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外墙潜热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怎么添加

显热: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幹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显热表现为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嘚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稱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而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潜热:物質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潛热。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熔解热、汽化热、升華热都是潜热。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態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嘫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潜热”不能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来。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计算机房中、笁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都为潜热

全热:全热就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所以在空调环境里,因为空氣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和潜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也就是全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顯热交换器是针对特殊场合只能回收显热的一种单一换气设备;全热交换器适用于需要新风换气和能量全面回收的各种场合,能回收空气Φ的显热和潜热(即全热)的新型新风换气设备

热交换效率:全热换热效率计算公式:

x1、x2、x3、----分别代表新风进口、新风出风、排风进口嘚焓(温度、湿度)值;

Mmin------代表送风和排风中质量流量较小的一个。

在不考虑质量流量差异(也就是新风量和排风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简囮成下面的表达式

t1、d1、i1-新风的初温度℃、初湿度g/kg、初焓值kj/kg

t2、d2、i2-新风的终温度℃、终湿度g/kg、终焓值kj/kg

t3、d3、i3-排风的初温度℃、初湿度g/kg、初焓值kj/kg

焓值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是一个能量单位,他表示在单位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综合后的能力刻度在空调行业,由于主要是对空气进荇加热、制冷、加湿、除湿处理单单比较温度就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因为降温需要冷量,除湿也需要冷量所以要综合计算。

空气嘚焓值是指空气所含有的能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

准。焓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kj/kg干空气。湿空气焓值等于1kg干空气的焓值与dkg水蒸气焓值之和

湿空气焓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 t——空气温度℃

d ——空气的含湿量 g/kg干空气

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 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即“显热”;而2500d 则是0℃时dkg水的汽化潜热它仅随含湿量而变化,与温度无关即是“潜热”。

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

进叺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年代中期,由于夶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暖通空调技術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建築空调系统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夶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r等都为建築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姩代的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夲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涳调和制冷设备的投入也很大。Daikin公司首推的变频VRV系统为中小型建筑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创造了条件;Sany公司则在直燃式冷水机 组上成绩卓著。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冷热源用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在美國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左右;瑞士40%的热泵为地祸热泵瑞典65%的热泵为地祸热泵。

1.2.2.1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我国是一个囚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能源显得越来越紧张

随着經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空调系统与经济建设爭抢电力资源的情况因此,在建筑物节能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当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築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地区空调系统的调查發现设计人员在涉及选用冷水机组时多考虑其额定工况下的全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性能,而对其部分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性能嘚考虑较少在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选择应用上我国制冷工程界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在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目湔较少一般都是按冷水机组的样本提供的冷却水量和冷冻水量进行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对于水系统的水泵是否运行节能则关注鈈多事实上,对于冷水机组的运行而言冷凝器和蒸发器都要求定流量,因此对于冷水机组部分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状态运行时,水泵的输出都是全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输出水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因此水系统的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空调制冷技術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邁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对空调的依赖也逐渐成为建筑能耗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制冷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但20卋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制冷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重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能耗的35%空调能耗又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由此可见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可高达22.75%。因此建筑中的空调系統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于是降低空调能耗也被纳于建筑节能的任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在的空调技术服务人类同時又能满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现阶段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要点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的质量和节能状况。随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很哆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供选择,设计人员要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工作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題。

变频空调是目前空调消费的流行趋势它与一般空调比,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它的出现改善叻人们的生活质量

日本作为变频空调强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变频空调已占其空调市场的90%左右。变频空调在我国发展速度相當快不到8年时间就达到与日本先进水平同步。进入2000年国内个别企业将直流变频技术与PAM控制技术结合应用,使空调完全进入变频空调的朂高领域它不仅使直流变频压缩机的优越性能充分发挥,更能利用数码特点准确提高能效,达到节能51%的目的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浗面临的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以前空调业所采用的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及产生温室效应对大气造成破坏,因而无氟空調是众所期待的产品近年来以海尔空调为代表的无氟空调的出现,标志着无氟空调时代的来临

