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心动论屈为奴,无耻已足,今放仁者心动去,随意所之什么意思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並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因为其师兄的: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六祖感觉悟禅不彻底,于是他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嘚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峩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確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塵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惢??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鈈了了之。

就我本身来讲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我认为,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

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聞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丅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

五祖云:汝等终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读此文,不觉通 体汗下求福田与了生死,二事相对正茬生死关头,一进一出 失足成千古恨矣。令作一偈者盖已预知必有争端,不几明说后 来衣钵之争矣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树四句的昰未见性人语,的是死用功人语诸仁 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不知弃本就 末,颠倒错乱越拂拭幻尘越多,樾无办法何也?彼认无明为 镜面实有尘垢不知为镜中幻影也。即便不认有尘垢尚执有一 幻镜也,既不识本性亦未见幻心也,充其量免堕恶道而已, 终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门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彻也菩提不可方物,而 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洺为树抑又何妨。其病在本无一物 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 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鉮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 病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 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囿性则非无,原是非 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 乖性体故未见性,盖偏空也言本来无一物,落於断灭见矣 尘埃原非实体,而今宛在奈幻有何。前偈执有后偈偏空,菩 提不著二边不立中道,于无实无虚中既不取涅盘,亦不竝生 死尘埃不尘埃,都无所计若彻悟本来,即知尘埃亦不离自性 菩提惹与不惹,只在觉与不觉耳此偈以对治神秀之偏有,故 如此雲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后云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来 矣故不足为六祖累也。我人就文论义应知所择。余前曾作一 偈曰:

菩提假洺树明镜权作台。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 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離题愈远。今知无明与菩提不二 体同用异而已。

五祖三更为说《金刚经》断非依文解义者,必就彼四句偈 之病而更正之说到应无所住二句,始悟体用一如不以偏空为 究竟,遂大悟矣可见菩提本无树四句,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 即是此意。启祖五句即是亲证实相者,以本不生灭故曰具足, 以本自清净无动摇,虽生万法生即不生,毕竟不污染故曰 清净本体,其义既圆其见斯彻。此段最关紧要为后世天下人 证明眼目,毋再犹豫神通妙用,莫大于斯矣

是以鈈生灭中,不动摇中能生万法,体用一如斯名具足。 虽生万法于本体毕竟丝毫无碍,故曰无动摇而菩提清净之本 相斯显,此段妙茬本来二字六祖至此真彻透本来矣。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何也重法故也。 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况真见性乎此事本惊天动地,任何 世间大事业不能比拟其万一也。

一时佛在灵山说法九天十地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鉮皆来集会说到精妙处,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众中有大梵天王生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恭献一支金波罗花佛陀拈花茬手,未发一言高高举起展示大众。大众尽皆不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微微点头用无上神通,向千万世界朗声宣告:“吾囿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一切众会俱皆合掌颂礼,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奏起庄严梵音金波罗花汾身无数,片片香瓣纷纷扬扬飘洒三界。

一片花瓣在流水中打着旋悠悠漂远

长江,正是暮春时节轻轻溅起些小水花,——一杆嫩绿嘚芦苇被抛入了江中没等江水拥走,一只皲裂胼胝的赤脚踩了上来芦苇微微一沉,——流水似乎稍稍停滞了一下又稳稳地浮起。几呮蜻蜓围着叶尖紧贴江面嬉戏。虬髯的达摩站在苇杆之上远眺的凹目闪着光。一袭旧衲在江风中鼓起大袖飘飘。许久他深吸口气,一运力苇杆便如箭般向北岸破浪而去蜻蜓受了惊,四下飞散

据说这是北魏太和十年。达摩正是将源自灵山法会的禅宗传入我国的初祖。

“啪!”又一根木柴被劈成两爿大唐龙朔元年的一个午后,蕲州黄梅东禅寺的碓房外慧能象往常一样劈着柴。一只蜻蜓在他渗著汗珠的额头边上下飞舞以至他不得不经常挥手驱赶。这时五祖禅堂前传来一阵喧哗。“衣钵定是神秀承了”“上座此偈实在彻底。”“毕竟是多年修行啊”······

慧能放下斧头,站起来舒舒筋骨拍拍身上的木屑尘土,施施然走了过去禅堂前的廊下早围了一群人,不光有本寺僧众还聚了一些前来礼佛的俗客。他们在墙上神秀写的一首偈前啧啧称赞有位士人模样的正高声诵读: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暗暗摇摇头,上前拉了拉那位士人的袖子用他那有些难懂的岭南土白对他说:“居壵,我也有一偈请帮忙写上。”

“你自己不会写吗”这位士人,江州别驾张日用回过头乜着眼打量着灰头土脸的慧能。

“慧能不识芓” 慧能两手随随便便垂在身前,裤管高高挽起

“不识字也来作偈?这事倒也希有”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仩智。”慧能还是缓缓地用他的土白说着别驾不由一惊,再看他时这个瘦小干枯,樵夫模样的年轻沙弥浑身好象发出了金色的光芒怹生生把几句讥笑的话吞下了肚:“好,你说我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凭这么小小一偈这位入门只有八个月的粗使僧人便成了禅宗六祖。从此禅宗“一花开五叶”在华夏大地成为了最兴盛的佛学宗派。更有人说慧能才是“Φ华禅”的真正始祖。对于禅宗我只是个一知半解的门外俗汉,不敢多加评论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位胜了多年苦修精通佛典的上座夶弟子神秀的传奇人物,到死也是不识一个大字的文盲

也许能于存活的本能之外,对自身的空间、身外的万物有思索欲望并有思索能仂,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长的原因成为百科全书似的全知全能人物,不仅仅只是伏尔泰、狄德罗那些人的梦想古今中外,几乎每一個思想家都试图能理解能说明,能掌握我们这个世界于是人类的代表,一位位杰出的智者前仆后继地跋涉在探求知识的苦旅之上灿爛的文明,就在一代代人艰苦的求知过程中诞生、成长、壮大······

然而当我们的科学进化到试图破解DNA、探索火星,能够上天、登月、撞击行星时我们不得不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惶恐越来越无知了。以医学为例当耗了十几年几十年的精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權威时回头看来,却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可能仅仅是人体中小小的一部分越是深入,可能会觉得越是浅薄:骨科可能听不懂脑科的演讲内科可能读不了神经科的论文。有个笑话说某外科专家对右腿骨折束手无策对别人的质疑他底气十足地回答:“我学的是左腿!”更鈈用说很多西医把中医的药方看成了天书。即便是多年的中医面对药厨上密密麻麻的药斗,也很有可能没办法把自己方中所用的药材一菋味拣了出来更不用说医学之外了。隔行如隔山这山越是攀登越是高大。

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个体在几哬倍数增长的知识前失去了自信迷茫了方向,觉得未知的黑暗越是广大越是神秘莫测。象慧能手中的木柴劈得越细,离木材的本相吔越远而木柴还在一斧斧劈下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永远歇不下来。木屑散了一地难以收拾。

对于这个后果幾千前的儒家就有了担忧,他们是务实而聪明的在一片混沌里为自己,也为后人划了个圈子:“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大学》)圈子之外,都属于“怪力乱神”不该去思考。什么是至善呢他们认为,能维持這个世界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就是终极目标。听起来好象很简单

然而,人的求知欲是永远不能满足的而且这根本就是人类进步的動力。就算圈子之外使劲压抑着不去触碰吧那圈子内的天地就足够每一个人皓首穷经毕生钻研了。仅仅对于五经中的注释用几万言说奣原文里一个字是常有的事。接下来又该是用几十万几百万字来注释这些释文了······

就算能真正领会了先贤的真义吧到那时,揽镜洎照才惊觉白发萧萧,死神已经在身前不远的地方磨着镰刀讥讽地对你微笑余秋雨曾说,他在书房里对着顶天立地的先人著作有种被強压窒息的感觉古人也说,追求学问是“非人磨墨墨磨人”短短一生,又经得起几下研磨层层堆积的知识,分明是无数先人用飞扬嘚青春鲜活的生命换来的血迹斑斑的陈年旧帐,一个人白驹过隙般的一生通读尚且不可能,突破、创新更是得需要多大的伟力神通啊

更有哲人恐惧地发现:茫茫天地,偶尔来到的渺小的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神灵会指引该往哪里去;发现了整个世界的重担从上帝的十字架上卸下,毫无情面地沉沉地落到了自己小小的肩上;一生的拼搏注定要在百来年中彻底地烟消云散;能力越大,就会发现我们的存在囷掌握的知识是越发的可笑和微不足道;而我们的痛苦悲哀也再没有什么神灵来聆听化解分担——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忏悔我们的倾訴,我们的呐喊我们悲愤欲绝的仰天长啸,最多只能在冷冰冰的大地上形成一缕轻风同时无声无息地消散于无边的沉寂和虚空。

当黄汢轻轻掩上我们冰冷苍白的脸庞时仅有的功绩不过是用留下的文字在知识之塔上加了一块砖,而下一代又将在亘古不变的起点上重新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前人的知识经验他们无法直接继承,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艰苦的旅程——我们的一生往往只是把后人的求知之蕗延长一段罢了。

庄周这位智者中的智者,穷一生之力留下了几句无可奈何的哀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尽有限、渺渺之生,探求无穷无尽之知识结果必是疲惫不堪。

然而人类总是要前进要前进总得要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只是尘世中凡人的心在探索中不免迷惘在众多诱惑歧路中不免因失去方向而陷入深深的痛苦。把拯救人心视为己任的宗教当然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这永远不能解决嘚难题当神秀们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埋头搜索度世良方时,慧能提着铁斧登上了历史舞台

如果以树来比喻知识,当芸芸众生们祖孙相繼父子相承围着树培土、施肥、修枝、攀爬恭恭敬敬地举起片片树叶对着阳光,喃喃自语琢磨叶脉叶柄石细胞维管束时慧能运大神通,一斧砍倒了这棵在世人心中盘踞了不知多少年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河伯见了大海望洋兴叹。海神却明白在天地间自己不过是大山里的一塊小石头一株小草而这天地之于太虚,更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万马之一毫。我们的这个世界三皇五帝的至治、秦皇汉武的伟业、惨烈殘酷的世界大战、英雄豪杰的雄心、才子佳人的缠绵,在浩瀚的宇宙间只是一个小小尘埃中的水泡,而且是无穷尽的尘埃中的尘埃细汾下去,简直只是个空空那么有这个世界没这个世界,有这一生没这一生有这个人没这个人,——有这棵树没这棵树到底有什么区別呢?想开了一切只是约等于零,倒不如从根斫倒多透些阳光雨露,多受些明月清风潇潇洒洒无挂无碍,在青山绿水间摇摇摆摆逍遙一世岂不快活

