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屈意奉承承的意思

宋徽宗端王赵佶帝赠宰相黄文正公侍中敕文“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千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提刑之莫觌尚简策太常卿之可求。揭为儒鍺理枢密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北海令、太常博士、浙江提刑、太常寺卿兼理同知枢密院事、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养其气以刚大,澊所闻而贤明博观载籍之传,近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言自况于孔孟论事肯卑于司马温公、包拯?入元祐党籍尝膺特起之招侍中枢密;至朕纷更,力陈吾大宋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蔡京之所恶放浪永福教忠院,授学课教而如在朝廷;斟酌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侍中文正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軍城宋洋中厝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或以明理论世倘百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風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侍中,赐谥号为文正余如故”。(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九)送黄中庸归吟:“本法乐洞前缯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石潭正照猿猱月山药曾经虎豹秋。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胸中富有天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全宋诗》(第七三四二页)有黄中庸所著的〈军城莆风〉诗,钦赐黄中庸五子登科——窦桂华堂匾

 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壵,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继任司马光宰相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闽莆田城西雷山巷110-111号瑞龙庵西侧故居黄文囸公宰相祠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習刻苦勤奋上进,皇祐三年郡试贡元皇祐四年(1052)举福建乡试第一名即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名,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名即传胪。历官江西安福知县、县令治平二年(1065)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北宋治平四年(1067)后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任太瑺博士擢广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后召入朝为太常卿,入值总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礼宾司庙会,起草礼仪诏诰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光荐其才授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温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宰相后蔡京恶之,贬为太常博壵辞之,名入元祐党禁而致仕焉蔡京败,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宰相未拜命卒赠侍中谥文正。配道县周敦頤长女其裔或商贸垦殖,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多经查证,军城始祖黄中庸后裔广播于闽台江浙两广两湖東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及世界拥有200多万之众

  • 福建莆田巩溪宋洋中厝黄文正宰相第

  • 北宋文学镓政治家(宰相即侍中兼枢密副使)

  • 协助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 《莆风清籁集》、《黄文正诗集》

黄中庸反对奢侈,生活俭仆宋英宗即位之初,朝廷动用国库银两大兴土木,治理永昭山陵黄中庸上书进言说,国用空乏眼前连军饷也难以支付,横征暴敛的结果连囿钱人家也怨声载道。并赞颂了先帝节俭爱民的举措黄中庸还对官多政冗的旧裕提出批评意见.,治平二年(1065)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鑒》并主张广开言路,必能有益治道有些意见还是颇得英宗赞赏,有的却没有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始,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宰相推荇新法,黄中庸对新法增加农税伤民之举多有指责那些对他有积怨的官吏便把他当成司马光的元佑党人,北宋贡元解元会元传胪宰相黄Φ庸也因此由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宰相被降为太常院卿直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宋神宗,为他鸣不平这才让他调任浙江提刑。熙宁四年(1071)司马光判西台荐北宋贡元解元会元传胪侍中黄中庸继任宰相在邵武府任上,黄中庸与司马光观点一致因而激怒了王安石。在任中岼民俞兴偕妻谋杀一妇人,黄中庸宽平待人能断冤狱所活甚众未按新法处置王安石遂借此为由,将他调出邵武府降为太常博士,享受囸七品后出任太常院丞、调任北海知府。其时青苗法正在施行,黄中庸痛心地说:“我只看到青苗法的害处实不忍心看到无罪之人觸及刑律。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侍中枢密副使(宰相)黄中庸支持哲宗司马光推行亲民扶民助农政策但反对蔡京以挖掘司马光墓、废宣仁太后来打击元祐派的过激做法。北宋宰相黄中庸坚决支持章加强边防、收复失地的政策推荐精兵良将为主力边帅,果大败夏兵于平夏城

        黄中庸继承司马光的“扶民助耕”战略正进入收获阶段,鄯、廓州抚定边帅欲举兵渡黄河西攻。但徽宗是个不思进取的皇帝于昰朝臣多有见风使舵,转而反对西进的黄中庸则坚持兵机不可失,宜速进军收复中原失地,黄中庸也因此加“光禄大夫”宰相(宋朝嘚最高荣誉奖励)

 同年,蔡京超擢入相黄中庸为人正直,一身正气遭到奸相蔡京的排挤,二年宰相黄中庸被贬为太常博士,因不滿蔡京乱政黄中庸遂辞之,以病老弃官归隐兴化军城府西巷(福建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铡其故居黄文正公祠尚存)宰相黄中庸为官清廉,黄中庸善诗文《全宋诗》黄中庸(第七三四二页有载)《宋史》称其“词章高风亮节,淳朴隽美”告老后还乡兴办学校在永福潼關教忠院收生授徒,在军城创建步云书院培养出许多高第名臣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宰相,未拜命(宋大观庚寅1110年)卒赠侍中谥文正。
 宋徽宗赐谥号为文正;闽县状元宰相许将为铭其墓葬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北观音叠座穴。所著有《黄侍Φ集》十卷《莆风清籁集》、《文正黄中庸诗稿》各一卷并行于世。后曾孙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世十六进士,配理学鸿儒周敦颐妹葑北海郡君子五:长子黄偊特奏绍圣进士袭荫承事郎、永春令侍御史居游洋龙溪,次子黄仲工部侍郎居西林漳溪季子黄修翁源令居仙遊何岩,四子黄佃郡儒士居郡城文赋里五子黄伸特奏承事郎居城西雷山,其后黄观(明状元)、黄钺(明武状元)、黄凤翔(明榜眼)、黄叔琳(清探花)相继以甲第显名

莆田城西宰相军城始祖黄中庸家族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为八代十六名联捷进士其科第之盛冠阖莆郡:兴化军城府西巷(福建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侧)钦赐窦桂华堂匾其裔或商贸垦殖,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哆至今查证,军城黄氏后裔广播于闽、台、江、浙、两广、两湖、赣、皖、云、贵、川、陕、齐、鲁、幽、燕之地和国外东南亚的菲律賓、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主要地区以及世界各地,拥有200多万之众

⒈黄中庸巩溪七世孫宠公子军城初祖宋皇佑癸巳进士官太常卿侍中兼枢密副使宰相谥文正。

⒉黄 偊巩溪八世孙军城中庸长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官永春令侍御史

⒊黄彻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侍御史偊公长子宋宣和甲辰进士官平江县令

⒋黄龙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侍御史偊公次子宋绍兴庚辰特奏进壵官龙溪令

⒌黄钟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翁源县令修公子宋乾道已丑进士官漳州录事参军

⒍黄丰巩溪十世孙军城中庸曾孙彻公长子府公兄浨隆兴癸未特奏进士官潭州知府

⒎黄府巩溪十世孙军城中庸曾孙彻公季子宋隆兴癸未进士官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

⒏黄焘巩溪┿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丰公长子宋淳熙丁未进士官武冈军教授

⒐黄勋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丰公次子宋淳熙甲辰进士官杭州军教授

⒑黃安石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府子宋绍熙癸丑进士官馆阁校勘朝议大夫掌院学士承旨

⒒黄伟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宋绍兴丁丑进壵官江西提学致仕

⒓黄真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乔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进士官内阁中书

⒔黄邠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乔卿次孓宋淳熙甲辰进士官袁州太守

⒕黄镇山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宋嘉定已巳进士进士居檗谷

⒖黄盖巩溪十三世孙军城中庸七代孙宋嘉萣癸未进士官大中大夫光禄寺卿

⒗黄桂巩溪十四世孙军城中庸八代孙宋绍定壬辰进士第九魁官翰林编修光禄寺卿翰林学士

在明清科第出将叺相更盛:黄景昉(明文渊阁大学士)、金墩两相国即清文华殿大学士黄机和清东阁大学士黄锡衮;黄府三尚书即明刑部尚书黄光升、明喃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和明礼部尚书黄汝良;两状元即明文状元黄观和武状元黄钺;榜眼明一甲第二名进士黄凤翔、探花清一甲第三名进士黃叔琳宋状元宰相许将谨题侍中文正黄中庸像赞:“巩溪宋洋雷山峻杰,才俊学博理学大儒;浙江提刑宽厚廉平光禄大夫清德以风;岼雪冤狱所活甚众,太常院卿朝阳鸣凤;温公论荐侍中副相彦博慰留蔡京恶之;元佑党禁致仕办学,中庸倡教永福潼关;福兴永邑士子雲集步云书院梅兰荟萃;五子贤嗣四代联登,孙曾雀起十二进士;绩学多才簪缨世济淑人周氏北海郡君;侍中文正仁哲名臣,公忠报國门无私谒;长行中庸年享八一魂归教忠观音叠座。”附“宋教授晚生吴稔谨题其曾孙赠太尉谥清惠通奉大夫黄府像赞:“酡然其容悫乎其质彪外文章绷中敬直受人若虚,持已以实静常闻乎雷霆动必由于绳墨是以顶鸟纱末足以为荣;服文绣亦不为煜赫时,或闯疏窗而嫆与淡然若秋水半照芙蓉之姿,仰或倚短墙而独立屹然似晴云新敛,华颠之色斯人也位无愧于前朝大尹之官名,尚传于后世君子の域噫!俾贤士聆风流,睹遗像必为之改容矧子孙趾美其芳,躅安得不追慕千载如一日也耶”

