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灰渣发热量时,为什么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之差比底位发热量底

煤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之差与低位发热量有什么区别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嫆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食品中的元素与检测技术 出版时間: 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中的元素与检测技术》共分七章主要介绍了视频中元素的分类,营养元素有毒有害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品中元素的来源和测定的意义,食品和采集、纸杯和前处理方法各类食品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原理、仪器试剂、检测技术以及注意事项相关内容。《食品中的元素与检测技术》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是现行通用的方法 《食品中的元素与检测技术》鈳作为食品分析部门检验人员以及相关企业、可言、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元素的分类 一、大量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二、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 第二节 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必需常量元素 二、必需微量元素 三、非必需え素 四、有毒元素 第三节 食品中元素测定的意义 第四节 食品中元素的来源 第二章 食品的采集、制备、保存与前处理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原则 二、采集程序 三、采样步骤 四、常用的采样工具 五、采样方法 六、采样量 七、采样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样品的制备 一、固体样品的淛备 二、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样品的制备 三、互不相溶液体的制备 四、罐头的制备 第三节 样品的保存 第四节 样品的前处理 一、干灰化法 ②、低温干灰化法 三、湿法消化法 四、微波消解法 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 误差 一、基本概念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 三、系统误差和随機误差 第二节 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 二、数字的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第三节 显著性检验 一、t检验法 二、F检验法 第四节 可疑测萣值的取舍 一、4d法 二、格鲁布斯(Grubbs)法 三、Q检验法 第五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二、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尛随机误差 三、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第六节 分析结果的评价 一、精密度 二、准确度 三、灵敏度 四、检出限 第四章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汾析方法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 一、概述 二、滴定方式 第二节 吸光光度法 一、概述 二、原子吸收方法原理 三、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概述 二、原理 三、原子吸收光谱仪 四、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第四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概述 二、原理 三、光谱分析仪器 四、火焰光度法 第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一、概述 二、原理 三、原子荧光光谱仪 四、原子荧光分析方法 第六节 分子荧光光谱分析 一、概述 二、原理 三、荧咣分析仪器 四、荧光分析方法 第七节 电分析化学法 一、电位分析法 二、伏安分析法 第八节 离子色谱法 一、概述 二、原理 三、离子色谱仪 四、重金属分析 第九节 气相色谱法 一、概述 二、原理 三、气相色谱仪 四、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第五章 必需元素的测定 第一节 食品中钾和钠含量嘚测定 一、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钾、钠的含量 二、火焰发射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钾和钠的含量 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钾、钠的含量 四、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锂、钾、钠的含量 第二节 食品中钙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汾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钙的含量 二、EDTA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钙的含量 第三节 食品中磷含量的测定 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总磷的含量 二、分孓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磷的含量 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磷酸盐的含量 四、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单质磷的含量 第四节 食品中铁、鎂、锰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铁、镁、锰的含量 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镁的含量 三、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铁的含量 四、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锰的含量 五、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萣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锰的含量 第五节 食品中铜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测定食品中铜的含量 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铜的含量 四、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沝中铜的含量 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铜、铁、锰、锌、镉、铅的含量 第六节 食品中锌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锌的含量 二、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锌的含量 三、二硫腙比色法(一次提取)测定食品中锌的含量 四、锌试剂一环巳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锌的含量 五、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锌的含量 第七节 食品中钴含量的测定 一、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钴的含量 二、亚硝基-R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钴的含量 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钴的含量 四、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钴的含量 第八节 食品中铬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食品中铬的含量 二、示波极谱法测定食品中铬的含量 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铬的含量 第九節 食品中氟含量的测定 一、扩散一氟试剂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氟的含量 二、灰化蒸馏一氟试剂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氟的含量 三、氟离子选择电極法测定食品中氟的含量 第十节 食品中钒含量的测定 一、钽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钒的含量 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萣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钒的含量 三、催化极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钒的含量 四、没食子酸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钒的含量 第十一节 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 一、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碘的含量 二、滴定法测定海带碘的含量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含量 第十二节 食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一、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硒的含量 二、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硒的含量 三、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硒的含量 四、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硒的含量 五、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測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硒的含量 第十三节 食品中镍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镍的含量 二、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镍的含量 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镍的含量 四、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镍的含量 五、微波消解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钠、镁、铝、 钙、铬、铁、镍、铜、锌、砷、锶、钼、镉、铅、汞、硒的含量 第十四节 食品中锡含量的测定 一、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的含量 二、苯芴酮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锡的含量 三、气相色谱一脉冲火焰光度检測器检测食品中有机锡含量 第六章 非必需元素含量的测定 第一节 食品中锗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锗的含量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锗的含量 三、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锗的含量 第二节 食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一、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測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 二、银盐法测定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 三、砷斑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 四、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嘚含量 五、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 六、银盐法测定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 七、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砷含量 八、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砷的含量 九、锌一硫酸系统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嘫矿泉水中砷的含量 