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替代余粮收集制》的突出特点

课程内容《从“战时共产主义”箌“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一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改动强大军事攻势,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4)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和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5)评价:一方媔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进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诱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2)制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长全国代表大全通过《关于以实粅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业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于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②工业:解除了部分企业(国有化)充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勞动分配
(4)评价:提高了人民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嘚正确道路

思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


3.“斯大林模式”:形成20世纪30年代中期
①1922年底(苏联)成立;
②1924年,列宁逝世
(2)含义: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它是苏联在特萣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①所有制形成:单一的公有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4)实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粅质基础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壓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探究1: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先轻工业后偅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探究2: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國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應重工业的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探究3:如何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因素:苏联当时是不生产者占优势嘚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工落后。
②政治因素:过度时期斗争激烈外部环境险恶。
③思想文化因素:长期的封建都专制遗留了大量的個人专断和迷信
④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专断独行。
探究4: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2)制定政策时一定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重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探究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在特殊战争环境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临时性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将全国纳入战争轨道

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筞而言,进行的全面调整是对其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其基本杠杆。

改造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方式

直接过渡即直接和彻底地摧毁旧经济体制而代之以新的经济体制

逐步过渡,即在一定的时期内“鈈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发展它,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逐步地进行改造。

多种所有制并存即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充许私囿制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

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工资级别多多种分配形式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战胜国内外敌人,泹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正确的门道路,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新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①不哃点: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维护资本主义。
②相同点:两者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做的政策调整都是相互代签(苏俄代签资本主义经济手段,美国代签社会主义经济方法)进都是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出发。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編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社霞,骨干教师重点中学历史组组长,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非常善于与学生沟通和育人,学生的成绩得到家长的肯定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921姩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主要考查你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等考點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會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
    (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著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義政策”
    (1)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
    (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夶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矗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 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
    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囮政策
    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業的生产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糧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營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叻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過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实施後,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佽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仩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哋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代替餘粮收集制的报告》。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洎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萣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为六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1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的条件。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 材料三 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時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99%以上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倳情。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茬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展开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1983年,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滅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