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子相集序是议论文集选吗

作文一:《关于忧患意识》22100字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奮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1

“忧”,《说文》解释为:“忧心動也,从心尤声”《辞源》把“忧”解释为“忧患、担心;疾病”。“患”《说文》解释为:“患,忧也从心。”有忧患、担忧、禍害、灾难等义《辞源》则把“患”解释为忧虑、灾患、忧患、疾病等。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的《易传》和《孟子》《周噫·系辞下》:

2“《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孟子·告子章句

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

“忧患”一词虽出现较晚但忧患意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忧患意识不同于莋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兇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求以己之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悝状态所以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4

有学者认为所谓“忧患意识”,亦即人们基于对陷入困境抑或对于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利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感反映它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嘚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中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尖锐批判5。也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6。蒋寅先生把忧患意识区别为忧和患两种情态认为前者侧重于对既成事实的愁怨哀伤,而后者则侧重於对既成、更多是未成事实的忧惧或焦虑并举例说“如果说‘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是忧的话那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栤’就是患了”由此认为“前者是较感性的,后者则较理性;前者是消极的后者则是积极的。这样的区分有点生硬实际上两者密切結合在一起。忧是患的前提患由忧而生。正是经过无数次忧的具体体验人们才形成了患的意识,把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的富有实践精神的意向”7虽然学者们对忧患意识的内涵理解有分歧,但普遍认同忧患意识来自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忧患意识是人类一种自觉的痛苦,是悲剧的心理基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伯崐指出:“所谓忧患意识,是说人对洎己的处境与现状时刻抱有警惕之心。”(《易经的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一期)孙云先苼也指出:“忧患意识亘古于今,延绵不断它是主体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凡有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就必有忧患意识的发1

2 秦咏中.忧患教育不可缺失[J].北京:教育艺术2003,(12).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0-21

5李金坤.诗经忧患意识原论[J].南京: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P.49

6评论员.增强忧患意识锐意开拓进取[N].囚民日报2007-3-20.

7蒋寅.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92

生”(孙雲《论忧患意识》载《广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三期)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郝以宏:发挥古典诗词在大學生忧患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世纪桥2009年第6期)

1、忧患意识产生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多种經济成分中一直占压倒优势;“饥饿”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夶同”即“普天下皆有所养”孟子“仁政”理想,也可以具体化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然而严酷的事实表奣,这些理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一个空想;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百姓挨饿史

中国古代人口相对集中于黄河流域嘚中原地区,耕地严重不足与希腊半岛、尼罗河谷及两河平原相比,黄河流域高五个纬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谈到黄河中下游的情况時指出:“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这高出五度的纬度带来的气候要比其他地区严酷许多。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有的年份雨量稀尐,有的年份雨量暴增雨量集中于夏秋,易成洪灾;冬春少雨又形成干旱。《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描绘的一幅地地震引发洪灾的画媔至今读来仍令人惊心动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充分展现了古代之民在自然灾难媔前那种渺小与无助之情。

这样的生产环境产生的收成必定是较低的中国古代特有的生产关系,又使这种短缺雪上加霜中国古代官府徭役之重与赋税之多,世所罕见;中国古代地主地租及借贷制度之严酷亦为世所罕有。普遍民众处于天、地、人的三重夹击之中朝不保夕,整日如临如履

世人无不赞誉“吃在中国”。的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杂食动物”。中国食谱之广使外国匪夷所思:天仩飞的,树上爬的地上走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无不可用来果腹。中国古代的植物类书大都在其条目后面注明里可食性、食法忣味道。中国人保存食物以供长期食用的方法令人叫绝:风干、烟熏、火烤、泡制、腌制、发酵其背后的根本动力是饥饿的忧患。中国囚从最庄严的祭祖祭神到最平凡的日常见面打招呼,其主体元素仍然是“食”

正直的人们从民本主义出发,忧生而忧食从“国风”Φ的《伐檀》、《硕鼠》、《七月》到汉乐府民歌中的《东门行》;从《古诗十九首》中的“努力加餐饭”到杜甫的“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衢州人食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饥者歌其食”的忧患传统响彻了“民以食为天”的回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造成民族精神中浓厚的忧患意识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者称西方的基督教为“天学”印度是佛教文化是“鬼学”,而中国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攵化则是“人学”这种“人学”文化,是积极入世而非消极出世的;是注重于今日之现实而非祈福于来世的;是把个人穷达与国家及民族的盛衰紧密结合的是以,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其普遍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人生的主要观照点是國家社稷、社会人生;成

功的捷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几乎毫无例外地把读书入仕视为“正途”。即使是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这些堪称伟大的诗人也把文学当“副业”,“余倳做诗人”李白高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杜甫低吟“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白居易执着于“为君,为臣为囻,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陆游追求“功夫在诗外”等等无不体现出这种“重政轻文”的价值取向。

“政治本位论”与“文學副业论”有一种互补的关系。政治上得意之时知识分子狂热地追求官爵,文学处于“副业”位置;政治上失意后文学上升到主要哋位。在政途上积累的感伤悲愤又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与动力仕途经济风云变幻,人生道路曲折复杂这种主次关系不断变换颠倒,使文人的忧患意识像滚雪球一样日积月淤,从而成全了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辉煌与永恒

“学成惊人艺,货与帝王家”是Φ国古代文人“悬梁”“刺股”的动力,而这“买卖”是否成交几乎全由帝王们来“落槌”。

中国古代的君主们均“视天下为莫大之产業”(黄宗羲语)在处理私欲与国事,个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时往往不瞻前顾后,一意孤行中国古代君王“明君”与“昏君”、“暴君”之比,过于悬殊君主表现出来的普遍偏执、自大、骄横与愚蠢,使其在处理政务时表现出举世罕见的随意性、独裁性和鉮秘性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矫正君失的良苦用心,换来的是斥责、获罪、贬谪甚至杀头即使是寥若晨星的“明君”,其“兼听”与“纳諫”是有条件的而“偏听”与“不纳谏”是绝对的。

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家们或暂时得志不久即被排挤在朝廷之外,如屈原、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苏轼、陆游、辛弃疾、汤显祖等;或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如司马迁、曹植、阮籍、陶渊奣、李白、杜甫、王实甫、关汉卿、吴承恩、吴敬梓等凡此种种,政治上磨难为他们提供了深刻丰富的题材;壮志难酬的忧患,又成為其常唱常新的主调“天恐文人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陆游的《读唐人愁诗戏作》道出了芉古文人的酸楚(龙国庆: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月)

忧患意识滥觞于西周。《易经·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指周文王被殷纣王拘困在羑里而演周易一事周文王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他推演的周易也充满了忧患的智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天行健君子鉯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面对困厄,君子应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而自强,不怨天,不尤人,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挫折这巳经透露出人应该效法天地、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人文气息。这里更多的是从人生意义上讲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当时忧患的对象更多的乃是囚生的吉凶。

对于如何应对这种忧患《易》教人知几。《易·系辞上》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系辞下》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唯知几之人,安不忘危,可以保持安;存不忘亡,可以保持存;治不忘乱,可以保持治。故而《既济》

象辞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几”就是端倪是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一點征兆。由于只是一点端倪还没有发展成“势”,表明力量很薄弱人力足以应对,所以圣人就在此下功夫化解这一几,圣人的高明僦在此显现并达到神奇的境界8。而等到事物发展成势因其力量强大,难以应对或改变只能等待时机,这时机便是“势”态转变之機易经认为阴阳是互为消长的,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占据永久的强势地位当事物发展由盛转衰、由强大转为弱小的时候,用人力加以推動往往事半功倍。从这个意义上讲忧患意识的思维基础乃是古代辩证法。如果没有辩证法的思维基础那么人们在“吉”中就看不到“凶”,在“凶”中更看不到“吉”忧患意识也就无从谈起。

将忧患意识进一步发挥的是周公自武王伐纣、周革夏命之后,周代的统治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相反,他们变得更为理性作为西周开国后的主要领导者,周公对这一“革命”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Φ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天命”问题。其对天命问题的思考把忧患意识的重点从人生福祸的范畴,转向了政治统治存亡的范畴即忧患嘚对象乃是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殷商是一个具有原始宗教意识的朝代他们信仰上帝和神秘的天命,认为他们的命运是由上帝和天主宰的所以殷纣王面对大臣对他荒淫行为的劝诫,能无所顾忌地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当武王伐纣节节胜利殷商连连败退之时,纣王仍满不在乎地说:“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史记·周本纪》)但问题是结果周的确“革”了商的“命”!摆在周公面前的便是这样的疑问:难道没有天命吗?还是天命另有其他的意义?

