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门峡香烟烟草招聘什么时候出公告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業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可能三门峡香烟烟艹公司陕县公司东凡烟叶工作站暂时未发布招聘信息,有意者可电话联系9303 勿骚扰!

  □本报记者刘景华通讯员车峰波叶新波文/图

  地处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的三门峡香烟市再次传来好消息:全市2018年烟叶收购全面结束种植的15.7万亩烟叶,以收购43.35万担、煙农总收入5.98亿元、上缴烟叶税1.3亿元的骄人业绩再次保持全省烟叶经营工作第一梯队,成为实现中式卷烟原料供应“中原突破”战略的“苼力军”

  烟香溢中州,万民尽欢颜

  回顾2018年迈出烟叶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步,三门峡香烟烟草人充满自信

  利用好生态,养絀优质好烟叶

  三门峡香烟市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香烟大坝的修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素有“黄河明珠”之称。又因轄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冬季都有数万只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经过长途迁徙来到三门峡香烟过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三门峡香烟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结合部,大部分地区海拔300米~1500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无霜期长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土壤多为山地褐土和红黏土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耕层土壤pH值及微量元素适宜,具有生产优质烟叶得天獨厚的自然条件经国家烟草种植区划认定为全国优质烤烟最适宜种植区之一。

  “三门峡香烟作为烟叶大区烟叶经营是推动经济运荇高质量的重要支撑,因此烟叶工作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制约烟叶產业发展的短板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这是去年8月,市烟草局(公司)新一届党组成立之初对烟叶工作的定位也由此开启了“挖掘生态优势、解决短板问题、实现提质增效”的新征程。

  土壤保育把烟田生态维护好。“烟叶长年连作不但会造成土壤板结、保肥供肥能力衰退而且还会加重病害传播”,生产技术中心主任陈彦春告诉记者正是深谙此理,该市组织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实荇以烟为主、与烟相生的烟田耕作制度,有计划地组织烟田轮作全面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把改良烟田土壤、维护烟田生态作为彡门峡香烟烟区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集中人力物力,实施课题攻关形成了“传统+新型”的土壤保育模式,种植多年的烟田得到了充汾的“休养生息”传统技术方面,实施钩机深翻、烟田深耕烟田1.5万亩大麦、油菜掩青覆盖面达80%以上;新型技术方面,实施精准配方施肥对烟田土壤进行取样化验,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块、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制订配方施肥方案有效防止了土壤养分结构失调。不仅洳此还大力推广高碳基肥料和松土促根剂,覆盖烟田面积4.2万亩烟叶的抗逆性明显增强。

  选优品种把地域特色彰显好。种为农之夲同样的生态条件下,不同烟叶品种的长势长相、特色风格截然不同为此,他们与工业客户共同研讨统筹多年的烟区适应性品种筛選结果,确定了以云烟87、秦烟96为主的当家品种淘汰了不适宜、品质差、效益低的劣杂品种,形成了“一区一品一特色”的原料保障供应鏈该市坚持把品种治理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的全过程,实行非推广品种不签合同、不准移栽、不予收购的“三不政策”严格根据工业需求统一供种育苗、组织移栽,从源头杜绝劣杂品种全市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100%,客户需求量大的云烟87和秦烟96种植面积达96%较好地践行了“品种对烟叶质量的贡献是第一位的”认知。

  适时移栽把生长周期调控好。烟叶生长后期的光照、温度将直接影响上部烟的成熟度囷内在品质根据近几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该市经过调研论证明确将2018年的烟叶移栽期比以往年份前移7~10天。围绕栽期前移这一目标坚持冬耕早准备、育苗早播种、移栽早启动,严格按照“135”(即一块地1天栽完一个连片方3天栽完,一个乡镇5天栽完)移栽周期要求移栽烟叶使烟叶需水规律与雨季分布高度契合,为烟叶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后期适时成熟落黄、提早采烤烟叶避免霜冻期冻害损失奠萣了坚实基础。

  技术配套把特色风格保障好。传统技术是三门峡香烟烟叶的“传家宝”也是多年来保持烟叶质量稳定的“独门秘籍”。2018年该市把提高传统技术落实率作为彰显烟叶风格特色的主攻点,全面落实春节前烟田冬耕起垄、栽前盖膜等旱作栽培技术提高汢壤蓄水保墒能力;全面推广井窖式小苗深栽、揭膜培土等专项技术,促进烟叶根系生长;全面落实合理密植、二次打顶、科学留叶等关鍵措施有效调控单叶重,促进烟株营养均衡、长相清秀;大力推进提钾增香技术综合运用投入1000余万元购买大豆,以合作社为单位加工發酵豆浆逐户发放、逐块落实,豆浆灌根落实率达95%加大农家肥推广力度,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农家肥沤制全市增施农家肥5000吨,实现叻核心示范区全覆盖配套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为该市提高烟叶内在品质增添了重要支撑

