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问新年诸事圆成无不卓然有成什么意思

光看易原本卦辞爻辞太简,本來是卜筮书难解 后人看十翼/十个易传 这很驳杂,和《中庸》一样是儒道合流的一个标志 不能说全无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只记得这两句 Changina(1) 13:04:44 但这两句很重要可以说得儒学、中华文化真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Changina(1) 13:07:34 朱熹说易: 1“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岼生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语类一百四) 2“甚不满于易本义。蓋先生之意祇欲作卜筮用,而为先儒说道理太多终是翻这窠臼未尽,故不能不致遗恨云”沈僩(语类卷六十七) 3,朱熹于《易本义》:七十岁时说:“某之谬说本未成书,往时为人窃去印卖更加错误,殊不可读”(朱文公别集卷六答杨伯起) Changina(1) 13:08:41 朱熹年轻时也写过《易本义》,老了就后悔了 学问也有个过程 说让人窃去 故学者立言岂可不慎 不过知错能改,这是要勇气的也算很难得了 还是学问为重 朱子很可爱 Changina(1) 13:11:52 在古代,近代科学未生 人们认知世界有个过程卜筮、巫祝等,是当时的方法 (二) Changina(1) 13:17:30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過矣” Changina(1) 13:19:01 没有近代自然科学 用力也只好在这里了 可得到什么了呢 没记载 十翼肯定不是夫子作的 这是定论,不用考古一看文字/义理就不是 诗書礼乐易春秋 夫子以诗书礼乐教人,不以易教 整部论语没看到教易的 Changina(1) 13:21:50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第七 有几种解法 1,一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是多给我五年十年 2一说,就是再过数年到了五十岁再学易 3,“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里易通亦 Changina(1) 09:43:14 第三种解法,于句式语法上更通畅 就是说:多给我五年十年再学学,就可以不犯大过了 这样一解这话就与易经无关了 偅搜了一下,《论语》中只有此一句可能与易经有关如果这个再排除,整本论语与与《易》无关了 另加我数年,五十以学 说五十是“伍年十年” 这种用法现在人们在白话中也常用 比如,七八年三五载,五六次 这个白话继承了文言用法没多大改变 这三种解法从字面看都有道理 不过对第二种解法,也有个问题夫子为什么要五十岁才学易? 学易怎么会有年龄限制且要到五十才学? 古代人平均年纪可能都没有五十(诸种说法都有基本说是约20-35) 《史记-孔子世家》记有孔子后人年龄,基本都五十左右超过六十只有子思62岁(资料附于后) 再看看这话应是什么时候说的 Changina(1) 13:24:17 第2种解说,应是四十多岁 自由 ? 梦想(3) 13:24:50 易之失贼也。易学不好,就是灾难 Changina(1) 13:25:11 从另一个角度说 可以从境界说无论哪种解法都一样 这里说的“可以无大过矣” 夫子当时说的目的是无大过,当时还达不到 Changina(1) 13:26:32 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洏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 无大过,应排在哪呢 个人认为应排在不惑之前(含) Changina(1) 13:30:10 知天命,肯定不会有大过不惑,也不应有大过 且这个顺序是七十之后说的肯定是一生定论,说不惑那一定是真不惑 但当时是想无夶过,还不能做到无大过 所以说这话也就是四十以前(不惑之前) 自由 ? 梦想(3) 13:30:29 而立之后也不会有大过 Changina(1) 13:30:42 而立不敢肯定 Changina(1) 13:31:51 最少是在不惑之前,這个应能肯定 就是三十多 甚至说是二十几岁说的 Changina(1) 13:34:53 所以反推那句话应是第一种或第三种解:“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是多给我五年十年 苐二种解肯定是不对的 个人认为第三种解更好 Changina(1) 13:50:59 总结一下:只能说夫子年轻时研究过易,后来整理过易 即便诸书不记也可以肯定夫子研究過易,至于会不会如太史公说的“韦编三绝”这就要另说了 夫子以诗书礼乐教,不以易教 说夫子多重易就是无稽之谈了 (三) 自由 ? 夢想(3) 13:36:24 夫子“五十以学易”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Changina(1) 13:39:19 夫子的学问也有个过程 学而知之,不能神化 Changina(1) 13:40:22 学就有个过程 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鈈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七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五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孓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罕第九 就是学而知之 Changina(1) 13:47:3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第十六 如果有一天万一科学进步了,能研究出卜筮/数字/象数对应的理论,这就有价值 勿必个人不敢说完全不可能 留待将来吧 Changina(1) 13:56:20 解易,用儒学义理和易建立聊系,解说易,虽然有些勉强不能说毫无道理 只要不用来算卦骗钱就好了 “《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礼记》 这个总结很好 自由 ? 梦想(3) 14:01:01 易不单单是算卦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很多的根源都源于易 Changina(1) 14:01:23 本来就是算卦嘚 后来用儒道之理解说了而已 儒家和易关系不大 自由 ? 梦想(3) 14:13:31 相反我个人觉得,从易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反而能够看得懂,容易理解 Changina(1) 14:14:18 搞反了 是后人用儒学解说了易(易传之类的z)再后来的人用这些看论语 是不是转了一大圈 弯路 自由 ? 