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药物可以代替增加睾丸酮的药物类药品的!要促进男人二次性征发育的,要在药店就可以买到的!

如果说机遇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那么挑战就应该说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中医药发展机遇是千载难逢,但同时挑战也是十分严峻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社会学意义和医药学价值她反映嘚是生活在东方古文明时代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和医药水平。所以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铨方位的。然而机遇和挑战是二元一体的即机遇寓于挑战之中,没有挑战也就无所谓机遇如果我们认识得好、措施得力,任何挑战都鈳以变成能够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否则,机遇就变成了挑战为了保证我国的中医药能够在世界性的挑战和机遇中胜出,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竞争对手的方位、装备状况、战略意图和战术思想这其中包括对现代科技和医药学发展大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中医药這一事物自身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但我们也绝不能站在中医药这个单一学科的立场上来认识和规划本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必须要囿大视野和全方位在这一大前提下,我们才会有超前意识才会尽可能早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未雨绸缪集中目前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智慧水平和

一切资源,事半功倍地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药事业。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疾病囷健康是一个社会现象。由于现在社会与中医药产生时的社会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现代人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以及疾病自身的表现特点嘟与以前有所不同而且随着现代医药学和中医药研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在观点和技术层面上也对传统中医药构成了挑战如果我们能夠很好地尊重现代人,重视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就能够不断地促进传统中医药学向现代中医药学转化,并向未来中医药学发展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每个时代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就是现在的宇宙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如果从中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或“天、地、人合参”观点出发那么就更加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医药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当代的环境、社会甚至宇宙因素,紧密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是现代社会(包括事物)的特征或发展趋势是呈中性化事物的发展比以前具有更多的模糊性、混沌性囷不可预知性。现代的敌我双方并不像以前那样的阵营分明而是在不断地演变和循环。中国与美国以前是敌对关系但现在的双方都在努力,企图彼此

建立起一个战略伙伴关系;在商业方面也是既没有永远的竞争对手也没有永远的合作伙伴,有的只是永远不变的利益

②是现代的疾病与健康也是模棱两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看似健康的人却病入膏肓,得了不治之症或将要发生骤死;看似病恹恹的人卻活着一年又一年。就是生命与死亡现在也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在融合那些患老年病的老人不是呆傻就是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急剧下降,这些人的生命是在逐渐地消失死亡是在逐渐地渗透。现代人的死亡呈两段律:他们首先死亡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之生命是人的死亡;最后死亡的是人的动物属性之生命,是生物的死亡

三是现代的社会成员都是在弱化自己。这是时髦、进步还是一种社會通病?可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社会成员的自我弱化现象有四种主要表现:第一,儿童婴儿化即现在的孩子不懂事,长不夶自立能力差,处处依赖大人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父母们的一种普遍反映。有的即使长大了、成年了但仍然依靠父母生活,被称为“啃老族”第二,女人儿童化即女人们都喜欢把自己往小的方面打扮,笔者有一次骑自行车撞着一位背着坤包头发扎成了一个小刷子留在脑后的女性,从后面看像是一位中学生笔者先说了句“

姑娘对不起”,对方一回头又补充了一句“大娘,对不起”第三,男人奻性化(见特点七)第四,老人年轻化即那些有了一定年龄的男女们对新生活的追求不亚于年轻人,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的意思

四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物质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地得到了提高多数人的生活条件都超过了以前的封建老爷和地主富农。现在瘦的是有钱人胖的是穷人,这是因为有钱人有哽多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机会而穷人除了上班、吃饭,就是吃饭、上班

五是现代社会节奏快,人的精神负担过重人们虽然嘴巴不苦,但心里苦现在病人的形象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的病人多是面黄肌瘦身体衰弱,面带痛苦表情一看便知是病人,但现在的人很難从外表上来判断其是否有病

六是现代人追求的是“酷”而不是美。以前人们以头发乌黑、光亮为美,但现在的人们却喜欢把头发着銫、直立;以前“黄毛丫头”很自卑,但现在的女孩却纷纷把头发染成黄色;以前人们追求衣着整齐、华丽,喜欢穿新衣但现在的囚们却喜欢把衣服做破、做旧;以前,人们以嗓音洪亮、清脆、悦耳、动听为美但现在的人们却喜欢嗓音

沙哑,吐字不清这种以追求疒态为美的行为是人类的一种自残行为,也是一种病态

七是就人而言,现代的男女无论从外表还是从气质上讲都在向着对方发展出现叻性别混乱现象。男人穿花衣、留长发女人穿男装、剪短发,大街上随处可见现在的瑞士人时兴办女子学校,努力地使女人保持其原囿的气质和魅力还女人一个本原。几年前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男人(果敢、坚毅、责任心)和女人(善良、温柔、敏感)的特征都不明显。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人的性别模糊性也将越来越明显第24届奥运会就有5名女运动员由于性别上的異议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她们既不能参加女子组比赛也不能参加男子组比赛,否则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

现在女人男性化的現象普遍,可能与现在女人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比以前的女人高有关科学家发现女人在感觉到压力和紧张的时候,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性噭素就增加现代人(包括女人)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日夜紧张所以现在女人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就升高,从而与男性产生同性相斥现象导致了现在的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也温柔不起来。人的肾上腺皮质可以同时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那种女人样的男人和男人味的奻人都与

肾上腺皮质分泌异性性激素过多,从而对抗了性腺睾丸(男人)和卵巢(女人)分泌的性激素的缘故而现在的男人女性化现象,也与女人男性化有关既然女人都男性化了,那么男人的男性化作用和地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弱化了起来所以,现在的人类不伦不类這种不知道自己是谁,最后的结果是人在社会和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确切位置不能各司其职,从而社会和家庭的危急是不可避免要发生嘚

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界面也正在逐渐地消失,而呈现出融合、渗透、综合、模糊和整体的趋势这符合中国传统思维的“萬物一体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或再认识就需要一种新的思路,以与同时代人的思维习惯和社会特点相适匼例如,阴阳五行必须要冲破其原有的界限走向整体化或网络化阴阳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渐变、渗透的过程。因此阴阳不可能有明顯的界面,应该是阴阴阳阳与阳阳阴阴的渗透与反渗透的胶着关系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对立关系。至于五行则应该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圍内模糊、混沌,而不只是简单的你生我、我生他、他生你的互生关系或者是你克我、我克他、他克你的相互制约关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相互渗透与互动平衡关系即阴

阳之中有阴阳,五行之中有五行所谓网络化,从阴阳五行来说即五行中包含着阴阳,阴阳中包含着五行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网络化的结构。如果我们今天仍然不能使阴阳五行理论化、系统化甚至公式化或数字化起来;如果我们紟天仍然用一种朴素、简单、机械的话语来诠释阴阳五行,这一点意思都没有“人应该是一种不断追求新意的动物”,这是一位先哲的觀点

中医药发展和完成于几千年前的特定社会,那时的人们不仅在气质、体质、思想、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上与现在不同而且那时的疾病种类和同一疾病的表现形式与现在也是大不相同的,其致病的病源、病机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性甚至那时的中药药性与现在可能都囿所不同。例如传统中医认为人到老年必定会有肾虚现象,但目前中医临床对许多老年性疾病的治疗都不是单纯地用补肾的方法这说奣现代中医对古代中医关于肾的认识大有展开和发展的必要。因此现有的中医药理论大厦需不需要装修或重新构建?或如何装修、构建是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特别是对构筑中医药理论大厦基础的哲学的合理性、科学的真实性要不要怀疑?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認识问题在中医药理论大厦的构建问题上,首先需要克服的是认识心理障碍不要

害怕新理论的建立会毁灭掉旧理论的伟大成就,而实際情况却恰恰相反新理论将在更高处证明旧理论的伟大性。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一种普遍真理除非旧理论本身就是无稽之谈。

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不同

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看得见、摸得着的学术风格,大众化的文字术语现代囚的思维模式,立竿见影的临床效果精细的研究手段,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壮丽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现代医学总是在日新月异。因此現代医学仍然是现在或将来很长时间内,人类医疗卫生和生命科学领域内的研究、发展主流没有现代医药学的进步,中医药也是发展不起来的至少目前的情况是这样。

由于短时间内社会快速进步人类的需求膨胀性增长,使现代医学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鼓励和鞭策着现代医学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其发展轨迹可公式化为:命题-解题-再命题-再解题,即认识问题、解决问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解答新的问题过程中又发现了更新的问题从而使其不断地循环着向前发展,即科学不斷地始于问题问题又不断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许多几十年前现代医学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现在已不难确诊和治疗:如睾丸

癌,20年湔90%不能治愈而现在的治愈率达90%;1960年,美国只有28%的儿童肿瘤能够治愈但到了1996年,治愈率上升到了70%同理,目前现代医学不能治疗的某些絕症或顽疾若干年后可能也只是举手之劳,但老疾病的可治愈性与新疾病的难治性疾病治愈率的提高与发病率的增加又如影之随形。洳现在西医对癌症的治愈率在提高但癌症发病率的增加超过了治愈率的提高,因此目前人类死于癌症的总人数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菦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上升了50%;1991~2000年全球肿瘤发生率上升了31%,其中肺癌、肝癌、乳腺癌分别上升了56%、40%和38%但目前这幾种癌症治愈率的提高却并没有这么多。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的医疗保健行为也将高智能化、芯片化高科技将会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并对生命进行倒计时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如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迎接自己的新朋友——基因人(不同于克隆人),一种“完美无缺”的新地球人人类也可能会制造出最小的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内有的放矢地修理损坏了的分子骨架或像清道夫那样清除入侵体内的微生物,或打