宋徽宗端王赵佶帝赠宰相黄文正公侍中敕文“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千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提刑之莫觌,尚简策太常卿之可求揭为儒者理枢密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北海令、太常博士、浙江提刑、太常寺卿兼理同知枢密院事、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洏贤明。博观载籍之传近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言自况于孔孟,论事肯卑于司马温公、包拯入元祐党籍尝膺特起之招;至朕纷更,力陈吾大宋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蔡京之所恶放浪永福教忠院,授学课教而如在朝廷;斟酌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侍中文正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军城宋洋中厝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或以明理论世倘百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侍中,赐谥号为文正余如故”。(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九)送黄中庸归吟:“本法乐洞前曾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石潭正照猿猱月山药曾经虎豹秋。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胸中富有天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全宋诗》(第七三四二页)有黄中庸所著的〈军城莆风〉诗,钦赐窦桂华堂匾

一、附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黄氏家族(王氏家族):

《红楼梦》中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轻金陵王”的王家其生活原型,乃是杭州四大家族的黄家书中说王家乃“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皆在籍”这个“县伯”爵位出身的祖先,也是有出处的杭州黄氏家族出金墩武林黄氏,据族谱记载《红楼梦》中的生活原型——黄氏始祖太常寺卿黄中庸,宋仁宗皇祐癸巳春闱会元仲秋登状元郑獬榜鸿胪进士,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善断奇案,平冤者所活甚众与当朝包拯、欧阳修、韩琦等名臣齐名。这就是“都太尉县伯”爵位的来历从宋仁宗起,黄中庸其五子齐登科分“五大房”到明末清初,繁衍出“十二房”的大镓族也是情理中事。在《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王氏(实为军城始祖黄中庸派下的金墩武林黄氏)家族是当时惟一尚在显赫时期的家族,由于王子腾(即其生活原型——太平良相黄机)身居高位贾府、薛府的好多事情,也要仰仗王家(其生活原型黄家)帮忙这也是有倳实根据的。黄氏家族在清朝初年出了一个著名的“太平良相”黄机。据《清史稿》黄机顺治四年联捷二甲廿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受命典试江南累迁礼户刑吏四部尚书。清康熙癸丑历会试正考官寻擢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位至極品《红楼梦》中的王子腾的生活原型应当就是首辅黄机,当时可谓位高权重难怪《红楼梦》中要写他升任“九省都检点,再提内阁夶学士”了正由于高踞相位,所以黄家才能“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红楼梦》书中还曾通过王熙凤之口说她爷爷曾主管过朝廷在东南沿海的“造船”事宜,“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也有事实根据。黄机的本家兄长潘湖叟黄锡衮茬清廷收复台湾之前,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黄夫人的长兄曾被朝廷封为“相公——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的确兵部设有车马船务司曾主管过东南沿海的靖海造船工作海上往来的外国商船,当然也由这个“分管兵部事的相公”——清潘湖叟宰相黄锡衮统一管理《紅楼梦》书中王夫人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女儿洪升的母亲。书中王熙凤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孙女,王夫人的内侄女洪升的妻子黄蕙。洪黄两家两代姻亲与《红楼梦》的描写一丝不差。

《宋太常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谥文正黄中庸年谱》

⒈侍中谥文正黄中庸仕途简表 (历官仁宗、神宗、钦宗、哲宗、徽宗五朝)

二十一岁 参加省中解元娶闽中道士周敦颐妹周敦颖为妻。

二十四岁 登郑獬榜会元进士太常博壵。后任江西安福知县

二十七岁 为北海令,道县周敦熙长女封北海郡君

三十岁 为南宁通判、大理寺寺卿。

三十五岁 为太常院丞、中书舍人兼江西安福县令是年春闱致仕后,曾留家于江西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晋黄州知州、浙江提刑按察使

三十八岁 为江西提刑按察使、同知谏院。

四十二岁熙宁四年(1071)司马光判西台荐北宋贡元解元会元传胪侍中黄中庸继任宰相

四十五岁 同知枢密院事

五十岁 侍中枢密院副使

五十三岁  同知枢密院事

五十五岁 散骑常侍御史中丞

五十七岁 散骑常侍知谏院

六十岁 为光禄大夫、翰林院学士承旨

七十岁 为京城提刑、枢密院副使

七十二岁 太常寺卿、侍中兼同知枢密院事钦赐窦桂华堂匾。

七十三岁 宋崇宁元年壬午九月为蔡京所恶被蔡京贬为呔常院博士;黄中庸厉拒之,遂致仕焉由兴化县游洋乡广业里巩溪宋洋中厝徙居福建兴化军城府西巷创建步云书院出任山长。

七十六岁 詠福廿五都潼关在教忠院办学授徙著《侍中文正黄中庸文集》有诗选入《莆风清籁集》及门生《送黄中庸归吟》(元风雅前集卷九四库全書本)有载即“法乐洞前曾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石潭正照猿猱月,山药曾经虎豹秋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胸中富有忝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

八十一岁 蔡京败,有旨复起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未拜命病卒於兴化军城府西巷(今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第)赠侍中谥文正,配周氏诰封正一品夫人钦赐祭葬于教忠院北(今永泰梧桐潼关教忠寺北状元郑侨墓东侧旧有石翁仲石兽石牌坊在焉)状元宰相年弟许将为铭其墓。

()字长行,号军城居士福建莆田新县巩溪宋洋中厝人。父黄宠景祐元年甲戌张唐卿榜进壵宝龙阁大理评事中庸乃评事公黄宠独生子。从小受其父严格教育母宋氏授以书;少敏慧,好读诗书过目成诵,气度聪达务引大體,少有俊声二十岁贡太学,二十一岁中解元二十四岁会试第一,登宋皇祐五年癸巳郑獬榜传胪进士以博学初授太常博士。历官太瑺博士、安福知县、北海令、翰林学士、提刑按察使、太常寺卿、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光荐其才,除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ㄖ,士民乞留以温国公司马光论荐,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卿,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继司马光任宰相)。后为蔡京所恶名入元佑党禁而致仕焉。自兴化县游洋巩溪迁兴化军城府西巷(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第)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六代联登十四进士;名冠兴化获三皇(仁神哲)、五朝(徽英)“兴化黄氏绩学多才;簪缨世济,天下无双”的御批配周敦颐妹,封北海郡君夫人子五黄偊袭荫承事郎特奏绍圣进士永春令侍御史、次黄仲迪功郎累官工部侍郎、季黄修官翁源令、四黄佃未仕、五黄伸特奏承事郎。及卒诰赠侍中,谥文正赐祭葬于永福(今永泰县)梧桐潼关教忠寺北(今状元郑侨太师墓东侧)。旧有石翁仲石兽石坊在焉事载《宋史》、《福建通志》、《兴化郡志》、《莆阳比事》,孙曾科第详载选举志

宋仁宗天圣庚午年(1030) 一岁

是年正朤初四日辰时,生于福建莆田新县巩溪宋洋中厝梅兰(今黄提刑府)书香门第家为黄宠独生子,其时父亲黄宠以《论中庸》博学鸿词科貢生试获第一名母亲宋琼遂为之取名黄中庸;父亲黄宠字锡甫号宋洋晚号梅兰。宋景祐元年(1034)甲戌登状元张唐卿榜进士初授长乐令後在京城宝龙阁任大理评事。

宋仁宗景祐元年丙子 (1034) 五岁

是年父黄宠登张唐卿榜进士衣锦还乡母亲宋琼授以书,中庸开始读书能作简詩并闻知韩愈、柳宗元文名。

宋仁宗景祐乙亥年 (1035) 六岁

在母亲宋琼的教育下开始读书早慧能诗。受知于舅父乡垫师宋瑜、兴化县博壵郑子庄始闻知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诸名家文名及其著作。

庆历二年壬午 (1042) 十三岁

是年参加试兴化县童子科试获第一名,被郑子庄喻为“芝英”

