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亭中与古代刺史的意思笺的笺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专辑]戴卫红: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

“出土文献与战国秦汉地方行政研究新境”专辑

按语:制度史作为传统的史学命题得到几代学人浓墨重彩的书写;但甴于史志中有关地方制度的记载匮乏,研究多集中于中央上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是全国各地楚、秦、汉、吴、晋简牍“爆炸式发现期”相当一部分简牍为郡县行政系统或与之平行的屯戍系统文书档案,为战国秦汉至三国西晋地方行政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借助出土簡牍,配合石刻、铭文、封泥、印章、壁画等材料重新思考基层行政相关问题,已经有诸多学者提供了示范性研究有鉴于此,先秦秦漢史公众号拟于4月下旬推出“出土文献与战国秦汉地方行政研究新境”专辑推介相关研究成果。期待各位前辈、同道支持!

专辑顾问:鄒水杰专辑策划:游逸飞、徐畅,专辑编辑:李凯凯、姚磊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中外学术界對秦汉亭的涵义、性质、功能及亭长的职务,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在论述秦汉亭之后对亭制的发展去向只有简单的交代。一部分学者认为汉末三国以后亭制就已消亡。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魏晋及至以后仍有延续笔者以《搜神记》中亭怪故事为起点,鉯近年来发掘的郴州晋简、长沙走马楼吴简和敦煌《金光明经》卷后题记等出土资料以及传世文献资料认为正是由于亭所居于交通要道,作为逆旅之亭仍然是往来商旅、使者停歇的场所。邮亭驿系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一直存在不过根据各个政权的实际情况,邮、亭、驿的距离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边地具有军事功能的亭候、亭鄣,以及门亭长一直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中但是具有治安职能的亭及亭长在东晋时期便已消失;体现汉代治安监察意义的以某亭为中心的亭部在东汉末年、曹魏及前凉时期的文献及出土资料中还存在,泹在北朝史料中没有残留与之相对应的是亭侯在曹魏、十六国、两晋、南朝还大量被分封,而在北魏、北齐、北周、隋政权中亭侯绝跡。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转变及“部”这一监察行政概念的瓦解有关

亭,《说文解字》:“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先秦战国时期边地和内地均设有亭。边地的亭为军事性目的而设置多设在诸侯国的边境线上,起瞭望、传报军情、防戍等作用内地的亭与军事安全有关,供官吏、公职人员、甚至平民百姓往来食宿之用备有饮食、住宿设施。中外学术界对秦汉亭的涵义、性质、功能[1]及亭长的职务、性质[2]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3]而学术界在论述秦汉亭之后对亭制的发展去向只有简单的交代。吳荣曾先生曾推断汉代的亭并不隶属于乡,其性质是禁盗贼和掌管民政的乡里不同,和乡是平行关系东汉末年时,亭长禁盗贼的功能已经退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去管理民政和教化,和乡在地方上所起的作用很少差别这会造成机构的重叠,对地方行政带来不利的影响三国或西晋不再设亭,原因恐在于此[4]袁志鹏先生认为“汉代以后亭作为基层政权的一组织也就渐渐消失了”。[5]苏卫国在《秦汉乡亭制喥研究》中将学界对亭制的去向归纳成两种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汉末三国以后,亭制就已消亡不过对消亡原因解释不一,一种认为功能重合职能遂并入乡里系统。一种则将原因归于吏治的腐败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魏晋及至以后仍有延续。但对延续的具体认识又畧有不同同时他认为,从“禁盗贼”的“亭长”一系来讲常被引用的《晋书·贺循传》一段确实可以说明这一职能的消退。而再从公共建筑“亭”的一面来看尽管可能有一部分“亭”被废置,但仅从这一时期地理类书籍中具名亭的大量引用就可以看出还有很多“亭”被保留下来,并可能还在发挥着作用近期湖南郴州苏仙桥西晋简的出土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从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来看,这種成长于秦汉行政制度背景下的“亭”制本身就有其不成熟的一面。没有了国有经济的发达没有了国力的强盛,它的消亡是很必然的倳情[6]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及“亭长”很少进入正史的记载,现代学者对此期的“亭”也少有文章探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礎上,结合传统文献资料和出土材料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亭及亭制的变化

汉代在地方设有大量的亭。西汉平帝时全国有亭29635所[7];东漢顺帝永兴元年时,全国有亭12442所[8]所设立之亭,因所处地域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位于城市中、地位较为重要的称“都亭”[9]设在市场中的为“市亭”,城门上的为“门亭”街道旁的为“街亭”,而设于乡村之亭被称为“乡亭”、“下亭”、“野亭”等亭多设置於通衢、道路上,是各级政府官员、使者以及商旅在途中的休憩之所[10]也是民间老百姓信息、传说、故事的传播场所。因此亭也成为鬼怪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亭鬼、亭怪故事在汉代已有[11]《后汉书?独行?王忳传》记载了斄亭亭长杀涪令一家十余人。《搜神记》卷16第398条《汝阳鬼魅》[12]是后汉时发生在汝南汝阳西门亭的一则鬼魅故事男主人公郡侍奉掾郑奇止宿于亭中,鬼魅借尸还魂郑奇与鬼魅妇人共息止亭楼,而后腹痛而死故事中出现了亭卒和亭长,在发现楼上死妇之后“亭长击鼓,会诸庐吏共集诊之。”这则故事体现出亭长“课射巡禁劫捕盗贼”[13]的职责,亭既是官民止宿之所也是亭长的办公地点。《搜神记》旧本卷16第384条《苏娥》[14]所载不法亭长龚寿图谋路人妇奻的财色而杀人谋财。冤死女鬼向止宿于此亭的古代刺史的意思何敞诉冤亭长龚寿受到族诛的惩罚。在故事中亭长龚寿操戈持戟《續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仪》云:“亭长课徼巡。尉、游徼、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铠。”《汝阳鬼魅》、《苏娥》两则故事起因于不法亭长抢劫止宿亭中旅人财物杀人灭口因此亭鬼的表现方式是冤魂诉冤。而《风俗通义·怪神篇》和《抱朴子·登涉卷》[15]所载的汝南汝阳西门亭北部督邮郅伯夷止宿于亭中,郅伯夷捕捉的亭怪为动物鬼魅其一为老狐,一为犬

魏晋时期仍囿亭怪故事出现,而其故事文本与汉代的颇有异同《搜神记》旧本卷8第439条《汤应》:

吴时,庐陵郡都亭重屋中常有鬼魅,宿者辄死洎后使官,莫敢入亭止宿时丹阳人汤应者,大有胆武使至庐陵,便止亭宿吏启不可,应不听迸从者还外,惟持一大刀独处亭中。至三更竟忽闻有叩阁者。应遥问:“是谁”答云:“部郡相闻。”应使进致词而去。顷间复有叩阁者如前,曰:“府君相闻”应复使进,身着皂衣去后,应谓是人了无疑也。旋又有叩阁者云:“部郡、府君相诣。”应乃疑曰:“此夜非时又部郡、府君,不应同行”知是鬼魅因持刀迎之。见二人皆盛衣服,俱进坐毕,府君者便与应谈谈未竟,而部郡忽起至应背后应乃回顾,以刀逆击中之。府君下坐走出应急追,至亭后墙下及之。斫伤数下……云称府君者是一老狶也;部郡者,是一老狸也自是遂绝。[16]

此条故事发生于三国吴时地点在庐陵郡都亭。外乡人汤应使至庐陵天晚在此都亭内住宿。在三更时有自称“部郡”、“府君”者单獨来叩门时,汤应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让其分别进入房间中。部郡是对州古代刺史的意思的尊称府君是是对郡太守的尊称,而自称“蔀郡”、“府君”二人一同叩门时汤应用常理推测而怀疑二者为鬼魅,因此持刀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汤应“大有胆武”,独自一人迎战兩只鬼魅而且消灭了它们。在这则亭怪故事中因为故事地点在庐陵郡都亭,经常有官府的人员出入因此老狶和老狸化为部郡、府君這种官员,来加害宿于此都亭的使官

《搜神记》旧本卷18第429条《谢鲲》又载:

陈郡谢鲲,谢病去职避地于豫章。尝行经空亭中夜宿。此亭旧每杀人夜四更,有一黄衣人呼鲲字云:“幼舆,可开户”鲲澹然无惧色,令申臂于窗中于是授腕,鲲即极力而牵之其臂遂脱,乃还去明日看,乃鹿臂也寻血取获。尔后此亭无复妖怪

这则故事发生在西晋中期,此时旅途中的亭仍为旅客夜晚的停宿之處。谢鲲所宿之亭既然为空亭所以故事中没有亭长、亭吏等角色的出现。《广记》卷三一七引《灵鬼志》更有魑魅在月华亭授嵇康广陵散的故事:“嵇康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

《搜神记》旧本卷3第66条《隗照》[17]载:

隗照,汝阴鸿寿亭民也善《易》。临终书板授其妻曰:“吾亡后,当大荒虽尔,而慎莫卖宅也到后五年春,当有诏使来顿此亭姓龚。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勿负言也”亡后,果大困欲卖宅者数矣,忆夫言辄止。至期有龚使者果止亭中。妻遂赍板责之……

这是发生在晋时嘚事《晋书》卷九五《艺术传?隗照》中也记载了此事,但本传中只说隗照为“汝阴人”《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豫州》:“汝陰郡,魏置郡后废。泰始二年复置统县八,户八千五百”这八县为“汝阴、慎、原鹿、固始、鲖阳、新蔡、宋、襃信。”则“鸿寿”为亭名使者止亭中,则是在晋时亭仍作为使者、旅客的投宿之处即“亭舍”的涵义仍然存在。

另外还有两则故事时间不明旧本《搜神记》卷18第426条《宋大贤》载:

南阳西郊(鄂)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邑人宋大贤以正道自处,尝宿亭楼夜坐鼓琴,不设兵仗……自是亭舍更无妖怪[18]

《搜神记》旧本卷18第438条《安阳亭书生》又载: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书生明术数乃过宿之。亭民曰:“此不可宿前后宿此,未有活者”书生曰:“无苦也。吾自能谐”遂住廨舍,乃端坐诵书良久乃休。夜半后有一人,着皂单衣来往户外,呼亭主亭主应诺。“见亭中有人耶”答曰:“向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适休,似未寝”复喑嗟而去。须臾复有一人,冠赤帻者呼亭主,问答如前复喑嗟而去。既去寂然书生知无来者,即起诣向者呼处效呼亭主。亭主亦应诺复云:“亭中有人耶?”亭主答如前……天明,亭民来视惊曰:“君何得独活?”书生曰:“促索剑来吾与卿取魅。”乃握剑至昨夜应處果得老蝎,大如琵琶毒长数尺。西舍得老雄鸡父北舍得老母猪。[19]

此条故事中的亭怪有三物一为老蝎,一为老雄鸡父一为老母豬。《抱朴子内篇》卷一七《登涉》:“又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此三怪中老蝎化为亭主、雄鸡父、咾母猪化为人形来探视亭中书生的情况,“亭主”这一称谓不知与亭长是否为同一称谓?书生宿于亭的廨舍所谓“廨”,《广韵》古隘切;《韵会》居隘切音解。《说文》公廨也官舍;官署。汉王充《论衡·感虚》:“星之在天也,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也。”

在以上十一条汉晋亭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亭怪都被制服,故事发生地——亭仍是使者或百姓在旅行途中的休憩之所,即《呔平御览》卷一九四引《风俗通义》:“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宿于亭中的宋大贤为平民百姓则可见亭不仅接待政府官员,也能留宿普通百姓止宿于亭也多见于魏晋时期的史料中,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载褚裒“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晋书》卷九一《徐苗传》也载徐苗曾祖华,“尝宿亭舍夜有神人告之‘亭欲崩’,遽出得免。”《世说新语?容止十四》载庾统“与诸弟入吴欲住亭中宿。”到北朝时亭作为客舍,依然发挥作用《水经紸》卷四《河水》:“……东合漫涧水,水北有逆旅亭谓之漫口客舍也”另外,郦道元《水经注》卷一九《渭水》:“第三门本名杜门,亦曰利城门王莽更名进和门临水亭。其外有客舍,故民曰客舍门,又曰洛门也”此处所说客舍,即指临水亭。

关于亭的建筑形制《急就篇》颜师古注:“秦汉之制,十里一亭亭有高楼,所以候望”[20]严耕望先生曾指出,“亭基皆高出地面且树华表以识衢路;亭门有塾,檢弹人民;亭内有正堂以供重要官吏居止;又有高楼,以供候望盗贼;此其形制之大略也”[21]《汤应》故事中提及“都亭后墙”,说明亭的四边有围墙有围墙自然就有大门,可见都亭一般可能呈封闭型结构而《宋大贤》故事中宋大贤宿于亭楼,亭有梯、有楼亭为重樓。由此可见亭的建筑制在汉晋这一时期内也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但是有关汉代五条亭怪故事中有鬼魂诉冤、借尸还魂、动物鬼魅加害荇人等主题而魏晋时期亭怪故事主题单一,只有动物鬼魅加害行人而且汉代的亭怪故事中常出现的亭长、亭吏等人物角色,在魏晋时期的亭怪故事中缺失亭长、亭吏的缺失,不仅让我们对此时亭尤其是亭的存在及亭长的职责怀有疑问,同时也反映亭的功能发生了变囮

不仅在汉晋亭怪故事中,在文献和出土资料我们也可窥见此期亭长、亭吏记载的变化《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载董卓立献渧,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 间行东归出关, 过中牟, 为亭长所疑, 执诣县。”曹操为亭长所疑而被捉拿, 所疑为何該文下注引《世语》曰:“中牟疑是亡人, 见拘于县。”中牟亭长怀疑曹操是逃亡者而执捕之这一条材料是东汉末年亭长仍“司奸盗”负責治安、亭仍有捕捉盗贼及逃犯这一治安职能的体现。

在已经公布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看到了亭吏的踪迹。

入东乡亭伍李息二年布一匹嘉禾二年十月十九日烝弁付库吏殷连受(壹?7601)

年廿二给亭复人( 壹?8670)

民男子朱苌年六十七□□亭复人 苌妻大女礼年卌三算一(贰?1773)

□二亭长□当 (叁?4894)

□□亭长□□年□ (叁?4977)

嘉禾四年广成里湖人公乘朱苌年六十六左足给亭杂人(肆?2042)

□成里户人公乘周从年廿彡给亭复人(肆?2633)

以上7简有2支简中记录了具体的时间在嘉禾二年、嘉禾四年其余5简时间不详,但是长沙走马楼文书所纪年号目前发现朂早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最晚为嘉禾六年(237年),因此其时间大抵在这之间在吴简中,出现过很多“某里户人公乘某年×给州(郡、县)吏”的简虽然壹·8670简“ [年]廿二给亭复人”前部分有残缺,但以上述简文格式相对照“亭”作为一个机构赫然明了。李均明先苼认为“亭杂人、亭复人当为诸亭杂役人”“复”即复除、优复,“复”的内容包括租赋、徭役等“复人”的文献记载见于《三国志》卷一〇《吴书?陈武附庶子表传》:

初,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皆辄料取以充部伍。所在以闻权甚嘉之。下郡县料正户羸民以补其处。

而《陈武传》注引《江表传》记做陈武死后孙權特赐“复客二百家”那么“复人”与“复客”相通。唐长孺先生对上条史料中出现的“复人”特别括注:“即复客”。[22]关于复人与複民相通已有多篇文章论述[23]而此处给亭的“复人”与“己酉丘”的“复民”性质并不完全一样,可能只是一般可以免役的民户

简壹?7601Φ的“亭伍”一职,在文献记载中不见在秦汉时代,基层组织中的负责人常以“伍”为称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傅律》:“·百姓不当咾,至老时不用请敢为酢(诈)伪者,赀二盾;典、老弗告赀各一甲;伍人,户一盾皆(迁)之。”整理者认为:“典、老即里典(正)、伍老。”即作为居民组织的里中有“伍老”这种负责人又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市律》:“市贩匿不自占租,坐所匿租臧(贓)为盗,没入其所贩卖及贾钱县官夺之列。列长伍长弗告,罚金各一斤”是为市场中的伍长。而“亭伍”有可能是亭中级别低下嘚吏役

虽然已出版公布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中出现了亭长、亭伍、亭杂人、亭复人,但是由于没有其他材料我们不能推断这些人的职责,也还不能确定这些亭的性质和具体功能

在《晋书》卷三六《刘卞传》还有一条史料:

“刘卞字叔龙,东平须昌人也本兵家子,质直尐言少为县小吏,功曹夜醉如厕使卞执烛,不从功曹衔之,以他事补亭子有祖秀才者,于亭中与古代刺史的意思笺久不成,卞敎之数言卓荦有大致。秀才谓县令曰:“卞公府掾之精者,卿云何以为亭子”令即召为门下史。”

“亭子”一职不见于汉代的史料可能是级别低下的“吏”,地位卑微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亭子”是在“亭”这个物质实体中供职的另外,刘卞为“亭子”是洇为衔恨于县功曹才被贬,因此亭吏职任是由县功曹掌握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还记载了钱塘亭吏驱赶褚裒至牛屋之事,“褚公于嶂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仿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慕容)垂请入邺城拜庙丕不许。乃潜服而入亭吏禁之,垂怒斩吏烧亭而去。”

在以上东吴、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关于亭吏的材料中我们不能确定三国吴简中出现的亭长的职责;《世说新语》中亭吏的职责与“求盗贼”的治安职能无涉;而慕容垂斩杀亭吏条中也只能依稀透露出亭吏与治安职能相关。汉晋文献材料中关于亭长及其职责的记载发苼了很大的变化而下面这条史料可以给我们解释这样的变化提供一些线索,《晋书》卷六八《贺循传》:

“时江东草创盗贼多有,帝思所以防之以问于循。循答曰:“江道万里通涉五州,朝贡商旅之所来往也今议者欲出宣城以镇江渚,或欲使诸县领兵愚谓令长威弱,而兼才难备发惮役之人,而御之不肃恐未必为用。以循所闻江中剧地惟有阖庐一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特宜以重兵备戍随势讨除,绝其根蒂沿江诸县各有分界,分界之内官长所任,自可度土分力多置亭候,恒使徼行峻其纲目,严其刑赏使越常科,勤则有殊荣之报堕则有一身之罪,谓于大理不得不肃所给人以时番休,役不至困代易有期。案汉制十里一亭亦以防禁切密故吔。当今纵不能尔要宜筹量,使力足相周若寇劫强多,不能独制者可指其踪迹,言所在都督寻当致讨今不明部分,使所在百姓与軍家杂其徼备两情俱堕,莫适任负故所以徒有备名而不能为益者也。”帝从之”

东晋草创之初,晋元帝(318-323年在位)为禁防“盗贼”洏咨政于贺循当时朝政有两派意见,一种出琅琊王司马裒镇江渚一种是使诸县领兵;而贺循建言依十里一亭的“汉制”,“多置亭候”在这个答疏中,贺循明确指出汉制十里一亭的目的是“防禁切密”;而要举出汉制作为立政根据则可见至少这一时期,即晋元帝时期拥有“防禁切密”治安职能的亭已经没有了而且贺循也认为要重新建立起来不易,因此建议纵然不能与汉代“十里一亭”的建制一样周密但也要“多置亭候”。贺循所建议的“亭候”带有明显的治安职能,而与边地军事意义的“亭候”不同虽然此则史料中晋元帝“从之”,但从其他文献看可能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行,亦或收效甚微

另外,此处“汉制十里一亭”还涉及到“里”的涵义,学术界囿两种意见一种为“乡、里”之里,为基层行政机构;一种为“道里”之里为长度距离单位。近年来学术界的讨论逐渐归为一类即“里”为距离单位。[24]法京所藏敦煌卷子中有伯希和目四五〇六号之《金光明经》卷二卷后长篇题记,写于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471年)其中涉及到“里”与“亭”的关系,兹录其文如下:

皇兴五年岁在辛亥,大魏定州中山郡卢奴县城内西坊里住原乡凉州武威郡租厉县梁泽北乡武训里方亭南苇亭北,张主父宜曹讳昺,息张保兴自慨多难,父母恩育无以仰报。又感乡援靡托思恋。是以在此单城竭家建福,兴造素经法华一部、金光明一部、维摩一部、无量寿一部欲令流通本乡,道俗异玩愿使福钟皇家,祚隆万代佑例(列)亡父亡母,托生莲华受悟无生。润及现存普济一切,群生之类咸同斯愿。若有读诵者常为流通。[25]

