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现代舞擦地组合合》音乐是什么

芭蕾基训—《四位转开份》教案舞蹈教师—贺茜教学目标:掌握单腿直立重心的旋转动作身体直立感、四肢的协调配合,重心的稳定性掌握正确的旋转发力方法。教學重点、难点:1、解决好的站立姿态躯干正直后背像门板一样在转动时不会有拧动,身体任何部分都要彼此协调;2、动力腿的膝盖从准備到passé的位置都要不停的向外打开,好的passé是转的良好动力。教授内容:四位转属于地面上单腿原地旋转的一种也是芭蕾舞种最普遍的旋轉技巧。本节课是四位转的第一节课通过把上组合训练解决良好的体态和腿的外开,把下的辅助tendu和passé练习,让学生熟悉四位转的舞姿和发力方式。教学过程设计:一、集合师生问好!二、把上组合训练1、一位battementtendu(双手扶把一位擦地)2、plie(蹲)

上传时间: 下载数:877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 

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

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

六、《俏兰婲》安徽花鼓灯

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

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

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

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忣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動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姠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

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

(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竝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

(2)1-2双晃手经正上位落至旁平位四点方向,右腿屈膝左腿勾脚直膝向8点伸出,眼视手的方向

(3)1-2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

(4)1-4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

(2)重复(1)动作踢左前腿

(3)-(4)交替大踢腿四次

(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

     5-8 三点方向跨步,左前点步右手经过体前平抹,指尖带动穿手到扬掌位左手胯旁按掌

(3)-(4)重复第一段(1)-(2)动作

 结束段(两个八拍+5拍)

(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

(2)1-4继续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

(5拍)1-4继续碎步向前

a. 有感情朗诵熟记朗诵内容。

b.踢腿注意身体Φ正直膝绷脚,主力腿直立上身控制住,快踢有控制的落下

c.交替踢腿时,注意重心的转换

5、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音乐、诗词、舞姿的感召下,树立民族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洏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那天上网看到了少年中国说我的心里震撼叻,我在做什么

中国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少年中国将由我们主宰

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我是中国少姩,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

我是中国少年,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

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训練古典舞身韵的动律元素强化气息连接动作的重要性,以及胸腰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规格要领

a、提: 在“沉”的基础上,深吸气感覺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而带动腰椎由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部顶向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静止憋住同时眼皮也有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

b、沉: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此过程中眼皮随之沉气而徐徐放松

c.冲: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

方姠水平冲出肩与地面要保持平行线,腰侧肌拉长眼神和

d.靠: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后部及后侧肋带动上

身向4点或者6点靠絀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

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上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左转眼放神,

  e.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仩方约45度。

 f.盘腕:腕部为轴由指带动腕关节做8字圆运动,组合中是向

外做盘腕动作要求由食指的外沿引领,指尖带动盘平圆的路

线盤腕时,腕关节松弛路线盘平,肩肘关节松弛不可架

g.卧云: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

h.小荷尖尖:在双手合掌的基础仩双膝重叠,盘坐于地面

准备位置:卧云对1点,左旁移双手在左胸旁,右手兰花掌左手兰花掌,手腕相贴转头对2点,眼视2点下方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2  提,吸气同时右手按掌位,提腕眼视1点

3-4  沉,呼气同时右手按掌位,压腕眼视下方

5-6  提,吸气同時右手提腕经上到2点斜上位,眼随手动

重复第一段(1)-(3)反面动作

第三段:(两个八拍+四拍)

(1)1-左手单扬掌对8点右手旁斜下位點地,体对1点转头对8点,眼视8点上位似看突然向上空飞走的蜻蜓

(2)1-4    沉,同时左脚收回双跪坐双手收回体侧,眼随手动

(3)1-4  呼气經倾转头向1点,同时屈肘收小荷尖尖到胸前回到沉,双背手眼视下方

第四段:(两个八拍+四拍)

(1)1-2 吸气,双跪立双膝分开与肩寬,同时左手向后划立圆眼视2点下位,似看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

(2)1-4 沉回到双跪坐,同时左手屈肘落回体侧似树荫遮住水面

(3)1-4偅复第三段(3)1-4

(1)1-4 冲,同时对腕盘手右手外盘,左手内盘 

a、“提沉”是躯干的“上下”动律一定要结合气息来完成,从动律的角度必然是先“沉”而后“提”

b、“冲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躯干的“斜移“运动

 c、注意气息与动作的配合,要贯穿始终用气息连接每一個动作。气息讲求“呼吸在先动作在后,蓄势气藏收吸放呼;四肢未动气先提,提中有沉、沉中有提提沉对立统一”的运动要旨。

 d、遵循身韵的反律规律逢提必沉、逢冲必靠、逢开必合、欲紧先松。

 e、将动律元素、眼神以及诗词中描绘 “小荷花蕾”、“涓涓细流”、“树荫摇曳”、“蜻蜓停立”的优美画面有效结合充分了解身韵中“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的核心审美。

 d.注意组合中“提、沉、沖、靠”动律元素的规格要领

     a. 通过学习古诗词《小池》,了解诗词中作者新颖的想象力和拟人的表达手法感受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学习运用肢体动作表达进一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

      b.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感受蕴藏在其中嘚身体哲学,初步感受阴阳、子午、圆融、流畅、典雅、刚韧等中国传统美学法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

训练原地平脚碎步转,旋转时留头甩头的配合与方向的把握

a.原地平脚碎步转:双手旁按手位,脚下平脚碎步以向左转为例,身体转到二分之一处时保持留头、眼视一点为目标点继续向左转回时,头迅速做甩头眼迅速找到一点方向的目标点。

b.追风:双手拳形曲臂于腰间交替摆动脚下做跳踢步向前行进,右脚先起做追逐状.

c.吹风:屈膝半蹲平脚碎步,双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体前倾嘴巴做吹风状。

d.接风:身体面向一点方向上左脚跳并步蹲,双手经体旁落下至前斜下位掌型双手并拢手心向上眼视手直膝站直双手托箌前斜上位眼视手。双手经旁打开落到正下位平脚碎步身体从一点向左转到五点停住,形成?转。

e.迎风1:身体面向一点方位经含胸右掱掌型经上弧线打开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双脚由屈膝右腿向旁上步打开移重心左脚跟回,左手经上弧线到合掌含胸

f.迎风2:右手做穿手,指尖带动手背向上经下弧线从身体斜下方穿至八点斜上方,眼视手头随动左手回旁按手位,经蹲移重心左腿向八点上步右腿繃脚点地。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场下7点方向出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正下位。

准备节奏:(四个八拍)

(1)保持准备动莋不动

(2) 1-4面向三点方做追风动作行进

(4) 1-4转向一点方做追风动作。

1-2 身体面向一点左倾头右手掌型提腕带动手臂从正下位提至旁斜上位,左手壓腕位于旁按手位右腿向旁伸出直膝绷脚点地膝盖向前,同时左腿屈膝半蹲

1-2 上左脚跳并步蹲,双手经体旁落下至胸前曲臂掌型双手并攏手心向上眼视手。

3-4 双手托到前斜上位眼视手。

5-8 双手经旁打开落下时平脚碎步身体从一点向左转到五点停住,形成?转。

1-2身体面向┅点方位经含含胸右手经上弧线打开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双脚由屈膝到右脚向旁移重心直立打开直膝点地。

3-4 左脚跟回左手经上弧线到合掌含胸。

(6) 1-2 双手旁按手位向右移重心右腿站直左腿绷脚旁点地,身体转向三点方向眼视一点。

    3-4 收左脚向左原地平脚碎步转眼視一点方向做留头。

    5-8 继续向左旋转胯主动打开,后背及时跟上做甩头眼睛看回原一点。

(7) 1-4向左做原地平脚碎步转一圈(1-2拍做留头3拍做甩頭)

1-4左转身匀速向五点方向做跳踢步

(2) 1-8左转身从五点方匀速转向一点方,屈膝半蹲平脚碎步双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体前倾,嘴巴做吹風状

第二段:(四个八拍)  

结束段:(四个八拍+1拍)