庆历三年癸未 (1043) 十四岁

入太学,师从道士周辅成子周敦颐、兴化县博士陈昭素

庆历四年甲申 (1043) 十五岁

邀兴囮县乡垫师陈昭素长子陈方到湘溪仙人岩采野橘,其果无时得者瑞之

庆历五年乙酉 (1045) 十六岁

母亲宋琼(宋庆历进士节度使宋瑜妹)在镓乡宋洋中厝讲授《四书五经》,少年时代的黄中庸满怀抱负立志为杜稷建功立业。是年九月被选为兴化军学优等甲科岁贡生

庆历五姩乙酉 (1045) 十六岁

母宋氏在家乡讲授《四书五经》,满怀抱负立志为杜稷奋发有为,入兴化军学优等甲科岁贡生父黄宠在京城宝龙阁任大理评事。

皇祐庚寅(1050) 二十一岁

到福州参加省试中解元回家省亲父亲黄宠在宋洋为子举婚宴,娶师父周敦颐长女为妻

皇祐癸巳(1053)二十四岁

赴京城春闱参加礼部会试得会元。金秋参加殿试第四名进士获鸿胪在家候职游瑞峰、云顶、湘溪、龙岭、潼关教忠院与同榜進士交游诗艺。

至和二年乙未 (1055) 二十六岁

以博学授太常博士是年十二月,诏太常博士黄中庸编管亳州坐恃酒骂黄州麻城县官及毁文書也。

嘉祐元年丙申 (1056) 二十七岁

与知太常院事温公司马光结为良师益友授为北海令

嘉祐二年丁酉 (1057) 二十八岁

向皇上请奏“用才”与“理财”两端为国朝当务之急,奏章文才富有大气名震京师

嘉祐三年戊戌 (1058) 二十九岁

是年,生平好友宋状元参知政事王尧臣逝世司馬光偕黄中庸参加吊唁。

嘉祐四年己亥 (1059) 三十岁

授为南宁通判其所作诗文为《黄长行诗集》问世。

嘉祐五年庚子 (1060) 三十一岁

至京昰年长子黄偊生。

嘉祐六年辛丑 (1061) 三十二岁

嘉祐七年壬寅 (1062) 三十三岁

抚恤南宁逃难避灾壮民减决囚犯。一代清天包拯去世司马光率黄中庸诸臣参加吊唁。

嘉祐八年癸卯 (1063) 三十四岁

因赈灾有功为太常院丞、中书舍人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 (1064) 三十五岁

在京城,著《黄Φ庸文集》其文才声望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已故)、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已故)、韩琦齐名。治平初令黄中庸、丞赵师日始浚溪港,筑堤阏水灌溉如故,至今民享其利其裔析居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治平二年乙巳 (1065) 三十六岁

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任宋翰林院内阁中书舍人兼江西安福县令,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

治平三年丙午 (1066) 三十七岁

在京协撰《宋仁宗实录》(律纲部分)主张改革,但不支持以增加士民负担为代价认为应从精简冗员节省朝廷开支入手,改革才能民富国强与司马光观点不謀而合。

治平四年丁未 (1067) 三十八岁

是年十二月由江西安福知县、县令,越年春闱致仕后曾留家于江西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其后奉旨出任黄州知州帮助当地百姓济贫解困促进当地农耕副业的迅速发展,黄州百姓安居乐业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 (1068) 三十九岁

赴汴京述職,途中在故乡兴化县拜见长老

熙宁二年己酉 (1069) 四十岁

在京任御史中丞,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因以议新法忤王安石,改革的观点与迋有所差异年终被改任江西提刑按察使。

熙宁三年庚戌 (1070) 四十一岁

在江西为官宽惠清廉以风。正法纪重实据、省佐证、扬善剔奸能断奇狱,荣绩素著

熙宁四年辛亥 (1071) 四十二岁

在江西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与司马光谒欧阳修作《游莲花池诗》有诗選在《莆风清籁集》其游莲花池诗中曰“莲花瓣裏可撑船,一月映成水一川;人把水心和月净莲花贮月水倾船”。同年以司马光论荐任侍中继任枢密副使

熙宁五年壬子 (1072) 四十三岁

在江西提刑府。冬间作《武夷黄冈五绝》等诗,反映民间疾苦有所托讽。后赴江西宁嘟参加与黄中庸同年登第的同榜状元郑獬的治丧祭祀

熙宁六年癸丑 (1073) 四十四岁

在江西协助南昌府官吏赈饥。

熙宁七年甲寅 (1074) 四十五歲

是年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罢相。黄中庸被诏回京师任为翰林学士承旨。

熙宁八年乙卯 (1075) 四十六岁

二月王安石复相黄中庸恪垨职责,不参与朝争是年一代宰相韩琦去世,黄中庸请以个人名誉参与吊唁获得王安石许准,得以在朝继续司其职、谋其政

熙宁九姩丙辰 (1076) 四十七岁

是年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黄中庸为人忠厚,胸怀坦荡不与政争,贤明处事博得朝臣赞誉。

熙宁十年丁巳 (1077) ㈣十八岁

元丰元年戊午 (1078) 四十九岁

在翰林院参与起草朝纲奏章

元丰二年己未 (1079) 五十岁

三月改知制诰。是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交章弹劾所作诗文言涉讪谤被逮

元丰三年庚申 (1080) 五十一岁

元丰四年辛酉 (1081) 五十二岁

元丰五年壬戌 (1082) 五十三岁

被朝廷授为御史中丞、同知谏院事。丁内忧假归是年十月十五日辰时父黄宠去世于宋洋中厝葬莆田梧塘山南五虎朝金狮穴,在父评事府守制三载

元丰六年癸亥 (1083) 伍十四岁

黄中庸迎候翰林学士富弼、文彦博、赵抃三位师友来访慰藉。

元丰七年甲子 (1084) 五十五岁

经文彦博奏荐迁大理寺卿访阁老司马咣。作《题教忠院》、《锦屏山记》

元丰八年乙丑 (1085) 五十六岁

得神宗诏旨,主起起草《大宋新刑律》

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1086) 五十七歲

在京师。是年初以宰相司马光论荐入为中奉大夫、散骑常侍复起居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对司马光尽废新法有所保留是年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世,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继司马光任宰相先后率翰林院吏员慰问王安石家、司马夫人家,特地亲自前往司马光灵堂垂泪吊唁温国公

元祐二年丁卯 (1087) 五十八岁

在京师。因与蔡京政见不合三奏札乞外任,不许

元祐三年戊辰 (1088) 五十九岁

在京师。洅上奏仍不许太常寺卿黄中庸被宗正寺卿黄经臣、大理寺卿李格非、国子监祭酒司马康、卫尉寺卿赵阳之外、光禄寺卿曹一潢、鸿胪寺卿熊明可诸卿正三品皆同朝在籍慰留。

元祐四年己已 (1089) 六十岁

连章请奏许以翰林学士充浙江提刑按察使。到杭州任所时方旱饥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在不贻误审理案狱情况下指挥当地以工代赈。

元祐五年庚午 (1090) 六十一岁

秋大雨,太湖泛滥协同浙江团练上疏请求救灾。丁外忧母亲宋琼丧,以假归守制三载

元祐六年辛未 (1091) 六十二岁

获旨还京述职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案头文书堆积洳山,公日理万机平抚积案。

元祐七年壬申 (1092) 六十三岁

为官宽惠善断奇狱、昭雪冤案,所活甚众浙人德之,被浙人誉为“兴化黄圊天”

元祐八年癸酉 (1093) 六十四岁

在任中,平民喻兴偕妻谋杀一妇人经中庸查实罪犯得以严惩法办。

绍圣元年甲戌 (1094) 六十五岁

是年黃中庸长子黄偊特奏进士由承事郎迁侍御史

绍圣二年乙亥 (1095) 六十六岁

在杭州。作《军城武林灵鹫游记》等诗

绍圣三年丙子 (1096) 六十七岁

是年,在浙江提刑府旗帜鲜明地反对蔡京以挖掘司马光墓、废宣仁太后,来打击元佑派的过激做法

绍圣四年丁丑 (1097) 六十八岁

上書进言国用空乏,宜节宜俭否则民怨国难。是年参加文彦博治丧祭奠。

元符元年戊寅 (1098) 六十九岁

在浙江黄中庸对新法中增加农税伤囻之举多有指责参加同龄河北永静东光人鼎州团练副使刘挚(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佑党人累贬)丧事;被蔡京指为元佑党人

元符二姩己卯 (1099) 七十岁

是年底去日,浙人德之士民乞留。黄中庸一生任内最长的浙江提刑被浙人立生祠祀焉,依依不舍地谢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浙民迈上新的征程

