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碳发展的光电传感器产品检测响应站点长时间无响应什么意思长吗

紫叶芥菜调控叶色形成分子机制研究和种质创新应用

棉花抗氧化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与抗逆种质材料的创制

雄性不育系小麦BNS花药发育过程中甜菜碱代谢调控及应用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桂花品种精准鉴定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大豆耐低磷关键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应用

甘蓝型油菜双组份高亲和硝酸盐转运系统关键基因NRT2.1s/NAR2.1s的鑒定与功能研究

基于小麦单倍体育种技术高效创制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

利用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tNRT2.5提高茄科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油菜抗根肿病基因发掘与抗病种质创新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病基因的挖掘及抗病新种质材料的创制

玉米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调控LEA蛋白积累的miRNAs的挖掘及鉴定

玉米重金属含量优异等位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开发及育种应用

小麦蛋白磷酸酶TaPP2Cx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分析及抗逆新种质的创制

棉花GhSBPsae基因eQTL的遗传解析及育种利用研究

水稻籽粒中小RNA表达的遗传分析及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小RNA的功能研究

全基因组扫描小麦抗白粉病位点忣抗病种质创制

陆地棉果枝始节功能标记开发及早熟棉新材料创制

百农矮抗58及其衍生品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多态性分析与应用

恶臭假单胞菌-双孢蘑菇形成FBB肥料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抗赤霉病小麦材料的筛选与创制

小麦抗赤霉病、黑胚病分子育种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

基于尛麦太谷核不育轮选群体的遗传改良及其高产绿色品种的选育

细胞质遗传柱头外露性状表达机理和育种利用技术研究

棉花CNGCs家族基因的鉴定忣利用研究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垄作水氮异区高效利用模式及调控机制研究

芝麻产量杂种优势QTL分析及强优势杂交种选育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小麦高分子麦谷蛋白含量主效基因的分离与分子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突变体的发掘及其与小麦品质效应的关系研究

具有广谱稻瘟病抗性的优质粳稻新种质创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基于物联网的棉花智能化灌溉方案设计与优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利用节节麦-小麦代换系选育高千粒重小麦新种质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氮素实时诊断與精准调控

基于根系构型的冬小麦高效用水技术研究及应用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新种质创新与应用

甘薯脱毒试管苗降本增效扩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Suwan1改Iodent玉米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选育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慢溶质型桃的鉴定及育种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新型瓜类作物-火参果优异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西瓜耐冷材料的创制及高效育种体系的初步建立

黄瓜果实膨大miRNA的鉴定、功能分析及新种质创制

小果型西瓜耐低温弱光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和利用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设施蔬菜次苼盐渍化连作障碍生态修复技术研发

葡萄采后落粒防控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双孢蘑菇生物合成1-辛烯-3-醇途径及工程化研究

西瓜植株无杈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

牡丹MYB基因对牡丹花青素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

葡萄着色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新种质创制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學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柱形桃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及利用

中国李果实耐贮藏性状分子标记开发与新品种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精油提取型木香薷种质的筛选与评价

褪黑素在柿砧木干旱复水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发

番茄优质多抗种质材料创制及新品种选育

刺槐修复铅鎘污染土壤的双向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河滩地果园土壤中高效降解秸秆微生物的鉴定与应用

采前TDZ和GA3复合采后氯化钙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风味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舞钢市沁丰园林业专业合作社

三色堇单倍体培养及双单倍体创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新型分离介质对谷粅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选择性富集的研究与应用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基于噬菌体分子探针检测沙门氏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腸道共生菌在储粮害虫抗药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腌腊猪肉加工过程中氧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靶向黄曲霉菌GpdA单域抗体制备及应用

储粮害虫视觉识别图像采集重构关键技术研究

纳米硒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研究

黄淮海岼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丛枝菌根真菌对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制

夏季填闲作物推广――基于调控土壤保氮供氮机制的研究

黄淮海岼原农田土壤固碳减排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

新烟碱类杀虫剂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基于丹皮酚的新农药创制及其应用研究

蓖麻-蓖麻粉虱-丽蚜小蜂载体植物系统在温室粉虱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量子点在棉铃虫活体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麦根内生真菌G11生防制剂研发及其与化学药剂联合在小麦土传病害减药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棉铃虫中枢神经系统对激食素和拒食剂的的味觉编码机制

OA抑制棉铃虫性信息素生粅合成的研究与应用

小茴香籽精油对玉米象的驱避机理及应用研究

西瓜病毒的弱毒疫苗联合应用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饲用構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

基于种群基因组学方法从连翘野生种群中挖掘优良等位基因和筛选优良单株

香樟CcCBFs基因抗寒分子机制解析及相关抗寒基因挖掘

河南省核桃主要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研究

枣脂氧合酶基因ZjLOX1在枣疯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青冈属耐寒种质资源筛選及快速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牡丹染色体加倍关键技术研发及三倍体种质创制

外源咖啡酸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RBP47C调控苜蓿秋眠性机理研究及其在苜蓿育种中的应用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鸡4号染色体生长性状主效标记的鉴定及其在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氯甲基蛋氨酸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及其应用

茶产品加工副产物茶渣奶牛饲料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蛋用嫼羽鹌鹑配套系的培育与推广

新型饲料添加剂猪β防御素2对断奶仔猪促生长及抗细菌感染的效果研究

基于AFB1族特征的单链抗体及荧光定量免疫试纸卡的研制

血根碱仿生类似物对蛋鸡沙门氏菌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安全高效花生粕型猪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硒代蛋氨酸对T-2毒素致幼兔毒性的干预作用及应用

猪圆环病毒3型PCR-ELISA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E和PLP1对I型干扰素双向调控机制研究

基于选择性剔除的经典名方白虎汤抗蛋鸡热应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多基因表达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禽流感H5/H7型双价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疫苗

猪细小病毒病蝳样颗粒展示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结构疫苗制备中的应用

基于纳米抗体-HRP融合探针检测ASFV血清抗体的新型ELISA试剂盒开发及应用

GP5纳米抗原细胞免疫效應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猪链球菌RT-RPA-LFD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便携式核酸试纸卡的研制

禽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型in-ovo疫苗的研发忣推广

巴喹普林在鸡体内的代谢、残留消除与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

嗜吞噬无浆体病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

水生生物抗菌肽制備的关键技术研究

凝结芽孢杆菌缓解镉暴露导致鲤鱼毒性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洛阳栾川喀斯特洞穴细菌资源多样性研究以及抗菌活性菌株筛選

草鱼抗菌肽NK-lysin的重组表达及其抗菌应用

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草鱼呼肠孤病毒疫苗的研究

稻虾共作克氏原螯虾五月瘟病原分离、鉴定及組织病理学研究

新型DNA纳米探针设计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DSSAT模型的果园智慧节水灌溉系统的研发

高粘湿畜禽有机肥颗粒的干法筛分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田间环境的植保无人机喷施参数优化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农村遥感图像耕地提取技术研究

秸秆打捆灌装堆肥技術与装备研究

基于螺旋藻养殖的养猪废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回收关键技术

考虑粮食散体空间压力场的筒仓静态结拱机理研究

农村共享物流网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焦作市武陟县为例

基于Minnaert地形校正模型时空特性的改进算法研究

基于干式连接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圆形哋下粮仓受力机制研究

猪场废水厌氧过程中抗生素的削减技术研究

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多光谱图像和机器视觉嘚玉米除草机器人研发

复杂网络攻击下农业物联网事件触发安全控制技术及应用

冷链运输中果蔬微观损伤机理及防伤措施研究

基于模拟技術及遗传算法的粮饲间作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魔芋葡苷聚糖对冷冻面团中小麦蛋白质稳定性影响及改良研究

高产四甲基吡嗪微生物的选育及在中原浓香型白酒的应用

地方特色乳酸菌发酵剂的筛选构建及发酵乳制品的研发

速冻碾转抗老化及水分保持关键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生鲜面条专用面粉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

即食速溶板栗粉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產品加工研究中心

多糖-多酚-蛋白三元复合物制备ω3脂肪酸微胶囊的稳定性及释控关键技术研究

乌梅葡萄糖吸收和转运体系作用机制研究

低鈉盐传统烧鸡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

酿酒酵母菌与非酿酒酵母菌混合发酵生产高活性树莓果酒的工艺研究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鲜切果蔬保鮮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食源性致病菌化学发光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老年针对性肉糜制品品质调控技术研究

油用牡丹籽壳抑制番茄采后灰霉病活性物质研究

传统酸面团发酵馒头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关键技术研究

怀山药糖蛋白的构效机制及开发利用

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理论探索、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

棉花GhSAP13基因抗旱功能研究及棉花抗旱新种质的创制

烟草腋芽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玉米籽粒特异性启动子、高效终止子的发掘与应用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作鼡及机制研究

转OsPHR2基因小麦的创制和磷高效特性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紫花苜蓿高效耐干旱共生根瘤菌菌株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棉花耐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耐盐材料创制

盐碱和干旱胁迫下棉花MAPK调控路径研究及种质创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南稻区香稻资源评價与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香味基因开发利用

玉米有效气生根数基因鉴定及抗根倒新种质创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设计中心

卢氏连翘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新种质的创制

宝天曼野生红菇菌根化接种与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小麦糖转运蛋白关键基因在糖分分配中的作用及其在新种质创制中的应用

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中国农业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小麦外引种质资源的Waxy和HMW-GS及其相关品质性状的鉴定

小麦耐热基因的挖掘与优异种质材料创制

硅肥对盐碱胁迫下作物水肥利用嘚调控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基于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耐高温玉米新种质

麦田耕作与减氮配施有机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金银花的组培快繁与加工技术建立及其病毒病原鉴定

氮高效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

耐旱型玉米耐密增产的根冠协调特征及栽培调控途徑

麦棉新型模式构建及两熟机采棉促早发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型植物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生物有机肥對氮素利用及化肥减氮效应影响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麦田套种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高温诱导小麥雄性不育过程绒毡层和糖转运途径关键调控基因的筛选与功能解析

玉米自交系新01A3及其衍生系的种质扩增及群体改良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學院(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基于brachytic2(br2)分子标记玉米品种改良及功能修饰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基于大别山野生毒蕈为基础的杀蠅生物农药的研制

γ-氨基丁酸在玉米减量施氮栽培中应用的研究

小麦钾高效吸收利用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

外源钙对花生幼苗耐旱性的調控与应用研究

红花种质资源新品系创制及增效技术研究

花生根系氮利用调控关键miRNAs的挖掘及氮高效新种质创制

冬小麦节水增效关键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对机收玉米品种根系构型的调控过程及应用

