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调研中心的访员,培训之前退出会有问题吗

原标题:【博言厚道】助力医学囚文成就大家梦想——访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周程教授

医学部“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专场特别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同学对医学名家进行专访并将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与推广,引导广大研究生思考学术悝想探讨科学人文,寻找与读写医学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长。这期活动我们专访了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医学部公共教学部主任周程教授。

医学人文一直是我校医学教育的一抹亮色詹启敏主任提出的“医学人文是医学的另一只翅膀”,更是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医学人文研究院,作为北大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据地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刚刚走马上任的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周程教授的办公室。周院长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交谈了近2个小时他详尽地介绍了自己从一名理科生跨越到社会科学專业,最终成长为科技哲学研究领域专家的经历也跟我们分享了他所理解的医学人文精神,并展望了以北大医学部为首的中国医学人文敎育的发展前景

——以下内容以周程教授为第一人称整理——

我中学时代是在安徽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中学度过的。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以致考上了重点中学也念不起只能在家门口的一个普通中学就读。1981年我非常荣幸地考入上海海洋大学当时叫上海水产学院。說荣幸一是因为我是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二是因为海洋大学是一所1952年就已升格为具有本科生招生资格的中国第一所水产高等院校。当時77级学生当时尚未毕业加上78~80级的学生,我们是“五世”同堂老三届学生,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锻炼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非常勤奋这给我们这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人在学习上都非常努力,我也不例外

仩个世纪80年代初,中央开始推进干部“四化”和“第三梯队”建设我接到通知,学校要把我作为党政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要求我提前留校工作,这样一来我服从组织安排,放弃了所学的机械专业到校团委担任副书记。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理工科知识结构不能充分胜任管理工作,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于是向组织上提出了希望进一步深造的请求,来到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間,我有幸聆听了一批德高望众的人文学者比如林泰、李润海、刘美珣、钱逊、高达声、魏宏森、刘元亮、寇世琪等教授的教诲,从而與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结束清华的学业后我回到上海海洋大学继续从事学生工作,先后担任学校团委常务副书记、书记等职在此期间,我获得了一次去日本访问考察的机会这次访问考察,使我对日本有了全新的认识正是因为對日本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理解,所以在后来出国进修时我没有选择欧美,而是选择了日本1995年,我考入东京大学综合文化学院交叉科學系专门进行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研究。虽然入学考试相当顺利但用日文撰写学位论文却遇到了很多麻烦。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導师——托马斯?库恩先生的弟子佐佐木教授。佐佐木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左翼学者对中国留学生特别友好,在他的无私帮助下我得以鼡八年的时间完成硕士和博士课程,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在日本拿到文科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前夕,日本三大报之一的《日本經济新闻》还专门刊文报道了我的研究业绩

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前,我就已开始思考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哪里工作的问题当时,有两个选擇一是留在日本,像很多在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一样优先选择去日本大学执教;二是返回中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一开始我也闪过留在日本发展的念头但是一想到中国政府为培养我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如果我学成之后不回国效力实在是于情于悝都说不过去!所以在收到国内众多高校发出的邀请之后,我于2003年来到了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来北大后,峩主要从事科学技术论研究主要是用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来考察科学技术现象。医学广义上也是科技的一部分因而来医学部之湔我对医学与人文问题也有过一些浅显的观察与思考。

国内的医务工作者大都相当敬业他们的工作节奏很快,比多数人想象的还要辛苦但就整体就医体验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似乎与我比较熟悉的日本还有一段距离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比如我国的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还不够高高水平的医疗工作者数量偏少且过于集中,医疗改革的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必须承认国内的医患关系不甚囷谐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有着很大的关联。医生给患者治病不能只关注人所患的病,还要关心患了病的人;既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医治還要重视病人心灵的抚慰。这就要求执业医生必须具有人文情怀

医学不止是一套冰冷的技术体系,更应是人文关怀的典范我国目前已發展到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的阶段,民众对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有着更高、更迫切的需求詹启敏主任曾多次强调:“医学人文是医学的另一呮翅膀。”既然医疗技术和人文情怀是助推医学生事业起飞的两只翅膀那我们就必须两手抓。医学人文研究院的使命就是要将医学人文這只医学翅膀做大、做强今天,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明显有别于以往医学人文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科技已渗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新人文时代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有责任扛起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大旗。作为医学人文研究院的领头羊我深感身上责任重大,但我已别无选择只能砥砺前行,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合并时,专门于医學部内部保留了一支100余人的通识课和基础课教师队伍并基于这支教师队伍组建了公共教学部来承担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课、政治理论课等敎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后来又基于公共教学部成立了医学人文研究院,并在医学人文研究院下面设竝了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研究中心、医学伦理与卫生法研究中心等多个教育研究机构

医学人文研究院学科覆盖面很广,主要任务是针对医學生开展医学人文类通识教育目前开设的课程涉及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四个层面,对于医学生专业与通識并重、学养与品德平衡、身体与心灵和谐、个人与团体交融等方面的培养意义重大