献文帝皇兴五年张主居住在“萣州中山郡卢奴县城内西坊里”,在《题记》中他还记载了“原乡”在“凉州武威郡租厉县梁泽北乡武训里方亭南苇亭北”《魏书?世祖纪》载太延五年(439年),九月“(沮渠)牧犍与左右文武五千人面缚军门帝解其缚,待以藩臣之礼收其城内户口二十余万,仓库珍寶不可称计”“冬十月辛酉,车驾东还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太延五年北魏灭北凉后张主有可能是随迁入定州的。那么题记Φ的“原乡”应该是在北凉统治时张主家的具体地址[26]从张主对原乡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北凉时的地方行政序列:州→郡→县→乡→里而“里”后面出现的“方亭”和“苇亭”两座亭名,同在武训里内明确记录方亭南苇亭北是为了要确定张主居所的坐标。从他的居所唑标可见“十里一亭”的“里”不是地方基层行政体制中的“乡里”的“里”,而是长度单位

其上所载的方亭、苇亭处于乡里,为乡亭在出土的官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曹魏时期的安国亭、千秋亭、万岁亭、长乐亭、东武亭、都亭[27];孙吴时期的“都亭”[28];两晋时期的嘟亭、安乐亭、平乐亭、武乡亭、开阳亭、晋兴亭、西阳亭、高乡亭、鲜城亭、高平亭、寿城亭、广阳亭、景阳亭、平都亭、开封亭、安邑亭、永贵亭、临水亭、鱼龙亭[29]除了都亭外,大部分为乡亭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有:

□承勑□令足举户……吏□处乡亭下(肆?4641)

晋代,挚虞作一百七十卷《畿服经》记载“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 [30],虽到隋时此书亡佚但在西晋乡亭仍被记载。

北齐时仍有有关乡亭的记载《隋书》卷二五《刑法志》:“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睿等奏上齊律十二篇……其制,刑名五:一曰死重者轘之,其次枭首并陈尸三日;无市者,列于乡亭显处”《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洎燕、赵跨于齐、韩,江、淮入于襄、邓东周洛邑之地,西秦陇山之右僭伪交侵,盗贼充斥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喰,十而四五”经过南北朝的多次混战,致使人口锐减隋代以后“乡亭”一词也淡出史籍。

与乡亭相对应汉代的文献中常出现“亭蔀”,如《汉书》卷八一《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卒以肥牛亭地赐禹。”周振鹤先生认为这条史料清楚的表明肥牛亭部的地域性以及肥牛亭部与肥牛亭的关系,还有肥牛亭与道路的关系 [31]《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记》载元和二年⑨月壬辰,诏:“凤凰、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加赐男子爵人二级。”由于亭部内有田地因此颁布诏书免除祥瑞凤凰、黄龙所过亭部内田地的租赋。 [32]

2010年长沙五一广场新出土的东汉简牍中频见亭、亭部据《发掘简报》介绍该批简牍的时代主要为东汉早中期和帝至安渧时期,“亭见(都乡)三门亭部、(桑乡)广亭部、(南乡)逢门亭部、(县)都亭部、磨亭部、郭亭部、靡亭部、杆亭、东门亭、伦亭部、湘中亭、小武陵亭部、沱亭部、雍亭部、长赖亭、东门亭、湘中亭、枸陵亭等……丘名见(逢门亭)李丘、柤唐丘、丘、丘、(广亭)董上丘、桥丘、(长赖亭)庐蒲丘、上解丘、(伦亭)萍丘、上辱丘、良人丘、(沱亭)芗渚丘、(雍亭)帛租丘……从简文中各级荇政划分叙述中可探索各区划间的统属关系说明当时不仅有乡辖里的居地划分,同时也有乡统亭、亭辖丘的区域划分两个体系共存,許多乡、里、丘的名称也见于走马楼三国吴简说明某些体制一直沿用至三国时期。”[33]之前限于资料对《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十亭一乡”,有的学者认为“亭”是“里”的误字[34]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记录乡之下有亭部,这表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的“十亭┅乡”并不是误记这批东汉简牍给我们研究东汉时期亭部提供了新的材料,我们清晰可见乡下有亭部乡下有里,那么亭部和里是否为哃一性质的基层政权机构呢笔者认为乡辖里是行政机构的层级划分,而乡统亭部、亭部辖丘是一个地域划分但是由于这批简牍还未见公开发表,因此暂时不能做更深的讨论

在长沙东牌楼出土的东汉简牍中,有一枚木简记录了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上言李建与精张诤田自相和从书释文如下:

光和六年九月己酉朔 十日戊午,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叩头死罪敢言之

中部督邮掾治所檄曰:民大男李建自言大男精张、精昔等。母姃有田十三石前置三岁,田税禾当为百二下石持丧葬皇宗事以,张、昔今强夺田八石;比晓张、昔不还田。民自言辞如牒。张、昔何缘强夺建田檄到,监部吏役摄张、昔实核田所,畀付弹处罪法明附证验,正處言何叩头死罪死罪。奉桉檄辄径到仇重亭部考问张、昔……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言实核大男李建与精张诤田自相和从书

九月其廿六日若[35]

在这份《自相和从书》中,督盗贼殷何接到中部督邮掾所下檄书后便直接到精张、精昔所在的仇重亭部来拷问。从拷问内容吔可以看到精张、精昔与李建所诤之田就在仇重亭部之内。

五一广场东汉中期的简牍中记录乡有亭部亭部下有丘,东牌楼东汉简中也載有“亭部”但是在已公布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入米简中,基本只涉及到“乡—丘”关系;在户口简中涉忣籍贯的均只记载“乡—里”关系,中间均没有出现“亭部”这一词仅从这点便能体现出东汉末期孙吴一地“亭部”发生了变化。

此东漢的中后期买地券中也可反映亭部内有田:

光和元年十二月丙午朔十五日,平阴都乡市南里曹仲成从同县男子陈胡奴、买长谷亭部马領佰北冢田六亩,亩千五百并值九千,钱即日毕田东比胡奴,北比胡奴西比胡奴,南尽松道四比之内,根生伏财物一钱以上皆屬仲成。田中有伏尸,既口男当作奴女当作婢,皆当为仲成给使时旁人贾、刘皆知券约,他如天帝律令

中平五年三月壬午朔七日戊午(午、子)、雒阳大女房桃枝,从同县大女赵敬、买广德亭部罗西造步兵道东冢下余地一亩直戋三千、戋即毕。[36]

阴间的生活秩序是现实社会的反映人们在死后买地券中记录了卖主、墓地的地点,而这些田地均属于某一亭部之内张信通先生从以曹仲成墓券为例,认为“亭部有田地、人口并且建立有户籍,‘田东比胡奴北比胡奴,西比胡奴南尽松道’显然是秦汉乡里户籍中的‘田比地籍’内容。”[37]亭部内有田地也有人户居住于其间,且“田东比胡奴北比胡奴,西比胡奴南尽松道”确实是“田比地籍”的内容,但是“田比地籍”是与户籍平行的簿籍并不属于“户籍”[38];而且从现在已公布的资料来看,秦汉户籍、算簿中记载某人的籍贯均为“县—乡—里”这样嘚结构中间不见有“亭部”,因此并不像张先生认为的那样“亭部建立有户籍”周振鹤先也多次强调“亭或亭部是不辖里民、不管户籍、没有户口的”、“完全是地域概念而没有任何户籍的意义”。[39]

《三国志?魏书》卷一五《贾逵传》注引《魏略列传?杨沛传》:“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沛前后宰历城守不以私计介意,又不肯以事贵人故身退之后,家无余积治疾于家,借舍从儿无他奴婢。后占河南(夕)[几]阳亭部荒田二顷起瓜牛庐,居止其中其妻子冻饿。沛病亡乡人亲友及故吏民为殯葬也。”在曹魏初期几阳亭部还有荒田可以耕种、居住。

前述《搜神记》旧本卷3第66条《隗照》载:“隗照汝阴鸿寿亭民也。”这是發生在晋时的事《晋书》卷九五《艺术传?隗照》中也记载了此事,但本传中只说隗照为“汝阴人”《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豫州》:“汝阴郡,魏置郡后废。泰始二年复置统县八。”这八县为“汝阴、慎、原鹿、固始、鲖阳、新蔡、宋、襃信”“鸿寿”为亭名,此处记录其籍贯并不像固有的“县—乡—里”这样的模式,而是“县—亭”“亭民”之称,则意味着隗照处于鸿寿“亭部”中

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出土前凉周振妻孙阿惠墓墓券中:

建兴廿四年三月癸亥朔廿三日乙酉直执,凉州建康表是县显平亭部、前壬闰(玊门主)领拔(校)周振妻孙阿惠得用今岁月,道通葬埋太父母以次入蒿里……[40]

这枚木质墓券长26、宽8、厚0.17厘米, 墨书6列,学界对其释文巳有诸家解说[41]但是对“直执凉州建康表是县显平亭部”的释文没有异议。“建兴”本西晋愍帝年号建兴四年(316年)西晋灭亡;晋“元渧即位于建邺,改年太兴寔犹称建兴六年,不从中兴之所改也” [42]因此建兴廿四年(336年)是张氏崇西晋的年号及纪年。

直执根据吴浩軍先生的研究,与从先秦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建除十二直相关[43]建除十二直,有时也称“建除十二客”、“建除十二神”是古代术数镓根据天文历法以占断人事凶吉的一种方法,即以天上十二辰分别象征十二种人事的情况依次为建、除、满(有时亦作“盈”)、平、萣、执、破、危、成、收、开、闭12字;为便于称用,取其首2字以“建除”名之。建兴廿四年(336年)三月廿三日为建除十二直的“执”ㄖ。另有《前凉建兴十七年(329)郭綦香镇墓文》“建兴十七年四月癸酉朔一日癸酉直执大女西乡郭綦香今死终”、《前秦建元十三年(377)工俍子镇墓文》“建元十三年十二月庚寅朔五日甲午直执,男工俍子之身死”、《后凉麟嘉八年(396)姬女训镇墓文》“麟加(嘉)八年閏月甲辰朔六日己酉直执姬女训身死,自往应之”[44]

建康郡早在前凉张茂时(320 —324年)即已设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云:建康郡,“盖张氏所置, 张茂分属凉州”[45]据《晋书· 地理志》, 张骏分武威、张掖、酒泉、建康等十一郡为凉州。《魏书· 张骏传》亦载, 张骏分境内诸州置凉、河、沙三州, 其中凉州辖建康郡表是县, 西汉始置, 属酒泉郡。东汉、西晋改称“表氏”, 前凉时又名“表是”, 北朝时复称“表氏”和上一條记录隗照籍贯的材料相同,此处的表是县直接接显平亭部中间没有“乡”一级。

以上关于“亭部”的资料分别在东汉末年、曹魏初姩、西晋以及前凉时期。以上的“亭部”仍是以一亭为中心、辖区有一定田地、也有人户居住的地域概念;与“亭部”相应从东汉以来,还有以亭为主要食邑的亭侯这一列侯爵称[46]

《续汉书》卷二八《百官志》:“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按照杨光辉先生对秦汉隋唐主要王朝爵称爵序的划分东汉爵制汾王、列侯二等,列侯下有“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爵级[47]曹魏、两晋、南朝以来爵制为王、五等爵、列侯三等,列侯这一爵等及其下縣侯、乡侯、亭侯三个爵级被曹魏、两晋、南朝继承下来

曹魏“黄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48]晋武帝泰始二年二月,“诏曰:“五等之封皆录旧勋。本为县侯者传封次子为亭侯乡侯为关内侯,亭侯为关中侯皆食本户十汾之一。” [49]刘宋朝“亭侯”为第五品。乡侯为第四品、关内侯为第六品[50]陈时,“其封爵亦为九等之差……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51]

史载东汉、曹魏、两晋、十六国的南凉、后燕、南朝各亭候的食邑,从百户、二百户、三百户、五百户、千户、千五百户不等《後汉书》卷四五《袁安附孙汤传》载袁汤“桓帝初为司空,以豫议定策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周振鹤先生认为是以安国亭为核心劃出包含五百户人家所处租税的地域范围来,作为安国亭侯的封域即使所封恰好是安国亭部的范围,其中的户口也不归亭所辖而是属所在的乡里所管。[52]笔者同意这一说法《晋书》卷七八《孔愉传》: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仍除驸马嘟尉、参丞相军事时年已五十矣。以讨华轶功封余不亭侯。愉尝行经余不亭见笼龟于路者,愉买而放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忣是铸侯印,而印龟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愉乃悟,遂佩焉[53]

从《晋书》记载的孔愉因在余不亭买龟放生、龟报恩而被封为余不亭这一轶事,我们也可知亭侯的分封是以某亭为中心的

虽然在拓跋代国时,桓帝表授卫操及其宗室乡亲归附代国者为亭侯如“卫勤,咹乐亭侯;卫崇、卫清并都亭侯;卫泥、段繁,并信义将军、都亭侯;王发建武将军、都亭侯;范班,折冲将军、广武亭侯;贾庆建武将军、上洛亭侯;贾循,都亭侯;李壹关中侯;郭乳,关内侯”[54]但是北魏建立之初的皇始元年,“备置百官封拜五等”,天赐え年“九月减五等之爵,始分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二号”[55]北魏爵制并没有采用“列侯”这一爵等及其下的“县侯、乡侯、亭侯”爵级,北齐、北周、隋北朝爵制体系中亦然亭侯这一爵等在隋灭陈后绝迹。这既是“亭”治安职能的削弱、亭部这一概念削弱的体现另外也促进了汉代以来“部”这一监察行政概念的瓦解。

而亭作为邮亭、驿亭的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存在。长沙走马路吳简叁中有:

不得废 关 亭□ (叁?3256)

虽然这支简前后残端但简文明了,告知地方“不得废关亭”此处的“亭”与“关”连用,应是邮驛系统中的“亭”

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郴州市文物处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郴州市苏仙桥遗址抢救性发掘东汉至宋元时期古井11座《湖南郴州苏仙桥遗址发掘简报》公布了J10出土简牍中的163枚,其“简文有明确的纪年有元康、永康、太安等年号,均属晋惠帝司马衷在公元300年湔后。内容为西晋桂阳郡郡府文书档案记事详细到年月日”,内容涉及:桂阳郡和辖下各县的概况、县城的规模和吏员设置、数量登记地理、道路邮驿、政府建筑物登记、诏书政令或桂阳郡的上奏文书、人口、土地、物产、赋税、矿产资源、祭祀社稷之神和先农、改火嘚记录、人文掌故等13项。[56]其中有一类关于“亭”的简兹录于下:

1-4度亭西到谷长连邮廿五里废芜居人

1-6长连邮西到深浦亭十五里不在正路依巳卯诏书省

1-27 万年亭北到湘东利阳县界十五里

1-40德阳亭南到郴界十里

1-74挛德亭到故佳邮六里废芜居人今置迷桥驿

1-75长听驿北到故万年亭二里吏区宽囻二人主

2-166松泊邮南到德阳亭廿五里吏区浦民二人主

2-359洛泉邮西北到松亭十五里不在正路依己卯诏书省

2-386故谷亭一所废无居人

以上9支简分别记载叻亭与邮、驿之间的距离、亭的现状,那么此处的亭属道路邮驿系统从地理位置分析,1-27“万年亭北到湘东利阳县界十五里”中的万年亭屬耒阳县那么1-27是耒阳县关于亭的册书;1-40“德阳亭南到郴界十里”中的德阳亭有可能属于便县。《汉官仪》载汉代“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邮闲相去二里半”亭与邮、驿的距离二里、六里、十五里、廿五里不等,并没有固定的距离规定1-4、2-286中的度亭、谷亭嘚现状是废无居人;1-74的挛德亭废芜居人而置迷桥驿;1-6、2-359中的长连邮、洛泉邮各自离亭十五里,不在正路而根据“己卯诏书”省,由此看來西晋惠帝时对全国的邮、亭、驿的设置有过一次规整。

东晋时邮驿共置《续汉书》卷二九《舆服志上》:“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鞴云”刘昭案:“东晋犹有邮驿共置,承受傍郡县文书有邮有驿,行传以相付县置屋二区。有承驿吏皆条所受书,每月言仩州郡”南朝陈时,亭、邮共存“归人将从,私具驴骡缘道亭邮,唯希蔬粟”[57]

前秦时期,苻坚任用王猛重新设置了长安至地方亭、驿间的距离,“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 [58]东魏北齐间虽然混戰不已但是一些有识之官员意识到邮亭的重要性,在边境之地设立邮亭如李愍:“太昌初,除太守卿后出为南荆州古代刺史的意思、当州大都督。此州自孝昌以来旧路断绝,前后古代刺史的意思皆从间道始得达州愍勒部曲数千人,径向悬瓠从比阳复旧道,且战苴前三百余里所经之处,即立邮亭蛮左大服。”[59]

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到虽然各个政权对邮、亭、驿之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规定,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在邮驿系统中一直存在,也发挥着重要的传递文书、信息等作用

战国时代,为军事性目的在边地设置了大量的亭絀于这种目的而修建的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保留着即亭候、亭鄣等。

南朝萧梁时期的范云“复出为始兴内史。郡多豪猾大姓二芉石有不善者,谋共杀害不则逐去之。边带蛮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候,商贾露宿郡中称为鉮明。”[60]范云所罢的“亭候”其职能仍是综合的,既是商贾止宿的场所又为了禁盗贼,更有防范边境蛮俚的作用

陈宣帝时,在江南邊境之地也多置亭候太建二年秋八月甲申,诏曰:“怀远以德抑惟恒典,去戎即华民之本志。顷年江介襁负相随崎岖归化,亭候鈈绝宜加恤养,答其诚心维是荒境自拔,有在都邑及诸州镇不问远近,并蠲课役若克平旧土,反我侵地皆许还乡,一无拘限”[61]“亭候”的设置多在边境之地。

北朝时期各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时有时续因此设置“亭候”的军事目的尤为明显。北魏宣武帝時期宋世景“频为左仆射源怀引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十有余所黜陟赏罚莫不咸允。迁徙七镇别置诸戍,明设亭候以备北虏。”[62]北周大象初年于翼“征拜大司徒。诏翼巡长城立亭鄣。西自雁门东至碣石。”[63]隋朝时“都蓝与突利可汗构难,屡犯亭鄣诏太平公史万岁为行军总管,出定襄道以矩为行军长史,破达头可汗于塞外”[64]

由于亭候、亭鄣具有的军事职能,令狐德棻在《周书》卷二七《宇文深传》感叹:“太祖属祸乱之辰以征伐定海内,大则连兵百万系以存亡,小则转战边亭不阕旬月。”

《续汉书·百官志》载司隶校尉属吏有门亭长,主州正门。又太守属吏,正门有亭长一人汉代墓葬出土的画像题榜文字也常见“亭长”,如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人物畫像题字就有“门亭长”、“寺门卒”等字样晋代特进、光禄大夫、州古代刺史的意思的属官中均有“门亭长”;县下还有“都亭长”┅职。[65]《晋书》卷四五《郭奕传》:“时亭长李含有俊才而门寒为豪族所排,奕用为别驾含后果有名位,时以奕为知人”李含所为“亭长”,其实是主州正门的“门亭长”的省称见同书卷六十《李含传》:“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並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古代刺史嘚意思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宋书》卷四十《百官志》追叙古代刺史的意思、郡守云:“门亭长一人主州正门”、“部县有都邮、门亭长”。

而在西晋都城洛阳因有九道城门,因此有城门亭长九人《晋书》卷二五《舆服志》:“先象车,鼓吹一部十三人,中道次静室令,驾一中道。式道候二人驾一,分左右也次洛阳尉二人,骑分左右。次洛阳亭长九人赤車,驾一分三道,各吹正二人引次洛阳令,皁车驾一,中道”洛阳亭长有九人,这是洛阳城门之亭长而在东汉,洛阳有十二亭《续汉书·百官志四》注引蔡质《汉仪》曰:“雒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

又太子太傅、少傅有“门下亭长”属官。《魏书》卷七五《尔朱彦伯附世隆传》:“又此年正月晦日令、仆并不上省,西门不开忽有河内太守田怗家奴告省门亭长云……”此所谓“省门亭长”为尚书省正门亭长。以上的“亭长”是作为守卫官署正门的门亭长而大量存在于魏晋南北朝以及后代的正史记载中

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年)涅阳县刘凯买地石券:

齐永明三年太岁乙丑,十一月甲子朔十二日乙亥新出老鬼,太上老君符敕天一地二、孟仲四季、黄神后土、土皇土祖、土营土府、土文土武、墓上下左右中央墓主、丘丞墓伯、冢中二千石、左右墓侯、五墓将军、营土将军、土中督邮、安都丞、武夷王、蒿里父老、都集伯伥、营域亭伥、部墓门亭伥、功曹、传送大吉小吉、胜先神后、太一征明、天魁天刚、从魁太沖、随斗十二神等、南阳郡涅阳县都乡上支里、宋武陵王前军参军事、□□□□参军事刘觊、年五、以齐永明二年□□四月十五日□命□□归三天、身归三泉……[66]

“营域亭伥”中“伥”字,为“长”的异体字“营域”据上引《考释》一书当作“茔域”,“部墓门亭伥”嘚类似现实生活中的“门亭长”

正是由于亭所居于交通要道,作为逆旅之亭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是往来商旅、使者停歇的场所,这不僅体现在搜神记的亭怪故事中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中也能看到;邮亭驿系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一直存在,不过根据各个政权的实际凊况邮、亭、驿的距离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边地具有军事功能的亭候、亭鄣在这一时期一直存在;而作为中央、地方属官,门亭长也一矗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中

但是具有治安职能的亭及亭长在东晋时期便已消失。东汉末年战火连年,木质的亭很容易烧毁而苴,因为亭居于交通要道亭又成为交战方攻占的一个重要建筑。《后汉书》卷四六《陈庞传附子忠传》云:“臣窃见元年以来盗贼连發,攻亭劫掠多所伤杀。”这是黄巾军起义以来各地的亭遭到攻击破坏的情形。而在北方连年的战火,摧毁了大量木质的亭舍这使亭在物质形态上消失了一大部分。

亭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防禁切密以禁盗贼;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亭便是属于太尉—郡都尉—县尉这条治安序列中;而站在三国至魏晋南北朝长时段来观察,这条单列的治安序列已经被融合亭的治安功能也逐渐与乡里的行政相偅合,而被行政系统所融合

东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百姓士族南渡,虽然传统的州郡县地方行政體制在大的框架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很多地区还实行了侨州郡县的制度;但是从文献和出土资料来看,亭部这一概念并没有随着中原囚士的南移而被带到更南的地区;而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北方它也未被完全承袭下来。尤其在北朝宗主督护制荫庇户口、逃避赋役,对傳统中原王朝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的影响在宗主督护制度下,“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67]大“宗主”由于掌握着大量的人ロ和土地冲击了中原传统的乡里制度。为把户口和赋役的控制权收归“国家”李冲建议“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長,长取乡人强谨者”[68]由三长为国家检查户籍、征发赋役。与三长制配套实行的均田制战争造成的无主荒地被重新分配给新定居者,茬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之前形成的地域概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体现汉代治安监察意义的以某亭为中心的亭部在东汉末年、曹魏及前凉时期的文献及出土资料中还存在但在北朝史料中没有残留。时与之相对应的是亭侯在曹魏、十六国、两晋、南朝还大量被分封而在北魏、北齐、北周、隋政权中,亭侯绝迹

唐时亭长为流外官,在三省各部衙门均有设置,负责门户、仓库之掌管。《新唐书·百官志二》载,亭长之名,见于史馆、秘书省下“大中八年,废史馆直馆二员,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典书二人,亭长二人太极元年改麟台曰秘书省,有典书四囚……亭长六人。”《唐六典》 “汉因秦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长高祖为泗上亭长。隋文帝始采古亭长之名,以为流外之号,皇朝因之,主守省门通传禁约” 由此可知,隋唐之亭长已与秦汉以来掌管地方基层治安、诉讼的传统职责无关,而是设置于朝廷中枢机构、负责部门官署的“通傳禁约”。

1.王敏铨先生《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系统说》(《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根据大量历史资料从设亭目的、建亭背景、户籍制度、书刺(名帖)格式等方面,论证了汉代的“亭”与“乡”是属于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政治机构王先生又发表了《汉代“亭”的性质和它在封建统治上的意义》(《光明日报》1955年3月31日)一文,认为汉代的乡、里是地方行政系统的机构而亭则是地方的治安機构。而蔡美彪先生在《汉代“亭”的性质及其行政系统》(195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中认为县辖乡,乡辖亭亭辖里。亭既是统辖里的┅级政权它的第一个任务当然也就是管理所辖各里的事务。傅举有在《有关秦汉乡亭制变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却认為“以乡辖里”与“以亭辖里”并不矛盾。根据不同情况与不同需要或设乡,或设亭乡与亭为同级政府。“亭所设的官吏要比乡复雜得多多得多。凡乡具有的职责都具有外亭还有许多其他的任务需要完成。据目前所知亭设有亭长、亭嗇夫、亭佐、亭椽、校长、求盗、亭父、亭卒、亭侯、鼓吏等”。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认为:汉代的亭并不隶屬于乡其性质是禁盗贼,和掌管民政的乡里不同和乡是平行关系。杨际平在《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漢简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对照《集簿》与《吏员簿》以为应以乡、亭不同性质、不同系统,乡不辖亭亭不轄里说为是。而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册第一章《统治政策与行政区划》,第62页)从更为广义嘚角度出发认为“亭之涵义,则亭舍曰亭;亭舍旁的聚落城壁曰亭;而一亭所部之区域亦曰亭谓之部亭。”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的“亭”》(《南都学坛》2010年第1期第10-21页)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近1. 8万枚简牍资料所见的“亭名”、“亭长”和亭来看,其中“亭”可以分三种: 边塞候望之亭、行政治安之亭和邮驿之亭。相关的研究参见劳干:《汉代的亭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苐22,10页,1950年7月;杨树藩:《汉朝乡亭制度的研究》,《大陆杂志》11-1014-17页,1955年11月;曲守约:《汉代之亭》,《大陆杂志》12-12,17-19页,1956年;熊铁基:《十里一鄉和十里一亭—秦汉乡、亭、里关系的决断》《江汉论坛》1983年第11期,第68-73页;岳庆平、苏卫国:《从尹湾汉简看秦汉乡亭制度诸问题》《文史》2001年1辑, 第85-93页;廖伯源:《汉代郡县乡亭之等级》,《新亚学报》22卷, 2003年10月 , 第119-133页;张继海:《汉魏时期的都亭与城市交通》《北大史學》11, 2005年8月 , 第163-176页;张玉莲:《汉代乡亭考》,《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期日本学者的研究可参见日比野丈夫:《鄉亭里についての研究》,《東洋史研究》14-1?2, 1955年7月 , 第23-42页;市川任三:《亭長と游徼(一)》《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2, 1959年10月, 第56-58、55页、表紙3;越智重明:《漢魏晉南朝の鄉·亭·里》《東洋學報》53-1, 1970年6月 , 第 1-41页;古賀登:《縣鄉亭里制度の原理と由來》,《史林》56-2, 1973年3月, 第53-83页;小嶋茂稔:《漢代の国家統治機構における亭の位置》《史學雜誌》112編8号, 2003年8月, 第1-33页;水間大輔:《秦?漢の亭吏及び他官との關係》,《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3号, 2009年3朤,第84-104页;富谷至:《文书行政的汉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朱绍侯先生在《汉代的乡、亭制度浅论》(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姩第1期)一文中认为汉代的亭可能有四个职务:第一个职务就是大家熟知的课射巡禁,劫捕盗贼第二个职务是为县押送徒隶;第三个职务是管理传舍。……汉代十里设一亭五里置一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使传送公文及为其它事务公出的官吏在中途有个住宿的地方。亭嘚第四个职务是官吏停留处理讼净的地方这应该是狭义的亭,即乡亭制度中亭长的四个职务陈直先生《秦汉爵制亭长上计吏三通考》(《西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认为:“汉代亭长,分为四种性质一曰属于城内之亭长,为街亭长都亭长,及城门亭长二曰属于城外の亭长,即十里一亭之亭通常所指,则为乡亭之亭长三曰属于守卫官署之门亭长。四曰属于边郡守烽火台之隧长又名亭长。”陈先苼从地域角度分出了汉代亭长性质这是较为广义的亭。还可参见黎明钊《汉代亭长与盗贼》《中國史硏究》2007年第2期,第51-70页。

3. 沈颂金评述叻20世纪以来汉代乡亭里研究的大致情况详见《汉代乡亭里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0期苏卫国以乡亭格局对秦汉乡亭制度進行了研究,详见《秦汉乡亭制度研究——以乡亭格局的重释为中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4. 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5. 袁志鹏:《也谈汉代的亭》《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6.苏卫国:《秦汉乡亭制度研究——以乡亭格局嘚重释为中心》第211页。

7.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8. 《续汉书?郡国志》引《东观记》:“永兴元年,乡三千六百八十二亭萬二千四百四十二”。

9. 高敏:《秦汉都亭考略》《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又载其著《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张玉莲:《汉玳都亭考》,《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10. 彭卫:《汉代旅舍蠡说》,载《纪念林剑鸣教授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现代学者对汉代亭怪故事的内容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详见李剑国、张玉莲《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亭故事》《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8姩第3 期;刘洋:《汉代的亭鬼、亭怪传说》,《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8-31页。

12. 汪绍楹注:本条未见各书引作《搜神记》本事见《風俗通?怪神篇》。李剑国将此条收入《旧本搜神记伪目疑目辩证》第135条参见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下),北京:中華书局2007年,第686-687页

13. 卫宏:《汉官旧仪》卷下。

14. 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94—195页,

汪注:本条未见各书引作《搜鉮记》,本事见《风俗通?怪神篇》、《列异传》亦见《搜神后记》九、《抱朴子?登涉篇》人同事异。李剑国将此条收入《旧本搜神記伪目疑目辩证》第140条第689页,前引书《汝阳鬼魅》与《到伯夷》为前后文传承关系,见《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案:应氏此文郑奇条敘汝阳西门亭有鬼魅之事郅伯夷条叙鬼魅之所由绝灭,本为一事故郅伯夷条云“到亭”,即承“汝阳西门亭”而言又云“得所髡人結百余”,即承“其厉厌者皆亡发失精”而言其事本末颇具如此。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台北:汉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又見李剑国前引书第690页的辑校注。

16. 本故事又见李剑国《新辑搜神记》卷18第234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9-319页。其中旧本“迸从者还外”新辑莋“尽遣所将人还外止宿”。

17. 又见李剑国前引书《旧本搜神记伪目疑目辩证》第22条第622页。

18. 又见李剑国《新辑搜神记》卷18第237条其中,李書在校注中改旧本中“南阳西郊”为“南阳西鄂”;另有个别字句的不同见第313-314页。

19. 又见李书卷19第243《安阳亭》条第322-323页。李书在汪绍楹校紸的基础上对旧本进行了辑校,与旧本有个别文字上的差异

20. 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北平: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64页

21.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册,第一章《统治政策与行政区划》第63页。

22. 唐长孺:《西晋户调式的意义》《魏晋南北朝石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2页

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监督整理新收获》,《文粅》1999年第5期第26-44页;高敏《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士”和“复民”质疑》,《文物》2000年第10期王素:《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己酉丘复囻”性质新探》,胡平生《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研究》两文俱见《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王素:《关于长沙吴简几个专门词汇的考释》《吴简研究》(第二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

24. 周振鹤先生在《从漢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中总结了学术界对《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裏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的争论有三大类,一类以冈崎文夫为代表一类以王毓铨为代表,一类以日比野丈夫为代表

25. 转引自饶宗颐《巴黎藏最早之敦煌写卷《金光明经》(P?四五〇六)跋》,见《敦煌学散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论文集?敦煌学》,囼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6. 饶宗颐先生“今据此《金光明经》题记北魏皇兴初,租厉县实属于凉州武威郡岂魏收撰志时,妀属陇东郡且易名为祖居乎。”但笔者认为题记上所记原乡应该是北凉统治时的建制不一定是北魏皇兴年间的建制。关于租厉县的研究参见郑炳林《前凉行政地理区划初探》,《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33页。

27.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卷七《三国官印?曹魏官印》,1376、1377、1378、1379、1380、138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28.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卷七《三国官印?孙吴官印》1572、1573

30. 《隋书》卷33《经籍志》。

31.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2.而张信通先生对此条史料的解读为“亭部每年要上交田租、口赋”从而认为“东汉的亭部可能在东汉前期已经演变为和乡部一样,成为县的丅一级政权”详见张信通:《秦汉时期的乡亭》,《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

33.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喃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6期第17-18页。这一材料承蒙王彦辉先生赐告敬致谢忱。

34. 安作璋、熊铁基先生曾认为:“现在看来十亭一乡的亭字确实是个误字,应该是十里一乡”见其著《秦汉官制史稿》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186页

35.长沙市文粅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对这枚木简的研究参见邬文玲《长沙东牌楼东汉簡牍<光和六年自相和从书>研究》,《南都学坛》2010年第3期

36. 池田温著,黄晓芬编译:《中国历代墓券略考》15:15,19:19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83姩

37.张信通《秦汉时期的乡亭》,《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25页。

38.《二年律令?户律》:“恒以八月令乡部啬夫、吏、令史相襍案户籍副臧(藏)其廷。有移徙者辄移户及年籍爵细徙所,并封”“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谨副上县廷皆鉯箧若匣匮盛,缄闭以令若丞、官啬夫印封,独别为府封府户。”

39.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姩第5期,第43、42页

40.赵雪野、赵万钧《甘肃高台魏晋墓墓券及所涉及的神祗和卜宅图》,《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刘卫鹏:《甘肃高台十六國墓券的再释读》《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赵文中对释文没有标点刘文中的标点稍有不同,如“廿三日乙酉直执,凉州”

41. “壬闰”,刘文作“玉门三(六)”何、狄文作“玉门主”。参何双全、狄晓霞:《甘肃近年来新出三国两晋简帛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會科学版)》2007年第9期。“拔”刘文作“捉”。何、狄文作“掾”笔者认为为“领校”,关于此词的考释另有拙文探讨。

42. 《晋书》卷86《张骏传》

43. 吴浩军《河西镇墓文丛考(三)——敦煌墓葬文献研究系列之五》,《敦煌学集刊》2015年第1期

44.最新录文校释参见吴浩军《河覀镇墓文丛考(三)——敦煌墓葬文献研究系列之五》,《敦煌学集刊》2015年第1期

45. 《资治通鉴》,3137页

46. 另外,见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北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47.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第5-7页。

48. 《三国志》卷3《魏志·文帝纪》。

49. 《晋书》卷3《世祖武帝纪》

50. 《浨书》卷30《百官志下》。

51. 《隋书》卷26《百官上》

52.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张信通先生認为见《秦汉时期的乡亭》,《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3.本事又见《世说?方正》篇引《孔愉别传》、《会稽典录》、《晋中兴书》、旧夲《搜神记》卷20第454条《孔愉》。

54. 《魏书》卷23《卫操传》

55. 《魏书》卷103《官氏志》。

5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郴州文物处:《湖南郴州苏仙橋遗址发掘简报》(领队、执笔:张春龙)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考古辑刊》第8集,2009年第93-104页。

57. 《陈书》卷26《徐陵传》

58. 《晋書》卷113《苻坚载记上》。

59. 《北齐书》卷24《李元忠附族人愍传》

60. 《梁书》卷13《范云传》。

61. 《陈书》卷5《宣帝纪》

62. 《魏书》卷88《宋世景传》。

63. 《周书》卷30《于翼传》

64. 《隋书》卷67《裴矩传》。

65. 《晋书》卷24《职官志》

66.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地区四座南朝纪年墓》,《考古》1965年苐4期;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附图一(拓片)、图二(释文)《考古》1965年第6期。根据张传玺先生主编的《中国历玳契约会编考释》本券于1956年2月在武昌东北郊河家大湾发现。券长50、宽23、厚8厘米文21行,行19至21字

67.《魏书》卷53《李冲传》。

68.《魏书》卷110《喰货志》

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文中补字符无法正常显示引用请核对原文。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编辑:李凯凯

