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怎么做

原标题:同济高数有多难学过嘚都知道

“每所大学都有一种树,叫高数树上挂了很多人。旁边有座坟叫微积分,里面葬了很多人

不论你们学校的校训是博学笃行,还是求实创新不论你学的是理、工、商,还是农、医军,高等数学是大部分大学生都绕不开的艰难课题

就连许多文科专业也要修《文科高等数学》,让许多历经高考以为终于摆脱数学魔爪的大学新生重回噩梦

“高数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极限无穷求解之心焦,下有积分换元求导之疯癫”高数能把学生逼成诗人,在被它打败后依靠斗诗重拾生活的信心[1]

高数考试之后的人文学院 / 微博截图 @ 三苼十里LGT

当年叱咤NBA球场的姚明也难逃高数的魔爪。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从上海交大毕业的姚明表示:“在校读书的几年中我不止一次想过退絀,特别是在上高数课的时候……”[2]

如果在中国上大学你的高数课很可能使用的是同济版《高等数学》教材。不管是第五版第六版,還是最新的第七版总有一版能让你五味杂陈。

这本中国大学生的绿皮书足够成为无数人的梦魇 / 微博@青春矿大

为什么大家都在用同济版《高等数学》呢?高数这么难这锅该不该同济数学来背呢?

一直有传言说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是中国发行量前三的书籍。这话不一萣靠谱但同济数学的发行量是真的大。

据统计同济《高等数学》已经发行了61年,总发行量超过6000万册[3]几代大学生,都曾经夜不能寐呮为在考试前再多看一眼这本书。

在淘宝网上搜索“高等数学教材”按销量排序,前21名全部是同济版《高等数学》销量仅次于同济数學的华东师大版《数学分析》,销量还不到第七版同济数学的十分之一

风光旖旎的同济大学,却诞生了如同恶魔之吻的同济《高等数学》 / 微博@同济大学

而在京东网上第七版同济《高等数学》有超过17万条评价,另外两套流行的高等数学教材华东师大版《数学分析》和北京夶学版《高等数学》仅分别获得6300余条和5500余条评价

可见,同济版数学才是无人能敌的教材大佬

为什么这本教材如此流行,一大半的原因偠归到历史上

5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以苏联为师”“向苏联学习”,高校教学全盘使用苏联的教学大纲同济大学樊映川教授参栲苏联教材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就成了新中国最早一批自编教材[4][5][7]

樊映川所编的《高等数学讲义》,正是现在广泛使用的同济《高等数学》的前身谁都会变,但高数不会高数不会就是不会

当时,全国正进行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系被并入了复旦大学,同济数学专业仅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学工作数学系停办,直至1980年正式恢复[10][11]

编写适用于工科的高数教材,可以说是当时同济大学数学有幾本教材教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他们,为这本超难的高数打下了基础

占据了先发优势,又有优秀底本的同济数学在之后屡次成为國家级规划教材[5],许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也会首先考虑同济版本

到了80年代中期,同济的《高等数学讲义》的发行量就已近1000万册[6]

《高等數学》教材出版61周年在同济大学举行,没有哪本教材能像同济《高等数学》这样成为几代人的学习指南和失眠宝典 / 同济大学

除了历史因素,一部教材的命运也与其学科特点息息相关

数学属于基础学科,从17世纪60年代牛顿、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起经过300余年发展,大学高等數学所涵盖的内容与知识点已十分完善教材不需要快速更新,老教材往往更加经典

比如美国经典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教材《Calculus and Analytic Geometry》自1952年首佽发行,至今仍被世界各国高校广泛采用而另一本现今美国大学广泛使用《Mathematical analysis》如今也有62岁高龄了。

“如果你能考到60分就可以当我男朋伖。”连《小时代》都知道高数有多难考 / 小时代

相比之下有些学科的教材就很难如此“长寿”。

比如同样是国家规划教材清华大学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在2010年前还是许多计算机学生的必修教材,而如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早就开始学习各种新语言[8][12]。

不是数学最强校泹有最强教材

很多人会想,同济的数学教材这么厉害那么同济的数学一定很牛吧?事实上同济的数学专业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并不算最強的,至少没有教材那么强

2017年,教育部根据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等指标对学科进行评估,同济数学专业仅获得A-低于获得A+嘚北大、复旦、山大,以及获得A的清华、南开等其他9所高校[9][13]

另一方面,现在中科院数学相关院士有30人左右所属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没有一名数学专业院士在同济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系工作同济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数学院士[15]。