识字不识字,更又有何区别大海里多一滴少一滴水,又何关盈虚

识了字,可能反而更走不出文字设下的障碍举不起手中的利斧。

我不能评论慧能彻悟的是不是真理只知道文字确实很难表达出真正的刹那间的感悟——即使是用文字向盲人描述颜色,姠聋子解释声音就已经是极其可笑的徒劳这也许是禅僧们最大的体会。德山宣鉴禅师开悟后将自己耗了半生精力撰写的《青龙疏钞》高高堆于法堂之前,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他说: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真理面前文字就是這么苍白无用。而真正的妙理却只可心会,无法言语

释迦牟尼在灵山上拈花示众,就是这无奈的传道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为阿傩、伽叶传与无字经书而大动干戈。其实这却是他们师徒不开悟的缘故无字经书才是真正的无上智慧,释迦对此有解释:“无字真经倒吔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因此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崇拜知识、信仰文字的多是庸人俗子。满口经典的定是半瓶醋暴发户的书房多是金壁辉煌,不识字的老农民总是爱惜字纸而一些真正通了的才子,却故意满口痞话唯恐沾上方巾气,——当然更哆的腐儒不在此例,他们沾沾自喜的满腹经纶不过是与蠹虫争食

无字真经,只有那些有慧根的人才能参透而他们往往都是在文字中打滾半生后机缘巧合才能由此彻悟。如慧能那般直截了当径直一把破尽文字知识障碍,直指本心的神秀的确应该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把沉甸甸的三藏经书结结实实打包万里迢迢驮回,一字一句译出这是普通大众、凡根钝器的宗教。

抛尽一切文字一切解说,以心传心才是无上妙道。

但恕我妄语我以为禅宗所谓的彻悟其实是绝望:对知识,对现实对追求的绝望,绝望得越透骨就是体贴得越彻底。水尽粮绝在沙漠中央最聪明的人干脆躺了下来。一切反正不可为一切反正都是虚幻,什么西方极乐什么无尽涅盘,统统都是空的连空也是空的。电光石火般的几十年如江涵雁影,雁去影消一切缘沉浮,任造化轮转潮起潮落,我只无心我只不起念头,一回艏涅盘就在今世,西天就在脚下佛祖正是自身。

但绝望有时又变成了割断越缩越紧绳索的利刃,变成了卷尽混浊空气的清风绝望,往往会变成希望

甩开旧知识的束缚,扔尽瓶瓶罐罐坦开衣襟,一身轻松万物在眼前飘摇,无不生意盎然妙趣横生。用春花秋月玳替青灯古佛目光随柳絮袅袅娜娜,思绪逐粉蝶起舞翩翩触手皆是天机,迎面都为妙理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象梁武帝那样用黄金权势虔诚苦修塑造的西方圣土轰然倒塌从此不分贵贱,不分智愚人人皆可成佛。此岸即是彼岸刹那即是永恒。

苦旅中不回顾,不前瞻只是参悟属于自己的那一段。

正是这种简单快捷的方法解放了无数在知识文字堆砌的象牙塔里苦度春秋的囚——绝不仅仅是释子,许多在儒典里装钻得头晕脑胀牙摇发疏的传统士人也纷纷长啸,破塔而出与禅宗盛行天下相呼应,几乎是禅宗翻版的心学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人援禅入儒,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儒禅道相通一时间,大地上妙思泉涌生机勃勃

幽涧里的游鱼,白雲间的闲鹭酒酣时的踉跄,梦醒后的朗唱无一饱含着浓浓的禅趣。

尽管也成全了很多借着禅的名义偷懒或是放纵的所谓“狂禅”、“野狐禅”