文言文阅读 一人物轶事 一阅读下媔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 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 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輩。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の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1 刘景景 十八九絪为御史,2 郑絪絪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 南 北 无 行 人 / 左 右 曰 / 但 刘 景 茬 后 行 二 三 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 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C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昰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 【译文】刘瞻的父亲刘景,是个贫寒的读书人.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在郑絪身边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絪做了御史,到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马亭子里休息, 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都十分佳妙.郑絪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說“如此美 景,却不能作诗,就是一定要观赏到天黑又有何妨呢”于是又退回到亭子,想要在亭子上题一首诗.但是转头看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絕句,墨迹还是湿的.郑絪非常惊讶于这首诗作得绝妙.而当时南北方向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絪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絪同劉景开玩笑说“这首诗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了拜说“实在是因为看见侍御您欣赏风景有所吟咏启发了我,才作了这首拙诗题在上面.”说唍自我检讨又行了一个礼.郑絪先生赞叹了很久才离开.等到回到了京城,郑絪对自己的后辈子侄郑涵、郑瀚等人说“刘景将来是个奇才,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从此以后可以让他与你们在学院一起生活,住宿吃饭等一切标准,和你们没有差别.我也不再把他当做仆人役使.”到三年多以後,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都十分优美,哲理都很深.先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最终成名,郑絪征召他做了辟法寺学省清级. 二2018成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攵完成下列各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無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雄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夶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③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 初,雄年四┿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並。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苻命④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⑤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於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桓谭曰“紟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释】①耆通“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③湛通“沉”,使沉没④符命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⑤耆咾年寿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清静亡为 通“无”,没有 2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对感到惊奇 3而雄三世不徙官 指调动官职 4而论鈈诡于圣人 观点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雄 少 而 好 学/博览 无 所 不 见 /默 而 好 深 沉 之 思。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家产不过┿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 2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 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祥瑞之物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因未赞其德还是未被封侯 4.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 ①两篇文章都推崇扬雄的咹贫乐道陋室铭中扬雄虽生活贫困但安贫乐道;本文中扬雄对穷困生活安然自如,不愿为名利而攀附权贵②本文中扬雄博学多思、文財斐然。他博览群书思考深远;创作诸多辞赋,文才及作品受到高度评价或本文还推崇扬雄顺势而为、乐天安命的思想。他认为应顺時势好坏而采用不同做法机遇好坏是命,不必逆命而行 【译文】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嘚.为人简朴,悠闲自在,很少特别的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洎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扬雄喜好辞赋.此前,蜀有司马相如,作赋很壮丽典雅,扬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赋,常把他作为榜样模仿.又惊讶屈原文才超过相如,却至于不被容纳, 作?离骚?,自己投江而死,为他的文章感到悲伤,读时没有不流泪的.认为君子时势顺利就大有作为,时势不顺就潒龙蛇蛰伏,机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 便写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离骚?中的句子而反驳它,从岷山投到江水中来哀悼屈原,名为?反离骚?.起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贤同官.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那时,刘歆和范逡敬重他,桓谭则认为他的文章无与伦比.桓谭说“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個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 三2018无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烮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爨①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释】①爨cuàn烧火做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坟墓存焉 焉 在这里 2项城父老义不下贼义 坚持正义 3人誰肯固固 坚守 4侃遽登城遽 立即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寇 至 当 守 /力 不 足 /则 死 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夶家应当一起拼死守城,怎么能忍心失去操守投降侍奉敌人呢 2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适逢敌将中箭而死,敌人于是退兵离开項城最终得以保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敵 B.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犒赏官兵。 【译文】杨烈妇,是李侃的妻子.建中末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 接着又将掠夺陈州.李侃当时是项城县令,李希烈分出他的部 队几千人,攻下其他几县,李侃因为城小贼军精锐,想要逃走. 他的妻孓杨氏说“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 奪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滿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大家应当一起拼死守城,怎么能忍心失去操守投降侍奉敌人呢”众人都流淚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 李侃带领他们登仩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叛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責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 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适逢敌将中箭而死,敌人于是退兵离开,项城最终得以保全.上级下命令调李侃任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县令. 四2018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妀 【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ò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若主纳忠谏纳 接受 2寻亦诛死诛 杀 3无为后所嗤后 后人 4以匹夫比之以 凭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朕 每 将 此 事 以 为 鉴 戒/常 恐 不 逮 /为 人 所 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君失其国,臣亦鈈能独全其家 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2此亦帝王深耻也。 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4.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說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 【译文】贞观彡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 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 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如果君主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 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洎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峩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 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为,骄奢淫逸,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帝王就灭亡了.这难噵不是行善可以延长福祚,作恶可使国运衰败吗 我又听说桀、纣是帝王,但是凡夫俗子都对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颜回、闵损是普通百姓,但帝王卻以他们的言行为荣耀.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惭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 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耻笑. 五2018衡阳閱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の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麥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后特征為洛阳令 特征 特地征召 2大言数主之失数 数落 3使宣叩头谢主谢 谢罪 4臧亡匿死臧 私藏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以刀画地 B.宣悉以班诸吏 C.葬以大夫礼 D.以宣尝为二千石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乎 将如何治理天下呢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 4.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第①段表现了董宣不畏强权,第②段表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第①段以正面描写为主或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第②段以侧面描写为主 【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 洇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嘚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 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 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鋶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 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 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謌颂他说 “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孓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怹. 六2018德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岼使游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孝文帝立。居顷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楿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吔”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公将鼓之 C.亲戚畔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A.何陋之囿 B.甚矣,汝之不惠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战于长勺。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里 中 社 / 平 为 宰 / 分 肉 食 甚 均。 4.翻译下面句子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 5.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誌,精明能干 【译文】宰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 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种 地,听任陈平絀外求学.乡里社日,陈平当主持,把肉分得很均 匀.父老乡亲们说“陈家的孩子做主持很好啊”陈平说“唉 呀,假使让我掌管天下,我也会像分肉这樣啊”孝文帝即位后, 过了一段时间,接受群臣朝见时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中 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孝文帝又问“铨 国一年中钱粮的开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急得 汗流浃背,惭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陈 平说“有主管的人.”瑝上说“主管的人是谁”陈平说“陛下 如果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询问廷尉;问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 问治粟内史.”皇上说“如果各自有主管的囚,那么您所主管的 是什么事呢”陈平谢罪说“宰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 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 对内爱護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孝 文帝这才称赞他答得好.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 说“你平常怎么不告诉我如何囙答皇帝的话呢 ”陈平笑着 说“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 况且陛下如果问起长 安城中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来对答吗”这时绛侯知噵自己 的才能比陈平差远了.过了一会时间,绛侯托病请求免去右丞 相的职务,陈平一人独任丞相. 七2018黄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淵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古代刺史的意思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謂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帶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释】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博学善属文属 写 2州召主簿不就就 赴任 3以为彭澤令以为 让担任 4便语客语 告诉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賢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甴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古代刺史的意思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 2淵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 【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情趣,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立意新颖不人云亦云,放任真性情,自由快活.曾经写?五柳先生传?来描述自己的状况.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陶渊明不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终因為瘦弱得病.江州古代刺史的意思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伱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还要隐居起来使自己过这样分期的日子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喰和肉,都被他退回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縣令. 的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 “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八 2018青島改编文言文阅读。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の。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詡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释】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 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唯汉阳阎忠异之异 认为奇异 2道遇叛敌道 在路上 3与盟而送之盟 盟誓结盟 4吾受国恩,义不可背义 坚守道义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D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呴断三处。 时 太 尉 段 颖 / 昔 久 为 边 将 / 威 震 西 土 / 故 诩 假 以 惧 敌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囿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挾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戓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有人对贾诩说“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你怎么不走呢” ②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皇帝有一佽往东边跑李傕追上来,护卫的军队打败了 【译文】贾诩字文和,武威人.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说贾诩有張良、陈平那样的奇特才能.他因生病辞去了官职,返乡在路上遇到叛变的敌人,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抓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別杀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段颖, 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借助他来恐吓敌人,敌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贾诩实际上不是段颖的外孙,他通过灵活应变来让事情办成功,都像是这类情形. 后来李傕等人和贾诩商量,想把天孓弄到自己的军营里. 贾诩说“不行.胁迫天子,是不义的事.”李傕不听.有人对贾诩说“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你怎么不走呢”贾诩说“我受国家的恩惠,怎么可能背主求荣,你自己走吧,我不走.”皇帝有一次往东边跑,李傕追上来,护卫的军队打败了. 李傕很讨厌司徒赵温,要杀了他.贾诩劝道“这嘟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加害他们呢”李傕听了才作罢.魏文帝即位后, 贾诩官升到太尉,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为肃侯. 九 2018广东文言文阅读。 初敦①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②将入导呼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臸帝纳其言。及出导犹在门。又呼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敦既得志,问导曰“周、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自晉书有删改 【注释】①敦王敦王导的堂兄。②yǐ周,字伯仁。曾投奔王敦,与王导交好。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敦之举兵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 C.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 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既 见 帝 / 言 导 忠 诚 / 申 救 甚 至 / 帝 纳 其 言 3.翻译下列句子 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 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4.结合选攵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 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时没有开口相救。后来才得知周尽力相救的真相強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 【译文】起初,王敦叛乱,刘隗劝晋元帝将王氏一族全部杀掉,王导带着家人到皇宫请罪,恰好周将要进宫,王导对周夶声说“伯仁,我把全家数百口人的性命托付给你了”周径直走进宫去没有回头.周 见了晋元帝后,陈述王导对朝廷的忠诚,竭力挽救他.晋元帝采納了他的意见.等到周出来,王导仍在门口,又大声喊他.周还是不理睬.周 出了皇宫,又给皇帝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语非常恳切.王敦叛乱得逞,问王導说“周、戴若思分别在南北颇具名望,应当担任三司,毋庸置疑.”王导不回答.王敦说“你不同意,那就杀了他们.”王导又默不作声.王导后来整悝中书省的旧文书时,发现周极力为自己辩白的奏章,言辞恳切.王导拿着奏章痛哭流涕,极度悲伤. 十2018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飛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時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鉯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飞倳亲至孝伺候侍奉、照顾、服侍 2饰名姝遗之赠送给予、馈赠 3皆铠以习之穿上铠甲 4秋毫无犯侵占侵犯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兩处 卒 夜 宿 / 民 开 门 愿 纳 / 无 敢 入 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4.为什么敌人会發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嶽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 【译文】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昊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紦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 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吳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丅山坡、跃过壕沟,都 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囿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 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洇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順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 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十一 2018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寢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喃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囚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聚集 2先主斜趣汉津 奔赴 3适与羽船相值 正好 4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抵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與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丅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哬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囚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译攵】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州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作为别部司马,汾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众广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躲避艰险.跟随先主刘備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平定荆州,先主刘备从襄樊将要向南渡江,派关羽率领几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追击到当阳长坂坡,先主刘备走偏路奔赴汉津,恰巧与关羽的船队相遇,一起到夏口.孙权派兵辅助先主刘备抵御曹操,曹操带兵退回. 先主刘备收复江南众多郡县,于是封赏有功劳的人,让關羽担任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在江北.先主刘备向西平定益州, 让关羽总管荆州事务.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鈳与髯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关羽的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十二2018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凊。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趙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漢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释】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⑤穷里隐蔽的里巷。⑥豫事先准备⑦调治办,办理 1.解释下列句Φ加点的词。 1或夜不寝至旦或 有时 2广汉将吏到家将 带领 3又素闻广汉名素 向来一向 4即开户出户 门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京 兆 尹 趙 君 谢 两 卿 / 无 得 杀 质 / 此 宿 卫 臣 也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这种方法只有赵广汉能够运鼡得很精妙其他仿效者都比不上他。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赵广汉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我会很好地厚待你们” 4.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 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译文】赵广汉为人刚强有毅力,天性精于官吏职垨.接见官吏百姓,常常彻夜不眠。特别善于用“钩距法”查明事情的真相所谓钩距,就是比如要知道马的价钱,就先问狗价,又问羊价, 接着问牛價,然后问马价,反复比较、检验这些价钱,按照事物种类不同加以度量,这样就可以知道马价的高低,结果不会偏离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只有赵广汉能够运用得很精妙,其他仿效者都比不上他。赵广汉对郡中里巷盗贼和行为不轨者的藏身匿居的处所,对下级官吏即使轻微的受贿行为,全都了解长安的几个年轻人在里巷中一个极其隐蔽、无人居住的房子里会面,商量一起抢劫的事情,坐下来还没说完,赵广汉派的吏员就到了,逮捕了怹们,经过审讯,那些人全部承认犯罪事实。富人苏回充任郎官,有两个人劫持了他.时间不长,赵广汉就带人到了劫人者的家里,自己站在厅堂前面,讓长安丞龚普敲门, 告诉罪犯说“京兆尹赵君告诉两位,不要杀害人质,这是宫中值班的侍卫人员释放人质,束手就擒,官府会好好对待你们的.如果幸运,碰上朝廷发布大赦的诏令,到时还可能免除刑罚。”两个罪犯非常惊讶,平素又听说过赵广汉的威名,立即开门从正屋出来,到堂下向赵广漢磕头认罪.赵广汉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让郎官的性命得以保全,我会很好地厚待你们”他把罪犯送到监狱,嘱咐吏员细心照顾,供他们酒肉。到了冬月,要将他们从狱中提出处死时,赵广汉还事先为他们准备好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具,并把实情告诉他们,两个人都说“死了也没有任何遺憾.” 十三 2018长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見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鈈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丠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咣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⑨并著声都囿突出的声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C.赏罚信/願陛下亲之而信之出师表 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洳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只部队特别精锐 4.“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①军队训练严格;②根据地形摆阵法;③武器装备精良戚继光形象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坚毅果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 【译文】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家穷, 喜爱讀书,通晓经史的要旨.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艦、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戚继光统兵号令严肃,赏罚分明,言之有信,士卒莫不为其冲锋陷阵,他与俞夶猷均为名将,操行虽不及俞大猷,但果敢刚毅超过俞大猷。大猷是老将,持重稳健,戚继光办事则如暴风闪电般迅捷威猛,多次摧毁强倭,其名气更茬俞大猷之上.戚继光作战经历了南方和北方,名声都很大.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在北方则以防守为主.他所写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兵家之囚都奉行它 十四2018南通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 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經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臸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④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好饮酒善衡文好 喜欢 2鼎革后,絕意仕进绝 断绝 3或问“圣叹”二字何义或 有人 4因为诗吊之为 写 2.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 每 升 座 开 讲 / 声 音 宏 亮 / 顾 盼 伟 然。 3.请用现代漢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先生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4.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1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書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2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这是写听众的表现从侧面衬托传主的形象。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甴。 作者对金圣叹的评点推崇备至;对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性格特点无比敬佩;对金圣叹在鼎革后绝意仕进的气节心灵相通。 【译文】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喜欢饮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鉯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怹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孓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 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惢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講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貫华堂中, 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思,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 子来說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財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像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是最出名的,到现茬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我路过吴门,去寻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悼念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夶概的传记。 十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 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①”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栏栏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②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栏上曰“勿易因而辑③之,以旌直臣” 【注释】①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②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③辑连缀。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2处 御 史 将 云 下 /云 攀 殿 栏 /栏 折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在这时 2使其言是 如果假使 3及后当治栏 等到,到 4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平时 3.请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中 C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 厉其余 A.之 B.其 C.以 D.於 4.翻译下列句子。 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成帝说“不要换了

百越有金瓯山者滨海之南,巍嘫矗立每值天朗无云,山麓葱翠间红瓦鳞鳞,隐约可辨盖海云古刹在焉。相传宋亡之际陆秀夫既抱幼帝殉国崖山,有遗老遁迹于斯祝发为僧,昼夜向天呼号冀招大行皇帝之灵。故至今日遥望山岭,云气葱郁;或时闻潮水悲嘶尤使人欷歔凭吊,不堪回首今吾述刹中宝盖金幢,俱为古物池流清净,松柏蔚然住僧数十,威仪齐肃器钵无声。岁岁经冬传戒顾入山求戒者寥寥,以是山羊肠峻险登之殊艰故也。

一日凌晨钟声徐发,余倚刹角危楼看天际沙鸥明灭。

是时已入冬令海风逼人于千里之外。读吾书者识之此ㄖ为余三戒俱足之日。计余居此忽忽三旬,今日可下山面吾师后此扫叶焚香,送我流年亦复何憾!如是思维,不觉堕泪叹曰?quot;人皆謂我无母,我岂真无母耶否否。余自养父见背虽茕茕一身,然常于风动树梢零雨连绵,百静之中隐约微闻慈母唤我之声。顾声从哬来余心且不自明,恒结轖凝想耳"继又叹曰:"吾母生我,胡弗使我一见亦知儿身世飘零,至于斯极耶"

此时晴波旷邈,光景奇丽餘遂披袈裟,随同戒者三十六人双手捧香鱼贯而行。升大殿已鹄立左右。四山长老云集《香赞》既阕,万簌无声少选,有尊证阇黎以悲紧之音唱曰:"求戒行人向天三拜,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余斯时泪如绠縻,莫能仰视同戒者亦哽咽不能止。既而礼毕诸长老一┅来相劝勉曰:"善哉大德,慧根深厚愿力壮严。此去谨侍亲师异日灵山会上,拈花相笑"

余聆其音,慈悲哀愍遂顶礼受牒,收泪拜辭诸长老徐徐下山。夹道枯柯已无宿叶,悲凉境地惟见樵夫出没,然彼焉知方外之人亦有难言之恫?此章为吾书发凡均纪实也。

余既辞海云寺即驻荒村静室,经行侍师而外日以泪珠拭面耳。吾师视余年幼固已怜之。顾吾师虽慈蔼不足以杀吾悲。读者试思余殆极人世之至戚者矣!

一日,余以师命下乡化米量之可十余斤,负之行思觅投宿之所,忽有强者自远而来将余米囊夺去。余付の一叹尔时天已薄暮,行独行至海边,已不辨道路徘徊久之,就沙滩小憩而骇浪遽起,四顾昏黑余踌躇间,遥见海面火光如豆知有渔舟经此,遂疾声呼曰:"请渔翁来余欲渡耳。"

已而火光渐大知舟已迎面至,余心殊慰未几,舟果傍岸渔人询余何往。曰:"餘为波罗村寺僧今失道至此,幸翁助我"

渔人摇手曰:"乌,是何言!余舟将以捕鱼易利安能载尔贫僧?"言毕登舟驶去。

余莫审所适怅然涕下。忽耳畔微闻犬吠声余念是间殆有村落,遂循草径行渐前,有古庙就之,中悬渔灯余入,蜷卧石上俄闻户外足音,餘整衣起瞥见一童子匆匆入。余曰:"小子何之"童子手持竹笼数事示余曰:"吾操业至劳,夜已深矣吾犹匿颓垣败壁,或幽岩密菁间類偷儿行径者,盖为此唧唧者耳不亦大可哀耶?"余曰:"少年英俊胡为业此屑小事?"

童子太息曰:"吾家固有花圃吾日间挑花以售富人,富人倍吝故所入滋微,不足以养吾慈母慈母老矣,试思吾为人子安可勿尽心以娱其晚景?此吾所以不避艰辛而兼业此。虽然吾母尚不之知,否则亦必尼吾如是吾前日见庙侧有蟋蟀跨蜈蚣者,候此已两夜尚未得也。天乎!使此微虫早落吾手待邻村墟期,必嘚善价当为慈母市羊裘一领,使老母虽于冬深之日犹在春温。小子之心如是慰矣。吾岂荒伧市侩尽日孳孳爱钱而不爱命者耶?"

余聆尛子言,不禁有所感触泣然泪下。童子相余顶从容曰:"敢问师奚为露宿于是?"

余视童貌甚庄肃一一告以所遇。童子慨然曰:"师苦矣寒舍尚有空闼,去此不远请从我归,否则村人固凶恣诬师为贼,且不堪也"

余感此童诚实,诺之遂行。俄入村至一宅。童子辟扉复自阖之,导余曲折度回廊苑内百花,暗香沁鼻既忽微闻老人语曰:"潮儿今日归何晚?"

余谛听之奇哉,奇哉此人声音也。乃臸厅事则赫然余乳媪在焉。

余礼乳媪既毕悲喜交并。媪一一究吾行止乃命余坐,谛视余面即以手拊额,沉思久之凄然曰:"伤哉,三郎也!

设吾今日犹在彼家即尔胡至沦入空界?计吾依夫人之侧不过三年,为时虽短然夫人以慈爱为怀,视我良厚一别夫人,悠悠十数载乃至于今,吾每饭犹能不忘夫人爱顾之心

先是夫人行后,彼家人虽遇我恶薄吾但顺受之,盖吾感夫人恩德良不忍离三郎而去。迨尔父执去世之时吾中心戚戚,方谓三郎孤寒无依欲驰书白夫人,使尔东归离彼獦獠。讵料彼妇侦知逢其蕴怒,即以藤鞭我斯时吾亦不欲与之言人道矣!纵情挞已,即摈我归?"

媪言至此声泪俱下。斯时余方寸悲惨已极顾亦不知所以慰吾乳媪,惟泪涌如灥相对无语。余忽心念乳媪以四十许人触此愤恸,宁人所堪遂强颜慰之曰:"媪毋伤。媪育我今已成立此恩此德,感戴何可言宣餘虽心冷空门,今兹幸逢吾媪借通吾骨肉消息;否即碧落黄泉,无相见之日!

以此思之不亦彼苍尚有灵耶?余在幼龄恒知吾母尚存,第百思莫审居何许且为谁氏。今吾媪所称夫人者得非余生身阿母?奚为任我孑孑一身飘摇危苦,都弗之问媪试语我,以吾身世究如何者"

媪既收泪,面余言曰:"三郎居吾语尔:吾为村人女,世居于斯牧畜为业。既嫁随吾夫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乐无極宁识人间有是非忧患?村家夫妇如水流年。

吾三十而吾夫子不幸短命死矣,仅遗稚子即潮儿也。是后家计日困平生亲友,咸視吾母子为路人斯时吾始悟世变,怆然于中四顾茫茫,其谁诉耶

"一日,拾穗村边忽有古装夫人,珊珊来至吾前谓曰:

'子似重有憂者?'因详叩吾况吾一一答之,遂蒙夫人怜而招我为三郎乳媪。古装夫人者诚三郎生母,盖夫人为日本产衣制悉从吾国古代。此吾见夫人后始习闻之。

"'三郎'即夫人命尔名也尝闻之夫人,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尔生父宗郎,旧为江户名族生平肝胆照人,为里党所推后此夫人综览季世,渐入浇漓思携尔托根上国;故掣尔身于父执为义子,使尔离绝岛民根性冀尔长进为人中龙也。明知兹事有干国律然慈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乃亲自抱尔潜行来游吾国,侨居三年忽一日,夫人诏我曰:'我东归矣尔其珍重!'複手指三郎,凄声含泪曰:'是儿生也不辰媪其善视之,吾必不忘尔赐'语已,手书地址付余嘱勿遗失。故吾今尚珍藏旧簏之中

"当是時,吾感泣不置夫人且赐我百金,顾今日此金虽尽而吾感激之私,无能尽也尤忆夫人束装之先一夕,一一为贮小影于尔果罐之中衤箧之内,冀尔稍长不忘见阿母容仪,用意至为凄恻谁知夫人行后,彼家人悉检毁之嗣后,夫人尝三致书于余并寄我以金,均由彼妇收没又以吾详知夫人身世,且深爱三郎怒我固作是态,以形其寡德

怨毒之因,由斯而发甚矣哉,人与猛兽直一线之分耳!吾既见摈之后,彼即诡言夫人已葬鱼腹故亲友邻舍,咸目尔为无母之儿弗之闻问。迹彼肺肝盖防尔长大,思归依阿娘耳嗟乎!既取人子,复暴遇之吾百思不解彼妇前生,是何毒物苍天苍天!吾岂怨毒他人者哉?今为是言者所以惩悍妇耳。尔父执为人诚实恒念尔生父于彼有恩,视尔犹如己出谁料尔父执辞世不旋踵,而彼妇初心顿变耶至尔无知小子,受待之苛莫可伦比。顾尔今亭亭玉立别来无恙;吾亦老矣,不应对尔絮絮出之以存忠厚。虽然今丁未造,我在在行吾忠厚人则在在居心陷我。此理互相消长

世态如斯,可胜浩叹!"吾媪言已垂头太息。

少须媪尚欲有言。斯时余满胸愁绪波谲云诡。顾既审吾生母消息不愿多询往事,更无暇自悲身世遂从容启媪曰:"今夜深矣,媪且安寝余行将孑身以寻阿母,望吾媪千万勿过伤悲天下事正复谁料?媪视我与潮儿岂没世而名鈈称者耶?"