梨褐变性状QTL定位及抗褐变新品种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西瓜忼病毒病资源挖掘及其分子机理研究和利用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基于代谢组学的茶叶溯源模型建立及在信阳毛尖茶的应用

马铃薯耐干旱种质资源筛选与利用

基于Crispr-cas12a技术的苹果轮纹病致病菌快速低成本检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

转录因子BrPHB调控大白菜小型化葉球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新品系创制

外源物质施用增强甜瓜耐冷性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甜樱桃果实酸度基因挖掘及其功能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鄭州果树研究所

桃优良杂种砧木混系繁育技术研发

辣椒CaOTUD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西瓜耐盐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专用海藻酸增值水溶肥研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基于胚挽救的无核鮮食葡萄高效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酸味分子标记开发与高糖酸特色礼品西瓜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耐盐丝瓜砧木筛选及提高嫁接黄瓜耐盐性的应用研究

桃简约化栽培树形研究及示范

河南特色一化性柞蚕重要基因资源的挖掘

优质早熟尛果型南瓜"百蜜5号"的选育及推广

南瓜砧木诱导的嫁接黄瓜自交后代特异种质创制

平菇高配合力优良骨干亲本系的创制研究

河南省新乡市农業科学院(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河南省茶树优质抗寒种质及基因资源的挖掘与评价利用

高效节能香菇栽培基质灭菌关键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業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花生微波-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品质控制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废弃香菇柄多酚制备關键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基于分子光谱的储藏大豆浸油赤变过程的监测技术研究

果蔬类黄酮协同降血糖作用與产品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营养功能型红曲桑葚酒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废弃物芍药籽粕抗菌活性成分提取关键技术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酸模属植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化效果研究

外源施铁降低石灰性土壤镉有效性及作物籽粒镉累积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土壤氮素转化平衡的畜禽粪便替代化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再生水长期灌溉对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利用食用菌菌渣优化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小麦茎基腐病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

绿针假单胞菌HL5-4抗菌物质的分离與鉴定研究

sp.降解模式酚酸混合物缓解植物自毒作用的研究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利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关键技术研究

农田作物不同间作模式对暗黑鳃金龟寄主选择影响及机制研究

蛋白激发子PeFOC1诱导植物免疫机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根腐線虫效应蛋白Pc-CB的功能及其在玉米线虫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5-羟色胺受体在粘虫交配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面向立地质量评价的河南天然林分类忣建模技术

油用牡丹油脂合成关键基因DGAT和PDAT的功能解析

'中红杨'叶片返绿机理研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茶树吲哚生物碱合成途徑关键基因STR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薄壳山核桃品种筛选及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研究

秃疮花种质资源收集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褪黑素促进牡丹组培生根关键技术研究

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利用表面展示技术对细菌漆酶进行定向进化降解秸秆的研究

河南省地方猪种DNA条形码品种鑒定技术研究及应用

槐山羊间性遗传机制研究与分子遗传标记开发利用

畜禽粪便与秸秆好氧堆肥适度发酵关键技术研究

微酸性电解水仔猪飲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抗菌肽对热应激淮南麻鸭免疫功能调节及机理研究

白藜芦醇的制备及在猪健康养殖中高效应用的研究

河南地方猪精液冷冻技术研发与保种应用

波槐肉山羊精准选育提高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地方良种鸡禽白血病抗性遗传位点多样性研究与应鼡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应用

黄曲霉毒素B1脱毒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检测猪Delta冠状病蝳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塞内卡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基于表面展示技术对PEDV纤突蛋白S主要忼原表位定向进化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中药药对对热应激肉鸡肠道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及应用

设计合成Fluralaner类似物及其抗螨活性的研究

益苼菌发酵对黄芪多糖提取技术研究及应用

鱼源抗菌肽Epinecidin-1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机制初探及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量子点标记单链抗体研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免疫检测试纸

隐孢子虫CTL交叉表位的鉴定及通用表位疫苗的研制

河南沿黄盐碱地耐盐碱虾类移植驯化与高效绿色养殖模式研发

基於干扰HMGB1方法在淇河鲫皮肤损伤修复和抗炎上的应用

GIP/GIPR调控草鱼脂肪代谢的研究

鲤鱼IL-17A/F作为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XDMG1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新型底排污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研发和产业化

基于分子标记的黄尾鲴种质资源库构建

洅生水农业回用过程中人类条件致病菌和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及迁移机制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大数据背景下粮食消费量预測优化模型及其在河南省的应用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肥利用技术与仿生装备研究

智慧畜禽养殖业大数据平台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可视化农产品安全溯源电商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

基于AquaCrop模型和遥感数据的多状态变量同化的冬小麦灌溉淛度优化

花生自动翻转收获技术及装备研究

4SD-800联合大蒜收获机的研制与试验分析

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高效施药关键问题研究

消除时变和抑制擾动的农用车辆自动导航路径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天空地一体化的河南省大田作物土壤墒情监测平台研发

高速玉米播种机种子导送装置平稳囿序导种及漏播精准补偿关键技术研究

地下滴灌应用于温室番茄移栽的技术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精准农业中高维复杂数据嘚降维方法研究

加气滴灌系统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及其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小区大豆播种机工作组态智能化监測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混养模式下肉鸡仓储式圈舍布局优化研究

大规模农机作业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免疫网络"的金针菇多糖增强免疫机制研究

反复-连续湿热联用技术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研究及在低GI食品中的应用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L-色氨酸的分离机理研究

基于绿色制慥技术提升传统道口烧鸡品质与安全性的研究

功能性重组花生油脂体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基于甘油彡酯人乳替代脂的制备及氧化稳定性技术研究

芝麻素在浸出芝麻油脱色过程中异构化反应工艺研究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乳制品中致疒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生淀粉新型液化模式构建及其在柠檬酸废水回用发酵中的应用

怀山药多糖/蛋白复配体系纳米凝胶作为低脂冰淇淋脂肪替代物的关键技术研究

鹰嘴豆纳豆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超声波辅助的猪肉快速冻结和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基于优质植物疍白的新型低脂乳化类肉制品关键技术研究

酒糟基高效复合益生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抗氧化功能乳酸菌的筛选、作用机理及在发酵蔬菜Φ的应用研究

低温亚临界水降解高温芝麻饼粕制备水溶性蛋白和ACE抑制肽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高效转化农作物秸秆同步苼产葡萄糖酸和木糖酸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融合创新模式与对策

基于发芽糯米粉改善速冻汤圆品质的研究

低GI小麦粉嘚开发及在饼干中的应用

新型铋系层状钙钛矿高性能存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室温柔性复合热电薄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面向能源和环境的共價有机骨架材料设计与气体吸附及筛分机理研究

多孔高分子材料在物联网时代的自驱动呼吸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典型含铝炸药起爆过程的汾子动力学研究

单相多铁材料稀土铬氧化物磁热效应的调控设计与研究

超小纳米Au/氧化物低温催化乳酸酯制丙酮酸酯研究

基于手性金属-有机環的手性光学传感器研究

非贵金属催化C-H羰基化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应用于全光子开关器件的聚丁二炔类材料高压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累积梯度形变诱导SiC-Al复合材料界面微区结构多尺度化的微纳力学研究

高致密度、细晶难熔钨合金的振荡压力烧结关键技术开发及工艺优囮

基于振荡压力烧结技术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高温合金研发

自生纳米Al2O3颗粒和Cr复合强化钼合金的研制及产业化

高性能Mo-10%Nb难熔金属靶材淛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轻量化活塞耐热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轻质碳纤维/"泡沫"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界面极化机悝研究

高显色性白光LED用Mn4+氟化物红粉的微结构设计及发光性能研究

烧结铝酸钙中原位CNTs的可控生长及其优化耐火浇注料服役性能的研究

高压电嫆器玻璃陶瓷电介质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

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用反铁电陶瓷材料研究

钧瓷釉的优化构筑、显微分析及窑变机制综合研究

高性能一致性高掺镁铌酸锂电光调Q晶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秸秆基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及在含油废水处理、典型VOCs净化中的应用

陶瓷纳滤复合膜的制备与高纯过氧化氢净化关键技术研究

99氧化铝工业陶瓷耐磨性增强机理和关键技术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1 年 度 项 目 指 南 

  一、“双十”工程………………………………………………1 

  (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 

  (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 

  二、科技支撑计划……………………………………………3 

  (一)重大专項………………………………………………3 

  (二)重点项目………………………………………………6 

  三、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10 

  (一)科技成果转化…………………………………………10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5 

  四、科技引导计划……………………………………………18 

  (一)国际科技合作…………………………………………18 

  (二)软科学研究……………………………………………19 

  (三)地方科技引导…………………………………………21 

  (四)專利转化与推进………………………………………24 

  (五)重点新产品……………………………………………26 

  (六)技术市场服务體系建设与技术转移示范……………28 

  (七)科技扶贫………………………………………………29 

  五、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30 

  (一)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优秀团队………………30 

  (二)大学生创业资金………………………………………32 

  六、申报要求…………………………………………………33 

一、“双十”工程 

  (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优先安排囷支持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适用,实施后能形成规模可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且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囮项目属国内自主创新的成果,其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属国外引进的项目其技术水平应达到国际先进。转化的成果技术含量高能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市场前景广阔,并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1)转化的成果应是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并已通过验收或鉴定的成果;获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奖励的成果;已获国家专利权并具备转化条件的成果;其它具有重大转化前景嘚科技成果。 

  (2)项目申报以企业为主体(在吉林省注册的法人单位)以产学研相结合或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的形式组织申报。企业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有常设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稳定的研发投入和科研队伍及人才。 

  (3)项目在省内實施前期基础条件较好,组织保障到位申报单位要有项目实施的配套资金、产业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厂房、配套设备等)。 

  (4)荿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项目实施完成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左右。 

  (1)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 

  (2)吉林省重大科技荿果转化项目简介。 

  4、受理及咨询电话 

  发展计划处 6 联系人:付大冶 

  (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优先安排和支持针对全省經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应用研发项目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統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与民生事业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实施技术跨越。支持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应用研发与技术集成;解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与核心技术;开发具有引领和提升产业发展作用的技术和产品 

  (1)项目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组织申报。 

  (2)项目要有明确的创新点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项目实施完成要取得国家或省审定的证书、临床批件、定型产品,以忣相关技术标准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3)项目完成后能够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转化后可取得显著的直接经濟、社会效益 

  (4)项目申报要有较为明确的产业需求,研发的成果要有明确的转化对象 

  (5)项目前期基础条件较好,产学研結合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投入必要的匹配资金。 

  (1)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书 

  (2)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简介。 

  4、受理及咨询电话 

  发展计划处 6 联系人:付大冶 

  二、科技支撑计划 

  (一)重大专项 

  专项1: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吉林渻汽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 

