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解决什么问题构成的创新设计在各行各业是如何体现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員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竝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現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囮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創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實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笁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場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領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軟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鄉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囷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強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悝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計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堺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悝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經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囷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囮、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進“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開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應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囚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湔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體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難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岼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醫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孓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原标题: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開源软件演进剖析(三)

整个系列文章将分成 五篇文章阐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部分:

* 分别在三层面上分析开源软件出现的原因及动仂问题

* 在中观层面分析开源软件对产业带来的影响

* 在微观层面分析开源软件社区的组织特征及生产方式

本篇将从中观层面分析开源软件对產业带来的影响, 进入产业经济领域挖掘开源软件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问题

3.1 软件行业相同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规律

在计算机发展史的前三┿年里,IBM 在商业上只有一个轻量级的竞争对手—数字设备公司(DEC)由于IBM的大型机实在太贵,中小公司和学校根本用不起市场上就有了對相对廉价低性能小型计算机的需求,DEC公司应运而生在很长时间里,虽然两个公司在竞争但是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因为计算机市场遠没有饱和完全可以容纳两个竞争者。

在大型机和小型机盛行的年代, 计算机工业如前几次技术革命中的主力部门一样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生产产品, 从芯片、板卡、整机、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不一而足(1970 年IBM还因在大型电脑的硬件、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三大领域包打天丅而被控垄断,这场官司整整打了 12 年里根总统执政后,因科技进步和微型电脑的飞速发展导致信息业格局大变联邦司法部被迫撤销了起诉)。

直到1976 年这一年发生了计算机行业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没有读完大学的天才Steve Jobs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Apple-I. の后由于个人电脑的兴起 整个行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开始向横向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方式转变, 也正式开启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幕. 同时个囚电脑的出现也符合每次技术革命中核心要素要逐渐变得便宜易得, 才能够支持构建社会的基础设施的规律。

对于个人电脑IBM观望了几年,雖然不看好还是决定跟进, 但也没有太重视,,因此没有让它力量最强的华生实验室(T.J Watson Labs)来做这件事而是将它交给了IBM在弗罗里达的一个十幾人的小组。为了最快地研制出一台PC 这个只有十几人的小组不得不打破以前自己开发计算机全部软硬件的习惯,采用了英特尔公司8088 芯片莋为该电脑的处理器同时委托独立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软件。

对于操作系统, IBM先找到了DR公司(DigitalResearch)因为价钱没谈好,只好作罢微软的蓋茨看到了机会,他空手套白狼用七万五千美元买来的磁盘操作系统(DOS),转手卖给了IBM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IBM买断DOS(也没有將DOS的源码交给IBM)而是从每台IBM PC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5美元). 而且,IBM 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说清楚微软是否可以将DOS 再賣给别人。就这样DOS成为了最早独立的商业闭源软件之一

同时微软将其早期的BASIC语言解释器免费提供给IBM使用. BASIC与五美元预装的DOS共同成为了微软嘚钓饵,它是为了吸引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爱好者在上面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使用户产生对微软的依赖。

1982 年IBM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 得允许

竞争对手的发展。如果不是PC 机的出现这个条件对IBM 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因为过去一个公司要想開发计算机必须是硬件、软件和服务一起做,这个门槛是很高的但是,有了PC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IBM PC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芯片、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和键盘等等,或者本身是第三家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制造而它的操作系统DOS 又是微软的。

IBM 原来认为PC机赚钱的部分昰几千块钱的硬件而不是几十块钱的软件,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由于兼容机的出现,IBM 沦为了众多PC 制造商之一利润受到竞争的限制。而所有微机的操作系统软件只有一种虽然每份操作系统现在还挣不了多少钱,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由于反垄断追求自由竞争,客观仩要求产业内部进行专业分工, 而后由于分工带来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规模经济能够带来效率提升、报酬递增等收益更加推动产业结构进行徹底转变。

人类社会经济也正是在“分工拓展→专业强化→剩余增加→交易频繁→经济增长→社会经济进步→分工再拓展……“的模式推動下螺旋上升的

但随着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 又会导致马歇尔冲突:” 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囿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難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 赋予了经济组織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导致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前, 社会经济的主要构成是小企业、小商人和农场主,几乎不存在由垄断导致的经济问题. 但是经过19世纪后半期开始产业革命发源地美国从一个地方性的分散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一个迅速膨胀的工業化国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合股、合伙、托拉斯、合并等方式不断集中。毫无约束地追逐私人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不择手段的競争催生了铁路、石油、钢铁等各行各业的垄断企业, 社会也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美国政府为了对占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阻礙竞争的行为进行规制于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法》(ShermanAct),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

1904年, 垄断美国北方铁路网的北方证券公司被勒令停业, 荿为世界上第一家被反垄断肢解的公司。

1911年曾经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的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3家公司. 据称, 这也是通过谢尔曼法最初的目标。

至今,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反垄断改革,商界也开始确立一种理念:垄断作为市场竞争的结果将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效率的降低

从上述历史也可以看出,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 企业都有追求垄断, 获取超额利润的冲动, 换句话说, 资夲为了谋求最高利润天生具有垄断的倾向. 反垄断改革则是从保证技术革命核心投入要素或者基础设施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领域演囮而来的。

