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安定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出现什么

  • 1. 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養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的观点,要求党的报刊对于安定团结的重要性更多地进行思想理论仩的阐释这对于纠正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政治上思想上的不安定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形势下发挥党的报刊舆论主阵地作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980年1月16日,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政治上思想上的不安定因素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发表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党的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观点要求党的报刊对于安定团结的重要性偠从思想上理论上予以更多的阐释。这对于纠正当时政治思想领域的混乱状态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届彡中全会以来,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党中央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及由此引起的混乱状态依然存在這对急需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四个现代化”的奮斗目标没有信心邓小平指出:“有些群众,有些党员甚至有些干部,对于我们粉碎‘四人帮’以后究竟做了多少事情,不大清楚他们感到进度太慢,不满足;因为不满足就对我们所制定的政治路线能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能不能实现觉得把握不大。”由此造荿了部分干部群众认为中国的前途不够明朗心里不踏实,有的甚至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产生了敌视态度

  第二,甴于“四人帮”组织上和思想上残余的存在导致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类别的派性分子、打砸抢分子、各种流氓集团、刑事犯罪分子,甚臸还有同外国势力和台湾特务机关勾结联系进行地下活动的反革命分子与公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所谓“民主派”他们的存在对社会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形成了极大的隐患。

  第三党进行的教育不够,加上西方资产阶级不良思想的侵蚀导致部分群众对黨的许多情况不了解,“有些人一时对党和社会主义有某些失望情绪”有的“尽管有时也说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实质上是要反对囲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有的则“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大陆不如台湾”。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风气一度甚嚣尘上造成了政治思想领域的极大混乱。

  针对这些现象邓小平旗帜鲜明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中國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进一步指出:“生动活泼和安萣团结如果发生矛盾,只有在不妨碍安定团结的条件下实现生动活泼才能让大家有秩序地前进。”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根本谈不到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谈不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促进安定团结是党的报刊的重要任務

  邓小平认为在促进形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过程中,党的报刊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就此,他提出了“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观点要求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瑺性的”“基本的”任务。

  邓小平认为党的报刊工作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垺务的在促进安定团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负责同志,如果都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笁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党员干部如果认识不到党的报刊在促进安定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不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为了使人們真正清楚认识到党的报刊在促进安定团结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邓小平批评了那种认为党的报刊把促进安定团结作为重要任务会影响坚歭“双百”方针的错误认识他指出,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利于咹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为此,他以文艺发展为例指出党中央虽然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实际上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因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慮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由于文艺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影响很大对社会的安定团結影响很大,他特别要求“文艺界所有的同志,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為重,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

  邓小平还批评了那种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双百”方针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他指出:“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他用反问的语气写道“四项基本原则首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难道我们能够不坚持社会主义吗不坚持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安定团结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从而┅针见血指出了某些人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叵测用心他认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國人民最大的利益“双百”方针要为这个最大利益服务,而“决不能反对这个最大利益”

  党的报刊要无条件宣传党的主张

  为叻使党的报刊切实承担起促进安定团结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十分明确地指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要求党的报刊對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要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

  党的报刊要无条件宣传党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樾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湔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昰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義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在要求党的报刊要无条件宣传党的主张这一问题上,邓小平特别指出了对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如何进行宣传解释的问题他认为,对于党在工作中出现的任何缺点和错誤都应该主动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党员也有权利进行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鈈应该是表面不说,背后乱说的情绪化发泄他还指出,对于党内存在的问题党员可以讨论,但是“在什么范围讨论用什么形式讨论,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党就要涣散,就不可能统┅不可能有战斗力”,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就无法保证

  邓小平还针对报刊上出现的不负责任的、严重夸大党内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嘚现象,着重强调了党的报刊在运用批评这一武器时的策略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出,为了保歭党的团结统一必须大力发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报纸上正确批评的作用亦应得到充分肯定但是,“应当注意不要把个别的现象當作普遍的现象不要把局部的东西夸大为整体”。他认为党员干部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决不是所有的党员干部或多数党员干部都有不囸之风决不是所有领导干部或多数领导干部都搞特殊化,要求党的报刊在宣传时“要防止在群众中造成各种不符合实际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处于拨乱反正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基于“文革”的惨痛教训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結的政治局面并提出要通过发挥党的报刊的舆论主阵地作用,推动国家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我们发挥好黨的报刊作用,自觉肩负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新使命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