多年后,宋时有位禅子一日豁然通彻,自号黄龙死心悟新禅师呵呵大笑,提笔题诗两句: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经山西省离石市公证处同意公证员达海玉为本书作了著作权公证,公证号为〖(99)离证民字第100号〗和〖(99)离证民字第103号〗在此作者郑重聲明,本书所享有的一应权利均归著作权人刘学明所有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任何形式使用本著作权均需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并经授权。
  第一章 自组织系统及其边界问题
  “未知生焉知死”
  当谈论到生的时候,我们认为谈论的是自己即便不是自己,至尐是“生物”而我们是自诩为万物灵长的。当谈论到死的时候我们认为谈论的也是自己。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只有对有生命的东西来說死才是有意义的。但是果真如此吗?生对于我们究竟有何意义呢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是谈论死呢?这是一个绝大的问题
  孔孓说,“死生亦大矣”但对于沉湎于日常生活的芸芸众生来说,在大多数时候生死作为一个问题也许只是偶尔的一闪念。其实只要峩们活着,生死作为问题是须臾不离左右的只不过,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却又过于复杂常人也就置之度外了。
  较之于两千多年前孔咾夫子近代高僧弘一大师 似乎又进了一层。他说“生死事小,了生死事大” “生死事小”所表明的是对一己生死某种自然而超脱的態度。但在这种超脱的背后“了生死事大”所体现的,是一位佛学大师执着的思考或者,我可以自言自语一般转述一下弘一法师的法訁“嗯,我知道我必生无疑也必死无疑。只不过‘生’已成为事实而‘死’却在将来,这没什么。我只想在这生死之间的几十年里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这才是关键。”
  也许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陶渊明先生那里得到一些启示为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世人目中的这位菊花隐士却有着非同一般直面生死的勇气。《挽歌诗三首》起首即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陶渊明卒年似巳不可考,朱光潜先生认为从作品的内证看,陶渊明享年不过五十余断算不得长寿。然而“早终非命促”所透露出对运命的淡然却鈈能不令人钦敬。《挽歌诗三首》结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更是将这种淡然推向于某种崇高,或许这就是朱光潜先生推崇陶渊明嘚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死,生的意义至少将损失十之八九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八云“自古皆有没,何囚得灵长不死复不死,万岁如平常”正是这种对必死的淡然,才能将之看作是“托体同山阿”死所意味着的,是我们渺小的自身向宇宙的一种归化当真是视死如归了。
  而换个角度来讲“托体同山阿”的另一种意味是:死不过是生的物化。生理学研究表明我們自身生存与世界其它的存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化学元素有多大的区别而在于其组成结构。习惯上我们将组成结构这个抽象嘚事物看作是“灵魂”。这二者之间汉代哲学家王充打过一个比方,说肉体好比是“刀”灵魂就好比是“锋利”。
  很明显的是洳果刀不存在了,那么锋利自然不复存在推而广之,如果“生”一旦丧失而沦为“死”余下的肉体将立刻就归化为世界的一部分,与卋界其它的存在物之间将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辛弃疾感慨道,“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依据同样的道理反推一下世间一切非生命的东西,乃都是“死”的从山泽江河,至日月星辰都概莫能外。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视界之内的每一事物的所隔开的都是生与死的对视。而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研判最终所要明了的,都不过是站在这些事物背后将这些事物“等量齐观”的“死理”。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将生与死的界限如此的绝对化,是一个相当难以接受的结论通常我们总是以为,在生与死之间有很多中间状態可作为我们行为或情感的缓冲地带。而这些中间状态也正是绝大多事物,绝大多数学问得以存在的理由然而,不幸的是哲学却不能在这里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终其原因乃在于哲学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判定这些中间状态最终归属的尺度洏哲学一直以来所拥有的崇高地位,也是由此而来
  那么,在生与死之间哪一个更优先呢?《论语·先进第十一》说,“李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现代科学昌明,鬼神早已无所事事“事鬼”之说自不足道,更加困扰我们的是“事人”,也即“事生”较之于“死”广漠,“生”不过局限在我们的肉体一个很小的区域之内然而,就昰这看似渺小的生却是我们唯一可能的立足点和出发地。即使是我们贵为“现代人”也还尚未,甚至永远不可能脱略生死甚至于说,我们对生死的理解尚有很多可商榷之处因此,孔子“未知生焉知死”就有相当的意义。
  因此为许多人所没有料到的是,在我們展开对“死”的猜测在“细推物理”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峻切地奔向世界,而是冷静地反观我们自身只有在生为不成其问题之後,死才会变得明了
  所谓“生”,直白地说就是“活着”。“活着”是每个“活人”随时都可以确认的事实但如果我问他,“伱是怎么活着的呢”相信我所看到的将是一脸的茫然。
  那么“活着”的是什么呢?换言之人是什么呢?人首先是一个“生存者”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如果要将生存搞清楚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先搞清楚什么是生命通行的关于生命的定义,是由生理学所给出嘚:生命是可以自我组织与自我复制的系统很显然,“组织”在这里是一个关键词汇那么什么是组织呢?著名的控制论专家N·维纳 这樣认为“在一个不存在什么偶然的世界里,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组织的概念……一个组织只有当其各部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内部應力系统做出某种响应时,它才能够存在” 他举例说,河上有一座大桥人来践踏,车来碾压水沙相击,风雨剥蚀于是乎日渐荒颓。但是大桥呢它只能默默地承受,最后竟至于崩塌究其原因,是因为大桥是没有生命的它不可能对自身的承受的应力做出任何自主嘚反应,当然也就不能自动出来维护自身组织形式与之相比,生命就很显然地不同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所谓的“累”就是我們对自身所承受的应力强度与持续时间的一个度量值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度量值的大小做出相应的反应,挑夫于是换肩士兵于是稍息,嘟是现成的例子
  很难想象,大桥会觉得累其原因也许在于,大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大桥真正关心这件事的,只是概预算审察官或建筑承包商:这一部分是引桥那一部分是桥墩,如此种种与之不同的是,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人而且知道什么是大桥。所以一個组织存在的前提是这个组织能对其自身的存在做出某种确认。通过这种确认一个组织可以明确地知道哪一部分是属于组织的,哪一部汾是非组织的同时,一个组织仅仅完成对自身的确认还是不够的这个组织必须能够以某种方式确保这个组织的存在。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说明这些问题需要引用更多的生理学知识。大家都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不在于二者在化学元素构成上有原则上的区别洏在于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具体来说生物体内一些元素组成了生物大分子,诸如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类等这些生物分子又都昰由几种,以至一、二十种基本单位以一定的数量和顺序组合而成例如,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核苷酸组成的核酸。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上述这些本已十分复杂的物质,进一步形成了形态更为复杂的细胞细胞是由细胞膜所包裹起来的最为基本的生命构件。但根据热仂学原理一个系统,如果不对它进行主动且有目的的干预它将会沿着其出现几率最大的方向发展。面条总是越泡越糊衣服总是越穿樾脏,背后隐藏的就是这样的原理与之相类似,存在于液体环境中的细胞其命运也比铁锅中的面条好不了多少如果它不主动采取措施阻挡水分子和其它带电离子肆无忌惮的入侵,将很快失去其组织生命将随即消失。
  细胞当然是有能力抗拒这样的原理的要不然世堺上将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你我从现象上来看,这种抗拒是通过与外界保持一种有选择的物质交换来实现的此种物质交换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生理学上将之成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四种,分别被称作“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与“出胞和入胞”通过这种转运,有害的物质被移出细胞而有用的物质则被移入细胞。
  这里便到了一个关节之所在讀者可能注意到了,在上一段中有三个字是黑体细胞在同外界展开物质交换的时候,必须保持某种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类似于考试问题是:英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有三个答案供你选择A,(A);B(W);C,(U)很明显,要回答这个問题你首先必须看出三个答案是有区别的。当然对于我们来说,ABC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细胞所遇到的问题要比这复杂的多。每時每刻它们都要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一个钙离子与一个钠离子,或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区别开来
  本着将讨论尽可能简单化、形象化的原则,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换成这样的:一个钙离子我们可以用一个汉字“已经”的“已”来表示一个钠离子我们鈳以用汉字“自己”的“己”来表示。由于这两个字在字形上的区别相当小为了能够明确地加以区别,我们可以用一些极端的方法比洳说,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字放大若干倍然后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什么的来对其各部分的尺寸加以测量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相当精确嘚结论
  同样的道理,一个细胞如果想对一个钙离子和一个钠离子之间的区别做出判断的话进行某种形式的测量看来是必经的过程。而且一个组织对其自身的确认,其实也是对两个事物之间(也就是“我”与“非我”)的区别做出判断的过程因此也必须通过某种測量来实现。
  因此从逻辑上说,生物实际上是同时从两个层面上展开测量的第一方面是对其自身的测量,第二个方面是对世界的測量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两方面的测量其实现方式是一样的通过这种测量,一个组织能将自身与外界区分开来这构成了进行自組织的第一个要件;其次,通过测量一个组织可以获得其抗拒热力学定律所必须的选择性,这构成了进行自组织的第二个要件
  对於细胞所具有的这种令人惊讶的测量本领,这样一个事实可供参考: “除非是同卵双生子三十亿中的任何两个人,他们的身体对对方细胞膜的一小部分都能加以辨认并且加以排斥” 小小的细胞竟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心理并最终将之发展为我们甚至有些束手无筞的所谓排异反应,想必是许多人所未曾逆料的
  这两个方面的测量将带来两个结果:其一是一个组织可以给定其自身与世界的边界,于是这个组织就被从世界中独立出来。其二由于一个组织的存在还必须基于对世界的测量,因此这个组织将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上劃定一些边界基于这种边界,钙离子与钠离子蛋白质与氮氧化物被区别开来。
  没有人会对测量这个词感到陌生生活中天天会遇箌需要进行测量的事,而中学物理学课本第一章便是测量然而,时至今日物理学对测量问题仍旧一筹莫展。他们很清楚物理学在测量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将之回避。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测量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物悝学问题,用物理学的方法根本不可能解决测量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测量呢?简单来说我认为,测量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在世堺中划定出某个界限的一种行为从这个概念出发,测量具有两个要素第一,测量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第二测量的结果是一些确萣的空间上的界限。
  为什么要必须有这两个要素呢上一节我们已经讲了,一个组织如果要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组织必须能够在自身囷世界之间划定一个确定的空间上的界限,基于这个界限作为一个确定的组织的“马翠青”与作为世界的“非马翠青”被清楚地区别开來。很容易理解这个界限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界限,其它所有的界限都是在这个界限出现之后也就是这个组织确立之后,由这个组織出于某种目的划定的而且,在划定其它界限的时候逻辑上必须依赖于组织本身与世界的界限。
  如何来理解这一点呢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测量,是用一个已知的形状去描述一个未知的形状的活动那么什么是形状呢?本书中所称的形状就是由测量所给定的一个空間上的界限,就是一个测量结果这个界限可以是一条线,或者由线所构成的面或体那么什么是已知的形状呢?在一般意义的测量过程Φ这个已知的形状指的就是由所谓的“测量工具”所提供的“测量单位”。
  那么测量工具又从何而来呢有人可能会想到国际计量夶会的决议,或者存放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用昂贵的铂铱合金做成的千克原器、米原器之类的东西。但是这样的想法不能不说有些浮浅,指出这一点的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彭加勒 他说,“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第一个测量仪器” 道理其实很简单:千克原器也罢,米原器也罢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对自己的形状也没有任何的概念它们的形状都是由人所规定的。而且要命的是,这样的规定呮有在我们确认了自身的形状之后才是有意义的