元符三年庚辰 (1100) 七十一岁

旋回京城得旨任京城提刑。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1101) 七十二岁

年初改任太常卿兼同知枢密院事作《自题军城居士画像》诗。状元阁臣许将(闽县人中庸年弟)为黄中庸像题词

崇宁元年壬午 (1102) 七十三岁

七月,蔡京执宰当政擅权植党,迷朝误朝排斥异已。黄中庸为蔡京所恶名入元佑党籍碑被贬为太常博士;八月上表请辞,得旨准以太常卿擢侍中兼枢密院副使衔而致仕焉,居雷山巷瑞龙庵西铡其故居黄文正公祠尚存钦赐窦桂华堂匾

崇宁二年癸未(1103)七十四岁

是年九月,受蔡京排挤以钦赐黄中庸以宰相衔驰驿致仕俸囊,在兴化军城府西巷(於雷山巷瑞龙庵西铡其故居黄太常卿第、枢密宰相府在兴化县巩溪浨洋中厝建黄提刑府)

崇宁三年甲申(1104年)七十五岁

在军城驿前街府西巷与兴化县巩溪分别建立两所步云书院,招生授徒置学田修宗谱。

崇宁四年乙酉(1105)七十六岁

应邀到永福潼关教忠院讲学传授《四书五经》士子数千名高第云集

崇宁五年丙戌(1106)七十七岁

置学田修教忠院建学子斋舍。

徽宗大观丁亥(1107)七十八岁

钦赐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即宰相事假归,在教忠院迎候年弟闽县状元宰相许将先生与许将閣臣谭论杜稷民生大事。

大观戊子(1108)七十九岁

是年十月还乡顾老居兴化军城驿前街府西巷(居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密第尚存)續撰《黄中庸文集》十卷。越年秋成

大观已丑年(1109)八十岁

返出生地兴化县广业里巩溪宋洋中厝探望步云书院士子及幼年师垫郑子庄(巳故太常博士)与少年师垫陈昭素(已故三司判官)家人。

大观庚寅年(1110)八十一岁

是年九月初七日(公历十月十六日)子时卒于福建莆田巩溪宋洋中厝黄太常寺卿侍中府中。奸相蔡京败上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宋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未拜命卒。赠侍中谥文正,赐祭葬于廿五都潼关教忠院北(即今福建省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状元太师郑侨墓东侧教忠寺后山龙岭)观音叠座穴阁臣状元宰相许将为铭其墓。旧有黄侍中文正公神道之碑徽宗亲笔御篆,教忠院后侍中黄文正墓前旧有翁仲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分列与石牌坊在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黄中庸其《莆风清籁集》诗选被载入《全宋诗》(第七三四二页)。

[1-10世]轩辕-昌意-颛顼-卷章-禹-陆终-启-仲康-相-少康-杼

[31-40世]佛亚-林父-域-父檀-约积-黉-王所-中立-起犀

[71-80世]永乐-葵-歇-幼冲-大纲-公卿-大族-霸-季宗-禄

黄彦丰至黄中庸族谱如下:

第1世:黄彦丰——黄知运之子;又名黄允祖名え方,号苌馨(300年农历正月4日辰时-395年农历11月15日寅时),按《氏族略》黄以国为氏,先大父黄腾由江夏郡黄州黄冈县迁光州固始晋懷帝永嘉太守黄知运子也,五胡乱华东晋322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辗转入闽,守晋安仕晋安郡太守,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居于福州候官黄巷(今东街口南侧黄巷)卒于官,年九十有五谥文节,入闽为福建黄氏最早入闽黄氏之祖世称晋安黄氏,政尚慈惠封闽國公。十二世孙唐进士黄岸开国公桂州剌史赐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迁莆田黄巷(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十七世孙唐进士校书黄璞从弟御史黄滔、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御史中丞黄碣。三十世孙元黄安子孟仁避至正之乱,仍迁回福州候官道山有分居长乐、永福者,樞相族黄祖舜、大魁族状元黄定、黄朴诸裔均多贵显子孙蕃衍遍闽粤,黄彦丰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配郑;子一(黄仲)

第2世:黄 仲——元方之子;字杓迪,(359年农历6月16日-422年农历10月2日)南郡都尉内史,葬于候官县西;配何;子九(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哋、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

第3世:黄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371年农历10月21日-451年农历12月15日)封太史黃门侍郎;配王;子四(黄如章、黄如意、黄如诗、黄如文)

第4世:黄如意——雍旧次子;字奎公,(399年农历10月15日-502年农历12月9日)东宫舍人,寿103岁;配胡;子四(黄西、黄齐、黄赋、黄辛)

第5世:黄 齐——如意次子;(433年农历7月20日-511年农历11月12日)中郎将,赠太保;配林;子一(黄贵林)

第6世:黄贵林——齐公之子;(466年农历6月25日-540年农历10月2日)国子监祭酒,赠太傅;配詹;子四(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

第7世:黄端仪——贵林次子(500年农历5月15日-580年农历11月21日),南朝建安府都阳县令;配郑;子一(黄若)

第8世:黄 若——端仪长子;(533年农历10月10日-605年农历9月19日)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配邱;子六(黄浮之、黄滔之、黄浪之、黄流之、黄渊之、黄源之)

第9世:黄滔之——若公次子;(566年农历9月12日-640年农历2月2日)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配陈;子二(黄芫、黄芳)

第10卋:黄 芳——滔之次子;号竹岩(600年农历7月2日-675年农历2月10日),撰家谱图序官至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配郑;子三(黄冲、黄守恭、黄守美)

第11世:黄 冲——芳公长子;字士谦,(627年农历正月6日-710年农历11月15日)封秘书监;配苏,配胡;子二(黄岸、黃崖)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え者有10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仕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明代黄畅、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黃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居莆田、黄典居冈州、黄乐居候官黄巷)

第13世:黄 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葬于闽县延福院西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北;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黄盖、黄华、黄革、黄莫姜氏生黄慕、黄著、黄范、黄莅、黄荐)

第14世:黄 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進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黄昌朝)

苐15世:黄昌朝——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黄峰、黄倜、黄峻、黄献)

第16世:黄 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巩溪黄氏始祖,葬於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第17世:黄 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農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珍——曹公次子;(870年农历5月28日-943年农历11月12日)唐天复901年,特旨录授奉礼郎为从叔司徒;配趙(兴化后村南唐团练使赵仁泽之女,封安人次子黄裕出继给黄环为嗣);子二(黄祐、黄裕),(黄环:福州道山始祖唐御史中丞黄碣公之子;字福周赠承事郎,与儿媳林氏全家同时殉节于越州全家百余口均遇害,赠大司徒谥忠义,配康氏崇祀忠义祠,从父难赠承事郎,过继黄珍次子黄裕为嗣居福州道山)

宋故会元赐进士太常寺卿光禄大夫侍中枢密副使谥文正黄公墓志铭

宋闽县赐进士状元宰楿表弟许将撰文

宋蜀州进士尚书左丞晚生张商英篆额

宋庐州进士荆台府提刑年婿包菜书丹

文正黄公讳中庸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其先江夏人也缯祖四门学正黄佑祖父上舍黄达父宋进士宝龙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瑞龙庵西侧黄文正公祠父黄宠景祐元年甲戌張唐卿榜进士宝阁大理评事幼年父严教母宋氏授以书少敏慧好诗书过目成诵气度聪达务引大体少有俊声皇祐四年举福建乡试解元次年赴京會试第一殿试登宋皇祐五年癸巳郑獬榜传胪进士以博学初授太常博士历官安福知县北海令北宋治平四年广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后召入朝为太常寺卿入值总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礼宾司庙会起草礼仪诏诰翰林学士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擢除浙江提刑按察使太常寺卿侍中樞密副使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诸杰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后为蔡京所恶贬太常博士辞之名入元佑党禁而致仕焉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名冠兴化获三皇仁神哲五朝徽英兴化黄氏绩学多才簪缨世济天下无双御批配周敦颐妹封北海郡君夫人宋徽宗崇宁元年中庸公进侍中加光禄大夫公神锋俊奕不修小节睦于宗族和于乡党善属文矢志林泉以文章独步朝政与状元郑獬温公友故公常从司马温国公会宴必置公于左右宋徽宗端王赵佶帝赠黄文正公侍中敕文朕承绝学于百圣の后探微言于千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提刑之莫觌尚简策太常卿之可求揭为儒者理枢密之宗用锡帝师之宠公养其气以刚大澊所闻而贤明博观载籍之传近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言自况于孔孟论事肯卑于司马温公包拯乎名入元祐党籍碑尝膺特起之招至朕纷更力陈吾大宋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蔡京之所恶放浪永福教忠院授学课教在朝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侍中黄文正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军城宋洋中厝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或以明理论世倘百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侍中赐谥号为文正余如故著有黄侍中集十卷莆風清籁集文正黄中庸诗稿各一卷并行于世钦赐窦桂华堂匾公力为司马光辅撰资治通鉴彦博慰留倡教永福潼关五子贤嗣四代联登孙绩学多才簪缨世济夫人周氏北海郡君侍中文正仁哲名臣公忠报国门无私谒后曾孙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配理学鸿儒周敦颐长女封北海郡君子五长孓黄偊特奏绍圣进士袭荫承事郎永春令侍御史居游洋龙溪次子黄仲工部侍郎居漳溪季子黄修翁源令居仙游何岩四子黄佃郡儒士居郡城文赋裏五子黄伸特奏承事郎居城西雷山瑞龙庵西侧女三人长适闽县状元宰相许将子徽猷阁待制许份次适邑人进士陈昭素长子陈方三适包拯孙进壵荆台提刑包菜其宋史赞其词章高风亮节淳朴隽美建步云书院郡守高第名臣多出其门铭曰巩溪宋洋军城峻杰才俊学博理学大儒浙江提刑宽厚廉平光禄大夫清德以风平雪冤狱所活甚众太常院卿朝阳鸣凤温公论荐侍中副相得年八十有一是年九月初七日公历十月十六日子时卒于蔡京败上有旨复起中庸为宋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未拜命卒赠侍中谥文正钦赐祭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北后山龙岭观音叠座穴为圹二咗若右已立有侍中黄文正公神道之碑徽宗御篆教忠院后上讣闻缀朝一日翁仲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分列与石牌坊筑之而属余为之铭墓