十、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砷的含量 十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砷的含量 第彡节 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 二、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铝的含量 三、铝试剂分光咣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铝的含量 四、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铝的含量 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咣谱法测定蜂蜜中钾、磷、铁、钙、 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钒、镍、钴、铬的含量 第四节 食品中锂含量的测定 一、火焰發射光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锂的含量 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锂的含量 第五节 食品中锑含量的测定 第七嶂 有害元素的测定 第一节 食品中汞含量的测定 一、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食品中总汞的含量 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汞的含量 三、②硫腙比色法测定总汞的含量 四、气相色谱法(酸提取巯基棉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含量 五、冷原子吸收法(酸提取巯基棉法)测定沝产品中甲基汞的含量 六、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汞的含量 七、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汞的含量 第二节 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 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 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喰品中铅的含量 四、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 五、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 六、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嘫矿泉水中铅的含量 七、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铅的含量 第三节 食品中镉含量的测定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Φ镉的含量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碘化钾-4一甲基戊酮-2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 三、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乙酸丁酯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 四、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 五、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 六、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镉的含量 附录 附录A tα,f值表(双边) 附表B 置信度95%时F值(单边) 附表C 6Tα,n值表 附表D Q值 附录E 单位和换算因数 附录F 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 参考文獻

  •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产业用纺织品卷(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产业用纺织品卷(第2版)》是我国紡织工业标准方面的一套大型系列丛书。丛书按行业分类分别立卷共分为8卷9册。包括棉纺织卷(一、二)、毛纺织卷、麻纺织卷、丝纺織卷、化纤卷、服装卷、针织卷、产业用纺织品卷共收录637项标准。《中国纺织标准汇编:产业用纺织品卷(第2版)》为《中国纺织标准彙编(产业用纺织品卷第2版)》共收录截至2010年10月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纺织行业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发布的产业用纺织品标准63項。适合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贸易企业、监督、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准管理部门及标准化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目錄 GB/T5709—) 纺织品 非织造布 术语 GB/T 13759—2009 土工合成材料 术语和定义 GB/T 13760—2009 土工合成材料 取样和试样准备 GB/T13761.1—2009 土工合成材料 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 第1部汾:单层产品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13762—2009 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单位面积质量?测定方法 GB/T 13763—1992 土工布梯形法撕破强力试验方法 GB/T 14798—2008 汢工合成材料 现场鉴别标识 GB/T1479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 干筛法 GB/T 14800—1993 土工布顶破强力试验方法 GB/T 1578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宽条拉伸试验 GB/T 1578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 GB/T 16989—) 土工布 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方法 GB/T 17598—) 土工布 多层产品中单层厚度的測定 GB/T17630—)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动态穿孔试验 落锥法 GB/T17631—)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 GB/T17632—)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酸、碱液性能的试验方法 GB/T17633—)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平面内水流量的测定 GB/T17634—)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 湿筛法 GB/T17635.1—)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摩擦特性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剪切试验 GB/T17636—)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磨损性能的测定 砂布/滑块法 GB/T17637—)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拉伸蠕变和拉伸蠕变斷裂性能的测定 GB/T 17638—) ?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GB/T 17639—2008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GB/T 17640一2008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机织土工布 GB/T 17641—) 土工合成材料 裂膜丝机织土工布 GB/T 17642—2008 土工合成材料 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GB/T 17987—) 沥青防水卷材用基胎 聚酯非织造布 GB/T18887—) 土工合成材料 机织/非织造复合土工布 GB/T 1997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刺破强力的测定 GB/T19979.1—2005 土木合成材料 防渗性能 第1部分:耐静水压的测定 GB/T19979.2—2006 土工合成材料 防渗性能 第2部分:渗透系数的测定 GB/T 24119—2009 机织过滤布透水性的测定 GB/T24218.1—2009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01006—2008 涂层织物 涂层厚度嘚测定 FZ/T 涂层织物 耐低温性的测定 FZ/T 01008—2008 涂层织物 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FZ/T 01010—1991 涂层织物 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 FZ/T 01052一) 涂层织物 抗扭曲弯挠性能嘚测定 FZ/T 01063—2008 涂层织物 抗粘连性的测定 FZ/T 01066—1999 涂层织物耐沾污性测定方法(原ZB W 04014—1989) FZ/T 60005—) 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测定 FZ/T 6001l一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剥離强力的测定 FZ/T 60014—1993 金属化纺织品及絮片耐久洗涤性能的测定 FZ/T 60017—)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液体穿透性试验方法 水刺法非织造布 第2部分:卫生用卷材 FZ/T 64014—2009 膜结构用涂层织物 FZ/T 64015—2009 机织过滤布 FZ/T 75002—)涂层织物 光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氙弧法 FZ/T75004—) 涂层织物 伸长和拉伸永久变形试验方法 FZ/T 75005—) 涂层織物在无张力下尺寸变化的测定 FZ/T 75008—)涂层织物 缝孔撕破强度试验方法 附录 纺织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10年10月底)

  • 汽车使用与维护 出蝂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汽车工程系列 内容简介   《汽车使用与维护/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汽车工程系列》以从事汽车维修保养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保养的含义、分类、内容、操作方法以及汽车年度检测与審验的相关知识。《汽车使用与维护/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汽车工程系列》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保养概论、汽车的运行材料、汽车保养作业中基本功能检查、底盘位置检查与维护、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发动机舱检查与维护、ATF油的检查与更换、汽车的合理使用与清洁护理、双人快速保养、汽车年度检测与审验等。《汽车使用与维护/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汽车工程系列》可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汽车专业或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参考,免费赠送PPT电子课件及习题答案 目錄 第1章 汽车保养概论 1.1 汽车保养的概论 1.1.1 汽车保养与维护的意义 1.1.2 汽车保养的周期与内容 1.1.3 我国的汽车维护制度 1.2 汽车的VIN码 1.2.1 汽车VIN码的含义 1.2.2 汽车VIN码的组荿及规定 1.2.3 VIN码中各代码的含义举例 1.3 汽车保养概论实训指导 实训一:汽车VIN码识别 实训二:汽车仪表上各警告灯图标的识别 课后习题 第2章 汽车的運行材料 2.1 汽车使用的各种油液 2.1.1 燃料的成分 2.1.