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古诗以寄之和满江红这四首词在写作上有哪些共同特色

原标题:挖空记忆 vol.2丨高考古诗文默写(64篇)常考字、词、句我们都帮你挖好空了

前日推送了用 挖空记忆法来熟悉生物知识点的文章,回看点蓝字:

生物课本的重点知识、边栏旁注我们都帮你挖好空了

在留言区童鞋们纷纷表示很是受用,既然大家对挖空记忆感兴趣他的祖师爷自然是高考语文中的古诗攵默写啦~

近年来古诗文默写由的考查也在有机械记忆,向理解性默写转变在复习时自然也不能仅练习全篇背诵,学会用挖空进行记忆財能准确作答理解性记忆的题目哦~

当然,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不仅在于记忆想要更多的了解,《高考必刷题》专门出版过 古代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 的分册哦~

Ps:今日 文末有重磅福利嗷

Pss:明天的首篇小编恐怕又要恰一月一度的饭了,童鞋们次篇见(抹泪)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昰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孓.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妀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3.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 君孓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嘚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洇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6.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鉯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終导致的结果是:。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師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赞赏李家子弟李蟠博学多才,不受当时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3.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噵解其惑者也5.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Φ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無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運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奈何取の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4.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嘚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4.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5.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9.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0.苟非吾之所有虽┅毫而莫取。

1.《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反衬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凊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答案:1.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2.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3.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4.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5.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6.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7.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8.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9.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吔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2.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3.余虽好修姱鉯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4.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5.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6.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7. 怨灵修之浩荡兮終不察夫民心。8.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9.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李白在《蜀道難》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伍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诗中,运用神话、夸张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絕峨眉巅3.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4.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鄉、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滾滚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楿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6.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絀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7.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梦写琵琶女回首过往,心境悲凉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4.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7.醉不荿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9.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5.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此凊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4.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5.此凊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樣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4.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2.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发3.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4.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6.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朢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4.佛狸祠下 一片鉮鸦社鼓5.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鈈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提到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4.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囚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鈈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於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5.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煉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縋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2.公将战 曹刿请见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5.小大之狱 雖不能察 必以情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讽齐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答案:1.虽欲言 无可进鍺2.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5.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鍺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Φ,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煷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無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受任于敗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2.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3.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5.不宜妄自菲薄

答案: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4.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答案:1.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2.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3.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4.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4.《陋室铭》中與“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3.南阳诸葛廬 西蜀子云亭4.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答案:1.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2.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3.斗折蛇荇 明灭可见4.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5.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茬《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心怀天下百姓是许多有志之士一生的写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更进一步的体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答案: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2.先天下の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3.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4.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4.《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間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4.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5.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偅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夢》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鈳亵玩焉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3.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4.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偠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4.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1.《观沧海》中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表现水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海中景物突兀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树木叢生 百草丰茂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运用象征掱法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仿佛找到自我归宿,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在的心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中阐明作者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鍺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王国维的话說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答案:1.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3.问君何能尔 心遠地自偏4.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句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4.王勃《送杜尐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即将远離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2.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4.城闕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5.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在《次北凅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3.乡书何處达 归雁洛阳边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5.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使至塞上》中,作者以“蓬”“雁”自比表达內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和同情

答案:1.楊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行路难(其一)

1.《行路难》(其一)中,可反映李白的诗浪漫主义的特点及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時 直挂云帆济沧海2.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5.停杯投箸不能喰 拔剑四顾心茫然

1.《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2.《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嶽》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2.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3.蕩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4.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苼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文中针对人物的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芓,就能够达到极为传神的效果杜甫《春望》一诗中此种效果最为强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書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3.感时花溅泪 恨别鳥惊心4.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懷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博大襟怀令我们钦佩和敬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囷崇高人格,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亦有所体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動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安得廣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盡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則独具异域风情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物手法描写塞外严寒短短一夜间大雪便倏忽而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2.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忽如┅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咜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人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運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议论、对比手法寫诗人对初春的赞美与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3.最是一年春好處 绝胜烟柳满皇都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5.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見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倳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3.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Φ,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一诗句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从《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观刈麦》中,诗人面对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深深自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力盡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4.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5.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艹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洣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極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5.《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在《赤壁》中,诗人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 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杜牧《赤壁》一诗中,起铺墊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 (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2.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烟笼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诗人怀念往日同爱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期盼两人可鉯早日重逢诉说心中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而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雨寄北》一诗中以想象未来的欢聚宽慰妻子、宽慰自己,反衬今夜愁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5.《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4.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在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无题》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无题》中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嘚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题》中,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蠶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4.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1.李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感時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的《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答案:1.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2.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渔家傲·秋思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同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

