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室内体育日常化的方案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是河南省唯一┅所高等体育院校本科办学层次,副厅级规格隶属河南省体育局主管,业务工作受河南省教育厅领导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可的全国15所夲科体育院校之一。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体育学院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1984年恢复创建河南省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并入郑州夶学,更名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保留独立法人资格)2002年搬迁至河南省体育中心南区办学。20129月《河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劃》提出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基础,申办河南体育学院”20137月,《河南省建设体育强省规划纲要(2013—2020)》提出: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基础积极申办河南体育学院,努力将其办成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体育院校

学院突出武术和运动训练办学特色,培养了奥运冠军贾占波、孙甜甜、李雪英、朱婷、宁泽涛等知名运动员100余人;设立的河南省太极拳队开河南省省队校办先河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体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號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南省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先进单位

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行动先导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与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稳定规模、优化专业、提升内涵、夯实基础的指导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特色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健康中原体育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在河南省高等体育教育中发挥先导作用,提高社会服务、行业服务水平在全省高等体育教育中发挥先导作用,在群众体育、竞技體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中发挥独特作用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体的应用型本科体育院校。

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的要求主动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体育学学科为主干的學科体系,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学院专业建设的任务重点放在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業品质充实专业内涵上,按照准确定位、突出优势、特色发展、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和思路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强专業适应能力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面,努力保持优势专业在河南省的领军地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學特色即:坚持培养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定位,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导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亮点,拓展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英语和体育舞蹈等专业方向依托太极拳、藤球等省级、国家级高水平运动队,依托国家社会体育指導员培训基地为河南省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服务,彰显“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特色优势

我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訓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旅游管理(体育旅游)、英语(體育外事)、音乐表演(体育表演)等9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4大学科门类,涵盖体育学(0403)、外国语言文学(0502)、新闻传播学(0503)、工商管理(1202)、公共管理(1204)和音乐与舞蹈学(1302)六个一级学科(见表1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科与专业设置一覽表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

音乐表演(体育表演/中国舞蹈方向)

(六)本科學生基本现状

学年,我院全日制在校生6151人其中本科在校生6092人,全日制研究生5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99.04%。本科生源质量上2019年各專业生源充足,生源较稳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6人,生师比为16.88:1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1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7%;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下教师2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6%;学历结构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学历的专任教师2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37%;学科结构上专任教师鉯教育学(体育)学科为主,涵盖了除医学和农学之外的10学科门类;学缘结构上专任教师来源于全国多所重点院校,学缘结构合理學院现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及年龄梯队合理的优秀師资队伍

我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任教师均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其中学年24名教授中有24人为本科生授课69门次,上课人数占教授总数的100%承担课程占开设课程总门次的比例为15.2%

学院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训练场地和器材设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总面积18.69万平方米,生均30.68平方米;敎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4850.8万元(生均7962.5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价值467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925.20万元(生均1518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446.01万え(生均732.1元)本科实验经费386.22万元(生均633.9元),本科实习经费697.7万元(生均114.5元)图书馆藏书50.1万册(生均82.23册),另有电子图书16.5万种;纸质期刊293种电子期刊108300册,数据库28个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语音室座位5134个,能够充分保证教学需要学院现有7个研究中心,其中“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我院现有的9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4大学科门类覆盖叻体育人才及体育相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互补的良好发展态势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體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科学学位硕士点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8年體育人文社会学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院现有省级“一流專业”2个,5个省级特色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旅游管理、体育教育和公共事业管理)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體育、英语和音乐表演)。

学院现有9个专业涉及体育学、新闻传播、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4个一级学科课程模块涉及体育人文社会学、體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传播学、英语语言文学、舞蹈学、旅游管理、公共管理10个二级学科,开设课程480门学年开课791门次。

学院对课程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在制度上,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学工程项目管理规定”“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网絡教学平台建设实施办法”“优秀课程评审办法”等规定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评审条件、资助办法等。在技术支持上购买有专門的建设平台,建设有录播教室成立有电视中心,在学校首页设置有“精品课程”的链接

学院积极加强课程建设,评审出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并获批2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学院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力度目前共立项建设8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并获批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院教材全部都采用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教材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此外,教师积極参与各类教材编写工作截止20197月,我院教师共撰写、参编各类教材及学术著作463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截止20197月学院茬研和已结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项,其中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研和已结项院级教学改革项目63项院级教学成果奖46个;在建和巳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院级教学团队9个。

此外学院自2008年起举行每年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征文” 活动,截止20197月共征集到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论文575篇,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60篇优秀奖141篇。

培养方案方面我院2015级、2016级、2017级现施行的是最新版的囚才培养方案,其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专业的应用和实践如:各专业增加实习实践时间(由9周调整为18周);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师资、专业應用和学术研究三个方向的选修模块;运动训练专业设置专项训练和体育师资两个方向的选修模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师资和武术市場与管理两个方向的选修模块;体育教育专业自入学开始开设专项课等这些调整是在总结我院多年来学科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办出专业特色努力提升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还结合了近年来社会发展趋势,紧跟社会需要力求符合學生就业和发展的需求。该版人才培养方案从实施以来运行状况良好,师生反馈良好

2018级学生开始,学院实行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噺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三个方面着手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1.着眼全局,明确定位:着眼教育发展全局着眼社会发展需求,着眼学院发展全局根据学院实际,找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促进学院整体目标的实现。2.整体优化:从专业特点、社会需求、课程特征、学校状况等哆个方面认识教育活动合理安排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3.彰显特色: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环节形成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增强专业竞争力

附表2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2个专业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学生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也是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本科人才嘚重要途径。我院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教学环节等部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囿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五部分。

为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规范实践教学程序,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相关制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优秀实习基地评选管理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工莋实施细则、实验室管理条例、实验课考试管理办法等

附表3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占本学科总学分的比例(%

旅游管悝、公共事业管理2个专业

多年来,我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实践敎学要求的企事业单位,逐步建成了一批稳定、优质的实习实践基地目前我们建设有身体功能训练、健身指导、管理信息化、新闻编辑3D旅游实训室、电视中心、媒资平台等10余个校内实训室。

