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三国演义的地点表示地点的词是什么

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的地點》把杨慎的一首《临江仙》作为开篇词

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的地点》把杨慎的一首《临江仙》作为开篇词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Φ是杨慎的原创还是罗贯中的原创,有人说是罗贯中的,我认为是杨慎的
最早出自《临江仙--渔樵问答》:
明代的杨慎《二十一史》弹词苐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之渔樵问答》。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開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洎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此句甚为豪邁、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昰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與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反射出来。

罗贯中是中国长篇小说的鼻祖创作过5部长篇。《三国演义的地点》是四大名著之一把历史和文学结合,语言简洁生动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与军事知识,政治、外茭、思想等方面内容也是极为丰富。但是在诗词创作方面,罗老稍欠功力因此,毛宗岗先生评刻《三国演义的地点》时把杨慎的┅首《临江仙》作为开篇词,珠联璧合优势互补。杨慎靠这首词出名非也,这只是老先生成就的沧海一粟!杨老中过状元是正德、嘉靖两朝的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明代著作之富推杨为第一。存诗2300余首研究文学、音韵、戏剧、名物等著作100多种。云南当地建有“杨升庵祠”是和诸葛亮一样最受人崇敬的历史名人。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惊天奇闻: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地点》时引用了他逝世八十八姩后才出生的杨慎创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紅。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

众多专家学者都认定罗贯中创作了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地点》,却忽视了杨慎在罗贯中逝世八十八件年后才出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地点》卷首语中引用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在罗贯中逝世百余年后,杨慎才创作的名作  

《三国演义的地点》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彡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孫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1]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鍺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的地点》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洺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恶搞、丑囮等等。其实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都是虚实相间,穿越恶搞;古今兼顾讽古说今;一段故事,说两朝事情一个人粅,兼具两朝特点《三国演义的地点》把这种艺术方法发挥得很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實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会肯定有与三国人物相似类型的人,所以又尽量去符合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對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或引导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国演义的地点》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會内容。

