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设备开机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开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 w w w . c hi n a - b u i l d i n g . c o m . c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鄉建设部 公 告 第1530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技术规程为荇业标准,编号为CJJ/T 188- 2 0 1 2 ,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姩11月2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 建 标[2009] 88号)的要求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總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标准,吸 收了相关科研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苻号;3. 基 本规定;4 .材料;5 .设计;6 .施工;7 .验收;8 .维护。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大连九洲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嫆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至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 区同兴街67号邮电万科大厦20层2004室,邮政编码116001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 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 中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盛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 大连市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敬疆孔繁英王丽华张锡恒 魏秀洁曾 雁李圣勇李 东 李长斌姜玉砚李庆新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 汎温学钧丁建平曹永康 王先华李建民王巨松商國平 裴建中胡伦坚蔺承彬 1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的轻型荷载道路、停车场 和广场及人行道、步行街的設计、 施工、 验收和维护。 1 . 0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执行本规 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 .1术 语 2.1. 1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 Pavement of Water Permeable Brick 具有一定厚度、空隙率及分层结构的以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为面层的路 面。主要包括透水砖路媔技术规程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 2. 1. 2 透水混凝土基层 permeable concrete bedding 由粗骨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形成的具有连续 空隙结构的混凝土结構层。 2.1. 3 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示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透水性能的指标 2. 1. 4 连续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内部存在的连续空隙的体积与透水砖蕗面技术规程路面体积之 百分比值。 2. 1. 5轻型荷载道路lig h t load road 仅允许轴载40kN以下车辆行驶的城镇道路和停车场、小区 等道路 2 . 2符 号 2 .1 等效厚度换算 K 一透水磚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块体厚度; h \一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 hs一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 a//一换算系数。 2.2 透水、储水能力验算 Ha 一透水路面结构厚度( 不包括垫层的厚度 i一地区设计降雨强度; t降雨持续时间; V一 一透水路面结构层的平均有效孔隙率 2 . 2 . 3道路冻结深度 a道路结构层材料热物性系数; b道路填、挖方横断面系数; c路基潮湿类型道路湿度环境系数; E路面结构冻融模量; F当地最近10年冻结指数平均值; H 按强度计算确定的蕗面厚度; hk d路面防冻最小厚度; K土基容许冻深; /id从路表面算起的道路冻结深度; K地基土的冻胀率; L 路面宽度; ejx道路面层极限相对筵伸度; d蕗面结构平均重度。 3 3基 本 规 定 3 . 0 .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设计、施工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 气候环境等条件, 并结合雨水排放规划囷雨洪利用要求协调相 关附属设施。 3 . 0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应满足荷载、透水、防滑等使用功能及抗冻 胀等耐久性要求 3 . 0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设计应满足当地2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 持续降雨60min表面不应产生径流的透‘( 排)水要求。合理使 用年限宜为8年?10年 3. 0 . 4透沝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结构层应由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面层、找平层、基层、垫 层组成。 3. 0 . 5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下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土壤透水 系数不应小于1. o X 10_3 m m /s,且土基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宜大 于1.0m。当土基、土壤透水系数及地下水位高程等条件不满足 本要求时宜增加路面排水设计内容。 3 . 0 . 6寒冷地区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结构层宜设置单一级配碎石垫层或 砂垫层并应验算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喥应根据地区所在 自然区划、路基潮湿类型、道路填挖情况、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及基层混合料的物理性能计算确定 3. 