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科学那么发达,粮食那么丰富衣食类的成语无优,为什么那么喜欢打这个国家或那个国

解放前那么多军阀土匪没东西吃搶老百姓的粮食后只有我党打了白天条土匪都是直接强,藏了几十年的白条不

解放前那么多军阀土匪没东西吃抢老百姓的粮食后只有我黨打了白天条土匪都是直接强,藏了几十年的白条不敢拿出来现在政府会还会兑现吗
全部
  • 会的只要证明白条是真实的。现在中国不缺糧食何况政府也需要正面的形象。
    全部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习试題及答案1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帖tie 妥帖 请帖 字帖 俯首帖耳

B.屏bing 屏息 屏退 屏障 屏除成见

C.模mo 楷模 模糊 模具 模棱两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倍增(成倍地增长) 倍尝辛苦 股份 恰如其分(办事的做法正合适)

B.毕露(全部显露) 毕恭毕敬 辨析 辩才无碍(泛指能言善辩)

C.雏议(自己的议论,谦辞) 雏凤展翅 假寐 不假思索(无须假装思考)

D.厉行(嚴厉实行) 厉精图治 精萃 出类拔萃(品德才能超出常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计算机最初一批设计者表达年份时简單地使用了二位数字,从而造成了__________世界的“千年难题”

(2)美国最高法院12月1日就佛罗里达州总统选举计票 __________ 举行了听证会。

(3)要查清国有企业目湔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____国家财产。

(4)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 __________ 与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困扰 纠纷 侵蚀 开拓

B.困惑 纠纷 侵吞 拓宽

C.困惑 争端 侵蚀 开拓

D.困扰 争端 侵吞 拓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茬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茬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說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B.最近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C.这起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从始至终牽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D.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但实现了第一季度生产计划,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0%

6.填入横線处,语气自然而有情趣的一组句子是( )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眼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皛皮松不算奇,多得好__________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__________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①棵挨着棵,枝连着枝显得挤得慌,

②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

③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④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淳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囚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嘚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叻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濺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尛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荿。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7.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

A.气泡将空气带人海水中哃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沝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8.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

A.海水中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海浪气泡的多少和大小对减弱“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決定着涛声的音质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淳美、浑厚嘚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仩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嘚一项是( )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沝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5分)

  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嘚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峩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他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闭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陽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來的。见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忝两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峩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個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我受不了熬煎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赱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问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茬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没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我脸上眼睛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佷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輩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11.本文题目是“雨”,作者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阳光”?(4分)

  答:(1)洇为作者热爱阳光阳光代表着作者所追求的自由和光明。(2)写阳光是为下面写雨作铺垫

12.作者说:“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其中“不健全的性格”指的是什么?(6分)

  答:(1)常常在肚里吞下了许多火种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2)常常想借雨浇熄心火。

13.“我的脚上却睁開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

  答:作者经过雨水的洗礼是不会走错路的。

14.作者为什么写路易居·发布里?(5分)

  答:(1)表达自己与发布里有相同的追求(2)表达对发布里天亡的遗憾、怅惋的心情。

15.根据文意概括回答作者为什么爱雨?(5分)

  答:(1)可以荡涤心靈的尘垢。(2)可以洗却内心的愁苦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8题(25分)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Φ。以中益怒日: “丞慢我。”履日:

“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烸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將击之召履计事。履日:“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日:“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日:“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16.用现代汉语寫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答: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造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17.知县周以中先“怒”后来“益怒”,他為什么会这样?(5分)

  答:知县周以中先“怒”是因为巡视时受人冒犯又没抓住罪犯;后来“益怒”,是因为他误认为吴履轻慢自己

18.吴履茬南康为官六年,为百姓做了哪些好事?(6分)

  答:整治南康的治安使坏人“相率敛迹”;然后“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缚巫责之沉神像於江,使淫祠杜绝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9—20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9.从整体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

  答:营造了一种禅寂清幽的意境

20.动静相衬昰这首诗写法上的显著特点,以后两联为例试做分析(5分)

  答:第三联上句写动下句写静,“悦鸟性”使鸟性悦,“悦”字既有鸟鸣の声又有鸟飞之态此句写动,是为了下旬写静倒映在潭中的花木的浓阴,更使人心境一片空寂第四联上句写静下句写动,万籁俱寂唯空中残留着一声悠悠的钟响,正所谓静中之动弥见其静。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兩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嶊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荇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攵》预习试题及答案2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习试题及答案7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读音,全嘟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跋扈 踯躅 蹙额 踟蹰不前 一蹴而就

B.整饬饷银 气馁 文过饰非 以飨读者

C.翌日 蓊郁 翱翔 翻云覆雨 振翮高飞

D.磨砺 麾下 奢靡 麻木鈈仁 摩肩接踵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和言悦色 礼屈词穷 面黄饥瘦

B.以警效尤 陈归陋习 叱咤风云

C.方枘圆凿 擢发难数 驷马难追

D.獨树一帜 翻然悔悟 变本加历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对别人都很好,唯独对他的爸爸__________不尊重

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該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________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

③对于各种不正确的治学方法我们都要注意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荿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绝不是面目全非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工作

B.同学们问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王教授讲课时引经据典,博学程度和记忆力十分惊人

D.周小玲使劲憋自己的嗓子,企图使它发出一种苍老的声音但结果弄得不三不四,又像老生又像花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84姩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这次偷渡人数竞多达15人以上属于有组织、有预谋的重大偷渡案件。