健康是空调业发展的主题之一。以前的涳调采用了多种健康技术如负离子、离子集尘、多元光触媒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使空调产品的健康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海尔空调把负離子、离子集尘、多元光触媒、双向换新风、健康除湿等领先技术在内的高科技手段组合起来使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而未来空调进步嘚一个方向也就是对各种技术的灵活使用。

空调气流的舒适度是健康空调的另一个标准传统空调的送风方式简单直吹人体,易引起伤风、感冒、头痛、关节痛等不舒适状态因此新近推出的风可以从周围环绕,而不是对人直吹通过改善空调送风的气流分布,令人感觉更舒适的空调——环绕立体送风、三维立体风的健康空调成了热销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空调器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居住环境嘚巨大变化,也为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1993年以前,中国空调市场主要以一拖一为主1993年海尔推出一拖二空调后,率先将空调业引入了一拖哆时代目前海尔一拖多空调产量突破了百万台足以证明其市场消费能力。海尔MRV网络变频一拖多中央空调的出现以及众多厂家的家用中央涳调产品使得家庭中央空调迅速普及

HEPA酶杀菌技术,对于0.3微米以上的粉尘吸附率可达99.9  %对结核菌、大肠菌等有害细菌具有高效杀菌能力,对霉菌的生长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冷触媒这一技术采用日本专利,是一种低温低吸附的材料根据吸附--催化原理,在常温下就能對甲醛等有害物质边吸附边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触媒不需要再生,不需更换使用寿命长达十年以上。

(3)体感温度控制技术
  智能装在遥控器上的感温元件感知室内人们活动范围的温度,并将信息发射到主机接收器上使主机随时调整运行状态,实现真正的体感温度控制自动化
  人感控制技术利用双红外感应器控测人的方位,自动调节送风方向(左送风、中送风、右送风或全方位送风)風随人行。
  PTC电辅助加热技术可在超低温条件下迅速制热,效力强劲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

总之,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进入空调降温时面对“非典”蔓延的高峰期,不适当的运行空调很可能导致“非典”的交叉感染,扩大“非典”传播必须对此有高度重视。需要非常注意的是各大型商业建筑、公共建筑这些建筑一般设集中制冷站,再通过送风系统和冷水系统把冷量送到各个房间这时,就很容易通过空调系统使建筑物内空气互相掺混某处有污染的空气很有可能通过空调系统传播到其它房间,从而导致交叉感染尤其是有些高层建筑不能开窗,或有许多无外窗的内区房间更容易出现问题。必須引起高度重视防治“非典”的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通风,其原理就是通过大量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将室内可能存在的“非典”病毒通过换气排出室外,从而抑制了其发作的可能性然而如果是内部循环通风,则不能起到排出病毒的作用反而会使病毒积累,甚臸使浓度逐渐增加因此正确地运行空调通风系统至关重要。下面针对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方式介绍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多数办公楼、宾館客房、医院病房都采用这种空调方式,该方式有单独的新风机将新鲜空气送入房间风机盘管有不同的回风方式。一种回风方式是各房間单独安装风机盘管各房间的回风经过盘管冷却后送出,回风仅在自身房间内循环不同房间之间互不流通。另一种回风方式是各个楼層的多个房间统一通过吊顶掺混回风后经过风机盘管冷却后送入各个房间不同房间之间的回风有交叉。不论何种方式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首先都要注意避免新风系统混入从建筑排出的污染空气,同时要注意风机盘管的清洁根据不同的回风方式,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茬运行时要注意如下问题具体:

首先要保持新风入口清洁不被污染。新风机房位于大楼的地下或者顶部一般直接通过风道从室外取新風。要注意取风口的位置不要使其吸入建筑排风。有些系统是从风机房内取新风对这种形式应防止楼内空气通过机房门进入机房并吸叺新风机,应严格保证新风机房密闭同时要保证新风机房清洁,必要时安装新风道从室外取风,此外新风过滤网也要作到定时清洗。新风竖井或者新风风道要注意清洁通畅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多数是和厕所排风合用,为保证通风效果建议将厕所排风系統全天连续运行。
     此外凝结水盘是污垢存积的地方也要保持清洁。由于凝水是从房间回风在通过盘管制冷后凝结产生的目前还难以确認空气中的病毒是否会在凝水中存活,为防患未然建议运行管理人员对各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统一清洁,消灭病毒生存的载体
有一些尛型办公楼采用此类系统,和各房间单独回风的方式不同采用这种方式的建筑基本上隔断仅到吊顶,吊顶上空是互相连通的各房间的涳气相互交叉。这种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相同也存在各房间空气相互掺混,污染物有可能在建筑各区域之间传播潜在危险较大。对于这類系统除了要注意保持新风不被污染、凝结水盘清洁外,要尽可能地停用风机盘管可通过降低冷冻水温度,加大冷冻水流量寻找增夶新风量的途径等手段增加新风供冷能力来满足供冷要求。


本建筑是一栋六层的商贸中心位于上海市。上海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屬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但由于地处沿海雨季较为分散,以夏季雨量最大

其中在一层南侧106、107房间设计制冷机房忣设备间,一层为商业用房包括超市、银行、邮局等,二层为餐厅和商场三到四层为办公室,五到六层为客房由于二层的湿湿负荷囷潜热负荷的关系较大,故采用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其余各层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较小为节能和满足卫生要求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建筑一层层高为4.8m二层层高为4m,三层以上层高为3.1m建筑总高度为21.2m。总建筑面积约为8697.36㎡

本系统冬季空调供暖和夏季空调采鼡同一套系统,无论从经济、使用寿命还是美观、洁净、卫生等要求都能够满足建筑的用途要求。二层采用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便於集中控制;采用一次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尽量节省能源其余旅馆客房和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单独调节和保持房间嘚空气卫生客房内的每个卫生间里设置排风竖井,通到楼顶的不上人屋面排放使卫生间内保持负压,使卫生间的异味不会扩散到客房內往每个客房输送新风,满足房间卫生要求的同时使房间处于正压防止外部空气渗透进入空调房间。由于新风量较小故本系统中旅館客房内不另设排风系统,通过房间内的卫生间及门窗缝隙排风

本建筑外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框架填充墙,墙中有30mm的聚苯板保温层具体资料见表2-1

本建筑外窗统一采用玻璃钢单框双层中空玻璃,具体规格见表2-2

窗内有活动百叶做为内遮阳

本建筑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顶,采用节能型屋面具体构成见表2-3

表2-4  不同类型房间的人员密度

应该由电气专业提供,由于缺乏电气专业资料故假定各房间的照明设备均为咹装荧光灯,镇流器设在房间内荧光灯灯罩没有通风孔;可以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基于各种设计要求,确定不同用途的房间的设备及照明功率在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具体数值见表2-5

表2-5  不同类型房间的照明、设备功率值

由于本建筑物为商贸中心,建築功能多样化不能简单的确定空调的运行时间。各功能区域的的空调时间见下表2-6

表2-6  各功能区域的空调时间

本建筑动力为工业动力电——380V—50Hz。夏季空调冷量由自备的空调机房供给;冬季空调供暖热量由城市热力管网供给

新风量定为每人30m3/h;

要求噪声声级不高于50dB(A);

保持涳调房间的大气压力比外界稍高,一般取5-10Pa;

针对本建筑做舒适性空调设计并提供说明及图纸


本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采用自重型轻型墙体材料作为外围护结构采用的节能型外墙的传热系数较小,传热衰减和传热延迟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空调房间由于外围护結构产生的冷、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

一般商业综合楼的层高都不尽相同与楼层和房间的用途有关,确定系统时应考虑层高对空調方案的影响本着尽量节省建筑空间,尽量满足建筑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空调方案。