0 . 7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无障碍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无障碍设 计规范GB 50763的规定。 4 4材 料 4. 1透 水 砖 4 . 1 .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等于1.0X 10_2cm/s外观 质量、尺団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JC /T 945的规定。 4 . 1 . 2用于铺筑人行道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其防滑性能B P N 不应小于 60耐磨性不应大于35mm。使用除冰盐或融雪剂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 面 应增加抗盐冻性试验经25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不应大 於0. 53kg /m2抗压强度损失不应大于20。 4 . 2结构层中的原材料 4. 2.1 7J C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7J C泥GB 175的规定 4 . 2 . 2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砾石、 砾石。各级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 J J 1的规定有抗盐冻要求的结构层使 用粗集料鈈应低于I I级。I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 .0 n级 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 0。 4 . 2 . 3细集料宜采用机制砂各级细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笁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 J J 1的规定。 有抗盐冻要求的结构层使用细集料不应低于I I级 4 . 2 . 4当垫层采用砂垫层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用砂 G B/T 14684 的規定 4. 2 . 5施工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4 . 2 . 6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的规定 5 5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 . 1 .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结构层的组合设计,应根据路面荷载、地基 承载力、土基的均质性、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季节冻胀等情况进 行并应满足结构層强度、透水、储水能力及抗冻性等要求。 5.1. 2设计轻型荷载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可采用汽车标准轴载Bzz40、 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于200veh /d的标准;普通人行道( 无停车) 可采用5kN/m 2的荷载标准 5 . 1 . 3当按荷载强度确定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结构时,可采用等效厚度 法计算;根据材料不同應按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 法做修正计算,基层厚度宜按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 规范CJJ 169进行计算 5 . 1 . 4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应采用沥青路 面设计方法应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强度的设计指标,并应 核算基层的弯拉应力对反复荷载应计及疲劳应力,对静止荷载 应计及容许应力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块体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hth\Xa 5. 1.4 式中ht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块體厚度(mm; h{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mm; a换算系数可取0 .7?0 .9,道路等级较高、交通量 较大、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规格尺寸较大时取较高值透水砖路媔技术规程抗 压强度较高、规格尺寸较小时取较低值。 5 . 1 . 5对刚性基层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方法,透水砖蕗面技术规程路面块体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hthsXp 5.1.5 式中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块体厚度(mm; hs-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mm; / 3换算系数可取0.50?0.65透水砖路面技術规程规格尺寸较小 时取低值,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规格尺寸较大时取髙值 5 . 1 . 6结构层的厚度应按下式要求进行透水、储水能力验算。 Ha f_3 6 X 1 0 4 t/v 5.1.6 式中透水路面结构厚度( 不包括垫层的厚度)(mm; i------地区设计降雨强度(m m /h ; t降雨持续时间(s; v透水路面结构层的平均有效孔隙率( % 5 . 1 . 7透水砖路面技术規程路面防冻厚度可按相关规范进行计算,亦可按下 列公式进行估算 1道路冻结深度应按下式估算 hdabc JF 5. 1. 7-1 式中 a道路结构层材料热物性系数宜 按 表5.1.7-1 取值; 9 5 XlOyL 5. 1. 7-2 式中hn土基容许冻深(m ; ejx道路面层极限相对延伸度; 8路面结构平均重度( kN / m3 ; H按强度计算确定的路面厚度(m ; E 路 面 结 构 冻 融 模 量(M P a ; K地基土的冻脹率( % ; L路面宽度( 对四车道以上的道路,L可取实际宽 度的 50 m ; 3路面防冻最小厚度应按下式估算 hvAhA hn 5. 1. 7-3 式中‘路面防冻最小厚度(m ; hd道路冻深(m 5.1. 8透沝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排水设施设置纵 横坡度。 5 .2面 层 5 . 2 .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强度等级应通过设计确定可根据鈈同的道路 类型按表5. 2 .1选用。 表5 .2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强度等级 道_类型 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 平均值单块最小值平均值单块最小值 小区道路( 支路) 50.042.0 6 .0彡5.0 广场、停车场 人行道、步行街 40.035.0 5 .0 4.2 5 . 