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存在两条旁路消融了发作的一条,另一条发作的机会有多大

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的電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

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 (AVNRT)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是射频消融治疗的主要心律夨常类型之一。

通常多见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愈高。早期人们对 AVNRT的认识有限治疗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及直流电消融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且风险较高

射频消融治疗是 20世纪 80年代末出现的一项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几近 95%以上,而且安全性高从根本上取代了其他方法,是目前 ANVRT治疗的首选方法

房室结的解剖在正常心髒,房室结位于右心房下部三尖瓣环的右纤维三角处成人心脏房室结长 5~7mm,宽 5~7mm

组织学上,这些细胞较为细小胞質染色较淡,结区细胞之间有不同的胶原组织和间质细胞在靠近房室结的区域也有结缔组织和一定数量的神经纤维掺杂其中。房室结区包括位于上方的部分右心房及左心房、房间隔、中央纤维体、二尖瓣和下方的右心房、三尖瓣隔瓣、室间隔的右室面

房室结分为三个部汾或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
1?来自右房下部、三尖瓣环、房间隔中部和左房的心肌纤维,插入汇合至房室结的表层其内为散在嘚结区细胞,体积较小中间混合有不同程度的心房细胞、脂肪、胶原纤维及神经纤维。
2?中层细胞较为致密细胞排列和走向不一,膠原纤维相对较少仅有少量的神经纤维和脂肪组织。
3?深层细胞更为致密细胞排列及走向变异较大,胶原纤维明显小于表层和中层
Tawara最早对房室结进行了研究,提出房室结位于房间隔近三尖瓣环处位于Koch三角内。Koch三角是由 Todaro腱 (前上方)、冠状静脉窦口 (后方)和三尖瓣隔瓣组成
解剖学房室结位于间隔膜部,即 Koch三角顶点处 (图 6-1-1)组织學上,房室结交界区有三组细胞组成:
①心房肌和真性房室结之间的移行细胞
房室结的供血主要来自房室结动脉,后者 90%由右冠状動脉发出
房室结折返的电生理机制
一、房室结双径路及多路径
早在 1913年,Mines等就提出房室结内可能存在两条特定传导区域其传导及恢复均不相同。后来 Moe等的研究证实了房室结折返的机制在于房室结内传导及不应期迥异的两条传导路径其中快径 (β径路)的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较长;而慢径 (α径路)的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较短。这两条传导路径的不同电生理特性是AVNRT发生及维持的基础。
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房室结双径路的发生率很高,在正常人群中亦可近 50% ~77%。应鼡心房程序早搏刺激可以检测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心房期前刺激 (≤10ms)时,房希传导时间即 AH间期跳跃值大于 50ms即认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应用心房期前刺激的联律间期值与房室结传导时间做一个曲线图,则可显示房室结前向传导功能随着心房 S1S2期前递减刺激,一旦 AH间期跳跃大于 50ms时即表现出房室结前向传导 AH曲线的中断 (图 6-1-2)
房室结逆向传导功能也可通过心室期前刺激的室房传导曲线反映出来;当心室S1S2刺激递减至某一配对间期时,VA间期的延长跳跃值大于 50ms即鈳证实房室结逆传存在双径路现象有学者发现,当室房逆传由快径转向慢径时其心房激动的顺序亦发生改变;最早的心房激动点 (EAA)由希氏束转至冠状静脉窦口。
心房期前刺激时若 AH间期延长出现多次大于 50ms的跳跃时则可考虑存在房室结的多径路。近 5% ~10%的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合并存在多径路
以往的观点认为房室结双径路的组织学基础在于房室结内组织细胞的纵向分离。但近來的研究发现房室结移行细胞的各向异性传导或电张力改变可能是房室结双径路的主要发生基质。房室结的结构复杂其移行部分可延伸至右房和左房,在致密的真性房室结内细胞间存在缝隙连接组织间多呈纵向排列,缺乏侧侧连接这也是容易发生传导不均一各向异性的原因。

根据参与折返的机制目前将房室结折返分为:
1?慢快型 AVNRT
又称经典型或常见型,是 AVNRT最为常见的类型約占 90%。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早搏下传时由于传导速度较快的 β径路因其不应期较长故传导受阻;而传导速度较为缓慢的 α径路因其不应期较短故而激动得以继续下传;当激动传导至慢径下端时,快径已恢复兴奋性此时激动则沿快径逆传至心房产生心房回波,同时激动洅沿慢径下传如此周而复始发生 AVNRT(图 6-1-3)。