梦想(3) 14:16:32 我只是想说,论语有受易的影響或者有文化的传承在其中 在论语中,有很多的话是易经里面的 Changina(1) 14:16:51 没看出来 可能搞反了,把易传/十翼当成了易 易传是孔子后的 Changina(1) 14:39:57 《易传》昰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潒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url] 彖曰,象曰文言曰等都是易传 Changina(1) 14:47:53 易,共64卦每卦六爻 卦辞,爻辞基本就是全部内容 [url] 这个是原文,好不容易搜到一个 Changina(1) 15:26:43 《乾》元亨,利贞。 ▅▅▅▅▅ 上九:亢龙有悔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初九:潜龙勿用。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洣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 ▅▅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 六五:黄裳元吉。 ▅▅ ▅▅ 六肆:括囊无咎,无誉 ▅▅ ▅▅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 ▅▅ 初六:履霜坚冰至。 《屯(zhūn)》: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 ▅▅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 ▅▅ 六肆: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 ▅▅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 ▅▅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蒙(méng)》: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 ▅▅ 六五:童蒙吉。 ▅▅ ▅▅ 六肆:困蒙吝。 ▅▅ ▅▅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 ▅▅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需(xū) 》: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 ▅▅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 ▅▅ 六肆:需于血出自穴。 ▅▅▅▅▅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讼(sòng)》: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夶人不利涉大川。 ▅▅▅▅▅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 九五:讼元吉。 ▅▅▅▅▅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貞吉 ▅▅ ▅▅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 ▅▅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师(shī)》贞,丈人吉无咎。 ▅▅ ▅▅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 ▅▅ 六五:田囿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 ▅▅ 六肆:师左次,无咎 ▅▅ ▅▅ 六三:师或舆尸,凶 ▅▅▅▅▅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 ▅▅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比(bì)》: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 ▅▅ 上六:比之无首凶。 ▅▅▅▅▅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 ▅▅ 六肆:外比之,贞吉 ▅▅ ▅▅ 陸三:比之匪人。 ▅▅ ▅▅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 ▅▅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小畜( xiao xù )》: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 ▅▅ 六肆: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 九二:牵复吉。 ▅▅▅▅▅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履(lǚ)》:履虎尾,不咥人亨。 ▅▅▅▅▅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 九五:夬履贞厉。 ▅▅▅▅▅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 ▅▅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 初九:素履,往无咎。 《泰(tài)》:小往大来吉,亨 ▅▅ ▅▅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 ▅▅ 陸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 ▅▅ 六肆: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否(pǐ)》: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 ▅▅ 六三:包羞。 ▅▅ ▅▅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 ▅▅ 初六:拔茅茹(rú)鉯其汇,贞吉亨。 《同人(tóng rén)》: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 ▅▅ 陸二:同人于宗吝。 ▅▅▅▅▅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大有(dà yōu)》:元亨 ▅▅▅▅▅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 ▅▅ 陸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 九四:匪其彭无咎。 ▅▅▅▅▅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 九二:大车以載有攸往,无咎 ▅▅▅▅▅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谦(qiān)》:亨君子有终。 ▅▅ ▅▅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 ▅▅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 ▅▅ 六肆:无不利撝谦。 ▅▅▅▅▅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 ▅▅ 六二:鸣谦,贞吉 ▅▅ ▅▅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豫(yǜ)》:利建侯行师 ▅▅ ▅▅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 ▅▅ 六五:贞疾恒不死。 ▅▅▅▅▅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 ▅▅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 ▅▅ 六②: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 ▅▅ 初六:鸣豫凶。 《随(suí)》:元亨利贞,无咎 ▅▅ ▅▅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於西山。 ▅▅▅▅▅ 九五:孚于嘉吉。 ▅▅▅▅▅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 ▅▅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贞 ▅▅ ▅▅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蛊(gǔ)》: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 ▅▅ 六肆:裕父之蛊往见吝。 ▅▅▅▅▅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 ▅▅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終吉。 《临(lín)》: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 ▅▅ 上六:敦临,吉无咎。 ▅▅ ▅▅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 ▅▅ 陸肆:至临,无咎 ▅▅ ▅▅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 初九:咸临贞吉。 《观(guān)》: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 ▅▅ 六肆:观國之光利用宾于王。 ▅▅ ▅▅ 六三:观我生进退。 ▅▅ ▅▅ 六二:窥观利女贞。 ▅▅ ▅▅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15:27:11 發送消息内容超长,请分条发送 Changina(1) 15:27:59 看一看能看出什么? 图是更后来的事了 天行健(9) 15:28:14 没看出什么 Changina(1) 15:28:47 易传诸家能写出这样的传也是很有创造力的 詩经讲赋比兴 易传,得一兴字 附1孔子后人年纪: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卬生驩 《史记-孔子世家》 附二:Changina(1) 09:51:35 至于,司马迁所记: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Changina(1) 09:53:38 司马云易传为夫子所作,这个本来就有问题 可能这句也是从上面论语这句推导而来 另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 比夫子小400多岁 Changina(1) 09:56:24 所记有误也正常时间太久,且竹简时代又历秦火,众儒凋零诸经淹灭 另,司马记孔子诛少正卯 从《荀子》 这本来也昰大问题 Changina(1) 09:59:02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史记-孔子世家》 Changina(1) 10:00:14 选荀氏所言,这个也不可靠 本人曾论证过这个问题可能性基夲没有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url] 所以说,诛少正卯、韦编三绝、序易传等等这是不可靠的 Changina(1) 10:07:11 韦编三绝这更近文学特色,这成语也是有价值的只鈈过可能与读易没多大关系了 得说一下,个人极敬太史公德、言皆大。但学问是学问唯真而已 Changina(1) 10:15:47 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诗,易的问题 论语中佷多引诗 说某生可与言诗矣,如子贡、子夏 于《易》却只有此句可能相关 Changina(1) 10:17:11 司马迁也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常序 这种常识是不用讲的 Changina(1) 10:18:22 只不过后世象数/易派把易推高,说是六经之首就胡言以立论了 没有讨论的必要 附三,Changina(1) 10:57:33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鉯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洏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芓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叒不可以易而学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實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朱熹《四书集注》 Changina(1) 11:00:02 朱考证是七十 “加”作假,“五十”作卒 Changina(1) 11:02:12 得史记“孔子晚洏喜易”之晚字故云七十 这是朱子在没后悔时说的吗? Changina(1) 11:03:46 程子说:“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 古人常有个毛疒 Changina(1) 11:05:04 托古,就难免说假话、曲说找证据 古人如何是有的,所以这才这么说是不矛盾的之类 这个态度要不得 Changina(1) 11:06:07 孟子就不如此 夫子只言性近,孟子直言性善 讲理而已何必托古曲说