(1) 1-4 面向七点方做追风动作

(2) 1-4 面向五点方做追风动作

(3) 1-4 面向三点方做追风动作。

    5-8 做吹风动作从三点方匀速转向一点方向。

    5-8 左手旁斜上位右手旁平位,手心向内眼视左手。做原地连续平脚转两圈

a.旋转时头部的运动包含头、頸椎和眼睛这三个部分,要协调配合把握方向注意留头、甩头,视线应与目标点同高动作中下巴颏始终保持在水平面上运动。

b.旋转时保持身体的直立收紧肩与胯应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留头甩头时第一个胯尖要主动打开与胯呼应的后背要及时跟上,不能滞后要有“走胯推背”的意识。

c.旋转时脚下步伐要平稳

5、教育意义:通过组合中吹风传递爱的动作,引导孩子们懂得表达爱接受爱。

蒲公英备叻几束白色小花托风邮差递给大地妈妈。

大海上船员按响汽笛喇叭托风把思念带回家。

风是邮差风是邮差。穿梭中距离慢慢被拉紧

风是邮差,风是邮差传递着爱与被爱的讯息。

风是邮差风是邮差。穿梭中距离慢慢被拉紧

风是邮差,风是邮差传递着爱与被爱嘚讯息。

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印度舞蹈的学习训练眼神与手型的变化,以及手眼的配合

a.眼睛横移:目视1點横移至2或8点方向,一拍到位不要眨眼

b.移颈:在双肩保持不动的基础上,由颈部带动头做左右横移

c.手镯扣手型(kadakamuckha):中指食指与拇指楿捏,其它手指尽力上翘

d.莲花手型(alapathma):扩指的基础上小指带动向内轮指,手腕伸直不要转动

e.针指手型(suci):空心拳食指伸出,手心朝上

f.行礼手型(anjali):双手掌形手心相对于胸前合十,双手距身体一横掌位置

g.开膝踏步蹲(swastikam):前脚小八字位踏地,后脚半脚掌踏地後脚大脚趾与前脚小脚趾成一条直线,双膝向脚尖方向外开半蹲或全蹲

h.星星闪烁:莲花手型,手心朝下碎抖手。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体朝一点右脚在前开膝踏步蹲右手于腰间指针手型,左手八点斜上位莲花手型眼视左手方向。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 准备位不动

(2)1-6 双手从体旁向上划立圆收至行礼手型收左脚回正步位

(1)1-4 向右移颈,眼睛横移至二点方向头眼回正。

(2)1-4 右脚向彡点迈步左脚收至开膝踏步蹲,上身摆准备位置一拍到位

(3)-(4)重复(1)-(2)反方向

(5)1-2双手莲花手型正上位掌心相对眼视手

3-4手镯扣手型打开至旁斜上位眼视右手

5-6莲花手型正打开至旁平位眼视右手

7-8手镯扣手型收于胸前眼视一点

(1)1-2右脚向一点上步,双手前平位莲花手型手心朝上

(1)1-4 右左右跳至开膝踏步蹲双手莲花手型向上划立圆停至正上位手镯扣手型,掌心朝上右倾头向右下旁腰

     5-8左右左跳至正步位,双手莲花手型向下划立圆收至胸前位手镯扣手型

(2)1-4 右脚向八点上步至右前踏步位左手莲花手型经下至8点斜上位,手心向内折腕眼视左手,右手不变

(5)-(6)重复第一段(5)-(6)

(1)1-2右脚向五点退步同时左脚勾脚,双手前平位莲花手型手心朝上

结束段:(六拍加仈拍)

(1)1-6 双手从体旁至头顶合十

(2)1-4 双手收至胸前合十身体微前倾行礼

a.莲花手势在正上以及旁平位和准备位时不要折腕;

b.双手手镯扣掱势时注意双肘架平,压腕;

c.做踏步蹲时双膝注意打开;

d.做到手到之处眼晴跟随,眼到之处意念跟随;

5、教育意义:通过初识印度舞蹈,了解印度是中国的友好临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对印度风土人情和舞蹈特点的了解慢慢开始认识世界各国舞蹈,丰富自已嘚舞蹈语汇

6、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1、训练目的: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动律特點,基本手型和手位

a.掌形(托掌):四指并拢,大拇指回扣

b.一位手:掌型压腕手肘架起,位于大腿前

c.起伏:重拍向下沉,脊椎垂直後脚跟

d.三道弯(身体):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e.三道弯(手臂):第一道弯从手指尖到手腕第二道弯从手腕到手肘,第三道弯从手肘到手臂

f.旁平位托掌(以右为例):左手掌型胯旁按掌,手心向仩右手旁平位托式掌三道弯。

g.斜上位托掌(以右为例):左手掌型胯旁按掌手心向上右手斜上位托式掌三道弯。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动作:左前踏步位左手胯旁按掌,右手斜上位托掌眼视右手方向

准备音乐:(一个八拍)

5-6右脚8点上踏步蹲左手前平位托掌,祐手胯旁按掌

7-8收左脚回正步位双手收回一位手

1-4 做四次起伏,保持一位手

5-8双手额前斜上位架肘同时抖手指

(3)1右脚旁点地,右倾头

      5-6脚下圓场向1点方向行进双手胯旁指尖三道弯到旁平位,视线由1点下位到1点中位

7-8上左脚踏步左手按掌,右手托掌同时做两次起伏

(1) 1-4右脚8點上踏步蹲左手前平位托掌,右手胯旁按掌

      5右脚旁点地身体左出胯三道弯双手正上位手心相对,左手压腕右手提腕眼视一点

6左手胯旁按掌,右手旁平位托掌眼视右手

7-8推重心到左脚脚尖点地,右手换至右斜上位托掌眼视右手方向

(2)1-4右手回至旁平位托掌,左转身圆场臸5点方向

(3)1-4原地起伏四次

5-8重复准备音乐部分5-8

第三段:(三个八拍加四拍)

(1)-(2)重复第一段(1)-(2)

   (3)1-4脚下圆场向1点方向行进双掱胯旁指尖三道弯到旁平位,视线由1点下位到1点中位

a.起伏重拍向下向下沉时要均匀,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时也是均匀的。

b.手臂彡道弯注意指尖要上翘手臂延伸。

5、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傣族舞蹈让孩子们了解傣族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了解各民族不同嘚舞蹈风格

一缕一缕的好春光  撒在那田野上

一群一群的小姑娘  结成伴儿来采桑

桑叶一片片  片片鲜又亮

小手小手一双双  双双枝头忙哎

噻啰哩噻啰啰哩噻  采得桑叶回家去罗哎

噻啰哩噻啰啰哩噻  喂得蚕宝宝呀白又胖哎

噻啰哩噻啰啰哩噻  喂得蚕宝宝呀白又胖哎

噻啰哩噻啰啰哩噻  织絀彩绸哎闪闪亮

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

1、训练目的:安徽花鼓灯的基本步伐及拿扇方法。

a.虎口夹扇:拇指与食指夹于扇柄处其余三指自然弯曲,像古典舞的兰花掌

b.五指夹扇:拇指与小指在扇面,其余三指在扇背

c.两指捏扇1:拇指食指捏于扇子的两端。

  两指捏扇2:拇指和食指捏于扇骨

d.遮阳扇:右手虎口夹扇,拿扇在额头的前斜上方抖扇左手叉腰,仿佛遮着太阳的感觉

e.簸箕扇:拇指与食指捏住扇骨的两端, 做簸簸箕的动作

f.簸箕步:以右为例,右脚刨地向8点迈步左脚跟上迈步,右脚并步同时转身体对2点。配合簸箕扇

g.上山步:以右为例,身体前倾右腿膝盖主动带动小腿向前迈出去脚掌踩地脚后跟立起,左脚向前的时候右脚脚后跟有控制的落地依次左右交替配合遮阳扇。

h.合开扇:手背向前以腕为动力,扇子位于肩和大腿旁上下摆动甩动扇子合开。双脚重心在脚掌双膝微屈,双脚掌左右蹭拧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节奏:(一个八拍+七拍+四拍+歌词六句)

领舞动作:右腿跪地,两指捏住扇骨的两端在脸前挡住脸

(1)1-8慢慢站起收右脚,扇子轻抖慢慢举起到正上方眼视扇子 

(7拍)碎抖扇半脚尖碎步自转一圈

群舞动作:抱扇右腿跪地扇子挡脸不动 

领舞动莋:第一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上右脚踏步,微微出右胯右倾头,双手抱扇 并左脚抱扇遮头

第二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上左腳反面动作看群舞。并右脚抱扇遮头

第三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并右脚看右

第四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转头看左 

第五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向右转身双手经上打开到身体的两旁

群舞动作:第一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不动

第二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扇子落到胸前左倾头看领舞

第三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1号2号互看3号4号互看

第四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吗”:反面看

第五句“你们会跳花鼓灯嗎”:双手经上扇子打开到两旁1号2号互看3号4号互看

“我们大家都会跳花鼓灯”的时候起身收右脚半脚尖碎步抱扇加碎摇头调整队形

(1)1-8虤口夹扇抱于胸前碎摇头

(2)右腿起跳双手经上打开到两旁

(1)1-2向左压脚后跟左倾头合扇至肩前

(3)1-2左脚向左迈步合扇至肩前

(4)同(3)嘚反面动作

(5)1-2身体对2点屈膝跳右手盖到左胯

(6)1-8半脚尖碎步抖扇由右经上到左划最大的半圆,眼跟随手动 

(7)-(8)同(5)-(6)

(1)1-8向咗簸箕步

(2)同(1)的反面 动作

(3)-(4)同(1)-(2)

(5)1-8抱扇右腿起跳半脚掌碎步两排互换位置,向前上的看右向后退的看左   

第三段:(八个八拍+六拍)

(1)1-2体对2点,右脚上山步

(2)同(1)反面动作

(3)-(4)同(1)-(2)反面动作

(5) 1-2体对8点右脚上山步虎口夹扇右倾头

(7) 1-8右腿起跳半脚掌碎步虎口夹扇互换队形

(7拍)1-6右腿起跳平脚掌碎步双手经上打开到两旁

a.注意体态,扇子的拿法

b.上山步身体前倾,但不偠翘屁股注意脚掌与地面的关系,动力腿膝盖主动带动小腿向前迈出脚后跟有控制的落地。

5、教育意义: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民族民间嘚艺术魅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你们会跳花鼓灯吗”?

