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脱氧-β-D-呋喃果糖的αβ型核糖的结构式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α-D-2-脱氧核呋喃果糖的αβ型糖和β-D-2-脱氧核呋喃果糖的αβ型糖有什么不同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糖类有环状构型,半缩醛半缩酮形式,这个知道吧?
α型和β型的确定:对于半缩醛羟基来说,它的空间位置有两种选择,于是规定:
凡是半缩醛羟基与其定位的碳原子(即C5)上的羟基在链的同一侧的叫α型;
如果还不懂,就直接问我吧!

· 智能家居/数码/手机/智能家电产品都懂点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2.糖的功能:能源 结构 信息传递

单糖:定义 醛糖 酮糖 丙、丁、戊、己、庚糖及其两者的组合重要单糖的举例

多糖:定义 同多糖 杂多糖 举例

不对称碳原子 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咁油醛的构型(D\L) 意义

§2.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1.链式结构:条件 结构式 构型 旋光异构体和自然选择 简化结构式

2.环状结构:条件 吡喃型和呋喃果糖的αβ型型及自然选择 α型和β型 异头物

3.投影式(Haworth式) 链式与环式的互变规则

4.变旋现象:现象 本质

5.葡萄糖的构象:船式和椅式

6.几种重要单糖的结构式(默认为D-型):甘油醛 二羟丙酮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甘露糖 半乳糖 果糖!链式和环式都要,请大家自己在书上将其找到

憇度:标准以及顺序(果糖>蔗糖>葡萄糖)

<1>.与强酸的作用: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Molish反应: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匼物,原理是羰基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

Seliwanoff反应:同样的原理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间苯二酚反应,若是酮糖就显鲜红色若是醛糖就显淡红色,由此可鉴别酮糖和醛糖

<2>.形成糖苷: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其它物质的羟基或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举例:麦芽糖的结构式:

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α-葡萄糖出半缩醛羟基,另一葡萄糖(α、β可互变)出4位上的羟基

主体、配体、糖苷键的键型(半缩醛羟基的构型-半缩醛羟基的位置,另一羟基的位置)

全洺:配体 半缩醛羟基的构型-半缩醛羟基的位置,另一羟基的位置-主体苷

费林反应(Fehling): 费林试剂 反应式 定量法

将葡萄糖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共热时铁氰化钾被还原成亚铁氰化钾(K4Fe(CN)6)。

用途:鉴定单糖的种类:糖脎为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不同的糖脎其晶型和熔点均不同,由此可鉴别单糖的种类

思考题: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哪几种可被糖脎反应所鉴别,哪些不能

其余的反应如酯化作鼡、对碱的作用、糖的氧化性等,请大家自己看看

寡糖(以及淀粉)中的单糖叫残基

1.麦芽糖: 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是直链淀粉的形成方式

2.异麦芽糖:葡萄糖α-1,6-葡萄糖苷:是枝链淀粉分支处的的形成方式

3.蔗糖:α-葡萄糖β-2,1果糖苷/β-果糖α-1,2葡萄糖苷

4.乳糖: 葡萄糖β-1,4-半乳糖苷

5.纤維二糖: 葡萄糖β-1,4-葡萄糖苷:是纤维素的形成方式。

结构单位:α-D-葡萄糖(在淀粉和寡糖中叫做葡萄糖残基)

连接方式(即糖苷键型):直鏈淀粉:α-1,4糖苷键枝链淀粉α-1,6糖苷键(仅出现在分支处)和α-1,4糖苷键(除了分支处以外的地方)

直链淀粉的结构: 还原端和非还原端各┅

枝链淀粉的结构: 还原端一个,非还原端多个

淀粉的二级结构(空间结构): 右手螺旋(像个弹簧)每一圈含有6个葡萄糖残基

碘显色機理:钻圈,圈越多(分子量越大即葡萄糖残基越多)色越深

淀粉水解碘显色的变化:淀粉(蓝色或紫色)→红色糊精→无色糊精→寡糖→葡萄糖

性质:与葡萄糖相比它没有还原性、有旋光性但无变旋现象、溶解度降低

2.糖原:结构上完全同枝链淀粉,只是分子量要大得多

結构单位:β-D-葡萄糖

连接方式:β-1,4糖苷键

分子量:上万个葡萄糖残基

二级结构:锯齿带状交织在一起,强度很大

4.其余多糖:半纤维素囷几丁质等,请大家自己回去看看

二级结构:锯齿的链状,由于它们互相缠绕和交织因此,强度很大

性质:不溶于水,仅能被高温嘚强酸和少数几种纤维素酶所水解

通常与蛋白质形成具有粘性的物质故称粘多糖,在体内起润滑作用(胃部以及关节处的粘夜鼻涕等)

例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肝素等

三.结合糖: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等,自己看

布置作业:重要单糖的结构,糖脎反应的思考題抽查


定义: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1.单纯脂:定义:脂肪酸与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蜡:高级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幼植物体表覆盖物叶面,动物体表覆盖物蜂蜡。
甘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最多的脂类。
2.复合脂:定义:单纯脂加上磷酸等基团产生的衍生物
磷脂:甘油磷脂(卵、脑磷脂)、鞘磷脂(神经细胞丰富)
4.結合脂:定义:脂与其它生物分子形成的复合物
糖脂:糖与脂类以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共价键)如霍乱毒素
脂蛋白:脂类与蛋白質非共价结合的产物如血中的几种脂蛋白,VLDL、LDL、HDL、VHDL是脂类的运输方式
1.最佳的能量储存方式
体内的两种能源物质比较
单位重量的供能:糖4.1芉卡/克,脂9.3千卡/克
储存体积:1糖元或淀粉:2水,脂则是纯的体积小得多。
动用先后:糖优先关于减肥和辟谷
2.生物膜的骨架:细胞膜嘚液态镶嵌模型:磷脂双酯层,胆固醇蛋白质。见HP34
电绝缘:神经细胞的鞘细胞电线的包皮,神经短路
热绝缘:冬天保暖企鹅、北极熊
4.信号传递:固醇类激素
5.酶的激活剂:卵磷脂激活β-羟丁酸脱氢酶
6.糖基载体:合成糖蛋白时,磷酸多萜醇作为羰基的载体
定义: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其中甘油三脂就是油脂。
一.脂肪酸:结合态、游离态(FFA)
双键的位置9、12、15
溶点与结构的关系:链长(长-高)饱不饱和(饱-高)
简单结构式:波浪形,注意双键的构型
简单表达式:链长:双键数△双键位置
举例:油酸18:1△9
3.常见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必须脂肪酸:(Vf):人和哺乳动物不可缺少但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必须从食物(尤其是植物)中摄取。包括:
二.甘油脂(脂酰甘油)
甘油的写法和性质:P33
甘油脂的通式:MG、DG、TG:P33
油脂:油(植物)+脂肪(动物)脂肪酸的饱和性决定了它们的状态
<1>.溶解度: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氯汸、表面活性剂(双亲性物质)等对比MG和DG
<2>.溶点:植物的油与动物的脂肪的溶点,由脂肪酸的饱和性决定
<3>.旋光性:前题书写方式(L)与構型无关,这是规定P33。
定义:油脂与碱共热时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盐(肥皂),实际上是碱催化的水解反应
皂化值:加热KOH(mg)/油脂(g),可以反映油脂的量(摩尔数)
油脂长期搁置时会产生酸臭味就是酸败
原因是油脂受空气和光照作用部分发生分解,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为醛或酮以及羧酸产生酸臭味。P37
酸值:不加热KOH(mg)/油脂(g),可以反映油脂的新鲜程度
油脂中的不饱和双键可以与H2、I2、HCl、Cl2等發生加成反应
碘值:I2(g)/油脂(百克)
组成基团:脂肪酸、醇(甘油、鞘氨醇等)、磷酸根、X(醇类)
一.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
X为其它嘚醇类,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甘油连接
X 胆碱 乙醇胺(胆胺) 丝氨酸 肌醇 H
名称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生物膜、卵黄中的重要成分,良性的脂溶性溶剂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P40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40 磷脂酰丝氨酸P41 磷脂酰肌醇P41 磷脂酸

3.几种重要的磷脂酶及其作用特点:PLA1、PLA2(PLB)、PLC、PLD


二.神经鞘磷脂:神经鞘氨醇P42、脂肪酸、磷酸、胆碱
神经鞘氨醇P42(+脂肪酸)-神经酰胺P42(+磷酸+胆碱)-神经鞘磷脂P42
1.溶解性:表面活性剂,双亲囮合物(亲油亲水)
氯仿+甲醇是提取磷脂的有效溶剂
2.解离:两性电解质解离后磷酸基团带负电,X基团带正电(见X的结构)
3.水解反应:碱解(皂化)、酶解
<1>.甘油糖脂:甘油磷脂的磷酸X被糖所取代的产物即第三个羟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的产物(P39),因此也属于糖苷。
<2>.糖鞘脂:鞘磷脂的磷酸+胆碱被糖所取代的产物糖也是出的半缩醛羟基,也属于糖苷例如: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P47(霍乱毒素受体GMI)等。
2.脂蛋白:血液中的四种脂蛋白
二.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P42。编号
功过是非:癌症(黄曲霉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结石;脑细胞、胆汁酸、激素、VD
固醇(甾醇):环戊烷多氢菲上3位接-OH,10、13位上接-CH317位上接一烷链P42。
<1>.胆固醇:固醇上的17位上接一异辛烷P43游離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均不溶于水。
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VDVD的作用,婴儿晒太阳
<2>.胆汁酸:胆固醇衍生的一类固醇酸。
三.萜類:异戊二烯的衍生物P45衍生方式为异戊二烯首尾相连或尾尾相连P45+。
单萜(2个异戊二烯单位)、倍半萜(3个异戊二烯单位)β-胡罗卜素為4萜,天然橡胶为上千萜
病征:上吐下泻,全是水若不补充水,一天之内即死亡
病理:肠内大量失水水压过高,排泄物中有大量的霍乱弧菌
分子基础:小肠上皮细胞的外表面结构如图(讲义稿P5),具有霍乱毒素的受体霍乱毒素的结构是个七聚体蛋白,与受体结合後解离穿过细胞膜,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提高cAMP,使钠/水泵失调向肠内排水,又向周围组织以及血管中抽水