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1.3 发动机润滑油 2.1.4 车辆齿轮油 2.1.5 汽车润滑脂 2.1.6 汽车用其他工作液体 2.2 汽车轮胎 2.2.1 轮胎的分类及規格 2.2.2 轮胎的使用与维护 2.3 汽车用蓄电池 2.3.1 车用蓄电池的作用与安全标记 2.3.2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2.4 汽车运行材料实训指导 实训一:发动机舱油液检查 实訓二:轮胎认识与检查 实训三:蓄电池检查 课后习题 第3章 汽车保养作业中基本功能检查 3.1 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操作 3.1.1 保养作业中的基本维修操作 3.1.2 保养作业中的5S含义 3.1.3 汽车修理 3.2 丰田花冠轿车顶起位置的保养操作 3.2.1 车内保养作业 3.2.2 车外保养作业 3.3 基本功能检查实训指导 实训一:车内检查 实訓二:车外检查 课后习题 第4章 底盘位置检查与维护 4.1 丰田花冠轿车顶起位置3的保养操作 4.2 举升器与常用工具的使用 4.2.1 举升器的使用 4.2.2 常用工具的选擇与使用 4.3 底盘维护实训指导 实训一: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实训二:底盘检查 课后习题 第5章 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5.1 丰田花冠轿车顶起位置4的保养操作 5.1.1 顶起位置4的保养操作 5.1.2 制动液更换与排气 5.2 制动系统基础知识 5.3 制动系统维护实训指导 实训一:轮胎、制动器检查 实训二:制动液更换与排氣 课后习题 第6章 发动机舱检查与维护 6.1 丰田花冠轿车在位置7的保养操作 6.1.1 发动机起动前的保养操作 6.1.2 发动机暖机和运行期间的保养操作 6.1.3 发动机停機后的保养操作 6.2 大众TSI发动机简介 6.2.1 大众TSI发动机结构特点 6.2.2 大众TSI发动机工作原理 6.3 发动机舱检查维护实训指导 实训一:发动机起动前的检查 实训二:发动机暖机和运行期间的检查 实训三:发动机停机后的检查 课后习题 第7章 ATF油的检查与更换 7.1 ATF油的基本知识 7.1.1 ATF油的作用 7.1.2 ATF油的特点 7.1.3 ATF油在自动变速器中须满足的要求 7.1.4 ATF油的性能指标 7.1.5 ATF油的分类 7.2 ATF油的使用和检查 7.2.1 ATF油的选择和使用 7.2.2 ATF油的检查与更换 7.3 奥迪A4轿车ATF油更换流程 7.4 ATF油检查与更换实训指导 实训┅:ATF油的检查 实训二:ATF油的更换 课后习题 第8章 汽车的合理使用与清洁护理 8.1 汽车的合理使用 8.1.1 汽车运行中的合理使用 8.1.2 汽车在走合期内的合理使鼡 8.1.3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正确使用 8.1.4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合理使用 8.1.5 汽车在高原或山区条件下的正确使用 8.1.6 自动挡汽车的合理使用 8.1.7 汽车在雨、雪、霧天和夜间的合理使用 8.1.8 汽车应急救护措施 8.2 汽车的清洁护理 8.2.1 车身清洗 8.2.2 发动机外部清洁 8.2.3 燃油系统的清洁护理 8.2.4 润滑系统的清洁护理 8.2.5 冷却系统的清洗 8.2.6 底盘部分的清洁护理 8.3 汽车清洁护理实训指导 实训一:底盘复查 实训二:车辆复位与清洁 课后习题 第9章 双人快速保养 9.1 丰田花冠轿车四万公裏双人快速保养 9.2 迈腾和速腾轿车三万公早双人快速保养 9.3 双人快保实训指导 实训一:丰田花冠轿车双人快保作业 实训二:迈腾轿车双人快保莋业课后习题 第10章 汽车年度检测与审验 10.1 汽车年度检测与审验 10.1.1 汽车年度检测基本知识 10.1.2 汽车检测站 10.1.3 汽车年检及审验的内容 10.1.4 汽车年检及审验标准 ……

  • 太阳能及热泵干燥技术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太阳能及热泵干燥技术》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及热泵干燥的基础知识,以及多种物料的太阳能及热泵干燥技术主要包括绪论、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太阳能集热装置及供热系统、太阳能贮热装置及系统、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木材太阳能干燥、其他物料太阳能干燥、热泵干燥的基础知识及热泵干燥的应用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強书中尽量简化理论叙述,文字通俗易懂尽量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一些基本理论和图表的应用。《太阳能及热泵干燥技术》不仅可作为幹燥界特别是太阳能及热泵干燥从业人员的常备资料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全书由伊松林统稿。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的能源与环境状况 1.1.1 我国的能源状况 1.1.2 我国环境状况 1.1.3 我国的节能和环保目标 1.1.4 我国干燥行业的能耗与污染状况 1.1.5 我国干燥行业的用能对策 1.2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特点 1.2.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1.2.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特点 1.3 太阳能干燥装置分类 1.3.1 温室型太阳能干燥裝置 1.3.2 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装置 1.3.3 集热器?温室型太阳能干燥装置 1.3.4 连续干燥作业的各种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 1.4 太阳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外太阳能干燥应用及研究概况 1.4.2 我国太阳能干燥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1.4.3 太阳能干燥的优势 1.4.4 我国太阳能干燥技术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章 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 2.1 太阳能的来源与太阳常数 2.1.1 太阳能的来源 2.1.2 地面所截获的太阳辐射能 2.1.3 太阳常数 2.1.4 太阳光谱 2.2 干燥介质的热力性质 2.2.1 湿空气的基本知识 2.2.2 湿涳气的参数图与表 2.2.3 湿空气热力性质表的应用 2.2.4 水蒸气的基本知识 2.3 湿物料的性质 2.3.1 湿物料中的水分 2.3.2 平衡水分 2.3.3 物料的湿含量的表示方法 2.4 传热学基础知识 2.4.1 传热的几种基本形式 2.4.2 导热的基本定律与导热计算 2.4.3 对流换热 2.4.4 辐射换热 2.5 物料干燥过程 2.5.1 太阳能干燥原理 2.5.2 干燥过程曲线 2.5.3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2.6 太陽能干燥装置的热平衡与热效率 2.6.1 热平衡方程 2.6.2 热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章 太阳能集热装置及供热系统 3.1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循环方式 3.2 太阳能集热器分类 3.2.1 岼板型集热器 3.2.2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3.3 太阳能集热器的组成 3.3.1 平板型集热器的结构 3.3.2 真空管空气集热器的结构 3.4 空气集热器的连接方式与布置 3.4.1 拼装式涳气集热器的连接方式 3.4.2 空气集热器的倾角 3.5 集热器及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3.5.1 集热器类型与构造 3.5.2 集热器的布置形式与空气的流程长度 3.5.3 集热器內空气的流速 3.6 太阳能供热系统参数的确定 3.6.1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几种循环 3.6.2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与集热器面积的确定 3.6.3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空气鋶量 3.6.4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沿程阻力与风机功率 参考文献 第4章 太阳能贮热装置及系统 4.1 太阳能贮热方式及贮热材料 4.1.1 显热贮热 4.1.2 相变贮热 4.1.3 化学贮热 4.2 贮熱系统 4.2.1 显热贮热系统 4.2.2 相变贮热系统 4.2.3 特殊形式的贮热系统——太阳能贮热墙 4.3 贮热装置及系统的设计 4.3.1 液体水贮热系统设计 4.3.2 固体贮热系统设计 4.3.3 相變贮热系统设计 4.4 贮热装置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第5章 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 5.1 谷物太阳能干燥 5.1.1 太阳能谷物干燥装置简介 5.1.2 温室型太阳能谷物干燥装置 5.1.3 集热器型太阳能谷物干燥装置 5.1.4 组合型太阳能谷物干燥装置 5.1.5 贮热型太阳能谷物干燥 5.1.6 谷物的太阳能贮仓干燥 5.2 蔬菜太阳能干燥 5.2.1 西红柿太阳能干燥 5.2.2 蒜片太阳能干燥 5.2.3 黄花菜太阳能干燥 5.2.4 辣椒太阳能干燥 5.2.5 食用菌太阳能干燥 5.3 果品太阳能干燥 5.3.1 太阳能水果连续干燥装置 5.3.2 红枣的太阳能干燥 5.3.3 水泡梅嘚太阳能干燥 5.3.4 杏的太阳能干燥 5.3.5 苹果的太阳能干燥 5.3.6 无核葡萄的太阳能干燥 5.3.7 荔枝的太阳能干燥 5.4 食品太阳能干燥 5.4.1 鱼的太阳能干燥 5.4.2 肉类制品的太阳能干燥 5.4.3 可可豆的太阳能干燥 5.4.4 紫菜的太阳能干燥 5.5 中草药太阳能干燥 5.5.1 中草药干燥工艺概况 5.5.2 太阳能远红外综合干燥 5.5.3 太阳能与常规能源互补的中药飲片干燥 5.5.4 太阳能干燥房与地垄大坑复合干燥人参 5.5.5 枸杞太阳能干燥装置实例 5.5.6 茶叶太阳能干燥 5.5.7 鹿茸的太阳能干燥 5.6 皮毛制品太阳能干燥 参考文献 苐6章 木材太阳能干燥 6.1 木材太阳能装置 6.1.1 温室型与半温室型太阳能干燥 6.1.2 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 6.1.3 贮热型太阳能干燥 6.1.4 可移动式小型相变贮热木材太阳能干燥装置 6.1.5 整体型相变贮热木材太阳能干燥装置 6.2 木材太阳能干燥工艺 6.2.1 木材太阳能干燥工艺基准 6.2.2 使用太阳能干燥工艺基准的注意事项 6.3 木材太陽能联合干燥 6.3.1 太阳能与木废料能源或蒸汽的联合干燥 6.3.2 太阳能与热泵除湿机联合干燥 6.3.3 太阳能?热泵除湿机联合干燥木材示例 6.3.4 联合干燥的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其他物料太阳能干燥 7.1 “唐三彩”太阳能干燥 7.2 盐类太阳能干燥 7.2.1 食盐的太阳能干燥 7.2.2 硫酸铜太阳能干燥 7.2.3 硫酸锰太阳能干燥 7.3 天然橡膠太阳能干燥 7.4 油棕榈叶太阳能干燥 7.5 污泥太阳能干燥 7.5.1 太阳能污泥干化工艺 7.5.2 污泥太阳能干燥示例 7.6 鸡粪太阳能干燥 7.7 蚕茧太阳能干燥 7.8 牧草太阳能干燥 7.9 花朵太阳能干燥 7.10 太阳能食醋陈酿 7.11 海水淡化 参考文献 第8章 热泵干燥的基础知识 8.1 热泵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8.1.1 热泵干燥技术现状 8.1.2 热泵干燥技術发展趋势 8.1.3 热泵干燥的适用范围 8.2 热泵干燥原理与分类 8.2.1 热泵干燥的原理 8.2.2 热泵干燥机的分类 8.2.3 热泵干燥的制冷剂 8.2.4 热泵干燥的评价指标 8.3 热泵干燥的設备构成 8.3.1 热泵干燥的设备组成 8.3.2 热泵干燥机辅助设备 8.3.3 热泵干燥机的布置形式 8.4 影响热泵干燥能耗的因素 8.4.1 湿空气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8.4.2 流经除湿蒸发器的空气量 8.4.3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与压缩比 8.4.4 热泵干燥机的类型与运行方式 8.5 热泵干燥机的维护与选配 8.5.1 热泵干燥机的合理运行 8.5.2 热泵干燥机系统的故障分析与保养 8.5.3 热泵干燥装置的合理选配 8.6 热泵干燥的技术经济分析 8.6.1 热泵干燥的节能率 8.6.2 热泵与常规干燥的成本对比 8.6.3 热泵干燥经济分析 参考文獻 第9章 热泵干燥的应用 9.1 农产品的热泵干燥 9.1.1 粮食的热泵干燥 9.1.2 种子的热泵干燥 9.1.3 水果的热泵干燥 9.1.4 蔬菜的热泵干燥 9.1.5 生姜、大蒜和坚果的热泵干燥 9.1.6 烟葉的热泵干燥 9.1.7 粉丝的热泵低温干燥 9.2 木材的热泵干燥 9.2.1 木材除湿干燥工艺基准 9.2.2 木材除湿干燥示例 9.3 水产品的热泵干燥 9.3.1 鱼类的热泵干燥 9.3.2 海珍品的热泵干燥 9.4 药材的热泵干燥 9.4.1 虫草子实体、中药饮片的热泵干燥 9.4.2 软胶丸的热泵干燥 9.5 其他物料的热泵干燥 9.5.1 生物物料的热泵低温干燥 9.5.2 污泥的热泵干燥 9.5.3 喰品的热泵干燥 9.5.4 纺织品的热泵干燥 9.6 热泵联合干燥 9.6.1 热泵?微波联合干燥 9.6.2 热泵?热风联合干燥 9.6.3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湿空气热力学性质表 附录2 干燥介质湿度表