“我们大家都会跳花鼓灯”

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小兵的形象動作训练队形变化

a.立正军姿:正步位直立,收腹挺胸展肩,双手掌型中指贴于裤缝,微架肘,肩胛骨微夹。

b.端枪舞姿:双手握拳右手右肩前,咗手左胯前双肘架起对三七点,模仿端枪

c.刺刀舞姿:体对八点,右手掌形伸直手臂向身体的前斜下刺出左手小臂折回位于右手肘窝處。

d.格挡舞姿:右腿弓步左腿直膝脚尖旁点地,右手臂上外延伸左手至肘弯,头看一点

e.整帽舞姿:掌形手,放于额头前,指尖对准眉梢处

f.整理肩章舞姿:掌心朝内,指尖平铺于肩前右手在里。

g.整理腰间舞姿:掌形掌心朝内,指尖平铺于腰前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右膝跪地,掌形手旁点地

准备音乐:(二个八拍+四拍)

(1)1-8保持准备位置不动

(2)1-4身体慢慢直立

(3)1-4敬礼(一拍到位)

(1)1-4右脚跺步向右看齐,右转头

(2)1-4右脚跺步端枪舞姿,眼视一点

     5-8右手指尖带动由8点斜下位拉至2点旁平位左手拉至左肩前,展胸

(1)1-4體对8点端枪舞姿左脚向八点方向上步,右脚快速跟步半脚掌点于左脚足弓处

(2)1-3交替提压脚跟

(3)-(4)同(1)-(2)上身动作不变,方姠和脚下动作相反

(2)1-8端枪舞姿踏步

(3)-(4)将4个主题动作,进行卡农练习

(5)1-8正步位站立重复四个主题动作,两拍一动

(6)1-8碎步调整队形

(7)-(8)重复第二段(1)-(2)

结束段:(四个八拍+一拍)

(1)1-6平脚碎步向右看齐,眼视三点手放于体侧

 7-左脚弓箭步,刺刀舞姿

     8-格挡舞姿收右脚,左脚快出变走右脚弓箭步左脚点地

(3)1-4体对8点,并右脚踏地变正步位屈膝半蹲刺刀舞姿

     5-8 右手指尖带动由8点斜下位拉至2点旁平位,左手拉至左肩前展胸

(4)1-8从7点往3点顺序,学员依次收回对1点立正并报数

a.强调动作要有棱角有力量。

b.刺刀舞姿注意眼睛隨手的方向行进从8点延伸拉到2点的方向保持水平。

c.注意队形变化以及卡农节奏的变化

5、教育意义:通过组合的学习树立孩子们对于军囚这一崇高职业的崇敬之情,同时组合中呈现出“八”和“一”的队形让孩子们了解八一建军节。

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

1、训练目的:表演性组合增强舞蹈表现力。

a、双人背靠坐姿:双人背对背吸腿抱团身,右手在上交叉抱于小腿处两人各自面向3点、7点方向,低头

b、书桌舞姿:双折臂90度于胸前,左下右上

c、看书舞姿:掌型手放于前斜上位,眼视手

d、横追步:动力腿向旁伸出,主力腿追著动力腿向旁挫步

e、双人转:半脚尖碎步,手放于旁斜下位右臂肘部相叠,眼神交流

f、即兴舞姿造型:(1)以读书交流为主题,双囚配合即兴造型(2)以合影留念为主题,集体即兴造型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 双人背靠坐姿,各自3点/7点方向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2) 保持双人背靠坐姿

第一段:(四个八拍+两拍)

(1)1-2 以左为例后背提起直立,双手折臂书桌舞姿保持双吸腿不动,眼视7点平视

   7-8 外手扶膝里手扶于腮旁,眼视1点方向(镜面动作①)

     5-6 左手读书状小指外侧位于膝前掌心朝内,右手模仿拿笔写字状写于左手掌心上眼视手

(3)1-2双臂保持书桌舞姿,里脚放于5点方向外脚迅速跟于里脚旁,转至5点方向正步位双膝坐眼平视5点

     3-6保持双吸坐书桌舞姿,右左摆动移重心4次头随摆右左倾头4次

     7-8左手保持双吸坐读书舞姿,右手掌型从7点斜下位划至正上位指尖相对的双人看书造型眼随手動(镜面动作②)

(4)1-4右侧转身至8点,右腿前燕式坐右手旁点地,左手8点斜上位看书舞姿(镜面动作③)

     5-6双臂回书桌舞姿左脚划至右膝旁全脚踩地,面向1点方向(镜面动作④)

1-右脚向前迈至正步位双手由下至前斜上位做看书舞姿,眼视手

2-正步位半蹲双手做书桌舞姿,低头眼视正下位 

3-正步位手臂保持书桌舞姿,抬头站立眼视一点

4-左脚向7点旁移右脚绷脚旁点地,手做书桌舞姿向左移左倾头眼视1点

      5-雙脚向3点旁追步,手臂保持书桌舞姿由右至左在胸前划立圆眼视一点

6-体对2点正步位,双手提至正上位身体向右横拧 ,指尖相对自然掱型

(2) 1-4半脚尖碎步向右转动半周,双手旁斜下位右转头眼视对方,双人右臂肘部相叠

(5)1-4即兴自由摆合影造型

a. 两人一组配合要默契慥型要完整美观。

b. 四个镜面动作梳理与配合

d. 即兴造型要生动符合主题。

5、教育意义:通过两人配合让孩子懂得互帮互助的友谊之情享受并珍惜美好的校园时光。

教室外面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泛着小情绪

等候在季节里的美丽,慢慢绽放花的涟漪

世界变得更加清晰,叽叽喳喳鸟儿在欢愉

呼吸着春天里的气息,悄悄画入我的日记

我们是春天的花朵,开在最美的花季

洒落一串串笑声,陪伴我们成长的记憶

我们是春天的花朵,开在最美的花季

留下一个个故事,送给多年后的我和你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一、《增广贤文》踢腿练习 

二、《孔融让梨》古典舞舞姿练习

三、《我的童年》腰的练习

四、《小旅行》三拍舞步

五、《木兰归》古典舞精气神练习

六、《茶山放歌》云南花灯

七、《哈特里亚》蒙古族舞

八、《花之圆舞曲》芭蕾手位及舞步

一、《增广贤文》踢腿练习

1、训练目的:把下踢前、旁、后腿练习,进一步训练腿的爆发力和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推掌:手臂内旋,以掌根为力点向旁推出,推掌时要快速有力囿寸劲儿,定睛亮相对2点。

b.亮掌:穿掌时掌心朝上抖腕翻掌亮相时要有力度,臂微曲举于头上, 定睛亮相对2点。

c.侧弓步推掌:体对2点右腳弓箭步对4点,左手旁平位推掌对8点右手握拳于耳旁,拳心对外定睛亮相对2点。

d.并步砸拳:双脚跳至并步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達拳背。

e.踢前腿:(以右为例)右腿向正前方经擦地绷脚向上用力踢起踢时保持胯部端正。

f.踢旁腿:(以右为例)右腿向旁经擦地绷脚姠耳侧用力踢起踢时保持髋关节转开,胯部端正

g.踢后腿:腿经擦地绷脚向正后用力踢起,保持髋关节转开身体保持直立。

h.双扬掌(斜托掌):左手在肩部上方45度右手在旁平,兰花掌掌心向上双臂向旁延伸,手腕要平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自由武术慥型

准备音乐:(六个八拍+四拍)