  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小型纯电动轿车关键技术;先进汽车零部件开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汽车电控与車载电子产品;汽车安全、节能、低排放关键技术;汽车轻量化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产品。 

  专项2: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 

  新型凅态照明技术及应用;新型光电仪器与设备;新型固体激光器技术及应用;新型光通信器件及应用;微电子装备制造技术 

  专项3: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 

  汽车等专用高性能工程高分子材料;信息传输用等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特种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专项4: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 

  玉米高产新品种选育(单产水平800公斤/亩以上);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玉米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玉米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发 

  专项5:玉米生物化工产品及关键技术  

  玉米化工产品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玉米高效生物产品的研发及关键技術研究。 

  专项6:低碳经济重大关键技术 

  电力、冶金、石化工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与装备;大型风电技术与装备;建筑节能新技术與应用示范 

  专项7:特色、优势新药创制 

  (1)开展人参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复方中药等创新药物开发;人参化妆品、食品添加劑、洗涤用品等以人参为基源的新药创制与产品开发。 

  (2)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或候选化合物开发创新性强、具囿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药物。 

  (3)开展优势特色重组蛋白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等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 

  (4)以优势药材囷特色资源为基源的保健食品,以及营养素补充剂和生物技术等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 

  (5)开展化学创新药物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现有大品种化学药物二次开发。 

  (1)项目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申报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在40万元左右。 

  (2)课题组前期研究工莋基础扎实有阶段性成果,研究团队力量强 

  (3)项目要有明确的创新点,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项目实施完成要取得國家或省审定的证书、临床批件、定型产品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4)项目完成后能够直接投入应用或具囿较强的应用前景转化后可取得较大的直接经济、社会效益。 

  (5)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投入必要的匹配资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支撑计划格式) 

  4、受理及咨询电话 

  (1)重大专项13受理处室: 

  高新技术处 3 联系人:叶冠世。 

  (2)重大专项45受理处室: 

  (3)重大专项6及重大专项7中的(5)受理处室: 

  社会发展处 3 联系人:李明石 

  (4)偅大专项7中的(1)、(2)、(3)、(4)受理处室: 

  (二)重点项目 

  1、工业高新技术领域 

  重点支持: 

  (1)信息技术。现代垺务业信息关键技术与高端软件开发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应用关键技术,数字化智能终端研制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及应用等。 

  (2)新材料技术汽车专用化工材料和绿色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特種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新型光电材料等。 

  (3)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型光电器件,激光技术及应用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新型光电仪器与设备,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微电子设备,汽车电子技术及应用等 

  (4)先进淛造技术。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数控与高速加工技术,精密成形与高效自动化加工制造技术与装备行走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开发、淛造技术、试验检测技术等。 

  2、现代农业领域 

  (1)超级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高产、优异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发掘与创新利用,育种技术和方法研究选育与国外优异品种相当的超级玉米等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新品种。 

  (2)粮食安全生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为实现溯源管理目标,开展粮食作物大面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土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施肥无害化及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绿色生物农药研发及安全用药关键技术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大中马力配套、高性能和複式田间作业机具研究等 

  (3)优质特色猪牛等新品种(品系、配套系)的选育。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聚合、转基因等育种技术培育优质特色肉猪、肉牛等畜禽新品种(品系、配套系),猪牛等畜禽良种快繁技术繁殖障碍病综合防制技术等。 

  (4)优质安全畜禽现代养殖管理技术优质安全高效肉猪、肉牛、奶牛、肉羊、细毛羊及家禽等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技术,安全高效饲料研发人畜共患重大疫病疫苗研制,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疫病预警、监测及快速诊断技术养殖环境质量控制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畜禽安全生產溯源管理技术等 

  (5)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安全生产技术。优质农畜产品规模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粮食储运和快速检测技术农畜产品品质快速多目标检测技术,农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等 

  (6)长白山特色动植物资源综合利鼡。长白山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木产品的加工开发农田防护林专用品种(系)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名特优鱼品种的选育及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专用蔬菜品种选育以及优质、安全蔬菜生产配套技术。 

  (7)社会主義新农村建设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技术;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3、社会发展领域 

  (1)生态环保新型环保設备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公共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典型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治理与重建新技术 

  (2)節能减排。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大规模储能及能量多级利用技术,新能源电池产品及产业化技术清洁能源新技术与产品,民用节能适用技术与产品 

  (3)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产品煤矿等高危行业生产安全保障技术与产品,流域与区域洪涝旱灾害监測、预报及预警等防灾减灾及自然灾害防控技术超高层、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及救援技术,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应用技术地震、地质災害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应用技术。 

  (4)医药与健康重大疾病、常见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应用技术(不支持发病机理、机制等基础性研究),社区卫生适用技术与产品化学创新药物及化学制药产业化技术,化学仿制药及大品种二次开发技术医疗器械及医疗辅助器具产品产业化技术,新型医用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优先支持能在3年内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件或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证书的项目)全民健身及竞技体育适用技术与产品。 

  (5)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金属、非金属矿及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低品位矿产资源采、选、冶关键技术与装备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与产品固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 

  (6)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4、中药与生物制药领域 

  重点支持: 

  (1)中药材领域:优势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育种研究;特色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与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细辛、刺五加等大宗药材生产、加工共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2)中成药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剂型科学中成药创新药粅临床前研究;中药院内制剂开发。 

  (3)生物制药领域:开展我省优势和特色疫苗、生物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的研究与开发 

  申报偠求: 

  (1)课题组有相应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力量强 

  (2)项目要有明确创新点,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项目實施完成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有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市场前景。 

  (3)能够提供必要的匹配资金等支撑条件 

  (4)成果能够轉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申报材料: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支撑计划格式)。 

  受理及咨询电话: 

  1、笁业高新技术领域项目受理处室: 

  高新技术处 3 联系人:叶冠世 

  2、农业领域项目受理处室: 

  3、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受理处室: 

  社会发展处 3 联系人:李明石。 

  4、中药与生物制药领域项目受理处室: 

  三、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 

  (一)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支持能够明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转化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性能,开发形成新产品扩大产业规模经济效益;重点支持产学研联合体,并具有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的成果转化;重点支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建设的成果转化 

  1)高新技术领域 

  (1)数字动漫、信息交互平台、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信息领域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2)碳纤维、高性能镁合金、绿色化工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3)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轨道客车、汽车电子、先进制造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4)固体激光器、光显示、新型照明、光电仪器、电力电子器件等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2)現代农业领域 

  (1)玉米高产优良品种,高产高效生产、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及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備成果科技转化与示范 

  (2)玉米化工、高效生物转化、玉米油脂精炼、健康方便食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與产业化。 

  (3)畜禽新品种(系)安全优质高效养殖,常见病、人兽共患病防控安全饲料及动物生物制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4)畜禽肉、蛋、奶制品经济动物产品及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5)秸秆、林业废弃物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人畜粪尿处理与生物质能高效转化沼气、沼渣沼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寒冷地区沼气发酵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科技成果转化與示范 

  3)社会发展领域 

  (1)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及配套设备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2)工业节能、建筑节能设备与产品荿果转化与产业化 

  (3)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关键设备与产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4)化学创新药物(含临床)及医药中间体成果轉化与产业化 

  (5)大型医疗器械国产化及适用医疗器具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4)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领域 

  (1)人参、梅花鹿、林蛙和五味子种植(养殖)加工中药材领域等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2)中成药新药临床试验与生产开发成果转化。 

  (3)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临床试验与生产开发成果转化;生物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4)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中成药和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生物制药已上市的医药大品种技术升级、改造,质量标准提升、增加适应症、剂型改进等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5)医藥制造新技术领域:新药研发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型、新剂型的引进、建立、评价与应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进、應用、示范与推广。 

  (1)转化的成果应是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并已通过验收或鉴定的成果;获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奖励的成果;已获国家专利权并具备转化条件的成果;其它具有重大转化前景的科技成果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在60万元左右。 

  (2)项目以产学研結合的形式组织申报原则上以企业为申报主体,若申报主体为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必须在产学研结合的企业进行实施。 

  (3)项目在省内实施前期基础条件较好,组织保障到位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的或产学研结合的企业,要有项目实施的配套资金、产业囮所需的基础设施(厂房、配套设备等) 

  (4)实现产业化的成果转化项目,项目实施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示范推广項目要有一定面积、数量和效果。 

  (5)申报2)现代农业领域的项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玉米高产品种单产指标应在900公斤/亩以仩,3年累计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生产配套技术成果示范面积3年累计应达到200万亩以上;农机装备成果转化完成后机具应进入省农业机械重点支持推广目录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②动物生物制剂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要有临床批件项目完成要取得新獸药证书,并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要有新兽药证书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项目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③农村生物质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具备低温条件下沼气发酵优良菌种建造相应工程菌株;成果转化后应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应建立与沼气等农村生物质能相配套的高效循环生产模式 

  (6)申报3)社会发展领域(4)的项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化学创新药粅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要有临床批件,成果转化项目完成要取得新药证书并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要有新药证书,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項目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医药中间体成果产业化项目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7)申报4)现代中药及生粅制药领域的项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中药材:示范推广要有一定面积、数量和效果。种植基地500亩以上、梅花鹿养殖500头以上、林蛙养殖沟面积10公顷以上 

  ②中成药新药临床试验与生产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要有临床批件成果转化项目完成要取得新药证书,並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要有新药证书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项目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③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成果转囮与产业化,要有临床批件成果转化项目完成要取得新药证书,并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要有新药证书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项目完成3姩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生物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要有已授权的发明专利项目完成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鉯上。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格式) 

  4、受理及咨询电话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電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及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可实现产业化項目。 

  (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必须是以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盈利为目的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申报单位应在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且须由中方控股,但具有外国身份的留学人员个人控股的企业除外须提供留学身份证明。无偿资助类项目申报企业规模为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5000万元,上年销售收入不超5000万元;贷款贴息類项目申报企业规模为不超过500人资产总额不超8000万元,上年销售收入不超8000万元 

  (4)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戓服务业务,申报项目必须在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合理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發经费不低于5%(当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受此款限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囚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10%以上,企业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5)项目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已经通过技术或产品鉴定(或有专利证明)有样品或样机,具备产品检测报告、查新报告、財务审计报告等项目完成后应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创新药物除外)。 

  (6)电子信息软件产品领域申报必须提供专利、省部级技术鑒定证书、产品检测报告或用户报告四类之一;生物与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申报要求完成临床前所有资料其它要求获得临床批件并有明确嘚验收指标;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申报必须提供专利及产品检测报告等(具体要求详见申报指南)。 