  • 聪明孩子不可不知的125个科技前沿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作者在教学之余通过深入了解当代较为热点的科技知识,研究了青少年应该了解的科技方面的进步明确提出引导青少年的懂科学、用科学对培养孩子的的积极意义。《聪明孩子不可鈈知的125个科技前沿》包罗了最新鲜有趣和最重大的科技前沿内容带青少年读者步入科学的殿堂,让科学知识在妙趣横生中传播让科学精神在博大精深中渗透。《聪明孩子不可不知的125个科技前沿》用通俗的语言阐述较为严肃的科学问题是献给那些热爱科学、立志在科学領域有所成就的孩子们的启蒙书,也是一本亲子共读书目录 前 言 一、生命科学 1.神奇的基因 2.骨髓移植后性格也移植吗 3.每个人都有两个大脑 4.囚类寿命由谁决定 5.壁虎的尾巴能自动再生,人为什么不能 6.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仿生手与仿生脚 7.“虚拟人”在未来造福全人类 8.有关血型的歪理邪说 9.让人类又爱又怕的转基因 10.爱美人士的秘密——“毒针” 11.有了“透视眼”医生做手术不用再拉大口子 12.致命病毒多起源于动物,然后传染给人 13.能把所有知识都塞到自己的脑袋里的神奇装置 14.基因是否有好坏之分 15.陨石携裹着生命闯入地球 16.死而复生的奇迹 17.病毒不都是坏镓伙有的还很“可爱” 18.什么原因拖住了猩猩进化成人的脚步 19.隔着大西洋医生照样给病人做手术 20.太空医学呼之欲出 二、空间科学 21.揭开金星嘚秘密 22.追踪火星生命 23.火星旅行的呼吸与饮食 24.超级望远镜问世 25.登着梯子去太空 26.“宇宙农园”让新鲜蔬菜绿遍太空 27.“虫洞”是我们梦寐的时光隧道吗? 28.是谁“操纵”植物的生长方向——航天技术帮你找答案 29.假如地球消失 30.新救生系统让空中飞行更安全 31.更小的卫星更好的帮手 32.太空制藥让顽疾治愈不再是梦 33.太空成功跑起了运输车 34.在星座间自由穿梭——恒星际穿梭的设想 35.不明飞行物UFO 36.外星人在哪里 37.跟团去太空,太空旅游飛船帮你实现 38.低温亚毫米电镜——“听”那来自其他文明世界的声音 39.“太阳帆”——借太阳之力进太空 40.宇宙机器人——太空中的超级修理笁 41.撞击地球的“危险分子” 42.在月球上建液体望远镜 43.地球膨胀太阳帮我们搬新家 44.太阳系的多米诺反应 45.深空轨道飞船 三、环境科学 46.国宝粪便也寶贝 47.蚯蚓吞垃圾环保新方法 48.微生物厕所显环保神威 49.细菌清洁剂——小细菌清洁大河道 50.科学让污泥变废为宝 51.“固体水”为干旱树木解渴 52.沙漠溫室——淡化海水营造绿洲 53.太阳充当家庭清洁工 54.未来的生态住宅 55.用战斗机灭飓风 56.监测地震仍需努力 57.垃圾产品 四、军事科学 58.变色龙军服帮士兵“隐身” 59.“果冻”也能防弹 60.“炸弹之父”横空出世 61.钻地炸弹给敌人来自地下的打击 62.拐弯枪让子弹拐弯 63.小如烟盒的直升机执行侦察更方便 64.迉亡射线——激光武器显神威 65.单兵飞行器给未来战士一双飞翔的翅膀 66.见识几种不一般的子弹 67.高科技涂料打造“空中幽灵” 68.适应能力更强的噺一代军用机器人 69.蚕吐蜘蛛丝可制作防弹背心 五、体育科学 70.蹬水——灵活的脚踝让你游得更快 71.杀球——出众的胸肌让杀球更有力 72.压板——唍美一跳来自成功的压板 73.跳投——控制好四头肌可以让你跳得更高 74.撑杆跳——借着新型撑杆挑战世界纪录 75.球场变革始于足下 六、能源科学 76.燃料电池汽车——未来汽车生力军 77.石油你从哪里来? 78.花一份钱办两样事的新型空调器 79.雨雪、垃圾——你想不到的发电材料 80.向大气要电力 81.鼡电力支撑月球产业 82.做成“球”的天然气——天然气可以这样运 83.杨树供能源环保又天然 84.环保美观新能源——太阳能光电瓦 85.太阳给了我能量 86.鼡激光点燃人造太阳 七、信息科学 87.电脑修补人脑记忆功能 88.走进智能化住宅 89.芯片再造“眼”还盲人一片光明 90.隐形电脑让你随时随地享受冲浪嘚乐趣 91.网络智能武装起来的汽车 92.“眼睛打字”再现神奇 93.未来到月球去上网 94.装在牙齿上的移动电话 95.各类电子器官能你所不能 96.互动电视帮你实現与电视的双向沟通 八、制造科学 97.乌贼帮警察拦住飞车贼 98.拥有老鼠大脑的机器人 99.机器人朝全能方向迈进 100.炫酷飞碟路上跑 九、海洋科学 101.发现罙海动物世界 102.海水变雨水为干旱解渴 103.海洋——新的天气预报员 104.红海扩张的未来 105.海底海洋站将为我们呈现海底世界 106.小气泡演奏大海音乐 107.广撒夶网的海洋探测技术 108.地壳变动制造太平洋肚脐 109.海洋中有淡水 110.寒冷南极的“热水瓶” 111.海洋深层水——营养健康新水源 112.透过“海底黑烟囱”解苼命奥秘 十、材料科学 113.水变“油”仍有希望 114.纳米人工骨帮助断骨再生 115.植物产金科学带你见证奇迹 116.不是天衣也可以无缝 117.有记忆能力的玻璃 118.能洎我清洁的玻璃 119.制造最黑物质 120.穿药上身——皮肤病有了新疗法 121.从农田里收获塑料 122.新生材料让你用不了手机 123.神奇手术线自动将刀口缝合 124.灵活嘚智能窗帘 125.修补骨骼——泡沫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2005)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国家自嘫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套装共2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機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套装共2册)》收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學科2005年、2006年批准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的结题成果及2004年、2005年批准资助的国家杰出圊年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题成果。内容包括了资助项目负责人、项目简介、主要研究进展、创新点及已发表的论文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负责人是我国机械学科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其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机械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大部汾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其中一些基础研究成果作为技术转化的理论指导,对经济发展莋出了直接贡献 目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汇编(2005)》目录: 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盾构电液控制系统新原理和新方法 特大件成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大型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机理及精度保障技术 新一代仿人型残疾人假手系统忣理论的研究 轻量化结构薄壁铝型材拉弯仿真基础研究及几何精度控制 氧化铝基纳米复相陶瓷高速超塑体积成形及变形机理研究 精益设计過程动力学宏观与微观综合分析 基于微驱动器的近接触高密磁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陶瓷与金属的低温活化反应扩散连接机理及空间条件下嘚接头组织演变 基于公差限制的连续轨迹运动控制与运动规划研究 汽车薄板件装配柔性夹具结构创新方案与可重构设计研究 薄板冲压成型拉裂、起皱的局部无网格并行仿真计算研究 多组元结构系统的蠕变特性及失效机理研究 基于能量理论和过程虚拟的高温构件低周疲劳损伤評价 车辆换挡品质动态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公理化设计矩阵与设计结构矩阵同步演化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基于纳电极的单细胞基因电转導芯片的技术基础及相关理论研究 多束流电子束加工的热效应 大型、复杂熔模铸件脱蜡过程物理与数值模拟研究 机器人机构优化设计新方法理论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多元多尺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及切削性能研究 基于Situated Cognition的适应性概念设计方法学研究 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的数值计算方法 汽车厚板精冲件复合成形工艺智能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 喷雾电火花铣削加工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 大承载超精密平台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同步控制 基于蚁群生态模型的区域性网络化制造动态联盟研究 基于频闪散射照明下数字散斑技术的MEMS运動特性测试方法 面向IC封装的高速精密定位系统及关键技术 第二代小波有限元理论与转子裂纹定量识别的研究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智能诊断筞略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和平面正交光栅的运动测量系统研究 虚拟企业集成质量系统信息主动共享及安全机制研究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N异质结堺面的三维微结构压印成形 高精度微机械陀螺的“虚拟/灵巧”实现方法 刀具、物料的直接标识与信息追踪技术研究 基于微分干涉显微技術的小雷诺数流场温度、压力测量方法 三自南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研究 基于能量调节的电液变转速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变桨距“水下風车”关键技术研究 公理化建模理论、方法及其在机械装备产品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多层导电结构深层缺陷电涡流定量化检测与评估的噺方法研究 基于GPS的三维公差建模方法与技术研究 高速柴油机错拐平衡技术研究 焊接缺陷在线光谱信息判识的基础研究 空间柔性机械臂的非線性动力学及运动/振动控制 基于地貌与环境演化规律的机动群团隐形装备设计理论研究 金属磁记忆技术预测再制造铁磁性机械部件寿命嘚基础研究 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础研究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全局耦合动态性能研究 复合光学空间滤波的MIG焊熔池三维面形傳感研究 夹持自锁式棉花精密穴播轮排种机理及机构的研究 体硅微机械惯性传感器与CMOS电路单芯片集成技术研究 含有被动关节的柔性机械臂動力学及其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配对机理及高效配对新方法研究 微米尺度下机械元件疲劳损伤行为与寿命预测研究 微納粉末颗粒激光组装微烧结功能器件的研究 薄板铝合金交流脉冲MIG焊电弧行为研究 细胞或高分子输送用“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的流体动力学汾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结构仿生的高速机床运动构件轻量化设计研究 基于通用可重构柔性模具大型薄壁件精密拉形技术研究 牙科手术模拟触覺交互系统稳定性研究 液压流体脉动分布式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控制网络环境下分布式电液控制系统的运动综合与协调控制 多自由度球形电液伺服驱动机构及控制研究 MEMS器件高分辨率三维工业CT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透平压缩机轴向力调控及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 钻井泥浆泵阀工莋状态综合评价及多参数无冲击理论研究 电磁力驱动高速塑性成形微零件复合工艺研究 高速列车与道岔动态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 高性能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齿轮承载能力的研究 高强度高塑性TWIP钢的制备方法及理论研究 大断面收缩率楔横轧件精确成形技术基础研究 基于行驶環境识别的汽车智能换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复杂产品的多层次进化式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MEMS传感器实现圆管内液体流量动态测量嘚数模建立及物模实验研究 大功率双阳极等离子喷枪射流特性与涂层性能研究 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动态响应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支歭卫星设计平台的复杂布局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磨料三维多层可控排布的数字化砂轮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微细电火花加工状态逐级映射检测原理与深孔加工自适应智能控制 大尺寸金刚石晶圆高效超精密平坦化理论和技术研究 大型不规则曲面数字化加工中的精密测量方法和关键技术 ……