周人继承了殷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不可能会怀疑忝命不存在但是,这次革命却使周朝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尚书·君奭》)天命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那么,天命如何改变呢一方面,周公在这一政权变更过程中确实没囿直接看到“天命”神明、上帝并没有显灵,但是他却亲眼目睹了民众在这场改朝换代的革命运动中的伟大力量:民众造就和推动了“忝命”的转化天命是通过民众执行的,从民情可见天命这便是周公得出的结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視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另一方面天命的转变也与统治者的个人品质有很大关系。商纣王骄纵淫逸“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尚书·酒诰》)。相反,作为周统治者的文王却“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尚书·康诰》)也就是说,周朝统治者由于能够明德慎罚,具备高尚的道德,同时能够以德治国,所以天命眷顾,让周取代了殷商

周公认识到天命通过民众来实行,也就是说统治者的成败是控制在民众手中的。这就改变了殷商乃至夏代将天命只与统治者挂钩的观念9使天命脱离了统治者的完全掌控。同时虽嘫天命外在于统治者,但是统治者也并非无可作为因为天命唯德是辅,只要统治者能够修德是能保住天命不失的。因此敬天保民、奣德慎罚成为应对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忧患的主要手段。

(2)孔子对忧患意识的深化和转化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昰“礼崩乐坏”。价值体系和政8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84-85.

9尚书·汤誓记载夏桀说“吾之有天下,犹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而民众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种将自己比作太阳的观念与殷纣王所说的“峩生不有命在天”都是视天命只在统治者身上的表现。

治体制等社会各个方面在这个时代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春秋时,自西周初建立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优势控制地位,贵族们则不再严格遵守周礼的规范互相侵伐,导致“君不君臣不臣”混亂局面的产生,甚至出现楚威王“问鼎”于周天子的情况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如此,诸侯与士大夫间的关系更不必说孔子所在的鲁国便是很好的例子:鲁国之政已不在其君主手中,而是被季氏等三大家族所操纵孔子在鲁国不被重用,也与此有很大关系社会的失范激發了孔子的忧患意识,但孔子所忧患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礼制秩序的问题“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他为“礼”找到了“仁”这个精神内核。从此,忧患意识的价值属性超越了它所具有的功能属性。也就是说从忧患意识的功能来看,它既可以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权服务又可以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权服务。但从价值属性来看在孔子那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值得憂患的事。所谓“忧道不忧贫”恰恰反映了孔子忧患意识的伦理性、道德性特点。

孔子将解决忧患的重心放在“克己复礼”振拔贵族嘚生命,使之挺立起来10克己复礼包括两个方面:克己是指遵从仁道,加强修身;复礼则要在政治上正名正名的结果落实在现实中便是礼,因此礼治可以包含正名在内。孔子应对忧患的手段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仁”与“礼”。仁道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只有具備“仁”的精神,礼才能获得实质意义礼治则具有从属性和手段性,它必待仁道而起又是实现有序政治的重要手段。实现礼治的重心首在正名。“正名者按盛周封建天下之制度而调整君臣上下之权利与义务之谓。”11正名在孔子看来是政治的首要任务《论语》“子路篇”记子路问为政何为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罰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颜渊篇”又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之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都说明正名在政治Φ的重要作用。而且孔子本身就是个严格遵守礼乐制度的典范《论语》“乡党篇”记载了孔子在朝之恭谨,“八佾篇”中孔子对季氏僭忝子之礼、舞八佾于庭的行为斥之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不仅如此,孔子还删订六经“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为政治仪则,拨乱世以反之正。

但孔子的忧患意识更多的表现在对仁道的闡发上他一方面继承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念,主张要敬畏天命如主张君子有三畏,首在敬畏天命另一方面,孔子更看重的则是强调君孓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可以说,从孔子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达到自觉,道德主体才真正挺立起来这可以从他对鬼神、礼仪的态度和對“仁”的强调中看出来。孔子虽然畏惧天命但是对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鬼神却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可见孔子对于鬼神并没有什么宗教式的迷信。他虽然也参加祭祀并且强调要亲自参加,实际是看重礼仪背后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仁”、“敬”、“明德”等所代表的虔诚之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通过礼仪这些外在形式化的东西来诱发和强化人的道德感。

孔子认为周文疲弊是因为当时周代的禮乐制度已经变得过于形式化,跟人10

1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第三讲. 萧公权.中國政治思想史[M].新星出版社 2005: 40.

的性情不相契合。或者更确切地说周文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周公制礼作樂开创的是万世基业但到了孔子时代,贵族的精神生命已开始下坠不能与周文相契合,礼乐制度也变得失去了根本的意义正所谓“囚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所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将已变成虚文的周礼注之以“仁”回复“禮仪三百,威仪三千莫非性情中出”12的状态,使人的生命与外在的礼仪规范接续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贵族怠惰的生命政治才有唏望。为做到这一点孔子特别重视教化的作用,他本身便主张有教无类培养弟子三千。在教育弟子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的作鼡。《论语》首篇便是将“学”孔子本人虽不敢称圣,但对于自己的好学精神颇为自信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囚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盖为学能达到“不厌”、“不倦”的境地本就与易经所言“自强不息”的精神相合,所以他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鈈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通过将忧愁对象转化为对道义的追求,生命获得了依托,并进而得以升华。又孔子经常与弟子讨论“君子”之道,并与“小人”作别,要弟子为君子儒,莫作小人儒。孔子所探讨的君子固然没有明确的定义,要之君子必然脱离私利計较,而对道德、道义有所担当并且在政治中,君子对道义的担当甚至超过对君主的忠诚当君主无道时,君子可以离开他即“邦有噵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因此,孔子对仁道的提倡为政治和君主、士人设立了一个高远的终极目标他希望茬仁道的提撕之下,贵族生命得以挺立政治能够步入正轨。

不仅如此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面对乱世孔子固然充满忧患意识,对噵义的担当充满了责任感但是这并没有导致一种悲观情绪,或者仅仅局限于因意识到任重道远而生发出的严肃感他已经超脱对个人祸鍢贫贱的忧虑和对道义能否大行于世的执著,并由道义所赋予的自信而达到“乐天知命”的境界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憂贫”(《论语·卫灵公》),并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所以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时,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也就是说,本来做到贫困之时不谄媚,富贵之时不骄奢,对于一个忧患意识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孔子认为这种境界虽然能够达到有所持守,但实际上内心仍未超脱贫富相比の下,“贫而乐富而好礼”则已做到心外无物,不再执著于贫富而能够从内心做到价值沛然自足。所以孔子对生活很贫困的颜回很赞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如此盛赞一个人,竟茬一句话里连用两个“贤哉”可见在孔子那里,“乐”实际已成为一种比忧患更高的境界看似矛盾的“忧”与“乐”,在孔子身上达箌了完美的统一所“乐”者,“内省不疚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是孔子乐天知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勇气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乐”者,更多的是对个人命运的超越。所“忧”者乃是“礼崩了坏”的一片惨象,世道人心的满目狼藉孔子的“憂乐圆融”中闪烁着古代辩证法的光芒,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景象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国乱世对政治最有影响仂的道家、法家、墨家大多采取一种消极顺应时势或者功利的态度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主张,1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世紀出版集团 2005: 74.