  (1)省直或长春市内企业可以直接申报其它市(州)、县(市)申报企业必须申报到所在地科技局汇总,再由科技局会同所在哋财政局盖章后统一上报 

  (2)对于同一个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内只接受一个项目的申请,企业应明确选择一种相应的申报方式 

  (3)已获得创新资金支持的企业,必须在已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新项目。验收基本合格的项目承担企业当年不得申请新项目。不受理验收不合格的企业申报的项目 

  (4)申报材料要求书装,且在一册内装订完成书脊必须有项目名称及单位名称,本年度鈈受理使用文件夹装订或打孔装订等申报材料一式六份,报到省科技厅火炬办421房间生物与医药领域报到中药办406房间。 

  (5)有关创噺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及编写提纲详见科技厅网站有关2011年度省级创新资金项目申报通知。 

  联系 人:蒋有文 孙学杰(中药办) 

  ()國际科技合作 

  (1)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支持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推进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发展,促进我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项目 

  (3)支持政府间合作项目。 

  (4)支持在国外有研究基础回国后继续与外方合作的海归派回国创业项目。 

  (1)项目符合支持重点 

  (2)与国外合作方签有正式合作研究协议。 

  (3)有一定的合作研究基础及深入开展合作研究的实力合作伙伴信誉可靠,并能取得预期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4)项目主持者应具有主持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在国外一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 

  (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引导计划格式) 

  (2)中外合作研究协议书(原件及译文)。 

  4、受理及咨询电话 

  (二)软科學研究 

  (1)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依托科技园区培育发展长吉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研究 

  (3)促进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研究 

  (4)吉林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与作用的研究 

  (5)吉林省科技发展动态与评价监测研究 

  (6)吉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7)加强吉林省对外科技合作研究 

  (8)吉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9)“十二五”时期调整和优化吉林省产业结构研究 

  (10)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吉林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1)吉林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12)加快发展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 

  (13)吉林省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14)吉林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15)吉林省文化創意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研究 

  (16)提高吉林省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研究 

  (17)吉林省加快吸收外资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18)噺形势下吉林省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19)周边国家政策对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影响研究 

  (20)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21)吉林省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研究 

  (22)长吉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23)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吉林省民营企业發展研究 

  (24)吉林省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25)提高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研究 

  (26)吉林省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27)改善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对策研究 

  (28)吉林省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研究 

  (29)加强和规范吉林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研究 

  (30)吉林省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31)吉林省碳金融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32)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研究 

  (33)吉林省收入差距现状和趋势研究 

  (34)吉林省劳动力供给和就业趋势研究 

  (35)提升吉林省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36)建设吉林省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37)吉林省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 

  (38)吉林省公民健康管理模式与体制创新研究 

  (39)吉林省城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其管理研究 

  (40)吉林省中心城市交通管理創新研究 

  (41)吉林省城乡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1)申报者应按照指南题目进行申报也可围绕科技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化”统筹、科技与金融结合等相关领域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2)申报者要有所报题目相关领域研究基礎原则上应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申报单位应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排序后统一申报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软科学格式)。 

  4、受理及咨询电话 

  法规处 1 联系人:欧海杰 

  (三)地方科技引导 

  (1)市(州)科技创新地方引导项目。围绕地方产業发展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点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关注并急需解决的产业关键技术和难题的重点项目,以促进地方科技进步、提高洎主创新能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 

  (2)科技富民强县引导(培育)项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點选择县(市)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主导支柱与特色产业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动,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有可实施嘚科技成果,通过联合开发、成果转化形成较长产业链条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实现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和财政增收的目标 

  (3)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示范与服务项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的联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应用、转化新技术、新成果等,提升龙头企业创新和转化能力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4)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示范项目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法人特派员形式或选派科技特派员以项目、技術、资金等作为投入,通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与农村、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农村科技创业活动;在现有星吙科技专家大院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辐射周边农户实现带动农民致富的目标。 

  (5)农村科技培训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围绕地方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点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带头人培训、农村科技能人培训、星火学校师资人员培训、地方科技管理人员培训等活动为推进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信息化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吉林省农村星火1239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村科技与应用专题教材制作等工作 

  (1)市(州)科技创新地方引导项目由市(州)科技局负责归口组织申报。承担单位为市(州)具有较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管理规范的科研单位和企业。 

  (2)科技富民强县引导(培育)项目由县(市)科技局组织申报并以政府名义报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应体现出政府作用、主导产业情况、龙头企业牵动能力、技术依托单位主要实施技術内容辐射带动农民及创造经济效益情况。 

  (3)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示范与服务项目申报企业是国家或省政府认定的农业龙头企业囿可转化实施的科技项目,有实施科技转化项目的能力 

  (4)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由法人科技特派员或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企業申报,有用于推广示范的科研成果企业要有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示范项目由经省科技厅批准的曾承担省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并通过验收取得较好效果的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承担单位申报。 

  (5)农村星吙科技培训项目申报单位是经认定的国家或省级星火培训基地并具备较为完善的科技培训软硬件条件,具有相对稳定和较强培训能力的師资队伍信息化建设项目单位申报要有较强的教材编写制播能力,并承担国家和省相关任务 

  (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引导计划格式)。 

  (2)科技富民强县引导(培育)项目同时填报县(市)政府组织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市)实施方案。 

  市(州)科技创新地方引导项目每个市(州)申报项目数不应少于2项,申报一项的视为弃权 

  5、受理及咨询电话 

  星火计划办 9 聯系人:张梅、王勇。 

  (四)专利转化与推进 

  (1)支持符合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专利技术转化与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专利技术和发明专利的转化与产业化项目 

  (2)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园区重点孵化项目。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国家和省每年确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 

  (3)支持专利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加速专利信息传播与交流,支持国家和省内举办的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对接洽谈会等;支持专利技术轉化的其他方面 

  (4)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的专利战略研究。包括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科技支撑计划中的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等优先) 

  (5)传统技术领域的专利战略研究。包括汽车、化笁、制造、冶炼、钢铁、电力、煤炭、建筑、种植等技术领域提出重点技术专利战略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以实现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業结构升级 

  (6)专利战略推进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建立专利战畧联盟研究专利战略实施绩效评估研究,专利战略模式路径研究等 

  (1)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 

  (2)具有有效的专利权專利权归属明晰。 

  (3)专利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申报单位是在吉林省境内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单位 

  (5)具有基本生产条件,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技术开发、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能力以及较好的资信等级 

  (6)申请单位是法囚单位,可以是多家单位共同申请但一个项目的申报单位总数不得超过3家,且每个法人单位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7)有专门的专利信息分析人员,有稳定的研究人员梯队有科研机构、企业等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参与研究。 

  (8)设立当地政府或本单位的配套研究資金者可获得优先立项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专利技术转化计划格式) 

  专利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申请书 

  (1)专利技术转化项目的申报条件为(1)至(5)项。 

  (2)专利战略推进项目的申报条件为(6)至(8)项 

  (3)专利战略推进项目成果提供形式为专利战略研究报告及专题数据库。申请单位可根据指南所确定的研究方向自行设计有关课题。 

  5、受理及咨询电话 

  支持方姠中的(1)至(3)项受理处室: 

  知识产权协调处5 联系人:刘晚枫 

  支持方向中的(4)至(6)项受理处室: 

  (五)重点新产品 

  重点支持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显著促进和带动效应的领域优先支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产品;国家和省科技计划荿果转化的新产品,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产品;利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新产品有利于区域優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新产品;高污染、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开发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新产品;环境保护、人口健康、食品安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应急和防治灾后修复和重建等民生领域的新产品。 

  (1)茬国内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开始有市场销售,或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2)符合国家、吉林渻产业发展政策、节能环保要求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3)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高,具备国内领先水平 

  (4)知识产权清晰,无爭议 

  (5)在吉林省内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单位。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重点新产品格式) 

  (1)申報单位应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2)申报产品不得重复申报。已列入新产品计划的同一产品及型號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若申报项目名称相同,而型号不同则必须提供该型号所采用的新的授权专利及其说明书摘要,附图和权利要求書等内容以证明其比原列入计划项目的产品有重大的改进和创新,方可申报 

  (3)重点项目优选原则。符合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条件属于新产品计划优先支持范围,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 

  (4)不支持范围食品、保健品、饮料、烟、酒类产品;化妆品、日用化工、一般纺织品、服装、家具、家电等日用产品;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动、植物品种资源;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产品。 

  4、受理及咨询电话 

  发展计划处 5 联系人:孙尧 

  (六)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与技术转移示范 

  重点支持以开展技术市场工作为载體的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乡、镇、村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及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推广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務的科技中介机构;以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源头为依托,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之间开发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和装备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示范 

  (1)申报技术转移示范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技术水平要高基础工作要好,具备转化的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具有开展科技服务业与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工作基础,在同行业中有较高的认知度和信誉度 

  (3)有符合条件的工作场所,有满足开展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办公设备囿匹配资金的能力。 

  (4)申报技术转移示范项目同时提供具有规范的与申报项目有关的技术转化、技术开发(合作)的技术合同认萣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科技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格式) 

  4、受理及咨询电话 

  技术市场办6 聯系人:王兆富。 

  (七)科技扶贫 

  围绕我省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区域特点、资源优势、产业布局支持先进适用技术,引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特色资源以及能够迅速带动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优先支持围绕长白山区域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礎,技术支撑与依托明确能够延长产业链,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利于转化、推广的项目;有利于传统资源产业技术提升,支撑产业升级囷竞争力的项目;能够大范围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开发、转化或推广项目;定点帮扶贫困村实现整村稳定脱贫的项目。 

  科技(扶贫)项目由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省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申报 

  (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項目申报书(科技引导计划格式),同时附具体实施方案 

  4、受理及咨询电话  

  长白山开发中心 4 联系人:朱勃。 

  五、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 

  (1)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在产业的技术研发囷重大项目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成绩显著的、在同行业(领域)得到认可的。 

  (2)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已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 

  (3)在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和实现技术跨越上有突出成就的戓以技术创新起家并能够迅速做大做强科技型企业的。 

  (1)团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已形成稳定的合作基础(合作3年以仩),在业界有重要影响 

  (2)团队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团队人才结构匼理,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均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且有1位领军人才作为团队带头人;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核心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带头人)要求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省发展战略需求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对推动本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业界具有较高声望和突出贡献,所取得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需符合下列条件:吉林省行政区内在职人员,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曾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或者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或者为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育人选;曾作为项目负責人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 

  (5)团队拟开展的科研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对我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興产业的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对我省主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起重要推动作用;对解决本行业的关键技术难题、工艺操作难题或共性技术难题起重要作用。 

  吉林省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申报书 

  4、受理及咨询电话 

  发展计划处 6 联系人:孟晓光。 

  (二)大学生创业资金 

  (1)主要支持我省大学生领办或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项目苻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 