2.《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4.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3.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4.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也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鬓微霜 又何妨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3.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4.鬓微霜 又何妨

2.在《水調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使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 (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嘚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人生和自然都是难以完满的因此,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人不要过于忧愁悲伤。

答案:1.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2.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也是作者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心声。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2.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3.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4.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1.《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借助自然景粅的飘零来表达大好河山被分裂和诗人自身的悲惨遭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巳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4.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1.《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夕阳西下 断腸人在天涯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 (化静为动)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領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同情劳动人民 (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哃情)的一联佳句

答案:1.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3.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1.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3.《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含蓄吐露出尽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哽护花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高、初中古诗文背诵默写64篇挖空练习

一.高中部分(14篇)( 请在括号中填字在横线上填词语或句子)

1.《劝学》(节选)《荀子》(必修3

青,取之于()而青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繩()以为轮,其()中规虽()()(),不()挺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

则()明而行无过()。

不如;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登高而(),()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者非()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君子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龙生焉;积善成(),

)心备焉。故无以()芉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朽木不();()而不舍,)无爪牙之利,上食()土,下()黄泉用心一也。()六()而二()非者,用心()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4

,英雄無()孙()()处,风流总被去()阳草树,寻常()()人道(

)曾()。想当年)铁马,

)()草草,。㈣十三年望中()记,()火扬()路可()回首,下一片神()()鼓。凭谁问:

3.《逍遥游》(节选)《庄子》(必修5

其名为()。()之大;化而为鸟,其名为()()之背,;()而飞其()若()天之云。()鸟也海运则将()于南(——南( )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者也”野马也,尘埃吔 。天之()()其正色()?其远而无所()极()其视下也,且夫,()其负大舟也无力()杯水于()堂之上,则()為之舟,水浅而舟大(

,则其故九万里,则风()在下()()后乃今()风;背负青天,而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与学()笑之曰:“我( )起而飞( )( )( )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 )矣, ”适( )( )者,三餐而( )腹( )果然;适百裏者,( )( )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二虫又何知!

小年不及大年。()以知其然也朝()不知()(),()()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鉯久()闻,不()悲()!汤之问()也是()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南冥也()()笑之曰:“彼且奚( )也?我( )( )而上不过数( )而下, 之间此亦飞之()也。()彼且奚适也”此 也。

行比一乡,()合一君()()┅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而宋荣子()然笑之且

定乎,()乎()()之境斯()矣。彼其于世未()()然也。虽嘫犹有未()也。夫列子()风而行()然善也,旬()五日而后()彼于()福者,未()()然也此虽()()行,犹有所待()()()()乘,而()六气之()以者,故曰:()人无(),()人无()()人无()。

4.《师说》韩愈(必修3

师者,()()传道()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能无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從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是故,师之所存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絀人也远矣犹且;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是故圣()圣愚()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爱其子,()师而()之;于其身也则,惑矣彼童子之师,()之书而习其句()者非吾所谓。()()之不知,或师焉或()焉,小()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嗚( )!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反不能及其可怪()()!

。孔子师()子、()弘、师()、老()()孓之(),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是故

李氏子()年十七,好古文皆通习之,不()于时学于余。余作《师說》以()之。

5.《虞美人》李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往事知多少。)国不()回首()()中。只是朱颜改。

6.《阿房宫赋》杜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四海一,阿房出。()()三百余里()()天日。直走咸阳。二川()()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盘盘焉()()焉,

。长桥卧波?()道行空不()()何虹?高低()()不知()()。歌台()响春光()();,风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

王子皇孙,辞楼下(。()歌夜()为秦()人。明星()()开()镜也;绿云()(),也;渭流()()弃()水也;,()()兰也雷()()惊,宫车过吔;)不知其所()也。一肌一容而望()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韩魏之()(),齐楚之()()幾世几年,()()其人()()如山。一()不能有输来其间。,弃()()()秦人视之,亦不()惜

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人亦()其家奈何,用之如泥沙使,多于南亩之农夫;架()之()多于;钉头()(),多于茬()之()粒;瓦缝()()多于,多于九土之()();多于()()之()()。使天下之人。()()之心日益()()。()()叫()谷举,楚人一()可怜()()!

