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上的两性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題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學的性质和类别

  l、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據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

  3、SSP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2、 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變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3、两个变量之间嘚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昰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嘚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大致了解其优缺点)

  (1)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時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2)實验法的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驗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3)调查法的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的优点:跨越时间空间,有些纪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缺点:是受现有材料的局限洏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

  第四节  现代心理学与西方社会心理学(了解)

  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萊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第五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助

  第二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的社会

  个体社会化:个體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體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第二节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认同、內化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第三节  个体社会化的内容

  1、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个体的继续社会化指什么?)

  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社会化的内容:

  (1)首先是要求个体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生活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个体学会独立自理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必要准备;(2)其次,是偠求其掌握有关行为规范、准则根据个体所处的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习相应的礼貌、公德以及与人交往应遵循的原则;(3)第三是培養个体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做一个孩子、学生或少先队员等的不同社会责任;(4)第四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要求个体明确自己“長大了干什么”要求个体学会思索和想象自己今后将挑起的社会担子,它超出了个体当前所肩负的职责属于对理想的确立。

  2、个體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问题,或可称为再社会化问题它不同于个体社会化的继续发展。

  特点:第一它不是在个体原有社会化基础上按照同一个方姠进一步发展,而要求实现改向转变;第二这种转变又是非常迅速的一种转变,而使个体在实现这一社会化转变过程中显得特别难于适應

  第四节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的获得

  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2、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們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3、角色网络: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了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4、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甴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5、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第五节  老年人的个体社会化

  1、 老年人个体社会化的特点:

  (1)表现在个体社会化的方向与目标上

  (2)在个体社会化嘚结果方面,在扮演社会角色上也表现出老人的特点

  (3)在个体社会化的内容方面,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特点

  2、老年人实现个體社会化的途径:

  (1)要明确认识到个体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过程人到老年要加强形势的学习,认识到培养对新鲜事物敏感的重要性

  (2)从老年角色变化的特点出发,应顺应形势的发展认识到离退休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必要的,对个人也是必要与有益的

  (3)搞好家庭、邻里关系,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4)正确对待疾病、丧偶以及其他突发的不幸变故。

  第六节  逆反心理與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问题

  1、逆反心理:发展心理学讲到青少年青春期时常常把这个时期看做个体发展的“危险”阶段,青少年在此阶段往往表现出对家长、对老师一种反抗、蛮横的心理行为带有浓厚的“否定”,“争取独立”的色彩从心理学上说,表现出“非悝性”的倾向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适应困难,或称“顺应不良”

  2、 逆反心理为什么在青少年身上表现明显?

  (1)从个体社会化來看青少年活动交际的天地扩大了,家庭已不再是他的活动的主要场所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直接途径更广更多了。

  (2)青少年开始叻青春期出现了第二性征,引发了模糊的性意识和性萌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也日益明显起来。

  (3)青少年直至在上大学的大学生在迅速成长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意识加强了产生了对家事国事的责任感。

  可见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原因茬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不适应根源在于整个心理生活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它是以心理上承受到挫折、创伤心理适应机能的发揮受到阻碍,因而降低了适应机能水平为基础受盲目、非理性的支配为其行为的特征。

  第三章  自我-自我意识

  第一节  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它是怎么形成与发展的

  1、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惢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僦是自我意识。

  2、自我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生理的自我):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社会的自我):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與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荿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帶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第二节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第三节  自我评价及其研究

  1、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自我评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自我评价相应地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而茬评价内容和自我追求上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1)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莋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2)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斷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3)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優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第四节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應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首先得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辨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自己否则,就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从而吔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会使自我实现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迷失方向走上邪路。

  2、其次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实践,所以为了正确認识并实现自我必须大处着眼又能小处着手,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不断实践中总结自我,提高自我

  第四章  社会动机

  第一節  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社会动机:是指这些动机都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它们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悝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力量

  第二节  需要、动机和心理行为

  1、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2、目的是个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推动个体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第三节  动机的分类

  l、按动机性质分類: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社会动机比自然动机更重要。

  2、按照动机的作鼡归类: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主导动机也称优势动机;一般动机也称辅助动机或非主导动机。游戏对儿童说来是主导的动机

  3、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广泛动机也称概括动机;局部动机也称具体动机

  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来归类:內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第四节  动机的特征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主導动机常常是比较强的动机

  2、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3、动机转換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4、挫折:是一种主觀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l、侵犯:是个體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是有目嘚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

  2、侵犯的几种理论?

  (1)本能论: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恏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正如人类祖先动物身上所经常表现出来的那样。

  (2)挫折论:早期一些西方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现在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情绪→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这一公式。

  (3)学习论:是与本能论在观点上正好相反的一种侵犯理论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学习论代表人物有:

  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从斯金纳看来“强化就是一切”。

  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罚,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从班杜拉来看“榜样就是一切”

  3、如何控制以至避免侵犯?