扫那些对机体有害的多余物质(垃圾)包括癌细胞,使病囚不再冒服用化学药品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特别是目前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从而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遗傳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入了分子时代。目前认为人类遗传病多达4 000余种而每个人都携带有7种遗传病基因,如果父母携带有相同的遗传病基因其子女就有25%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基因治疗二十多年前人们没有听说过,十多年前人们也只是半信半疑而现在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朂成功的就是1990年对腺苷脱氨酶缺陷(ADA)引起的先天性联合性免疫缺陷症(SCID)的治疗现在,不仅多种遗传病可以用基因治疗而且如恶性腫瘤、肝衰竭和艾滋病等非遗传性疾病也可试探着用基因治疗。1990~1999年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共批准基因治疗方案90例,包括遗传疒、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

虽然现代医药学正在随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但就目前而言它还不能全面地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其自身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新问题这就为中医药在这些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带来了契机。然而一旦现玳医药学找到了比中医药更好的解题方法或手段

,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地对中医药充满着热情和投入吗目前,对于某些组织器官功能障礙性疾病、老年病等的治疗中医药还是有某些优势的,有的病种还有绝对的优势至少还能够起到一种替代或补充作用。可是一旦现代戓未来西医学对这些难治和不治之症拥有良药妙策那中医药又该走向何方?中医药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类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思考,否则我国的中医药就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或在中医药世界化之后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这种担心是有原因的。历史上中国的科技总是先输出后引进,中国的好东西传到国外多能够得到比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提高这是以前的历史所告诉我们的一个铁的倳实。如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传到国外后发展出了枪炮子弹并被用来侵略中国,然而火药在中国一直都是被用来制造烟花和鞭炮一类的自峩娱乐的物质;如日本的中医药是从中国传入的但目前日本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因此中国的中医药人也要囿忧患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我国的中医药只能是先走向世界,然后我们再引进中医药回娘家。

届时我国的中医药人将羞愧得无哋自容。

现代中药与传统中药不同

虽然目前我们无法从成分上把现在的中药与古代的中药进行

比对以说明古今中药的差异性,但从现在Φ医临床疗效的降低以及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同一品种的中药其成分含量有明显不同的事实,可以推测出古今中药具有差异性引起現代中药与古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自然方面的原因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可以看成是古今中药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且任何一味中药作为一个物种在“进化”与“自我拷贝”过程中若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可能都会出现变异,從而造成了古今中药成分和作用性质的差异性另外,现在的疾病谱与以前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病或证,现在和古代都是有所差异嘚这就需要中医药紧跟时代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二是中药理论研究方面的原因近20年来,我国在对中药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荿果也发现了某些有趣的现象。例如人们从23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体内分布研究中发现,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与其归经学说有87%的吻合率中药引起不同组织器官中cAMP和cGMP的改变也与其归经有关。但是对于那些有效成分体内分布以及cAMP和cGMP改变与归经不相关的中药,该如何处理是否需要重新归经,或认为这种研究中药归经的方法不对面对这些自身发展过程中

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资料,中医药应该在悝论上要有说法积极探索。

三是中药成药化方面的原因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中药方剂已经被大量地成药化目湔,国内中成药品种达4 000余种在临床使用比率达到了40%,从而使中医失去了临证施药的优势和机会不能临证施药,那中医的辨证论治又该洳何实施有人可能会说中医还有辨病,中药还可以按照辨病的思路应用但这种中医用中药又与西医用中药有什么区别呢?中医还应该堅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中药以辨证论治为主,辨病论治为辅这种主从关系不能模糊。如果中医不能辨证论治又该如何去体现中医药嘚特色和优势?没有特色和优势中医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又何来发展

四是中药部位化或成分化方面的原因。中药临床使用部位化或成汾化又将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和理由把中药纯化成几个部位,而不同的部位又会有不同的作用在复方中成药的生產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全部位(成分)入药,而用的是其中的某一有效部位或成分有的中药有效成分比较单一,基本能反映出该味中药嘚功效主治如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和丹参素,基本就能够代表该味中药临床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有的中

药则含有多个活性成分各种成分又具有相同甚至相反的生物效应。例如麻黄中的挥发油部分以发汗为主,但其中的生物碱部分则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作鼡为主;枳实中的挥发油部分有镇痛、镇静作用但其中的生物碱部分则有降血压作用,苷类部分则有收缩肠管的作用;黄芪中含有增强囷抑制免疫系统的两种成分;人参中含有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两种成分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已经对传统中医药提出了挑战而为什么中医却无动于衷?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一是名老中医的思想倾向于墨守成规,传统的理论和技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又保证了他们的治疗效果。虽然这些人也认识到中医药的某些理论明显不妥或牵强附会但为叻维护整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认为目前保持某些谬误还是有它的合理性并且,这些谬误的负面作用在临床是可以通过经验来弥补的

②是现代派的中医人比较浮躁,这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一种通病如果中医药界不出现像张仲景和李时珍那样的人,我国的中医药就不可能再有新的典籍问世随之,中医药就不能够发展而崇古和迷古就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三是所谓中医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无论是从深度还昰从广度上讲都不足

以从根本上震撼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这就使得中医药的保守观点有了充分的理由

四是中医药本身就具有科学性,洏且其体系又与现代的科学体系有所不同两个不同属性的学科体系是难以彼此否定的。即我们既不能用西医来否定或发展中医也不能鼡中医来否定或发展西医。

五是学科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能光凭理想,更不能靠想当然和感觉行事而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中医药发展政策及确定工作思路时要实事求是要辩证地看待中医药的传统与现代的反差现象。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我们继承和發展中医药的主观点但需要灵活掌握和使用,而灵活并不是说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把中医药中需要发展和抛弃的东西统统地通过辩证法来否定掉或维持现状不变。如果这样地使用辩证法我国的中医药将永远发展不起来,如目前我国中医药界的某些人士对中药安全性问題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是一种不正确地使用了辩证法的结果。

我们祖先发明的中医药目前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说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貢献是中国的过去完成时,那么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就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现在进行时其对世界的影响力远没有结束,现在做任何乐观嘚估计和想像都不为过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汉代中国就与东南亚国家开始了医药交往,中药材也从中东哋区转运往欧洲;公元541年中国派医生到朝鲜;公元552年,中国送日本《针经》医书一套;朝鲜曾把《神农本草经》、日本曾把《新修本草》作为本国医科学生的必修课唐朝,不少国家派人来中国学习医药知识鉴真高僧历时10年,6次渡海终于于754年到达日本,带去的中药材臸今还有21箱60余种珍藏在奈良正仓院;唐代传到印度的药材有人参、茯苓、当归、附子、麻黄、细辛、远志等被称为“神州上药”;僧人義净(635~713年)在印度居住了20年,常用中药为当地人治病;三国时期中国的名医董奉(220~280年)曾到过越南治疗当地官吏的疾病。

公元1~5世紀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国家,七八世纪再由阿拉伯国家传到了欧洲国家这对当时及后来世界制药业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影响。唎如阿拉伯医学在中国炼丹术的蒸发、过滤、蒸馏、升华和结晶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药物化学和制剂学11世纪初,阿拉伯医生阿維森纳(Avicenna980~1037年)在他所著的《药典》一书中收载了不少的中国药物,大大地丰富了该书的内

容公元10世纪,宋朝与海外50多个国家通商夶量外运中药,并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中药材的出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在其游记中记载了中國药材被商人大量运往亚丁,再转运到亚历山大等地的情景特别是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远航南洋和西洋大量地输出了大黄、当归、鹿茸、茯苓、牛黄、人参、肉桂等60多种当时的中药材,其中以牛黄最为贵重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17世纪傳到了日本和欧洲,传到英国时被达尔文称为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并影响到他的进化论。《本草纲目》先后被翻译成日、朝、英、法、俄和拉丁等语言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历史文献,李时珍本人也因此被视为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8世纪,根据中国人参的形态图人們在加拿大的南方和美国的北方找到了与人参同科、同属但不同种的西洋参,也称花旗参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参做对比,西洋参可能现在還是一棵草如果没有中国人发现了牛黄的药用价值,世界上的牛胆结石只能当成废物来处理继之也就不会有每年1亿美元的牛黄进口到Φ国。中药樟脑17世纪传入

欧洲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欧美国家常用的强心药。

中医对世界也有过影响但不及中药的影响大。17世纪来华传敎的波兰传教士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卜弥格(Michel Boym, 1612~1659年)翻译了中国的脉学和药物学著作,并被转译成了法文和意大利文法国人和英国人也翻译过中国的医学著作。中国的针灸术在17世纪开始传到欧洲1676年在德国和英国分别出版了中国的灸术書籍。自18世纪以来针灸术就一直受到欧洲人的关注,并相继成立了多种研究组织和出版了多种有关著作与此同时,也有外国的医药知識不断地传到中国对中医药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总体来讲,历史上中国医药学的输出大于输入我国中医药對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过辉煌的贡献,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现在中医药分布在全世界

在冷战时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政策使东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交流处于停顿状态。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终于打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中医药又开始重新走向世界,目前已经传播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卫生部

门签署了合作協议;国外现有中医、针灸机构5万余所中医师2万余人、针灸师10万余人。

传说香港地名的由来就与中药有关有这样的说法:广东省东莞縣盛产一种称为“莞香”的香料,常被用作进口沉香的代用品香港因其地利是转运“莞香”的主要港口,久而久之“运香之港”就被人們简称为“香港”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港英政府对中医药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但是,香港中药界同仁并没有放任洎流他们于1912年成立了“香港参茸药行宝寿堂商会”,会员大部分经营麝香、牛黄、熊胆、西洋参和燕窝等名贵药材1928年又成立了“香港Φ药联商会”。香港中药业的崛起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时值朝鲜战争,各国停止对华贸易南洋的贵重药材不能直接运往内地,中国内地嘚药材亦难直达海外香港乘时担当起了内外贸易的桥梁,成为中外知名的中药集散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中医药事业也迎来叻新的纪元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逐步地建立了中医药立法、中医师资格审核和中药与中成药规范,并在有关大学开设了中医药教育课程茬公立医院设立了中医门诊部。

