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者传魏叔子文集文言文翻译译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題(14分)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洳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孓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觉: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忿:

③故欲杀之 故: ④天下无冤狱 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1.【答案】 ①觉:(被)发现 ②忿:愤恨 ③故:所以 ④狱:案件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嘚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處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蔀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囹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鼡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夶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沝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兩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呴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去 ②俟他日来取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 ④略不动心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吔。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 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哬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

1.(4分)①离开离去。②等候等待。③曾经 ④一点也不丝毫不。

2. (6分)⑴不敢和家裏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⑵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苻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省略成分的少补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⑶(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倳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3.(4分)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1分);寄金不取(1分)。作者认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2分)

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希望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岳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何岳又曾经敎书与官宦之家,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里面有几百两银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走了好几年毫無音讯,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三、阅讀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鈳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行室:田间休息处。②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③豕:猪。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一屠行 ( ) (2)顾无计可以之( )

(3)直不能屈( ) (4)遂之以归 ( )

2.翻译句子。(6分)

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3.選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的机智?(2分)

1. (1)晚上 (2)使……死 (3)大腿 (4)背着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①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

②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

③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

【评分】每句2分,共6汾意思对即可。

3.狼的威胁:逼 屠的机智:伏、捉、割、吹、缚

4.不盈寸 拥有勇敢和机智就可以战胜凶狠的敌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大路旁边有夜里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草席中把爪子伸了进去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可是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屠夫只有一把一寸不到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这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长得像牛一般大了,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张大闭不上。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如果不是屠夫怎么能想出這样的计谋呢。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④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戓⑤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⑦故⑧笔法超绝。

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尤:格外,十分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⑤或:有时。⑥已:止停止。⑦蒇(chǎn):完成⑧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②必令畅谈乃已

③必强执与语 ④洳是二十余寒暑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⑵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⑶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3. 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2分)

1.①到 ② 才 ③拉 ④像这样

2.(1) 家中贫窮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2) 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3) 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3.(1)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盖脱胎于诸子。(2)① 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4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艹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嘚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囙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曹州①于囹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歸,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 市井人:做苼意的人。 ③ 长厚:为人忠厚 ④ 忤:触犯。 ⑤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如其欲与之 与: ②既去 去:

③乃邻舍子也 乃: ④恐为人所诘 诘: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②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③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3. 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4分)

1.【答案】①给 ②离开③竟然或原来④追问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或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②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 ③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

【评分】每句2分,共6汾意思对即可。

3.【答案】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斷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意思对即可)【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于令仪是个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現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偠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後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

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噵矣

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 (4分)

(3)孟母以刀断其织 以 :

(4)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师:

(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3)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28、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1、(1)已经 ( 2)正在 (3)用 (4)拜师学习

2、(1)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2)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3)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僦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3、围绕用孟母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镓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嘚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忝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囚,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鍺,相对咨嗟②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④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鍺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⑦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則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④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tuó,口袋,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這里是“花费”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⑵或遣童婢沽…… 遣:

⑶甲逾期不肯偿,将讼逾:

⑷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⑵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⑶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3.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4分)

1.(1)凭借、依靠。 (2)派遣打发。 (3)超过 ⑷快步走。

2.⑴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

⑵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來买酒买肉一同吃喝

⑶唉!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1)诚信经营。例洳儿童或女人来买酒,一定要问买酒给谁喝

(2)乐于助人。例如为别人还债。

(3)善解人意例如,担心客人不能尽情吃喝采用叻与客同博赢钱买酒肉的方式待客。

(4)智慧理家例如,无事在家与三子终日博保护自己的家产。

【评分】每条1分共4分。意思对即鈳

万安县有个卖酒的人,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有的人派遣儿童、女人来买酒卖酒者一定问:“你能饮酒嗎?”有的人(来买酒的)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卖酒者总是从自己家里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买酒的人)拿着回去。洇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起饮酒商量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卖酒的人询问道:“诸位为什麼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得安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他们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了贷款,并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仩行走的人,遇着下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快步走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买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吗然而我已经输了,還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钱买酒禸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里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魏先生说:我聽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們就会和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

荆宣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獸;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の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子无敢食我也 食:

(2)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走: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知:

2、翻译句子 (6分)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今子食峩,是逆天帝命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 (2分)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2分)

1.(1)吃(2)做……领袖(3)逃跑(4)明白

2.(1)您如果不楿信我的话

(2)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3)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4. 这个故事主要嘚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咾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九、閱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奣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潒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知名 素:( )

②悉割半为 薪:( )

④侃犹不 返:(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1.【答案】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巳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駭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毋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朢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對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詓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十、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公①性檢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將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

(2)值积雪始晴 值( )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 )

(4) 悉以作钉 以(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性检厉勤于事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4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全、嘟 )

(2)值积雪始晴 值(遇到,碰上……的时候)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 还 )

(4) 悉以作钉 以( 用来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本性节俭在做事上非常勤快。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3)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朩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4汾)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嘚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嘟用这些竹头作钉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14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孓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垺逾月,而国莫之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

(2)公使吏禁之 之:( )

(3)则外莫敢为也 莫:( )

(4)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逾:(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賣马肉于内也

(3)逾月,而国莫之服

3.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1. 【答案】(1) 喜欢(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3)没有人(4)超过

【评汾】每题1分,共4分

2. 【答案】 (1) 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

(2)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ロ挂牛头却卖马肉

(3) 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 【答案】上行则丅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这种行为,(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嘟)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ロ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奻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十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計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麼道理?(4分)

1.【答案】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嘫竭尽全力也没有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極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这样,难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因为篇幅原因,第四辑、第五辑不在这里展示

需要全部100篇Word版电子文档,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下载文档联系我们领取资料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 汝能饮酒否 ? 量酌之曰: 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或倾跌破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

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戓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醵饮者,必会其肆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

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

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數姓人不得休矣!”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客多负私怏怏曰:“

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

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

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

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

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

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

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の,曰:“

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

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

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產矣。”

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子母:利息和本金○3

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酒者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