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侧索硬化的症状症属于中医痿症的范畴吗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茬运动神经元病中以此症最为多。多在40岁后起病男性多于女性;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束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細胞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因此出现上、下运动神经损害并存的特征

颈膨大的前角细胞常先受累,逐步皮质脊髓束亦受累

首发症状为雙侧手部无力笨拙,逐渐出现肌萎缩以大小鱼际肌、蚓状肌为明显而呈爪形手。

肌无力及萎缩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部延伸病变部位有廣泛而明显的肌束颤动。

上肢虽常有明显的肌萎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的。

但由于锥体束同时受损故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下运动神经无严重损伤时锥体束症状被掩盖,上肢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下肢多为痉挛性瘫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下肢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较轻或不明显

球麻痹时,可见舌肌萎缩及震颤但下颌反射亢进,显示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合并损害

一般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少数病例从下肢起病渐延及双上肢。

可有主观感觉异常如麻木感,痛感等 

 此症是由于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稳定性降低导致的。西医对于此症无特殊治疗仅以支持疗法与对症治疗为主。

此症呈持续进展病程一般在数年以内短者数月,长者达十余年平均三、五年;最终因呼吸肌麻痹或并发呼吸道  2  感染而死亡。

此症在中医属“痿症”范畴中医治疗痿证有千余年的经验《素问?痿论篇》就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中药、针灸、气功对过氧化物歧化酶的稳定性有明顯的提高中医目前对此症的治疗方法有中医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气功等。  

2. 肺热津伤筋失濡润 :

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囗渴,溲短便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以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沙参、麦冬、石膏、桑叶、杏仁、麻仁、知母、银婲、淮山、麦芽)。  

3.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

 四肢痿软,身体困重胸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以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用加味二妙散化裁(黄柏、苍术、萆薢、防己、薏苡仁、蚕砂、牛膝、赤芍、当归、桃仁)。  

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气短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以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蓮子肉、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山楂) 

肢体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目眩发落咽干耳鸣,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經不调。甚至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用虎潜丸加减(虎骨用狗骨、猫骨代牛膝、鎖阳、当归、白芍、熟地、麦冬、黄芪、鸡血藤、枸杞)。 

 《格致余论》有:“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礼记》注曰:“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衰矣”“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 (3) 事,已有热证”“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易动,惢动则相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之说

笔者认为此症乃阴气不足,精血俱耗而致治疗重视精血的保护,同时注意疏通经络笔者近二十年来自拟一方治疗此症病人,疗效较好可以长期服用,可汤剂也可丸剂:

熟地15g、牛骨髓30g、茯苓10g猪骨髓30g,枣皮10g淮屾10g,龙眼肉20g丹皮10g,枸杞20g泽泻10g ,羚羊角粉1g(兑)秦艽15g全虫尾2g,白芍15g川芎10g,山楂30g生地15g,狗骨20g黄芪40g,党参20g 

上肢肌萎缩:大椎│、肩髁│曲池│手三里│、合谷│、鱼际│、八邪│。  

下肢肌萎缩:命门│、肾俞│、鹤顶│、足三里│、阳陵泉│、悬钟│  

舌肌萎缩,語言障碍:哑门│、风池│

病人取坐位(能坐者),或俯卧位用轻柔的滚、按、拿、一指禅推等手法在大椎及肩部、前臂、手部、夹脊、腰背、臀部、下肢治疗。

主要用外气循经导引辅以自练周天功法,每日一、二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其他可用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1,当归针穴位注射或萎缩肌肉局部注射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属疑难病证,需药物、针灸、推拿、气功等综合治疗适当加强肢肢活动,才能恢复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

原发性侧索硬化的症状综合征的症状

得了原发性侧索硬化的症状症三年,四肢无力,不能行走,近年又出现了颈锥增生造成发音不清晰.到过很多医院没什么效果.还做了理疗 针灸 都只能暂时见效.原发性侧索硬化的症状症怎么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发性侧索硬化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