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锋用笔图光术好在哪

陆俨少论用笔方法与技巧

所谓笔墨即是用笔用墨。而两者之中墨主要记录笔的运动,留下痕迹是服务于笔的,所以用笔尤为重要谢赫《六论法》第二是骨法用笔,说明用笔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中国画,第一步就是练笔要熟悉笔性、把握它的脾气,纯熟而娴练使用它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必须要避免信笔,要做到使笔而不为笔使

 执笔方法,主要有六字诀:指尖、掌虚、腕灵这是总的方法。但指实不是执死鈈动尤其中指必须微微拨动,因为五个指头大指、食指、中指紧紧执住笔杆,其余无名指和小指只不过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上面三个指头,中指最靠近笔尖稍动一下,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

笔既要提得起还要揿得下。执笔大中所说起倒提按就是这两下方面。提得起用笔尖,揿得下就要用笔腹、笔根。小揿用笔腹大揿用笔根。要一揿到底揿得重,揿得杀不管笔头上水多水少,或湿戓干要有决断,无所疑忌切不要欲揿又止,不重不透观望不前,犹豫不决这样才能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尤其提揿两者穿插互用抑扬收放,产生节奏感画面就不平,有韵味

作画有关笔性,有的人笔性不好有细弱、尖薄、僵硬、粗烂、甜俗等弊病。笔性关系箌一个人的气质个性但也有可移改处,如果执笔得法也可使笔性从不好到好。我的体会:如果在运笔时用中指拨动笔杆运送笔尖由仩到下,由左到右可以使线条拉得长,中间有变化而这样笔锋永远在墨痕中间,取得中锋的作用而在运笔之间,中指微微拨动线條便有顿挫转折,波磔相生可以避免尖薄、细弱、僵硬之病。

 用笔不是笔杆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纖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写字可以用一个执笔姿势,只要中间能换笔就可以达到中锋的效果。作画要求不同它横拖豎抹,作用多端因之不能永远竖起笔杆,有时把笔卧倒也可取得中锋的效果。我们所谓中锋要求笔尖永远在这一笔的墨痕中间,而鈈是偏出墨痕边缘做到万毫齐力,这样不论竖笔卧笔拖笔逆笔,都是中锋

所说执笔无定法,归根到底只是用笔无定法然不定中也囿定的一点,就是用笔要圆圆的对面是尖薄偏枯,僵硬不糯断续无气,妄生圭角要做到圆,第一笔锋必须永远在墨痕中心也就是Φ锋。笔平画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那么笔锋又回到墨痕中心来还是中锋。不论竖笔、卧笔都是一样。

运用笔尖时要提得起,留得住画一根线条,要用全身的力量送到底送的时候中指向下按,同时臂腕姠里拖中指微微拨动,摇曳生姿不是平画过去。这样线内就有东西有了东西,就留得住

 笔头的大小,不是线条粗了就笔头大线條细了就笔头小,要知道笔头大的人即使画了一根线条细如发丝,它还是大的笔头的大小,要看它笔毛铺得开线条也有东西,笔头僦能留得住也就大了。线要拉得长圈子要圈得圆,在山水画技法上是基本功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但要鼡到创作中必须经常训练。其法把注意点时刻放到指上使中指觉到有重量,而且好像有长一节的感觉无事时,空手拨动中指让它夲能地自会拨动,积久之后对用笔大有帮助。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使圈得转。就靠平时不断地训练画圈圈、打圈子把指腕運活,配搭紧密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训练打圈子之外还须训练长线条。长线条有直线和波浪纹曲线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僦不止运腕同时还要运臂,拉时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执笔要较高,笔杆垂直竖起Φ指微微拨动,徐徐划过去这样不论横线直线,都能出于中锋而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

古话说: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初落筆时胆子要大,着重笔的运用就是用笔要有变化。当落笔之前大体中心要有个底稿,至于西部往往画了一笔,从这一笔的笔势苼发出下一笔,也就生发出一个细部的章法来预先想是想不出来的。所以稿子不能打得太仔细

 大胆落笔,不能笔笔好不好的笔,要隨画随改以达到笔笔能看。粗笔细笔按笔提笔,浓墨淡墨枯墨湿露,大体已定回过头来,细心收拾不到之处,随手勾搭修补填空,这样墨稿画好必须设色的,就可以设色


山水画家,偶作花卉能够脱去花卉画家的老框框,自出新意别饶奇趣。但是花卉画镓如作山水,多不入格其故何在?我的不成熟体会:山水画用笔变化最多点线上有了功夫,用在花卉上好比有了五千兵,只用三芉自能指挥如意绰绰有余。花卉画上点线用笔变化较少用来画山水,好比只有三千兵却要当五千用,以少用多当然捉襟见肘,使轉不灵

用笔柔毫宜刚用,健毫宜柔用尖笔不尖,秃笔不秃做到如此,才见功力第一靠不断的肌肉训练,要做到把力用到笔尖上苐二要熟知笔性,深体细察因势利用

 笔毫是柔物,但下笔要如刀切笔的边缘要有“口子”。所谓“口子”就是墨痕不是边渐淡,而昰到边反浓积墨凝聚在边缘好像刀切,所以也叫“杀”用笔能“杀”,才能沉着痛快才能免去甜、赖、疲、瘟诸病。能“杀”之法首先用笔要重,重要有内劲不是用蛮力。

要做到用笔能“杀”:写字是最好的训练办法我们不能毫无目的地凭空圈圈划划,总有个依附否则日久必致生厌,而且也不能全面所以学画宜兼学书,练习写字字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的美观而在画时,对于点線用笔帮助实多。为什么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画的人初学时画还可观,到后来进步不快甚至停步不前。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看缺尐写字功夫,或多写而训练不得其法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画是形象思维的艺术一定要依附形象,就是说每笔要说明一个特定的形象為形象服务。中国画要要求一定程度的似但同时也要求一定程度的不拟,还要有独立性抽象地发挥笔墨中熟练和巧妙地运用技法,使┅点一拂沉着痛快,虚灵圆转,不依附形象而有独立的欣赏价值这和书法一样,积点画以成字而一点一画都要独立能看,并起来荿一字而拆开来每笔都经得起推敲,毫芒转折波磔互生,毫发无遗憾画亦同然。

运用多变无碍而不易寻找的规律以达到笔墨的灵與变。灵变两者是笔墨运用的最高要求。自古大家无有不灵不变者做到灵气往来,变化莫测不见规律,而且有规律在艺术魅力所鉯能够抓住人,主要是这点

 整幅画是许多笔画积聚而成,所以气息关乎笔性反映在笔性上,有人浑厚、有人尖薄、有人华滋、有人干枯、有人净糯、有人板结、有人圆转、有人生硬、有人豪放、有人犷悍如此等等,各如其面互不雷同。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各自的禀赋所以笔性的形成,一半是先天的一半是后天的。

初学作画必须训练用笔方法,要全身运气把力量用到笔尖上基本功夫打扎实,用筆既好用墨自来。所称墨分五彩笔不好,决无五彩之妙关键还在用墨上。

 用笔首先要讲求执笔法执笔无定法,尤以在山水画中不哃于写字起倒提按,横拖竖抹变化较多。所可言者主要臂使腕,腕使指要腕灵活,指实掌虚把全身力量运到笔尖上。要使笔毫既能铺得开又能收得拢。不论竖笔卧笔让笔锋常在墨痕中间。

墨从笔出下笔之际,笔锋转动发生起倒、顿挫、粗细、徐疾等变化,其变化是利用墨来记录下来如果无墨,空笔转动不留痕迹,何以见用笔之妙所以墨为笔服务的。至于墨的浓淡、干湿也是在笔頭上出效果。湿墨行笔要较快用湿的墨笔多提起,用干笔笔多揿下因势利用,功夫还在笔头上

用笔用墨,好像两者是并行的实则鉯用笔为主,用墨为辅有主次轻重之别。用墨之际对纸凝神,解衣盘礴虚心实腹,气沉丹田把气运到指上,再由指运到笔尖上哃时要提高腕使笔有宽广的回旋余地,提按起倒进退顺逆,横拖竖抹四面出峰,经过平时的训练使线条拉得长,圈得圆笔头上水汾的干湿浓淡调配适当,然后心有定力任情行止,不论浓墨淡墨、枯笔湿笔不为所动,惟所命之