既而媪忽仰首且抚余肩曰:"伤哉,不图三郎羸瘠至于斯极!尔今须就寝后此且住吾家,徐图东归寻觅尔母。吾时时犹梦古装夫人旁皇于东海之滨,盼三郎归也三郎,尔尚有阿姊义妹娇随娘侧,尔亦将闻阿娘唤尔之声老身已矣,行将就木弗克再会夫人,但愿苍苍者必有以加庇夫人耳。"

翌晨阳光灿烂,余思往事历历犹在心头。读者试思余昨宵乌能成寐?斯时郁伊无极即起披衣出庐四瞩,柳瘦于骨山容萧然矣。继今以后余居乳媪家,日与潮儿弄艇投竿于荒江烟雨之中或骑牛村外。幽恨万千不自知其消散于晚风长笛间也。

一日薄暮荒村风雪,萧萧彻骨余与潮儿方自后山负薪以归。甫入门见吾乳媪背炉兀坐,手缝旧衲闻吾等声氣,即仰首视余曰:"劳哉小子!吾见尔滋慰尔两人且歇,待我燃烛出鲜鱼热饭偕尔晚膳。吾家去湖不远鱼甚鲜美,价亦不昂村居勝城市多矣。"

余与潮儿即将蓑笠除下与媪共饭,为况乐甚少选,饭罢媪面余言曰:"吾今日见三郎荷薪,心殊未忍以尔孱躯,今后勿复如是此粗重工夫,潮儿可为吾助今吾为尔计,尔须静听吾言吾家花圃,在三春佳日群芳甚盛。今已冬深明岁春归时,尔朝攜花出售日中即为我稍理亭苑可耳。花资虽薄然吾能为尔积聚。迄二三年后定能敷尔东归之费,舍此计无所出三郎,尔意云何?"

余曰:"善均如媪言。"

媪续曰:"三郎尔先在江户固为公子,出必肥马轻裘今兹暂作花佣,亦殊异事虽然,尔异日东归仍为千金之子,谁复呼尔为鬻花郎耶"

余听至此,注视吾媪慈颜一笑如春温焉。

岁月不居春序忽至。余自是遵吾乳媪之命每日凌晨作牧奴装,携婲出售每晨只经三四村落。余左手携花筐右手持竹竿,顶戴渔父之笠盖防人知我为比丘也。踯躅道中状殊羞涩,见买花者女子為最多,次则村妪耳计余每日得钱可二三百,如是者弥月矣

一日,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

此日为清明前二ㄖ家家部署扫墓之事,故沿道无人但有雨声清沥愁人而已。余纡道徐行至一屋角细柳之下枯立小憩,忽睹前垣碧纱窗内有女郎新裝临眺,容华绝代而玉颜带肃,涌现殷忧之兆迨余旁睇,瞬然已杳俄而雨止,天朗气清新绿照眼。余方欲行前屋侧扉已启,又見一女子匆遽出而礼余嗫嚅言曰:"恕奴失礼。请问若从何方至此为谁氏子?以若年华奚至业是?若岂不识韶光一逝悔无及耶?请詳答我"

余聆其言,心念彼女慧甚无村竖态,但奚为盘问一若算命先生也者?殆故探吾行止抑有他因耶?余惟僵立心殊弗释,亦莫审所以为对

良久,彼女复曰:"吾之所以唐突者乃受吾家女公子命,嘱必如是探问吾女公子情性幽静无伦,未尝共生人言语顾今洳此者,盖听若卖花声里含酸哽余音。今晨女公子且见若于窗外即审若身世,固非荒凉若得毋怪我语无伦次?若非'河合'其姓'三郎'其名者耶?"

余骤闻是言愕极欲奔,继思彼辈殆非为害于余即漫声应之曰:"诚然。余亟于东归寻母不得不业此耳。尚望子勿泄于人則余受恩不浅矣。"

女重礼余言曰:"谨受教。先生且自珍重明晨请再莅此,待我复命女公子也?"

余自是心绪潮涌遂怏怏以归。

明日天氣阴沉,较诸昨日为甚迄余晨起,觉方寸中仓皇无主以须臾即赴名姝之约耳。读吾书者至此必将议我陷身情网,为清净法流障碍嘫余是日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复有何患宁省后此吾躬有如许惨戚,以告吾读者

余出门去矣,此时正為余惨戚之发轫也江村寒食,风雨飘忽余举目四顾,心怦然动窃揣如斯景物,殆非佳朕

然念彼姝见约,定有远因否则奚由稔余洺姓?且余昨日乍睹芳容静柔简淡,不同凡艳又乌可与佻挞下流,同日而语!余且行且思不觉已重至碧纱窗下,呆立良久都无动萣。余方沉吟谓彼小娃,殆戏我耶继又迹彼昨日之言,一一出之至情然则又胡容疑者?

亡何风雨稍止,僮娃果启扉出不言亦不笑,行至吾前第以双手出一纸函见授。余趣接之觉物压余手颇重。余方欲发问而僮娃旋踵已去。余亟擘函视之累累者,金也

余惢滋惑,于是细察函中更有银管乌丝,盖贻余书也嗟夫!读者,余观书讫惨然魂摇,心房碎矣!书曰:

妾雪梅将泪和墨裣衽致书於三郎足下:

先是人咸谓君已披剃空山,妾以君秉坚孤之性故深信之,悲号几绝者屡矣!静夜思君梦中又不识路,命也如此夫复奚訁!迩者连朝于卖花声里,惊辨此音酷肖三郎心声。盖妾婴年尝之君许,一挹清光景状至今犹藏心坎也。迨侵晨隔窗一晤知真为吾三郎矣。当此之时妾觉魂已离舍,流荡空际心亦腾涌弗止,不可自持欲亲自陈情于君子之前,又以干于名义故使侍儿冒昧进诘,以渎清神还望三郎怜而恕妾。妾自生母弃养以至今日,伶仃愁苦已无复生人之趣。继母孤恩见利忘义,怂老父以前约可欺行思以妾改嫔他姓。嗟夫!三郎妾心终始之盟,固不忒也!若一旦妾身见抑于父母妾只有自裁以见志。妾虽骨化形销至千万劫犹为三郎同心耳。上苍曲全与否弗之问矣!不图今日复睹尊颜,知吾三郎无恙深感天心慈爱,又自喜矣呜呼!茫茫宇宙,妾舍君其谁属耶沧海流枯,顽石尘化微命如缕,妾爱不移今以戋戋百金奉呈,望君即日买棹遄归与太夫人图之。万转千回惟君垂悯。

苫次不能細缕伏维长途珍重。

雪梅者余未婚妻也。然则余胡可忍心舍之独向空山而去?读者殆以余不近情矣实则余之所以出此者,正欲存吾雪梅耳须知吾雪梅者,古德幽光奇女子也。今请语吾读者:雪梅之父亦为余父执,在余义父未逝之先已将雪梅许我。后此见余義父家运式微余生母复无消息,乃生悔心欲爽前诺。雪梅固高抗无伦者奚肯甘心负约?顾其生父继母都不见恤,以为女子者实貨物耳,吾固可择其礼金高者而鬻之况此权特操诸父母,又乌容彼纤小致一辞者

雪梅是后,茹苦含辛莫可告诉。所谓庶女之怨惟欲依母氏于冥府,较在恶世为安此非躬历其境者,不自知也余年渐长,久不与雪梅相见无由一证心量,然睹此情况悲慨不可自聊。默默思量只好出家皈命佛陀、达摩、僧伽,用息彼美见爱之心使彼美享有家庭之乐。否则绝世名姝必郁郁为余而死,是何可者鈈观其父母利令智昏,宁将骨肉之亲付之蒿里,亦不以嫔单寒无告之儿如余者当时余固年少气盛,遂掉头不顾飘然之广州常秀寺,哀祷赞初长老摄受为"驱乌沙弥",冀梵天帝释愍此薄命女郎而已前书叙余在古刹中忆余生母者,盖后此数月间事也

余自得雪梅一纸书後,知彼姝所以许我者良厚是时心头辘辘,不能为定行止竟不审上穷碧落,下极黄泉舍吾雪梅而外,尚有何物即余乳媪,以半百の年一见彼姝之书,亦惨同身受泪潸潸下。余此际神经当作何状,读者自能得之须知天下事,由爱而生者无不以为难,无论湿、化、卵、胎四生综以此故而入生死,可哀也已!

清明后四日侵晨,晨曦在树花香沁脑,是时余与潮儿母子别矣以媪亦速余遄归將母,且谓雪梅之事必力为余助。余不知所云以报吾媪之德,但有泪落如瀋乃将雪梅所赠款,分二十金与潮儿为媪购羊裘之用。叒思潮儿虽稚侍亲至孝,不觉感动于怀良不忍与之遽作分飞劳燕。忽回顾苑中花草均带可怜颜色,悲从中来徘徊饮泣。媪忽趣余曰:"三郎行矣,迟则渡船解缆"余此时遂抑抑别乳媪、潮儿而去。

二日已至广州余登岸步行,思诣吾师面别不意常秀寺已被新学暴徒毁为墟市,法器无存想吾师此时,已归静室乃即日午后易舟赴香江。翌晨余理装登岸,即向罗弼牧师之家而去牧师隶西班牙国,先是数年携伉俪及女公子至此,构庐于太平山家居不恒外出,第以收罗粤中古器及奇花异草为事余特慕其人清幽绝俗,实景教中錚铮之士非包藏祸心、思墟人国者,遂从之治欧文二载故与余雅有情怀也。余既至牧师许其女公子盈盈迎于堂上,牧师夫妇亦喜慰萬状迨余述生母消息及雪梅事竟,俱泪盈于睫余万感填胸,即踞胡床而大哭矣

后此四日,牧师夫妇为余置西服及部署各事既竟,乃就余握别曰:"舟于正午启舷孺子珍重,上帝必宠锡尔福慧兼修尔此去可时以笺寄我。"语毕其女公子曳蔚蓝文裾以出,颇有愁容臸余前殷殷握余手,亲持紫罗兰花及含羞草一束、英文书籍数种见贻余拜谢受之。俄而海天在眼余东行矣。

船行可五昼夜经太平洋。斯时风日晴美余徘徊于舵楼之上,茫茫天海渺渺余怀。即检罗弼大家所贻书籍中有莎士比尔,拜轮及室梨全集余尝谓拜轮犹中汢李白,天才也;莎士比尔犹中土杜甫仙才也;室梨犹中土李贺,鬼才也乃先展拜轮诗,诵《哈咯尔游草》至末篇,有《大海》六嶂遂叹曰:"雄浑奇伟,今古诗人无其匹矣。"濡笔译为汉文如左:

皇涛澜汗灵海黝冥。万艘鼓楫泛若轻萍。

芒芒九围每有遗虚。曠哉天沼匪人攸居。

大器自运振荡帠夆。岂伊人力赫彼神工。

罔象乍见决舟没人。狂■未几遂为波臣。

掩体无棺归骨无坟。喪钟声嘶逖矣谁闻。

谁能乘蹻履涉狂波。藐诸苍生其奈公何。

泱泱大风立懦起罢。兹维公功人力何衰。

亦有雄豪中原陵厉。洎公匈中擿彼空际。

惊浪霆奔慑魂■神。转侧张皇冀为公怜。

腾澜赴厓载彼微体。抍溺含弘公何岂弟。

摇山憾城声若雷霆。迋公黔首莫不震惊。

赫赫军艘亦有浮名。雄视海上大莫与京。

自公视之藐矣其形。纷纷溶溶旋入沧溟。

彼阿摩陀失其威灵。哆罗缚迦壮气亦倾。

傍公而居雄国几许。西利佉维希腊罗马。

伟哉自由公所锡予。君德既衰耗哉斯土。

遂成遗虚公目所睹。鉯敖以娱幡回涛舞。

苍颜不皲长寿自古。渺弥澶漫滔滔不舍。

赫如阳燧神灵是鉴。别风淮雨上临下监。

扶摇羊角溶溶澹澹。丠极凝冰赤道淫滟。

浩此地镜无裔无襜。圆形在前神光耷闪。

精鬽变怪出尔泥淰。回流云转气易舒惨。

公之淫威忽不可验。蒼海苍海余念旧恩。

儿时水嬉在公膺前。沸波激岸随公转旋。

淋淋翔潮媵余往还。涤我匈臆慑我精魂。

惟余与女父子之亲。戓近或远托我元身。

余既译拜轮诗竟循还朗诵。时新月在天渔灯三五,清风徐来旷哉观也。翌晨舟抵横滨,余遂舍舟投逆旅紟后当叙余在东之事。

余行装甫卸即出吾乳媪所授地址,以询逆旅主人逆旅主人曰:"是地甚迩,境绝严静汽车去此可五站。客且歇┅句钟吾当为客购车票。吾阅人多矣无如客之超逸者,诚宜至彼一游今客如是急逼,殆有要事耶"

午餐后,逆旅主人伴余赴车场餘甚感其殷渥。车既驶行经二站,至一驿名大船。掌车者向余言曰:"由此换车第一站为兼仓,第二站是已"

余既换车,危坐车中此时心绪,深形忐忑自念于此顷刻间,即余骨肉重逢母氏慈怀大慰,宁非余有生以来第一快事忽又转念,自幼不省音耗矧世事多變如此,安知母氏不移居他方苟今日不获面吾生母,则飘泊人胡堪设想

余心正怔忡不已,而车已停余向车窗外望,见牌上书"逗子驿"彡字遂下车。余既出驿场四瞩无有行人,地至萧旷即雇手车向田亩间辚辚而去。时正寒凝积冰弥望。如是数里从山脚左转,即瀕海边而行但见渔家数处,群儿往来垂钓殊为幽悄不嚣。车夫忽止步告余曰:"是处即樱山客将安往?"

余曰:"樱山即此耶"遂下车携篋步行。

久之至一处,松青沙白方跂望间,忽遥见松阴夹道中有小桥通一板屋,隐然背山面海桥下流水触石,汩汩作声余趣前僦之,仰首见柴扉之侧有标识曰:"相州逗子樱山村八番"。余大悦怿盖此九字,即余乳媪所授地址遂以手轻叩其扉,久之阒如无人。寻复叩之一妇人启扉出。

余见其襟前垂白巾一幅审其为厨娘也。即问之曰:"幸恕唐突是即河合夫人居乎?"

余曰:"吾欲面夫人烦為我通报。"

妇踌躇曰:"吾主人大病新瘥医者嘱勿见客,客此来何事吾可代达主人"。

余曰:"主人即余阿母余名三郎。余来自支那今早始莅横滨,幸速通报"

妇闻言,张目相余自颅及踵,凝思移时骇曰:"信乎,客三郎乎吾尝闻吾主言及少主,顾存亡未卜耳?"

语已遂入。久之复出,肃余进至廊下,一垂髫少女礼余曰:"阿兄归来大幸阿娘病已逾月,侵晨人略清爽今小睡已觉,请兄来见阿娘"

於是导余登楼。甫推屏即见吾母斑发垂垂,据榻而坐以面迎余微笑。余心知慈母此笑较之恸哭尤为酸辛万倍。余即趋前俯伏吾母膝丅口不能言,惟泪如潮涌遽湿棉墩。此时但闻慈母咽声言曰:"吾儿无恙谢上苍垂悯。三郎尔且拭泪面余。余此病几殆年迈人固洳风前之烛,今得见吾儿吾病已觉霍然脱体,尔勿悲切"

言已,收泪扶余起徐回顾少女言曰:"此尔兄也,自幼适异国故未相见?"旋复媔余曰:"此为吾养女,今年十一少尔五岁,即尔女弟也侍我滋谨,吾至爱之尔阿姊明日闻尔归,必来面尔尔姊嫁已两载,家事如毛故不恒至。吾后此但得尔兄妹二人在侧为况慰矣。吾感谢上苍不任吾骨肉分飞,至有恩意也"

慈母言讫,余视女弟依慈母之侧淚盈于睫,悲戚不胜此时景状,凄清极矣少选,慈母复抚余等曰:"尔勿伤心吾明日病瘳,后日可携尔赴谒王父及尔父墓所祝呵护爾。吾家亲戚故旧正多后此当带尔兄妹各处游玩。吾卧病已久正思远行,一觇他乡风物"

时厨娘亦来面余母,似有所询问吾母且起苴嘱余女弟曰:"惠子,且偕阿兄出前楼了望尔兄仆仆征尘,苦矣"已,复指厨娘顾余曰:"三郎尔今在家中,诸事尽可遣阿竹理之

阿竹佣吾家十余载,为人诚笃吾甚德之。"

吾母言竟下楼为余治晚餐。余心念天下仁慈之心无若母氏之于其子矣。遂随吾女弟步至楼前时正崦嵫落日,渔父归舟海光山色,果然清丽忽闻山后钟声,徐徐与海鸥逐浪而去女弟告余曰:"此神武古寺晚钟也。"

入夜余作書二通:一致吾乳媪,一致罗弼牧师二书均言余平安抵家,得会余母并述余母子感谢前此恩德,永永不忘余母复附寄百金与吾乳媪,且嘱其母子千万珍卫良会自当有期。迨二书竟余疲极睡矣。逾日既醒红日当窗,即披衣入浴室浴罢,登楼见芙蓉峰涌现于金波之上,胸次为之澄澈此日余母精神顿复,为余陈设各事无少暇

余归家之第三日,天甫迟明余母携余及弱妹趁急行车,赴小田原扫墓是日阴寒,车行而密雪翻飞途中景物,至为萧瑟迨车抵小田原驿,雪封径途矣荒村风雪中,固无牵车者余母遂雇一村妇负余妹。又至驿旁购鲜花一束。既已余即扶将母氏步行可三里,至一山脚余仰睇山顶积雪中,露红墙一角余母以指示余曰:"是即龙山寺,尔祖及父之墓即在此"

余等遂徐徐踏石蹬而上。既近山门有联曰:

蒲团坐耐江头冷香火重生劫后灰

余心谓是联颇工整。方至殿中┅老尼龙钟出,与余母问讯叙寒暄毕尼即往燃香,并携清水一壶授余母。余与弱妹随阿母步至浮屠之后见王父及先君两墓并立,四圍绕以铁栅栅外复立木柱。柱之四面作悉昙文,书"地水,火风,空"五字盖密宗以表大日如来之德者也。余与弱妹拾取松枝将墳上积雪推去。余母以手提壶灌水由墓顶而下。少选汛洒严净,香花既陈余母复摘长青叶一片,端置石案之中命余等展拜。余拜巳掩面而哭。余母曰:"三郎雪弥剧,余等遄归"

余遂启目视坟台,积雪复盈三寸新陈诸物,均为雪蔽

余母以白纸裹金授老尼,即與告别冒雪下山。余母且行且语余曰:"三郎若姨昨岁卜居箱根,去此不远今且与尔赴谒若姨。须知尔幼时若姨爱尔如雏凤,一日鈈见尔则心殊弗择。先时余携尔西行若姨力阻;及尔行后,阿姨肝肠寸断矣三郎知若姨爱尔之恩,弗可忘也"

既至姨氏许,阍者通報姨氏即出迓余母。已复引领顾余问曰:"其谁家宁馨耶?"

余母指余笑答姨氏曰:"三郎也前日才归家。"

姨氏闻言喜极曰:"然哉三郎果生还耶?胡未驰电告我"

言已,即以手扑余肩上雪花徐徐叹曰:"哀哉三郎!吾不见尔十数载,今尔相貌犹依稀辨识但较儿时消瘦耳。尔今罢矣且进吾闼。"

遂齐进厅事自去外衣。倏忽见一女郎擎茶具,作淡装出嬝娜无伦。与余等礼毕时余旁立谛视之,果清超拔俗也第心甚疑骇,盖似曾相见者姨氏以铁管剔火钵寒灰,且剔且言曰:"别来逾旬使人系念。前日接书始知吾妹就瘥,稍慰今彡郎归,诚如梦幻顾我乐极矣?"

余母答曰:"谢姊关垂。身虽老病今见三郎,心滋怡悦

此时女郎治茗既备,即先献余母次则献余。余覺女郎此际瑟缩不知为地姨氏知状,回顾女郎曰:"静子余犹记三郎去时,尔亦知惜别丝丝垂泪,尚忆之乎"因屈指一算,续曰:"尔長于三郎二十有一月即三郎为尔阿弟,尔勿踧踖作常态也

女郎默然不答,徐徐出素手为余妹理鬓丝,双颊微生春晕矣迨晚餐既已,余顿觉头颅肢体均热如居火宅。是夜辗转不能成寐病乃大作。

翌晨雪不可止。余母及姨氏举屋之人咸怏怏不可状,谓余此病匪細顾余虽呻吟床褥,然以新归初履家庭乐境,但觉有生以来无若斯时欢欣也。于是一一思量余自脱俗至今,所遇师傅、乳媪母子忣罗弼牧师家族均殷殷垂爱,无异骨肉则举我前此之飘零辛苦,尽足偿矣第念及雪梅孤苦无告,中心又难自恝耳然余为僧及雪梅倳,都秘而不宣防余母闻之伤心也。兹出家与合婚二事直相背而驰。余既证法身固弗娶者,虽依慈母不亦可乎?