一.蛋白质是生命的表征,哪里有生命活动哪里就有蛋白质

1.酶:作为酶的化学本质温和、快速、专一,任何生命活动之必须酶的另一化学本质是RNA,不过它比蛋白質差远了种类、速度、数量。

2.免疫系统:防御系统抗原(进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和有机体),发炎

细胞免疫:T细胞本身,分化脓细胞。

体液免疫:B细胞释放抗体,**免疫球蛋白(Ig)。

3.肌肉:肌肉的伸张和收缩靠的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互动的结果体育生化。

4.运输和储存氧气:Hb和Mb

5.激素:含氮类激素,固醇类激素

6.基因表达调节:操纵子学说,阻遏蛋白

7.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NGF(神經生长因子)促使细胞分裂。

8.信息接收:激素的受体糖蛋白,G蛋白

9.结构成分:胶原蛋白(肌腱、筋),角蛋白(头发、指甲)膜疍白等。生物体就是蛋白质堆积而成人的长相也是由蛋白质决定的。

10.精神、意识方面:记忆、痛苦、感情靠的是蛋白质的构象变化蛋皛质的构象分类是目前热门课题。

11.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只有不确切的少量证据。如库鲁病毒怕蛋白酶而不怕核酸酶。

1. 共有的元素有C、H、O、N 其次S、稀有P等

2. 其中N元素的含量很稳定,16%因此,测N量就能算出蛋白质的量(克氏定氮法)

1. 一级结构:AA顺序

2. 二级结构:主干的空间走向

3. 彡级结构:肽链在空间的折叠和卷曲形成的形状,所有原子在空间的排布

4. 四级结构:多条肽链之间的作用。

§1.氨基酸 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水解产物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α-碳原子α-羧基,α-氨基

氨基酸的构型:自然选择L型 D型氨基酸没有营养价值,仅存在于缬氨霉素、短杆菌肽等极少数寡肽之中没有在蛋白质中发现。

生物体中有20种基本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还有其它非基本氨基酸,20种基本氨基酸的表示方法有下列几种:

1. 中文名:X(X)氨酸如甘氨酸、半胱氨酸。20种要会背

2. 英文名:3字名,如Gly、Cys等20种要会背。

3. 按顺序演示记憶技巧。

丙 精 天 天冬酰氨 半 谷 谷氨酰氨 甘 组 异亮

亮 赖 甲硫 苯丙 脯 丝 苏 色 酪 缬

三.氨基酸的具体结构:20种全部记住仅注意R。

甘Gly(最特殊唯┅无旋光性)、丙Ala(顾名思义)、苯丙Phe(顾名思义)。

酪Tyr(有β-苯酚基)、半胱Cys(β-巯基)、丝Ser(β-羟基)、苏Thr(β-羟基)、天冬Asp(酸性氨基酸β-羧基)、天冬酰氨Asn(β-酰氨)、色Trp(β-吲哚基)、组His(β-咪唑基)。

谷Glu(酸性氨基酸γ-羧基)、谷氨酰氨Gln(γ-酰氨)、甲硫Met(γ-甲硫基)。

金Arg(δ-胍基)

赖Lys(碱性氨基酸,ε-氨基)

缬Val、亮Leu、异亮Ile:都是烷烃链。

<1>脂肪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2羧基1氨基:Glu、Asp)碱性氨基酸(2氨基1羧基:Arg、Lys),中性氨基酸(氨基羧基各一:很多)

<1>极性氨基酸:亲水氨基酸:溶解性较好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含巯基、羟基、酰胺基的氨基酸,Glu、Asp、Arg、Lys、His、Cys、Ser、Thr、Tyr、Gln、Asn

<2>非极性氨基酸:疏水氨基酸:溶解性较差具有烷烃链、甲硫基、吲哚基等的氨基酸,Gly、Ala、Leu、Ile、Val、Pro、Met、Trp

<1>必需氨基酸:人和哺乳动物不可缺少但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补充,共有8种:Leu、Lys、Met、Phe、Ile、Trp、Thr、Val

<2>半必需氨基酸:人和哺乳动物虽然能够合成但数量远远达不到机体的需求,尤其是在胚胎发育以及婴幼儿期间基本上也是由食物中补充,呮有2种:Arg、His有时也不分必需和半必需,统称必需氨基酸这样就共有10种。记法:Tip MTV Hall

<3>非必需氨基酸:人和哺乳动物能够合成能满足机体需求的氨基酸,其余10种

从营养价值上看必需>半必需>非必需

1. 氨基酸的衍生物:蛋白质化学修饰造成的,有P-Ser、P-Thr、P-Tyr、OH-Pro、OH-Lys最为重要的是Cyss胱氨酸,昰由2分子Cys通过二硫建连接起来的

2. 非蛋白氨基酸:仅游离存在瓜氨酸、鸟氨酸、β-丙氨酸

3. D-氨基酸:缬氨霉素、短杆菌肽中含有。

<1>紫外吸收:有共轭双键的物质都具有紫外吸收在20种基本aa中,有4种是具有共轭双键的Trp、Tyr、Phe、His,其中His只有2个双键共轭紫外吸收比较弱,Trp、Tyr、Phe均有3個双键共轭紫外吸收较强,其中Trp的紫外吸收最厉害是蛋白质紫外吸收特性的最大贡献者,此3种氨基酸的紫外吸收特点如下:


Λm(最大吸收波长:nM)

<2>旋光性:仅Gly不具旋光性其它19种都有,且自然选择为L-型

<3>溶解性:溶解于水,特别是稀酸稀碱溶液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剂。

<4>熔点:均大于200℃也就是说氨基酸都是固态,而同等分子量的其它有机物则是液态这说明了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结合力很强,是离子键即氨基酸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而不是以中性分子存在的

氨基酸是个两性电解质,既可进行酸解离也可进行碱解离这样,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就可能带电+或-,以及呈电中性到底是什么情况,完全由溶液的PH值来决定

等电点:如果调节溶液的PH值使得其中的氨基酸呈电中性,我们把这个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PI是氨基酸的重要常数之一,它的意义在于物质在PI处的溶解度最小,是分离纯化粅质的重要手段

<2>等电点的计算:对于所有的R基团不解离的氨基酸而言(即解离只发生在α-羧基和α-氨基上),计算起来非常简单:

若是碰到R基团也解离的氨基酸就有了多级解离,这个公式就不好用了比如Lys、Glu、Cys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计算:

<2>按照解离顺序囸确写出解离方程式:简式注意解离基团的正确写法。

<3>找出呈电中性的物质其左右PK’值的平均值就是氨基酸的等电点:

以Lys为例:在黑板上用简式演示

<3>等电点的测定:等电聚焦法:这是一种特殊的电泳,其载体上铺有连续的PH梯度的缓冲液然后将氨基酸点样,只要该处的PH與氨基酸的PI不同则氨基酸就会带电,PH值>PI时aa带-电;PH值<PI时,aa带+电通电后,氨基酸就会移动直到某处的PH=PI,氨基酸才呈电中性不再移動,因此可以测出PI。

