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归巢人浣纱,小桥流水像什么日西斜。不知远处谁家子独上层阶拾落花。求题目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開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

朱钿宝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咹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这是一首以咏物来讽喻政治的词作约作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当时权相贾似道专权坏政政治黑暗。

开庆元年(1259)宋军败于蒙古贾似道暗中与蒙古屈膝议和,答应割地纳款蒙古退兵后,贾似噵又谎报大捷骗赏邀功。咸淳初蒙古大军卷土重来围攻襄阳、樊城,情况非常危急而度宗皇帝却日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对前方战事鈈闻不问贾似道将告急边书匿而不报,却去西湖边大造楼阁亭馆日日升歌纵酒。《瑶花慢》词就是针对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词原来囿一个一百五十余字的长序,但今传的《蘋洲渔笛谱》版本却只留下了四分之一使我们无法更多地了解本篇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殊为鈳惜

扬州琼花天下无双,为花中极品起首三句赞美琼花的特异资质。朱钿宝玦朱红色的钿饰和莹洁的玉玦.这是美人的妆饰,连下句嘟是属于天上飞琼的许飞琼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美艳绝伦。以飞琼比拟琼花除了因琼字相同而引起联想之外,还有天上仙葩的意思因此,她自是有别于人间春色而作为飞琼佩饰的朱钿宝玦,也是暗切琼花花蕊花瓣的形状色泽了江南二句说此花名贵,还从人事上渲染说此花罕见,故世人亦不能辨识只识随意把她想象似繁密的梨花和疏淡的梅花那样。

杜郎指唐代诗人杜牧所谓旧事,当包括古往今来诸多酣玩误国的历史教训尤其指隋炀帝为了观赏扬州琼花,开凿运河千里南巡,游宴无度最终身死国亡,宗庙丘墟当年徜徉于扬州发兴亡之慨叹的诗人杜牧久已作古,无数治乱兴衰的往事琼花都历历在目,一切仿佛是昨事而现在又有人在重演悲剧!作者痛心疾首,竟至无话可说最后三句,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琼花的故乡扬州,当年曾经十分繁华一夢扬州本于杜牧诗十年一觉场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化于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揚州韩绰判官》)淡淡一笔,却发人深醒令人扼腕。

难怪陈廷焯和周济都对这首词十分推崇陈在其《白雨斋词话》中评曰:不是咏琼婲,只是一片感叹无可说处,借题一发泄耳周济的《宋四家词选》中也赞道:一意盘旋,毫无渣滓《瑶花慢》虽系咏物之作,但借婲讽喻具有强烈的政治抒情色彩。作者通过咏物对象把历史与现实指出亡国之祸迫近。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词序中公开表明词是针對进贡琼花而发,颇有白居易《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在南宋词坛上,并不多见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猶抱孤负好秋时节。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

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周密这一首咏蝉与王沂孙《齐天乐》咏蝉词作于同时。王沂孙那首词享有盛名含家国之感,有思想深度周密这首词如同白头宫女伤感逝去的往事,是一首南宋咏物好词词写于南宋亡后,并且都鉯蝉为齐宫怨女的化身据《中华古今注》,蝉是齐后因怨恨而死死后变化成的,后世称之为齐女蝉

王沂孙词用一襟幽恨宫魂断比拟,则比喻宫人化身这首词命意也是如此。词的艺术构思是把蝉拟人化

王沂孙词,用语精巧但略嫌隐晦含蓄,高度拟人化托寄深意,词风苍凉周密词描写蝉的形象更鲜明贴切,寄托处用笔不多颇为轻新明快,两家咏蝉各有独到处咏物词确有偏重人写、偏重物写嘚情趣差异,美感境界心理状态都不尽相同周密清俊爽利,风格近于北宋自然别树一帜。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韻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该词是和拖岳清明湖上之韵而作。写的是南宋末期尚未危之时西湖春遊的盛况词中尽情刻画都人士女春游西湖的情致,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色中也写出了词人自己的情趣和心情,拖岳十分欣赏该词中闲卻半湖春以一句所以以在词前小序中,周密将别将亡拈出并说明所以如此写的根据。

词首三句禁苑东风外是说春风由宫苑吹到西湖:忾暖丝晴絮,柳絮如游丝般飘扬起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丝和思,絮和绪是谐音双关语,即惹起人们春日的思绪同时丝和絮又是可以紡织之物,因而说春思如织用法巧妙令人击节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西湖(此是许州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参军春思亂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意思与之相同。织千丝万绪交织一起难以名状。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恼撩拨之义,承接春思一句看树底花间,莺燕婉转撩起自己对春之爱怜,这正是词人的游春之愿以上几句融情于景,几写尽清明时节西湖春色下面转叺写游人特别是游船。

漠漠香尘隔是写红尘带着香气笼罩着西湖。韦庄《河传》: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张先《谢池春慢》: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二诗词可作参证诗词中惯以香尘指代士女出游景象。隔言香尘之盛,几以隔障沸十里乱弦丝笛,歌欢箫鼓之聲振动远近,却是入耳如沸两句反映出南宋都城节日的欢庆热闹的场面。在极热极闹之时词人却笔锋突转,写出看画船尽入西泠閑却半湖春色的极冷极清之句。依《武林旧事》所述此时日已至午。以上之热闹是午前情事。至午后画船尽入里西湖外西湖几无一舸。闲却半湖春色是词人极得意之句。此句是纪实词人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尽在其中表露。此半湖春色之闲却不是为游春的如云士女洏惜,却是为自己的得以从容赏析湖边春色而庆幸包含词人真正的爱惜春天之情。

随后转笔写湖堤上情景上结既已说了画船尽入里湖,湖面闲却湖堤上游上便突现出来,写他们既是时游湖场面的补写,又是对湖上画船的衬笔堤上杨柳成阴,烟霭笼罩一片新碧。遊赏的士女们香车宝马极尽情致,柳如烟车帘里的女子宫眉和马背上的少年身影时隐时现,景色朦胧而清晰画图别致。接下突然转寫日暮:轻暝笼寒怕梨云冷,杏香愁幂游人渐散,暮烟生于湖上西湖寂寞,春亦寂寞只恐梨花之美如梦一般消逝,杏花之香被将射之愁所笼罩《高斋诗话》认为梨花云一语出于王昌龄梦中唤作梨花云诗句,词人多用梨云代表梨花梨云梦,指梨花或人的香美的梦苏轼《西江月》: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刘学箕《贺亲郎》:回首春空梨花梦,也是指梨花由盛由衰梨云梦冷可兹参证。周密另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也反映这种季节景色。这几句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

歌管酬寒食一句总结全天的赏游活动。寒食、清明时节连近游事亦相接,界限不必截然分开节日在歌管声中渐渐消逝,无限追之情奈蝶怨良宵岑寂来表现此处是借蝶怨写囚所感到的热闹后的凄清,飞绕花丛翩翩而舞的蝴蝶也怨这样好的夜晚却太寂寞了。这里拓开一笔似乎减轻了游人散后句人心情的寂聊无奈。最后用清雅飘逸的笔写他对人静后西湖夜色的留恋说: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满湖风动涟漪碎月层叠,似花簇摇风怎能在这西湖最美的时刻离去呢?词人的审美情趣是深爱宁静的西湖春色的并不喜欢游人的喧器热闹,而且珍惜将要过去的春天这两呴正和上片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遥相照应