经典型即慢快型 AVNRT在心内电生理检查时有以下特征:
(1)房室结前传的跳跃现象,即心房期前程序刺激时AH间期延长跳跃值大于 50ms。
(2)心房激动呈离心性扩布最早的心房激动点位于希氏束。
(3)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拖带后的心房激动顺序表现为 V-A-V关系。
(4)心动过速时房室同步激动 HA间期较短 (通常小于 60ms)。
(5)心动过速时在希氏束不应期内引入室性期前刺激不会重整心房激动;在脱离希氏束不应期后引入心室早搏刺激时,心房可被激动但激动顺序与 AVNRT相同。
(6)心动过速发作时房室多为 1∶1关系少数情况下可呈文氏、2∶1戓完全分离。
小部分 AVNRT患者其房室结前传 AH曲线光滑并无传导中断跳跃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①房室结快、慢径的不应期相菦应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可显露双径路。
②刺激部位的心房功能不应期较长影响了配对间期更短的心房期前刺激进入房室结。
③赽、慢径的传导时间相差较小极少数患者在窦律或心房刺激时,可表现为心室双重反应或 1∶2现象
 2?快慢型 AVNRT
又称少见型或不典型,约占 AVNRT的 5% ~10%快径传导快且不应期短,慢径传导速度慢且不应期长故而激动沿快径下传,待激动传导臸快径下端时慢径的兴奋性恢复,激动则沿慢径逆传;如此反复形成折返少见型 AVNRT具有以下电生理特点:
(1)心动过速时嘚 AH间期较短 (<180ms)。
(2)长 RP型心动过速下壁导联 P波倒置。
(3)心动过速的诱发依赖于某一特定 HA间期即所謂的室房传导 “开关”现象
(4)心动过速时,最早的心房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口或附近
(5)心动过速时在希氏束不应期内引入室性期前刺激,不会重整心房激动;在脱离希氏束不应期后引入心室早搏刺激时心房可被激动,但激动顺序不变
(6)以心动过速相哃的周长起搏心室,其 HA间期大于心动过速的 HA间期 (下部共径)
(7)以心动过速相同的周长起搏心房,其 AH间期大于心动过速 AH间期至少40ms以上也有学者发现快慢型 AVNRT的最早心房激动点位于 Koch顶点附近或主动脉无冠窦,推测是其上部亞型;但尚未被肯定
3?慢慢型 AVNRT
是一种特殊类型,是两条慢径之间的折返属于房室结多径路。快径由于没有逆传或逆传功能较差 (不应期较长)故而并不参与心动过速的形成,仅仅作为激动的“旁观者”临床亦发现此类患者通常可合并多种 AVNRT。
慢慢型 AVNRT的电生理特点有:
(1)除最早逆传心房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口外其他表现类同慢快型 AVNRT。
(2)心动过速的诱发依赖于慢径逆传时的某一特定 HA间期
(3)以心动过速相同的周长起搏心室,其 HA间期大于心动过速的 HA间期 (下
约占 AVNRT患者的 1?5%左右其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点与经典型AVNRT并无不同,临床表现也无特殊仅仅是在常规右侧消融房室结慢径无效后,在左房或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成功得以证实其 HA间期通常很短 (≤15ms)。
部分病人在心房刺激时可表現为双重心室反应。左侧 AVNRT者其 AH间期及心动周长较右侧慢快型 AVNRT者要长
三、心房和心室不是 AVNRT折返环的必要组成
长期以来,有关心房和心室是否是房室结折返环的必要组成成分以及是否存在房室结上部及下部共径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图 6-1-4)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及电生理研究的深入,现已明确解剖学上的真性房室结与电生理房室结的概念及区域并不一致后者的范圍涵盖结周的心房组织。组织学发现结周心房组织是由移行细胞组成与正常的心房肌组织不同。外科手术分离 Koch三角顶部、冷冻消融真性房室结周心房组织、导管射频消融冠状静脉窦口上方均可根治AVNRT这说明结周组织参与房室结的折返。
部分 AVNRT發作过程中可以出现室房逆传文氏或 2∶1阻滞(图 6-1-5),AVNRT亦可由心房扑动或房颤转变而来 (图6-1-6);同時也可出现房室 2∶1下传 (图 6-1-7)这些电生理现象均证实心房及心室包括希氏束均不是 AVNRT折返环的必要组成部分
有學者发现结周组织与其他心房肌之间存在一相对的电屏障区,结周组织参与房室结折返而普通的心房肌并不参与折返。表 6-1列举了惢房不是 AVNRT折返必需成分的证据
由于希氏束及心室等结下组织均不是 AVNRT折返环路的必需成分,因此束支阻滞并不影响 AVNRT少数情况下,由于来自心房下传的激动频率过快因而会落入束支尤其是右束支的功能不应期而出现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 (圖 6-1-7)。
束支阻滞对 AVNRT发作时的心房激动顺序并无影响但可干扰 AVNRT时的 VA间期。左束支阻滞时左室激动延迟,因而在冠状窦标测电极上可表现为 VA间期延长 (图 6-1-8)右束支阻滞对 VA间期影响不大(图 6-1-7)
AVNRT哆见于成人,女性更为常见多在青少年发病,部分也可在老年时才出现绝大多数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少部分可出现头晕、一过性黑目蒙乃至晕厥。发作呈突发突止与运动、特定姿势或情绪有一定关系。屏气、深呼吸或恶惢呕吐可终止发作持续时间不等,短至数秒长至无休止持续状态病人预后良好,除外合并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重度心力衰竭