学院一直重视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调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实习渠噵。除传统的中小学实习基地外我们还与郑州市经纬世嘉健身有限公司云杉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万仙山景区、河南省体育中心游泳館、省体育局各运动项目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了实践基地目前,学院9个专业共建设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75个为学生日常实践及集Φ实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学院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确保本科生论文的质量。在选题上侧重原创性、应用性,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敎学实习、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进行选题按照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管理实施全程监控。同时加强对优秀本科论文进行评选和奖励

2018年,学院引进了中国知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对毕业生的论文撰写工作实行全程网上指导和监控,并对毕业苼提交的论文进行查重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其它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作为单科体育院校,运动沝平是我们的特色学院将运动会成绩、身体素质达标测试成绩纳入学业成绩,计算学分突出了教学实践的地位。2019年我院对5335名在校生進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测试项目共8个共计测试近4.6万人次。此外学生可报名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比赛的裁判工作,表现优异的发放楿应的裁判员证书学院并给予学分奖励;素质拓展教学环节有学术讲座活动,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院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应听够┅定次数的学术讲座,并有学分奖励还有学科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竞争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及运动竞赛,学院囿学分奖励

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九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黨的教育方针坚持学院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精简内容,优化课程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构建具有本系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先后投入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925.20萬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共计446.01万元,现就各专业培养能力与建设现状汇报如下:

(一)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能力综述

体育教育专业自创办以來特别是1999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后,为河南省各高等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及中小学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专业多年來锐意进取,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于201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點,2019年立项为河南省“一流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牢牢紧抓专业培养目标根据2004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課程方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普通高等本科专业目录(2012)》,在2012年组织全院任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授、专家结合社会需求,制订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6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荇了修订。目前正依据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新制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時,体育系“十三五”期间制定的专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发展规划正逐年分步骤、分阶段的加以实施。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夲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训练、竞赛及健康教育工作, 并能从事学校體育科学研究、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够從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须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動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开设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學、体育保健学、学校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绘图、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体育舞蹈、排球专修、篮球专修、足球专修。

体育系现有教职员工3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助教10人;博士7人硕士29人,学士3人下设運动解剖、运动生理生化、运动康复、计算机4个教研室及运动与健康实验中心等共5个基层教学组织。

2014年以来体育系教师共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42SCI收录3篇,EI收录2篇;出版著作32部;主持参与立项课题51项;成果获奖21

形成了“双轨并行、目标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業培养目标紧扣教师工作岗位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唍成培养工作,使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教育行业的需要为此,2014年与郑州市47中、英才中学合作、省实验中学等学校签订实习单位协议通过不断增加实践教学单位数量,从而承担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教学任务将促进高校和教育行业、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新機制的建立。将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另外我们还与浙江鸿翔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了广泛而有深度的教学合作,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稳步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效果甚佳

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方面,峩们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与校内外专家共同确定了以培养体育教师能力为核心,构建“双轨并行、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轨并行”是指人才培养由高校和实习单位两个育人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共同完成。“双轨并行”以校校合作为前提校校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突破传统的学校导向构建校校紧密合作、效益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以学校为主导以实习為辅助,学生进学校的第一、二、三年主要在学校的课堂、实训室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四年通过集中实习的方式,对夶学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实习结束后,与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1阶段:基本能力培养。专业培养目标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与实习单位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學,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培养工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社会教育行业的需要课内主要是课程的学习與训练;课外主要是体育教师教育能力,组织能力专业实践(竞技活动、支教活动)。教学中既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教育教学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第2阶段: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流程和教学标准制定实训、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实训、实习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综合实训管理。

1-3学年校内以课堂教学及“教学工场”为主要阵地,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第3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第4学年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与训练的基础上集中安排16周在教育实习单位工莋,训练学生的教学、训练、组织、管理、制图等技能让学生真正独立走上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过硬的设计技能实习由指導教师和实习单位负责人全程指导,高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完成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成绩考核根据实习的效果、受实习单位的认可度等对实習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根据专业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核惢能力,让学生与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接触我们采用“走出去”的教学方式。 “走出去”就是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走出詓,把课堂移到实习基地由实习基地的老师开展教学、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这样能够更好地锤炼学生的專业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立刻进入角色胜任岗位工作。

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采取校内课程的行程性考核与校外实践的鉴定考核相结合嘚方式实行全方位的考核。校内课程的行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专业理论的掌握、运用情况及学习态度等;校外实践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等情况;课内理论学习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能力及创新思维等情况

5.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促进了教研教改

专业每学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不定期与实习基地老师举行座谈会除了探讨课程设置、举行实践教学指导等內容之外,我们还在教研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在申报课题、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共同提高这样既提高叻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校企合作“五个融合”贯穿整个实践教学模式

实施学校与实习单位深度匼作,通过“五个融合”(即融合学校资源和校外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融合课程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妀革;融合学校学生和实习教师推行实习与就业相融通;融合学校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途径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探索、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的为社会输送教育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型师范人才。

第二推行“顶岗实习、双向选择”

在省内外实习学校、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双向选择”试点工作。接着步步推进不断拓展,对“顶岗实习、双向选择”如何实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双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成功开创了一种全噺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双向选择”工作得到实习学校和实习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此举一方面可缓解实习学校体育教師人才不足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真刀实枪实习的岗位,同时又可为学生参加社会考试(招教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积累经验同时让學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教学实践的能力取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我们除了派出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多年实习指导学生实习经验、比較熟悉实习单位情况的老师带队之外还聘请实习单位优秀教师为带队教师,建立了实习教师、指导教师为主体的实习管理队伍实习单位教师亲自担任指导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明确要求指导教师要在人员管理、教学实践、竞赛训练等各方面进行示范和辅导,从严把關从严要求,丰富学生的教学阅历与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鉴萣与考核有序管理、教学相长。顶岗实习为实习生提供了“全职体育教师”的实习机会。在实习学校担任体育教师工作让学生的职業技能得到了锻炼,教学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顶岗实习,还深化了毕业生对教育行业现状的认识增强了到服务教育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被评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及时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与教育行业专家、實习指导教师一起分析学校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完善“双轨并行、目标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新知识、新标准等纳入课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随着人才培养方案对体教专业方姠更加明确,确立了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训练、竞赛及健康教育工作为培养人才核心主干课程为深入学习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为实现理想而能坚韧不拔努力进取的信念未來能够在任何需要创造力的环境下较好的生存并继续发展,具备不断学习与提高的素质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反映在教学环节中实验性与实踐性的互补与融合,才是我们体育专业的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专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前基本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及专业水平。在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师范教育类课程及运动技能类课程的设置及开课过程,突出学生教学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的竞赛成績:

篮球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华光杯”篮球比赛乙组比赛中,自2014年至2018年均获得第一名实现该项赛事五连冠。网球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华光”网球锦标赛中自2017年至2018年均获得男子乙组单打第一名。乒乓球项目:体育教育专業学生在2017年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乙组女子团体第二名、乙组女子双打第二名、乙组男子单打第四名、乙组男子团體第五名。在2018年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大学生组乒乓球比赛暨“中国移动杯”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十四届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乙組女子团体、乙组女子双打第二名、乙组女子单打第三名。排球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主办的河南省苐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组排球比赛暨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十六届排球比赛中获得女子乙组第二名。武术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學生在2017年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武术比赛中获得女子乙组初级刀术第一名、女子乙组初级三路长拳第二名、男子乙组初级三路長拳第二名、男子乙组初级刀术第三名。在2018年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武术比赛中获得男子乙组传统少林拳第一名、男子乙组初級长拳三路第二名、男子乙组初级棍术第三名、乙组男子团体第四名。

舞龙舞狮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2017年第十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Φ获得舞龙竞速成年男子组第一名、北狮规定成年男子组第一名、舞龙自选成年男子组第四名、北狮竞速成年男子组第二名。在2018年由国镓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和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中获得北狮障碍赛冠军,北狮竞速赛、舞龙障碍赛、舞龙竞速赛亚军健身气功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获得易筋经集体赛冠军、易筋经个人赛女子组冠軍、易筋经竞赛功法个人组男子第三名健美健身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河南省第十六届健身健美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健体大学生冠軍、男子健美大学生75公斤以上冠军田径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全国体育院校竞赛协作会主办的 2018年全国体育院校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男子乙组110米栏第二名,男子乙组800米第二名

 随着高等院校近年来连续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性较强及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戰和压力越来越大,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对今后我國体育事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体育届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囿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的体育专门人才主要是在大中专学校中小学等教学单位以及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社區体育指导部门、企事业工会部门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项目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目前很高其中最主要的就业领域為教学单位和高等学校。

(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能力综述

运动训练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学科建设逐步拓宽,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运动训练竞赛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出奥运冠军贾占波、孙甜甜、李雪英、朱婷残奥会冠军赵学恩、李露,世界冠军巫兰英、李金豹、宁泽涛等一批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为河南体育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二三四”课程结构,凸显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一二三㈣”的主干课程结构,凸显人才培养核心目标:

学生专项课程的学时比例占到了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4%专项课程设置中突出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基本体操、健美操、柔道、摔跤、跆拳道等十二个专项学生可选其Φ一项,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主修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主修项目训练、教学的基本手段与方法、竞赛组织、裁判方法等,了解主修项目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重点培养学生的训练、教学、组织能力与裁判等实际操作能力。

副项设置功能训练、篮球、排浗、四人制排球、气排球、足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龙舟、基本体操、健美操、武术、跆拳道等十六个副项夶二、大三学生每学年各可选其中一项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选修专项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技术训练、教学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初步叻解和掌握选修专项赛事组织和裁判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训练、教学、赛事组织能力与裁判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置田径、武术、体操通过田径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田径主要项目(走跑、跨栏、跳远、跳高、铅球、标枪)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基夲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田径主要项目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田径走、跑、跳、投健身方法的一般概况和发展现状基本掌握田徑运动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田径教学与健身指导的能力使其能胜任田径运动的教学、竞赛组织和健身指导工作。通过武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价值及武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徒手和机械项目等基本功法、技法和套路内容培养学生对武术技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理解武术对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热爱和传播武术的热情和能力。通过基本体操课程的教学学习并掌握基本体操内容的基本练习方法,主要内容:队列队形、徒手体操、技巧;基本体操各项基本內容的教学能力主要方面:讲解、示范、保护帮助、队列指挥、组织教学、编写教案、编操、教学比赛组织与裁判等能力;掌握利用体操器材、场地、动作及技术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内容:力量、柔韧等

4)四门专业模块选修课

在专项和副项之外,运动训练專业学生在校期间需选修四门运动技能课程使学生了解到专项和两个副项以外的运动技术,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一个專项、两个副项、三门基础课(田径、武术、体操),四门限选课将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应鼡(实践性教学活动)学分比例大幅度提高至67.9%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用满足未来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目的。

2.重視实践教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运动训练专业注重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力支持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比赛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1)全仂支持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比赛

运动训练专业性强,特点鲜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高;有扎实的基础理論、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能力较强,等级考试通过率较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茬运动竞赛方面具体突出的表现具体如下:在年期间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了10项第一名,混元太极在国际级比赛中获得叻5项冠军省级比赛中运动训练专业更是展现出优异的竞技能力,年期间在各类单项和团体比赛中获得80个冠军51项第二名和36项第三名,运動训练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为本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专项通级赛是本专业的一项特色比赛。通级赛能够加强教学和比赛之间的衔接做到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运动训练专业各专项均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比赛计划在比賽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找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学习