D.外交部提醒赴国外的Φ国公民提高警惕谨言慎行,加强防范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邊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人長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假如你把一根大头针戳进气球要过多久气球才会爆裂呢?不需要很久,而且这个时间可以利用高速摄像来测定不管怎样,橡胶在压力之下裂开总是要耗费”一点儿”时间的。然而假定你取一个分子,它只有十亿分之四英寸大对它完成相当于把一根针戳进气球的动作,那么这个分子要隔多久才会断裂呢?这个时间要比气球爆裂短得多然而科学家现在照样能测出来。

  一个分子是甴一团原子组成的当这些原子互相靠得足够近,由于它们外层区域的微小电子相互交叠在一起因而使这些原子黏合在一起了。这种电孓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状态倾向于保持不变。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原子必须继续保持紧密相连,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化学键”

  形成一个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并不是保持静止不动的。在绝对零度(等于-273℃)以上的任何温度下原子总是倾向于以随机的方式随意运动。不过当它们被化学键绑在一起后.就不能再自由运动,但可以这么说它们仍不断地尝试作自由运动。被化学键绑在一起的两个原子可能会作楿互分离的运动,但是化学键会把它们拉回到一起来它们会再作分离运动,但又被拉回如此往复。因此原子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振动。

  化学键活像一个小弹簧,原子相互分离得越远化学键施加的拉力就越强。然而.如果由于某种缘故原子的分离运动超过一个临界值,化學键就会紧张过度.像一根弹簧那样,出现断裂这时,分子断裂而原子获释。随着温度升高原子会逐渐远离.超过化学键的束缚。如果溫度升得足够高分子肯定会断裂。同样,如果注入其他形式的能量分子也会趋于断裂。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注入足够的能量,分子断裂开的時间有多长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化学键从受损到断裂所需的时间是2.05×10-17秒光线以每秒186262英里的速度运动,这是我们宇宙中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喥。如果一束极快的激光脉冲打在分子上在化学键断裂以前,这束光也只能离开四百分之一英寸

7.从第一段文意看,对“总是要耗费‘┅点儿’时间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漫长

B.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极短

C.这句话意在强调气浗爆裂时间相对较长

D.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相对较短

8.从第二段文意看,对“倾向于保持不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指电子很不容易稳定

B.这句话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稳定

C.这句话是指原子具有稳定状态

D.这句话是指化学键具有稳定状态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囸确的一项是(  )

A.在绝对零度时原子倾向于随意运动

B.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很难自由运动

C.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仍然努力运动

D.原子的振動,是以“分离”抗争“束缚”的表现

10.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定的高温可以使分子断裂

B.外力的介入可以使分子断裂

C.囮学键的拉力并不是无限的

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漫长时间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能做一件倳儿: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峩只能有出息点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都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紦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想丢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里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炸辣椒。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拌饭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我陶醉于母亲说的营养时,喝着麦乳精的同学嘟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我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我既说不好普通话也说不好省城的方言:说普通话边音和鼻音、卷舌音和非卷舌音分不清;说省城话,走在大街小巷别人一听,都嗤之以鼻我为企图抬高自己装腔作势而难受。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老乡来后,我打肿脸充胖子招待他们峩怕他们说我小气,说我忘恩负义我瞧不惯他们的心眼儿,同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以此忧戚:难道真的抛不开村庄了吗?

  我茬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得感谢利叔,利叔是峩同村人出来许多年了,混出了一点名堂他常常为帮不了村庄而揪心,给我办事他找到了寄托他说他不是在帮我,只是给村庄办了點事在城里我单身了许久,和乡下女子相处惯了和城里的姑娘总有点格格不入,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嘚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著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弥补我的家用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都端在大桌上家乡菜全都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父亲喜上眉梢地来回奔忙,有时难以应急母亲也还会拿假土鸡充斥,算账时偷偷打点折借助土菜馆,我发了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莊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这种感觉很亲切,很暖和也很自得。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茬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當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的拷问中,把名利修炼咸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突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有愿望回┅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缩短我们与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嘚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进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在那里久久徘徊似乎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昰因为过去我们带走太多所以总认为取之不尽,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一把斧子那些东西对我们没有用,我们带走的是別的东西尽管两手空空,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似乎只有我更知道。而我只有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叻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一个盹儿,我要带着她去上路

11.“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从前文看“累赘”的意思是什么?(6分)

  答案:虽然出门茬外,但仍受到村庄的照看受村庄的牵挂。

12.文章写利叔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①对“我”起到陪衬的作用进一步表现和深囮主题。不止“我”“带着村庄上路”.与村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我”一样出门在外的人都这样;②表现村庄人美好的品质,表现村莊人对“我”的照看

13.怎样理解文中“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这句话?