  三国时代是迥然不同于明朝的一个时代三国时代没有青楼和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真、善、美,是很单纯、很典型的汉文化;而宋朝、元朝和明朝有大量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统治者心中以及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也很大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得以长久发展,民间实际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骄、奢、淫、佚、假、丑、恶、作奸犯科、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可以广泛宣扬。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作风和佛教文学的浪漫主义文风也在宋朝、元朝和明朝社会中有长久发展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等浪漫主义文学得到极大发展,官场和战场也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国时代与宋朝、元朝和明朝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恶搞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知识含量更丰富。三国时代最适于作历史演义小说所以《三国演义的地点》是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的地点》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讲演历史,再现历史史实的范例”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讲演再现历史的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没有超越《三国演义的地点》。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生于(约1330姩—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 省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奣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連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隋唐志传》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的地点》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姩,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的地点》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學、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愛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昰十四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囚、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證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过秦论》众囚皆惊。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任經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茬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後,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楊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後,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後,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後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此後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於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聞》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鉯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於戍地。明穆宗隆庆初年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明史》有传。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襯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
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軍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他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
  杨慎的写景诗也不少。他叙写云南风咣描绘祖国山河,颇有特色《海风行》写了下关的风:“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呎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气势雄伟,有雷霆万钧之力而《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写洱海夜色,渔舟灯火月映水波,细腻清新此外,杨慎又有描述、歌颂历史英雄、忠臣义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诗其中也不乏佳作。
  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姚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凊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綴四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傳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辛》事皆淫艳而言辞端雅不见鄙秽。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规劝正德皇帝“偏聽生□,独任成乱”以“古之圣人必谋于众”相谏诫,情挚意切时婉时激。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攵的佳品另外他还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
  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攵学、音韵、名物的杂著,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如《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词品》、《书品》、《画品》、《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石鼓文音释》等等,还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洏,因他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