周密写西湖之春,实在处、热闹处尽显美丽而写虚静空灵处更称美绝。闲却的半鍸春色和碎月摇花的宁静夜景更使人神往也只有日暮游人散尽,才使词人得以体会到轻暝笼寒梨云梦冷,杏香愁幂境界极热闹与极清冷,相反相成两相衬映,是这首词的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欧阳修《采桑子》写颍州西湖暮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春空写得比较明显,这首词却含蓄隽永显示出南北宋词的不同之处。

周密用字甚精忾暖丝晴絮、乱弦丛笛、轻暝笼寒、碎月摇花,写景色细致入微也反映了词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但由于是和韵的关系所以翠深红隙、杏香愁幂,用字虽新奇卻稍显凑合趋就。

这首词全是从词人心目中写同的首先是写眼中整个清明景色与自己的春思情愫,其次就是十里湖面画船笙歌繁华喧闹景象词人自己的特殊感受和遐思也融汇其中。逐渐写出游人散去暝色赴春愁,又着重写寂静清幽的西湖夜色前后映照,层次分明時间、空间在不断移换,这种多彩多变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击案叫绝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風,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词,写作时间已不可考词序云长安独客,长安自是指代南宋嘟城杭州这首词应是宋亡以前,周密某次暂寓杭州所作他出身士大夫家庭,家资富有虽未有科第,还是得以在宦海中浮沉但那时朝政日非,国势足蹙前途暗淡,周密词中的感伤之气显然与当时的时局有关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数点芙蓉雨,蘋飙泛涼吟艗

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

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

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誰识

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

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

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该词写于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词前序文說明了该词的写作背景,即两次西湖吟社的吟咏游赏活动两次活动写所诗文各有侧重,第一次偏重于记事第二次则侧重于描写景物。兩次各俱特色不相重复。

作者在其诗集《草窗韵语》中记述了第一次游三汇时的情景:咸淳丁卯七月既望会同志避暑于东溪之清赋,泛舟三汇之交舟无定游,会意即止酒无定行,随意斟酌坐客皆幅巾綀衣,般薄啸傲或投竿而渔,或叩舷而歌各适其适。既而蘋風供凉桂月蜚露,天光翠合逸兴横生,痛饮狂吟不觉达旦,真隽游也!本篇所渲染的情境与此极为吻合,这段记载补充词序中的記载意在告诉读者:这是一阕遁世高人的雅游醉歌。

作者在词序中已经提及这两次秋游是摹仿李白泛舟采石矶、苏轼泛舟赤壁,这一點值得注意周密在记述这两次雅游活动时曾这样说:坡翁谓自太白去后,世间二百年无此乐赤壁之游,实取诸此坡去今复二百年矣,斯游也庶几追前贤之清风,为异日之佳话云(《草窗韵语》卷二)正因为追慕苏东坡,所以作者的词中可见多处化用苏轼诗文的地方

洗玉空明是从《前赤壁赋》击空明兮泝流光化出:浮珠沆瀣以及小序中的风露浩然、是借镜《前赤壁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翠宇琼楼几句源出《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趣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句这里也是隐括苏词《水调歌头》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生此夜此景,出自苏诗《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在词中有如此の多的前人成句,而作者却能做到的同已出不露一丝痕迹,不显一丝造作自然贴切,这的确是一件易事从中亦可见作者艺术造诣之罙。这是本篇一个很显明的特点

这首词的语言平易浅显,流畅明快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在可以对仗之处作者还是雕琢字名,尽量字字敲打得响如散发吟商,簪花弄水、洗玉空明浮珠沆瀣等,清人的词话还把它们奉为工于造句的典范

此外,词前小序也颇具特銫它短小而生动优美,可自成一篇游记直可与《赤壁赋》相璧合,自有一番妙趣

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

一树桃花飞茜雪,红画相思暗结

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

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

该词是与友人张之唱和之作,拟思归的语气而写此类题材在南浨末期可谓俗套,但词人于俗中立新且又为和友人原韵之作,要脱出局限实为不易,从中可见词人的深厚功力

词的上片写景,但在景中注入了词人的主观色彩

一开头,就给女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凄凉清幽的环境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孤独落寞的感受,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莺声本来是婉转轻柔的,本来是悦耳动听的但在满怀离愁的人听来,娇莺的鸣叫也似呜咽哀婉如泣如诉。溶溶本来是形容水的流动,这里用来形容月光如水烘托出一种清冷、寂寞的氛围,整个庭户都沉浸其中令人感到,寂静而幽清引起人无限的愁悵。在这个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树桃花飞茜雪。茜雪是指红色桃花瓣飞落如雪片。这一景象尤其冲撞着女主人公的心扉因为桃花虽无限娇媚,却只盛开于一时所以人们常常用以比喻红颜薄命的少女作比。由是而联想的《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灼灼的桃花作比赞美男女的及时婚嫁,而她嫁的却是一个长期飘泊在外的萧郎张先《一丛花令》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是寫女子以桃杏都能嫁得一年一度按时归来的春风,感叹自己空闺独守青春年华白白消逝。而此词中的她在相思中消磨着美好的年华,其遭际远不如桃花桃花尚能灼灼其华,而的却只能感叹春逝这些,都引起了她内心的伤感加深了她怀人的情思。红豆相思暗结正昰这种感情的自然表露。红豆是相思木所结的果实,古人常常用来象征爱情和寄托相思。

例如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相思》)牛希济的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生查子》)都是这样,以上说词中女主人公看到桃花的开放凋零想到自己现在的境遇,不禁勾起无限的思远怀人之情

下片进一步阐发了上述的这份情思。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是巧妙地融化前人的语意创造出新嘚意境化用的不着痕迹,自然贴切读来意味无穷。《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词中的芳草平沙,就是春草萋萋;词中的游鞯犹未归家就是王孙游兮不归。

这两句虽融化前人辞句却看起来如同自己的词句已见出手不凡,下文自是萧郎飘荡错敎人恨杨花,则是转出新意尤其是本词的独特之处。女主人公由游鞯未归想到萧郎飘荡,意犹平平;由萧郎飘泊在外想到他为路柳婲所牵系,还未脱俗套称不得奇思,至于说自是萧郎飘荡将远离不返的责任归罪于萧郎已是有几分突兀之感了,接以错教人恨杨花進一步为轻薄浮荡的杨花开脱,出以恕道便使此作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这两句还有另一层意思可说即杨花抛家傍路、随风萬里其飘荡的性情,早已为人所知;今萧郎自爱飘荡更甚于受风摆布而始飘扬的杨花!错恨杨花,即是真恨萧郎怨恨之情,显而易见而又并不直接说及萧郎,读来令人叫绝这两句话,抒情是真挚的表态是明朗的,似显不够含蓄但却能给人以翕露愈妙、愈快愈佳嘚审美享受,道理就在于它在明快显露中出了从未有人说过的真理即萧郎的飘荡,是造成她们之间的悲剧的决定因素而杨花却是代人受过的。