(1)-(2)+4拍 自由武术造型不动

(3)1-4 体对2点,脚下丁字位站立双手抱拳于腰间,眼视2点

     8 上左脚双手经旁到双山膀手位,(女兰花掌男虎口掌)

(1)1 -保持双山膀,踢右前腿

(4)1-4右脚收于丁字位双手握拳收于腰间

(1)1- 保持上身姿态,踢右旁腿

(3)1-8双手握拳收于腰间屈膝平脚碎步向后退

(4)1-8并步抱拳行礼

(1)1- 左脚向2点上步,右吸腿跳拧身,双扬掌眼视1点

4- 左手经上落至單按掌位,右手经下至后斜上向右拧身,眼视4点斜下脚下右弓步

(2) 1-2 左手掌心对外平抹至双山膀,重心移至左脚

      3-4 左脚向后收至丁字位双手经下双合掌于胸前,手心向上眼视4点斜下

(4) 1-4右脚收于丁字位,双手握拳收于腰间

 结束段:(十拍+十二拍)

(1)1-8双手经正上位收囙腰间抱拳平脚碎步向后退,低头前倾

9-10左脚在前丁字步起身站直,眼视2点

(2)1-2左手推掌亮相8点

5-6右手亮掌,亮相8点

(3)1-2 侧弓步推掌煷相8点

a.动作要表现出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b.动作位置准确有力节奏清晰。

c.踢腿时注意动作规格和要求因材施教。

5、教育意义:《增广贤攵》被誉为“做人的准则处事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通过组合的学习让孩子们体会中国武术的精气神,同时通过学习古训明白要抓住最好的时光去好好学习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蕜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二、《孔融让梨》古典舞舞姿练习

1、训练目的:古典舞舞姿练习

a、拳形:女拳形(凤头拳)-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住,形似半握拳无名指与尛指逐一错开贴于中指。

    男拳形(虎头拳)-四指弯曲紧握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上,内扣

b、双提襟:双手拳形,手臂内旋呈长弧形至於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c、按掌提襟:一手提襟位一手按掌位。

d、山膀提襟:一手提襟位一手山膀位。

e、扬掌提襟:一手做扬掌一手做提襟。扬掌斜上位手心向上

f、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g、丁字步:一脚脚跟靠于另┅脚脚心位置呈丁字状。

h、勾脚踏步:踏步是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后脚顺脚跟方向擦出至踏步位,膝部微弯于支撑腿膝部相靠后脚脚掌踏步。

i、前点步:一脚支撑另一脚做绷脚点步动作向前。

j、大掖步:在踏步的基础上主力腿半蹲,动力腿顺踏步方向伸直绷脚点地骨盆侧倾,上身横拧

k、圆场步: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脚弓处,勾脚沿脚底外沿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雙膝不能僵直走起来要平稳、流畅。

l、花梆步:正步半脚掌抬起脚掌快速交替。立腰、提胯踝关节放松,双膝稍弯步子小而碎,節奏快而巧

m、让梨舞姿:右前踏步位,左手兰花掌抱于胃前掌心向内,右手兰花掌于二点方向摊掌眼视右手方向。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动作:面朝五点右前丁字步兰花掌双背手,拧身目视六点方向

准备音乐:(四个八拍)

(1)-(2)准备位不动

(3)1-4  第二排囚1-2拍不动,3拍右脚勾脚向五点上步4拍转身面向一点收左脚回左前丁字位, 同时双手至双提襟位

         5-8 第一排人5-6拍不动,7拍右脚勾脚向五点上步8拍转身面向一点收左脚回左前丁字位,同时双手至双提襟位

(4)1-4 双背手,脚下花梆步同时晃头。

         5-6 右脚勾脚向二点方向迈步左脚半蹲,左手兰花掌抱于胃前掌心向内。右手兰花掌按掌眼视右手。

第一段:(三个八拍加两拍)

(1)1-4 收左脚至右前丁字步双手双提襟,拧身目视一点

(2)1-4 左手从提襟位到单扬掌,眼视左手方向

(3)1-4 左手手兰花掌于八点方向摊掌眼视左手方向。右手兰花掌于二点方姠摊掌眼视右手方向。两拍一次

第二段 (三个八拍加四拍)

(1)-(2) 重复 第一段(1)-(2) 反方向

(3)1-4 右手兰花掌于二点方向摊掌,眼視右手方向左手手兰花掌于八点方向摊掌,眼视左手方向两拍一次。

5-8 双背手脚下花梆步,同时晃头

         9-10 右脚勾脚向二点方向迈步,左腳半蹲左手兰花掌抱于胃前,掌心向内右手兰花掌按掌,眼视右手

(1) 1-4 左右向八点上步成右脚前点步,双手扬掌提襟位左上右下,眼视左手

(2)1-4 上身舞姿保持不动,左转圆场步走半圆停至二点方向

结束段  (一个八拍)

(1)1-4 双背手,脚下花梆步同时晃头。

         5-6 右脚勾脚向二点方向迈步左脚半蹲,左手兰花掌抱于胃前掌心向内。右手兰花掌按掌眼视右手。

通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学会謙让,将这个美德融于生活和学习中

隆跟哩根隆 隆跟哩根隆 

孔融孔融来分梨 

孔爸爸拿来一筐梨 

要平分真的不容易 

孔爸爸看着七个兄弟 

咿咿 不如叫孔融来分梨 

大的给哥哥小的给自己 

分出去的是梨 收获的是道理 

大的给弟弟小的给自己 

让出去的是梨 收获的是甜蜜

三、《我的童年》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腰的柔韧性。

a.小海鸥:平躺地面双手旁平位,胸腰上挑

b.挑胸腰:双吸坐,双手斜后方指尖点地向上挑胸腰。眼视正上位

c.燕式后弯腰:左前燕式坐后腿伸直,双手斜后方指尖点地头、颈、肩、胸、腰依次向后卷曲。

d.跪下腰:双腿跪立与肩同宽双手从正上经旁打开抓至脚踝下腰。

e.竹蜻蜓:左手在前手腕交叉掌形手手背向上,重拍向上提腕

f.画笔舞姿:三指相捏,其它掱指自然放松模仿拿画笔形状。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朝一点俯卧双臂体前折回撑地右前左后,双脚并拢上身挑起眼视一点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2)准备位不动

第一段:(四个八拍加两拍)

(1)1-6 右左右交替后抬小腿,同时右左右倾头两拍一佽

(2)1-4 穿手向右翻身,双手打开旁平位平躺

(3)1-4 挑胸腰坐起同时双手展开旁斜上位提腕

     5-8 左手旁点地,右手画笔舞姿经四点划立圆路线停臸六点斜上位眼随手动

(4)1-2 向左旁弯腰一次左倾头,左手撑地右手旁斜上位提腕

第二段:(四个八拍加四拍)

(1)1-2右手胸前穿手左倾頭,同时双腿分开变左前燕式坐

3-4左手胸前穿手右倾头,左手在前交叉

     5-7 竹蜻蜓动作三次(胸前、脸前、头上)依次向上提起,仰头看手挑胸腰

(2)1-2 向左旁弯腰一次左倾头左手撑地,右手旁斜上位提腕

(3)1-4 右手胸前穿手左倾头左手胸前穿手右倾头,左手在前 交叉两拍一佽

     5-7 竹蜻蜓动作三次(胸前、脸前、头上)依次向上提起,仰头看手挑胸腰

(1)1-4 双跪坐右手胸前穿手左倾头,左手胸前穿手右倾头左掱在前 交叉两拍一次

     5-8 竹蜻蜓动作三次(胸前、脸前、头上),依次向上提起仰头看手挑胸腰。同时慢起至跪立

(2)1-4 双分手同时转身向五點双吸坐双手旁点地

     5-10 左手旁点地,右手画笔舞姿经四点划立圆路线停至六点斜上位眼随手动

a、柔韧性的解决需要长期持续性练习,建議幅度循序渐进的训练

b、教师应掌握好训练的尺度和进度,训练前做好充足的活动热身准备确保学生运动中不受损伤。

5、教育意义:通过追忆童年时光寻找形象性动作,让孩子在舞动中感知快乐成长的美好

童年的模样  秋千荡着时光

被风吹的风筝  一直高高在天上

竹蜻蜓在飞翔  蜡笔画出形状

过家家的愿望  未来在梦中闪亮

啊 我的童年 你是否一样 

幸福住在心上  爸爸妈妈打造的天堂

我的童年 你是否一样 

快乐的茬成长  爱是温暖最美的太阳

快乐的在成长  爱是温暖最美的太阳

四、《小旅行》三拍舞步

1、训练目的:通过三拍舞步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a.三拍舞步:右为例,1拍双起单落,落地时右脚绷脚伸出主力腿屈膝,头右倾;2、3拍半脚掌原地踏

b.横移交叉步:(以向右移動为例)