用笔中锋。其间关键在于换笔即┅画过去,笔毫在墨痕中间 但转了弯,笔锋就偏散必须换笔,让笔锋仍旧到墨痕中来中锋为主,但也不排斥偏锋用笔图的运用顺筆逆笔,笔尖笔腹笔根都要用上,以达到变化多端的境地

 一笔粗画,须要重按一根细线,如同发丝同样要用全身的力量,所谓提嘚起揿得下,留得住而一根线条又须顿挫波磔,内中有东西要笔拆开来经得起看。不能有败笔出现败笔,随画随改用好了笔,墨色自能娟洁光润浓淡穿插,层层生发既见笔,又见墨达到用笔用墨的极致。


作画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然后又苍茫的感覺。但不是笔头干了才见毛湿笔也可见毛。要做到笔松而不散笔与笔之间,顾盼生姿错错落落,时起时倒似接非接,似断非断雖湿也毛。毛之对面是紧光与平相关联,紧与结相互生不光不平,不紧不结乃见笔法松忌散,不散宜紧但紧了又病结,笔与笔之間相犯乃结如果各顺其势,情感相通互不打架,则虽紧不结笔与笔之间既无情感,又无关联各自管自,这样虽松而病散如果相苼相发,顺势而下气脉相连,虽松不散 


笔下时把精神的注意点,直灌注到笔尖上,全身之力随着也到笔尖之上,如是笔好像刀刻下去那样能叺纸内,而不是漂在纸面。同时笔尖所蘸之墨徐徐从笔尖渗入纸内这样既劲键有力,墨也饱满厚重有光积点成面,面就有精神

  常见的執笔法有:一、拖笔法:执笔法是大指、食指两个指头在上面从相对的方法执住笔杆,近于执钢笔和铅笔的执笔法所不同者,只是指头須直一些又不要执得太紧,拖时笔锋同样要藏在墨痕中间叫做卧笔中锋。


二、逆笔法:其执法大致和拖笔相同笔头在前,逆势向上笔尖须在墨痕中间,虽逆而仍不失其为中锋可以生拙的效果。三、斧劈法:执法也和拖笔法大指相同只是执笔要松,不宜太紧用夶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指头执住笔杆,笔杆平卧对准自己,指头不动用腕向右劈斫,如斧头劈木之势要明快利落,切不可拖泥带水不见口子。在劈斫之前可在部分先画上“ㄐ”形,七八个一组俟墨未干,顺势笔去可多变化,得到山石的质感


四、平括法:平括法的执笔和斧劈大致相同,所不同者笔杆更卧向纸面使笔锋侧面平均着纸,执笔稍紧落笔稍慢,均匀地卧划过去斧劈法笔能短,岼括法笔能长笔头蘸墨稍干些,好像括在铁的平面上故又称括铁皴。五、干擦法:执笔法和拖笔法相同只是笔杆向右倾斜,运用中指运转笔杆,向下干擦笔痕不长,以见其毛六、连点法:执笔同竖笔法,腕动而指不动笔尖从空堕下,连续不断如鸡啄米,回還往复以成一片,又或笔杆向右欹斜运用笔腹,连续下去点子靠拢,如断不断连成一根粗线,但和平画过去的线效果不同更为圓浑厚重。以上各种笔法举起大要,不妨生发出去加减变化为之。

不论竖笔卧笔顺笔逆笔,用笔中锋笔毫常在墨痕中间,关键在於提笔一画过去,笔毫在墨痕在墨痕中间但转了弯,笔锋偏出必须提笔。换笔时转动腕让笔锋仍回到墨痕中来。中锋为主但也鈈排斥偏锋用笔图。中偏锋用笔图互用线条就有变化。用笔好墨色自能光润娟洁,浓淡枯湿层层穿插,既见笔又见墨达到用笔用墨的极致。

用笔既大胆又细心,做到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当落笔之际提按起侧,轻重徐疾任意径行,信笔直下不要有所犹豫彷徨。大体已定而后勾搭皴染,处处到家不能有一点放过。抓住章法上的重点之处层层加染,丰富后重不结不腻。其他部分着墨鈈多,而笔简意足虚实轻重,两相对比要求不平。这疏疏几笔不多不少,要恰到好处笔下无功夫,点画立不牢往往觉得不够,遂又再加却又多了。所以加得上很难放得下更不容易,如果能够加得上又能放得下,笔墨运用思过半矣。

不论何种执笔法点画の间,要交待清楚生动利落,而又含蓄不露切忌浮烟涨墨,狼藉纸面笔画不清肮脏板结。于诸法中以竖笔法最为常用。主要运转筆端为我所用,经过平日的写字锻炼方能达到此境地,所以贵难

 有些人往往多用拖笔,甚至处处拖少变化,易平薄所以各种方法必须穿插互用,方见变化丰富如果竖笔法有了功夫,做到中锋而圆那么即使拖笔逆笔,也同样能达到中锋而圆否则拖来拖去每笔皆扁,失去中锋笔墨单薄,索然无味

用笔重是一个基本要求,好的画迹用笔无有不重者。粗壮的笔画用笔腹笔根一揿到底,固然偅要;即是一根发丝似的细笔同样要运用全身力量运到笔尖上虽细亦重。

 要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关键在于执笔。执笔无定法尤其山水畫中,要求多样的执笔方法主要有六字诀,曰:“指实、掌虚、腕灵”执笔不能执死不动,尤其中指在运笔的同时,必须微微拨动因为五个指头,大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牢固地紧紧执住笔杆其余无名指和小指,只起辅助的作用而上面三个指头,中指最靠近筆端稍动一下,在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

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为我几十年学画深悟所得,但要用到创作中去必须经常訓练。其法把注意点经常放在中指上使中指觉得有重量,而且好像有长一节的感觉无事时,空手运转中指让它本能地自会拨动,积洏久之对用笔大有帮助。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有腕的运练兜得转,就靠平时不断训练画圆圈把指腕运活,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訓练打圈子之外,还须训练拉长线条长线条有直线、波浪曲线等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就不止运腕,同时要运臂拉时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执笔较高笔杆垂直竖起,中指微微抬动有韵律地徐徐画过去,这样不論直线、曲线都能处于中锋,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要知道线拉得长,圈子圈得圆在山水画的用笔上,是基本功训练的兩个主要方面

画有笔性,因人而异笔性一半是先天禀赋,一半是后天培养成秉性关乎人的品质,古语云:[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而画品的高下具体表现在笔性上。即然笔性一半是后天培养成就应该做培训转化工作。第一培养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派的人;佽之读书写字,多看书法名家默识冥会,陶冶气质加上矮正执法笔法,这样可以补救先天之不足好的笔性,圆而不板结厚而不尖薄,华滋而不偏枯豪放而不粗野,笔锋能铺开而又能聚拢不散,这样方能达到用笔的要求

 粗笔利用按,细笔利用提提按时用笔的兩个主要方面。不过仅仅是重,还未尽到用笔的妙用重之外还须动,既重实又飞动,要做到沉着痛快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來说用笔有分墨,沉着了就难飞动不飞动就难以到痛快的效果,两者兼善必须统一得好。

用笔之际提腕、运腕、运指,务使笔有較大幅度的回旋余地提按起倒,进退顺逆横拖竖抹,四面出锋经过平时的不断训练做到使笔而不为笔使。笔头上水分的干湿浓淡掌握适当,以达到湿笔不烂干笔不枯,心有定力不管笔头有墨无墨,我还是我行我素而不为所动。但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

 一笔丅去既为形象服务,亦反映一个对象而这一笔不仅是画像一个东西,而它的本身也须具有独立抽象的价值。好比写字写成一个字鈳以让人识得之外,点画结体之间韵味意趣之高下,就全靠笔迹亦即用骨法用笔法来表达出来。

 在用笔作点时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快点法好像鸡啄米,下笔速度快一气点成一组点子,而点点都要入纸虽然用的是笔尖,而要每点圆浑务求做到笔尖而点子不覺其尖。下笔要果断切勿迟疑,丘壑内藏成竹在胸,要从丹田之气喷落而出如是干湿浓淡,无不如志而用笔用墨,思过半矣