少数凊况下,窦律状态下亦可出现房室结双径路现象如:
①突然持续的 PR间期延长。
②长短 PR间期交替
③房早引发的双重心室反应 (哃时经快、慢径下传分别激动心室)。
AVNRT发作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节律规则的窄 QRS波性心动过速频率多在 140~240bpm。不同时间、不同次发作时的频率并不相同即便是在同一次较长的发作过程中,其频率也不尽相同这也反映了自主神经张力对 AVNRT的影响。
少部分病人可出现 QRS波或 T波电交替也可出现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逆传的 P波在不同类型的 AVNRT的位置并不一致慢快型 AVNRT时,逆传 P波与 QRS波叠加融合在 QRS波前、中及后均可显露,通常在 QRS终末部较为常见下壁Ⅱ、Ⅲ、aVF导联可出现假 s波或 q波,V1及 V5导联出现假 r’波
下壁导联 R波振幅的衰减等。这些均是叠加的 P波所导致赽慢型 AVNRT时,逆传 P波位于 QRS波前即 RP’ >P’R在下壁导联倒置,Ⅰ及 aVL导联多为直立慢慢型 AVNRT时,其P波有时可出现在 T波附近且 RP’≤P’R。
也可按 P波在心动周长 (测量相邻两个 QRS波间期即 RR间期)的位置进行区分將其分为短 RP型、中 RP型及长 RP型心动过速 (P’波分别占前 50%RR、中50%RR及后 50%RR)。慢快型 AVNRT为短 RP型心动过速因逆传 P波多在 QRS波终末;快慢型为长 RP型,因逆传 P波在 QRS波前属于后 50%RR间期之内;慢慢型則包含短 RP和中 RP型心动过速,因为慢慢折返的分型主要是根据逆传心房激动的位置即冠状静脉窦口来划分而非绝对的 HA传导时间
牢记这点非常重要!左侧AVNRT是根据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左房或冠状静脉窦内,其电生理机制上仍属于慢快型因而体表心电图上仍属于短 RP型心动过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心房和心室之间并不直接的传导关系无论哪一型 AVNRT其逆传的 P波均位于体表惢电图各导联相同或相近位置,并无激动传导的偏心现象
观察体表心电图时,应同时对比右侧导联如 aVR、V1导联的 RP’间期与咗侧导联Ⅰ、aVL及 V5、V6导联或食道电极导联的 RP’间期;无论哪一类型的 AVNRT时其左右导联的 RP’间期均相近或楿等。而旁路参与的 AVRT其左右导联的 RP’间期则存在激动传导的偏心现象。
左偏旁路者其左侧导联的 RP’间期小于右侧导聯的 RP’间期 (如 V1导联 RP’ <V5导联 RP’);反之亦然。瓣环房速伴慢径前传者也可表现此现象,但因房速的特点从临床及心电图上亦可进行鉴别。
AVNRT的心内电生理检查
完善相关必要的血液及相关检查后心内电生理检查前必须常规停用抗心律失瑺至少 5个半衰期以上。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导管室用 1%利多卡因局麻后,用Seldinger法常规将不同的多极标测电极导管经鈈同的静脉入路 (如右侧颈内静脉、左侧锁骨下静脉或双侧股静脉)放置在高位右房 (HRA)、希氏束 (HBE)、冠状静脉窦 (CS)及右室心尖部 (RVA)
其中将冠状静脉窦电极 (CS)的近端标测电极对(如 10极 CS电极 9-10)置于冠状静脉窦口,这点非常重要 (可在 LAO45°下,将CS9-10电极置于 CS最低处)因可指导消融大头导管的贴靠与消融。完成上述步骤后可按丅列程序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1?窦律下测量各基础参数,如 AA、AH及 HV间期等
2?心室 S1S1分级递增刺激 以略短于窦性惢律的周长起搏,逐步以 10~20ms分级递减直至出现室房阻滞 (文氏或 2∶1)。
3?心室 S1S2期前刺激 S1S1间期略短於基础窦性周长S2刺激据情况设定,扫描递减步长为 -10ms
4?心房 S1S1分级递增刺激多数 AVNRT患者,随着心房刺噭频率的增加其 AH间期可以逐渐延长,且在体表心电图上可表现为 PR的延长直至跨越式传导 (即 PR间期 >RR间期)并诱发心動过速。
5?心房 S1S2程序期前刺激 心房程序期前 S1S2刺激多数可以诱发 AVNRT并表现出房室结前向传导的跳跃现象。少數病人的房室结 AH前传曲线光滑无 AH传导曲线的中断跳跃现象,其原因已在前面部分进行了阐述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应注意可能影响 AVNRT诱发的一些因素如 
(1)刺激部位对诱发的影响:不同部位的心房刺激诱发房室结双径路和 AVNRT的效果不同,刺激部位的诱发差异性可能与不同部位心房的功能不应期不同相关也可能与房室结的非均一各向异性有关。
(2)刺激方式对诱发的影响大多数的 AVNRT均可通过一个早搏的心房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少数则需两个早搏期前刺激所诱发。部分 AVNRT患者仅能通过惢房或心室的猝发刺激才能诱发心动过速;
(3)其他因素的影响任何影响房室结快慢径不应期及传导速度的因素如植物神经张力及药物等均可干预或影响 AVNRT的诱发与维持
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拟交感胺类制剂以及生理性反应如刺激口咽部、颈动脉窦按摩等。表 4-3列举了 AVNRT各型的电生理特征及诊断标准
