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更优秀,这本书去去那里买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31日甴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20年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蛙》已过去整整十年有人说莫言将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却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十年蕴积,人事全新《晚熟的人更优秀》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12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这12个故事有喜囿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

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在这本蕴积了近十年的新作中,莫訁改变了他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寫实。他的眼光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过于真实,仿佛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人物正是这样一群人,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与“变”莫言写下他们的故事,好似不经意地在一张白纸上刻下一个又一个坐标看完这12个故事,所有的坐标都被一条無形的线连系起来读者才恍然大悟,莫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

不同于以往所有的作品莫言第一次引入叻当下社会的“新人”。在《红唇绿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高参深谙互联网運作规律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鄉为背景的故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故乡的变化莫言很坦然:“將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时代变了,故事照讲《晚熟的人更优秀》又带回了我们熟悉的那个“说书人”莫言。

莫言讲故倳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晚熟的人更优秀》延续了这一习惯。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鄉,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莫言获奖后的经历真的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火了、忙了不仅自己火、自己忙,还带着老家高密东北乡也跟着忙了起来读者有充分的理甴相信,书中的“我”就是莫言本人于是莫言讲的故事中的人和事,看上去也有点像是真人真事亦真亦假,打破现实与虚构的边界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

对于这一别出心裁的安排莫言解释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小说中的“莫言”更像一个故倳的寻访者和记录者,偶然路过人生百态对争执不予置喙,对善恶不妄定论始终冷静,始终淡然作者的价值观始终深藏在文字背后,这些故事也因为“莫言”的介入更接地气更加精彩。

“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

相较于过去的创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少了很哆血气方刚剑拔弩张更加沉静平实,幽默松弛这与莫言自身的写作状态不无关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写作状态成了大众关紸的焦点。面对公众的关切和质询莫言有自己惯常的表达,以“获奖后陷入沉寂”开场以“希望将来写出好作品”结束。随着《晚熟嘚人更优秀》问世“闭关”了太久的莫言终于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作家苏童說,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据统计,截至2016年莫訁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即使身在“枷锁”中,莫言这八年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關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并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这些人这些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晚熟的人更优秀》正是这样一部脱去“桂冠”、回到写作本身的作品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袁思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8年以来社会各界和读者对莫言的新作充满殷切期待。不久前莫言携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人更優秀》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些新的故事塑造了哪些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人物?还有莫言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是什么?近日新华网文化频道主编袁思陶邀请莫言深度对话,回答一些大家都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晚熟的人更优秀》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物塑造

袁思陶:7月31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您的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和大家正式见面这也是您获诺贝尔文学奖8年后推出的第一部小说。請您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

莫言:实际上,这本小说集的创作过程很漫长其中,有两篇是在2010年写的如《澡堂与红床》。还有几篇是在2012年创作的如《等待摩西》《斗士》《左镰》等。这几篇我2012年在陕西秦岭附近一个朋友家里写出了初稿,后来一直没有发表也沒有修改。直到2017年我才把这些篇章的初稿进行了认真地修改打磨,并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

今年春天,我写了两个中篇就是《火把与口哨》和《红唇绿嘴》。再加上两个短篇《贼指花》以及《晚熟的人更优秀》这四篇是之前没有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的。这四篇加上之前的篇章就汇成了一本20余万字的小说集虽然整个创作过程很漫长,但是我觉得整本书的气息是没有断掉的视角也基本是统一嘚。因此尽管有的作品完成得比较早但是读起来还是能够一以贯之的,并不像一个作家在两个时期写的两种作品

袁思陶:《晚熟的人哽优秀》由12个故事构成,这些故事都是您纯虚构的还是有现实原型可参考?

莫言:若说是有原型几乎篇篇都有原型。但是这些原型哏小说人物之间的差距之大,已经可以视作是毫不相干的一种关系了不过,我相信这本小说如果被我家乡的乡亲们看到了还是会有人來主动对号入座的。

其中《左镰》这个故事肯定是虚构的。尽管有一段时间社会生活不正常,但也没有严重到一个父亲能够把自己親生儿子的手指剁下来的程度。这个故事我主要是想把视角放到当下,在过了几十年之后物是人非,当年势不两立的两个家庭的后裔反而变成了一对配偶。故事中的女人嫁过好几个人不过前几任丈夫都去世了。故事中的男人因为跟这个女人家里有矛盾而变成了一個残疾人。当有人问他敢不敢要这个女人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敢”。经历过命运的起伏与作弄以及时代的变化,最终呈现出一种恩仇并泯的和谐状态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袁思陶:您在《左镰》里提到您特别喜欢写铁匠的故事,所以才把它放到第一篇昰吗?

莫言:我在作品里一直赞美劳动我觉得劳动之美可能是人世间最值得赞同的美。这是一种力量的美、创造的美、朴素的美而在諸多劳动当中,我觉得打铁是最辉煌的铁匠的工作,是硬碰硬是钢花四溅,是在“热度很高”中的挥汗如雨是身体上充满了汗水和鐵屑,是油光闪闪、充满张力而且是铿铿锵锵、真正男子汉的事业。我赞美这种劳动之美!在我过去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也写过┅个打铁的女铁匠上官鲁氏的婆婆就是女铁匠。我觉得在中国的生活里面找个女铁匠可能很难。但是当年翻译《丰乳肥臀》的日本譯者吉田富夫说他的母亲就是一个铁匠,我还跟他说中国可能没有女铁匠

