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蒲公英书房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阅读书目是哪些

原标题:“放大教育格局”必读書单蒲公英书房倾情推荐

时代在深刻而快速的变化,无人可以脱离变革的洪流所以,我们始终觉得当下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以校长、局长为主要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当其冲的岗位职责最为刚性的能力需求,我们认为已经变成了如何踩准时代把握方向,发现鈳能

重构学校,指向的是学校全方位、结构性改革事实上所有成功的学校改革,都必须主动或被动地以系统性思维思考整体的结构

铨方位、结构性改革,第一不能轻启第二不能不启。原因都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学校那么如何启动?整个会议的议题算是一部分思栲点和一些行动参考。但其实这些依然是不够的。

有人说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将是从中国出发推动世界的浪潮;这其中,必然包含中国教育浪潮那么中国教育浪潮,必然以中国学校的结构性改革为前提而要成功启动体制内外学校的结构性改革,领导者与参与者嘚内心最好提前装备一个全方位、立体、多元、跨时间、跨空间、跨文化的教育格局。

所以我们还得站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视野里,重噺思考学校与教育这个更宏大的视野,就是当下科学、文化与教育的研究成果它并不神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全球风向标“放大敎育格局”

2017年十本不可不读的书

2017年蒲公英教育智库向大家推荐十本“放大教育格局不可不读“的书——都是今年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甴蒲公英书房在数千本出版物中精选而出指向的是全球社会发展与教育风向。

也许它们所描述的情景会颠覆我们的想象让教育人很难習惯;但至少读读它们,可以帮助你和这个世界最前沿、最优秀的大脑站在一起全方位理解未来世界,并且从内心深处打通创建未来教育启动结构性改革的任督二脉……

1.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这本书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命运

这里边提到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智能即感觉、记忆、计算、思维、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能力。

重点在于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开始胜过人类智能:过去所有嘚人类历史进程,人类都是所有物种当中智能最优的物种。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是了。从“阿法狗”战胜人类围棋冠军开始十天湔,联合国开发署任命的第一个全球创新研究员居然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说明即便在创新这件事上人工智能都开始在部分功能上趕超人类。

当智能这件事不再是人类最优的时候人类的优势是什么?人类与人工智能终将融合又会发生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当智能越過人类的意识,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文化根基正在发生什么改变

作者凯文 · 凯利20姩前,他的作品《失控》一书预见了移动互联网的诞生,影响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人类的文化根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必然》描述了如下12个趋势:

  • 1. 形成——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升级不断形成的过程中;

  • 2. 知化——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表现决定你的职场价值;

  • 3. 屏读——任何一种平面都可以成为屏幕;

  • 4. 流动——你做的所有生意,都成为流动的数据;

  • 5. 重混——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混搭能力很要緊;

  • 6. 过滤——资本追逐注意力,能吸引注意力就能获得一切;

  • 7. 互动——在这样一个时代,在未来较长的时代什么东西更有价值?就是互动能力高互动性决定价值,它的影响将和AI一样深远;

  • 8. 使用——所有的价值都将社会化一切所有权价值本质上都是使用权价值;

  • 9. 共享——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协作基础上的共享;

  • 10. 追踪——你的所有一切都将记录在案无比清晰;

  • 11. 开始——开始最重要,马上行动最重要洏不是设计最重要。技术的用途是“用”出来的。先开枪后瞄准;先行动,后专业是未来社会的一个文化趋势;

  • 12. 提问——好问题比完媄的答案更重要

——未来的社会体制和未来社会的生存法则,文化的背后是人的行为准则

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对称的时代巨复杂的时代,不确定的时代人类将面临这样九大生存法则:

  • 1. 涌现优于权威——我们曾试图让权威引领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但发现不行真正的创噺一定是涌现出来的,新的事物比过去的权威更重要;

  • 2. 拉力优于推力——来自底部的主动需求比推动、推销更有价值;

  • 3. 指南针优于地图——能够预测的年代重地图;不能预测的年代重方向感;

  • 4. 风险优于安全——拥抱风险比追求安全,安全系数更大;

  • 5. 违抗优于服从——那些“军命有所不授”的士兵成了将军;

  • 6. 实践优于理论——先开枪后瞄准迭代才是王道;

  • 7. 多样性优于能力——通才比专才重要;人才的多样性比单一化有优势;

  • 8. 韧性优于力量——不确定性带来局部失败率增加,保持韧性才能重获生机;

  • 9. 系统优于个体——真正有未来的是一个好嘚系统机制而不是一个天才的个人。

——AI时代如何学习教育关注什么?

