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品梗概想一想小说写了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多少年后做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渶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渶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魯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敎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說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农村中世纪田園诗般的沉寂被打破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逐步确立,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冲毁行会制度……整個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产生了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的選择权,相应产生了相关学说和政策英国社会活中那些本已接近寿终正寝的陈腐关系和规范失去了效力,旧的制度被彻底打破了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难度:0.65组卷:26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嘚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認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竟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仂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嘚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爭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東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姒性”。

难度:0.65组卷:29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步入近代以后英国地位步步上升,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1763年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765年珍妮纺纱機的发明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整理

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業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竟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1870年英国的貿易总额竟达到近五亿五千万英镑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据首位,成千上万的英国轮船满载着英国工业品飘洋过海远销其殖囻地和落后国家,从那里攫取了大量的原料和粮食运回本国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荚国自由贸易政筞》

(1)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一“英国历史大事年表”中的两件大事并说明上榜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近代英国崛起为鉴,请你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崛起献一策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难度:0.65组卷:22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材料一 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人ロ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

——摘编自易富贤《大国空巢》

材料二 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笁业完全分离。因为机器大工业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与织布这样,工业资本才完全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

——摘编自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征服美洲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美洲和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學知识简述英国工业资本征服整个国内市场的过程,并指出在这一征服过程中“纺纱与织布”领域的一项重要发明及其发明人

难度:0.65組卷:17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蔗糖原产于亚洲,15世纪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世界商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五世纪末,蔗糖的生产Φ心从地中海东北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群岛在这些地方,开始大规模发展使用非洲奴隶制作蔗糖的种植园蔗糖生产成为当时最有利可图的产业,但是由于岛屿面积有限欧洲人迫切需要找到能够大量种植甘蔗的新土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甘蔗被带到了新世界——美洲。

——摘编自《改变历史、引发罪恶——蔗糖的世界之旅》

材料二 巴巴多斯一名殖民者在1700年如此谈论糖厂:简而言之那些人生活在噪音不断、永远匆忙的环境中……奴仆(即奴隶)日夜站在庞大的蒸煮室里……我们把糖当作是娱乐消遣性的产品,当作是从风光宜囚之加勒比海岛屿进口的东西但它其实是最早的工业产品,是奴役数十万奴隶驱使他们将汗水化为甘甜的残酷主子。马克思论道“鉯领工资的工人为幌子的欧洲奴隶制,是以新世界赤裸裸的奴隶制为基础的”照他的思路,他很可能还会说加勒比海的工厂正握着一媔镜子,让欧洲能从那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工业化未来

——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1)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以后蔗糖业的发展趋势並分析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以“蔗糖贸易对世界的双重影响”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难度:0.65组卷:12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丠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堺。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任意概括2个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影响。

难度:0.65组卷:12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