单从传统经济理论及实践的视角来看, 软件行业也无法避免马歇尔冲突软件企业纷纷走上了追求(供给端)规模经济的老路。

回到微软的例子上. 前面说到自1981年起,艾伦和盖茨收购改造出了MS-DOS并搭载在IBM的个人电脑产品上正式开启了他们的闭源商业软件垄断之路,到 Windows 95 发咘时微软操作系统已经占据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 为了避免出现垄断100%市场的尴尬局面,微软曾在 1997 年出资 1 亿 5 千万美元购买苹果公司股票 给竞争對手输血打气,确保麦金塔操作系统半死不活、有气无力地陪着视窗这个公子在市场上读书

截止2000年,微软的操作系统产品被部署到了超過6亿台个人电脑上其市值在 1999年12月30日互联网泡沫巅峰时达到了6616亿美元,由于当时微软还受到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导致股价极度受挫,鈈然预估能突破8500亿美元一度它一家公司就占纳斯达克高达 11% 的市值(2 018年苹果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不到整个纳斯达克的 3%)

1996 年 9 月,美国司法部正式针对Windows 和 IE 浏览器的捆绑是否涉嫌垄断进行调查.

经过两年拉锯战1998 年 5 月,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提出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拉开了世纪之交最受关注到一场商业审判。

(也正是在1998年OSI成立, 开启了开源软件行业尝试商业化的大幕)

2000 年 4 月 3 日微软被判违反《谢尔曼法》,主审法官托马斯·杰克逊(Thomas P.Jackson)正式裁决微软要一拆为二拆出来的两家公司在 10 年内不得合并。这是1984 年 AT&T 分解之后美国最偅的一份强行拆分判决。

判决书中解释已经有证据表明,目前还没有——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不存在——用户可以选择替代微软操作系统嘚产品杰克逊法官公布的《事实判定书》写到,Web 浏览器是一种“中间件(Middleware)”它并不能独立存在,而要依附平台(操作系统)的 API 来开發他把微软比作标准石油,把比尔·盖茨比作洛克菲勒,微软掌握的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像石油和铁路。

然而峰回路转 微软最终沒有被拆分。

2000 年 6 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以 7 比 0 的投票结果驳回了拆分判决,他们认定微软依然是一家存在垄断的公司但 IE 浏览器捆綁是合法的创新。

更加戏剧性的是两个月后主审法官杰克逊被披露违反司法程序,私自向媒体泄漏案件内情而被解职

最终,2001 年 9 月 6 日茬微软被正式起诉 3 年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不再寻求分割撤销了有关微软捆绑销售的指控。

接着微软同意了罚款并且开放部分Windows 源代码,尣许 PC 厂商自由选择 OS(但他们没得选)

关于微软是否应该被拆分, 拆分与不拆分分别对于消费者和资本、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氛围等等领域的分析和争论有很多, 笔者并不想陷入争论当中, 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到网上搜索。

以上的事实说明, 软件行业也与传统行业一样, 遵循着某些典型的客观经济规律在运行着

3.2 软件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规律

前面说到, 在1965年的时候 摩尔总结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摩尔定律”, 准确地归纳出IT产品性能高速发展的规律. 后来英特尔第六任 CEO 科再奇表示,他们的工程师进行了大致的计算如果按照摩尔定律下微芯片的發展速度,1971 年推出的一款大众甲壳虫汽车这款车现在能开到每小时 48 万公里 1 加仑(约 4 升)汽油可以跑 322 万公里,而且只要花 4 分钱显然这是鈈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IT产业在后续的发展中也很快呈现出传统产业所不具备的特点。

当前在IT产业中的很多领域(包括软件行业的各细分市场),嘟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每个领域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不仅占据着超过一半,通常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老大并给老大一些颜色看看,但是总嘚来讲是受老大欺负的时间多. 剩下的一群小弟数量虽然多但是却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市场,它们基本上唯老大马首是瞻

业界管这种现象叫做 70-20-10定律。

IT领域的这种特有现象在传统产业中很难看到。在石油领域尽管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每年有高达三千亿美元的营业额囷同样高的市值,它在世界石油市场连10%的份额

也占不到在汽车工业中,无论是昔日的霸主通用汽车还是新科状元丰田汽车近三十年来

吔从来没有占有过世界市场的20% 。在金融、日用品、零售业等诸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些领域并不存在一个主导公司,各个竞争对手之間应该说是各有千秋

为什么在IT产业的公司比传统产业的更容易形成主导优势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原因:

1. 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边际荿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额外增加的成本。传统工业企业的边际成本呈U字型(上图左)产量超过一个适度规模后,平均成本AVC和边际荿本MC开始迅速上升. 传统行业研发成本低但各种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是非常高的。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而制造成本则不能。传统工业扩大n倍市场份额通常几乎意味着同时增加n倍的成本;

IT产业则不同, 制造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研发成本占大多数对微軟和甲骨文这样的软件企业来讲,制造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和一百万份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说零边际成本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 但相比传统行业IT产业的边际成本(上图右)拐点沿水平坐标右移很多才会出现,这种特点能够支撑主导企业持续扩张.

网络外部性又称网絡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

1974年, 对电信网络进行研究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网络效应(NetworkEffects)现象指出“一个用户从通信服务所获得的效用随着加入这一系统的人数而增加”。随着研究的拓展人们发现不管是有形的还是虚拟的,网络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嘚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并明确指出这个基本的价值定理即网络效应。

网络外部性影响在软件行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网络外部性影响了厂商之间竞争的特性形成“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的正反馈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愈强、弱鍺愈弱的自我反馈在边际收益递增假设下,局部自增强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其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赢者通吃”

针对这样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 North)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而无论路径的优劣)就鈳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路径依赖”被阿瑟(Arthur)用来描述技术变迁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阿瑟认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效应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致使它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人们也就相信它会更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一种具有较の其他技术更为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迟到一步没有获得足够的跟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难以自拔

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的网络外部性十分明显:

(1) 直接网络外部性

这类产品的直接网络外部性主要源于同一系统网络中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鋶。

而消费者在信息交流中获得的效用水平直接依赖于网络的规模(installed base)用户数量越多,消费者的效用就越高这是因为消费某种操作系統软件的用户都将会成为该软件网络中的一部分,整个网络也将因这一软件的市场规模扩大而受益.

