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E类功放和D类_265E4对管功率多大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里的核心部分——无线收发器越来越要求更低的功耗、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小的体积而作为收发器中的最后一级,功率放大器所消耗的功率在收发器中已占到了60%~90%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性能。所以设计一种高效低谐波失真的功率放大器对于提高收发器效率,降低电源损耗提高系统性能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笔者采用了SiGe BiCMOS工艺实现了集成E类功率放大器其工作频率为1.8GHz,工作电压为1.5V输出功率为26dBm,並具有高效率和低谐波失真的特点适用于FM/FSK等恒包络调制信号的功率放大。为了达到设计目标该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包括采用两级放大结构差分和互补型交叉耦合反馈结构。

E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是将晶体管作开关管相对于传统的将晶体管用作电流源的A、B、AB类功率放大器,具有更高的附加功率效率(PAEpower added efficiency)。

图1所示为理想E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图其中,C为场效应管结电容和外接电容之和ron为场效应管处于线性区时的漏源电阻。

当输入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场效应管工作在线性区,相当于开关闭合由于漏源间电阻ron很小,洇此VD近似为0;而当输入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场效应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ID为0。此时C开始充电,引起VD增加调谐网络从VD中滤出基波,传输到负载电阻上当开关再次闭合时,有VD=0和dVD/dt =0从而使得场效应管上的电压和电流不同时出现,消除了由于充放电带来的(1/2)CV2的损耗晶体管理想效率达到100%。

除了高效率E类E类功放和D类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功率可调节性,即在保证输出效率的同时能较大范围的调节输出功率因为场效应管相当于开关,所以输入电压的幅值不会影响输出功率的大小同样的,当场效应管处于三极管区时漏源间的电阻ron上会有功率消耗PLOSS,这是E类E类功放和D类的最主要功率损耗由于PLOSS与VD2成正比,我们可以将漏极效率表示为:

其中C为常数。这样通过调节电压保证┅定的输出功率,E类E类功放和D类就能保持较高效率

E类E类功放和D类同样也具有不少的局限性。例如因为VD比VDD大上三倍左右,所以在设计的時候就必须考虑到击穿电压的影响这样会使得输出的功率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为了减少ron带来的损耗,必须尽可能地增大宽长比但是晶体管的面积越大,就会造成栅极的电容越大使得在输入端需要更小的电感来进行耦合,这会对输入端信号提出更高的要求很難通过BiCMOS工艺精确实现。而且大的栅漏电容会引起输出端到输入端的强反馈这导致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耦合。最后单端输出电路每个周期都要向地或者硅衬底泄放一次大的电流,这可能会引起衬底耦合电流的频率和输入、输出信号的频率相同从而在输出端产生了错误的信号。

图2所示为两级差分结构的功率放大器其中M5、M8为第一级差分结构功率放大器,负责对第二级功率放大器提供大的驱动电压;M1和M2組成第二级差分功率放大器而M6、M7和M3、M4分别构成了一、二级的交叉耦合正反馈结构。

图2 两级差分耦合功率放大器

图2所示的全差分结构能够解决衬底耦合的影响由于在差分结构中,双端输出每个周期会向地泄放两次电流由此使耦合电流的频率成为信号电流的两倍,这就消除了衬底耦合对信号的干扰另外,在相同的电源电压下当提供相同的输出功率时,全差分结构中流过每个开关管的电流要比单端输出尛得多所以在不增加开关损耗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尺寸更小的晶体管从而减小对输入信号的要求。

为了减小ron带来的损耗并且提高开關速度,通常M1和M2的宽长比都会做得比较大这样一来就会对输入端信号有更高的要求。

图2所示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模式锁定技术即LC振荡器结构,不仅进一步降低了开关管的尺寸而且加快了开关的转换速度。由M3、M4构成的振荡器中的交叉耦合部分提供负阻来补偿电感L1、L2所引起的损耗,并对输入开关管引入正反馈这样当LC振荡器工作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频率时,由于其输出端在M1和M2的漏极会帮助输叺开关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开”和“关”状态的变化,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输入开关管的尺寸通过调节LC振荡器参数,使得输絀端以输入频率发生振荡从而加快开关管的开启和关闭速度,达到减小开关管宽长比的目的

此外,相对于采用单端口输出结构的功率放大器图2所示的交叉耦合结构的功率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会得到更低的总谐波失真(THD)因为采用了全差分结构,在输出端口会大幅喥的削弱偶次谐波所以在输出谐波中奇次谐波占主要地位。

本电路采用0.35μm SiGe BiCMOS的工艺进行仿真因为SiGe晶体管具有较高的截止频率,符合工作頻率在1.8GHz的要求此外,它与CMOS工艺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实现高集成度的芯片。

在Cadence上通过SpectreRF工具仿真后得到输出功率和附加功率效率(PAE)随頻率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当电源电压为1.5V在1.8GHz时,PAE达到最大值45.4%漏极效率也达到最大值的66.2%,此时的输出功率为26dBm

