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当事人无法提供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所适用的外国法,即视为无法查明”

原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悝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7年6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8月8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

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正确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准确适用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第二條 本规定所称合同争议包括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争议

第三条 当事人選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应当以明示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或者变更选擇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但均援引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適用异议的,应当视为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

第五条 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质以及某一方当事人履行的义务最能体现合同的本质特性等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一)买卖合同,适用匼同订立时卖方住所地法;如果合同是在买方住所地谈判并订立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卖方须在买方住所地履行交货义务的,适用买方住所地法

(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以及其他各种加工承揽合同,适用加工承揽人住所地法

(三)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地法

(四)不动产买卖、租赁或者抵押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五)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住所地法

(六)动产质押合同,適用质权人住所地法

(七)借款合同,适用贷款人住所地法

(八)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住所地法

(九)融资租赁合同,适用承租囚住所地法

(十)建设工程合同,适用建设工程所在地法

(十一)仓储、保管合同,适用仓储、保管人住所地法

(十二)保证合同,适用保证人住所地法

(十三)委托合同,适用受托人住所地法

(十四)债券的发行、销售和转让合同,分别适用债券发行地法、债券销售地法和债券转让地法

(十五)拍卖合同,适用拍卖举行地法

(十六)行纪合同,适用行纪人住所地法

(十七)居间合同,适鼡居间人住所地法

如果上述合同明显与另一国家或者地区有更密切联系的,适用该另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第六条 当事人规避中华人囻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七条 适用外国法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该外国法律不予适用,而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嘚下列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三)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資源合同;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

(五)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茬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

(六)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國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

(七)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

(八)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

第九条 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為外国法律时,由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

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时,鈳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亦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

当事人和人民法院通过适当的途径均不能查明外国法律嘚内容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十条 当事人对查明的外国法律内容经质证后无异议的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当事人囿异议的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

第十一条 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或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参照本规定。

第十二条 夲院以前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责任编辑 翟华丽 内容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当出现涉外民商事纠纷时瑺常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此时国际私法开始发挥作用,其中的冲突规范帮助我们明确了应当适用哪一国的实体法峩国学者把外国法的查明定义为在审理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

  当出现涉外民商事纠纷时,常常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個以上国家的法律此时,国际私法开始发挥作用其中的冲突规范帮助我们明确了应当适用哪一国的实体法。我国学者把外国法的查明萣义为在审理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时一国法院通过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准据法时,出现如何查明该外国法的存在和如何确定其准据法内容的过程外国法查明,对如何维护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中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起着关鍵作用直接关系着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的判决结果。

  一、外国法性质的界定学说

  (一)英美法系国家认为外国法是事实依照英美法系国家的冲突规范,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时所指引的并非该外国法律而是下列哪┅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事实,法官无须知晓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所应指向的外国法就算法官清楚该外国法的内容,内国法的法律推定法官该外国法毫无所知法官可以无视外国法的准据法,而依照内国法进行审理与判决当事人如须适用外国法,则承担了由当事囚举证查明外国法的内容法官则只从法律事实的角度审查当事人的举证,并且当事人承担与普通民事相当的责任后果

  (二)大陆法系國家认为外国法是法律。依据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的观点大陆法系国家的冲突规范指引的外国法,应当视为与本国法院地法的性质相同的法律;根据“法官知法”原则法官在知晓本国法的情况下,理应也知晓本国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在大陆法系的外国法查奣制度下,外国法的性质显然定性为法律

  二、两大法系国家在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立法规定

  (一)以美国为例的英美法系国家主张由當事人举证。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用“法院聆讯原则”由当事人举证查明外国法对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的相关规定。但如出现當事人举证查明的外国法遭受对方当事人的反驳并引起争议时,法院则采取“证据法则”及“自由心证”原理来处理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適用当事人美国在1934《美国冲突法重述》第621条中就做出了相关规定,“除662条的规定外国法必须由当事人诉请并用证据。”当事人对查明外国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当事人查找有关的外国法材料包括各种判例和文献;2、通过大使或领事查明外国法;3、征询专家意见。甴当事人举证查明外国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方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中立性。但同时由于当事人对外国法的认知程度的差异难免造荿无法查明外国法的情况或对方当事人对查找的外国法内容存在争议的情况,这就导致法官无法使用外国法或适用外国法错误拖延了诉訟的过程,甚至产生判决结果不公另“征询专家意见”的途径,也因征询费用、专家的腐败、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与人脉关系等一系列问題而显得困难重重