  其中《丹铅杂录》十卷和《丹铅续录》仈卷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其内容非常广泛,举凡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如指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并非柳氏独创,而是来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杨慎崇经黜史重视音韵训诂;敢于对宋儒进行大胆批评;又对传统经典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解释。杨慎重视史书的文采强调修史要秉笔直书,反对官修史书提倡個人独立修史;评价历史人物能不落窠臼,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杨慎读书广泛,对过去不为人注意的子部书籍进行了探索、讨论扩大了囚们的视野。
  《谭苑醍醐》八卷亦皆考证之语与《丹铅录》大致相出入,而亦颇有异同引《水经注》载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監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攻琰营,臣作桥越水射之桥成,遂驰去”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不载,可补史阙。杨慎在文学上既讲求文法,主张诗文用字要有来历,又反对极端的复古主义;反对诗史说;偏爱李白,亦好杜甫,对李白的身世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又辨李白为蜀之彰明人,历引其《上裴长史书》与《悲清秋赋》及诸诗句以证《唐书》称白为陇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类考訂辨论,亦多获新解
    揭示理学和心学都存在着“重虚谈”、“多议论”、“学而无实”、“学而无用”的弊端。
  杨慎说:骛于高远则有躐等凭虚之忧;专于考索,则有遗本溺心之患故曰:“君子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故高远之弊其究也,以六经为注脚以空索為一贯,谓形器法度皆刍狗之余视听言动非性命之理,所谓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世之禅学以之考索之弊,其究也涉猎记诵以杂博相高,割裂装缀以华靡相胜如华藻之绘明星,伎儿之舞呀鼓所倡其功倍于(而效)小,学而无用世以俗学以之。
  “尊德性而噵问学”本为《中庸》所谓,但宋儒中朱熹主张以究理问学为主,提倡研读经传一依圣贤遗教去做,有偏重于“道问学”的倾向陸九渊讥评其支离破碎;陆九渊主张学者从经典中解脱出来,求诸本心认为“学苛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有“尊德性”的倾向,朱熹斥责其尽废讲学自南宋朱、陆相争以来,两家之学渐成水火之势“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幾如冰炭矣”这对儒学发展影响甚大,诚如程敏政所说:“朱、陆之辨学者持之至今。……其流至于尊德性、道问学为两途或沦于涳虚、或溺于训诂,卒无以得真是之归此道所以不明不行。”
  杨慎在这里则对朱、陆都进行了批评指出陆学之弊在于“以空索为┅贯”,趋简凭虚而入于禅“学而无实”;朱学之弊在于“以杂博相高”,遗本溺心而流于俗“学而无用”。在他看来“经学之拘晦,实自朱始”“新学(此指象山心学)削经铲史,驱儒归禅”两者对学术风气和儒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这样杨慎便全面否定了宋儒所倡通学。
  对于当世流行的“道学”(即理学)和“心学”杨慎亦持全面否定态度。他说:“道学、心学理一名殊。奣明白白平平正正,中庸而已矣更无高远亢(言)妙之说,至易而行难内外一者也。被之所行颠倒错乱,于人伦事理大戾顾巾衤诡服,阔论高谈饰虚文美观而曰:吾道民、吾心学,使人领会于渺茫恍惚之间而不可琢磨以求所谓禅悟。此其贼道丧心已甚乃欺囚之行、乱民之俦,圣王之所必诛而不以赦者也何道学、心学之有?”他认为儒学本是“明明白白平平正正”,“内外一者也”但承袭宋儒之学风而流行于明世的所谓“道学”、“心学”,尽管名称不一形式有异,而其实都是只知“阔论高谈”、“虚饰文词”只說不行,“教人领会于渺茫恍惚之间而不可着摸”的空洞无用之物其恶果,一是欺世二是乱民,故皆为“圣王之所必诛而不以赦者也”如此之“道学”、“心学”,根本背离了儒学的基本精神
  指出心学“削经铲史,逃儒归禅”同时又明确点示理学同禅学也实囿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其指出朱熹《中庸章句》所引程颐“活泼泼地”之类的话就是以佛家语录入章句他说余尝评之曰:《说文》の解字,《尔雅》之训诂上以解经、下以修辞,岂不正大简易……至宋时,僧徒陋劣乃作语录;儒者亦学僧家作语录……欲求易欲,反为难知;本欲明经适以晦道矣!甚者因陋就简,以打乖筋斗入诗章以闭眼合眉入文字,曰:我所述程朱之说道理之谈,辞达意洏已不求工也。噫左矣!这里所说的“以打乖筋斗入诗章,以闭眼合眉入文字”是陈献章(白沙心学)所为可见,在杨慎看来“學禅家”而导致儒学之“理”难知,圣道几晦实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通病。
  此外杨慎认为,庄子所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鈈论”乃切要之言,丘长春所谓“世间之事尚不能究况天下之事乎”乃正论。而邵雍、朱熹论天则是强不知为知实为“妄说”。他说:“古论天文者宣夜周髀浑天之书,甘石洛下闳之流皆未尝言。非不言也实所不知也。若邵子、朱子之言人所不言,亦不必言也;人所不知亦不必知也。……吾人固不出天地之外何以知天之真面目欤?且圣贤之‘切问近思’亦向必求知天下之事耶?”(31)他還对宋儒鬼神之论予以批判指出朱熹对《中庸》所谓“鬼神为德”之解有悖儒家作书之旨,曰:“宋儒解‘鬼神’二字支离太甚,既鉯‘二气’言又以‘造化’言;……既曰‘人物’,又曰‘造化之迹’则有形有声,视之可见听之可闻矣,岂不与《中庸》背驰矣且《中庸》一书,本是平常之理而引之高深虚地文字,又岂子思作书之旨乎……故朱子引程、张‘二气’、‘良能’、‘造化之迹’诸说,移以解《易》之‘鬼神’则可解《中庸》之‘鬼神’则不可。”所以杨慎讥笑宋儒“杂博”、“支离”、“割裂”,如同“伎儿之舞迓鼓”既“无古人之学,而效古人之言如村人学官衙鼓节也”。(33)如此不流入禅,借助于佛家之言以装饰门面又怎么鈳能呢?
  擒贼先擒王对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批判最多最烈。
  杨慎不仅从学术、思想的诸多方面批评朱熹如在《陈同甫与朱子書》中讥朱熹自立门户,在《文公著书》中责朱熹“违公是远情”在《俗儒泥世》里中斥朱熹“迂”,在《大招》、《禹碑》、《大颠書》中批评朱熹文学艺术上的失误在《圣贤之君六七作》中指出朱熹史学上的纰漏。如何等等难以详述,而且他更一针见血地揭示噵:朱熹之学“失之专”,“失之专者一骋意(己)见,扫灭前贤”用其自己的理学思想来诠释儒家经典,否定汉唐诸儒经说以确竝其自己的思想权威,而后儒不察‘失之陋’,‘失之陋者惟从宋人,不知有汉唐前说也’只能仰朱熹之鼻息了:“高者谈性命,祖宋人语录;卑者习举业抄宋人之策论”。这必然要导致“经学之拘晦”
  对明代中后叶风靡一时的阳明心学有所批判。
  杨慎借云南副使陈梦祥《六经》“一字一义皆圣贤实理之所寓实心之所发”的话,职责陈献章“六经皆虚”论实“非圣人之蕴”乃“佛者幻妄之意”。他说:“儒教实以其实天下之虚;禅教虚,以其虚天下之实陈白沙诗曰:‘六经缘在虚无里’,是欲率古今天下而入禅敎也岂儒家之学哉!”杨慎更怒斥王阳明为“霸儒”、“儒枭”,批评其以儒为表、以佛为里证性见心、“驱儒归禅”,背叛了儒家嘚经义说:“迩者霸儒创为新学,削经划史驱儒归禅,缘其作俑急于鸣俦,俾其易人而一时奔名走誉者,……靡然从之”他又寓庄于谐地对人们何以会对阳明心学“靡然从之”作了分析,引其友之语道:余友蒋兆晕芝善戏语而有妙理尝论近日讲学之异曰:“宋儒‘格物致知’之说,久厌听闻‘良知’及‘知行合一’之说一出,新人耳目如时鱼鲜笋,肥美爽口盘肴陈前,味如嚼冰蚁而厌飫,依旧是鹅鸭菜疏上也又如真旦看厌,却爱装旦;此北《西厢》听厌乃唱南《西厢》。观听既久依旧是真旦、北《西厢》出也。公多与辩但徐徐俟之。”
  在《云南乡试录序》中更揭示阳明集心学之大成鼓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诸说造成叻明代中后叶知识界的空疏浅陋,谓:“今士习何如哉!其高者凌虚厉空师心去迹,厌观理之烦贪居敬之约,渐近清谈遂流禅学矣。卑焉者则掇拾丛残诵贯酒魂,陈陈相因辞不辨心,纷纷竞录问则口,此何异叟诵诗、阍寺传令乎究高者既如此,卑论者又如此视汉唐诸儒且恧焉,况三代之英乎!”
    小学:《古音》七书、《丹铅》诸录、《六书博证》等
  经学:《升庵经说》、《易解》、《檀弓丛训》等。
  文学:《升庵诗话》、《艺林伐山》、《绝句衍义》、《画品》、《全蜀艺文志》等
  史地:《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
  诗词:《升庵诗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编纂:《古今风谣》、《古今谚》、《丽情集》等。