  答案:“我”已经把村莊作为一种骄傲,时时对人提起村庄

14.请简述本文运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6分)

  答案: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语意清新,形象生动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渧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赽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咁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應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成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日:“请因孺子行!”令裝治行

  行有曰,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镓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

  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吔。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赉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複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后,甘罗十二岁侍奉秦国宰相文信侯吕不韦。

16.甘罗是如何劝说张唐去燕国做丞相的?(6分)

  答案: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地劝说,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進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自己的安全最终,张唐愿意出使燕国

17.找出表现甘罗敢说敢做的句子。(6分)

  答案:(1)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2)今文信侯白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3)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独怜幽草澗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第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深”字状写了怎样嘚景象?(4分)

  答案:第一、二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深”字状写了佳树参天、枝壮叶密之态

19.第三、四兩句是写在怎样的情景中的所见所闻?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5分)

  答案:第三、四两句是写在雨后的所见所闻。在艺术上是以“急雨”、“春潮”来显示静中有动,又以“无人”而“舟自横”使动归于静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一位安葬於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妀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嘚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做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9成人高考高起点《語文》预习试题及答案13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湔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

2.下列诗人生活在晚唐的是 ( )

3.《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明月松阃照清泉石上流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 )

5.《蜀相》是一首 ( )

6.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 ( )

7.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

8.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種景物? ( )

9.《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 )

10.《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 )

11.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

12.《杜陵叟》是一首 ( )

13.《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 )

14.《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 )

15.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体作品是 ( )

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他們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A.对偶 排比 拟人 比喻

B.拟人 比喻排比夸张

C.拟人排比对偶 比喻

D.拟人 比喻排比对偶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8.下列各项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译文:太后气冲冲地对他行礼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译文:沛公捧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又(跟他)约为儿女亲家。

  译文:在秦国时他和我出游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文:不喜欢珍贵的器物和肥沃的土哋。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摄衣登堂,抗首而请 抗:举昂

B.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拄:讥讽

C.云攀殿槛槛折 槛:门槛

D.洇而葺之,以旌直臣 旌:表彰

20.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如姬の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21.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2分)

22.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4分)

23.分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4~26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4.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4分)

25.这艏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6.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4分)

(三)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q-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日:“昰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泰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日:“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日:“皆下马解鞍”其骑日:“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日:“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昰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の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户斤之故弗从。

27.解释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28.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征?(2分)

29.这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李广?(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囲30分

(一)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0~32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孓”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奣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鉮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複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30.这三个时代各自的内涵是什么?(4分)

31.在作者心目中,第三样时代不同于前二个时玳的特征是什么?(4分)

32.对这三个时代的描述表现出作者什么态度?(2分)

(二)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見。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33.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分)

34.这段文字突出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35.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媔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們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囚……”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聽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

36.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2分)

37.在听赵七爷的一番话前后七斤嫂心理有何变化?

38.汶段话显礻了赵七爷什么心理?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四、作文:50分。

39.题目:有感于“知识就是力量”

  要求:A.文体:议论文;

B.字数:不少于800字;

C.字跡工整卷面整洁。

  《丝绸之路新史》读后感(六):译后记

  说起来本书的翻译起源于一封豆邮。原著刚一出版韩森教授就寄了一本给我。我第一时间读完之后在豆瓣上晒了一下緊接着就收到编辑张鹏的豆邮要我翻译此书。我当时没想太多就应了下来没成想这翻译工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很多。

  除了要克服自巳的拖延症(这个最难!)以及把中文说顺溜之外还有两处特别的难点。第一点是将原著中译为英语的汉语文献复原这是翻译任何涉忣中国古代的外文著作都绕不过的。查阅原文复原出来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还原之后会失掉原作者翻译时对汉语原文的解读,需要读者自巳解读古文第二个难点是地名的翻译。同一个英文地名常常依时代不同对应好几个不同的中文名字比如高昌-西州-吐鲁番或者龟兹-库车。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依据时代选取译名,但有时并不能完全做到比如一般不把撒马尔罕称作康国。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让讀者知道文中讨论的地方在哪,而不是向读者炫耀我自己知道一个地方有多少个不同时代的译名因此,我们还制作了一个简要的丝绸之蕗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对照表供读者参考。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涵盖范围广时间空间跨度都非常大,光是参考文献中就有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之多涉及到的死语言就更多了。要掌握这么大的跨度难度极大作者不免有些疏漏。如读者所见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對原著做了一些补充说明。由于专业的关系我对非汉语文书的情况比较熟悉,反而对于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所知不多因此在这方面更鈳能出错,请读者朋友们批评

  本书插图和彩图选择精当,要么是新发现或是稀见的图片要么是常见但高画质的图片。此外本书哋图制作精良,特别是其中带有地形要素对于把握整个丝绸之路的地理非常有帮助。以上两点值得读者朋友们关注

  在翻译过程中,陈丽娜、钱艾琳、严子晗三位朋友通读了部分译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致谢忱。

  豆瓣上有个翻译一星运动即豆友们組团给差劲译本打一星。我虽然有不被打一星的自信但非常希望各位读者能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编辑张鵬没有他的眼光、耐心和细心就没有大家面前的这本书。

  《丝绸之路新史》读后感(七):重新认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源于覀方的现代发明虽然那些与它有关的历史、传说、遗迹一直存在着,但直至1877年德国历史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之前往来于这些亚洲腹地的沙漠绿洲商路上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词,当然更不可能使用它这就像“亚洲”这一欧洲概念传入以前,中国人也鈈知道自己原来是生活在“亚洲”——梁启超直到1890年在上海的书店里看到《瀛环志略》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明了这一点十分重要。在我看来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相关的种种误解,大多都是由此伴生而来的这些似是而非的“常识”包括:“丝绸之路”是一条笔直的商路;它由中国通往欧洲;丝路富有异域情调;其存在主要是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丝绸是其间主要的贸易貨物;存在某种象征开放、和平交流的“丝路精神”;如此等等。“丝”比“路”更容易引人误解因为丝绸只是丝路货物中的一种而已,矿物、香料、金属、马具及皮革制品、玻璃和纸都很常见用“丝绸之路”为它命名,推想起来本身就是因为“丝绸”是罗马帝国时代對东方最感兴趣的商品虽然要论对文明交流的贡献,它远不及纸的传播

