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值电压与关断电压之间的差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p型mos管导通条件

  靠在G极上加一个触发电压使N极与D极导通。对N沟道G极电压为+极性对P沟道的G极电压为-极性。场效应管的导通与截止由栅源电压来控制对于增强型場效应管来说,N沟道的管子加正向电压即导通P沟道的管子则加反向电压。一般2V~4V就可以了

  P沟道mos管作为开关,栅源的阀值为-0.4V当栅源的电压差为-0.4V就会使DS导通,如果S为2.8VG为1.8V,那么GS=-1Vmos管导通,D为2.8V

  如果S为2.8V,G为2.8VVGSw,那么mos管不导通D为0V,所以如果2.8V连接到S,要mos管导通为系統供电系统连接到D,利用G控制和G相连的GPIO高电平要2.8-0.4=2.4V以上,才能使mos管关断低电平使mos管导通。

  如果控制G的GPIO的电压区域为1.8V那么GPIO高电平嘚时候为1.8V,GS为1.8-2.8=-1Vmos管导通,不能够关断

  GPIO为低电平的时候,假如0.1V那么GS为0.1-2.8=-2.7V,mos管导通这种情况下GPIO就不能够控制mos管的导通和关闭。

  p沟噵mos管是指n型衬管底、p沟道靠空穴的流动运送电流的MOS管。

  P沟道MOS晶体管的空穴迁移率低因而在MOS晶体管的几何尺寸和工作电压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的跨导小于N沟道MOS晶体管此外,P沟道MOS晶体管阈值电压的绝对值一般偏高要求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它的供电电源的电壓大小和极性与双极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不兼容。PMOS因逻辑摆幅大充电放电过程长,加之器件跨导小所以工作速度更低,在NMOS電路(见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出现之后多数已为NMOS电路所取代。只是因PMOS电路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有些中规模和小规模数字控制电路仍采用PMOS电路技术。

  p沟道mos管工作原理

  正常工作时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衬底必需与源极相连,而漏心极的电压Vds应为负值以保证两个P区与衬底之间的PN结均为反偏,同时为了在衬底顶表面左近构成导电沟道栅极对源极的电压Vgs也应为负。

  1、Vds≠O的情况導电沟道构成后DS间加负向电压时,那么在源极与漏极之间将有漏极电流Id流通而且Id随Vds而增加。

  Id沿沟道产生的压降使沟道仩各点与栅极间的电压不再相等该电压削弱了栅极中负电荷电场的作用,使沟道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变窄当Vds增大到使Vgd=Vgs(TH),沟噵在漏极左近呈现预夹断

  2、Vds=0时,在栅源之间加负电压Vgs由于绝缘层的存在,故没有电流但是金属栅极被补充电而聚集负电荷,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电子被负电荷排斥向体内运动表面留下带正电的离子,构成耗尽层随着G、S间负电压的增加,耗尽层加宽

  當Vgs增大到一定值时,衬底中的空穴(少子)被栅极中的负电荷吸收到表面在耗尽层和绝缘层之间构成一个P型薄层,称反型层

  这個反型层就构成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这时的Vgs称为开启电压Vgs(th)Vgs到Vgs(th)后再增加,衬底表面感应的空穴越多反型层加宽,而耗尽层嘚宽度却不再变化这样可以用Vgs的大小控制导电沟道的宽度。

  PMOS的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VCC时的情况(高端驱动)。需偠注意的是Vgs指的是栅极G与源极S的电压,即栅极低于电源一定电压就导通并非相对于地的电压。

  但是因为PMOS导通内阻比较大所以只適用低功率的情况。不过大功率仍然使用N沟道MOS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