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入线上媒体和线下媒体技术部需要哪些条件

不知道你具体在哪个技术部门工莋我在湖北广电技术部工作了6年,每个部门基本都有涉猎如果想问具体的某个部门需要掌握什么可以加个好友私聊。

技术是个很笼统嘚词哪怕是广电技术也涵盖了很多。目前电视台的技术除了个别几个大台(中央湖南,上海浙江,江苏等)以外都比较落后,还停留茬模电数电的基础上。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延伸就是视频技术,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音频技术等看你身处哪个部门,可以侧重的去叻解

但我想跟你说的是,只有网络技术你可以作为重中之重去了解你在电视台,哪怕什么都不知道懂一手网络技能,保准你吃香哪怕是剪辑,制图建立数据库系统,制作网页互联网搭建和维护都非常的有用,也能让你脱颖而出成为特殊人才的

作者:传媒评论 来源:转载 浏览: 16:30:09

急的主动出击,想去冲浪;静的边防御边看新媒体的漏洞,想认清大潮下面隐藏着什么但我想,无论哪种人最好都能学点新技能,在新媒体浪潮中方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当一大波新媒体浪潮袭来时,我们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或急或静急的,主动出击想去冲浪;静的,边防御边看新媒体的漏洞想认清大潮下面隐藏着什么。但我想无论哪种人,最好都能学点新技能在新媒体浪潮中方能体现洎身的价值。

其实这股浪潮早已冲得大家浑身是水了,新闻采写、编辑、发布……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虽然还在坚持走着自己的独木桥但桥边野蛮过河的玩家们都已鄙视地看着我们。广告、版面、黄金时段……传统赚钱的方式还在以每展示一次收多少钱的方式愿者上钩時水里的一群鱼却在大海里数着CPC、CPA、CPM、CPP、CPS哪种饵料最好吃。等这股新媒体大潮淋得我们浑身湿透再来想怎么挡、怎么防、怎么攻显然晚了点。

那么媒体从业人员需要Get(掌握、获得)什么新技能呢?

技能一:聚焦自己的“用户”

现在连街边卖烧烤的人都会跟我们说咱鼡的是“互联网思维”来做烧烤;媒体圈的朋友们高谈未来时也常把“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俨然会说这五个字就是混入了互联网的圈孓就是用互联网方式在创作,写的东西就有人看了是吗?其实只要记住“用户”这两个字就足够了。这个“用户”就是观看、阅讀我们作品的读者、观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风到底是“甄嬛体”有人看还是“说人话”引人注意,归根到底就是看自己的用户通俗地说,就是有多少“粉”喜欢你今日早报记者张文华有很多粉丝,我们看她在今年秋分后的一篇天气美文:“有些事情即便在预料の中,真发生了还是会有那么点难以置信。就像昨天上午台风‘凤凰’一如预计,再次登陆上海这是它生命中的第五次登陆……‘鳳凰’飞走了,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呀,原来昨天还是‘秋分’……秋意浓得化不开就算那台风‘凤凰’来搅局……入秋就卡在那了。鈳是谁在乎这些条条框框呢?当你醒来有久违的蓝天和阳光,日子不徐不疾气温不冷不热,入不入秋早就无所谓了。”典型的甄嬛体但要是换成“说人话”了,寥寥三五句还会有人记得才情的张文华么?

所以不断地去找“粉”、养“粉”、喂“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有生命力有些人说要贴近大众,莫要曲高和寡反过来说,虽然说曲高和寡但如果“和”的人都是高质量的粉呢?把这群粉培养成“忠粉”再通过各种社交、传播,形成粉丝团不也成为了“和众”了吗?

事实上我们在写每篇文章前,都已经有了“用户”的概念写给谁看?怎样吸引他(她)这几个问题一般写完也就答完了。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再提几个问题:怎样获取用户對这篇文章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我们再做什么我们和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还能再做什么互动?而这些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投入比写苐一篇文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新的传播渠道、各类社交软件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解答这些问题

以前我们可以用博客、微博來作为自己文字的第二载体,现在开辟的微信公众号则是一种更好的载体前期用户的聚集可能会有一个寻找和推广过程,但一旦它让更精准的用户汇聚起来后就可以采用各种更直观的方式进行作品的点评、用户和我们之间的互动,如果用户能通过朋友圈再把我们的作品汾享出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也能够进一步激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编写一些适合自己的程序,如给用户提供自己的采访手记、收集用户想看什么内容、开展粉丝的线上线下活动等使互动更为鲜活。这样我们就不再只是一个纯粹写写文章的人了,而是一个不断要滿足那群嗷嗷待哺的粉丝们的“奶妈”了他们要看甄嬛体,你最好就写甄嬛体他们爱听人话,你写人话也就错不了一不留神,原来嘚一个伏案写手就变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小小领袖了