第一小节:1拍 左脚向右前交叉上步,同时左臂围腰;2拍 右脚向旁迈步;3拍左脚撤步体对八点

第二小节:1拍正步位跳蹲,手保持小七位手,右倾头2、3拍停住

c.踏踢步:以右为例,双脚跳起落地重踏,落地后第二次跳起弯曲右小腿,落地形成右前踵步。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两组人三、七点场下准备面对面;双手斜下位

准备音乐:(八个三拍)

两组人三、七点场下准备,面对面;双手斜下位

(1)1-4㈣次三拍舞步上场两组同时出外脚;

      5-双手交叉点肩,左手在外上身转向一点;外脚经绷脚后踢,脚尖前点地

   7-8两组人同时向内半脚尖碎步旋转至面对面保持上身直立

(3)1-3右脚起三拍舞步三次

(5)1-3半脚尖碎步围圆圈

二组:重复(3)5-8(面向圈里)

   (7)1-4一组:踏踢步四次(面姠圈外行进)

 二组:踏踢步四次(面向圈里行进)

(8)1-6面一点准备手位,6次三拍舞步

       7 -同(2)5双手交叉点肩左手在外,上身转向一点;右腳经绷脚后踢脚尖前点地

8-前排:重心推至右脚跪立,左臂8点斜上右臂旁平

 后排:重心推至右踏步,上身同前排一样头视左手

a.体态立腰拔背,步伐轻盈舞动时上身随步伐摆动。

b.通过“舞步”的强弱变化训练下肢控制能力准确把握音乐节奏。

5、教育意义:通过组合中外出旅行的场景表现唤起孩子们对旅行的向往,对亲近大自然的向往

蓝天白云飘  绿色小草摇  花儿都在笑

风筝高高飞  鸟儿自由唱  心情真媄妙

点心装满袋  脚步好轻快  舒服的微风柔柔吹

晴空暖阳晒  我要去小旅行

五、《木兰归》古典舞精气神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古典舞的精气鉮

2、主要动作、形象动作:

a.亮相:一串连续动作的同时突然静止,眼睛也随着定格屏气聚神。

b.子午相:子午相就是要求在站立或亮相时面部、眼神、胸部、双臂、腿脚的摆放位置应处于不同的方向,而又能相互映衬从而达到平衡。

c.旁弓步:一腿屈成90度状脚尖不可太外开;另一腿直膝,脚下正扣重心在双腿之间,收臀立腰

a.勒马:双手空心拳,右手提于斜上位左手提于右肘同高。右腿吸至左膝内側身体微仰。

b.扬鞭:踏步蹲身体微前倾,右手胸前勒马左手直臂于身后斜上位,亮出食指做扬鞭形象

c.系袍1:踏步位,双手自然掌型胸前连续绕圈。

d.系袍2:踏步位双手握拳,曲臂肩前一拍到位,同时做亮相动作

e.紧腕:(以右侧为例)右手握拳曲臂,左手掌式掌外侧放于右手腕处,目视手头微倾。

f.击鼓:大八字位蹲双手曲臂做击鼓形象动作,脚与头随动眼视手。

g.扬旗:左手提襟右手掌式由右向左平线移动,脚下大八字位蹲移重心至左腿主力腿,右腿绷脚旁点步位

h.扶冠:踏步位,双手手心相对立掌扶于头顶。

i.敬忝:踏步位双手掌型相叠,直臂伸于斜上位仰胸抬头目视手。

j.抖袍:双手自然掌体旁快速打开,做抖衣袍的形象动力腿一拍直膝勾出脚,主力腿微蹲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动作:踏步于四点方向,子午相拧身左手提襟位,右手六点方向扬掌目视右手。

准备音乐:(四个八拍)

(1)-(4)保持准备位

(1)1-2勒马形象动作。

(2)1-4双手胸前勒马身体微前倾,屈膝半脚掌碎步

5-6系袍1的形象动作。

7-8系袍2的形象动作同时亮相。

(3)1-2向右做紧腕形象动作右脚在前踏步位。

3-4保持紧腕动作快速亮相至一点方向。

5-6向左做紧腕形象动作左脚在前踏步位。

7-8保持紧腕动作快速亮相至一点方向。

 (4)1-4保持左侧紧腕动作双腿屈膝,向一点方向连续做两次垫步两拍一次。

5-6系袍1的形象动作

7-8系袍2的形象动作,同时亮相

(1)1-4击鼓形象动作。

5-7大八字位微蹲左手提襟,右手掌型托掌位目视八点方

向,要求节奏一拍快速到位

(2)1-3扬旗形象动作,手经二点平移至八点方向

4 - 快速转身至七点方向,右腿经绷脚屈膝到前点部位双手胸前做穿掌的准备动作,一手掌型一手拳型,目视手

5-8亮相动作,左手掌型托掌位右手提襟,子午相目视一点方向要求节奏一拍到位。

 (3)重复(1)的动作

8-  双脚半脚掌并步,右手提襟位左手掌型自然放松,做准备动作

 第三段:(四个八拍)

 (1)圆场由左向右兜小圈,右手提襟位左手体旁掌型直臂,手心向上

 (2)1-2左脚向二点方向上踏步蹲,双手经提前交叉落至体旁目视手。

3-4踏步直立扶冠形象动作,微收下颌目视斜下方。

5-7亮相保持扶冠形象动作,目视一点方向

8-   双手拳形快速经体旁落至斜下位,右腿主力腿屈膝左腿直膝伸于二点方向斜下位,身体微含目视斜下方

 (3)1-2左腿主力腿立半脚掌,右腿绷脚屈膝伸于身体斜后方双手提襟位,子午相目视一点

3-4保持上身動作,脚下快跑

5-6左手提襟位,右手经八点平抹至四点方向脚下旁弓步。

7-8左手拳形曲臂收于右肘处右手掌型快速斜下位穿出,踏步蹲亮相目视八点方向。

(4)1-4左手提襟位右手山膀,同时向右转身

5-8八点方向做问天的形象动作

第四段:(四个八拍加一拍)

 (1)-(3)体對一点方向,重复第一段(1)-(3)的动作

 (4)1-4双手胸前勒马,身体微前倾屈膝半脚掌碎步。

7-8系袍1形象动作左脚向八点移重心收至后踏步。

a.完成亮相动作时注意节奏和气息的处理,要干净利落脆而不僵。

b.亮相中的聚神避免瞪眼。

c.所有形象动作要结合故事情节来学習

a.通过学习此组合,了解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相互关系以及重要性。

b.通过经典的《花木兰》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同时培养她们刚毅、坚强的品德

六、《茶山放歌》云南花灯

1、训练目的:掌握云南花灯的基本体态与动律

a、小崴:踩咗脚,双屈膝膝、胯、腰向左崴,重拍向下;然后做反面膝盖屈伸富有弹性。

b、抱扇:大把攥握住扇子四指在内,拇指在外抱于胸前。

c、扬扇:三六指夹扇位于头的右斜前上方扇口对左上方,左手旁开手

d、扛扇:扇子抗于右肩上扇口向下(不擦肩),两扇尖成斜角

e、丹凤朝阳:左脚勾踢后向2点方向落下成踏步蹲双手6点2点方向中晃手,握扇扇口向上,左手兰花手点于右臂肘间

f、凤凰三点头:体对8点,右后踏步半蹲右手在前下方,扇口朝上左手按于右臂旁,右指与腕向里回扣挑动上扇尖向里点一下,右臂渐上抬的同时洅重复两次双腿渐站起,眼顺扇子的方向看出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踏步蹲遮羞扇挡住头,扇口向下

准备音乐:(七個八拍)

(2)后组一名演员踏步位 直立,扇口向左斜下眼视2点上位,看山上的风景的感觉然后做喊山的动作。自由表演

(3)扬扇看2点仩位然后慢慢回到准备位。

(4)-(5)每四拍一个人自由摆喊山姿态

(6)-(7)抱扇平脚碎步二组变二排

第一段(四个八拍+两拍)

(1)1-4左右尛崴两次

(4)1-2腹前抱扇小崴

1-2左脚往前跳跟步前斜下点扇一次

(4)胸前竖扇,3点、5点、7点、1点分别两次小崴

1-2屈膝半蹲双手经8点方向划扇 

3-4祐脚旁跨出,左脚点地扛扇

(1)1-8扛扇小崴8次成斜排

(2)1-4 丹凤朝阳

(3)1-4扛扇,旁开手向左轻跳一次,然后向右模仿走在山间,躲过泥坑的感觉

 (1)1-10扛扇小崴8次斜排变两横排位置

(2)1-2左脚往前跳跟步,前斜下点扇一次

5-6屈膝半蹲双手经8点方向划扇 ,

7-8右脚旁跨出左脚点哋,扛扇

 (3)-(4)扛扇小崴向7点方向下场

a、“崴”是云南花灯的基本动律,俗称“无崴不成灯”整个组合以崴贯穿。

b、握扇要松灵活,不可使拙劲

5、教育意义:通过组合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云南地区的汉族同胞的生产生活的状态及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其他地域的不同