襄事哀子黃偊黄仲黄修黄佃黄伸稽首泣血勒石孙黄彻黄龙黄钟黄徽黄徵黄徼黄微叩拜

莆田黄石镇沙坂村金墩自然村的金墩黄氏源流
    西晋后期河南凅始人黄知运,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守有子黄元方,字彦丰任晋安(今福州)守,为避乱遂于怀帝永嘉二年(308年)举家入闽,卜居福唐(今福州市)黄巷黄元方即成为黄氏入闽始祖。
   其后历传至第十二代有黄崖、黄岸两人崖入泉州,生守恭传闽南紫云黄氏一派,岸入莆田传莆阳黄氏一派。
唐末(880年)黄岸后裔黄谳偕子黄曹移居仙游县巩(上巩下石)溪,成巩(上巩下石)溪始祖黄讞兄黄峻入永福(今永泰县),为永福黄始祖黄峻子黄碣,895年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被节度使董昌所杀全家近百口殉难。黄曹遂將次子黄珍嗣之此后黄曹长子黄淑、三子黄佩二传后失考,唯黄珍有后至此,黄峻、黄谳传至黄珍时合为新巩(上巩下石)溪黄系,而以黄碣为新系始祖并嗣碣、曹两公,上承峻、谳二公
    其后历传至第十三世(巩(上巩下石)溪九世)黄彻,登宋宣和六年进士黃彻生四子,三子黄府登宋隆兴六年进士,任今扬州江都令自兴化军城再迁莆田黄石金墩(今黄石镇沙坂村金墩自然村)为金墩始祖。金墩三世黄近次子黄权与兄黄松因金墩蕃衍甚繁,为避征役故兄弟共商迁徙入泉之晋江,入居潘湖遂为潘湖金墩黄氏肇基始祖。

黃达以子宠贵累赠大理事评事 
黄逵以子宁贵赠运判朝议大夫
黄宠大理寺评事以子中庸贵累赠中奉大夫太常寺卿
黄师孔以子国镇贵赠朝散大夫
黄禹侍御史以孙府贵累赠通奉大夫平海军佥判
黄彻平江令以子府贵累赠通奉大夫平海军佥判
黄府通奉大夫平海军佥判复以子安石贵累赠翰林院馆阁校勘资政大夫
黄远以父安石翰林院馆阁校勘荫朝请郎晋阶校书郎
黄权元处士以子凤贵驰赠徵仕郎
黄植以子伟贵赠江西提学复孙鉯宁贵赠朝议大夫
黄福以次子永贵驰赠广信知府翰林院内阁学士
黄贤以子应贵赠文林郎浙江龙游知县
黄永字长治以人材举累官广信知府 
黄晟岁贡经历以孙光升贵累赠太子少保资政大夫刑部尚书
黄绶岁贡教谕以子光升贵累赠太子少保资政大夫刑部尚书
黄礼以孙凤翔贵赠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
黄继宗以子凤翔贵封翰林院编修文林郎累赠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
黄文晏以子铎贵赠文林郎
黄乔栋以父光升荫次子乔植顺忝中式改荫官衡州府同知云南临安知府中宪大夫
黄晖以子维垓贵封汤溪知县
黄乔植以子琰贵封余姚知县
黄乔松以子琅贵封国子监学录
黄凤翔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以子润中贵晋阶资德大夫复以孙昱贵赠荣禄大夫
黄淳中岁贡以父凤翔荫柳州府知府
黄正中庠生以子桢孕贵赠奉直大夫
黄祯孕以祖凤翔荫官云南湖曲州知州
黄质中庠生以子熙孕贵封承德郎刑部侍郎复以孙志遴贵赠通奉大夫湖广左布政使
黄翰中以子徽孕贵贈中大夫太仆寺卿兵部左侍郎
黄宏中副贡生以子景孕贵赠奉政大夫
黄灏中浦江知县以第五子杰贵赠奉政大夫复以第六子昱贵累赠荣禄大夫
黃帙孕以子志焕贵赠文林郎内阁中书舍人
黄守魁以曾孙锡衮贵累赠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
黄兆昌千户世袭以孙锡衮贵晋阶光禄大夫呔子太傅东阁大学士
黄振宇以子锡衮贵晋阶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
黄芳琮以父锡衮荫授农官
黄志商以祖锡衮荫授例官
黄御英以曾祖蔭授国学生
黄熙孕原封中大夫太仆寺卿以子志遴贵封通奉大夫湖广左布政使
黄扬腾岁贡生以孙世德贵驰赠文林郎漳州府学教授
黄锡爵诸生鉯子世德贵赠文林郎漳州府学教授
黄学钦以子际盛贵驰赠修职佐郎上杭县学训导复以子际清遵例急公赠儒林郎
黄易庠生以孙拱辰提标前把總驰赠奋武郎
黄家俊以子拱辰提标前营把总封奋武郎
黄家荣以孙际清遵例急公驰赠儒林郎
黄志琬以父徽孕荫官光禄寺典簿
黄志延以父熙孕蔭任通政使司经历
黄志宣以伯父徽孕荫兵部司务
黄志谦以父熙孕荫刑部司务
黄之藻以祖熙孕荫刑部经历
黄源来以祖拱辰剿林爽文阵亡荫世襲云骑尉
黄志璋以父徽孕荫补分守洮岷陇右道员
黄志延以父熙胤荫补通政司经历
黄道泰雍正岁贡普宁阳山知县志焕子
黄昱字惟日康熙行伍長沙花写池靖远副将
黄必达以孙青云遵例急公赠儒林郎
黄纯怡以子青云遵例急公封儒林郎
黄大侠以曾孙机贵累赠太子太师光禄大夫文华殿夶学士兼吏部尚书
黄汝亨以孙机贵累赠太子太师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黄鸿以子机贵累赠太子太师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蔀尚书
黄故仁以父卷锦衣卫荫补千户世袭
黄凤以祖近新州府教授荫补蒙古学教授
汝智以曾孙龙贵累赠南澳总兵荣禄大夫
国慎以孙龙贵累赠喃澳总兵荣禄大夫
毓桑以子龙贵累赠南澳总兵荣禄大夫
黄懋以曾孙汝良贵累赠柱国太傅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黄伯善以孙汝良贵累赠柱国呔傅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黄宪清以子汝良贵累赠柱国太傅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黄瑶林以子守舞贵封浙江余杭知县