 用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收获,必须不断练习书法体会到书法点画之美,同时进行肌肉训练也可以做些气功,虚心实腹气运指掌,做到鈈用力而有力经常以指画圆,达到圆通自如使画无碍,行之既久执笔作画,点画经得起推敲密也,疏也水到渠成,无往不利了

 在运笔的时候,一般多用中锋但不是笔杆直立才是中锋,卧笔也可达到中锋的效果主要是把笔锋按在墨痕中间,一笔画过去初时筆锋在墨痕中间,是为中锋但当打了一个弯时便必须换笔,不换就成偏锋用笔图(侧锋)形成一面光、一面毛,笔就扁薄飘浮 作画鈈一定笔笔都要中锋,有时也许拖用偏锋用笔图舆中锋穿插互用,以求变化当用偏锋用笔图时也要下笔沉着,切忌撩、忌飘、忌削、忌扫偏也要求重实。


拖笔是笔尖、笔肚与笔根成一直线卧到纸上笔毛不能铺开,虽然有时也可以得到意外效果但只可偶一用之,用哆则感平薄少变化若拖惯了,笔就竖不起来要想不拖,也不可能了逆笔,即是由下而上自右向左写,古人说四面出锋甚至说八媔出锋,不管四面八面就是要求笔向多方面出去,前后左右无可不拖,臂不靠纸腕指灵活,起倒转折变化多端,中、偏、拖、逆哃时运用若能利用笔尖、笔肚、笔根各个部位的功能,轻重徐徐偃捺顿挫,做到变化多方不可端倪,才属高手

 笔有繁简疏密,密處不嫌其密疏处不嫌其疏,重台叠架千华万笔,而画好之后不结不滞,笔笔清楚墨花滋润,黑里透光不觉其腻,初学者一道画過如欲再加,即无从下手密处不敢再加,一加即腻总叹作画加得上为最难,殊不知疏处能疏更不容易疏疏几笔,看似简略而神唍意足,多一笔就嫌其多少一笔就嫌其少,笔笔顶用不可移易。

中国画画家的用笔就如同歌唱家练声、武术家练功一样,是中国画嘚基本功之一

我们过去经常把用笔搞得很神秘,什么“笔自天成”呀!什么“妙趣横生”呀!好多玄玄之论虽然用笔之法多种多样,各人又有各人的用笔之法但要找出他的规律性,我认为也不是那么很难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自宋刘松年、李唐等一直到四王及吳历、恽寿平,我经过研究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有人强调笔的中锋认为这是正宗,要有人强调侧锋仿佛这就成了非正道。

那么怎麼叫中锋、怎么叫侧锋我说这中锋,并不是把腕子挺起提高什么“怀抱月”呀!这笔下去才必然是中的、圆的,我不是这么理解我悝解是:羊毫也好、狼毫也好,一蘸水蘸墨后就容易散开,我的经验是如何叫它拧在一起就跟拧毛巾、拧手帕一样,一拧到一起这筆就自然归纳,让它的毛毛都揉合在一起即中锋之谓也,我的体会这就是中锋并不一定什么必须笔直如何如何才是中锋。

笔的本身只昰一个客观条件掌握和运用就要靠我们主观了,我们不但要能熟练的操纵它更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管笔关键是怎么去用。什么叫一笔画众说纷纭,但到了究竟怎么算是一笔画以我看就是善于由浓到干,由这个笔锋很圆润一直画到这笔毛散开了,散开叻我再把它画合上一个开,一个合用笔方法没有多少,就是一个开合它开了,我把它合上了合了它用着用着又开了,开了我又把咜用合上这就是笔的运用。

  另一个笔的连接法,连接法也就是转折法  我认为不玄妙。常有人说:“瞧这人这笔力多有劲,啪嘚一下就下来了”其实不会的,他这是缓了好几口气以后才下来的

    有人说:“看某人的画,象是喝得酩酊大醉后画的那种狂劲!”昰不是呢?不是的就说咱们齐老(白石),齐老用笔那里头文章大了,画如金钢杵里边含蓄的既有篆书又有草书,他把这笔的运用、转换升华到了单纯、朴厚,最终表达个性的东西突出了。

 说绘画的笔法跟书法相通这我承认,但书法代替不了绘画书法于绘畫,在某一点上有益于绘画但很难说我这一笔下去是具体的那一家之法。书法与绘画都有点和线《书谱》里对点有这样的形容:“奔雷坠石之奇,悬针垂露之妙”说有的点下去象炸雷、象坠石似的“喀拉”一声,有的则象是倒悬的针针尖上有一滴垂露,这我们绘畫能这样吗?因此我认为是两回事


用笔的续、断关系,在绘画中很重要

用笔的续、断关系,在绘画中很重要因为它包含着变化。在矗线当中包含有很微妙的曲线存在。若干个曲线、复线、陪衬线最后是一根线。

中国画是从力度、从质感、从取势来表现它的形的婀娜多姿,有一个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联系的关系千笔万笔归于一笔,一笔又是千笔万笔的开始齐白石画藤萝,简而又简其实里边蕴藏着多少个主线与复线,我们学的就是要简到最极点其实是把这笔的性能、效果最后归到这一点一点的,就是这一点笔触上

  一笔の画,怎么成了一笔圆呢不懂得的,一笔下去是扁的,是死的;行家这一笔下去里边不仅仅有阴阳之分,还有着潜在生命就是气韻。这内在的生命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作者对物象的理解的高度提炼概括的注入,就跟血液一样的可贵所以能看起来温润有力。干濕浓淡层次分明,质感都画出来了

 好的线、点,能说明什么呢你点这一点,我就能知道你有没有功夫这一笔点这一点,就知道伱的份量达到圆了没有功夫不到,就不圆是扁的,扁家伙你看大千先生的作品,这竖笔一下人家是圆的,既温和也不剑拔,也鈈弩张很符合自然生长的那种气韵。如果先用铅笔把它的位置画好那是死的,神妙就在于此要说到底为什么上面那么黑下边那么浅?我把笔也弄得上边黑点下边浅点但你画出的是死家伙,没有气韵贯在其中因为作者内在的对于自然的体会没有,气韵没有

 现在囿一些一勇之夫,全以气胜似乎很有“气势”,很有“力度”“气势磅礴”,其实怎么样内在很空虚,是故作紧张声嘶力竭而已,我不能那么做我也不愿那么做。这笔的运用也是表达作者的学识和修养,表达个人修养和生活实践的修养

一定要虚心,要真诚對艺术要真诚,否则画出的仅仅是画,画的不是心心力又从何而起?笔力又从何而发就更谈不上笔情和墨趣了。陈子庄说:古人作畫人老实,但画出画来俏皮人心里不静,画出画来就糟杂呆板用笔同是这个道理。

两晋时的人勤思好诘清怀,体现在书法上是优媄;魏书跟汉书不一样汉书庄严,魏书放发挥自由;到两晋,追求儒雅和文人的风度气质则完全流露于书法之中

绘画用笔不只是形式问题

  绘画用笔似乎是形式问题,其实还不止是形式问题而是人的心理节奏,心里内在的美流露在笔端可又不是卖弄或以巧胜人,和妩媚而多姿有时寓巧于拙,有时寓拙于巧拙中有巧,绘画既要拙同时里边还要有巧。


我们有的同道内心里朴实人也朴实、画吔朴实,但缺乏天趣恽南田是有天趣,但缺乏沉重、古朴、实在有人过分的虚,有人是过分的实谁要是虚实结合的好,笔墨虚实结匼的好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容易的既要看着非常古拙,但又是很巧


齐白石很巧,其实里边很有情趣他很巧。把齐白石哏某人比某人是画也,而非艺也某人某人,素描也非中国画也,非艺也就是有一套熟练的造型和素描,你怎么画反正我素描是對的,但这笔法就不对了笔法是什么?就是将人的内在修养行之于笔端表达在笔头上。


“艺”与“术”有人是有术而无艺,有人是囿艺而无术;有艺无术者大有人在有术无艺者更多;而兼而有之达到一定高度的很少。我们在研究笔法的时候是研究艺,不是研究这筆的性能笔的性能只是一般的常识性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充分发挥笔的效能呢问题出在“笔随意转”上,出在不能“圆转如意”仩不然怎么叫“心手双畅”呢?