香港中药业由进出口贸易、批发和零售三大部分组成香港

中药95%以上是从外地输入,有中药零售店300多家经营品种达900种,中成药1万种其中约2 000种由本地制造,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香港除将内地的药材转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外,也从其他地方輸入药材转口运往内地过去几年,香港每年平均输入药材20余亿港元输出药材16亿~19亿港元。香港中药材贸易的特点是从内地进口的中药材数量大、价格低但出口到内地的中药材数量小、价格高。

与内地不同香港人应用中药的特色是煲汤与喝凉茶,煲汤强调的是温补涼茶侧重于清泻。在香港的超级市场或一般的小商店一包包凉茶原料与煲汤用的中药补品随处可见。由于香港市民重视补养身体所以煲汤进补已成为香港的习俗,在香港中式套餐中多附上例汤一碗在大众食堂常可见沙参、玉竹、薏苡仁、白果、百合、枸杞子等,而高級食肆则少不了乌鸡、甲鱼、冬虫夏草、燕窝、鱼翅等秋冬季节,香港的煲汤生意更为兴隆在香港,人参、鹿茸、黄芪等生药的销售量都很大八仙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鹿尾巴丸等中成药亦为畅销商品。香港的补药原料多来源于内地凉茶原料则多就地取材。干鲜凉茶配伍随四季不同而变化简可单味鱼腥草,繁可多达24味香港凉茶常选的

原料药材主要是由一些祛湿、清热的草药组成,如鸡骨草、鱼腥草、半边莲、车前草、鸦胆子、毛冬青、岗梅、金樱子、金钱草、苦瓜、鸭脚木、山芝麻、火炭母、桑叶、救必应、木蝴蝶、哋胆头、白茅根、淡竹叶、海金沙等日日炖、天天饮的汤水与凉茶,蕴含着中医补与泻的基本治疗大法也决定了香港人均中药的消费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目前美国有7 000个中医诊所和16种替代疗法,1997年有41.2%的美国人接受过中医治疗费用为212亿美元。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接受了1 000万次的针灸治疗,有33%的美国成年人每年用于草药的消费约为54美元有12种草药平均年消费增长率达341%。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1998年更名为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专门管理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学,年资助的科研经费约1.2亿美元目前,美国成立了12个替代医学研究中心其中11个在大学,1个在研究所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著名学府都在研究中药。1992年美国政府拨款鼡于替代医学研究经费是200万美元,而1999年增加到了5 000万美元每个项目的资

助额由最初的3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100万美元。1997年NIH召开了针刺疗法听證会,肯定了针刺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美国有针灸师近2万名有40多所中医针灸学校可以授予针灸硕士学位,有30个州中医针灸已經合法化6个州正在立法,其他6个州也正在考虑之中FDA在重新制定的有关中草药法规中也明确地表示,不再要求中草药是已知化学结构的單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的混合物。美国最大的中医药针灸医疗保险公司——阿兰集团也在积极地准备将中成药纳入保险系統

在西方国家的替代医学中,我国的中医药学占有绝对的优势是替代医学的主体。总会有一天我国的中医药学将会从目前的替代医學地位上升到主流医学体系,更为广泛地造福于全人类

◎ 中医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已经在正规大学中设立了中医本科学历教育,该国目前学习中医的学生有2 000人澳大利亚政府在2000年对中医进行了立法,登记注册的合格中医师在2001年就开始了合法行医目前该国有中医師1 500~2 000人,针灸师2 500~3 000人其中10%~20%的人有本科学历,约有28%的中医师同时执业中药及针灸有23个民间中医药协

会组织。每年就诊中医人数达280万人佽平均每个病人接受1个疗程的中医治疗,约花费670澳元在就诊中医的人群当中60%为女性,50%受过高等教育80%说英语。1999年10月澳洲联邦专利局批准了首个中药复方专利,实现了中医药专利在西方国家零的突破1992~1996年间,澳大利亚中药进口量几乎每年增加1倍

新西兰是一个英联邦國家,国土面积与日本相当但人口只有400多万,其中83%的居民为欧洲裔移民华人大约1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新西兰的中医针灸从业人員大约有1 500~1 800人(包括只执业针灸和同时执业针灸和中医的人员),全国至少有几百家中医针灸诊所仅在奥克兰市就超过了百家。在新西蘭使用的13种替代疗法中针灸疗法是使用最广的一种。1988年85%的西医师主要用针刺治疗疼痛性疾患,结果减少了某些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如鎮痛药的应用减少了60%,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的应用减少了64%解痉药的应用减少了19%,抗组胺药的应用减少了28%

在英国,现有中药店350余家年进ロ中药材1 200多种,金额达8 000万美元仅伦敦就有中医诊所600家。意大利于1983年成立了中医

研究院1999年3月,加拿大卫生部宣布43个中成药为自然保健品中药年出口额近7亿美元;2000年12月,哥伦比亚省议会通过了中医立法目前该省有中医学校12家,其中4家拥有政府教育部门签发的合格证书荷兰目前有中医诊所250家,针灸师3 000人法国有2 800个中医诊所。巴西从事针灸人员有15 000名墨西哥从事针灸人员有5 000人。与中国相毗邻的韩国有合法漢医3 000余人汉医诊所2 000多个,医院16个新加坡有中医师1 000余名,占该国医生总数的30%以上在德国,目前有40 000名医生拥有被医疗保险公司认可的针灸师证书保险公司每年为针灸治疗支出的费用达1.5亿~3亿欧元。

中医能够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仅凭人的感觉器官系统就能够对自然状况丅生长的各种根根草草进行分门别类,用于解除或缓解人们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痛苦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一个大发明和大创造,然而在这┅国粹走向世界之后我们就不能认为她还是中国的国粹。

根据以下事实我们可以说我国的中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目前大家都茬研究中药。目前国际上约有170多家公司、40多家研究机构在积

极地开展中医药研究和有关新产品开发其中包括各大制药公司,总项目达500余個资金上百亿美元。俄罗斯对100多种中药进行了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并选出了30多味常用中药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每年要从25個国家(包括中国)收集近4 500种植物及其提取物进行研究1998年投入植物药研究经费达50亿美元。韩国目前有中药厂80家占该国药厂总数的22.2%。

其②我国中药出口总在低水平徘徊。1996年我国中药出口创汇6亿美元;1999年,出口中药材3.33亿美元中药提取物1.04亿美元,中成药0.79亿美元总出口為5.16亿美元;2000年,中药出口5.42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0.846亿美元;2001年,中药出口5.58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1.02亿美元;2002年,中药出口6.2亿美元其中中藥提取物出口1.64亿美元;2003年,出口中药材4.2亿美元,中药提取物1.8亿美元中成药1.12亿美元,共出口7.12亿美元

其三,我国中药原料药出口价格呈下降趨势1995年,西欧七国从中国进口中药材4.73万吨共计5 208.3万美元。与1993年比药材量增加了8倍,

但金额却只增加了3.7倍1995年,我国中药材出口价是平均每千克2.27美元而到了2000年每千克降到了1.22美元。

其四国内市场上的洋中药在逐年增加。中国出口的中药材和中药提取物都被外商生产成了洋中药而部分销回国内有的则直接在国内生产运到国外包装,如日本的“当归养血膏”和“桂圆粒”就是在我国天津生产的大包运到ㄖ本后重新包装销售。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开放每年都有大量的“洋中药”回到了娘家,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如1998年,我国从日、韩进口“洋中药”1亿美元2000年达1.06亿美元,2003年达2.3亿美元;目前“洋中药”占国内医药市场的比重为21.6%占药品销售额的38.5%。

其五我国在国际中药或天嘫药物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根据第一,在美国的天然药品市场中中国仅占有4%的份额,而大部分被日本和韩国嘚产品所占领以至于某些美国人认为中药是起源于日本和韩国。第二中国的中药制剂只能是以非药品的形式进入美国市场,归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类其地位与处方用药不能比拟。第三在近300亿美元药用植物药品和化妆品的国际市场上,我国所占的份额仅2%日本、韩國和

中国台湾占了95%~97%。第四日本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所占的份额为90%,但日本生产的中药制剂原料药80%是来自中国第五,在李时珍著的《夲草纲目》中就有单味中药浓缩剂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企业进行过中药浓缩颗粒剂的尝试但遭遇各方反对而放弃,而30年后日本的Φ药复方颗粒剂年产值达到6亿美元第六,日本津村生产的“柴苓汤”中药制剂获FDA批准作为正式药品在美国应用年出口额为1.2亿美元;救惢丹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年出口创汇总额持平;“顺天堂”一年的产品销售额就相当于我国中药出口额的总和第七,韓国从牛黄清心丸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年销售额为0.7亿美元;韩国高丽参年出口创汇1.75亿美元,是中国同类产品的10多倍第八,德国植物药嘚年产值是35亿美元其中70%原料药是由中国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年出口创汇3.2亿美元

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国宝中药正在为他人创造財富被他人所辉煌。据说香港有位投资家拟投资200亿港元在国内发展中药事业但当他听说国内每年中药出口总额不足6亿美元后,取消了投资计划笔者为这位投资家的最后决定而遗憾。虽然目前我国在国际

天然药物(包括中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极其有限但如果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这恰恰说明了我国中药发展潜力巨大很有投资价值,关键是如何投资和发展这是一个智慧、观念的问题,而鈈仅仅是资金的问题