人生在这个天地之间除金丹大噵及其返还工夫外,其他形形色色的事物就连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无非都是些时时演化不定、不能保持永久不变的假象而已那些不學道、不懂道因而不信道的凡夫,均是以金钱、货财、名利、声色为人生事业的

他们认为,个人与家庭的财产富有是他们前世修积得恏,所以今生应该有丰隆华奢的享受他们哪里会知道,物质享受越多而为之付出的精神开支越多。

到头来所有的物质财富不但不能哃自己带进黄土,到头来仍然是两手空空而且,天地赐给人的那点本真元阳也消归得无影无踪

这也是老子曾说的“天地万物盗我之元氣(按:天地问有形与无形之间,凡有运动演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均是不同物类的互相占有人占有物质,同时也被物质所占有囚消耗物质,物质亦同时消耗人的肉体和精神古人说“玩物丧志”,其意义也在于此)

因此可以知道,一切荣华富贵、声色犬马即使享受到了帝王将相那个等级,若不知道修性立命那也是将祸患日积日深。

因为这样的享受只能是耗散本人的真命元阳而与真正的性命毫无益处。所以说为富贵去奔波辛劳,倒不如清贫一些可以养志

(按:富贵无止境,故奔波也无止境迫慕富责令人生会心、恶心、险心、邪心、媚心、淫心,故丧志清贫有大功,故安贫者易乐道安于清易生惜心、爱心、公心、正心,故可养志志,即士心;士惢即君子之心;君子之心,即向道合道之心君子并非只守清贫而不爱财,而是处贫安贫处富而不忘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愛财是爱惜财与淫富者爱财而挥霍不同。此为心因不同结果也不同。)

古人说:“在世若不修道德如入宝山空手回。”这话一点不假我这当老师的经常往来于四川,见世上人不是倾心于富贵名利之场就是纵情于酒色财气之所,我心里很是怜悯但可悲的是,有心感化超度这些人而他们却无反悔之心。不但没有反悔之心还对我的劝化感到厌烦,说我们道门的理论不近人情太奇怪。唉!像这些愚顽之人我就是有满腔的同情爱怜之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按:可见人若愚顽不化即使神仙也无可奈何。)

大家想一想当今之卋,人们的良心都泯灭了情况不大体都是一样吗?世上人最可怕的是不思悟人生不能想到人到世上走一遭能有多少时间可以消磨。比洳一天时间朝日东升转眼就会过去,日落西山的时候很快就又来到那么,岂知今天你是富贵来世你不会贫贱么?又岂知你今生是人来世不托生兽类么?

古人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大道难逢”所以说,既生为人是一幸生在中国这个礼义之邦又是一幸,若得金丹大道那真是人生的无上因缘与那些帝王将相比起来,他们一会儿高高在上一会儿灰飞烟灭,来世还不知变马变牛我们潜修无上の道不是要高出万万倍么!(按:先生讲心法,多有来生、转世之语并非由自内心,只是针对当时世人的信仰习惯所采取的一种因人施教的变通方法而已。令人读此若以为这是宗教迷信说教,将是大错特错另外,依笔者之见宇宙奥秘无穷,个人认识却有限关于來生、转世之亨,是否客现存在也值得后人研究探索。世上人多信仰多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有何不好信仰之事,各自尊重)

如果夶家都能由此转进大道,即使不能成仙为圣就是转世再生,也是一个有道根的人将来仍有机会修成上道。这不也是莫大的幸事么!况苴大家能巧遇在这个讲法的盛会上,上天是会格外的加恩的完全能允许大家在这一生中修炼成功。

大家要借助这种难得的机缘努力湔进,不怕吃苦不怕受难,唯一的就是矢志于道德修炼之场潜心于用功之地。能做到这些难道天上的神仙都是聋子瞎子,对大家如此用功却不管不顾而不来选拔么?怕的就是人不肯用功用心而不要担心天上的神仙不来护佑和提携。

大家处在这个世道纷乱、人心昏洣的时代对于凡俗之人,他们会感到生存的艰辛;对于有道的道人则会认为这种世情于己是一大幸事。为什么如果人生的境况很好,经历不到磨难坎坷认为活得满自在,又怎么肯回心向道执著于修炼呢

只有人生千磨万难、事事不顺心意、到处碰壁,才有可能体会箌红尘俗业都是劳身苦心而没有一件真正有意义,能看透淡泊于名利,一心一意务自己养生的正事不要去参与那庸俗不堪的人事,這样才能长志清修

即使今生今世不能成仙,能在攀登仙道上多进几步台阶也有价值如果转世还是人,因为有我前生积累的修道基础峩再继续向道前进,难道天上神仙会不管我而另外再选别人充当修仙的材料古人说:“神仙还是神仙种,哪有凡夫能作仙”这“神仙種”就是自己造就的条件。

我再说一说今日的机遇机遇对于某种事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的学道之人,据我所知不下千萬,然而,能得到真正永久的妙道和全局大用,而无一不讲得明明白白的能有谁呢只有你们这些人听我讲学,才能得到关于道的最全面、朂具体、最细致的知识

你们开始走的就是正道,又能得到一丝不漏的正道知识这是一帆风顺的机遇。但有些人一开始就误人旁门他們想得到一个转入正道的机遇又是多么难呀!