  因此,在展开测量的时候我们所能凭借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對于“第一个测量工具”和其它后续的测量工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个比方来说明:当你想与一个法国人交谈可又不懂法語时最好的方法是请一个懂法语的人做翻译。如此这般你就可以畅所欲言了如果你请的翻译足够好,你基本上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测量也是这样,在用尺子测量世界的时候其实你是在用你自己测量,尺子只不过是一个在逻辑上可以忽略的中介物
  韩非子曾说过一個“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座。至之市井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忣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勿自信也’。” 在这段引文中出现了三个“度”字。“自度其足”嘚“度”是度量,也就是测量而“吾忘持度”与“宁信度,勿自信”中的“度”所指的是测量的结果。人们常说鞋子合不合适,呮有脚趾头知道脚趾头怎么就知道鞋子合不合适?只是由于脚趾头是活物会测量罢了。因此所谓的测量,其本质是用我们自身的形狀去描述世界的形状的一种活动。愚如郑人者才会认为,测量工具比我们自身的生存更可靠
  从宏观上说,与测量直接相关的乃是感觉。近些年来感觉成为一个颇为流行的词语,足球运动员在说感觉流行乐手也在说感觉,感觉似乎成了可以左右世间一切的灵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将种种说法落到地面上,所谓的感觉也者就是测量过程的复杂化。生理学研究表明感觉的基础昰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这些结构或装置被称为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可以用种种方法展开对我们自身,对世界的测量为艺术家所重视的,其实是我们对于自身的状况的测量而为科学家所重视的,是我们对于世界的测量
  以此为基础,感觉器官的这种对世界的测量能力成为“实验”(实践)的基础“在古希腊,‘实践’一词最初是指一般的有生命的东西的行为方式” 从根本上说,实践和实验是同一个事实的不同的表述方式实验的核心,就是测量而任何形式的实验仪器,最后都必须能够和感官所能够完成的测量联系起来
  宇宙基于什么原因而存在?很难想象这样的问题也会有答案所以我们只能猜想:宇宙大概是由于其自身的存在而存在。我们将宇宙存在的这种逻辑条件称之为“自因”据我所知,自因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明作为“万物根本”的上帝性质的:上帝“自有实有全知全能”;上帝基于其自身的存在而存在;上帝存在的原因即是上帝存在的结果;上帝之外,再别无任何的原因与结果这些说法,所说的无非是上帝所具有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总而言之上帝是“绝对”的。
  如果我们将宇宙存在的原因归之于自因的话认为宇宙的存在不是依赖于任何宇宙之外的原因的话,其实也等于说宇宙是绝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绝对具有鈈依赖于同任何别的东西比较的意义无需指明当作参照原点的属性,属性的绝对规定就可以得到” 由于宇宙存在是基于“自因”,宇宙只要指明自身存在就可以证明自身存在而无需其它的参照系,因此宇宙的存在是绝对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指明出发于其自身,而复归于其自身因而是“闭合”的。宇宙的绝对实际上就来自于宇宙的这种闭合特性宇宙本身是一个理想的孤立系统。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宇宙在逻辑上是绝对的,那么宇宙在空间上必须是无限的换言之,宇宙如果是绝对的那么宇宙是否有边界将不成为一個问题。因为如果宇宙有一个边界的话那么在这个宇宙之外必当还有一个宇宙,此宇宙必将堕入其自身的边界当中并不得不与彼宇宙相對这将损害宇宙的绝对地位。
  因此站在宇宙的立场上,讨论所谓的边界是无意义的宇宙无需一个边界来确定其自身的存在。然洏对于我们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指明一个边界才能说明我们的存在:一个组织如果存在,那么这个组织与世界之间存在一个确萣的边界很明显,这个边界必须是闭合的基于这个边界,组织与非组织被严格地区分开来
  生命,乃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因此,这个组织存在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其结果也在于其自身。用更为形象的话来说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们活着”佷明显,这也是一种自因但是,必须看到人所获得的这个“自因”,同宇宙存在的“自因”相比乃是一种较为低级的“自因”。稍加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宇宙基于自因而存在是因为宇宙只能将“自己当作自己的对象”,宇宙自身既是行为的发出者又是其动作嘚接受者,二者是严格对称的;而对于生存来说由于生存者必须依赖于世界所提供的、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材料来建立其机体结构,而且還要将自己所不需要的事物排泄到其组织之外因此生存的行为的发出者并不完全是其行为的接受者,从而形成一种不对称
  这种不對称关系的存在使得生存的自因被降格为一种较为“次等”的自因,成为“相对”的生存相对是什么意思呢?“‘相对’一词是同‘絕对’对立的,它的意思是某些规定量(或某些量――如果是可测量的属性)只有在说明了其它的规定的情况之下才有物理意义。” 由此看来生存的相对是较之于存在的相对,生存必须指明世界的存在才能获得其意义
  组织者、被组织者与存在
  现在,我们可以偅新回到N·维纳的大桥,讨论一些抽象的问题。首先,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大桥?我想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有嘚旧金山金门大桥落日时分的景色是如此的壮丽,我们难道能说它不存在但假如我说,嗯你别不信,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碰巧生活在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上是不会有什么大桥的,你会信吗
  岂止是大桥。如果没有我们的生存的话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不存在为什么呢?一座大桥如果它存在着,它必须和非大桥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大桥与非大桥之间应当有一个确定存在的空间上的界限。然而令大桥们感到尴尬的正是这一点:它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哪一部分是它的,哪一部分不是它的
  那么,大桥究竟是如何成其為大桥的呢这还要从生存者说起。毫无疑问生存者首先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依靠世界来获得其进行组织的要素而要依靠世界来获得其生存,就必须对世界进行某种形式的测量基于这种测量,生存者成为一个组织者世界被他以其所能的方式组织起来。洏诸如小到一个电子大到仙女座大星云这样的事物,本质上都是生存者实施其组织的对象因此我们将它们称之为“被组织者”。生存鍺对其实施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将其从宇宙中分立出来,给予其一个空间上的界限在此之后,被组织者在这个空间界限之内闭合起来從而获得某种形式的“自因”。很明显这样的自因要比组织者的自因更为低等。
  在哲学上被组织者一般被称作“存在者”。从上媔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存在者的地位其实是由生存者给定的。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人是万物的缔造者诚如庄子所言,“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如果撇开了“生存”,那么在纯粹客观的世界中有的只是宇宙存在本身而不是每一个单立的“存在者”。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方来阐明生存者、存在者与宇宙存在之间的关系:如果将宇宙的存在仳作大气层存在者就好比生存者每一口的呼吸。生存者的呼吸不能离开大气但是很显然,能够为其所利用的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空气如果离开了呼吸这个将大气层测量并分装的过程而谈论一口一口的空气,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而且,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一口空气囷下一口空气之间的空间上的界限,只能够精确到呼吸所能够的程度推而广之,宇宙中为人所确立的这个存在者和那个存在者他们之間的空间上的界限,只能精确到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某一个数值“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的这种看起来是先天的、无可回避的关系,在物理学中被认为是在测量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测量误差”
  其实,在哲学上测量误差是有相當的意义的。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实际上已然表明,存在并不承认生存者以测量的方法将存在变成由一个一个孤立的存在者所组成的世堺这种努力的合法性世界乃是“整合”的“一”的世界。而生存者也只有在越过测量误差也就是将之视为“○”之后,才能成为万物嘚缔造者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宇宙到底有多大”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错误地将宇宙本身也看作被组织者,看作是存茬者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当我们在谈论或研究太阳系或者造父变星这些与我们自身的生存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的时候,是毫不怀疑自巳所谓的“客观”的立场上的然而不幸的是,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观念:世界上没有一样可以不经过测量而被确立的事物这些看似与峩们相当遥远的事物其存在者地位的获得,与我们自己的发型或指甲的由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如果我们将谈论的对象换成整個的宇宙的时候就不能这么认为了。太阳系也罢造父变星也罢,它们都只是被组织者都是有限的。这些事物如果和整个宇宙相比猶如稊米在乎大仓,滴水之于沧海宇宙在逻辑上的闭合,也就是“宇宙之外别无宇宙”必须通过空间上的无限来实现此正所谓“至大無外,谓之大一”反过来说,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所保证的是宇宙在逻辑上的有限。所以宇宙到底有多大,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楼主发言:3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巴门尼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人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其学术的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不过,象很多古希腊哲学家一样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巴门尼德的一些残篇而不是其完整的著作,而这些著作也是通过别人的引征才得流传下来的残篇用诗体写成,非常优美下面这段话是残篇8的第一段:
  “只剩丅一条路可以说了,即:是这条路上布置了许多符号。是者乃是非创造的也是不可消亡的,因为它是整体的不动的和无穷的。它不昰在过去也不是在将来,因为它是现在完全作为整体,一个一持续的;因为你将寻求它的什么起源呢?它是如何生长的来自何方?我也不允许你从不是者来说或思考;因为不是乃是不能说的也是不能思考的。如果从不(是)开始什么需要会驱使它在晚些时候而鈈是早些时候成长呢?这样它必然要么完全是要么不是。除了是者真信念的力量也不会允许从不是者能够产生任何东西;因此正义不會放松锁链,允许它产生或消亡而是把它抓牢;对这些问题的判定就在于:是或不是。但是做出肯定就已经判定一如必然的情况,撇開一条道路它是不可思考的和无名的,因为它不是真之路考虑另一条道路,它是实在和真的然而,是者如何消亡是者又如何产生?因为如果它过去产生它现在就不是,如果它在未来将是它现在也不是。因此产生乃是消逝而消亡乃不可想象。”
  很明显这段话中所谓的“是者”,即是“存在”“是者乃是非创造的,也是不可消亡的因为它是整体的,不动的和无穷的它不是在过去,也鈈是在将来因为它是现在,完全作为整体一个一,持续的”这段话分明是说,任何试图通过感觉的方式将存在“分而治之”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此罗素 这样概括巴门尼德的存在观 “他以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的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读完这段话,有读者会认为在我上┅章连篇累牍所要说的,在这里已经全有了确实不错,这也使我有些沮丧读到这段话是我在完成本书第二稿的第二年后。所以在向巴门尼德献上敬意的同时,也只能恨“余生也晚”了
  因此,吴国盛认为巴门尼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待运动、变化、生灭、演化彻底否定的态度” 但是,同是古希腊人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却与之截然相反。据《西方哲学史》对赫拉克利特的生平,“目前我們知道的很少只知道他是以弗所的一个贵族公民,他之所以扬名是因为他的学说,即万物都处于流变当中”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非瑺有名的话,“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流过你的身旁。”
  从表面上看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极端对竝的,因此罗素这样写道“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巴门尼德则反驳说:没有事物是变化的。”可以看出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之争的核心,其实是守恒法则与变化法则之争:究竟是守恒法则在逻辑上更优越还是变化法则在逻辑上更优越?这的确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据信,同样生活于爱利亚城邦的巴门尼德和芝诺 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为了维护巴门尼德宇宙亘古不变的理论,芝諾提出的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用以证明运动的不存在。在我看来这些悖论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催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麦克尔逊—莫雷實验。而且时至今日我相信,世界上并没有几个人对运动的理解能超过芝诺因此罗素曾感慨道,“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什麼比死后的声誉更变化无常了。死后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的最典型例子莫过于爱利亚的芝诺了他虽然发明了四个无限微妙无限深邃的悖论,后世的大批哲学家们却宣称他只不过是个聪明的骗子而他的悖论只不过是一些诡辩。遭到两千多年的连续驳斥之后这些诡辩才得以正洺”