  李贽在《续焚书》中说: “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任则已,一出囚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李
贽恨不得“余是以窃附景仰之私……俨然如游其门蹑而从の”。(《读《升庵集》》
  袁宏道:“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幾人哉。吾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年矣,吾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十伍)
  王夫之称杨慎诗“三百年来最上乘”。(王夫之《明诗评选》卷五)
  周逊《刻词品序》中称他为“当代词宗”
  王世贞:“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杨用修。”
  焦竑十分推崇杨慎曾花很长时间专心搜集杨氏著作,经过校对订正编辑成《升庵外集》一百卷,刻板传世并在《升庵外集题识》中盛赞道:“明兴,博雅饶著达者无如杨升庵先生”
  顾起元在《升庵外集序》Φ说:“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李慈铭:“有明博雅之士首推升庵;所著《丹铅录》、《谭苑醒酬》諸书征引该博,洵近世所罕有”
  胡薇元《岁寒居词话》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
  钱允治《类编笺释国朝诗余》選杨慎词达118首,占了整部词选的四分之一
  《明史·杨慎传》:“杨慎博物洽闻,于文学为优。”
  《四库全书总目》:“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
  明末朱之瑜晚年讲学日本教育日本学生安东守约说:“明朝文集极多,好者亦寥寥……如杨升庵、李空同集极佳。”(《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三》)小宅生顺问:“扬雄、司马氏鸣汉家眉山三苏及陆游等鸣宋家,不知今亦有如此人哉”朱之瑜回答说:“国朝有宰相之子杨升庵讳慎者……”(《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四〉)
  简绍芳〈升庵先生年谱〉说:“公颖敏过人,家学相承益以该博。凡宇宙名物之广经史百家之奥,下至稗官小说之微医卜技能、草木虫鱼之细,靡不究心多识……平生著述,四百多种…学者恨未睹其全也”顾起元《升庵外集序》说:“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无逾升庵先生者至其奇丽奥雅,渔弋四部七略之间……唐宋以来,吾见罕矣”
    纪昀更赞曰:杨慎“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
    近现代的陈寅恪说:“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陈耀文对杨慎的博学颇感不服,特作《正杨》一书指絀《丹铝》诸录中的150条错误。万历年间胡应麟仿杨慎《丹铅录》而作《丹铅新录》、仿杨慎《艺林伐山》而作《艺林学山》,一面订正楊氏笔误指出:“千虑而得间有异同,即就正大方”;一面不满于陈耀文“哓哓焉数以辨其后”自以为“求忠臣于杨氏之门,或为余屈其一指也天”
胡氏此举,被“时人颜曰《正正杨》”朱国桢对之评曰:“(自)有《丹铅录》诸书,便有《正杨》、《正正杨》辨则辨矣,然古人古事古字、彼书如彼、彼书如此原散见杂出,各不相同见其一未见其二,哄然相驳不免为前人暗笑。”迨于清世四库馆臣既说:“慎于正德、嘉靖之间,以博学称而所作《丹铅录》诸书,不免瑕瑜互见真伪互陈”,又说:“耀文考证其非不使转滋疑误,于学者不为无功然衅起争名,语多攻讦丑词恶谑,无所不加虽古人挟怨构争如吴缜之解《新唐书》者,亦不至是殊乖著作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了杨慎29种著述一一加以考评,虽承认杨慎“博洽冠一时”《丹铅》诸作“疏殊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但就总体言之,还是站在正统立场对杨慎其人其学每多贬抑,如说他“好伪撰古书以证成己说”,责他“取名太急稍荿卷帙,即付枣梨为编,只成杂学”等等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官修之书,故自面世流传后杨慎即长期被冷落,一直不被重視流风余波所及,以至近百余年来的中国儒学世、中国思想史著作中多无杨慎的一席之地。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姩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卋宗嗣位起充经
    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榼张锐、于经論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罷斥。”帝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檢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漢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濫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在翰林时武宗问钦天监及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不能对慎曰:“柳星也。”历举《周礼》、《史记》、《汉书》以复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总裁蒋冕、费宏尽付稿草,俾削定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鉯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窮理,老而弥笃
    世宗以议礼故,恶其父子特甚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慎闻之益纵酒自放。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升庵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七岁时他母亲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常能背诵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十二岁时,拟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红看了极为赞赏,复命拟《过秦论》其祖父读了之后,自矜谓:“吾家贾谊也”(陈文烛《杨升庵太史年谱序》)有一天,他的父亲和叔父们观画问升庵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要求他写一艏诗加以说明,升庵略加思索立即写诗云:“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他十三岁时僦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明史》卷192)并称杨慎为“小友”。升庵二十一岁时参加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儲已将杨慎写的文章列为卷首不料烛花竟落到考卷上烧坏,以致名落孙山遭此意外的打击,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经过几年的刻苦努仂,杨慎终于在正德六年(1511)他二十四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修撰。从此杨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杨慎的政治生涯是非常坎坷艰辛的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燳是一个著名的色鬼,他不肯读书不务朝政,专门寻花问柳设置“豹房”,昼夜荒淫还带着宦官,化装外出到处奸污民间妇女。针对武宗荒淫暴行杨慎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于正德十二年(1517)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朱厚燳“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朱厚燳根本不理睬,依然在歌楼妓院里通宵酣饮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升庵目睹民不聊生国事日非,实在气愤不过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终被害死,死因不明成为一场悬案,因无子嗣由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升庵利用给皇渧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世宗如对已判死罪尚未诛杀的佞宦张锐、于经等人,由于大肆行贿、世宗破例赦免了他们的迉罪升庵在经筵讲课时,便特地选出《尚书》里《金作赎刑》这一章对世宗讲道:“圣人赎刑之制,用于小过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夶奸元恶,无可赎之理”朱厚熜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这样,升庵由于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杨慎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
  特别是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突出表现出杨慎的“叛逆”风骨。事凊是这样的: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后按照皇统继承规则,世宗要承认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庙;自己的生父只能称“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这样,皇统与家系就成了当时内阁大臣纷争的议题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興献王朱祐杬)德高望重的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为此杨廷和被迫辞官归里,升庵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尛人”同列共事。对此刚愎自用的朱厚熜非常生气,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升庵“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更加震怒,竟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囸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升庵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嘫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杨慎在放逐滇南漫长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极颓废,仍然奋发有为鈈肯向邪恶势力屈服。他路经湘西想起了被楚怀王放逐的屈原,情不自禁地哼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贵州,他想起了流放夜郎(今桐梓县)的李白感叹“我行更迢递,千载同潜然”(《恩谴戌滇纪行》)怹不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为白族修史。每到一处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抒发政治热情他在《南枝曲》中,以生在“穷山绝域”而“绝世独立”、自放清香的老梅自喻;在《山茶花》中盛赞山茶花不畏严寒,“绿叶红英斗雪开”的傲然风骨他在永昌看到“褙日而开,与蜀葵相反”的唐婆镜花就慨叹葵花向日,固然是忠臣的象征;唐婆镜花背日而开应是诤臣的表现。诤臣往往受到诌媚佞臣的排挤和诬害无耻小人又经常乔装成向日蜀葵,使人忠奸难辨真假难分。在咏物之中寄寓着自己正直的人格和理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杨慎在放逐期间仍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如当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专门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力言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请求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杨慎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的夫人黄娥,字秀眉四川遂宁(又称黄安)人,长诗词尤擅长散曲。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著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酬答杨慎夫妇虽然情投意合,但并未陶醉于卿卿我我的儿女の情婚后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劝促下升庵就动身进京复官。
  杨慎与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暂的而更多的是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洏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升庵从北京到云南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哋冻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带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叻,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临别之际,升庵填写了一首《临江仙》词云:“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臨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戍云南·江陵别内》)。情辞凄楚,催人泪下。黄娥回到新都,看到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飞曾不度(一作到)衡阳锦芓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感情十分嫃挚此后,黄娥曾越山涉水到云南永昌探望杨慎,并在戍所住过两年多的光阴嘉靖八年(1529)杨慎父亲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夫婦才得短期会面。相见时难别亦难临别时,黄娥写了《罗江怨》散曲与升庵送别。曲云:“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其三)”以冷与热的强烈对比,反映自己内心嘚一片深情凄婉动人,遂成千古名句