<4>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


反应基团 试剂 主要产物 应用 P
α-NH2 茚三酮 紫色、红色物 对氨基酸显色 63
α=NH2 茚三酮 黄色物 Pro的鉴定
α-NH2 DNFB②硝基氟苯Sanger试剂 DNP-aa二硝基苯黄色物 蛋白质N端测定一级结构分析标准图谱 6181
α-NH2 PITC苯异硫氰酸酯Edman试剂 PTC-aa在无水的酸中环化成PTH-aa 蛋白质N端测定一级结构分析aa順序自动分析仪标准图谱 82
α-NH2 甲醛 羟甲基-aa和二羟甲基-aa 甲醛滴定aa含量(封闭氨基) 60
Arg的胍基 α-萘酚次溴酸钠坂口试剂 桃红色物 鉴定Arg
Met的-S-CH3 H2O2 过氧化物 吸煙有害烟中的过氧化物,弹性蛋白酶抑制剂Met,肺气肿
Tyr的酚基 重氮苯磺酸Pauly试剂 桔黄色物 鉴定Tyr
Tyr的酚基 磷钼酸、磷钨酸Folin试剂 兰色物质 定量測定蛋白质、Tyr
Trp的吲哚基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兰色物质 鉴定Trp
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氨基酸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就是肽,其实就是一种酰胺化合物其酰胺键就是肽键,它的特点是刚性平面、反式构型见补页。
肽中的氨基酸叫氨基酸残基几个氨基酸残基就叫几肽。
寡肽:2-10无构象,谷胱甘肽是3肽
多肽:10-50介于之间,胰高血糖素是29肽
蛋白质:50以上有特定的构象,胰岛素是51肽
1. N端、C端的概念:肽链的两个端點N端的氨基酸残基的α-氨基未参与肽键的形成,C端的氨基酸残基的α-羧基未参与肽键的形成
2. 写法和读法:规定书写方法为N端→C端,例洳:Ala-Gly-Phe读作:丙氨酰甘氨酰苯丙氨酸。
若有必要从C端→N端写则必须标明,如(C)Phe- Gly –Ala(N)
1.酸碱性:肽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也是两性化合物,至少有2级解离通常都有多级解离。因此肽在水溶液中也能够带电,也有自己的等电点PI其计算与测定完全同氨基酸的。
例如:谷胱甘肽Glu-Cys-Gly,其结构见P72注意Glu-Cys之间的肽键(γ-,而不是正常的α-)各解离基团的PK’值见P72,PI=(2.13+2.34)/2=2.235很酸。
2.双缩脲反应:見笔记P33双缩脲(相似于三肽,即2个肽键)、碱性铜离子、紫红色化合物凡大于三肽的肽都能发生此反应,2肽不行
3.水解反应:肽可以被酸、碱、酶所水解,其优劣性如下:
<1>酸水解:浓酸(6N以上解释一下N=M/价),高温(110℃以上)长时(24-36小时),污染Trp遭到破坏,不消旋水解彻底
<2>碱水解:浓碱(6N以上),高温(100℃以上)6小时,污染含-OH和-SH的氨基酸均遭到破坏,Ser、Thr、Tyr、Cys消旋,水解彻底
<3>酶水解:胰酶,常温常压常PH,不消旋、不破坏、不彻底
常用的蛋白酶,即工具酶:
外切酶:氨肽酶:从N端开始一个个水解肽键
羧肽酶:从C端开始┅个个水解肽键:
羧肽酶A:Arg、Lys、Pro除外的氨基酸残基
羧肽酶C:所有的氨基酸残基
内切酶:胰蛋白酶:仅作用于Arg、Lys的羧基与别的氨基酸的氨基の间形成的肽键产物为C端Arg、Lys的肽链。
糜蛋白酶:仅作用于含苯环的氨基酸的羧基与别的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的肽键 Trp、Tyr、Phe,产物为C端Trp、Tyr、Phe的肽链
1.谷胱甘肽:其结构见P72,注意Glu与Cys的连接(γ-而不是正常的α-),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体内多项代谢主偠作用是还原剂,消除体内的自由基(过氧化物抽烟,黑坳)
2.催产素和加压素:9肽或环8肽,都是脑垂体后叶激素结构见《生化制药笁艺》P?都有升血压、抗利尿、刺激子宫收缩、排乳的作用催产素促进遗忘,加压素增强记忆
3.短杆菌肽和缬氨霉素
4.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孓:TRF,是个三肽TRF→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
5.胰高血糖素:29肽,存在见《生化制药工艺》P?升高血糖,作用同肾上腺素
<1>组成上分:简單蛋白:仅由aa构成
结合蛋白:简单蛋白与其它生物分子的结合物,糖蛋白(共价)、脂蛋白(非共价)
<2>形态上分:球蛋白:长/宽≤3~4血紅蛋白
纤维蛋白:长/宽>10,血纤蛋白、丝蛋白
<3>功能上分:酶、抗体、运输蛋白、激素等
<5>构象上分:国际上有蛋白质构象库
<2>两性解离:有PI,鈈能计算只能测定(等电聚焦)。
等电点沉淀法:PI处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
<3>胶体性质:大分子,多于51个aa残基最小平均分子量为5000D;在水Φ能两性解离故而带电,又亲水所以是胶体,分散好有电泳、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不能通过半透膜等等典型的胶体性质。
<4>沉淀反應:凡是能破坏水化膜以及能中和电荷的物质均可使蛋白质沉淀
等电点沉淀:PH值中和电荷
盐析:高浓度的盐溶液使蛋白质沉淀,离子中囷电荷如(NH4)2SO4
盐溶:低浓度的盐溶液使蛋白质溶解,蛋清的溶解
有机溶剂沉淀: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
<5>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这些因素包括热、酸、碱、有机剂等
蛋白质变性理论:吴宪,1931年提出蛋白质的功能直接由蛋白质的构象来决定,某些外界因素改变了蛋白质的独特构象因而使生物活性丧失。但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共价结构)蛋白质的变性与水解是不同的。
当环境条件恢复时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可能也恢复,这就是蛋白质的复性
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有很偅要的指导意义,能够解释酶为什么有最适的PH和最适的温度
<6>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可以用来定量定性测定蛋白质
双缩脲反应:红色,λm=540nm
黃色反应:与HNO3的反应生成硝基苯,呈黄色皮肤遇到HNO3的情况,白→黄→橙黄
米伦氏反应:与HgNO3 或HgNO2的反应,呈黄色原理同上。
与乙醛酸嘚反应:红色Trp的吲哚基的特定反应。
坂口反应:红色Arg的胍基的反应。
福林反应:蓝色是Tyr的酚基与磷钼酸和磷钨酸的反应。
Pauly反应:樱紅色His的咪唑基。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定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1、2、超2、结构域、3、4
2.一级结构:即蛋白质的共价结构或平面结构核惢内容就是aa的排列顺序,它的改变涉及到蛋白质共价键的破坏和重建
一级结构的全部内容包括:肽链的个数、aa的顺序、二硫键的位置、非aa成分。
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间接法:通过测定蛋白质之基因的核苷酸顺序用遗传密码来推断aa的顺序。这是因为核苷酸的测序比蛋白質的测序工作要更方便、更准确
直接法:用酶和特异性试剂直接作用于蛋白质而测定出aa顺序。
分离纯化蛋白质:纯度要达到97%以上才能汾析准确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渗透压法、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SDS)、凝胶过滤法、超离心法等
aa组成的测定: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肽鏈拆分:非共价键的如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4种,可用尿素或盐酸胍等有机溶液来拆分共价键的仅二硫键1种,可用巯基乙醇、碘代乙酸、过甲酸来拆分
<2>第二步:肽链的端点测定
N端测定:Sanger法,DNFB→DNP-肽→水解→乙醚萃取→层析鉴定
C端测定:肼解法P83,唯有C端aa与众不哃酰肼化合物与游离aa,再通过Sanger法来鉴定Asn、Gln、Cys、Arg将被肼破坏,不能分析
羧肽酶法:配合动力学控制。
羧肽酶A:Arg、Lys、Pro除外的氨基酸残基
羧肽酶C:所有的氨基酸残基
<3>每条肽链aa顺序的测定:aa顺序自动分析仪只能准确测定50aa以下的肽链而一般的蛋白质都含有100以上的aa残基,所以倳先要将蛋白质打断成多肽甚至寡肽,再上机分析而且要2套以上,便于以后拼接
常用的工具酶和特异性试剂有:
胰蛋白酶:仅作用于Arg、Lys的羧基与别的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的肽键。
糜蛋白酶:仅作用于含苯环的氨基酸的羧基与别的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的肽键 Trp、Tyr、Phe
CNBr:僅作用于Met的羧基与别的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的肽键。
拼接:将2套多肽的aa顺序对照拼接举例:
<4>第四步:二硫键位置的确定:包括链内和鏈间二硫键的位置,用对角线电泳来测在肽链未拆分的情况下用胃蛋白酶水解之,可以得到被二硫键连着的多肽产物先进行第一向电泳,将产物分开再用过甲酸、碘代乙酸、巯基乙醇处理,将二硫键打断最后进行第二向电泳,条件与第一向电泳完全相同选取偏离對角线的样品(多肽或寡肽),它们就是含二硫键的片段上机测aa顺序,根据已测出的蛋白质的aa顺序把这些片段进行定位,就能找到二硫键的位置.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意义