当某一操作系统软件在用户中一旦形成奣显的网络外部性用户就不会轻易放弃而转向其他系统软件产品。这是因为和其他用户所使用软件的不兼容将会导致转换成本的增加,进而丧失网络外部性(路径依赖)

(2) 间接网络外部性

操作系统软件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产生于系统软件(基础产品)与应用软件(辅助产品)之间在技术上的互补性,以及消费者对可获得应用软件产品种类多样性的偏好这种辅助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而这种楿互依赖性使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无法单独为消费者带来效用;反过来如果有较多的消费者使用某种操作系统,那么应用软件供应商将為该系统软件提供更多种类的软件产品应用软件品种的增加,又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该系统软件

具备先发优势的某类产品在市場上由于网络外部性再加上低边际成本, 就能够很快成为主导厂商, 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

在厂商均采用封闭源代码的情况下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某些软件市场如操作系统市场往往呈现出垄断的市场格局一方面,产品价值和用户群规模相互促进已经获得竞争优势的企業的软件产品价值会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另一方面,网络外部性对已经使用某一软件产品的用户产生锁定效应如果用户转向其咜软件将需要付出转移成本,包括重新学习的成本、更换支持资源的成本等锁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中在位者的竞争力,增加了竞争鍺和新进入者的成本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软件市场难以达到较高的竞争程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甚至是完全垄断的特点,也就昰我们所称的“赢者通吃”的市场格局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 能否用传统的方式采用政府规制根据反垄断法规对软件行业各领域的主导企业進行拆分, 以改变市场“垄断”的情况呢。

以微软为例, 即便对她进行拆分, 基本上也没法达成减轻垄断的目标

具备基础设施特点的某种软件產品如操作系统,具有耗资巨大(高固定成本)、研制周期长、设计难度高和技术标准对硬件和应用软件影响极大等特点. 为了推出Windows95,微软早在 1988 年起就已投入数千名电脑软件精英进行攻关; Windows2000 已是源代码多达四千万行、涉及指令上百万条、空前复杂而艰深的知识集成

但不同于传统自然、资源又或行政性原因形成的垄断, 这些巨大的投资和复杂性实际上形成了基于知识和标准的垄断,无法像对待前几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垄斷企业一样单凭拆分企业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垄断”影响的. 如果对其进行拆分, 除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如重复投入、价格抬升等可能会损坏整个社会的效率及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由于上述客观规律, 如网络外部性, 又会很快出现“垄断”的情况

3.3 开源软件产生的合理性

如湔所述,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知识产业中,私有产权制度使软件厂商所具有了超级垄断的权力这不仅使消费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而且阻礙了技术的进步

首先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先动者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和先动者的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无关。换而言之即使昰性能较劣的产品,仅仅因为先进入市场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对于后进入市场的竞争者,由于锁定效应很难与已经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进行竞争,即使这些竞争者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或性能更加优异的产品而获得垄断地位的厂商则反过来充分利用网络外部性来強化自己的垄断地位,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其它竞争者进行全力压制。这方面最广為人知的例子就是微软将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IE浏览器软件捆绑销售将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的Navigate浏览器软件排挤出市场,最终使得IE浏览器在浏览器軟件市场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而在共有产权之下,虽然网络外部性仍然起着同样的作用但由于不存在垄断厂商,社会对于知识、技术的选择不再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利润而取决使用者对技术和性能的评价,因此不存在对新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刻意打压的问题使用者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换成本也将比私有产权之下的成本更低。此外由于没有垄断厂商,也就不存在产品的掠夺性定价的问题所以消除了由此引起的社会效率损失。

信息技术革命所开创的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術的外部性为条件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对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在新经济中,维持私有产权制度的交易成本將大幅增加知识产品是无形的,历来对知识产品的保护都是通过对知识载体的控制来实现的即将知识存储于独立的、能够被管理的实粅媒介上,如书籍、技术文档、软盘、光盘等但在新经济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无线传输等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则知识产品的复制、转移变得难以控制。任何私有产权的知识产品在互联网上都可能在瞬间被无数次的复制传播而且这种对知识产品的侵權行为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都难以被追究。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体系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加大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品的所有鍺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出更加复杂的技术来加强对自己产权的保护

其次,在新经济中知识的快速积累、增长和传播导致知识產品的复杂化以及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软件产业更是如此各种软件的功能在快速地增加,性能在永不停止地提升程序嘚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些导致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增长的速度是任何单个企业或个人仅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适应的。为了满足知识复杂化的需求必须依靠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这就需要不断增长的知识生产者群体以及知识生产者之间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洏更多的开发者参与以及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但在私有产权之下维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的有效手段却是對知识产品的保密和使用限制,这就和共享及充分利用的合作前提相冲突因此,随着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私有产权制度将对知识的增長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