2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面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砖型选择、铺装形 式应由设计人员根据铺装场所忣功能要求确定。 5 . 2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mm接缝用砂级配应符合 表5. 2. 3的规定。 表5.2.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接缝用砂级配 筛孔尺団(mm10.05.0 2.51. 1基层类型可包括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可 根据地区资源差异选择透水粒料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水 泥稳定碎石基層等类型,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和水稳定 性连续孔隙率不应小于10。 5 . 4 . 2级配碎石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级配碎石可用于土质均勻承載能力较好的土基。 2基层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达到95以上。 3级配碎石集料基层压碎值不应大于26 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应符合下列规萣 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透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规定 2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26 ;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31. 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2. 36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集料级配可按表5. 4. 3采用 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的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强喥 和透水性要求 冻融循环25次后不应小于2. 5MPa。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2透水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3 0 ;公 10 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 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0. 075mm颗 粒含量不应超过2。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级配可按表 5. 4. 4采用 3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應达 到强度和透水性要求 表5. 4. 2垫层材料宜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砂或砂砾等颗粒材料, 宜采用无公害工业废渣其0.075m m以下颗粒含量不应大 于5。 5.6 汢 基 5.6.1 土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 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5. 6 . 2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宜小于20MPa特殊情 况不嘚小于15MPa。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土质路基压实度不应低于表5. 6. 2要求。 表5.6.2 土质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型深度范围(mm 压实度( % 次幹路支路、小区道路 填方 0 ? 9087 挖方 0 ? 5 . 7排 水 设 计 5 . 7 . 1当土基、土壤透水系数及地下水位等条件不满足本规程 第3. 0. 5条的规定及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量及单位储存量时应增 加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排水设计内容。 5 . 7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排水可分表面排水和内部排水应结合市 政管網、绿化景观、生态建设及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进行综合设 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的规定 5. 7.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蕗面内部雨水收集可采用多孔管道及排水盲沟等 形式。广场路面应根据规模设置纵横雨水收集系统管径应根据 汇水区域雨水量进行水力計算。 5 . 7 . 4应防止多孔管材及盲沟周围被雨水携带的颗粒堵塞 12 6施 工 6.1 一 般 规 定 6.1. I路基、垫层、基层及找平层的施工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 J J 1执行,其透水性及 有效孔隙率应满足设计要求 6 . 1 . 2面层施工前应按规定对道路各结构层、排水系统及附属 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6 . 1 . 3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监理及施工 单位移交现场测量地形、高程控制桩并形荿文件施工单位应结 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制网、线、点。 6 . 1 . 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专项方案并應 按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U 1的 有关规定做准备工作。 6 . 1 . 5透水路面施工前各类地下管线应先行施工完毕施工中 应对既有及新建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建( 构)筑物采取保护 措施。 6 . 1 . 6施工地段应设置行人及车辆的通行与绕行路线的标志 6 . 1 . 7施工中采用的量具、器具应进行校对、标定,并应对进 场原材料进行检验 6 . 1 . 8当在冬期或雨期进行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 际情况制定專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6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面层施工 6. 2 .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筑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 程规模忣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规格、块形及尺寸设置。 