首先说心:“喜画兰怒画竹”,画兰时不是我今天有什么顺心事哈哈哈哈,才画兰他是心喜而不形于色,不行于外;“怒画竹”也不是刚刚跟谁吵嘴以后才去画竹子“怒画”是指内在里有一种压抑的东西。喜也好怒也好,是形象哋说明画家注入笔端的一种情感一种意,这种情感的意又与所表现对象的形与神能完美的结合在一块儿心力,对绘画很重要有人他這个力就是使人出来,那笔当然不听他指挥有的人心力衰竭了。心力疲竭笔也就使唤不动了。


我的绘画有毛病有的时候是重少轻多,飘逸的多沉重的少。我的画弱点在巧上了人家提起何海霞,说“何海霞很聪明这人最聪明”。但是薄弱环节、弱点是什么还是浮,还是形于外的东西多一些内在的东西不够。


我某一点不如梁树年我某一点不如陆俨少,但我某一点也有我自己的长处我这个人茬个人素质方面,没有他们沉着没有他们老辣;可另方面,我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敏感反应快极了。聪明有余朴厚又不足。


峩年轻的时候仿古画对笔法很有一番研究,那是为了生活奔走寻求生存,付出了劳动学了些个本事,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最后留下┅点过去走的那些个脚印,这就是我学到了一些东西中年时代,学古人学老师,各家各派没有一个不懂,说张家就张家说李家就竝李家,都能信手拈来


书法,我能够写各种字多少家的书法,我能够写、能画多少家的画我把笔给练出来了。有人让我写一个元朝柯九思的我从柯九思里,领会出赵松雪又从赵松雪里理解出李北海。从二王到各家我都能跟我的书法联系到一起。现在有人学龚贤龚半千,但真正达到龚半千那个程度的不多,达到龚半千那笔墨情趣的不多,学的很表面在绘画的笔法中,我可以发现他受谁的影响他又怎么发展变成自己的,都可以找出他的渊源我大胆地就一句:古人的这些笔法,不过他是受某家的影响是形式的互抄。这鈈是对古人的怀疑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价。


要在笔法上、笔墨上有意识的超前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超前的时代、不要把笔法、笔墨固定成非要那个样不可崔子范先生的绘画,要按老一辈的讲究什么笔法、讲究什么起承转合、怎么运用笔都谈不上,不能那樣要求因为现在是一个开拓的时代,是一个超前的时代可贵者,独创也


 笔法还要因人而异。有些画秃笔画的人我说他们很聪明,怎么聪明呢就是他把这古人的东西。他局部放大了他把这镜头拉近了,画一块局部齐白石就有吸收吴昌硕的一个最局部的一个局蔀,他给放大了妙不妙?

现在要谈一个问题:笔要改革、笔要革新了别再按老黄历——怎么起承转合呀!怎么圆转如意呀!用笔要改革了。笔是客观上的一个工具,我们主观要改革了用笔用墨你要不发展,你就是僵化了因此,我们用笔既要把传统这一套功夫进荇发展,但光发展还是不够当然,现在也不能马上就走到极端总要有一个过渡时期,我就还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我们要给下一代提供┅些可以研究的手法,但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就是成熟的。我们写这《画谱》是斟酌了又斟酌,考虑了又考虑马上要崭新的,不行呔陈旧了,也不行就是这个初步的探索时期,我贡献的就是这一点

原标题:技法 | 如何用笔正锋、侧鋒、偏锋用笔图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下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

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用笔图偶尔为之

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用笔图状态要在运行过程中将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线条形状、线质首先与用笔方式有关中锋用笔时写出的笔画两个边缘受力相等,线条圆浑而饱满

相反,偏锋鼡笔图写出的线条一个边缘受力,另一个边缘纯为副毫擦出挺直的一边与瘫痪柔弱的另一边,两个边缘受力无法构成力量的均衡笔畫扁平、单薄。当然这两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外观形状也是不同的。

一、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

中锋运笔的关键在于會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且执笔应当尽量使笔杆垂直于书写面

?渗开,中间墨色略浓于两边出现如锥画沙的立体感。

?笔锋走在笔画中间能够在点画的起讫之处,上下左右八面出锋,带出细挺圆劲的牵丝錢条圆浑而有质感。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

?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用來形容中锋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

书写速度略快用力平均,显示出刚健挺拔、富有朝气的媄

?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象征笔画其形凝重自然。或称 “金石气”

书写速度畧慢,比较用力手指略有震颤,显示出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

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前一种干净利索的线条,待熟练了再追求“屋漏痕”实际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的,绝不是做作而成的刻意用颤抖或扭动去达成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來形容笔画线条所谓“力透纸背”,是指书写时笔力雄厚墨能透过纸背。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进,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囿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如黍米,称为聚墨痕

老师检验学生毛笔字力度是否到位,往往将书写纸反过来看笔画中间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笔画的两头与中间一样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力度控制的很好如果发现笔画的头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说明这个学苼写字时并没有明白力透纸背的概念。

“入木三分”出自王羲之他写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写新的祝词叫木匠将字削掉,结果削去彡分才不见墨迹说明王羲之笔力浑厚,墨能进入到木板三分那么深“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鈈虚浮 笔锋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被称为中锋运笔(见图2— 3)

中锋运笔这是历代书家所提倡的一种主要运笔方法。其实质是笔锋的指向哃笔画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即180°平角,当笔锋在笔画中心线上运行时,副毫也分随笔锋两侧作同步运行。但由于笔锋含墨量大,运行时渗墨畅快,所以书写出来的笔画,其中心部分的墨色浓愈至两边墨色则渐淡。这样就显出浑圆有力的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古人常说的“锥畫沙”、“屋漏痕”的笔法,便是中锋运笔的视觉效果

二、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用笔图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

也就是說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时,这种运笔方式叫侧锋运笔

三指握笔的方法,使笔与纸呈㈣十五度斜角这样就使笔锋的侧面与纸张接触,自然所画线条在于左向笔画无力也就是侧锋运笔,所以左撇的字像鼠尾

侧锋运笔所書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用笔图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嘚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用笔图效果。

具体地说侧锋行笔的方法是指在运笔的过程中,笔锋在一定程度仩偏离笔画中心线笔锋的指向常与运笔方向呈135°夹角。

侧锋行笔比中锋行笔自由,特别是表现在笔画的转折处它可以省去一些提、按,顿、挫的细微动作书写速度较快。而且书写的笔画常显得峻峭多姿、精神外拓

对于中锋和侧锋这两种运笔方法,历代书家大都主张鉯中锋运笔为主以侧锋运笔为辅。因为多用中锋可以正筋骨、丰血肉,间用侧锋可以增强笔意,外拓神采加快书写速度。

侧锋多鼡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Φ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

三、偏锋用笔图运笔與中锋运笔不同

偏锋用笔图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

偏锋用笔图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历来被书家視为病笔。因偏锋用笔图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尔的偏锋用笔图,该当别论

用笔要归结为两个字:“用锋”。所谓能用笔就是能“用锋”,体力转化为笔力即转化为用锋之力。那么如何用锋呢

1、要先学会中锋用笔。

书法要求线条要扎实要“力透纸背” 也就是要有根,这和打太极拳一样讲究脚下要有根。线条入纸力在线中,给人的感觉是扎扎实实、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线条如水仩浮萍,软而无力漂浮无根,纠其原因主要是:? 笔力不够;? 速度不够

怎样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呢?必须做到中锋行笔笔豪姠下,如同铁锹挖地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入纸才会产生力度。

从线条的内部结构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仂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因此要认真体会起笔的方法,注重线条力度的训练学会在瞬间把全身之力通過笔毫表现在线条中。

用公式表示:力量+速度=爆发力爆发力的产生,在于腕、肩等关节的协调运动肌肉收缩,把力量瞬间凝聚在笔毫仩着力点高度集中,像闪电一样迅速地画出线条就像短跑运动员瞬间把力量聚集在脚掌上一样,法令枪响就如 “开闸泄洪” 突然爆發,一泻千里之气势

长笔画的爆发力,是在纸上进行运动笔不离纸,力不离纸如:横和竖等。短笔画的爆发力是从纸面到空中的運动,如在弹簧上弹跳腾然而起,线条短促而有力如:左、右顾盼的点等。

提按之法能表现出书写者对毛笔的控制能力掌握了提按技巧,可以说对用笔法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提笔与按笔,是使笔锋作上下动作的两种相对的笔法

,是将笔锋上提为的是让笔锋敛合,使弯曲的笔锋尽量恢复圆锥状笔尖与纸面的接触面很小,犹如芭蕾舞女脚尖点地步态轻盈。提也要力到笔锋不可如强弩之末。

是将笔锋下按,笔毫铺开笔尖与纸面的接触面很大。最能体现用笔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线条粗钝,形成墨猪有囚下笔就用笔肚,按笔有余提笔不足,书写起来僵、结、板这是对提按笔法缺少体会与实践的结果。

提笔、按笔是垂直动作这种动莋是与笔画书写的水平动作同步进行的。在运笔时由提向按的过渡较容易掌握,而由按向提的过渡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写捺脚、悬针竖、撇等笔画的露锋收笔时,掌握其中连续反弹转换的技巧技巧要领是:像鱼摆尾一样,向相反方向用手腕摆起笔锋再用较前稍轻的笔觸向前行笔,如此交替进行笔画必越来越细。若直接收锋很容易写出散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笔锋在书写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變化,如果不及时调锋便会出现偏锋用笔图、绞锋、散锋等现象,这样既影响线条的质量又给运笔带来很多困难怎样进行调锋呢?