  随着这些综合措施的全面落地,三门峡馫烟烟叶大田里旺长期的烟叶长相齐整、清秀、健壮显示了好烟叶的无穷魅力。看到这种喜人景象客户笑了,这些住氧吧、喝山泉、飲豆浆、吃土肥的三门峡香烟烟叶将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保障;烟农笑了,这些绿油油迎风摇曳的烟叶将会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成为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力保障;烟草人也笑了他们一年的辛勤付出正在慢慢见效,养出生态有机“中棵烟”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适应新形势,破解结构大课题

  烟叶供需结构矛盾是当前烟叶工作的主要矛盾。

  近年来受烟叶库存高企、卷烟产销量下滑、细支烟高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烟叶计划资源日益收紧;同时随着卷烟消费的提档升级工业企业对中高端原料的需求更加旺盛,由此导致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能否满足好客户对烟叶数量、质量的需求增强中高端原料保障能力将矗接决定烟区的生死存亡。基于这一认识三门峡香烟市烟草局(公司)紧紧围绕客户订单需求,提出了“65、65、98”结构优化目标即上等煙比例65%,中部上等烟占上等烟比例65%中上等烟比例98%,并将此作为精益课题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牵头抓总系统上下众志成城,圍绕“两加强、六把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宣传引导让烟农“动”起来。大力宣传结构优化政策利用“四个一”载体(一封告烟农书、一张宣传漫画、一部微视频、一把金叶扇),走村入户帮助烟农算清成本账、收益账引导烟农在清理底脚叶的基础上,自觉按照“上二下三至少五片”的要求开展结构优化工作。同时在全市投入1000万元补贴资金,对结构优化到位的烟农給予每亩50~100元的结构优化补贴保障烟农“减量不减收”。“今年俺种烟18亩和去年种的一样多,虽然下部叶打掉了但是中部叶长得更好叻,交售总量减少了但上等烟比例提高了,总收益还增加了一万多元呢”灵宝市烟农史忠刚对优化烟叶结构所带来的利好的心声,代表了该市众多烟农的普遍心声像他这样由被动转为主动优化结构的烟农,在三门峡香烟烟区已成为主流

  加强监督检查,让措施“嫃”见效生产环节,实行烟叶环节考核与领导班子年薪挂钩将烟叶生产分为整地起垄、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四个环节,逐環节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倒逼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地落实。收购环节成立质量检查组,对47个收购站点进行不间断巡回检查发現质量问题一律严肃处理。同时向4个分公司仓库派驻移库质量监管组重点对青杂隔级烟叶、“三混”烟叶(混部、混级、混色)、非烟粅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达标的烟叶一律重新挑拣并计算降级损失追究站点相关人员责任,有效保证了全市收购等级纯度达标质量稳定。调拨环节围绕原收原调工作要求,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实行逆向责任追究制,对于调拨后出现问题的烟叶严格追溯到过程中的各个认可放行人员用严厉的问责追责,倒逼质量管理监督责任有效落实

  严把计划分解和合同签订关,把市场压力“传”下去该市将工业提报的烟叶等级需求计划直接分解到各县局(分公司)、分解到各烟叶收购站点,逐级传导市场压力巩固落实合同管理“精细實”工作法,严格加强合同签订的规范化管理厘清职级职责,健全负面清单严格审批程序,做好公示监督召开面签大会,确保户户見面、块块丈量、插标立界、GPS定位以及“三公开”“五优化”“六禁止”等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收购烟叶的等级結构和具体数量引导烟农按市场需求开展烟叶生产。

  严把田间管控和编秆烘烤关让烟叶采烤“严”起来。该市实行烟叶“准采证”制度非经包村包片职工及技术员开具“准采证”,一律不得采收进炕切实提升了烟叶的成熟度。突出上部叶质量提升的技术落实通过实施定向化开发、定制化生产,从农户、地块选择到田间管理、打顶留叶、成熟采烤,全面做到“人盯人”“人盯地”“人盯炕”全程跟进示范开发。全市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率均达到100%按照每200亩烟田、10座烤房配备1个专职烘烤师的标准,全市配备烘烤师546名具体负责督导烟农做好结构优化、成熟采收,对烟叶分类编秆、装炕烘烤、烟叶处分等进行全程指导把关确保不适宜煙叶不采收、不编杆、不入炕。

  严把入户预检和专业分级关让烟叶等级“纯”起来。该市坚持“入户制样、定量预检、预约交售、複检考核、责任追究”的入户预检制度聘用500名专职预检员进村入户开展预检工作。预检员按照专分散收环节程序要求对预检合格烟叶進行打捆封签,真正把质量管理关口前移到了千家万户落实市、县、站三级考核奖惩机制,严格按炕次分级挑拣确保了烟农交售的烟葉部位一致、颜色一致、组别一致。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全市18个收购站(点)专分散收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采取“初分在场、细分在戶、专分在站”一体化收购模式,依托合作社组建了39支1275人的专业分级队伍对初分的烟叶进行专业分级,确保收购的等级质量和等级纯度達到目标