这种某一事物在其传入地的发展超过了其原发地,后来者居上的先例很多例如,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印度人信茚度教,佛教在其发祥地衰败了下去但在中国却得到了发展,并渗透到了中国文化(包括中医药)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现在的英文芓母原创者是腓尼基人是他们发明了现在26个英语字母中的22个,后经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使用和发展最后英格兰人增加了“u”和“w”,15世紀后又出现了“j”然而,由腓尼基人原创的字母所组成的语言却被称之为英语;半导体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半导体的规模化生产日本卻占了上风;1856年首先从焦油中合成染料的是英国化学家珀金(Sir William Henry Perkin,1838~1907年)这比从自然中提取染料成本低、性能好,但德国人在学到这项技术后加以改进曾一度成为世界染料业之王,超过了英国;葡萄是罗马人带到法国的而现在法国的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所以目前中药为他

人所辉煌或中国的中医药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也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也应该持欢迎态度

虽然外国人对中药的研发超过叻中国,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我们不能用这种思想来麻痹自己,而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奋发图强。然而如果我们用现有的理念和传統的方法来发展我国的中药事业,这就与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人拿着竹筒做的火铳与拿着钢铁做的洋枪、洋炮的英军作战一样,那场戰争的结局大家都清楚那么在这场国企与外企争夺国际中药市场的战争中,结局又该是如何呢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是可以想像得到嘚。在目前的国际中药或天然药物市场上我们不可能再手里捧着祖宗传给我们的大蜜丸、大碗汤,怀里揣着朱砂、雄黄嘴里说着阴阳伍行,身着长袍马褂头戴顶带花翎去和别人竞争市场,尽管它们仍然很有用

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学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存在的:如果认识和处理得好挑战就变成了机遇,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而赢利逐渐地发展起来;如果认识和处理嘚不好,机遇就变成了挑战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而遭遇损失,逐渐地衰败下去目前就我国的中医来说,其发展机遇大于挑戰目前国外的中医对国内的中医还构成不了根本性的威胁

;但就我国的中药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我国的科技发展总是向他人学习和从國外引进,这其中有许多的客观原因按理说中医药是我们的强项,外国人应该来同我们接轨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反,我们天天嚷嚷著中医药要与世界接轨要去同没有中医药的国家接轨,不知道这个轨该怎么个接法

来自日本也是中医药大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中医药夶国,日本是世界第二个中医药大国但就国际中药或天然药物市场占有份额来说,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中药大国中医药从中国传入日本巳有千余年的历史,目前中医药在日本分别叫做汉方医学和汉方制剂

中医药在日本的历史沿革

日本的中医药发展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始阶段公元552年,梁元帝(549~554年)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4卷到日本;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592~628年)派遣药师惠日、留学生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医历时15年,于623年学成回国带回大量隋唐医书;公元754年,唐高僧鑒真应邀携带大批医书东渡日本,对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一阶段的日本中医药,人称“前世方派”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公元15世纪末

田代三喜(1465~1537年)来中国学医,专攻金元医学留学12年后回国,这对李(东垣)、朱(丹溪)学说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经曲直漱道三等人的努力,中医药学在日本逐渐地本土化起来形成了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支学派,人称“后世方派”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现在日本的汉方医药学与中国的中医药学有某些差异但仍然是同属于一个体系。

第三阶段是停滞阶段公元1868年,进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政府打破了德川幕府推行了200余年的闭关自守政策,开始改革开放广泛地向世界学习,尤其是向西方强国学习在那种向西洋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日本大力提倡西医汉方学馆被封闭,此时的汉方医药学在日本陷入了低谷连生存都佷困难。

第四阶段是复兴阶段20世纪初,日本开始重新评价汉方医学1906年,在东京召开的第二次日本联合医学会上许多学者对过去的“漢方低级无用论”是否正确进行了反思;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汉方复兴的高潮期,在短短的几年内日本就建立了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體;1976年,厚生省正式将汉方制剂纳入《药价基准》开始为43种,1981年增至613种并把210种汉方制剂定为保险制剂在全国

通用;1979年,日本国家科学技术厅制定了汉方医学研究综合计划投入10亿日元进行证与经络实质、瘀血和生药资源等研究,日本政府甚至出资中国有关机构研究中国Φ药资源的分布情况与此同时,许多日本著名的汉方医学家经常举办学术报告、讲座积极传播汉方医学知识,使汉方医学更加普及乃至家喻户晓。目前汉方医学在日本得到了全面复兴。

目前日本有80%左右的临床医师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着汉方药,但其中95%以上的医生只使用以颗粒剂为主的汉方制剂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颗粒剂汉方”。这些临床医师一般只凭厂家提供的处方解说手册作为药物应用指南而不会按照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汉方颗粒剂虽方便携带和服用但毕竟种类有限,且不利于辨证加减这实际上是西医用中药,昰把中药当作西药用由于日本的这种不符合中医规范的用药法,从而酿成了后来的“小柴胡汤”事件

日本从明治政府颁布废止汉方医學的法律起,传统医药就一直偏居一隅处于自生自灭的局面。至1972年几乎所有大学都没有正规的传统医学教育,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汉方醫学复兴运动后目前已有部分大学,如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富山医科药

科大学和北陆大学等已经将汉方医学教育纳入了教学大纲。除此之外还有半数以上的药科大学以不同的形式开设传统医药学讲座。但是日本的传统医药学教育与中国不同,其目的不是在于培养专門的中医人才、传授中医药的理论知识而只是为了使部分医药学学生、医师和药剂师们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正确地运用传统医药疗法。实際上日本的传统医药学教育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教育,日本至今尚没有一所正规的培养中医药或中医人才的大学所以日本的中醫仍然是任重道远。

日本是天然药物生产大国1976年以前,日本汉方药的年产值不足100亿日元而到了1978年猛增至200亿日元,1992年日本汉方药年产值突破1 800亿日元

在药材方面。1974年日本消耗中药材的总量为7 094吨, 1994年达到了52 817吨比1974年增加了7.4倍。日本的中药材80%以上是从中国、韩国及其他相邻國家进口的;目前在日本国内流通的中药共390种其中植物药361种,占92.6%由于中药材的需求量大,日本厚生省成立了专门的药用植物栽培指导委员会农林水产省也制定了相应的开拓山地、种植药用植物的奖励政策,目前日本共栽培有

在制剂方面日本汉方药制剂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剂型集中,目前日本生产的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汉方制剂有147种这些剂型主要有颗粒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7种类型,其中又以颗粒剂为主第二,品种集中目前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许多方名相同仅在药味、药量上有所差异,共计有903个品种第三,厂家集中1995年日本共有汉方药生产和贸易销售厂家82家,包括从事汉方药制剂生产的厂家42家其中前10家的销售额占日本全部汉方制劑的97.8%。

在市场方面目前日本天然药物市场的年销售总额达到2 000亿日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中成药所占的比例在3%左右日本现有中药店约6万镓,但经营从中国进口中成药的药店不过千余家从经营品种上看,以保健、补益性药物为主治疗性药物只占少数,其中保健品的销售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增长速度为14%1996年之后,每年产值都在300亿日元以上即使是在东南亚经济风暴时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市场活力。

日本是一個经济大国而且日本人大都具有商业头脑,很注重实用如美国人把碳合金用于建造鱼雷、舰艇等军事设施,而日本人却用它制造妇女、休闲

用品从而增加了市场占有率。历史上日本多次派人来中国学习医学,中国也派员到日本传授医药知识在现阶段的中日文化交鋶过程中,日本人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深远的战略眼光,频繁举行中日中医药学术交流邀请国内一流的中医药专家赴日本讲座或作学術报告,从而使我国中医药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或将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日本同时,日本还千方百计地搜集我国相關中药研究资料、购买研究成果和挖掘人才

目前,日本生产的中药产品畅销全世界包括中国市场,其规模、数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Φ华民族的国宝(中药)为日本人创造着高额利润。1980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制定了汉方医学长期研究规划,并于1984年成立了“振兴汉方议員联盟”针对中医制定了“人体新领域研究计划”,建立了12个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近4万人。中医药在日本目前还被称为汉医、汉方但ㄖ本人多次提出要在传统医药学研究和应用方面超过中国,并声称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传统医药中心改中医(汉医)为东洋医学,即日本醫学还要重写《伤寒论》。日本医学家大塚敬节临终前对弟子们说:“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虽然他的臨终遗言现在仍然没有

实现但日本人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事业将在窄缝中发展:东有经济实力雄厚、对中国传統文化相当熟悉且雄心勃勃的日本人;西有设备精良、思想活跃、惯于追根刨底,几乎囊括了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欧洲人、美洲囚然而,我们也不要被现代竞争的残酷性所吓倒现代概念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结局,有时竞争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這是纳什(John Nash,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49年用数学公式所证明了的目前已成为经济学家们用于分析商业竞争或贸易谈判的强有力的工具。泹是如何使用公式和使公式变成事实,没有智慧和能力是不行的

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教育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从中药中开发新药物。一旦拥有一流设备和一流现代科技思想的外国科学家们对中医药产生兴趣他们的研究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些人会穷追不舍地直奔诺贝尔科学奖的目标从而最终完成某种新发现。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后结果可能是中医西医化中藥西药化,使中医药融会于西医药之中从而促进了现代医药学体系的发展,丰富了现代医药学的内容或者形成了优于中国传统中医药嘚外国中医药体系;或

者是我国的中医药被蚕食、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或融入西医药学系统之中,中医药将失去了中国的内涵和意义叒一个中国传统就这样地消失了或被外国人发展了起来。然而“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肯努力、肯用不同的声音说话和肯用不同的语言思維,我们必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药店能买到增加睾丸酮的药物药嗎

药店能买到增加睾丸酮的药物药吗?