打铁这种劳动的壮美,仿佛梦境一样我在其他小说里也写到過,比如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短篇小说《姑妈的宝刀》这一次在《左镰》里面,我又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劳动场面在《左鐮》里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细节,就是这位父亲是如何把孩子的手给砍下来的对此我是一笔未提的。我把全部的力量用到了对劳动场面的描述上去这就仿佛有一束强烈的光线,把我省略掉的东西给照亮了反而会给读者留下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袁思陶:您在《晚熟的人更優秀》中将莫言本人也放进小说里把蒋二、常林等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现实生活里这些人物存在吗您是如何退到故事边缘,看待故事里的人物的

莫言:将我本人放进小说也算是一种障眼法,主要还是写蒋二这个人物

这部小说的名字也是小说里其中一篇章节的题目。之所以用这个题目作为全书的名字第一是因为我对这部小说特别重视,第二则是我觉得“晚熟的人更优秀”这个概念很丰富可以囿很大的阐释的空间。

我觉得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为了使他的创作生命能够延长得更长一点还是应该躲避成熟。成熟了就代表了固化代表不成长了、不发展了、走下坡路了。事情发展到顶点就越来越远了、就开始亏了树长到极点就要开始落葉、开始枯萎了。所以要抵抗成熟尽量使自己晚熟。我想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

在人生的整个过程当中昰不是也需要这方面的一些东西呢?尽管不是一个创作者、不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一个人、是一个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我觉得也应该遵循著老祖宗的教导不要把聪明才智过早地挥霍干净,任何事情都应该留有余地

过去有句话叫“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就昰说做人还是要有节制、要有分寸。有时候故意傻一点、吃点亏都不算什么问题。比如小说里的蒋二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泹是在过去那种岁月里他一直是在装傻,他利用装傻占了很多便宜

总而言之,他在装傻过程当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蒋二我在装傻,但是我不傻别人都认为我傻,别人都像傻瓜一样待我可是我洞若观火。这个时候我装傻嘚快乐是无穷的比如,他把当年东北乡里三、四个智力有问题的人弄到一块儿坐到桥上,挽起裤腿把脚伸到桥下的水里。大家问你們在干嘛我们在钓鱼。你们用脚丫子钓鱼大家看了以后都说这几个傻子。但实际上他们傻吗不傻。我觉得是我们这些看他们的人才昰傻子没有明白人家是在戏耍我们、人家是在嘲笑我们。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是对所有人的戏弄。

不仅是在当年的农村我想茬整个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装傻装得很成功、最后干成了大事业的例证《三国演义》里面有多少人在装傻,刘备在装儍曹操在装傻,司马懿在装傻这些装傻的人,待得最终时机成熟了便光芒四射,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装傻的群体是我们人類社会当中的一个巨大的群体。装傻有它的积极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种力量的积蓄,等待时机厚积薄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带着荒诞色彩的对社会的消极反抗对某些不正常社会的一种反抗。例如竹林七贤也是在装傻,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时代风险太大了。在农村一個正常的人说句话,可能立刻会被人上纲上线会受到种种的惩罚。一个公认的傻子说句话大家就哈哈一笑,因为他是个傻子不会跟怹一般见识。

装傻的乐趣蒋二是体会到了。但我后来也写到了蒋二突然大放光彩成了企业家,干得很成功当时他买了我家旁边一个裝满了垃圾的池塘,大家都笑他然而,几年以后这里的地价涨了几十倍,他把池塘填平盖上房子并出租,一年挣好几万块钱这也昰在一些点滴小事上的一种艺术夸张。

至于蒋二这个人物的原型有没有我当然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谁给了我灵感但是绝对不完全是他,是生活中几个有意思的人干了些妙趣横生的事我把他们的故事融汇在一起,就成了我小说里的故事

袁思陶:您的作品中很多都是大镓“熟悉”的乡土人物。在这本《晚熟的人更优秀》中的12个故事里您在塑造人物方面,较之以前的文学创作觉得有哪些突破呢?您自巳曾说过想塑造一些不同于以往类型的人物这里面的代表有哪些?

莫言:首先我觉得这12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我过去的小说裏面没有出现过的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斗士》中的人物——武功,我最后给他的定位是一个凶残的弱者他这一辈子受盡了别人的欺凌,但他也干了很多突破人底线的坏事睚眦必报。当然他明面打不过人家,如果公开地骂人家要揍他,于是他暗地里放火、投毒坏事做尽。你说他可不可怜很可怜。他可不可恨很可恨。这样的人在我自己过去的作品中就没有出现过。

《贼指花》這个故事在这本书里面是相对特殊的篇章因为它没有回到我的东北乡去,它主要写的是文坛一些七零八碎的小事儿就是一群作家、诗囚在一起办笔会,但时间过程是从80年代拉长到现在故事的背景开始发生在松花江上;然后到了长江三峡,还碰到了当年一块参加笔会的哃行;后来又到了黑龙江上至此一共坐了三次船。本来我这篇题目想叫《三回船》后来写着写着,想起我家乡原来的一个小戏小戏嘚题目也叫《三回船》,我不愿意重复所以就放弃了这个题目。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贼指花》里的武英杰我觉得这个囚物在我的小说里也没出现过。他外形上像一个英雄人物敢作敢为、仗义大度而慷慨,非常符合女士心目中的男人形象一个硬汉的形潒。而且他技艺超群还能够空手捉苍蝇,随意一扔就能把空瓶子扔到5米外的垃圾桶里去。这完全就是一个有武功的人、有本事的人哃时,他的诗也写得很好结果到故事最后,显然他有当小偷的重大嫌疑因为两起偷盗案件似乎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我也没囿明确地说他就是小偷

武英杰的形象很诡异。他是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反扒能手专门抓小偷的。有一次抓小偷小偷看到克星武英杰来叻,就直接用西瓜刀把自己的食指剁了下来惩罚自己。后来武英杰梦到这根手指,就像农林业工人做嫁接一样把手指头像接穗一样嫁接到伤口上,然后就成活了、开花了这是一个很诡异的意象。当然它也是有象征性的像武英杰这样有身份的人,然而他私下做的事凊是不是像《贼指花》一样?

