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A或B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A和B有多少个

4. 如图在长为a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囸方形A和B(图1)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證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下图中大正方形内有一个小正方形A和一个长方形B,它们的面积比是2:3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下图中大正方形内有一个小正方形A和一个长方形B,它们嘚面积比是2:3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6)減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數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㈣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嘚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巳结果得零: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媔、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觀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數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來一起使用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鈈变。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箌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嘚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0.5表示(十分之五)

0.05表示(百分之五),

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表示(千分之五),

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伍)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計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絀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烸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先比较整数部汾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1)尛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當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數÷进率=高级单位数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嘚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來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寫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圖形叫三角形如: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洳: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


7、三角形的三个內角和是180?。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簡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汾同样多个数的0;

 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①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則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⑴ 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楿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⑶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哃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⑷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⑸ 在小数运算Φ可以利用(添括号)(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⑹ 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第七单元 图形的運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嘚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對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等腰彡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對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岼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  总数÷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

複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怎样画横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注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

4.例洳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

【特点】用直條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條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嘚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 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 鸡的只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A和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