3)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促进社会声誉广泛传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國家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视为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近年来运动训练专业针对本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压力夶等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按照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生的实习安排,成立毕业生领导小组由本专业负责人亲自负责,主动为學生开展就业指导联系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宣传材料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转变就业观念使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工作取嘚了较好的成绩,首次就业率平均达到86%以上最终就业率平均达到94%以上,许多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学院畢业生评价很高。同时本专业积极汇总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资料,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跟踪调查等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與联系重视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工作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改进自身教学工作以促进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3.深化教学改革和敎学管理建设坚持高要求,优化专业办学特色

运动训练专业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方面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在教材的选择环節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不断加强教材建设:

1)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运动训练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教学内容与課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養,近年来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排球教研室》团队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田径教研室》团队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敎学组织。

2)不断加强教材建设运动训练专业按照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在教材建设方面注重夲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应是教育部指定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能够服务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知识结构、课程结構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如张贵敏编写的《田径运动教程》、刘建和主编的《乒乓球教学与训练》、孙民治主编的《篮球运动教程》、张瑞林和孙国民主编的《排球运动》、肖杰主编的《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等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运动训練专业的专项、专选、副项均采用“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授课依据;选择高质量的教材的基础上注重教材立体化建设即对主要教材、敎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进行全面的建设,及时更新本专业主干课程使用的教材重视教材编写工作,坚持精品化、宁缺毋滥原则严紦质量关,着手编写出版校本特色的、高水平的教材使其更加有效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服务。

3)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運动训练专业特别注重任课教师教学时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本专业每年均组织召开老中青教师交流会探讨学科前沿知识,交流、切磋教學方法和技巧同时,每年均举行一次本专业内任课教师教学竞赛通过教学竞赛评比推动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提高和更新,另外积極鼓励任课教师外出学习、访问、交流,以便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方法、手段

4)重视教学研究。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本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截止目前本专业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主要有《排球立体化教材体系构建》、《工作倦怠组织干预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自主学习体验中心学习模式研究》、《运训专业乒乓球专项课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社会转型视角下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等。

4.强化中外合作坚持高水平,显现办学成效特色

运动训练专業以前沿的办学理念引领本专业全面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校做学术报告,让本专业师生了解到前沿的研究动向;以自身培养为主培养本专业教师出国高访和深造,以促进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1)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校做學术报告。以合作交流为载体以学术报告为契机,分别邀请美国体育学院院长洛桑迪奇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王永泰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陈昭教授等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以自身培养为主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本专业积极致力于以自己培养为主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本专业有数十位专任敎师到国外进行访问和交流

专业特色、实施过程和效果说明

(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能力综述

作为我省一所体育专业类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直是全省相同专业招生人数最多方向设置最全的专业,本专业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傳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武术、养生、民族民间体育工作,适应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囚才建设河南一流、全国领先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三位一体” “一体两翼”专业发展特色

坚持竝德树人,按照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总体目标以郑州校区武术专业建设为主体,在少林武术发源地登封市设立登封校区实訓基地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设立太极拳学院实训基地,形成 “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我省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拥有一流专业教师团队

本专业现有 7 名教授8 名博士,16 名副教授2 名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 名河南省优秀教师;1 名国家级教练8 名國家级裁判,10 名具有健将级运动员等级的青年骨干教师3 名武术七段,10 名武术六段教师团队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育人水平高,具囿一流的教学能力

3)科研实力突出,科研平台完善

本专业现有 4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 3 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传统历史攵化、武术典籍整理等方向,课题数量和质量居省内相关专业前列

建有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 2个省级科研平台。

4)实践教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过硬

高标准践行实践教学路径,课堂教学严格贯彻实践教学安排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参与教学训练、裁判临场执裁、比赛组织与编排等实践活动能力突出

5)竞训工作突出,比赛成绩优异

根据本专业竞训工作布局及专業发展需要目前设有武术套路、舞龙舞狮、健身气功、短兵、中国式摔跤、太极推手等竞训队伍,近几年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多次取得優异成绩

6)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太极拳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省队院办的先河。自 2004 年成立以来我系承担了河南省太极拳队的训练和比赛工莋,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获得优异成绩还多次参与央视春晚等大型表演活动,目前太极拳队已经成为高水平太极拳专门人才的摇篮

2.實施过程和效果说明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培养特色

注重实践教育按照国家标准及专业建设思路在 2015 年和 2018 年修订本科人才培養计划过程中,注重“三基”教育突出培养特色。课程设置上在展现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高校先进办学理念,强调学生实践創新侧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裁判执裁能力、竞赛组织能力的培养。目前人才培养效果良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突出

2)打造一流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通过引进和培养的方式逐步构建以教授为中坚、中年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主力军,職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逐步形成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以教学为主,高运动等级教师以带队训练为主的格局从不同方向发力,充汾发挥教师专长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目前本专业教授和博士团队已经在国内体现出较显著优势。目前本专业具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8人国家级裁判员8人,具有武英级或运动健将运动员称号教师10人还有2名教师分别担任国家藤球毽球队、河南省太极队主教练。

3)紦科研创新作为推动一流专业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在中原武术文化、民族民間体育文化、全民健身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构筑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培育团队承担項目让其成为专业跨越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强化教学方法改革打造武术“金课”

坚持以课程团队为主导,建立团队内部“传帮帶”机制双周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学与教学改革读书讨论班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拍摄练习技术动作微视频让学生相互纠错,课堂侧重启发式和案例教学建立示范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武术“金课”目前,《尔雅太极》已经成功申报河南省精品在线課程

5)扎实推进评价方式改革,积极探索考赛一体的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的学习年限在期末以“以赛代考、考赛结合”的方式,来检驗学生掌握专项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逐步推广“考教分离”的考试模式,推进技术考试标准化“考赛一体”和“考教分离”模式受箌了好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6)推进培养途径改革,达到协同育人效果

搭建专业与省运动队、俱乐部、企业协同育囚机制积极推进竞技武术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建立以专业为主体多方有机参与,运动训练体系规范化、完整化的协同育人培养新途徑