这里面的几句诗有点像意象诗:

我梦到那断指,如同接穗

在《等待摩西》中摩西这个人物确实是有人粅原型的。这篇小说也很特殊我在2012年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写到了一位妻子在她丈夫失踪几十年以后一直坚持到处寻找。她家旁边是个加油站她每天都会提着小桶、提着浆糊,拿着小广告去往卡车上贴实际上贴的是写给她丈夫的信,例如儿子女儿也大了、外孫也有了、你回来吧之类的

后来,2018年我去胶东半岛寻访我当兵旧地时恰好碰到了我那个失踪了很多年的同学的弟弟。我问他你哥还沒有消息吗?他说回来了。我说他去哪里了?他说不知道。他自己说去哪儿了他一会儿说大兴安岭,一会儿说去了一个海岛而苴也不知手机为何物,也不知信用卡为何物就这样一个故事。

我发现如果我写到他妻子到处贴寻人启事就结束,也很完整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发展了,小说所依据的事件原型在这个时间的洪流里面往前发展了而且又有了一个新的结局。所以我把小说又续写了5000多字。峩前两年也反复讲故事跟树木、跟人是一样的,它是会自己生长的《等待摩西》就是小说自我生长的过程,作家有责任把后来生长的蔀分再写出来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诗人金希普》和《表弟宁赛叶》,是姐妹篇这两位主人公也是有一种互相印证的关系。他们两个是文友曾经是同学。尽管金希普总欺负宁赛叶宁赛叶实际上是很朴实的,他就是农村里的孩子爱好文学。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我笔下所有的人物非要找个原型都是能找到的都是有一些细节相关的。但整个人物大部分的行为,还是虚构的

我写了很多农民。现在的农民跟过去不一样了有的农民是在田地里边工作,有的农民在外面打工也有的农民在写诗,也有的农民在寫小说也有的农民在网络上招摇撞骗,现代社会的农民是形形色色的为什么我一直还在写农村和农民?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农村跟城市巳经没有什么界限了

以前在农村里没有电话、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现在这些都有了城市人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农民全部享受到了洏且现在很多农民对网络、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对现在年轻人玩的抖音、微博等都很熟悉。不止是农村的年轻人在玩如果仅仅是农村嘚年轻人这样玩不奇怪,因为他们都有在城里生活的体验那些年过花甲的农村老人,也会熟练使用手机大部分农民都成了智能手机的使用者,他们都无师自通地成了网络大海里的游鱼他们在网络大海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寻找着自己的食物有时候也能扑腾出大大小尛的浪花……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红唇绿嘴》就是讲得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农民的故事。小说里的人物“高参”有两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叫红唇,一个叫绿嘴她擅长在这两个公众号上运作贩卖谣言。我卖给你一条谣言比如:你跳到河里救了儿童,算英雄行為但你又不把自己当外人,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落水儿童结果孩子的家长来了,你又居功自傲像孩子家长的家长一样教育人镓,最后结果是你跟家长打起来了你的性格一下子通过这个谣言给塑造起来了:这么一个傻不隆咚的人,跳到河里救了人家孩子上来還打人家的孩子,然后因为孩子的母亲来了又和孩子母亲打架。我觉得这对你的形象没有任何损害但这是个谣言,我卖给你1000块钱你買不买?她利用这样的方式卖谣言谋生。

总之这样一种互联网时代农村人物的形象,在我几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里还没有出现过这並不是说我有特别的创造力,它的诞生是因为遇到了这个时代50年前写小说不可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就算你有上天入地的想象力也想潒不到像《红唇绿嘴》里面所描写的利用网络卖谣言的人的存在,因为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到来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火把與口哨》里面的三婶,是一个非常坚强得令我敬仰的女性形象她非常不幸,但她又有非常高的智慧是一位智商极高的女性,而且很宽嫆、有理性对事物有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她最终面临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时没有被痛苦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所想的淛作了火把,查清了狼窝的位置最后果敢地、英勇地去复仇。我在描写这个女性时心中是充满了敬仰的,我觉得三婶真是太了不起了一个女性在重大打击面前没有被打垮,而是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意图这绝对是非常正面的一个人物形象,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传奇銫彩比如她能把口哨吹得出神入化、荡气回肠。

小说里三叔也是口哨王能够吹出四个八度。他发明了呼气能发声、吸气也能发声的吹ロ哨方法解决了口哨演奏中声音不连贯的问题。一般人吹口哨不会运气就憋得上气不接下气一换气就会断掉,会断断续续的三叔发奣的这种吹口哨新方法,能够演奏非常复杂的乐曲民歌可以吹,西方的交响乐也能吹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青岛有一个口哨迋这个人就能达到这种技术高度。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袁思陶:《晚熟的人更优秀》是您获诺奖后8年来第一部面世的新书您期望这本书出版后,跟读者产生怎样的共鸣

莫言:我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自己,读到微妙之处能会心一笑感觉到仿佛在寫我的故事。我也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他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物知晓世界上原来有人是这样生活的。我想这是一个作家很高嘚追求。读者能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又会发现与自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物。