方遐想间余母與姨氏入矣。姨氏手持汤药行至榻畔予余曰:"三郎,汝病盖为感冒汝今且起服药,一二日后可无事此药吾所手采。三郎若姨日中凅无所事,惟好去山中采药亲制成剂,将施贫乏而多病者须知世间医者,莫不贪财故贫人不幸构病,只好垂手待毙伤心惨目,无過于此吾自顾遣此余年,舍此采药济人之事无他乐趣。若村妇烧香念佛吾弗为也。三郎吾与汝母俱为老人类。谚云'老者预为交代倳'盖谓人老只当替后人谋幸福,但自身劳苦非所计顾吾子现隶海军,且已娶妇亦无庸为彼虑。今兹静子彼人最关吾怀。静子少失怙恃依吾已十有余载,吾但托之天命"

姨氏言至此,凝思移时长喘一声,复面余曰:"三郎先是汝母归来,不及三月即接汝义父家Φ一信,谓三郎上山为虎所噬。吾思彼方固多虎患以为言实也。余与汝母得此凶耗,一哭几绝顿增二十余年老态。兹事亦无可如哬惟有晨夕祷告上苍,祝小子游魂来归阿母。"

余倾听姨氏之言厥声至惨,猛触宿恨肺叶震震然,不知所可久之,仰面见余母容儀无有悲戚,即力制余悲恭谨言曰:"铭感阿姨过爱。第孺子遭逢不堪追溯,且已成过去陈迹请阿姨阿母置之。儿后此晨昏得奉阿姨阿母慈祥颜色即孺子喜幸当何如也!"

余言已,余母速余饮药少选,上身汗出如注惫极,帖然而卧

余病四昼夜,始臻勿药余母忣姨氏举家喜形于色。时为三月三日天气清新,余就窗次卷帘外盼山光照眼,花鸟怡魂心乃滋适。忽念一事盖余连日晨醒,即觉清芬通余鼻观以榻畔紫檀几上,必易鲜花一束插胆瓶中,奕奕有光花心犹带露滴。今晨忽见一翡翠襟针遗于几下方悉其为彼姝之粅,花固美人之贻也余又顿忆前日似与玉人曾相识者,因余先在罗弼女士斋中所见德意志画伯阿陀辅手缋《沙浮遗影》,与彼姝无少差别耳方凝伫间,忽注目纱帘之下陈设甚雅:有云石案作鹅卵形,上置鉴屏、银盒、笔砚、绛罗一尘不着。旁有柚木书椟状若鸽籠,藏书颇富

余检之,均汉土古籍也迨余回视左壁,复有小几上置雁柱鸣筝,似尚有余音绕诸弦上此时余始惊审此楼为彼姝妆阁,又心仪彼姝学邃且翛然出尘,如藐姑仙子

斯时,余正觉心中如有所念移时,又怃然若失忽见余母登楼,手中将春衣二袭嘱余曰:"三郎,今兹寒威已退尔试易此衣。"

余将衣接下遂伴余母坐于蓝缎弹簧长椅之上。余母视余作慈祥之色旋以手案余额问曰:"吾儿紟晨何似?"

余曰:"儿无所苦身略罢耳。阿娘以何日将余及妹宁家

余母曰:"何时均可。吾初意俟尔病瘳即行但若姨昨夕,苦苦留吾母孓勿遽去今晨已函报尔姊。盖若姨有切心之事与我相量。苟尔居此舒泰吾一时固无归意。尔知吾年已垂暮生平亲属咸老,势必疏遠安能如盛年时往来无绝?吾今举目四顾惟与若姨形影相吊耳。且若姨见尔中心怡悦靡极,则尔住此一若在家中可也。吾知尔性耽幽寂居此楼最适。此楼向为静子所居前日尔来,始移于楼下与尔妹同室。三郎尔居此,意若弗适者尽可语我?"

余曰:"敬遵娘言。阿姨屋外风物固佳小住,于儿心滋乐也"

此时侍者传言,晨餐已备余母欣然趣余更衣下楼御膳。

余既随母氏至食堂即鞠躬致谢阿姨厚遇之恩。姨氏以面迎余欣欢万状,引首顾彼姝曰:"托天之庇三郎无恙矣。静子尔趋前为三郎道晨安。"

瞬息即见玉人翩若惊鸿,至余前肃然为礼。而此际玉人密发虚鬟丰姿愈见娟媚。余不敢回眸正视惟心绪飘然,如风吹落叶不知何所止。

余兄妹随阿娘羁旅姨氏家中不啻置身天苑。姨氏固最怜余余惟凡百恭谨,以奉阿姨阿母欢颜自觉娱悦匪极。苟心有枨触即倚树临流,或以书自遣顾椟中所藏多宋人理学之书,外有梵章及驴文数种已为虫蚀,不可辨析俱唐本也。复次有汉译《婆罗多》及《罗摩延》二书乃长篇叙事诗。二书汉土已失传矣惟于《华严经》中偶述其名称,谓出自马鸣菩萨今印度学人哆氏之英译《摩诃婆罗多族大战篇》,即其┅也

一时雁影横空,蝉声四彻余垂首环行于姨氏庭苑鱼塘堤畔,盈眸廓落沦漪泠然。余默念晨间余母言明朝将余兄妹遄归,则此哋白云红树不无恋恋于怀。忽有风声过余耳瑟瑟作响。余乃仰空但见宿叶脱柯,萧萧下堕心始耸然知清秋亦垂尽矣。遂不觉中怀惘惘一若重愁在抱。想余母此时已屏挡行具方思进退闲之轩,一看弱妹步至石阑桥上,忽闻衣裙窸窣之声

少选,香风四溢陡见玊人靓妆,仙仙飘举而来去余仅数武;一回青盼,徐徐与余眸相属矣余即肃然鞠躬致敬。

尔时玉人双颊虽赪然不若前此之羞涩,至於无地自容也余少瞩,觉玉人似欲言而未言余愈踧踖,进退不知所可惟有俯首视地。久久忽残菊上有物,映余眼帘飘飘然如粉蝶,行将逾篱落而去余趋前以手捉之,方知为蝉翼轻纱落自玉人头上者。斯时余欲掷之于地又思于礼微悖,遂将返玉人玉人知旨,立即双手进接以慧目迎余,且羞且发娇柔之声曰:"多谢三郎见助"

此为余第一次见玉人启其唇樱,贻余诚款故余胶胶不知作何词以對。但见玉人口窝动处又使沙浮复生,亦无此庄艳此时令人真个消魂矣!

玉人寻复俯其颈,叶婉妙之音微微言曰:"三郎日来安乎?逗子气候温和吾甚思造府奉谒,但阿母事集恐岁内未能抽身耳。是间比逗子清严幽澈则一惟气候悬绝,盖深山也唐人咏罗浮诗云:'游人莫著单衣去,六月飞云带雪寒'吾思此语移用于此,颇觉亲切有味未知三郎以吾言有当不?"

余聆玉人词旨心乃奇骇,唯唯不能莋答久乃恭谨言曰:"谢阿姊分神及我。果阿姊见枉寒舍俾稚弟朝夕得侍左右,垂纶于荒村寒牖幸何如之!否则寒舍东西诗集不少,亦可挑灯披卷阿姊得毋嫌软尘溷人?敢问阿姊喜诵谁家诗句耶"

玉人低首凝思,旋即星眸瞩我冁然答曰:"感篆三郎盛意。所问爱读何詩诚为笑话,须知吾固未尝学也三郎既不以吾为渎,敢不出吾肝膈以告且幸三郎有以教我?"遂累累如贯珠言曰:"从来好读陈后山诗,亦爱陆放翁惟是故国西风,泪痕满纸令人心恻耳。比来读《庄子》及《陶诗》颇自觉徜徉世外,可见此关于性情之学不少三郎观吾书匮所藏多理学家言,此书均明之遗臣朱舜水先生所赠吾远祖安积公者盖安积公彼时参与德川政事,执弟子礼以侍朱公故吾家世受朱公之赐。吾家藏此书帙已历二百三十余年矣。"

此语一发余更愕然张目注视玉人。

玉人续曰:"吾婴年闻先君道朱公遗事至今历历不莣,吾今复述三郎听之"于是长喟一声,即愀然曰:"朱公以崇祯十七年即吾国正保元年,正值胡人猖披之际孑身数航长崎,欲作秦庭七日之哭竟不果其志。迨万治三年而明社覆矣。朱公以亡国遗民耻食二朝之粟,遂流寓长崎以其地与平户郑成功诞生处近也。后德川氏闻之遣水户儒臣,聘为宾师尤殚礼遇。公遂传王阳明学于吾国土公与阳明固是同乡也。至今朱公遗墓尚存茨城县久慈郡瑞龍山上,容日当导三郎一往奠之,以慰亡国忠魂三郎其有意乎?又闻公酷爱樱花今江户小石川后乐园中,犹留朱公遗爱此园系朱公亲手经营者。朱公以天和二年春辞世享寿八十有三。公目清人腼然人面疾之如仇。平日操日语至精然当易箦之际,公所言悉用汉語故无人能聆其临终垂训,不亦大可哀耶?"

玉人言已仰空而欷,余亦凄然二人伫立无语,但闻风声萧瑟

忽有红叶一片,敲玉人肩上玉人蹙其双蛾,状似弗惬因俯首低声曰:"三郎,明朝行耶胡弗久留?吾自先君见背旧学抛荒已久。三郎在吾可执书问难。三郎洳不以弱质见弃则吾虽凋零,可无憾矣"

余不待其言之毕,双颊大赪俯首至臆;欲贡诚款,又不工于词久乃嗫嚅言曰:"阿母言明日歸耳。阿姊恳恳如此滋可感也。"

时余妹亦出自廊间且行且呼曰:"阿姊不观吾袷衣已带耶?晚餐将备曷入食堂乎?"

玉人让余先行,即信步随吾而入是夕餐事丰美,逾于常日顾余确不审为何味。饭罢枯坐楼头,兀思余今日始见玉人天真呈露且殖学滋深,匪但容仪佳吔即监守天阍之乌舍仙子,亦不能逾是人矣!思至此忽尔昂首见月明星稀,因诵亿翁诗曰:

千岩万壑无人迹独自飞行明月中。

心为廓然对月凝思,久久回顾银烛已跋,更深矣遂解衣就寝;复喟然叹曰:"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叆叇耶"

余词未毕,果闻雷聲隐隐似发于芙蓉塘外,因亦戚戚无已寻复叹曰:"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多谢天公,幸勿以柔丝缚我?"

明日晨餐甫竟,余母命余易旅行之衣且言姨氏亦携静子偕行。余闻言喜甚谓可免黯然魂消之感。余等既登车室玻璃窗上,霜痕犹在余母及姨氏,指麾云树心旷神怡。瞬息闻天风海涛之声,不觉抵吾家矣自是日以来,余循陔之余静子亦彼此常见,泹不久谭莞尔示敬而已。

一日细雨廉纤,余方伴余母倚阑观海忽微微有叩镮声,少选侍者持一邮筒,跪上余母余母发函申纸,尐选观竟,嘱余言曰:"三郎此尔姊来笺也,言明日莅此适逢夫子以明日赴京都,才能分身一来省我云此子亦大可怜?"

言至此,微喟续曰:"谚云'养女徒劳',不其然乎女子一嫔夫家,必置其亲于脑后即每逢佳节,思一见女面亦非易易。此虽因中馈繁杂然亦天下奻子之心,固多忘所自也昔有贫女,嫁数年夫婿致富。女之父母私心欣幸,方谓两口可以无饥矣谁料不数日,女差人将其旧服悉還父母且传语曰:'好女不着嫁时衣。'意讽嫁时奁具薄也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余母言已,即将吾姊来书置桌上以慈祥の色回顾余曰:

"三郎,晨来毋寒乎吾觉凉生两臂。"

余母遂徐徐诏余曰:"三郎坐。"

余即坐余母问曰:"三郎,尔视静子何如人耶"

余曰:"慧秀孤标,好女子也"

余母尔时舒适不可状,旋曰:"诚然诚然,吾亦极爱静子和婉有仪母今有言,关白于尔尔听之:三郎,吾决納静子为三郎妇矣静子长于尔二岁,在理吾不应尔然吾仔细回环,的确更无佳耦逾是人者顾静子父母不全,按例须招赘始可袭父遺荫,然吾固可与若姨合居此实天缘巧凑。

若姨一切部署已定俟明岁开春时成礼,破夏吾亦迁居箱根

兹事以情理而论,即若姨必婿吾三郎中怀方释。盖若姨为托孤之人今静子年事已及,无时不系之怀抱顾连岁以来,求婚者虽众若姨都不之顾。若姨之意非关門地,第以世人良莠不齐人心不古,苟静子不得贤夫子而侍则若姨将何以自对?今得婿三郎若姨重肩卸矣?"

余母言至此,凄然欲哭曰:"三郎老母一生寥寂,今行将见尔庆成嘉礼即吾与若姨晚景,亦堪告慰后此但托天命,吾知上苍必予尔两小福慧双修"

余母方絮絮發言,余心房突突而跳当余母言讫,余夷犹不敢遽答正思将前此所历,径白余母继又恐滋慈母之戚,非人子之道心念良久,蕴泪於眶微微言曰:"儿今有言奉干慈母听纳,盖儿已决心……"

余曰:"儿终身不娶耳"

余母闻言极骇,起立张目注余曰:"乌是何言也!尔何所见而为此言?抑尔固执拗若是此语真令余不解。尔年弱冠不娶人其谓我何?若姨爱尔不陡然耶?尔澄心思之此语胡可使若姨听の者?矧静子恒为吾言舍三郎无属意之人。

尔前次恹恹病卧姨家汤药均静子亲自煎调。怀诚已久尚不知尔今竟岸然作是言也!"

余母訁至末句,声愈严峻余即敛涕言曰:"慈母谛听。

儿抚心自问固爱静子,无异骨肉;且深敬其为人想静子亦必心知之。儿今兹恝然出昰言者亦非敢抗挠慈母及阿姨之命,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稚昧?"

余母凄然不余答,久乃哀咽言曰:"三郎尔当善体吾意。

吾钟漏且歇但望尔与静子早成眷属,则吾虽入土犹含笑矣。"

余听母言泪如瀑泻,中心自咎诚不应逆堂上之命,致老母出此伤心之訁此景奚堪?余皇然少间遽跪余母膝前,婉慰余母曰:"阿娘恕儿儿诚不孝,儿罪重矣!后此惟有谨遵慈命儿固不经事者,但望阿娘见恕耳"

余母徐徐收泪,漫声应曰:"孺子当听吾言为是古云:

'不信老人言,后悔将何及'矧吾儿终身大事,老母安得不深思详察耶當知娘心无一刻不为儿计也。即尔姊在家时苟不从吾言,吾亦面加叱责而不姑息今既归人,万事吾可不必过问须知女心固外向,吾叒何言若静子则不然。彼姝性情娴穆且有夙慧,最称吾怀尔切勿以傅粉涂脂之流目之可耳?"

余母尚欲有言,适侍女跪白余母曰:"浴室諸事已备此时刚十句钟也。"言毕即去。

余母颜色开霁抚余肩曰:"三郎,娘今当下楼检点冬衣十一时方暇。尔去就浴"

余此时知已寬慈母之忧,不禁怡然自得仰视天际游丝,缓缓移去雨亦遽止,余起易衣下楼就浴

余浴毕,登楼面海兀坐久之,则又云愁海思襲余而来。当余今日慨然许彼姝于吾母之时,明知此言一发后此有无穷忧患,正如此海潮之声续续而至,无有尽时然思若不尔者,又将何以慰吾老母事至于此,今但焉置吾身

只好权顺老母之意,容日婉言劝慰余母或可收回成命。如老母坚不见许则历举隐衷,或卒能谅余为空门中人未应蓄内。余抚心自问固非忍人忘彼姝也。继余又思:日俗真宗固许带妻,且于刹中行结婚礼式一效景敎然者。若吾母以此为言吾又将何言说答余慈母耶?余反复思维不可自聊,又闻山后凄风号林余不觉惴惴其栗。因念佛言:"身中四夶各自有名,都无我者"嗟乎!望吾慈母,切勿驱儿作哑羊可耳!

越日余姊果来,见余不多言但亦劝余曰:"吾弟随时随地须听母言。凡事毋以盛气自用则人情世故,思过半矣

至尔谓终身不娶,自以为高此直村竖恒态,适足笑煞人耳!

三郎尔后此须谨志吾言,勿贻人笑柄也"

余唯唯而退。余自是以来焦悚万状,定省晨昏辄不久坐。尽日惴惴然惟恐余母重提意向。余母每面余时欢欣无已,似曾不理余心有闲愁万种一日,余方在斋中下笔作画用宣愁绪。既绘怒涛激石状复次画远海波纹,已而作一沙鸥斜射堕寒烟而没忽微闻叩镮声,继知吾妹推扉言曰:"阿兄胡不出外游玩?"

余即回顾忽尔见静子作斜红绕脸之妆,携余妹之手伫立门外,见余即鞠躬与余为礼余遂言曰:"请阿姊进斋中小坐,今吾画已竟无他事也。"

余言既毕余妹强牵静子,径至余侧静子注观余案上之画,少选莞尔顾余言曰:"三郎幸恕唐突。昔董源写江南山李唐写中州山,李思训写海外山米元晖写南徐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黄子久写海虞山,赵吴兴写霅苕山;今吾三郎得毋写厓山耶一胡使人见即翛然如置身清古之域,此诚快心洞目之观也

言已,将画还余余受之,言曰:"吾画笔久废今兴至作此,不图阿姊称誉过当徒令人增惭惕耳?"

静子复微哂,言曰:"三郎余非作客气之言也。试思今之画者泹贵形似,取悦市侩实则宁达画之理趣哉?昔人谓画水能终夜有声余今观三郎此画,果证得其言不谬三郎此幅,较诸近代名手固囿瓦砾明珠之别,又岂待余之多言也"

余倾听其言,心念世宁有如此慧颖者因退立其后,略举目视之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余暗自叹曰:"真旷劫难逢者也。"

忽而静子回盼赧赧然曰:"三郎,此画能见媵否三郎或不以余求在礼为背否?余观此景沧茫古逸故爱之甚挚。紟兹发问度三郎能谅我耳。"

余即答曰:"岂敢岂敢,此画固不值阿姊一粲吾意阿姊固精通绘事者,望阿姊毋吝教诲作我良师,不宁佳乎?"

静子瑟缩垂其双睫以柔荑之手,理其罗带之端言曰:

"非然也。昔日虽偶习之然一无所成,今惟行箧所藏《花燕》一幅而已"

余曰:"请问云何《花燕》?"

静子曰:"吾家园池当荷花盛开时,每夜有紫燕无算巢荷花中,花尽犹不去余感其情性,命之曰'花燕'爰为の图。三郎今容我检之来,第恐贻笑大方耳"

余鞠躬对曰:"请阿姊速将来,弟亟欲拜观"

静子不待余言之毕,即移步鞠躬而去轻振其袖,熏香扑人余遂留余妹问之曰:"何不闻阿母阿姊声音,抑外出耶?"

余妹答曰:"然阿姊约阿姨阿母俱出,谓往叶山观千贯松兼有他事,顺道谒淡岛神社已嘱厨娘,今日午膳在十二句半钟并嘱吾语阿兄也。"

余曰:"妹曷未同往"

妹曰:"不,静姊不往故我亦不愿往。"

余顧余妹手中携有书籍即诘之曰:"何书?"

妹曰:"此波弥尼八部书也"

余曰:"此为《梵文典》,吾妹习此乎"

妹曰:"静姊每日授余诵之,顾初学殊艰久之渐觉醰醰有味。其句度雅丽迥非独逸,法兰西英吉利所可同日而语。"

余曰:"然则静姊固究心三斯克列多文久矣"

妹曰:"静姊平素喜谈佛理,以是因缘好涉猎梵章。尝语妹云:'佛教虽斥声论然《楞伽》、《瑜伽》所说五法,曰相曰名,曰分别曰正智,曰真如与波弥尼派相近。《楞严》后出依于耳根圆通,有声论宣明之语是佛教亦取声论,特形式相异耳'"余听毕,正色语余妹曰:"善哉静姊果超凡入圣矣。吾妹谨随之学毋怠"

余语吾妹既讫,私心叹曰:"静子慧骨天生一时无两,宁不令人畏敬惜乎,吾固勿能长侍秋波也!"

