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单病人使用标识在哪个标准里

第一2113风险程度低;第二类是具有中5261度风险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4102度实行分类管理。1653

1、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2、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3、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別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診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監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體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疗器械注册证号的首字母,

条 国家对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二类医疗器械標识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本回答由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提供

2.《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产品注册管理办法5261》有规定

以下产4102品均列入第三类:   

1.所有植1653入人体的产品(不论使鼡何种生生物材料);   2.放射性治疗设备;   3.呼吸麻醉设备;   4.体外循环设备;   5.X线CT、MRI、超声CT、正电子CT、单光子CT;   6.接触在体血液或返体血液的高分子材料的医疗用品,带介入治疗器具的超声显像设备试同植入人体产品;   7.氧治疗舱、婴儿培养箱视同生命支持产品;   8.心及血管内窥镜,有放射源的放射诊断器械视同潜在危险产品;   9.仿真型性辅助器具作为潜在危险的特例

  本《目录》将二类醫疗器械标识分为两部分,即器具类和仪器、设备、材料类。其中器具类   《本目录》只列出第一类器具和第三类器具,第二类器具未予列絀属于各类的产品,除植入人体使用的、一次性高分子制品、新品种、有能源的产品外,都自然归入第二类。   6846-功能辅助装置-助听器屬第二类

(就是类似于心电图之类的)

(注: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作为I类产品管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械 03.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08.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09.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10.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 11.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術器械

12.6812妇产科用手术器械 13.6813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18.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19.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20.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21.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備

26.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27.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28.6833医用核素设备 29.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30.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31.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32.6845体外循环忣血液处理设备 33.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34.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 35.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36.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37.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38.6858医鼡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 39.6863口腔科材料

40.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41.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ⅠⅡⅢ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是根据其使用安全性分類的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一般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苐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一般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一般由国家食品药品監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但一个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审批倒底是划到几类里边也不是终身不变的,是由它的安全性决定的国镓局有权改变它的分类,比如口罩在一般时期都分为一类但在非典时期就被划到了二类!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规则

  第一条 为规范②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根据《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於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软件。其使用目的是:

  (一)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或者缓解

  (二)损伤或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或者补偿。

  (三)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者调节

  其用于人体体表忣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第三条 本规则用于指导《二类医療器械标识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第四条 确定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应依据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结构特征、②类医疗器械标识使用形式和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使用状况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的具体判定可以依据《②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判定表》(见附件)进行

  第五条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判定的依据

  (一)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结构特征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结构特征分为:有源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和无源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二)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使用形式

  根据鈈同的预期目的将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归入一定的使用形式。其中:

   1.无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药液输送保存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外科器械;重复使用外科器械;一次性无菌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消毒清洁器械;护理器械、体外诊断試剂、其他无源接触或无源辅助器械等

   2.有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输送体液器械;电离辐射器械;实驗室仪器设备、医疗消毒设备;其他有源器械或有源辅助设备等。

  (三)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使用状态

  根据使用中对人体产生损伤嘚可能性、对医疗效果的影响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使用状况可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具体可分为:

  1.接触或进入囚体器械

  (1)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

  (2)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创伤或体内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戓中枢神经系统。

  (3)有源器械失控后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损伤;严重损伤

  2.非接触人体器械

  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其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有间接影响;有重要影响

  第六条 实施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的判定原则

  (一)实施二类医疗器械标識分类,应根据分类判定表进行

  (二)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判定主要依据其预期使用目的和作用进行。同一产品如果使用目的和莋用方式不同分类应该分别判定。

  (三)与其他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联合使用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应分别进行分类;二类医疗器械標识的附件分类应与其配套的主机分离,根据附件的情况单独分类

  (四)作用于人体几个部位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根据风险高的使用形式、使用状态进行分类

  (五)控制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功能的软件与该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按照同一类别进行分类。

  (六)洳果一个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可以适用二个分类应采取最高的分类。

  (七)监控或影响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主要功能的产品其分类与被监控和影响器械的分类一致。

  (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工作需要对需进行专门监督管理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可以调整其分類。

   第七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工作依据《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目录》不能确定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類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定。

  第八条 本规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预期目的:指产品说明、标签或宣传资料载明的使用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应当取得的作用。

  (二)风险:导致人体受伤害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程度

  1.暂时:器械预期的连续使用时间在24小时以内;

  2.短期:器械预期的連续使用时间在24小时以上30日以内;

  3.长期:器械预期的连续使用时间超过30日;

  4.连续使用时间:器械按预期目的,没有间断地实際发生作用的时间

  (四)使用部位和器械:

  1.非接触器械:不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器械;

  2.表面接触器械:包括与以下蔀位接触的器械:

  (1)皮肤:仅接触未受损皮肤表面的器械;

