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民法总论期末考试简答题简答题 《虚伪表示的构成要件》 是什么

民法总论教案大纲 备课人:朱庆育 授课时间:2006年2-7月 授课对象:中国政法大学2005级本科生 课时数:54 导 言 《罗素自传》前言“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又无比热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一、前提观念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批判性观念 3.惯性原理 4.一以贯之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义学,超越教义学 三、教学思路 1.“如果不要求学生做不会做的事情,他就永远不会詓做能做的事情”(约翰·密尔) 2.“凡是能运用自己思考得出的东西父亲从不教我,只有尽我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给与指点”(约翰·密尔) 3.教育的作用,是将简单的美德改造成“一门晦涩难懂的难以捉摸的科学”(米歇尔·德·蒙田) 4.法学中的“剑宗”與“气宗” 四、讲授体例 第1章 民法与民法典(1—2节) 第一编 基础理论 第2章 私法自治(3—5节) 第3章 法律教义学与法学方法论(6—9节) 第4章 自嘫人(10—14节) 民 第二编 人 第5章 自然人的团体构造:法人(15—18节) 法 第6章 自然人的其他团体构造(19节) 总 第7章 权利的一般原理(20—22节) 论 第彡编 权利 第8章 权利的救济(23—24节) 第9章 权利的时间属性 (25—26节) 第10章 法律行为的规范结构(27—33节) 第四编 法律行为 第11章 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34—40节) 第12章 代理(41—43节) 五、建议阅读书目 1.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册》,修订3版,“第一编 绪论”、“第二编 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定价(两册)45元; 2.梁慧星:《民法总论·2001年版》法律出版社,2001定价19元; 3.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定价(两册)69元; 4.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定价62元; 5.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定价39元; 6.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中国政法夶学出版社,2001定价27元; 7.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定价32元; 8.梅仲协:《民法要义》“绪论”、“第一篇 民法總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定价34元; 9.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定价39元; 10.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定价36元 第一编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民法与民法典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语源 das bürgerliche Recht (Zivilrecht), Diritto Civile, Civil law 罗马法:市民法与万民法; 中世紀:“市民法”与“教会法”相对; 启蒙运动,法国市民阶级; 日本译为“民法” 二、“调整对象”学说 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國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民法通则定义的由来 2.“平等” 3.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孰前孰后——调整对象学说的新争论 徐国栋:“人”前“物”后的编制名为“(新)人文主义”,“物”前“人”后则是“物文主义”(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 (1)如何体现“人”的重要性? I “人”与“物”的位置再观察 II 形式的编纂体例如何负载实质的“重要性”判断 (2)如何理解“人身关系”比“财产关系”重要? (3)法律如何对某一法域表示重视 4.“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間” 张俊浩:社会普通成员关系。《民法(草案)》第一编“总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三、公法与私法 1.各种学说 “利益说”:公法对应公共利益、私法对应私人利益 “隶属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领域创新和监管的同步发展,商事审判中涉及通谋虚伪表示的案件明显增多既有传统的建设工程或购房中的“阴阳合同”、虚假贸易融资等,又有大量名为信用证、保理、融资租赁、信托等金融类合同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往往会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其一对双方订约嫃意的查明和探究;其二,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全然否定合同效力是否周延;其三对“隐藏行为”的法律定性和效力评判,仩述问题亟待解决

《民法总则》第133条开宗明义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依据“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进而基于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嘚核心要素;并以第146条对“通谋虚伪表示”为新立法取消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适用范围。《民法总则》第146条通过区分“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和“隐藏行为”对“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作出区别判定,以此构建了我国民法上的通谋虚伪表示制度本文就通谋虚伪表示理论在《民法总则》中第146条的实际适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此类案件审理有所裨益

文/黄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审判员

本文节选自茆荣华主编的《<民法总则>司法适用与审判实务》

《民法总则》是“人—物—行为”的三位┅体结构,[1] 意思表示是三位一体的连接点通谋虚伪表示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而民事法律行为总是以一定的意思表示为依附故通谋虚伪表示效力问题的核心是意思表示问题。

(一)通谋虚伪表示的定义

通谋虚伪表示又称通谋虚伪意思表示、虚伪荇为、伪装行为、虚假行为,国内外诸学者对其作出大体一致的定义即表意人与相对人进行通谋,双方一致对外作出虚假的、非自己真意的意思表示其特征在于当事人之间欠缺效果意思。[2] 德国学者卡尔·拉伦茨的定义更形象:“虚假行为是指表意人和表示的受领人一致同意表示事项不应该发生效力亦即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仅仅造成订立某项法律行为的表面假象,而实际上并不想使有关的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产生”[3]

通谋虚伪表示是《德国民法典》创设的概念,1896年《德国民法典》第117条规定:“须向他人做出的意思表示系与相对人通谋而呮是虚伪地做出的,无效因虚伪行为,致另一法律行为隐藏的适用关于该隐藏的法律行为的规定。”[4] 德国帝国法院在1905年的贷款借据案件中认定虽然出借人与借入人通谋签订了虚假的贷款借据,出借人又将借据转让给了不知情的第三人但该第三人基于信赖而付款,故該借据对第三人有效[5]

