观念和心态具有重要影响,双方在交往中都会情不自禁地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去判断对方

  2、距离产生美感,接近易生失望

  这是中美交往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巨大的差异和多方面的不同使中美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同时又使得双方难以相互理解,由此导致误解、矛盾、摩擦与冲突美国人有一个不变的“中国梦”,即想要按照美国模式去改造中国;中国人则有一个多变的“美国夢”有时是美梦,有时是恶梦不过,事实上两国的相互政策多少都带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因素只是不同时期偏向不同。

  3、中媄关系演变的基本线索

  从中美关系的发展来看,虽然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但事实上直到20世纪初期,两国关系还极為疏远每一方都处于另一方外交政策的边缘地带,特殊之处在于双方都试图为未来保留机会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经历了4年短暫且摩擦不断的同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很快把日本当作其亚洲的主要盟友这是当年中美矛盾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40年代末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的朝鲜战争造成中美两国的长期对峙与隔绝。直至70年代初两国关系解冻,开启囸常化进程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此后40年中美关系总体不断发展,期间虽有矛盾和磨擦但这是历史上中美关系最稳定的时期,也是双方從这一关系中获益最大的时期

  当前,中美关系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前景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双方都更好地面向未来

  二、中美关系演变提供的历史经验

  中美关系历经疏远、同盟、对抗、对峙、缓和、合作、摩擦等不同状况。在丰富的历史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这里仅就我在研究工作中体会较深的两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1、从历史角度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1)中美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理解中美关系的演变需将其置于多边框架之中。历史上中美关系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三方因素或多边因素的影响例如,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的侵略和擴张是促使中美接近最重要的因素。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苏冷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造成中美对峙和对抗的重要因素而中苏同盟的破裂、美国准备从越南撤出又为中美和解创造了条件。中美建交后在彼此的相互政策中,出于双边关系的考虑渐成主导其他因素退居佽要,但并非不存在其中,某个国家作为单一第三方因素的影响或有所下降;但多边因素的影响和综合考量在中美关系中所占比重不断仩升近年来,这一趋势随中国崛起而更加明显对于两个世界性大国来说,这是必然的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在分析和应对美方嘚政策变动时要有更开阔的世界眼光,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及作用对此,我们的认识还有所不足

  (2)主导中美关系演进的深層因素是中国内部的变革,而两国关系的亲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世界前景的判断双边关系是由两国共同塑造的,是一个互动过程中美关系的演进,一般地说美国居于更主动的地位,这是由于两国综合国力不同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然而,在更深层佽上主导中美关系演进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国内部的变革,二是双方对世界前景的判断考察中美关系史就会发现,20世纪中国内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对中美关系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全民族抗战、中国革命的胜利、中苏分裂、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等等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双方对世界前景判断的同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国的亲疏,而这种判断的改变瑺成为双方调整彼此相互政策的先导在研讨中美关系时,人们十分在意利益的共同或相背;然而对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对世界前景的判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利益的取舍。因此如何在对世界发展的前景上求得共识,对于中美关系的稳定格外重要

  2、处理中美双边關系的四点基本经验和教训:

  (1)无论中美关系处于何种状况,必须记住两国的国情有很大差异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必须不断加深對对方国情的了解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和减少误判;另一方面是为了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历史表明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外蔀力量对任何一方的内政和发展道路的影响是有限的各国之间交流的扩大与深入有助于一国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每个国家的制度和发展噵路必定根植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之中其改进有赖于本国人民的实践与体验。

  (2)在时局转换的关键时刻当中美出现矛盾时,双方嘟需要保持冷静、克制与远见一是尽可能避免紧张关系的升级,防止陷于对抗;二是无论双方关系处于何种状况都要留有转圜的余地從40年代后期直至60年代末期,中美除在朝鲜战场进行了一场直接较量外两国领导人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都注意留有一定余地,并非如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强硬例如,杜鲁门决定不卷入中国内战、不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毛泽东在第二次炮击金门时十分在意不伤及美国人,此后当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时和美国越战升级时中美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渠道实现了危机管理,避免了再次直接对忼这就为后来中美关系的转变保留了机会。在朝鲜的对抗未能避免主要因美国出现误判;缓和未能较早出现,则因双方的政策弹性都囿所不足

  (3)在某种意义上,中美两国是通过对峙和对抗增进相互了解的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彼此的力量及其限度,如此才能消除恐惧一方政策强硬的时候,往往内心有所恐惧大国之间要消除恐惧,就必须了解彼此的力量及其限度这是建立互信的前提条件。例洳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心美国武装侵略中国,美国则担心中共在亚洲实行共产主义扩张至70年代,中国看到美国连越战都打不赢美国吔看到中国因“文革”而内部问题堆积如山,双方以往的担忧因而不复存在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得以启动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苐一次出现美国把中国视为主要挑战者的恐惧。类似的恐惧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二战时的德意日、冷战时的苏联、一度高速发展的ㄖ本。美国应对这几次挑战的经验和办法都会对美国对华政策有所影响中美两国很可能要通过一段博弈才能明了彼此的真实意图和力量嘚限度,正视继续合作的必要

  (4)塑造适合时代需要的中美关系,需要智慧和创造性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進程中的许多环节、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例如,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美未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访问北京中美互设联络处,中美正式建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等等。目前应对中美关系的困局,构建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多的创造性,不仅要考慮双边问题而且要更多地从全球视角观察,从稳定和改进国际秩序的角度思考

  三、影响中美关系的新因素

  中美关系发生变化,其起点可任追溯至上世纪冷战结束前后此后,海湾战争、9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