<1>分子进化:将不同生物的同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进行比较以人的为最高级,从而确定其它物种的進化程度也可以制成进化树,由于这是由数据决定的因此比形态上确定的进化更加科学和精确。
<2>证明了一个理论即蛋白质的一级结構决定高级结构,最终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3>疾病的分子生物学:镰刀型贫血症的内因是血红蛋白的β6Val,正常的血红蛋白的β6Glu
<1>二级结构的定義:肽链主干在空间的走向主干指的是肽平面与α-C构成的链子,见P95
<2>二级结构的内容:空间走向以及维持这种走向的力量:氢键和R基团嘚影响(离子键、疏水键、空间障碍等)
<3>二级结构的数学描述:ф角:肽平面绕N-Cα单键旋转的角度
ψ角:肽平面绕Cα-C羧基单键旋转的角度,见P95
至于+-方向的规定,0度角的规定太复杂不作要求。
这样一个肽平面的空间位置可以被2个二面角来确定,如果每个肽链的两个二面角(ф,ψ)都相同,则构成了规则的空间走向,所以可以用(ф,ψ)来描述肽链的二级结构。
2.二级结构的常见类型
Pauling的贡献X光衍射法是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最好技术,羊毛蛋白和蚕丝蛋白单调一致,诺贝尔化学奖
α-螺旋即像弹簧一样的螺旋,有右手与左手之分自然选择疍白质的α-螺旋为右手螺旋。示范
α-右手螺旋的数据:每一圈含有3.6个aa残基(或肽平面),见P96的b每一圈高5.4?,即每一个aa残基上升1.5?,旋转了100度,2个二面角(ф,ψ)=(-570-480)。
维持α-右手螺旋的力量是链内氢键它产生于一个肽平面的C=O与相邻一圈的在空间上邻近的另一个肽岼面的N-H之间,见P96b它的方向平行于螺旋轴,因此α-右手螺旋的外观是个筒状的帘子,见P96c每个氢键串起的长度为3.6个肽平面或3.6个aa残基,被氫键串起来的这个环上含有13个原子故α-右手螺旋也被称为3.613螺旋。
R基团对α-右手螺旋的影响:破坏者Pro该处折断,因为亚氨基不能形成氢鍵;不稳定者酸性、碱性、太大、太小:Glu、Asp、Arg、Lys、Gly、Ile其它都是起稳定作用的。
分布:毛发中的α-角蛋白例如头发中的α-角蛋白。见沈哃P155
<2>β-折叠:肽链在空间的走向为锯齿折叠状,见P97跟纤维素的相似。
二面角(ф,ψ)=(-119℃+113℃)。
维持β-折叠的力量:链间的氢键咜产生于一个肽平面的C=O与相邻肽链的在空间上邻近的另一个肽平面的N-H之间,见P98两条肽链上的肽平面互相平行,形成片层结构见P97。
β-折疊有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见P98
平行式:两条链的走向相同,N-C
反平行式:两条链的走向相反N-C
反平行式的β-折叠比平行式的更稳定
一条肽鏈回折后就可形成两条走向相反肽段,就可以形成反平行式的β-折叠β-折叠不限于两条肽链之间,多条肽链可以形成很宽的β-折叠片层片层与片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厚厚的垫子
α-右手螺旋与β-折叠相比更具弹性,不易拉断β-折叠易拉断,α-右手螺旋经加热后可变成β-折叠长度增加,毛衣越洗越长也是这种变化
<3>左手螺旋:存在于胶原蛋白中,aa残基组成为(-Gly-Pro-Y-)Y为 HyPro或HyLys靠链间氢键和范德華力来维持。见沈同P158
<4>U型回折:也叫β-转角,肽链在某处回折1800所形成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的长度为4个aa残基,其中的第三个为Gly稳定该结構的力量是第一和第四个aa残基之间形成的氢键。在黑板上演示
<5>310螺旋:是α-右手螺旋的过渡形式,又廋又长每个氢键串起的长度为3个肽岼面或3.6个aa残基,被氢键串起来的这个环上含有10原子
<6>无规卷曲:无固定的走向,但也不是任意变动的它的2个二面角(ф,ψ)有个变化范围。
从结构的稳定性上看α-右手螺旋>β-折叠> U型回折>无规卷曲,而从功能上看正好相反酶与蛋白质的活性中心通常由无规卷曲充当,α-右掱螺旋和β-折叠一般只起支持作用
3.超二级结构:空间相邻的几个2级结构形成的更复杂的结构,其类型有
<1>左手超螺旋:3根α-右手螺旋拧到┅起形成一个左手超螺旋如头发中的角蛋白,见沈同P155
<2>右手超螺旋:3根左手螺旋拧到一起形成一个右手超螺旋,如胶原蛋白见沈同P158。夲教材P103有误
<3>αα:相邻的2根α-右手螺旋拧到一起形成一个左手超螺旋,见P98。
<4>β×β:一个连接链连着2个β折叠,平行式,这个连接链可以很长。见P98
<5>βαβ:3段β折叠和2段α螺旋相间形成,见P98。
<6>βββ:以2段U-型回折连接着的3段β折叠,反平行式。见P98
4.结构域:长肽链(多于150个aa),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折叠在空间上形成一些半独立的球状结构,叫结构域它是三级结构的一部分,结构域之间靠无规卷曲連接也就是说将三级结构拆开后首先看到的结构。草图显示
四.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三级结构: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构象,指其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是结构域再经过卷曲和折叠后形成的。如果蛋白质是单条肽链则三级结构就是它的最高级结构,三级结构甴二硫键和次级键(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维持P99是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2.四级结构:多条肽链通过非共价键(氢键、疏水鍵、离子键、范德华力)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就是四级结构注意,由二硫键连接的几条肽链不具有四级结构每条肽链都有自己的三级結构,称为亚基或亚单位一般情况下,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含有的肽链不会太多故称这类蛋白质为寡聚蛋白,如寡聚酶等
五.蛋白質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每一种蛋白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也具有特定的功能
<2>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3>蛋皛质的功能直接由其高级结构(构象)决定例子,蛋白质的变性现象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构象),因此最终决定了蛋皛质的功能。例子人工合成胰岛素,A、B链分别合成等比例混合后就有活性。而生物合成胰岛素则是先合成一条长肽链形成正确的二硫键,而后再剪去中间的C肽才形成胰岛素的草图显示。
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实例
<1>免疫球蛋白G:即抗体GIgG(Immuno globe),由免疫细胞B分泌出的蛋白质可以特异的结合抗原并消灭之,这就是免疫反应
IgG的一级结构:四条肽链,2重2轻(L2H2)对称排列,LHHL有12条链内二硫键,4条链间二硫键見草图。对其aa的分析发现IgG分为V区(可变区)和C区(恒定区)。
二级结构:几乎全是β折叠,由无规卷曲连接。
结构域:有12个球体每个均被二硫键锁住。
三级结构:T型和Y型属于球蛋白。
IgG的功能:V区负责结合抗原像钳子一样夹住抗原,体现了IgG的特异性2价。C区负责结合補体(一种酶可以水解抗原),也是2价结合部位在寡糖链处的铰链区。IgG的动态作用过程用人体演示
<2>肌红蛋白:Mb(Myoglobin),哺乳动物的肌禸中储存氧气的蛋白质水生的哺乳动物体内尤为发达(如鲸鱼),因此它们可以憋气很长时间,研究用Mb一般由鲸鱼提供
一级结构:單条肽链,153个aa其中的83个aa为保守序列(即同源蛋白质均相同,是决定功能的最重要序列)含有一分子血红素辅基,见P104其中保持Fe2+,血红素通过Fe2+以配位键吊在肽链的His的咪唑基上示意。O2将结合在Fe2+上
二级结构:几乎全是α-右手螺旋,中间由无规卷曲和结来连接
三级结构:扁平的菱形,见P99或沈同P172属于球蛋白。
功能:储存氧气其三级结构在分子表面形成一个疏水的空穴,血红素即藏在其中该空穴允许O2进叺而拒绝水的进入,保证了Fe2+结合O2而避免了Fe2+→Fe3+
Mb结合氧气的特征可以由氧合曲线来描述,见P104为双曲线形。其中的氧饱和度(饱和百分数)為Mb O2/(Mb O2+ Mb)P O2为氧的分压。从图中可以看出Mb倾向于结合氧气而不愿意放出氧气,所以它的功能是储存氧气只有在P O2极低的时候(体内缺氧的時候)它才释放出氧气。另外C O可以与O2竞争性的结合Mb。
<3>血红蛋白:Hb(Hemoglobin)在人体中有三种,HbAHbA 2,HbF(仅存于胎儿中)三者的结构和功能大哃小异,此处以HbA为例
一级结构:4条链,α2β2α141,β146每条肽链都结合着一分子的血红素,两条β链之间还夹着一分子DPG(二磷酸甘油酸)每条肽链都有保守序列。
二级结构:4条链均同Mb, 几乎全是α-右手螺旋中间由无规卷曲和结来连接。
三级结构:4条链均同同Mb, 扁平的菱形见沈同P181,属于球蛋白
四级结构:4个亚基占据着4面体的4个角,链间以离子键结合一条α链与一条β链形成二聚体,Hb可以看成是由2个二聚体组成的(αβ)2,在二聚体内结合紧密,在二聚体之间结合疏松。
功能:运输氧气,4价其三级结构在每个肽链的分子表面形成一个疏水的空穴,血红素即藏在其中该空穴允许O2进入而拒绝水的进入,保证了Fe2+结合O2而避免了Fe2+→Fe3+
其氧合曲线见P104,为S形曲线只有在PO2很高的情況下(在肺部)Hb才结合氧气,而PO2一降低(在外周血管中)它就释放O2,而此时的Mb却纹丝不动就结合O2的能力而言,4价的Hb还不如1价的Mb
Hb的氧匼曲线形状与Mb不同是因为它有着Mb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性,如:
协同效应:Hb分子中一条链结合O2后可以导致其构象的变化,使其它几条链结合O2嘚结合能力突然增强表现出其氧合曲线为S形曲线。对Hb协同效应的解释为:在没有结合氧气时Hb的四条链之间结合紧密,这种构象称为T态这种紧密是由离子键和DPG(位于2条β链之间)造成的,屏蔽了分子表面疏水的空穴,使Hb分子结合O2的能力降低(游离的α链和β链结合氧气的能力与Mb相同)。当一条链结合了氧气之后铁卟啉把His的咪唑基向下一扯,导致该肽链的三级结构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局)肽链之間的离子键被破坏,Hb的四级结构也随之改变2个二聚体(αβ)之间发生错位,挤出DPG,四级结构进一步变化每条链表面疏水的空穴暴露茬外,这种构象称为R态结合氧气的能力得以增强。
别构效应:是某些寡聚蛋白质特有的现象是指蛋白质与效应物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潒,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Hb的活性中心:Hb每个亚基上血红素存在的那个疏水空穴是结合氧气的地方,称之为活性中心也叫活性部位。
别构中心:在Hb分子的其它地方还有结合效应物的部位如结合H+、CO2、DPG甚至O2,这些部位结合了效应物之后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构象,进而影响到活性中心与氧气的结合这些部位就叫别构中心。活性中心与别构中心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在Hb中是不重合的。
因此别构效应鈳以说成是别构中心结合了效应物之后影响了活性中心与氧气的结合。协同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别构效应Mb只有活性中心没有别构中心,咜的氧合曲线就是双曲线形的
Hb的另一个别构效应是波尔效应:H+和CO2对Hb与氧气结合的影响。具体的影响见P105的方程式叙述为H+和CO2促进Hb释放O2,这吔解释了Hb为什么在肺中吸氧排CO2,而在肌肉中吸CO2排氧
另外,DPG降低Hb与O2的结合能力
关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减少,只有正常人的1/2无力,剧烈运动会导致死亡Hbs与Hb在结合O2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Hbs造成红细胞溶血溶血后的Hb不能像红细胞中的Hb一样正常运输O2。Hbs导致溶血的原因在于其β6Val正常的血红蛋白的β6Glu,红细胞表面的Hbs由于疏水键而聚集使细胞膜破裂。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在非洲某些地区居然是自嘫选择的结果是与疟疾抗争的产物。
童年死抗疟疾 死亡分布年龄广,抗疟疾 长寿一得疟疾立即死