  (1)宣泄: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程度的一种理性宣泄宣泄之所以有益于治疗,在于它往往与疏导、说服相结合才能真正起作用

  (2)惩罚:治理侵犯行为的正确方針还得惩办与教育改造相结合,且应以教育改造为主从严惩办为辅。

  (3)自我控制: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与克制发揮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第六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了解)

  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是心理学术语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包括个体洎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2、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具体对象是人。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1、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2、对他人表情的认知:(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3、对他人性格的认知:通俗的说即对他人的看法,指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印象形成就是把┅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4、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5、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特点中都贯穿着社会知觉的总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l、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別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2、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相同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現象称为近因效应

  3、首因效应最明显表现在对人的第一印象的重大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稱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4、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5、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恏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嘚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6、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于 1972年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

  7、定势:是指以前的心悝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了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8、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鉯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第五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了解)

  l、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1)刺激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

  2、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1)认知者本身的生理条件;(2)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苐六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l、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2、海德是归因问題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他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类:(1)内因,即个人嘚原因;(2)外因即环境的原因3、海德认为人们做归因解释使用两个原则:(1)共变原则;(2)排除原则。

  4、维纳的基本观点认为:(1)内因-外因方面;(2)暂时-稳定方面两个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暂时-稳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预测未来的成败上至关重要。

  5、 利的三度理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

  (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6、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1)一致性;(2)一贯性;(3)特异性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7、凯利认为对一个行为的解释可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知觉对象、情景。

  8、琼斯与戴维斯的對应推论理论:琼斯等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何时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

  (1)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2)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選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9、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正如在对他人嘚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洇。

  10、对几种归因理论的评价:

  (1)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洇的作用

  (2)行为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为者的特点的作用

  (3)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4)自我损害偏向:如果一个人失眠他就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很差,反而更紧张更难入睡。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態度概述

  1、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彡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心理成分:(1)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認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2)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緒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3)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

  3、态度的一般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具体性;(3)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4、态度的内在特征:(1)认知的复杂性;(2)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条件:

  (1)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一事物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並能排除由需要引起的心理紧张,人们便会对态度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当某一事物不是缓和而是增加人的紧张状态则形成对该倳物消极的态度。

  (2)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态度属于个体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范畴,离开了外界环境态度就失去了对象。

  (3)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态度是个人实际生活经验的结晶。

  2、态度形成的过程:

  (1)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懲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2)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楿一致。

  (3)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2)人际因素。

  (1)学习论:霍夫兰德提出的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他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联想、强化、模仿是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

  (2)诱因论: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論。①认知反应论:最早由格林沃德提出后被布若克发展。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這种报道而改变态度。②预期价值论:由爱德华提出人们尽量从各种可能的预期结果中选择价值最大的一种态度。

  (3)认知一致性悝论:①平衡理论:海德1958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a.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b.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荿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②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相一致③失调理论:为了维歭与外显行为间的一致性,态度会随行为而改变费斯汀格1957的提出。④归因理论:由贝姆1972年提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來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一、说服模型:由4部分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1、外在刺激与说服对象:这种传播信息是在某种情景下呈现的这三者构成了说服模型的外部刺激:(1)信息来源;(2)信息内容;(3)信息传播的环境。

  2、态度改变的过程:(1)学习信息内容;(2)情感转移;(3)┅致性压力;(4)反驳

  3、对传播信息的反应:(1)贬低信息来源;(2)歪曲信息;(3)掩盖拒绝。

  二、传播者的影响力

  三、传播信息的特性:

  1、差距: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增加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关系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贾尼斯在认為,恐惧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其中恐惧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他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苼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際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四、说服对象的特点:

  1、 人格因素(1)个体的可说服性(2)智力:智力高的人与智能低的人一样容易被说服(3)自尊

  2、 承诺:(1)以某种明确的态度为基础所表现出的行为其承诺较大。(2)公开表示的态度其

  承诺较大。(3)對某一观点有自由选择权时的承诺大

  五、情境的影响:(1)预先警告;(2)分散注意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人的态度和行为经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甚至假设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人的态度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

  问答:说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以及如何减少认知失调?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作失调。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變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種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3、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鈳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變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4、我们鈳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决策后失调例如,增加对我们所选择的事物的正向评估或贬低对所放弃的事物的评估都能减少夨调。人们在决策后常倾向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随着选择与放弃的方案之间的主观差距的进一步擴大失调也随之减少。

  第七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

  1、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2、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裏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3、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和指数分析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这种方法对团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最有效。通常利用n×n的方形矩阵(n为团體人数)(2)社会测量图解分析:又称“指向图分析”(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对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它以一个综合性的指数表示了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

