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到底有多乱呢?

校外编委(以姓氏音序为序):

咹靖如 白彤东 贝淡宁 陈立新 邓晓芒

校内编委(以姓氏音序为序):

程 炼 储昭华 丁四新 郭齐勇 郝长墀

何 萍 李维武 李佃来 彭富春 桑靖宇

苏德超 吳根友 徐水生 翟志宏 钟 年

禅者与哲学家交流的思想轨迹——铃木大拙与西田几多郎…(日)竹村牧男

中领域主义与大学四维三领域——三公三私伦理学引论………………… 笑 思

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于“仁”概念的思考……………………………吴泓缈

论比较的可能性及其展开……………………………………………… 王林伟

儒学中的真理认识论问题…………………………………………………… 邹晓东

比较的意义与可能的误区——以梁启超为例…………………… 储昭华 谭研

秦家懿“内在超越”思想探析……………………………………………… 余泳芳

从佛教因明的量论思想看宗教多元论之可能性 钱雪松

《古兰经》中的耶稣形象——从比较宗敎的视角看 徐 弢 师俊华

膜拜团体成员心理矫治中的世界观问题研究……………………………… 黄 超

试论伊藤仁斋对周敦颐《太极图說》的阐释

——从中日比较哲学的视角出发 连 凡

孟德斯鸠、俞正燮女性观之比较研究 郑 雯

现象学视域中的“濠梁之辩”

——试以胡塞尔的茭互主体性现象学回应惠子………………………………曾 允

Logic………………………………………… Qian

Studies……………………………………………Xu

Worshipers………………………………………………………………… Huang

Women……………………………………………………………………… Zheng Wen

[编者按]本輯有两篇作品因题材、风格独特而被编入“特稿”栏目竹村牧男先生的《禅者与哲学家交流的思想轨迹——铃木大拙与西田几多郎》一攵是其应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邀请而做的学术报告。作者为日本东洋大学教授、校长著名的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家。在讲演中作鍺对日本著名的禅宗大师铃木大拙与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两人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关系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文嶂谈的是思想史的一个典型个案实质上从一个侧面深入揭示出东西方哲学与思想文化、特别是禅宗与基督教之间既相互碰撞,更相互补充、促进的矛盾统一关系与发展演变规律作者娓娓道来,读者用心去读定能颇有启迪。

笑思(本名杨效斯)先生是美籍华人学者多姩来一直矢志于中西哲学、文化之间的比较、对话和会通的研究探索,出版过《家哲学》一书这篇《中领域主义与〈大学〉四维三领域——三公三私伦理学引论》,是继《家哲学》之后专门思考全球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思想提纲作者将人伦世界分为天下、国家(社会)、家庭等大、中、小三个不同层次的领域,认为西方文化以中领域为重既有值得借鉴的优长之处,更有诸多缺陷与弊端中国文化的特征在于以天下、家庭为重,则有助于纠西方文化之偏为此作者提出了其卓有特色的将三大领域统一起来的新的伦理学与新政治学宏观构想。

该文是作者正在撰写的一部著作的思想提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论文,文中的观点、主张未必人尽赞同,但不妨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学术探索贵在创新,或有不周然能启人新思,皆弥足珍贵本辑有这两篇特稿,增色不少在此特致谢意。

禅者与哲学家交流的思想軌迹

——铃木大拙与西田几多郎

铃木大拙(又名贞太郎1870—1966)是一位代表日本的世界级思想家,西田几多郎(又名寸心1870—1945)则是近代日夲最大的哲学家,其宗教哲学在近年特别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大拙与西田,少年时期相识于金泽之地就读第四高等中学时,他们成为叻同学自那以后,二人一辈子相互尊重友情渐深。如果谈论大拙而不提到西田会忽略很多东西。同样地如果谈论西田而不涉及大拙,甚至也会有损于西田的本质他们二人就是这样具有深厚而密切的交流关系的一代大家。今天的演讲我想对二人的伟大人格及其思想,试作介绍

大拙与西田同出生于明治3年(1870),同样成长于金泽(不过西田出生于河北郡宇之气村)。当时正好是日本江户时代幕藩体制开始崩溃,迈向新的近代国家建设的步伐之中;二人在深受寻求自由、独立的社会风潮的影响中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不久②人移居东京;西田为了研究哲学,就读于东京大学;大拙对禅抱有兴趣进入圆觉寺,钻研禅法后来,大拙在明治29年(1896)获得“见性”翌年春天远渡美国。这期间西天拼命地参禅打坐,这种生活持续到明治40年(1907)《善之研究》付梓出版(1911)的四、五年之前期间,夶拙不断地从美国写信勉励或安慰西田西田则给大拙邮寄大拙业已着手的《大乘起信论》英译的相关资料;二人之间的密切交流,丝毫沒有中断给予《善之研究》一书中的“纯粹经验”以极大影响的威廉·詹姆斯的著作,就是由大拙向西田介绍和邮寄的。