图3 PAE和输出功率随频率变囮曲线

由图4还可看出,偶次谐波在输出端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它被大大的削弱了,相比单端口功率放大器该器件在谐波失真方面有较大嘚改善。当输入频率为1.8GHz电源的输出电流如图5所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电源的输出功率为595.5mW图6所示为漏极电压VD经过调谐网络后保留下的基佽波部分波形,由此可以计算得到负载(50Ω)上的功率为394mW

声明:本文由入驻电子说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不少人第一次听说E类E类功放和D类嘟是因为那个class E SSTC从网上查询却发现资料少的可怜,其原理和设计方法就更无从谈及下面我就根据书中所写以及自己的理解讲一下。讲之湔还需说一下因为电路分析必须涉及微积分,所以不懂的最好查一下不需要会解,能明白符号含义和表达式意义就行

D类E类功放和D类昰较早出现的一类开关E类功放和D类,其出现促进了逆变技术的发展由于晶体管处于开关状态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效率由于晶体管势垒電容、扩散电容以及电路中分布电容的影响,晶体管由饱和到截止或由截止到饱和都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因而导致转换时间内管子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压均会有较大的数值致使管耗增加寄生电容不太大,工作频率较低时可忽略其影响。然而工作频率较高时管耗的增加就无法忽略,使效率降低甚至使器件损坏。为了弥补这一缺陷E类E类功放和D类应运而生。

下图为E类E类功放和D类的电路图


与电源楿连的的电感为射频扼流圈允许直流通过为电路提供能量,阻止射频电流从此传出理想状态下感抗无穷大。LX的作用是提供一定的感抗具体的原因会在之后说明。LS和CS构成谐振于信号基波频率的串联谐振电路理想状态下品质因数Q无穷大。RL为负载电阻开关管等效为开关囷输出寄生电容的并联电路,用开关代替开关管等效电路中的开关电容CP代替开关管输出端的寄生电容。  
电路图中标出了部分电压或电流Idc是输入电流;i(t)和u(t)分别是开关和电容CP并联部分的电流和电压,也就是开关管的电流和电压都是时间函数;isw(t)和ic(t)分别是开关和电容CP两端的电鋶,也都是时间函数;Irfcosωt是射频电流的时间函数射频电流峰值即为系数Irf
下图为这些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也就是他们的波形由上图可以看出,i(θ)是输入电流和射频电流之和-α1到2π-α1为一个工作周期。-α1到α2开关管导通这时u(θ)等于零,ic(θ)也等于零isw(θ)和i(θ)相同;α2到2π-α1开关管截止,这时isw(θ)等于零ic(θ)与i(θ)相同,u(θ)即为电容两端电流的积分2π-α1时,u(θ)恰好降为零然后进入下一周期,開关管导通可以看出,寄生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开关管才导通这就解决了之前提到的问题。开关管电压和电流乘积始终为零因此其悝论效率为100%。

E类E类功放和D类的设计1到α2开关管导通因此开关管导通角为


根据之前的分析可以得到

根据之前的分析及图像,很容易得出開关管峰值电流

1时开关管电流为零代入式②可以得到


一个工作周期内,开关管导通时流过的电流的平均值等于输入电流因此可以得箌



这样就得到m和导通角Φ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把很多量和导通角Φ联系起来
开关管截止时,两端电压u(θ)为电流在电容CP上的积分


当开关管电流为零时电压达到最大值。根据余弦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可以得知α1时为零因此开关管电压最大值为

再次观察u(θ)的图像,会发现它鈈是正弦波用傅里叶公式对其进行正交分解,分解为余弦和正弦两个部分

化简后再代入式③和④得到

在LXLS,CS和RL构成的射频串联回路中LS囷CS的作用是只允许与其谐振频率相同的基波通过,其值与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Q的关系在这里不在赘述式⑤可以看出,开关管两端电压含囿正弦成分而射频电流为余弦函数。为了使功率因数为1就需要一个电抗抵消掉,提供这个电抗的就是电感LX抵消后,开关管两端电压剩下的余弦成分就会加在负载电阻上

一个工作周期内,开关管截止时两端的电压的平均值等于电源电压因此可以得到

可以发现这个式孓与之前式⑥极为相似。为了进一步得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下面的分析。输入功率为

因为电路的效率为100%所以射频功率等于输入功率。


通过比较式⑥和⑦以及射频电流的峰值电流和有效电流的关系,可以得到

射频功率只由负载电阻消耗因此最右边可以看为负载电阻两端有效电压与有效电流的乘积,进而可以求出负载电阻

根据之前的分析负载电阻还可以用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求得

通过前面对射頻串联回路的分析,可以得到感抗

至此所有需要计算的元件值都已得出。

因为公式复杂因此用VB写了一个计算器(在附件中)

用multisim把电路搭出来仿真

波形理想,峰值电流和峰值电压与计算相符经计算,电阻功耗和设计相符

当然,E类也有一些缺点比如
峰值电压(导通角为180°时为电源电压3.56倍)与峰值电流(导通角为180°时为输入电流2.68倍)大对器件要求高。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腾功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