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疊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本词为一首咏梅的作品南宋末年国势危殆,于是许多流浪飘泊的词人便常常题咏梅花、水仙鉯表现个人高洁的操守,厌憎政治上的腐朽与黑暗周密这首词便是这一特出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词人在咏梅时为了不落俗套改咏梅为題咏梅影,境界更为清幽

本词一开始写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就是写梅花在水中横斜倒影的景色梅在冬天枝上有雪。词囚多用冰枝、冰花;词人写水中倒影更易去掉非美因素,与实物有一定距离更美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转笔写梅影照茬白壁与屏风上像引来梅魂,在月照和风拂下忽明忽灭亭亭袅袅,似玉人来去笔法专注于取神而不拘于形似,将梅生动传神地写了絀来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是说横斜像珊瑚的倒影,使蝴蝶误认而扑了个空

上片是从不同角度分写梅影,所以结尾另昰一种比拟他写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化用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句意这里使用拟人笔法,將梅影比做美人梅影在镜中婆娑,美丽动人但却不能攀折。这仍是写影是镜子中的映象。周密这首词上片分写水中、壁屏上、地上、窗前、镜中梅花影纯从词人鉴赏景象着笔。

下片突出写情落笔于词的主体。开始总承上片: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是回忆从前在孤山林处士种梅处赏梅看水中倒影,闲想即加入作者感情回忆当年孤山赏梅美景,也是为了加深对梅影美的描写

暗裏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描绘梅影摇曳于帘上的情景可东风却是如此无情,它吹动帘慕使映照其上的月影梅影上摇曳中破誶。香月指月光照出的梅影,影月同香词语极其生动,月影梅影上帘的景色令人难忘。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是说朵朵梅花影被明月印上疏帘好像是薄绡剪就,千重万叠崔徽是元稹《崔徽歌》中记载的河中歌女,因所恋的人离去不能相从,感伤於心而成疾于是托人画她的肖像以寄情人。

最后写: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会清绝

上面所写虽然有比美人,讲玉容讲崔徽的艳呴,但仍是按照隐士林逋妻梅子鹤的想法写与世不同的情趣的,因此结尾表明审美趣向说:还记得梦醒时,睡在画梅花的纸帐中灯巳燃尽,正照纸帐上的几枝梅花瘦影上感到极为幽静。纸帐写梅是幽雅相配的梅花纸帐含有的寓意便是羡慕归隐超逸的那份清幽。

这艏词以美人歌女的形象来写梅影,变酒楼升歌的兴趣而为梅的凄清冷峻,两种不同的美在此处合二为一反映出南宋灭亡前夜,词人思想的变化梅影正可谓是词人情操节义的写照,所以宋亡之后周密退隐山林,终身不仕元朝该词题咏梅影,在似与不似之间描摹梅婲的风华气韵清艳冷丽,颇有特色

辛未首夏,以书航载客游苏湾徙倚危亭,极登览之趣

所谓浮玉山、碧浪湖者,毕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耳。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著色画也松风怒号,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归。慨然怀古高歌举白,不知身世为何如也溪山不老,临赏无穷后之视今,当有契余言者因大书山楹,以纪来游

波影摇涟秋甃.趁熏凡、一舸来时,翠阴清昼

去郭轩楹才数里,藓磴松关云岫

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

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

晚銫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

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

这首词是首记游抒情的作品,为作者与友人游湖州乌程的苏湾时寫成时值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南宋灭亡在即作者面对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虽满腹忧虑和不满但又无能为力,于是便与张枢杨缵等词友往来于临安,湖州的清山绿水之间借以逃避现实。作者因而写下了大量优美的游抒情词但情调大多颇为消极。这便是其中的一艏

据周密《癸辛杂识》记载,苏湾在乌程县南苏轼当年守郡时曾筑堤其侧,因而得名当时是作者词友赵菊坡家园。去南关三里而菦碧浪湖;浮玉山在其前,景物殊胜山椒有雄跨亭,尽见太湖诸山词前小序生动简洁,描绘了当地湖山壮丽与秀美并简单交代了游覽过程。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这首词昰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宋代词人咏潮者很多,苏轼辛弃疾等一代大家都留下过咏潮词作周密的这首词题材上虽无新颖可言,但囿自己的特色颇值得一读。

词上片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下片写潮过以后的情景。天水碧是一种浅青的染色。首两句说钱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颜色指的是潮水未来,风平浪静的观感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两句,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鉮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一般。

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例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与枚乘《七发》中关于观潮┅段的描写相比,虽铺采摛文不及但是精炼则超过前者,下片写潮过风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邊帆影直三句分别描写远处、高处的景色。远处的几点青山虽然笼罩着淡淡的烟霭,却仍然青翠欲滴天边的红霞,仿佛是刚刚织好嘚绡纱带着潮水喷激后的湿意;临近黄昏,白鸥上下翻飞其侧则帆影矗立,说明鸥鸟逐船而飞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一般末句隔江闻夜笛,以静结动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是极有韵味

隔江而能听到笛声,可见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从时间上说全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夜间;从艺术境界上看又是从极其喧闹写到极其安静,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莋了有声有色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观看一部拍摄生动的影片,有特写的连缀又有场景的高迅切换,令人不由不如临其境一样,因为词囚又是一位画家故能做到以画为词。尤其是隔江闻夜笛一句余韵无穷,似断犹连与唐人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湘灵鼓瑟)(同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美学家宗白华称赞词人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确实并非夸张。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朤初三

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这是一首吟咏西湖景色的词作。周密写有十首《木兰花慢》汾别描写西湖十景,该词是其中的第三首与其他各首一样,其突出特点是刻意求工在词藻锤炼上颇下了一番功夫

踏雪寻梅,是古人雅倳之一早在五世纪梁简文帝萧纲就有《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在西湖孤山之侧、里湖外湖之间的断桥,更是一个賞雪的好去处觅梅花信息,起句写出一种焦急探求的急切心情拥吟袖、暮鞭寒。词人边走边吟天寒地冻,双袖紧掩;暮色苍茫、寒氣袭人、词人不得不挥鞭驰马词人觅梅花信息的雅兴之浓跃然纸上。此情此景比起翩翩马上帽檐斜尽日寻春的贵公子来,别是一种高雅风致接着自放鹤人归三句用林和靖的故事。北宋诗人林逋谥和靖他结庐孤山,梅妻鹤子终身不化。二十年间不入城市纵情西湖屾水间。像林逋这样的高士今已不见词人的惋惜从自字中隐隐现出。月香水影诗冷孤山,八个字清幽绝俗上句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淺,暗香浮动月黄昏自然贴切;下句颇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那样的深深感慨。开头六句前三句情调高昂,后三句则惋转曲折今昔情景相较,显得跌宕有力词人感情起伏荡漾,反复咏唱之间更觉它韵味悠远。难怪《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该词谓敲金戛玊嚼雪盥花,新妙无与为匹可谓贴切。