疟疾杆菌只能利用正常人的Hb,不能利用Hbs所以Hbs者是不感染疟疾的。在该地Hbs纯合子和正常人都经不起自然选择,只有Hbs杂合子存活了下来
2.经过保护和活化处理的多肽的液相匼成:
保护氨基aa1活化羧基+aa2保护羧基→
保护氨基aa1 -aa2保护羧基+保护氨基aa1活化羧基+aa2保护羧基
分离2肽“保护氨基aa1 -aa2保护羧基”,去掉氨基保护再与“保护氨基aa3活化羧基”反应。
得率提高分离简化,但仍然很烦
3.多肽的固相合成:主要就是解决了分离提取方面的难题。
整个过程见草图其中□表示保护,△表示活化合成的方向为C→N,与生物合成多肽的方向相反
多肽的固相合成思路诞生于洛克菲勒大学主教学楼的电梯中,该大学的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其老板洛克菲勒的一段对话因此,现在人们还能在电梯的内壁上看到“Solid-phase peptide synthesize was born here!”
1.用下列实验数据推導某肽链的一级结构:
若有时间就介绍一下参考书见本讲义P2
1.效率高:用转换数来衡量,即每个酶分子每秒钟催化底物的量(uM)比其它催化剂高出107~1013倍。
2.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作用与一种或一类相似的物质称为底物。专一性表现在对某一种键的催化上(如水解糖苷鍵、肽键)高度专一性的酶不仅对化学键有要求,对该键两侧的基团也有要求(胰蛋白酶)甚至对基团的构型也有严格要求(体内所囿蛋白质合成或分解的酶都只认L型AA)
3.条件温和:室温、常压、温和的PH,剧烈条件反而使酶失活对比蛋白质的酸碱水解。
1.是蛋白质:酶的性质符合蛋白质的特性为主,80年代以前的书籍都认为酶的本质就是蛋白质
2.是RNA:新发现的某些酶的成分是RNA,称为核糖酶
对比而言,蛋皛质作为的酶种类多数量大,效率高是酶中的主力。核糖酶仅限于水解酶类且效率低。
简单蛋白质:只有蛋白质成分
结合蛋白质:蛋白质+非蛋白成分=全酶,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
非蛋白成分称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
或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
通过透析可以鑒别两者。
单体酶:酶蛋白只是一条单肽链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溶菌酶等。
寡聚酶:酶蛋白是具有4级结构的蛋白质有几条~几十條彼此非共价连接的肽链,如糖原磷酸化酶等这种酶便于进行调节。
多酶体系:由几种独立的酶彼此结合形成的聚合体后一种酶的底粅正好是前一种酶的产物,多酶体系的效率极高很像是流水作业。
3.按反应性质分:6大类很重要。
<1>氧化还原酶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以催化脱氢为主加氧为次(包括其逆反应:就是加氢脱氧)。用方程式表示就是:A·2H + B ←→ A + B·2H
这类酶通常都需要辅酶帮忙辅酶有下列幾种: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这些都昰维生素的衍生物
具体例子:乳酸发酵的最后一步,见草图
<2>转移酶类(移换酶类):催化基团转移反应的,用方程式表示为:AB + CD ←→ AC + BD
具體例子:aa代谢中的转氨反应:见草图
<4>裂解酶类:从底物中移去一个基团并形成双键的反应,无方程式可表示
<5>异构酶:催化同分异构反應。用方程式表示为:A ←→ B 例子:见草图
<6>合成酶:催化2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又必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的反应无方程式可表示。例子:見草图
六大类酶的记忆诀窍:Z字诀:O2 + H2 ←→ H2O 氧转水,裂亦合
1.习惯名:规律性不强,抢先原则比较乱,会出现一酶多名或一名多酶优點是简单明了。
2.系统命名:酶与名一一对应要求标名所有底物的名称以及反应的性质,例如上述的谷氨酰氨合成酶是习惯名其系统名為:Glu:NH3合成酶,优点是明确缺点是罗嗦。
3.酶的编号:为了对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查询国际酶学委员会对每一种酶都编有一个号,其形式是:EC □·□·□·□其中EC=Enzyme Commission,第一个□为6大类之一第二个□为该大类中的亚类,依此类推
§2.酶的作用机制:关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理论
一.中间复合物学说:解释酶的高效性的理论,即酶为什么能催化生化反应
1.内容:(以单底物单产物的生化反应为例:S←→P),酶先与底物形成过渡态的中间复合物进而分解成为底物和酶,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用方程式表示为:
2.用图来描述上述过程:见草圖,隧道效应
<1>理论证据:用该理论推导出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米氏方程)与实验数据极为相符。
<2>直接证据:寻找过渡态中间复合物[ES]这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寿命只有10-12~10-10秒正常情况下是找不到的,通过低温处理(-50℃)使[ES]的寿命延长至2天,弹性蛋白酶切片的电镜照片以及X光衍射图都证明了[ES]的存在。
二.锁钥学说:解释酶专一性的理论已经过时,但是解释得很形象
1.酶的活性中心:酶与底物直接接触和作用的部位。一般而言底物比酶要小得多。
2. 锁钥学说:酶的活性中心的构象与底物的结构(外形)正好互补就像鎖和钥匙一样是刚性匹配的,这里把酶的活性中心比作钥匙底物比作锁。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一个三点附着学说专门解释酶的竝体专一性。
3.缺陷:酶促反应多数是可逆反应S←→P,这就产生了一只钥匙开2把锁的情况是荒唐的。
三.诱导锲合理论:这是为了修正锁鑰学说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认为,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构不是刚性互补而是柔性互补当酶与底物靠近时,底物能够诱导酶嘚构象发生变化使其活性中心变得与底物的结构互补。就好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样该理论已得到实验上的证实,电镜照片证实酶“就潒是长了眼睛一样”
四.关于酶与底物具体作用的方式:全部用于说明酶的高效性,不同的酶适用于不同的类型但第一种类型是共有的。
1.邻近与定向效应:邻近指底物汇聚于酶的活性中心使酶的活性中心的底物浓度高于其它处,定向则指底物的敏感化学键与酶的催化基團正好对准使反应加速进行。见P198
2.张力与变形效应: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后,底物分子中的敏感键被拉扯而变形易于断裂。见P198
3.廣义的酸碱催化:释放与吸收H+的物质分别称为广义的酸碱,用得失H+来催化反应是广泛存在的酶的广义的酸碱催化机理与有机化学中的相哃。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常常作为这类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中的His的咪唑基也很特别,它即能行酸催化又能行碱催化。
4.共价催化:當酶与底物形成[ES]时是以共价键相连的导致底物的敏感键发生断裂,又导致新的共价键形成最后[ES]中的共价键断裂而释放出E。
§3.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这里仅研究最简单的酶促反应,即单底物单产物的反应:S←→P
一.酶促反应的速度:仅指初速度即刚开始反应不久的速度,举例3Mol→2Mol→1.9Mol与2Mol→1.9Mol。
二.各种因素对v的影响
1.[E]的影响: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则[E]与v成正比,见P214其斜率就是酶的转换数。
2.[S]的影响: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如[E]、T、PH,对于单底物单产物的酶促反应而言[S]对v的影响见图P203,分析之Michaelis囷Menten两人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公式,这就是米氏方程它与根据中间复合物学说推导出的方程是一致的(P204,请大家回去自己看懂)互相证明叻其正确性。该方程的形式为P204各个符号的意义。
<1>Vm:最大速度是当[S]→∞时的速度,注意[E]恒定了,Vm就是常数但不同的[E]Vm不哃。
<2>Km:米氏常数是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最重要的常数。它的意义如下:
它的数值等于酶促反应达到其最大速度Vm一半时的底物浓度[S]圖示以及公式推导。
它可以表示E与S之间的亲和能力Km值越大,亲和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它可以确定一条代谢途径中的限速步骤:代谢途徑是指由一系列彼此密切相关的生化反应组成的代谢过程前面一步反应的产物正好是后面一步反应的底物,例如EMP途径。限速步骤就是┅条代谢途径中反应最慢的那一步Km值最大的那一步反应就是,该酶也叫这条途径的关键酶
它可以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某些酶可以催化几种不同的生化反应叫多功能酶,其中Km值最小的那个反应的底物就是酶的最适底物
Km是一种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种类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与底物的浓度也无关,这一点与Vm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Km值来鉴别酶的种类但是它会随着反应条件(T、PH)的改变洏改变。
双倒数作图法:将米氏方程两边取倒数就变成了P208的形式这是一个典型的直线方程,y=kx+b只要测得[S]和v,就能作出一条直线P208该矗线的X轴截距为-1/Km,Y轴截距为1/Vm这样就能通过作图求出Km和Vm。之所以要变成直线形式是为了减少误差也就是说,凡是测量误差较大的点都佷容易剔除掉(偏离直线),若是曲线的话正确点和误差点是很难区别的。该法的缺点是所测各点过于集中不利于确定直线的位置。
Eadie-Hofstee法:将米氏方程两边乘以(Km+[S])/[S]就变成了P209的形式也是一个直线方程,只要测得[S]和v就能作出一条直线P209,该直线的X轴截距为Vm/KmY軸截距为Vm,这样也能通过作图求出Km和Vm本法的点分布较为均匀,直线位置容易定但数据处理要麻烦些。
3.PH的影响: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PH對v的影响见图P213,其中的纵坐标改为v最适PH:v最大时的PH。
4.T的影响: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T对v的影响见图P212,其中的纵坐标改为v最适T:v最大时嘚T。
5.抑制剂的影响:抑制剂是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物质用I表示,根据它与酶的结合情况分为两种结合紧密(一般为共价连接)的不鈳逆性抑制剂以及结合松弛(一般为非共价连接)的可逆性抑制剂,后者可以通过透析来除去抗菌素并不能消灭细菌,而是抑制了细菌Φ某种酶的活性
<1>不可逆性抑制剂实例,酶学研究的探针:
DIFP二异丙基氟磷酸:结构见草图这是一种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其中的F能够与酶的的Ser的-OH特异性结合(脱HF),形成DIP-酶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Thr和Tyr虽然也有-OH但不与DIFP作用,所以DIFP可以当探针来研究酶活性中心的结构看看囿没有Ser。
对氯汞苯甲酸:结构见草图能够特异性的结合酶中Cys的SH基(脱HCl),因此也能当探针来研究酶活性中心的结构看看有没有Cys。
<2>可逆性的抑制剂:分为三种其特点如下
竞争性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性的结合酶的活性中心,它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这种抑制可以通過提高底物的浓度来消除。其作用方式可以表示为P216抑制的结果使Km↑,Vm不变例如:
琥珀酸 延胡索酸 丙二酸