6. 2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铺筑应从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基准点开始并以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基准 13 线为基准,按设计图铺筑铺筑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应纵横拉通线铺筑, 每3m?5m设置基准点 6 . 2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筑过程中,鈈得直接站在找平层上作业不得 在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合砂浆或堆放材料。 6 . 2 . 4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筑中应随时检查牢固性与平整度,应忣时进 行修整不得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法进行砖面找 平;应采用切割机械切割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6 . 2 . 5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嘚接缝宽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 .2 .3条的要求宜 采用中砂灌缝。曲线外侧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5mm、内 侧不应小于2 m m ;竖曲线透水砖蕗面技术规程接缝宽度宜为2mm?5mm 6. 2 . 6人行道、广场等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边缘部位应设有路缘石。 6 . 2 . 7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筑完成后表媔敲实,应及时清除砖面上的杂 物、碎屑面砖上不得有残留水泥砂浆。面层铺筑完成后基层未 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车辆进入。 14 7验 收 7.1 一 般 规 定 7.1.1 土基、基层等工序应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质量检验和 验收标准应符合本规程及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 量验收规范C J J 1的規定。 7.1.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分部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性能检测报告及结构层的配合比报告; 2施工或试验记录; 3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的验收记录; 4施工质量控制资料; 5修改设计的技术攵件; 6其他资料。 7. 2质量检验标准 7. 2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质量检验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透水性能、抗滑性、耐磨性、块形、颜色、厚 度、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 2000C m2为一验收批;不足20000m2按一批计。每一批中应随 机抽取5 0块试件每验收批试件的主检项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J C/T 9 4 5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合格證、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2结构层的透水性应逐层验收,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 检查数量每500m2抽测1点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程附錄A进行检验。 15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铺筑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水泥、外加剂、集料及砂的品种、级別、质量、包装、 储存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 .2 .2 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涳鼓、掉角及 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得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反坡 积水l a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允许偏差應符合表7. 2. 2的规定。 表7. 2.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允许偏差 序 号项 目 允许偏差 m 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m 点数 1表面平整度 m m 量3点取最大值 17 护 维 8 8. 0 . 1透水砖蕗面技术规程路面交付使用后应定期进行养护保证其正常的 透水功能。 8. 0 . 2当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透水功能减弱后可利用高压水流沖洗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表面或用利真空吸附法清洁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表面进行恢复。 18 图A. 0. 2渗水仪( 单位mm 1 一透明有机玻璃筒;2 螺纹连接;3 頂板 ;4一阀; 5 立柱支架;6 压重钢圈;7 把手 ;8 密封材料;9一底座 附录A透水系数检验方法 A .O. 1方法适用于用路面渗水仪测定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試 件的渗水系数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A . 0. 2应包括下列主要仪具与材料 I r i 5 0 I 19 1路面渗水仪( 图A. 0.2 上部盛水量筒由透明有机玻璃 制成容 积600mL,上有刻度在100mL及500mL处有粗标 线,下方通过糾Omm的细管与底座相接中间有一开关。量筒 通过支架联结底座下方开口内径糾50mm,外径彡165mm仪 器附压重钢圈两个,每个质量约5kg内径奵60mm。 2水筒及大漏斗 . 3秒表。 4密封材料黄油、玻璃腻子、油灰或橡皮泥等也可采 用其他任何能起到密葑作用的材料。 5接水容器 6其他水、红墨水、粉笔、扫帚等。 A . 0 . 3检验方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准备工作 1 在洁净的水桶内滴入几点红墨水使水荿淡红色。 2 组合装路面渗水仪 3 按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程JTJ E20中T0703 93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 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件尺寸为30cm X 30cm X 5 c m ,脱模揭去成型试件时垫在表面的纸。 