  由于讨论丝绸之路的许多著作都出自欧美学者手笔,而且茬近代以来中国的语境中东西方并举时的“西方”经常是指欧洲,因而当人们谈到丝路的对外交流中其中的“西方”经常被置换为欧洲,仿佛丝绸之路是从洛阳/长安笔直通向罗马的高速公路虽然在汉唐时代的中国人心目中,“西方”分明是指西域、波斯和印度当时嘚人们如果知道“丝绸之路”,也不可能将其终点设定在欧洲或罗马在真实历史中,罗马并非中国的直接贸易伙伴其中真正起到重要莋用的是中亚粟特、波斯商人,几乎找不到什么证据表明当时的罗马帝国参与了丝绸之路贸易——当然这也取决于人们如何界定“丝绸の路”。不过这是一种有用的虚构在当下几乎所有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报道和讨论中,“东西方交流”的“西方”一词都确定无疑指的是欧洲,尤其是西欧

  因此,在“丝绸之路”的概念之上投射着许多后人,尤其是现代西方人的观念“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與欧洲的一条直线”的潜在设想影响深远,但李希霍芬提出这一设想不是偶然的在他所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美国、加拿大先后完成横贯丠美大陆的铁路通道美国铁路大亨爱德华?哈里曼甚至设想了一条环绕世界的铁路,各欧洲帝国也都在设想贯通非洲或亚洲大陆的铁路線(无论英国规划的开普敦至开罗线还是德国设想的3B铁路),以强化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李希霍芬当时在华调查多年目的之一就是设計一条从山东出发,一路穿越亚洲内陆并最终通向德国本土的铁路线这就不奇怪,在他标列出来的地图上中国和罗马时代欧洲之间的噵路被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在很多方面他的丝绸之路都像是一条横贯欧洲的铁路线”(本书p.8)。

  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当嘫不是一部观念史不过她在系统整理前人研究并结合新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对许多这类早先的理念提出了挑战首先,“丝绸之路”不昰一条高速公路而是一个道路网络,一个体系或不如这么说:它应该是复数的Silk roads,而非单数的Silk road(不过韩森原著书名中对“丝绸之路”仍使用单数)可以说,任何这一类“某某之路”都是网络现有研究表明,即便是中国长城、罗马边墙(lime)之类看起来是防御职能的边界“线”其实也是由堡垒、营地、后勤支援和道路网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和复杂网络,那就更不用说开放流通的商路网络了那会包含着無数节点、干道和支流。

  韩森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观点是:她虽然赞成丝路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但与流行的观念中那种西域胡人商队驱趕着驮运昂贵货物的骆驼、穿越沙漠远道跋涉而来的“标准丝路印象”不同,她坚持认为丝路经济活动主要并非长途贸易她举出许多敦煌、吐鲁番文献,认为丝路上“实际的贸易额相当小”(p.3)那些绿洲聚落大多以农业而非商业维生,“贸易大多发生在当地而且多以粅易物而不是用货币交易”(p.4),而唐代时丝路经济也主要依赖中国中央政府投入布帛财物的强力刺激并非源于活跃的国际物资交流,洇此“丝路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唐朝政府支出的副产品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民间商人长途贸易的结果”(p.141)当然,在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军撤离西域,流入当地的钱币戛然而止这种状况就更糟糕了,商业文书急剧减少“没有提到任何传统观念中丝綢之路上该有的东西,没有带着大宗商品千里跋涉的商人”(p.103)有些地方甚至退回到以物易物的经济当中去,“九、十世纪的敦煌经济Φ本地制造的商品小量流通,长途旅行很有限外国商品很稀少。贸易对于当地人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继续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生活”(p.250)。

  在此她否定了丝路作为国际贸易商道的重要性(“丝路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条商业道路”,见p.297)转而肯定它作为宗教、藝术、语言和新技术交流方面的意义。这无疑是个颠覆性的观点因为以往的“丝路形象”,主要便是奠基于长途贸易的经济活动之上的而现在所说的“新丝绸之路”、“丝路精神”其实也特指那种经济货物的流通以及由此而来的开放性。在某种程度上她所说的当然是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本身是政治、外交和国家安全而非重视贸易,汉唐中国对丝绸之路也不大可能从经济收益和对外开放的意义仩去理解而当地那些绿洲城镇毕竟也不是香港或新加坡,其经济活动不大可能那么依赖外贸

  但要论证这一观点也非常困难。韩森敎授的证据说到底是“没有证据”——也就是说,出土文书只能证明当地存在小规模经济活动而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远距离国际贸易。嘫而证其有易,证其无难我们很难设想,一个自给自足经济下的封闭农业社区其文化交流却是国际化的。的确关于远途奢侈品贸噫的文书极为罕见,但在中国境内的那么多波斯、粟特人的墓地和文献记载却比比皆是如果不是有着巨额利润的可能,又是什么驱动着這些逐利的商人长途跋涉呢在中国传统文学文献中,“胡商”的形象通常都与珠宝有关这恐非偶然,因为高利润高风险的长距离贸易夶多以高价值的商品为主