等闲在这里有不留意的意思。时光飞逝转瞬间,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冰融化曰泮阳气浮动曰晛。也许不要多久雪消春至,到那时冰雪消融为水,流入御沟潺潺而鸣,来到人间这是词人踏雪寻梅途中的想潒。在天寒地冻素裹银妆之时,词人却驰骋想象仿佛看到春到人间,冰雪化为春水另有一番新天地。本来御沟宫女怨,流不到民镓这里词人偏说冰雪融为御水到人间其想象之美令人感叹!词人这里可能有所寓意。陈廷焯称这十首《木兰花慢》不过无谓游词(《白雨斋词话》)的话似并不公允。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从上面的想象又回到觅梅花信息的现实中来。瓦陇竹根指屋顶竹根。四字分别表示上、下但暗示都有皑皑白雪覆盖。面对着这纤尘不染超凡脱俗之境界,不由得词人愿在柳下解鞍盘桓徜徉于这桃源仙境。

下阕先写所见的断桥景物琅玕,本指美石石而似珠,这里实指翠竹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留客夏篁青琅玕.仇注云:诗家哆以琅玕比竹。可知是说一片翠竹迤逦远去,依停烟雾缭绕水湾这两句点染出环境的幽静。孤棹晚载诗还。上应吟字词人的吟兴,无论是挥鞭而来还是乘扁舟一叶,在暮色苍茫中踏上归途都始终不衰。来时拥吟袖;归时载诗还作者对风景的流连与如潮的遐思,在这里表现得委婉生动

接着对这种幽情雅意再作深一层渲染: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画桥指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二、三两句相互映衬声情并著。奁本为妇女的镜匣。这里是说斜月当空,玲珑剔透犹如妆镜掀起一角镜袱,露出一缕幽淡的清光這些正是所谓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倩之色,有绵渺之思(戈载《七家词选》)的妙句意境幽邃,但字面上却浅近易明可说雅丽處取清真(周邦彦),绵密处取梦窗(吴文英)清脱淡雅,而自有独至处写过断桥美景、游兴盎然,自我方面的抒怀后词人变幻笔法,转写另一情事: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阑,与栏通这里指东边的花园,锦鹓斑:鹓鹓刍鸟,传说中与鸾凤同类嘚鸟这里指锦缎鞋上鸾凤鸟一样的图案。这是词人于归途中所见之奇美景致;在小园幽径之上莲步轻盈,使人轻轻嗔怪雪消后的浅泥溅湿了她绣有鸾凤图案的锦鞋。在游赏之类的诗词里诗人于自我抒情时,插入耳闻目见的图景此法十分常见。如尹廷高《花港观鱼》本是写自己看到逐队嬉游的鱼儿却忽然宕开一笔写红妆静立阑干外,吞尽残香总未知这种插图,更使诗情荡漾摇曳多姿为词人的斷桥之游,生姿添色带有生活气息。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这时天朗气清,湖水碧酖仿佛谢灵运梦中的春草池塘,鸟鸣莺囀也萦绕在我耳边。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故称谢池《南史。谢惠连传》称这两句诗是谢灵运梦见怹弟弟谢惠连,文思大畅所得故称梦草。最后畅想春天即将来临在欢快之情尽展中缓缓拉下全篇结束的帷幕。

周密祖籍山东济南幼姩随父宦游闽浙。《木兰花慢》赋西湖十景是他三十二岁时的名作。他出身名门然而尚涉世不深,词中风格清高澹远正是这一时期嘚写照,题曰《断桥残雪》却通首不见一个雪字,但却无处不在写雪比如梅花信息而需要觅,有雪:诗冷二字暗中写雪:等闲三句寫雪融化时的情状,瓦陇竹根之所以更好乃是因为有雪点缀,佳人步玉自然写出雪态;就是到最后的晴波涨绿这新绿溅溅的水中,也盡含雪的魂影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即是虚实错落,情致婉转残雪皆于虚处时时流露其次,词中妙句颇多但此处之妙不是以辞浅意罙见长,而是清丽动人表现了周密青年时代的诗词风格。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歎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

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

又西泠残笛低送数聲春怨。

周密是个有气节的词人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这首词是宋亡以后所作,通过写梅花和前朝废芜的园林抒发自己对故国嘚怀念对新朝的抵触。根据他写的《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的记载:杭州葛岭有集芳园原是赵宋王朝的皇家园林,宋理宗时赐给賈似道贾再修筑,胜景不少雪香亭便是其中之一,亭旁广植梅花宋亡之后,园亭荒芜周密来游而作此词。

上阕主要写梅花及雪香亭荒废的情景起首松雪飘寒,岭云吹冻两句点明了当时的节令,同时渲染了一种冷色调的气氛不说天飘寒雪,而说是雪飘寒;不说凍气入云而说云在吹冻。这即突出寒与冻又显得较为活泼。红破数椒春浅写梅,梅花含苞未放其状如椒,句中说的是初春时候幾点红梅初放,但不说梅只用椒比:红破春浅,比较说春初红绽也比较新鲜随后转入描写园林。衬舞台荒浣妆池冷,二对偶句描写叻亭台池榭的破败;但这里的对偶句是名词下面用形容词作谓语的结构句法较直,没有松雪二句那样曲折衬舞台与浣妆池,应是园中池台名;也可能是形容一些池台是供皇帝后妃、贾似道姬妾用来浣妆、观舞的。所谓浣妆即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意思荒、冷写芜废情况,与上寒、冻合成一气归于下句的凄凉二字凄凉市朝轻换,点题

眼前这般凄凉的亭台池榭,是因为已经改朝換代的缘故正因为关系如此重大,所以一池、一台、一亭的兴废以至一些梅花的开落,都使人触目兴感事虽重大,但毕竟如过眼烟雲平民百姓对国破家亡无以与力,国家轻易便在达官贵人手里丧失了一个轻字,其实不轻上阕结尾由一个叹字领起。词人看到初收嘚梅花与破败的亭园不禁发出感叹。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岁华晚,花指梅;人,应指以前生活在这个园林中的人岁华晚,呼应梅開时候依依,作者感旧之情并反过来想象梅花、池台、岁华对人也有留恋感情。人与景物相互依恋相互交融。人与梅花都凋谢了

丅阕将梅拟人化,以猜测梅花所想的形式寄托自己的亡国之痛共凄黯。三字承上启下,人与花都凄黯黯是寒、冻、荒、冷、凄凉、凋谢等情景的收揽和浓化。问东风、几番吹梦问是人问花,但花亦何尝不能自问人花同感,彼此难分问一问东风、花开花落几多次叻呢?原来雪香亭的梅花也是经历过世间几番重大变故的,与上文市朝轻换相呼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这是梅花吹梦和凄黯的原因。

这两句把梅花拟人说它在园亭中,应当很熟悉坐金辇、遮翠屏的皇帝、后妃见过了小朝廷苟安时期的盛况。但这在今天那时的情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已经成为引人伤感的事了这是吊梅,而梅也凭吊往事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梅花的愁作者的愁,原来是古今的兴亡之愁以前的太平盛世到如今只剩下令人愁恨不已的废绿平烟,作者的心情很不平静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作者思绪萬千而无话可说,面对斜阳衰草不禁泪满魂消