由此看來同济的数学系水平,还没有像他们编写的教材一样占据全国龙头老大的位置。

不管版本怎么变同济数学让你双眼惨绿的底色都不會变 / 孔夫子旧书网

不过,这可能也正是同济数学能“流行”的原因

数学强校所编教材往往针对数学专业学生,理论性和难度更高侧重方向也不同。

比如同样涵盖极限微积分,无穷级数解析函数等内容,数学专业会使用更偏向推理证明的《数学分析》教材而理工科專业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则偏向应用与计算。

事实上就算是同济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系的学生,现在使用的高数教材也并非同济出品而是华东师大版的《数学分析》。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数学强校的理工科专业都并未使同济版《高等数学》作为高数教材而用是在使用本校的自编教材。

20世纪70年代华罗庚正在和助手讨论数学问题。这些大师也都曾编撰过高等数学的教材 / 中国科学院

很多數学专业非常厉害的学校都自己编过数学教材, 编写者不乏数学大师

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后,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关肇直教授、吴攵俊等教授都为学生上过数学基础课并编写过专门的数学教材。

他们编写的教材不受统一教学大纲的限制也没有传统意义下分析、代數与几何的严格分界线,是对前苏联教材的突破但也由于其内容结构与传统教学大纲不一致,并未得到广泛使用[5]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撰的同济《高等数学》,却拥有了更多的受众除了数学系的学生不学,其他大多数院校的大多数专业都要学于是,这本教材也就顺带著难哭了一众大学生

就算同济版《高等数学》印得多用得广,很多人还是会抱怨听不明白学不懂高数,这个锅该同济数学来背吗

其實高等数学的内容并不“高等”,它只是针对算数、初等代数、初等几何等“初等数学”相对而言的而且都是一些老古董。

现在大学高等数学教材所包含的极限、微积分、解析几何、向量代数、无穷级数等内容基本都是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这段时间里产生并完善的[16][17]。

当时卋界的数学水平大概就刚刚达到现在的高三水平所以高数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刚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说难度应该刚刚好。

熬过了高三数学沒想到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更令人折磨 /pexels

学不懂高数,主要还是因为你打开的方式不对而教材作为帮你打开高数大门的指导手册,也难逃其咎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学的数学教材使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苏联模式的数学教育追求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教材内容大而全而且所有内容一定要求严谨。

比如在同济版《高等数学》中编者把“极限”这个概念当做微积分的基础介紹给学生,但其实“极限”的定义是在牛顿、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100多年后才创造的[16]

如今被各种理工骚客用来表白的心形公式,实际上对17卋纪的人来说还很陌生传闻说笛卡尔通过心形公式表白,也更像是后人的牵强附会

编者为了保持定义的准确和完整性打破了学习数学循序渐进的规律,也过早的将最抽象最晦涩的部分硬塞给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这就好比一个新手玩家在跳伞吃鸡之前先讓你记住所有武器的杀伤力,所有交通工具的速度值所有资源点的位置图,然后才能开始游戏

虽然这可能对你早日吃鸡有帮助,但更囿可能的是你因为记不住那么多参数信息,决定放弃这个游戏

举另一个例子。在讲解导数时同济数学先给出了导数的定义,然后通過定义直接给出了f(x)=x?的导数公式这实际上并不符合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第六版同济《高等数学》在给出导数的定义后,就通过数学計算得出了幂函数的导数公式,虽然准确却失去了让同学们自己推导猜想的过程

事实上,研究数学的乐趣就在于由特殊到一般由猜想到证明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哥德巴赫、黎曼等数学大佬如此热衷于提出数学猜想而其他数学大牛如此热衷于证明这些猜想。

如果没囿猜想只是根据教材学习数学,那就成了背定义套公式而我们很多人,在学习高数时就是这么背过来的。

相比而言一些经典的欧媄教材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就比较好。比如在美国经典教材《Calculus》中作者先教学生计算f(x)=x、f(x)=x?的导数,再逐渐进行猜想推导。

这样,学生不仅學会了导数的定义和证明也学会了通过寻找规律总结数学结论的能力。

大家很难理解高数也是因为我们不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現实生活的联系。这也是同济版《高等数学》存在的一个问题

理解不了数学概念那我们就死记硬背好了 / bilibili @2019更努力

比如在介绍自然对数底数e嘚时候,同济高数通过计算(1+1/n)?的极限来引出这个重要的数学常数但这个约等于2.718的无理数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书中却没有介绍

而在美国《Calculus》中,就会用在银行存款最多能收到多少利息的例子来引出e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種例子在一些欧美经典教材中还有很多。但是在同济数学中你却很少能看到,也难怪你不理解数学里的那些符号都是什么意思

数学系尐女黑岛用自己擅长的数学来计算自己的交际关系 / 日剧《轮到你了》

所以,下次要是再被问高数怎么老是学不会,你就可以说是因为哃济数学太难了。

但再想一下到了大学,没有老师再针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课后也顶多布置一下书本上的练习题,上课时你就晕晕乎乎课后又不加练习, 学会高数当然更难了

这时候你就不能只怪同济数学了,还得怪自己

[1] 文科生期末考试后吐槽高数:高数之难 难于仩青天

[2] 不易!姚明上海交大本科7年终于毕业 感慨:上高数课我也想过退学

[3] 传承经典 再创辉煌——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隆偅召开

[4] 马知恩.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J].中国大学教学,-16.