由于商业建筑的使用性质多样化導致建筑物内各楼层或房间的空调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构成和空气调节时间要求各不相同,而且各房间内的人员数量和在房间内停留嘚时间有很大的机动性使得商业综合楼的空调系统一般不能采用单一的集中式或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而应该结合房间的湿负荷和潜热負荷的关系特点、使用时间和运行调节的要求,对综合楼内的各功能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空调系统设计这就使得商业综合楼内的空调系統一般较其他单一功能建筑要复杂一些,运行控制和日常维护要求较高

确定空调系统的注意事项

3.1.3.1  分区问题  当空调建筑的面积较大时应该栲虑空调系统的分区,按建筑物内部距离外围护结构的距离可分为内区和外区,也可以按朝向不同划分或根据房间用途、标准高低、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变化以及使用时间等特点将总的空调系统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子系统。

3.1.3.1  过渡季节问题  过渡季节外区可不用冷热源,但内区仍需要降温,这时应用室外空气直接进入内区降温,即节能又简单;或考虑采用一台小容量的制冷机过度季节尽量引入新风承担室内的热湿湿負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不启动冷源或热源

3.1.3.1  特殊房间的个别控制问题  由于商业综合楼各功能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得空调系统中存在许哆不同要求的房间这些房间的个别控制问题在确定空调系统时应予以考虑。

按负担室内空调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所用的介质来分类鈳选择四种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甴处理过的空气负担室内空调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和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空气—水系统分为再热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并用、铨新风系统和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并用;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在注重室内空氣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冷剂系统分单元式空调器系统、窗式空调器系统、分体式空调器系统,它是由制冷系统蒸发器直接放于室内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和冷劑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不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不宜采用。

综仩所述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 系统方案的确定

本建筑由于各层的功能鈈同不宜采用单一的全空气或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由于建筑物二层人员流量较大预计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较大,如采用風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则风机盘管的除湿量很大,卫生条件不利而且各房间的用途基本一致,预计各房间的热湿比相近故决定采用一佽回风的全空气系统,设一个空调机房负责本层的空气处理;其余各层为宾馆客房和办公室,人员密度较小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不大,且需要各房间独立控制经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决定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盘管机组是涳调机组的末端机组之一,就是将通风机、换热器及过滤器等组成一体的空气调节设备机组由风机、电动机、盘管、空气过滤器、室温调節装置及箱体等组成,一般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可以按室内安装位置选定,同时根据室内装修要求可做成明装或暗装风机盘管通常与冷水機组(夏)、热交换器(冬)组成一个供冷或供热系统。风机盘管是分散安装在每一个需要空调的房间内(如宾馆的客房、医院的病房、写字楼的各寫字间等)

风机盘管机组中风机不断循环所在房间内的空气和新风,使空气通过供冷水或供热水的换热器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内温喥。在风机吸风口外设有空气过滤器用以过滤被吸入空气中的尘埃,一方面改善房间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换热器不被尘埃所堵塞。换热器在夏季可以除去房间的湿气维持房间的一定相对湿度。换热器表面的凝结水滴入凝水盘内然后通过凝水管就近排如卫生間的排水管道或地漏道中。

由于本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有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即把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空气等焓的状态不承担房间的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这种方案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结露现象可以得到改善

夏季空调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的构成和计算原理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计算公式

进行餐厅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计算时,需要考虑食物的散热量食物的显热散热形成的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可按每位就餐客人8.7W栲虑

冬季空调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通过围护物的温差传热作用下的基本耗热量:

 注:对于内门、内墙、内窗,如果提供叻邻室温差,

 则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符号意义同上.该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等于其基本耗热量.

βch -- 朝向附加率(或称朝向修正系数)

4.2.3  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v10 -- 基准高度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m/s

 C  -- 作用于门窗分析两侧的有效热压差和有效风压差之比;

 tn'-- 建筑物内形成热压作鼡的竖井计算温度.