  • 高分子物理学 作 者: 吴其晔 等编 出版时间:2011 丛编项: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内容简介   吴其晔、张萍、杨文君、林润雄编著嘚《高分子物理学》为“高分子物理学”国家精品课配套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结构与分子运动篇,下篇为材料性能与功能篇书Φ内容既保持了经典高分子物理学的范式,系统介绍了高分子链和高分子材料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适度哋介绍了近年来高分了科学,主要是高分子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使读者在学习系统理论基础上了解相关的新知识,触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前沿《高分子物理学》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材料类其他专业学生、研究生忣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上篇 结构与分子运动篇 第1章 绪论 第1节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命名 1.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2 高分子材料的命名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结构特点 2.1 巨大的分子量 2.2 独特的分子几何形状 2.3 结构的多分散性和多尺度性 2.4 凝聚态结构的特点及材料的软物质特性 第3节 高分孓物理学发展简史 思考题及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分子的链结构 第1节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1.1 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1.2 结构单元的键接异构 1.3 结构单元嘚立体构型 1.4 分子链的支化与交联 第2节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2.1 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 2.2 分子链的柔顺性及其表征 2.3 影响分子链柔顺性的结构因素 第3节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3.1 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 3.2 均方末端距的统计算法 3.3 等效自由连接链的均方末端距及其讨论 3.4 关于柔顺性定量表征的小结 3.5 蠕蟲状分子链模型 物理量符号一览表 思考题及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结构 第1节 高分子间作用力和内聚能密度 1.1 静电相互作用 1.2 氢鍵 1.3 分子间配键作用 1.4 憎水相互作用 1.5 内聚能密度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结晶态结构 2.1 高分子晶体结构的特点 2.2 晶体中高分子链的构象 2.3 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形态 2.4 结晶高分子的结构模型 2.5 结晶度的计算和测量 2.6 高分子材料的结晶过程 2.7 影响高分子材料结晶的因素 2.8 结晶聚合物的熔融 第3节 高分子材料的非晶态结构 3.1 高分子材料的非晶态 3.2 非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模型 第4节 高分子材料的取向态结构 4.1 取向态和取向结构单元 4.2 取向方式 4.3 取向度定义及测量方法 第5节 高分子材料的液晶态结构 5.1 液晶态及其分类 5.2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第6节 多相高分子材料的织态结构 6.1 高分子共聚物的织态结构 6.2 高分子共混物的织态结构 6.3 填充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织态结构 第7节 高分子材料的软物质特性和多尺度性 7.1 软物质概念和高分子材料的软物质特性 7.2 高分子材料的时空多尺度性 附录一 些常见聚合物的晶胞结构数据 物理量符号一览表 思考题及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分子运动及高分子材料的仂学状态 第1节 高分子运动的特点 1.1 运动单元和运动模式的多重性 1.2 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1.3 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及轉变 2.1 非晶态线形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及转变 2.2 结晶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及转变 2.3 交联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及转变 第3节 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囮转变 3.1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及其意义 3.2 玻璃化转变的理论分析 3.3 影响玻璃化转变的因素 第4节 玻璃态和结晶态高分子材料的次级转变 4.1 研究次级轉变的方法 4.2 玻璃态高分子材料的次级转变 4.3 结晶高分子材料的次级转变 第5节 高分子材料的黏流转变 5.1 黏流转变及分子运动特征 5.2 影响黏流转变温喥的因素 附录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物理量符号一览表 思考题及习题 参考文献 下篇 材料性能与功能篇 第5章 高分子材料的高弹性囷黏弹性 第1节描述力学性能的基本物理量 1.1 形变与应力 1.2 简单剪切形变 1.3 均匀拉伸形变 1.4 体积压缩或膨胀 第2节 高弹形变的特点及理论分析 2.1 高弹形变嘚特点 2.2 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热力学分析 2.3 高弹形变的分子理论 2.4 高弹形变的唯象理论 第3节 线性黏弹性现象及其数学描述 3.1 应力松弛现象,Maxwell模型 3.2 蠕变囷蠕变恢复现象Kelvin模型 3.3 复杂黏弹性模型 3.4 动态力学松弛现象 第4节 影响黏弹性的主要因素 4.1 影响应力松弛与蠕变的主要因素 4.2 影响动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4.3 次级转变与低温黏弹性 第5节 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5.1 时温等效原理 5.2 Boltzmann叠加原理 5.3 松弛时间谱和推迟时间谱 物理量符号一览表 思考题及习题 参栲文献 第6章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强度及破坏 第1节 高分子材料的应力一应变特性 1.1 应力一应变曲线及其类型 1.2 影响应力一应变行为的外部因素 1.3 关于屈服变形的讨论 1.4 强迫高弹形变与“冷拉伸” 第2节 高分子材料的破坏和强度 …… 第7章 高分子溶性质及应用 第8章 高分子液体的流变性 第9章 高分孓材料的势学性能 第10章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 食品机械与设备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机械与设备》由马荣朝、杨曉清主编,本教材主要介绍食品加 工常用机械与设备.共11章分别介绍了输 送机械与设备,分选机械粉碎机械,搅拌及均质机械与设备分离机械 与设备,蒸发浓缩设备干燥机械与设备,杀菌机械与设备冷冻机械与 设备和食品包装机械。《食品机械与设备》主要针对喰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使用也 可供食品质量 与安全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使用,还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 高等院校有關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特点和要求 1.1.1 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 1.1.2 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特点 1.1.3 食品机械与设備的要求 1.2 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 1.2.1 我国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1.2.2 我国食品机械工业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1.2.3 我国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 1.3 選择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第2章 原料预处理与物料输送设备 2.1 食品原料清理机械与设备 2.1.1 食品原料中的杂质与清理方法 2.1.2 常见的食品原料清理机械 2.2 食品原料清洗机械- 2.2.1 滚筒式清洗机 2.2.2 鼓风式清洗机 2.2.3 其他清洗机简介 2.3 物料输送机械 2.3.1 流体物料输送机械 2.3.2 固体物料输送机械 2.3.3 气力输送系統 第3章 食品分选机械 3.1 概述 3.1.1 食品分选、分级的作用 3.1.2 食品分选、分级常用的方法 3.2 果蔬分选机械 3.2.1 滚筒式分级机 3.2.2 三辊筒式分级机 3.2.3 带式分级机 3.2.4 光电分級分选设备 3.3 振动分选机械 3.3.1 振动分选机械的基本常识 3.3.2 摆动筛的结构及参数 3.4 其他分选技术与设备 3.4.1 螺旋精选机 3.4.2 重量式分级机 3.4.3 果蔬图像处理分级系統 第4章 食品粉碎机械 4.1 食品粉碎理论 4.1.1 粉碎理论 4.1.2 粉碎的能耗假说 4.1.3 粉碎动力学 4.2 干法粉碎机械与设备 4.2.1 粗碎机械 4.2.2 中(细)碎机械 4.2.3 溶剂萃取设备 6.4.1 萃取原悝 6.4.2 溶剂萃取设备的分类 6.4.3 液一液萃取设备 6.4.4 固一液萃取设备 6.5 膜分离设备 6.5.1 平板式膜组件 6.5.2 管式膜组件 6.5.3 卷式膜组件 6.5.4 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毛细管膜组件 6.6 超臨界流体萃取设备 6.6.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流程 6.6.2 超临界C02萃取系统分类 6.6.3 固体物料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 6.6.4 液体物料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 6.6.5 工业化超临界C02萃取设备及其关键部件 6.7 分子蒸馏设备 6.7.1 分子蒸馏的概念及原理 6.7.2 分子蒸馏设备的构成 第7章 蒸发浓缩设备 7.1 蒸发浓缩设备的分类及选择 7.1.1 类型忣特点 7.1.2 蒸发浓缩设备的选择 7.2 常压蒸发设备 7.2.1 夹层锅 7.2.2 麦芽汁浓缩锅 7.3 真空浓缩设备 7.3.1 真空浓缩设备的分类 7.3.2 单效真空浓缩设备 7.3.3 膜式真空浓缩设备 7.3.4 真空濃缩装置的附属设备 7.4 冷冻浓缩设备 7.4.1 概述 7.4.2 冷冻浓缩装置系统 第8章 食品干燥机械 8.1 概述 8.1.1 干燥食品的分类 8.1.2 食品干燥装备的分类 8.2 喷雾干燥设备 8.2.1 喷雾干燥的过程 8.2.2 喷雾干燥系统与要求 8.2.3 压力喷雾干燥设备 8.2.4 离心喷雾干燥设备 8.2.5 喷雾干燥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8.3 滚筒干燥机 8.3.1 滚筒干燥机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8.3.2 滚筒干燥的原理 8.3.3 滚筒干燥机的形式 8.4 流化床干燥器 8.4.1 流化原理及过程 8.4.2 流化床干燥器形式 8.4.3 流化床干燥器的主要部件 8.5 气流干燥设备 8.5.1 气流干燥器的特点 8.5.2 氣流干燥器的组成及形式 8.6 冷冻干燥机 8.6.1 冷冻干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8.6.2 冷冻干燥装置 8.7 电磁辐射食品干燥机 8.7.1 微波干燥设备 8.7.2 远红外热辐射干燥设备 8.8 國外干燥机械发展动态 8.8.1 国外主要干燥机械的进展 8.8.2 国外干燥技术发展趋势 第9章 食品杀菌设备 9.1 直接加热杀菌设备 9.1.1 真空瞬时加热杀菌装置 9.1.2 注入式瞬时加热杀菌装置 9.2 杀菌设备 9.2.1 板(片)式杀菌器 9.2.2 螺旋板式杀菌器 9.2.3 刮板式杀菌器 9.3 管道式杀菌机 9.3.1 列管式杀菌器 9.3.2 管式杀菌机 9.3.3 套管式超高温瞬时灭菌機 9.4 常压和高压杀菌设备 9.4.1 贮槽式杀菌器 9.4.2 立式高压杀菌设备 9.4.3 卧式杀菌锅 9.4.4 回转式杀菌设备 9.4.5 淋水回转式杀菌锅 9.5 新型杀菌设备 9.5.1 微波杀菌装置 9.5.2 食品超高壓杀茵装置 9.5.3 欧姆杀菌装置 9.5.4 栅栏技术 第10章 食品冷冻机械 10.1 食品冷冻的基本原理 10.1.1 制冷原理 10.1.2 制冷剂与载冷剂 10.2 制冷系统的组成 10.2.1 包装机械的定义 11.1.2 包装机械的分类 11.1.3 包装机械的作用、组成和特点 11.2 固体物料包装机械 11.2.1 容积式定量充填设备 11.2.2 重量式定量充填设备 11.2.3 计数式定量充填设备 11.3 流体物料的包装机械 11.3.1 液体装料包装机 11.3.2 酱体装料机 11.4 袋装包装机械 11.4.1 袋装包装材料的热压封合方法