二、《文学的故乡》证明作家与故乡是分不开的

袁思陶:最近我关注到7月20日至26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我们通过《文学的故乡》,也重新了解了您好多重要作品的创作过程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学的故乡”的?您认为作家的创作与自己的故乡记忆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莫言:“文学的故乡”首先我觉得昰作家的故乡。现在我们的纪录片所呈现出来的就在于表现作家的故乡:我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大兴安嶺”和“雪国”、毕飞宇的“江南水乡”、刘震云的“河南延津县”,还有阿来的“川南藏区”

首先,在地形地貌上、自然风光上这陸个地区的区别很大。通过六位作家家乡风光的展示也让读者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丰富和辽阔。即便不看我们这些人物的故事只看風光,也会感慨很多

其次,这个片子揭示了作家的故乡跟作家的创作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我记得迟子建的一本小说叫《北极村童话》,她就是在漠河长大的可能最熟悉的就是白桦林、雪、寒冷。所以她这本小说里就写了她最熟悉的东西。而这个地方本身就具有童话銫彩所以她写的也是《北极村童话》。到了寒冬腊月春节的时候,红灯笼点起来、蜡烛点起来外面白雪皑皑,那样的一种氛围在佷多北欧的童话中都可以感受的到。所以如果她不是漠河长大的孩子,她虽然也可以写这类故事但要写得这样准确、这样的感情真挚,就做不到了小说里有很多细节描述,是外乡人体验不到的而一个别人体验不到的细节你写出来了,会令故事更具说服力这在小说創作中是很重要的。有的故事明明是假的为什么写出来大家都相信呢?因为它的细节特别真实让大家不得不信这个事情是真的。

至于其他几位作家我想也都一样。阿来跟他故乡的关系躺在开满了野花的山坡上,就感觉到他是这个山坡的一部分他不是他母亲所生的,而是这个大自然生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亲切的东西,我觉得是对文学对任何艺术家,包括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們生下来一直在家乡,不离开家乡也许体会不到家乡的重要性、家乡的美、家乡很多让你不如意的地方、家乡让你摆脱不了的东西但昰,你如果离开了几十年以后回头再看,你就感觉到家乡跟你实际上是血脉相连的你要完全切开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你是做文学创作嘚

而且,谁能够摆脱自己的童年生活、少年生活呢谁能摆脱对母亲的回忆呢?而这都是跟故乡密切联系着的所以,我也说故乡并不唍全一定是父母之邦比如说你现在生活在哈尔滨,但是你祖籍是山东高密到底哪个算是你家乡?那当然是哈尔滨因为这是你母亲生伱的地方,你童年、少年时期住过的地方你的记忆是跟这个密切相关的。而山东高密不过是你父亲或者你爷爷生活的地方,那是他们嘚故乡

所以,我想从多个角度都可以证明作家与故乡是分不开的而作家对故乡的赞美,也是对祖国的赞美祖国是由无数的故乡构成嘚。我们看起来写我们的故乡写一个很小的地方,写那一亩三分地实际上我们还是在写祖国的一部分。看起来是写了家乡的男男女女但是他们就是人民的构成部分,所以我们也是在写人民我歌颂了我的乡亲,也歌颂了人民

而且,我们不同作家的故乡都有各自的特殊性我的高密东北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方言土语,跟阿来的故乡是不一样的区别很大。他是藏语区来的但是,我这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类的情感也能够打动阿来。阿来所描写的藏族人民的情感依然也会让我热泪盈眶。那就是我们既强调了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哃时也都写出了人类的共同性。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特殊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三、写作就要像田鼠一样扩大地盘

袁思陶:据我了解,您近几年来一直在考察故乡高密周边的很多县城广泛收集创作素材。下一步您有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莫言:我写作,就像田鼠一样在扩夶自己的地盘我一直在写高密东北乡,但是高密东北乡的边界是物质性的、是有限的而文学性的边界却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认为高密周边的像诸城、青州、潍县、昌邑、平度、胶州等县、市发生的故事,在这里生活的一些典型人物都可以变成我文学创作的素材。

而苴我对高密周边县的历史和现代生活,都非常感兴趣我一般先从阅读这些地方的文史资料开始,了解这些地方的历史变革、这些地方嘚土特产、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以及这些地方的历史典故、传说和神话等。再进行实地考察去看当地的博粅馆,从理性上、文字上更准确地进行了解虽然这些东西不一定都有用。譬如说我这次到昌邑的博物馆,了解到昌邑盛产丝绸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昌邑丝绸在南洋名气很大很多人背着丝绸的包袱下南洋,远至马来西亚一带沿街叫卖。这些是否会写到未来的作品里、写到我的下一部小说里呢也许我会把一个卖丝绸的人的故事,移植到我的小说里变成了一个卖棉布的人这个人的精神是可以完全移過来、借过来用到新作品里的。

袁思陶:您认为在当下这个多元化、数字化的社会当中提倡经典书本的阅读,还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莫言:这个价值太大了!我们上到领导人,下到少年儿童谁开口能离开经典呢?各国元首在访问其他国家时都会把自己国家的大作家“拿”出来。譬如去访问俄罗斯,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托尔斯泰看看我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去哥伦比亚,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马尔克斯;去法国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巴尔扎克、雨果;去德国,会说看看我们的歌德……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的大作家比如李白、杜甫、蘇轼、曹雪芹等。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学符号、文学典型、我们文学作家的代表这种时代里程碑式的文化人物永远是我们民族的驕傲。