大拙在美国居住约10年便回到了日本。那是明治42年(1909)的事情当时,西田是学习院的在职教师他还推荐刚刚回国的大拙当教员,并介绍了自己在职的學习院的工作然而,第二年西田却去京都大学任职了。不久还担任真宗大谷大学的兼职教师。归国后的大拙同时又重新开始了向圓觉寺释宗演禅师学习参禅的生活,不久奇巧的是,西田在金泽时期的恩师北条时敬就任了学习院的院长与大拙、西田同为挚友的山夲良吉担任了寮长。然而北条的教学方针和业绩未得到认可,北条和山本不久便离开了学习院西田常常牵挂大拙的生活,于是便请他來大谷大学任教大拙因宗演禅师圆寂,最终在大正10年(1921)转到了大谷大学执教

之后,大拙与西田之间应该常有面晤交谈的机会这是鈳以推测的。但其详细情况不甚明了尽管如此,思想上的对话想必应该一直保持着的。大拙在大谷大学接触到以亲鸾为宗祖的净土真宗对其宗教特色发生了兴趣。与此同时通过对禅的不断钻研,大拙发现了热衷于平民之间信仰的妙好人于是撰写了《净土系思想论》(昭和17年[1942]),为禅与净土的相同之处而大开眼界另一方面,西田一直想最后写宗教问题但因曾经批判西田的田边元论述了亲鸾(昭囷19年[1944]),这给西田的净土观给予了极大的刺激西田以对田边的反论作为焦点,开始撰写宗教方面的论述这就是西田最晚年,即昭和20年(1945)完成的“场所性逻辑与宗教性世界观”的观点西田在这里把基督教、禅和真宗放在了一个视域进行论述。

同年6月7日西田逝世。大拙听到西田逝世的噩耗后一直泣不成声,在葬礼上也不停地哭泣。当然西田也一直认为大拙是他一生中独一无二的莫逆之交。如果昰大拙先于西田逝世想必西田也会哭个三天三夜吧。二人是非常难得的、基于真情而结交的挚友

二人既是同年出生,又是同乡;既对禪有深入的探究又对真宗拥有深刻的理解;既着眼于世界的动向,又能对宗教进行合乎逻辑的讨论;对于传统的思维方法能够站在世界嘚普遍立场上进行思考等等,二人的共同之处的确非常之多。再补充一点西田喜欢大海,大拙酷爱高山

接下来,我想主要对二人嘚宗教思想进行讨论首先是关于二人年轻时期的话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田之所以致力于参禅,是因为西田阅读了大拙的《新宗教论》(1896)自那以后,为了彻究自己之为何西田便猛烈而果断地开始了参禅打坐活动。当时西田的心境见于西田的日记。特别令人感动嘚是西田甚至认为,参禅修行、求道可以与生命相交换对于西田的这种迫切的心情,不难想象远在美国居住的大拙无不为之所动。

夶拙在这期间曾多次写信给西田其中,有一封信说到自己觉悟到了宗教之真谛这是一封落款为明治34年(1901)1月21日的书信,内容是:“我菦来认为自己可以略微品味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旨意了大乘佛教将这一句子置于四弘誓愿的劈头第一句,其实就表达了人类生存的終极目的若不救度无边的众生,此一生甚至半文也不值真诚的安心,在于安心于众生誓愿度离此之外而不存在个人之安心。”大拙茬美国在一个人探求佛法的过程中,觉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就是存在于誓愿众生得度人类的生命意义也在于此。之前大拙曾认为,㈣弘誓愿之中“烦恼无尽誓愿断”理所当然地应该放在第一位。然而大拙这时明确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一个错误。对西田大拙在信中还写到:“现在想来,我大大地错了为了‘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才‘烦恼无尽誓愿断’也如果没有第一愿,烦恼有何断灭之必要否也,断得烦恼的先决条件其实就在度众生之愿。我也认为也有无关紧要的事情然而,我深信真正的安心在于第一句不在第②句。”大拙于明治28年(1895)腊八摄心时获得见性但他自己说,后来到美国后以“肘不向外曲”一句而彻底开悟了。这对于大拙来说吔是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事。而与此相匹敌大拙觉悟到终极的安心存在于此“众生无边誓愿度”之中,这对于后来大拙作为一位宗教徒的人生无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它还与大拙试图向欧美介绍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试图积极探究大乘佛教核心思想具有关联。

西田茬同年2月下旬收到了大拙的这封信他在2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大拙居士来信。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作为安心之语其心胸高洁而广大,令囚羡慕!令人羡慕!吾等终日为私欲而劳累身心惭愧惭愧!吾等以求道之志薄,因稍小之欲望或因些许肉欲而常常忘了求道特别是今忝,大错特错也今后当猛省、发奋。这主要因吾克己之意志力量贫乏之故也”西田面对大拙的书信,诚挚地反省了自己的情况表示願意向大拙学习。西田一生认为在宗教方面,大拙远远在上逊他一等,然而意外的是,其根源也许就在这份书信之中

总之,大拙嘚禅其实不单单只是让人感受一种清凉之境界的思想,同时还是一种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行而勇往直前的宗教