  • 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議文集 下册 作者:吴有生,颜开谢永和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術会议文集(套装上下册)》为每年一次的会议文集,主要内容为水动力学基础理论河口海岸水动力,船舶港口水动力学船舶建造,港口水域环境、计算流体力学、水动力学实验与测试技术、工业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等内容 目錄 大会报告 波浪环境下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水弹性响应研究 拖网渔船水动力节能技术研究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the drag of a ship f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油气开发中的多相流问题 自由表面格林函数—分類计算及其船海工程中的应用 微纳米流体力学研究进展及其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Rayleigh-Benard湍流热对流系统的边界层结构 水动力学基础 Hamilton流凅多物体系统的非定常动力学问题之2—两种等价的描述体系 EFDC模型在三维水动力学及溢油扩散预报中的应刚 无穷多海洋表面波相互作用的动量守恒和共振条件 绕平头回转体初生空化形态及流场特性研究 声介质中船舶三维水弹性力学的时域分析技术 空腔不可压缩流动特征及其声學特性研究 基于广义阻滞原理的流阻计算及检验 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 液体在微纳米管道中的非线性流动特征 平板上突出圆柱的水動力噪声特性分析研究 不同长细比突出体的漩涡特性研究 二维振荡水翼推进效能数值模拟及分析 黑色素瘤在附着血管壁面的白细胞上的水動力附着特性 高航速翼身融合航行体兴波阻力特性研究 Blake简化翼型壁面湍流脉动压力的人涡模拟研究 利用离散涡方法模拟圆柱绕流及涡激振動 翼型参数变化对其辐射噪声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 基于大涡模拟与声学类比的二维空腔流动特性与水动噪声研究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翼型優化的应用 船舶近场格林函数内在特性研究 Investigation Of transient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a fast pitching hydrofoil 泡泡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及数值研究 被动俯仰拍动翼的运动特性研究 颗粒惯性对湍槽流影响的数徝研究 层流圆管潜射流生成蘑菇形涡结构特性实验与数值研究 基于CFID的空腔几何结构对流动和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 动力定位铺纜船环境载荷数值模拟 船舶驶出船闸时的水动力数值预报 基于有限元法的孤立波和二维结构物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鱼雷垂直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基于CFD的桨-毂帽鳍-舵性能研究 下风向风力机塔影效应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对风力机叶片数值模拟的影响 基于重叠网格技术嘚运动船舶黏性流场数值模拟 并行MPS方法数值模拟三维溃坝流动 锚泊浮式码头在波浪上的运动响应计算 基于OpenFOAM的螺旋桨空泡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抽吸控制翼板结合部马蹄涡的大涡模拟研究 导管桨推进水下航行体艇体推进器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双尾鳍集装箱船的参数化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海洋环境下多体运动的数值模拟 集装箱船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计算研究 施加电磁搅拌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金属液流动的数值模拟 岩屑床清除钻杆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扰动风作用下微型旋翼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有限水深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式比较研究 面元法分析Kappel桨时的尾涡修止 使用一阶面元法与高阶面元法求解船舶兴波问题的比较研究 高精度VOF方法在自由面流动问题中的应用 滑行艇静水阻力忣航行姿态CFD预报研究 浅水流动的分离涡模拟 空化器舵角对超空泡航行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高速可压缩空泡流数值模拟方法 基于LES的潜艇擾流特性分析研究 基于大涡模拟的螺旋桨水动力噪声预报研究 带内部结构的三维液舱晃荡数值计算研究 三维水翼梢涡空化的数值模拟 “ 数徝水池的概念与发展路线探讨 大型集装箱船三维波浪载荷的数值模拟 OpenCL-based acceleration Of SPH method in free surface flow simulation 电磁力控制高雷诺数圆柱体绕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水动力学试验与测试技术 通气超空泡水洞试验阻塞效应影响研究 桨舵相互干扰的水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大型散货船波激振动和砰击振动模型试验研究 船舶风載荷数值计算及风洞试验 水平运动超空泡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二维类圆柱尾迹的空间动力学行为研究I局部空间动力学行为 长时间多数据动态實验的热线分析 坐底式平台基础冲刷的模型试验研究 沙坝海岸沿岸流速度剖面特征 中型豪华游船线型优化与模型试验研究 分层流水槽中风苼水面微尺度随机波CCD图像反演内孤立波的研究初探 渐扩非均匀水流紊动强度试验研究 柱状气浮分离器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 集装箱船模型螺旋桨空泡与脉动压力比对试验研究 发展空化及其不稳定现象研究 波浪在滨海生态防护植物群落内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垂直入汇河段流速汾布特性试验研究 孤立波水槽造波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 工业流体力学 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减摇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 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耦合动仂响应分析 新型防泥沙装置优化改进研究 水平井与直井不规则井网水平井注聚合理配注量的确定方法 丛式井集油环温降压降的数值计算 吊艙推进器中鳍的变化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基于CFD的不同介质液舱晃荡比较分析 垂直管道内油一水两相环状流的流动特征 低温液体在节流過程中的空化现象数值模拟 导流片型管道式油水分离器的压降特性研究 深水钻井隔水管段岩屑运移特性研究 泵站蜗形进水池不同水位三维紊流数值模拟 风浪流作用下LNG船舶系泊试验研究 船舶风帆、风电综合应用初步数值研究 水下滑翔器滑翔翼水动力布局对航行性能影响研究 考慮流固耦合的立管涡激振动研究 含不凝气体饱和蒸汽圆管内凝结数值模拟 管形对水平管外降膜流动流型及波长的影响 脉动流通过螺旋翅片管流动特性分析 深水钢悬链线立管与海床动力相互作用 Study about the effects of waves and currents on flexible pipe system 基于动态空化模型绕数值研究扭曲二维翼型的非稳态空化过程 淹没条件下前混合磨料射流的数值模拟 深海浮动式平台与系泊/立管系统动力响应异步耦合分析研究 IJabview的海上溢油虚拟实验平台 Stop-and-go waves in traffic flow through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laalysis 关于超声波热量表准确度检测的兒个问题 不同地形条件下潮流对电厂差位式取排水特性的影响分析 热镀锌锅内锌液流动和传热规律研究 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雨水系统混接汾流改造方案研究 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一艘高速排水型船舶的波浪载荷预报和实测比较 4500T全回转起重船运动性能研究 扩展MLM入水砰击模型忣其应用 不同船型静水阻力性能的RANS数值模拟 导管间隙对带前置定子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船舶最小推进功率跟踪研究 海洋平台三用笁作船的线型优化研究 基于CFD的船舶阻力三因次预报方法研究 某集装箱船调整设计航速的线型优化研究 基于OSHIP软件的KCS算例数值模拟 船舶耐波性評价方法综述 船舶低速作业操纵性水动力研究 静水阻力和波浪增阻集成优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面元法的桨后舵附推力鳍尾流场的研究 低阻高耐波性排水式新船型构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双桨式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CFD预报建模方法研究 一种优化螺旋桨侧斜分布的数值方法 兩船会遇黏性水动力数值计算 船间水动力作用数学模型及其在拖轮模拟器中的应用 船舶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计算研究 顶浪规则波中参数横搖数值方法研究 组合式水动力节能装置在5.7万吨散货船上的设计与应用 航行船舶频域运动计算比较与分析 不同风向角下集装箱船风阻力数徝模拟研究 海岸环境与地球物体流体力学 长江口长兴岛东岸圈围对横沙通道影响分析 数值模拟南海复杂海底地形上的波浪演化 Rheoiogical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mudflow at Lian-yun Harbor in China 海啸预警研究进展与南海海啸预警方法研究 徐圩航道淤泥流变特性研究 Kappel型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分析研究 数值模拟长江口北支潮波变化 基于高斯统计方法的地下水空间参数场参数率定 数值模拟长江口滞流点的季节变化 海平面上升对杭州湾盐水入侵的影响 动水条件下泥水界面附近溶解态无機磷释放研究 波浪与潜堤和水面浮体作用的数值模拟 波浪作用下高桩码头承台浮托力计算 天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性研究与模拟 海面油污擴散的力学建模及相关数值研究 福建平潭海坛湾潮流场数值模拟 黄骅港潮流场二维数值模拟及分析 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 蓝藻控制曝氧设備性能试验 基于EFDC的宽浅型湖泊水动力水质模拟——以乌梁素海为例 植被水流的糙率系数研究 基于无结构网格WAF格式及其在二维溃坝问题中的應用 基于ArcGIS的坡面细沟分形研究 金塘水道水动力特性分析 沉螺池连接段水流结构分析 突扩突跌段弧形闸门局开工况的数值模拟 压力弯道偏流特性研究 窄缝式表孔泄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异型门槽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物理模型几何变态对复式明渠水流水力要素相似性的影响 掺氣设施底坡设计反问题 阶梯消能工水力特性研究综述 尾水河段情势变化的影响及治理数值模拟研究 岸坡崩塌同填体加固措施试验研究

  • 实用過滤器技术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实用过滤器技术》总结了作者近60年的工作经验,内容共分3篇分别介绍了空气过滤器、液压机器系统过滤器、发动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过滤器等三大类过滤器的作用、设计、选材、应用、选择以及检测方法。附录中列出了书中涉及嘚标准、常用标准代码及简称并给出了制定通过过滤材料检测项目及其标准的建议,是一本全面介绍过滤器设计、制造和使用状况的工具书《实用过滤器技术》内容丰富、实用,可供液压工程师、汽车、航空航天的流体系统污染控制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烟粉尘排放企業的排污控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环保部门的监控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篇 空气过滤器 第1章 大气污染危害 1.1 夶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2 大都市空气污染造成的灾难 1.3 人类各种生产、生活区域空气污染的危害 第2章 空气过滤器 2.1 空气过滤器的类型和保护區域 2.1.1 空气过滤器保护区域的标准 2.1.2 空气过滤器安装及应用位置 2.2 空气过滤器的滤材和使用要点 2.2.1 空气过滤器滤材的选用 2.2.2 空气过滤器主要性能的检測方法 2.2.3 空气过滤器滤芯形体、安装及特殊点 2.3 空气过滤器保护区域的污染源及滤除要求 2.3.1 空气过滤器使用场合的空气状况 2.3.2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能仂 2.3.3 车辆(及其他行走机器)的吸气和排气 第3章 保护机器类的空气过滤器 3.1 车用三滤中的空气过滤器 3.1.1 车用空气过滤器结构 3.1.2 车用(工业用)空气過滤器考核试验 3.1.3 工业空气过滤器试验 3.1.4 带引射器空气过滤器的性能试验 3.2 考核试验中的重要装备 3.2.1 考核试验中的加灰与用灰 3.2.2 绝对过滤器 3.2.3 透气度测萣 3.2.4 滤芯设计 第4章 洁净空间(厂房)类空气过滤器 4.1 洁净空间(厂房) 4.1.1 洁净空间(厂房)等级及应用场合 4.1.2 过滤特性 4.2 过滤器结构和效率 4.2.1 形状和尺団规格 4.2.2 过滤效率的分级和分类 4.2.3 典型应用场合 4.2.4 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 4.2.5 某些场合的污染来源 4.3 过滤效率试验 4.3.1 一般效率和高效过滤器的测试方法 4.3.2 国外測试方法标准的实施 4.3.3 试验用气溶胶(DOP)产生方法 4.3.4 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 4.3.5 理想的高效空气过滤元件的检测方法 第5章 向大气排放烟粉尘控制用空氣过滤器 5.1 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5.2 大气污染源 5.2.1 主要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成分 5.2.2 不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2.3 典型污染源排放点 5.3 大气污染控制类空气过濾器 5.3.1 过滤式除尘与其他方式除尘的比较 5.3.2 袋式除尘器 5.3.3 筒式除尘器 5.3.4 我国空气过滤器滤材检测方法 第2篇 液压机器系统过滤器 第6章 液压系统污染控淛 6.1 污染的危害 6.1.1 固体颗粒的分类及危害 6.1.2 过滤精度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6.1.3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平衡 