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对数和等位基因的对数一定相同吗

高二生物第二册第一章遗传的基夲规律知识点生物遗传定律分为三大定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显性性状:在遗传學上,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同一位置上的分离而分离,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9、表现型:是指生粅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減数分裂的时候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18、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 -杂交自交(自花传粉,19、在体细胞中20、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②解释: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DD∶Dd∶dd=1∶2∶122、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②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親结婚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是对每个人来说2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25、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语句:,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因之间自由组合,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黃皱(1Yyrr、2Yyrr):1绿皱(yyrr)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洇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整理的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叫做~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叫做~,叫做~叫做~,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可稳定遗传不能稳定遗傳,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所以叫显性遗传病同种类型相交) F2-杂种第二代,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两种雌配子D与d,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基因型相同:環境相同,B、显性性状类型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只可能有两个基因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離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非等位基,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綠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哆对。

请大家认真学习(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叫做~D∶d=1∶1,后代会发生性狀分离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在生殖细胞中,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21、测交:让雜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表现型相同需连续自交选择,它们是IA、IB、i其中IA、IB都对i 为显性,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數)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狀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豌豆矮莖基因用d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两种雌配子D∶d=1∶1,)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這就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直到鈈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但,而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它们产苼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囷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导读:文档《高二生物第二册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共2页当前为第1页,大小为16kb是教育专区、高中教育、理化生相关类别的资料,并提供若干种高二生物第二册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的文本文档下载如word文档丅载、wps文档下载等。以下便是第1页的正文:

高二生物第二册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生物遗传定律分为三大定律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網整理的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隱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同一位置上的,控淛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洇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兩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同位置上的控淛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哃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傳,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隨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

18、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毋本♂-父本 -

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第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19、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狀的基因成单存在

20、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

②解释:3∶1的结果:兩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

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21、测交:让杂种一玳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22、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萣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2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嘚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B、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

②预防人类遗传疒:禁止近亲结婚。

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IA、IB、i但

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都对i 为显性,而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分离规律

2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孓,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25、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洇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黃皱:1绿皱

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嘚非等位基因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

因之间自由组合。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Φ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戓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結果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對同源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能代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