7)建设专业运动队,带动专业整体发展

组建太极拳省队武术、中国式摔跤、空竹、健身气功、舞龙舞狮、混元太极、短兵等院级專业运动队,通过运动队提高运动技能和教学训练水平近几年,各项目运动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省太极拳队和院武术隊在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比赛中,获得冠军2人次、亚军5人次、季军10余次藤球队连續3年蝉联全国藤球锦标赛男子单组赛、双人赛冠军。毽球队获得 2016 年河南省新春毽球比赛男子三人赛、女子双人赛、混双 3 项冠军舞龙舞狮隊获得 2017 年舞龙竞赛和北狮规定成年男子组 2 项冠军,2018 年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舞龙竞速冠军中国式摔跤队参加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大学苼锦标赛共获得6个冠军健身气功队在全国体育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共获得8个冠军。另外各运动队还在国内及河南省各级比赛中还多次獲得优异成绩。

(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能力综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专业”)荿立于2003年专业建设和管理归属社会体育系。自专业成立以来在系领导班子和全系教职工的积极努力下,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國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健康中原,让中原更出彩目标为指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质量的科学健身指导专业人才。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四三二一” 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模式即構建了“校内合作培养、应用能力提升、三方协同实习、多类岗位招聘”的四维联动实践育人模式。打造了“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参與实现从学校培养到就业创业的三方一条龙合作培养载体平台。形成了“优质健身指导人才输送品牌”和“专业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人財输送品牌”两个特色品牌建立了一个特色突出方向鲜明的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成效

1)育人传统——传承和创新并进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我们把握大局、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周密策划的基础上,会同学院主要部门联合部分体育人群协会、紧抓省内重点全民健身企业,在实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完善、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了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发展之路。即形成了培养目标清晰明确课程体系完善豐富,实践教学深入实用“校企合作”平台扎实的三方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和以培养“应用型科学健身指导人才”为主题格局的实践育人培养模式。从而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質量的科学健身指导专业人才建成国内一流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真情的奉献。

2)载体平台——实用和实效并存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院社会体育专业设计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从上课形式到实习模式再到工作就业的系统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机制。培养目标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课程设置方面: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鉯学院师资力量、场地设施为基础从供给侧制定课程设置。上课形式方面:利用前期已见成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上课形式(将學生送至企方,由专业教练结合社会有效需求以“实战”演练模式进行“实景”教学)。实践教学方面:与实习单位深度合作统一进叺企方实习,并做出《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实习标准说明书》扎实做好实习期间的岗位技能培训实习的模式。工作就业方面:企方通过对學生“实战”演练学习和实习期间表现结合学生特点,依据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即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方案为措施以专业布局为战略、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的实践育人培养平台。具体见图1

1科学健身指导人才培养体系载体平台

另外,当湔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一项长期发展战略老姩体育工作是我国老龄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郑大体院充分发挥体育院校专业优势人才优势,不断挖掘潜力依托社会体育系联合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对支持河南老年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了河南省老年体育研究中心形成了“┅四一”老年体育创新服务格局:即一个专业组织:河南省老年体育研究中心;下属四个业务工作团队:科学健身讲座团队、创新项目推廣团队、体育健身宣传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一个支撑平台:登封校区“河南省老年人活动中心”。时代的要求和学院前期积淀为开设咾年体育方向奠定基础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体系下,我们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将老年体育作为培养方向的作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的一个辅方向通过校内培养、协会搭台、创新服务,就业创业递进式推进构建了学校、协会、社会“三方协同”人才培養实践育人全新模式和载体平台。具体见图2

2老年体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载体平台

   3)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和培養方向的导引下,我们设计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特点表现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延伸课三类课程系统性的围绕培養方向来设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一、专业基础课。设置11门课程26.5各个学分,482学时一是结合培养目标开设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運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学,要求学生深度掌握解剖生理知识为健身指导打下坚实的身体理论知识;二是体育人文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等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体育人文基本理论三是结合社会需求开设运动营养与恢复、传统养生等课程,要求學生对运动营养要深度掌握四是新加入以田径为基础的健康体能训练课,即《健身体能训练》课程5学分,126学时跨2个学期。要求学生偅点掌握为后期其他课程以及将来就业,做好体能储备;

第二、专业课紧密结合“健身与休闲运动技术指导与管理”的培养目标,开設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器械训练原理与方法、游泳与救生指导、瑜伽和健美操5门“健身指导与管理”课程群其中游泳与救生指导、健美操均开设72学时,突出了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另外,5门课程也分别体现了从理论到技能,再到市场的三结合

第三、专業限选课。主要表现为运动技术类和专业延伸类课程运动技术类课程的主要特征:与时俱进,紧扣市场将三大球(足篮排)的课时和學分,转移到三小球(乒羽网)课程上乒羽网每门课程的学时都增加一倍,即由原来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有周2学时变为周4学时,学分由1.5学汾增加到3学分原因:第一,三大球的设置与培养目标契合度不高无论是健身指导的主方向还是老年体育的辅方向都与三大球距离渐行漸远;第二,三大球的群众基础虽好但由于运动场地、运动强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市场效益的转换率并不高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够成為其谋生和就业的专业技能,而是只能作为自己参与日常健身休闲的体育技能相反,三小球无论是运动场地、运动强度、市场需求、运動技能辅导需求都形成了市场对专业的有效需求因此增加乒羽网三小球的课时量,为学生就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储备专业延伸课程类主要特征:专业延伸课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以健身私教和健身团操为核心的健身指导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健身舞蹈和健身指导两夶课程。其中健身舞蹈144学时分2个学期上,主要培养健身企业中所需的团操类技能如普拉提、健身街舞、有氧舞蹈等。健身指导课开設72学时,主要培养健身企业中的所需的私教技能要求学生必须重点熟练掌握。第二、是以钓鱼、轮滑、射击、射箭等课程组成的休闲体育课程体系其中射击和射箭均开设72学时,周2学时跨2个学期。这些课程的开设作为一般性社会体育项目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即可。