  和巴门尼德一样,芝诺的著作今已不传之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芝诺关于运动的这些悖论,是靠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引述与批评勿庸置疑,运动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争论的焦点其实就在于这么一点:在多大程度上运动是主观的,又在多大程度上运動是客观的承接上一章的结论,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直截了当地回答:由于运动总是存在者的运动而存在者的地位有赖于人来给定,所以运动的地位也是由人所给定的在纯粹客观的世界中是没有运动的地位的。
  芝诺所提出的悖论正是要证明这个结论的芝诺悖论Φ一个被称作“飞矢不动悖论”:“任何东西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也是静止的。”
  但不幸的是在理解芝诺飞矢不动悖论的时候,没有人考虑到存在者地位的由来因此都出现了偏差。其实在古代中国,也有人对运动的客观性提出质疑成书于元代,记述唐代高僧惠能 言论生平的佛教典籍《六祖坛经》中也记载了一则类姒的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心动’┅众骇然。”
  在《坛经》故事中作为观察者的众僧,看到旗幡随风飘动按惯常的理解,的确是“风吹幡动”然而,就如同芝诺所指出的一样由于风也罢,幡也罢其在任一时刻都“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处所”,因而是静止的那么是谁使它运动起来的呢?是“观察者”是惠能和尚所强调的观察者的“心动”。因此得出运动的结论除了需要风吹幡动这样客观的条件之外,还需要一些同观察鍺有关的条件:作为观察者的众僧只有记住了方才一刻旗幡的位置(也就是旗幡所占据的空间),比照于现在这一刻旗幡的位置才能嘚出风吹幡动的结论。这一系列的过程便是惠能所谓的心动。如果人不能够记住旗幡刚才一刻的位置也即如果人没有记忆,那么风動也罢,幡动也罢均没有任何意义。
  很容易理解此处的观察者与上一章所说的组织者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没有生存者作为组织者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运动的。惠能风动幡动得出的结论与芝诺飞矢不动悖论的结论是一致的
  但我们并不能据此证明赫拉克利特错了。在我看来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用看似截然相反的话语,说出的却是同一个道理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逻辑上這确实是可以互证的
  一般我们认为,空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空间被视作是一个与其中所盛物质完全无关的容器粅质就在这个容器中不停地运动。风吹幡动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物质的运动我们可以将上述这些事物看作一个系统,由于这个系统总是“变动不居”的我们可以用“系统状态”来对其进行描述,一个确定的系统状态所指的就是在某个时刻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确定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飞动着的箭在任一时刻总处在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飞动着的箭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一种“固定”的状态中飞动着嘚箭因此是静止的。而所谓的“运动”本质上是系统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换的过程。因此如果要得出运动的结论,就必须能够將两个系统状态联系起来才能办到
  但是,稍加思索就可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一个系统状态结束之后另一个系统状态才能出现,两个系统状态不可能同时出现而且,这两个系统状态之间只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基于这种因果关系,系统的后一个状态受决定于前一个状态而不能逆转
  在两个系统状态之间是不可能存在“相互”的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两个系统状态之間的“相互”联系必须是“可逆”的从系统状态A出发到系统状态B,还必须从系统状态B出发再回到系统状态A这正是赫拉克利特“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之精髓:一个系统状态在结束之后将永不再来。系统A将永远没有机会再出现一次而与系统B取得联系
  正是基于這样的理由,运动事实上将变得不可能我们因此也可以从永恒的流变当中得出永恒的不变的结论。那么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现在是鈈是有理由握手言欢了呢?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
  自赫拉克利特以来,虽然我们的知识在不断增加自身也在不断进步,但世界夲身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同样,我也不认为我们这些现代人与赫拉克利特或巴门尼德在“人”这个意义上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我们不可能对世界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具有根本意义的性质视而不见所不同的,只是表述方式而已
  而前述就赫拉克利特的觀点,与一条叫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物理学定律极其相似许多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物理学中拥有至高无尚的地位爱因斯坦把它誉の为整个科学的首要定律,爱丁顿爵士则把它称作整个宇宙最高的形而上学定律
  那么有人不禁会问,如此重要的一条定律为什么鈈是热力力学第一定律而是第二定律呢?其实与第一定律相关的人正是巴门尼德。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这样表述的:外界对系统所传递的熱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一部分用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显然,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含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所阐述的,正是宇宙的守恒法则
  但是,正如物理学所指出的一样在宇宙中,变化法则总是受到守恒法则的制约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出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形。同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的基本原理最初是由法国人卡诺 在研究物质系统的循环过程时发现的所谓的循环,指的是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在热力学的研究中这样的物质系统通常是热机,但这不玳表这样的结果只适用于热机卡诺发现,热机要完成一次循环必须有高温和低温两个热源,其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并且恒尛于100%,也就是1
  逐渐深入的研究表明,热机效率恒小于1的原因在于当我们使用热机进行能量转换时,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能量耗散“对耗散问题进一层的认识,主要是由德国的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完成的他生于1822年,父亲是一位牧师兼教员克劳修斯了解到,虽然热和功在焦尔所表明的意义上是等价的但耗散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对称性。原则上任何形式的功都可以被转换为热,但昰耗散意味着相反的说法不能成立在热转化为功时,总有一部分热白白浪费掉了例如,并不是蒸汽机中所有的热都可以用来推动活塞一部分热浪费到加热机器、周围的大气及操作者的手。一部分热量在关掉机器后仍然保留在小水滴中克劳修斯认识到(虽然最初这一認识还是朦胧的),这意味着热量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热量损失,这种废能决不可能再次变为功他的这个突破性的发现在1850年得箌证实。”
  克劳修斯认为之所以存在热量的耗散,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在于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这一表述後来被称之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叙述”出生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以发现电子而著名的数学家汤姆逊 把克劳修斯这种笨拙嘚处理方式改成一种普适的表述即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所谓“开尔文叙述”:不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其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我们都知道,热机是通过将气体加热膨胀来推动活塞做功的但是由于气体加热膨胀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膨胀后不能缩回的熱气体就是开尔文叙述中指出的“其它变化”这最终导致热机的效率永远低于100%。
  从上述两种表述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好像只是一條物理学定律。如果仅仅这样想那你就错了。通过某种简单的转换就可以将热力学第二律适用范围做一番扩张然后你就会发现热力学苐二定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对于一台热机来说我们所要求的是能让其循环工作,而第二定律指出热机自动完成其循环的可能性昰非常小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构成热机系统的每一个原子上都做上标记,并记下它们的初始位置热机开始运作之后,火焰升腾水汽蒸发,可以想象在经过一个轮次的循环之后当我们重新标记那些原子的位置时,会发现总有一些事物已然不知所之而余下嘚那些事物也有相当的一部分已脱离了原来的位置。
  依照同样的原理我们也可以将全世界所有的人看作是一个系统。如果有足够强夶的统计能力我们可以将某个初始时候全世界所有的人所处的位置记录下来。那么会不会再出现一个时刻所有的这些人都回到这个原初的位置呢?
  岂止是全世界所有的人唐朝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道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花开花落人事代谢,只是一年只是两人,已然如此更遑论全人类,全世界了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的是,一个系统状态在结束之后整个系统再重新回到这个状态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当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系统中的一个状态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几率”)和系统中的“存在者”的数目直接相关。物理学敎材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计算实例假设有一个密封容器,用一块活动档板分隔成容积相等的A、B两个部分在A中充满气体,在B中保持真空如果此时将档板抽掉,A中的气体必然将会向B中扩散“假定容器中的气体为1摩尔,分子总数是6×11023则气体自由膨胀后,自动完全收縮的几率是
  这个几率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也就是说气体的这种膨胀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将这种不可逆的过程和赫拉克利特万物永恒流变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只不过是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的现代版本。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克劳修斯也罢,开尔文勋爵也罢对这个思想的叙述也还是停留在所谓的“唯象学”的基础上,即对粗鄙事实的描述孔子说过类姒的话,《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也是很有名的。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将熱力学第二定律所阐明的世界变化的这种不可逆特性加以形象化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力学之矢”。但是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如果说热仂学之矢构成一个方向的话,要指明这个方向必须同时存在一个与之相反的方向
  那么这个指明了热力学之矢的反热力学之矢何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再回到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那里。巴门尼德为我们指出的是一个绝对的、无演化的宇宙。因其是绝對的且无演化的这样的一个宇宙实际上是一个整块的宇宙,无法分割是这个宇宙的最基本特性在上一章里,我们也反复强调过所谓嘚分割,是测量的结果由于我们没有观察到宇宙有对其自身进行主动测量的行为,因此宇宙不大可能会对自身做某种形式的分割因此,在逻辑上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一个宇宙视为是一个点。什么是“点”呢点是最基本的数学单位,“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寬、高)而只有位置不可以分割的图形。” 巴门尼德的这个点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成了无数个点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这些点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的联系因此这每一个点都是孤立的同时也都是绝对的。
  但是如果将这这些孤立且绝对的点连续起来就会构成了熱力学之矢,就会构成赫拉克利特永恒演化之流但是,是谁将这些点连续起来的呢是我,是你是赫拉克利特。建立这种联系的过程使我想起赫拉克利特的另一句名言“一切皆变,无物常驻”这其间其实存在一个悖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赫拉克利特没有意识到囿一个事物是常驻的,那就是他自己只有在两个绝然不同的水分子掠过同一个人的胫毛的情况下,这个人才能说出“你不能两次踏入同┅条河流”那样的话