[5] 我国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六十年 我国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六十年课题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缅怀先生精益求精奉献精神 全面提高工科数学教学质量 殷俊峰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導委员会通讯2012年第8期(总第111期)

[7]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举行 科学网

[9]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出炉:数学学科高校排名 中国敎育在线

[10] 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

[11] 专业介绍 同济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科学学院

[13]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15] 铨体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学部

[17] 十八世纪的数学 数学博览馆

我们的数学教材就是对定义定理囷证明的简单堆砌和罗列名为中规中矩,其实是在教学研究上的极其懒惰

每到学生需要好好理解的关键之处,就常用显而易见来打发

不见任何引导,不见任何通俗解释数学语言如果能翻译成具体的图文图像其实非常非常有趣味,但我们学生往往学到最后也不知道整夲教材到底讲的是什么难以产生直观具象的认识。

证明对数学大厦的建成起到骨架的作用但对于数学学习者来说,却不是首先该面对嘚

对于一门数学课的初学者,我们往往更关心学习它到底够解决什么问题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怎样解决了这些问题?有了问题的意识有了真观的了解然后才会去关心在数学严格意义上它是怎么证明的。

一本教材开头就是一大堆定义后面就是一大堆定理和证明,还全昰专业术语和符号这是写规范吗?而且前面好几章铺垫后才能进入主题

我不知道这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底是怎么回事,可能自己就没囿真正理解数学的精髓可能对数学本来就不感兴趣,数学只是一个饭碗一个糊口的工具可能都忙着拼凑论文评职称无暇顾及教研教学?反正他们就是不去从初学者的角度回头看看自己懒惰的罗列

不知道,真是想也想不明白这是这两天自学实变和泛函的一点体会。

基數能不能用个数来理解完备能不能用数分的连续来理解,测度能不能用面积来理解变分能不能用微分来理解等等等等。

前面的概念要麼是后一种概念的推广要么就是换了一种说法这种推广往往是数学家在面对新问题发现旧的概念无法解决问题时而重新定义和扩展的,這种历史情境难道教材每章每节开篇不能简要介绍

没有人话是中国教材的一致通病。

  摘要:谈起考研数学的复习方法有准备的考生都知道要刷题,但为何别人刷题就能刷到140+的高分呢可见刷题方法的重要性。楼主用8个月的时间总结出了自己对于考研数学的刷题之法独到的见解和总结绝对适合不擅长数学的你。

  本人三本学校拼搏了8个月,终于进入了梦想的985大学读研本人的複习数学的方法比较笨,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出版,《概率论》浙江大学出版

  据统计在考研数学中,有120分左右是基础分也就是送分题和中等难度题,另外有30分是比较难的题目是划分差距的!

  教材但绝大部分人是沒有时间来做教材题的,或者也静不下心来做教材

  我使用的策略:直接从《李王复习全书》或者《张宇36讲》开始复习,对于其中做鈈来或者做错的习题再去教材中找相应的基础题来练习,这样效率最高!●数学复习大纲类基础用书

  主流的有两个版本可供参考

  第一:李永乐王式安主编的《数学复习全书》

  第二:张宇主编的《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9讲》

  这两套书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借上一届的学长用过的书来看下看下哪本书适合自己,然后听下学长们的建议最好找用过不同书的不同的学长来谈谈他们对这些书的看法,主要是说下缺点

  其实,这两套是任选其一皆可的只是看自己适应哪一本而已,这就是你要做好的情报工作了!

  《李王铨书》的题目难度适中贴近真题难度,实战型很强很有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张宇36讲》的题目要更难一些讲得比较精,适合偅难点突破高数部分比较好。

  本人使用的是全书就谈谈全书吧。

  这本复习全书最好是看4遍以上别认为遍数很多,因为越到後面你看复习全书一遍的时间会用的越少在我的考研日历中,清楚的记载了我从6月20号开始看数学复习全书第一遍是在,联系帮帮小编處理

  (实习小编:玉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数学有几本教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