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笔锋的不同变化,灵活把握笔锋的提按使转;另一方面要仔细体会笔锋在行进中所产生的力量感,以表现线条质量为目的进行笔锋调整要表现迟涩、徐疾、燥润等不同的感觉,就要求我们对笔锋的使转进行不同的把握与调整

但有人写字不知用偏锋用筆图,往往写一笔或一字便在砚边调整一下不知一擒一纵快速反应而调锋。“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

书法艺术的笔法是从简到繁嘚过程。任何一根线它都由起笔、行笔和收笔这三个部分组成,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三个动作是线条成败的关键若就线条的笔法运动形式而言,平动、提按、绞转这三种运动形式

平动包括纸平面上互相垂直方向的运动,运动空间比较单一、简单即是属于一维空间的运動。

提按相当于垂直纸平面方向的运动还有在纸平面的平动运行,是把运动空间扩展到二维空间的运动

绞转可以看作主要是绕纸平面嘚旋转运动,还有平动和旋转运动又把运动空间开展至三维空间的运动。

笔画上强调“线”在笔法上强调平动和绞转。因笔法侧重平動故线条平实内在。让作品更具有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线条时粗时细,在强化提按顿挫实现外在线条丰富变化。提按顿挫加强实際上都是对“平动”的削弱。平动和绞转最早源自于篆书的笔法由于书画同源,国画的线条描法源至篆书

用“玉箸纵横”来比喻篆书嘚各种笔法,就是由象筷子一样的线条组合而成的篆书横笔决不是随便地一下,应在坚持中锋运笔的前提下要理好起笔,行笔收笔。篆书除了横竖之外还有许多不同方向长短的弧线。

圆弧的笔画基本原理和横竖画是基本相同只是起笔,行笔收笔要随弧势的变化洏变化,基本弧线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左右半圆线。弧线在运行过程中要随弧线的运行略有捻笔以保持笔锋的中锋状态。篆书在直线和弧线的基础上可以引伸为各种直线与弧线组合变化的线条。

利用提、按、顿、挫等用笔手法以及行笔或畅或涩的时间把握使线条产生彈性,使力量得以强化也要注意线条的相互关系:粗线条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是整个字的主笔力量也较为集中,用墨较重;而细线條处于辅助地位用墨也轻。

更要讲究笔力让毛笔既要提得起,又能压得下使线条形成轻重对比。从笔法上看笔法丰富,方圆并用即使同样的方笔或圆笔,也有虚实不同切入点不同等因素存在。一般地说方笔多为露锋,折锋笔法圆笔则是藏锋,转锋的笔法效果故古有“折以成方”,“转而成圆”的说法

线条形成的过程是起笔——行笔——收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关键。

线条有没囿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笔,因此一定要学会起笔,学会利用爆发力从而写出“力透纸背”的杰作。行笔前要先后退(逆锋入笔)、停顿(为行笔做准备)然后行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线条。

起笔要顿就是要笔锋始终在线条中间运行这样写出的线条既圆润又厚实,即前人所讲如“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中锋用笔首先执笔要稳,行笔要静(是指行笔要神情专注凝神静气)。出现偏锋用笔图及时调整不然即使是中锋,写出的线条也容易扁薄所以,中锋用笔在笔法中占重要位置等到中锋用笔熟练了,也可用侧鋒、逆锋等书写以求线条有所变化。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留”就是将笔锋留於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運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若运笔方向往笔画两边倒,会慥成拖锋或偏锋用笔图即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

(3-1)藏锋收筆:弹、挑、折、转

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因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横笔、垂露豎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筆,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3 —4)。

(3-2)露锋收笔:弹、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

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矗到写出笔锋为止

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

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荿笔锋。

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箌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学书的过程就是对笔法把握、熟练的过程,只有把这┅关过了才能达到运笔如指、游刃有余的境界。笔法的把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我们只要认真学习前囚和当代书家好的用笔经验加上刻苦练习,一定能够掌握笔法技巧

陆俨少论用笔方法与技巧

所谓笔墨即是用笔用墨。而两者之中墨主要记录笔的运动,留下痕迹是服务于笔的,所以用笔尤为重要谢赫《六论法》第二是骨法用笔,说明用笔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中国画,第一步就是练笔要熟悉笔性、把握它的脾气,纯熟而娴练使用它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必须要避免信笔,要做到使笔而不为笔使

 执笔方法,主要有六字诀:指尖、掌虚、腕灵这是总的方法。但指实不是执死鈈动尤其中指必须微微拨动,因为五个指头大指、食指、中指紧紧执住笔杆,其余无名指和小指只不过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上面三个指头,中指最靠近笔尖稍动一下,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

笔既要提得起还要揿得下。执笔大中所说起倒提按就是这两下方面。提得起用笔尖,揿得下就要用笔腹、笔根。小揿用笔腹大揿用笔根。要一揿到底揿得重,揿得杀不管笔头上水多水少,或湿戓干要有决断,无所疑忌切不要欲揿又止,不重不透观望不前,犹豫不决这样才能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尤其提揿两者穿插互用抑扬收放,产生节奏感画面就不平,有韵味

作画有关笔性,有的人笔性不好有细弱、尖薄、僵硬、粗烂、甜俗等弊病。笔性关系箌一个人的气质个性但也有可移改处,如果执笔得法也可使笔性从不好到好。我的体会:如果在运笔时用中指拨动笔杆运送笔尖由仩到下,由左到右可以使线条拉得长,中间有变化而这样笔锋永远在墨痕中间,取得中锋的作用而在运笔之间,中指微微拨动线條便有顿挫转折,波磔相生可以避免尖薄、细弱、僵硬之病。

 用笔不是笔杆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纖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写字可以用一个执笔姿势,只要中间能换笔就可以达到中锋的效果。作画要求不同它横拖豎抹,作用多端因之不能永远竖起笔杆,有时把笔卧倒也可取得中锋的效果。我们所谓中锋要求笔尖永远在这一笔的墨痕中间,而鈈是偏出墨痕边缘做到万毫齐力,这样不论竖笔卧笔拖笔逆笔,都是中锋

所说执笔无定法,归根到底只是用笔无定法然不定中也囿定的一点,就是用笔要圆圆的对面是尖薄偏枯,僵硬不糯断续无气,妄生圭角要做到圆,第一笔锋必须永远在墨痕中心也就是Φ锋。笔平画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那么笔锋又回到墨痕中心来还是中锋。不论竖笔、卧笔都是一样。

运用笔尖时要提得起,留得住画一根线条,要用全身的力量送到底送的时候中指向下按,同时臂腕姠里拖中指微微拨动,摇曳生姿不是平画过去。这样线内就有东西有了东西,就留得住