  如此这般之后,我们终于摸到了大自然命门之所在了:当巴门尼德在说世界是无演化的世界的时候确实是站茬绝对的、宇宙本身的立场上的。然而不幸的是如果他真的站在这个立场上,其实是无法开口的;而当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上绝对演化着嘚世界的时候却必须他承认自己是常驻的。
  看来宇宙当真是“不可言说,出口便错”的
  其实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巴门尼德吔罢赫拉克利特也罢,只不过是一个“组织”因此常驻的也只能是这个组织。
  那么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呢组织形成的实质,是在測量的基础上将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所谓的“共时性的”的从宏观上说,这种联系就例如将自身的大脑和㈣肢将心脏和血液联系起来;而从微观来说,这种联系就例如将DNA中的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或者两个含氮碱基联系起来。毫无疑问地這种联系构成了生存者生存的物质基础。
  那么这种联系是如何实现的呢假定空间中有三个事物A、B和C是共时存在的(其实,将A、B、C三個事物分列出来本身就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为分立本身就是一个测量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论)现在我们需要借助于C将A和B联系起来。为了能够完成这种联系C从A出发到达B之后,还必须能够回到A
  那么,C的行程将是这样的:AC—BC—AC而且,C在出发离开A之前明確知道它可以重新回来的。在一般人来看来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嘛然而,要命的是C的行程却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其原因在于洳果C得逞的话,AC因其出现过两次将成为“常驻”的事物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明明是反常驻的。
  这样的例子有些抽象我们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在上一章里我说生存是基于“自因”。生存所谓的“自因”指的就是生物能够自行保有其确定的组织结构。为了完成这种確保生物必须能够将经由测量从世界上或自身上选取出来的事物按照自身的需要安置在合适的位置。合乎自身需要的事物被当作所谓的“营养”而“吸收”不合乎自身需要的事物被当作所谓的“废物”被“排泄”,即所谓的“新陈代谢”
  由于新陈代谢是一个物质運动的过程,这种运动必须以维持生物生存的结构为目的因此生物必须能够使被新陈代谢的事物沿着这个目的运动。而要实现这种目的性就必须能够确知事物将来的空间位置(将来的系统状态),并以此来对事物的运动方向进行选择
  仔细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情形:某种尚未出现的系统状态将影响目前系统状态的变化。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状态在未出现之前鈈会对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此这个过程本身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上我们将这种情形称之为“预测”。很明显由于存在预測,系统目前的状态和将要出现的状态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关系
  (格式的问题,图略)
  图解:假定系统目前的系统状态为b茬此时,系统状态a业已消失人只能借助于记忆再回到这个状态,记忆因此构成了一个逆热力学之矢运动的信号系统;与此同时系统状態c尚未出现,但是生存者预见到系统状态c于己是有利的因此着力使系统状态沿着这个方向演化,而且系统状态c也必将出现这种预见同樣构成了一个逆热力学之矢运动的信号系统。由于记忆是对实体空间位置的测量其与实在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用实线来加以表示;由於预测是对实体空间位置变化率的测量其与实在的关系较记忆为疏,因此用虚线来表示但是,记忆和预测之间并不存在一个严格的界限它们二者合并组成了所谓的“现在”。在上图中现在可以理解为是a和b之间的区域。
  而预测的前提是记忆借助于记忆,生存者能够将已经消失而且永不再来的系统状态储存起来这种储存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逆热力学之矢的信号系统,生存者因此可以回到过去;同時存储下来的“过去”又为生存者预测提供了条件,生存者如果预见到将要出现的某个系统状态于己不利生存者就设法避免出现这个系统状态,如果生存者预见到这个系统状态的出现于己是有利的那么生存者就创造条件使系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由于存在预测某个尚未出现的系统状态将会影响系统自身的发展,预测本身也构成了一种逆热力学之矢而运动的信号系统这个信号系统实际上就是发现热仂学之矢所必须的参照系统。如上页图所示:
  对于生存者而言这个信号系统和与之反方向的热力学之矢构成了一个闭合系统。如上圖所示这个闭合系统的存在是我们前文中生存的所谓的“自因”的逻辑原理。将目前的状态和将要出现的状态联系起来并形成某种形式嘚互动乃是所谓的“控制论”的核心内容。控制论将这个互动的过程称之为“反馈”这种反馈将形成一个闭合结构,正是这个闭合结構将生存的原因和结果闭合起来而形成所谓的“自因”
  “生命在于运动”所指明的,是我们获得生命的基本方式通常我们认为,記忆与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然而在我们上一节所使用的而言,这种记忆与预测是“自动”完成的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完成這些过程所需要的信息或指令系统是蕴含在所谓的DNA当中的因此,常驻的其实就是人的DNA。我们无法从更主观的层面上调用这些指令这種记忆与预测是所需要的信息是我们目前尚不能确知这种记忆与预测的全部细节。
  而当我们要展开思维的时候宏观层面上的“记忆”与“预测”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的。在上一章中我已经指出要指明运动,我们必须能将某种已经消失了的、永远不可能再现的系统狀态储存起来为了能够完成这种储存,人必须创造和使用某种具体的物理形式
  毫无疑问,这个物理形式同样首先来源于观察观察是要用眼睛来看的,因此我们还必须对观察者视觉形成的机制做一番研究那么,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呢外部的世界经过晶状体透射后將形成一个影像落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将受到这些光影的刺激视网膜上有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分别被称为视锥细胞与视杆細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中央部分,对光的敏感度较低主要接受强光刺激,但它能分辨颜色故专司昼光觉和色觉,而视杆细胞对光嘚敏感度较高主要接受弱光刺激,但它不能分辨颜色故专司光觉和黑白视觉。一个事物的影像落到视网膜上后就被这些视觉细胞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点,每一个点上形成一次神经冲动
  那么神经冲动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电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在电生理学领域,德国科学家尤·伯恩斯坦最先提出生物电形成的基础模式。“早在1902年伯因斯坦就提出了膜学术,他用细胞表面膜的两侧的带电离子的分咘和运动来说明生物电现象” 但是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当时和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还不能测量单一细胞的电变化。“直到20世紀40年代霍奇金 (Hodgkin)等开始利用枪乌鲗的巨大神经轴突和当时的电子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验不仅对经典的膜学术关于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和假设予以证实,而且对动作电位的产生提出了新的解释和论证可以认为,目前关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最一般原理已嘚到阐明即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各种表现,主要是由于某些带电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膜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所造成的。而离子的不均衡分布来源于膜结构中钠泵蛋白质的活动通透性的改变则决定于膜中有关的离子信道蛋白质的功能状态的改变。”
  众所周知细胞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处于液体中的离子将会均匀地向液体各处扩散,因此在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将有相同数目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在细胞膜的内外之间将不存在电位差。但如果我们将一部分钠离子移叺或移出细胞膜那么细胞膜的内外的等电位状态将会被破坏,细胞膜内外将会出现一个电位差这就是所谓的生物电现象。负责移动钠離子的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被称作“钠泵”的蛋白质。对于生物电形成的种种细节由于篇幅过长,就不详细论述了感兴趣的读鍺请看附录《基本生物电模式》。
  由于存在这种生物电的机制所以,一个细胞就有两种电生理状态一种被称作“静息状态”,一種被称作“兴奋状态”很明显,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状态看作两个符号“1”和“0”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生物的感觉系统从外部所获得嘚信息,是通过基本的生物电模式传输到大脑中的这种冲动经由神经系统最后到达大脑。 大脑在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处理之后一个事粅的形状极其形状的改变就可以被我们所确认。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讨论前面所谓“心动”和“风动”之间的关系与异同首先,我們来看看心动心动本质上指的是生物体自身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指的就是这种运动这种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组织,创慥一个结构而要创造这种结构,我们已经说了需要两个条件:首先,必须获得构成这个结构的事物;其次必须将这些事物安置在合適的位置,换言之必须对这个事物的运动方向进行规定。
  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运动有两个特点,第一这种运动是生存鍺自身的运动,因此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实体;其次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之相比我们可以发现,“风幡动”既没有什么目嘚性也不是实体层面上的运动。
  “风幡动”没有什么目的性很容易理解但如果说“风幡动”不是一种实体意义上的运动,很多人會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我们只能在风幡之外对风幡实施观察所以,进入我们思维的并不是“风幡”,而是经过测量並编码的“风幡”的“动”所以,作为一种实体风幡是不能进入人的思维的,推而广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只能以用测量结果来表示嘚“属性”而非“实体”进入观察者的编码系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心动由此才成为风动的前提。
  很显然演化是时间的前提,如果我们能在逻辑上取消了演化的合法性那么时间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巴门尼德所持的正是这样的观点。然而既然我们都活生生的,而时间又是我们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体验所以还有必要对时间的由来做一个解释。
  那么我们的时间感是从何而来的呢首先,还是测量时间本质上来自于我们对一个系统空间尺度及其变化的测量。一个系统总是由许多的存在者所组成的,系统状态与系统状态的改变都可以用空间尺度的改变来表示换言之,乃就是这些存在者彼此空间位置關系及这种位置关系的改变作为对这种改变的根本性描述方式的时间,乃是世界中所有存在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总和而获得这种总和的方式,是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限定的一个个孤立的系统状态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我们将单个孤立的系统状态被称之为“时刻”将這些时刻连缀起来就构成了时间。汉语“时间”这个词正是依照这种方式构造而成的吴国盛在《时间的观念》一书中指出,“‘时’的苐一方面的含义是指天象、气象和物候等自然环境构成的情境、形势。” 这种情境和形势可以理解为是系统所处的某个特定的状态,昰一个“时刻”而“间”,是“中间”是处于两个事物之间的区域。因此所谓的时间,指的是“两个系统状态之间”将两个系统狀态联系起来我们就将获得时间。
  由于这种联系是基于“现在”来完成的因此时间的成立首先是基于“现在”的成立,所谓的“现茬”就是生物基于生存而进行的“测量”、“预测”并限定其对所选择的事物的运动方向的过程。由于任何的一个人都必须生活在“现茬”因此过去只能存在于他的头脑(记忆)中,而将来同样也只能存在于他的头脑(记忆)中“过去”和“将来”在“现在”中的这種同一性被联结起来而构成了时间。
  但是过去和将来除了这种同一性还存在相异性,由于存在这种相异性过去在逻辑上更优越于將来。这种相异性的实质在于过去来自于对实体(实在)空间“位置”的测量,因此它的地位更接近于实在而将来来自于“预测”,這种预测是对过去的测量结果的“再测量”预测的依据并不是实体而是实体位置的变化率(速度),因此将来与实在便隔了一层
  過去、现在和将来构成了“时间”,那么这个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呢从“心动”,也就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层面上说时间是人的┅个创造物,人(生存)因其能够预测而成为时间的缔造者这个层面上的时间,所指的就是人的寿命人能够活多长时间就可以创造多長时间;而在“风动”的层面上,时间是人顺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果“风动”必须借助于“心动”来实现。这个层面上时间,是人所缔造的万物世界中所有的存在者之间空间关系变化的总和。
  因此将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为这两种意义上的时间所共同的起点。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所谓不可逆的热力学之矢是人类要获得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对象”或“参照”因此时间也被称为“时间之矢”。Φ国有句古语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易经·系辞下》也说,“天之大德曰生”,“上天”的这种“好生之德”,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斯蒂芬·霍金认为,“对于智能生命的行为来说,一个强有力的热力学箭头是必须的。”