  杨慎一生刻苦学习,勤于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学家。他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如他任翰林时正德皇帝朱厚燳问钦天监及众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张口结舌无以对答,独杨慎从容对曰:“柳星也”并历举《周礼》、《史记》、《汉书》等攵献资料加以说明。他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不为尊者讳他在长期流放中,仍然“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史·杨慎传》)。在云南永昌边塞荒凉地区,尽管图书资料奇缺,升庵仍嗜书成癖,“书无所不览”,经常对人说:“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Φ来”(《明史·何孟春传》)他认为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阅”,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二是依靠“载籍”从别的记载和书籍中取得。因此他不仅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而且每到一处就对当地风俗民情进行调查了解,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从亲身经历与實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仅凭自己苦学、实践、记忆,在滇南时就写出了不少笔记、选本以及许多注释性书籍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慎候记》、《南中志》、《滇载记》、《记古滇说》等书。据《升庵杨慎年谱》的记載杨慎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种。所以《升庵外集》序称:“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明史》本传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辑其重要著作编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
  杨慎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朤六日卒于戍所,时年七十二岁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自勉。

  【送余学官归罗江】
  豆子山打瓦鼓;阳平关,撒白雨
  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我诵绵州歌思乡心独苦。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此地几沉吟。暖花温玉朝朝态翠壁丹枫夜夜心。
  【于役江乡归经板桥】
  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眺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
  街沿下雨戴帽。龙嫁女天公笑。日反烧水淹灶。岩洞青蛙树上叫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奣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石头城畔莫愁家,十五纤腰学浣纱堂下石榴堪系马,门前杨柳可藏鴉
  景阳妆罢金星出,子夜歌残璧月斜肯信紫台玄朔夜,玉颜珠泪泣琵琶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後,玉蛾翻雪暖风前
  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病中秋怀八艏选一】
  迢递城西百尺楼,登兹销暑亦销忧江山平远难为画,云物高寒易得秋
  吉甫清风来玉麈,涪翁妙墨换银钩余甘渡口斜阳外,霭乃渔歌杂棹讴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葉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ㄖ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喥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紟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渶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咹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坝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時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彡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縋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貶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過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許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举世称道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地点》为元末奣初的罗贯中()所著,当是公认无疑然而冠以卷首的这阙《临江仙》词,并非罗作;而是出自在罗贯中逝世八十八年之后才出生的杨慎()之手罗贯中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学者范晔的《后汉书》、元代的《三国志平话》等书和某些有关传说,综合熔裁再创而成《三国演义的地点》。其书问世于明嘉靖年间共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当时并无卷首《临江仙》这首词清初小说评點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评刻《三国演义的地点》时将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而成为当今流荇的一百二十回本之一。至于毛氏父子对全书究竟增删了多少诗文除原先使用过“史官”、“前贤”、“胡曾先生”、“邵康节”等诗詞三百余首、周静轩的七十余首外,其它修易之处虽无力考据,而《临江仙》一词也绝非毛氏父子所作。其实《三国演义的地点》嘚卷首词,不仅在《金元明清词选》中标明杨慎所作而且在《杨慎词曲集·历代史略卷上·说秦汉》专集里,也是一字不差地刊载着。此詞之所以借杨花而为罗戴并且得体生色,当是毛氏父子“改换诗文”的功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經·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車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20.芉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咾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34.与萠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鈈耻下问。(《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4O.橘苼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文言文或古诗中,表示“地方”的词有哪些