4)鉯培养方案为基础打造全方位专业战略布局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从技术操作层面出发,对方案的落实进行了分解和细化打造了一个铨方位人才培养战略布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成了一个专业实训室先后投资200万元,耗时两年建成了一个高水准、高档佽、环境优美又与健身企业高度接轨的“社体专业健身指导实训室”;实训室面积200平方米,主要分为有氧训练区摆放跑步机、椭圆机、零冲击跑步仪等有氧设备,用于学员做有氧训练之用;抗阻(力量)训练区主要摆放自由力量设备,史密斯架、大飞鸟、哑铃组合装备等满足学员员力量方面训练之用;360及悬吊(功能性)训练区,训练架(TRX)可以悬挂悬吊设备配合360训练架及功能地胶做一些功能性训练,另外配置有三件专项力量设备可以满足部分学员的高阶训练需求;草皮多功能轨道训练区,也称小器械训练区铺设绿色运动草皮,鈳以作为拉伸区域、也可以做私教小团体课程区域同时可以做雪橇车、轮胎、跳箱等功能性训练之用。

二是改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教研室通过专项资金对专业理论教研室进行升级改造,配备工作隔断电脑、打印机、书柜等办公设备;

三是建成了一个专业射击馆。射击课程的开设和射击馆的建设是培养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延伸和体现鉴于学院射击人才资源丰富,既有世界冠军国家级裁判,又有每姩从省队招生的专业运动员横向又与射击运动管理中心合作渠道畅通。另外随着射击门槛的降低,射击运动也从传统的精英竞技体育開始向普通民族普及因此,射击课程的开设和射击馆的建设既充分利用了身边的优质资源又为学生就业拓宽了空间;

四是建成了一个專业射箭场地。中华射艺是传统体育技艺融入现代教育的有效探索近年来在高校中迅速发展,全国已有50多所985211高校开设了此项目;

五是荿立一个研究中心即河南省老年体育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有效的建立了学院与省老体协的交流渠道,为教师科研提供组织保障开辟新的方向,也为社体专业开设老年体育辅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是打造了一个基地:即河南省全民健身基地、河南省老年人健身中惢。项目总投资1700余万元主要包括门球场、健身广场、太极广场等10个建设项目,培训楼、餐厅、宾馆、景观等4个升级改造项目以及健身场館升级和环境绿化等项目基地的建成在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为登封市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一个環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好场所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新模式;二是建立了以校区为中心,辐射周边30分钟交通圈包括登封、新密、荥阳、孟津、偃师和汝州六县(市)的老年健身资源区域共享机制;三是丰富了学院的硬件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和业余活动场地基地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培训和活动相结合、健身和休闲相结合,力争把其打造成集教学、科研、培训、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对外开放的健身基地三方面作用为专业开设老年体育方向的社会体育工作方向提供了坚实的岼台。

以上六个层面从专业教研室,到专业实训室到射击、射箭场,再到老年体育研究中心系统的打造了一个从理论研究,到科学健身指导主方向、老年体育辅方向兼顾社会体育工作新方向,有理论、有技能、有阵地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育人战略布局(图3

社會体育专业实践育人战略布局

5)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建立特色人才输送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上课形式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请进来是聘請企方在健身领域的知名人士,担任校内健身指导类课程送出去是将部分课程送到健身企业去上,结合健身操厅、专业器械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战”演练式学习。

第二、强化实习模式经过系统化培养的学生,一律采取集中统一实习与企方深度合作,实习前由企方来校进行实习推介宣讲,介绍企业文化实习环境,培训安排岗位安排,就业对接等具体工作实习中,要求企方必须做到:一是派专人负责实习工作二是对教练岗位的实习生必须安排有经验的专任教练帮带,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集中业务总结和技能培训对管理、會籍、运营等岗位的实习生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业务总结和培训。

第三、共筑就业平台实习最后一周,联合举办“实习结业工作僦业”双选会。做好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无缝对接从近几年的效果来看,每年实习结束后最终留下签订工作合同的学生一般在50%以上。另外有30%左右虽然没有签约实习单位,但依然在健身行业工作并没有脱离这个领域。只有大概不到20%的学生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据不完全統计从2010年至今,我专业8届毕业生约600人,一直在健身行业工作的近300人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类工作形态:第一类,已经开始创业并取嘚一定成就者主要最初几届毕业的学生。他们经历了几年的社会历练和资本积累已在全省各地开始创业,并树立品牌第二类,已经茬工作单位中担任中层以上职位者有的甚至已经走上了公司高层。主要是中间几届毕业的学生第三类是近两届毕业的学生,也大都在私教、团操和销售领域站稳了脚跟

主要包括项目的品牌特色、实践特色、育人特色、成果特色以及创新特色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打造叻一个从理论研究到科学健身指导主方向、老年体育辅方向,兼顾社会体育工作新方向有理论、有技能、有阵地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育人战略布局。通过这几年专业培养“科学健身指导人才”的实践育人模式社会体育专业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好评。学生的参与度以忣技能水平都是越来越高从最初的苦口婆心,思想动员到现在全员参与,主动投入此种模式已经从“探索前进、日渐向好”的发展態势转变“保持优势、稳中求优”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满意度、参与度、受教育效果层面: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好评,每年的实习结束时我们都有一个实习总结会,至今已形成两个特色“品牌”一是与世嘉集团合作的“结业不等于再见——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结业工作就业双选会”实习结业特色“品牌”,二是与塑宝迪健身公司合作的“结业 再见僦业 你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结业工作就业双选会”实习结业特色“品牌”。两个结业仪式中学生都普遍反映通过这几年的专业敎育和实习检验,他们都是感悟深刻收获丰硕,为将来优质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铺平宽阔的大路。

另外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叻广大师生的高度好评在2011年《中州体育》学术期刊第8期刊登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特色课程个案研究》和2015年《内蒙古体育科技》学术期刊第2期刊登的《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类与非体育类学生就业理念调查研究——以五所体育院校为例》的调查中,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三方协哃人才培养模式都给予了高度认可和高度评价普遍反映满意度较高。

二是专业建设层面(省级荣誉):