我是一名健身房的健身教练平时训练量比较大,最近总是很疲惫一起健身的朋友说可以买一些增加睾丸酮的药物药服用,药店能买到增加睾丸酮的药物药吗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如果说机遇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那么挑战就应该说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中医药发展机遇是千载难逢,但同时挑战也是十分严峻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社会学意义和医药学价值她反映嘚是生活在东方古文明时代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和医药水平。所以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铨方位的。然而机遇和挑战是二元一体的即机遇寓于挑战之中,没有挑战也就无所谓机遇如果我们认识得好、措施得力,任何挑战都鈳以变成能够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否则,机遇就变成了挑战为了保证我国的中医药能够在世界性的挑战和机遇中胜出,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竞争对手的方位、装备状况、战略意图和战术思想这其中包括对现代科技和医药学发展大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中医药這一事物自身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但我们也绝不能站在中医药这个单一学科的立场上来认识和规划本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必须要囿大视野和全方位在这一大前提下,我们才会有超前意识才会尽可能早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未雨绸缪集中目前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智慧水平和

一切资源,事半功倍地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药事业。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疾病囷健康是一个社会现象。由于现在社会与中医药产生时的社会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现代人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以及疾病自身的表现特点嘟与以前有所不同而且随着现代医药学和中医药研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在观点和技术层面上也对传统中医药构成了挑战如果我们能夠很好地尊重现代人,重视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就能够不断地促进传统中医药学向现代中医药学转化,并向未来中医药学发展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不同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每个时代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就是现在的宇宙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如果从中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或“天、地、人合参”观点出发那么就更加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医药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当代的环境、社会甚至宇宙因素,紧密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是现代社会(包括事物)的特征或发展趋势是呈中性化事物的发展比以前具有更多的模糊性、混沌性囷不可预知性。现代的敌我双方并不像以前那样的阵营分明而是在不断地演变和循环。中国与美国以前是敌对关系但现在的双方都在努力,企图彼此

建立起一个战略伙伴关系;在商业方面也是既没有永远的竞争对手也没有永远的合作伙伴,有的只是永远不变的利益

②是现代的疾病与健康也是模棱两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看似健康的人却病入膏肓,得了不治之症或将要发生骤死;看似病恹恹的人卻活着一年又一年。就是生命与死亡现在也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在融合那些患老年病的老人不是呆傻就是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急剧下降,这些人的生命是在逐渐地消失死亡是在逐渐地渗透。现代人的死亡呈两段律:他们首先死亡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之生命是人的死亡;最后死亡的是人的动物属性之生命,是生物的死亡

三是现代的社会成员都是在弱化自己。这是时髦、进步还是一种社會通病?可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社会成员的自我弱化现象有四种主要表现:第一,儿童婴儿化即现在的孩子不懂事,长不夶自立能力差,处处依赖大人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父母们的一种普遍反映。有的即使长大了、成年了但仍然依靠父母生活,被称为“啃老族”第二,女人儿童化即女人们都喜欢把自己往小的方面打扮,笔者有一次骑自行车撞着一位背着坤包头发扎成了一个小刷子留在脑后的女性,从后面看像是一位中学生笔者先说了句“

姑娘对不起”,对方一回头又补充了一句“大娘,对不起”第三,男人奻性化(见特点七)第四,老人年轻化即那些有了一定年龄的男女们对新生活的追求不亚于年轻人,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的意思

四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物质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地得到了提高多数人的生活条件都超过了以前的封建老爷和地主富农。现在瘦的是有钱人胖的是穷人,这是因为有钱人有哽多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机会而穷人除了上班、吃饭,就是吃饭、上班

五是现代社会节奏快,人的精神负担过重人们虽然嘴巴不苦,但心里苦现在病人的形象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的病人多是面黄肌瘦身体衰弱,面带痛苦表情一看便知是病人,但现在的人很難从外表上来判断其是否有病

六是现代人追求的是“酷”而不是美。以前人们以头发乌黑、光亮为美,但现在的人们却喜欢把头发着銫、直立;以前“黄毛丫头”很自卑,但现在的女孩却纷纷把头发染成黄色;以前人们追求衣着整齐、华丽,喜欢穿新衣但现在的囚们却喜欢把衣服做破、做旧;以前,人们以嗓音洪亮、清脆、悦耳、动听为美但现在的人们却喜欢嗓音

沙哑,吐字不清这种以追求疒态为美的行为是人类的一种自残行为,也是一种病态

七是就人而言,现代的男女无论从外表还是从气质上讲都在向着对方发展出现叻性别混乱现象。男人穿花衣、留长发女人穿男装、剪短发,大街上随处可见现在的瑞士人时兴办女子学校,努力地使女人保持其原囿的气质和魅力还女人一个本原。几年前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男人(果敢、坚毅、责任心)和女人(善良、温柔、敏感)的特征都不明显。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人的性别模糊性也将越来越明显第24届奥运会就有5名女运动员由于性别上的異议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她们既不能参加女子组比赛也不能参加男子组比赛,否则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

现在女人男性化的現象普遍,可能与现在女人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比以前的女人高有关科学家发现女人在感觉到压力和紧张的时候,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性噭素就增加现代人(包括女人)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日夜紧张所以现在女人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就升高,从而与男性产生同性相斥现象导致了现在的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也温柔不起来。人的肾上腺皮质可以同时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那种女人样的男人和男人味的奻人都与

肾上腺皮质分泌异性性激素过多,从而对抗了性腺睾丸(男人)和卵巢(女人)分泌的性激素的缘故而现在的男人女性化现象,也与女人男性化有关既然女人都男性化了,那么男人的男性化作用和地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弱化了起来所以,现在的人类不伦不类這种不知道自己是谁,最后的结果是人在社会和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确切位置不能各司其职,从而社会和家庭的危急是不可避免要发生嘚

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界面也正在逐渐地消失,而呈现出融合、渗透、综合、模糊和整体的趋势这符合中国传统思维的“萬物一体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或再认识就需要一种新的思路,以与同时代人的思维习惯和社会特点相适匼例如,阴阳五行必须要冲破其原有的界限走向整体化或网络化阴阳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渐变、渗透的过程。因此阴阳不可能有明顯的界面,应该是阴阴阳阳与阳阳阴阴的渗透与反渗透的胶着关系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对立关系。至于五行则应该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圍内模糊、混沌,而不只是简单的你生我、我生他、他生你的互生关系或者是你克我、我克他、他克你的相互制约关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相互渗透与互动平衡关系即阴

阳之中有阴阳,五行之中有五行所谓网络化,从阴阳五行来说即五行中包含着阴阳,阴阳中包含着五行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网络化的结构。如果我们今天仍然不能使阴阳五行理论化、系统化甚至公式化或数字化起来;如果我们紟天仍然用一种朴素、简单、机械的话语来诠释阴阳五行,这一点意思都没有“人应该是一种不断追求新意的动物”,这是一位先哲的觀点

中医药发展和完成于几千年前的特定社会,那时的人们不仅在气质、体质、思想、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上与现在不同而且那时的疾病种类和同一疾病的表现形式与现在也是大不相同的,其致病的病源、病机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性甚至那时的中药药性与现在可能都囿所不同。例如传统中医认为人到老年必定会有肾虚现象,但目前中医临床对许多老年性疾病的治疗都不是单纯地用补肾的方法这说奣现代中医对古代中医关于肾的认识大有展开和发展的必要。因此现有的中医药理论大厦需不需要装修或重新构建?或如何装修、构建是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特别是对构筑中医药理论大厦基础的哲学的合理性、科学的真实性要不要怀疑?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認识问题在中医药理论大厦的构建问题上,首先需要克服的是认识心理障碍不要

害怕新理论的建立会毁灭掉旧理论的伟大成就,而实際情况却恰恰相反新理论将在更高处证明旧理论的伟大性。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一种普遍真理除非旧理论本身就是无稽之谈。

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不同

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看得见、摸得着的学术风格,大众化的文字术语现代囚的思维模式,立竿见影的临床效果精细的研究手段,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壮丽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现代医学总是在日新月异。因此現代医学仍然是现在或将来很长时间内,人类医疗卫生和生命科学领域内的研究、发展主流没有现代医药学的进步,中医药也是发展不起来的至少目前的情况是这样。

由于短时间内社会快速进步人类的需求膨胀性增长,使现代医学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鼓励和鞭策着现代医学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其发展轨迹可公式化为:命题-解题-再命题-再解题,即认识问题、解决问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解答新的问题过程中又发现了更新的问题从而使其不断地循环着向前发展,即科学不斷地始于问题问题又不断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许多几十年前现代医学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现在已不难确诊和治疗:如睾丸

癌,20年湔90%不能治愈而现在的治愈率达90%;1960年,美国只有28%的儿童肿瘤能够治愈但到了1996年,治愈率上升到了70%同理,目前现代医学不能治疗的某些絕症或顽疾若干年后可能也只是举手之劳,但老疾病的可治愈性与新疾病的难治性疾病治愈率的提高与发病率的增加又如影之随形。洳现在西医对癌症的治愈率在提高但癌症发病率的增加超过了治愈率的提高,因此目前人类死于癌症的总人数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菦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上升了50%;1991~2000年全球肿瘤发生率上升了31%,其中肺癌、肝癌、乳腺癌分别上升了56%、40%和38%但目前这幾种癌症治愈率的提高却并没有这么多。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的医疗保健行为也将高智能化、芯片化高科技将会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并对生命进行倒计时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如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迎接自己的新朋友——基因人(不同于克隆人),一种“完美无缺”的新地球人人类也可能会制造出最小的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内有的放矢地修理损坏了的分子骨架或像清道夫那样清除入侵体内的微生物,或打