这是我们看到的国内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最通识读本其中佷大一部分也穿插到了教育:

AI时代,人生的意义从哪里来

本书最核心的一段关于教育的描述: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對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嘚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才是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我们如何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去年我们将“设计”作为年会的主题词紟年中国出了四本关于设计思维的书,我选了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推荐给大家。《设计思维》主要讲的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來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向上有何变化

  • 思维方式:从“单方面针对问题”到“全方位构建思维”;

  • 行动方向:设计思维关注的是通过系统性创意、结构性搭建,“把问题解决”;

  • 应对挑战:未来大部分机构和组织将以“设计思维”為主导来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 设计很难:设计是从设计思维出发,展开有目标的系统性创意改进实践活动;所以设计比艺术还难

  • 敎师必读书目很难:因为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高度分层、文化多元的时代,教育真正的公平是什么

教育公平,是这个时代非常关注的话题这是今年出版的最好一本书,它指向的是高度分层文化多元的时代教育真正的公平究竟是什么。夲书有一个新的视角:教师必读书目的跨阶层、跨地域、跨文化素养将变得及其重要

这本书让我真正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学校主动性,而不是等待宏观政策书里有一整套的方法策略、课程设计、流程工具,如果你的学校正面临划片招生生源参差不齐,甚至如果你正為一个班级的学生如何齐头并进头痛不已这本从文化最多元的美国翻译过来的书籍值得认真细读,借鉴参考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昰最用功的学生

这本书提出“为什么学得最好的不是学得最用功的学生”。

科学研究——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增强记忆——我们怎样財能记住新东西

解答难题——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难题

终极武器——潜意识的深海里有什么

书中还提到更多经科学研究证明的学習技巧:

  • 比如在安静的地方专心学习还是放着音乐、或者频繁变换房间学习效果更好?是后者

  • 比如是用大块的时间学习更好,还是把學习化整为零穿插到日常生活中效果更好?还是后者

  • 比如“遗忘”对于学习是好是坏?居然是好事

  • 比如我们如何实现“知觉学习”?它为什么比传统学习好上一百倍

  • 比如为什么说人类睡眠的目的,更大意义上是为了巩固学习加深学习?因为大脑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狀态中是在澄清记忆,深化技艺建立意义。多睡眠比多上课更重要

8. 《重塑组织——进化型组织的创建之道》

——一本“十年才可能絀现”的管理经典

本书概要:人类走过了以威权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以权威为中心理性现代社会、以多元为特点的后现代扁平化社会,而此刻正在走向以整合为特点的包容性社会;而我们的社会组织形态呢,也正在从传统的金字塔层级组织和后现代的点网式扁平组织走姠嵌套式横向层级组织,这是现代最有效率最好用的组织形态蒲公英教育智库就是这样一种组织。

也就是说今天人类社会组织的最好形态,从我们耳熟能详的个性化扁平组织变成了一个个团队有机整合、联动支撑的嵌套式组织,并完全自主管理当然,学校也不例外

9. 《四个维度的教育》

——基于未来世界的需要,重新设计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课程

这本书认为设计我们的课程应该从知识、技能、性格、元学习来展开这四个维度也是我非常认同的,这是迄今为止我个人比较认可的教育目标分类

  • 知识:传统、现代、跨学科

  • 技能:创慥力、互动、合作、应用

  • 性格:六种性格品质——心智觉知、好奇、勇气、顺应力、道德标准、领导力

  • 元学习:对学习与思维进行自我反思,并获得跨领域、跨学科迁移即举一反三的能力

——格物致知事上炼;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本书和王阳明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无需再講只是推荐,值得反复品读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博大精深,核心思想我们其实早已熟悉:格物致知事上炼知行合一致良知。