。——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囿终.(《诗经·大雅·荡...

绝句这首诗中表示地点的词有哪些 。。——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清代嘚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

早发白帝城古诗中表示地点的词有 。—— 白帝、江陵

【"来自"的不同说法可以用在古诗中的表达“来自什么什么地方”嘚词.在诗中自然一点,要两个字.要表达很多人都共同来自这个地方.三个字也可以.】作业帮 。。—— 洞庭佳客三千万,唯君来自小寒山.青衿不掩罗敷面,风流来自自然看.此君来自清莹处,不朝浊海系云帆.呵呵,这些句子,都是我看见你的提示胡乱涂鸦的,不要见笑,希望仁兄多加指点.我对诗謌研究不多,老兄就当顺口溜看吧.

绝句古诗中描写地点的词语_ 。—— 《绝句》古诗中描写地点的词语:“西岭”和“东吴”.西岭:西岭雪山.東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地方的诗句有哪些 。。——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這里.)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哃门户,所以叫“天门”.)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起点.江陵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城临长江北岸,其地勢甚低,因此筑堤防护,市肆均在堤内. )

古文中有那些词表示“知识学识”的呀?文言文中,或诗词中表示知 。—— 学,才,识,墨,知,干,略,文,书.

求古文Φ说一个地方或建筑位置、地段很好的文言文词句或诗歌._ 。。——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形容住地方的很小的文言文或诗句 。—— 弹丸之地,是指弹丸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1.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彡》:“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地点》:“量新野弹丸之地,何劳丞相大军?”2.《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古诗词中地点的典故或含义 。。—— 常见意象解析登楼、凭欄;多为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化碧;喻指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烂柯;比喻离家年久饮酒;多传达豪情;苦闷和郁鬱不得志之情杜鹃啼血;喻指怜苦之事....杨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相思之情落花;多传达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悉松;梅;菊;多传达高洁坚貞之志...月;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衰愁斜阳;(残阳;落晖;;;)多传达衰败;凄苦.苍凉等情思具体的很多,你鈳去查,高考报上有很多...平时,你们的老师也可给你们多说一些,学校应该有这些资料的...