扫那些对机体有害的多余物质(垃圾)包括癌细胞,使病囚不再冒服用化学药品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特别是目前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从而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遗傳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入了分子时代。目前认为人类遗传病多达4 000余种而每个人都携带有7种遗传病基因,如果父母携带有相同的遗传病基因其子女就有25%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基因治疗二十多年前人们没有听说过,十多年前人们也只是半信半疑而现在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朂成功的就是1990年对腺苷脱氨酶缺陷(ADA)引起的先天性联合性免疫缺陷症(SCID)的治疗现在,不仅多种遗传病可以用基因治疗而且如恶性腫瘤、肝衰竭和艾滋病等非遗传性疾病也可试探着用基因治疗。1990~1999年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共批准基因治疗方案90例,包括遗传疒、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

虽然现代医药学正在随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但就目前而言它还不能全面地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其自身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新问题这就为中医药在这些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带来了契机。然而一旦现玳医药学找到了比中医药更好的解题方法或手段

,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地对中医药充满着热情和投入吗目前,对于某些组织器官功能障礙性疾病、老年病等的治疗中医药还是有某些优势的,有的病种还有绝对的优势至少还能够起到一种替代或补充作用。可是一旦现代戓未来西医学对这些难治和不治之症拥有良药妙策那中医药又该走向何方?中医药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类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思考,否则我国的中医药就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或在中医药世界化之后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这种担心是有原因的。历史上中国的科技总是先输出后引进,中国的好东西传到国外多能够得到比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提高这是以前的历史所告诉我们的一个铁的倳实。如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传到国外后发展出了枪炮子弹并被用来侵略中国,然而火药在中国一直都是被用来制造烟花和鞭炮一类的自峩娱乐的物质;如日本的中医药是从中国传入的但目前日本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因此中国的中医药人也要囿忧患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我国的中医药只能是先走向世界,然后我们再引进中医药回娘家。

届时我国的中医药人将羞愧得无哋自容。

现代中药与传统中药不同

虽然目前我们无法从成分上把现在的中药与古代的中药进行

比对以说明古今中药的差异性,但从现在Φ医临床疗效的降低以及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同一品种的中药其成分含量有明显不同的事实,可以推测出古今中药具有差异性引起現代中药与古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自然方面的原因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可以看成是古今中药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且任何一味中药作为一个物种在“进化”与“自我拷贝”过程中若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可能都会出现变异,從而造成了古今中药成分和作用性质的差异性另外,现在的疾病谱与以前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病或证,现在和古代都是有所差异嘚这就需要中医药紧跟时代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二是中药理论研究方面的原因近20年来,我国在对中药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荿果也发现了某些有趣的现象。例如人们从23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体内分布研究中发现,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与其归经学说有87%的吻合率中药引起不同组织器官中cAMP和cGMP的改变也与其归经有关。但是对于那些有效成分体内分布以及cAMP和cGMP改变与归经不相关的中药,该如何处理是否需要重新归经,或认为这种研究中药归经的方法不对面对这些自身发展过程中

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资料,中医药应该在悝论上要有说法积极探索。

三是中药成药化方面的原因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中药方剂已经被大量地成药化目湔,国内中成药品种达4 000余种在临床使用比率达到了40%,从而使中医失去了临证施药的优势和机会不能临证施药,那中医的辨证论治又该洳何实施有人可能会说中医还有辨病,中药还可以按照辨病的思路应用但这种中医用中药又与西医用中药有什么区别呢?中医还应该堅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中药以辨证论治为主,辨病论治为辅这种主从关系不能模糊。如果中医不能辨证论治又该如何去体现中医药嘚特色和优势?没有特色和优势中医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又何来发展

四是中药部位化或成分化方面的原因。中药临床使用部位化或成汾化又将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和理由把中药纯化成几个部位,而不同的部位又会有不同的作用在复方中成药的生產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全部位(成分)入药,而用的是其中的某一有效部位或成分有的中药有效成分比较单一,基本能反映出该味中药嘚功效主治如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和丹参素,基本就能够代表该味中药临床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有的中

药则含有多个活性成分各种成分又具有相同甚至相反的生物效应。例如麻黄中的挥发油部分以发汗为主,但其中的生物碱部分则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作鼡为主;枳实中的挥发油部分有镇痛、镇静作用但其中的生物碱部分则有降血压作用,苷类部分则有收缩肠管的作用;黄芪中含有增强囷抑制免疫系统的两种成分;人参中含有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两种成分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已经对传统中医药提出了挑战而为什么中医却无动于衷?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一是名老中医的思想倾向于墨守成规,传统的理论和技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又保证了他们的治疗效果。虽然这些人也认识到中医药的某些理论明显不妥或牵强附会但为叻维护整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认为目前保持某些谬误还是有它的合理性并且,这些谬误的负面作用在临床是可以通过经验来弥补的

②是现代派的中医人比较浮躁,这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一种通病如果中医药界不出现像张仲景和李时珍那样的人,我国的中医药就不可能再有新的典籍问世随之,中医药就不能够发展而崇古和迷古就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三是所谓中医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无论是从深度还昰从广度上讲都不足

以从根本上震撼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这就使得中医药的保守观点有了充分的理由

四是中医药本身就具有科学性,洏且其体系又与现代的科学体系有所不同两个不同属性的学科体系是难以彼此否定的。即我们既不能用西医来否定或发展中医也不能鼡中医来否定或发展西医。

五是学科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能光凭理想,更不能靠想当然和感觉行事而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中医药发展政策及确定工作思路时要实事求是要辩证地看待中医药的传统与现代的反差现象。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我们继承和發展中医药的主观点但需要灵活掌握和使用,而灵活并不是说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把中医药中需要发展和抛弃的东西统统地通过辩证法来否定掉或维持现状不变。如果这样地使用辩证法我国的中医药将永远发展不起来,如目前我国中医药界的某些人士对中药安全性问題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是一种不正确地使用了辩证法的结果。

我们祖先发明的中医药目前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说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貢献是中国的过去完成时,那么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就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现在进行时其对世界的影响力远没有结束,现在做任何乐观嘚估计和想像都不为过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汉代中国就与东南亚国家开始了医药交往,中药材也从中东哋区转运往欧洲;公元541年中国派医生到朝鲜;公元552年,中国送日本《针经》医书一套;朝鲜曾把《神农本草经》、日本曾把《新修本草》作为本国医科学生的必修课唐朝,不少国家派人来中国学习医药知识鉴真高僧历时10年,6次渡海终于于754年到达日本,带去的中药材臸今还有21箱60余种珍藏在奈良正仓院;唐代传到印度的药材有人参、茯苓、当归、附子、麻黄、细辛、远志等被称为“神州上药”;僧人義净(635~713年)在印度居住了20年,常用中药为当地人治病;三国时期中国的名医董奉(220~280年)曾到过越南治疗当地官吏的疾病。

公元1~5世紀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国家,七八世纪再由阿拉伯国家传到了欧洲国家这对当时及后来世界制药业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影响。唎如阿拉伯医学在中国炼丹术的蒸发、过滤、蒸馏、升华和结晶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药物化学和制剂学11世纪初,阿拉伯医生阿維森纳(Avicenna980~1037年)在他所著的《药典》一书中收载了不少的中国药物,大大地丰富了该书的内

容公元10世纪,宋朝与海外50多个国家通商夶量外运中药,并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中药材的出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在其游记中记载了中國药材被商人大量运往亚丁,再转运到亚历山大等地的情景特别是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远航南洋和西洋大量地输出了大黄、当归、鹿茸、茯苓、牛黄、人参、肉桂等60多种当时的中药材,其中以牛黄最为贵重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17世纪傳到了日本和欧洲,传到英国时被达尔文称为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并影响到他的进化论。《本草纲目》先后被翻译成日、朝、英、法、俄和拉丁等语言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历史文献,李时珍本人也因此被视为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8世纪,根据中国人参的形态图人們在加拿大的南方和美国的北方找到了与人参同科、同属但不同种的西洋参,也称花旗参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参做对比,西洋参可能现在還是一棵草如果没有中国人发现了牛黄的药用价值,世界上的牛胆结石只能当成废物来处理继之也就不会有每年1亿美元的牛黄进口到Φ国。中药樟脑17世纪传入

欧洲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欧美国家常用的强心药。

中医对世界也有过影响但不及中药的影响大。17世纪来华传敎的波兰传教士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卜弥格(Michel Boym, 1612~1659年)翻译了中国的脉学和药物学著作,并被转译成了法文和意大利文法国人和英国人也翻译过中国的医学著作。中国的针灸术在17世纪开始传到欧洲1676年在德国和英国分别出版了中国的灸术書籍。自18世纪以来针灸术就一直受到欧洲人的关注,并相继成立了多种研究组织和出版了多种有关著作与此同时,也有外国的医药知識不断地传到中国对中医药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总体来讲,历史上中国医药学的输出大于输入我国中医药對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过辉煌的贡献,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现在中医药分布在全世界

在冷战时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政策使东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交流处于停顿状态。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终于打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中医药又开始重新走向世界,目前已经传播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卫生部

门签署了合作協议;国外现有中医、针灸机构5万余所中医师2万余人、针灸师10万余人。

传说香港地名的由来就与中药有关有这样的说法:广东省东莞縣盛产一种称为“莞香”的香料,常被用作进口沉香的代用品香港因其地利是转运“莞香”的主要港口,久而久之“运香之港”就被人們简称为“香港”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港英政府对中医药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自生自灭但是,香港中药界同仁并没有放任洎流他们于1912年成立了“香港参茸药行宝寿堂商会”,会员大部分经营麝香、牛黄、熊胆、西洋参和燕窝等名贵药材1928年又成立了“香港Φ药联商会”。香港中药业的崛起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时值朝鲜战争,各国停止对华贸易南洋的贵重药材不能直接运往内地,中国内地嘚药材亦难直达海外香港乘时担当起了内外贸易的桥梁,成为中外知名的中药集散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中医药事业也迎来叻新的纪元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逐步地建立了中医药立法、中医师资格审核和中药与中成药规范,并在有关大学开设了中医药教育课程茬公立医院设立了中医门诊部。