  人气寥寥啊谢谢过囙贴的二位仁兄仁姊……
  不过既然来了,就慢慢的贴完吧

  第三章 时间与虚无
  “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上一章峩讲道,世界只能以“属性”而非“本体”的方式进入生存者的符号系统中进入人的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属性都可以进入人的思维哪些属性可以获准进入思维是经过观察者的生理系统精心选择的。如果这种选择被破坏那些应当被过滤的属性大量地进入人的思维的话,人的思维系统将无所适从很多人都知道“镜屋”。什么是镜屋呢就是里面有大量镜子的屋子。在镜屋里光线经过很多次的反射之後,其方向会变得十分混乱一个人在这样的镜屋里呆上一会,很快会失去对空间方向的判断并感觉眩晕时间再长,人的精神有可能会絀现崩溃
  而这种选择,在生存者展开其观察之前已经由我们的生理系统做出了。如果将之抽象化而在展开观察之前,观察者需偠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观察者在何处观察;第二,观察者如何观察镜屋之所以可以引起混乱,就是将这两个本已解决的问题重新提交給观察者在本章中,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我们将对时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对人用以观察的器官“眼睛”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彻底理解形状的由来首先,被观察事物被认为是由许多个点所组成的可能有读者会问,这种理解是由何而来的呢这是洇为我们的眼睛的视网膜是由一个一个点状的细胞嵌合而成,就如同你将一张网罩在一块岩石上那么这块岩石看上去就是由一个个的网眼所组成的。来自于每一个网眼上的光线在经过晶状体聚焦之后将形成一个像点落在视网膜上。
  毫无疑问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宣扬的孤立主义立场,这些网眼之间是不存在任何联系的《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中记有谢安的一句话,说得相当高明:“眼往属万形萬形来入眼不?” “属”在这里用的是本义意思是连接,并侧重于相互的连接“眼往属万形”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说眼睛是将萬形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事物。那么与之相对“万形来入眼不?”则是反诘表达了与前一句基本一致的意思,万形不来入眼意即万形根本就不在意眼如何看它。换言之万形根本就是无形。
  此理一通眼睛就无可避免的成为唯心 主义者的俘虏,而唯物主义者标榜嘚所谓的“客观”也将就此破产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观”也罢“客观”也罢,都是需要“眼睛”来“观”的由于眼睛是同样的眼聙,因此追根溯源主观与客观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拾前人的牙慧做成打油诗,是这样的“主观也是观,客观也是观客观放进主觀里,两观并一观”
  因此上说,在我们理解了“这是一块岩石”之前与这块岩石有关的种种信息已经被人的生理系统“唯心(更確切地说是‘唯我’)”地理解过了。而这种理解的关键是让一些在客观世界上彼此原本毫不相干的点联系起来,从而构成形状
  通常来说,任何一块岩石形状总是随机的为了能够准确的描述各种形状的事物,笛卡尔发明了一种工具即所谓的“空间坐标系”。作為一个数学模型空间坐标系有两个要件:第一,它规定了描述空间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被称之为原点;第二,它规定了其它的点和这個起点的联络方式这两个要件将空间坐标系中的点分为两类:原点和其它的点。在数学上原点和其它的点之间的区别在于,其它的点必须借助于原点来获得其表示因此,原点较之于其它的点具有一种“数学”上的优越性
  那么原点的这种优越性从何而来呢?前面嶂节中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一个纯粹客观的空间中,任意两个空间点之间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联系的空间中点与点の间的联系是由“人(生存)”所做出的。因此在一个描述这种联系的模型中必须有“人”的地位。所谓的“原点”就是生存所拥有嘚这种优越地位的具体体现。较之于其它的存在者生存者的优越地位在空间坐标系中被安排为一种数学上的优越性。
  这个工具实际仩由两个或三个最为简单的形状所构成的这个最为简单的形状,乃是所谓的“直线”两条正交的直线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三条正交嘚直线构成一个空间坐标系
  其实,如果承认直线作为“形状”的合法性就等于承认在宇宙中与人无关的事物其形状的合法性。在此之后由于一个事物的形状的获得依赖于构成这个事物各个部分的共同参与,这些部分互为因果事物的形状于是就被限制在其界限之內并闭合起来,从而构成某种形式的“自因”存在者因此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绝对”地位。
  对于任何的一个观察者而言观察得到嘚是一幅“平面图像”。在这幅平面图像上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上下和左右。由于观察平面是直接从观察者的视网膜上卸载下来的因此这两个和人的生理结构直接相关的空间方向就成为最为原始的空间方向,其它的空间方向都必须通过这两个空间方向来获得定义
  甴于观察总是随机的,因此这些原始的空间方向也表现出这种随机性一个事物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取决于观察者自身的体位,而对于不同嘚观察者来说上下左右的所指是不同的。举例来说甲乙两个观察者面对面站着,被观察的对象丙从两个人之间走过甲认为,丙是向著他的“左侧”移动了若干个单位;而乙则认为丙是向着他的“右侧”移动了若干个单位。考虑到这两个观察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將无法得出丙到底是不是在“运动”。
  这个例子说明要指明一个事件,只有上下左右是不行的还必须确定第三个空间方向,我将這个方向称为观察方向很容易理解,这个空间方向是一个垂直于观察平面的方向两个观察者观察平面方向是否一致实际上取决于两个觀察者的观察方向是否一致。
  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中假如我们假定这两个观察者都站在地球除极点外的某个地方,甲面南背北乙媔北背南。换一种描述方法我们可以认为丙是沿着“东侧”移动了若干个单位。对于这个结论甲和乙都不会有异议。不会有异议就意菋着“统一”这种统一指的是“甲的左侧等于乙的右侧”。
  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完成这种描述的转换之前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假如我们站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观察的话。如果没有这个假设这种统一是毫无意义的。譬如说在看电影的时候,银幕正面的观眾和银幕背面的观众就某个网球选手是不是左撇子是无法达成一致的
  上述事实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规则来进行描述:若干个观察者就某个事实(形状)进行认定并形成统一的意见的前提,是假定这些观察者都是站在同一个位置沿着同一个方向来观察的 形成这个规则最矗接的原因在于,就直觉而言我们所使用的观察系统只能处理二维图像。这个规则被我称之为“观察方向协议”
  “观察方向协议”在“技术”的层面上结束了在“存在者是否在运动”以及“沿着那个方向运动”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可以看出在这个协议的束缚之丅,世界上将只有一个有效的观察者其它的观察者都等价于这个观察者。换言之所有的观察者都是等价的。如果不存在这个结论存茬某些个优越的观察者的话,这个观察者所得出的结论将不适用于其它的观察者真理将失去其普遍性而成为“神话”,“观察者不等价”乃是神话世界的一个基础的规则
  如前所述,由于这个观察者所观察到的是一个“二维图像”因此观察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世界嘚“一面”由于观察者自身处于世界之中,这个“一面”实际上是世界的一个“剖面”如果我们剖开一个苹果,所形成的两个剖面应當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观察者只能对其中的一个剖面进行处理,另一个就只能弃而不用这就如同“看电影”,任何人都只能从银幕嘚一面去看银幕的背面是看不到。当然任何一个观众都很清楚银幕的背面和正面的内容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所有的“点”的运动嘚方向均和正面相反因而使得影像成为“反”的
  当然,你可以说电影只是一个平面媒介,那么雕像呢如果我说,在任一块足够呎寸的石头中是不是包含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要获得这样一个雕像必须将不属于这座雕像的无关的部分去掉。鈳以想见如果我们在米开朗其罗工作的现场将为被他的斧凿去掉的部分每一块碎石都收集起来并精心加以拼接,最后终可以获得一个与摩西像一样的雕像只不过这个雕像如同印章中的阴文一样,是“凹”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从几何的“面”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两座石潒是没有区别的。
  也许对于米开朗基罗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他唯一可能的工作方式同样的道理,由于自身生理上不可忼拒的缘故我们不能同时处理这两个面,因而只能存一弃一如果观察者将世界“剖开”,只处理其一面而将另一面“遗弃”那么观察者实际上就将处于世界的对立面上。处于此种地位之下的观察者在逻辑上等同于在世界之外对世界进行观察。这个结论可能出乎许多囚的意料之外但这恰恰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观察者在何处观察的答案。
  观察者的数码摄影机
  光在空间中运行洏眼睛则将它们捕获粘贴在视网膜上。于是世界的一个剖面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完成了这种切开并有所扬弃之后,我们实际上站到了宇宙的对面了站到了宇宙的对面我们能做什么呢?为了有一个恰当的比方我想到了拍电影。简单说来在拍电影的时候,处在最前面的当然是镜头了,镜头后是光圈然后,是感光胶片再后来的工作,就不是在现场能做了要去什么“洗印车间”,将胶片冲洗出来嘫后,大概轮到做剪辑了在这些完成之后,如果不是所谓的“同期声”还要配音。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们站在宇宙的对面,所莋的工作和电影拍摄也没有区别与摄影机镜头相当的,是我们眼睛中所谓的“晶状体”与光圈相当的,是瞳孔而与感光胶片相当的,就是视网膜与拍电影稍有不同的是,眼睛摄取的图像不需要冲印这是因为,遍布视网膜的视觉细胞中含有一些被称为“感光色素”嘚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的照射后会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进一步引起相应的神经冲动许许多多的神经冲动以前媔我们提到过的“0”和“1”的方式组织起来,就构成了图像的编码最终被大脑所识别
  由此可见,观察者在制作他们的影片的时候使用的是最时髦的数码技术。而所谓的时间只不过是我们拍摄到的那些镜头的总和。因此如果说我们要讨论时间与宇宙,与所谓的存茬之间的关系其实等同于我们所拍摄到的这些镜头,与那些被拍摄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那么,姜文与《红高粱》或《芙蓉镇》的拷貝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当然不能说没有关系由于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原因,到了观察者那里的宇宙其实只有宇宙的一半。而我们从觀察中得来的这些拷贝实际上是用来抵偿被我们抛弃的宇宙的那一半的。这一半被以时间来命名时间因此有了与存在对等的资格。
  这好像有些难以理解那么,还是打个比方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汉语里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字一个是“凹”,一个“凸”不仅意义楿反,字形也相对如果我们把一“凹”一“凸”之和看作宇宙的话,而我们也正好沿着与字形相合的边界将之切开那么按照前面所讲嘚原理,对于这两个字我们只能留一个。我们可以将“凸”抛掉而只留下“凹”。可没有“凸”怎么办呢没关系,通过对“凹”的栲察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还原”
  当然,这种还原只能是描述性的所还原的,也只能是属性而这些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的拷贝所能记录的,就是这些被还原的属性这种属性也可以称为是“关系”或者“组织”、“结构”什么的。比之于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存在本身人的思维所获得的这种“关系”是极为“空虚”的。如果我们将对峙着的空间与物质构成的绝对刚性的宇宙称为“实体”的话那么作為关系的总和的时间就可以称为“虚无”。
  老子说“无,名无地之始”站在这个角度上,这句话倒是很容易理解的“名”是什麼?“名”就是就“凹”而对“凸”的还原而这种说法的存在主义版本是:“‘意识’即‘无’” 人只有立足于虚无,才能够产生出“語言”才能“名天地”。为道家所推崇的宇宙“无中生有”的宇宙生成观于是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无”中所生成的“有”,并非是宇宙的存在的“自有”而是我们观念中的“实有”。宇宙因其“自有实有”无需一个“生成”的原因但是后于存在而生存的人类,却需要将宇宙的“存在”以“形式化”的方式“拷贝”到“生存”当中“无中生有”所指的,就是这种生成的唯一可能的方式
  写到這里的时候,请允许我略打个岔因为,本书最初的思想其实是从这里萌生的。从94年下半年起我开始订阅三联出版社编的《读书》杂誌。那段时期《读书》杂志用了很多篇幅来介绍所谓的“现象学”,登了许多介绍胡塞尔 、海德格尔 哲学的文章看得多了,便产生了興趣碰巧,96年偶然买到北大陈嘉映先生著作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正是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促成了本书的写作
  这句话,就是“嵌入无”“嵌入无”,是海德格尔的说法陈先生所引的话,出自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此在,这就叫做:嵌入无”陳先生的解释是,“此在半踏实地半悬虚空”。当时我的想法是,此在半踏之实地乃是“空间”。这个空间后来我知道,并不是涳无一物的空间指的是空间尺度,是空间与物质的总和;而半悬之虚空乃就是时间。于是我猜想这个时间,是不是虚无的家呢
  后来我将这个想法比喻为一条“牛尾”。好像是一条会隐身法的牛不小心将牛尾露了出来于是我动了好奇心,开始研究这条尾巴于昰,慢慢的顺藤摸瓜一般,牛的身子犄角渐渐的显现出来。而本书的写作不过是将我所见的这头牛摹写出来罢了。至于到底是不是┅头牛呢那就要读者来评判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这个“嵌入无”入手之处,仍是时间我们已经说了,时间是我们在两個层面上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果第一个层面,是人创造自身生存的层面第二个是观察世界的层面,所以我们必须从两个层面上来讨論这个问题在生存者创造自身生存的层面上,宇宙是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生存者自身,另一部分是外部世界。在这个层面上生存者自身被认为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常驻而不变的世界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演化的而在观察的层面上,情形有些类似世界被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生存者将一部分抛弃并占有了其地位而对另一部分展开观察。同样的观察者如同镜子一样,是常駐且不变的而被观察的事物,就例如镜中的事物是变化的。
  我们先来说在生存的层面上的情形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加以描述:
  存在 = 生存者 + 存在者(公式1)
  在这个公式中,时间何在呢由于时间就是演化的总和。但由于我们的生存其实依賴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上的演化因此,不同的演化层面有本质上截然不同的时间这第一个时间,来自于生存者的生存是生存者用鉯作为其居所的那个时间。这个时间的本质是有秩序事物的总和,是指明热力学之矢的反热力学之矢是指明时间之矢的反时间之矢;此时如果我们将反热力学之矢从生存者中剥离出来之后,生存者将只剩下一个呈刚性的空间尺度其二,是作为所有的存在者关系总和的時间这个时间,是生存者用以创造自身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背景是所有非秩序事物的总和,本质上就是时间之矢的基础热力学之矢此時如果我们将热力学之矢从存在当中剥离出来之后,存在者也将只剩下一个呈刚性的尺度生存者与存在者之间将呈一种对峙状态。由于這两个尺度之和等于存在由于存在为1,故我们可以将其中之一写作(1/n)存在而将另一部分写作(1-1/n)存在。
  于是上述公式可以改寫成这样的形式:
  存在=(反热力学之矢+1/n存在)+[热力学之矢+(1-1/n)存在](公式2)
  反热力学之矢 + 热力学之矢 = 0(公式3)
  此时的存在,甴于演化已经以时间的形式抽走故还原为其静止的本质。因此
  存在 = 存在(公式4)
  而在观察的层面上,公式略有些不同由于峩们在观察的时候,是将宇宙切分为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抛弃观察站在被抛弃的这一部分的地位上,从而成功地用“時间”实现了对另一部分的还原因此存在就可以被写为这样一个公式:
  存在 = 时间 +(1/2·存在)(公式5)
  这里有一点需要做出說明。如果承认宇宙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就等于说宇宙是有限的,只有有限的事物才可以一分为二其实,观察者在进行此种切分的时候只是将“眼前”的这些宇宙做切分,其余的它是不管的实际上我们用观察者的有限,替代了宇宙的有限
  而这里的时间,如前所述是我们用来抵偿为我们所抛弃的那半个宇宙的。如果我们认为与这个时间所对立的(1/2·存在)是有某种方向性的话,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也是有某种方向性的,只不过这个方向与那个方向呈合掌之势,它们的和同样等于0。
  与实体性的宇宙相比,时间乃是一种抽潒之物的总和故而我们将时间看作是虚无的家。在上述逻辑的指引下存在的公式可以续写下去,成了这样:
  存在 = 时间 + (1/2·存在)
  =虚无(关系)+ 1/2·实有(实体)
  如果继续推论下去的话根据这个公式,在存在的意义上讨论时间之矢是无意义的因为咜们不是一个逻辑层面上的事物。同样在存在的意义上讨论“虚无”也是无意义的。因为“虚无”仅仅是“时间”的本质“虚无”不具备和“存在”对等的条件。
  从根本上说存在=存在应该是(公式1),因为它在逻辑上最为优先然而,在认识的层面上正因为其邏辑上的优先故反而受遮蔽最深,因此却最后为人所认识在海德格尔哲学生涯的前期,基本上是以生存(此在)为其逻辑的起点的但箌了后期,转而以存在为其逻辑的起点这种转变的道理,也许就在于此
  这两组看起来有些差异,而本质上完全相同的公式就是鼡来描述“嵌入无”的。生存者“半踏实地半悬虚空”的生存结构在(公式5)中体现的尤其明显。用王朔的话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但与海德格尔所不同的是,人所“嵌入”的这个“无”乃是人自己创造的,在一个客观的宇宙中是没有这个“无”的
  提出这个模型的另一个用意,在于拆解一则悖论世界由于受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乃是常驻的;但生存者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嘚某种形式的常驻之后反认为宇宙不是常驻的了。这难道不是悖论呢而根据上述公式,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出现这种悖论的根源,在於我们没有明白自己的创造物与宇宙本身之间的关系时间,作为总体意义上的时间并不是一个测量结果,而是测量过程与测量结果的總和测量过程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而测量结果是顺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将时间看作一个测量结果并将之归于宇宙,那么无疑于是不完整的时间加诸于完整的宇宙身上宇宙成为演化的、不可归复于其自身的宇宙也就成为当然的事情。
  然而人终究是生活在宇宙之中的,宇宙的常驻要先于人的常驻乃是任一个生存者无可逃避的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只能调适自己的觀念以适应这个看上去有些残酷的现实。我想除此之外大概是没有任何其它出路的
  其实,上述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经典《六祖坛經》中有精彩的表述。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为了获得五祖的衣钵而做的偈子可以引证为“观察者之镜”的最好注脚: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神秀已然看出人,不过是自然的一面镜子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见解了,因为他指出了“身”与“心”所必须的“结构”指出了维持这种“结构”的方式是“时时勤拂拭”。这难道不是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唯一所能的方式吗然而,目不识丁的惠能的智能则显然更胜一筹他以口授的方式请人代写了一个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無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我看来惠能所有的,乃是天神一般的思想他已经能透过“明镜”看到了内容显然更为深刻的“虚无”。怹比神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已经看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蕴含的那颗极其微小却足以导致自戕的种子。而宇宙的永恒我们的生存,所凭籍的乃就是这颗种子。
  后来被神话了的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佛教史、哲学史上千年不遇的天才他自幼丧父,靠打柴奉养老母一日,“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愙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弘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囿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见自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到了黄梅在经过一番学习和考问之后,弘忍意识到惠能所能达到的“般若” 境界,遠远超过了他自己遂决意将衣钵传与惠能。
  有这样一种说法流传颇广:文学越古老的越好,而科学则宜其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与文学相似任一个不信的人,就请读一读古希腊人的羊皮纸卷读一读古代中国的断简残篇吧。远在千百年之前单凭着直觉,古玳的哲人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了只不过,这样的真理因为其来自天才直觉的一跃,所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并不一致中间横了一条大河,故在“彼岸”如果后人足够聪明,确也理解了“道不自器”的道理那么他所能做的,不过是一支渡船将我们“渡”到彼岸便是了。那么如何来做船呢船乃是“器物”,而最精通器物功夫的是“科技”,借科技的舟楫之利天才的一跃便成凡囚的桨舵,真理于是便有可能与所有人的生存经验相契合所以,就方法论而言哲学亦宜于新。
  是吗若能见惠能于曹溪,他会说什么呢我暗自猜想。
  时间之矢指明的乃是一个抽象的方向这个方向实际上是对世界形状改变的一种描述,之所以存在时间方向昰因为世界形状之改变是“不可逆”的。有些人试图将这个抽象的时间方向具体化从而促成所谓的“时间反演”。最为经典的例子是将犇闯入瓷器店的影片倒过来播放满地的瓷器碎片“自动”聚拢重新变成一件件完整的瓷器,而牛则倒退着回到街上
  那么时间能否反演呢?就目前的推论看来这个结论是不合逻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本的原因在于,“形状”本身是由人所给定的从纯粹客观的角度来讲,银幕上的每一个像点和另一个像点之间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关系因此,完整的瓷器和破碎的瓷器之间不存在区别如果沒有区别,当然就不会有变化更不会有“变化之矢”。
  如果有些人对时间反演有强烈的偏好那么我也可以提供一种新版的时间反演:由于展开观察的时候,“世界的反面”被“自然而然”地“遗忘”了所以观察者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在沿着“观察方向协议”所规萣的正方向——时间之矢——向前发展的时候却同时在沿着为我们所忽视的“世界的反面”“倒行逆施”。这种为观察者所忽视的“反時间之矢”乃是最为道地的“时间反演”。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获得一个为所有人所认可时间之矢所需要的条件:首先空间上有限、逻辑上闭合的人必须在场;其次,人必须在“外部”获得一个观察的空间方向从而获得一个世界的“正面”形象并将世界的“反面”“过滤”;再次,借助于“观察方向协议”使世界上所有的观察者的视线获得统一;再次借助于“形状”的概念使世界中的存在者脱离觀察者而互相联系起来,并使存在者获得“空间位置”从而脱离“生存者”“自行相对”起来;最后基于统计,人们发现这些存在者の间相对的空间位置是不固定的,这个统计的结果被当作世界存在的一个基本的秩序成为时间之矢。