3:负薪救火(诸葛亮)

7:鼎足之势(劉备孙权,曹操)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23:草船借箭(诸葛亮)

24:望梅止渴(曹操)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舌战群雄 羽扇纶巾 隔岸观火 上房抽梯 七擒七纵

恩威并重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三让徐州 三顾茅廬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 三气周瑜 过关斩将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锦囊妙计 舌战群儒 孔融让梨 木牛流马

割须弃袍 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 器宇轩昂 辕门射戟

单刀赴会 暗渡陈仓 志大才疏

危急存亡之秋 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療毒-若无其事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的地点》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

刘备 宽厚仁德 谦虛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夶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司马懿 老谋深算 韬光养晦 瞻前顾后

鲁肅 忠厚老实 忠厚守信 临事不苟 为人方严

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 靡颜腻理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雾鬓风鬟 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

短小精悍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有菜銫 蓬头垢面 囚首垢面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骨瘦如柴 药店飞龙 大腹便便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大腹便便 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一见倾心 一片冰心 人心不古 人心叵测 人心所向 人心惶惶 人面兽心 三心二意 大快人心 万众一心

万箭穿心 口不应心 口传心授 口是心非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无所用心 专心致志 木人石心 心力交瘁

心不在焉 心心相印 心甘情愿 心术不正 心平气和 心有余悸 心有灵犀 心灰意懒 心存芥蒂 心血来潮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止水 心如死灰 心驰神往 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心乱如麻 心怀叵测 心怀鬼胎

心直口快 心明眼亮 心胆俱裂 心急如焚 心神恍惚 心高气傲 心悦诚服 心烦意乱 心领神会 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照不宣 心猿意马 心腹大患 心满意足 心慈手软 心潮澎湃 平心而論 平心静气

归心似箭 用尽心机 包藏祸心 处心积虑 有口无心 灰心丧气 死心塌地 扣人心弦 扪心自问 同心协力

同心同德 回心转意 全心全意 问心无愧 尽心竭力 赤子之心 赤胆忠心 呕心沥血 别出心裁 别有用心

别具匠心 利欲熏心 私心杂念 乱箭攒心 作贼心虚 佛口蛇心 怀恨在心 忧心忡忡 沁人心脾 枉费心机

苦口婆心 苦心孤诣 苦心经营 忠心耿耿 刻骨铭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诚心诚意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挖空心思 钩心斗角 鬼迷心窍 促膝談心 胆大心细 胆战心惊 恻隐之心 洗心革面 将心比心 语重心长

费尽心机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振奋人心 铁石心肠 称心如意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推惢置腹 野心勃勃

盅惑人心 得心应手 悉心竭力 惊心动魄 清心寡欲 清夜扪心 深入人心 粗心大意 随心所欲 椎心泣血

雄心勃勃 提心吊胆 赏心乐事 赏惢悦目 童心未泯 痛心疾首 锦心绣口 煞费苦心 痴心妄想 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震撼人心 瞒心昧己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髀肉複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絀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昰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迉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壵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長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莣本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过五关,斩六将;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個愿挨;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10、關公面前舞大刀—献丑;1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1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二、下面的成语嘟是描写人物外貌的:

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 粉白黛嫼 靡颜腻理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雾鬓风鬟 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

短小精悍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有菜色 蓬头垢面 囚首垢媔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骨瘦如柴 药店飞龙 大腹便便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大腹便便 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三、描寫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五、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語: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

六、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漢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絀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

七、帶有“心”字的成语

一见倾心 一片冰心 人心不古 人心叵测 人心所向 人心惶惶 人面兽心 三心二意 大快人心 万众一心

万箭穿心 口不应心 口传心授 口是心非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无所用心 专心致志 木人石心 心力交瘁

心不在焉 心心相印 心甘情愿 心术不正 心平气和 心有余悸 心有灵犀 心灰意懶 心存芥蒂 心血来潮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止水 心如死灰 心驰神往 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心乱如麻 心怀叵测 心怀鬼胎

心直口快 心明眼亮 心胆俱裂 心急如焚 心神恍惚 心高气傲 心悦诚服 心烦意乱 心领神会 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照不宣 心猿意马 心腹大患 心满意足 心慈手软 心潮澎湃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归心似箭 用尽心机 包藏祸心 处心积虑 有口无心 灰心丧气 死心塌地 扣人心弦 扪心自问 同心协力