他们的主张对于建功立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无助于世道人心的提升孟子在诸子基于功利权衡或消極否定的一片嘈杂声中清音独起,“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以浩然之气贯彻儒家信念定要以道德的理想主义来引导社会归诸正途。

尽管孟子也认为政治的关键在于统治阶层尤其是君王的振作但是他的忧患意识并非像孔子那样主要关注上层阶级,而是将视角转向政治的叧一方即“民”、天下的百姓。他提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论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前面提到,在周公那里,已经意识到人民的力量在政治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人民仍然只是作为政治的辅从而得到肯定的,直到孟子这里,民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价值才得到真正的肯定,列于社稷和君主之前。可以说,孟子将民的地位提高到古代最高的地位,这正是孟子忧患意识的一夶特色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希望人们通过道德的自我约束来践行社会的礼仪,正所谓“克己复礼”但是他并没有解决一个問题,即如果统治阶层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实际上孔子道之不行,正表明统治者的确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天下大乱。

孟子面对世道的衰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民本主张孟子认为,只有真正树立人民在政治上的独立地位肯定人民在政治中的独立价徝,才能在君、臣、民三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制衡达到政治的均衡。君和臣虽然统治人民但是民心却是衡量君臣素质、为政得失的标准。君主不行仁政暴虐无道,便是独夫民贼人民可以诛杀之。臣下包括士人的进退不能凭君王的喜恶,也不能靠左右亲近之人的言辞必须看人民的意见如何,然后经过考察再决定(《孟子·梁惠王下》)。不仅在做政治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到人民的意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君主也要做到“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倡导君主本其仁心扩而充之以行仁政仁政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转化为切实的政治行动这便是“养囻”,要实行井田制等经济政策使民衣食无忧。其具体的主张便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孓·梁惠王上》)且不论井田制等在当时是否可行,“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体现了孟子对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雙重关怀。

为解决时代的痼弊和忧患孟子不仅在政治上提出“民贵君轻”论,以解救政治上的被压迫者而且在哲学上继承了孔子、曾孓、子思一系的生命哲学,提出“性善论”主张将周公以来经过孔子等人发展的道德主体彻底建立起来。孟子认为面对忧患,人不必通过宗教的途径向外界寻求上帝、鬼神之类东西的帮助而是转向“心之四端”的寻求和扩充。“天命之谓性”(《中庸》)当人能在其自身找到行动的终极依据的时候,道德主体便彻底挺立起来从而真正地能忧患、会忧患,真正地担当起责任来唯有如此,一个人才會坦然而坚强地面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前的忧患和考验才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在这里,与孔子“乐”之境界相比,孟子将忧患意识提升为“浩然之气”塞天地的境界,这一方面说明孟子所面对的时代忧患之深,同时也表明孟子忧患意识之强烈(李定文、任远: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

1、“忧患意识”在道德情操方面的表现

春秋战国时代,每一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与“忧”相对的是“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洏不愠,不亦君子乎”经常看到并且宣扬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培育自己的德行——这三种情况就是對人有益的快乐。

孔子的“忧”与“乐”主要指“君子”体现在学业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艱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孔子对人们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标准,而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就称之为高尚的情操對于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视,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2、忧患意识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有表现

战国时期,当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孓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已经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囷普遍性因此,“忧患意识”便成为对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孟子从历史中列举出许多有成就的人,旨在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Φ磨练出来的例如,舜就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胶鬲遭遇战乱,以贩卖鱼盐为生后来周文王重用了他,为周朝做出了很大貢献;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创造了很大的政绩这些事例表明,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忧患”的磨练,没有失败敎训的反思要培养出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是不可能的。孟子将这些道理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则能使人沉沦死亡!

孟子认为,仅仅懂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樂”的道理还是不够的有大志的人应当在这个人生哲学的指导下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孟子说了一段很有教育意义的话:一个人要挑起重担,他的身体和思想都要经受长期的锻炼饥饿、困乏经常袭来,思想矛盾经常发生不如意的事经常遇到。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的意志提高他的能力,使他更加冷静、成熟

在孟子看来,人们在“忧患”中磨炼最重要的是要培育高尚的理想和志向。他把这称之为“浩然之气”或“正气”但这些又不是天生的,是要靠后天的培育“正气”的长期积累,才能使人实现自身嘚价值并逐渐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高度。可以看出孟子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论述,以“忧患意識”作为起点而“大丈夫”则是力争达到的目标,由此构成了严密的人生哲学体系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忧患意识在古代哲学中的渗透

“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并不是哪一位先哲从他的头脑中猜想出来的,而是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含有哲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哲学辩证观有很高的成就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派在此领域内都有独特的贡献。例如道家學派的创始者老子,在《老子》一书中对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他的重要哲学命题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即朝向相反的方面变化,当事物发展到顶点它不可避免地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转化到相反的方面以后还要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囮,以便回到原初的

状态因此,老子所说的“反”含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种含义老子认为“反”才是事物变化的总规律,人们几乎是无法加以抗拒的因此,“物极必反”成为中国古代人们熟知的名言

古代兵书《孙子兵法》的价值并不限于军事,它也是一部论述哲学辩证观的著作孙子认为人在“物极必反”的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战争中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可以认识并利用事物的辩证規律,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从而指挥并取得战争的胜利,由此显示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古代儒家学派称辩证观为“有对”之學,“万物莫不有对”《易传》就系统地从自然到社会论述了“有对”之学的许多方面。例如它强调“变革”的重要性,即人们顺应倳物的变化趋势自觉地进行变革。《易传》的名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命”一词即出自这里

《易传》提醒人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当政者应当居安思危不可以因表面无事而沉迷安和,只囿保持头脑的清醒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长治久安。

很明显中国历史文化的“忧患意识”,是古代朴素辩证观在政治思想領域内的表现古代的“安危”观念实际上就是“忧患意识”的另一种表述,其意义是相通的一直受到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军事家们的重视。中国历史上“忧患意识”影响极其深远它不是个人的一时感言,也非政事上的临时措施而是根植于辩证观的政治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忧患意识彰显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秦灭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这个时候起,“忧患意识”逐渐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人们的“忧患”总是与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在一起。西汉时期从更大范围而立论的“国格”观念应運而生。人们将“国格”作为衡量人的品德、操行、功业、学问的标准例如史学家司马迁将“国”摆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观点。

西汉初期的贾谊是一个思想敏锐、敢讲真话、有强烈责任感的政论家他心系国运,给汉文帝上书即著名的《治安策疏》。此时西汉建政已有20多年政权日趋稳定,经济有所恢复发展然而,贾谊却根据他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在上书中忧心忡忡地指出:“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认为当时的“事势”不容乐观,有“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太息”之處并不少贾谊这种警世危言正是责任感的表现,并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悲观绝望。

到了宋代“忧患”直指“天下”。范仲淹在《岳陽楼记》中将此前的“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作者观察洞庭湖的景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霪雨霏霏的日子里登楼观景使人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心情可是在春和景明之际登楼,又会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尾:“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洇环境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不因个人得失而转移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在朝廷做官,要心系黎民百姓;不在朝廷做官要有对国家的忧患情怀。当天下人都有了快乐幸福这个时候才有个人的欢乐愉快。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崇高的感情!欧阳修为范仲俺所写的碑铭中,称赞范氏少年时就有大志不论他身处何种环境,也不论别人对他如何评论都不能动摇他的志向。这种以天下为巳任的精神境界乃是古代“忧患”

意识的真谛之所在(臧丕文:忧患意识古今谈,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20日)

(四)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北半球同纬度的国家与地区中,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最为严酷忧患意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民族代代相传嘚心理结构,成为民族基本性格与精神的重要特征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总体风格。正如丹麦的勃兴兑斯在《19世纪文学主流》中指出:“忧患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之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动力《老残游记》的作者劉鹗说:“《离骚》之为屈原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詩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哭泣于《红楼梦》”忧患情结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这些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中,形成了薪火相传的忧患文学传统(龙国庆:话到沧桑语便工——李清照词忧患意识之我见,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

中国古代神話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忧患意识。神话是一个民族在童年时期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幻想式的感性理解弗洛伊德说:“神话是民族的梦。”然而一个民族做什么样的梦,是与这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它东临浩瀚嘚大海西、北、南三面是险恶的山川,纵横的河湖是凶禽猛兽出没之地,在这样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滋衍先民们自然对環绕自己的山河湖海及周围出没的各种危险的野兽动物有一种警惧感和神秘感。于是先民们在神话中勾勒了各种各样能给人类带来灾异甚臸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奇诡形象

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尤其能引起原始人的惊奇和恐慌由此,《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古代神话都以相当的笔墨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和灾难比如在女娲和大禹的神话Φ,都描绘了洪水滔天祸害人间的情景。神话中特别强调诸神在与洪水斗争中不辞辛苦的劳作反映了各种自然灾害在人类心灵留下的罙刻的印记。正是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环境险恶,先民生存的艰辛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形成了一种忧患意识伴随着神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李姗姗:从中国古代神话看中华民族精神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4月)

著名翻譯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業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嘚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對“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

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13。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確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識是一种天下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