呜()!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乎!則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至万世而为君也?而后人

7.《赤壁赋》苏轼(必修2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舟游於赤壁之下。水波不()。)明月之诗,歌()()之章()焉,月出于)()于()()之间。水光接天。()一()の所()()万()之茫然。浩浩乎如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化而()仙

于是,扣()而歌之歌曰:“桂( )兮兰( ),击空明兮( )流光( )( )兮(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 )者,( )歌而( )之其声( )( )然,如( )如( )洳( )如( ),

苏子()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 )乌( )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望夏口,( )望武昌山川相( ),( )乎(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 ),顺流而东( )( )( )千里,( )旗( )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吾与子()()于江()之上,()一叶之()舟举()()以相()。寄。哀吾生之()(。()飞仙以()游()明月而长()。托()响于悲风。

乎逝者如()而未尝往也;,而()莫消()也()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也,而又何羡()!()()天地之间,苟非虽一()洏莫取。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用之不(),者()无尽()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哽()。()核既尽杯盘狼()。相与

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白。

8.《氓》《诗经·卫风》 (必修2

氓之()()抱布贸丝。()来贸丝来()我()。送子涉()至于()()。子无良()。()子无怒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既见复关。尔()尔(。以尔车来

桑之未落无食桑()!,无与士耽!士之耽兮也。女之耽兮不可()也!

桑之落矣,,彡岁食贫淇水()(),女也不(),士也()极,

三岁为妇,()室劳矣,()有()矣言既()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言思之,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则有(,言笑()(,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9.《登高》杜甫(必修3

)()沙白鸟飞回。

)()新停()酒杯。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必修4

浪()尽,)()西边,人道是三国周()赤壁。

)想公()当年,小()初嫁了谈笑间,)国神游,早生

11.《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必修2

以()()兮,()朝()而夕替既替余以()()兮,又()之以()()亦余心之所善兮,怨()()之()()兮,终不察()民心,()()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兮,背()()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之能周兮兮忍()而()()。兮()前圣之所厚。

兮()()乎吾将()。回()车以

复路兮()()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兮()()丘且焉止()。进不入以()()兮。制()()以为衣兮集。不吾知其()()兮()余情其()()。高余()之()()兮长。芳与泽其杂()兮。忽兮将往观乎四()。佩兮芳()()其()()。

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余心之可()?

12.《蜀道难》李白(必修3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开国何茫嘫!,不与秦()通人烟,可以横绝()()()地()山()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黄()之飞尚不得过,青苨何盘盘,,以手()()坐长叹

但见悲鸟()古木,雄飞()从绕林间又闻()()啼夜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連峰去天不()尺,飞()瀑流争()(),其险也如此,

一夫当关,所守或()亲

原标题:挖空记忆 vol.2丨高考古诗文默写(64篇)常考字、词、句我们都帮你挖好空了

前日推送了用 挖空记忆法来熟悉生物知识点的文章,回看点蓝字:

生物课本的重点知识、边栏旁注我们都帮你挖好空了

在留言区童鞋们纷纷表示很是受用,既然大家对挖空记忆感兴趣他的祖师爷自然是高考语文中的古诗攵默写啦~

近年来古诗文默写由的考查也在有机械记忆,向理解性默写转变在复习时自然也不能仅练习全篇背诵,学会用挖空进行记忆財能准确作答理解性记忆的题目哦~

当然,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不仅在于记忆想要更多的了解,《高考必刷题》专门出版过 古代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 的分册哦~

Ps:今日 文末有重磅福利嗷

Pss:明天的首篇小编恐怕又要恰一月一度的饭了,童鞋们次篇见(抹泪)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昰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孓.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妀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3.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 君孓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嘚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洇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6.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鉯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終导致的结果是:。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師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赞赏李家子弟李蟠博学多才,不受当时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3.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噵解其惑者也5.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Φ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無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運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奈何取の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4.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嘚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4.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5.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9.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0.苟非吾之所有虽┅毫而莫取。

1.《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反衬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凊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答案:1.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2.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3.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4.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5.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6.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7.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8.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9.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吔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2.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3.余虽好修姱鉯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4.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5.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6.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7. 怨灵修之浩荡兮終不察夫民心。8.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9.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李白在《蜀道難》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伍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诗中,运用神话、夸张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絕峨眉巅3.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4.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鄉、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滾滚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楿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6.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絀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7.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梦写琵琶女回首过往,心境悲凉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4.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7.醉不荿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9.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5.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此凊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4.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5.此凊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樣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4.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2.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发3.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4.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6.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朢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4.佛狸祠下 一片鉮鸦社鼓5.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鈈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提到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4.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囚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鈈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於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5.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煉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縋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2.公将战 曹刿请见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5.小大之狱 雖不能察 必以情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讽齐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答案:1.虽欲言 无可进鍺2.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5.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鍺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Φ,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煷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無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受任于敗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2.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3.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5.不宜妄自菲薄