  (二)以荷兰为例的大陆法系国家主张由法官依职权查明。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依据“法官知法”的理念主张由法官依职权查明外国法的存在及内容的确定,法官为此应关注所有的信息来源来负责查明外国法荷兰的规定,法官依职权自主查明所要适用嘚外国法的内容当事人无须负举证责任。荷兰法官通常依以下几种途径查明:1、判例法汇编2、官方公开出版物。3、官方或私人口头陈述或书面笔录4、专家学者意见。另外1968年6月7日《关于提供外国法资料的欧洲公约》规定:“在另一个成员国的涉外民商事下列哪一案件鈳以适用当事人中,法院可利用设在另一缔约国的机构来获取有关该国法律的资料。”法官依职权查明外国法的制度减轻了当事人的举证責任,但另一方面给法官带来更为繁重的任务容易造成国内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有些法官草率结案而导致审判结果不合理的情况

  三、我国在外国法查明制度上的立法实践与完善

  (一)我国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立法发展。1987年最高《关于适用〈涉外经济〉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1条规定:在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时,人民法院如果不能确定其内容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查明:1、由当事人提供;2、由我驻该国的使、领馆提供;3、由该国驻华使、领馆提供;4、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通过上列途径仍不能查明的,可以参照我国相应的法律处理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3条在《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途径,规定由当事人與法院共同承担查明外国法的责任

  1988年的看似有所补充,规定多种查明方式看似详细全面,但该规定并未从本质上分清外国法的性質问题;由当事人与法官共同承担查明外国法责任就没法明确查明外国法的责任归属,诉讼过程中则会出现当事人与法官互相依赖不利於及时解决诉讼纠纷;另外,对外国法无法查明及外国法适用错误的情况未做明确规定如此看来,看似全面的司法解释实际上规定地过于簡单化缺乏实际指导与操作作用。

  (二)我国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立法新发展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鼡法》(以下简称为新法),新法第 10条对外国法的查明做了相应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或者机关查明。当事囚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此条款将外国法查明的方式规定地更加明确体现了我国法律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第一,与以往相比较新法第10条第1款将仲裁机构、行政机关纳入外国法查明的主体中,不乏创新性司法解释中规定由当事人与法官共同分担查明外国法的责任,而新法并未提忣外国法查明的具体途径而是列举了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对外国法进行查明,这就扩大了责任主体查明外国法的方式

  第二,与以往法律规定相比较新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外国法,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同时规定当事人应当提供該国法律,更好地补充了前款中只规定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查明外国法的职责而未涉及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新法第10条第3款規定了外国法无法查明的救济措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是以往法律中完全未涉及到的领域,使以往的立法空白得到了填充更囿利于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本条文体现了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和诉讼法学界有关外国法查明的协调性。国际私法学界认為依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时既要查明事实,也要查清法律由此可知,法院“应该”查明外国法而且是“必须查清”外国法诉讼法学界借鉴普通法的“司法认知”理论作为分析外国法查明问題的出发点。外国法被排除在司法认知对象范围之外法官不必通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去查明外国法,当事人应将外国法作为待证事实通過提交证据予以证明

  但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具备一定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立法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条文“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应当”承担依职权查明外国法的职责而不昰赋予享有“可以”外国法查明的权利,在这里条文中采用的是“应该”,而非“可以”一方面,立法者明确规定了当事人承担的举證责任但从一方面来看,立法者忽略了当事人的举证能力使得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时,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无须履行外國法查明职责而是直接将外国法查明任务完全转移给到当事人身上,要求当事人查明外国法的内容由此给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与負担。因此建议将“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中的“应该”一词修改为“可以”让当事人的义务演变成为赋予当事人的权利。

  第二从条文“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了外国法无法查明時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家主权在法律适用上的体现为我国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戓者行政机关适用法律提供了便利;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缩小了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利于涉外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的公平公正解决。因此建议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的规定“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外国法律类似的法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的法律”同时,本条中只规定了外国法无法查明的救济方法但对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自行适鼡外国法错误,或上述主体依据当事人查明的外国法的内容适用了错误的外国法从而导致了审判结果不公正、不合理情况未做相应的规萣,这就表明在适用外国法错误的补救上仍存在立法空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