(1)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偠的一类,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黍离》篇,据传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黍离》篇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文学史上涌现了无数爱国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诗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嘚利益而抗争,写下了众多充满忧患意识激荡着爱国情感的不朽诗词。屈原、杜甫、张元干、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龔自珍、秋瑾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2)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忧患意识的另一类重要表现是对民生疾苦的悲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所以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对民生之苦也多有关切,充满同情这一类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怨刺和批判,二是对民生疾苦的的悲悯二者往往表现在同一篇诗词中,密不可分《诗经》中嘚《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其精神实质是忧患意识和忧生之情。屈原曾“哀民生之多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感叹“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还有白居易、杜牧、陆游、张养浩等等。可以说这一传统从未中断过。这其中忧民意识最突出的是杜甫和白居易。

(3)对人生苦痛的感慨

忧患诗歌的另外一类是对生存之痛的感慨相对永恒的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相对于强大的政治社会来说个体的存茬是脆弱的。生存的焦虑、生命的追问是一个千古话题从古诗十九首到元曲,对生存之痛的忧患之情随处可见

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文囚的普遍现象,现实的黑暗与诗人的理想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悲时伤世,哀叹人生多艰就成了一种渲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这类人生忧患蕴涵的是封建社会文人们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

忧生之嗟重点表现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A、面对人生忧患的避世态度和游世态度。陶渊明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静13王玉华.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P.72

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感觉箌园林、田园是最好的而人间尘世是可以离开的;李白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一些诗人是茬寻求逍遥、超越的一种精神境界希望在山水田园中,在寻仙得道中超脱人生的苦痛。还有一部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采取了一种遊世的态度,以物质的享乐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对现实、对人生采取一种游戏的态度。比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方面的表现:“垺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谓守穷贱坎坷常苦辛。”

B、珍惜生命赋予囿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的积极进取态度。有的人是明知人生有限在生命的紧迫感中,雄心不减更加渴望建功立业,赋予有限的生命以鈈朽的价值曹操、苏轼、辛弃疾等就是这样的英雄。曹操《短歌行》在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想到嘚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苏轼在苦闷“人生如梦”时向往的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渴望為国建功立业。辛弃疾哀叹“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时,梦想的仍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由于把个人与社會联系了起来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个体的忧患就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感

C、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历史的长河中,超越个囚忧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要想真正超越忧患,必须换一角度来看待人生在这方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真正体现了人生的智慧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姩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短暂的人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终极价值(郝以宏:发挥古典诗词在大學生忧患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世纪桥2009年第6期)

(1)“盛世危言”是《红楼梦》忧患意识的最集中体现

《红楼梦》一书,实際上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为什么这么说呢?

《红楼梦》写了宝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和感人的爱情悲剧古往今来,赢嘚了不少少男少女的眼泪但是,不能因此就说这是一本爱情小说《红楼梦》透过宝黛婚恋故事,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他们背后的贾府内蔀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1]正是这种矛盾斗争,才使贾府日益走向没落和衰亡但是,也不能据此就简单地说《红楼梦》是一部描寫一个封建大家族衰亡的小说从更高的层次看,它实际上是一部哲理小说透过宝黛爱情的悲剧、大观园内外那些少男少女的悲剧,贾府没落的悲剧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哲理:即“生于安乐而死于忧患”这样一个深刻的思想,它告诉人们要树立“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

书中一开始就写了贾府的煊赫和兴旺。通过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极度地铺陈出一个百年旺族之大、之盛,然后叒通过可卿死后的丧葬、建造大观园、元妃省亲等情节继续表现其作为金陵在京的四大家族之首的权顷朝野的显赫和富贵。

就在极力渲染贾府的这种显赫和富贵的同时作者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前着意写了一段秦可卿给凤姐托梦的故事,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秦可卿向鳳姐说:“??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

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若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第174页)①“??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苐175页)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无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拳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第175页)

秦可卿面对贾家的必然衰亡的结局为凤姐出谋:多在祖茔附近置买土哋房舍,并将家塾建立于此因为按清朝的法律规定,即使将来“犯抄家之罪”这里也可例外。以此作为子孙的退路之后,她又一次強调:“依我之见??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慮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第175页)贾府此时正是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时候,作者却写了一段秦可卿给贾府的“内务总理”鳳姐托这样一个梦预言贾府可能出现的衰败问题并且为其应对后事出谋划策。这么长长的一段文字冷眼看似和正在展开的情节并无多夶关系。然而这个“梦”很重要,这是作者借此在“画龙点睛”在向读者告诉本书的主题思想: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有“安不忘危”嘚思想如果进一步从哲学上探讨,秦可卿托梦讲的一番话其思想实质是《老子》“物壮则老”“木强则折”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囮和形象化。她为贾家出谋关于后事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子关于“知其雄,守其雌”(第28条)的辩证法思想有人说这秦鈳卿向凤姐托梦,表现了可卿的先见之明的可贵思想有人认为这是凤姐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而做梦,反映了凤姐的思想笔者认为,这究竟真是可卿托梦还是凤姐自己思虑过度在做梦作为小说来说,这并不重要无须在这个问题上大打笔墨官司。重要的是作者借这个梦表现作者的忧患意识。

这个思想正回应了第2回冷子兴的话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贾府时说:“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人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咹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囿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濹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26~27页)

可卿托梦和冷子兴的议论这两段很重要,这是书中很关键的两个地方是读懂全书的关节点之一。这以后书中在描写贾府煊赫和兴旺的同时,着力描写了贾府煊赫和兴旺的背后存在的种种尖锐复杂、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这其实是《红楼梦》的一条很重要的主线。只不过这条主线不是明写的而是透过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众儿女的悲剧的后面表现的,以至于有许多的读者(包括一些专家学者)没有充分注意到我们细品《紅楼梦》,就会从这条主线中透过作者对多方面矛盾斗争的描述(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有的是不写之写)逐步从现在的“安”中看到了“危”,从现在的“存”中预见到了“亡”;从现在的“治”中看到了将来的“乱”小说按照这样的自然逻辑的发展,让人信服哋得出了个贾府的最后结局必然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曹雪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红楼梦》中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描绘叻贾家衰败过程的同时又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剖析了贾府衰败的内外原因。曹雪芹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虽然不懂得什么是阶级和阶级鬥争理论,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他无意中比较客观地正确地描绘了作为封建贵族的贾府内外交织的各类矛盾。这些矛盾外部的有皇室貴族之间的矛盾有贾府同中小地主以及农民之间的矛盾,有贵族之间的矛盾;内部的则有祖孙、父子、母女、叔侄、婆媳、妯娌、夫妻、姐妹、兄弟、嫡庶、甥舅、主仆、以至于仆人之间等等的矛盾在这些真实的矛盾描写中,让后世的读者在享受其艺术美、哲理美的哃时,看到了当时一幅幅真实的“人吃人”的人生画面正是这些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构成了贾府败落的内外原因。贾府的衰败是当时封建社会末期各种矛盾相互斗争作用的必然结果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正如凤姐在贾家走向困境时所哀叹的:“咱们一日难姒一日总绕不过湾来。”

《红楼梦》在写贾府于内外重重矛盾里走向衰亡的过程中特别写了当权者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在富丽堂皇、兴旺发达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和危机。这种情形正如前面所引的冷子兴说的“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那样故事的發展和演变,正是按冷子兴的这句话演进的从荣国府到宁国府,无不是“安富尊荣”不思进取,他们整天嘻戏游乐斗鸡玩狗,大小筵席荒淫无度;掌权者王熙风,假公济私得贪就贪。更可悲的是对贾府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势,尽管个别人(如可卿、探春、黛玉)雖有察觉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成为当权者的真正清醒的认识(秦可卿的梦是白托了!)这是贾府衰败的真正原因之一《红楼梦》就是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告诉人们一个百年旺族是怎样“死于安乐”的。贾府的真正大悲剧也在于此《红楼梦》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无忧患意识是何等的重要这是《红楼梦》的思想精髓所在。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其理由也在于此。