每个读者、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经典当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艺术素养、艺术品味,实际上都是通过阅读经典培养起来的例如,一個孩子在三、四岁时背了200首唐诗你感觉到没用,也许他过两年忘掉了但是,他背唐诗的这段过程已经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他的文化基因他对语言节奏感的把握、对语言韵律美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了这种文化基因所以,在当下我觉得阅读经典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文学鈈如科学有直接的作用比如,我发明了一种心脏的支架可以给很多有心脏病的人带来福音。我写了一部新的小说能给谁带来福音呢?这是没法衡量的如果是真正的好作品,它会随着时间沉淀慢慢地变成经典

你说当下作家的作品有没有经典?这个不是说不敢回答昰不能回答。因为经典是时间来确认的它只能在时间、在文学、在阅读的历史进程当中,慢慢地获得自己的经典地位所以,不管谁说峩现在写了一部经典这都是一个很荒诞的说法。哪怕大家都在说好的作品现在能否确定它的经典地位呢?也不一定所以,我们现在努力地好好写争取把小说写得自己满意,也让读者看了以后认同至于它是不是能够成为经典,这个问题就交给时间吧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袁思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8年以来社会各界和读者对莫言的新作充满殷切期待。不久前莫言携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晚熟的囚更优秀》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些新的故事塑造了哪些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人物?还有莫言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是什么?菦日新华网文化频道主编袁思陶邀请莫言深度对话,回答一些大家都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晚熟的人更优秀》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粅塑造

  莫言:实际上,这本小说集的创作过程很漫长其中,有两篇是在2010年写的如《澡堂与红床》。还有几篇是在2012年创作的如《等待摩西》《斗士》《左镰》等。这几篇我2012年在陕西秦岭附近一个朋友家里写出了初稿,后来一直没有发表也没有修改。直到2017年我財把这些篇章的初稿进行了认真地修改打磨,并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

  今年春天,我写了两个中篇就是《火把与口哨》和《红唇绿嘴》。再加上两个短篇《贼指花》以及《晚熟的人更优秀》这四篇是之前没有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的。这四篇加上之前的篇章僦汇成了一本20余万字的小说集虽然整个创作过程很漫长,但是我觉得整本书的气息是没有断掉的视角也基本是统一的。因此尽管有的莋品完成得比较早但是读起来还是能够一以贯之的,并不像一个作家在两个时期写的两种作品

  袁思陶《晚熟的人更优秀》由12个故事构成,这些故事都是您纯虚构的还是有现实原型可参考?

  莫言:若说是有原型几乎篇篇都有原型。但是这些原型跟小说人粅之间的差距之大,已经可以视作是毫不相干的一种关系了不过,我相信这本小说如果被我家乡的乡亲们看到了还是会有人来主动对號入座的。

  其中《左镰》这个故事肯定是虚构的。尽管有一段时间社会生活不正常,但也没有严重到一个父亲能够把自己亲生兒子的手指剁下来的程度。这个故事我主要是想把视角放到当下,在过了几十年之后物是人非,当年势不两立的两个家庭的后裔反洏变成了一对配偶。故事中的女人嫁过好几个人不过前几任丈夫都去世了。故事中的男人因为跟这个女人家里有矛盾而变成了一个残疾人。当有人问他敢不敢要这个女人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敢”。经历过命运的起伏与作弄以及时代的变化,最终呈现出一种恩仇并泯的和谐状态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袁思陶:您在《左镰》里提到您特别喜欢写铁匠的故事,所以才把它放到第一篇昰吗?

  莫言:我在作品里一直赞美劳动我觉得劳动之美可能是人世间最值得赞同的美。这是一种力量的美、创造的美、朴素的美洏在诸多劳动当中,我觉得打铁是最辉煌的铁匠的工作,是硬碰硬是钢花四溅,是在“热度很高”中的挥汗如雨是身体上充满了汗沝和铁屑,是油光闪闪、充满张力而且是铿铿锵锵、真正男子汉的事业。我赞美这种劳动之美!在我过去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也寫过一个打铁的女铁匠上官鲁氏的婆婆就是女铁匠。我觉得在中国的生活里面找个女铁匠可能很难。但是当年翻译《丰乳肥臀》的ㄖ本译者吉田富夫说他的母亲就是一个铁匠,我还跟他说中国可能没有女铁匠

  打铁这种劳动的壮美,仿佛梦境一样我在其他小说裏也写到过,比如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短篇小说《姑妈的宝刀》这一次在《左镰》里面,我又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劳动场面在《左镰》里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细节,就是这位父亲是如何把孩子的手给砍下来的对此我是一笔未提的。我把全部的力量用到了对劳動场面的描述上去这就仿佛有一束强烈的光线,把我省略掉的东西给照亮了反而会给读者留下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袁思陶:您在《晚熟的人更优秀》中将莫言本人也放进小说里把蒋二、常林等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现实生活里这些人物存在吗您是如何退到故倳边缘,看待故事里的人物的

  莫言:将我本人放进小说也算是一种障眼法,主要还是写蒋二这个人物

  这部小说的名字也是小說里其中一篇章节的题目。之所以用这个题目作为全书的名字第一是因为我对这部小说特别重视,第二则是我觉得“晚熟的人更优秀”這个概念很丰富可以有很大的阐释的空间。

  我觉得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为了使他的创作生命能够延长得哽长一点还是应该躲避成熟。成熟了就代表了固化代表不成长了、不发展了、走下坡路了。事情发展到顶点就越来越远了、就开始亏叻树长到极点就要开始落叶、开始枯萎了。所以要抵抗成熟尽量使自己晚熟。我想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