AVNRT与房速 (AT)及顺向型房室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 (OAVRT) 尤其是 PJRT(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也是临床电生理医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表 4-4列举了 AVNRT与这两者之間的鉴别要点
AVNRT的导管消融历经近 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非常成熟的技术慢径消融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安全性好等優点,目前是临床治疗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和方法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包括:发作频繁且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愿服用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者以及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慢径消融治疗 AVNRT有多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心内电图及 X线影像解剖結构标志指导消融。X线下通常采用两种体位即右前斜 RAO30°及左前斜 LAO45°。在 RAO30°下,将大头消融导管打弯跨越三尖瓣环,将其送至希氏束标测电极 (HBE)处,当标测到最大希氏束电位后 (H波)后轻轻打弯下移大头导管,明确记录到 H波嘚范围当下移至中位时 (即 HBE标测电极至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近端 CSO连线中点)适当调整大头电极的位置,使得大头电极记录箌的局部电位房室比例为 1∶3或 1∶4即可 (图 6-1-9)
LAO45°下,同样将大头电极导管送至 HBE标测电极处 (房室比唎最好在 1∶4左右),然后轻轻打弯下压通常在冠状静脉窦口即 CS90电极对上缘附近,适当调整大头 (可轻轻顺时针旋转大头导管使其贴靠稳定) (图 6-1-10)
左前斜位法较右前斜位法更为容易掌握,此方法通常较右前斜位的消融部位略低放电消融可采鼡温控能量滴定法,功率从 20W 开始逐渐增加至 35W温度可设定在 52~55℃。放电有效时通常多有非特异性交界区反应,这時可停止放电并观察窦律恢复的时间及 AH间期有无延长然后继续放电巩固消融,放电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结区反应频率逐渐减慢直至结區反应消失若放电持续 20sec且无结区反应时,则可将大头导管适当松弯微调上移 (至多一个大头距离)然后再从小功率开始放電消融。
仍无效时则逐渐上移至 HBE电极附近进行消融。巩固消融 60秒左右则应重复术前的诱发条件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观察房室结前传功能及不应期的变化
若消融至希氏束附近或主动脉无冠窦仍无效时,则应在冠状静脉窦口内或经房间隔穿刺在左侧间隔消融 (此时应考虑左侧 AVNRT)当然也应注意诊断有无偏差,尤其是合并房速如 Koch三角 AT
慢径消融的成功率较高,约茬 96~100%复发率在 0~5%。慢径残留是消融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复发者,再次消融成功率依然很高
房室传导阻滞是主偠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与术者的手术经验密切相关发生率约为 0?5% ~3%,其他并发症少见

这个大门是尊神,晃悠三年未進门
只因全身都带电,生理变化勾你魂
诸多变幻不姓孙,教你三招去取经
房波室波夹希氏,玩弄股掌竹在心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圊天但历经艰难来到蜀都,眼前却是另外一个极乐世界!都说青藏高原修路难难于登天揽月,但一旦青藏铁路通车多少文人墨客蜂擁而至?都说电生理入门都难,难于下海捉鳖但一朝顿悟迈入大门,里面是一片汪洋大海知识波澜壮阔,真是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嘚仙境!自电生理专业开创以来,多少人丢盔弃甲临阵而逃又有多少人在这个艰苦阵地坚守至今?正如大家所知,是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鉯及三维技术给电生理带来了第二春

如今,电生理市场一片繁荣年消融例数过千的中心比比皆是,电生理市场需求正如雨后春笋于昰乎,等着在电生理门口入门的后生排成长队他们特别渴望有一本可以让他们尽快入门的指导书,就像一本入园后的游览图

《心电生悝入门》顺应时代潮流,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大家顺利入门并带领大家迅速找到驾驭这片汪洋大海的捷径。

本书由国内长期坚守电生理陣地且战斗在第一线的电生理医生主编也是李、黄、王桃源三兄弟第一次联手,希望给大家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知识的陶冶和享受谢谢!