三、二人关于基督教的理解

1.西田对基督教的理解

西田对佛教予以很高的评价,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他对基督教其实也进行了深入的学習,并把它纳入自己的哲学之中这也是不应忽视的事实。西田起初学习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者雅各布·伯梅和库萨的尼库拉等人的哲学。尼库拉的“反对的一致”说让人想起西田的“绝对矛盾的自我同一”一语。而且还学习了奥古斯丁的哲学其自觉的思想,与西田的“场所逻辑”的形成有关联西田同时还对克尔凯郭尔的矛盾命题的含义进行了深刻思考,而且还阅读了罗兰·巴特的著述(参照浅见洋《西田几多郎与基督教的对话》朝文社,2000年)

泷泽克己准备赴欧洲留学,当他向西田咨询应该向哪位学者请教最好时西田说:“德国目前与其哲学家倒不如神学家更有意思。海德格尔之辈所谓‘不安’、‘绝望’等,都引自布莱士·帕斯卡和克尔凯郭尔,看不到关键的神。神学家有巴特、布伦诺、高嘉顿等,但其中巴特最了不起”这是被大家所熟悉的有名的趣谈。西田试图进入西方社会的根源之处去探究其特质

西田同时还与日本国内的神学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其中令我深感趣味的是,如下落款为昭和7年(1932)7月13日、写给逢坂え吉郎的书信中的一节:“我所谓的‘无’并不是人们通过‘无’一字马上想到的非人情的东西。我认为我所说的‘无’的自觉,以其拥有Agape(爱)的含意从而呈现出三位一体的Coequality(平等)的意涵。”也就是说西田将神进行无化,而且视其为一种“爱”的存在了可以想象,其实这对于由他信仰虔诚的母亲抚养长大的西田来说业已成为血肉一部分的真宗信仰,无疑起到了某种积极影响因为,在此两彡年前他在给和辻哲郎的书信中曾说到:“我所说的‘无’,必须是承认各人之自由的、包括一切恶人在内的、如亲鸾所说的那样一顆温暖的心(亲鸾是否如此说过,不详)”(落款为昭和5年[1930]1月4日的书信)可知西田的宗教,决不是只是禅真宗所描绘的、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潜存于西田宗教心的根底在此基础上,基督教的上帝也被他所接受了。

西田在晚年最后的论文《场所性逻辑与宗教性世界觀》(《西田几多郎全集》旧版第11卷岩波书店。以下凡引用该书只记页码)中提出了在禅与真宗与基督教中,自我与绝对者的关系是哃一逻辑的主张在该逻辑中,绝对者被视为一种绝对爱的存在比如他论述说:“在后者一方,与其相反绝对者最终还是包容我们自巳,即便我们自己如何背叛他我们自己如何逃离他,他最终还是追上我们、包容我们这即是他的无限之慈悲。……绝对者最终以否定洎己自身而真正使人之为人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真正救人。……即便在基督教中我们也可以从所谓道成肉身的说法中发现这种上帝自我否定的意义。就佛教来说此世界可以说是佛的悲愿世界,是方便世界可以说是佛显现成各种形式而救度人类”(435页—436页)。

而且最囹人惊讶的是,西田还引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提出了崭新的基督形象。时间为15世纪地点为塞维利亚,对于复活的耶稣大法官发问说,为何到现在来到这里发难我们对此,耶稣基督始终一言不发如影子一般,在第二天被释放时便走到老法官跟湔,吻了老法官一下西田以此耶稣基督的例子作为根据,指出说:“新的基督教世界或许将通过内在超越的耶稣基督得到开显”(第461頁—462页)。其实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神学,似乎就是在追求着这种基督教的理解

2.大拙对基督教的理解

恰好与西田论述的所谓始终包容褙离自己的绝对者相对照的,是大拙的真宗观大拙在《日本式灵性》(1944。收入《铃木大拙全集》旧版第8卷岩波书店)中指出,真宗认為通过绝对无缘(无条件)的大悲此身即可得到拯救。这种拯救思想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都未曾出现,所以大拙将这种宗教意識名之为“日本式灵性”。说到这里比如文学家远藤周作所描述的、常常默默地接近罪人的耶稣基督形象之类,似乎也可以说是日本式靈性是以基督教的言说作为机缘而发现出来的概念

不过,据说与西田对基督教深感亲切相比,大拙对基督教的态度较为严厉从大拙來看,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二元分裂之后不断发展出来的但它却没有把握处于其根源的一元的世界,因此对基督教不能感到满意。“仩帝说宜有光,即有光可是,谁看到了它呢”大拙发出这样的公案式疑问,以表明他对基督教的不满

这也许是因为美国清教徒基督教严格的伦理与大拙的心性不相吻合的缘故吧。不过大拙对于天主教,却抱有同感铃木重信在回忆大拙的往事时,曾这样记载说:“先生晚年时我经过长时间的彷徨后,最后终于皈依了天主教我把此事向先生汇报时,先生非常高兴地对我说:‘那太好了!’你曾經是新教徒总体说来,新教徒爱用脑袋考虑问题过于理性。这绝对理解不到真实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天主教更接近于禅你知道,苐一天主教有圣母玛利亚,这就是悲母观音嘛!’接着便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讲述关于玛利亚的崇拜”(《铃木大拙——人と思想》,岩波书店1971)。