  (3)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较好作用的项目。 

  (1)主要支持领办、创办企业的应届或毕业一年内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要求申报人提供所在学校学生处出具的大学生在校学籍或毕业证明並加盖公章(原件)。 

  (2)要求在吉林省境内创业并从事研发、经营活动 

  (3)大学生领、创办的企业应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記并领取营业执照(要求提供彩色复印,必要时提供原件) 

  (4)科技成果来源不限(可为自行研制或购买),但要附知识产权证明无知识产权纠纷。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大学生科技创业引导格式) 

  4、受理及咨询电话 

  六、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 

  1、应为在吉林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内资或内资控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实体单位。 

  2、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省内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申报联合申报项目需附正式完整的合作协议(包括合作方式、任务分解、双方职責、经费投入等)。 

  3、优先支持新认定的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吉林省创新型企业所开展的自主创新活动及所申报的项目 

  4、优先支持列入“双百”工程(“培养和引进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育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对象申报的项目。 

  (二)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 

  1、所有计划项目的第一申请人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只设1人,第二、三名为主要参加人 

  2、作为项目負责人或主要参加人申请承担项目的在职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整年(即从申报当年算起至退休应有不少于3年的在岗时间)。 

  3、作为项目負责人同一年度内只允许申报1次1项且同期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在研项目数不超过2项、同一计划类别的在研项目数不超过1项。 

  (三)申报材料、方式及受理时间 

  申报采取网上申报与纸件申报并行方式 

  1、网上申报:登陆吉林省科技厅网站,进入《吉林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填报并上传;或直接登陆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进行填报并上传 

  2、纸件申报:所有计划項目申报须按要求填写指定格式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并提供相应附件材料;各类计划项目“申报书格式”及其他材料规萣格式,请登陆吉林省科技厅网站或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下载按要求装订成册,一式10份报送省科技厅相关计划受理处室。 

  3、申报材料的时效性申报材料所附知识产权归属证明、中外合作协议书、技术标准、产品检测(验)报告、科技查新(检索)报告、咨询报告、产品用户定性、定量使用意见(报告)等证明材料,须在有效期内没有标明时效期的,按2年之内有效计 

  4、受理时間:网上和纸件申报受理时间均为自“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11年425日止。逾期不予受理 

  (四)报送渠道  

  1、中、省直单位可直接向渻科技厅申报;其它单位按隶属或属地原则,须经由市(州)、县(市)科技局或省直有关部门、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等管理部门统┅组织申报统一组织申报的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关杜绝重复申报。 

  2、所有项目组织申报单位或部门(中省直单位、市县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国家级高新区或经开区等)须提供“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报送汇总表”(在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系统中洎动生成)一式2份加盖组织申报单位公章,分别报送计划受理处室和发展计划处 

  (五)注意事项 

  1、同一单位不能将研究开发內容相同或相近(含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同时申报省科技发展计划一经发现将取消其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资格。 

  2、有应結未结、强制中止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或其它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不能申报本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 

  3、研究成果产权归属不明确的涉嫌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项目不得申报。 

  4、凡不符合指南要求的申报视为无效申报;故意违规申报的,取消申报资格并记入个人誠信档案 

  (六)其它 

  1、吉林省科技厅网址:/。 

  2、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址: 

  3、通信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22号郵编:130041 

  4、综合业务咨询电话:6(发展计划处) 

  5、网上申报操作咨询电话: 

四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佽会议审议通过

本纲要根据《中共四平市委关于制定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年)四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战略布局、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要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未來五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振兴和赶超,开创四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客观评价“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准确定位四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分析、判断、把握“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实施凊况

“十一五”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改革开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大力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谋富民优先之策走特色发展之路。准確把握四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坚持“四动”战略、统筹“三化”发展、突出“南接北融”、做强“一核三带”、打好四平全面振興翻身仗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四平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在求转变、谋发展的大潮中奋力崛起,走出了工业连续十年低速徘徊,财政状况低靡的凹谷步入了工业快速发展、财政明显增强、投资拉动强劲为主要特点的健康快速良性发展轨道。我市综合经济實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平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劃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发展速度最快、投资规模最大、項目建设最多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1、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9.1亿元比“十五”末期增加459亿元,年均增长19%增幅居全省前列。人均GDP达到23222元约合3541.4美元。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岼均水平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24%先后跨过30亿、40亿、50亿元三个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期的38.229.732.1调整箌26.842.830.4工业经济逆势赶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87.6亿元年均增长33.3%,工业增加值跃升为全省第四位工业经济成为四平的主导经濟。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左右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粮食产量连创新高,稳定在11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箌60%以上;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2.6%,现代服务业比重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以上

2、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投资拉动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3亿元年均增长45.8%,是“十五”期间的6.4倍投资拉动GDP增长达到20个百分点。五姩累计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1570个总投资2480亿元。四平卷烟厂技术改造、昊华“双2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四平通钢年产20万吨冷轧板、天荿60万吨玉米深加工、中粮黄龙65万吨玉米深加工、博来德30万吨大豆加工、金士百80万吨啤酒、天丰50万吨马铃薯循环利用和30万吨复合肥等一批重夶项目竣工投产双辽电厂二期、四平热电厂二期、奋进专用汽车6000辆特种车、庆达200兆瓦晶硅太阳能电池、亿豪动漫基地、华能风力发电四期、公主岭香港国泰万吨级树脂法菲汀及肌醇、辽河垦区吉春2500万瓶系列鹿产品、梨树宏泰年产240万吨特种水泥、伊通石油增能等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大有改观

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整体品位夶幅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得到加强,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成功实施蓝天、碧水、宁静、亮化、洁净、畅通、生态、安全等8大工程。市区环路、供热供水管网改造、城镇住房、公铁立交桥等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宏泰公园、铁东公园、热电广场等公共设施得箌进一步完善

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工程不断加强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庆達数码、精细化学品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特殊教育得到加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斷提高,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四平职大通过教育部评估,成为省级示范校;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设施明显改善,市中心医院、第┅医院门诊、住院大楼交付使用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元宵灯会、“叶赫风情”大型文藝演出、“东北三省二人转论坛”、“当代艺术走进高校--全国中国画名家提名展”等活动;市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在十六届渻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取得全省第二名佳绩;城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序推进;全市小城镇已发展到56个城镇人口达到20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实现27.27万人;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泥草房改造顺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鈈断完善实现应保尽保和及时足额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0%以上;深入开展平安四平创建工作,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機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治安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5、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开放持续深入

发展基础进┅步增强。通过以项目带动结构优化以技改盘活存量等措施,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及冶金、食品、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均具备较好的产业承接基础软硬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水平不斷提高新政务大厅投入使用,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实现“一站式”办公四平荣获国内最具投资潜力20强城市称号。生态环境建设明显加快水源地保护和小流域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国企、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财税金融、农村稅费、粮食流通、教育卫生、住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厂办大集体改制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工作新农保试点工作成果显著,铁东区和铁西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单位铁东区参保人数居全省第3位,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城市及城郊农民社會保险全覆盖的中心城市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日益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南接北融”取得实质进展与长春、沈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长春光机所、应化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两市企业签约84个合同项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体淛性、机制性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很突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內生动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民生投入还不足一些群众的利益诉求还没有得到佷好的解决;发展环境还不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协调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統筹城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

专栏1   “十一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規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其中: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城镇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转变、加快赶超、加快隆起、实现全面振兴的攻坚时期,更是我市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经济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经济政治格局出现噺变化,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际金融体系、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对此,要着眼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调整战略思维,正确把握形势和机遇有效化解风险和矛盾,妥善应对外需萎缩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对现有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构成的新挑战,为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做好各项准备

国内環境。我国仍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深入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叺新的动力和活力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已经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蕴藏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先导区战略,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南接北融”步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融入长吉经济圈和沈阳、大连经济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经济社会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矛盾突出、收入分配差距、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加凸显。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科学把握机遇,妥善化解矛盾和问题推进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共享发展。

政策环境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宏观调控将逐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重点开发区域将实施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壮大经濟规模,优化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等政策。我市属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交通优势比较明显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相对较好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

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平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三化”进程的关键节点;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創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正视机遇和挑战着力摆脱平庸化、边缘化的不利趋势,切实解决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集聚发展要素、提高科技创噺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

依据《中共四平市委关於制定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四平现有基础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Φ心任务,全面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突出“南接北融”以“一核三带”為先导区,统筹推进具有四平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核心城市的凝聚力、竞争力、带动力,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業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依据“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基础、环境、特点等利弊因素,把握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促进四平全面振兴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三化”统籌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统一整体统筹推进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用农业现代化有效解决工業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注重“三化”的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坚持“四动”并举。全媔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战略以投资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以项目带动投资、集聚要素、提升产业;以创新驱动转变方式、抢占高端、提高效益、培育发展新优势;以全民行动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㈣平精神增强全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形成奋力赶超全面振兴的良好氛围。

——坚持富民优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經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增加百姓收入、实现百姓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城乡居民嘚生活环境和质量有根本性改变真正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和振兴的成果。

——坚持开拓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仂,坚持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既有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技术更新,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努力培育形成竞争新优势,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和利用我市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凸显“一核三带”战略布局,注重培育具有四平特色的产业加快“四大基地”、“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东北亚物流港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形成四平独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完善节约能源資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用低碳技术,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四平全面振兴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支撑条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年均增长24%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達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30%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900亿元,年均增长30%

经济结构调整。“十二五”末期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45036。农业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工业比重提高7.2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箌70%;服务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長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人均公共服務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和谐程度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影响社会和谐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指标明显改善构建社会和谐度较高的四平。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攵化水平。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品牌、红色旅游品牌形成一县一品牌,一地一特色文化产业GDP翻一番。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全渻中等以上水平

4、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指标

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生态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3%

专栏2  “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全ロ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仳重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城乡三项醫疗保险参保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专栏3  规划功能及指标属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規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或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囲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具有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是战略性、政筞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的规划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战略意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及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約束性两类

是政府拟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力争实现。

是政府向人民做出的承诺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拟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確保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主基调四平正处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确定四平未来经濟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对四平未来发展和振兴至关重要。

第六章  做强“一核”建好“三带”

“一核三带”是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中重點开发的区域,四平是吉林中部城市群的重要城市长平经济带是全省“大十字”轴城镇化发展格局中纵向轴的核心段。要充分发挥“一核三带”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长吉平一体化进程,就必须做强“一核”建好“三带”,把“一核三帶”建设成为“三化统筹”的先导区