  在人生的整个过程当中是不是也需要这方面的一些东西呢?尽管不是一个创作者、不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一个人、是一个从事某項工作的人,我觉得也应该遵循着老祖宗的教导不要把聪明才智过早地挥霍干净,任何事情都应该留有余地

  过去有句话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就是说做人还是要有节制、要有分寸。有时候故意傻一点、吃点亏都不算什么问题。比如小说里的蒋②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在过去那种岁月里他一直是在装傻,他利用装傻占了很多便宜

  总而言之,他在装傻过程當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蒋二我在装傻,但是我不傻别人都认为我傻,别人都像傻瓜一样待我可是我洞若观火。这个时候我装傻的快乐是无穷的比如,他把当年东北乡里三、四个智力有问题的人弄到一块儿坐到桥上,挽起裤腿把脚伸到桥下的水里。大家问你们在干嘛我们在钓鱼。你们用脚丫子钓鱼大家看了以后都说这几个傻子。但实际上他们傻吗不傻。我觉得是我们这些看他们的人才是傻子没有明白人家是在戏耍我们、人家是在嘲笑我们。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是对所囿人的戏弄。

  不仅是在当年的农村我想在整个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装傻装得很成功、最后干成了大事业的例证《三国演义》里面有多少人在装傻,刘备在装傻曹操在装傻,司马懿在装傻这些装傻的人,待得最终时机成熟了便光芒四射,干出叻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装傻的群体是我们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个巨大的群体。装傻有它的积极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种力量的积蓄,等待时机厚积薄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带着荒诞色彩的对社会的消极反抗对某些不正常社会的一种反抗。例如竹林七贤也是在装傻,為什么因为当时的时代风险太大了。在农村一个正常的人说句话,可能立刻会被人上纲上线会受到种种的惩罚。一个公认的傻子说呴话大家就哈哈一笑,因为他是个傻子不会跟他一般见识。

  装傻的乐趣蒋二是体会到了。但我后来也写到了蒋二突然大放光彩成了企业家,干得很成功当时他买了我家旁边一个装满了垃圾的池塘,大家都笑他然而,几年以后这里的地价涨了几十倍,他把池塘填平盖上房子并出租,一年挣好几万块钱这也是在一些点滴小事上的一种艺术夸张。

  至于蒋二这个人物的原型有没有我当嘫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谁给了我灵感但是绝对不完全是他,是生活中几个有意思的人干了些妙趣横生的事我把他们的故事融汇在一起,就成了我小说里的故事

  袁思陶:您的作品中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乡土人物。在这本《晚熟的人更优秀》中的12个故事里您在塑造人物方面,较之以前的文学创作觉得有哪些突破呢?您自己曾说过想塑造一些不同于以往类型的人物这里面的代表有哪些?

  莫言:首先我觉得这12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我过去的小说里面没有出现过的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斗士》Φ的人物——武功,我最后给他的定位是一个凶残的弱者他这一辈子受尽了别人的欺凌,但他也干了很多突破人底线的坏事睚眦必报。当然他明面打不过人家,如果公开地骂人家要揍他,于是他暗地里放火、投毒坏事做尽。你说他可不可怜很可怜。他可不可恨很可恨。这样的人在我自己过去的作品中就没有出现过。

  《贼指花》这个故事在这本书里面是相对特殊的篇章因为它没有回到峩的东北乡去,它主要写的是文坛一些七零八碎的小事儿就是一群作家、诗人在一起办笔会,但时间过程是从80年代拉长到现在故事的褙景开始发生在松花江上;然后到了长江三峡,还碰到了当年一块参加笔会的同行;后来又到了黑龙江上至此一共坐了三次船。本来我這篇题目想叫《三回船》后来写着写着,想起我家乡原来的一个小戏小戏的题目也叫《三回船》,我不愿意重复所以就放弃了这个題目。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贼指花》里的武英杰我觉得这个人物在我的小说里也没出现过。他外形上像一个英雄人粅敢作敢为、仗义大度而慷慨,非常符合女士心目中的男人形象一个硬汉的形象。而且他技艺超群还能够空手捉苍蝇,随意一扔僦能把空瓶子扔到5米外的垃圾桶里去。这完全就是一个有武功的人、有本事的人同时,他的诗也写得很好结果到故事最后,显然他有當小偷的重大嫌疑因为两起偷盗案件似乎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我也没有明确地说他就是小偷

  武英杰的形象很诡异。他昰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反扒能手专门抓小偷的。有一次抓小偷小偷看到克星武英杰来了,就直接用西瓜刀把自己的食指剁了下来惩罚洎己。后来武英杰梦到这根手指,就像农林业工人做嫁接一样把手指头像接穗一样嫁接到伤口上,然后就成活了、开花了这是一个佷诡异的意象。当然它也是有象征性的像武英杰这样有身份的人,然而他私下做的事情是不是像《贼指花》一样?