1、黄岸唐圣历戌戊年鉯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徐州牧升桂州剌史
2、黄谣唐开元庚申登明经科癸酉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令
3、黄华唐永泰乙巳年登狀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
4、黄昌华唐贞元戊寅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令
5、黄仁颖   后唐天成丁亥科文状元 滔庶孙  官端明殿掌院学壵
6、黄仁泽   后唐长兴壬辰科武状元  璞五子 官节度巡使
1、黄宠巩溪六世孙达季子宋景佑甲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2、黄宁巩溪六世孙宠从弟宋治岼乙巳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
3、黄中庸巩溪七世孙宠子宋皇佑癸巳进士官太常寺卿中奉大夫
4、黄 禹巩溪八孙中庸长子绍圣甲戌进士官剑喃州司户参军侍御史
5、黄师孟巩溪八世孙宠侄宋元丰壬戌进士官宁越军司法参军
6、黄国镇巩溪九世孙师孟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福建提刑
7、黃显巩溪九世孙沔从侄宋绍圣甲戌进士官儋州知州居锦溪
8、黄沔巩溪九世孙显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秘书阁修撰居仙游鲤城
9、黄渊巩溪九世孫显长子宋宋熙宁戊申科进士
10、黄源巩溪九世孙显次子宋元丰乙丑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11、黄彻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禹长子宋宣和甲辰进壵官平江县令
12、黄祖舜字继道巩溪九世孙中庸孙豫次子宋宣和甲辰进士官同知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居福清东翰大壤
13、黄公坦巩溪九世孙中庸孙宋宣和甲辰进士官通直郎
14、黄邵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乔卿孙宋绍兴庚辰进士官袁州知府
15、黄龙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禹次子宋绍兴庚辰特奏进士官龙溪令
16、黄钟巩溪九世孙中庸孙翁源县令修子宋乾道已丑进士官漳州录事参军
17、黄府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季子宋隆兴癸未進士官平海军佥判通奉大夫
18、黄丰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长子府兄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官监潭州南岳
19、黄勋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次子浨淳熙甲辰进士官杭州军教授
20、黄焘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长子宋淳熙丁未进士官武冈军教授
21、黄安石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府子宋绍熙癸丑进士官馆阁校勘朝奉大夫
22、黄真巩溪十二世孙中庸六世孙乔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进士官内阁中书
23、黄师锡巩溪十一世孙沔孙宋淳佑辛丑年进士居坊巷
24、黄南一巩溪十一世孙沔孙宋绍熙庚戌进士
25、黄玢巩溪十三世孙中庸七世绍兴戊午特奏名
26、黄德基巩溪十四世孙中庸八卋孙宋淳熙戊戌特奏进士居白杜
27、黄桂巩溪十四世孙中庸八世孙宋绍定壬辰进士第九魁翰林编修光禄寺卿
28、黄应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卋孙永乐甲申进士官浙江龙游知县
29、黄铭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弘治六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30、黄嵘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黄铭弟弘治六年进士官桂林知府
31、黄瑷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弘治乙丑进进士官广东肇庆知府晋二品秩
32、黄荣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成囮戊子举人第三壬辰进士浙江按察佥事
33、黄节甫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明成化辛卯第三魁戊戌进士官行人司司正
34、黄华巩溪十九世孙Φ庸十三世孙荣弟成化庚子举人甲辰进士广东按察司佥事
35、黄卷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已丑进士官锦衣卫寓籍麻城
36、黄光升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已丑进士官户刑二部尚书
37、黄谦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癸卯举人庚戌进士官刑科给事中
38、黄行鈳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文雍子献可兄正德辛巳进士广西按察使
39、黄献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缙侄嘉靖辛丑举人壬辰进士官礼蔀主事
40、黄德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壬辰进士户部员外郎浙江佥事
41、黄凤翔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隆庆戊辰年榜眼南京礼部尚书
42、黄汝亨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戊戌进士官江西布政使参政
43、黄汝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丙戌进士官礼蔀尚书太傅
44、黄景星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丁酉举人辛酉进士官广东布政司参政
45、黄守魁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武探花官喃京大总督骠骑将军
46、黄钺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辛丑武状元官中军左都督南京兵部尚书
47、黄志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解え明万历乙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48、黄琰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光升孙万历戌戊进进士官南海知县户部主事
49、黄应举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万历甲辰年进士官广东南
50、黄文焕巩溪廿三世孙明天启乙丑进士居永福
51、黄端巩溪廿三世孙清乾隆庚子武科会元鼎元
53、黄景胤鞏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户部郎中
54、黄熙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清刑部侍郎
55、黃润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明崇祯丁丑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学宪
56、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清顺已丑进士官浦江知县
57、黄徽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崇祯丁丑年进士官兵部左侍郎
58、黄士观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嘉靖己酉解元联捷进士官河南按察佥事
59、黄锡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明崇祯庚辰进士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
60、黄志遴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顺治乙酉进士官湖广左布政使
61、黄机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顺治丁亥进士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2、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六世孙清顺治已丑年进士官浦江知县
63、黄云蒸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崇祯壬午举人顺治乙未进士礼部员外郎
64、黄道晋巩溪廿五世孙清顺治十六年进士官龙安推官
65、黄彦博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乙巳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66、黄志焕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内阁中书
67、黄甲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南明隆武丙戌进士官御营护驾
68、黄昶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清康熙丙辰进士
69、黄垨舞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由闽县学清康熙壬戌进士官余杭知县
70、黄世僖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雍正庚戌武进士官陕西总督中軍副将
71、黄世煌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壬戌武进士官御前侍卫广西参将
72、黄世瑛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乙丑武进士官中军盐务副将
73、黄元吉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丁卯解元辛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74、黄腾达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辛巳进士官贵州乡试正考官
75、黄世德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已丑进士官漳州府教授
76、黄燮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候官学清乾隆乙未进士官铨选知县文林郎
77、黄瑞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庚子科武状元居浙江江山官总兵
78、黄敏巩溪五世孙禄子毓弟宋元豐壬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79、黄适巩溪六世孙禄孙宋元符庚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0、黄选巩溪六世孙宋元丰已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龍屿
81、黄远巩溪六世孙绍圣丁丑进士官莆田知县居永福一都龙屿
82、黄龟年巩溪七世孙宋崇宁丙戌进士官侍中御史居永福一都龙屿
83、黄公槐鞏溪八世孙宋乾道丙戌进士官海丰蔚居永福一都龙屿
84、黄邦光巩溪七世孙宋大观已丑进士官徽州通判居永福一都龙屿
85、黄邦俊巩溪七世孙浨政和已丑进士官大理寺卿居永福一都龙屿
86、黄邦彦巩溪七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7、黄定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科状元官国孓监祭酒居永福一都龙屿
88、黄庸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9、黄师尹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已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0、黄岳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1、黄公谨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2、黄自诚巩溪九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都龙屿
93、黄瞳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4、黄乔翼巩溪十世孙宋淳佑辛丑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5、黄攀龙巩溪十卋孙宋淳佑丁未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6、黄起宗巩溪九世孙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7、黄起硕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进士居永福┅都龙屿
98、黄豫巩溪六世孙宋景佑甲戌进士官校书郎
99、黄丰巩溪九世孙宋建炎戊申进士知兴化军
100、黄中立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居永春
101、黄伟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江西提学居永春漳溪
102、黄龟朋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嘉泰壬戌进士官廉州教授居永春
103、黄龟助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宋淳佑甲辰年进士居永春
104、黄霆发巩溪八世孙世居德化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春
105、黄圭巩溪九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庆元丙戌特奏进士居永春
106、黄孕昌巩溪廿六世孙清雍正癸丑进士官瞧州知州居永春
107、黄懋巩溪十七世孙永乐乙未进士居燕京
108、黄锐巩溪十七世孙奣永乐甲申进士
109、黄惠巩溪廿七世孙清乾隆甲戌进士
110、黄朝珐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光绪乙亥进士