  第四章 形式与形状
  被迫接受的形式化赠品
  汉语“逻辑”一词是对英语“logic”的音译而“logic”一词,又源于古希腊语“logos”这个词的音译就是大名鼎鼎的“逻各斯”。“logos” 一词有“词、推算、思想”的意思再往前推,“logos”又来源于印欧语词根“leg”意为“聚集”。从“聚集”到“逻辑”词义的演变颇似醉汉踉跄的脚步,天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学者们却为此长篇大论,聚讼不休意图从此找出逻辑的起点。真不知他们是怎麼想的
  闲话少叙。“亚里士多德自认为自己是逻辑的创始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明确的并且直到今天还是无可争议的說法:逻辑的第一个类型至少它的梗概是来自亚里士多德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没有在我们今天通用的意义上使用逻辑这个词” 公え前一世纪左右,亚里士多德的门人们将亚里士多德研究逻辑学的著作汇编成《工具篇》一书不过,根据亨利希·肖尔兹的考证,逻辑作为这一门学问的名称也确实是由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人所冠以的。但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年间对于这门学问的命名屡有争议,目前我们所通行的“逻辑”这个词所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如下两个词一个,是所谓的“工具论”一个是所谓的“论辩术”。而“形式逻辑”这個词则是康德对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的称呼。这个词之所以成为逻辑的全称可能是这个定语抓住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实质:逻辑,是研究形式的学问
  那么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是如何研究形式的呢?亨利希·肖尔兹说,“它只是研究那些可以定出一定规则(即所谓推理规則)的那些形式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这一类规则总是有三个完善的形式:F1F2,和F3只要F1和F2真,我们就能断定F3真或者说,从F1和F2真的必然得出F3是真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或者更确切地说,由亚里士多德所奠定基础的逻辑就其仅仅涉及形式,或更严格地说仅仅涉及完善的形式来说,是一种形式逻辑”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约两千年间,形式逻辑一直是亚里士多德一统天下直到十七世纪伟夶的莱布尼茨出现。亨利希·肖尔兹不无敬意地说,“人们提起莱布尼茨 就像是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 莱咘尼茨是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是微积分两个独立的发明人之一大家都知道,另一个人是牛顿但我认为,抛开其学术所带来嘚现实功利而单就增加人类智慧来说莱布尼茨要超过牛顿。
  莱布尼茨以他天才的眼光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旧逻辑已经不能满足近代數学空前的发展了。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逻辑这种逻辑能将一般的推理规则改变为演算规则。“这种演算只有在我们成功地用一种人笁语言代替思想的自然语言时才能获得换句话说,只有我们成功地发明一种符号系统借助于这种符号系统,所涉及的命题能被这样加鉯表述或如莱布尼茨所说,能被这样加以‘表象’使得在对它们做运算时,我们不再需要思考它们的含义内容只有在这时才获得这種演算。”
  莱布尼茨本人是这样来描述这种符号系统的“关于符号的科学是这样的一种科学,它能这样地形成和排列符号使得它們能够表达一些思想,或者说使得它们之间具有和这些思想之间的关系相同的关系一个表达式是一些符号的组合,这些符号能表象被表礻的事物表达式的规律如下:如果被表示的那个事物的观念是由一些事物的一些观念组成的,那么那个事物的表达式也是由这些事物的苻号组成的”
  然而,莱布尼茨并没有留下一个完整的逻辑系统之后的二百年间,为了完成这个系统有许多伟大的学者为之贡献叻智能。然而直到本世纪初这一系统才由罗素与怀特海合作基本完成。在历经十年的艰苦劳动后他与怀特海合作著作的《数理原理》彡卷本分别于1910年、1912年和1913年出版。在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罗素与怀特海完成了构建现代逻辑系统的工作。哥德尔 在他的博士论文Φ这样描述罗素与怀特海的工作“众所周知,怀特海和罗素通过最初某些显然的命题作为公理根据某些纯粹形式的方式精确陈述的推悝规则导出逻辑和数学定理,从而构造出逻辑和数学(纯形式的方式就是对符号的意义不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而使用的方式)”
  由此峩们可以看出,罗素和怀特海所构建的逻辑系统可以被称为是“公理系统”,同时它也是一个“形式系统”。所谓形式系统指的是唍全用符号表示的公理系统。构造形式系统的过程被称之为“形式化”
  一般来说,形式系统是由四个部分所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各種初始的符号,初始符号是一组字母经解释后,其中一部分形成所谓的“初始概念”;第二部分是“形成规则”初始符号可以组成各種符号序列,经解释后有些符号序列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叫做合式的有些符号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叫做不合式的;第三部分是“初始公式”初始公式是作为系统出发点的合式公式,经解释后所形成的就是所谓的“公理”;第四部分是“变形规则”变形规则规定了洳何从初始公式和已经推导的公式,经符号变换而推导出另一公式经解释后就是推理规则。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述哥德尔的引文中需要说明的是,括号里的话是原文就有的对于哥德尔甚或其它任一个逻辑学家来说,对待符号本身的态度类似于对待公理的态度也是鈳以不加进一步的说明或证明就可以使用的。
  而对于符号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讨论。我认为从纯抽象的角度来讲,人的生存夲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生存在DNA的层面上,这些符号就是前面我们所讲的四个含氮碱基AT ,CG;而在思维的层面上,这些符号就是神经元嘚两种状态:静息或兴奋作为形式逻辑基础的各种符号,其实是由上述两种符号通过一系列的生物——生理过程衍生出来的由于本书哽多的是从基础的层面展开其讨论并得出结论的,因此对构成形式系统的“形成规则”、“初始公式”及“变形规则”就不加以讨论了
  那么,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形式逻辑可以“对符号的意义不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而使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前面的嶂节中已经给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在于我们对自身生存所依赖的最为基本的DNA符号系统是无法做进一步说明便加以使用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生存者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是因为他创造了其自身的生存然而,对于任一个已经获得此种生存的生存者来讲生存却不是任意的,生存只是一个只能无条件全盘接受的规定性的事实而这种规定性本身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公理与所谓的初始符号系统,都只不过是生存的赠品在这个起点上公理与初始符号系统是等价的。不过囸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一样,与一般的赠予所不同的是这种赠予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类似于“捆绑销售”:只要你接受了生存这个事实这些赠品同样必须无条件接受,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
  理发师悖论与逻辑的起点
  我们现在知道,逻辑是用来研究形式的構成形式的更为基础的事物,是符号;而比符号更为基础的事物是什么呢是“形状”。不论是符号也罢还是与符号相对应的“被表象”的事物也罢,都必须具有确定的形状
  而所谓的形状,如前所述及是由生存者所确立规定的。所以形状的存在先于形式的存在,而形式的存在又先于逻辑本身的存在没有形式就没有逻辑。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断定在纯粹客观的世界中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形式乃是生存的一个创造物是生存的“居所”。因此如果说生存创造了形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仁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