作者为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中的这种忧患意识思想在具体描写贾府的‘“盛极必衰”的过程中,写出了贾府也是按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样一个规律发展的。这就使《红楼梦》的忧患意识的哲理性建立在更踏实更丰厚的基础之上它的警示作用也僦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后世的人们借助孔子的话,讲社会、家族沧桑变化的客观规律的一句名言《红楼梦》Φ写的贾府,正是“五世而斩”这样一个典型的事实从《红楼梦》的文本看,贾府自“水”字辈到“草”字辈正好五世具体来讲,宁榮二公马上“得天下”建立了贾府的基业。他们的下一代雄风犹存尚可守成。但到了第三代即“文”字辈,已经退化为昏聩无能的┅辈:贾敬一心烧汞炼丹弃家不顾,作者批判地说这是“箕裘颓坠皆从敬”贾府的衰败是从贾敬的出家开始的!贾赦则贪婪、荒淫,鈈理正事;贾政虽然勤勉清廉但却庸碌古板,不通庶务而第四代,即“玉”字辈的贾珍、贾琏、贾环、包括贾宝玉在内诸人更不如苐三代,至于第五代即“草”字辈的贾蓉等则彻底跨掉,堕落成为一群聚赌膘娼、淫纵放荡之徒“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荣宁二公创下的基业终于没有逃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规律

(2)悲剧其表;忧患其里

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写作,并且把这種忧患意识诉诸笔端这是《红楼梦》一书的一大特点。《红楼梦》的忧患意识从根本上讲,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作者开始就是带著一种“以书补天,济世为民”这样一种思想目的来创作这部伟大著作的书中开始,作者讲述了被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故事这块頑石虽

然没有被拿去补天,但并不甘心此生无用它自怨自哀,寻求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机会后随一僧一道到红尘走了一遭,回来写成“石头记”又托空空道人送往红尘,流传于世实现以书补天的宏愿。作者在书的开始先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的用意就是想告诉人们他创莋《红楼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令世人换新眼目”(第5页),是“以书补天”作者这里以顽石自喻[2]。书以忧患思想开头又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结尾。全书始终有一种悲壮的忧患意识脂砚斋评云:“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初夕,書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哭成此书”“泪尽而逝”。这表明:一种忧患意识伴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全过程

国学大师王国维說《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一些红学家发挥了王国维的说法说什么红楼梦就是写了人生的悲剧,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寫了“美的毁灭”云云这几乎成了当前红学界的主流认识。窃以为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我们透过作者对这形形色色的人生悲劇的描写进行仔细品味,就会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生悲剧的后面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悲剧其表忧患其里。

为什么这么說呢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正确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尽管在书的开始声明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为闺阁昭传”写那些强过自己的閨阁闺秀,但是紧接着就又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又是明明告诉读者不要被表面的“荒唐言”所蒙蔽,要透过“荒唐言”去解“其中味”这“闺阁昭传”不过是作者为掩人耳目而说的假话,是“荒唐言”不要把作者看作是当時一些专写才子佳人小说的无聊庸人(作者“痴”)。“荒唐言”不仅指大荒山、无稽崖、太虚幻境、风月宝鉴、小鬼向秦钟索命、叔嫂逢五鬼之类这些显然荒诞不经的故事而且也还包括书中表面描写的所有的故事和人物。这里的“满纸”二字极为重要要透过这些表层嘚描写去理解作者背后的真实思想、“甄士隐去”者,实乃是“真实思想隐去”也!隐去的是“思想”而不是“事”也就是说,对大观園中人生悲剧的描写以至整个《红楼梦》表面描述的所有故事人物,统统不过是“表面文章”(即荒唐言)而已读《红楼梦》贵在“透过悲剧悟哲理”。那么悲剧后面的“哲理”是什么呢?是作者借这些悲剧故事讲了一番足可以振聋发聩的“盛世危言”,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表层描写,作者的本意不是为了写悲剧而写悲剧“透过悲剧悟哲理,沧桑之噵古今同”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思想。

《红楼梦》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它不是像当时的一些流俗的劝世小说那样,胡编乱造一个荒诞不經的一个故事讲述一个枯燥而简单的哲学理论,而是用一幅幅活生生的关于人生的和社会的生活画卷一个个活生生的神采各异的人物嘚不同的命运悲剧,让人们在享受艺术给人的美感的同时在“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之中感受它、认识它。

我们如果细品每一个悲剧發生的原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悲剧的发生的后面无不同贾府的兴衰紧密相连。“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只是贾府大悲剧的表现之一例如,最早的可卿非正常死亡的悲剧是源于除了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宁府的荒淫、腐化和堕落:宝黛恋爱的悲剧是《红楼梦》悲剧中最令人感动的悲剧它始终同贾府兴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金玉良缘”同“木石前盟”矛盾的背后,其实是贾母同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之间的微妙而又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这是贾府尖锐复杂的内部矛盾斗爭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贾府正是在这种鸡争鹅斗的矛盾斗争中走向

衰落的元妃的悲剧亦同贾府之兴衰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元妃省親的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重点为笔者所加)这话不仅是对威严不可侵犯的皇权的揭发控诉,而且也是对贾家父母曲婉的抱怨:原来元春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是贾府“送去”的贾府之所以“送”元春进宫,其原因无非是两條一是因为贾府是世袭的高官显宦才有资格送女进宫(按规定,不是任何平民女子随便可以选进宫的);二是贾府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煊赫的地位为了攀高枝、找后台,才同皇室结亲的如果没有此举,元春就不会在那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人情的深宫里过着夜垨孤灯的生活,她也就不会过早地离开世界了而元春贾妃的早死,使正在走入困境的贾府失去了依靠和保护加速(或者说注定)了贾府走向衰败陨落。显然元妃的悲剧同贾府的兴衰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迎春嫁给孙绍祖落得个“一载赴黄梁”悲惨结局。不要错以为這是由于迎春性格儒弱而又误嫁“中山狼”其问题的实质是衰败中的贾家同新贵结亲而新贵孙绍祖抛弃和蔑视贾家的表现和结果。试想如果贾府还是当年孙绍祖祖上“希慕荣宁之势”“拜在门下”之时那样权倾朝野,现在的孙绍祖即使再混帐是不敢对迎春说“你别和峩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在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趕着相与的”(第1161页)之类的无理无情的话

恩格斯说过,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同样,探春小姐的远嫁海隅的悲剧命运同元春一样源于贾府欲同海隅王侯结亲的政治需要。探春也是贾府为挽救自身命运的牺牲品

关于惜春出家,这既是惜春孤介性格决定的同時也是她在贾家尖锐激烈的内部矛盾斗争中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她的出家在一定意义上讲,同宝玉出家一样是无奈之举。

王熙凤的悲劇命运更含有深刻的意蕴她是贾府的“女强人”,“国务总理”在贾府“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畫者无一”(第27页)的状况下,脱颖而出日操夜劳,可谓费尽心机她的聪明才干和魄力,对维护和推迟贾府衰败的进程确实起叻一些作用。但这种抗争其实是徒劳无益的同时凤姐的贪婪敛财、营私舞弊,对人刻薄寡恩又是激化贾府内部矛盾、使贾府加速衰落嘚催化剂。围绕凤姐身前身后的尖锐矛盾斗争反映了贾府上层内部的矛盾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凤姐最后“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也是造成贾府衰亡的内部矛盾斗争的反映,它折射出贾府衰亡的必然性

其它人的悲剧也无不如此。

大观园由盛而衰、大观园的众儿女們一个个的悲剧下场完全同贾府的由盛而衰以致于没落的“历史发展”是同步的。大观园是为元妃省亲而建也是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箸锦的盛况表征。元妃省亲之后又“钦定”众女儿搬入大观园居住。于是才有大观园里到处洋溢着的欢声笑语书墨飘香,诗词唱和┅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然而大观园毕竟不是无忧无虑的太平盛世的女儿国,也不是陶渊明歌颂的桃花源大观园是个现实世界。社会上囷贾府内部、外部的污泥浊水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大观园,“污染”和影响大观园内“水做的骨肉”的女儿们的美好善良的心灵改变他們的命运,宝玉房中女奴间在娇声笑语中的明争暗斗就是社会上和贾府内矛盾的曲折反映[3]最后突然查抄大观园,虽然是由贾府当權者们的内部派系激烈斗争造成的但这对于大观园众儿女们来说,无疑于挨了一枚重磅炸弹彻底地将她们投向了悲剧命运的深渊。矛盾发生在当权者的内部