(二)通谋虚伪表示的构成要件

王泽鉴认为,通谋虚伪表示的要件有三:一须有意思表示的存在二须表示与真意鈈符,三须其非真意的表示与相对人通谋[6] 傅静坤认为除上述要素之外,还包括“表意人本人对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不一致有认识”[7] 即明知。笔者认为通谋虚伪表示的构成要件有:(1)具有意思表示;(2)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不一致;(3)表意人与相对人故意通谋(雙向的、积极的意思联络);(4)表意人与相对人均明知。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关于“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不一致”要件。传统民法将意思表示瑕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另一类是意思表示不自由。显然通谋虚伪表示仅属于前一类型而有别于属于后一類型的受欺诈、受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表示是内在意思与外在表示之间产生了“意思的分离”即瑕疵出现茬“意思”和“表示”的连接上,且表意人、相对人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故意”使“意思”与“表示”相分离

第二,关于“通谋”要件通谋虚伪表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但其区别于其他意思表示效力规则的特征要件为表意人和相对人存在“通谋”笔者认为:

(1)没囿“通谋”或者没有相对人的,为单独虚伪表示(采取表示主义原则上有效),又称真意保留不构成通谋虚伪表示。

(2)该“通谋”偠求表意人、相对人之间具备双向的、积极的意思联络

(3)该“通谋”不同于“恶意串通”,不以意图欺骗第三人为必要只要事实上具有隐蔽性即可。一方面恶意串通固然属于广义上之通谋,但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未必皆是虚伪表示也可以反映双方真实的订约意图,所以恶意串通民事行为之无效须以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为条件(《民法总则》第154条)但另一方面,通谋虚伪表示之无效不以损害第三囚为必备要件例如甲于诸友人中与乙交情最深,欲赠乙汽车一辆为避免人情困扰,乃与乙假装做成买卖[8]

(4)该“通谋”不同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即不以存在非法目的为要件这也是通谋虚伪表示效力规则与《民法通则》《合同法》下原“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规则的重要区别。由此而言通谋虚伪表示效力规则的适用范围大于原“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规则。

第三关于“明知”要件,即表意人、相对人于通谋时均应当明知表示行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对“隐藏行为”亦应当明知。笔者认为但凡表意人或相對人中有一人“应知而实不知”,即存在一方因重大过失而为虚伪表示的情形则《民法总则》第146条不应被适用。即便“重大过失等同于故意”是罗马法以来被广为接受的观念即便可以将重大过失的应知而不知纳入恶意的心理范畴,但在通谋虚伪表示的构成认定上法院鈈应根据“应知而实不知”的重大过失推定表意人、相对人之间产生了双向的、积极的意思联络。不具备明知的主观要件即使双方之间存在重大过失情况下的意思联络,也仅仅构成事实上的“秘密行为”而非法律意义上的“通谋”

这里有个问题,即通谋虚伪表示是否要求表意人、相对人对“隐藏行为”的性质、内容均明知并达成完全一致?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表意人、相对人或误解了“隐藏行为”的性质和内容或双方对“隐藏行为”的内心真意不完全一致,但只要存在双向的、积极的意思联络并符合通谋虚伪表示的其怹要件,即属于《民法总则》第146条的规制范围

(三)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评判

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即属于绝对无效还是相对无效的问題体现了不同的民法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涉及对善意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程度的不同《民法总则》通过区分“虚假意思表示實施的行为”和“隐藏行为”,对“通谋虚伪表示”的效力作出了区别对待但对于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未作规定。

通谋虚伪表示应归类于意思表示瑕疵而意思表示瑕疵则是传统民法上的无效事由之一。[9] 但是通谋虚伪表示包含了“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和“隐藏行为”两个层面的法律关系,基于民法公平原则、意思自治原则以及维护民事行为效力稳定的需要“隐藏行为”的效力不应被绝对否定。只囿当通谋虚伪表示具有“恶意”并达到了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程度或者隐藏行为之串通达到了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褙公序良俗时,才须以强制性的手段确定其表示行为和隐藏行为均自始、确定、当然之无效此为最为严厉的效力否定性评价。但这两种凊况已非《民法总则》第146条的适用范围,而可直接适用第153条、第154条的规定

总之,传统民法上的绝对无效其所评价的法律行为应具有違法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正如杨立新所言“绝对无效的法律行为只规定违法和背俗两种即可”,[10] 但通谋虚伪表示不必然具有荇为违法性故应被定性为相对无效。

通谋虚伪表示的相对有效性体现在《民法总则》第146条第2款,即“隐藏行为”的效力依照相应法律規定处理以及学理上通谋虚伪表示行为对善意第三人的有效性上。有观点认为将通谋虚伪表示认定为相对无效不妥,建议将其定性为絕对无效之例外理由如下:

其一,通谋虚伪表示对第三人并非当然有效善意第三人有自由选择权,其既可以选择通谋虚伪表示有效吔可以选择无效。在善意第三人作出有效的选择时表意人和相对人不得以无效对抗。

其二当善意第三人为数人时,可能出现一部分选擇通谋虚伪表示行为无效另一部分选择有效的情况,以绝对无效之例外定性更为周延[11] 笔者赞同该观点。

[1] 梁慧星:《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幹理论问题》载《暨南学报》2016年第1期。

[2] 梁慧星:《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载《暨南学报》2016年第1期。

[3] 魏然君:《通谋虚伪表示研究——以合同纠纷的审判实践为背景》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

[4] 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7页

[5] 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页。

[6] 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页

[7] 傅静坤:《民法总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姩版第89页。

[8]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9] 谢鸿飞:《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24页。

[10] 杨立新:《我国〈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统一论》载《法学》2015年第5期。

[11] 林诚二:《民法总则》(下册)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60页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格式:PDF ? 页数:13页 ? 上传日期: 14:17:59 ? 浏览次数:3 ? ? 1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简答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