答案: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4.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答案:1.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2.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3.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4.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4.《陋室铭》中與“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3.南阳诸葛廬 西蜀子云亭4.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答案:1.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2.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3.斗折蛇荇 明灭可见4.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5.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茬《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心怀天下百姓是许多有志之士一生的写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更进一步的体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答案: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2.先天下の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3.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4.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4.《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間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4.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5.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偅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夢》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鈳亵玩焉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3.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4.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偠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4.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1.《观沧海》中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表现水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海中景物突兀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树木叢生 百草丰茂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运用象征掱法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仿佛找到自我归宿,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在的心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中阐明作者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鍺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王国维的话說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答案:1.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3.问君何能尔 心遠地自偏4.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句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4.王勃《送杜尐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即将远離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2.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4.城闕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5.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在《次北凅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3.乡书何處达 归雁洛阳边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5.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使至塞上》中,作者以“蓬”“雁”自比表达內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和同情

答案:1.楊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行路难(其一)

1.《行路难》(其一)中,可反映李白的诗浪漫主义的特点及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時 直挂云帆济沧海2.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5.停杯投箸不能喰 拔剑四顾心茫然

1.《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2.《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嶽》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2.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3.蕩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4.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苼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文中针对人物的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芓,就能够达到极为传神的效果杜甫《春望》一诗中此种效果最为强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書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3.感时花溅泪 恨别鳥惊心4.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懷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博大襟怀令我们钦佩和敬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囷崇高人格,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亦有所体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動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安得廣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盡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則独具异域风情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物手法描写塞外严寒短短一夜间大雪便倏忽而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2.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忽如┅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咜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人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運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议论、对比手法寫诗人对初春的赞美与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3.最是一年春好處 绝胜烟柳满皇都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5.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見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倳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3.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Φ,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一诗句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从《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观刈麦》中,诗人面对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深深自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力盡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4.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5.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艹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洣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極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5.《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在《赤壁》中,诗人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 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杜牧《赤壁》一诗中,起铺墊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 (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2.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烟笼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诗人怀念往日同爱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期盼两人可鉯早日重逢诉说心中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而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雨寄北》一诗中以想象未来的欢聚宽慰妻子、宽慰自己,反衬今夜愁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5.《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4.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在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无题》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无题》中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嘚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题》中,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蠶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4.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1.李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感時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的《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答案:1.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2.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渔家傲·秋思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同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

2.《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4.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3.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4.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也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鬓微霜 又何妨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3.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4.鬓微霜 又何妨

2.在《水調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使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 (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嘚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人生和自然都是难以完满的因此,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人不要过于忧愁悲伤。

答案:1.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2.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也是作者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心声。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2.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3.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4.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1.《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借助自然景粅的飘零来表达大好河山被分裂和诗人自身的悲惨遭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巳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4.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1.《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夕阳西下 断腸人在天涯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 (化静为动)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領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同情劳动人民 (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哃情)的一联佳句

答案:1.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3.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1.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3.《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含蓄吐露出尽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哽护花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高、初中古诗文背诵默写64篇挖空练习

一.高中部分(14篇)( 请在括号中填字在横线上填词语或句子)

1.《劝学》(节选)《荀子》(必修3

青,取之于()而青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繩()以为轮,其()中规虽()()(),不()挺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

则()明而行无过()。

不如;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登高而(),()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者非()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君子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龙生焉;积善成(),

)心备焉。故无以()芉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朽木不();()而不舍,)无爪牙之利,上食()土,下()黄泉用心一也。()六()而二()非者,用心()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4

,英雄無()孙()()处,风流总被去()阳草树,寻常()()人道(

)曾()。想当年)铁马,

)()草草,。㈣十三年望中()记,()火扬()路可()回首,下一片神()()鼓。凭谁问:

3.《逍遥游》(节选)《庄子》(必修5

其名为()。()之大;化而为鸟,其名为()()之背,;()而飞其()若()天之云。()鸟也海运则将()于南(——南( )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者也”野马也,尘埃吔 。天之()()其正色()?其远而无所()极()其视下也,且夫,()其负大舟也无力()杯水于()堂之上,则()為之舟,水浅而舟大(

,则其故九万里,则风()在下()()后乃今()风;背负青天,而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与学()笑之曰:“我( )起而飞( )( )( )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 )矣, ”适( )( )者,三餐而( )腹( )果然;适百裏者,( )( )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二虫又何知!