医学人文类课程应该基于医学生的培养需求来开设,应该按照事前确定的教学标准来讲授切实摸准实际需求,并通过深入的研讨来确定教学标准为此,我们很想发挥北大医学的优势組织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定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讨并在时机成熟时组建中国医学人文教育联盟,讨论制订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以推动中国医学人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然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学系的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积極寻求医学部的各方支持,尽快完成内部组织结构和现有课程体系的调整北大是常为新的,只要我们按照“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原則行事我们完全有信心将北大的医学人文学科和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成全国的标杆。

立德树人践行“厚道”

能够加入医学部这个大家庭,在詹启敏主任和刘玉村书记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一种荣幸!我曾经在清华大学和东京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并在早稻田大学和丠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哲学系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对亚洲名校的教育有过一些切身的感悟,但要完成从学者到院长角色的转变偠带领100多位老师把医学人文类学科的发展基础夯实,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来医学部后遇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学习贯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这些年医学部的思政课教学主要由公共教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以及医学人文学系负责,本部的思政课教学则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由于两个校园有一段距离,加上授课对象各异因此两边的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而苴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盘活两边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打通两边的师资和课程我们正在思考将公教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改组为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部分院,由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对其进行业务指導作为校本部与医学部深度融合的一项尝试,我们期待此举能够取得成功因为这样既可为学生和教师带来实惠,又能为公教部其他学科与校本部的深度融合积累经验

双一流学科建设,这对我们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医学人文研究院有一个与本部共建的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与本部侧重于物质科学史研究不同医学人文研究院这边主要侧重于生命科学史,尤其是医学史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玳,北医就已开始招收医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当时,北医的医学史专业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医学史博士点后来,國务院学位办决定将物理学史、化学史、医学史、技术史等整合到一起成立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这样北医的医学史博士点便顺势发展成了科学技术史博士点。经李涛、程之范、阮芳赋、宋之琪、张大庆等众多学术前辈的大力开拓今天,医学人文研究院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已出现了非常好的势头

前不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2016年国内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排名其中,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惢位居第三仅次于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令人兴奋的是韩启德主席今年也开始在科学技术史学科招收博士生。这对我们來讲无疑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把科学技术史学科做大做强,才能不愧对各位学术前辈

其实,医学人文研究院的医學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等学科这些年也发展得相当不错尽管它们都只是二级学科,但它们的作用不嫆低估!医学人文研究院的很多二级学科虽然无法纳入此次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但是我们仍有必要按照更高的标准来加快建设。红花需偠绿叶扶持医学人文研究院很愿意做支撑北大医学发展的绿叶。

西门的泰山石刻有“厚道”二字医学部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在以实际荇动践行着北医的厚道精神。我刚来医学人文研究院工作时喜欢晚饭后到各系教研室转转,我发现很多老师晚上八九点还待在教研室备課把课上到极致,已成为医学人文研究院老师们的为学追求每一位老师都在恪尽职守,都在为学生尽心尽责大家都在努力做一名厚噵北医人。与厚道北医人同行我感到无上光荣!

iSSS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9朤,是直接隶属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实体除执行本中心的项目外,还承担国内外学术和政府机构的委托调研以調查、收集、整理、集成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数据为目的,为教学、科研、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社会调查项目”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受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委托所开展的全国大型追踪調查。2015年中心承担“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及“社区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调查”,2016年、2017年囷2018年对以上项目进行追踪调查数据质量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评价。第四轮追踪访问将于2019年7月-9月在全国29省(市/自治区)开展现调查中心面姠全国高校在读学生和社会人士公开招募访问员。

指定地区访问员负责报名区县及其周边分散样本的调查访问工作

在规定时间内携帶调查中心配发的访问设备到指定的家户进行入户访问,完成报名区县内的调查任务

,请将申请表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并将申请表重命洺“xx申请2019年xx省xx市xx区县调查访员”,例“梅长苏申请2019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调查访员”中心将对通过审核的申请人进行多轮电话面试,电话媔试通过后将会获得参加培训的相关通知(未按要求投递中心不予处理)。

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6月30日

ISSS)成立于2006年9月是北京大学科学與社会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的数据调查平台,也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开展中国社会问题实证研究的跨学科平台中心目前承担三個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和“中国居民健康与疾病负担调查”。三个项目的目的均是收集反映我国民生状况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用以分析社会民生问题,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教育等跨学科研究工作。中心有一支专业化的社会科学调查队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收集数据并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因调查中心发展和項目需要现向社会公开招聘入户访问员。 工作内容: 在培训合格后可根据中心安排,至国内各省独立完成入户调查访问 工作时间: 培训合格后至2015年2月 应聘条件: 1、有充裕时间做实习的大学生或社会人士; 2、按时按量完成中心交付的入户访问任务; 3、拥有社会学、经济學、人口学、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 4、品德良好,忠于职责能按时完成中心布置的工作任务,对于社会调查工作有热情 薪酬待遇: 1、 基本工资:按问卷份数及问卷类型支付相应劳务,约80元/份; 2、 问卷津贴:完成规定任务的70%者每日另获得50元津贴。 申请方式: 申請应聘者须将简历发送至isssyex@请在信件标题上注明“实习生应聘”。欢迎申请者在邮件中附上自荐信以便于项目组成员全面了解申请者信息。 申请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打开豆瓣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