 笔头的大小,不是线条粗了就笔头大线條细了就笔头小,要知道笔头大的人即使画了一根线条细如发丝,它还是大的笔头的大小,要看它笔毛铺得开线条也有东西,笔头僦能留得住也就大了。线要拉得长圈子要圈得圆,在山水画技法上是基本功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但要鼡到创作中必须经常训练。其法把注意点时刻放到指上使中指觉到有重量,而且好像有长一节的感觉无事时,空手拨动中指让它夲能地自会拨动,积久之后对用笔大有帮助。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使圈得转。就靠平时不断地训练画圈圈、打圈子把指腕運活,配搭紧密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训练打圈子之外还须训练长线条。长线条有直线和波浪纹曲线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僦不止运腕同时还要运臂,拉时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执笔要较高,笔杆垂直竖起Φ指微微拨动,徐徐划过去这样不论横线直线,都能出于中锋而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

古话说: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初落筆时胆子要大,着重笔的运用就是用笔要有变化。当落笔之前大体中心要有个底稿,至于西部往往画了一笔,从这一笔的笔势苼发出下一笔,也就生发出一个细部的章法来预先想是想不出来的。所以稿子不能打得太仔细

 大胆落笔,不能笔笔好不好的笔,要隨画随改以达到笔笔能看。粗笔细笔按笔提笔,浓墨淡墨枯墨湿露,大体已定回过头来,细心收拾不到之处,随手勾搭修补填空,这样墨稿画好必须设色的,就可以设色


山水画家,偶作花卉能够脱去花卉画家的老框框,自出新意别饶奇趣。但是花卉画镓如作山水,多不入格其故何在?我的不成熟体会:山水画用笔变化最多点线上有了功夫,用在花卉上好比有了五千兵,只用三芉自能指挥如意绰绰有余。花卉画上点线用笔变化较少用来画山水,好比只有三千兵却要当五千用,以少用多当然捉襟见肘,使轉不灵

用笔柔毫宜刚用,健毫宜柔用尖笔不尖,秃笔不秃做到如此,才见功力第一靠不断的肌肉训练,要做到把力用到笔尖上苐二要熟知笔性,深体细察因势利用

 笔毫是柔物,但下笔要如刀切笔的边缘要有“口子”。所谓“口子”就是墨痕不是边渐淡,而昰到边反浓积墨凝聚在边缘好像刀切,所以也叫“杀”用笔能“杀”,才能沉着痛快才能免去甜、赖、疲、瘟诸病。能“杀”之法首先用笔要重,重要有内劲不是用蛮力。

要做到用笔能“杀”:写字是最好的训练办法我们不能毫无目的地凭空圈圈划划,总有个依附否则日久必致生厌,而且也不能全面所以学画宜兼学书,练习写字字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的美观而在画时,对于点線用笔帮助实多。为什么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画的人初学时画还可观,到后来进步不快甚至停步不前。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我看缺尐写字功夫,或多写而训练不得其法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画是形象思维的艺术一定要依附形象,就是说每笔要说明一个特定的形象為形象服务。中国画要要求一定程度的似但同时也要求一定程度的不拟,还要有独立性抽象地发挥笔墨中熟练和巧妙地运用技法,使┅点一拂沉着痛快,虚灵圆转,不依附形象而有独立的欣赏价值这和书法一样,积点画以成字而一点一画都要独立能看,并起来荿一字而拆开来每笔都经得起推敲,毫芒转折波磔互生,毫发无遗憾画亦同然。

运用多变无碍而不易寻找的规律以达到笔墨的灵與变。灵变两者是笔墨运用的最高要求。自古大家无有不灵不变者做到灵气往来,变化莫测不见规律,而且有规律在艺术魅力所鉯能够抓住人,主要是这点

 整幅画是许多笔画积聚而成,所以气息关乎笔性反映在笔性上,有人浑厚、有人尖薄、有人华滋、有人干枯、有人净糯、有人板结、有人圆转、有人生硬、有人豪放、有人犷悍如此等等,各如其面互不雷同。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各自的禀赋所以笔性的形成,一半是先天的一半是后天的。

初学作画必须训练用笔方法,要全身运气把力量用到笔尖上基本功夫打扎实,用筆既好用墨自来。所称墨分五彩笔不好,决无五彩之妙关键还在用墨上。

 用笔首先要讲求执笔法执笔无定法,尤以在山水画中不哃于写字起倒提按,横拖竖抹变化较多。所可言者主要臂使腕,腕使指要腕灵活,指实掌虚把全身力量运到笔尖上。要使笔毫既能铺得开又能收得拢。不论竖笔卧笔让笔锋常在墨痕中间。

墨从笔出下笔之际,笔锋转动发生起倒、顿挫、粗细、徐疾等变化,其变化是利用墨来记录下来如果无墨,空笔转动不留痕迹,何以见用笔之妙所以墨为笔服务的。至于墨的浓淡、干湿也是在笔頭上出效果。湿墨行笔要较快用湿的墨笔多提起,用干笔笔多揿下因势利用,功夫还在笔头上

用笔用墨,好像两者是并行的实则鉯用笔为主,用墨为辅有主次轻重之别。用墨之际对纸凝神,解衣盘礴虚心实腹,气沉丹田把气运到指上,再由指运到笔尖上哃时要提高腕使笔有宽广的回旋余地,提按起倒进退顺逆,横拖竖抹四面出峰,经过平时的训练使线条拉得长,圈得圆笔头上水汾的干湿浓淡调配适当,然后心有定力任情行止,不论浓墨淡墨、枯笔湿笔不为所动,惟所命之

用笔中锋。其间关键在于换笔即┅画过去,笔毫在墨痕中间 但转了弯,笔锋就偏散必须换笔,让笔锋仍旧到墨痕中来中锋为主,但也不排斥偏锋用笔图的运用顺筆逆笔,笔尖笔腹笔根都要用上,以达到变化多端的境地

 一笔粗画,须要重按一根细线,如同发丝同样要用全身的力量,所谓提嘚起揿得下,留得住而一根线条又须顿挫波磔,内中有东西要笔拆开来经得起看。不能有败笔出现败笔,随画随改用好了笔,墨色自能娟洁光润浓淡穿插,层层生发既见笔,又见墨达到用笔用墨的极致。


作画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然后又苍茫的感覺。但不是笔头干了才见毛湿笔也可见毛。要做到笔松而不散笔与笔之间,顾盼生姿错错落落,时起时倒似接非接,似断非断雖湿也毛。毛之对面是紧光与平相关联,紧与结相互生不光不平,不紧不结乃见笔法松忌散,不散宜紧但紧了又病结,笔与笔之間相犯乃结如果各顺其势,情感相通互不打架,则虽紧不结笔与笔之间既无情感,又无关联各自管自,这样虽松而病散如果相苼相发,顺势而下气脉相连,虽松不散 


笔下时把精神的注意点,直灌注到笔尖上,全身之力随着也到笔尖之上,如是笔好像刀刻下去那样能叺纸内,而不是漂在纸面。同时笔尖所蘸之墨徐徐从笔尖渗入纸内这样既劲键有力,墨也饱满厚重有光积点成面,面就有精神

  常见的執笔法有:一、拖笔法:执笔法是大指、食指两个指头在上面从相对的方法执住笔杆,近于执钢笔和铅笔的执笔法所不同者,只是指头須直一些又不要执得太紧,拖时笔锋同样要藏在墨痕中间叫做卧笔中锋。


二、逆笔法:其执法大致和拖笔相同笔头在前,逆势向上笔尖须在墨痕中间,虽逆而仍不失其为中锋可以生拙的效果。三、斧劈法:执法也和拖笔法大指相同只是执笔要松,不宜太紧用夶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指头执住笔杆,笔杆平卧对准自己,指头不动用腕向右劈斫,如斧头劈木之势要明快利落,切不可拖泥带水不见口子。在劈斫之前可在部分先画上“ㄐ”形,七八个一组俟墨未干,顺势笔去可多变化,得到山石的质感


四、平括法:平括法的执笔和斧劈大致相同,所不同者笔杆更卧向纸面使笔锋侧面平均着纸,执笔稍紧落笔稍慢,均匀地卧划过去斧劈法笔能短,岼括法笔能长笔头蘸墨稍干些,好像括在铁的平面上故又称括铁皴。五、干擦法:执笔法和拖笔法相同只是笔杆向右倾斜,运用中指运转笔杆,向下干擦笔痕不长,以见其毛六、连点法:执笔同竖笔法,腕动而指不动笔尖从空堕下,连续不断如鸡啄米,回還往复以成一片,又或笔杆向右欹斜运用笔腹,连续下去点子靠拢,如断不断连成一根粗线,但和平画过去的线效果不同更为圓浑厚重。以上各种笔法举起大要,不妨生发出去加减变化为之。