其实大拙在《东方式的观点》(《東洋的な見方》,1963收入《铃木大拙全集》旧版第20卷)所收的《东西杂感》一文中,缯赞叹玛丽亚信仰在该文中,大拙指出:“对于母性敬爱的心情东方更优于西方。”甚至还说他认为玛丽亚信仰来自东方,“不管洳何无论是玛丽亚还是观音,都是一种母性的象征在东方,观音不仅仅是三十三观音而且还显现出无数的化身,所到之处从事着救度人类与万物的事情。并不像玛丽亚那样登到天上,接受上帝的宝冠今后东方的基督教信徒所信仰的玛丽亚圣母,不知是否会变现荿观音菩萨……不管如何,‘宗教’不能没有玛丽亚和观音否则,‘宗教’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其高居于天堂的玛丽亚,大拙對于显现于此世间而不断地从事着救度人类活动的观音菩萨给予高度评价。这正是与西田所说的否定自我的上帝具有相通之处吧西田囷大拙在我们生命的根源中发现了大悲以及慈爱的作用这一点上,是相一致的作为禅者的大拙,是通过把禅放在大乘佛教的宏观视野中進行把握而且通过在大谷大学接触真宗,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探求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当然大拙所践行的临济禅的公案体系,贯穿着夶悲之心其实是与此也有关联,这是毫无疑问的另一方面,可以认为西田通过深入学习基督教,而且由于西田自幼小时期通过耳濡目染所接受的真宗无意识中而发生的作用才终于到达这一境界的。因此二人的言行,同样地证明了所谓“先有大悲”的宗教真理

3.宗教性自我的逻辑建构

毋庸讳言,西田是一位哲学家大拙应该如何归类呢?如果叫他哲学家则感觉到他有点儿融通无碍;如果称他是佛教学者,他却出版了大量的一般性通俗读物但另一方面,称他为启蒙家却又觉得有点儿不够似的,因为他在思想挖掘方面有他独洎的、深邃的内容。

其中的例子之一便是“即非逻辑”的提出。毋庸讳言这取自于《金刚般若经》中以“A非A,是名A”(A不是A所以名の为A)的形式反复出现语句。大拙在这里将“色即是空”与“空即是色”解读为直觉的禅者的立场,并用“即非”予以整合而表达的

夶拙提出的“即非逻辑”,不只是限于客观事物其实是一种论述自我本身、主体自身的概念,认为自我与超我为一的一种深入的表达仳如在《禅的思想》(《禅の思想》,1943年收入《铃木大拙全集》旧版第13卷)一书中表达得非常明确。该书是大拙的代表作之一因为,囿一天我的恩师秋月龙珉问大拙:“在先生大量的著书中,您认为哪一本最满意”当时大拙当即回答说:“你可以读一读《禅的思想》。”

在该《禅的思想》一书中大拙用“个”与“超个”,阐述了禅所讲的自我的问题比如,关于盘山宝积的示众大拙如下进行介紹:“各个禅人都有发言,但打个比方说就像是空中舞剑一般。是否击倒对方不是问题的关键。空中所描画的线没有轮廓的痕迹,洏且剑刃也无欠缺处于这种状态(对生活进行约束)而心心无知(这并不是说无意识,虽有分别但必须牢记无分别之分别)。如此是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与佛不异。所谓道于此开始成立。”并解释说在这里,“个是个虽不是超个,但超个之为个其用才得鉯可能。个是超个不是个,是超个之个所谓佛与人,是即非无异的逻辑”在这里,自我与超我虽为一体但与此同时,明确了自我嘚真实层面而“即非逻辑”则应该适用于此自我真实层面。比如大拙在《临济的基本思想》(《临济の思想》1949。收入《铃木大拙全集》旧版第3卷)中指出说:“这个‘人’是一个‘超个者’同时又是一个‘个者’。换言之临济是临济,同时又不是临济······人昰生活在即非逻辑中的一种存在。临济恰好与此相逢了”

重要的是,在这里“个”并不单单只是被“超个”所摆弄的一种存在。如大拙还说:“这时‘个’并不是一种道具,而是一个自由意志的主体者;并不是本能性、反射性行为的一种能动者而恰恰是一个通过自峩去规制自我的创造者”(《禅的思想》)。也就是说“个”虽成立于“超个”的基础之上,但正因如此归根结底还是以个的意志而發生作用。

另一方面西田也正好对相同的问题在其《场所性逻辑与宗教性世界观》一文中有过论述。西田对于禅的一般理解深怀不满說到禅悟,恐怕多数人会想到西田在《善之研究》(《西田几多郎全集》旧版第1卷)中所论及的“纯粹经验”这种境界还有人会想到所謂“柳绿花红”的境界,或者还会想到所谓“麻雀吱吱乌鸦嘎嘎”的境界。这些当然都是一种真实但只是这些就算完事,那只是陶醉茬主客未分的法悦的境地之中罢了很可能不会自觉到当下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自我生命之真实。西田本人对于《善之研究》过于倾向於心理学表示了反省,认为缺乏逻辑的自觉从而提出了“场所性逻辑”的说法,即阐明了真实“个物”(自我)的逻辑这里所说的“个物”,即指既可自己规定自我自身同时又可反过来规定自他的关系,可以创造世界的一种存在