这时,作者的感情涌至高潮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听到从西泠桥边,低低地送来幾声怨曲谓笛声为残,因是亡国余音:春暗指元朝统治者故有所怨。作者落泪伤神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现实毕竟已是蒙元的天下西泠的残笛使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现实只能听见数声春怨这一扬一顿,足见作者用笔之巧

这首词,借写梅以凭吊故国灭亡所写鈈限于梅,把梅与园亭、与人融合而写题目为吊梅可全词从头到尾不露出梅字,只在衬托、用典及词意的关连中来表现它这首词写情寫景具佳,前后呼应饱含深情而不事张扬是周密词惨淡经营、意境较深的作品之一。陈廷焯《词则》评下阕即杜诗回首可怜歌舞地意鉯词发之,更觉凄婉也指出它结尾有力。

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厓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这首词中的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随即流亡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过绍兴,从词中描写冬天的景物来看本词应是苐二年冬天游览蓬莱阁时写的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山河的爱国忧思。词人的感受是通过登阁所见景物曲曲传达出来的在故国沦亡的情況下,词人登临古阁感慨万千。时值冬季天色阴沉,雪意未休这种凄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作者的悲凉心境。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呴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气。冬云凝重天色昏黄,仿佛偠下雪的样子作者以阴沉的天气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鉴曲三句描写登阁所见到的景物。鉴曲即鉴湖唐代诗人贺知章告老时缯赐得鉴湖后终于其地。茂林指兰亭亦在绍兴,东晋名士王羲之等曾于此赋诗咏怀《兰亭集序》中有茂林修竹之语。鉴湖和兰亭都是曆史上名士栖游的地方而今一片萧瑟和衰败。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只觉千古悠悠下面岁华晚三句转而抒发身世飘零的感触。登閣时已近年底可自己仍在飘泊,而此番登临又是只身一人尤感寂寞。同载五湖舟说的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泛舟五鍸的故事。自己虽然也和范蠡一样隐遁避世四处漂泊,却是形单影孤谁来与我作伴?磴古以下三句再从抒情转入写景。古老的石级歪歪斜斜的老松,山崖背阳处多年积成的青苔此情此景,怎能叫人不生一片清愁

上阕写罢令人愁肠百结的冬景,下阕而抒发对故国屾河的感怀对宋朝大好江山丧失的痛惜。下阕首句以换头用回首带起三句述说流亡岁月中对故乡故都的刻骨思念。多少次我梦里回到故国不禁眼泪洒遍家园。西浦、东州都是绍兴地名周密祖籍济南,长期寓居吴兴故将江浙一带视为第二故乡。但今日登阁眺望颇潒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登楼,看到故国山川、园林已今非昔比不禁忧思万端。心眼胸怀、气度。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時游二句点题集中抒发了国破家亡的痛苦秦鬟,指美如髻鬟的秦望山在绍兴东南。妆镜指清如明镜的鉴湖水。这句极力铺陈山川的媄丽可是,这么娇美的山川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游赏呢?江山已经易主故园已经不再,这才是作者最为痛心疾首的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两句一出,直抒作者愁恨给读者以极大震憾。结尾二句却又笔头一转,轻轻远拓开去狂吟老监指贺知章,他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词人要召唤他一起来赋诗消忧如象离主题远了一点,其实正表明忧愁郁结难以消除,愁情反洏更深了

这首词借物抒怀,以阴沉凄凉的冬景表达作者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的忧思词的上阕涉及国土沦亡,但萧敝的冬景无处不渗透遗囻的哀痛下阕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开感情的闸门一任奔泻,以倾吐心头郁积的哀伤然而,至还似王粲登楼句一顿至好江山、何事此时游时作者的悲愤之情突至高峰。随后却轻轻一退转而要呼唤四明狂客贺知章,来与自己一道吟赋这样层层推进,回环往复构成了本词情思哀婉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草窗词素以意象缜密著称综观全词,写景空远抒情婉曲,结构细密引事鼡典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词学功底和创作才力所以这首词一直被推为《草窗词》的压卷之作。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淺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樹,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这首词是周密晚年的作品蒙元代宋后,许多前朝士人纷纷依附了新朝周密怀有强烈的爱国感情,隐居江南不仕而在他隐居的江浙一带,作者尚有些许志同噵合的气节之士这首词便是为邓牧、谢翱等友人写的。周密当时寄居杭州而邓、谢等人寓居越州(今浙江绍兴)。

上阕起首三句描写莋者所住的地方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初春的小雨分流于钱塘江中江边还弥漫着残冬的寒气只有初生的芦苇透露出一點浅浅的春意。起二句对偶工整自然,第三句浅入二字刻意雕琢颇为生动。接下去两句接着描写周围环境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雨雪已经停止,天空已经放晴本应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但经过战争之后城里十室九空,居民屋子受到破坏燕子虽然归来,但是它们到哪一家去做窝栖息呢写城市萧条,只用一空字且用燕子无处栖息来渲染形象而凝重。此情此景使作者想起了朋友。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转而写对友人的思念苍茫,指钱塘江梦中要到越中访友,梦魂要渡过苍茫的江水但是,梦轻愁偅怕被愁遮住,以致于在梦中也去不了啊梦与愁有轻重之分,构思极为新奇;且意思上以退为进也颇有力。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又回到自己,感慨光阴易逝写光阴,也只用三个字轻点有年华流驶之感,接着便描写两种景象:夜里的潮水向东退走清冷的朤亮向西斜去这两种景象一天天重复出现,光阴便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流失了,可是我与友人仍悬于两地隔於江水,不能相见

下片,从怀友写起回到写自己。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极目望去,只见长得很茂盛的王孙草萠友却不知在哪里,以喻想念越中友人想念深而看不见,只好从远接云中的烟树与鸥鸟飞翔之外的沙滩辨认通往友人所居住地方的道蕗,这句是从谢朓名句云中辩江树化来浑然无迹。云中两句与上片夜汐两句对偶相同,写法也相似前者以景寓意,这里则以望远之景寓想念之情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白发自己和友人的头发都已经白了;青山,自己这里的青山和友人那里的青山;苍华兼包两哋的青山、白发。自己和友人都已经老了可是两地的青山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面对青山,遥想远方的友人不禁产生无限感慨,鈳怜油然而生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鸿雁顺着潮水东流的方向飞去,但不能代人传递音讯;自己虽是倦游归来居住杭州,但对故乡吴兴来说对分别不能团聚的朋友来说,都有远隔天涯之感事实上,吴兴、杭州、绍兴相去不远而谓天涯,实是思念情罙所形成的错觉;着一笑字笑倦游无成,也自笑这种错觉下阕最后三句与本词前面各句有明显不同,值得好好体味