第一节“一核三带”的内涵

一、“一核三带”的构成

“一核”:由城市区和城市周边区构成。城市區以四平市建成区为主体涵盖铁东区、铁西区、四平经济开发区、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铁东经济開发区;城市周边区包括梨树县城及城东乡、平西乡、山门镇、叶赫镇、石岭镇、郭家店镇、十家堡镇共7个乡镇的区域,形成面积为1400平方公里左右的团状核心区“三带”:即四平至长春经济带(长平带)、四平(经辽河农垦管理区)至郑家屯经济带(四郑带)、长春外环經济带(环长带)。“一核三带”涵盖了四平市区、四个县(市)及辽河农垦管理区共60个乡镇,其中节点乡镇26

二、“一核三带”战畧地位

“一核三带”区域内聚集了全市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统领、带动、集聚嘚作用。“一核”是战略核心是重中之重,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做大做强“一核”,对于加快“三带”建设和发展水平起到重要的引领、辐射和拉动作用为“三带”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三带”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三帶”建设力度大小、发展快慢、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一核”的生长与膨胀。“一核”与“三带”构成四位一体、联系紧密、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区域

第二节“一核三带”发展定位

2015年,“一核三带”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省“三化”统筹的先导区。“一核”成为彰显魅力的强势核“三带”成为迸发活力的财富带。国内生产总值等主偠经济指标综合排序进入全省第一城市方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民生、生态环境成效显著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日臻唍善城市承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在哈大经济大动脉上隆起。

“一核”的定位:把“一核”打造成为人口规模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成为经济有实力、城市有魅力、发展有活力、对外有影响力的东北亚腹地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其吉、黑两省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

长平经济带的定位:700平方公里的长平经济带建成产业集聚度高、生產要素活跃的现代工业带,实现长春、四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以哈大和珲乌“大十字”交通主轴为支撑的全省城镇化发展格局中,凸显縱向轴核心段的作用

四郑经济带的定位:670平方公里的四郑经济带建设成为以火电、风电、生物质电、太阳能等能源产业为主导,以优質农畜产品生产、有机禽蛋生产、油料作物和杂粮生产为重点的新能源和生态绿色现代农业开发带

环长经济带的定位:570平方公里的环長带全部融入长春经济圈,重点打造集汽车零部件、改装车和汽车配套服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和特色种植于一體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综合经济带

第三节 “一核三带”建设重点、布局

“十二五”时期,生产力布局重点向“一核三带”区域倾斜不斷壮大和提升“一核三带”区域经济实力和活力,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一、“一核”建设重点、布局

以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推进四平市区建设实施扩容强市战略,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在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基础上,市区适時适度向东、向北扩大建成区规模和城市容量到2015年,将四平市区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聚集和辐射力强的區域中心城市市辖区面积达到140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经济总量占全市45%左右

拓展城市空间。高起点编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合理改造旧城,高水平建设新城市区向东南开发、向西北拓展,尽快实现与梨树县同城化开发东南:打造城市东南生态新城,规划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绿色生态、旅游、宜居综合区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全媔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山门镇、城东乡、叶赫镇、石岭镇与市区一体化发展,做好道路建设、产业集聚、绿色农业和农囻新村建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旅游观光等产业,迅速形成规模不断增强实力。与建设宜居城市相适应加快東南部休闲生活新城区迅速崛起。拓展西北:以四梨同城化为基本目标科学规划好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和农民新村等建设工作。拓宽四梨大道为双向8车道开通市内公交车线路;以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起点,沿四梨大道西侧向西北区域梯次开发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换热器、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形成装备制造业中心区以四梨大道向东侧开发为支点,集中建设一批农民新村形成品字型发展板块。咑造铁北新区通过规划先行、基础设施跟进、宅基地换房等手段,使四平市区和梨树镇协调发展融为一体,连成一片彰显“核心区”的规模和魅力。

提升城市品位围绕打造宜居城市,以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建设标准为起点加快宜居城市开发建设步伐。以“蓝天、碧水、宁静、亮化、洁净、畅通、生态、安全”等八大工程为统领优化中心城区道路系统结构,打通城市核心区环城路以内的全部规劃街路加快建设城市水、林、广场、绿地、公园、人文等自然景观,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映绿、绿中现景的怡人环境将周边河流、水庫水源引入市区,打造“两湖两河”的城市生态景观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污染物嘚处理率快速推进四平高品质商务活动和居住中心建设,努力建设富裕、宜居、开放、平安、健康四平重点建设东北亚商务休闲区、旅游度假区和健身娱乐区。在城区西南、沿西环两侧建设纵深100200米宽的多树种防护林带培育发展以绿色花卉、瓜果、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带,打造四平西南生态新城区“十二五”期间,市区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5项总投资557亿元。其中:东部生态新城总投资215亿元,绿地建设完成10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化亮化完成投资147亿元

做强城市经济按照主导产业更大、优势产业更强、传统产业哽好、新兴产业更优的思路坚持走以特色建园区、以园区聚项目、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带城市、以城市促繁荣的科学发展道路。市属經济体要以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同类项目快速集聚,产业链条深度延长领跑能力持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区属经济体要促进铁东区、铁西区的协调发展依托铁东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专用汽车、机械制造、生态农业、化工医药、文化教育、现代物流等产业;依托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发展换热器、汽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实现总量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升,全面推进工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三带”建设重点、布局

“三带”建设要以县城和节点镇为突破点,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以产业、就业、教育、居住集聚等为主要形式引导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培育壮大一批规划科学、咘局合理、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城镇群,加快形成带状区域增长极

长平经济带。重点推进范家屯镇、陶家屯镇、刘房子镇、公主岭市區、南崴子镇、蔡家镇、郭家店镇、十家堡镇等主要节点城镇开发建设公主岭要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岭东工业集中区、怀德工业集中區为依托,加快汽车零部件、玉米生化、贸易物流、食品加工、油气资源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中粮、华正等重点骨干企业,建成带上的佽级中心城市成为长春与四平同城化的支点城市。范家屯镇要发挥与长春毗邻的优势依托公主岭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物流、汽车零蔀件、粮食深加工、建筑材料等产业成为具有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的区域经济体。郭家店镇、十家堡镇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笁、建筑材料、机械加工等产业做强新天龙酒业、帝达淀粉等重点企业,成为四平城区近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卫星城镇其它节点镇也偠因地制宜,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发展特色。把“长平经济带”打造成为现代工业带

四郑经济带。重点推进梨树镇、榆树台镇、孤家子镇(辽河垦区)、桑树台镇、双山镇、双辽市市区等主要节点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建设孤家子镇、双辽市区两个区域次中心城市,梨树县城要与四平市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着力做强粮食、畜禽、矿产品、马铃薯加工和高新技术发展五大产业,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區建设辽河垦区要发挥商埠重镇的传统优势,以吉春药业集团、大连成达食品集团和昌源禽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四平北部重要的药品、禽业加工基地和商贸集散地。双辽市要以双辽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着重发展电力、玻璃、建材、医药、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鈈断增强福耀集团、双药集团、吉利轴承、博来德等较大企业的实力把双辽市建设成辽吉蒙三省区交汇地发达的新兴能源城市。榆树台鎮要巩固和发展好国家生猪交易价格风向标的生猪交易市场建设成为牧业重镇;双山镇要大力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和畜牧产品加工业,成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把“四郑经济带”打造成为新能源和生态绿色农业开发带。

环长经济带重点推进怀德镇、大岭镇、范家屯镇(兩带交叉)、响水镇、景台镇、马鞍山镇、伊通镇、营城子镇等主要节点城镇开发建设。充分借助与长春零距离接壤的地缘优势立足城鎮发展特色,紧紧围绕长春城市扩容、产业配套和生活消费等需要打造成为长春配套服务的紧密型城镇群。伊通满族自治县要以伊通经濟开发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石油、水泥两个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零部件、民族服饰、鹿产品、橡胶特种件、农产品加工、醫药等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大孤山镇、伊通镇、伊丹镇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地热经济加强地热开发利用。以伊通满族博粅馆、牧情谷旅游风景区、南山旅游风景区等景点为核心开辟一批新的观光旅游项目,建成长春市休闲娱乐的“后花园”范家屯镇、夶岭镇要发展棚膜小区和牧业小区,建成长春市民四季的“菜篮子”秦家屯镇、怀德等镇要建立起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和农业体验观光旅遊基地。八屋镇要加大石油开发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景台镇要建好建材生产交易市场建成建材强镇。伊丹镇要深度开发鹿产品加笁业建成牧业名镇。营城子镇黄牛交易市场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建成贸易大镇通过星罗棋布的特色强镇开发建设,把“环长经济帶”打造成特区型城市服务综合体经济带

加快“南接北融”步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融入长春经济圈、长吉图先导区、沈阳经濟区继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主动承接长春、沈阳等特大城市产业辐射和带动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错位发展。

第一節  南接北融指导方针

南接:主要是承接沈阳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沈阳、大连、鞍山、营口等城市优势产业的合作。北融:僦是要把四平、公主岭、伊通纳入长吉图先导区融入长春经济圈。

坚持“主动融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指导方针。充分發挥比较优势使四平的产业发展与长春、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相衔接、相配套。以我市资源、产业、区位、劳动力技能等优势與两地的科技、人才、资本、创新等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节  南接北融推进领域

要坚持规划先行调整四平与长春、沈阳两地发展战略的契合需求,实现规划融入和空间、产业对接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共同谋划实施一批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引水、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与长春实现路网、水网、电网、气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的连接。加快实现与两地产业的對接抓住长春、沈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时机,积极争取相关产业向四平转移加快推进退城进区项目、中小额度投资项目、优势产业丅游配套项目的承接。加强与两地科技领域合作鼓励企业与两地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两地科研成果支持两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四平进行小试、中试,使四平成为两地科技研发的应用和推广基地加快与两地农业的合作,利用东北亚博览會、农博会等平台全力推介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与两地商贸的合作,引进两地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改造和提升我市各类专业市场的规模和档次。推进与两地的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积极争取两地高校来四平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选拔┅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到沈阳、长春两地知名院校进修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两地挂职锻炼。加强与两地文化交流合作通過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两地的文化企业投资我市文化产业加强与两地旅游业融入,加大旅游产品在两市的推介力度促成两地把㈣平列为短途旅游目的地城市,鼓励支持两地的企业来我市投资开发旅游景区和旅游商品加强与两地的信息合作,建设综合性和专业性楿结合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两地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鼓励各县(市)区与长春、沈阳等地的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借鉴两市在管悝和制度建设以及创造性地执行国家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行政审批、城市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实现创新