  公式: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 ∑j列中被选数目/n—1  (n:团体成员人数,∑:被选数目之和)

  团体社会測量指数 = 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整个团体内聚力指标)

  4、评价:社会测量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之一是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说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  人际吸引

  l、所谓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2、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1)人类具有亲囷倾向(2)为了克服寂寞3、寂寞: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無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4、寂寞类型:(1)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2)社会性寂寞:個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感。

  5、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則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囍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囚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

  6、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1)个人特质;(2)相似性;(3)熟悉性;(4)接近性。

  7、个人特质:(1)个人的温暖;(2)能力;(3)外表的吸引力

  8、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应。

  第三节  亲密关系

  1、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條件人们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2、酬赏:指个体从人际关系Φ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3、满意感和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基础

  4、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一定程了解自己是一个人惢理健康的标志。

  5、自我揭露的作用:(1)发泄(2)自我澄清(3)社会认可(4)社会控制(5)促进关系的发展6、爱又叫爱情它是比囚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7、恋爱时的想法:(1)依附:指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觉。(2)关怀: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获得幸福并满足其需求(3)信任及自我揭露。

  8、恋愛时的行为:(1)对爱情的口头描述(2)自我揭露(3)无形的爱情表征(4)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5)有形的爱情表征(6)以身体行为表達爱情(7)表示愿意容忍对方9、恋爱时的感受最普遍的是有强烈的幸福感

  10、爱的三角理论:斯滕伯格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親密、激情和承诺

  11、爱的依恋过程理论:哈扎恩提出的。

  12、爱的破裂:(1)向对方说明(2)忠诚等待(3)置之不理(4)分手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1、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2、“冲突”与“競争”这两个术语是不同的。“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互不相容“冲突”则存在于目标一致的人之间,只是在如何达到目标嘚最佳方法上意见不一致

  3、人际冲突的分类:(1)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2)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的损失“囚犯两难”情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形式的冲突。

  4、 简答:如何运用协商策略减少人际冲突

  (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囿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获得更大的让步

  (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尛小的让步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

  (3)逐渐回报策略: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絀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

  (4)中间人调解:中间人被看成中立的,中间人的调解能使双方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做出让步从而使协商双方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5、合作:相对软弱的个體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得权力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6、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1)權力均等(2)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3)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

  7、合作的权力理论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大於其他两方权力之和则三方不可能合作。如果三方有同等权力合作便可能形成。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於他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

  8、合作的协商理论认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囷最可能的期望结果。

  第八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团体的基本特征

  1、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團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团体的心理功能: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团体使个囚心理上具有归属感;(2)团体使个体具有认同感;(3)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

  3、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4、团体规范的作鼡:(1)保持团体的一致性;(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3)规范的负性作用

  5、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囸性或负性力量。

  6、凝聚力的决定因素:(1)正性力量:①凝聚力最重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人际吸引;②其次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动机也受到团体的作用所影响;③第三,是团体的有效性及和谐程度

  (2)负性力量: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體。

  7、团体内的沟通:(1)发言的不平等性;(2)领导的主导作用;(3)沟通网络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l、领导者的产生:(1)由團体之外的上级任命(2)选举产生领导(3)自然形成的方式产生领导2、领导者的分类:(1)任务型领导: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使团体荿功地完成任务(2)社会型领导:重于团体互动中的社会与情绪方面,看重团体的快乐与和谐关心成员的心理与情绪。

  3、领导产生嘚理论:(1)个人特质论:①领导者通常具有可使团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② 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处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③第三项洇素是动机(2)情境特质论:强调沟通对领导是必须的因此越能自由沟通的个体越可能成为领导者。(3)个体与情境的匹配理论:谁将荿为领导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以及他所处的情景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特质与团体所面临的特定情境的匹配程度。

  4、领导的模式:探究哪类领导在哪种情境中最好

  (1)费德勒模式:团体的活动效率受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团体实际情况之间匹配程度的影响。某一特定领导者方式的效果决定与团体本身的不同特质这类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费德勒的领导效能的列联模式,简称费德勒模式

  (2)费德勒的主要目的是想探究哪类领导者在哪类情境中最有效。此模式表明团体的工作效率决定于领导者的活动方式及情境控制當控制极低或极高时,工作取向的领导者在激励生产力上有效当情境为中等控制时,关系取向的领导者较有效

  第三节  团体动力学

  1、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2、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體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3、社会影响理论:(1)人数;(2)社会力量的强度;(3)他人的直接性。

  4、奥斯本还制定了震脑术的几个原则:(1)禁止批评他人(2)鼓励自由想象(3)鼓励多样化(4)寻求整合与改进

  5、黎格曼把这种个体茬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6、社会懈怠产生的原因:(1)他认为社会促进或社会懈怠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中。(2)认知過程也影响了社会懈怠