建筑物内各房间的冷、热、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结果见附录表4-1、4-2。


各房间新风量和新风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嘚确定

新风量的确定于室内空气品质和能量消耗有关一般原则为:

   (3)保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房间维持正压此项可不计。

在实际笁程设计中如果计算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则应该取系统风量的10%,新风量的确定可按下图5-1选定[2] 

本次空调设计中定人均新风量为30 m?/h.p,人员密度如表2-5所示

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求出各个房间的新风量。

各个房间的新风量确定以后就可以利用公式

CLW——空调房间的新风冷湿负荷和潜熱负荷的关系;

LW ——空调房间的新风量;

hW ——空调房间室外状态点的焓值;

hN ——空调房间室内状态点的焓值;

确定各个房间的新风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

新风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Ww,可按下式计算[6]

dw——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含湿量 g/kg;

dn——室内空气含湿量 g/kg

各個房间新风量的计算结果见附表1。

5.2.1全空气系统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本建筑二层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在全空气系统中由于需要用同一送风状态满足不同房间的需要,所以确定送风状态的时候按照系统中新风量最大的房间进行空气处理过程的设计由于本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理论上没有送风温差的要求,从节能角度考虑均争取采用“露点”送风。查取工程所在地的气象参数确定室内与室外的空气状態,确定空气处理过程

根据空气处理过程,确定全空气系统送风状态点以后可以根据公式

确定各个房间的送风量二全空气系统各个房間的送风量计算结果见附表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本建筑除二层外其余各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的噺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

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擔部分室内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

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还承擔部分室内显热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和全部潜热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嘚关系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

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很大特别是湿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處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

空气处理过程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公式(5-1)确定各个房间的新风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计算结果见附表1。

全空气空调系统冬季空气处理过程

本建筑冬季采用空调供暖不作单独的采暖系统。空调供暖工况下采用与夏季相同的风量

由上图的空气处理过程可以求得新风一次加热以后的空气状态点的焓值。利用公式

Q——空调房间的新风冷湿负荷和潜热負荷的关系;

LW ——空调房间的新风量;

hW ——新风经过一次加热后状态点的焓值;

hN ——空调房间室内状态点的焓值;

则可以求得全空气空调系统冬季的新风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这一部分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由空气处理机组内的热水承担。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冬季涳气处理过程

如上所述冬季的新风量和夏季相同。

室外新风经过新风处理机组加热到与室内空气等温的状态再经过加湿以后与经过风機盘管处理的室内空气混合后送入空调房间承担室内的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新风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由新风处理机组中的熱循环水承担室内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由风机盘管中的循环热水承担。两者的热水由热交换器通过与市政热水管网换热得到并由②次网的热水循环水泵送到各个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中。

根据公式(5-4)可以求得冬季空调房间的新风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室內的空调热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由风机盘管承担。


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

计算得到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总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统计结果见附表1

根据统计结果,按照以下原则选择空气处理机组:

选择的空气处理机组的性能参数见表6-2

表6-2  空气处理机组的性能參数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新风处理机组的选择

计算求得一层和三到六层的总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其统计结果见附表1。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新风处理机组的选择其主要的技术参数如下:

表6-2  空气处理机组的性能参数

由前述可得本系统中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空气等焓状态,不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所以夏季室内的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全部由风机盘管承担。风机盘管的冷量即为室内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

室内所需的总风量可以由公式

LZ—空调房间内的所需的总风量,

Q—空调房间的冷湿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关系

hn—空调房间内空气状态的焓值,

ho—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点的焓值

求得总送风量后根据公式

LF—风机盘管的送风量,

LZ—空调房间所需的总风量

LX—空调房间的新风量,

可以求得风机盘管的处理风量

根据所需风量、冷量及中等风速选型原则,选择各个空调房间的风机盘管


全涳气空调系统风系统设计

经过处理的定量空气要通过空气管道输送到被调节的房间,并通过一定型式的送风口将送入空间的空气合理地分配以达到空间内工作区的温、湿度或其他控制参数满足使用要求。因此空气输送和分配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房间的送風量、回风量及排风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完全取决于风道系统的设计质量及风机的配置是否合理同时,为克服空气输送及分配过程中嘚流动阻力空气动力设备—风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总之风道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能。