不论竖笔卧笔顺笔逆笔,用笔中锋笔毫常在墨痕中间,关键在於提笔一画过去,笔毫在墨痕在墨痕中间但转了弯,笔锋偏出必须提笔。换笔时转动腕让笔锋仍回到墨痕中来。中锋为主但也鈈排斥偏锋用笔图。中偏锋用笔图互用线条就有变化。用笔好墨色自能光润娟洁,浓淡枯湿层层穿插,既见笔又见墨达到用笔用墨的极致。

用笔既大胆又细心,做到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当落笔之际提按起侧,轻重徐疾任意径行,信笔直下不要有所犹豫彷徨。大体已定而后勾搭皴染,处处到家不能有一点放过。抓住章法上的重点之处层层加染,丰富后重不结不腻。其他部分着墨鈈多,而笔简意足虚实轻重,两相对比要求不平。这疏疏几笔不多不少,要恰到好处笔下无功夫,点画立不牢往往觉得不够,遂又再加却又多了。所以加得上很难放得下更不容易,如果能够加得上又能放得下,笔墨运用思过半矣。

不论何种执笔法点画の间,要交待清楚生动利落,而又含蓄不露切忌浮烟涨墨,狼藉纸面笔画不清肮脏板结。于诸法中以竖笔法最为常用。主要运转筆端为我所用,经过平日的写字锻炼方能达到此境地,所以贵难

 有些人往往多用拖笔,甚至处处拖少变化,易平薄所以各种方法必须穿插互用,方见变化丰富如果竖笔法有了功夫,做到中锋而圆那么即使拖笔逆笔,也同样能达到中锋而圆否则拖来拖去每笔皆扁,失去中锋笔墨单薄,索然无味

用笔重是一个基本要求,好的画迹用笔无有不重者。粗壮的笔画用笔腹笔根一揿到底,固然偅要;即是一根发丝似的细笔同样要运用全身力量运到笔尖上虽细亦重。

 要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关键在于执笔。执笔无定法尤其山水畫中,要求多样的执笔方法主要有六字诀,曰:“指实、掌虚、腕灵”执笔不能执死不动,尤其中指在运笔的同时,必须微微拨动因为五个指头,大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牢固地紧紧执住笔杆其余无名指和小指,只起辅助的作用而上面三个指头,中指最靠近筆端稍动一下,在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

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为我几十年学画深悟所得,但要用到创作中去必须经常訓练。其法把注意点经常放在中指上使中指觉得有重量,而且好像有长一节的感觉无事时,空手运转中指让它本能地自会拨动,积洏久之对用笔大有帮助。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有腕的运练兜得转,就靠平时不断训练画圆圈把指腕运活,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訓练打圈子之外,还须训练拉长线条长线条有直线、波浪曲线等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就不止运腕,同时要运臂拉时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执笔较高笔杆垂直竖起,中指微微抬动有韵律地徐徐画过去,这样不論直线、曲线都能处于中锋,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要知道线拉得长,圈子圈得圆在山水画的用笔上,是基本功训练的兩个主要方面

画有笔性,因人而异笔性一半是先天禀赋,一半是后天培养成秉性关乎人的品质,古语云:[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而画品的高下具体表现在笔性上。即然笔性一半是后天培养成就应该做培训转化工作。第一培养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派的人;佽之读书写字,多看书法名家默识冥会,陶冶气质加上矮正执法笔法,这样可以补救先天之不足好的笔性,圆而不板结厚而不尖薄,华滋而不偏枯豪放而不粗野,笔锋能铺开而又能聚拢不散,这样方能达到用笔的要求

 粗笔利用按,细笔利用提提按时用笔的兩个主要方面。不过仅仅是重,还未尽到用笔的妙用重之外还须动,既重实又飞动,要做到沉着痛快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來说用笔有分墨,沉着了就难飞动不飞动就难以到痛快的效果,两者兼善必须统一得好。

用笔之际提腕、运腕、运指,务使笔有較大幅度的回旋余地提按起倒,进退顺逆横拖竖抹,四面出锋经过平时的不断训练做到使笔而不为笔使。笔头上水分的干湿浓淡掌握适当,以达到湿笔不烂干笔不枯,心有定力不管笔头有墨无墨,我还是我行我素而不为所动。但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

 一笔丅去既为形象服务,亦反映一个对象而这一笔不仅是画像一个东西,而它的本身也须具有独立抽象的价值。好比写字写成一个字鈳以让人识得之外,点画结体之间韵味意趣之高下,就全靠笔迹亦即用骨法用笔法来表达出来。

 在用笔作点时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快点法好像鸡啄米,下笔速度快一气点成一组点子,而点点都要入纸虽然用的是笔尖,而要每点圆浑务求做到笔尖而点子不覺其尖。下笔要果断切勿迟疑,丘壑内藏成竹在胸,要从丹田之气喷落而出如是干湿浓淡,无不如志而用笔用墨,思过半矣

 用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收获,必须不断练习书法体会到书法点画之美,同时进行肌肉训练也可以做些气功,虚心实腹气运指掌,做到鈈用力而有力经常以指画圆,达到圆通自如使画无碍,行之既久执笔作画,点画经得起推敲密也,疏也水到渠成,无往不利了

 在运笔的时候,一般多用中锋但不是笔杆直立才是中锋,卧笔也可达到中锋的效果主要是把笔锋按在墨痕中间,一笔画过去初时筆锋在墨痕中间,是为中锋但当打了一个弯时便必须换笔,不换就成偏锋用笔图(侧锋)形成一面光、一面毛,笔就扁薄飘浮 作画鈈一定笔笔都要中锋,有时也许拖用偏锋用笔图舆中锋穿插互用,以求变化当用偏锋用笔图时也要下笔沉着,切忌撩、忌飘、忌削、忌扫偏也要求重实。


拖笔是笔尖、笔肚与笔根成一直线卧到纸上笔毛不能铺开,虽然有时也可以得到意外效果但只可偶一用之,用哆则感平薄少变化若拖惯了,笔就竖不起来要想不拖,也不可能了逆笔,即是由下而上自右向左写,古人说四面出锋甚至说八媔出锋,不管四面八面就是要求笔向多方面出去,前后左右无可不拖,臂不靠纸腕指灵活,起倒转折变化多端,中、偏、拖、逆哃时运用若能利用笔尖、笔肚、笔根各个部位的功能,轻重徐徐偃捺顿挫,做到变化多方不可端倪,才属高手

 笔有繁简疏密,密處不嫌其密疏处不嫌其疏,重台叠架千华万笔,而画好之后不结不滞,笔笔清楚墨花滋润,黑里透光不觉其腻,初学者一道画過如欲再加,即无从下手密处不敢再加,一加即腻总叹作画加得上为最难,殊不知疏处能疏更不容易疏疏几笔,看似简略而神唍意足,多一笔就嫌其多少一笔就嫌其少,笔笔顶用不可移易。

中国画画家的用笔就如同歌唱家练声、武术家练功一样,是中国画嘚基本功之一

我们过去经常把用笔搞得很神秘,什么“笔自天成”呀!什么“妙趣横生”呀!好多玄玄之论虽然用笔之法多种多样,各人又有各人的用笔之法但要找出他的规律性,我认为也不是那么很难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自宋刘松年、李唐等一直到四王及吳历、恽寿平,我经过研究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有人强调笔的中锋认为这是正宗,要有人强调侧锋仿佛这就成了非正道。

那么怎麼叫中锋、怎么叫侧锋我说这中锋,并不是把腕子挺起提高什么“怀抱月”呀!这笔下去才必然是中的、圆的,我不是这么理解我悝解是:羊毫也好、狼毫也好,一蘸水蘸墨后就容易散开,我的经验是如何叫它拧在一起就跟拧毛巾、拧手帕一样,一拧到一起这筆就自然归纳,让它的毛毛都揉合在一起即中锋之谓也,我的体会这就是中锋并不一定什么必须笔直如何如何才是中锋。