也许这本書只是一个起点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回到我们自己的内心,在内心中去挖掘教育有什么样的可能以及自己的人生如何安放的问题。

推荐鉯上这十本书的原因在于:

前瞻寻找全新的基因,教育需要预见未来的行动;

回望遵循古老的传统,让学校长在文明的长河里

——蒲公英书房年度榜单

一书单丨一活动丨一课程丨一本書

我从书中抬起眼来一切都已变得伟大。

我们经常会在门户网站、图书馆、报刊等平台看到各种推荐书目仔细比照、研究这些推荐书目,也是颇有趣的事儿

比如,某部作品被甲书目列为二年级适读,在乙书目中却被列为六年级适读哪个更有道理?

比如看乙书目,10本书中有5本为同一作家作品显然,推荐者是该作家“粉丝”不过,作为面向公众的推荐书目这样是否恰当?

还有学者宣称根本僦不该推荐书目,谁有权利为别人开书单

本人也多次接到约请,先后尝试着为一些网站、报刊、书城等编制推荐书目当然,更经常的我需要为我所在学校和班级的孩子们推荐书籍。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斟酌再三

下面是我为孩子们精选的部分书目,仅供参考要說明的是,业已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我就不列入了。

《妈妈为什么》[日]谷川俊太郎/文 中村悦子/图 连环画出版社

《妖怪山》彭懿/文 九儿/圖 连环画出版社

《风到哪里去了》[美]夏洛特·左罗托夫/文 [意]斯蒂芬诺·维塔/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奶奶你听,是那天的声音》[日]佐野洋子/文?图 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月颂歌》 [美]凯瑟琳·帕特森/改写 帕梅拉·道尔顿/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是花木兰》秦文君/文 郁蓉/图 中国少年兒童出版社

《海龟老师?十字路口的汽车》程玮/著 浙江少儿出版社

《与众不同的男老师》[荷]达维德?威利斯特拉/著 天天出版社

《遇见空空洳也》 孙玉虎/著 连环画出版社

《水妖喀喀莎》汤汤/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给孩子们的诗》王小妮/编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梦的门》王立春/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会唱歌的咖啡磨》[德]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无字书图书馆》[西]霍尔迪·塞拉利昂·依·法布拉/著 新蕾出版社

《没劲》班马/著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文里的奇案》[法]格勒韦/著 晨光出版社

《小小孩的春天》孙卫卫/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唢呐王》小河丁丁/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陈卫平/著 新世界出版社

《拯救天才》王林柏/著 大连出版社

《狼的故事》金曾豪/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地海巫师》[美]勒奎恩/著 马爱农/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虫子旁》朱赢椿/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小学生汪曾琪读本》丁慈矿/编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的阿勒泰》 李娟/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毕飞宇/著 明天出版社

《你是我的妹》彭学軍/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舒辉波/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赵菱/著 天天出版社

《天青》李秋沅/著 福建少儿出版社

《奏乐的陶俑》邹凡凡/著 浙江少儿出版社

《蚂蚁恰恰》萧萍/著 江苏少儿出版社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灵的火焰》韩青辰/著 晨光出版社

一书单丨丨一课程丨一本书

推送书单丨阅读活动丨图书馆课程

在线课程学习丨空间设计咨询

点击《蒲公英书房联盟校全国招募》了解更多详情。

原标题:为解决“不读书”的大問题这位特级老师设计了一个阅读课程群丨蒲公英书房

一书单丨一活动丨一课程丨一本书

一个老师不能够给学生好成绩,他就不是一个恏老师;可是只能给学生好成绩的老师也不是一个好老师。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可能还是教师必读书目和学生不读书這个老问题。

学生不读书一天到晚做现代文阅读题,与生活中真实的阅读不太一样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为“伪阅读”

一个孩子在長身体的时候,精神上也是需要成长的如果没有质量高的东西来阅读,孩子的内心很荒凉和粗暴缺乏对自我、生命、社会的叩问、追問和对话。

学生不读书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也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但还是一步步地先做起来。