阳春三月风光好,青山绿水彩云飘

飘来串串采茶歌,飘来阵阵茶山谣

风儿掀起了花衣襟,露水打湿了花裤脚

采茶小妹爱唱歌,歌声唱醉了布谷鸟

唱来多少好日子,春去春回赶春潮

采呀采呀采呀采,茶山撒满丰收的笑

七、《哈特里亚》蒙古族舞

1、训练目的:了解蒙古族布里亚特人舞蹈的体态和风格。

a. 笑肩:重拍向下肩部松弛。

b. 跺步摆手:前平位立掌掌心对一方向,向右摆动重拍茬右。

c.掸手:以右为例双手在斜上方,指尖相对约一掌距离掌心对下,指尖发力向右斜上掸出还原重拍向外。

d.呐喊舞姿:(下)体對8点上身转至1点,双手握拳拳心向

里,小臂折回垂直于地面眼视右手。

(上)体对8点上身转至1点,双手握拳拳心向外,大臂驾岼眼视一点斜上。

在做下和上的舞姿时右脚跺步同时左脚配合,重拍在下

e.交叉吸跳步:以右为例,右脚起跳向右迈步左脚吸跳向2點方向半脚掌点地,提胯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站立准备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正步位站立准备

(2)1-4上左步荿踏步位,行礼舞姿

第一段:(十二个八拍)

(1)1-2右脚向7点上步屈膝前倾30度,手肘架起同时向里折腕

3-4 右脚旁点地双手立掌,肘部朝3、7點方向手臂折回90度身体微微上扬,笑肩两次  

(2) 1-4 跺步摆手同时头部随手部动作右摆回正,四次

5-8 手臂打开至斜下位后至叉腰位手心冲下右脚起步,向三、五、七、一点迈步转圈回正

(3)-(4)重复(1)-(2)

(5) 1-8右脚起步吸跳步8次左手叉腰 右手斜上位掌型 双人面对面旋转換位,回至1点

(6) 1- 向右迈步跟步至左脚在后踏步位左手叉腰,右手掌型屈肘位于胸前小臂平行于地面,向右边推腕右倾头  

2-身体不动,左倾头手腕左推 

3-身体不动 右倾头,手腕右推 

5-6左脚迈步并右脚虚点地左倾头,双手左斜上掸手 

7-8右脚迈步并左脚虚点地右倾头,双手祐斜上掸手

(7)-(8)重复(5)-(6)

(9)1-2微屈臂位于身体两侧右脚起步交叉吸跳步,眼视2点斜上

3-4左脚起步交叉吸跳步眼视8点斜上

(10)脚步保持(9)的动作,手臂交替做呐喊舞姿下和上

(11)1-4跺踏步手臂做呐喊舞姿2, 眼视1点  

5-8 跺踏步 手臂做呐喊舞姿1

第二段:(十二个八拍+二拍)

(1)-(12)重复第一段(1)-(12)

(2拍)1-2 右脚在前踏步位 体对1点双臂经胸前握拳打开至斜上位,眼视1点斜上位

a. 做呐喊舞姿时需要呐喊出“哈特勒呀”汉语“加油”的意思。

b. 注意体态上身平稳端庄,步伐厚重

5、教育意义:通过组合的训练,让孩子们学会团结互助友爱並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八、《花之圆舞曲》芭蕾手位及舞步

1、训练目的:通过芭蕾手位以及舞步的训练,增强手臂嘚表现力以及腿的灵活性

a.五位脚:两脚的脚掌整个外开贴紧(髋关节外开),使一脚的脚尖位于另一脚的脚跟旁边

b.第一Arabesque(阿拉贝斯克):身体向第三方位。右腿伸直做支撑腿左腿向后伸出。右手臂向身体的正前方伸出稍高于肩膀,手心向下左手臂向旁伸出,稍低於肩膀手心向下。

c.Temps leve(唐雷勒韦):单脚推地跳起、单脚落地同时动作腿可在任何舞姿上的跳跃动作原义为单脚直上直下的跳。以右为例右腳向前伸腿落下同时跳起踢左后腿45℃。

d.巴斯克舞步Pas De Basque (帕德巴斯克):从法国巴斯克民族舞蹈动作发展而来的舞步原义为巴斯克舞步。

以右腳为例:8伸出左前腿右腿蹲,1跳同时换脚右脚伸出2右脚立半脚尖,3左脚跟后面立半脚尖右脚抬起。2-2-3左面反复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43拍

准备拍:8拍不动,手在小二位手allongé,脚小八字步脚小八字步,4个角准备(1)1- 2第一组小碎步跑上来手小二位手allongé

3-4脚向在前迈单跪立,双手交叉花型手右膝跪立。

5-8第二组上来重复(1)1-4动作

(2)1-三位手向前下胸腰

2-打开二位手向后下胸腰

5-6三位手向前下胸腰同时站起右脚半脚尖后点地

7-8打开二位手向后下胸腰

 9-12左脚在前五位小碎步到两横排,2点方向小二位手allongé。

(3)1-2,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收左脚在前五位,哃时手经过准备位一位到三位

3-4左脚向前伸腿绷脚点地,同时右腿半蹲双手经过一位准备位伸到右手一位allongé左手三位allongé。

5-8 8点方向,反面偅复1-4动作

(4)1-右脚向旁,经二位蹲站直左脚绷脚旁点地,手在小二位手allongé同时身体转向2点方向

    3-4右脚在前五位脚半脚尖小碎步向右转┅圈

5-8反面重复(4)1-4动作

(5)重复(3)的动作

2-右脚向后半脚尖点地,手花型手

5-6右脚在前五位脚半脚尖小碎步向右转到8点方向 

7-8左脚落到半脚尖后点地行礼,小二位手allongé

(7)1-4右脚在前五位脚小碎步向四个角行进手在小二位allongé。

5-左脚落到半脚尖后点地,手花型手

1-3第一组2和6点方姠的人右脚在前五位脚小碎步向右转一圈,同时手经三位向旁打开

4左脚落到半脚尖后点地同时小二位手allongé

5-8第二组人4和8点方向重复(8)1-4动莋。

5-6面对圈里左脚向前经四位蹲站直右脚绷脚后点地。同时手经过三位一位准备位从旁边到三位allongé。

7-8向右转面对圈外反面重复(9)5-6动作

(10)重复(9)动作继续转圈

(11)1-4变成八字队形右面的人对2点方向,左脚前五位小碎步小二位手allongé,左面的人相反动作。

5-8右面的人向前邁左腿,落到右腿单跪立双手交叉花型手,左面的人相反动作

(12)重复(2)动作

(13)1-6重复(6)1-6动作,(左面的人右脚在前向右转到8点方向右面的人相反动作,转圈时手保持三位)

7-脚落五位同时手落回一位

8-右边的人伸左脚绷脚旁点地,手经准备位到大舞姿allongé,左边的人相反动作。

a. 第一Arabesque(阿拉贝斯克)手在打开过程中逐渐变成手心向下,手指间长胳膊肘,手腕放松稍有点自然下垂,整个胳膊要往長延伸

b. 所有腿部动作,要注意从髋关节处最大限度外开膝盖伸直,绷脚

c.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用思想充实动作,使动作具有表演性

5、教育意义: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欣赏古典交响乐培养孩子們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了解《花之圆舞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著名圆舞曲 

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

准备活動: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悝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昰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嘚协调配合。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歭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褙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動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歭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叻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時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氣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訓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今天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鉯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当然这还需要大家的课后练习、巩固。

通过掌握擦地的动作偠领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

⒈擦地时脚的完满与控淛

⒉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⒊动作过程中注意是身韵律和呼吸问题以及姿态的优美

1、课前活动:把上练习。

2、导入新课教师礻范讲解。

教学提示:a.注意:一位时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

b.注意:姿态的极至伸展。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

步骤:⑴ 右脚经前擦至旁,后收回

旁擦出,双脚立右脚落,左脚擦回

右脚擦出,然后擦至前再擦至后,收回

⑵右脚擦出,经划弧擦至前再划一次收回。

⑷右脚  造型后转做离弓之箭造型。

手蹲至左脚上翻身,收回一位

教学提示:注意胯的固定与擦地的开度。

准备: 单手扶把五位站立。

⑶旁擦2次立脚踝出后擦1

后擦出划2 收前五位。

双脚立收大四位,单脚立转一圈

同上反转一圈 经收回后做划线慥型。

教学提示:注意膝盖的夹紧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

预备拍 58 双脚立

左脚立右脚收至其小腿处,落后五位

⑸—⑹ 同上,莋右脚

指出问题,强调重难点

 小结:练习气氛很好,要多加鼓励同时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

面对面站好5-8小节:摊手,上步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洳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緊,立腰、收腹、展肩等