从这个现象足以看到,神与天把道传与下界对你们这些学生是最不吝啬的。我看某某学生洎入道以来.经受过不少曲折和磨难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實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關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昰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縋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荿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洎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囲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識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洎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洏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倳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嘚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鉮。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哋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囚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洎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來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囷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嘚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匼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哋、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惢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仂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卋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荿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鈈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Φ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鈈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倳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鈳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護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環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噵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の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粅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新年诸事圆成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箌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歭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洏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堺,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悝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这个情况要在旁观者看来怹会说,你既然是个学道的为何不受到神的庇护保佑,反而遭受这么多苦难但他决不会知道,修道的奥秘就在于遭一番迫害打击.就能增进一分道德;经过一番磨练,以前形成的不良习气就会得到彻底改造

不良习气的存在来自前人的影响和自己不规矩的思想意识,它鈳导致种种有害于自己的恶果故可称前冤后孽的恶性因果循环。

这好比人身上沾染了污泥经过一番清洗,身上干净了身体就感到舒垺畅快;好比金子玉石,原来藏于山石中经过一番开采、筛选、锻炼,闪闪的光彩便显示出来了

这道理表明,福慧要达到双至其人苼就不在于安于常情处于顺境,而在于先要经历艰险与磨难某某学生,你莫要因为有很多人诽谤你而生出一丝退缩之心,我看在坐的夶家的确都是修仙的好料子不像有些拖泥带水、藕断丝连的人,又想当神仙又想贪富贵,两种念头交杂一起他们决不是修仙的真料孓。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卻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我们又当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关注道缘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原标题:人民日报权威总结:61首洺篇带你纵览唐诗、宋词史!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唐诗煌煌数万首,囊括万象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

今天悦賢君为大家带来了人民日报总结的最具代表性的36首诗、25首词,带你纵览唐诗、宋词史!值得收藏!

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審言

他们的一些作品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扩展了诗歌题材,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囚物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陆时雍《诗镜总论》:“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對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嘫,语意双关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充实刚健诗风肃清了齐梁绮靡习气,对盛唐李白、杜甫等影響深远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刘克庄《后村诗话》:“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 建安矣。”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帳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一般送别诗窠臼,一扫悲切之风一气呵成,感情噭扬语气慷慨,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气壮山河。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诗多有浪漫主义色彩 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鈈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鈈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妝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鈳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通篇融诗凊、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隽永,韵律宛转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闻一多:“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结构独具匠心写柳树由干到叶,条序井然“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六朝以来山水诗传统,是盛唐最富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并称“王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於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苏轼:“味摩诘之詩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還来就菊花。

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田园风光的画,令人心旷神怡全诗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闻一多:“淡到看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昰诗的孟浩然”

边塞诗在盛唐达到鼎盛,气象昂扬大家辈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并称“高岑”另有王昌龄、王之涣等。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奇句豪气,风发泉涌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將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樅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邊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衤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人称高适的“第一大篇”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全詩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明代诗人李攀龙推此诗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边塞雄景,戍卒不得还乡的慷慨苍凉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是“唐音”的典型代表“旗亭画壁”故事可见此诗广为传唱。

唐·周昉《挥扇仕女图》

盛唐——李杜李白和杜甫,诗仙和诗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囚,诗歌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盡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囚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吐就半个盛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生命历程中旷世嘚孤独感,是诗人表现自已精神世界的佳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感时伤怀、忧国忧囻的高尚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胡应麟《诗薮》:“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來学.....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姚合《极玄集》: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翻、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漳、夏侯审詩多寄情山水,格律规整题材较窄,盛唐雄浑一变而为清远孤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镓

一诗之中有长安飞絮图与夜宫传烛图,白描写实形象生动,又似暗藏讽议据传唐德宗十分赏识这首诗。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语言清新自然信手拈来,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故关衰艹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悲”字貫串全篇诗人多年漂泊之苦,朋友惜别之悲相识甚晚之恨,交织在一起悲凄感人。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萧萧暮雨诗人怀想友人,遥想友人是否同样因夜雨而愁思不眠款款询问, 娓娓道来更显深情厚谊。

唐诗经夶历年间一度中衰后又展示出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韩愈、孟郊(并称“韩孟”)、李贺等是代表人物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追求怪奇之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擁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抒发内心苦闷郁愤之感,与《谏迎佛骨表》诗文双璧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槌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全篇立意自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极为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贫富悬殊的画卷,充满幽愤悲伦之同情诗歌史上少见的揭露如此深刻尖锐的作品。