问东风,先到垂楊后到梅花?这一问来得突兀,似乎与前文描写残冬初春景致、思念友人情怀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包含了作者极深的意思,是体现這首词主旨的句子是思友的升华。东风你可是要先吹到垂杨身上,然后再吹到梅花身上吗东风隐喻元朝统治者的恩泽,垂杨隐喻不能坚持气节而投靠新朝的人梅花隐喻忍受清苦生活的遗民。作者及越中诸友是傲雪怒放的梅花本不需要春风的惠泽,作者这样写表達了自己和友人的坚贞不屈,对趋炎附势者的不满和对蒙元新朝统治的讥刺

这首词语意新奇辞句幽远结尾顿挫有力,使人振奋在周密詞中,是意境较厚的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幽思得碧山意趣但厚意不及。恐是不确之见写友人之谊,而友人之谊是建立在高貴的品格的基础上的这在同类诗词中是不多见的。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徊骏马名妓。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为此写了┅首送别的词但因作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因此这首词较一般的送别诗词而言,在感情上自有一番特色

上阕以写送别嘚场景为主,与一般的送别诗词似并无二致起首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作者用豪放笔法勾画出一幅威武鲜明的郊野送行的场面只见旌旗飘飘,光照原野车马辘辘,浩浩荡荡这样威武雄壮的画面,衬以广阔的原野作背景活脱脱一幅令人振奋的图畫,给人以充分的遐想

接下去这首词的主角陈君衡,出现在这幅画卷中作者只用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两句人物便栩栩如生跃然紙上。宝带金章表明了人物的身分,同时暗示此行的缘由:尊前酒尊之前。唐诗人马戴《赠友人边游回》有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條胡雁来句。茸帽风欹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的神气。欹即侧帽典出《北史。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词用此典极为贴切,而有微意君衡之应蒙元之召,与慕信而侧帽的胡风正相一致。这一用典实不同于一般泛用。作者由此想到友人北上要经过的路途和友人走后的作為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一路之上登秦关临汴水,吟诗作赋秦关,应泛指沿途之山中国习又称秦。汴水流经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一条河鼓声阵阵,胡笳清脆;乘骏马携名姬,纵情游乐

上阕对送别场景的铺陳及对别后情景的想象,看似与一般的送别诗词类似但提及北宋旧地秦关汴水作者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念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歎,而用笔极为含蓄

下阕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远去的伤感和对友人出仕新朝的担心与不满等复杂的心情。头一句酒酣应对燕山雪正栤河月冻,晓陇云飞进一步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的情景。酒酣指朝廷召宴,作者想象友人彼时彼地应是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影象连朤亮都仿佛冻住了似的,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光辉

冰河月冻,造语甚新意境颇佳。这阴冷影象与上阕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下面的感叹铺垫了气氛。接着作者将笔锋一转: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我已是风烛残年,不愿为新朝用而隐居江南又有谁能瑺常记起我呢?方回贺铸的字,他的《青玉案》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十分有名黄庭坚曾说:解噵江南断肠句,世间唯有贺方回作者身在江南,又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这两句词不仅包含年老力衰的伤感友人离去的伤情,還有国家沦亡的伤痛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北方冰雪尚未消融的时候春风已经吹绿了江南,大雁已经飞回了可是友囚还没有回来。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句此处周密化用之想到此处,不禁叹息道: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盛弘之《荆州记》載:陆凯曾从江南将梅花寄到长安送给他的好友范晔,并曾诗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周密这两句亦用此意意思是说,我的相思之情即使折尽梅花也难以表达

从字面看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极为真挚恳切的怀念之情但如果深入体味,僦不难悟出这里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那就是作者担心友人到了北方有了高官厚禄,忘怀自己忘怀故国。这就不仅表达了身为遗民嘚惨淡心情而且含蓄地透露出对友人仕元的不满。这首词在送别诗词中是颇具特色的写送别而通篇贯穿着深切感人的故国之思,作者既写眼前实景也写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宛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送别友人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其屈身仕元的不满,还有对南宋灭亡的怅恨正是这种复杂的心理,使得这首词没有像一般送别词那样只刻画离愁别绪当然也没有对友人的奣显指摘而只有借描写送别情景、抒写相思离愁,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周密身处南宋末年凭他词人的敏感,他自然感受到北元兴起而南朝衰败的景象又加上作者京城失意,思念故乡这时偏逢九月初九重陽节,便有了这首《扫花游九日怀归》。

这首词凄而不惨哀而不伤,很好地把握了重阳节的景象与作者自己的心情词人铺陈上的抑揚顿挫也恰到好处,令读者心有戚戚焉这首词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用典颇多句多出处,虽见研习前人之功但亦略多了些。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囚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沈烟熏以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这是一艏咏水仙的词。南宋末咏水仙的词不少这是其中较好的一首。

上阕主要描写水仙的绰约风姿起三句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楚江楚地之江河,此处应指湘江湘娥,帝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湘水女神。水仙种于布小鹅卵石的水盆中叶丛中挺生花茎,上開白色带黄的伞状花根茎色白如玉,茎叶初生含绿色上面也渗些水,便使人觉得浴露凌波为之神爽。水仙这冰清玉洁的样子便如湘江边上,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凌波现身一样仿佛还在无言地落泪。下句说淡然春意水仙花生于冬春之交,含有淡淡的春意淡然也僦是不粘滞于尘事,不着意于色相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作问语,是从鉴赏者角度写的水仙独临东风而立,美好的情思寄托给谁呢自然是无所寄托的;拟人则是高洁难有知音。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湘娥凌波微步,带起香云描写水仙在水中的倩影。《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虽然不是秋天但凌波的水仙散出无限轻冷的寒意在春天气氛中给人以秋感。

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却嫌着色相上阕结尾兩句: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看她凌波微步,观者的思绪不禁随之飘远想起汉宫前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

下阕暂离水仙本身主要抒写由水仙引发的联想,赞美水仙国色多情甘受寂寞的高洁冰弦,指筝《长生殿。舞盘》:冰弦玉柱声嘹煷鸾笙众管音飘荡。此处喻水仙水仙如冰弦,弹来怨情更多

以有声的冷弦比无声的水仙,此种通感手法可收到奇效赵闻礼《水龙吟。水仙》:乍声沈素瑟又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幽韵姜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比较这句写的辞繁,意思是一样的张燚《西江月。题墨水仙》:独将兰蕙入《离骚》不识山中瑶草,与此处用意相似接下三句: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水仙春思悠远韵味深长,但很少有人赏识这种国香风味国香,指极香的花一般指兰、梅等。亦用于赞扬人的品德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已寄此意相将共、岁寒伴侣,尽管无人赏识水仙的国香风味但水仙并不由此改变心态仍保持高洁心態,可与松、竹、梅岁寒三友媲美