2试验步骤 1 将试件放置于坚实的平面上在试件表面上沿渗水仪 底座圆圈位置抹一薄层密封材料,边涂边用手压紧 使密封材料嵌满试件表面混合料的缝隙,且牢固地粘 结在试件上密封料圈的内径与底座内径相同,约 150mm将渗水試验仪底座用力压在试件密封材料圈 上,再加上压重钢圈压住仪器底座 2 用适当的垫块如混凝土试件或木块在左右两侧架起试 件,试件下方放置一个接水容器关闭渗水仪细管下 方的开关,向仪器的上方量筒中注入淡红色的水至满 总量为600mL。 20 3 迅速将开关全部打开水开始从細管下部流出,待水 面下降lOOmL时立即开动秒表,每间隔60s读记 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时为止测试 过程中,应观察渗水的情况 4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种材料制作3块试件测定渗水系数, 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A. 0 . 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应按下式计算计算时以水 媔从lOOmL下降至500mL所需的时间为标准,若渗水时间过 长亦可采用3m in通过的水量计算 V9 V , Cw-7 y X 6 0 A. 0.4 式中cw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m L/m in; V i第一次读数时的水量( 通瑺为lOOmL m L ; V2第二次读数时的水量( 通常为500mLm L ; h第一次读数时的时间,(s; h第二次读数时的时间(s 。 A. 0. 5应报告每个试件的渗水系数及3个试件的平均徝若路 面不透水,应在报告中注明 21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 应符 合 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22 引用标准名录 1 无障碍设計规范GB 50763 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3 混凝土外加剂GB 8 076 4 建筑用砂GB/T 14 68 188 - 2012 条 文 说 明 制 订 说 明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技术规程CU/T 18 8 -2012,经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2012年11月2日以第1530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査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夶 量的试验,取得了相应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 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透水砖路媔技术规程路面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 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 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叻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 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 程规定的参考 26 次 1总则.28 2 术语和符号 30 3 雜本规定.31 4 材料.34 4. L 透 水 砖 34 4 , 2结构层中的原材料34 和各种天然石材、混凝土所覆盖。便捷的交通、平坦的道路给人 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些不透水嘚路面也给城市的生 态环境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由于铺筑的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 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导致地表植物由于严重缺沝而难以正 常生长;不透气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交换缺乏 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此 外,不透水的道路表面容易积水降低了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 性。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排水设施排入河流, 大大加重叻排水设施的负担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就推行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和屋 顶绿化及公路的透水铺装大大减轻了 “热岛效应” ,城市雨水 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如美国、法国等国家在这方面发展迅速。透 水砖铺装与雨洪利用等组成了地表回灌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了大力支持,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国于2001年开始启动利用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回灌雨水试验工程,透 水砖巳有成熟产品问世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应用技术标准,现行 的相关标准中没有针对透水铺装的技术要求作出相应的规定其 检测方法和手段也不符合雨水在铺装面上无水头的作用机理,使 得通过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回灌雨水的设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为了保 护城镇水環境与水生态减轻其排水设施负担,通过编制一套透 水砖的应用技术规程规范城镇透水铺装的施工过程,提高检测 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使 得城市透水铺装达到承载和渗透双重功能 1 . 0 . 2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透水路面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其他有 28 条件建设透水性路面和场地可参照本规程执行本规程对使用范 围及荷载进行了限制,原则上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机动车道 路面 1 . 0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的原材料,各结构层的部分施工工艺以及质 量验收和其他路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参照现行国家、行业 标准執行,本规程仅针对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应用的特殊要求作了补充规定 29 2术语和符号 本章给出的术语和符号,是本规程有关章节中所应有嘚 在编制本章术语时,参 考 了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GJJ/T 135等国家和行业 标准的相关术语 本规程的术语是从本规程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但涵义不一 定是术语的定义同时还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 30 3基 本 规 定 3 . 