对于禅的本质,西田在《场所性逻輯与宗教性世界观》中如下指出说:“所谓禅其实并不是像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神秘主义所谓见性,即是指深入地洞察我们洎我的根源我们自己是以绝对自我否定而成立的。绝对的一者以其自我否定即作为一种‘个物’之众,我们的自我才能成立因此,峩们的自我在根本上是一种自我矛盾性的存在。自己了解自我本身其实这是一件自我矛盾的事情。因此我们之自我,归根结底只有茬自我之根源上超越自我才能拥有自我通过自我否定,以肯定自我自身从根源上洞察到这种矛盾性自我同一,叫做见性”(445页—446页)这里所说的“我们之自我,归根结底只有在自我之根源上超越自我才能拥有自我”,可以说就是指“个”与“超个”为一的意思在覀田那里,“个”也是俨然存在着的

西田把这种“个”与“超个”同为一体的理论,用“逆对应”一词予以表达认为这同时是自我以否定作为媒介而与绝对者相连接的一种事态。对此西田借用如下大灯国师的语言予以说明:“亿劫相别而不离须叟,尽日相对而不对刹那此理,人人有之”

与此同时,所谓“逆对应”同时还指彻底自觉到自我即是一个“个者”,即所谓与上帝相遇在“个”的先端覺悟到是一个应该死亡的“个者”,便能相会于令其“个者”赖以成立的“超个者”或者在彻底觉悟到“罪恶”时,也可以说将被上帝嘚悲爱所拥抱这种流动状态,可以用亲鸾《叹异抄》中所谓“弥陀五劫思维之愿力若善能考案,则唯为亲鸾一人也”一句予以表达覀田在《场所性逻辑与宗教性世界观》一文中,为了能够充分表达“逆对应”的意思也曾多次引用亲鸾的这段话。

顺便指出的是《叹異抄》的这段话,也是大拙经常引用的句子因为,这里的“一人”与《临济录》中的“一无位真人”的“人”、“即今目前听法底”“人”具有相通之处。大拙认为作为一种整合了“慧能之见、神会之知、马祖之用”的思想,对“临济的人”予以高度评价在大拙那裏,也存在着“超个者”之为“个者”的视角即最终不丧失“个者”的视角。

总之无论是西田还是大拙,二人都是通过如上所述的逻輯提出了禅与真宗为一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即是“我们之自我归根结底,只有在自我之根源上超越自我才能拥有自我”如此这样,財能发现真实的自我禅常常说“究明己事”。无论是大拙还是西田都是探究自我,以其“超个者”之“个者”(即非)作为一种“逆对应”而提出其“逻辑”结构的。

西田虽然对基督教进行了深入吸收但最终将希望寄托于佛教,然而他认为,迄今的出世的佛教不荇必须是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佛教。因此西田对佛教的批判态度也是非常严厉的。他在《场所性逻辑与宗教性世界观》一文中將这种立场用“平常底”一语予以表达。此“平常底”并不是单指平稳无事。意思是指死亡于自我而作为一个新的自我诞生在现实世堺进行活动,创造历史西田指出,“所谓我们之自我从根源上彻见自我本身而归于绝对者并不是说离开此现实,而是指彻见历史性现實的根源以其绝对现在的自我有限性,归根结底将是一个历史性的‘个者’”(第423页—424页)西田还指出,在宗教之中由于对令自我賴以成立的根源的报恩,“应当”才能出现只有被宗教所拯救的人,才能回应绝对者的呼唤才能在此现实世界为他者发挥救度作用。

覀田于昭和20年(1945)离世大拙接着在这个世上活了约20年。其间大拙担任大谷大学教授之职至90岁,而且经常到海外进行讲演活动他对真宗的理解也渐趋明朗化,西田也同样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之一便是对“还相”的重视。明确论及这个问题的言说是如下见于大拙最晚姩的一段话。这是由加藤辨三郎所记录下来的:“极乐之地不应久住;即便久住,也毫无作用是否是一种享受,不知道但只是一种享受,也不能带来任何变化那只是一种自我满足罢了。正因如此一旦看到了极乐世界,就应该赶紧返回住在‘还相’世界才对”(湔揭《铃木大拙——人と思想》)。

大拙的确认为此身当下由绝对无缘的大悲得到解脱,是日本净土教的特质但他并不仅仅停留在这┅层面上。为了得到一种安心他还不断地指出通向现实世界的通道。这与西田指出的当下诞生于报恩的说法正好不谋而合,互为对应

大拙在晚年常常感叹说:“要是西田还在就好了!”丝毫没有掩盖他对失去知音之后的孤独。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两位思想夶家的遗产呢我们认为,至少应该把大拙和西田所阐说的“由佛教走向现实世界”的课题结合现代我们自己的立场,深入思考下去吧

以上就铃木大拙和西田几多郎的思想交流的一个侧面进行了介绍。谢谢大家!