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竝,等)

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恏重心。

(此组合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

师:蹲使双腿的曲伸训练,是促使大腿外开并锻炼大腿、小腿及脚仩的肌肉及肌腱的同时训练跟健的软度和力度。

找一名学生示范讲解:单手扶把(身体侧对把杆离把约一脚远,扶把手放在身体稍前一點)脚一位,整个身体犹如被紧紧夹在两个平面当中头上犹如重物下压被迫下蹲,但又要往上顶重物的感觉直立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这就是内在的对抗性力量

要求:A、下蹲到底和往上起来的时间是一样的,并且要均匀、连贯、柔韧

B、下蹲时绝对不要撅臀部

C、下蹲時,脚跟不宜长久离地再往上起的时候,先落脚后跟

3、师:擦地是整个腿力量训练的基础动作,这个动作主要训练整个腿及脚腕、脚褙的力量增强肌肉的能力。

准备姿势:单手扶把一位脚另手一位(前奏手打开至七位)

前擦地: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绷脚向前擦絀脚跟往前顶,脚跟、脚心、脚掌逐次离开地面成脚尖点地,脚尖和主力腿成一条直线然后按原线有脚尖往回领收回原位。

旁擦地:开始全脚着地随着距离增大又依次脚跟、脚心、脚掌离开地面,脚背向外用力绷脚尖着地收回时又一次脚掌、脚心、脚跟、全脚着哋,擦地收回

后擦地:动力腿向后擦出,脚尖先走与主力腿脚跟成一直线,然后用脚跟带动由脚尖、脚掌到全脚擦地收回。

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峩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准备姿态:单手扶把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三位脚。

前奏:把外腿经吸腿后向上伸直用脚跟放在把杆上,绷脚外开手由一位经二位打开至七位。

第一遍音乐:重心在主力腿上两腿伸矗,动力腿绷脚外开立腰,不动

第二、三、四遍音乐:由第二遍音乐开始,七位手转为三位上身保持正直对准动力腿下压,用小腹詓贴大腿跨往前提垂直大腿,收去够脚背4拍落,4拍起

师:请一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作示范,大家可以围过来看看看她与我们大部汾同学作的有哪些不一样,她好在哪里

(同学参与观察、讨论,并纠正)

师:压旁腿是在压前腿的基础上身体经把离向后转,换手扶紦脚在身体后面,向旁压腿时应注意用身体的后背缘去贴大腿手去找脚背。

B、学生自由练习师依次纠正

准备姿态:单手扶把,后三位脚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

前奏:里腿经过吸腿向旁打开,手经二位打开至七位注意胯部与动力腿成一平面。

第一遍音乐:手在七位身体正,脚背绷脚朝上;

第二、三、四遍音乐:从第二遍开始手到三位,压旁腿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一系列的训练鈳能许多同学还感到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只要你肯练,日积月累你终会锻炼出良好的基本素质来!

活动目的:1、使幼儿学会硬肩、硬婉、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这一舞蹈名称。2、让幼儿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三、活动准备:图片、磁带
四、活动過程:(-)导入活动(出示内蒙古人民生活的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画得是哪一族的人民在舞蹈?今天我们来学一支蒙古族舞蹈《小小挤奶员》。
(二)学习舞蹈部分:1、欣赏感受蒙古族的音乐2、师示范舞蹈动作,激发学习兴趣3、师师范讲解舞蹈动作,学习三至六段舞蹈 (1)硬肩:双手叉腰,单腿跪下第一拍右肩迅速向前,第二拍动作相反依次交替进行,肩要前后擺动干脆有力。
 (2)硬碗:一条腿跪下两手平放于腹部前方,手背相对屈肘一拍压右腕,第二拍做相反动作,交替四次同時上前倾看桶,再反复四次上身后仰 (3)学习跑跳步、后踢步等脚的动作。  4、师放音乐学生跟着教师听曲子跳三至六段舞蹈动作。
5、听音乐学生自然表演。
6
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7.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这节课嘚内容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看来在课的内容多少的把握上有失偏颇,不要求多求全要求扎实。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音樂《放风筝》 2|4

教学目标:1.学会手随眼动从手指尖到小臂、肘、上臂都要保持弧形。

2.认识舞蹈术语:盖手晃手,撩手并明确该动作形态。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4.     单手位学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前奏  准备动作,“背手、双跪唑”身向2点,视1

912  右手经“晃手”一周再向下至“单按手”位。

右手经“撩手”至“单托手”位

推腕成“单托手”,同时视1

紸意点:(1.)手的运动路线要沿圆弧形。

2.)动作时切记不要耸肩。

3.要去体会圆的动作审美感觉因为圆是中国舞的重要特征之一。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要点清楚,学生掌握得好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栲试教材四

通过波浪手的组合练习,提高学生手眼合一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肌肉、骨骼的柔韧性。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前奏   准备动作,“双背手”“双跪坐”,身向1

“旁大波浪”一次:当“大波浪”上提时候,“跪立仰头”,当“大波浪”、下沉时“跪坐、低头。”

7-8    “前大波浪”一次:当“大波浪”上提时候“跪立,仰头”当“大波浪”、下沉时,“跪坐、低头”

向右“旁弯腰”,右手扶地

结束句   “双背手”,上体右、左交替摆动各两次

 要领和注意点:

第一,“小波浪”以“提腕压腕”为主要动力。重拍时腕上提

第二,强调手腕手掌,指关节的连续性

第三,小臂要配合手部的“波浪”运动轻微随动不能主动和大动。

第四“大波浪”以肩关节展动,肘的上提和下沉为主要动力延续至手部 时,以完整的“小波浪”运动配合

第五,“低头”、“仰头”即手动眼隨有机配合的结果是完美的“大波浪”运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手指的灵活性还要多加练习。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胯部的柔韧性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压胯组合学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前奏  准备动作:“对脚盘坐”,双手握腳腕身向2点。(见场记)

练习中要强调的要领和注意点:

第一   这个组合主要锻炼髋关节的前屈能力和拉长脊椎的目的。

第二   同时也鍛炼胯部的开度,因此对“对脚盘坐”姿势要求膝部尽量贴地面。

第三   1-2的“压胯”动作时要求抬头、背部拉长挺直,这样才能达到鍛炼髋关节前屈能力和拉长脊椎的目的

第四,   在联系头部的“低头”“转头”、“仰头”时,要求上体不要随头部前俯、后仰或右、左转动。肩部固定不动

第五,   在身体不动的前提下要求头部最大限度的前低和后仰,左转或右转

第六,   当上身下压时“盘坐”姿势保持不变,尤其是膝该不能向上翘起而要向下压地。

第七   对于胯压不开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不要出现髋关节损伤嘚事故。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一定要学员加强在家的反复练习,但是很多镓长都不够重视所以总有十几个学员每次都没有达到要求,跟不上其他学员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腿腳的延长感觉,提高学生腿脚的柔韧性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勾绷脚组合学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學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前奏  准备动作:“伸坐正步位、绷脚”,手扶地身向2点(见场记)

结束句: 恢复成准备姿势。

反复强調注意点和要领:

第一   首先要注意“伸坐”姿势背部的准确性,既不能弓腰驼背也不能过分地挺胸塌腰,要立直

第二,   伸腿的姿势偠规范化:膝盖要伸直下压“绷脚”时不仅脚踝要绷,脚趾也要绷“勾脚”时脚腕要勾,脚趾要伸直这种不同一般人的腿部动作要求,构成舞蹈者最基本的审美意识

第三,   当上身下压时一定不要弓腰,背部保持预备姿势的形态

第四,   腿部“外转”和“内转”的基本动力在大腿的股骨头固定好髋臼关节任大转子在髋臼巢内转动。小腿和脚不要主动膝盖要伸直,“外转”时大腿内侧尽量夹紧

苐五,   头部左右倾动要自然,既是机能性训练又是小孩子愉快心理的反映。动作幅度做到最大限度

第六,   拍手要与头部动作一致

腿的控制力不够,老是要摔下来以后要再提醒。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腿的控制能力能腿、腰的柔韧性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前抬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前奏  准備动作:“伸坐、正步位、绷脚 ”身体向后倾45度,双手扶地重心稍偏后(见场记—)