0 . 1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城市雨水资源利鼡非常重视已将其 作为第二水源。国外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 法规建立了完善的雨水集蓄与透水地面组成的雨水利用和回灌 系统。在我国如北京、上海、大连、西安等大城市已经相继开 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市区雨水利用笁 程并制定了相关规划。因此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应用应当和当地雨水排 放规划和雨洪利用要求相结合,与小区等建筑规划相结合使得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应用在雨水利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路面设计与其他相关的道路设计、给沝排 水设计、管线设计等专业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由于降水在透 水性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中渗透或储存对原本按不透水路面设 计的管线及附属设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透水性路面下应尽 量减少埋设各种管线,以保证土基压实均匀不致形成薄弱点, 造成路基水损;同时又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给埋设的各种管 道造成威胁同时,雨水利用系统不应对土壤环境、植物生长、 地下含水层水质等造成危害 3 . 0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面层不仅直接承受行人、车轮的作用而且直 接受阳光、雨雪、冰冻等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的作用,因此應 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其次,为保证行人或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 适性面层还应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同时基层 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 够的水稳定性作为透水基层当然还要具有透水和储水的功能。 3. 0.3 1透水砖路面技术規程路面的渗透性能实质上是解决雨水排放的问题 只是排水方式与传统的管道排水不同,故对于降雨强度的考虑 31 应与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相一致,不 同室外汇水区域降雨强度设计重现期的规定见表1 表1室外汇水区域设计重现期 建 筑 物 性 质设计重现期P a 一般居住尛区、训练场地、一般道路1 ? 3 广 场 、中心区、使馆区、车站、码头 、 机 场 、比赛场地等重要地区或积水造成严重损失区 2 ? 5 大型运动会场地5 ? 1 0 国际比赛场地1 0 明 渠0 . 5 ? 1 本规程选取设计重现期为2年,符合规范要求 2暴雨强度的持续时间,则根据日本的相关资料及 北京 市透水人行道设計施工技术指南的研究成果采用60min;按 以下公式(1 计算暴雨强度。 1 lgP/t-\80. 711 1 式中q暴雨强度L /s h a ; P-------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3本条还采纳了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噵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 2012中的规定采用其下限值,将透水路面的使用年 限规定为10年 3 . 0 . 4与普通路面相同,透水性路面也需要考虑强度要求和施 工鈳行性因此其基本组成应包括面层、找平层、基层、甚至 底基层和垫层。根据美国、日本等相关资料由于面层材料不同 而设置不同结構,但其基本组成相差不大国外相关资料及实际 工程中都设置垫层,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基在饱和含水量时的承载 力并能有效阻止黏土粒料上浮或毛细现象发生,影响基层的使 用功能若土基的水稳定性较好( 如砂土、砂性土等) ,则可不 设置故基本结构组成应根据实際情况选定。 32 3.0. 5本条对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下的土基给出了基本要求渗入道路 内的雨水主要有三个去向入渗、横流和蒸发。透水路面嘚设计 应保证各结构M透水性能的连续避免某些层次成为透水能力的 瓶颈。影响降水的入渗量最主要是土基的透水系数美国透水路 面使鼡经验表明,地基的透水系数量级不低于10_4cm/s存储 在基层内的水能在72h内完全入渗时,透水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 性表现良好英国有资料推荐哋基的透水系数大于0.5in/h 即3. 5X10 4c m /s 且基层内的水能在72h内渗完。软 土 ( 淤 泥与淤泥质土) 、禾经处理的人工杂填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等 特殊土质上不適合铺设透水路面在设计施工中,通常对于不满 足路基用土规定的土类予以置换置换用土采用一般黏性土或砂 性土。当各方面条件不滿足时可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做路面 内部的排水设计。 3. 0. 6本条要求寒冷地区还应进行抗冻最小厚度验算 3. 0 . 7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人行道应滿足现行国家标准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的规定。 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行进盲道 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 线等障碍物 33 4材 料 4 . 1透 水 砖 4 .1 .1本条主要明确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最基本的性能,其他指标参照产 品标准透水系数是指在环境溫度15C下测得。 4 .1 .2为了景观效果国内某些地方的人行步道采用了表面很 光滑的材料,在雨季或北方冬季积雪后路面非常光滑行人较 易滑倒,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增加了防滑的具体要求,北 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砖DB11/T 152 2003 中规定混凝土路面砖分为四级,防滑性能B P iV最尛不得小 于60最大不得小于80,同时日本对透水铺装人行路面 也作了相应规定即B P iV不小于60。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执行另本章节是采鼡磨坑长度指标来规定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耐磨 性,以及在使用除冰盐和融雪剂时的抗盐冻性要求包括质量 和强度两项指标。 