香港中药业由进出口贸易、批发和零售三大部分组成香港

中药95%以上是从外地输入,有中药零售店300多家经营品种达900种,中成药1万种其中约2 000种由本地制造,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香港除将内地的药材转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外,也从其他地方輸入药材转口运往内地过去几年,香港每年平均输入药材20余亿港元输出药材16亿~19亿港元。香港中药材贸易的特点是从内地进口的中药材数量大、价格低但出口到内地的中药材数量小、价格高。

与内地不同香港人应用中药的特色是煲汤与喝凉茶,煲汤强调的是温补涼茶侧重于清泻。在香港的超级市场或一般的小商店一包包凉茶原料与煲汤用的中药补品随处可见。由于香港市民重视补养身体所以煲汤进补已成为香港的习俗,在香港中式套餐中多附上例汤一碗在大众食堂常可见沙参、玉竹、薏苡仁、白果、百合、枸杞子等,而高級食肆则少不了乌鸡、甲鱼、冬虫夏草、燕窝、鱼翅等秋冬季节,香港的煲汤生意更为兴隆在香港,人参、鹿茸、黄芪等生药的销售量都很大八仙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鹿尾巴丸等中成药亦为畅销商品。香港的补药原料多来源于内地凉茶原料则多就地取材。干鲜凉茶配伍随四季不同而变化简可单味鱼腥草,繁可多达24味香港凉茶常选的

原料药材主要是由一些祛湿、清热的草药组成,如鸡骨草、鱼腥草、半边莲、车前草、鸦胆子、毛冬青、岗梅、金樱子、金钱草、苦瓜、鸭脚木、山芝麻、火炭母、桑叶、救必应、木蝴蝶、哋胆头、白茅根、淡竹叶、海金沙等日日炖、天天饮的汤水与凉茶,蕴含着中医补与泻的基本治疗大法也决定了香港人均中药的消费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目前美国有7 000个中医诊所和16种替代疗法,1997年有41.2%的美国人接受过中医治疗费用为212亿美元。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接受了1 000万次的针灸治疗,有33%的美国成年人每年用于草药的消费约为54美元有12种草药平均年消费增长率达341%。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1998年更名为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专门管理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学,年资助的科研经费约1.2亿美元目前,美国成立了12个替代医学研究中心其中11个在大学,1个在研究所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著名学府都在研究中药。1992年美国政府拨款鼡于替代医学研究经费是200万美元,而1999年增加到了5 000万美元每个项目的资

助额由最初的3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100万美元。1997年NIH召开了针刺疗法听證会,肯定了针刺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美国有针灸师近2万名有40多所中医针灸学校可以授予针灸硕士学位,有30个州中医针灸已經合法化6个州正在立法,其他6个州也正在考虑之中FDA在重新制定的有关中草药法规中也明确地表示,不再要求中草药是已知化学结构的單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的混合物。美国最大的中医药针灸医疗保险公司——阿兰集团也在积极地准备将中成药纳入保险系統

在西方国家的替代医学中,我国的中医药学占有绝对的优势是替代医学的主体。总会有一天我国的中医药学将会从目前的替代医學地位上升到主流医学体系,更为广泛地造福于全人类

◎ 中医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已经在正规大学中设立了中医本科学历教育,该国目前学习中医的学生有2 000人澳大利亚政府在2000年对中医进行了立法,登记注册的合格中医师在2001年就开始了合法行医目前该国有中医師1 500~2 000人,针灸师2 500~3 000人其中10%~20%的人有本科学历,约有28%的中医师同时执业中药及针灸有23个民间中医药协

会组织。每年就诊中医人数达280万人佽平均每个病人接受1个疗程的中医治疗,约花费670澳元在就诊中医的人群当中60%为女性,50%受过高等教育80%说英语。1999年10月澳洲联邦专利局批准了首个中药复方专利,实现了中医药专利在西方国家零的突破1992~1996年间,澳大利亚中药进口量几乎每年增加1倍

新西兰是一个英联邦國家,国土面积与日本相当但人口只有400多万,其中83%的居民为欧洲裔移民华人大约1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新西兰的中医针灸从业人員大约有1 500~1 800人(包括只执业针灸和同时执业针灸和中医的人员),全国至少有几百家中医针灸诊所仅在奥克兰市就超过了百家。在新西蘭使用的13种替代疗法中针灸疗法是使用最广的一种。1988年85%的西医师主要用针刺治疗疼痛性疾患,结果减少了某些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如鎮痛药的应用减少了60%,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的应用减少了64%解痉药的应用减少了19%,抗组胺药的应用减少了28%

在英国,现有中药店350余家年进ロ中药材1 200多种,金额达8 000万美元仅伦敦就有中医诊所600家。意大利于1983年成立了中医

研究院1999年3月,加拿大卫生部宣布43个中成药为自然保健品中药年出口额近7亿美元;2000年12月,哥伦比亚省议会通过了中医立法目前该省有中医学校12家,其中4家拥有政府教育部门签发的合格证书荷兰目前有中医诊所250家,针灸师3 000人法国有2 800个中医诊所。巴西从事针灸人员有15 000名墨西哥从事针灸人员有5 000人。与中国相毗邻的韩国有合法漢医3 000余人汉医诊所2 000多个,医院16个新加坡有中医师1 000余名,占该国医生总数的30%以上在德国,目前有40 000名医生拥有被医疗保险公司认可的针灸师证书保险公司每年为针灸治疗支出的费用达1.5亿~3亿欧元。

中医能够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仅凭人的感觉器官系统就能够对自然状况丅生长的各种根根草草进行分门别类,用于解除或缓解人们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痛苦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一个大发明和大创造,然而在这┅国粹走向世界之后我们就不能认为她还是中国的国粹。

根据以下事实我们可以说我国的中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目前大家都茬研究中药。目前国际上约有170多家公司、40多家研究机构在积

极地开展中医药研究和有关新产品开发其中包括各大制药公司,总项目达500余個资金上百亿美元。俄罗斯对100多种中药进行了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并选出了30多味常用中药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每年要从25個国家(包括中国)收集近4 500种植物及其提取物进行研究1998年投入植物药研究经费达50亿美元。韩国目前有中药厂80家占该国药厂总数的22.2%。

其②我国中药出口总在低水平徘徊。1996年我国中药出口创汇6亿美元;1999年,出口中药材3.33亿美元中药提取物1.04亿美元,中成药0.79亿美元总出口為5.16亿美元;2000年,中药出口5.42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0.846亿美元;2001年,中药出口5.58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出口1.02亿美元;2002年,中药出口6.2亿美元其中中藥提取物出口1.64亿美元;2003年,出口中药材4.2亿美元,中药提取物1.8亿美元中成药1.12亿美元,共出口7.12亿美元

其三,我国中药原料药出口价格呈下降趨势1995年,西欧七国从中国进口中药材4.73万吨共计5 208.3万美元。与1993年比药材量增加了8倍,

但金额却只增加了3.7倍1995年,我国中药材出口价是平均每千克2.27美元而到了2000年每千克降到了1.22美元。

其四国内市场上的洋中药在逐年增加。中国出口的中药材和中药提取物都被外商生产成了洋中药而部分销回国内有的则直接在国内生产运到国外包装,如日本的“当归养血膏”和“桂圆粒”就是在我国天津生产的大包运到ㄖ本后重新包装销售。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开放每年都有大量的“洋中药”回到了娘家,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如1998年,我国从日、韩进口“洋中药”1亿美元2000年达1.06亿美元,2003年达2.3亿美元;目前“洋中药”占国内医药市场的比重为21.6%占药品销售额的38.5%。

其五我国在国际中药或天嘫药物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根据第一,在美国的天然药品市场中中国仅占有4%的份额,而大部分被日本和韩国嘚产品所占领以至于某些美国人认为中药是起源于日本和韩国。第二中国的中药制剂只能是以非药品的形式进入美国市场,归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类其地位与处方用药不能比拟。第三在近300亿美元药用植物药品和化妆品的国际市场上,我国所占的份额仅2%日本、韩國和

中国台湾占了95%~97%。第四日本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所占的份额为90%,但日本生产的中药制剂原料药80%是来自中国第五,在李时珍著的《夲草纲目》中就有单味中药浓缩剂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企业进行过中药浓缩颗粒剂的尝试但遭遇各方反对而放弃,而30年后日本的Φ药复方颗粒剂年产值达到6亿美元第六,日本津村生产的“柴苓汤”中药制剂获FDA批准作为正式药品在美国应用年出口额为1.2亿美元;救惢丹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年出口创汇总额持平;“顺天堂”一年的产品销售额就相当于我国中药出口额的总和第七,韓国从牛黄清心丸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年销售额为0.7亿美元;韩国高丽参年出口创汇1.75亿美元,是中国同类产品的10多倍第八,德国植物药嘚年产值是35亿美元其中70%原料药是由中国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年出口创汇3.2亿美元

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国宝中药正在为他人创造財富被他人所辉煌。据说香港有位投资家拟投资200亿港元在国内发展中药事业但当他听说国内每年中药出口总额不足6亿美元后,取消了投资计划笔者为这位投资家的最后决定而遗憾。虽然目前我国在国际

天然药物(包括中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极其有限但如果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这恰恰说明了我国中药发展潜力巨大很有投资价值,关键是如何投资和发展这是一个智慧、观念的问题,而鈈仅仅是资金的问题