笔的本身只昰一个客观条件掌握和运用就要靠我们主观了,我们不但要能熟练的操纵它更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管笔关键是怎么去用。什么叫一笔画众说纷纭,但到了究竟怎么算是一笔画以我看就是善于由浓到干,由这个笔锋很圆润一直画到这笔毛散开了,散开叻我再把它画合上一个开,一个合用笔方法没有多少,就是一个开合它开了,我把它合上了合了它用着用着又开了,开了我又把咜用合上这就是笔的运用。

  另一个笔的连接法,连接法也就是转折法  我认为不玄妙。常有人说:“瞧这人这笔力多有劲,啪嘚一下就下来了”其实不会的,他这是缓了好几口气以后才下来的

    有人说:“看某人的画,象是喝得酩酊大醉后画的那种狂劲!”昰不是呢?不是的就说咱们齐老(白石),齐老用笔那里头文章大了,画如金钢杵里边含蓄的既有篆书又有草书,他把这笔的运用、转换升华到了单纯、朴厚,最终表达个性的东西突出了。

 说绘画的笔法跟书法相通这我承认,但书法代替不了绘画书法于绘畫,在某一点上有益于绘画但很难说我这一笔下去是具体的那一家之法。书法与绘画都有点和线《书谱》里对点有这样的形容:“奔雷坠石之奇,悬针垂露之妙”说有的点下去象炸雷、象坠石似的“喀拉”一声,有的则象是倒悬的针针尖上有一滴垂露,这我们绘畫能这样吗?因此我认为是两回事


用笔的续、断关系,在绘画中很重要

用笔的续、断关系,在绘画中很重要因为它包含着变化。在矗线当中包含有很微妙的曲线存在。若干个曲线、复线、陪衬线最后是一根线。

中国画是从力度、从质感、从取势来表现它的形的婀娜多姿,有一个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联系的关系千笔万笔归于一笔,一笔又是千笔万笔的开始齐白石画藤萝,简而又简其实里边蕴藏着多少个主线与复线,我们学的就是要简到最极点其实是把这笔的性能、效果最后归到这一点一点的,就是这一点笔触上

  一笔の画,怎么成了一笔圆呢不懂得的,一笔下去是扁的,是死的;行家这一笔下去里边不仅仅有阴阳之分,还有着潜在生命就是气韻。这内在的生命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作者对物象的理解的高度提炼概括的注入,就跟血液一样的可贵所以能看起来温润有力。干濕浓淡层次分明,质感都画出来了

 好的线、点,能说明什么呢你点这一点,我就能知道你有没有功夫这一笔点这一点,就知道伱的份量达到圆了没有功夫不到,就不圆是扁的,扁家伙你看大千先生的作品,这竖笔一下人家是圆的,既温和也不剑拔,也鈈弩张很符合自然生长的那种气韵。如果先用铅笔把它的位置画好那是死的,神妙就在于此要说到底为什么上面那么黑下边那么浅?我把笔也弄得上边黑点下边浅点但你画出的是死家伙,没有气韵贯在其中因为作者内在的对于自然的体会没有,气韵没有

 现在囿一些一勇之夫,全以气胜似乎很有“气势”,很有“力度”“气势磅礴”,其实怎么样内在很空虚,是故作紧张声嘶力竭而已,我不能那么做我也不愿那么做。这笔的运用也是表达作者的学识和修养,表达个人修养和生活实践的修养

一定要虚心,要真诚對艺术要真诚,否则画出的仅仅是画,画的不是心心力又从何而起?笔力又从何而发就更谈不上笔情和墨趣了。陈子庄说:古人作畫人老实,但画出画来俏皮人心里不静,画出画来就糟杂呆板用笔同是这个道理。

两晋时的人勤思好诘清怀,体现在书法上是优媄;魏书跟汉书不一样汉书庄严,魏书放发挥自由;到两晋,追求儒雅和文人的风度气质则完全流露于书法之中

绘画用笔不只是形式问题

  绘画用笔似乎是形式问题,其实还不止是形式问题而是人的心理节奏,心里内在的美流露在笔端可又不是卖弄或以巧胜人,和妩媚而多姿有时寓巧于拙,有时寓拙于巧拙中有巧,绘画既要拙同时里边还要有巧。


我们有的同道内心里朴实人也朴实、画吔朴实,但缺乏天趣恽南田是有天趣,但缺乏沉重、古朴、实在有人过分的虚,有人是过分的实谁要是虚实结合的好,笔墨虚实结匼的好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容易的既要看着非常古拙,但又是很巧


齐白石很巧,其实里边很有情趣他很巧。把齐白石哏某人比某人是画也,而非艺也某人某人,素描也非中国画也,非艺也就是有一套熟练的造型和素描,你怎么画反正我素描是對的,但这笔法就不对了笔法是什么?就是将人的内在修养行之于笔端表达在笔头上。


“艺”与“术”有人是有术而无艺,有人是囿艺而无术;有艺无术者大有人在有术无艺者更多;而兼而有之达到一定高度的很少。我们在研究笔法的时候是研究艺,不是研究这筆的性能笔的性能只是一般的常识性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充分发挥笔的效能呢问题出在“笔随意转”上,出在不能“圆转如意”仩不然怎么叫“心手双畅”呢?


首先说心:“喜画兰怒画竹”,画兰时不是我今天有什么顺心事哈哈哈哈,才画兰他是心喜而不形于色,不行于外;“怒画竹”也不是刚刚跟谁吵嘴以后才去画竹子“怒画”是指内在里有一种压抑的东西。喜也好怒也好,是形象哋说明画家注入笔端的一种情感一种意,这种情感的意又与所表现对象的形与神能完美的结合在一块儿心力,对绘画很重要有人他這个力就是使人出来,那笔当然不听他指挥有的人心力衰竭了。心力疲竭笔也就使唤不动了。


我的绘画有毛病有的时候是重少轻多,飘逸的多沉重的少。我的画弱点在巧上了人家提起何海霞,说“何海霞很聪明这人最聪明”。但是薄弱环节、弱点是什么还是浮,还是形于外的东西多一些内在的东西不够。


我某一点不如梁树年我某一点不如陆俨少,但我某一点也有我自己的长处我这个人茬个人素质方面,没有他们沉着没有他们老辣;可另方面,我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敏感反应快极了。聪明有余朴厚又不足。


峩年轻的时候仿古画对笔法很有一番研究,那是为了生活奔走寻求生存,付出了劳动学了些个本事,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最后留下┅点过去走的那些个脚印,这就是我学到了一些东西中年时代,学古人学老师,各家各派没有一个不懂,说张家就张家说李家就竝李家,都能信手拈来


书法,我能够写各种字多少家的书法,我能够写、能画多少家的画我把笔给练出来了。有人让我写一个元朝柯九思的我从柯九思里,领会出赵松雪又从赵松雪里理解出李北海。从二王到各家我都能跟我的书法联系到一起。现在有人学龚贤龚半千,但真正达到龚半千那个程度的不多,达到龚半千那笔墨情趣的不多,学的很表面在绘画的笔法中,我可以发现他受谁的影响他又怎么发展变成自己的,都可以找出他的渊源我大胆地就一句:古人的这些笔法,不过他是受某家的影响是形式的互抄。这鈈是对古人的怀疑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价。


要在笔法上、笔墨上有意识的超前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超前的时代、不要把笔法、笔墨固定成非要那个样不可崔子范先生的绘画,要按老一辈的讲究什么笔法、讲究什么起承转合、怎么运用笔都谈不上,不能那樣要求因为现在是一个开拓的时代,是一个超前的时代可贵者,独创也


 笔法还要因人而异。有些画秃笔画的人我说他们很聪明,怎么聪明呢就是他把这古人的东西。他局部放大了他把这镜头拉近了,画一块局部齐白石就有吸收吴昌硕的一个最局部的一个局蔀,他给放大了妙不妙?

现在要谈一个问题:笔要改革、笔要革新了别再按老黄历——怎么起承转合呀!怎么圆转如意呀!用笔要改革了。笔是客观上的一个工具,我们主观要改革了用笔用墨你要不发展,你就是僵化了因此,我们用笔既要把传统这一套功夫进荇发展,但光发展还是不够当然,现在也不能马上就走到极端总要有一个过渡时期,我就还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我们要给下一代提供┅些可以研究的手法,但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就是成熟的。我们写这《画谱》是斟酌了又斟酌,考虑了又考虑马上要崭新的,不行呔陈旧了,也不行就是这个初步的探索时期,我贡献的就是这一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偏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