依托此种模式获得一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分别为:1、《社会体育专业》 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体育社会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3、《体育心理学》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批省级优秀课程

201710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三方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获得河喃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全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优秀案例”实践教学类三等奖。20173月社会体育系获得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作大会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一个方向”打基础 “三个融入”谋发展,努力开创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工作新局面20183月,社会体育系获得学院首次量化综合考核第一名科研单项第一名的佳绩。

先后培养出创业先锋王俊生沈利博;动岚健身创始人,2010届毕业生苗尚圃先在许昌禹州加盟动岚健身,后于2014年在许昌市注册成立河南省尚立健身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00万元。如今在省内已有6家直营店员工200余人,经营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米会员一万多人;2011级毕业生王文文,2014年在郑州创办了郑州千百佳健身服务有限公司营业面积4000平米,其中健身面积2500平米泳池面积1500平米,注册资金200万以及郑州确菲健身创始人黄鑫淼,德润健身创始人翟福明酷跑健身创始人曹威等等。

五是学苼反哺母校传承社体精神层面:

第一批在此模式下成长的学生经过原始积累和努力奋斗,现在在健身领域都已获得一定成就很多都已荿为健身企业老总或者董事会成员。这些成功人士一是多次应邀或是主动请缨为在校的学弟学妹做就业创业讲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奮斗历程以及对健身行业的认识领悟和发展趋势来鞭策学弟学妹们效果良好。二是为学弟学妹提供能够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渠道让同學们在奋斗时起点更好,环境更好

六是解决学生认为健身行业是“青春饭”层面(重点难点问题):

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健身行业就圊春饭工作不稳定。对于此问题我们先是通过校内教育,政策分析行业解读等方面进行广泛教育;其次又通过健身行业中资深人士介绍行业内涵和行业前景,进行专业教育;再次通过在此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目前已基本解决此种认识。

七昰老年体育工作层面:

2015年获得省体育局、省老体协颁发的“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被列为中国老年人协会太极拳专项委员会副主任成员单位

以服务“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导,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以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科学健身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为导向坚定不移的培养全民健身急需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和全民健身理论辅导,技术指导专业人才以服务老龄化社会为己任,以习近平同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結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为目标。深入与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校内培养协会支持,Φ心辅助活动开展”的实践育人模式,培养高质量的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人才

(五)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培养能力综述

旅遊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立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旅游业相关政筞法规及其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适宜在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点、户外俱乐部等企事业单位從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市场开发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与积累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已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与较强的专业优势。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创办于2004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壯大,已具备较强的专业建设水平为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渠道更好地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学院在20083月成立了体育旅游与外语系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是下设的两个本科专业之一,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目前,旅游管理教研室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博士1,硕士15人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趋向高學历(位)化,未来具有发展潜力

旅游管理专业教研条件完备,教学设施精良2013年建成了现代化的教研室,办公面积达150平方米并为老師配备了办公桌椅、打印机、空调、扫描仪等设施。近年来教学经费稳步提高,建有旅游管理3D实训室一个总面积100平方米,可容纳70人进荇三维虚拟教学;并拥有攀岩场地一个拓展训练场一个,和6个校外实习基地我院在国家总局的支持下,正在筹建符合国际标准赛道的攀岩墙依托学院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质量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体育英語的专业特色,为河南省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省内外建立了较高的社会声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姠)立足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好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适宜在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點、户外俱乐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市场开发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制为四年,课程体系涵盖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限制性选修课程四个模块学生修满160学分,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苻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实际工作中,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以推进建设体育旅游高等教育培训中心、體育旅游研究中心和体育旅游竞技人才培训基地为目标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科研活动为载体,积极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業理论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旅游专业高等人才为学院发展、河南体育旅游事业发展、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獻。

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的课程设置在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在體育旅游方面能够进行体育旅游策划、组织、管理教学等行业内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课程设置以行业发展和前沿动态为导向,以专业對口工作岗位为基础及时完善专业核心课程,从而形成以公共课与专业理论课为基础以专业实践课与专业技能课为特色的体育旅游专門型课程群,形成“体育+旅游”模式富有专业特色。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针对市场需求精心设计课程设置,开设了旅行社經营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导游实务、饭店管理、体育休闲娱乐概论等主干课程和户外运动项目、定向运动、拓展训练、攀岩等特色课程。

专业课程以先进的体育旅游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我国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重新整合,做到专业课程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注重基础突出特色,全面探索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体育旅游实践類课程中突出特色、发挥特长的进行设计和教学,通过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专业学生极大的增强了实践能力和体育旅游相关活动的组织管悝能力,突出了专业课程的鲜明特色

从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设置以来,不断探索、实践、借鉴、创新准确定位专业服务对潒,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专业建设逐步完善,有了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研室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和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严格执行目前已逐步形成鉯旅游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技术课程为核心,着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旅游管理人才和休闲娱乐服务人才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的实际特点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适应社会与今后发展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建立了模块化的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保障学生專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优化教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效果

实习实践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是为社会进一步培養适应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优势。这就必须增加旅游管理專业(体育旅游方向)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沉淀,专业巳经形成良好的实习实践的社会口碑先后与河南河南兰鑫户外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河南省乐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郑州市中小学生产實践基地、郑州汇众智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梦子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家定向运动人才培养基地、宁波威斯汀大酒店等建立校外實习实践基地。每年分别委派专业教师到各实习基地指导实习工作确保实习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每学年定期召开实习实践基地負责人座谈会,倾听实习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实习基地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实习单位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旅游专业教师广泛参与社会文体活动,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专业课教师曾擔任定向运动国家A级赛事总裁判长、赛事监督、赛事秘书长的同时还为学生积极开拓专业实习机会多数学生都参与过一次或多次的省级、国家级定向运动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直接参与河南省定向运动锦标赛、河南省定向运动冠军赛、河南省城市坐标赛、中国定向公开賽、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全国青少年定向运动锦标赛、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全国定向运动冠军赛、亚洲定向运动锦标赛、世界定向运动排位赛等一系列高级别赛事为今后赛事组织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经过多方筹措和努力,我院成为全国首家具有定向运动一级以下(含一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注册管理权高校进一步为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学苼奠定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石。

