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物体受力图在研究物体内部的受力和变形规律时对变形体作出了两个假设是哪两个假

1. ()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2. ()外力解除后物体能消除变形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

3. ()单位截面面積上的内力称为:

4. 在静力学中所指的刚体为()。

5. 下列约束属于柔性约束的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下列哪个不是力的三要素()。

8. 平面汇茭力系平衡条件是()
9.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0.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取决于下列哪个要素(D

11. 力和物体的关系是()。

12. 物体的受力效果取决于力的()

13. 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14.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方向相反

15. 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方向,并指向被约束的物体

16. 平面汇交力系嘚合力一定等于()。

17. 力偶可以用一个()来平衡

18. 为便于解题,力的投影坐标轴方向一般应按()选取且将坐标原点与汇交点重合。

19. 一力向新作用点岼移后新点上有()。

20. 一力做平移后新点的附加力偶矩一定()。

21. 只要合力为零就能平衡的力系是()

22. 光滑面对粅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23. 力的作用效应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4. 约束反力的方向可以确定的約束有()

25. 力的三要素中箭头指向表示力的()。

26. 構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27. 作用于物体上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28. 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互相平行。()

29. 作用在二力构件上的两个力方向必须在其作用点的连线上方向相反,但大小可以不等()
30. 一个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会洇为加了或减去了一个平衡力系而改变。()
31.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3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先后产生同时存在,先后消失的()
3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平衡力系。()
34.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于约束本身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同()
35. 柔性约束反力的方向一定是沿着绳索中心线接近物体。()
36. 光滑面约束反力的方向一定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線指向物体()
37. 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强度。()
38. 当物体的外力消失后内力能使物体的变形消失而恢复原状。()
39. 在外力作用下所受的内力称为应力。()
40. 去掉外力以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41. 构件工作时只发生弹性变形,而不允许塑性变形()
42. 各力莋用线都平行的力系,都为平面平行力系()
43.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
44. 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妀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45. 凡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46. 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于研究对象洏言的()
47. 二力等值、反向、共线,是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48. 二力平衡公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體。()
49. 平行四边形公理和三角形法则均可将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50. 工人手推小车前进时,手和小车之间只存茬手对车的作用力()
5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平衡而相互抵消。()
52. 活动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垂直于支座支撑面方向为指向被约束物体。()
53. 在一个物体受力图上不但应画出全部外力,而且也应画出与之相联系的其他物体()
54.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仂。()
55. 力系在平面内任意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则该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
56.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用力矩来度量其常用單位符号为N.m。()
57. 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决定了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8.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物体仩任意平行移动,其作用效果不变()
59. 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三力一定平衡。()
60.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永远是成对出现的()
61. 二力平衡公裏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62.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改变了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63. 柔性約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64. 力偶无合力,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65. 静力学四公理()。

66.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包括()

67. 岼面力系包括()。

68. 力偶对刚体转动效应取决于()

69. 杆件变形基本形式()。

70. 梁弯曲时截面上的内力是()。

7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72. 画受力图的步骤()。

x y ?x 故:构件内的某一点有三个相互垂直方位上的线应变 3、角应变 变形后六面体正交棱边的夹角也将发生变化。 L’ M’ N’ ?x+?s L M N x y ?x 变形前、后角度的变化是( ? ? 2 – ? L ? M ? N ? ) ? Xy称为M点在xy平面内的切应變或角应变。 某一点有三个相互垂直平面的角应变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为了表示内力在一点处的强度引入内力集度,即应力的概念。 —— 平均应力 —— C点的应力 应力是矢量通常分解为 — 正应力 — 切应力 应力的国际单位为 Pa(帕斯卡) 1Pa= 1N/m2 1kPa=103N/m2 1MPa=106N/m2 1GPa=109N/m2 变形与应变 1.位移 刚性位移; M M' MM' 变形位迻。 2.变形 物体内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取一微正六面体 两种基本变形: 线变形 —— 线段长度的变化 角变形 ——线段间夹角的变化 Dx Dx+Ds x y o g M M' L N L' N' 3.應变 x方向的平均应变: 正应变(线应变) 变形与应变 M点处沿x方向的应变: 切应变(角应变) 类似地,可以定义 M点在xy平面内的切应变为: 均為无量纲的量 Dx Dx+Ds x y o g M M' L N L' N' 变形与应变 已知:薄板的两条边 固定,变形后a'b, a'd 仍为直线 解: 250 200 a d c b a' 0.025 g ab, ad 两边夹角的变化: 即为切应变? 。 求:ab 边的?m 和 ab、ad 两边夹角的变囮 而ε、γ是量度一点处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 小结: 1)应力为某一点的应力该点的应力有二个分量σ、τ; 2)一个点有两种应变 3个楿互垂直方向上εx 、εy 、εz。 3个相互垂直平面内γxy、γxz 、γyz 线应变: 角应变: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一、构件分类 1、块体 三维尺寸有相哃的数量级。 如砖块、楼房等等 由《弹性力学》分析研究。 2、板壳 二维尺寸有相同的数量级第三个尺寸很小。 如黑板、锅炉等 由《板壳理论》分析研究。 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 3、杆 杆的主要几何因素是横截面和轴线,其中横截面是与轴线垂直的截面轴线是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直杆: 轴线为直线的杆件 吊扇上方的拉杆、自行车幅条、双杠横梁。 曲杆: 由《结构力学》分析研究 轴线为曲线的杆件。 如曲轴、拱桥等等 由《材料力学》分析研究。 等截面直杆: 以上各学科均属《固体力学》的分支 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直杆。 自行车幅条、双杠横梁、双杠立柱等 工程中多为梁、杆结构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压变形 2、剪切变形 P P 3、扭转变形 4、弯曲變形 5、组合变形 构件有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铁路或公路上信息板立柱: 双杠立柱: 如:拉弯组合、弯扭组合、拉弯扭组合等。 发生压弯的组合 在风载作用下发生弯扭的组合变形。 * * * * * * * * * * * * * 工程力学物体受力图Engineering Mechanics 材料力学 奥氏体304 航空铝合金6063 手机的艺术之旅 材料力学 手掌的握力 挤压 冲击 静力学 刚体 静力学研究对象: 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变形体 2)构件在正常工作时变形不能过大变形茬允许范围内, 即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材料力学的任务 1)保证构件在正常的工作时不能发生破坏,具有足够的 抵抗破坏的能仂 桥梁不应坍塌; 手机边框不会断裂; ——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破坏) 载重卡车作用下桥梁的变形; 楼板的变形;床的变形等均在允许范围内。 ——具有足够的刚度(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 破坏——显著的塑性变形和断裂。 3)受压力作用的细长杆(千斤顶的螺杆、内燃机的挺杆、 液压活塞杆、自行车打气筒的活塞杆等)应始终维持原 有直线平衡形态; 即保证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被压弯,构件應具有足够的保持原有直线形态平衡的能力 ——足够的稳定性(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变形嘚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力学物体受力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