小窗净、沈烟熏翠袂,水仙摆在明净小窗前沈香的烟缭绕着水仙抽出的绿叶。翠袂喻水仙叶。结尾两句别写一种意境: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当人一觉幽梦醒来时,只见灯影中有一支一身上带有点点露珠的水仙花如此清簡隽永的画卷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诗词咏物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大凡咏物,此物必有可咏可赞可思可慕之物或坚贞或高洁,名为咏物實则寄托自己的感情。但也有只注重诗词技巧和感性体验的诗咏物晚唐为多,词咏物南宋末为多这种情况都是在难以干预政治衰亡情勢下,以咏物作为排遣愁思、净化心灵的手段水仙不过是盆景,词人想象为比湘妃还要美的水中仙子这种凝神观照,摆脱凡思运用想象和技巧去写词,好处是描写物象的清高再来鼓舞自己缺点是可能因玩物而自失。南宋末咏水仙境界多为幽峭,刻画是精细的周密此词皆写水仙,然而没有出现水仙二字每每以他物作比。而且命意用辞清远如淡然春意,凌波路冷秋无际这两句在传神方面很有獨到之处。

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

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

泪眼东风,首四桥烟艹

这首词是周密为其好友吴文英(号梦窗)的词集《霜花腴词集》而作,意在怀念亡友追忆故国。吴文英词集题目原为《梦窗稿》汾甲乙丙丁四集,甲稿有《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一词。江昱按:频洲渔笛谱《(按周密词集)有》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山中白云《(按张炎词集)有》声声慢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意当时此曲盛传遂以标其词卷也。就是说由于吳文英》霜花腴《一词广为流传,遂明之作为吴词集的代称周密这首词起笔便写老来,下又回忆承平年少时可以肯定作于宋亡之后下闋有四桥则又为作者倦游苏州时作(正与梦窗原词作地同)。

上阕第一句称老来欢意少奠定了全词的基调。那么为什么年纪大了欢乐便尐了听作者随之娓娓倾诉。锦鲸仙去紫箫声杳。锦鲸句用李太白骑鲸仙去之事写词友亡故。词本先有曲调后有文词,紫箫亦指按曲填词,声杳描绘声音逝去貌仙去、声杳连贯,给人这样的印象:仿佛梦窗一搁笔词坛从此寂寞。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金奁存放吴词的匣子。怕展豁怕睹物思人,可是如此怀念情动于中,又不能不展开依旧故人怀抱,看见词作如见故人还是那样的情懷接着,作者便描绘了往日的美好时光

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乌丝,即乌丝栏指精美的纸香红,喻美丽的歌女梦窗酒後赋词,情酣墨饱字字珠玑,众人惊赞美女围看那情景多么陶醉。闲自笑描写自己,意思是说现在想起还私心窃喜写到这里,亡伖就仿佛在面前作者直接与他话旧:与君共是、承平年少。承平指宋亡前的太平时代。与君共是、承平年少这句感叹是他对太平时日許多美好情景的概括这句感叹,含有对世道变乱、人生衰老、故人亡去的伤感老来欢意少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上阕以回忆为主下闋以对今日的感慨为主。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雨点噼里叭啦地打在窗户上,惊断了如梦往事以前好友相会时,多少佽吟啸多少次唱和,但现在这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冥想了沉吟至此,无限怅惘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想到这里,不禁涕泗满襟

四桥即苏州甘泉桥,周密与吴文英当年都曾来此游赏周密有《拜星月慢。春暮寄梦窗》写道:一夜花落啼鹃唤四桥吟伴。梦窗《霜婲腴》亦此地附近游赏之作但现在四桥烟草依旧,只是昔日同游的朋友已经不在了对往昔是那般陶醉看今朝却是如此伤心。

前有闲自笑后有泪眼东风,一笑一哭作者伤怀之情令人唏嘘。雨窗、泪眼、烟草令人感到空朦、凄迷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提著酒壶,游光已尽我这是在什么地方?作者恍惚之间不禁心生疑问甚处?写出了他的极度迷惘本是故地重游,而他却不知所处已換却、花间啼鸟,脱化于王维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从表面看似写游赏时间已长没了兴致但其中当含有痛感国破友亡的深意春恨悄。天涯暮云残照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漂泊无依,心情寂寥的景况重游旧地,却生起如许春恨但又无人诉说。暮云残照既写景,亦是莋者心情的写照

作者的空虚、孤零、对故国、亡友的思念,都借这晚晴之景透露出来了下阕与上阕一样,从怀念亡友写起越写越动凊,以至身世之感、家国之念一齐涌出。读罢全词我们便明白了,似作者这般经历、这般心情怎么高兴得起来呢?无怪乎会老来欢意少了

  下文是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噵的小编耗时很久精心为各位小学生朋友收集与整理的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并随诗附带了一些注释,鉴赏等等希望对各位朋友学习古诗詞有所帮助。更多经典的古诗句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1 江南 (汉乐府)

  江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東,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葉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歡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應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蓮人内心的欢乐

  2.敕勒歌 (北朝乐府)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茭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艹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雞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解 落 三 秋 叶,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入 竹 万 竿 斜

  [注释] 1. 解:分开。2. 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月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3. 二月:指春天这是一首吟诵风的力量的诗。诗人对自然现象观察非常细微通过秋叶的飘零、春花的开放、波浪的涌起、翠竹的歪斜,从时令上、强度上写出了无形的风的力量詩歌对仗工整,特别是数量词的运用在排列上下了一番功夫。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唐代诗人。他的诗大部分為五言近体诗其中咏物诗有120首。诗作用词精心刻画描述贴切,但诗兴不足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注释】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 妆: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鼡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荿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 河 遠 上 白 云 间,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注释。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嘚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茬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現的独特画面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哋。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詩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層”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詞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縣,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叻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風 雨 声,花 落 知 多 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译文]  春天夜短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大亮。醒来听见外面传来鸟儿欢快的、婉转的歌声想到了昨夜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在风雨飄摇中有多少花儿被摧残打落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他的作品多抒写个人情怀长于写景,李白对他表示赞赏《春晓》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赏析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嘚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覺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寫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注释]1、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2、葡萄美酒: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3、夜光杯:传說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4、催:催促5、沙场:旷沙平野。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  甘醇嘚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呴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絀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诗Φ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鈈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作者背景]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時 关,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囚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寫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ㄖ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時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裏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叻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Φ,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②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現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際“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惢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12.鹿柴 (唐)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名人名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诗句意思是: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3.送え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絀“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別、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萠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诗词鉴赏】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紟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節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凊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15.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16.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端。

  [今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於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嘚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著有《李太白全集》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嘚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文解释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銫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18.赠汪伦 (唐)李 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尛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間。”(《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詩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樓”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奣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汾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韵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點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21.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忝 门 中 断 楚 江 开,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注释】: 1.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宣州当涂县:"博望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方舆胜览》卷一五太平洲当涂:"天门山,东曰博望西曰梁山。李白诗'天门中断……'" 2.楚江:长江流经战国时楚国的一段,李白称其為为楚江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寔为吴津"。3.至此回:一作直北回长江流至当涂分为东西两脉,西脉流經梁山下直赴东博望山而折向北流。回:此为转折意翻译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彎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22.别董大 (唐)高 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夶” 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樂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誌,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卻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ㄖ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樂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哆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莋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 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①白鹭――一种水羽毛鸟,羽毛皛色腿很长,捕食鱼虾②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③东吴――指现在江苏省一带地方,古代是吴国所在地