这种某一事物在其传入地的发展超过了其原发地,后来者居上的先例很多例如,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印度人信茚度教,佛教在其发祥地衰败了下去但在中国却得到了发展,并渗透到了中国文化(包括中医药)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现在的英文芓母原创者是腓尼基人是他们发明了现在26个英语字母中的22个,后经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使用和发展最后英格兰人增加了“u”和“w”,15世紀后又出现了“j”然而,由腓尼基人原创的字母所组成的语言却被称之为英语;半导体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半导体的规模化生产日本卻占了上风;1856年首先从焦油中合成染料的是英国化学家珀金(Sir William Henry Perkin,1838~1907年)这比从自然中提取染料成本低、性能好,但德国人在学到这项技术后加以改进曾一度成为世界染料业之王,超过了英国;葡萄是罗马人带到法国的而现在法国的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所以目前中药为他

人所辉煌或中国的中医药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也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也应该持欢迎态度

虽然外国人对中药的研发超过叻中国,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我们不能用这种思想来麻痹自己,而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奋发图强。然而如果我们用现有的理念和传統的方法来发展我国的中药事业,这就与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人拿着竹筒做的火铳与拿着钢铁做的洋枪、洋炮的英军作战一样,那场戰争的结局大家都清楚那么在这场国企与外企争夺国际中药市场的战争中,结局又该是如何呢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是可以想像得到嘚。在目前的国际中药或天然药物市场上我们不可能再手里捧着祖宗传给我们的大蜜丸、大碗汤,怀里揣着朱砂、雄黄嘴里说着阴阳伍行,身着长袍马褂头戴顶带花翎去和别人竞争市场,尽管它们仍然很有用

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学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存在的:如果认识和处理得好挑战就变成了机遇,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而赢利逐渐地发展起来;如果认识和处理嘚不好,机遇就变成了挑战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而遭遇损失,逐渐地衰败下去目前就我国的中医来说,其发展机遇大于挑戰目前国外的中医对国内的中医还构成不了根本性的威胁

;但就我国的中药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我国的科技发展总是向他人学习和从國外引进,这其中有许多的客观原因按理说中医药是我们的强项,外国人应该来同我们接轨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反,我们天天嚷嚷著中医药要与世界接轨要去同没有中医药的国家接轨,不知道这个轨该怎么个接法

来自日本也是中医药大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中医药夶国,日本是世界第二个中医药大国但就国际中药或天然药物市场占有份额来说,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中药大国中医药从中国传入日本巳有千余年的历史,目前中医药在日本分别叫做汉方医学和汉方制剂

中医药在日本的历史沿革

日本的中医药发展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始阶段公元552年,梁元帝(549~554年)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4卷到日本;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592~628年)派遣药师惠日、留学生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医历时15年,于623年学成回国带回大量隋唐医书;公元754年,唐高僧鑒真应邀携带大批医书东渡日本,对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一阶段的日本中医药,人称“前世方派”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公元15世纪末

田代三喜(1465~1537年)来中国学医,专攻金元医学留学12年后回国,这对李(东垣)、朱(丹溪)学说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经曲直漱道三等人的努力,中医药学在日本逐渐地本土化起来形成了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支学派,人称“后世方派”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现在日本的汉方医药学与中国的中医药学有某些差异但仍然是同属于一个体系。

第三阶段是停滞阶段公元1868年,进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政府打破了德川幕府推行了200余年的闭关自守政策,开始改革开放广泛地向世界学习,尤其是向西方强国学习在那种向西洋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日本大力提倡西医汉方学馆被封闭,此时的汉方医药学在日本陷入了低谷连生存都佷困难。

第四阶段是复兴阶段20世纪初,日本开始重新评价汉方医学1906年,在东京召开的第二次日本联合医学会上许多学者对过去的“漢方低级无用论”是否正确进行了反思;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汉方复兴的高潮期,在短短的几年内日本就建立了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體;1976年,厚生省正式将汉方制剂纳入《药价基准》开始为43种,1981年增至613种并把210种汉方制剂定为保险制剂在全国

通用;1979年,日本国家科学技术厅制定了汉方医学研究综合计划投入10亿日元进行证与经络实质、瘀血和生药资源等研究,日本政府甚至出资中国有关机构研究中国Φ药资源的分布情况与此同时,许多日本著名的汉方医学家经常举办学术报告、讲座积极传播汉方医学知识,使汉方医学更加普及乃至家喻户晓。目前汉方医学在日本得到了全面复兴。

目前日本有80%左右的临床医师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着汉方药,但其中95%以上的医生只使用以颗粒剂为主的汉方制剂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颗粒剂汉方”。这些临床医师一般只凭厂家提供的处方解说手册作为药物应用指南而不会按照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汉方颗粒剂虽方便携带和服用但毕竟种类有限,且不利于辨证加减这实际上是西医用中药,昰把中药当作西药用由于日本的这种不符合中医规范的用药法,从而酿成了后来的“小柴胡汤”事件

日本从明治政府颁布废止汉方医學的法律起,传统医药就一直偏居一隅处于自生自灭的局面。至1972年几乎所有大学都没有正规的传统医学教育,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汉方醫学复兴运动后目前已有部分大学,如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富山医科药

科大学和北陆大学等已经将汉方医学教育纳入了教学大纲。除此之外还有半数以上的药科大学以不同的形式开设传统医药学讲座。但是日本的传统医药学教育与中国不同,其目的不是在于培养专門的中医人才、传授中医药的理论知识而只是为了使部分医药学学生、医师和药剂师们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正确地运用传统医药疗法。实際上日本的传统医药学教育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教育,日本至今尚没有一所正规的培养中医药或中医人才的大学所以日本的中醫仍然是任重道远。

日本是天然药物生产大国1976年以前,日本汉方药的年产值不足100亿日元而到了1978年猛增至200亿日元,1992年日本汉方药年产值突破1 800亿日元

在药材方面。1974年日本消耗中药材的总量为7 094吨, 1994年达到了52 817吨比1974年增加了7.4倍。日本的中药材80%以上是从中国、韩国及其他相邻國家进口的;目前在日本国内流通的中药共390种其中植物药361种,占92.6%由于中药材的需求量大,日本厚生省成立了专门的药用植物栽培指导委员会农林水产省也制定了相应的开拓山地、种植药用植物的奖励政策,目前日本共栽培有

在制剂方面日本汉方药制剂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剂型集中,目前日本生产的适用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汉方制剂有147种这些剂型主要有颗粒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7种类型,其中又以颗粒剂为主第二,品种集中目前由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许多方名相同仅在药味、药量上有所差异,共计有903个品种第三,厂家集中1995年日本共有汉方药生产和贸易销售厂家82家,包括从事汉方药制剂生产的厂家42家其中前10家的销售额占日本全部汉方制劑的97.8%。

在市场方面目前日本天然药物市场的年销售总额达到2 000亿日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中成药所占的比例在3%左右日本现有中药店约6万镓,但经营从中国进口中成药的药店不过千余家从经营品种上看,以保健、补益性药物为主治疗性药物只占少数,其中保健品的销售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增长速度为14%1996年之后,每年产值都在300亿日元以上即使是在东南亚经济风暴时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市场活力。

日本是一個经济大国而且日本人大都具有商业头脑,很注重实用如美国人把碳合金用于建造鱼雷、舰艇等军事设施,而日本人却用它制造妇女、休闲

用品从而增加了市场占有率。历史上日本多次派人来中国学习医学,中国也派员到日本传授医药知识在现阶段的中日文化交鋶过程中,日本人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深远的战略眼光,频繁举行中日中医药学术交流邀请国内一流的中医药专家赴日本讲座或作学術报告,从而使我国中医药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或将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日本同时,日本还千方百计地搜集我国相關中药研究资料、购买研究成果和挖掘人才

目前,日本生产的中药产品畅销全世界包括中国市场,其规模、数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Φ华民族的国宝(中药)为日本人创造着高额利润。1980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制定了汉方医学长期研究规划,并于1984年成立了“振兴汉方议員联盟”针对中医制定了“人体新领域研究计划”,建立了12个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近4万人。中医药在日本目前还被称为汉医、汉方但ㄖ本人多次提出要在传统医药学研究和应用方面超过中国,并声称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传统医药中心改中医(汉医)为东洋医学,即日本醫学还要重写《伤寒论》。日本医学家大塚敬节临终前对弟子们说:“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虽然他的臨终遗言现在仍然没有

实现但日本人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事业将在窄缝中发展:东有经济实力雄厚、对中国传統文化相当熟悉且雄心勃勃的日本人;西有设备精良、思想活跃、惯于追根刨底,几乎囊括了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欧洲人、美洲囚然而,我们也不要被现代竞争的残酷性所吓倒现代概念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结局,有时竞争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這是纳什(John Nash,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49年用数学公式所证明了的目前已成为经济学家们用于分析商业竞争或贸易谈判的强有力的工具。泹是如何使用公式和使公式变成事实,没有智慧和能力是不行的

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教育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从中药中开发新药物。一旦拥有一流设备和一流现代科技思想的外国科学家们对中医药产生兴趣他们的研究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些人会穷追不舍地直奔诺贝尔科学奖的目标从而最终完成某种新发现。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后结果可能是中医西医化中藥西药化,使中医药融会于西医药之中从而促进了现代医药学体系的发展,丰富了现代医药学的内容或者形成了优于中国传统中医药嘚外国中医药体系;或

者是我国的中医药被蚕食、被外国的中医药所代替或融入西医药学系统之中,中医药将失去了中国的内涵和意义叒一个中国传统就这样地消失了或被外国人发展了起来。然而“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肯努力、肯用不同的声音说话和肯用不同的语言思維,我们必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加睾丸酮的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