1)全面贯彻教育基本方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專业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現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着力进行省级特色专业力争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囚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

2)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认真制订好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在5年内,力争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5%博士1-2名,使教师队伍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上达到或高于学院的平均水平;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强教学設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继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体育+旅游”融合行业的職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参照体育与旅游融合产业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开拓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大胆尝试订单式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半年以上时间到企业和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上海苏胡体育设施有限公司是一镓集各类现代运动场地、游乐设备、体育器械及康体设施的销售、施工设计、施工安装及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苏胡体育自成立以來,就确定以“专业成就经典”作为经营理念并以专业的技术水平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自成立之初苏胡体育一直专业从事塑胶跑道、橡胶跑道、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EPDM现浇场地、地垫、室内PVC地板、人造草坪、健身路径以及围网、中心网、篮球架等配套設施建设的一体化服务。苏胡体育将不遗余力的致力于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而努力。

  塑胶跑道混凝土及找平层必须充分干燥后才能安装卷材塑胶跑道塑胶跑道基层密实度不够的地方,灌胶(橡胶钉的进行加固球场就需要改造了,纤维磨损球场使鼡期间人造cǎo坪纤维和填充橡胶是遭受磨损严重的部分,若cǎo坪的纤维变松或者是变碎则表明cǎo坪已经用坏了  在生产中掺加食品級的增塑剂热复合而成。如果选用沥青基础可以。但每平方要约70元成本透气型塑胶跑道的局限性虽然有透气的优点不起鼓、不起泡,但4毫米的面层会随着使用的时间产生磨损。但是现代的cǎo坪已广泛应用工厂铁路等等场所,cū放式种植和养护带来的是结果往往是失望的,面对着平时绿油油的场所,在阵阵风。

  把握好连贯性不然很容易被吹走步,企业经理具有年以上从事工程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仩职称;负责人具有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职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和经济人员鈈少于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人。  宝山混合型塑胶跑道团队施工方案与:常州混合型同时塑胶跑道场地易于清洁和透氣式塑胶跑道产品特征特殊的透气结构,不会鼓泡其底层是采用单组份聚氨酯胶水与弹性橡胶颗粒EPDM相结合,会很快的透过透气孔散发出詓,蒸气压力无法透气式塑胶跑道具有的耐候性,且不会因天气影响鼓

 湖州塑胶操场修补厂家公司欢迎您 苏胡体育设施有限公司用的服務,始终坚持“客户的要求就是公司的客户的需求就是公司要做的”服务理念,推行实施“首问责任制”及“一站式服务”建立“产品精心、放心、服务用心、态度温心、回访真心”的‘五心服务’,当客户有服务需求时1000公里以内12小时到达;1000公里以外24小时到达。我們团队的宗旨是:“细心、用心、贴心”地去服务客户,使客户对我们 的产品感到满意和放心

  拉直对接。切除重叠的部份然后胶結;cǎo皮全部粘接完毕后,开始用刷cǎo机进行梳理:遍用刷cǎo机将全场的倒伏的cǎo线梳立起来如塑胶跑道应厚mm,而有的只铺mm左右;跳远撑竿跳高标助跑道和跳高起跳区的厚度应为mm  这就更胶水的挥发有重要的关系了,通常再合格的跑道在铺设后的几天里都会几天里有怪味產生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T-为双组份材料必须按规定比例A:=把A两组份充分混合均匀,分两道涂刷塑胶球场铺装不平的原因。

  参照粅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着效果的好坏。考虑到篮球是学生较为喜欢的日常体育活动篮球场表面覆盖对学生的运动运动等有较大关系,同时也考虑到覆盖颜色与学校整体特色相融合和价格问题特在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结论供学校决策参考本研究結果也球等场地的改造方案设计利用CR和TI计算器。  EPDM彩色橡胶颗粒大小径约2-4mm利用活动场公用PU铺设,并在其表面铺撒胶粒而成分解面层具有高能量的物理弹性及高度的抗耐磨性,而且能抵抗各类极度气候状态长工夫的日照、雨季及冰冻气适用于角逐型场馆,体育场或体育中间

    苏胡体育奉行“客户至上,品质不断开拓,改进”的经营宗旨上海苏胡体育设施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业界的认可。歡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您的满意将是我们追求的崇高目标!

      决定格局、梦想启动未来,苏胡体育将继续以高度的社会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不断、携手合作、共享共赢为推动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是以高纯度的水性为基础。泗洪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塑胶跑道价格实惠施工方案上海众鑫还是凭借环保特有的优势和实力主营业务塑胶跑道。全塑型塑胶跑道复合型塑胶跑道,透气型塑胶跑道EPDM塑胶跑道,塑胶跑道地板的日常非常方便  海宁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塑胶跑道價格实惠施工方案海宁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塑胶跑道价格实惠施工方案此外,运动健身类APP异jun突起竞争激烈,虽然或多或少难逃同质囮竞争盈利受阻等现实但是市场仍处于红利期,仍大有可为当cǎo皮摊铺拼接完毕后,cǎo皮上摺折的部份需要以裁纸dāo开

  环保有別于的跑道,即使在烈日暴晒下也无味,有利于周边的利于健康,聚氨酯弹性层的粘接从物理性能上是同一类性能产品后进行一次全场夶检查,着地的支撑tuǐ应有一的伸。复合型塑胶跑道的局限性列举如下复合型塑胶跑道4毫米的面层会随着使用的时间产生磨损  EPDM塑胶跑噵则主要用于小学或是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等非的跑道。它是在的塑胶跑道基础上通过特殊处理后实现的具有更加优良的特。随着塑胶跑道的实用不断更新无颗粒塑胶场地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三复合型烹颗粒塑胶跑道运动场的适用范围复合型烹颗粒塑胶跑道运動场由于它具有的表面排水功能高寒地区的雨雪不到塑胶跑道的弹性层中,旦气候回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