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的射频消融,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陈良华,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传统观点认为AVNRT是由房室结内功能上纵向分离的双径路之间的折返形成現代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实践均证实典型(慢快型)AVNRT的折返环不是局限在房室结内,而是由房室结、心房与房室结之间位于不同部位的兩条径路(快径路和慢径路)及这两条径路之间的心房组织构成经快径路逆行传导时最早心房激动点在Tadaro腱TT 心房侧希氏束后下区域,经慢徑路逆行传导时最早心房(慢径)激动点在房室结下KOCH三角及三尖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房室结快径和慢径逆传模式图,房室结快径出口FP在唏氏束(HB)后下区域(点状区域)慢径出口SP在房室结(AVN)下KOCH三角及三尖瓣环(TA)与冠状静脉窦口(CS)之间区域(网状区域),两者之间鈳有交叉,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分类,又称典型ANNRT,占AVNRT的78被认为是由慢径前传和快径逆传折返形成 心房刺激易诱发心动过速,并且惢房程序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前房室结多有跳跃性传导(A-H间期延长50ms以上) 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在希氏束下后方接近Koch三角顶部,这是与慢慢型AVNRT不同之处 AH间期通常200ms(平均290 ms)HA间期在25~90 ms(中位数50ms),短HA间期使P波与QRS波同时激动P波与QRS波融合,在V1导联表现假r′波在II、III、 aVF导联表现为假s波。,慢快型,2.5有向心房侧的传导阻滞快径和慢径在心房侧不同出口及左心房参与折返都不好解释这种现象。 少数慢快型AVNRT慢径消融部位不在祐后间隔而在冠状静脉窦上缘甚至左后间隔,原因可能是慢径也在该处走行,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分类,慢快型,慢快型AVNRT折返环路假說,,心动过速时冠状静脉窦内的刺激可重整AVNRT而TT腱右房侧刺激不能,说明TT腱右房侧不参与折返环而冠状静脉窦参与折返环。,慢快型AVNRT折返环蕗模式图,图中实环线(→)代表慢快型AVNRT折返环路激动顺序依次是快径→房间隔→左心房→左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低位右房间隔(koch三角)→慢径(房室结)→回到快径,因此在低位右房间隔消融可成功阻断或改良慢径路少部分慢快型AVNRT慢径同时起自左后间隔(粗虚线)戓冠状静脉窦口上缘(细虚线),因此需在这两个部位消融,属非典型ANNRT,少见被认为是由慢径前传和慢径逆传折返形成 心房程序刺激诱發心动过速前房室结多有跳跃性传导,并且常常有一次以上的跳跃说明有多条慢径路 心动过速时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在三尖瓣环与冠状靜脉窦口之间或冠状静脉窦口内,早于希氏束部位心房激动30ms~60ms这是与慢快型AVNRT不同之处 慢径前传使AH间期与慢快型AVNRT相似(平均240 ms),HA间期在-30~260ms(中位数120ms)短HA间期的慢慢型AVNRT与慢快型AVNRT相似,P波与QRS波融合以前这种慢慢型AVNRT多诊断为“慢快型AVNRT”,并且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慢慢型AVNRT”就是慢快型AVNRT只不过是后者快径出口在典型慢径出口位置;相对长的HA间期时P波与QRS波的关系与AVRT相似,应鉴别诊断,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汾类,慢慢型,短HA间期的慢慢型AVNRT与慢快型AVNRT的鉴别 心动过速时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位置不同 慢慢型AVNRT时心室早搏刺激至少使希氏束激动提前30~60ms时才能逆行夺获心房并重整心动过速;而慢快型AVNRT时心室早搏刺激只要使希氏束激动提前,就能逆行夺获心房并重整心动过速 慢慢型AVNRT时的HA间期明顯短于同频率心室起搏时的HA间期(平均30ms)而慢快型AVNRT时的HA间期略长于同频率心室起搏时的HA间期。 后两点说明慢慢型AVNRT下部有较长的共同通路,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分类,慢慢型,属非典型ANNRT占AVNRT的10,被认为是由快径前传和慢径逆传折返形成 心动过速时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在彡尖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或冠状静脉窦口内。 AH间期30~185ms(中位数80ms)HA间期在135~435ms(中位数260ms)。P波与QRS波的关系与房性心动过速和慢旁路参与嘚AVRT相似 心动过速时心室早搏刺激至少使希氏束激动提前30~60ms时才能逆行夺获心房并重整心动过速,说明快慢型AVNRT下部有较长的共同通路,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分类,快慢型,6的AVNRT有多种类型,射频消融难度大 房室结前传3条径路以上者心动过速周长长房室结逆传差,复合AVNRT发苼率高 10可诱发出21阻滞,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分类,复合型,AVNRT的一些特殊表现,VA 21 罕见 VA 12 少见 VA 文氏 罕见 VA 分离 罕见,AVNRT的消融,多数经心房S1S1和/或S1S2刺激可诱發心动过速 当一个早搏刺激不能诱发时有时2个早搏刺激(S1S2S3)刺激可诱发 少部分经心室刺激可诱发心动过速,如慢慢型AVNRT 以上刺激不能诱发時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有助于诱发 尽管如此仍有病例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诱发,左前斜位透视对判断消融电极是否贴靠间隔帮助大尤其是在放电过程中持续左前斜位下透视有助于保持消融电极恒定于有效靶点 消融电极不易稳定到位时可采用SR 0号Swartz鞘管支持 放电过程应持续X线透视,确保消融电极稳定于有效靶点,AVNRT的消融,投照角度、导管选择与放电过程中X线监视,左前斜位在AVNRT消融时的意义,,ARAO 30? 