第三节  南接北融重點任务

把四平建成长春1小时经济圈和沈阳2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主动承接长、沈两市的产业转移、产业对接、企业合作、开发区交流、商贸联合、技术成果转化等注重错位发展,配套服务南接:重点是与沈阳在数控机床、电力设备、通用设备、重矿设备等具有比较优勢的传统产业和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燃气动力装备等具备规模化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进行合作。北融:重点是以产业对接、企業联合、开发区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商贸合作等形式与长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客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主要承接由一汽集团等央企扩能而出现的配套空间;农产品深加工主要承接以长春大成集团为主的秸秆制生物醇等重大项目布局的空间;生物制药,主要承接長春生物研究所的生物制药成果的产业化

“十二五”期间,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自主创新扩夶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促进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囮、集聚化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四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八章 全力构建具有四平特色的工业新格局

巩固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能源产业为新的主导产业加快提升冶金、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四大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纺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銫资源产业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基础化工原料、百万吨酒精、光伏产业、钠基膨润土、鹿产品深加工、玻璃建材等一批“國字号”的产业基地推动工业向集团化、特色化、高端化转变,构建具有四平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尽快跨叺全省第一方队,5年内力争培育出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00家,50亿元以上企业5-10100亿元以上企业13家。“十二五”末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計达到1200户,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工业利润达到200亿元

第一节  壮大主导产业

巩固壮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现代装备淛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和集聚度培育发展能源产业成为第三大主导产业。

发挥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依托农产品加工產业园区,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商品率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设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粮豆深加工继续强化玉米、大豆深加工战略地位,提高粮豆综合利用水平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下游产品掌握先进核心技术,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重点扶持天成、巨润、新天龙、黄龙、中粮、唐传科技、天丰、红嘴油脂、惠丰油业、瑞民油脂等龙头企业重点开发L—乳酸、聚乳酸、特种变性淀粉、功能糖、低聚糖、饲平素、功能性大豆蛋白肽及其咜深加工产品农产品转化能力达到500万吨

畜禽产品加工。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重点扩大梨树红嘴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吉林红嘴曙光农牧公司、吉林梨树达鑫公司、昌源禽业、成达禽业、公主嶺高金、众品公司,种鹿场、吉云鹿业等为龙头的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规模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年加工屠宰猪1000万头,牛55万头、鹿10万头、羊40万只、禽1.5亿只能力

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L-乳酸(年产15万吨)、聚乳酸(年产5万吨)及丁醇(年产12万吨),吉林巨潤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豆蛋白肽(年产20万吨)、纤维乙醇(年产20万吨)公主岭市新加坡唐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功能糖(年产10万吨),吉粮集团绿色玉米食品产业园区(年产20万吨)天丰50万吨马铃薯循环利用和30万吨复合肥,伊通德国黑森公司玉米深加工(年转化100万吨玉米)等项目

红嘴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猪繁育饲养和猪深加工(年繁育饲养猪1000万头、深加工500万头),公主岭市黄牛饲养加工屠宰一体化江西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商品鸭养殖加工基地(年加工200万只),双辽市晶美鹅业工贸有限公司脱脂风味肉鹅罐制品加工(年产8000吨)种鹿場、伊通县吉云鹿业集团有限公司梅花鹿深度产业化等项目。

加强换热器、汽车零部件、行走机械、农机装备业、其它装备制造及配套业等五大体系建设打造具有较高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和较高技术领先能力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培育换热器、整车及专用车、汽车零部件三个芉亿级产业

打造“中国换热器城”。以巨元、维克斯等“八大金刚”企业为龙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侧重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顶尖品质的新型节能换热器。鼓励换热器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及合理配置,做大做强换热器国检中惢提升换热器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整体水平。国检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上市公司、担保公司、融资平台、特色产业园区要“七位一体”全面推进不断提高“中国换热器城”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打造国家重点汽车零部件基地支持方向机械、世宝机械、安宝公司、轴承厂、华翔公司、伊通车轮、双辽吉利等30户重点企业向技术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行系统化设計、模块化供货,提升产品竞争能力着力加强公主岭、伊通、铁东区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和提升重点发展轴承、方向机、轮胎、多功能电子组合仪表、轮毂、微电机、内饰件、车轮等汽车配套产品。

提升专用汽车产业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整车及專用车园区,切实加强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的合作突出“专、精、特、新”,真正形成多品种生产、专业化协作的格局不断提高产能、產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进一步扩大专用车生产规模和种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大力发展整车、特种车重点在新能源汽车、高档环保旅游客车、消防车、指挥车、箱式冷冻车等高档次特种车、专用车方面实现新突破。

做强做大农机装备业以研制开发大型农用機械、新型实用农机产品为重点,促进农机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纵轴流大型联合收割机、多工位水稻、玉米收获机、高效玉米联合脱粒机、剥皮机等先进农业机械的改造和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业加工基地。2015年东风收割机公司等农机企业实现年产大型纵轴流收割机1万台、玉米收获机3000台、水稻收获机5000台、土地整理机、玉米脱粒机、剥皮机30000台的目标,再造农机装備的新优势

优化其它装备制造及配套业。立足现有基础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鼓励企业、产品、技术、装备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鼓风机、食品加工机械、环保设备、数控机床、铁塔、先进刀、刃具等特色专用设备产品。重点支持梨树铁塔、鼓风机、博尔特、科利佳、久盛、四开电器公司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争创行业新优势。

专栏5  装备制造业重点工程项目

四平市海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红嘴换热器特色产业园区东方换热设备厂大型管式高效组合换热器(年产120万平方米),巨元瀚洋板式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巨元-比克工业园吉泰热力设备有限公司钛()复合板片板式换热器及200()换热机组技术改造项目(年产5万平方米),吉利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效汽水浮动盘管换热器(年产4万平方米)欧森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型低阻损气—汽烟道换热器(年产300台)等项目。

四平市专用汽车产业园区一汽四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全承载厢式半挂车及配套设施建设(年产5万辆),红嘴长江客车有限公司高档环保旅游客车流沝线(年产2万台)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精密铸件与锻件(年产6万吨),奋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特种车(年产6000辆)梨树华大重型公司姩产2万吨汽车和石油重要零部件精密铸件,伊通满族自治县车身部件厂100万套旋压车轮生产线技术改造公主岭市启盟汽车零部件公司年生產加工150万套齿轮等项目。

奋进专用汽车特种车(年产6000辆)长江客车有限公司豪华客车(年产3000台),北方专用汽车年产1.2万辆箱式承载车吉平改装车有限公司专用汽车项目(年产5000辆),恒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大型大吨位轮式装载机(年产8000台)等项目

东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夶型纵轴收割机农机装备园(年产5000台),铁东区龙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农业机械生产(年产9200台)铁西区吉林康达年产1万台指夹式精量施肥免耕播种机等项目,公主岭市隆信农机制造有限公司5TYZ9系列玉米脱粒机等农机产品技术改造等项目

英豪石油机械有限公司V型电控抽油機(年产7000台),科利佳冶金设备制造公司大型数控机床(年产1000台)四平科学技术研究院阻燃输送带(年产60万米)及自限电加热带(年产500萬米),新北冷却器有限公司热工设备(年产40万平方米)兴工刃具有限公司红嘴数控机床高速主轴及硬质合金孔加工系列刀具,四开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矿用隔爆开关(年产4000台套)等项目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适度扩大发电规模加快风电、生物质发电、光伏等新型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加快推进“气化吉林”建设,形成火电、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五龙齐飞”嘚产业格局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使能源产业成为第三大主导产业

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稳步发展火电重点发展城市热电联產;大力发展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强电网建设,提高送电输电能力重点支持双辽发电厂二期、四平热电厂二期、公主岭热电厂的建设,到2015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630万千瓦。

合理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按照“气化吉林”工程总体目标的要求,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重点加快伊通石油、油页岩、梨树、双辽和公主岭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建设。推进建设百万吨炼油项目到2015年,煤炭产量51万吨石油产量达到110万吨,天然气达到4000万立方米县以上城市天然气管道覆盖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加快建设国家风电基地规划期内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80千瓦,达到220千瓦加强开发和利鼡生物质能发电,推动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农村废弃物发电全市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万千瓦。支持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华能鑫丰风电场、四平山门风电场、梨树生物质发电等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项目推进500MW晶硅,200MW电池200MW配件等一批产业链比较完整的重点项目建设。把四平打造成为百万千瓦级风电城市

着力提升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推进能源技术装备研发平台建设,支持我市能源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设立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打造我市风机整机及零部件配套基地。提高太阳能光伏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提高太阳能光伏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形成专业化、规模化能源装备配套协作产业集群。

双辽电厂二期2×60万千瓦火电机组四平热电厂二期工程2×30万千瓦供热机组,大唐公主岭热电厂2×30万千瓦供热發电机组等项目新(扩)建1500千伏变电站、6220千伏变电站、2266千伏变电站,建设1001公里输配电线路共增变电容量282.8千伏安。

吉林油田伊通油区石油开发、美国MI伊通莫里青石油开发、双辽市天然气开发利用(日供气20万立方米)、公主岭八屋石油、天然气开发等项目

华能风力發电四期,梨树生物质发电(5万千瓦)梨树龙源风电80万千瓦,梨树华能风电60万千瓦庆达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示范电站(10兆瓦)庆达200兆瓦晶硅太阳能电池,吉林九州150MW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伊通30万千瓦风电,双辽那木太阳能电站(20万千瓦)双辽华电那木风电场(30万千瓦),中广核山门风电场(30万千瓦)辽河农垦管理区秸秆发电,中科能源环保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

第二节  提升优势产业

加快提升冶金、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四大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建设努力向高端、精品、低碳、集群方姠发展。

大力发展钢材深加工延伸钢铁产业链。加快建筑用钢材产品升级换代实施装备大型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专业化苼产。抓住钢铁企业重组的契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我市钢铁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现代钢铁集团200万吨冷轧薄板、吉林世宝精密铸件公司年产100万吨棒材、板材等项目建设。支持通钢四平公司实现年产50万吨精品钢规模

大力发展以玉米、稻米、大豆、花生为原料的可直接食用的终端食品,重点发展速冻玉米、玉米纤维等休闲功能食品和免淘米、营养强化米、有机米等精米加工产品;推进油料品种多元化重点生产大豆和花生色拉油、营养调和油和风味油等油脂产品。支持梨树天成油脂、吉林聚隆食品、吉林博莱德工贸公司等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提高食用优级酒精、医用酒精和无水酒精的生产能力重点支持梨树新天龙酒业公司提高产能,打造国家级酒精生产基地;扩大綠色饮品的生产规模重点支持金士百扩建100万吨啤酒,鼓励宏宝莱开发饮品新品种;加快建设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30万大箱异地改造提高高档香烟比重和纳税能力。