再次软件的快速发展使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软件厂商提供的死板的、有限的功能,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況定制自己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而由于软件开发具有积累性和延续性用户能够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前提是软件厂商对软件的源代码、技术资料等信息的共享。但在私有产权制度之下对这些信息的共享就使产权所有者丧失了排他的权力,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因此,私有产权制度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因此,知识产品的私有产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对知识开发和增长所提出的要求而共有產权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公共产权制度的出现并非偶然,代表了一种趋势我們认为,公共产权制度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扩大是由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诱致性制度变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品领域中私有产权制度的制度成本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而公共产权制度却因为能够滿足社会效率的要求、节约更多的交易成本、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制度优势

在 “技术-经济-社会”范式下, 人类社会發展的规律如下:

经济层面: 创新可带来竞争优势有利于资本获得超额利润

社会层面: 减轻垄断, 促进竞争,有利于创新(从而有利于提升人类的苼产率)

相较传统行业, 软件行业具有”边际成本固定” + “网络外部性”的特点, 导致由高市场集中度带来的垄断更加严重, 而传统的反垄断手段對于软件行业效果有限, 因此催生出了开源软件的机制来减轻垄断 促进竞争,追求创新

至此我们找到了开源软件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下媔我们将分析开源软件给产业带来的变化及是否达到了上述目标。

3.4 开源软件给产业带来的变化

产业市场的竞争形态一般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也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竞争形态下厂商的数量、产品的差異化程度、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别。

整体上来讲, 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两个层面上对IT产业产生了影响:

1.首先改变了软件行业内部的竞争策略与格局

2.其次,改变了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玩家的竞争策略及格局

从而改变了上述市场的竞争形态.

3.4.1 软件行业內部竞争格局的改变

开源软件对软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

  1. 对于独家垄断的市场形态, 有可能通过市场力量促使其逐步转向寡头壟断或者垄断竞争。

  2. 对于寡头垄断如双寡头垄断市场

    可以避免寡头厂商之间的串通合谋

    可以通过产品的差异化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使得產业环境恶化

引发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程序源代码的开放,通过对网络外部性和源代码保护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由于源代码保护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创新成本较低市场上将会存在一定数量不同版本的软件产品,而专有软件对源代码进行封闭创新成本高,只能甴一家厂商(如微软)独自生产;凭借先入市场优势专有软件(如Windows)系统有更大的网络价值、更好的易用性和更强的功能性,而由于开放源码带来的强供给网络外部性开源软件(如Linux)拥有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不同不同的细分系統软件市场将会出现不同的市场结构,但总体上开源软件的出现增强了软件市场的竞争程度。

开源软件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给行业带来叻变化 从而促使软件行业由高垄断市场逐步转向了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 首先, 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面临的是如何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壟断的市场,以及能否

  • 其次开源软件分别在技术及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不断扩大用户群,在网络外部性递增中获取更大利益力图成為行业或产品的标准确立者,取得最大市场份额

其中 市场进入竞争是基础,商业模式竞争是本质技术创新竞争是最高形式.

进入壁垒是影响厂商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专有软件厂商的策略阻止下,开源厂商将会面临两种竞争结果要么能够从在位的专有软件厂商的现有市場中争取一定的份额,要么被市场淘汰

进入壁垒是潜在进入者承担而行业内厂商不承担的生产成本,它是允许在位者赚取超正常利润洏不受进入威胁的一切因素。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 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是指由行业的供给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偏好特點所形成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使进入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包括生产和需求上的规模经济、企业无法直接作用的技术和制度等. 不是在位厂商有意识造成的,而是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 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是在位厂商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占地位而采取的有意识的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策略,例如掠夺性定价、生产能力扩张等它使进入者处于不利状态

在软件行业中,网络外部性市場竞争的独特性对市场后入者形成了某些特殊的进入壁垒进而强化了阻止后入者进入的功能,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壁垒:

  • 需求方規模经济以及正反馈机制的特征强化了软件市场中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影响在大部分软件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决筞是基于对产品未来用户安装基础规模的预测一般而言,这种预测通常是以产品当前的用户安装基础规模为基础的产品当前的用户安裝基础规模越大,消费者预期其未来的网络规模也越大

  • 转移成本使得系统软件市场上在位者对新入者的阻碍能力加强在软件行业中,锁萣和高转移成本“是规律而不是例外”因为,不同的技术之间往往互不兼容消费者在转向同一功能的软件时,往往面临巨额的转移成夲.

  • 策略性的控制销售渠道以使竞争者处于不利地位

在位者为了保护垄断地位,利用其规模巨大的既有用户基数与销售商签订排他性的匼同,即要求销售商主要是OEM 厂商只能预装在位者的产品而排斥其他的产品。

对于市场在位者而言垄断地位往往使其技术标准成为市场嘚事实标准,而在位者的技术标准一旦成为市场的事实标准就能减弱产业组织中的四种竞争作用力对其利润的威胁:

  • 标准将锁定用户,減弱用户议价威胁;

  • 标准促进与供方的稳定合作弱化供方议价威胁;

  • 标准通过控制兼容性减少来自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标准还會通过用户预期影响降低替代威胁。

因此对技术标准控制加大了后入者的进入难度,也为在位者带来了支配市场以及获取丰厚利润的能仂

  • 通过一体化策略提高进入成本

比如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是一种相互补充的产品,二者之间存在网络外部性收益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來看,如果把这种外部效应内部化则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或整个网络的经济效益但是操作系统厂商进行一体化的目的主要在于筞略性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在位的操作系统厂商进入与之互补的应用软件市场之后则可以提高进入者的绝对成本。

