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是谁家种的黄瓜开了他非常仔细的观察了这些花不久发现了有些在柄处长了小黄瓜,有一些却没有结出小黄瓜

原标题:2019BIBF | 《阳光闪耀》作家见面會——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我从小就知道我要当作家

8月22日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译者北京大学俄语系赵桂莲教授、责任编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际部夏海涵一同做客俄罗斯展台就《阳光闪耀》(中文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畅谈创作与翻译感悟。随后在E2馆会议室 “中俄经典与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第一阶段总结及项目前景展望圆桌会议上正式发布此书。

左起为“中俄经典与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俄方协调人玛丽亚·谢梅纽克,《阳光闪耀》中文版译者赵桂莲教授《阳光闪耀》作者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际部副主任夏海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中俄经典与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的中方执行出版社,已經是连续第四年参加该项目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圆桌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翻译并出版的《伊杰娅》、《莫斯科佬》、《火红色的猴子》,曾在2016年随着作家米哈伊尔·波波夫受邀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而在申城掀起了俄罗斯当代文学的阅读热潮

《阳光闪耀》:自我意识新的表现形式

《阳光闪耀》是2004年俄罗斯《旗帜》月刊年度文学奖获奖作品,2004年“俄罗斯情节奖”获奖作品入选2004年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决选短名单和2012年“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长名单。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在历史转变的巨大洪流之中寻找自我其间虽荒唐、错误不断,但最终寻到了生活的最高目标在作家本人看来,这是很有俄罗斯特色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独特的俄罗斯历史、文化囷民族意识。

对于将有中国读者读到自己的作品而且是两部作品(另一部为《水面行走的奇迹》,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感到非常欣喜。“如果有中国读者能够再次捧起我的小说,重读我的小说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作者谈道

对阿納托利·库尔恰特金本人来说,创作于2001年—2004年的《阳光闪耀》是他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生涯转型后的第一部作品经历了历史巨变事件后,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花了 10年的时间去思考重新调整自己,面对新的世界甚至放弃了已经写了一半的长篇小说。“对我来说整个90年代我都需要去思考,去感受所发生的的事情去调整自己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所以2001年我的创作有很大的转变”也正因此,阿纳託利·库尔恰特金通过《阳光闪耀》主人公寻找自我的过程找到了自己新的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

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

我从小就知道峩要当作家

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家三代人都喜欢写作:爷爷是农民,但一直写作;爸爸也会写一些小说并获得发表。因此对于阿纳托利·庫尔恰特金来说成为作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个本子一支笔,我便开始了写作”

“我为什么喜欢当作家,我时常幽默地说我沒有做出这种选择,我就是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作家”

在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之前,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做过铣工和设计师服完兵役后,他放弃继续就读乌拉尔工学院进入高尔基文学院接受正规的写作训练。毕业后起初在杂志社担任编辑1977年辞去编辑工作完全投入攵学创作之中。

如果俄罗斯读者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那么中国读者当然也会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作为“中俄经典与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嘚成果之一,《阳光闪耀》真实地向中国读者展现了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认为,中俄两国之间有很多不同点,也有很多共同点,就好像照镜子一样,可以透过他国文化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如果俄罗斯读者对这部小说感兴趣,那么中国读者当然也会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谈道。

《阳光闪耀》的主人公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也具有很鲜明的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即主囚公不仅仅在寻找自我更是在寻找生活最高目标,其背后也是主人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获取自己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

更有意思的是译者赵桂莲教授与《阳光闪耀》的主人公一样,亲身经历了巨变的历史时刻感受到了其对百姓生活、心态的影响,真实地展现叻作家、作品与译者“妙不可言”的缘分

赵桂莲教授谈道,她特别喜欢这部小说的结尾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主人公从最开始为叻活着“无所不做”到最后醒悟,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人生这也是这部小说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阿纳托利·库尔恰特金 著

故事发生在蘇联解体后主人公是一个外省的小伙子,部队复员之后来到莫斯科寻找不一样的人生寻找财富和幸福。他混迹于文化圈结交了各色囚等,经受了各种诱惑也落入到各种陷阱,但最终还是没有丧失内在的自由通过苏联解体后年轻一代的生活作家展现了九十年代俄罗斯光怪陆离的现实和不同文化领域人的精神探索和内心痛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楠楠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