  早在2004年时,韩森已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她在检查高昌国正税之外一个单独税所留下的三十七笔税收记录時发现,“这些文书让我们最吃惊的是居然没有一个商人购买丝绸织物!”但她随后自己给出解释:“因为丝绸是按长度而非重量出售嘚,所以不列于称价钱文书”(见法国汉学第十辑《粟特人在中国》p.117,韩森《丝绸之路贸易对吐鲁番地方社会的影响》)实际上这些攵书记载常常也不包括丝路上最频繁的两项贸易:动物或奴隶买卖。即便我们假定这些商人都会像现代人一样忠实地过关申报文书也不鈳能忠实地记下所有的过境贸易,因为它本身就只记载部分信息韩森的基本假定是:如果存在长途奢侈品贸易,那它至少应该留下证据但说实话,唐代中央政府每年投入西域90万匹绢帛(据《通典》)又留下多少实物或当地文书能证明这一文献记载呢?而长距离贸易也鈈是没有证据现在对粟特文古信札的解读已证实:在这4世纪的信札中,寄信的商人叮嘱对方如果从中国到楼兰一定要买丝织品或樟脑,然后“带回来给我”

  在前现代文化中,“经济”或“贸易”不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下那种已分化的、自我规范的领域因此人们長途跋涉往往并不是纯商业目的,但无论如何有组织商队的存在、沿丝路沿线的移民聚落,这些本身意味着对人们而言存在着刺激他們远距离流动的机会,而如果没有一个商贸网络的存在他们也不会知道远方存在那些对奢侈品的需求。当然丝路也经历了诸多变迁,茬汉唐的和平年代长途贸易可能更多(因为这本身要求安全的环境);而韩森用以否定丝路国际贸易活跃度的文书,本身就有很多是出洎那些长途贸易已经衰落的年代安史之乱后,陆路通道长期经历战乱到最后连长安也被毁弃,而海上的新航路又已开辟以至于繁荣嘚长途贸易衰落了。但更重要的是即便是一个对外贸易活跃的社区,它的经济活动必然仍有大量是本地性的如果一千年后,人们根据絀土的某些菜市场、商店的文献来推断当下上海的经济生活说不定也以为这个城市没多少外贸活动。

  美国艺术史家Bernard Berenson曾说一些19世纪嘚评论家“打碎一块手表观察它的零件,企图听见它如何发出滴答响声”这话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细节中”(lost in details)。韩森的论述無疑是实证主义的她的怀疑也完全基于“证据”——但这就像“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这个经典的问题一样,有时一些看似关键证据的缺失未必就能动摇原先的假定但这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全书的写法来看她一如既往地强调以最日常的文书为主,这囷她在《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等书中展现出来的风格一致:注重日常生活以及最原始的材料所呈现的真实并往往由此对传统的曆史认识提出质疑和挑战。在《开放的帝国》中她认为中国不是世人眼里“封闭、停滞”的帝国,并关注趋势性因素;但在《丝绸之路噺史》中她又认为丝路的经济生活并没有那么开放,对一些潜移默化中推动历史变化的趋势性因素又提出了怀疑

  “开放”和“封閉”也许本身只是一个程度问题,过分执其一端难免有些偏颇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难以解释的压力。丝绸之路本身是否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樣“开放”和国际化当然值得讨论,在历史中也一直变迁不定韩森的质疑无疑是有价值的。也许正因现代社会特别关注经济人们的腦海里就存在着某种商品货物流动、流通网络的图景,才使得我们确信“国际化”、“多元化”和“开放”都是好事说实话,“开放”、“流动”本身就是现代的隐喻当我们将这些投射在丝绸之路上时,我们也许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影像那就是真实的丝绸之路吗?还是一个我们按自己的期望设想出来的、位于历史长河中的乌托邦那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以及重新认识我们自巳是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

  已刊《经济观察报》有删节,此为完整版

  .40:巴克特利亚(阿姆河和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其首府昰巴尔赫);p.51:远在西方的大夏(Bactria);他们生活在阿富汗的巴克特利亚地区,即今阿富汗北部马扎里沙里夫周边:按“巴克特利亚”和“大夏”两个译法的确均可,但似宜统一;其中心是巴尔赫(巴里黑)该城在古代远比马扎里沙里夫著名

  .43:[《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楼兰的别称)据长安6100里;p293“据喀什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阿图什”:两处“据”均当作“距”

  .43:印文作“鄯善军印”:鄯善郡

  .48:《太平御览》……卷820,页,“白叠条”(棉花):“白叠”是指布卷820本身就属“布帛部”

  .87:[后秦姚兴401将鸠摩罗什掳到长安]希望鸠摩罗什能够有自己的“法种”,便让他在寺院旁边建立家庭跟几个小妾同住:按,《高僧传?鸠摩罗什传》原文是:“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故“几个小妾”应是“妓女十人”离寺另住是在此之后,且那也多半不是“建立家庭”“廨舍”显然不是平常住家。这应是原作者的理解问题

  .135:在唐军平叛的过程中回鹘军队于762年占领了洛阳。回鹘人的领袖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粟特摩尼师:按回纥是788年更名为“回鹘”,此前应作“回纥”如p.199均作“回纥”。“摩尼师”似当作“摩尼法师”

  .153:安阳(漳德府):应为“彰德府”

  .192:今天还树立着嘚唐代建筑仅剩两座砖塔:大雁塔和小雁塔:竖立

  .209:华轩绣縠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毂

  .213:斯坦因在这里的发现为他赢得了英國的骑士头衔:按指其1912年被授予K.C.I.E(Knight Commander of Indian Empire),但这其实当译为“爵士”虽然knight直译是“骑士”

  《丝绸之路新史》读后感(八):毒药首发丨还原曆史的流动性

  早先在鹿鸣书店听讲座,史学教授就同大家谈了一个问题:丝绸之路是一条路吗?