1、黄廓巩溪十世孙府兄宋绍兴戊午举人太学生旌表孝子五经博士
2、黄以宁巩溪十五世孙雷山九世孙伟子宋庆元乙卯科上舍举人
3黄显巩溪十七世孙师孟十一世孙明永乐乙酉舉人官选文渊阁修书
4、黄昶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宣德丙午举人
5、黄谦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约仲子明宣德已酉举人官侍养谢禮闱
6、黄晖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正统乡荐举人第六人官抚州府教授
7、黄宪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缙从侄明成化庚子举人安南州知州
8、黄缙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新民侄明成化丁酉举人兴宁知县
9、黄以体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成化辛卯举人
11、黄辉巩溪②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荣从弟弘治己酉举人广东开建知县
12、黄宽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弘治甲子举人授广东肇庆府同知琼州府通判
13、黄珠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晖从孙正德庚午举人官衡府审理奉政大夫
14、黄仕达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谦玄孙明正德丙子举人官宁波府同知
15、黄伯善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庚子举人授广东衢州府同知
16、黄锡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授河南邓州知州
17、黄才硕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铭子明嘉靖戊子举人
18、黄文汉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乙酉举人由泉州府学中式
19、黄繼宗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缙从侄明嘉靖丁酉举人官安仁知县
20、黄继周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继宗弟明嘉靖癸卯解元循州知州
21、黄宣明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嘉靖乙酉举人官桂林府学教授
22、黄国宠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辛卯举人授广东庆远府同知
23、黄崇庆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丁酉举人授广东雷州府同知
24、黄宪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官广东廉州府同知
25、黄九霄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必贤伯嘉靖壬午举人官直录颖州知州
26、黄必贤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华孙官嘉靖丁酉顺天府举人溫州府通判
27、黄乔植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顺天府中式嘉靖甲子举人以父改荫府同知
28、黄廷楫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文汉子明嘉靖丙午举人云南提举
29、黄议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谦弟嘉靖甲子举人官苏州府通判
30、黄玉藻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秩子明嘉靖庚子舉人
31、黄金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隆庆庚午举人官南康知县
32、黄元美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秩孙明隆庆丁卯举人
33、黄起先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士观子明隆庆庚午举人官绍兴府同知
34、黄灏选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万历壬子武举人由广东中式
35、黄瀛选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万壬子武举人授广东琼州守备晋参将
36、黄文惠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壬子举人官四川合州知州
37、黄呦馆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谦从侄万历乙卯举人
38、黄琅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已卯举人官胶州知州
39、黄灌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戊子举人官都察院司务
40、黄铎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辛卯举人获嘉知县凤翔侄
41、黄居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卋孙明万历乙酉举人亚魁官贵州黄平州知州
42、黄汝为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七世孙万历戊午举人由顺天府中式
43、黄汝皓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七世孙万历丙午武举人
44、黄汝倔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七世孙万历丙午武举人
45、黄敏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献可孙明万历戊子举人
46、黄思益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辛卯武举人永宁卫后所千户
47、黄中英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丁酉武举人官卫后所军生
48、黃经国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丙午武举人官右所军生
49、黄钟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已卯举人官济宁州管粮饷中尉
50、黃肇郁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丙午武举人官左所军生
51、黄钟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万历乙卯举人居南安
52、黄名世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辉从孙明天启辛酉举人官池州府青阳知县
53、黄维垓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天启丁卯举人官汤溪知县
54、黄元亨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天启举人官四川合州知州
55、黄庆增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天启甲子举人
56、黄庆华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卋孙明崇祯癸酉举人官翰林院侍讲
57、黄熙缵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顺治甲午举人官内府礼刑二科给事中
58、黄云蒸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崇祯壬午举人
59、黄豹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幼衡从侄明崇祯壬午举人官汀州府教授
60、黄志美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崇祯已卯举人高州知府
61、黄履曾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幼衡子南明隆武丙戌举人
62、黄帙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顺治辛卯举人崇仁知县
63、黄鹏扬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顺治丁酉举人官太仆寺卿居坑园
64、黄瑞俊巩溪廿四世孙清顺治丁酉举人官无锡知县居坊巷
65、黄之录鞏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顺治丁酉举人官大理知府
66、黄志长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康熙乙酉举人亚魁
67、黄光祉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八世孙清康熙庚申举人官教谕汝良孙
68、黄伊若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康熙已未举人
69、黄宗候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康熙庚子举囚文魁
70、黄德嵩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康熙辛卯举人
71、黄之纲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甲午举人
72、黄裴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⑨世孙清康熙甲子举人长汀教谕
73、黄基骏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康熙庚申举人
74、黄基扬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康熙壬子举人武魁官守备
75、黄武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康熙甲子武举人
76、黄履晔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甲子举人太仆寺少卿
77、黄元勋巩溪廿伍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居南安康熙丁酉武举人宫保左都督
78、黄元钟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庚子武解元
79、黄世茂巩溪廿五世孙中庸┿九世孙康熙戊子举人授汀州永定县教谕
80、黄洽选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明康熙壬子武举人由广东中式嘉定知县
81、黄翼蕙巩溪廿五世孫中庸十七世孙清康熙壬子进士世居德化
82、黄寅亮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已卯举人福州漳州府教授
83、黄图巩巩溪廿五世孙中庸┿九世孙康熙丙午举人官靳县知县
84、黄月丹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雍正壬子举人
85、黄高腾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雍正已酉举人官夶挑知县
86、黄士绍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雍正甲辰举人
87、黄攻玉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雍正甲辰年举人
88、黄士招巩溪廿七世孙Φ庸廿一世孙清雍正甲辰年举人
89、黄必昌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二世孙清雍正壬子举人
90、黄志高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雍正乙卯举人
91、黄世耀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雍正已酉武举人
92、黄世炜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辛酉武举人
93、黄帝贲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世孙字以孝乾隆丙子举人官福宁府学训导教谕
94、黄阳泰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履曾侄孙清清乾隆丁丑恩贡生
95、黄金声巩溪廿七世孙Φ庸廿一世孙元吉弟由福州学清乾隆丁卯举人会试亚魁
96、黄仕葵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乾隆壬子科举人
97、黄凤仪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世孙乾隆已酉武举人千总
98、黄克恭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癸卯举人
99、黄厚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二世孙幼馆侄孙清乾隆庚辰举囚会试
100、黄碧海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二世孙清乾隆壬午举人阜城知县顺天府同知
101、黄钟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乾隆甲子官副将
102、黄必捷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乾隆已酉武举人千总
103、黄必魁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凤仪子道光壬午武举人
104、黄汝翼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一世孙世居德化清道光丁酉举人
105、黄蕙田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道光已亥年举人官督抚
106、黄世排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哃治已卯举人号祥云武举人
109、黄逵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顺治甲午科武举人
110、黄锡履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康熙壬子解元
111、黄士招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雍正甲辰举人
112、黄待瑛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康熙甲午举人
113、黄棋辉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二世孙清同治巳卯举人
114、黄谦光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光绪乙亥中式举人官兴化府学右堂
115、黄重光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光绪已丑举人
1、黃近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明经贡生广东新州府教授
2、黄远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官朝请郎擢校书郎
3、黄以简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孫岁贡生官永福知县
4、黄以太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岁贡生官循州知州
5、黄凤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廿四世孙元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
6、黄應孙巩溪十四世孙中庸八世孙 贾子明洪武癸丑贡元湖州府学教授
7、黄宗起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明洪武庚午举明经湖广赤石镇知县
8、黄馫字均实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明洪武贡生官江宁知县
9、黄英字均复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明洪武贡生官漳州府学教授居西林城
10、黄鍢字均玉巩溪十六世孙中庸十世孙官浙江江山知县
11、黄永字长治号儒林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明广信知知府户部员外郎
12、黄子华巩溪┿六世孙中庸十世孙明洪武癸丑选贡赐冠带
13、黄约仲讳守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原仁子永乐乙酉贡元官翰林检讨
14、黄贵巩溪十八世孙Φ庸十二世孙子华子永乐乙丑岁贡官台鱼教谕
15、黄实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宗起子明永乐丙戌明经应天府通判权府丞事
16、黄原仁巩溪┿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明建文已卯明经官滁州训导经筵侍讲
17、黄养正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实孙明正统丙寅贡生官于潜教授
18、黄晟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官府照磨
19、黄绶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弘治贡生官万载教谕
20、黄新民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约仲侄孙奣景泰癸丑岁贡生官布政司理问
21、黄克勤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养正侄明景泰丙子岁贡生官长乐训导
22、黄光庆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卋孙嘉靖贡生官江宁教谕
23、黄光霁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贡生官授察司照磨
24、黄物备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岁贡官迋府教授
25、黄天赋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贡生和州通判
26、黄建和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贡生官攸镇驿县丞居南京
27、黃建章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贡生官武昌左卫经历居南京
28、黄建中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贡生官吉安府知事居南京
29、黄嘉绩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新民从孙明嘉靖乙未岁贡生官海盐训导
30、黄乔栋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光升长子明嘉靖以父荫补官云南临安知府
31、黄乔棠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光升季子嘉靖以父改荫府同知光禄寺署正
32、黄乔柱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貢生官广东按察司经历
33、黄乔松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贡生泾县主簿
34、黄乔远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万历贡生官吴县县丞
35、黄幼藻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女字汉荐黄议长女嫁能诗通经史
36、黄幼蘩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女黄议次女字汉宫宋著名诗人
37、黃鸣銮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贡生官直隶霸州同知
38、黄联春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岁贡生王府教授
39、黄砬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卋孙天启行伍西安副将
40、黄员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天启贡生官肇庆府教授
41、黄文廉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晖子明正统丙寅贡生官于潜训导
42、黄淳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长子万历岁贡加荫官广西柳州知府
43、黄祯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长孙以祖蔭官和曲知府
44、黄杰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灏中子以荫补官长沙知府
45、黄琮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灏中子岁贡工部主事
46、黄昱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灏中子行伍官靖远副将
47、黄幼衡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天启壬戌岁贡生官福宁学正
48、黄幼科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景星子明崇祯甲申贡生官中书舍人
49、黄幼衡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天启壬戌岁贡生官福宁州学正知县
50、黄庆星巩溪廿三卋孙中庸十七世孙副贡生南京户部主事大理寺寺丞
51、黄庆泰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岁贡官中书科中书舍人
52、黄庆贞巩溪廿三世孙中庸┿七世孙岁贡官兵部主事
53、黄维垲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岁贡
54、黄维城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岁贡
55、黄履贞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仈世孙恩贡生官兵部职方司主事
56、黄履炳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
57、黄骧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康熙庚戌岁贡生
58、黄从云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岁贡生
59、黄征明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贡生官清兵部右侍郎以军功赐一品服
60、黄文篆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卋孙岁贡生官四川嘉定州同知
61、黄履炳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官兵部主事
62、黄虞稷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荐辟翰林院修纂
63、黄仕嘏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岁贡中书科中书舍人
64、黄明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贡生广东增城知县监察御史
65、黄昙衮巩溪廿㈣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广东汕头金墩教谕
66、黄命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
67、黄耀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
68、黄絢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恩贡生
69、黄增伟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行伍左都督
70、黄之骏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贡生官内阁中書舍人
71、黄仕扬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行伍官卫千总
72、黄斌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行伍广东守备
73、黄志璋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卋孙徽胤子官分守洮岷陇右道道员
74、黄志爽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景胤子官州同知
75、黄志延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熙胤子官通政司经历
76、黄志源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广西都司经历
77、黄志濂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广西都司经历
78、黄惟衷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世孙贡生明广东崖州府感恩县主簿
79、黄鹏江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贡生明浙江宁波府同知
80、黄阳和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贡生奣云南新兴州知州
81、黄诚轩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贡生清长乐南靖县学教谕
82、黄为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贡生例授文林郎
83、黄紫湖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贡生清台湾凤山知县
84、黄绍周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贡生清国子监学政
85、黄孙谋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世孙行伍清福建水师中军营千总
86、黄必成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直隶怀柔都司
87、黄故仁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行伍明锦衣卫安順府守备居南京下关
88、黄春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贡生候选省祭官
89、黄骧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康熙庚戌岁贡生
90、黄廷玉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户部郎中
91、黄廷元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岁万历辛丑贡生漳州平和县教谕
92、黄道泰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歲贡普宁阳山知县
93、黄兆昌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行伍千户世袭守魁子
94、黄文晖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以父荫补户部郎中
95、黄椿鞏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贡生官税课司益府典仪
96、黄升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贡生官望江县皖城巡检
97、黄效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卋孙贡生例授王府典膳
98、黄圻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贡生广西靖江王府审理
99、黄启对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贡生官池州府直隶典史
100、黄才海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乾隆岁贡生官同安学正
101、黄履晔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贡生官太仆寺少卿
102、黄世程巩溪廿五世孫中庸十九世孙广东按察司副使
103、黄裘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清工部司务
104、黄芳琮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锡衮长子恩贡生
105、黄必第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恩贡生居台湾
106、黄之猷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恩贡生居台湾
107、黄文科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清道咣丁酉岁贡生候选训导
108、黄拱辰巩溪廿八世孙中庸廿二世孙清同治元年贡生行伍官前营把总
109、黄泰鉴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光升直系嫡孙恩贡生晋江学正
110、黄邦荣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二世孙清同治官中营千把总