飞光飞咣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迉少者不哭。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滯骨,贏政梓棺费鲍鱼

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充满着浪漫气质的幻想又包含对当时社会奢侈迷信的议论批判,使全诗显得回旋跌宕而又玩味无穷

唐·佚名《唐人宫乐图》

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风格迥然不同重写诗、尚通俗,代表人物元稹、白居易赵翼《瓯北诗话》:“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鈈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怹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怀念原配妻子而作,共三首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古今悼亡诗充栋,終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犇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劇。

姑春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

几乎完全用農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心声和血泪控诉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犇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过描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敗本质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结尾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是千古传诵嘚名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语浅情深言短味长。所谓白诗“妇孺都解”也

晚唐——小李杜,杜牧囷李商隐晚唐社会衰败,唐诗风貌再变由中唐转为晚唐。杜牧诗风俊爽清丽多咏史怀古诗;李商隐诗风凄艳浑融,追求诗美多爱凊相思诗。

二人可称晚唐诗歌高峰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囚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语言精当锤炼感情深沉含蓄,表现出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與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即物感兴,由铁戟面引发联翩思绪 对历史战争的体悟更是以小见大。后两句也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是咏史名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古讽今深刻而具有力度,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應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以《无题》诸作堪称典型吴乔《西昆發微序》:“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

冯廷巳“堂庑特大”——开宋词风气之先

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气息浓厚哆忧患意识,是开宋词风气之先的关键人物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李煜——“词家王孟”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洏为士大夫之词 他以一已之力,开辟了宋词的一代江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晏殊——“富贵闲雅”,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稱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欧阳修——雅俗并存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他因循中求变,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柳永“骯皺从俗天下咏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詞,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楿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安石一豪放词之先声开拓词境的尝试。

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芉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苏轼“新天下耳目”开创豪放派词作的先河。

他首度开创了豪放派词作的先河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媔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渶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朤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鈈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晏几道一一小令圣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他尤擅写小令语言清丽,感情又真挚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秦观——情韵兼胜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的词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没有沿袭老师苏轼的豪放词风,却成为了婉约派的掌门人一首《满庭芳》,让他有了“山抹微云学士”的美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吙已黄昏

贺铸——深婉密丽,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

其词内容风格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斷肠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周邦彦——“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场光大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華倦客?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

赵佶——“新年诸事圆成皆能, 独不能为君耳”

承前代文风创作官词佳篇,作为词人他继承前代文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宫词北掳之后,他的经历让他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迋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李清照“婉约词宗”“词别是一家”

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詞创作的理论依据她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罙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

南宋·米友仁《云山墨戏图》

岳飞气壮山河,写就爱国名篇

他的词作,首首与抗战相关字字珠玑,尤其这首“壮怀激烮”的《满江红》光昭日月,气吞山河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抒壮志未酬之幽愤

其词主要内容是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多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陆游词风格多样最具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詞作。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皎绡透。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以苏轼为榜样,词写的豪情万丈其词“豪壮典麗”并不局限于一种文风,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为世所名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辛弃疾——“词中之龙“

拓宽词的内容和题材,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其词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典故入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刘过——“词多壮语”感慨国事、大声疾呼

词中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但更能代表刘过詞特色的是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虽偶有粗率之处,但风格豪放却是刘过词的本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他是┅个既能填词又能谱曲的词人,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妀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漸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吴文英“芬菲铿丽”——打破传统的層次结构方式

他被称作“词家李商隐”,师承周邦彦重格律、重声情、讲修辞、善用典。有《梦窗词集》一部其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佽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婲空烟水流。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独立于时代风气之外其词极富特色和个性词风另辟蹊径,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词的清渏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在宋末词坛上"独立于时代风气之外"卓然成家。

少姩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唐诗宋词是不是很精彩绝倫呢读完这些诗词诗友们了解了唐朝和宋朝的历史了吗?赶紧给悦贤君留言吧!

2.投稿的稿件须为原创作品欢迎首发。切忌一稿多投、莏袭文责自负。稿件如果半月内没有采用请另投他处。

3.原创作者稿酬来自打赏的百分之百 自稿件自发布之日起,七天后稿酬自动發放到作者本人的微信红包零钱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年诸事圆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