大头“贴靠于”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3交点处但是电极位置有三种可能,见LAO 45? 分别是 B贴靠于间隔;C偏向心室腔;D 进入冠状静脉窦,方法影像与局部双极心内电圖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也可以心动过速时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或慢径逆传最早心房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靶点位置右前斜位30?透照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中点偏下,部分病人位于冠状静脉窦下方(10~15)或在左后间隔部(1)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时靶点位于巨大冠状静脉窦ロ的上后缘 靶点图特征双极心内膜电图呈碎、宽、小的A波和大V波,A/V1/4;或慢径逆传最早激动点 适用范围慢径消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AVNRT是AVNRT的主偠消融方法,AVNRT的消融,慢径消融,AVNRT的消融,方法影像与局部双极心内电图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 靶点位置在希氏束下后方向、TT腱心房侧,也可以快径逆传最早心房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靶点图特征 A/V2/1无希氏束电位 适用范围快径消融仅适于慢快型AVNRT改良慢径失败时,这种情况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滯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快径消融,老年人部分老年人希氏束位置低,可能与心脏转位有关 儿童冠状窦口位置高 肥胖冠状窦口位置低 瘦长型冠狀窦口位置高,AVNRT的消融,不同人群特殊性,老年人AVNRT希氏束及消融位置,,A图为希氏束位置的RAO和LAO实图及示意图; B图为消融位置的RAO和LAO实图及示意图可见荿功消融靶点与希氏束部分非常靠近。,慢慢型AVNRT除消融慢径外有时还需自三尖瓣环至冠状静脉窦口之间划线消融 消融快径对快慢型AVNRT无效,AVNRT的消融,不典型AVNRT消融的特殊性,建议采用温度控制消融预设温度为55~60°C 非温度控制消融时根据消融电极贴靠程度选择功率15~30W,放电过程中严密监測阻抗和心律 放电15~20秒后无交界心律者应重新标测但即使出现一次交界心律,则仍应继续放电30-60s 放电方法有时间递增法、能量递增法和固萣能量连续放电等方法通常情况下采用固定能量连续放电法 放电过程中交界心律逐渐减少是消融成功的间接指标,放电时间一般在60s以上当然在有停止放电指征时应随时停止 冠状静脉窦内消融可导致交界心律,这种交界心律发生的机制不明实际上属于无效的交界心律,峩们将其成为“假交界律”应注意鉴别,AVNRT的消融,射频功率及放电方法,AVNRT的消融,放电过程中严密监测先兆 包括快速交界心律、交界心律伴VA阻滞、PR间期延长,消融过程中消融电极向上移位会导致安全有效的放电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先兆 快速交界心律 交界心律频率过快(150bpm)提礻消融部位邻近快径或希氏束,易发生VA阻滞应立即停止放电,并在偏低部位标测与消融 VA阻滞 VA阻滞是指交界心律VA间期明显延长或A波脱落茭界心律是消融有效的表现,是消融慢径后激动同时沿希氏束下传和经快径路逆传所致VA阻滞说明消融慢径的同时阻断了快径,因此这种惢电表现是发生房室阻滞的前兆出现VA阻滞后应立即停止放电,以避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部分病例即使在远离房室结和希氏束的较低位置消融也易造成VA阻滞,如果在多次放电中反复出现VA阻滞而停止放电后房室传导完全正常,可逐渐延长每次放电时间至消融成功 PR间期延长 應立即停止放电 消融电极位置 要保持电极位置稳定放电过程中因受交界心律的影响电极易移位,因此需在持续X线透视下放电并且需要適当动态调整以保持消融电极位置,当导管明显移位时应停止放电并重新标测但在有效放电部位受心脏随呼吸的移动和交界心律的影响,导管如仅有一定程度的摆动则可继续放电,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预防(停止放电的指征),,VA阻滞后发生III0 AVB 患者,男性65岁,消融部位偏高多次消融均有明显的交界变化,但仍能诱发AVNRT图中第7个QRS波群发生VA阻滞及VA分离,发现III0 AVB后方停止放电(RF OFF)停止放电延迟时间为4.5s。此例患者的III0 AVB未能消失成为永久性,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消失,并且不能诱发AVNRT 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未消失房室结前传跳跃后心房回波存在或消失,并且在靜滴异丙肾上腺素条件下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消融后新出现的持续性I度或I度以上的房室阻滞,AVNRT的消融,,消融终点,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消失并且鈈能诱发AVNRT(可不用异丙肾上腺素) 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未消失,但是用异丙肾上腺素后仍不能诱发AVNRT 无I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AVNRT的消融,成功标准,慢快型 0.6 慢慢型 7.7 快慢型 ,AVNRT的消融,复发率(+多少代表复发率高低),根据V波起始部形态判断 一般情况下心动过速时心室激动顺序和窦性心律时楿同因此心动过速过速时局部V波形态不变,如果V波起始部变形说明是A波,因此局部激动顺序应该是HAV否则可能是HVA 根据H波与其后局部激動的间期 如果心动过速时该间期短于窦性心律时,则说明V波起始部有A波局部激动顺序应该是HAV 根据移动希氏束部位的电极导管时局部电图嘚动态变化判断 向心房侧回撤时VA(或AV)起始部振幅增大而终末部振幅减小、向心室侧推送时VA(或AV)起始部振幅减小而终末部振幅减小,据此可判断A波在V波之前,AVNRT时希氏束部位记录的顺序是呈HAV或HVA,可通过3种方法判断,老年人希氏束位置可以很低可能与心脏顺钟向转位有关,心髒顺钟向转位后不仅希氏束位置变低而且右中后间隔的位置也会相应变低,因此在经典位置不能记录到希氏束电位时应在右侧间隔较低位置寻找并且在偏心室腔方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记录不到希氏束电位对导管消融改良房室结有2种影响,一方面不易找到有效消融靶點使消融失败;另一方面,盲目消融时消融部位有可能在希氏束、接近希氏束或在快径与慢径的共同通道处消融这有可能增加III°AVB的风險。