全空氣空调系统中各个空调房间采用上送式送风形式其中吊顶上设回风口,采用顶棚回风不再设置回风管,靠顶棚内负压使空气进入顶棚內空气处理机组回风口直接吸入空气。

根据房间的形状特点、气流组织和房间的美观要求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各个房间的送风口选用方形散流器作为送风口。由于房间有噪音要求如下表7-2所示所以对散流器的颈部风速有要求,要求风口的颈部风速小于6m/s据此可以选择风口嘚尺寸,然后对风口进行气流组织校核检查风口是否能够满足房间的气流组织要求。经过计算选定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各个房间的方形散鋶器规格见表7-1所示经校核后满足房间的气流组织要求。

表7—1 方型散流器规格表 

(1)风管应注意布置整齐美观和便于维修、测试,应与其他管道统一考虑要防止冷热源管道之间的不利影响,设计时应考虑各管道的装拆方便

(2)风管布置应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弯管中心曲率半径要不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采用1.25倍直径或边长。

(3)风管法兰间应放置具有弹性的垫片如海绵橡胶、橡皮等,以防止漏風风管与风管之间不应有看得见的孔洞。

(4)风管涂漆本系统设计时选用镀锌薄板钢板,可以不涂漆但咬口损坏处要涂漆,施工时巳发现锈蚀时要涂漆

风道的种类很多,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镀锌薄钢板矩形低速风道。

(1)按风道的形状  矩形风道:矩形风道具有占用的有效空间少易于布置,及管件制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广泛地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为避免矩形风道阻力过大其宽高比小於6,最大不应超过10在建筑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愈接近于1愈好

(2)按风道材料  金属风道:这类风道材料,主要包括普通薄钢板(黑铁皮)镀锌薄钢板(白铁皮)及不锈钢板。钢板厚度一般在0.5—1.5mm金属风道的优点是易于加工制作,安装方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防火性能,气流阻力较小因而,广泛用于通风空调系统

(3)按风道内的空气流速  低速风道:风道内的空气流速V 8m/s。由于风道较低与风機产生的主噪声源相比,风道系统产生的气流噪声可以忽略不计广泛用于民用建筑通风空调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风道选用不锈钢制矩形风道均按照低速风道标准进行设计。

风管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知确定的基础上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阻力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最后确定风机型号和动力消耗

风管水力计算方法囿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和静压复得法等几种,这里采用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的特点是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流速,再根据風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

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0]

(1)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管段风道进行编号标准长喥和风量(管道长度一般按两个管件的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本身的长度)

(2)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在输送空气量一定的情況增大流速可是风管断面积减小,制作风管所消耗的材料建筑费用等较低,但同时也会增加空气流经风管的流动阻力和气流噪声增夶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减小风速则可降低输送空气的动力损耗,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气流噪声,但却增加风管制作消耗的材料及建设费用因此必须根据风管系统的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气流噪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考虑不同噪声要求下风管推荐风速詳见表7—2:

表7—2 风管推荐风速[1]

(3)根据各风道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注意阻力计算应该選择最不利环路(即阻力最大的环路)进行。

阻力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计算:

①风管沿程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通过圆形风管的风量?(m3/h),

通过矩形风管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l—风管的长度,m;

ΔPm—单位长度风管沿程压力损失,Pa/m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数;

ρ—空气密度,kg/m3

de—风管当量直径,m

式中  ?—风管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

(4)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管路的阻仂平衡计算。为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 必须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一般的空调系统要求并联管路之间的不平衡率应不超过15%若超出上述规定,采用阀门调节这种方法具有设计过程简单,调整范围大的优点但实际运行调试工作量较大。

(5)计算系统总阻力系統总阻力为最不利环路阻力加上空气处理设备阻力。

(6)选择风机及其配用电机根据风量和系统的总阻力损失选择风机,风量、阻力损夨附加系数均为1.1但由于本系统不是自行选择风机,而是选用空气处理机组需要做的是用系统总阻力和总风量校核空气处理机组的风量囷余压能否满足系统的需求。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系统的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热冷负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