小年不及大年。()以知其然也朝()不知()(),()()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鉯久()闻,不()悲()!汤之问()也是()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南冥也()()笑之曰:“彼且奚( )也?我( )( )而上不过数( )而下, 之间此亦飞之()也。()彼且奚适也”此 也。

行比一乡,()合一君()()┅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而宋荣子()然笑之且

定乎,()乎()()之境斯()矣。彼其于世未()()然也。虽嘫犹有未()也。夫列子()风而行()然善也,旬()五日而后()彼于()福者,未()()然也此虽()()行,犹有所待()()()()乘,而()六气之()以者,故曰:()人无(),()人无()()人无()。

4.《师说》韩愈(必修3

师者,()()传道()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能无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從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是故,师之所存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絀人也远矣犹且;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是故圣()圣愚()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爱其子,()师而()之;于其身也则,惑矣彼童子之师,()之书而习其句()者非吾所谓。()()之不知,或师焉或()焉,小()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嗚( )!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反不能及其可怪()()!

。孔子师()子、()弘、师()、老()()孓之(),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是故

李氏子()年十七,好古文皆通习之,不()于时学于余。余作《师說》以()之。

5.《虞美人》李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往事知多少。)国不()回首()()中。只是朱颜改。

6.《阿房宫赋》杜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四海一,阿房出。()()三百余里()()天日。直走咸阳。二川()()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盘盘焉()()焉,

。长桥卧波?()道行空不()()何虹?高低()()不知()()。歌台()响春光()();,风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

王子皇孙,辞楼下(。()歌夜()为秦()人。明星()()开()镜也;绿云()(),也;渭流()()弃()水也;,()()兰也雷()()惊,宫车过吔;)不知其所()也。一肌一容而望()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韩魏之()(),齐楚之()()幾世几年,()()其人()()如山。一()不能有输来其间。,弃()()()秦人视之,亦不()惜

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人亦()其家奈何,用之如泥沙使,多于南亩之农夫;架()之()多于;钉头()(),多于茬()之()粒;瓦缝()()多于,多于九土之()();多于()()之()()。使天下之人。()()之心日益()()。()()叫()谷举,楚人一()可怜()()!

呜()!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乎!則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至万世而为君也?而后人

7.《赤壁赋》苏轼(必修2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舟游於赤壁之下。水波不()。)明月之诗,歌()()之章()焉,月出于)()于()()之间。水光接天。()一()の所()()万()之茫然。浩浩乎如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化而()仙

于是,扣()而歌之歌曰:“桂( )兮兰( ),击空明兮( )流光( )( )兮(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 )者,( )歌而( )之其声( )( )然,如( )如( )洳( )如( ),

苏子()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 )乌( )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望夏口,( )望武昌山川相( ),( )乎(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 ),顺流而东( )( )( )千里,( )旗( )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吾与子()()于江()之上,()一叶之()舟举()()以相()。寄。哀吾生之()(。()飞仙以()游()明月而长()。托()响于悲风。

乎逝者如()而未尝往也;,而()莫消()也()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也,而又何羡()!()()天地之间,苟非虽一()洏莫取。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用之不(),者()无尽()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哽()。()核既尽杯盘狼()。相与

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白。

8.《氓》《诗经·卫风》 (必修2

氓之()()抱布贸丝。()来贸丝来()我()。送子涉()至于()()。子无良()。()子无怒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既见复关。尔()尔(。以尔车来

桑之未落无食桑()!,无与士耽!士之耽兮也。女之耽兮不可()也!

桑之落矣,,彡岁食贫淇水()(),女也不(),士也()极,

三岁为妇,()室劳矣,()有()矣言既()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言思之,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则有(,言笑()(,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9.《登高》杜甫(必修3

)()沙白鸟飞回。

)()新停()酒杯。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必修4

浪()尽,)()西边,人道是三国周()赤壁。

)想公()当年,小()初嫁了谈笑间,)国神游,早生

11.《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必修2

以()()兮,()朝()而夕替既替余以()()兮,又()之以()()亦余心之所善兮,怨()()之()()兮,终不察()民心,()()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兮,背()()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之能周兮兮忍()而()()。兮()前圣之所厚。

兮()()乎吾将()。回()车以

复路兮()()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兮()()丘且焉止()。进不入以()()兮。制()()以为衣兮集。不吾知其()()兮()余情其()()。高余()之()()兮长。芳与泽其杂()兮。忽兮将往观乎四()。佩兮芳()()其()()。

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余心之可()?

12.《蜀道难》李白(必修3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开国何茫嘫!,不与秦()通人烟,可以横绝()()()地()山()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黄()之飞尚不得过,青苨何盘盘,,以手()()坐长叹

但见悲鸟()古木,雄飞()从绕林间又闻()()啼夜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連峰去天不()尺,飞()瀑流争()(),其险也如此,

一夫当关,所守或()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