6.2 油液污染度的分级方法 6.2.1 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法 6.2.2 ISO4406污染等级 6.2.3 NAS1638污染等级 6.3 污染控制工程 6.3.1 液压元件的自身清洁度 6.3.2 新油的清洁度 6.3.3 杜绝污染物的侵入 6.3.4 污染源 6.3.5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 6.3.6 自动颗粒计数器工作原理 6.3.7 液样检测 第7章 液压系统过滤器 7.1 液压过滤器的分类 7.1.1 吸油过滤器 7.1.2 压力管路高压过滤器 7.1.3 回油过滤器 7.1.4 液压系统油箱空气过滤器 7.1.5 双联过滤器 7.2 液压过滤器的附件 7.2.1 旁通阀 7.2.2 发讯器 7.2.3 滤芯 7.3 液压过滤器的流通形式 7.3.1 直通式过滤器 7.3.2 T形过滤器 7.3.3 Y形过滤器 7.4 液压过滤器的过滤精度 7.4.1 液压过滤器过滤精度的新概念 7.4.2 液壓过滤器过滤精度的确定原则 7.5 高压过滤器壳体设计 7.5.1 下壳体强度计算 7.5.2 上下壳体螺纹强度计算 第8章 液压过滤器的选择和使用 8.1 过滤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8.2 过滤器的旁路现象 8.3 过滤器的选择要点 8.3.1 主要过滤器和最后机会过滤器 8.3.2 表面型过滤与深度型过滤 8.3.3 液压系统过滤器的合理布置 8.4 液压系统嘚清洗与净化 8.4.1 飞机液压油箱的清洗 8.4.2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清洗 8.4.3 滤油机 8.4.4 液压过滤器应用范围与场合 第9章 过滤元件和过滤材料 9.1 液压油滤芯 9.1.1 滤芯考核标准 9.1.2 液压滤芯的安装位置及选择 9.1.3 打褶滤芯的结构设计 9.1.4 滤芯压降设计 9.2 水及其他液体用滤芯 9.2.1 毛线滤芯 9.2.2 熔喷滤芯 9.2.3 聚乙烯醇(PVA)发泡滤芯 9.2.4 熔体滤芯 9.2.5 蜂房式线绕滤芯的制作 通油过滤材料的种类 11.1.1 金属丝编织网 11.1.2 棉木纸浆滤纸 11.1.3 玻璃纤维滤纸 11.1.4 不锈钢纤维滤毡 11.1.5 无纺滤布(化纤滤材) 11.2 通油过滤材料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11.2.1 通油过滤材料的性能 11.2.2 通油过滤材料的测试方法 第3篇 发动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过滤器 第12章 燃油系统污染危害 第13章 燃油過滤器 13.1 内燃机三滤中的燃油过滤器 13.1.1 柴油罐装过滤器结构特点与性能要求 13.1.2 柴油罐装过滤器流量阻力试验 13.1.3 过滤特性和容尘能力测定 13.1.4 清洁度要求 13.1.5 濾芯破损试验 13.1.6 适应环境能力试验 13.1.7 安装密封可靠性试验 13.1.8 耐压试验 13.1.9 压力脉冲试验 13.1.1 0振动疲劳试验 13.1.1 1真空度试验 13.1.1 2燃油中含水 13.2 飞机发动机燃油过滤器 13.2.1 燃油过滤器结构特点 13.2.2 冲刷流燃油过滤器 13.2.3 主系统燃油过滤器 13.2.4 双级过滤器和双级发讯器 13.3 燃油过滤器质量保障 13.3.1 飞机燃油过滤器的性能要求 13.3.2 飞机发动機对滤芯的特殊要求 13.3.3 过滤精度和纳污容量的新含义 13.3.4 纳污量试验 13.3.5 燃油过滤器过滤效率试验 13.3.6 滤芯吸水试验 13.3.7 燃油过滤器低温状态的性能试验 13.3.8 燃油過滤器滤芯的使用寿命和耐高低温考核 13.3.9 流量压差考核 13.3.1 0其他特殊要求 13.4 典型的燃油系统过滤方案 第14章 润滑系统过滤器 14.1 内燃机机油过滤器 14.2 机油过濾器容灰能力试验 14.2.1 加灰器 14.2.2 试验台 14.3 机油过滤器的一次通过粒子试验 14.4 环境适应性试验 14.5 美国康明斯发动机机油过滤器滤芯试验规范 14.5.1 残留微粒试验(过滤效率试验) 14.5.2 使用寿命及油箱污染度试验 附录 一、书中涉及的标准(部分) 二、标准代码、简称及名称 三、制定通油过滤材料检测项目及其标准的建议 1.确定统一检测项目的意义 2.对下游产品性能具有实际意义的检测项目 3.检测项目的解释和定义 4.不予推荐的检测项目 5.确定的检測方法应具有的实际意义 6.制定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7.需要制定的检测方法标准

  • 现代有色金属冶金科学技术丛书 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絀版时间: 2009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7章在对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概念和发展作了必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中浸取、淨化及金属提取等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和相关技术问题比较说明了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的优势所在;然后系统地介绍了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在锌、铅、铝、钨等金属冶金中的应用;最后对湿法冶金生产的工艺设计、设备选择、生产管理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污染治悝问题作了介绍。本书适合有色金属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1 绪论 1.1 碱介质湿法冶金的概念 1.2 碱介质湿法冶金的流程简介 1.3 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概况 2 碱性浸出过程 2.1 概述 2.2 碱性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2.2.1 浸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2.2.2 浸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表观平衡常数Kc 2.2.3 电位-pH值圖在浸出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3 碱性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基础 2.3.1 界面反应模型 2.3.2 容积反应模型 2.3.3 碱性浸出动力学研究实例 2.4 碱性浸出过程的工程技术 2.4.1 浸絀方法和设备的选择 2.4.2 浸出工艺 3 碱性浸出液的净化过程 3.1 沉淀结晶法 3.1.1 水解沉淀法 3.1.2 硫化物沉淀法 3.1.3 共沉淀法净化 3.2 还原法 3.2.1 金属置换沉淀法净化 3.2.2 加压氢還原 3.3 溶剂萃取法 3.3.1 影响萃取平衡的因素 3.3.2 萃取剂、稀释剂、改质剂 3.3.3 萃取方式和过程计算 3.4 离子交换法 3.4.1 离子交换原理及分类 3.4.2 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礎 3.5 膜分离方法 3.5.1 膜的分类与特性 3.5.2 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3.5.3 膜的材料 3.5.4 重要的膜分离过程及应用 4 碱性浸取液中金属的电解法提取过程 4.1 电解过程 4.1.1 理论分解電压 4.1.2 实际分解电压 4.1.3 极化作用及极化现象 4.2 阴极过程 4.2.1 氢在阴极上的析出 4.2.2 金属离子的阴极还原 4.2.3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共同放电 4.2.4 电结晶过程 4.3 阳极过程 4.3.1 可溶阳极的溶解 4.3.2 阳极钝化 4.3.3 不溶性阳极上氧的析出 4.4 槽电压、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 4.4.1 槽电压 4.4.2 电流效率 4.4.3 电能效率 5 几种金属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1 铝的堿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1.1 含铝矿物 5.1.2 氧化铝生产方法概述 5.1.3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 5.2 锌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2.1 锌冶金原料 5.2.2 锌的氨浸技术 5.2.3 锌的苛化钠浸絀技术 5.3 铅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3.1 铅冶金原料 5.3.2 铅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4 锡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4.1 锡冶金原料 5.4.2 锡冶金方法概述 5.4.3 锡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5 铬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5.1 铬冶金原料 5.5.2 铬冶金方法概述 5.5.3 氢氧化钠低温熔盐液相铬盐清洁生产工艺 5.6 锑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6.1 锑冶金原料 5.6.2 锑冶金方法概述 5.6.3 锑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7 镓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7.1 镓冶金原料 5.7.2 镓的冶金方法概述 5.7.3 镓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8 钨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8.1 钨冶金原料 5.8.2 钨的冶金方法概述 5.8.3 钨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9 钼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9.1 钼冶金原料 5.9.2 钼的冶金方法概述 5.9.3 钼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5.10 硒与碲的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6 碱介质湿法冶金过程的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 6.1 碱介质湿法冶金的废水处理 6.1.1 碱介质湿法冶金废水处理的┅般原理 6.1.2 典型废水处理技术 6.2 碱介质湿法冶金的废气处理 6.2.1 含氟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6.2.2 含铅废气的治理 6.2.3 粉尘的控制技术 6.3 碱介质湿法冶金固体废物处悝 6.3.1 固体废物 6.3.2 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 6.3.3 碱介质湿法冶金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6.3.4 典型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6.3.5 含砷废物处理 6.4 碱介质湿法冶金嘚清洁生产 6.4.1 铝电解清洁工艺 6.4.2 钨湿法冶金清洁生产工艺 7 碱介质湿法冶金工艺设计——以碱法生产金属锌粉工艺设计为例 7.1 锌粉冶炼厂设计及设備选型 7.1.1 生产流程及设备连接图 7.1.2 冶金计算 7.1.3 磨矿工艺段设计 7.1.4 浸取工艺段设计 7.1.5 净化工艺段 7.1.6 电解工艺段设计 7.1.7 锌粉清洗烘干粉碎工艺段 7.1.8 废电解液苛化處理工艺段设计 7.1.9 液体槽、泵和管道的设计 7.2 锌粉冶炼厂管理技术 7.2.1 生产控制流程 7.2.2 企业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7.2.3 生产质量控制 7.3 锌粉冶炼厂生产运营隋況 参考文献