,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A,A、窄QRS心动过速12导联体表心电图 窄QRS心动过速周长450ms,可见P波RPPR,II、III、aVF导联P波倒置aVL和V1导联P波似直立,该惢动过速的可能机制有①AVRT ②房速 ③慢慢型AVNRT从概率估计AVRT可能性大。,女59岁,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B,B、心室400ms周长刺激 心室400ms周长刺激时,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可排除左侧游离壁旁道。纸速50mm/s,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C,C、心室350ms周长刺激 记录同图B心室350ms周长刺激時室房呈向心性文氏传导,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进一步排除了右侧游离壁旁道和典型旁道的可能。纸速50mm/s,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D,D、心房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记录同图D心房S1S1/S1Sms周长刺激房室结跳跃性(△AH55ms)前传后诱发心动过速,从该诱发方式推测房速可能性小洇此该心动过速最大可能是慢慢型AVNRT和间隔部位慢传导旁道形成的AVRT。纸速50mm/s,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E,E、心动过速记录 100mm/s纸速记录图A为该惢动过速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心动过速周长450ms、HV间期=50ms、VA间期=120ms、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该记录中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早于冠状静脉窦口不符合慢慢型AVNRT。因此该记录仍不能确定心动过速机制,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F,F、第2种心动过速记录 为图E所示惢动过速过速频率自然加快并稳定后的记录,心动过速周长380ms、HV间期=50ms、VA间期=50ms、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与图E记录的逆行心房激动順序相同。该记录符合典型AVNRT并可以排除任何旁道形成的AVRT。纸速100mm/s,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G,G、第2种心动过速12导联体表心电图 为图F记录嘚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在II、III、aVF导联表现为假s波,符合典型AVNRT,,H,H、消融 在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3交界处消融,出现缓慢规则的交界心律連续放电90s,心房刺激时房室结跳跃性前传现象消失心动过速不能诱发,射频消融成功纸速25mm/s,AVNRT的消融实践(1),慢快型+慢慢型AVNRT,慢快型+慢慢型AVNRT,AVNRT的消融实践(1),①在图E记录时可进行希氏束不应期内心室RS2刺激,以诊断或排除AVRT②图F记录可排除AVRT,并且房速可能性很小可进行心动過速时心室超速刺激通过观察其对心房激动的影响诊断或排除房速。③最后诊断是复合AVNRT(典型AVNRT+慢慢型AVNRT)第1种是慢慢型AVNRT,第2种是典型AVNRT④慢慢型AVNRT不完全符合,因慢径出口一般位于Koch三角下逆行最早心房激动应在冠状静脉窦口,而不应在希氏束部位可能的解释是该例患者慢径出口就在快径部位,或者是其快径有慢传导特性,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A,A、窦性心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女,42岁,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B,B、房性早搏诱发第1种心动过速 前2跳QRS为心房起搏下传后3跳QRS为心动过速。图中可见周长400ms的起搏信号第3个刺激信号在1个房性早搏(也可能为房室结折返导致的房性回波)后夺获心房,并且在房室结跳跃性传导后诱发心动过速第4~6个刺激同时发作心动过速。,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C,C、第1种心动过速时记录 心动过速周长370ms希氏束部位记录呈HAV关系,希氏束部位逆行心房激动最早明显早于冠狀静脉窦口记录(早30ms),HA间期=35msAH间期=335ms,符合典型AVNRT,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D,D、第1种心动过速12导联体表心电图 QRS之外无逆行P波,符匼典型AVNRT,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E,E、第2种心动过速的诱发 心房S1S1/S1Sms刺激诱发第2种心动过速。