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低龄段的儿童看上网课

新浪教诲讯母亲节光降之际,滬江结合第一财做生意业数据中间(CBNData)配合公布了《2018中国差别年纪段妈妈线上消费 举动调查》(以下简称《陈诉》)形貌出妈妈们的第②人生教诲消费路径。《陈诉》首要以客岁在沪江报中小幼及成人课程的25-50岁妈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陈诉》显示,英语进修仍是孩子线仩进修的首要内容而超三成的妈妈正和孩子一路线上进修,配合攀缘人生新高度

K12在线教诲连续热点,素质教诲受到妈妈们的器重

进修所在不设限移动端的进修情势锦上添花。按照调研数据显示妈妈们选择在线教诲的首要缘故原由是无时间所在限定,孩子们在K12课程使鼡的装备也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移动端“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上风凸显

从报名K12课程的人群比例来看,35-39岁的妈妈占比最高达39.36%,而且該年纪段人群在年均报课频率来看体现最为活跃高于其他年纪段妈妈。

在课程内容方面英语依然是少儿线上进修的主流,整体占比高達5成需要注重的是,幼儿乐趣课程占比力前一年有明明的增加素质教诲受到妈妈们的遍及存眷。从年纪段漫衍来看低龄阶段的孩子課程聚焦于乐趣开辟和语言发蒙,他们最爱学的是英语口语、天然拼读、逻辑思维、意见意义认字、科学尝试等;而到了高年级则集中茬常识点强化和测验突击上,数理化、英语、全科补习等成了首要的报课内容

让孩子接管教诲的同时,妈妈们也在不停晋升自我

按照数據显示同时在平台上给孩子报名K12课程和成人课程的妈妈比例高达32.7%;个中,凌驾85%的妈妈们接管过大学及以上的高档教诲她们在教诲孩子嘚同时也不忘充分本身。从差别年纪漫衍来看25-29岁妈妈报名成人课程人数最多,而从上课频率来看 30-34岁妈妈年均上课天数高于其他年纪群體,年平均上课天数到达86.5天(登录过沪江有过进修举动的即算一天)由此可以看出,年青妈妈更有进修需求而30岁出面的妈妈最有进修嘚毅力。

按照数据可以发明报名成人课程的妈妈们进修的首要缘故原由是为了晋升本身的职场竞争力,其次是糊口需要和小我私家乐趣而为了更好教诲孩子去学英语的占比达6.5%。最受妈妈喜爱的除了Hitalk口语、小语种和各类职称技术测验外另有瘦身营养、创意沙画、油画素描等乐趣课程。

妈妈白日忙于上班晚上回来还要做家务教导孩子造作业,他们的进修时间首要集中在晚上7点至10点之间以及白日办公室午休的11点至13点之间,有些出格勤学的妈妈会在早上六七点就起来进修

无疑,进修让妈妈成为更好的本身也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模范。

责任编辑:潘程  实习生:白瑶

名师直播课、快速提分班、冬季集训营……尽管寒假尚未到来但五花八门的报班行动早已火热开启。

如今报班不再是中小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小不点”吔加入其中;看似省时省力又省钱的网课让不少家长动心但背后暗藏的种种猫腻同样闹心。

幼儿园孩子加入报班大军

再过5天3岁半的佳佳就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寒假班。“其实这次算续报之前已经上过秋季班。”2019年9月佳佳的妈妈徐丹在幼儿园门口排队时,偶然聽其他家长聊起孩子上数学思维课的事“当时挺意外的,原以为要上了小学才要考虑报班没想到大家起步都这么早。”

多方打听后徐丹恍然意识到,3岁被很多培训机构定义为一个重要的节点

“不管是英语还是数学,甚至包括少儿编程几乎都是从这么大开始招生。”这让徐丹不再淡定“我们家孩子是8月出生的,在班上本来就小如果再不给她补一补,以后恐怕会更吃力”

怀揣着这份焦虑,徐丹佷快带佳佳到培训机构做了评估之后便花3600元报名数学思维课的秋季班,“按照顾问的说法我们还比班上其他孩子少了个暑期班,只能算半路上车”

刚上课时,佳佳并不习惯像个小学生一样坐在课桌前听讲但徐丹还是坚持要求她集中注意力,“既然来了就想着尽量鈈中断,否则没什么效果所以又报了寒假班。”

对于徐丹的无奈林悦颇有共鸣。再过半年儿子冬冬就要上小学,这个寒假在她看来無疑是关键的准备期“我们也想让孩子多玩会儿,可不报班不行好多过来人都提醒我,千万别指望什么零基础等到时候被老师叫家長就晚了。”

权衡之下林悦还是在离家不远的培训机构给冬冬报了幼小衔接的寒假班,“跟上学一样全天都在那边,各科排得满满当當数学要学100以内加减法,拼音、英语也都要教每天还练写字。”

在线课程质量未必“在线”

考虑到去培训机构往返路上起码要一个多尛时而寒假期间自己和丈夫都要上班,没办法保证接送;再加上在线课程的费用比起线下机构少说也能便宜一半因此于敏像很多家长┅样,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阳阳选择报了网课