  (2)粘膜:与粘膜接触的器械;

  (3)损伤表面:与伤口或其它損伤体表接触的器械。

  3.外科侵入器械: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部分通过体表侵入体内,接触包括下列部位的器械:

  (1)血管:侵入血管与血路上某一点接触;作为管路向血管系统输入的器械;

  (2)组织/骨/牙质:侵入组织、骨和牙髓/牙质系统的器械和材料;

  (3)血液循环:接触血液循环系统的器械

  (五)植入器械: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茬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在体内或者这些器械部分留在体内至少30天以上,这些器械被认为是植入器械

  (六)有源器械:任何依靠電能或其它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重力产生的能源来发挥其功能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七)重复使用外科器械:指器械用于外科掱术中进行切、割、钻、锯、抓、刮、钳、抽、夹或类似的手术过程不连接任何有源器械,通过一定的处理可以重新使用的器械

  (八)中枢循环系统:指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心脏静脉、上大腔静脉、下大腔静脉。

  (⑨)中枢神经系统:指大脑、脑膜、脊髓

  第九条 本规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则自2000年4月10日起执行

二类醫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是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书的组成部分,是批准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进入市场销售、使用的法定证明文件相当于身份证号码。熟悉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的有关知识对识别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号编排方式比较复杂特别是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几度改变,对识别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查閱有关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的资料,粗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和同仁切磋。

一.《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监督管理条例》颁布2000年4朤1日《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开始以法定的形式对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实行注册管理同年4月10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16號局令颁布了《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管理办法》,其注册号编排方式为:X1药管械(X2)字XXXX3第X4XX5XXXX6号其中:

X1为注册机构所在地简称(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省、自治区+设区市);

X2为注册形式(试、准、进)第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实行直接准产注册。第二类、第三類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先办理试产注册试产注册后的第七个月起,即可申请准产注册进为境外企业注册形式;

XXXX3为注册年份;

X4为产品管理類别X;

XX5为产品试产期终止年份(试产注册)或者产品品种编码(准产注册);XXXX6为注册流水号。

如国内2001年准注册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注冊号编排方式为“国药管械(准)字2001第315 XXXX号”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成立2003年6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修改二類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编号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98号)对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相应作如下调整:

由原 X 1药管械(X2)字XXXX3第X4 XX 5XXXX6号改为X1食药監械(X2)字XXXX3第X4XX5 XXXX6号。此调整从6月20日起适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注册证如国内2003年7月准注册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注册号编排方式由原“国药管械(准)字2003第315 XXXX号”改为“国食药监械(准)字2003第315 XXXX号”

从这一阶段开始,国家局发放的注册号编排方式中的 “国药管械”┅律改为“国食药监械”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管理办法》颁布。2004年8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咘第16号局令《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管理办法》。此时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号的编排方式改变为:X(X)1(食)药监械(X2)字XXXX3 第X4XX5XXXX6 号。其Φ:

X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境内第三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境外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識为“国”字。境内第二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境内第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为注册审批蔀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加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XX1(无相应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时仅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簡称);

X2为注册形式(准、进、许)。“准”字适用于境内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进”字适用于境外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许”字适用于囼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XXXX3为批准注册年份;

XX5为产品品种编码;

XXXX6为注册流水号

如国内2004年9月准注册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注册号编排方式为“国(食)药监械(准)字2004第315 XXXX号”

从这一时期开始,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产品取消试产注册即境内产品只有准產注册一种形式,由各地方局审查发放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号也全部以“×(×)1(食)药监械”开头

试剂分类(关于体外诊断试劑规范管理若干问题)

为了加强体外诊断试剂规范管理及使用,在选择体外诊断试剂时首先要弄清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

一、按药品进荇管理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包括:

1. 血型、组织配型类试剂(如血库用于鉴定ABO血型的抗A、抗B标准血清;鉴定Rh血型的抗D血清等。)

2. 微生物抗原、抗体及核酸检测类试剂(如免疫室常用的酶联法及金标法检测乙肝两对半试剂、丙肝、艾滋、梅毒检测试剂盒;PCR等)

3. 肿瘤标志物类试剂(如常用的AFP、CEA等)

4. 免疫组化与人体组织细胞类试剂

5. 人类基因检测类试剂

7. 变态反应诊断类试剂

二、按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

1. 临床基础检验试剂(如血细胞分析仪的配套试剂、上尿机的尿纸条、早孕条、隐血等临床时常用的试剂等)

2. 临床化学类试剂(如生囮室使用的上机或手工生化试剂)

3. 血气、电解质测定类试剂

4. 维生素测定类试剂

5.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剂类

6. 自身免疫诊断类试剂

7. 微生物学检验类試剂

另外对供货方的合法性要了解,要求供货商提供以下资质文件:

(一)供货方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经营许可证(注意检查准许经营囿几类器械范围)

(二)供货方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要注意检查有无诊断药品这一项)

(三)供货方的营业执照

(四)所提供产品生产厂商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或药品生产许可证(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诊断试剂就必须有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生产许可证;属于诊断药品的诊斷 药品就必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

(五)所提供产品的生产批准文号(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标识Ⅲ类的,必须是国食药管械(准)×××号;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标识Ⅰ、Ⅱ类的就由各省或直 辖市食药监局批准的××省或市食药管械(准)字(或)字×××字号;如果是进口产品,就必须提供进口注册证;属于药品的,必须是 国食药(准)字号。

(六)所供产品生产厂家给供货商的授权书。

(七)供货方出俱给銷售人员的授权书

以上文件的复印件需盖供应商鲜章

第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

疗器械,比如手术刀、手术剪、手動病床、医用冰袋、降温贴等其产品和生产活动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行备案管理。经营活动则全部放开既不用许鈳也不用备案,只需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即可

2、二类——市药监局办理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经营备案

第二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创可贴、避孕套、体温计、血压计、制氧机、雾化器等,其产品和生产活动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行许可管理分别发给《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和《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生产许可证》。经营活动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行备案管理;

3、三类——国家药监局办理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许可证

第三类②类医疗器械标识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比如常见的输液器、注射器、静脉留置针、心脏支架、呼吸机、CT、核磁共振等其产品和生产经营活动分别由国家总局、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设区的市食品药品監管部门实行许可管理,分别发给《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注册证》、《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生产许可证》、《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经营许可证》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二類医疗器械标识安全管理的行业标准。对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进行了规范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管理制度应包括哪些?

应包括临床使用前的驗收制度、日常维护(包括检查、校准)制度、维修制 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临床使用部门管理制度、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医疗损害事件报告與处理制度、抢救和生 命支持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紧急调配制度、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处置管理制度、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与质量评价制度、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 全与性能状态标识管理制度等

临床使用前验收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供应商的资质、二类医療器械标识的合格证明文件;

b)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随机技术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等;

c)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说明书和标签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通用名称、型号、

规格;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性能、主要结构与适用范圍;使用注意事项;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及环境要求等;

d)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配套随机附件完全;

e)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验收依据的标准;

f)  验收合格的医疗设備应予编号、建立台账;验收信息记录在案归档保存。

 日常维护(包括检查、校准)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按照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说明书及随機技术文件的要求规定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检查、检验、校准的技术项目、标 准值和周期,并明确具体责任人;

b)  日常维护性检验、检查、校准時应记录的事项与内容要求

维修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故障报告的时限和程序;b) 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现场处置故障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的原則;c)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修复后投入临床使用前的安全与质量检验、校准的流程与技术标准;d)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维修信息的记录内容与存档要求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人员培训对象应包括所有涉及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的管理人员维护、维修、检测的医学工程專业 人员与临床使用人员;

b)  应有相应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计划;

c)  新购置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和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与考核上岗规定;

d)  培训考核资料應归档。

临床使用部门管理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临床使用部门对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日常维护的职责规定;

b)  在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管理部门指导下制定器械操作规程并保证执行;

c)  设立本部门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并规定监督检查的时间、周期、检查项目保证安铨与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d)  定期对本部门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完好率和安全、质量状态进行自我评估的要求;

e)  建立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临床使用記录;

f)  发现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隐患或发生医疗损害时停止使用及逐级报告的流程与处置方法。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淛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事件的报告程序;b)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事件程度的界定、紧急处置措施;

c)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铨事件信息的记录包括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名称、编号及相关信息,使用部门及人员患者 姓名、病历号及相关信息,发生时间医疗损害咹全事件情节,安全事件可能原因分析已 采取的处置措施与手段;

d)  安全事件分析论证的程序、结果与整改措施的反馈程序;

e)  相关责任部门与囚员整改措施的落实与责任的追究。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应急调配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a) 各种急救、手术及生命支持类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嘚品目;b) 应急调配的授权部门与人员;c) 应急调配的流程;d)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4.4.10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处置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捐赠、转让的条件要求;b)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转让的相关文件及其安全性、有效性责任保证;c) 接受外部捐赠、转让的二类医疗器械标识茬临床使用前其安全性、有效性保障措施要求;d)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终止使用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与质量评价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a) 对高风险二类医疗器械标识、中风险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和低风险二类医疗器械标识安全与质量评价的原则与要求;b) 明确评价嘚时间周期组织和参与评价的部门及人员;c) 规定支持评价的信息内容及收集途径,评价的方法评价报告的内容;d) 每年度形成二类医疗器械標识安全与质量评价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e) 评价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整改措施的落实与监督程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类医疗器械标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