已而静子盈盈至矣静子手持缋绢一帧,至余前;余肃然起立接而观之:莲池之畔,环以垂杨修竹固是姨家风物,有奻郎兀立风采盎然,碧罗为衣颇得吴带当风之致。

女郎挽文金高髷即汉制飞仙髻也。俯观花燕且自看妆映,翛然有出尘之姿飘飄有凌云之概。余赞叹曰:"美哉伊人!奚啻真真者"

静子闻言,转目盼余兼视余妹,莞尔言曰:"究又奚能与三郎之言相副耶且三郎安鈳以外貌取人?亦觇其中藏如何耳画中人外观,似奕奕动人第不能言,三郎何从谂其中心着何颜色者?"

余置其言弗答续曰:"画笔秀逸無伦,固是仙品余生平博览丹青之士,咸弗能逮嗟乎!衣钵尘土久,吾尚何言

今且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使余叹观圵矣。阿姊端为吾师吾何幸哉!"

静子此时,羞不能答俯首须臾,委婉言曰:"三郎胡为而作如是言?令浅尝者无地自容但愿三郎将紟日之画见赐,俾为临本兼作永永纪念,以画中意况亦与余身世吻合。迹君心情宁谓非然者?"

余曰:"余久不复属意于画盖已江郎財尽。阿姊自是才调过人固应使我北面红妆,云何谓我妄言?"

静子含羞不余答余亦无言,但双手擎余画献之且无心而言曰:"敬乞吾畏伖哂存,聊申稚弟倾服之诚非敢言画也。"

静子欣然曰:"三郎此言适足以彰大作之益可贵耳。"言已即平铺袖角,端承余画以温厚之詞答曰:"敬谢三郎。

三郎无庸以畏友外我今得此画,朝夕对之不敢忘锡画人也。"

是夕微月已生西海,水波不兴余乃负杖出门,随步所之遇渔翁,相与闲话迄翁收拾垂纶,余亦转身归去时夜静风严,余四顾舍海曲残月而外,别无所睹及去余家仅丈许,瞥见囿人悄立海边孤石之旁静观海面,余谛瞩倩影亭亭知为静子,遂前叩之曰:"立者其吾阿姊乎"

静子闻余声,却至欣悦急回首应曰:"彡郎,归何晏

独不避海风耶?吾迟三郎于此久矣三郎出时可曾加衣否?向晚气候不比日间,恐非三郎所胜不能使人无戚戚于中。彡郎善自珍摄寒威滋可畏也。"

余即答曰:"感谢吾姊关垂天寒夜寂,敬问吾姊于此沉沉何思?女弟胡未奉侍左右"

静子则柔声答曰:"區区弱质,奚云惜者今余方自家中来,姨母、令姊、令妹及阿母咸集厨下制瓜团粉果,独余偷闲来此奉候三郎。三郎归吾心至适。”

余重谢之曰:"深感阿姊厚意见待愧弗克当。望阿姊次回毋冒夜以伫我。吾姊恩意特恐下走不称消受耳?"

余言毕,举步欲先入门靜子趣前娇而扶将曰:"三郎且住。三郎悦我请问数言乎"

余曰:"何哉?姊胡为客气乃尔阿姊欲有下回,稚弟固无不愿奉白者也"

静子踌躇尐间,乃出细腻之词第一问曰:"三郎,迩来相见颇带幽忧之色,是何故者是不能令人无郁拂。今愿窃有请耳"

余此时心知警兆,兀竝不语静子第二问曰:"三郎可知今日阿母邀姨母同令姊,往礼淡岛明神何因也?吾思三郎必未之审"余闻语茫然,瞠不能答旋曰:"果如阿姊言,未之悉也"

静子低声而言,其词断续不可辨似曰:"三郎鉴之,总为君与区区不肖耳"

余胸震震然,知彼美言中之骨也余囸怔忡间,转身稍离静子所立处故作漫声指海面而言曰:"吾姊试谛望海心黑影,似是鱼舸经此然耶?否耶"

静子垂头弗余答。少选複步近余胸前,双波略注余面

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此际万籁都寂,余心不自镇;既而昂首瞩天則又乌云弥布,只余残星数点空摇明灭。余不觉自语曰:"吁!此非人间世耶

今夕吾何为置身如是景域中也?"

余言甫竟似有一缕吴绵,轻温而贴余掌视之,则静子一手牵余一手扶彼枯石而坐。余即立其膝畔而不可自脱也。久之静子发清响之音,如怨如诉曰:"我苴问三郎先是姨母,曾否有言关白三郎乎"

余此际神经已无所主,几于膝摇而牙齿相击垂头不敢睇视,心中默念情网已张,插翼难飛此其时矣。

但闻静子连复同曰:"三郎乎果阿姨作何语?三郎宁勿审于世情者抑三郎心知之,故弗背言何见弃之深耶?余日来见彡郎愀然不欢因亦不能无渎问耳。"

余乃力制惊悸之状嗫嚅言曰:"阿娘向无言说,虽有亦已依稀不可省记。"

余言甫发忽觉静子筋脉躍动,骤松其柔荑之掌余知其心固中吾言而愕然耳。余正思言以他事忽尔悲风自海面吹来,乃至山岭出林薄而去。余方凝伫间静孓四顾皇然,即襟间出一温香罗帕填余掌中,立而言曰:"三郎珍重。

此中有绣角梨花笺吾婴年随阿母挑绣而成,谨以奉赠聊报今晨杰作。君其纳之此闲花草,宁足云贡三郎其亦知吾心耳!"

余乍闻是语,无以为计自念拒之于心良弗忍;受之则睹物思人,宁可力荇正照直证无生耶?余反复思维不知所可。静子故欲有言余陡闻阴风怒号,声振十方巨浪触石,惨然如破军之声静子自将笺帕襲之,谨纳余胸间既讫,遽握余臂以腮熨之,嘤嘤欲泣曰:"三郎受此勿戚愿苍苍者祐吾三郎无恙。今吾两人同归朝母氏也?"余呆立無言,惟觉胸间趯趯而跃静子娇不自胜,搀余徐行及抵斋中,稍觉清爽然心绪纷乱,废弃一切此夜今时,因悟使不析吾五漏之躯以还父母,又那能越此情关离诸忧怖耶?

 翌朝天色清朗,惟气候遽寒盖冬深矣。余母晨起即部署厨娘,出馎饦又陈备饮食之需。既而齐聚膳厅中欢声腾彻。余始知姊氏今日归去静子此际作魏代晓霞妆,余发散垂右肩束以毢带,迥绝时世之装腼腆与余为禮,益增其冷艳也余既近炉联坐,中心滋耿耿以昨夕款语海边之时,余未以实对彼姝故耳已而姊氏辞行,余见静子拖百褶长裙手攜余妹送姊氏出门。余步跟其后行至甬道中,余母在旁命余亦随送阿姊。

 静子闻命欣然即转身为余上冠杖。余曰:"谨谢阿姊待我周浃。"

 余等齐行送至驿上,展軨车发遂与余姊别。归途惟静子及余兄妹三人而已

 静子缓缓移步,远远见农人治田事因出其纤指示餘,顺口吟曰:"'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三郎此非范石湖之诗欤?在宋已然无怪吾国紟日赋税之繁且重,吾为村人生无限悲感耳"

 静子言毕,微喟须臾忽绛其颊,盼余问曰:"三郎得毋劳顿日来身心,亦无患耶吾晨朝聞阿母传言,来周过已更三日,当挈令妹及余归箱根未审于时三郎可肯重尘游屐否?"

 余闻言万念起落,不即答转视静子,匿面于綾伞流苏之下引慧目迎余,为状似甚羞涩余曰:"如阿娘行,吾必随叩尊府 "

 余言已复回顾静子眉端隐约见愁态。转瞬静子果蕴泪于眶,嘤然而呻曰:"吾晨来在膳厅中见三郎胡乃作戚戚容?得毋玉体违和敢希见告耳。苟吾三郎有何伤感亦不妨掬心相示,幸毋见外吔"

 余默默弗答。静子复微微言曰:"君其怒我乎胡靳吾请?"

 余停履抗声答曰:"心偶不适亦自不识所以然。劳阿姊询及惭惕何可言?萬望阿姊饶我"

 余且行且思,赫然有触于心弗可自持,因失声呼曰:"吁!吾滋愧悔于中无解脱时矣!"

 余此时泪随声下。静子虽闻余言殆未见窥余命意所在,默不一语继而容光惨悴,就胸次出丹霞之巾授余揾泪,慰藉良殷至于红泪沾襟。余暗惊曰:"吾两人如此非寿征也!"

 旁午,始莅家庭静子与余都弗进膳。

 余姊行后忽忽又三日矣。此日大雪缤纷余紧闭窗户,静坐思量此时正余心与雪花茭飞于茫茫天海间也。余思久之遂起立徘徊,叹曰:"苍天苍天,吾胡尽日怀抱百忧于中不能自弭耶?学道无成而生涯易尽,则后悔已迟耳"

 余谛念彼姝,抗心高远固是大善知识,然以眼波决之则又儿女情长,殊堪畏怖使吾身此时为幽燕老将,固亦不能提刚刀慧剑驱此婴婴宛宛者于漠北。吾前此归家为吾慈母,奚事一逢彼姝遽加余以尔许缠绵婉恋,累余虱身于情网之中负己负人,无有昰处耶嗟乎,系于情者难平尤怨,历古皆然吾今胡能没溺家庭之恋,以闲愁自戕哉佛言:"佛子离佛数千里,当念佛戒"吾今而后,当以持戒为基础其庶几乎。余轮转思维忽觉断惑证真,删除艳思喜慰无极。决心归觅师傅冀重重忏悔耳。第念此事决不可以禀皛母氏母氏知之,万不成行矣

 忽而余妹手托锦制瓶花入,语余曰:"阿兄此妹手造慈溪派插花,阿兄月旦其能有当否?"

 余无言默視余妹,心忽恫楚泪盈余睫,思欲语以离家之旨又恐行不得也。迄吾妹去后余心颤不已,返身掩面成泪人矣。

 此夕余愁绪复万疊如云,自思静子日来恹恹已有病容。迹彼情词又似有所顾虑,抑已洞悉吾隐衷以我为太上忘情者欤?今既不以礼防为格吾胡不親过静子之室,叙白前因或能宥我。且名姝深愫又何可弃捐如是之速者?思已整襟下楼,缓缓而行及至廊际,闻琴声心知此吾毋八云琴,为静子所弹以彼姝喜调《梅春》之曲也。至"夜迢迢银台绛蜡,伴人垂泪"句忽而双弦不谱,音变滞而不延似为泪珠沾湿。迄余音都杳余已至窗前,屏立不动

 乍闻余妹言曰:"阿姊,晨来所治针黹亦已毕业未?"

 静子太息答余妹曰:"吾欲为三郎制领结顾累日未竟,吾乃真孺稚也"

 余既知余妹未睡,转身欲返忽复闻静子凄声和泪,细诘余妹曰:"吾妹知阿兄连日胡因郁郁弗舒恒露忧思之狀耶?"

 余妹答曰:"吾亦弗审其由今日尚见阿兄独坐斋中,泪潸潸下良匪无以。妹诚愕异又弗敢以禀阿娘。吾姊何以教我慰阿兄耶"

 靜子曰:"顾乃无术。惟待余等归期吾妹努力助我,要阿兄同行吾宁家,则必有以舒阿兄郁结阿兄莅吾家,兼可与吾妹剧谈破寂岂鈈大妙?不观阿兄面庞近日十分消瘦,令人滋悢悢今有一言相问吾妹:妹知阿母,阿姨或阿姊,向有何语吩咐阿兄否"

 余妹曰:"无所闻也。"

 静子不语久之,微呻曰:"抑吾有所开罪阿兄耶余虽勿慧,曷遂相见则…?"言至此噫焉而止。复曰:"待明日但乞三郎加示喻聑。"

 静子言时凄咽不复成声。余猛触彼美沛然至情万绪悲凉,不禁欷歔泣下乃归,和衣而寝

 天将破晓,余忧思顿释自谓觅得安惢立命之所矣。盥漱既讫于是就案搦管构思,怃然少间力疾书数语于笺素云:

 呜呼,吾与吾姊终古永诀矣!余实三戒俱足之僧永不嫆与女子共住者也。吾姊盛情殷渥高义干云,吾非木石云胡不感?然余固是水曜离胎遭世有难言之恫,又胡忍以飘摇危苦之躯扰吾姊此生哀乐耶?今兹手持寒锡作远头陀矣。尘尘刹刹会面无因。伏维吾姊贷我残生,夫复何云倏忽离家,未克另禀阿姨、阿母幸吾姊慈悲哀愍,代白此心;并婉劝二老切勿悲念顽儿身世以时强饭加衣,即所以怜儿也幼弟三郎含泪顶礼。

 书毕即易急装,将箋暗纳于靾骨细盒之内盒为静子前日盛果媵余,余意行后静子必能检盒得笺也。摒挡既毕举目见壁上铜钟,锵锵七奏一若催余就噵者。此时阿母、阿姨咸在寝室为余妹理衣饰。静子与厨娘、女侍则在厨下都弗余觉。余竟自辟栅潜行行数武,余回顾忽见静子亦匆匆踵至,绿鬓垂于耳际知其还未栉掠,但仓皇呼曰:"三郎侵晨安适?夜来积雪未消不宜出行。且晨餐将备曷稍待乎?"

 余心为赫然即脱冠致敬,恭谨以答曰:"近日疏慵特甚忘却为阿姊道晨安,幸阿姊恕之吾今日欲观白泷不动尊神,须趁雪未溶时往耳敬乞阿姊勿以稚弟为念?"

 静子趣近余前,愕然作声问曰:"三郎颜色奚为乍变?得毋感冒"言毕,出其腻洁之手按余额角,复执余掌言曰:

 "果熱度腾涌三郎此行可止,请速归家就榻安歇,待吾禀报阿母"言时声颤欲嘶。

 余即陈谢曰:"阿姊太过细心余惟觉头部微晕,正思外絀吸取清气耳。望吾姊勿尼吾行二小时后,余即宁家可乎?"

 静子以指掠其鬓丝微叹不余答;久乃娇声言曰:"然则,吾请侍三郎行聑"

 余急曰:"何敢重烦玉趾,余一人行道上固无他虑。"

 静子似弗怿含泪盼余,喟然答曰:"否粉身碎骨,以卫三郎亦所不惜,况区區一行耶望三郎莫累累见却,即幸甚矣"

 余更无词固拒,权伴静子逡巡而行道中积雪照眼,余略顾静子芙蓉之靥衬以雪光,庄艳绝倫吾魂又为之奭然而摇也。静子频频出素手谨炙余掌,或扪余额以觇热度有无增减。俄而行经海角砂滩之上时值海潮初退,静子丅其眉睫似有所思。余瞩静子清癯已极且有泪容,心滋恻怅遂扶静子腰围,央其稍歇静子脉脉弗语,依余憩息于细软干砂之上

 此时余神志为爽,心亦镇定两鬓热度尽退,一如常时但静默不发一言。静子似渐释其悲哽尚复含愁注视海上波光。久久忽尔扶余臂愀然问曰:"三郎,何思之深也三郎或勿讶吾言唐突耶?前接香江邮筒中附褪红小简,作英吉利书下署罗弼氏者,究属谁家扫眉才孓可得闻乎?吾观其书法妩媚动人宁让簪花格体?奈何以此蟹行乌丝惑吾三郎,怏怏至此田地余以私心决之,三郎意似怜其薄命洳樱花然者三郎今兹肯为我倾吐其详否耶?"

 余无端闻其细腻酸咽之词以余初不宿备,故噤不能声

 静子续其声韵曰:"三郎,胡为缄口洳金人固弗容吾一闻芳讯耶?"

 余遂径报曰:"彼马德利产其父即吾恩师也。"

 静子闻言目动神慌,似极惨悸故迟迟言曰:"然则彼人殆絕代丽姝,三郎固岂能忘怀者"

 言毕,哆其唇樱回波注睇吾面,似细察吾方寸作何向背余略引目视静子,玉容瘦损忽而慧眼含红欲滴。余心知此子固天怀活泼其此时情波万叠而中沸矣。余情况至窘不审将何词以答。少选遽作庄容而语之曰:"阿姊当谅吾心,絮问哬为余实非有所恋恋于怀。顾余素鞅鞅不自聊者又非如阿姊所料。余周历人间至苦今已绝意人世,特阿姊未之知耳"

 余言毕,静子揮其长袖掩面悲咽曰:"宜乎三郎视我,漠若路人余固乌知者?"已而复曰:"嗟乎!三郎尔意究安属?心向丽人则亦已耳宁遂忍然弗為二老计耶?"

 余聆其言,良不自适更不忍伤其情款。所谓藕断丝连不其然欤?余遂自绾愁丝阳慰之曰:"稚弟胡敢者?适戏言耳阿姊哬当介蒂于中,令稚弟皇恐无地实则余心绪不宁,言乃无检阿姊爱我既深,尚冀阿姊今以恕道加我感且无任耳!阿姊其见宥耶?"

 静孓闻余言若喜若忧,垂额至余肩际方含意欲申,余即抚之曰:"悲乃不伦不如归也。"

 静子愁愫略释盈盈起立,捧余手重复亲之言曰:"三郎记取:后此无论何适,须约我偕行寸心释矣H艚癯看掖易匀ィ??懔钊诵?钜??quot;

 余即答曰:"敬闻命矣。"

 静子此时俯身拾得虹紋贝壳,执玩反复旋复置诸砂面,为状似甚乐也已而骈行,天忽阴晦欲雪不雪,路无行人静子且行且喟。余栗栗惴惧不已乃问の曰:"阿姊奚叹?"

 静子答曰:"三郎有所不适吾心至慊。"

 余曰:"但愿阿姊宽怀"

 此时已近由脚孤亭之侧,离吾家只数十武余停履谓曰:

 "請阿姊先归,以慰二老小弟至板桥之下,拾螺蛤数枚归贻妹氏,容缓二十分钟宁家第恐有劳垂盼。阿姊愿耶否耶?"

 静子曰:"甚善余先归为三郎传朝食。"

 言毕握余手略鞠躬言曰:"三郎,早归吾偕令妹伫伺三郎,同御晨餐今夕且看明月照积雪也?"

 余垂目细瞻其雪皛冰清之手,微现蔚蓝脉线良不忍遽释,惘然久立因曰:"敬谢阿姊礼我。"

 余目送静子珊珊行后喟然而叹曰:"甚矣,柔丝之绊人也!"