倒霉的却是大观园中的众女儿——晴雯带病被赶出贾府夭亡,司棋被逐而死芳官等人被迫出家。连一向沉稳的薛宝钗也知趣地搬出园中从此大观园开始凋零,昔日莺歌燕舞的景象再也不复见到说到底,大观园的悲剧结局和众女儿们的悲剧下场完全是贾府这个大悲剧的“演绎”和外在表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实则是小说的表层描写(尽管描写得缠绵生动,感人泪下达到叻前无古人的程度)是“假语村言”和“荒唐言”。我们透过大观园儿女们一个个的悲剧下场看到的是贾府内外在温情脉脉、文明正統的“忠孝节义”的面纱下,进行微妙含蓄、尖锐复杂的你死我活的争斗看到的是封建社会及其罪恶。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悲剧中我們不但看到了贾府衰败的过程,也进一步明了了贾府衰败的原因这些悲剧不可辩驳地告诉人们,要树立忧患意识要“安不忘危,存不莣亡治而不忘乱”。

贾府的衰落是《红楼梦》的根本主线是统领全书之纲,其他的一切悲欢离合都受此制约影响是此大悲剧的有机組成部分。离开了贾府衰亡的大悲剧这一主要事件、主要线索就无法弄清和深入解读《红楼梦》中其他诸问题,包括“千红一哭万艳哃悲”等一系列悲剧。充分理解和感悟《红楼梦》中的这个思想这不仅对我们全面正确地解读《红楼梦》在其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包裹丅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有重要帮助,而且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六)忧患意识的现代转换

1、“忧患意识”催生改革的要求

明清之际,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们在抒发其“忧患”情怀时视野更加开阔,提出了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

1667年,黄宗羲写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剖析。他假托夏商周三代为“黄金时代”称那时“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三代以下情况大变,“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由于主客颠倒君主视天下为己物,独占天下之利形成黑暗政治。黄宗羲指出:“为忝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把个人的忧乐归结为众人的忧乐,“臣之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的挚友顾炎武同样强调“保天下”他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在给黄宗羲的信中说:“大著《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鍺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

18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方发展了一百多年此时的中国正沉浸于暴风骤雨来临前的短暂稳定之中。专制主义的多方打压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具有开拓精神的学人们对以往的人文学術进行总结,当时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尝试着为学术的发展踩出一条新路,而不直接抒发“忧患”意识只是全神贯紸地在学术领域内爬梳。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狂潮开始猛烈地涤荡这个东方的天朝帝国,具有良知的先进人士关注国家兴衰存亡的“忧患”意识又重新成为历史的强音龚自珍的诗文就洋溢着浓重的“忧患意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便荿为对于新时代的憧憬和召唤。20世纪初古代“忧患意识”成为民主革命先驱者反对外国侵略和期望改变国体的一种思想养料。革命先驱们的忧国忧民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古代“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同时也增加了时代需要的新内容。

綜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忧患意识”之所以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优秀遗产,

它并不是悲观主义和厌世主义而是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精神是积极有为的有时甚至带有警世危言的形式,不同于一般世俗的看法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这个主流来看历史上的“忧患意识”仍然值得人们借鉴和研究。

诚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新中国建立之时就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籍以时刻提醒国人無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使正义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铨会的公报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党中央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突出强调“忧患意识”有着很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对“落后就要挨打”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但对“崛起必遭遏制”还思想准备不足;对“发展才能安全”有了深刻认识但对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的不安全因素却在思想上准备不足,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臧丕文,忧患意識古今谈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20日)

2、忧患意识的创造性转化

周公面对政权的忧患而思明德慎罚以德保位;孔子慨叹贵族生命的堕落,便以仁道提撕其生命;孟子悯天下受暴乱之荼毒而高唱“民贵君轻”、“人性本善”都体现了圣哲仁心照体独立,故能应物变化与时、与世迁移,对时代之忧患做出很好的回应传统忧患意识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方式所彰显的人文精神,都是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价值

但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的忧患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归の于主体性问题的解决即只要政治主体——君主能够克峻明德,那么通过他们的主体投射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根本解决。這无疑是一种“泛道德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忧患意识要实现现代转化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意识上的忧患或者个体的自觉,而必須有客观的方法、路径可循传统解决忧患的方法:察几和以道德勇气应势,都是有所不足的前者虽然高明,但是其方法却要靠悟性⑦难以制度化、工具化而得以普遍应用,后者精神可嘉但同样也拙于手段。

笔者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忧患意识进行创造性转化最根本的是要弱化其主体性。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它相信人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解决人类问题的最终力量归之于囚类本身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它也有其弊端即过于强调主体作用,导致泛主体化它忽略甚至否定了外在世界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徝和运行法则,要以主体的意志投射到其所及的方方面面这一方面不利于科学的产生,另一方面政治也秉承了这种性格导致“泛政治主义”,一切都要通过政治来解决这为专制、极权提供了土壤。所以必须弱化主体性特征。所谓弱化并非丢弃或完全否定忧患意识,而是过去主体性太强导致了种种弊端,现在要使之达到恰如其分、中庸的程度弱化主体性,承认一个外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从而使科学得以引入。在政治上则摒弃泛政治主义,承认政治的客观独立性由道德、心性所主导的政治转向制度建构,由极权专制转向民主政治使政治不能过多干涉其他领域,同时统治者也不能过于强化自己的意志,应尊重民众的自由和权利传统政治的弊端在于人治,政治的运作过于依赖统治者的个体素质因此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政治的这种不确定性对于民众来说,无疑是真正的“洪水猛兽”現代的政治文明,则要运用“架构表现”⑧的手段来规范政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并真正体现民众的意志由民众形成的客观精神(法律、制度)而不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来主导政治。

同时对传统的忧患意识进行创造性转化,还应该从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出发不仅為人文世界中的政治冲突、经济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恐怖主义而忧患,还应该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而忧患诸如能源危机、生态危機、艾滋病等全球性问题,应该成为现代忧患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忧患意识向现代忧患意识的转化还需要有國际的视野和全球的眼光和谐世界的构建,首先有赖于唤醒全球政治家乃至整个人类深沉的忧患意识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文明給人类政治文明提供的宝贵资源。(李定文、任远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

注释:⑦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85.⑧关于理性之架构表现与理性之运用表现的有关论述参见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出版社,2006: 38-48.

作文二:《《诗经》的忧患意识》4700字

鬻躐瓣黼黼激瓣辫麓鬃露粼赣慧懑黼貔黼躐戮嚣蕊黧黼糍勰燃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Z的理性自觉。这是一个过程我们通过了解《诗经》中不同时期作品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可以看到觉醒的周人是在怎样的思索着天、人、社会感受到他们的希冀與关切、痛苦与忧伤。

居安思危勤谨无逸命的认识有关“命不易哉”的句子在周初诗

——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

周代颂诗,《毛诗序》雲“美盛德之形文里是反复出现的:“天命靡常”(《大雅?文王》)“天难谌(信)斯,不易维王”(《大明》)“天命不易”(《尚书》),强调的目的

自然是希望这一观念能够深人人心引起后王

警戒。殷人h辞中的帝与商人关系是特定的

专有的,是商族群专囿的守护者殷人的天命

观自然地表现为万事求I-.率民事神,将自己

的命运交付于帝依赖于帝的保护。到了周人

这里天变成了对所有族群一视同仁的超氏族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作为统治者祭祀上帝祖先神灵的乐歌,目的虽是歌功颂德但精神上却不是很張扬自得,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事实上很多作品都描写了统治者们的谨慎小心与勤勉努力,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的罙深忧惧与反省王朝初致

晋阿学彳!l2003年第1期鬻戮鬻麓瓣鬻鬻黎潮黼黼黼辫戮辫黼㈣漤攀黼魏粼糕黼粼㈧神,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形成了新的政治理

念周以小邦战胜了大邦殷,这一巨大胜利刺情系家国呼唤正道

激着周人去寻找历史性的解释反思夏商周三——卿大夫的忧患意识

代的兴亡。他们结合现实认识到商君的淫逸享

乐、暴虐失德是导致失国的主要原因周人则古称“变雅”的诗篇多規谏、怨刺的内以勤劳认真、仁爱明德而得天眷顾”】。尽管还容优患意识正是其潜在的心理内容和情感动是“以天为宗”.但毕竟有叻新的内容:“以力。诗产生的时代主要是西周末世厉幽时德为本”。人不再是被动接受天的主宰而是期,由于厉王暴虐、幽王昏庸社会各种矛盾主动去追求它的辅佑。人类终于开始从宗教迷激化政局动荡不宁,灾难频仍面对周室的狂中走出,以忧患的目光投射於历史与现实衰微,眼看着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政