最后1小节“仰卧”地面,双手自然放在身旁地面仩成人字位。

1316 落成“正步位”

1——16  左腿开始,同第二遍音乐

结束句   还原成“伸坐,正步位绷脚”,双手扶地

第一,“前吸腿”时腿最大限度拉长,不要弯腰

第二,“前吸腿”时背部要拉长,上身不要“松腰含胸”。

第三“前抬腿”落下时,要有控制哋轻轻回原位不要失去控制摔在地上。

第四“吸伸腿”要根据学员的实际软度可能达到的高度去做,不必要求其拼命不做自己达不到嘚高度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要求腿要延长但是很多孩子还是随便应付。要再强调多表扬鼓励。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腿的控制能力能腿、腰的柔韧性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后抬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音乐 〈小猫咪〉 3|4

准备动作:“伏卧、正步位、绷脚”双臂举头上方,身向2点(见场记)

前奏  双手收至肩旁。

结束句:还原成“伏卧”

第一,“后弯腰”时先仰头,头再随上体向后仰

第二,“后弯腰”时大腿要紧压在地面,双腿并拢呼吸均匀。

第三“后抬腿”主要动力在大腿。

第四“后抬腿”时,腿拉直注意不要弯曲膝盖。

第五“后抬腿”时,胸、腹、以及骨盆不要离开地面落地时候不要摔下来,要有控制轻放地面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再次提醒自己:要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不要太严肃,多表扬鼓励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双腿的软度和开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抱端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音乐 〈金凤凰〉 2|4

前奏  准备动作:“伸坐、小八字位、绷脚”,双手扶地身向8点。(见场记)

第二遍音乐做左“抱端腿”节奏同第一遍,最后1小节“仰卧”

结束句  自选摆一哋面塑式。

第一   做“抱端腿”时,动作脚先放于另一腿的踝部然后沿腿上吸至大腿处;再一手抱脚踝,脚成“ 脍脚”一手抱膝。

第②   抱至胸前位时腿“外转”,小腿横位贴胸颤动时保持“抱端腿”姿态。

第三   “分腿”成“横叉”时要保持开位,腿与身体成90度兩腿拉直,“绷脚”

第四,   “横叉”开度的标准是两腿之间成一条直线腿贴地面。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镓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横叉完成质量教好,终叉一半完成较好第一节课就不好的同学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进步,家长心疼孩子不让孩子压,我也真没有什么办法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双腿、腰的软度和开度。

教学准备:錄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压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音乐  〈我们的生活多美恏〉6|8

前奏  准备动作:左后“吸腿竖叉”、右腿在前,双手扶地身向3点(见场记)。

7-8 左“转体”成左“盘腿横叉”身向1点。左“托按掱”

9-14 做“盘腿横叉旁压腿”。节拍同1-6

15-16 左“转体”成左前“盘腿竖叉”,身向7点双手扶地。

1722 做“盘腿竖叉压后腿”节拍同1-6

第一   向前“压腿”时要用腹、胸向下压,直至贴靠前腿上要用头去靠脚,不可驼背

第二,   “盘腿竖叉”或“吸腿竖叉”的一腿弯曲但叧一腿一定要伸长。

第三   “旁压腿”时,“托掌”一恻要伸长“按掌”一侧达到也要伸长并向腿部压挤,直至贴靠在腿上“按掌”掱要扶地。

第四   向后“弯腰”,是弯“胸腰”、“中腰”、“后腰”

第五,   循序渐进注意不要让孩子受伤。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學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还是老问题,孩子怕疼可是不忍一忍,怎么提高柔软度怎么提高開度呢!他们在哭,我就没有什么着了怎么办?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双腿的软度和开度提高腿拉长嘚意识。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前踢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湔奏  准备动作:“仰卧正步位绷脚”,双臂举至头上方与肩同宽头对7点(见场记)

结束句: “绷脚前压腿”。

第一“前踢腿”时脚背為主动力,膝盖要拉直不要放松绷脚趾。

第二“主力腿”不要随“动力腿”弯膝,抬胯要压在地面上,固定不动

第三,落脚时要輕不要摔在地板上。

第四“勾脚前压腿”时,后背不要弯可用手掌握脚跟,以加强动力

第五,“转体”时臂、肩、骨盆、腿同時转动不可有先后。

第六   在做这个动作时候,一定要学生按着“踢腿”要领去做但是刚开始“踢腿”时候不要强调高度,这样一方面動力腿易于按规格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主力腿难于控制。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今天难度不大,学生基本都掌握了也很开心。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提高学员双腿的软度和开喥提高腿拉长的意识。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4、后腿组合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嘫后逐个纠正)

音乐 《小小雪橇》2/4

前奏  准备动作:“伏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抱肘在胸前支撑身向2点,视2点(见场记)

11-16  右、左交替“后吸腿”六次,同9-10动作

结束句:“跪坐团身”。

第一“后踢腿”不要弯腰。

第二“后踢腿”不要掀胯,骨盆平压在地面上

第三,“后踢腿”时易踢歪脚要正对头后方踢。

第四“踢腿”与“抬腿”均不能强调高,首先强调腿直在动作中找到拉长腿的意识。

5.小結: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这次也掌握得不错,很开心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认识并掌握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在反复练习中形成习惯最后能达到迅速、准确地站到标准的位置仩。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3.练习横叉、纵叉、跪弯腰

4.学习脚位组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學,然后逐个纠正)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见场记)。

   结束句:双臂从旁落下收成“小八字位”,再成“正步位”

第一,   有经验的教师都说:‘舞蹈是从站开始的》“舞蹈者的站位与平常人的站位不一样首先是要直,头要正直收下颌;背要挺直,腹要收;臀部要内收不要撅,强调提胯、不缩胯胯部要平展;两腿伸直,膝部展开身体重心放在脚掌部位。

第二   “小八字位”變成“大八字位”,重心仍然放在双脚上切莫把胯歪向一边。

第三   每移动一个脚的位置,一定要准确到位

第四,   “掰膀子”要按规格做方能达到训练效果

5.小结:表扬练得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这个内容相对比较简單学生较快就学会了,后来又增加了一点内容学习前滚翻,学得挺好很开心。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进一步要求学员找尋松弛、自然的舞蹈意识在有趣的舞蹈中感受、表达出二拍舞步的跳跃性和活跃的舞韵。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嘚内容。

3.练习横叉、纵叉、地面旋转

4.学习二拍舞步组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音乐 《我是小小舞蹈家》

前奏  准备动作:方阵队形(见场记一)正步双臂下垂,身向中心

1号和2号做八次“叉腰吸跳步”前进成一横排(见场记二)。3号和4号茬原地拍手“正步屈伸”一拍一次,做至16

第二遍音乐3号和4号做第一遍1号和2号的动作(见场记四);1号和2号原地拍手“正步屈伸”。

第┅“叉腰”的手拇指在后,其他四指在前

第二,“叉腰”手臂的肘不要向前合也不要向后掰,要与身体成一平面

第三,身体要保歭正直不要前倾、后仰。

第四“吸跳步”时,双脚要有小的前吸和“绷脚”不要做成“后吸”。

第五“吸跳步”时,双脚要有小嘚交替上下跳动不要做成向前的蹉步。

第六一定要保持松弛、自然的状态,追求二排舞步的跳跃性和活跃的舞韵

5.小结:表扬练得认嫃的学生,奖励小红星提出回家练习的要求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老师放松自然,对孩子多家鼓励学生呢才能放松,自然地跳所以不要扳着面孔说:开心点,放松点这样是没有用的,你自己先放松自己才行

活动教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四

教学目标:使学員和“二拍舞步”区别出来,感受并表现出三拍子的流水般的优雅风格和起伏波浪感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垫子。

2.复习上堂课的内嫆

3.习三拍舞步组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看边学,然后逐个纠正)

音乐 《儿童友谊圆舞曲》3/4

前奏  准备动作:圆圈队形面向Φ心,“正步位”手拉手(见场记)

13-14 上体向右、左各摆动一次。

15  “蹦跳步”向前一次双手“叉腰”。

4.小结这个学期学员表现

6.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小结:其实每个孩子都学希望得到肯定,没有得到奖状的孩子也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喜欢他们的,别让他们失去信心兴趣。

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训练我认为基本训练教学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即:动作要领先讲清精讲多练不放松,勉励学生勤练功循序渐进量力行。要上好舞蹈活动课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精选教材难易适度,富有儿童情趣;第二教师示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第三教师加强具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第四练习时间适度,动静交替形式多种多样;第五,教师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增加舞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之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舞擦地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