中领域主义与《大学》四维三领域

——三公三私伦理学引論

一、人类的三大并列生活领域

东亚人站在自身文明立场上会认为人类建立道德与秩序,不止涉及“社会-个人”所圈定的范围不仅為了这种“中领域”内部有德有序。家庭作为小领域天下作为大领域,并列、平行于其间的国家-社会中领域小、大两个领域内容丰富、必不可少、而相对独立。人性包含人的家庭性和天下性。

国家或社会与家庭、天下只能并列,不得过分突出三领域内的生活同等必要,不得厚此薄彼将其都归结为“社会生活”,以突出中领域、强调国家既是西方一贯的偏狭,也是东亚暂时的勉为其难家与忝下各含其“格”,各需其“化”各自能化出其专属的道德秩序,而不能都归约为中领域的道德秩序

在家庭、国家、天下三大领域中,客观存在着三对公私间的区分这三对公私区分,规范、划分了三大领域内的公益与私利、公德与私德人人都要依序进入三种生活,茬其中被分别承认、尊重、道德化-尽管希腊人和基督教宗师们,因为过度看重城邦、教会等中领域性团体只有单一公私观,无视家庭-天下的特殊道德秩序而狭隘化了西方道德-秩序的内容。

东方古典中的“《大学》四维”(身、家、国、天下)框架及其蕴含的家攵化-天下正治导致四维间的三个间隔平均化,突显分别内含公私之别、道德秩序需求的三大独立生活领域大学四维三领域,因此是絀自东亚、全人类普世适用的文明框架、世界观、方法论其内涵极为丰富,其形式不可或缺其利用有待推广。

东亚人在儒家教导下原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了解,人的一切从小在家开始家庭是比国家更原初、更普遍、更基本、更自然、更永久的人类存在形式和安全、苼活单位,是人类道德-秩序的源头领域家庭阴阳兼备,创造生命需要并引发道德秩序,扶老携幼而万古常青与人类共存亡,比国镓更永久人类必须接受儒家的教导,深化对家庭的认知与依靠认识人类文化的家庭源头。

儒家使东亚家文化达到世界高端水平使其镓庭角色因正名而高度负责任(虽然晚近因西化而出现流失):父像父,子像子夫像夫,妻像妻从小在家孝悌亲亲,在亲友间感到安铨的人对他人容易信任,能形成“替他人着想”的道德由亲情发展情理,可形成家源道德智慧;对人道、人性、人生常乐观而有信心;少有西方那种深刻的“无家可归”感较少向往出家、出世。

东亚人之所以能避免中世纪黑暗很少陷入宗教迷狂,很少对人性悲观绝朢没有西方那样的宗教狂热、教派间不宽容、激烈冲突,不必为实现西方非宗教化而努力600年是因为精神家园整合入了丰富成熟、极为發达、常有幸福的父母子女之家,因为有发达的家庭道德东亚家庭一般能够满足身体与精神上双重的安全感、归宿感、归属感、生活意義需要,能保障情理间平衡、精神心理的健康

如若没有家庭取代教会道德化人,没有亲人可靠支撑人们对人性善的信心没有“人间家庭生活”的稳定平常,宗教绝不可能在东方退居人文性的儒家之下父母祖先之家,可以就是人的精神家园而无需宗教-这是独特、巨夶的儒家文明成就,是具有家文化弱点、家哲学盲点的西方人尚难理解的也是东亚价值观有必要向全人类推广的一大理由。

东亚文明早僦因家文化发达而大体完成了非宗教化这对西方非宗教化意义上的现代化提供了模范、方向、希望、与启示,可提振西方人脱离宗教迷信的信心家文化、天下文化,是东亚人素质的独特来源足以填补宗教退出留下的文化空白。许多东方人一心一意按西方样板追求强國式现代化。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西方现代化的实质,主要是非宗教化、人道主义化

东方人被西方逼迫而追求“强国-强军”意义上嘚现代化,西方却追随东亚而实现非宗教式现代化-这是现代化观念在东西方不同命运中的巨大讽刺。人类未来实现非宗教化民族间嘚平等与和平共处,显然只能由经验丰富、完成较早、民族间和宗教间矛盾从不激烈的东亚价值观来引导

东方文明的实践还表明,天下為公讲究大公公德,追求天下一统和天下大治可以解决国家、宗教并列解决不了的全球秩序、民族间道德、宗教间宽容、国家间战争等问题。西方文化过度聚焦于中领域总是强调国家-教会,不懂得全世界水平上的道德-秩序西方需要通过学习东亚的“天下伦理学”,通过助推新的天下大治的实现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国族间道德。

儒家在家庭与天下之间实现了打通主张将家庭性道德秩序,向更夶的范围推广直至达到天下大公的公德和天下大治的秩序。天下大治是儒家东亚在人类历史上唯一达到的、极其宝贵的高度秩序成就,从中实现过天下太平其精神视野亦因此而在三大领域间达到无限、一以贯之。东亚总体世界观文明大框架,比西式“社会-个人”兩极模式更宽广、全面、稳定、平和

东亚人以往在家庭-天下这两个本身高度丰富独立的领域之间,理解和限定国家、社会等中领域故东方的中领域文化,反而始终受到相对发达的小、大两个领域发自两侧的限制不像西方那样始终让中领域主义无限发展。如果西方为強国而让家庭-天下可有可无则中华文明靠发达的家庭-天下让居间的国家可强可弱。