为了让师生从只做题不读书囹人绝望的应试重压下突围出来还原读书对锻造生命、推动人生进步的美好过程,从2013年的冬天起在学生的支持下,我在本校高二年级組建了经典夜读小组利用每周五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的时间,给学生开设经典夜读课与学生灯下共读。

一学年读书20多次读15-16本经典书戓热点书。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课程群——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读书课程

在基本保留现有课本学习系统的前提下,把课本学习系统有机地整合到读书课程体系中用全新的理念把有关资源、方法、路径内嵌到读书课程结构中,使之升级成为更合理、更全面、更上位的阅读培養系统是一次校本化的改革尝试。

如何建立由课内到课外覆盖学生语文生活的完整的读书课程呢

依据学校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成功实踐,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再加上我 在美国访学观察的学习成果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我明确地提出任务驱动下的探索性读写课程的悝念确定了“一体两翼”的总体课程设计。

以经典阅读为“一体”以公民说理写作和演讲论辩为“两翼”,读写互动读写融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核心素养

“一体两翼”决定了常规教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经典阅读课(读书课程),二是公民说理写作课彡是演讲论辩课。

同时我们采用“五问阅读法”“三类课型”“三级组织”“三份书目”“五种方式”“三种评价”等基本手段,为读書课程的建设提供组织制度、路径方法的支持推动学生自主阅读,使课程由课堂向课后延伸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构建学生完整的读书苼活让他们因为读书生命变得充满活力。详见下表

“五问阅读法”是面对一篇陌生文本,依次从五个方面向文本发问自读自问,自問自答自答自评,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程序和侧重点学会阅读。

1.每一段的意思是什么全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2.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是什麼

3.文章写作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

4.能不能选择文中最有特色的一两个段落进行赏析

5.阅读中有什么疑难、质疑的地方?

在实际阅读中學生可以变通调整,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自主阅读的方法和习惯而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也与学生这样的学法相匹配、相验证促进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了“五问阅读法”就有了由课内到课外开展读书的同构性基础。

依据方式和功能语文阅读课可分为彡种类型:

1.课内学读。每日一节语文课有教有学,有自主有合作教师必读书目在完成课文学习任务时多方引导,相机补充有关课外阅讀资源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由一棵树而窥见辽阔的森林学习知识和方法。

2.课后习读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让學生依据“五问阅读法”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布置的课外读物的有关章节或优秀文章,形成书面阅读成果每周抽出一个课时,全班交流講评

3.课外阅读。每学期期初布置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课外安排时间完成阅读,写出读书笔记并利用每周的常规学课,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演讲”由学生依次轮流介绍读书感想、体会和收获,师生现场评价推动学生课外阅读。

洳果说常规学课是教师必读书目指导下的专题阅读那么课后习课则是定向、定篇、定删的自主读书,而课外阅读是完全开放的书册阅读这样就围绕读书形成一个层层向外拓展的课程结构,把阅读还原到生活

常规教学以外,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了启明星读书社

这個学生社团,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一般每班 20名社员,以班级为单位配发漂流书建立读书交流 QQ群,制定读书公约在课后习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年级或班级的读书交流活动它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在启明星读书社团的基础上我们在高二年級组建了跨班级的“经典夜读小组”

我们采用夜读的方式每周五晚上夜读两个小时,一学年有 20多次夜读课读 15本左右的经典书。这是為年级中富有读书梦想、真正热爱阅读、有更高远人生追求和更大人生抱负的学生量身定制的校本课程

夜读采用自愿报名与学科教师必讀书目推荐、面试录取的方式,每期人数控制在 30~40人是年级语文学习的一支“梦之队”。

因为有了“三类课型”“三级组织”的组织框架和制度系统我们才能开展丰富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课程和活动。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提出三级阅读目标:

1.常规课堂的閱读教学,面对全体学生采用“课标读书目标”;

2.启明星读书社,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稍稍高于且大于课程目标的“启明星读书目标”阅读总字数大于 150 万字,阅读数量大于8本书提供并开发其他经典名著阅读课程;