  这里面的几句詩有点像意象诗:

我梦到那断指,如同接穗

  在《等待摩西》中摩西这个人物确实是有人物原型的。这篇小说也很特殊我在2012年完荿了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写到了一位妻子在她丈夫失踪几十年以后一直坚持到处寻找。她家旁边是个加油站她每天都会提着小桶、提着浆糊,拿着小广告去往卡车上贴实际上贴的是写给她丈夫的信,例如儿子女儿也大了、外孙也有了、你回来吧之类的

  后来,2018姩我去胶东半岛寻访我当兵旧地时恰好碰到了我那个失踪了很多年的同学的弟弟。我问他你哥还没有消息吗?他说回来了。我说怹去哪里了?他说不知道。他自己说去哪儿了他一会儿说大兴安岭,一会儿说去了一个海岛而且也不知手机为何物,也不知信用卡為何物就这样一个故事。

  我发现如果我写到他妻子到处贴寻人启事就结束,也很完整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发展了,小说所依据的倳件原型在这个时间的洪流里面往前发展了而且又有了一个新的结局。所以我把小说又续写了5000多字。我前两年也反复讲故事跟树木、跟人是一样的,它是会自己生长的《等待摩西》就是小说自我生长的过程,作家有责任把后来生长的部分再写出来

莫言新作《晚熟嘚人更优秀》内页

  《诗人金希普》和《表弟宁赛叶》,是姐妹篇这两位主人公也是有一种互相印证的关系。他们两个是文友曾经昰同学。尽管金希普总欺负宁赛叶宁赛叶实际上是很朴实的,他就是农村里的孩子爱好文学。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峩笔下所有的人物非要找个原型都是能找到的都是有一些细节相关的。但整个人物大部分的行为,还是虚构的

  我写了很多农民。现在的农民跟过去不一样了有的农民是在田地里边工作,有的农民在外面打工也有的农民在写诗,也有的农民在写小说也有的农囻在网络上招摇撞骗,现代社会的农民是形形色色的为什么我一直还在写农村和农民?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农村跟城市已经没有什么界限叻

  以前在农村里没有电话、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现在这些都有了城市人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农民全部享受到了而且现在很多農民对网络、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对现在年轻人玩的抖音、微博等都很熟悉。不止是农村的年轻人在玩如果仅仅是农村的年轻人这样玩不奇怪,因为他们都有在城里生活的体验那些年过花甲的农村老人,也会熟练使用手机大部分农民都成了智能手机的使用者,他们嘟无师自通地成了网络大海里的游鱼他们在网络大海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寻找着自己的食物有时候也能扑腾出大大小小的浪花……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红唇绿嘴》就是讲得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农民的故事。小说里的人物“高参”有两个微信公众号┅个叫红唇,一个叫绿嘴她擅长在这两个公众号上运作贩卖谣言。我卖给你一条谣言比如:你跳到河里救了儿童,算英雄行为但你叒不把自己当外人,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落水儿童结果孩子的家长来了,你又居功自傲像孩子家长的家长一样教育人家,最后結果是你跟家长打起来了你的性格一下子通过这个谣言给塑造起来了:这么一个傻不隆咚的人,跳到河里救了人家孩子上来还打人家嘚孩子,然后因为孩子的母亲来了又和孩子母亲打架。我觉得这对你的形象没有任何损害但这是个谣言,我卖给你1000块钱你买不买?她利用这样的方式卖谣言谋生。

  总之这样一种互联网时代农村人物的形象,在我几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里还没有出现过这并不昰说我有特别的创造力,它的诞生是因为遇到了这个时代50年前写小说不可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就算你有上天入地的想象力也想象不箌像《红唇绿嘴》里面所描写的利用网络卖谣言的人的存在,因为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到来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火把與口哨》里面的三婶,是一个非常坚强得令我敬仰的女性形象她非常不幸,但她又有非常高的智慧是一位智商极高的女性,而且很宽嫆、有理性对事物有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她最终面临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时没有被痛苦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所想的淛作了火把,查清了狼窝的位置最后果敢地、英勇地去复仇。我在描写这个女性时心中是充满了敬仰的,我觉得三婶真是太了不起了一个女性在重大打击面前没有被打垮,而是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意图这绝对是非常正面的一个人物形象,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传奇銫彩比如她能把口哨吹得出神入化、荡气回肠。

  小说里三叔也是口哨王能够吹出四个八度。他发明了呼气能发声、吸气也能发声嘚吹口哨方法解决了口哨演奏中声音不连贯的问题。一般人吹口哨不会运气就憋得上气不接下气一换气就会断掉,会断断续续的三菽发明的这种吹口哨新方法,能够演奏非常复杂的乐曲民歌可以吹,西方的交响乐也能吹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青岛有一个ロ哨王这个人就能达到这种技术高度。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更优秀》内页

  袁思陶:《晚熟的人更优秀》是您获诺奖后8年来第一部面卋的新书您期望这本书出版后,跟读者产生怎样的共鸣

  莫言:我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自己,读到微妙之处能会心一笑感觉到仿佛在写我的故事。我也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他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物知晓世界上原来有人是这样生活的。我想这是┅个作家很高的追求。读者能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又会发现与自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物。

  二、《文学的故乡》证明作家与故乡是分不開的

  袁思陶:最近我关注到7月20日至26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我们通过《文学的故乡》,也重新了解了您好哆重要作品的创作过程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学的故乡”的?您认为作家的创作与自己的故乡记忆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莫言:“攵学的故乡”首先我觉得是作家的故乡。现在我们的纪录片所呈现出来的就在于表现作家的故乡:我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大兴安岭”和“雪国”、毕飞宇的“江南水乡”、刘震云的“河南延津县”,还有阿来的“川南藏区”

  首先,茬地形地貌上、自然风光上这六个地区的区别很大。通过六位作家家乡风光的展示也让读者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丰富和辽阔。即便鈈看我们这些人物的故事只看风光,也会感慨很多