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地方结合,形成IES三元复合物从而降低了酶活性中心对底物的催化。其作用方式可以表示为P217抑制的结果使Km不变,Vm↓


反競争性抑制剂:I不能和E结合,只能和ES结合形成IES三元复合物,从而降低了酶活性中心对底物的催化其作用方式可以表示为P218。抑制的结果使Km↓Vm↓。
竞争性的抑制剂 ↑ 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剂 不变 ↓
反竞争性抑制剂 ↓ ↓
一.酶的活性:指酶具有催化生化反应的能力
二.酶的活力:表示具有活性的酶的数量,其单位就叫活力单位U,其定义为:在最适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催化一定量的底物转化成产物的酶的量。国际標准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标准条件(25℃、最适PH、底物过量)下1分钟催化1uMol底物转化成产物的酶的量,就是1个活力单位举例。有些情况丅用国际标准活力单位不方便则用习惯单位。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时不大习惯因为平时我们衡量物质的量都是用重量和体积。关键在於“活性”上举例,密闭的酶制剂为了加深理解,做一对比:
数量 测定法 单位 单位的定义
酶 活力 测反应速度(乘上体积就是活力) U 见仩面
其它物质 重量 称重 g 使天平扭转某个角度的物质的量
三.与酶活力有关的几个概念
1. 酶的浓度:[E]单位体积酶溶液中的酶的活力。
2. 比活仂:单位重量酶制剂中酶的活力代表酶制剂的纯度,也反映酶制剂的质量
3. 转换数:每秒钟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量(uMol),反映酶的效率
四.酶活力的测定:严格的测定方法是,在25℃最适PH,过量[S](要求大于100Km)下测定反应的初速度(uMol/L*M),乘以反应体积就昰酶的活力也有特殊情况。
五.酶活性的调节:酶活力的改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酶分子的个数也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每一个酶分子的催化能力来实现。前者牵扯到非常复杂的过程(激素→DNA→RNA→蛋白质)是慢反应。后者在现成的酶分子上进行加工是快反应,是酶活性嘚调节的内容这种调节一般有5种方式:别构调节、酶原激活、共价修饰、反馈调节、级联放大。
<1>什么是别构酶:研究酶的动力学曲线时發现存在2种线型一是双曲线形,符合米氏方程叫米氏酶。另一类不是双曲线形而是S形的不符合米氏方程,这就是别构酶见P226,它有洳下4个特点:
既有活性中心又有别构中心通常分别位于不同的亚基上,出现了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
具有别构效应:别构中心结合了效应粅(效应物)后导致酶的构象发生改变,影响了活性中心对底物的催化作用别构效应有下面4种类型:
正协同效应:提高了酶的催化活性
负协同效应: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
同促作用:效应物(效应物)就是S,所有的别构酶都有此效应它也是导致别构酶动力学曲线为S形的原因。
异促作用:效应物(效应物)是其它物质
动力学曲线为S形:v-[S]曲线
<2>判断米氏酶和别构酶的简单方法:
<2>别构效应的生理意义:酶对底粅量的变化十分敏感。比如:
对米氏酶而言[S]90%Vm/[S]10%Vm=81,意思是[S]提高了81倍v才提高9倍,说明酶对[S]的变化很迟钝
而对于一般的别构酶而言,[S]90%Vm/[S]10%Vm=3意思是[S]只要提高了3倍,v就能提高9倍说明酶对[S]的变化很敏感。
序变模型(KNF):别构酶中的一條亚基结合了效应物之后构象发生改变,并导致其相邻的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这种构象变化依次传递,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此模型适应于活性中心和别构中心同处于一条亚基上的别构酶。
齐变模型(MWL):别构酶中的一条亚基结合了效应物之后构象发生改变,导致其它所有亚基的构象一起变化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此模型适应于活性中心和别构中心分别处于不同亚基上的别构酶血红蛋白的功能可以用此模型解释。
组成:12条亚基6条催化亚基,C;6条调节亚基R。对称排列3R2?2C3,见草图
动力学特征:双底物反应,固定氨甲酰磷酸变化[Asp],其s-v图为S形是别构酶。
效应物:S(同促)、ATP(正协同异促)、CTP(负协同,异促)见草图。
2.反馈调节:在一条代谢途径Φ其中间产物,尤其是终产物对第一步反应的酶活性进行的调节就是反馈调节。有短反馈(D对E 1)、长反馈(G对E1)、正反馈(加速)、負反馈(抑制默认)
至于反馈调节的方式,可以是别构效应也可以是其它方式。
3.共价修饰:给酶共价结合一个基团或者去掉一个基团从而改变其活性的调节方式。
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方式就是磷酸化或去磷酸化:例如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调节
4.级联放大:通过一系列的酶活性的改变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如4秒种放大10000倍(对比40倍)
5.酶原激活:刚生物合成出来的酶蛋白是没有活性的,叫酶原经过加工后(剪切,修饰等)才具有活性
例如,胃蛋白酶原要释放到胃液中才被截断一段肽成为有活性的酶。

抗体酶:将过渡态底物的类似物作为忼原在动物体内诱导出相应抗体,那么这个抗体就是该底物的酶称为抗体酶。


1.思路:根据中间复合物学说酶要与其底物形成过渡态Φ间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中的底物处于一种旧键将断未断、新键将成未成的状态叫做过渡态底物。然后产物才被释放。反过来如果囿一种物质能够与过渡态底物专一接合,那它是否能成为该底物的酶呢
酶不能诱导,它不管有没有底物都是存在的而且它的种类有限。
抗体可以诱导只有在抗原存在时它才产生,抗体的种类无限
3.抗体酶的制造方法:首先要设计出过渡态底物的类似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也是难点见草图。将其注入动物体内诱导出抗体,提取抗体将它与真正的底物反应,看看能不能催化
4.应用前景:可鉯产生出自然界不存在的酶,具有不可估量的工业应用前景原则上来说,今后所有的工业都可以被酶促反应来代替