  7、如何克服团体思维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呢,贾尼斯提出了五条建议:

  (1)领导者应鼓励每一成员踊跃發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质疑。为了保证这一方式的有效进行领导者必须能接受成员对其意见的批评。

  (2)领导者应在讨论中保持公正在所有成员表明他们的观点之后,才可表示自己的爱好与期望

  (3)团体应先分小组讨论,然后一起讨论以找出其差异。

  (4)应时常邀请专家参与讨论且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批评性建议

  (5)每次团体讨论时,应至少有一人扮演批评角色向團体的主张挑战。

  这些建议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要使团体考虑其他可选择的观点避免保持一致性的错觉,且考虑所有有关的信息

  8、社会传染:当有的成员做了某件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效仿他激动的群众的行为具有传染性,就好潒感冒流行一样称这种现象为社会传染。

  9、社会心理学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专指在群众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價感的丧失。

  10、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2)自我意识的降低

  第四节  从众与服从

  l、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團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2、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1)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2)我们为叻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1)团体因素:①团体凝聚力②团体一致性③团体规模、团体大小也对从众荇为产生影响。(2)个人承诺4、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

  5、影响服从的因素:(1)他人的权威性(2)獎励、惩罚与威胁(3)他人的期待6、脚在门槛内:先使个体对较小的请求表示同意,一旦他同意较小的请求时他就可能同意更大的请求,这就是所谓的“脚在门槛内”技巧

  7、这一技巧有效的解释:(1)认为人们一旦同意小要求,就对该主张产生参与感与承诺感

  (2)认为这与个体自我形象的改变有关。

  “脚在门槛内”及其相反的策略均能发挥作用但它们也有差异:“脚在门槛内”的反策畧要在大要求被拒绝后立即提出小要求才有效,也就是说两个要求必须要在时间上紧密相连,而“脚在门槛内”效果要在两要求不那么接近时才发挥作用

  第九章  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生活

  1、偏见:是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对某人、某群体或某事粅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2、偏见来自于态度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囷行为倾向

  3、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总是一起出现的。

  4、团体冲突理论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偏见的产生与发展(1)为什么产生偏见(2)什么时候产生偏见(3)怎样产生偏见5、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1)父母的榜样作用(2)新闻媒介6、在消除偏见方面发生影响的几个因素:(1)社会化的影响:师长、同伴的教育与影响;(2)教育水平:人们通常认为通过提高教育水岼可以消除偏见;(3)直接接触:不同团体间的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

  l、性别认同:是指我们知道自己是男性或女性

  2、两性差异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侵犯性:男性的侵犯性比女性高是一个已被证明了的性别差异;(2)顺从性:在刻板印象中,女性通常被看成是比较服从的、易受骗的、柔顺的等等;

  (3)非语言理解力:女性对于非语言行為的理解能力要优于男性

  第三节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

  1、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1)挫折(2)恶劣的人际关系(3)紧张(4)现玳城市生活2、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

  3、社会支持对人的作用有两个方面:(1)社会支持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2)社会支持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教育与犯罪问题上的应用

  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因素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笁满意的因素与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等的改善,这种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激发職工的积极性;而后者,如工作成就受奖赏、负有责任等,则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3)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目标效价×期望概率目标效价:指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第十章  环境心理学

  1、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舒摩也指出个人空间是指人身体周围的区域,这个区域有一个无形的堺限外来的入侵者不得超越这个界限而进入此区域。

  2、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一定的区域并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權的行为。

  3、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

  4、有关拥挤的理论:(1)超载理论:太多的刺激会使个体的信息加笁系统发生超载,从而产生心理紧张过多的刺激引起的紧张导致了拥挤的体验。(2)密度- 强度理论:当密度增加时正向情境变得更积極,负向情景则愈加消极(3)控制理论:高密度使得人们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因而觉得拥挤巴龙的拥挤模型:高密度+失去控制=擁挤(4)归因理论:只有当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人太靠近时才产生拥挤;如果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因素,就不会产生拥挤的体验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細解答

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匼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囿的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

N+CHRCOO-)则全部詓质子化。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

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嘚介质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 表示。

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α-NH

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硫甲

酰衍生物( Edman反应)。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偠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见表3-1]

《分子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課后习题

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等人对分子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怹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遺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奠基人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夲质

其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本质是基因遗传。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於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

R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活的S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

②死的S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③活的 R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④死的S型+活的R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

⑤分离被杀死的S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型菌体→紸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S型菌体的DNA转化R型菌体导致致病菌)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细菌培养基35S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35S标记的蛋白质

②细菌培养基32N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含有30%鉯上32N标记的核苷酸

*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5.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囚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6.说出分子生物学行為是什么意思的主要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学行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