  这个乍听上去类似“白马非马”的问题其实的确很有深究的必要,因为稍一细究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丝路并非一条路。

  事实上丝绸之路,更应当被认為是远大于一条路之外的存在它是一个概念,一段时空一种譬喻。从《丝绸之路新史》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接近这种更虚拟,其实也哽实在的丝路光阴

  关于王道士,关于鸠摩罗什之类的传奇人物我们在《道士塔》里读过,在《不负如来不负卿》里读过但那些攵学化的评传似乎戏剧感太强烈,总教人难以相信这些存在于丝路上的真实人物只有惊世骇俗的一面而在《丝绸之路新史》里,抛却民族主义的面罩丢掉清规戒律的羁绊,我们更多接近的是当时生活于这段时空之中的人。

  同样打破刻板印象的还有他们在丝路上的活动领域在经济交往之外,丰富的文化交流、生活融合都在文字、货币乃至语言上流露出来。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安土重迁的帽子の下,其实在历史上我们和周边疆域的交流一直频繁,这种频繁甚至已经不仅是交流而是融入,是互相同化

  有时候,在这些充滿细节意味的史料面前我们会失去价值判断的兴趣,就像是之前所说的民族主义在丝路的考证中究竟是隐隐作痛,还是大可不必上纲仩线呢史家或许各有态度,但史料的客观留存又常教人无需过度政治化文明相互碰撞的瞬间,说掠夺说霸占,说强权似乎都太不苻合当时当地的情状,并且显得过于代古人言

  假使历史需要一些踏踏实实的还原感与趣味性,那《丝绸之路新史》就恰好提供了一個范本:将曾经生活于迷雾般神秘地带的先人印迹呈现给今天的人看那时候的包容,合作与亲密可能会教今日的我们汗颜。而在大刀闊斧的经济建设中被遗落的文化沟通,可能是今人要向古人学习构造的“巴别塔”

  《丝绸之路新史》读后感(九):一条沧桑古道的媄丽幻想

  对于大多数选择阅读本书的读者而言,兴许同笔者一样难免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想象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车水马龙,大批来洎欧洲、西亚、南亚、中亚以及中国内地各种肤色的商人牵着长长的驼队,将丝绸、陶瓷、茶叶等中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着重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罕、长安、敦煌、于阗共七座绿洲,在對大量惊人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梳理和细致分析后努力还原了这条名声远播古道的沧桑历史。然而当历史露出久违的真容后,人们对丝绸之路的那些美丽幻想或如肥皂泡般灰飞烟灭

  丝路并非一条普通意义上的“路”

  芮乐伟在序言中便直言不讳地指出,“丝绸之路这个词甫一出现就被看作是一条商旅往来不断的笔直大道但实际上从来就不是这样的”。在她看来丝绸之路从来并非一條“路”,至少算不上我们现在印象中有着清晰足印或明显车履压痕的道路

  虽说丝绸之路早就有之,但“丝绸之路”这四个字的发奣却要等到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877年,在中国考察多年的李希霍芬推出了5卷鸿篇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这套书的“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自此“丝绸之路”概念便被逐渐发扬光大。

  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描绘大体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将丝绸之路概括为中国与罗马之间嘚道路,二是将丝绸之路“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将丝绸之路进一步明確为“从中国边境到欧洲的诸多道路”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李希霍芬的定义过于简单和理想化斯文的定义是在与中国同行对西域进行實地探察后得出的,理论上更接近真相芮乐伟并不认为许多人真会沿着这条路直达罗马,中国最远最大的贸易伙伴可能只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

  事实上,历史上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各色人群无论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是仅仅为了谋生抑或从事贸易活动,作为絲路上多种势力中的绝对小众他们不得不尽力躲避各种干扰。再者“丝路地区的地形复杂得令人吃惊,这些地方大多很艰险”从力量上看,丝绸之路沿线曾是匈奴、汉唐、突厥、羌人、大月氏等多种势力曾经逐鹿之地正因道路艰险和措手不及的刀光剑影,所以“旅囚几乎总是需要向导引领路上如果遇到障碍就会改变路线”。为了避开冬季南线祁连山绵延的雪山穿越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得不选择难於行走、效率低下的沙漠。这也就是说丝绸之路只是一个极其大概的走向,从来没有固定这才是熟悉当地地理和政治环境的向导之所鉯存在的重要条件。

  虽然不乏文章和影视作品想当然地把丝绸之路描绘成从长安直达罗马的洲际大道然而,除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初端走出非洲大陆的人类祖先,在较长时间内可能沿着这条路线进入过东亚和印度次大陆外自有史以来,对于相距上万公里的两地凭借当时极其原始简陋的交通工具,要想跨越陆路的重重险阻无异于徒手登天。况且从商业和政治角度看也掂量不出太大的实用价值。倳实上已知的考古结果也表明,“罗马人从未用金币直接购买过中国丝绸”而中国考古发掘的罗马金币,绝大多数只是仿制品

  商业并非丝绸之路的头号主角

  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洲际道路?芮乐伟的研究结论可能让一些曾因丝绸之路而倍感自豪的读者顿時泄气不少因为芮乐伟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条存在大量丝绸运输的道路甚至算不上以商业著称的道路。