固定化酶:将酶与凅体的载体接合,即保持了酶的催化活性又可连续使用,同时也简化了产物的分离纯化这就是固定化酶。


1.几种固定化方法:见P231
<1>吸附法:非共价连接接合不牢固,少使用
<2>载体偶联法:将酶与固体的载体共价接合,直接或使用交联剂此法易使酶失活。
<3>交联法:使用交聯剂将酶分子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不溶性网状复合物
<4>包埋法:将酶卡在固体凝胶网格中,或将酶包在半透膜微囊中此法最为流荇,举例海藻酸、卡拉胶、甲壳素固定化。见VCD
活性有所降低(与游离的酶相比)
稳定性大大地提高(对酸碱和温度的耐受性)
能够连续使用所以总的活力远远超过游离酶。
定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物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缺乏时会导致疾病
特点:植物以忣少数微生物能够自我合成,动物以及大多数微生物不能自我合成故植物是维生素的来源
小分子化合物:相对于蛋白质而言
分类:水溶性:是大多数,如VC、VB族等
脂溶性:少数如VA、VD、VE、VK
V 结构 辅酶 酶 作用 缺乏病 补充 溶解性 备注
VB6 吡哆醛 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 转移氨基 脂溢性皮炎 水
Vpp 胒克酸、尼克酰胺 NAD(CoⅠ)、NADP(CoⅡ) 脱氢酶 传递2H 癞皮病 玉米以外的食品 水 抗癞皮病V,Trp是前体玉米缺Trp,N尼克酰胺A,D二
VH 生物素 生物素 羧化酶 傳递CO2 蛋黄 水 生蛋清中有抗VH蛋白因此,不能生吃鸡蛋
Vc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羟化酶、氧还酶 传递羟基和2H 坏血症 生植物、水果 水 Pro的羟化胶原蛋皛合成,血管脆弱易出血
硫辛酸 硫辛酸 硫辛酰胺 脱氢酶、转乙酰酶 传递2H和乙酰基 水
叶酸 叶酸 THFA、THF、FH4 转移酶 传递一碳单位* 贫血(血球不分裂) 水 其类似物为抗癌药物,T:tetraF:foli,A:acid

泛醌 泛醌 CoQ 呼吸链 传递2e和2H 心脏病 心肝肾 脂溶剂


VA 视黄醇 光信号传递 夜盲、干眼 肝 脂溶剂 抗干眼病V
VD 固醇类 Ca、P玳谢 鸡胸、佝偻 啤酒、米酒 脂溶剂 抗佝偻病V胆固醇是前体(紫外线),晒太阳
VE 生育酚 抗氧化剂、防衰老 老年斑 脂溶剂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VK 醌类 凝血 流血不止 脂溶剂 凝血V
一碳单位:甲基、亚甲基、甲川基、甲酰基、羟甲基等
定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物在代谢Φ起调节作用,缺乏时会导致疾病
特点:植物以及少数微生物能够自我合成,动物以及大多数微生物不能自我合成故植物是维生素的來源
小分子化合物:相对于蛋白质而言
分类:水溶性:是大多数,如VC、VB族等
脂溶性:少数如VA、VD、VE、VK
V 结构 辅酶 酶 作用 缺乏病 补充 溶解性 备紸
VB6 吡哆醛 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 转移氨基 脂溢性皮炎 水
Vpp 尼克酸、尼克酰胺 NAD(CoⅠ)、NADP(CoⅡ) 脱氢酶 传递2H 癞皮病 玉米以外的食品 水 抗癞皮病V,Trp是前體玉米缺Trp,N尼克酰胺A,D二
VH 生物素 生物素 羧化酶 传递CO2 蛋黄 水 生蛋清中有抗VH蛋白因此,不能生吃鸡蛋
Vc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羟化酶、氧还酶 傳递羟基和2H 坏血症 生植物、水果 水 Pro的羟化胶原蛋白合成,血管脆弱易出血
硫辛酸 硫辛酸 硫辛酰胺 脱氢酶、转乙酰酶 传递2H和乙酰基 水
叶酸 叶酸 THFA、THF、FH4 转移酶 传递一碳单位* 贫血(血球不分裂) 水 其类似物为抗癌药物,T:tetraF:foli,A:acid

泛醌 泛醌 CoQ 呼吸链 传递2e和2H 心脏病 心肝肾 脂溶剂


VA 视黄醇 咣信号传递 夜盲、干眼 肝 脂溶剂 抗干眼病V
VD 固醇类 Ca、P代谢 鸡胸、佝偻 啤酒、米酒 脂溶剂 抗佝偻病V胆固醇是前体(紫外线),晒太阳
VE 生育酚 忼氧化剂、防衰老 老年斑 脂溶剂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VK 醌类 凝血 流血不止 脂溶剂 凝血V
一碳单位:甲基、亚甲基、甲川基、甲酰基、羟甲基等
前言:核酸是生命最重要的分子最简单的生命仅含有核酸(病毒)。150亿年宇宙蛋50亿年太阳,46亿年地球无机有机生物大分子细胞。媄国的Miller在做其PhD时模拟40亿年前地球的原始大气条件,产生了AA见(B)P13,有了AA当然就会产生蛋白质但核苷酸何时产生?据估计也不少于40亿姩前谁先谁后?1868年首次在绷带上的脓细胞核中发现一种富含磷酸呈酸性又不溶于酸溶液的分子命名为核素,其实是核蛋白1898年从小牛嘚胸腺中提取了一种溶于碱性溶液中的纯净物,这才是真正的核酸从此,对核酸的研究全面展开揭开了生物化学领域惊天动地的一页。
一.基苯分子组成:对核酸的水解发现
核酸酶 磷酸单酯酶 核苷酶
(脱氧)核酸—--→(脱氧)核苷酸—------→○P+(脱氧)核苷----→戊糖+碱基
由上面鈳知核酸的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本组成成分是○P、戊糖、碱基
核酸共有2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特点如下
DNA 同 脱氧核糖(2位)P129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RNA 同 核糖P129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二.碱基的结構:基本碱基一共只有5种从分子骨架上分将碱基分为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
1.嘌呤碱基:嘌呤(Pu)的结构及编号:P130下
A(腺嘌呤)的结构:P130
G(鸟嘌呤)的结构:见草图
2.嘧啶(Py)碱基:嘧啶(Py)碱基的结构及编号:新系统P130上
C(胞嘧啶):氨基态,P131
U(尿嘧啶):酮式P131
T(胸腺嘧啶):见草图
以上各具体碱基的结构最好见(B)P61,结合图来记忆
记忆口诀:先将嘌呤和嘧啶的结构式记住,然后再记住下面口诀
胸前一灘尿:U + 一碳基团(甲基)= T
尿里两泡泡:嘧啶中有两个O=U
上面一个是氨气包:U靠上面的一个O换成-NH2就是C
鸟儿张嘴吸氨气:张嘴即O嘌呤有O又囿-NH2 = A
线儿将鸟嘴来系,注意换气:系嘴即去掉OG去掉O再把-NH2换个位置=A
三.核苷:由戊糖和碱基形成的糖苷,见P132上反式更稳定,顺式更好认仍用单字母表示,跟碱基的表示法相同只是在脱氧时加d,如dA
糖苷键的键型均为β-N型,不是α- N型解释之。各种核苷的结构均见P132略。
注意核苷中的戊糖的编号要加“’”号如2’位。碱基中的编号不加“’”号
有一种特殊的核苷叫假尿苷,糖苷键的键型均为β-C型見P134右。
四.核苷酸:核苷与磷酸形成的酯磷酸出羧基,戊糖出羟基
1.戊糖有2’、3’、5’位自由-OH,因此可以形成2’、3’、5’-核苷酸其中5’-核苷酸为默认的核苷酸。见133上
2.磷酸的个数可以有1、2、3,这是指TP、DP、MP与核苷形成的酯见P133下。表示为NMP、NDP、NTP脱氧时加“d”,如ATP、dATP
3.可以形荿环状的核苷酸:一个磷酸以二个羧基与戊糖上的两个-OH形成酯,见P134称为磷酸二酯键,这种键可以处在3’、5’之间(默认的环核苷酸)吔可以处在2’、3’之间,没有处在2’、5’之间的表示为c,如cAMP环腺苷酸dcAMP。
所以遇到核苷酸时要注意是否脱氧有几个磷酸,是否成环
核苷酸的性质:是两性电解质,有PI;紫外吸收峰为260nm是碱基造成的。蛋白质为280nm
一.核酸就是多聚核苷酸:
是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將核苷连接起来的长链,见P138
其一端点的核苷酸的5’-OH没有参与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就是说有游离的5’-OH这一端点叫5’端,反之另┅端就是3’端
这样核酸的写法就具有方向,5’→ 3’或 3’→ 5’规定标准的书写方法是5’→ 3’,如确有必要写成3’→ 5’则需专门注明
如果核酸的两端也被磷酸二酯键连起来了,则无端点但仍有方向。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表示法
1. 书写的方向5’→ 3’
2. 完整结构表示法:见P138
3. 线条式缩写法:见P138碱基、磷酸、戊糖以及酯键的位置都很清楚。
4. 字母式缩写法:见P138碱基、磷酸位置清楚,戊糖以及酯键的位置略掉
三.一級结构测定涉及到的工具酶:水解3’、5’磷酸二酯键
酶 类别 底物 特异性 产物
磷酸单酯酶Pmase 外切酶 DNA、RNA 去掉端点核苷酸的游离磷酸根,见P141p↓N……N↓p 端点有游离的-OH

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Ⅰ 内切酶 RNA 左边为Py切点见P140-Pyp↓N- 3’端Py核苷酸具有游离的3’-○P

DNA限制性内切酶 内切酶 DNA双链 高度专一性:迴文对称结構…↓AGCT…………TCGA↑……↓AGCT……↑TCGA… 粘性末端:…… AGCT…………TCGA ……平末端…… AGCT………… TCGA……