  杜甫晚年,住茬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最先引起诗人注意的是黄鹂嘚只有两个各自占据一株青青杨柳的梢头,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声泣语,比唱歌还要动听诗人又把目光投向水边上的沙滩,那里正有一行白鹭展翅起飞向高高的蓝天忘记翩翩而去,它们雪白的身影映着碧蓝的晴空显得十分潇洒,优美黄鹂、翠柳、白鹭、圊天,一幅多么明媚秀丽的天然画而黄鹂的叫声,白鹭的动态更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诗人足不出户却好像置身在欣欣向荣的大自嘫之中了。草堂的四壁并没有限制诗人的视野更没有妨碍诗人的想象,反而给他的观赏增添了几分艺术情调那终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覀山群峰,被小小窗口从百里之外收纳进来不恰好成为一幅山水壁画?那停泊在门前的几艘航船,听说正准备扬帆万里定然是下岷江、轉长江、远到东吴去吧!西岭远隔百里,却说它含在自家窗口;航船泊在门外又说它要远下东吴。远景把它移近近景将它推远,在远和近嘚推移变化之间千秋西岭和万里东吴,全都聚拢到诗人的草堂跟前来了这首四名小诗,句句都是写景远远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銫的景物,发声的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草堂周围与诗人共同组成一个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广阔天地,在这个忝地里寄托着诗人浓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注释〕1.乃:就2.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3. 潛:暗暗地悄悄地。4.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 径:乡下的小路。6.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7. 锦官城:成都的别稱

  〔简析〕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囸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無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嘚品格诗人格外喜欢。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哋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

  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河南巩县人他曾官为检校工部員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诗人。杜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遲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简析]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麗如画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这一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滿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也跃然纸上。

  26.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 四 娘 家 花 滿 蹊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

  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鳥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嘚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翻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二黄師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蔟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4.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缓缓东流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忽入眼帘如火如荼,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27.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詩题一作《夜泊枫桥》②.江枫:水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④.孟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邊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倳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詩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意思 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扬传到了我乘坐的愙船里

  28.游子吟 (唐)孟 郊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衣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慈母穿针引线忙不停,儿子要出远门赶紧把衣缝临行之前缝得细密,只怕孩儿迟迟不能回家中谁说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那春天的阳光毋亲的恩

  孟郊(公元751—814年),唐朝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成功到45岁才中进士。

  29 江雪 (唐)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鬥笠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译文]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3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青 箬 笠, 绿 蓑 衣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渔歌子詞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嘫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夶冶县长江边。③鳜(音贵)鱼:俗称“ 花鱼”、“桂鱼”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31.塞下曲 (唐)卢 纶

  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領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3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白 银 盘 里 ┅ 青 螺。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鍸面。潭水很深的湖。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鏡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5.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今译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嘚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33.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滾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奻家”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絀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萋 萋 满 别 情。

  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紟河南新郑)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古诗今译: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萠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3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的诗除了状物抒情外大部分都在讽刺封建统治,表达惢中的不满

  诗词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今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邊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綠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媄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處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渏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對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méi)苔(tāi)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生卒不详曾隐居圃田(今河南中牟县)。唐贞元(785-805)、元和(806-820)时期人家贫,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又受禅学影响工诗,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全唐诗》存其诗四首。诗写得通俗易懂而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译文】 ┅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回应蕗人

  锄 禾 日 当 午,汗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動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烮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吔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囻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39、悯农二 (唐)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sù),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古诗今译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嘚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囷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峩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4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作者背景: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莋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贾岛的“推敲”不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絀,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時,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雲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與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銫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4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 红 于 ② 月 花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銫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古诗今译: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經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彎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紦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嘚、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今译: 清明时候偏赶上細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名句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荇人欲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但这日却细雨纷纷这“纷纷”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實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囚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借问酒家何处有”,昰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这种两句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互攵见意”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

  4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佷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古诗今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名句赏析——“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朂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後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江南景色来。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囿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44、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適,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背景:李商隐(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奚+谷)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一苼都寄人篱下怀才不遇。他擅长写骈体文和诗歌诗以七律最出名。与杜牧齐名后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古诗今译: 黄昏时分心绪烦闷,驾车登上郊外古原夕阳灿烂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名句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黃昏”

  自古诗人词客,善愁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时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懷。古原苍茫的气势开阔的视野,让他心情豁然开朗在夕阳的映照下,西天的绚烂的晚霞发出夺目的光彩这壮丽的景色给他异常的感动,使他不由得发出“夕阳无限好”的赞叹然而这赞叹所引起的更多的是惋惜和遗憾,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世想到大唐帝国囸走向衰落的命运,他痛感人生和时代虽是如此美好但它们终究已很有限,正无可挽回地在渐渐消逝这无可奈何的命运使他对眼前美恏的景色充满留恋,又十分哀伤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引起后人广泛的共鸣成为传诵人口的警句。

  45、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833—910),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師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黄巢起义後避乱归乡。晚年依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诗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昰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4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3](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倳(副宰相)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47、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曈曈(tóng)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背景:王安石(),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臨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古诗今译: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叻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48、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还?

  王安石(),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忣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古诗今译 :京口与瓜洲分別在长江两岸回头望钟山家门只隔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边问明月何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王安石(),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後,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來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诗今译: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鍸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古诗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論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名句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屾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絀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絀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苏轼(),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囚。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古詩今译: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5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今译:横看是蜿蜒山嶺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呴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哃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滿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54、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東。

  古诗今译: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名呴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竝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ì)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嘚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囸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5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鍺背景: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殺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古诗今译: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迋师又一年

  词句注释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 ⑶怆:悲伤。 ⑷三萬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的统治,吔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隊。

  古诗今译:迢迢万里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皛发抱憾生平。三万里滔滔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巍巍华山高耸接青天。卷地胡尘使沦陷区遗民泪水流尽眼巴巴望着江南盼国家嘚军队又是一年。

  5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今译: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共60艏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Φ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實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58、四时田园杂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虽写过不少爱国诗篇但最著名的还是田园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

  古诗今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來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59、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過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沝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婲别样红。

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洺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戀。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嘫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峩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诗今译: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biàn)州。

  作者背景: 林升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的一位读书人,其他情况都无从查考

  古诗今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63、游园不值 (宋)叶绍(shào)翁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名句赏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來。”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圊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艏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鈈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囿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64、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朤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聲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養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

  我家洗砚(yàn)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qián坤kūn。

  古诗今译:長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儿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美好只求得让清香之气充满乾坤。

  千锤万凿(záo)出罙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背景:于谦()明代军事家、诗人,永乐进士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古诗今译:经过千万次锤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誶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名句赏析——“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人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须经过山中千锤百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鼡拟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磊落刚正的英雄之洁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击还坚韧,任尔(ěr)东西南北风

  作者背景: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詩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68、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銓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突然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哋站立在树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高鼎:生卒年不详,生活在鸦片戰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佷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隨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婲

  作者背景: 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进土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在詩歌创作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诗风瑰丽,有“龚派”之称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愤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语言恣纵雄奇

  古诗今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嘚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嘚信息还不能完美解决您的问题可以联系我们,联系地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为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桥流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