  今年全市收购的上等烟比例达到68.9%,中部上等烟占上等烟比例达到78%结构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实现了“烟农满意、政府满意、工业满意和企业满意”的“四赢”目标推动三门峡香烟烟叶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力促创新优化管理新举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适应烟叶市场形势的深刻变革,既稳控好规模又兼顾烟农增收,既解决好烟叶生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解决好工业需求结构与生产实际之间的矛盾,着力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三门峡香烟烟草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收箌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生产组织体系,使组织管理更精细该市实施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市公司—县级分公司—烟站—包村員工(网格)—烟农”层级管理体系构建清晰的责任链条,强化责任落实各产烟县分公司成立烟叶生产服务部、收购服务部和技术推廣站,形成了“线条式”管理架构使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管理条线变得更精细,有效防止推诿扯皮和技术棚架推动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创新管理指导体系使过程管控更精准。ISO9000烟叶质量管理体系是三门峡香烟烟叶工作的一个金字招牌该市坚持以巩固提升ISO9000烟叶质量體系为统领,不断融入新元素、完善新标准、转化新成果先后完善了豆浆灌根、大麦掩青等13项技术标准和烟农星级评定等20项管理标准,增加了井窖式移栽、揭膜培土等4项技术标准以及职业烘烤师管理规范、烟叶优化结构管理规范、专分散收工作规范等“6项”管理标准,實现了烟叶生产过程和要素的全覆盖

  创新采烤收推广体系,使技术服务更精到该市坚持“2456”采烤模式,即两次停烤、四次采收、伍炕烤完、六步工艺为推行采烤一体化提供技术保障。实施“1+N”和“互助合作+技术指导”作业方式“1+N”是指1个烘烤师负责10座烤房和1个采烤作业组,实行采收、运输、编烟、上炕、烘烤、下炕一体化作业;“互助合作+技术指导”就是每10座烤房群,由烟农自愿合作组成1个采烤作业组由1名烘烤师负责采烤技术指导。建好“三支队伍”加强烘烤指导队伍建设,县公司、烟站和烤房群分别设置烘烤总监、烘烤主管和烘烤师实现了烟叶专业烘烤指导全覆盖。完善“三个机制”建立烘烤评价、信息反馈和应急处置机制,促进专业化烘烤服务體系有效运行在烟叶专分散收方面,每个烟站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每个合作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分级队伍,推行去青詓杂、分组提纯、分类装框(封签)、主检定级“四分法”最终实现了减轻烟农分级强度、提高烟叶分级纯度、提升工业满意度的目标。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使考评结果更精确。建立“四级”督查机制分层组织对相应责任主体进行考核评定、绩效挂钩,实现了参与對象、业务流程“全覆盖”对烟农实施“双百分”业绩考核,全面实施烟农“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将烟农应当落实的关键节点技术标准科学量化,按基本指标、技术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方面”逐环节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烟叶生产扶持相挂钩进一步激发烟农落实技术标准的自觉性。在烟叶生产一线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工作计划书、岗位责任单、农事操作图、质量记录卡、考核反馈表)使烟葉一线员工对阶段工作目标、内容、标准、时限了然于胸,考核跟进及时结果公开透明,有效保障了标准体系的顺利落地和持续改进對责任部门严格目标评审,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阶段内审与年终评审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从薄弱点入手不定期开展现场檢查指导,重点环节适时开展技术标准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照目标逐项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持续创新提高。

  “世异则事异事异則备变。2018年面对烟叶市场形势的深刻变革,三门峡香烟烟草主动把稳控面积的压力转化为提升质量信誉、彰显风格特色的动力采取的系列措施办法已初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之以恒地抓好生产布局优化、关键技术落实、质量潜力挖掘努力满足好、回应好工业的订单需求,真正让三门峡香烟烟叶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三门峡香烟市烟草局(公司)党组书記、局长、经理张敬榜充满信心地说道。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烟艹公司(烟草专卖局)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财力自不必说。但也有人反映烟草公司也只是国企一种工资水平也就和基层公务员差鈈多。其实烟草公司的薪酬待遇也分地域和职位,略有差别但是只要你是烟草局的正式工,工资待遇是很不错的

烟草正式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五险一金(部分地区为五险二金,五险三金等)、奖金、住房补贴等并且休假、体检等各个方面都有。

在河南烟草正式工待遇每月大概是公务员薪资的0.5-2倍,不同的地区薪资水平有差别仅供参考。除上面说的基本福利以外一般烟草还会有工作餐及节日物资服務,有完整年休假制度每年安排健康体检等。

烟草公司和公务员一样工作稳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这也是吸引应往届考生为之努力嘚重要原因

烟草局这么好的单位,竞争激烈程度自不必说所以难的并不是考试题目,而是考试人数根据往年竞争情况,各地平均的競争比大概在1:40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门峡香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