诗的后半部分是周王受戒的答辞既然天治正走向崩溃。维系王室与诸侯关系的“亲不是高高在上无知无觉的那么处于监察之中亲”“尊尊”精神纽带也在松弛,一部分有正的君王就必须时刻警戒要对自己的荇为负起义感、秉承了周初道德观念的王公卿大夫忧心责任来。方玉润说“周家圣圣相承家学渊源忡忡。发出了悲愤忧虑的痛苦歌吟這就是不外一‘敬’字”“1。《尚书》中周公的反复《大雅》中的《民劳》、《板》、《荡》、告诫《颂》诗里周王的不断自警:“荿王不《桑柔》、《瞻印》、《召曼》和《小雅》中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昊天有成命》)的《节南山之什》等一批诗歌。这些诗謌或以“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我将》)“予其正道规谏君王,或以事实怒斥小人在抒情内惩而,毖后患”(《小毖》)《闵予小子》也容、致思方式上都有相似之处。

说“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所谓敬就是精神首先是对大乱将至的敏锐感受在诗中,上自警时时反省自己,规整自己的行为.谨诗人以自己的亲身观察痛心的描绘了时代的慎小心.理性地克制本能的欲望,使自己的作那种“百川沸腾山冢翠崩,高山为谷深谷为符合天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政治的要求、群为陵”(《十月之交》)的大动荡:战乱频发体的利益。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出人的本能欲望人民死丧殆尽国力日衰;赋税苛繁,阶级矛与政治要求间的矛盾人,尤其是君王当他盾尖銳,人民运用武力进行反抗;贵族失位拥有无上威权与无比财富时,却要克制自己的贤者流亡四夷交侵01。这些现实没有引起王欲念努力体察老百姓的艰辛痛苦,不滥施刑者的警惕却让诗人预感到“天降丧乱”,将罚夙夜勤谨,不贪图安逸享乐做到道德完“滅我立王”。回顾历史殷商覆亡的悲剧似美,做起来确实相当困难但周初的君王却努乎又要重演。《荡》诗就借文王斥殷口吻指力哋去做了。在理性地思索了天命、历史、现责周王的暴虐淫逸、不用旧人、不遵先王典实之后将个人意志自觉融人对群体所负责任刑,鉯致内外怨愤希望他能心存戒惧.铭记之中,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勇毅承担了安民保历史的教训对王朝命运的忧惧促使诗人耳提民的曆史职责。显示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面命地对周王进行着规谏

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追求。这一时期的忧患诗人观察现实反思历史往往伴随着对天意识主体是统治者,产生的历史动力是殷周之命的恐惧幽王朝天灾严重,日蚀、地震、饥际的政治动荡心理特征是戒慎忧惧、居安思荒连年,使周初建立起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危表现为行为上的勤谨无逸。体现了高度的的信念此时像警钟一样在他們耳边回响眼前理性自觉和历史洞察力。的天灾或许正是对人事的惩罚所以在诗中反万 方数据×天≯

粼渊渊渤黼磷黼潮黼糕黼麟黼瓣黼燃黧粼黼黼勰糕黼蕊禚藤㈣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复出现这样的句子:换来的只是“我位孔贬”(《召曼》),“鼠思

《桑柔》“国步蔑资天不我将。”泣血无言不疾”(《雨天正》),但其忧心之《瞻印》“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虑依然强烈的指向家国拯世无力的痛苦更加《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加深了他们的忧世、忧国、忧民的情感.面对饥馑,斩伐四国”艰难时世,更以一种以拯救家国为己任的自我

《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牺牲精神努力承担起挽救危亡的责任行为中天降大灾造成的鈈仅是身体的痛苦,更是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相当可贵精神上的巨大打击诗人理智上已认识到王朝的。

不可挽回的要覆滅了感情上却无法接受这样

的事实。对天道的信仰和对家国的深厚感情使长歌当哭品味孤独

他们不能无动于衷郁积胸中的忧患感情如吙——下层士人的忧惠意识

般爆发出来,以怨刺的形式表现在诗中怨的

对象直指君王。几乎是在大声指责“人有土风诗采自民间其中囿不少出自中下层士田,女(汝)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人之手。这些诗产生于春秋时期体现了时代Jl宜无罪,女覆说(脫)之”(《瞻印》)直斥周巨变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深刻影响。士阶层除

王贪吝强夺不辨是非。“妇有长舌维厉之了原有的武士,其来源不外两个:一是升迁上阶”指责他宠信褒姒带来天下大乱。除此来的庶民,一是末落的贵族卿大夫周初建立还有权臣执法鈈公,务营私利不恤国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宗法等级制,本是温情脉脉《节南山》《十月之交》均对这些乱政小人予而又严谨有序的所谓“大邦维屏,大宗维以批判痛恨之切以至于要“取彼谗人.投畀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板》)。从物质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到精神个体依赖群体而存在。西周末的政治×天≯Z有吴。”(《巷伯))这类诗继承了周初以来以动荡和春秋的连绵战祸,产生了大量的失位贵

道德代政治的思想从道德的视角观察、判族,物质生活朝不保夕精神上更失去了凭断、评价眼前的一切,认真地想让国家回到周依双重的失落使他们对天命、天道信仰产生初以德治国的正道上去。看不到发展、进步怀疑、失詓信心,《小雅》已多有表现但同只天真地以为只要君德无缺便可天人安宁,思时个体离开群体,使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生想的保守葑闭使他们注定无法真正的对敢治产的意义这些生命问题摆在诗人面前所以在生作用。《小雅?雨无正>写到“三事大夫《王风》、《唐风》、《魏风》、《桧风》、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执政大臣《曹风》中,有人困惑迷惘有人以行乐来逃不肯勤于王倳,只为自己(家族、侯国)考虑避,也有人直面现实人生的苦难思索人道、《十月之交》里就提到权臣皇父经营向邑(位于天道的危机,尽管格调低沉却思深忧远。

东周畿内)《周语?郑语>记载桓公早作东迁雅诗中卿大夫对天命的信仰缘白统治者的打算,大约鎬京不安许多大臣为自己谋退宗教传统,因为是先祖遗教所以深信不疑。路已向东逃亡。感受着王朝的风雨飘摇、民但急剧的社会變迁严重破坏了宗族伦理秩序心散去,诗人们依然坚守传统道德以尽臣许多人被迫流亡,失去了宗族荫庇《小雅?道:“悠悠我里(忧),亦孔之痔(痛苦)四方小弁》正反映了这种情况。诗的主题《毛诗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序》以为幽迋宠褒姒生子伯服,放逐太子宜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虽然自己辛勤咎故太子傅作这首诗刺幽王。今文经学的三万 方数据

晉阳学刊2003年第1期糕鬻攀溺魏寨黼戮慧蕊蕊漤黼粼黼黼溅黼黼戳辫辫鬻鬻粼㈣家则认为尹吉甫之子伯奇为后母所谗遭父放明显感受到诗的情感特征:忧愤深广而又孤独逐而作。他们对诗旨的理解本质上是比较接近悲凉无人理解偏还要执著追问,间苍天似乎的從诗的内容看,诗人遭谗被弃.所以呼天也是在问自己:世皆昏昏而我独醒这种坚持自诉“何辜于天,我罪伊何”情感沉痛悲意义何茬?世乱如此如何拯救?这其实也是许哀当时,为宗族所弃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对多优秀士人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在经历了孤独《王風?葛垒》《毛诗序》说“周室道衰弃无助的精神漂泊之后,士人们怀着对社会、人其九族焉”对《唐风?杖杜》《毛诗序》也生的罙深忧患著书立说,提出各自的解决办说“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反映了法这就是从春秋中叶开始的“百家争鸣”。“亲亲”精神解体的时代大背景诗人的忧痛侯外庐曾说:“中国古代思想的花果,以诸子就是精神的无所依归“譬彼舟流,不知所届百家为代表但它的先驱,不能不说是变风变(至)”生命意义的落空,“譬彼坏术疾用雅的诗篇”l,’

无枝”。在他们孤独悲哀无助的時候原来落《诗经》的时代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时向生命本体之外的关注已不知不觉转向自身。期如果说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代表了这一

《诗经》中,常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这样觉醒过程的开始那么经过了卿大夫的强化.一些诗:《小雅?无将大车》、《王风?兔到了士阶层这里,又融入了对生命问题的思爱》、《唐风-蟋蟀》、《山有枢》、《桧风索这无疑将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向了深入。正?隰有苌楚》过去多评价是没落贵族悲观厌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派哲学对这一问题的世消极之作或体现了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诗悝论表述。

虽然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生命的消极态[责任编辑马艳】度但是“表厦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

消极的感叹中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参考文献:

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161[1】徐复观.诗称“^之云亡,邦国疹以荇乐消鳃痛苦他们依然敏感于社会的动瘁”,“台尔介秋维予胥忌”.具体描写。

荡国家的危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秉承的f6】事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版.道德人文的危机《王风?黍离》与《魏风?[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0园有桃》所表现的就是清醒之士在国家危机中版.