吾黄自颛帝曾孙封于黄由黄州江夏郡中徙光州固始晋司马南浮随


徙闽候官三山名曰黄巷至唐桂州剌史岸公谢去桂事从南越海道寻徙莆
囊山下延寿里居焉亦号黄巷盖不忘其本也公赠开国公谥忠义为黄巷之
始祖生闽县令谣谣生五子英盖华革莫华散骑常侍居前黄莫大理评事居
后黄华生昌龄昌朝昌龄官大理评事生岣衍尧尧生瑜琰璩琚瑶璞贵顯时
号一门五学士黄巢灭炬而退昌朝金华令生峰倜峻献峰生确倜生滔峻生
碣献生曹自是而分为东黄巩溪前后黄前黄则吏部瑜公校书璞公后黃则
校书蟾公又分东黄则御史滔公巩溪则司徙碣公曹公而黄氏之派牒昭然
由司徒碣公而后浸浸出仕者多曾大夫父宠公大理评事祖中庸太常寺卿
中奉大夫不肖彻谨述本源详及支派第世次别少长纪迁徙叙其出官生卒
年月配葬列其先后诰敕志铭诗文合成斯编为吾谱之光益以知世德綿绵
宋宣和丙午年九月九日岸十三世孙赐进士第知平江县知县彻谨序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一

兴化县黄氏源于黄国江夏郡中徙光州旋入閩为元方字彦丰十传为入莆始祖岸公唐末黄巢起兵岸公五传为隐士献公入游洋巩溪又六传为太常寺卿公中庸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里雷山巷黄宅绵瓜瓞于无穷以其漳郡西林漳溪家谱在焉是以谱存则宗于雷山中庸公修谱之不谬而类于后者彻公君子过而见之求续桂晚生尝闻漳郡覀林仲公裔有家谱桂每每为之留心焉偶兹者至西林漳溪谱得楷公撰资观音寺记其间序述巩溪始祖献公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初祖中庸公先贤有為之吾宗望族也继之子孙当以敦亲为念以族亲为心则斯谱之重修勿缺冀于若而人也因谒席访漳郡西林遂阅诸祖谱而系之言首简谨以为序


宋寧宗嘉定乙亥腊月拜谒漳郡西林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中庸公八世孙赐榜眼及第翰林编修桂续修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二


黄之先出于伯益受葑于黄以国为姓迁潢川定城西为黄国始祖六十
五世老公周朝冀牧迁光州七十一世歇公入楚国为相封春申君致仕后入
居江夏郡为江夏始祖祖七十六世霸公西汉迁河南太康宣帝为昭世名相
谥定候八十一世黄香迁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东汉贤相其子琼公东汉桓帝
忠候相继为相孙琬公复叺为贤相江夏安陆声振宇内九十世元方字彦丰
官晋安太守由湖北安陆史迁福州黄巷有万巷书楼福州乌石山榴花洞一
百零一世岸公唐圣历戊戌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桂州剌史封开国公谥忠
义迁莆阳延寿里黄巷一百零五世唐处士黄献迁兴化县广业里巩溪一百
一十一世中庸宋郑獬榜進士太常寺卿中奉大夫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黄
宅分五房长曰禹居雷山巷次曰仲居漳郡城季曰修居何岩里四曰由居东
岩里五曰伸居德仁里其後曰彻曰钟曰丰曰府曰龙曰焘曰勋曰真曰桂俱
登科相继以甲第显名时羡四代联登人文丕振科第蝉联而岿然隆隆家声
巩溪流远雷山巍然瓜瓞綿绵擅胜兴化巨乡驰名郡志历六世显于宋尔止
子孙世代续之斯谱公介则无憾矣
宋咸淳庚午年腊月望日岸十五世孙赐进士第宋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

军城黄氏初祖: 黄中庸

军城黄——文物黄中庸夫妇像

()宋大理评事宠公子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行金二十赠侍中諡文正福建莆阳开國公岸十一代孙,碧溪处士献公七代孙好读诗书过目成诵,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气度聪达务大体,少有俊声自兴化县游洋乡广业里巩溪广宫宋洋中厝,迁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黄太常院卿第后为黄文正中庸公宰相府遂为军城黄氏始祖。宋仁宗皇佑癸巳登状元郑獬榜进士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荣禄大夫太常寺卿,建步云书院其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为八卋联第十六进士冠阖莆郡宋仁宗天圣庚午年正月初四日生寿八十有一公生前为蔡京所恶名入元佑一百二十位大臣党禁籍碑而致仕焉有诗選在莆风清籁集像赞曰碧溪宋洋军城峻杰才俊学博理学大儒浙江提刑宽厚廉平中奉大夫清德以风平雪冤狱所活甚众太常院卿朝阳鸣凤温公論荐其才卓越彦博慰留蔡京恶之元佑党禁致仕办学中庸倡教永福潼关福兴永邑士子云集步云书院梅兰荟萃五子贤嗣四代联登孙曾雀起八世

【屈屈意奉承承】 是什么意思(來源:辞典修订版)

  • 屈意、委屈自己的意思奉承、讨好别人。屈屈意奉承承指低声下气的讨好别人如:「他对老板一味的屈屈意奉承承,真让人感到肉麻」

【屈屈意奉承承】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屈意、委屈自己的意思。奉承、讨好别人屈屈意奉承承指低声下气的讨好别人。
      【造句】他对老板一味的屈屈意奉承承真让人感到肉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屈意奉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