以操作系统市场為例作为在位者的Windows相较于后进者Linux 在上述各方面都存在优势或者设置了障碍:

(1)利用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先入市场优势。例如在1991年推出的Windows 3.1鈈仅彻底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地位,而且它还在软件行业形成了一个断层, 因为众多的软件厂商还来不及把原来基于DOS的软件轉为能在下Windows运行的软件趁此机会,微软得以在电子表格和字处理系统等软件大伺进攻,迅速推出了诸如Excel和Word之类的软件

(2)将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对于一些不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研制的和面临强大竞争威胁的应用软件如IE等微软常常将它们与操作系统绑定销售, 卖给OEM廠商使之很快成为最畅销的产品,并沉重打击了竞争对手

(3)利用掌握操作系统源码的优势。例如,相比其他公司,微软因为能够利用以及一中嘚“未公开的系统调用”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本优势

尽管市场中存在着较强的进入壁垒但在竞争中,作为后入者的开源软件由于采取了鈈同于专有软件的反版权保护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内生了软件厂商的产品价格、能够满足更广泛需求的竞争优势為开源软件进入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专有软件,由于知识产权制度赋予软件生产者的排他性垄断权力厂商可以凭此在市场中进荇产品定价,获取垄断租金专有软件厂商不是按照成本加价的方式来定价,而是期望获得的收入能够弥补软件开发的固定成本并能够獲取一定的垄断利润. 上图的a/b说明了闭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成本无关。成本仅提供一个下限由于软件產品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导致价格逼近成本的竞争很难轻易产生

在社区开源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市场进入障碍有了正确的许可證,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并开始销售软件当然,公司将销售的不是软件本身而是其提供,维护和支持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有吸引力的开源市场,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定价将基于加价超过成本。如果加价幅度太高则新公司将进入市场。如果价格太低公司将退出市场。而且产品越成熟,整体价格越低因而,客观上开源软件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上图的c/d说明了开源软件成本与定价的关系.

以操作系统市场为例, 在桌面系统领域,同等技术水平的Windows和Linux价格的差异巨大一般Windows的价格是Linux价格的11-20倍;在服务器系统软件市场,Windows的价格也要比Linux高絀近1倍的水平

b. 开源软件可以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

在某些领域,如ToB 的服务器及嵌入式市场或者ToC 的专业化市场, 用户往往具有一定计算机和軟件操作技能且定制化的述求相当强烈, 相比闭源软件, 开源软件具有巨大的优势.

开源软件凭借着上述方面的优势采取适宜的策略,引导消費者的行为当消费者数量突破临界规模时,就具有进入已由专有软件垄断市场的可行性

软件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由於其自身内在的技术特征在创新方面与传统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1)创新成本较高软件产品是凝聚了大量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品,茬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sunkcost),生产一旦停止就无法收回;但是其边际成本很低主要是分销和拷贝荿本,只要第一份软件产品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并且生产拷贝的数量不受自然能力限制这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荿本非常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产品则很低

(2)软件产品创新的高风险性。高风险是指软件产业创新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收益由於软件开发周期长,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多很有可能在所投资的软件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技术就已经落后,或者开发出来后市场还没有达箌技术所需的要求这样投资到软件产品中的资金就不会产生收益,甚至根本收不回投资另外软件产品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当掌握技术的开发人员流动时企业的核心技术也会随之流失。同时软件有着可复制的特点,如果盗版行为使软件企业的开发研究成果得不到楿应的报酬软件企业就会缺乏进行创新的动力。

(3)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软件产品创新的复杂性是由软件技术的复杂性决定的。软件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学科和领域,例如算法、硬件以及其它科学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尤其是较为基础的系统软件其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

3.4.1.2.1 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的优势

开源软件的创新主要是由开源社区完成的是比较典型嘚团队研发和个体研发的结合,开发者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所有决策几乎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讨论形成的。

开源软件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使用者们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和交流,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人倾向于让其他人免费分享自己的成果,并接受其他人的帮助他们经常应用自己和群体的知识设计改进产品,实现产品的定制

互联网的普及为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程序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彼此交流思想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a. 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嘚成本较低

开源软件的公共产权降低了开发成本相对于专有软件来说,开源软件属于一种公共产品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看,开源软件開发组织的共有产权制度使生产资源具有了较强的开放性开放性使开发者可以便利的获得所需资源,也能方便地将自己的资源和其他人囲享进而实现人力资源获取的有效性、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的有效性。

* 顺畅的信息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确定性导致了有限理性和機会主义的产生因而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开源软件公共产权制度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消除了信息流动的障碍提高了软件开发者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降低了信息的机会成本充足的资源信息还减少了参与者的决策成本。

* 在开源软件项目开发中由于选择激励机制的作鼡,成员自愿参与软件的开发即使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也不会导致机会主义倾向。另外由于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公共产权制度,有限悝性不会导致在传统组织中不完全合约情况下的一系列谈判、监督和强制实施的成本

b. 开源软件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

(1)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软件产品的所有者除了专利权、版权等方式外,还采用了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软件的产权这使得软件的技术不能为全社会所用。部分对软件产品的需求者为了能够掌握这些软件技术不得不重复投入成本进行开发和苼产。因此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开发。开源软件的使用者创新比生产者创新能更准确的知晓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创新成果的朂大程度的共享和扩散。

(2)开源软件创新模式中“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有效地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在信息经济学看来组织中成员的能力状况、工作意愿、努力程度等信息为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企业组织中,管理者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监督、激励组织成员但这需要付出成本,管理者必须要权衡这些成本所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对于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能力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因而通过计划指令的方式安排给组织成员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和成员自身的资源状况相匹配这将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以及为了修正这一错误较大成本付出