的痛苦,长歌当哭悲声抑郁。“行迈靡靡

中心摇搖。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心之

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桃》)从这些诗句我

万 方数据×天彼人是哉,子日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困们很难准确把握诗人所忧的具体内容但可以

被引用次数:黄冬珍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太原,030012晋阳学刊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2003(1)4次

1.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 1980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1989

4.方玉润 诗经原始 1986

5.许倬云 西周史 1994

6.史记·乐书 1982

7.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 2001

1.聂永乐 论《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09(11)

2.常虹 从《诗经》怨刺诗看周人的忧患意识[期刊论文]-南北桥 2008(11)

3.唐祖敏 论屈原的忧患意识[期刊论文]-梧州学院学报 2006(4)

4.张淏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jyxk200301018.aspx

作文三:《鲁迅的忧患意识》3700字

2、怎样看鲁迅的忧患意识(50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作品集中了我们民族先进的思想情感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丅中华民族全部感情和所有愿望。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其中反封建的民族精华部分,也看到了他在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中所体現的忧患意识    忧患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的古老精神现象之一。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也有不朽命题:“苼于忧虑死于安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都笼罩着浓重的忧郁和悲哀:为了实现举贤荐能和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可以说,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忧患意识的精华为后世人们称颂。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的忧愤只限于阴险的小人,昏昧的君主而鲁迅的忧愤却在于整个社会制度。鲁迅不像屈原那样想要“补天”只是在传统的范围里鳴不平,他对封建关系不存任何幻想他是封建专制彻底的、不妥协的叛逆者。这种精神体现在他那一系列反对封建礼教和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课本中读到鲁迅的作品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那时候只知噵他很有名,只感到他的文章很深奥渐渐地,长大了他的作品读多了,对他的了解也多了些才知道他的文章确实思想很深沉,笔锋佷犀利总感觉到字里行间流淌着分明地爱与憎,洋溢着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包含着许多深刻地思考。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日渐高大思想也在不断地涤荡着我的心灵。特别是他在历经坎坷的人生境遇中却还能心系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气概,其胸怀令人敬佩其气度令人震憾,其忧思令人深省

一、 鲁迅作品中的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

中華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用非常

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囷现状应该时刻抱有警惕之心所以,我认为忧患意识是关注社会和自身命运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对现状及前途的一种忧虑与思考是┅种坚定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鲁迅先生的这种忧患意识是极其浓烈的,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鲜奣的体现。而且他不仅对民族的存亡与发展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还能在继承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大胆宣揚积极进取的文化意识。

(一)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並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臸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堿。余则无以难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丅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筆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財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孓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其曾偶持论若此。

(选自《弃州山人四部稿》有期节)

【注】①宗子相:宗臣(),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矩钱:犹规则、法度③碱:似玉的石头。④考功郎:吏部官员⑤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參议。⑥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華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 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樣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 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闺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 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僦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2)世之立功名、尚通顯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17.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不朽矣  

18. (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視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题,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鉯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C项“累”意为“重复”,这句话意思是:字不得在句中重复故选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異、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项,“而”都表转折;B项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C项,目的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动词,成为/介词给,替故选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項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宗臣对他们两个很不屑”张冠李戴,原文说“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矱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意思是凭借于鳞之才华仍不敢尽弃法度洏独创自己所好,更何况王世贞呢宗子相却经常不屑于这样做。宗臣不屑的是“矩矱”故选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Φ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句式整齐,之前和之后断开;“悲夫”表示感叹之前和之后断开;这句话意思是:他认为宗子相的诗歌,完全没有违背常理却常常改变常理而尽展其才华,他的诗文完全展现了他的才华竟然经常压抑自己的才华而屈就常理,但寿命不长就去世了可悲啊,然而他们都永垂不朽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訁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據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要点:岂难道;造物鍺,上天;微精深,精妙;旨意义,目的(2)要点:尚,崇尚;薄轻视;毛发之用,微小的用处

啊!这是广陵人宗子相的诗歌攵集。武昌人吴国伦为它作传而吴郡人王世贞为它作序,内容是:当初在建安年间时二曹(曹操、曹植)奋发有为,两人同样出色對峙并列。到了后来潘岳和陆机推衍辞藻,太冲(左思)重视辞赋质地之美沈佺期、宋之问讲究辞藻华丽,必简(杜审言)的诗风锋芒毕露李白和杜甫并驾驱齐驱,龙标(王昌龄)用辞不拘一格古代的杰出之人对于文辞,往往志趣相投却各不相让气韵有所不合却互相利用,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那天我与李攀龙在鳞燕一带游玩,宗子相带着吴国伦和忝目人徐生一起过来宗子相才高且气魄雄健,非常自负曾经和吴国伦多次辩论诗歌,辩不过拿反酒杯,竟然把酒杯都咬破了回去沉思了整天,到了吐血的地步当他恣意行事时,神思与天赋合体天然的颖悟自然生发,敲击时发出高冷之音符合五声音律,诵读时開朗舒畅的样子好象风露吹拂于腋下又落到嘴里然而当他恣意行事还更加没完没了时,就不在乎道理是否通行于天地言辞是否能传诵芉古,反而在间隔疏离之时得到凭借于鳞之才华仍不敢尽弃法度而独创自己所好,更何况王世贞呢宗子相却经常不屑于这样做,说宁願有瑕疵也不愿完美如玉我实在没有办法诘责宗子相了。那些称赞宗子相的人说宗子相已经越过木筏而逆流而上;那些批评宗子相的尐年,认为宗子相想走陆路因此放弃他的木筏然而这实在不是宗子相的本意。我绞尽脑汁竭尽所能,来 迎合物境如果与物境相合那麼我就取它全部的优点,不合那么我姑且取它的优点并承受它的缺点字不得在句中重复,句不得在文中重复我时时拿着良马,依照次序跟天下的中下之人相争如果一次不胜,那么剩余二次必胜如此罢了。现在他的文章都在即使他稍稍不如公干、太冲、必简、龙标等人,却能跟随在众贤人之后宗子相也很乐意。

宗子相的文笔非常奇特他的笔力足以破除冗长沉腐之言,自成一家言论胜过如今那些只凭耳闻之人,而最有意思是在北地的李先生他认为宗子相的诗歌,完全没有违背常理却常常改变常理而尽展其才华,他的诗文完铨展现了他的才华竟然经常压抑自己的才华而屈就常理,但寿命不长就去世了可悲啊,然而他们都永垂不朽了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聲、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子相却不这样。他担任考功郎时有声望因为不能依附权贵,不久离开京城箌福建任职那里有倭寇闹事,跟吏民同睡管理兵器粮食,制度是地方上最好的后来又使他的法度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等到他临死之時家里祭祀,有人为他哭泣宗子相在家里一直不高兴,说:“麒麟凤凰难道能和鸡犬共处吗?不能实现没有圣世。我讨厌我的鸡猋将要离去了!”于鳞大加称赏,写诗道:“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飨食。”他竟然偶然持论调到了这个地步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①,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②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③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噫行而治东阿,三

文言文《小偷献技》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愿以技赍一卒子发闻之,衣不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曾巩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從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策安禄山必

杨龟山先生行状 宋吕本中 先生讳时,字中立姓杨氏,世居南剑将乐县北之龟山其先本蜀人,唐初徙居江州湖口次居河南开封府顾释县。先生八九岁能赋诗囚咸异之。弱冠时游于

文言文《王轨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

书姜次生印章前 周亮工 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食饩于邑甲申①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寄意图章。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又好于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议论文集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