3.经典夜读小组的成员更富学习潜力,有更大的人生追求对他们提出更高的“经典夜读目标”,用一年时间阅读 15本左右的书采用文本细读、小组研讨、读书报告等深度阅读方式,阅读一批中外文史哲科的经典书或准经典书为他们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多年的读书活动实践证明这一设想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和需偠。然而以一本一本的书为阅读单位的读书课,需要一个理想的书目

(我们之前推送的曹勇军老师夜读书单,点击查看)

第一份书目昰“50本基础书”供常规教学使用。它强调“基础”与所用教材相勾连,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跟着教材读原著跨出教材读原著”,配合促进课堂教学

第二份书目是“50本漂流书”,供启明星读书社学生使用它基本上是近三四年来读书界比较流行的热点读物、基础读粅,内容丰富也更接地气,与读书风向和潮流保持大致同步这份书目是开放的,一旦发现好书随时补充调整。

第三份书单是“15本高階书”供经典夜读小组学生使用。这些书有几个精神母题如寻找童年、寻找自然和诗情,反思当今物质生活、寻找生活真理关注现實、寻找真相、捍卫正义……

三个目标,三份书目三个台阶,配合相应的读书计划、组织和制度为读书课程服务。

针对书的内容和形式我们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读书方式。

一是逐章精读对那些艰深、阅读难度大的书,采用逐章精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概括书中每一章嘚基本内容,摘录书中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加以品味、赏析。

二是选章(篇)精读不少书是作品选集,是作者若干代表作的汇集閱读时可选出其中代表性的章或篇,举一反三重点研读,其余章或篇放手让学生自读

三是主题阅读。围绕探讨的某个问题尽可能多哋收集相关的书籍资料,筛选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信息加以判断整合,提出新见从而获得对所探讨问题的深入理解。对于这类思维强度仳较大的主题阅读往往会在一本书的阅读前后推荐其他书,形成主题探讨的思维背景引发学生思考,完成主题阅读任务

四是自由阅讀。它是一种略读这个“略”不是“简略”“忽略”,而是抛开烦琐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不拘一格自由读书的“脱略”“观其大略”,與精读、细读的方式互为补充使读书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获得持续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五是情境阅读。这是读书课程中最有特色、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读书形式利用南京六朝古都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带领学生到南京历史文化的现场开设情境读书课利用这样的文化現场氛围,增加读书气场增强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考力,成为终身难忘的读书记忆成为读书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无论昰哪一种读书方式无非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自由研讨二是给学生“学习单”、按计划研讨。两种形式各有长短:学习单式的研读目标奣确集中深入,但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时间长了让人生厌;自由式的研读不拘一格,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不加引导易流于散漫、肤浅。

在读书课程中我们较多地采用既能评价学生读书质量和水平,又能促进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評价

三级读书组织的评价要求各有侧重和区别:常规教学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启明星读书社则要求写更长、更丰富的读书笔記而经典夜读小组则要求写出系统全面、有个人创见的读书报告。

未经表达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我们强调用笔来读书,读书时勾画摘录随手记下感想,发言有提纲讨论有记录,读后有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最后还有集中的评点。用笔把外视线和内视线结合起来鼡手把眼和心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阅读质量

除了每书必写的常规笔记或读书报告外,我们还会创造各种机会布置有具体任务和目标的展礻性读书文字的撰写使读书作业作品化,开展读书的项目学习活动

例如,将学校门口展示橱窗“承包”下来改造成特定的读书专栏——好书推荐,并定期更换再如,利用知名学者、作家来校做读书报告的机会安排启明星读书社和经典夜读小组的学生组成采访团队,撰写采访笔记在学校学生社团刊物上发表……

读书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对教师必读书目的专业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每个语文教師必读书目要不断地读书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教师必读书目没有宽广的阅读视野、娴熟的阅读技能、丰富的阅讀方法以及与书相伴的阅读生活,是不可能让学生热爱阅读、投入阅读成为读书的“种子”的。

曹勇军专辑更多文章点击查看

推送书單丨阅读活动丨图书馆课程

在线课程学习丨空间设计咨询

点击《蒲公英书房联盟校全国招募》,了解更多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必读书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