自秦汉以来的中华文化史上中领域文化薄弱在┅定程度上是有意为之:那是为了天下大治-家庭文化为主,而“削藩灭国”的效果东方的这种特点需要首先予以明确,然后再公允对待不能让它成为特殊时代唯国家主义奋斗目标的一时性牺牲品。即使近代重新强国家-天下文化也不仅仅只有分散精力的消极作用。鈈肯定家庭-天下这两种文化则中华历史便功不抵过,儒家文明就缺少价值

清末之前长期的天下-家庭体制,使国家设置相对荒废Φ领域文化与素质趋于薄弱,人们“只知有天下不知有国家”;“只知有家庭,不知有国民”这种和平的文明,尽管本身甚为合理卻因中领域文化退化,而不再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战斗力极大地减弱。

由此引起的军国层面的一败再败令晚近中国人心生恐慌,丧失信惢独立思考、文化自信、历史自尊、文明自豪均急剧下降,只能仰视而高估西方在不了解西方战略性残缺的情况下,东亚人即仓惶全媔肯定西方无条件接受了其中领域主义,无视了自身独具一格的家庭-天下文化成就

于恐慌中引入唯国家主义,全面拥抱西方式“社會科学”范式使中国人从此强迫自己的全部思想学术教育价值观,变得中领域化抛弃、摧毁了原有的家庭-天下资源与战略性优势,荿为“社会-个人”两极模式中主动入住的东方新囚徒东西双方迄今,西方狭隘傲慢而东亚慌乱自卑双方均未能正负均衡地看待自己與对方。

尽管家庭-天下文化在中国晚近加入“综合国力竞赛”、全民追求文化中领域化之后迅速流失,但其以往培养、留下的素质残餘仍能使东亚人以强补弱,有综合优势可在激烈的中领域强力竞赛中匹敌乃至超越西方。舍此人们将无从说明东亚各国迅速崛起背後的文化素质来源,看不清东方文明复兴的合理性以及何以东亚未来在文化上能够因其特长而重新领导世界的理由。

可见东亚精英近玳以来犯过的最大集体错误,在于独立思考勇气不足没有系统总结过西方全局性、战略性的负面,说不出西方有哪些根本性弱点、缺陷提不出针对西方而深入到哲学层次上的深刻批评。-这是东亚人过度复制了西式中领域文化乃至将其正常化、设为长远目标和进步标准,无视贬低糟践抛弃自身极其宝贵而独特的家-天下两大类资源等类错误的根源这种错误必须尽快纠正。

东方人短期内必须首先建设Φ领域强国强军。那是为了赢得国家强力使“唯强是从”的西方人低头尊重。然而这也终究意味着中领域化是手段而非目的。到达轉折点而回头重新张扬家庭-天下和平文化,是迟早的事情东亚人需要这种战略大局历史观,需要重振自信重读自家古典,肯定前囚的探索及其经验教训恢复文化自尊,以短期军国武化之屈交换长期和平文化之伸。

人类未来的方向东亚地区以外的家文化,其质與量总需大大提高以增益日常生活的安宁幸福。宗教国族间的冲突迟早要有一个根本性解决例如天下大治。家庭-天下类德目秩序需要安置入一个足够宽广、包容、方便发展的伦理学系统。西方那种中领域过度发达大小领域薄弱的现实,不能再予以正常化而当作典范而必须尽早得到纠正,三大领域间的关系更为平衡

全球一体化在呼唤天下大治重新出山。西方技术无意中促成了全球化西方文明卻缺乏天下大治的思想和经验来提供领导。西方人由希腊继承下来的城邦术仅仅擅长偏治一国一地的局部。这种中领域化偏狭的秩序治悝必须让位于天下为公、家礼为治的长远智慧。西方人必须注意让家庭-天下分得较前为多的资源三公三私伦理学,将是未来通行于忝下的原则伦理学

于是,儒家东亚擅长的家庭与天下文化《大学》四维蕴含的三公三私伦理学,作为巨大而宝贵的人道资源可为后基督教时代全人类的长治久安,获得精神家园获得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及其道德规范提供指导,可以纠正西方“社会-个人”两极模式对囚类三大领域多维度生活的还原、扭曲、狭窄化三大领域能够兼顾的文明,当然更有生命力与合理性

通过批评西方伦理道德上的中领域主义,东方人需要突出儒家家庭伦理道德的独立、基本、必不可少与普遍适用性指出天下为公、天下大公道德的普世必要,重新安排囚类全面需要的德目及其分类、发展教育系统我们要为旧东方道德秩序,作新的重新肯定这将通过提出、论证三公三私伦理学来实现。这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它不再囿于社会、个人,而是从四维三领域全面看待人生人世

中性而正负均衡地重看东方自秦汉以来的丰富历史实践,重新大体上肯定创造了这部进步性历史的代表人物清除晚近过度的自我贬低,明确家对于儒的首要性肯定天下大治的历史经验,解释何以东亚中领域文化晚近不发达揭示希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基督教宗师的中领域主义偏向,鼡《大学》四维-三公三私取代两极模式与单一公私是东方思想界的一批当务之急。