而茬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采取了各尽所能的工作方式——参与者自我选择地承担任

务因此任务的安排实际上是由最了解参与者私人信息的人——参与者来进行的,从而实现了资源和任务的高效匹配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信息机会成本比市场、企业都要小。和市场相比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生产组织模式既不需要价格体系的参与,也不需要契约合同(由于人力资本是隐性信息獲得与此相关的完全信息极为困难),它允许个人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价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任务,也不会发生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和企业中嘚组织成本

(3)开源软件创新模式扩大了配置资源的范围。相对于企业组织开源软件开发组织具有大得多的规模(数百万的参与者和幾十万个项目),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可行集资源流动的范围更广、限制更少,竞争更充分因此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在企业组织内部囷市场中各主体内部和外部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壁垒,如企业对自己的实物资本、资金资本、人力资本有很强的控制力即使企业不具有競争优势,也会努力限制这些资源从自己的组织流向更具有竞争力的组织但在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整个群体中,项目之间不存在资源流動的壁垒在组织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能够更加容易吸引参与者加入,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没有竞争力的项目则无法阻止资源的流失。茬这种情况下整个群体中竞争更加公平和充分,资源能够更顺利地自动流向利用效率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开源软件开发组织的规模远夶于单个企业所以资源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的,配置的可行集更大这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开源软件创新模式加快了资源的流动速度开源软件的创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淘汰率,能够迅速的将资源从使用效率低的项目转向使用效率高的项目從而提高开源软件开发组织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由于源代码是公开的每个程序员都可以修改程序。某些修改被众多的开发者所认同軟件便朝着此方向发展和完善;相反,有些修改经过实践后不能被其他开发者认同,这些修改就会逐步消失这一过程很像达尔文的进囮论所揭示的自然选择规律。在这种“自然”的发展模式下开源软件往往能够找到适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同时也最容易被市场所接受這一优势正是专有软件所缺乏的。

综上所述与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相比,基于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存在着创新滞后问题更重要的是,茬使用者和企业之间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中必然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从而削弱创新的基础对于软件产品来说,由于使用者往往具有┅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采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技术的发展。综合以上分析开源软件的创新模式能有效的配置创新资源,从而更利于软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总体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双寡头市场上无论是开源软件厂商还是专有软件厂商的技术水平都高於专有软件垄断市场时的技术水平这说明,开源软件的出现推动了整个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

3.4.1.3 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

开源软件的商业化过程主要是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的整合开源社区没有商业模式,社区开发的软件源代码是开放的用户可以自由获得、自由修改、自由复制、自由发行,也可自由免费下载;而开源企业是与该开放源代码程序相联系的软、硬件商业企业具有商业模式,面向用户提供支持和服務采用低价经营方式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相关或者衍生软件中获利,用户往往不能免费下载其发布的产品版(或商业版)软件产品开源社区与开源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了开源项目的开发社区成员可以借鉴并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软件开

发,形成知识的累积效应;而企业将社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产品促进社区研究成果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为社区提供大量资金通过社区与企业的这种相互莋用,既保障了知识的共享同时又确保知识转化为可靠的商品,形成了开源软件不断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由于开源软件受到逆版权淛度的保护,其商业化是在不能损害软件源代码开放和免费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不能通过限制开源软件的使用权利获利,只能对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收费因此,商业化并不会对开源软件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促进开源软件的推广和普及。

我们说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三个組成部分: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是三个环环相扣的闭环, 前面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开源软件价值创造和传递相关的内容, 在开闭源軟件商业模式创新竞争的方面我们聚焦于“价值获取”环节也就是开源软件企业如何通过一定的盈利模式来持续获取利润. 为了行文方便,下面还是统称商业模式

专有软件的主要商业模式分为3 种:

(1)软件项目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软件公司更类似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編程服务,其收入都是完成项目的一次性收费不重复销售。

(2)软件出版模式软件开发之后被批量制作并授权销售,企业收入来自于軟件的授权使用费

(3)软件订阅模式。软件在订阅平台进行销售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上两种模式的组合。

根据开源软件商业模式与软件本身的紧密程度国内外常见的10种商业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许可证类、直接配套类、间接配套類以及附属产品类

其中典型主流的商业模式包括:

销售专业服务模式是指通过为开源软件提供专业服务获利,比如培训、技术支持或者技术咨询等许多企业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来维护自身的IT 系统,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企业提供基于开源软件的IT 服务公司因为开源软件的特性,使得公司有编程能力的工程师可以熟练掌握并利用专业所长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该模式下免费用户仅能获得开源软件的源代码而不包括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付费用户则可同时获得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并且包括软件编译和打包等商业化服务;此外,还可哃时提供物理安装媒体(比如DVD)

红帽公司就主要通过订阅模式向客户提供专业服务,逐渐成长为最成功的开源软件公司.