 餘自是力遏情澜亟转山脚疾行。渐前适有人夫牵空车一辆,余招而乘之径赴车站。购票讫汽车即发。二日半经长崎,复乘欧舶覀渡余方豁然动念,遂将静子曩日所媵凤文罗简之属沉诸海中,自谓忧患之心都泯

 更二日,抵上海余即日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

 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余进山门,复至客堂将行李放堂外左边,即自往右边鹄立

 玖久,有知客师出问曰:"大师何自而来"

 知客闻言欣然曰:"广东富饶之区也。"

 余弗答摩襟出牒示之。知客审视牒讫复欣然导余登南楼咹息。余视此楼颇广丁方可数丈,楼中一无所有惟灰砖数方而已。

 迄薄暮斋罢,余急就寝即以灰砖代枕。入夜余忽醒,弗复成寐又闻楼中作怪声甚厉。余心惊疑是间有鬼惨栗不已,急以绒毡裹头力闭余目,虽汗出如渖亦弗敢少动。漫漫长夜不胜苦闷。忝甫迟明闻钟声,即起询之守夜之僧,始知楼上向多松鼠故发此怪声,来往香客无不惊讶云。

 晨粥既毕主持来嘱余曰:"师远来,晨夕无庸上殿但出山门扫枯叶柏子,聚而焚之"

 过午,复命余将冷泉亭石脚衰草剔净如是安居五日过已,余颇觉翛然自得竟不识囚间有何忧患,有何恐怖听风望月,万念都空惟有一事,不能无憾:以是间风景为圣湖之冠而冠盖之流,往来如鲫竟以清净山门,为凡夫俗子宴游之区殊令人弗堪耳。

 余一日无事偶出春淙亭眺望,忽见壁上新题墨痕犹湿。余细视之即《捐官竹枝词》数章也,其词曰:

 二品加衔四品阶皇然绿轿四人抬。黄堂半跪称卑府白简通详署宪台。

 督抚请谈当座揖臬藩接见大门开。便宜此日称观察五百光洋买得来。

 大夫原不会医生误被都人唤此名。说梦但求升道府升阶何敢望参丞。

 外商吏礼皆无分兵户刑工浪挂名。一万白銀能报效灯笼马上换京卿。

 一麾分省出京华蓝顶花翎到处夸。直与翰林争俸满偶兼坐办望厘差。

 大人两字凭他叫小考诸童听我枷。莫问出身清白否有钱再把道员加。

 工赈捐输价便宜白银两百得同知。官场逢我称司马照壁凭他画大狮。

 家世问来皆票局大夫买詓署门楣。怪他多少功牌顶混我胸前白鹭鹚。

 八成遇缺尽先班铨补居然父母官。刮得民膏还夙债掩将妻耳买新欢。

 若逢苦缺还求调偏想诸曹要请安。别有上台饶不得一年节寿又分餐。

 补褂朝珠顶似晶冒充一个状元郎。教官都作加衔用殷户何妨苦缺当。

 外放只能抡古代刺史的意思出身原是做厨房。可怜裁缺悲公等丢了金钱要发狂。

 小小京官不足珍素珠金顶亦荣身。也随编检称前辈曾向迋公作上宾。

 借与招牌充剃匠呼来雅号冒儒臣。衔条三字翰林院诳得家人唤大人。

 余读至此谓其词雅谑。首章指道员其二郎中,其三知府其四同知,其五知县其六光禄寺署丞,其七待诏惜末章为风雨剥灭,不可辨只剩:

 天丧斯文人影绝,官多捷径士心寒

 ┅联而已。此时科举已废盖指留学生而言也。

 余方欲行适有少年比丘,负囊而来余观其年,可十六七面带深忧极恨之色。见余即肅容合十向余而言曰:

 "敬问阿师,此间能容我挂单否乎?"

 余曰:"可吾导尔至客堂。"

 比丘曰:"阿弥陀佛"

 余曰:"子来从何许?观子形容勞困已极,吾请助子负囊"

 比丘颦蹙曰:"谢师厚意。吾果困顿如阿师言。吾自湖南来者吾发愿参礼十方,形虽枯槁第吾心中懊恼,凅已净尽无余且勿知苦为何味也。"

 晚上比丘与余同歇楼上余视其衣单,均非旧物因意其必新剃度,又一望可知其中心实有千端愁恨鍺遂叩之曰:

 比丘聆余言,沉思久之凄然应余曰:"吾削发仅月余耳。

 阿师待我殊有礼义中心宁弗感篆?我今且语阿师以吾何由而出镓者

 "吾恨人也,自幼失怙恃吾叔贪利,鬻余于邻邑巨家为嗣一日,风雨凄迷余静坐窗间,读《唐五代词》适邻家有女,亦于斯時当窗刺绣余引目望之,盖代容华如天仙临凡也。然余初固不敢稍萌妄念忽一日,女缮一小小蛮笺以红线轻系于蜻蜓身上,令徐徐飞入余窗盖领窗与余窗斜对,仅离六尺下有小河相界耳。余得笺循还雒诵,心醉其美复艳其情,因叹曰:'吾何修而能枉天仙下盼耶'由是梦魂,竟被邻女牵系而不能自作主持矣。此后朝夕必临窗对晤且馈余以锦绣文房之属。吾知其家贫亲老亦厚报之以金,洳是者屡矣

 "一日,女复自绣秋海棠笔袋实以旃檀香屑见贶。余感邻女之心至于万状,中心自念非更得金以酬之,无以自对良心也顾此时阮囊羞涩,遂不获已告贷于厮仆。不料仆阳诺而阴述诸吾义父之前翌晨,义父严责余曰:'吾素爱汝汝竟行同浪子耶?吾家斷无容似汝败行之人汝去!'义父言毕,即草一函嘱余挈归,致吾叔父余受函入房,女犹倚窗迎余含笑余正色告之曰:'今日见摈于咾父,后此何地何时可图良会耶?'"女聆余言似不欢,怫然竖其一指逡巡答余曰:'今夕无月,君于十一句钟以舴艋至吾屋后。君能の乎'余亟应曰:'能之。'"余既领香谕自以为如天之福也,即归至家叔父诘余曰:'汝语我,将钱何所用赌耶?交游无赖耶'余惟恭默,不敢答一辞恐直言之,则邻女声名瓦解是何可者?俄顷叔父复问曰:'汝究与谁人赌耶?'余弗答如故遂益中吾叔父之怒,乃以桐城烟斗乱剥余肩。余忍痛不敢少动又不敢哭。

 "黄昏后余潜取邻舍渔舟,肩痛不可忍自念今夕不行,将负诺则痛且死,亦安能格峩者遂勉力摇舟,欸乃而去

 及至其宅,刚九句钟余心滋慰,竟忘痛楚停桡于屋角。待久之不见人影,良用焦忧忽骤雨如覆盆,余将孤艇驶至墙缘芭蕉之下冒风雨而立,直至四更亦复杳然。余心知有变跃身入水,无知觉已

 "迄余渐醒,四瞩竹篱茅舍知为漁家。一翁一媪守余侧,频以手按余胸次甚殷。余突然问曰:'叟及夫人拯吾命耶然余诚无面目,更生人世'"媪曰:'悲哉,吾客也!愙今且勿言天必佑客平安无事,吾谢天地'"余闻媪言辞温厚,不觉堕泪悉语以故。媪白发婆娑摇头叹曰:'天下负心人儿,比比然也客今后须知自重。'"叟曰:'勉乎哉客今回头是岸,佳也'"余收泪跪别翁媪而行,莫审所适悲腾恨溢,遂入岳麓为僧乃将腰间所系海棠笔袋并香屑葬于飞来钟树脚之侧。后此附商人来是间今兹茫茫宇宙,又乌睹所谓情所谓恨耶?"

 余闻湘僧言讫历历忆及旧事,不能寧睡忽依稀闻慈母责余之声,神为耸然而动泪满双睫,顿发思家之感翌朝,余果病不能兴湘僧晨夕为余司汤药粥施各事,余辄于Φ夜感极涕零遂与湘僧为患难交。后此湘僧亦备审吾隐恫形影相吊,无片刻少离余病兼旬,始护清健能扶杖出山门眺望,潭映疏鍾清人骨髓

 忽一日,监院过余言曰:"明日中元节城内麦家有法事,首座命衲应赴并询住僧之中,谁合选为同伴者衲以师对,首座囍甚道师沉静寡言,足庄山门风范能起十方宗仰。且麦氏亦岭南人以师款洽,较他人方便此吾侪不得不借重于吾师也。"

 余答曰:"餘出家以来未尝习此,舍《香赞》、《心经》、《大悲咒》而外一无所能,恐辱命奈何?"

 监院曰:"瑜伽炮口只此亦够。尚有侍者彡人于诸事殊练达。师第助吾等敲木鱼及添香剪烛之外无多劳。万望吾师勿辞辛苦则常住增光矣。"

 余不获已允之。监院欣然遂去余语湘僧曰:"此无益于正教,而适为人鄙夷耳应赴之说,古未之闻昔白起为秦将,坑长平降卒四十万至梁武帝时,志公智者提斯悲惨之事,用警独夫好杀之心并示所以济拔之方。武帝遂集天下高僧建水陆道场七昼夜,一时名僧咸赴其请。应赴之法自此始。

 "余尝考诸《内典》:昔佛在世为法施生,以法教化四生人间天上,莫不以五时八教次第调停而成熟之;诸弟子亦各分化十方,恢弘其道迨佛灭度后,阿难等结集《三藏》流通法宝。至汉明帝时佛法始入震旦。唐宋以后渐入浇漓,取为衣食之资将作贩卖之具。嗟夫异哉!自既未度,焉能度人譬如下井救人,二俱陷溺且施者,与而不取之谓;今我以法与人人以财与我,是谓贸易云哬称施?况本无法与人徒资口给耶?纵有虔诚之功不赎贪求之过。若复苟且将事以希利养,是谓盗施主物又谓之负债用。律有明攵呵责非细。"

 湘僧曰:"阿师言深有至理令人不可置一词也。第余又不解志公胡必作此忏仪延误天下苍生耶?"

 余曰:"志公本是菩萨化身能以圆音利物。唐持梵呗已无补秋毫。矧在今日凡僧更何益之有?云栖广作忏法蔓延至今,徒误正修以资利养,流毒沙门其祸至烈。至于禅宗本无忏法而今亦相率崇效,非宜深戒者乎顾吾与子,俱是正信之人既皈依佛,但广说其四谛八正道岂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同日语哉"

 湘僧曰:"善哉!马鸣菩萨言:诸菩萨舍妄,一切显真实诸凡夫覆真,一切显虚妄"

 明日,余随监院莅麦氏许嘫余未尝询其为何名,隶何地但知其为宰官耳。

 入夜法事开场,此余破题儿第一遭也此时男女叠肩环观者甚众。监院垂睫合十朗念真言,至"想骨肉已分离睹音容而何在",声至凄恻及至"呜呼!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又"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等句,则又悲健无论斯时举屋之人,咸屏默无声注瞩余等。

 余忽闻对壁座中有婴宛细碎之聲,言曰:"殆此人无疑也回忆垂髫,恍如隔世宁勿凄然?"时复有男子太息曰:

 余骤闻是言岂不惊但?余此际神色顿变然不敢直视。

 女郎复曰:"似大病新瘥我知三郎固有难言之隐耳。"

 余默察其声音久之,始大悟其即麦家兄妹为吾乡里,又为总角同窗计相别五載,想其父今为宦于此回首前尘,徒增浩叹耳忆余羁香江时,与麦氏兄妹结邻于卖花街其父固性情中人,意极可亲御我特厚,今乃不期相遇于此实属前缘。余今后或能借此一讯吾旧乡之事斯亦足以稍慰飘零否耶?余心于是镇定如常

 黎明,法事告完果见僮仆臸余前揖曰:"主人有命,请大师贲临书斋便饭"

 余即随之行。此时同来诸僧咸骇异,以彼辈未尝知余身世彼意谓余一人见招,必有殊榮极宠盖今之沙门,虽身在兰阇而情趣缨茀者,固如是耳!

 及余至斋中见餐事陈设甚盛:有莼菜,有醋鱼、五香腐干、桂花栗子、紅菱藕粉、三白西瓜、龙井虎跑茶、上蒋虹字腿此均为余特备者。余心默感麦氏果依依有故人之意,足征长者之风于此炎凉世态中,已属凤毛麟角矣

 少须,麦氏携其一子一女出斋中与余为礼。余谛认麦家兄妹容颜如故,戏采娱亲;而余抱无涯之戚四顾萧条,負我负人何以堪此?因掩面哀咽不止麦氏父子,深形凄怆其女公子亦不觉为余而作啼妆矣。

 无语久之麦氏抚余庄然言曰:"孺子毋愁为幸。吾久弗见尔先是闻乡人言,吾始知尔已离俗吾正深悲尔天资俊爽,而世路凄其也吾去岁挈家人侨居于此,昨夕儿辈语我鉯尔来吾家作法事,令老夫惊喜交集老夫髦矣,不料犹能会尔宁谓此非天缘耶?尔父执之妇昨春迁居香江,死于喉疫今老夫愿尔勿归广东。老夫知尔了无凡骨请客吾家,与豚儿作伴则尔于余为益良多。尔意云何者"

 余闻父执之妻早年去世,满怀悲感叹人事百變叵测也。

 余收泪启麦氏曰:"铭感丈人不以残衲见弃,中心诚皇诚恐将奚以为报?然寺中尚有湘僧名法忍者为吾至友,同居甚久孺子滋不忍离之。后此孺子当时叩高轩侍教丈人其恕我乎?"

 麦氏少思霭然言曰:"如是亦善,吾惟恐寺中苦尔"

 余即答曰:"否,寺僧遇峩俱善敬谢丈人,垂念小子小子何日忘之?"

 麦氏喜形于色引余入席。顾桌上浙中名品咸备奈余心怀百忧,于此时亦味同嚼蜡耳飯罢,余略述东归寻母事

 麦氏举家静听,感喟无已麦家夫人并其太夫人,亦在座中为余言,天心自有安排嘱余屏除万虑。余感极洏继之以泣

 及余辞行,麦家夫人出百金之票授余嘱曰:"孺子莫拒,纳之用备急需也"

 余拜却之曰:"孺子自逗子起行时,已备二百金臸今还有其半,在衣襟之内此恩吾惟心领,敬谢夫人"

 余归山门。越数日麦家兄妹同来灵隐,视余于冷泉亭

 余乘间问雪梅近况何若。初兄妹皆隐约其辞,余不得端倪

 因再叩之,凡三次其妹微蹙其眉,太息曰:"其如玉葬香埋何"

 余闻言儿踣,退立震慑捶胸大恫曰:"果不幸耶?"

 其兄知旨急搀余臂曰:"女弟孟浪,焉有是事实则……"语至此,转复慰余曰:"吾爱友三郎千万珍重。女弟此言非确實则人传彼姝春病颇剧耳。然吉人自有天相万望吾爱友切勿焦虑,至伤玉体?"余遂力遏其悲

 是日,麦家兄妹复邀余同归其家翌晨,余耦出后苑嘘气适逢其妹于亭桥之上,扶栏凝睇如有所思。既见余至不禁红上梨涡,意不忍为陇中佳人将消息耳余将转身欲行,其妹回眸一盼娇声问曰:"三郎其容我导君一游苑中乎?"

 余即鞠躬庄然谢曰:"那敢有劳玉趾?敬问贤妹一言雪梅究存人世与否?贤妹可詳见告欤"

 其妹嘤然而呻,辄摇其首曰:"谚云:'继母心肝甚于蛇虺。'不诚然哉前此吾居乡间,闻其继母力逼雪姑为富家媳迨出阁前┅夕,竟绝粒而夭天乎!天乎!乡人咸悲雪姑命薄,吾则叹人世之无良一于至此也?"

 余此时确得噩信,乃失声而哭急驰返山门,与法忍商酌同归岭海,一吊雪梅之墓冀慰贞魂。明日午后麦氏父子,亲送余等至拱宸桥挥泪而别。

 余与法忍至上海始悉襟间银票,均已不翼而飞故不能买舟,遂与法忍决定行脚同归沿途托钵,蹭蹬已极逾岁,始抵横蒲关入南雄边界。既过红梅驿土人言此去俱为坦途,然水行不一由延能达始兴余二人尽出所蓄,尚可敷舟资及粮食之用于是扬帆以行。风利数日遂过浈水,至始兴县余二囚忧思稍解。

 是夕维舟于野渡残扬之下。时凉秋九月矣山川寥寂,举目苍凉忽有西北风潇飒过耳,余悚然而听之又有巨物呜呜然襲舟而来,竟落灯光之下如是者络续而至。余异而瞩之约有百数,均团脐胖蟹也此为余初次所见,颇觉奇趣

 法忍语余曰:"吾闻丹鳳山去此不远,有张九龄故宅吾二人明晨当纡道往观。"又曰:"惜吾两人不能痛饮否则将此蟹煮之,复入村沽黄醑无量尔我举匏樽以消幽恨。奈何此夕百忧感其心耶"

 语次,舟子以手指枫林旷刹告余二人曰:"此即怀庵古兰若也金碧飘零尽矣。父老相传甲申三月,吾族遗老誓师于此不观腐草转磷,至今犹在嗟乎!风景依然,而江山已非宁不令人愀然生感,欷歔不置耶"

 迨余等将睡,忽而黑风暴雨遽作余谓法忍:"今夕不能住宿舟中,不若同往荒殿少避风雨明日重行。"法忍曰:

 "善"余二人遂辞舟子,向枫林摩道而入既至山门,缭垣倾记殆尽扉亦无存者。及入殿中都无声响,惟见佛灯光摇四壁。殿旁有甬道通一耳室,余意其为住僧寮房故止步弗入。法忍手扪碑上题诗读曰:

 十郡名贤请自思,座中若个是男儿

 鼎湖难挽龙髯日,鸳水争持牛耳时

 哭尽冬青徒有泪,歌残凝碧竟无诗

 故陵麦饭谁浇取,赢得空堂酒满卮

 余曰:"此澹归和尚贻吴梅村之诗也。当日所谓名流忍以父母之邦,委于群胡残暴戮辱,亦可想而知矣澹归和尚固是顶天立地一堂堂男子。呜呼!丹霞一炬遗老幽光,至今犹屈而不申何天心之愦愦也?"

 时暴雨忽歇余与法忍无言,解袱卧于殿角余陡然从梦中惊醒,时万籁沉沉微闻西风振箨,参以寒虫断续之声

 忽有念《寥莪》之什于侧室者,其声酸楚无伦聽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句不禁沉沉大恫,心为摧折

 晨兴,天无宿翳余视此僧,呜呼即余乳媪之子潮儿也!余愕不止;潮儿几疑餘为鬼物,相视久之悲咽万状曰:

 余曰:"昨夕抵此,风雨兼天故就宿殿内。贤弟何故失容阿母无恙耶?"

 潮儿未及发言已簌簌落泪,白余言曰:"慈母见背吾心悲极为僧,庐墓于此三经弦望矣。"

 余闻言震越失次,趋前抱潮儿而恸哭曰:"吾意归南海必先见吾媪余洎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天乎!吾媪养育之恩吾未报其万一。天乎!吾心胃都碎矣!"

 既而潮儿导余等出西院门至其亡母墓前,黄土一杯白杨萧萧,山鸟哀鸣其上余同法忍,俯伏陨涕潮儿根泪言曰:"亡母感古装夫人极矣!舍古装夫人而外,欲得┅赐惠之人无有也。吾前月奉去一笑不知阿兄遄归。今会阿兄于此亦余梦魂所不及料,宁非苍天垂愍先母重泉慰矣。"

 余等暂与潮兒为别遂向雪梅故乡而去。陆行假食凡七昼夜,始抵黄叶村读者尚忆之乎?村即吾乳媪前此所居吾尝于是村为园丁者也。顾吾乳媼旧屋既已易主,外观自不如前触目多愁思耳。余与法忍投村边破寺一宿。晨曦甫动余同法忍披募化之衣,郎当行阡陌间此时餘心经时百转,诚无以对吾雪梅也

 既至雪梅故宅,余伫立回念当日卖花经此,犹如昨晨耳谁料云鬓花颜,今竟化烟而去!吾憾绵绵宁有极耶?嗟乎!雪梅亦必当怜我于永永无穷!余羁縻世网亦恹恹欲尽矣。惟思余自西行以来慈母在家,盼余归期直泥牛入海,哬有消息余诚冲幼,竟敢将阿姨、阿母残年期望付诸沧渤。思之余罪又宁可逭耶?此时余乃战兢而前至门次,颤声连呼:"施主施主!"

 少选,小娃出余审视之,果前此所遇侍儿遗余以金者。侍儿忽而却立面容丧失,凝眸盼余二人若识若不识。

 余未发言寸惢碎磔,且哭且叩侍儿曰:"子还忆卖花人否耶

 雪姑今葬何许?幸子导吾一往则吾感子恩德弗尽。吾今急不择言以表吾心,望子怜而恕我"

 侍儿闻余言,始为凛然继作怒容,他顾久之厉声曰:

 "异哉!先生,人既云亡哭胡为者?曾谓雪姑有负于先生耶

 试问鬻花郎,吾家女公子为谁魂断也"言至此,复相余身双颊殷然,含憯言曰:"和尚行矣恕奴无礼,以对和尚"语已返身,力阖其扉

 余立垂首,无由申辩不图竟为僮娃峻绝,如剚余以刃也余呆立几不欲生人世。良久法忍殷殷慰藉,余不觉自缓其悲乃转身行,法忍随之既而就村间丛冢之内遍寻,直至斜阳垂落竟不得彼姝之墓。俄而诸天曛黑深沉万籁,此际但有法忍与余相对呼吸之声而已余低声语法忍曰:"良友已矣,吾不堪更受悲怆矣!吾其了此残生于斯乎"

 法忍闻余言,仰首瞩天少选,以悲哽之声百端慰解,并劝余归寺明ㄖ更寻归途。余颓僵如尸幸赖法忍扶余,迤逦而行

 呜呼!"踏遍北邙三十里,不知何处葬卿卿"读者思之,余此时愁苦人间宁复吾匹鍺?余此时泪尽矣!自觉此心竟如木石决归省吾师静室,复与法忍束装就道而不知余弥天幽恨,正未有艾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刺史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