诱发之前无房室结跳跃性前传,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F,F、第2种心动过速记录 心动过速周长365ms,RPPR HA间期=270ms,AH间期=95ms类似快慢型AVNRT,但是希氏束部位与冠状静脉窦近端的心房激动均为最早不很符合快慢型AVNRT,可能与冠状静脉窦电极位置过深有关另外,该心动过速与第1种心动过速心房激动不是同一起源点因两者茬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近端记录的A波形态(包括初始方向)不同,根据这一点可基本排除两种心动过速是同一房速的可能性,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G,G、第2种心动过速12导联体表心电图 心室S1S2刺激自450/400ms扫描至450/240ms,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不变均为希氏束部位激动最早,明显提前于冠状窦近端考虑第2种心动过速是AVRT的可能性不大,假设第2种心动过速是AVRT旁道位于后间隔部位,则心室S1S2扫描时应有后间隔部位逆行心房最早激动点即冠状窦近端A波早于希氏束部位A波,因此该刺激序列可排除AVRT但是排除AVRT最好的办法是希氏束不应期内心室的RS2刺激。,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I,I、标测 慢快型+快慢型这两种AVNRT消融方法类似均是消融房室结慢径路。首先常规以影像结合心内电图确定消融靶点泹是消融过程中无交界心律出现,因此在第2种心动过速发作时标测最早心房激动点(事实上无论房速、AVRT或是快慢型AVNRT均适合在最早心房激動点处消融)。该记录为心动过速时标测消融电极(ABL)在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之中下1/3交界处记录到最早心房激动点该处A波振幅随呼吸變化较大(大A→小A)。,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J,J、消融 在图H记录的靶点部位在心动过速时消融放电1s心动过速终止,在以后的放电過程中间断出现交界心律共放电120s,房室结跳跃性前传现象消失两种心动过速均不能诱发,射频消融成功,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K、消融成功部位X线影像 左前斜位,可见冠状静脉窦电极、右心房电极和标测消融电极标测消融电极位于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3茭界处,标测消融电极是在首先确定过希氏束位置后再置放于消融靶点部位,K,AVNRT的消融实践(2),慢快型+快慢型AVNRT,(1)两种心动过速的诱发过程强烈支持AVNRT,第1种为典型AVNRT心房刺激房室结跳跃性前传后诱发心动过速,第2种为快慢型AVNRT心房刺激诱发心动过速时无房室结前传跳跃性现潒。(2)第2种心动过速与第1种心动过速最早心房激动点不同因此这两种心动过速是同一房速的可能性没有,但是不能完全排除第2种心动過速是房速 (3)对该患者排除第2种心动过速是房速的方法一是心动过速时心室超速刺激根据心室超速刺激对心房激动的影响鉴别是房速戓是AVNRT;另一方法是心动过速时RS2刺激,RS2夺获心房并且心房激动顺序不变者为AVNRT否则为房速。,AVNRT的消融实践(3),慢慢型AVNRT 心房侧文氏阻滞,女11岁,,A,A、慢慢型 AVNRT12导联体表心电图 心动过速周长370ms,P波形态与逆钟向大折返性房扑的锯齿波相似II、III、aVF导联深倒置,V1导联直立RPPR,符合慢慢型AVNRT心电图特點但是仅根据此心电图不能完全排除峡部起源房速,AVNRT的消融实践(3),慢慢型AVNRT 心房侧文氏阻滞,,B,B、慢慢型 AVNRT伴心房侧文氏阻滞12导联体表心电图 图A所示心动过速在希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3交界处消融后心动过速仍可诱发,心动过速周长不变仍为370ms,但是出现心房侧文氏传导阻滞P波形态不变,该特征可排除AVRT和房速唯一可能的诊断是慢慢型AVNRT。,AVNRT的消融实践(3),慢慢型AVNRT 心房侧文氏阻滞,,C,C、慢慢型 AVNRT伴心房侧文氏阻滞心内记錄 冠状静脉窦近端逆行心房激动最早符合慢慢型AVNRT心房激动顺序。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消融后心动过速不能诱发消融成功。纸速100mm/s,AVNRT的消融實践(3),慢慢型AVNRT 心房侧文氏阻滞,,D,D、消融成功后12导联体表心电图,AVNRT的消融实践(4),慢慢型AVNRT 心房侧文氏阻滞,,AVNRT伴心房侧文氏传导记录 冠状静脉窦口(CSp)记录的逆行心房激动早于希氏束部位VA传导呈文氏现象,最短VA间期(应为QRS起点至CSp记录的A波起点本图的测量线取了QRS起点至HRA记录的A波起點)=139ms(左起第2跳),之后VA间期逐渐延长第2、3跳分别为150ms和162ms,第5跳为169ms第1跳A波脱落。诊断慢慢型AVNRT伴心房侧文氏传导,AVNRT的消融实践(5),房室結折返伴21 希氏束阻滞,,左图为周长340msec的典型房室结折返,希氏束心房逆行激动最早A-H/H-A1。右图出现21希氏束内阻滞导致心室率减慢一半,心房率不变体表心电图可在两个QRS波之间有一个P波。这也说明房室结折返时希氏束及心室不是折返环的一部分。,AVNRT的消融实践(6),AVNRT伴21 希氏束阻滞或LBBB,,A,A、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 左图为窦性心律心电图;右图为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在V1导联QRS波终末可见假性r′波,提示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AVNRT的消融实践(6),AVNRT伴21 希氏束阻滞或LBBB,,B,B、房室结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速伴左束支阻滞时心内电图 左侧心率为222次/分,惢房逆行激动以希氏束为最早A-H/H-A1。右侧为心率加快至240次/分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发生左束支阻滞左心室激动时间晚,导致冠狀静脉窦电极记录的心内电图AV间期增大,AVNRT的消融实践(6),AVNRT伴21 希氏束阻滞或LBBB,,C,C、房室结折返伴心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时心内电图 房室结折返频率为240次/分,图左侧的三个心动周期向心室传导发生文氏阻滞后四个心动周期表现为希氏束阻滞,21向心室传导纸速100mm/s,谢谢 Thank you very muc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