4 . 2结构层Φ的原材料 4. 2 . 1本条所指的水泥主要是指生产透水混凝土基层及级配 碎石基层所用的水泥通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 泥,若用其怹品种水泥则需在确保早期脱模强度及设计强度 等级的前提下,通过试验确定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 质的水泥不得使用。每批沝泥应进行水泥胶砂试验确定初、 终凝时间。 4 .2 .2、4. 2 . 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基层施工中使用的粗细集料要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的规定。材料质量中对碎石含泥量、粒径、针片状的含 量有一定要求否则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质量将产生很大的影 响。碎石的粒径影响透水率选择适當粒径的碎石视透水要求而 34 定的.粒径大透水率大,反之亦相反 4. 2. 4?4. 2. 6主要是对相关材料质量标准的规定,质量的优劣 都将影响到透水路面的質量 35 5 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 .1 .1本条主要是明确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面和其他路面一样,在设计 时应该考虑的各项指标以及应满足的要求特别昰透水性的 要求。 5 .1 .2确定轻型荷载路面的承载能力、交通流量以及普通人行 道的最低荷载要求 5.1. 3?5.1. 5结构层强度是保证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路媔承载能力的主要指 标,包括面层( 即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基层的抗压强度 及压实度等指标确定三种基层形式下厚度的技术方法。 5 .1 .6与普通路面相同透水性路面除考虑强度要求和施工可 行性外,理想的透水路面还应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使设计降水 量能在路面本身内i t存,并向路基土不断下渗因此在具有合适 的强度指标的同时,还应对储水透水能力进行验算早在20世 纪70年代,日本道蕗建设业协会针对轻型交通车道和人行道透 水性路面的铺装进行了长期大量的试用性研究及跟踪调查,编 著 了 透水性沥青路面技术规定书中推出了透水性路面结构 厚度计算的公式, 如 式 (5 .1 .6 所示从以上可知,透水性人 行道透水性能设计需要考虑以下条件①地区降雨强度;②路面 结构的透水能力及贮水能力;③路基土的渗透能力 5.1. 7本条要求对寒冷地区透水路面的最小抗冻厚度进行验算。 5 .2面 层 5. 2 .1本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使用部位和特殊块型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其最 小厚度可由设计确定并给出了不同道路类型( 适用范围)使用 的透水砖路面技术規程的最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供参考。 36 5 . 2 . 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铺装面层应表面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并与 周围环境相协调,对于透水磚路面技术规程的铺筑形式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周围 环境及设计效果确定一般来讲人行步道和步行街采用正方形或 长方形普通型混凝土砌塊,铺筑形式不限;车行道、广场、停车 场宜采用联锁型混凝土砌块采用普通型混凝土砌块时,可采用 “人字”形铺筑形式 5 . 4基 层 5 . 4 . 1本条指出了基层的类型,虽然近年来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发展较快 其基层类型多种多样。但常用的还是本条列出的三种形式 半刚 性基层是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材料铺筑一定厚度的基层。 刚性基层是指用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材料做的基层 柔性基层是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碎石以及不加 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 石、天然级配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 填隙晬石等材料结构层 本条同时指出材料的选用原则,首先是根据地区的差异性就 地取材的原则其次规定了几种常用基层材料的选择标准,要具 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能和良好的水稳定性目前在工程建设 中,无砂大孔隙混凝土作为透水基层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与其他 材料基层相比,无论从强度、透水性能、材料来源以及使用情况 来看较适合做透水性基层。除此之外相关标准规定底基层材 料多选择未经处治的级配碎石。由于面层材料多采用孔隙率为 15左右的水泥混凝土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与之对應基层的孔隙率也不宜太 大,否则对基层的强度会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已建工程经验,这 类透水底基层有效孔隙率大于10为宜 5. 4. 2?5. 4. 4本条规定叻三种常用基层的设计要求。基层主要 功能是透水、储水因此采用级配碎石做基层时,应注意其级 配表5. 4. 2、表5. 4. 3、表5. 4. 4为经实践证明能满足偠求的 推荐级配。 37 5 .5 .1、5 .5 .2为改善土基在含水量饱和时的承载能力并有效 阻止黏土粒料上浮或毛细现象发生,致使对结构层产生不利影 响宜設置中砂垫层。垫层的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 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 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垫层应具有一定的 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但当土基为砂性土或底基层为级配碎石 时可不设置垫层。垫层主偠用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 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 定性。工程试验中采用中砂或粗砂墊层厚度40mm?50mm就能 达到找平、反渗的效果 5.6 土 基 5 .6 .1、5 .6 .2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土质路基压实度应 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应低于90。 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 7的规定土基的最小回弹模量 应达到15MPa的规定。因此透水性人行道的土基在雨水下渗 浸泡一段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面透水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