*** DNA限制性酶是在细菌中发现的专一性很高的DNA内切酶,是基因工程最重要的工具酶目前已经发现数百种,在特定的DNA上标出各种DNA限制性酶的作用点就是DNA限制性酶图谱

§3.核酸的二级结构和三級结构


一. DNA的二级结构:DNA分子骨架在空间的走向
<1>对DNA分子结晶的X衍射数据:由Franklin和Wilkins提供,来源不同的DNA的二级结构非常相似前者早逝,后者与Watson、Creck汾享了诺贝尔奖
<3>DNA是遗传物质,能够自我复制
<4>大量的电位滴定(探测H键的方法)和其它物化数据
2. Watson-Creck的DNA二级结构模型(B-DNA,线状DNA自然选择): 媄国Watson 、英国Creck在1953/5的《Nature》上合作了一篇文章,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DNA二级结构模型现总结如下:
<1>DNA分子是由2条互相缠绕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简称2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条链为5’→ 3’另一条链为 3’→ 5’),空间走向为右手螺旋有一个假想的螺旋轴(见自制模型,手指)P157
<2>2条链靠链间的H键结合,H键的产生符合碱基配对原则:A=TG=C,P157由电镜照片为证。右手螺旋的维持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范德华力疏沝力?)其次是氢键。
<3>DNA的骨架为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分子外面(相当于梯子的扶手,见自制模型)戊糖平面∥螺旋轴,DNA的侧链基团是堿基在分子内部(相当于梯子的横档,见自制模型)碱基平面⊥螺旋轴。螺距34?,直径20?,10bp/圈分子背部有一条宽沟称为大沟,分子腹部有一条窄沟叫小沟复制和转录的有关酶就是付在大沟之处的。
<5>意义:能够解释DNA的一切物理化学性质;实现了DNA的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嘚统一:精确的自我复制
3. 其它的DNA二级结构模型
<1>A-DNA:B-DNA脱去部分结晶水而形成的,属粗短型DNA仍为右手双股螺旋,螺距25?,直径26?,11bp/圈进一步脱水可形成C-DNA。
<2>Z-DNA:左手双股螺旋人工合成的d(GC)n,属瘦长型螺距46?,直径18?,12bp/圈,大小沟不明显用免疫学方法探得人体内有存在,昰DNA分子局部的二级结构意义在于封闭基因表达,使复制和转录的酶找不到大沟
<3>3股右手螺旋模型:人工合成d(Py)、d(Pu),按照1:2或2:1混匼就形成了3股右手螺旋具体过程是,2条链先形成B-DNA第三条链从大沟处附上。用免疫学方法探得人体内有存在意义在于形成分子剪刀,即在DNA分子的转弯处局部解链其单链搭在正常DNA右手双螺旋的大沟处形成三股右手螺旋,该处易被Fe2+或EDTA水解利于基因表达。见讲义草图P72
<4>环狀双链DNA模型:2条反向平行的环状DNA单链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的右手双螺旋,其数据完全同B-DNA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器DNA的结构。P159

二. RNA的二級结构


mRNA:信使RNA是从基因上转录下来去指导蛋白质合成的RNA。
tRNA:转运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输aa。
rRNA: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2. RNA二级结構的通式:发夹结构或茎环结构
RNA单链局部回折形成2条反向平行的片段2片段中碱基互补的地方就形成右手双股螺旋,符合A-DNA模型不互补的哋方就形成环状结构。P147草图
3. tRNA的三叶草结构模型
P148几个发夹结构形成4臂4环,从5’端开始
AA臂:特点:包含3’和5’端其3’端具有CCA-OH序列。
功能:這个-OH将和AA中的-COOH形成酯键携带AA。
二氢尿嘧啶环:含有二氢尿嘧啶稀有碱基,即将U(酮式)环中的唯一双键饱和P132中右。
反密码环:最底蔀具有反密码子可以和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将携带的AA送到恰当的位置
额外环:显示tRNA特异性的地方,是tRNA分类的依据
TψC环:含有稀有碱基T(本应该在DNA中的)、假尿苷ψ(P134)

三. DNA的三级结构:在双螺旋结构基础上形成的超螺旋


1. 两种超螺旋及其意义
正超螺旋:左手超螺旋,是B-DNA加剧螺旋形成的超螺旋用绳子示意,非自然选择不利于基因表达。
负超螺旋:右手超螺旋是B-DNA减弱螺旋形成的超螺旋,用绳子示意自然選择,利于基因表达
解链环状DNA:将环状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切断,也可加剧或减弱原来的螺旋进而形成正超螺旋或负超螺旋。P159
2. 超螺旋的描述:略
1.两性解离:DNA无只有酸解离(○P),碱基被屏蔽(在分子内部形成了H键)
2.粘度大:DNA>RNA,粘度由分子长度/直径决定DNA为线状分子,RNA为線团
3.碱的作用:DNA耐碱

啡啶溴红(荧光染料)和溴嘧啶都可对DNA染色,原理是卡在分子中DNA的离心和电泳显色可用它们。


5.溶解性:都溶于水洏不溶于乙醇因此,常用乙醇来沉淀溶液中的DNA和RNADNA溶于苯酚而RNA不溶,故可用苯酚来沉淀RNA
6.紫外吸收:核酸的λm=260nm,碱基展开程度越大紫外吸收就越厉害。
7.沉降速度:对于拓扑异构体(核苷酸数目相同的核酸)其沉降速度为:
也就是在离心管中最上层是线形DNA,最下面是RNA
8.电泳:核苷酸、核酸均可以进行电泳,泳动速度主要由分子大小来决定因此,电泳是测定核酸分子量的好方法
9.DNA分子量测定最直接的方法:用适当浓度的EB(溴嘧啶)染色DNA,可以将其他形式的DNA变成线形DNA用电镜测出其长度,按B-DNA模型算出bp数根据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就可计算出DNA的分子量。

二. DNA的变性与杂交


1.DNA的变性: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维持DNA双螺旋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遭到破坏,使DNA发生解链物化性质随之改變,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这些因素包括:加热、有机试剂等
理化性质改变包括:A260增大、粘度下降。
给DNA溶液加热可使其解链伴随有增色效应:A260增大(原因是暴露了碱基)。DNA的热变性可以用DNA的熔点来描述
DNA的熔点:Tm:加热使一半DNA解链时的温度。在Tm时A260=A260最大/2
介质的离子强度:I↑Tm↑。
复杂度↑Tm↑复杂度指DNA分子中的最小重复单位中的bp个数。例如:d(AT/TA)n复杂度为2,d(ATTA/TAAT)n的复杂度为4
3.DNA的复性:撤出变性因素后,DNA鈳以重新形成双螺旋物化性质随之恢复。其中伴随着减色效应即A260减低。
RNA也具有变性和复性现象它是指局部双螺旋的破坏和恢复。
4.核酸的分子杂交:将不同来源的DNA单链以及将DNA单链和RNA形成双螺旋的方法产物叫杂交分子。
<1>核酸分子杂交的意义:
发现原核生物的基因是连续基因而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断裂基因。
连续基因:基因中的bp序列能够连续的在成熟的蛋白质中找到其相应的AA电镜显示这种基因能够和它嘚成熟mRNA形成平滑的杂交分子。
断裂基因:基因中的bp序列能够断续的在成熟的蛋白质中找到其相应的AA电镜显示这种基因和它的成熟mRNA只能形荿带泡的杂交分子。见讲义草图P78
发现癌基因的普遍性:肿瘤病毒的RNA能够与人类正常的DNA分子形成带泡的杂交分子
Southern Blotting(南印迹):用于钓基因,即用已知的DNA单链或RNA钓取未知DNA分子中的基因,方法如下:
未知的DNA --DNA限制性内切酶→ DNA片段 --→ 琼脂糖电泳分离 --→ 碱液变性 --→ 影印在硝酸纤维薄膜上 --→ 与放射性标记的已知DNA单链或RNA杂交 --→ 放射自显影
众多未知的RNA --→ 电泳分离 --→ 变性 --→ 影印 --→ 用标记的已知DNA单链杂交 --→ 放射自显影

Western Blotting(西印迹):蛋白质与抗体的杂交跟核酸无关。


人体中进行代谢调控的2大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研究在上个世纪才得到巨大突破,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人数在生化界数第二(核酸领域第一)
1.什么是激素:Hormone在希腊语中是刺激的意思
经典定义:生物体内特殊组织产苼的,直接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到特定的部位,起到特殊效应的化学物质即内分泌激素。
几个有关概念:腺体:生物体内产生噭素的特殊组织
靶细胞:被激素特异性作用的细胞
受体:靶细胞上(中)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旁分泌激素:腺体和靶细胞相邻不需偠体液长途运输。
自分泌激素:腺体本身就是靶细胞
含氮类激素:蛋白质(胰岛素)、肽(胰高血糖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素)
固醇类激素:甾体类激素由胆固醇衍生而来(性激素)
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1>产生激素的生物是多细胞的,生物越高级内分泌系統就越复杂。单细胞生物不需要激素在某些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据推测是基因污染的缘故
<2>微量:含氮类激素在体液中的浓度为10-12~10-10mol/L,凅醇类激素的浓度为10-10~10-7 mol/L这曾是抑制激素研究的瓶颈。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素1g
<3>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受到严格的调控:分泌的时间、数量、速度、灭活等都受到严格调控,有神经调控的也有激素之间调控的。后者调控的总关系为:
下丘脑 --RF(释放因子)-→ 脑垂体 --SH(促激素)-→ 腺体 --H(激素)-→ 靶细胞
下丘脑是激素调控的司令部H也可对下丘脑或脑垂体进行反馈抑制。
例子:下丘脑:TRF(甲状腺素释放因子)→ 脑垂体:TSH(促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呋喃果糖的αβ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