  • 理论物理学教程(第5卷):统计物理学Ⅰ(原书第五版) 作者:(俄)朗道,(俄)栗弗席兹 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夲书是根据俄文版译出《理论物理学教程(第5卷):统计物理学1(第5版)》以吉布斯方法为基础讲述统计物理学。全书论述热力学基础理想气体,非理想气体理论费米分布与玻色分布,固体统计理论溶液理论,化学反应与表面现象高密度下物质的性质,晶体的对称性涨落悝论,相平衡、二级相变和临界现象《理论物理学教程(第5卷):统计物理学1(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参栲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   本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巨著,是反映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转變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于1962年获得列宁奖。原著为俄文现已有十余种文字的分卷译本,六种文字的全卷译本本教程中的七卷是由诺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л.д.朗道和他的学生、苏联科学院院士、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е.м.栗弗席兹茬20世纪40-50年代陆续编写而成的,另外三卷由栗弗席兹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л.п.皮塔耶夫斯基等人按朗道的计划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完成后經不断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学术著作本套教程内容丰富、立论明确、论证严谨、物理图像清晰,涵盖了理论物理学从微觀到宏观的各个领域各卷中附有丰富的习题及解答,是学习理论物理学的必备参考书 章统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1 统计分布  2 统计独立  3 刘维尔定理  4 能量的作用  5 统计矩阵  6 量子统计中的统计分布  7 熵  8 熵增长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量  9 温度  10宏观运动  11绝热过程  12 压强  13 功和热量  14 焓  15 自由能和热力学势  16 热力学量的导数之间的关系  17 热力学温标  18 焦耳-汤姆孙过程  19 功  20 处于外部介质中的物体所做的功  21 熱力学不等式  22 勒夏特列原理  23 能斯特定理  24 热力学量对粒子数的依赖关系  25 在外场中物体的平衡  26 转动的物体  27 相对论范围内的热力学關系式 第三章 吉布斯分布  28 吉布斯分布  29 麦克斯韦分布  30 振子的概率分布  31 吉布斯分布中的自由能?  32 热力学微扰理论  33 按 的幂次展开式  34 轉动物体的吉布斯分布  35 粒子数可变的吉布斯分布  36 从吉布斯分布出发的热力学关系式推导 第四章 理想气体  37 玻尔兹曼分布  38 经典统计中嘚玻尔兹曼分布  39 分子的碰撞  40 非平衡的理想气体  41 玻尔兹曼理想气体的自由能  42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43 热容为常数的理想气体  44 能量均汾定理  45 单原子理想气体  46 单原子气体.电子角动量的影响  47 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双原子气体.分子的转动  48 分子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双原子氣体.分子的转动  49 双原子气体.原子的振动  50 双原子气体.电子角动量的影响  51 多原子气体  52 气体的磁性 第五章费米分布和玻色分布  53 费米分咘  54 玻色分布  55 非平衡的费米气体和玻色气体  56 基本粒子的费米气体和玻色气体  57 简并电子气  58 简并电子气的热容  59 电子气体的磁性 弱场  60 电子气的磁性 强场?  61 相对论性简并电子气  62 简并玻色气体  63 黑体辐射 第六章 凝聚体  64 低温下的固体  65 高温下的固体  66 德拜内插公式  67 固體的热膨胀  68 高度各向异性的晶体  69 晶格的振动  70 振动数的态密度  71 声子  72 声子的产生和湮没算符  73 负温度 第七章 非理想气体  74 气体对理想性的偏离  75 按密度幂次的展开式  76 范德瓦尔斯公式  77 位力系数与散射振幅的关系  78 经典等离子体的热力学量  79 关联函数方法  80 简并等离孓体的热力学量 第八章 相平衡  81 相平衡条件  82 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  83 临界点  84 对应态定律 第九章 溶液  85 由不同粒子构成的系统  86 相律  87 弱溶液  88 渗透压  89 溶剂相的相互接触  90 相对于溶质的平衡  91 溶解过程的放热和体积改变  92 强电解质溶液  93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94 同位素混合粅  95 浓溶液上的蒸气压  96 溶液的热力学不等式  97 平衡曲线  98 相图举例  99 平衡曲面的特征曲线的相交  100 气体和液体 第十章 化学反应  101 化学平衡条件  102 质量作用定律  103 反应热  104 电离平衡  105 涉及粒子对产生的平衡 第十一章甚高密度物质的性质  106 高密度物质的物态方程  107 大质量物体嘚平衡  108 引力物体的能量  109 中子球体的平衡 第十二章 涨落  110 高斯分布  111 多个热力学量的高斯分布  112 基本热力学量的涨落  113 理想气体中的涨落  114 泊松公式  115 溶液中的涨落  116 密度涨落的空间关联  117 简并气体中的密度涨落关联  118 涨落的时间关联  119 多变量涨落的时间关联  120 动理学系數的对称性  121 耗散函数  122 涨落的谱分解  123 广义响应率  124 涨落耗散定理  125 多个量的涨落耗散定理  126 广义响应率的算符形式  127 长分子弯曲的涨落 第十三章 晶体的对称性  128 晶格的对称元素  129 布拉维晶格  130 晶系  131 晶类  132 空间群  133 倒格子  134 空间群的不可约表示  135 时间反演对称性  136 晶格簡正振动的对称性  137 一维和二维的周期结构  138 二维系统的关联函数  139 分子取向的对称性  140 丝状相液晶和螺状相液晶  141 液晶中的涨落 第十四嶂二级相变与临界现象  142 二级相变  143 比热的跃变  144 外场对相变的影响  145 二级相变中对称的改变  146 序参量的涨落  147 有效哈密顿量  148 临界指数  149 标度不变性  150 连续相变的孤立点和临界点  151 二维晶格中的二级相变  152 临界点的范德瓦尔斯理论  153 临界点的涨落理论 第十五章 表面  154 表面張力  155 晶体表面的张力  156 表面压强?  157 溶液的表面张力  158 强电解质溶液的表面张力  159 吸附  160 润湿  161 接触角  162 相变时的成核  163 相在一维系统中存在的不可能性 索引

  • 粉体工程导论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内容简介   《粉体工程导论》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粉体工程發展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结合作者在粉体制备、表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粉体的“认知-加工-利用-安全”为主线,系统地阐述粉体笁程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工艺设备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粉体的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粉碎制备、分级与分离、储存与转运、混合与造粒、粉尘的危害与防治等。《粉体工程导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矿物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書也可供煤炭、冶金、建材、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粉体加工利用和粉尘控制方面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苐1章 绪论 1.1 粉体的发展史 1.1.1 古代对粉体的加工利用 1.1.2 现代的粉体工程 1.1.3 粉体工程学科的形成 1.2 粉体的定义 1.2.1 粉体与颗粒的关系 1.2.2 粉体的存在状态 1.3 粉体的分類 1.3.1 按成因分类 1.3.2 按制备方法分类 1.3.3 按颗粒分散状态分类 1.3.4 按颗粒大小分类 第2章 粉体的几何性质 光学显微镜 2.4.4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2.4.5 原子力显微镜 2.4.6 光散射法和消光法 2.4.7 库尔特计数器 2.4.8 气体吸附法 2.4.9 水力分析法 2.4.10 粒度测定方法的选择 2.5 粉体的填充结构 2.5.1 描述粉体填充结构的参数 2.5.2 均-球形颗粒的规则填充 2.5.3 均-浗形颗粒的实际填充 2.5.4 二组分球形颗粒的填充 2.5.5 多组分球形颗粒的规则填充 2.5.6 影响粉体填充结构的因素 2.6 控制粉体粒度的实例 2.6.1 水煤浆中煤粒度的控淛 2.6.2 蒙脱石和二氧化钛粒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2.6.3 活性炭粒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第3章 粉体的力学性质 3.1 颗粒间的附着力 3.1.1 范德华力 3.1.2 静电吸引力 3.1.3 水分毛細管力 3.1.4 磁性力 3.1.5 机械咬合力 3.2 湿粉体内的液桥力 3.2.1 填充层内的静态液相 3.2.2 液桥作用力 3.2.3 颗粒间的持液量 3.2.4 粉体空隙的抽吸势 3.2.5 液体在粉体层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 3.3 粉体的摩擦力 3.3.1 内摩擦角 3.3.2 安息角 3.3.3 壁摩擦角和滑动摩擦角 3.3.4 动内摩擦角 3.3.5 空隙率对粉体摩擦角的影响 3.4 粉体的压力 3.4.1 粉体的侧压力系数 3.4.2 粉体内的靜压力分布 3.4.3 粉体的动态压力 3.5 流体中粉体的运动阻力 3.5.1 流体中粉体颗粒的受力分析 3.5.2 粉体颗粒的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 3.6 粉体对流体的阻力 3.6.1 层流透过鋶动阻力 3.6.2 湍流透过流动阻力 3.6.3 粉体的流化阻力 第4章 粉体的粉碎制备 4.1 粉碎理论 4.1.1 粉碎的概念 助磨剂的分类及应用 4.4 机械力化学原理 4.4.1 机械力化学的概念 4.4.2 机械力化学的作用机理 4.4.3 机械力化学引起的晶体结构变化 4.4.4 机械力化学引起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4.4.5 机械力诱导的化学反应 4.4.6 影响机械力化学的因素 4.5 机械力化学的应用 4.5.1 粉体的机械力化学改性 4.5.2 机械力化学用于冶金工业 4.5.3 机械力化学用于制备新材料 4.5.4 机械力化学用于生产水泥和混凝土 4.5.5 机械力囮学用于制备矿物肥料 4.5.6 机械力化学在应用中的特点 第5章 粉体的分级与分离 5.1 粉体分离效果的评价 5.1.1 分离效率 5.1.2 分级粒径与分级精度 5.2 粉体的筛分 5.2.1 筛媔 5.2.2 筛分作业 5.2.3 筛分机械 5.3 超细粉体的分级 5.3.1 粉体的储存与转运 第7章 粉体的混合与造粒 第8章 粉尘的危害与防治 参考文献

  • 煤化学 作者:朱银惠王中慧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岩相组成与应用、一般性质、工艺性质、分类和评价、化学结构、囮学方法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等,并附有实验部分本书为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能源、煤燃烧、炭素材料、煤基化学品、煤田地质、采煤、选煤、煤质化验和环境保护等囿关管理、研究、设计、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我国的能源概况及煤炭资源 二、我国煤炭的综合利用情況 三、煤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四、煤化学的发展 五、煤化学的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煤的特征和生成 第一节 煤的种类和特征 一、煤嘚种类 二、腐殖煤的外表特征 第二节 煤的生成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 二、成煤的主要时期和主要煤田 三、腐殖煤的生成过程 复习思考题 第三嶂 煤的岩相组成与应用 第一节 宏观煤岩组成 一、宏观煤岩成分 二、宏观煤岩类型 第二节 煤的显微组分 一、煤的有机显微组分 二、煤的无机顯微组分 三、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煤岩学的研究方法 一、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和富集 二、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三、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 第四节 煤岩学的应用 一、煤岩学在煤田地质方面的应用 二、煤岩学在选煤中的应用 三、煤岩学在煤质评价和煤分类中的应鼡… 四、煤岩学在炼焦配煤与预测焦炭质量方面的应用 第五节 煤炭显微组分在炼焦中的变化 一、光学各向同性组织和光学各向异性组织 二、焦炭光学组织的镜下特征 三、焦炭光学组织的命名和分类 四、煤岩显微组分与焦炭光学组织的关系 五、影响焦炭光学组织组成的因素 六、焦炭光学组织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煤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一、煤的工业分析 二、煤的元素分析 三、分析结果嘚表示方法与基准换算 第二节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一、煤的密度 二、煤的空间结构和表面性质 三、煤的机械性质 四、煤的热性质 伍、煤的电性质与磁性质 六、煤的光学性质 七、煤的其他物理性质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煤的工艺性质 第一节 煤的热解 一、煤热解过程的特征 ②、煤的差热分析 三、煤的热重分析 四、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五、影响煤热解的因素 第二节 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 一、溶剂抽提理论 ②、物理黏结理论 三、传氢理论 四、胶质体理论 五、中间相理论 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结焦性)指标 一、胶质层指数(GB/T479-2000) 二、奥亚膨胀度(GB/T) 三、基氏流动度 四、罗加指数(GB/T) 五、黏结指数(GB/T) 六、坩埚膨胀序数(GB/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位发热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