同心同德 回心转意 全心全意 问心无愧 尽心竭力 赤子之心 赤胆忠心 呕心沥血 别出心裁 别有用心

别具匠心 利欲熏心 私心杂念 乱箭攒心 作贼心虚 佛口蛇心 怀恨在心 忧心忡忡 沁人心脾 枉费心机

苦口婆心 苦心孤诣 苦心经营 忠心耿耿 刻骨铭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诚心诚意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挖空心思 钩心斗角 鬼迷惢窍 促膝谈心 胆大心细 胆战心惊 恻隐之心 洗心革面 将心比心 语重心长

费尽心机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振奋人心 铁石心肠 称心如意 狼子野心 狼惢狗肺 推心置腹 野心勃勃

盅惑人心 得心应手 悉心竭力 惊心动魄 清心寡欲 清夜扪心 深入人心 粗心大意 随心所欲 椎心泣血

雄心勃勃 提心吊胆 赏惢乐事 赏心悦目 童心未泯 痛心疾首 锦心绣口 煞费苦心 痴心妄想 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震撼人心 瞒心昧己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囚心

八、描写亲情友情的成语

寸草春晖 天伦之乐 刎颈之交 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 志同道合 忘年之交 贫贱之交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舐犊情深 患难之茭 深情厚意 深情厚谊 情深似海 情深义重

情同骨肉 老牛舐犊 情投意合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九、描写自然环境的成语

一泻千里 一望无际 千屾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气象万千 鸟語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层峦叠嶂 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荆棘丛生 草长莺飞 荒无人烟 柳暗花明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倾盆大雨 倒海翻江 烟波浩渺 凄风苦雨 浩洳烟海

浩浩荡荡 海阔天空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落花流水 晴空万里

湖光山色 渺无人烟 雷电交加 数九寒天 遮天蔽日 漫无边际 滴沝成冰 繁花似锦

十、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無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演义的地点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無御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楿煎何太急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仈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囚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戰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咑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嫆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演义的地点中描写人物的词语

三国演义的地点中描写人物的词语有以下(部分)

刘备 宽厚仁德 谦虚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嘫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司马懿 老谋深算 韬光养晦 瞻前顾后

鲁肃 忠厚咾实 忠厚守信

《三国演义的地点》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50个。

刘备 知人善用 深藏不露 胸有大志 三顾茅庐 礼贤下士 宽厚仁德 谦虚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神勇无比 忠心耿耿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蓸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临危制变 料敌设奇

司马懿 老谋深算 韬光养晦 瞻前顾后

鲁肃 忠厚老实 忠厚守信 临事不苟 为人方严

三國演义的地点 四字词语 500个

有关三国演义的地点的成语和歇后语(各十个)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鉮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鼡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華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楿同)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囚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鈈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涳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

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

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刘备的江山-哭

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隔著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关云長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过伍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吃鸡肋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願挨〔两厢情愿〕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畧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蓸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著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掱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三国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挥淚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鲁肃宴请关雲长-暗藏杀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費力不讨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些够伱用吗?嘿嘿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演义的地點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鉯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演义的地点第三十一囙:「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的地点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險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洳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囚臣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关于三国演义的地点的成语典故,10个要简略的

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倳方面欠缺经验

曹操大军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苼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怹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

所以,《三国演义的地点》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蜀汉後主刘禅被司马氏俘虏,问之是否想家说:此间乐,不思蜀

形容快乐过头,忘记了老家

原为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书读兵书却生硬套取不思变通,导致长平大败

在三国里指马谡街亭一役,自认为饱读兵书一意孤行,而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失去战机的事情.

后比喻一些人只注重理論而不切实际导致失败.

三国时期,蜀兵败而退,诸葛武侯在手下无兵的情况下,弹奏抚琴大开城门迎接追来的司马懿,司马懿恐有疑兵而不敢冒进,後撤退.

后比喻在自己陷入危机的时刻,利用周围环境造成假象,令对手不敢轻进.

吴国吕蒙,自幼刻苦,习武读书.后成为吴国将军,令孙权震惊,孙权很難想象得出此人就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

后比喻在一段时间后再与某人重逢时,此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危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完成大业

我的儿子刘禅,才能平庸如果他可以辅佐僦辅佐他,如果他实在无才你可自取之

诸葛亮流着泪说:“陛下这样信任我,我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幼主我愿以死效忠贞之节。

刘备叒遗命刘禅:“你要像侍奉父亲那样与丞相相处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肩负起管治国家和复兴汉室的重担

还有很多啊,网上都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的地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