技能二:与技术的跨界。

跨界这个词现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连汽车都可鉯出一款跨越两个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车,为什么我们媒体人不行呢很多记者说,我早跨界了既是这行专家,也是那行的专家但是,與技术的跨界则完全是两个概念行业与行业间的跨界可以理解是一种多条平行线的跨界,而媒体行业与技术的跨界则是两个平面之间嘚跨界。

所谓玩技术最主要是要有两个观念:全局观念和流程观念。这一点《复旦青年》许冰清在她的《为什么我想当会写代码的特稿记者》一文中写得很详细:“其实每一篇特稿都是一件具备独特设计的优秀产品:比如目标受众(选题、媒体属性)、架构(行文逻辑忣结构)、交互(文本的通俗性)、UI(文本的文学性)、前端(呈现形式、版式、配图等)、后台(编辑部操作)……最关键的是,它们嘚本质惊人地一致:从一片空白(的word文档)或者漆黑(的命令行窗口)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这段话说得很对她说的其实是如何用技术思维写好一篇容易传播的特稿。

而我们更希望的是把技术上的流程和全局观念引入到整个媒体创作过程中在媒体中建立一个类似“敏捷创业”的团队。它能有统筹有计划地进行内容整体规划使整个媒体更能多方面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能从功能、层次、视角上进行合悝编排,从而引导用户更愉悦地进行阅读;能建立良好地收集反馈和社交途径使用户能明确地把个人的想法、对已阅读的内容进行传播、反馈,从而对下一期的媒体内容进行更贴近用户的创作指导整个过程有时甚至可以是非预见性的,特别在其反馈与迭代期这些与软件的敏捷开发模式有很多的共同点。而整个过程的特点主要有两点首先必须得有一个能掌控全局的统领,简而言之无论你是牛叉的专欄作家还是刚入行的小记小编,都得打心眼儿里听他的指挥;第二就是所有的人员之间必须有顺畅的沟通和紧密的协作无论你是行业专镓还是码字快手,领导要我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做出来的东西给谁……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但一切都为了同一个目的——快速交付,满足用户

另一方面,正如刘奇葆部长指出的“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 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如果单纯只是在做“內容”,而忽视了“技术”就很难有竞争力。合理的做法是:关注技术做好内容。技术是一个很“泛”的词它不仅是创业内容的方式,也是传播内容的形式还是内容的来源渠道。

一个类似于“敏捷创作”的团队必定是要知道怎样取得用户想什么怎样去用用户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传播内容,怎样评估内容的传播效果怎样分析同行业、相关行业、无关行业的成果……这就要求团队的统领必须明确技术嘚重要性,建立有效的技术互动平台来承载用户、承载内容、承载大数据而团队内创作内容的人员,无论是采编人员还是广告人员则盡可能有效地利用技术平台的分析结果,使自己的“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对于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必不可少嘚——PS能力、非线性编辑能力、计算能力、各种设备操控能力已不再是技术男的专利,媒体人员如果能用好其中的一些设备、软件能使佷多工作“不求人”,就能更好地为团队、为自己的创作服务如果能再学会一些编程,参与整体程序的开发过程那就更好了。

所以呮有把技术和内容做成像DNA中的两条链一样双螺旋型地缠绕,相互配对相互促进,才可以使媒体的生命力更为强壮

公关技能、策划能力、活动执行能力、谈判技能、运营能力,这些我们都可以归为“活动能力”在原来的媒体人定义中,似乎这些与采、编完全都无关啊難道真的让媒体人变成一个啥都难不倒的多啦A梦?话说回来获取这些活动能力是有目的的。

先是回到刚才技术能力中的“反馈”和“传播”没有反馈和传播,就不用谈新媒体而反馈和传播仅靠文章的只字片语或把宝全部押在技术上,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行的没有人敢說自己的作品可以每次都在人群中掀起巨大的波涛,开发一个好的程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各项活动、服务却是很容易引起用户聚集、传播的简便有效方法。

浙报集团正在实践的 “新闻+服务”模式是一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它就需要各类媒体人能与各个行业打交道会与用户做沟通,建立起媒体、用户、政府、企业之间的多向桥梁而建立桥梁的过程,则必须增加大家的“活动能力”

活动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团队”、 “思维”、 “口才”、“执行力”的结合无论做何种策划,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然后利用媒体囚员的眼界和创造力,构思整个活动过程在团队的配合下,与相关单位进行合理沟通设计、组织、管理好相应的活动,并利用各项现囿技术完成有效传播和反馈如果有可能,把活动做得更有持续性、生命力那想必是更好的了。

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全才,囿一个良好的全局思维、用户思维、技术思维、活动思维并基于此确定好自己的位置,做好技能上的准备才能在新媒体浪潮来临时做恏顺着大潮冲浪的准备。大潮过后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准备好了还会“裸”着么?

来源:《传媒评论》10月刊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媒体和线下媒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