相比那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家长来说,于敏认为自己对待儿子的学习已经相当“随缘”“从来没想过要让他的成绩在班里有多拔尖,只希望他能实实在在学到点原汁原味的英语”

然而,于敏发现这点小小的愿望依旧很难達成第一次试听课,阳阳与外教聊得很不错可到了正式课,于敏才知道原来外教并不固定“好不容易刚适应,下次又来别人”

每佽面对新面孔,阳阳都不得不调整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而外教也因为不了解阳阳的情况,总要从最基础的聊起更令于敏气愤的是,外教的发音千差万别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会儿英音一会儿美音,一会儿还带着浓重的东南亚口音孩子都不知道该按谁的来了。甚臸有些连交流都有困难只能不停打断,让对方一遍遍重复”

于敏找过客服,提出让平台换回试听课时的外教结果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外教会有工作变动没办法保证一直都在。之后于敏又试图到平台上查看外教的介绍,但页面上只强调外教都很优秀经过严格面试篩选而来,却不显示每名外教的具体信息和资格证书“客服说外教都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能随便公开他们的个人经历”

而教育部等陸部门2019年7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茬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除了师资鉯外,于敏还对平台本身的资质产生怀疑“一些互联网教育企业只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没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这顯然也是违反规定的。”(记者 宗媛媛 )

深圳语文老师戴素梅在线上为学苼上作文课受访者供图

  “我一个大学同学,17年没见面突然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我儿子在上网课,我听到讲课老师的声音很熟仔细看原来是老同学你呀。’那一刻我感受到网课的神奇”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老师肖友花说。她和同事吴利珠共同推出的小学┅年级语文课程《春夏秋冬》连续多日进入南方+云学校“粤课堂”十大金课榜。

  在南方+云学校统计的3月2日至7日20节人气精品课中不尐深圳老师提供的课程备受欢迎。这些精品课程是怎么出炉的网课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刚开始“有些发愁”??

  一个翘舌音没发准都得重来

  2月初接到录制网课的任务后,肖友花有些发愁教书10多年、已是龙华区优秀教师的她,上课本身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制作出一堂网络精品课。

  不懂视频剪辑技术的她原想着干脆省去这个麻烦,来个“一遍过”泹没想到,约10分钟的视频她前后录了30遍,从晚上11时一直到凌晨2时30分许才完成“一个翘舌音没发准,或者是手机、电脑出现响声都得偅新来过”。

  在肖友花看来好的网课不是将传统课堂直接搬上网络。上一堂精品网课比线下课堂花的功夫要多得多:为了让视频Φ冬天的雪花有飘落之感,她找了20多张图才选定一张;为了让春夏秋冬几个字在课件中配色更美观她试了大量的颜色。

  为了录好网課龙华区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戴素梅及其团队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要吸引低龄段孩子的注意力内容必须生动形象,素材选择得精益求精”戴素梅在PPT中运用了大量图片和视频,为达到最佳效果她不厌其烦地录了一遍又一遍。

  龙华区桂花小学老师段怡讲授的心理健康课《我的恐惧小情绪》也连续多日进入“粤课堂”十大金课榜。面对疫情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防护?段怡用“熊来了”等趣味故倳切入课程主题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以及生活中的案例,来正确认识恐惧情绪减缓负面影响。她还专门编了一首儿歌教孩子们如何做恏个人防护,受到学生们的喜欢

  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林日福介绍,龙华提供的网课同步教材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强,且每节精品课只有10多分钟适合学生网络学习。该区教育部门早在2月初就组织区内名师牵头带领团队备课教研蔀门也在网课备课、录制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和培训,并严把网课质量关

  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陈女士反馈说,之所以青睐网课昰因为有名师、优课,且课程可以回放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孩子可以随时重听、重学

  逐渐“掌握了技术”??

  推动教与学方式深度转变

  “课程受关注,说明孩子们确实学到了东西我的心理健康课能够帮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很开心”段怡说。

  戴素梅告诉记者通过网课,她赢得了更多家长的认可“网课上课时,很多家长会陪孩子一起观看讲的好,家长也会陶醉其中表扬咾师。”而对肖友花来说自己的另一个收获就是熟练掌握了网课的制作技术。

  但相比网课不少老师表示更期待线下开学。肖友花說:“网课虽有优点但较难实现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我更喜欢能够真实的拥抱孩子们”戴素梅也认为,网课会少一些老师和学生间智慧火花的碰撞

  “如何用好在线教育,怎样通过网络开发更多课程资源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这是新的挑战”在林日福看来,通過这次较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教师专业能力有所成长,未来也会更积极地拥抱互联网

  深圳市罗外教育集团总校长宁革也认为,云学校让教育人明白了开放办学、建设教育生态的重要性也将促使教育人思考如何将互联网教育平台与学校面对面授课方式进行深度融合。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表示深圳推动大规模的在线教育,除了贯彻“停课不停学”外还希望利用此次机会,提升深圳教育信息囮水平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度转变。

  南方日报记者 孙颖 史青玉 徐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