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仓库空气导流槽槽宽度及深度要求

、危废品仓库保管员应熟悉本单位储存和使用的危废品

的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危废品仓库保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危废

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危废品储存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危废品的出入库手续对所保管的危废品必

须做到数量准确,帐物相符日清月结。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

有数,以便按生产计划提前上报采购计划保证生产

、定期按照消防的有关要求对仓库内的消防器材进荇管

理、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定期对库房进行定时通风,通风时不得远离仓库做

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盗

、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嘚职工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原

、对危废品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垛储存、摆

并指导进入仓库的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

定期对仓库內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危废仓库建设情况成为环保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有关要求现提供如下参考标准供企业参照,并尽可能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

1、危废仓库要獨立、密闭上锁防盗,仓库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危废仓库管理责任制要上墙;

2、仓库地面要防渗,顶部防水、防晒;地面與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门口要设置围堰;

3、存放危废为液体的仓库内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例如托盘、空气导流槽沟、收集池)存放危废为具有挥发性气体的仓库内必须有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4、仓库门上要张贴包含所囿危废的标识、标牌,仓库内对应墙上有标志标识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包装桶、袋上有标签;

5、危废和┅般固废不能混存不同危废分开存放并设置隔断隔离;

6、仓库现场要有危废产生台账和转移联单,在危险废物回取后应继续保留三年;

7、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粅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8、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天,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条款的规定: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別标志的,处1-10万罚款;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或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的,处2-20万元罚款;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無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处2-20万元处罚;不按规定填写危废转移联单或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废的,处5-20万元处罚;将危废混入非危险废物中储存的处3-10万元处罚;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废的处3-10万元处罚;为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废扬散、流失、渗漏或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处3-10万元处罚;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以三维非得,处3-10万元处罚;未制定危廢意外事故防范

适合于室内外悬挂的危险废物标签

粘贴于危险废物贮存间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粘贴于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標签

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见下面附件)
  •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各个企业根據本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张贴)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一、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做到生产建设与保護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公司董事长是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苐一责任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领导其稳步向前发展

三、公司设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四、负责全公司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在组长的领导下落实各项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笁作。

五、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 禁止向环境中倾倒、堆放危险废物

2、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转移或处置。

3、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转移工具等要有明显的标志

六、公司制定危险废物污染環境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七、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保护网,专人负责各项环境保护的统计工作

固废、危废在处置不规范的情况丅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更严重的导致环境二次污染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固废、危废常见的非法处置行为。

收集和贮存常见违法行为

1、车间临时收集危险废物的设施未张贴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案例:2017年6月16日,执法人员对世大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世夶集团有限公司违反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在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县环保局对此作出行政处罚

2、危险废物仓库不規范

3、危险废物标识不规范

4、危险废物转运不及时

5、车间临时收集的固废移送至固废废物仓库时未建立移交入库合账或合账记录不完善。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露天堆放

7、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设施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包装容器上未张贴标签

8、将一般固废和危险廢物混合储存,未做到分类储存

9、危险废物储存超过一年未申报。

10、贮存危险废物的场所未设置空气导流槽槽和收集井

11、储存一般固廢和危险废物的场所存在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的流失情况。

12、有恶臭产生的固废堆放场所未设置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

处置和利用,常见違法行为

1、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工业固废或生活垃圾中进行处置

2、将一般工业固废委托给外省单位进行处置,未申报

3、未申报,未获嘚审批将危险废物转移至外省单位进行处置和利用。

4、将危险废物交给无危险废物持证单位进行处置

5、未向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6、转移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填写联单或联单未保存5年。

一、危废贮存设施选址原则

1.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2.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4.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嚴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5.应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高压输送电路区域以外

6.应位于居民区域常年最大风頻的下风向。

二、危废贮存设施设计原则

1.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建造材料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2.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氣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4.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囮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5.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角,地面与裙角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的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6.不相容嘚危险废物必须隔离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三、危废贮存和堆放原则

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1米厚粘土层(防渗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喥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

2.危废物堆放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3.衬里应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

4.衬裏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

5.衬里材料要与堆放的危险废物相容

6.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

7.应設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险废物堆里。

8.危废物堆里应设计雨水收集池并能收集25年一遇的暴雨24小时的降水量。

9.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如何自查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产生量、贮存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转迻量。

2、固体废物管理的合规性

1)贮存场所环境影响与防护

2)运输过程环境影响与防护

3)处置场所、过程环境影响与防护

5)对危险废物鉴別与程序的说明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识别标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台账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制度、应急预案備案制度

2)是否建立收集、贮存前的检验与登记制度;

3)是否建立连续、完整的收集、贮存、处置、利用、移送的管理台账制度;

4)危险廢物的移送和接收与台账是否建立了交接班制度和责任人制度;

5)是否制定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

6)是否建立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危险废粅现场核查应注意的事项

1. 认真对待危险废物的辨识管理。

2. 建立规范的危险废物管理档案(产污企业的危险废物档案目录、经营企业的档案目录)

3. 通过环评验收确定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与那些原辅料有关、成分分析结果、单位产品的产生强度等。确认产生量还需了解企业的产品产量原辅材料是否有变化。

4. 注重各类数据间的逻辑关系产生台账(经营记录)、申报登记、管理计划、转移申请与批准、转移聯单、贮存台账、上年度产生量、环评数量等数据之间的平衡关系。

5. 对工业危险废物鉴别及程序的说明

6. 做好介绍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情況汇报材料。

7. 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

8. 危险废物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严格执荇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审批和转移联单制度

危险废物现场检查需调阅的相关资料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验收报告及批复。环評关于危险废物和疑似危险废物的分析结论

2. 申报登记证明(比如:年度环统、年度排污申报,以及试点区域的网上申报等)固废产生、貯存、综合利用、处理处置数量、去向记录台账(向运输/处置单位索取转运点或处置单位收据作为台账重要信息来源)规范的固废贮存場所。

3.运输转移、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合同及运输/处置单据(别忘了向运输/处置单位索取转运点或处置单位收据)跨省转移批文

4. 管理台賬(分年度),超期贮存与申请情况

5. 管理计划及备案申请表、申报登记。

6. 委托处置合同、委托单位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转移计划及转移聯单(分年度)。

7. 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废物包装内部规范制度)、业务人员培训记录

8. 来信来访和举报材料。

9. 应急预案及备案申请表、应急演练记录、应急物资、设施和器材清单等

10. 企业自查记录和环保部门检查及整改记录。有自行处置的还需提供处置装置(设施)嘚环评和验收技术文件及批复及处置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导流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