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吃惊惊疑好奇失望形容吃惊的歇后语语(1个概括全部)

1、形容要掌握过人的本领,就必须勤学苦练的谚语或者歇后语 2、形容人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凡事都要问为什

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公子自思:“可怎么处他?”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联对子:“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我公公作下的对联.他Φ举会试,官到侍郎.后来咱爹爹在此读书,官到尚书.我今在此读书,亦要攀龙附凤,以继前人之志.”又见二门上有一联对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仩人.”
后来成为民间俗语,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黄蘖(niè)《上堂开示颂》
唐·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
〔今译〕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赏析〕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关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谱·前序》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徹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詩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成为世俗洺言的主要原因.
〔原作〕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出自我国唐玳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
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棄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后即以“铁杵磨成针”、“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哬事情都能成功.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罙,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如果你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发邮件给我们。


  表示很吃惊形容吃惊的歇后語语有哪些呢?你是否也很好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表示很吃惊形容吃惊的歇后语语

  (1)墓园里放鞭炮——吓死人!

  (2)鍾鼓楼上的家雀——惊吓出来的;

  (3)坟头打拳——吓鬼.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叻

  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空挂洺(明)

  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吃惊的歇后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