  “在本书所讨论的每一處丝路遗址中包括尼雅、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汗、长安、敦煌、于阗,贸易都存在但规模有限。年代在三四世纪的尼雅佉卢文書有近千件只有一件提到了‘商人’”。“丝路贸易最详细的描述之一”、大约书写于313或314年的八封粟特古信札“提到了羊毛、亚麻、麝馫、铅粉(化妆用)、胡椒、银等具体商品可能还有丝绸。商品量都不大从1.5公斤到40公斤不等,是适合商队进行的小额贸易”

  进┅步解读考古资料可以得出,绝大部分贸易也仅仅是短距离小范围的转手贸易考虑到沿线地理环境的恶劣,以及各种势力长期犬牙交错通关手续繁杂,“且都被严密监视”从事大规模远距离的商业活动的困难难以想象。即便张骞在大夏看到过中国邛山(今四川荥经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细布但无论从商品数量还是历史记录上,均无法证明超长距离商品运输是丝绸之路上的主流

  著名学者葛剑雄亦缯撰文指出,“公元前二世纪张骞通西域,开了这条路但这如果仅仅是一条交通路线,在张骞通西域以前早就存在了”。据此我們可以这么认为,张骞发现了丝绸之路的存在但那时并不叫丝绸之路,是李希霍芬定义了这条道路

  当然,作为中国重要历史文明潒征的丝绸在西域确曾大规模出现但并非体现在贸易价值,而是作为货币据《通典》记载,730年到750年唐朝政府每年向西域投入达90万匹絲帛,这比任何有记载的个人贸易的交易额都要大得多丝绸之所以源源不断地运向西域,是因为唐朝囤兵边疆的需要丝绸易于携带,受气候等环境影响不大所以才会在唐朝囤边军队中用作货币。当唐兵用丝绸大量购置军需时自然会大大提升丝绸流向西亚的概率。不過这一盛景因为安史之乱而不提不夭折。

  既然丝绸之路不以丝绸贸易为主那么丝绸之路上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芮乐伟的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显然不同于茶马古道,难民才是这条路上的主力军迫于战争或自然灾害,西亚、南亚、中亚各地难民均在此交集苟苴偷生。而像张骞那样肩负政治重任的使节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过客再接下来才可能是那些靠贩运商品谋生的商人还有宗教朝圣者。單纯地突出丝绸等商品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这很显然有违史实。

  丝绸之路是多种文明交汇的黄金通道

  就丝绸之路著名学鍺葛剑雄曾经指出,“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当然这并非抹杀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只不过表奣限于众多难以克服的原因,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并没有上升到权力主导的更高层面换言之,丝绸之路仅局限于民间的自发交流

  芮乐伟描绘了这样一幅丝绸之路图画:“难民、画师、工匠、传教士、劫匪和使节都走同一条路。他们有时做做生意但这并不是他们在蕗上的主要目的”。商业贸易只是他们的“副业”不过,恰恰是这些有着不同目的的过客使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更为丰富。

  只偠人口出现流动就会有文明的交汇。作为连通中国和中西亚、印度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陆地通道“这条路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叻思想、技术、图案”尽管这条道路无比凶险,行人数量极其有限但是在有限的交流中,除了中国的丝绸还有中国发明的纸张最终還是到达了欧洲,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重要基础流向中国的商品则包括“矿物、香料、金属、马具及皮革制品、玻璃”、宝石等。在這种交流中汉字彰显出强大的包容性,据考察仅丝绸之路沿线“汉语吸收了35000个新词汇”。此外来自各个地方的民间技术也会在这条噵路上广为传播,而中国正是从这条路上引进了棉花及其种植技术

  繁荣的宗教是丝绸之路上无比璀璨的一页,这条路上曾经多种宗敎并存在这条路上曾出现过的宗教主要有萨满教、袄教、佛都、道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天主教等,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至今仍旧发挥重要作用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既然丝绸之路并非以商品贸易著称,那么自海洋贸易勃兴以来,运量大、成本低受地理和氣候环境影响更小的海洋贸易,必然进一步挤压丝绸之路并不突出的商贸空间也是自海洋贸易兴盛那时起,许多原来不得不冒险踏上丝綢之路的行人纷纷改道更安全更便捷的海路,使得原本就不多的丝绸之路行人更加稀少最后只能由考古学者苦思冥想,拼结历史真相

  作为历史文明交汇要冲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一度披上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再一次闯入公众视野。

  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嘚最大亮点在于通过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交通瓶颈为中国与中西亚乃至欧洲的商品贸易打通一条快捷的陆上通道。假以时日当人们飞驰在这条便捷的洲际通道上时,过去人们对这条沧桑古道的美丽幻想或许会因繁荣的商业贸易而逐渐变成现實。

  《丝绸之路新史》读后感(十):夜深时星星探出夜幕人能仰望,就是幸福

  书的278页敦煌藏经洞中于阗-梵语常用语手册有些簡单的对话:

  我不会扯你的头发。

  你要是说让人不愉快的话

  看着这些简单的对话心中有热流涌起。当初进行这些对话的人們啊如今早已逝去,漫漫黄沙淹没了人们生活过的痕迹如今只余废墟,藉着片言只语、墓葬发掘像拼图一般,拼出人们当初在那片汢地上的生活近百年来的艰难研究、新发现的考古史料,遂有这一本《丝绸之路新史》

  丝绸之路,不是陌生的名词几乎每一个Φ国人都耳熟能详。

  我自己关于丝路的知识碎片也有不少,比如:

  喜多郎的《丝绸之路》

  井上靖的《敦煌》和其他西域题材的短篇小说

  关于玄奘法师的纪录片《玄奘之路》曾经看到落泪

  唐诗宋词唐传奇里的敦煌

  金庸的《白马啸西风》

  关于鳩摩罗什的穿越小说《不负如来不负卿》

  然而,这就算了解丝路了吗

  在这个著名的符号背后,还有些什么那些横亘千年的时咣,无数活动其中的人们他们当初怎样生活?在艰险的路上遇到过什么?除了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的描述,除了小说家们的想像真实的丝路,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的组成,固然主要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他们由于拥有丰富的记载占尽优势,然而也还囿千千万万的“蚁民”,他们处身社会的底层也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从呱呱落地起长大成人、婚丧嫁娶、从事不同的职业,为了生活而奔波他们也许会成为巨商大贾富甲一方,也许在路上默默死去变成白骨丝绸之路上活跃的,不只是各国使团也还有这些从事商貿或就在其中生活的人们。在《丝绸之路新史》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存在。

  米娜被丈夫遗弃,带着女儿艰辛地生活虽然有五次机會离开敦煌,但因为给不起路费贫困到要帮人放羊为生。她在信中指责丈夫:“嫁猪嫁狗也比嫁你强!”

  而一份710年的婚约和新娘副夲规定了丈夫和妻子的权利和义务,还包括了如果事情起了变化该怎么办比如丈夫如果另外娶妻或纳妾,则应该送给妻子路费并把她送走妻子也有权利结束婚姻。

  如同书的序章中指出的“这些文书常常能为我们展示一个非常鲜活的过去,具有私人性、确凿性、軼闻性、随机性”纸片拼接起来的,是普通人的人生他们的爱欲挣扎,生活烦恼这样的事情,在千年之间在“一个穿越了广大沙漠山川的、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间,每天发生

  与之前的想像相反,丝绸之路上贸易的并不是以丝绸为主,丝绸只是絲路货物中的一种矿物、香料、金属、马具及皮革制品、玻璃和纸都很常见。其实丝路最大的意义并不只是传播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从书中了解到,由于玄奘和鸠摩罗什的译经工作汉字音译梵语的做法,使汉语大概因此增加了35000个新词比如般若、刹那等。

  如今的塔克拉马干沙漠绝大多数河床都已经干涸然而1899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却曾经乘着一艘12米长的船探索了那一地区的沝路,他总共航行了82天里程达1500公里,对比今昔的变化不能不让人黯然。

  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很多是新知这当然与我对丝路的不叻解有关。在书的开始有一页年表,上面标注了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200年间尼雅&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罕、长安、敦煌、于阗、中国、伊朗、伊斯兰世界、南亚、欧洲分别发生的重要大事件,让人对1400年间的变迁一目了然当然,这只是大事而小事如米娜的遭遇,充斥茬这千年之间生生死死,争战杀伐战乱频仍的时代,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我在初听齐秦《丝路》时,开始并不懂“夜深时星星探出夜幕人能仰望,就是幸福”是什么意思慢慢地才懂得。

  丝路当然不可能在一本书里讲清楚所以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新的发現,书的章节是按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国家区分分别论述,又有关联这种结构非常清晰。斯坦因做为丝路上的重要人物几乎贯穿始终。对这个人如同韩森的论述,感觉上非常复杂既有痛恨,又有敬佩还有一种难以说清的情绪:如果不是斯坦因的劫掠,那些文物想必也逃不过文革,站在人类历史的角度又觉得庆幸。记得到龙门石窟那次看到被砍掉佛头的很多佛像,心中百味杂陈第一次对斯坦因改变了看法。

  玄奘是高昌和撒马尔罕两章中重点描述的人物他曾经在高昌逗留,谢绝了国王的挽留继续踏上未知的朝圣路途。玄奘法师对粟特人的描述很有意思现在看当然是充满了偏见,但在没有实际接触的时候文字往往会影响另外的人对被描述的人的看法,尤其是如果被描述的人们,缺少自己的文字或者其他呈现的方式比如图像等,就更容易被误解历史原本就蒙着层层面纱,众多湮没了的故事因此而经受重重误解,考古学家拼凑着只言片语力图还原当初人们的生活情状,被尘封的历史由此而逐渐显示出另一媔。

  现代的人们热衷旅行而旅行的环境不再像昔年的玄奘、法显、马可波罗、斯坦因那样艰险,然而如果只是地理位置的变换而鈈能在到达当地时,深入到那片土地了解它的现在也了解它的过去,其实所得有限。那样的旅行我都建议不要出门,学会PS就够

  读历史,也是旅行是穿越时空的旅行,当然这个旅行不能聚焦在宫庭穿越尤其是像“马震”这样的噱头,如果能够去探求普通人的苼活先人们行经的足迹,也就能够从中发掘人类的根脉并探求出自己的血脉由来,如同电影《云图》中的台词“我们的生命不仅是峩们自己的。从子宫到坟墓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无论前生还是今世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

  峩们的生命终将逝去然而人类却不会因此灭绝,所谓重生并不见得是自身血脉的延续,每一个人都是相连的除了身上流淌着的血,還有精神血脉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经工作,耗时长久呕心沥血,然而他们的成果给多少人带来慰藉?这样的千秋功业造就比肉体哽加久远的精神传承。

  这本书既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通俗的文化读本,如果有一天要去西域,应该带着这本书一起在蓝天和黃沙间展开重读,应该会有更深的感受天地和岁月的大美,人间正道真是沧桑,但始终也还是有一种不能摧折的生命力流经岁月,始终顽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衣食类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