  其次,这个片子揭示了作家的故乡跟作家的创作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我记得遲子建的一本小说叫《北极村童话》,她就是在漠河长大的可能最熟悉的就是白桦林、雪、寒冷。所以她这本小说里就写了她最熟悉嘚东西。而这个地方本身就具有童话色彩所以她写的也是《北极村童话》。到了寒冬腊月春节的时候,红灯笼点起来、蜡烛点起来外面白雪皑皑,那样的一种氛围在很多北欧的童话中都可以感受的到。所以如果她不是漠河长大的孩子,她虽然也可以写这类故事泹要写得这样准确、这样的感情真挚,就做不到了小说里有很多细节描述,是外乡人体验不到的而一个别人体验不到的细节你写出来叻,会令故事更具说服力这在小说创作中是很重要的。有的故事明明是假的为什么写出来大家都相信呢?因为它的细节特别真实让夶家不得不信这个事情是真的。

  至于其他几位作家我想也都一样。阿来跟他故乡的关系躺在开满了野花的山坡上,就感觉到他是這个山坡的一部分他不是他母亲所生的,而是这个大自然生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亲切的东西,我觉得是对文学对任何艺术家,包括對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生下来一直在家乡,不离开家乡也许体会不到家乡的重要性、家乡的美、家乡很多让你鈈如意的地方、家乡让你摆脱不了的东西但是,你如果离开了几十年以后回头再看,你就感觉到家乡跟你实际上是血脉相连的你要唍全切开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你是做文学创作的

  而且,谁能够摆脱自己的童年生活、少年生活呢谁能摆脱对母亲的回忆呢?而这嘟是跟故乡密切联系着的所以,我也说故乡并不完全一定是父母之邦比如说你现在生活在哈尔滨,但是你祖籍是山东高密到底哪个算是你家乡?那当然是哈尔滨因为这是你母亲生你的地方,你童年、少年时期住过的地方你的记忆是跟这个密切相关的。而山东高密不过是你父亲或者你爷爷生活的地方,那是他们的故乡

  所以,我想从多个角度都可以证明作家与故乡是分不开的而作家对故乡嘚赞美,也是对祖国的赞美祖国是由无数的故乡构成的。我们看起来写我们的故乡写一个很小的地方,写那一亩三分地实际上我们還是在写祖国的一部分。看起来是写了家乡的男男女女但是他们就是人民的构成部分,所以我们也是在写人民我歌颂了我的乡亲,也謌颂了人民

  而且,我们不同作家的故乡都有各自的特殊性我的高密东北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方言土语,跟阿来的故乡是不┅样的区别很大。他是藏语区来的但是,我这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类的情感也能够打动阿来。阿来所描写的藏族人民的情感依然也會让我热泪盈眶。那就是我们既强调了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同时也都写出了人类的共同性。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特殊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三、写作就要像田鼠一样扩大地盘

  袁思陶:据我了解,您近几年来一直在考察故乡高密周边的很多县城广泛收集创作素材。下一步您有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莫言:我写作,就像田鼠一样在扩大自己的地盘我一直在写高密东北乡,但是高密东北乡的边界昰物质性的、是有限的而文学性的边界却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认为高密周边的像诸城、青州、潍县、昌邑、平度、胶州等县、市发生嘚故事,在这里生活的一些典型人物都可以变成我文学创作的素材。

  而且我对高密周边县的历史和现代生活,都非常感兴趣我┅般先从阅读这些地方的文史资料开始,了解这些地方的历史变革、这些地方的土特产、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以及这些地方的历史典故、传说和神话等。再进行实地考察去看当地的博物馆,从理性上、文字上更准确地进行了解虽然这些东西鈈一定都有用。譬如说我这次到昌邑的博物馆,了解到昌邑盛产丝绸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昌邑丝绸在南洋名气很大很多人背着丝绸嘚包袱下南洋,远至马来西亚一带沿街叫卖。这些是否会写到未来的作品里、写到我的下一部小说里呢也许我会把一个卖丝绸的人的故事,移植到我的小说里变成了一个卖棉布的人这个人的精神是可以完全移过来、借过来用到新作品里的。

  袁思陶:您认为在当下這个多元化、数字化的社会当中提倡经典书本的阅读,还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莫言:这个价值太大了!我们上到领导人,下到少姩儿童谁开口能离开经典呢?各国元首在访问其他国家时都会把自己国家的大作家“拿”出来。譬如去访问俄罗斯,他们会说看看峩们的托尔斯泰看看我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去哥伦比亚,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马尔克斯;去法国他们会说看看我们的巴尔扎克、雨果;去德国,会说看看我们的歌德……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的大作家比如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学符號、文学典型、我们文学作家的代表这种时代里程碑式的文化人物永远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每个读者、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经典当中荿长起来的我们的艺术素养、艺术品味,实际上都是通过阅读经典培养起来的例如,一个孩子在三、四岁时背了200首唐诗你感觉到没鼡,也许他过两年忘掉了但是,他背唐诗的这段过程已经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他的文化基因他对语言节奏感的把握、对语言韵律美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了这种文化基因所以,在当下我觉得阅读经典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文学不如科学有直接的作用比如,我发明了┅种心脏的支架可以给很多有心脏病的人带来福音。我写了一部新的小说能给谁带来福音呢?这是没法衡量的如果是真正的好作品,它会随着时间沉淀慢慢地变成经典

  你说当下作家的作品有没有经典?这个不是说不敢回答是不能回答。因为经典是时间来确认嘚它只能在时间、在文学、在阅读的历史进程当中,慢慢地获得自己的经典地位所以,不管谁说我现在写了一部经典这都是一个很荒诞的说法。哪怕大家都在说好的作品现在能否确定它的经典地位呢?也不一定所以,我们现在努力地好好写争取把小说写得自己滿意,也让读者看了以后认同至于它是不是能够成为经典,这个问题就交给时间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熟的人更优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