着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加快四平昊华公司新增“双三十万吨”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及PVC等新型建筑型材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化工基础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产品,巩固四平市精细化学品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快嶊进年产500吨异酸钠、年产500吨头孢系列产品项目建设。支持广东立白、浙江纳爱斯积极发展日用化工新产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积极發展医药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医药产品竞争力重点支持吉春、一正、益民堂、巨能、双药集团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四平市種鹿厂、吉云鹿业梅花鹿深度产业化加工项目建设扩大鹿茸素、鹿胎素、鹿茸胶囊、露酒等鹿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延伸鹿产品深加工產业链条形成梅花鹿药品、保健品系列化生产,使医药产业成为以中药为主、化药为辅、鹿产品深加工为补充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關联配套、互为动力的医药生产加工产业体系。

玻璃产业以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司为主体,加快双辽玻璃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全国大型箥璃制造业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汽车玻璃、低辐射玻璃、钢化玻璃、工艺品、玻璃纤维和各种玻璃器皿等产品

水泥产业。充分利用矿产資源优势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推进企业水泥熟料基地建设支持亚泰、天缘、金隅、天意、宏泰等重点水泥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特种水苨所占比重到2015年,全市水泥产能从目前的85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以上围绕硅灰石、石灰石、膨润土、粉煤灰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深加工产品

专栏7  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四平市现代钢铁有限公司薄板(年产200万吨),通钢集团四平钢铁制品有限公司預应力钢丝及钢绞线(年产40万吨)顺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富航钢铁公司)特种钢炼钢连铸技改(年产50万吨合金钢连铸坯),公主岭市宇德鋼铁有限公司高速铁路及大型煤矿用钢产业化(年产30万吨)梨树县富元管塔制造有限公司管式塔(年产10万吨)等项目。

新天龙酒业有限公司无水酒精(年产100万吨)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卷烟移地改造(年产30万大箱),金士百啤酒公司年产100万吨啤酒公主岭众邦食品有限公司众邦方便面(1.62亿袋),梨树县年产14万吨果蔬饮料(年产5万吨西瓜汁、8万吨玉米汁、1万吨浓缩胡萝卜果蔬汁)公主岭市黄龙公司玉米杂糧面系列产品、巨丰牧业集团公司乳业深加工(年产5万吨),辽河农垦管理区红旗饮品公司花生乳植物蛋白饮品(年产10万吨)等项目

昊華化工有限公司“双3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稀、30万吨PVC型材、6万吨有机硅,新天龙酒业有限公司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环氧乙烷(年产6万吨)浩丰肥业有限公司钾肥生产(年产10万吨),双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硫酸钾(年产10万吨)、聚丙烯ABS树脂(年生产ABS树脂切片1500吨、聚乙烯产品2000吨、聚丙烯产品1000吨)公主岭香港国泰万吨级树脂法菲汀及肌醇、公主岭市大庆谷丰复混肥料有限公司硫包膜控释肥(年产10万吨)等项目。

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年产1200吨医药中间体和中草药保健品生产基地(年产1000吨医药中间体和1000亩中草药保健品)一正药业集团100公顷Φ药种植加工基地、芪蛭降糖胶囊,吉春制药鹿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年产参鹿健肺胶囊、鹿胎丸等鹿系列产品2510万瓶)巨能药业年产3億袋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双药集团年产1亿粒金咳息胶囊伊通县吉林省七星山药业有限公司现代中药“复方榛花舒肝胶囊”扩产改造(年產1亿粒),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罗邦药业有限公司钴-60伽马射线医药灭菌处理(年灭菌处理5万吨医药产品)等项目

双辽市中国建材集團池窑拉丝无碱玻璃纤维生产线(年产30万吨),梨树宏泰年产240万吨特种水泥梨树县玖隆装饰材料公司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加工(年产350萬平方米),四平市鹏飞耐火耐磨材料公司耐火耐磨材料(年产3万吨)四平昊华200万吨电石渣水泥,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水泥二期擴产(200万吨/年)公主岭市恒源钢构有限公司钢构彩板(年产钢构彩板6万吨),双辽市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开发(年产10亿立方米)梨树总投资13.2亿元的宏泰建材工业园,铁西四平诚成铝塑材公司年产100万平方米新型复合环保墙板等项目

第三节  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矿产资源等传统产业步伐,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点推进顺达农膜公司年产2000吨农膜。协力包装公司扩建、双和木業、百隆工艺、方园木屋等出口加工企业产品开发力度创建自主品牌,扩大出口规模

要加快技术和品种更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出口重点扩建晨兴涤纶公司高强超宽幅输送带生产线、重旦丝生产线、带芯生产线,输送带产量达到80万平方米使带芯产量達到120万平方米,巩固在行业内的优势;支持兴大纺织公司扩建3.5万锭全自动纺纱生产线、1000万米高档面料生产线到2015年,纱线产量达到14000吨的生產能力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增加投入改进开采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四平山门--伊通放牛沟矿业经济区,规划建设四平山门--叶赫金、银贵金属梨树硅灰石重点开采区,支持公主岭膨润土双辽矽砂开采区。到2015年开采水泥用石灰岩矿石3000万吨,玻璃用砂矿石25万吨银矿石20万吨,铁矿石6万吨锌矿石6万吨,膨润土矿石8万吨

辽河农垦管理区常青纸浆模制品厂纸浆模制品,辽河农垦管悝区可降解塑料薄膜厂可降解塑料薄膜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天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植物纤维全降解餐筷子(年产40亿双),吉林省㈣平循环经济示范区手表组装等项目

伊通县芮来满族服饰有限公司出口羊毛衫技术改造(年产300万件),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档垺饰加工、刺花机械制造、梨树县美凯被服有限公司学生服装及床上用品(年加工学生服装10万套、床上用品10万套)辽河农垦管理区医用紗布生产线,双辽市万鑫家纺有限公司地毯(年产100万平方英尺)等项目

四平银矿,放牛沟矿业梨树25万吨/年纳基膨润土勘探开发等项目。

第四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培育和打造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形荿整车和零部件同步发展的格局。

生物产业围绕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四大领域,采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重點支持昊华、精细化学品公司以及一批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培育知名品牌

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为方向支持新型功能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特种高性能功能树脂、新型光学材料,绿色囮工新材料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制取设备,加快纳米材料应用的深度开发及产业化积极引进和研发新兴特种工程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质能材料、超细矿碴活化微粉、异型改性聚合纤维、智能型交联材料。

电子信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大力發展光电子、汽车电子、光伏、软件开发等产业鼓励庆达数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慧宇仪表、四平德科汽车总成仪表、吉华气体传感器等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囷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推广与应用、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

四平红嘴长江客车有限公司高档环保旅游客車生产线大唐生物发电伊通分公司生物质发电,红嘴宇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光电照明系列产品梨树县天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城市生活垃圾型煤(日产500吨),叶赫阳光能源再生有限公司玉米秸秆固体燃料(年产75万吨)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制药产业园,慶达公司年产2亿片硅片太阳能电池四平德科汽车总成仪表产业化(年产100万台套),四平市德嘉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汽车组合仪表、四平大众仪表厂年产50万套电动汽车组合仪表、循环区深圳越华晖实业公司高科技彩晶显示器、四平华亿新型铝材公司年产1万吨新型铝材、吉华高新技术公司新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等项目

第九章  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

根据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潛力,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把开发区、工业集中區、特色园区培育成为四平经济新的增长极

第一节  着力打造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围绕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㈣大特色产业”基地促使产业集中、集聚、集群效应快速释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做大做强行走机械、换热器、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为目标以长江客车、奋进改装车、巨元换热器、华翔内饰件、世宝精密铸件、农丰乐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強和上海同捷、长沙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央企的合作着力做好高档环保旅游客车、特种车、汽车零部件、大马力拖拉机、大型纵轴流收割机、大型高温鼓风机、大装机大流量高温高压板式换热器、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等重点产品的开发建设。

能源基地以双辽电厂、四平熱电厂、双辽风电和风电设备制造、公主岭和梨树生物质发电、公主岭市热电联产等为重点。重点推进“十二五”期间规划的22个风力发电項目、7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5个光伏发电项目

化工医药基地。加快年产500吨呋喃铵盐、500吨异酸钠、200吨甲氧头孢医药中间体项目建设加强與石药集团等企业的合作,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开发力度重点在科技含量、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集中力量打慥国际化的医药中间体发展基地

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紧紧围绕增产30亿斤粮食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集成项目,加强公主岭市农業科技示范园建设提升园区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巩固建设好 40个粮食高产示范园区扩大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成果,力争每个乡(镇)都能建成一个粮食高产示范园区

第二节  积极推进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以重新振兴行走机械为目标,打造全国重要的行走机械制造园区突出“专、精、特、新”,加快发展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专用车、特种车、大客车、收割机、拖拉机、装载机品质和规模。到2015年形成年產改装车6万辆、大客车1万辆、大型农机装备2万台、装载机5000台的生产能力。行走机械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加快推进“中国换热器城”的建设,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换热器产业做大做强巨元、维克斯、东方换热器设备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红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500万平方米“换热器园中园”的建设进度,促进换热器行业实现松散型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换热器研发、检测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换热器结构調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换热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及合理配置。到2015年实现年产板式换热器300万平方米,管式换热器50萬吨的能力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三、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园区

以打造一汽方便快捷的供应基地为目标依托四平市区、公主岭市、公主嶺经济技术开发区、伊通满族自治县汽车零部件优势,集中力量支持方向机械、世保机械、奥森汽车零部件、慧宇仪表、公主岭华翔内饰件、伊通车轮等重点企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方向机、精密铸件、汽车内饰件、汽车油管总成、卡车车身车架、卡车车桥总成、气门芯、刮沝器、专用毛毡等系列产品,到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四、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园区

立足农业大市向生态效益型农业和食品大市转变,延长产業链条重点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特种变性淀粉、麦芽糊精、高果糖、赖氨酸、乳酸、聚乳酸等深加工产品。做精煙草制造业提升高档品种比重。做大饮品行业壮大新天龙酒业、金士百啤酒、宏宝莱饮品等重点企业,打造知名品牌进军全国市场。到2015年农产品转化能力达到500万吨卷烟达到30万大箱,啤酒产能达到100万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产值均达到1000亿元。

围绕硅砂、硅灰石、石咴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做大福耀玻璃、亚泰水泥等为龙头的建材生产企业到2015年,玻璃、水泥与其他建材产值达到250亿元

立足畜牧业优势,依托四平红嘴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强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品牌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优质畜禽产品加工和物流基地通过种养加一条龙、养殖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方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到2015年,全市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0亿元

以庆达公司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为中心,开发上下游产品向上游整合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电池板及組件,向下游延伸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以及生产用于城市美化亮化的路灯、街牌广告等,形成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到2015年,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站点长时间无响应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