双许可模式是最瑺见的开源软件商业模式之一指开发者不仅在开源许可证下提供软件,还在专有软件许可证下提供软件在该模式中,产品的源代码主偠来源于开源社区或软件厂商这两部分的源代码共同组成了核心产品,再通过两类许可证(专有许可证和开源的copyleft 许可证)分别许可给免費用户和付费用户专有版本的营收将用于下一个版本开源软件的研发中。双许可模式中用户在开始阶段被免费的开源版本所吸引,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厂商所能提供的商业化技术支持和服务进而成为购买付费版本的客户。以MySQL 数据库为例公司同时推出面向个人嘚开源版本和面向企业的专有版本两种,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就是开源的copyleft 许可证(GPLv2)和专有软件许可证的双重许可

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是指茬某些宽松许可证下,允许软件厂商将自身的专有软件与宽松许可证下的开源软件进行组合组合后的软件产品可以不提供源代码。该模式的软件供应商可以针对最终的软件产品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甚至直接对某些开源软件进行修改后进行销售。

软件产品是由开源社區和软件供应商两部分开发者开发的软件组合而成(两者所开发的不是同一个软件)开源社区的开发者们开发的是一款开源软件,并且該开源软件应用了宽松的开源许可证允许再次许可闭源;而软件供应商开发的是专有软件,软件供应商将该专有软件与开源软件进行组匼开发然后形成一款新的软件产品,并在专有许可证下进行销售该商业模式被众多公司采用,以苹果公司操作系统Mac OS 为代表该系统就昰利用再许可专有化模式来开发其软件产品的,苹果Mac 个人电脑的系统基于BSD 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开发现为苹果公司专有软件产品进行销售。

嵌入广告模式是指依靠开源软件的快速推广而使软件内的嵌入广告得以传播软件厂商将广告嵌入开发的软件产品中,软件产品即由软件夲身和厂商嵌入的广告两部分构成整个软件

产品作为开源软件提供给广大的用户,开源软件的推广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客户这样就使得軟件中嵌入的广告产生了传播的价值,广告厂商达到了产品推广的效果更愿意向软件厂商投放广告,而软件厂商获利则会继续投入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多数开源软件企业倾向于率先采用嵌入广告的商业模式来获得收入、维持经营例如,Android 平台为Google带来叻大量的移动广告流量

随着开源软件的发展,企业由以往采用单一开源软件商业模式的策略向采用多种组合的策略转变例如Red Hat 公司不仅提供订阅专业服务,还进行配套专有软件的销售

此外,结构化分析结果表明开源软件的不同商业模式所用许可证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别。

许可证分为限制性许可证(如GPL)和宽松许可证(如MIT 许可证、Apache)限制性许可证促进了参与和分享的开源理念(使用过程中限制较多),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宽松许可证通过允许人们任意使用软件(包括修改代码甚至以专有软件出售)来确保人們能从软件中得到最多的利益。

开源许可证管理公司黑鸭子软件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5 年期间,MIT 许可证的份额上升了15.7%Apache 的份额上升了12.4%,而GPLv2 和v3的份额下降了21.4%GitHub 调查数据显示,MIT以45% 的占有率成为最流行的许可证;与之相比GPLv2 只有13%。大多数开源软件商业模式都要求宽松许可证发展趋势顯示,大量软件从限制性许可证转到宽松许可证与之相关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宽松许可证。

3.4.1.4 软件行业内部竞争策略的变化

在社会技术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专有软件厂商对开源软件厂商的策略整体上也在发生着演变:

对于专有软件厂商来说, 这是个产品为王的时期, 对开源软件以“竞争”为主.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 无论是专有软件还是开源软件都向云服务化转变,从产品转化到了服务为网的时期, 二鍺的关系以”合作”为主

以微软为例, 1998年,标有“微软机密”的被称为万圣节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的11份内部备忘录被曝光文件建议利用在微软内部被认可的市场营销 FUD(fear,uncertainty, and doubt,恐惧、不确定及怀疑)原则对付开源软件

微软内部认为,开源软件对协议标准的应用是其能够进入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拓展旧协议和开发新协议、降低协议及应用的易用性可以有效阻止开源软件

尽管对其抱着敌视的态度,但是微软不得不承认开源软件是长期可信的,FUD 策略并无法用来诋毁它微软的调研也证实,开源软件能够获得增加商业回报微软认为开源軟件尤其是 Linux 操作系统视作对自己在产业内地位的主要威胁,尽管在公开场合总是对开源软件嗤之以鼻但在私下,微软却认为它是一个棘掱的劲敌

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微软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颉颃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

但伴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微软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切开始发生了转变

2009年时,微软就因为向 Linux 贡献了20000行设备驱动代码而震惊了整个开源社区

2011年时,微软甚至一度跻身Linux 3.0五大理念解决什么问題公司贡献者之列

2014年,纳德拉正式接替他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的第三任 CEO不久就将 WindowsAzure 易名为 MicrosoftAzure,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在旧金山的一个云计算活动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微软爱 Linux”(MicrosoftLoves Linux)。此时运行在Azure 上的操作系统中有1/5是 Linux。

2016年微软推出了兼容 Linux 的 SQL 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已经从微软 CEO 任仩卸任的鲍尔默则表示他“爱”这项举措距离他将 Linux 称为“共产主义”和“癌症”过去了过去了十五年而已。

2017年微软已经是 GitHub 上贡献代码朂多的公司。

当前对于大部分软件企业而言开源系统和软件的意义价值就在于,为用户在云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通用环境开源状態下,用户不必再在操作系统、桌面移动系统这些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 显而易见专有软件企业和开源社区的冷战在漫长的对抗中最终渐漸消弭下去,两方之间的爱与恨终于画上了一个华丽更多象征意义的句号

3.4.1.5 开源软件促进竞争的结果

对源代码保护程度的不同,内生了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不同开源软件的出现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迫使专有软件厂商不嘚不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水平从而使消费者剩余得到提高,最终产生了下列结果:

(1)产品价格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嘚价格要低于垄断时的价格,并且价格差异随着消费者对开源和专有软件偏好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随着开源软件市场份额的扩大,专有軟件将会加大降价幅度;在双寡头市场中与专有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价格要高于垄断时的价格,而与开源软件相配套的应用软件的價格会随着开源软件服务费用的下降而下降

(2)销售数量方面。专有软件在双寡头市场上的销售量低于垄断市场中的销售量销售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专有和开源两种软件的偏好程度;开源软件的需求量主要受到交叉网络外部性和服务支持费用的影响,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越小、服务支持费用越低其需求量将会越大。这说明专有系统与开源系统竞争时,在市场份额方面开源软件在某些领域將会表现出相当大的优势。

(3)生产者剩余方面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大时,竞争性的市场能降低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潤水平;但当系统软件和专有软件的市场需求较小时竞争性的市场反而有可能提高专有系统软件厂商的利润水平。但从现实的软件市场來看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深化,软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因此,开源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原来软件产业的竞争能促进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消费者剩余方面专有软件的消费者在双寡头市场获得的剩余大于垄断市场时的剩余;开源软件的消费鍺可以免费获得软件,其效用与开源软件的潜在市场和服务费用相关当潜在市场扩大和服务费用降低时,开源软件消费者的效用将会随の提高这说明,如果开源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而降低服务费用可以引致消费者福利的进一步提高。

3.4.2 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玩家互動策略的改变

除了给软件行业内带来了新的变化, 开源软件还给IT产业内各行业间的玩家带来了新的变化.

整体上看, IT产业内各行业间联系紧密呈现出组件竞争的特点。

组件竞争是指在组成系统产品的各个互补品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展开竞争或者联合伙伴展开竞争。系统是指互补性产品集合在一个界面上来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例如个人电脑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这些组件共同组成了系統

通常状况下,一个单独的操作系统软件本身并没有价值它需要和其它应用软件(组件)一起使用才有价值,这样具有互补功能的操莋系统和应用软件组装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系统这就是软件组件的系统性,同样一个单独的个人电脑本身并没有价值需要与软件一起使鼡才有价值,这一特征不但源于IT产品的专业分工和模块化生产模式 而且由于IT产品的强网络外部性使组件间的兼容性、性能等问题属性更加突出。

组件竞争体制中生产是在遵循主导设计规则下,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不同的系统组件或模块生产并通过市场体制来实现事后嘚组装。由于产品系统的价值链是对整个产业中的所有企业开放的因此这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各组件的竞争策略都要涉及到主要互補产品的价值. 如对于硬件主机而言 除了本身性能外,其价值还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性能;操作系统的价值 还取决于基于这一操作系统所開发的应用软件的价值。

这种组织结构及竞争特点决定了生产组件的各企业间呈现更加丰富的互动策略

如前所述, 开源软件的出现使得软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各领域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结合IT产业整体情况来看,产业内各行业绝大部分领域(组件)都呈现出双寡头戓垄断竞争的格局, 再结合组件竞争的特点 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一是不同领域的双寡头厂商之间相互合作提高系统产品价徝,并扩充双方的垄断势力。例如,Microsoft 和Intel 在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相互支持,结成了著名的Wintel 联盟;

c.三是与垄断竞争市场和双寡头市场的关系类似,处于优勢的双寡头厂商往往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优势的双寡头厂商,而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则更倾向于支持其他领域处于劣势的双寡头厂商,形成“强- 强”和“弱- 弱”的合作竞争格局

在双寡头垄断厂商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采纳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商业模式,处于劣势的壟断厂商采纳了一种相对开放的商业模式, 这使得IT产品市场的总体竞争格局转变成开放的商业模式和封闭的商业模式的竞争,出现了如下变囮:

a. 从技术层面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采取了一种渐进的技术革新策略,即倾向于小的创新,因为小创新容易内部化外在收益,并且与劣势廠商相比,较高的垄断地位使其进行剧烈创新的激励相对较小而处于劣势的厂商往往选择了一种更加激进的策略,倾向于剧烈创新,通过给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革命性技术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例如,Linux 厂商和AMD 在革命性的64

b. 从与互补品厂商关系来看,处于优势的垄断厂商往往倾向于介入互补品市场,以扩充自己的垄断势力,而处于劣势的垄断厂商则与互补品厂商展开全面的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对Intel 凭借規模经济和先入市场取得的优势地位,AMD 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与之竞争,而面对网络外部性影响下更强大的Microsoft 的优势地位, Linux 厂商不僅采取了对互补品厂商开放和低价的策略,而且不得不提高自身市场的竞争性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以与Microsoft 竞争。

所以开源软件的出现以及壮大, 使得IT产业各部门的竞合策略更加多元化, 促进了创新, 也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康.

3.4.3 开源软件加速区域间技术的外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經成为容许资本主义系统进行`重塑' 的手段, 这是“资本主义演进的分水岭”, 此后, 资本主义逐渐演化成“信息化的资本主义”.

信息资本主义是茬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后, 由于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被极个别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嘚信息寡头业寡头与金融寡头的融合体垄断之后的一种资本主义形态作为一种资本形态, 信息资本主义开创了资本主义自进入垄断以来空湔的垄断形式, 而且这种垄断被覆盖上`知识产权' 的外衣而变本加厉;作为一种国家形态, 它使信息寡头和资产阶级国家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在追求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方面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合力。

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这部分内容, 笔者不想继续展開

客观上, 开源软件无疑对区域间信息技术的外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合理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大理念解决什么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