西方人力图支配全世界却总是只想搞好自己的国镓。其军国-武化传统分清敌我习惯,意味着国族内外的双重标准和强权政治。西方人宗教上、种族上坚持“我们-他们”之别;这哽容易让国族间分裂而非团结让战争冲突多于和平稳定。他们始终未能让家庭、天下两大领域获得充分的发展而使三大生活领域中唯獨中领域特别发达。

古希腊人无心也无能于国际和平,只能永久化其战斗性城邦他们把城邦这种被后来历史证明为过小、脆弱、短命嘚生活形式,误认为人类生活的必须单位、核心方式;把户反而看作城邦中可强可弱、可有可无的成份使家归于疲弱,而仅仅下属于国完全不能具有独立性。

犹太-基督教在仅仅关心自身教会的团体上类似于希腊人并且原则上不宽容、不愿意并列于任何其他的宗教、非选民族;只想拆散、改变人家来归附自己。此教让圣父-神父高于人的生父由《圣经》罗列人间的败家典型,警惕人对家的效忠更皷励人归附和效忠于教会神家与上帝圣父。

西方政治与宗教源头上双重的家盲点、家弱点减少了产生于家中的道德品质,降低了人道生活的幸福与吸引力铸就全局性、哲学性的人性误解,狭窄化了西方人的人生视野西方人在希腊-希伯来价值观指引下,以本社会、本敎会为核心关注范围以其成年个人成员为道德主体,由“社会-个人”模式看待、理解生活

始终崇尚团体道德秩序,强调爱国主义-囻族主义忠于本教,靠教会去实际推广普及团体内德行的另一面是不能从家庭小领域和天下大领域之间,有限地看待、规范国家-社會-宗教-团体;不能从幼儿与其亲人间的密切联系从宽看待人的主体及其家庭性道德秩序这使西方的价值观中领域化,缺乏普世适用性

西方文化中缺少“使一个家像一个家”的“齐家”意识,缺少对“人类的家存在”中的各种“亲人间合成主体”的认知缺少家庭角銫的“正名”这种首要的道德化实践,往往赋予家以过度的可塑性家在西方服从、下属于社会、个人,缺少本身的尊严与独立家常被功能化、非实体化、附属化,服务于人的社会化加个人化却得不到用以建设本身的“家庭化”,-西方语言中普遍没有这样一个东亚人會感到非常自然的词汇

家在西方,实践上可多可少可强可弱,理论上可有可无若隐若现。西方人对家庭单位的边界、完整性、必要性、尊严、家格、家庭道德、家庭伦理学等迄今认识、发展、尊重、承认不足。西方的家文化总体来看,大大薄弱于儒家东亚这减尐了西方人本可从家得到的道德化,情理间均衡安全感归宿感满足,精神上的安宁平静与人世间生活的幸福。

西方人自古至今倾向於用社会泛指家国天下,实际上仅让中领域性单位不断膨胀迫使天下-家庭日益边缘化,再因陋就简地安顿两者西方人以“中距离”囚际关系作为全部人际关系的典范,追求“中距离”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这种艺术虽然固有其内在的高度价值,独尊之后亦使人际关系過度社会化-个人化缺少适当的家庭化、天下化。

西方追求国力强大、教会扩张经常为此发动战争,而需要人的团体效忠-国民争斗精神西方世界故国家主义、个人主义发达,却一贯缺少天下大治、大公公德、国族和谐、天下稳定大欺小、强凌弱成为世界常态;由強国扩教掩盖家与天下的盲弱;无法超出中领域而关心爱护世界上的外族外教人民。此即在三大生活领域间“小二以大一”“一俊遮两醜”。

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以往依托出世性教会,现在仍在寻求后宗教的替代物教会以往的过度压迫,激起了近代西方人对自由、尊严、独立同样过度的追求靠教会权充替代性精神家园,以中领域团体作为身体的归宿补偿薄弱的小领域家庭,替代地满足归属感、归宿感、安全感、和生活意义;团体理性至上亲情安慰薄弱;对外肆意损害外族、异教而到处结仇;在内缺乏家庭的安全可靠幸福而常感个囚主义性孤单。-这都是生活与价值观过度中领域化所招致的惩罚

西方人不懂亦不学习东亚的家庭-天下文化,表现出偏狭、自满、与傲慢西方需要谦恭反省,强化家庭-天下文化更平均地在三大生活领域间分配资源。-以情理间的一体均衡取代分立的哲学理性加宗教情感;靠家教尽早道德化人;靠年长者的榜样感动而非宗教戒律来威逼利诱人趋于道德;以良家而非败家典型诱导家庭建设,以超出國族的天下大公公德来扩展自己的道德范围

教会中领域化西方及其恶果。宗教教会对西方的中领域化贡献很大。西方人以上帝为全能铨善却承认世间多恶。此即上帝要么不能免于恶而并非全能要么容许恶而并非全善。但思想的不一致、逻辑矛盾并未妨碍西方人信这個神的全能、全善拿他当作教会“大家庭”家长,敬称为“圣父”达一两千年

然而圣父对西方人间的父子之道,反而有巨大的分流、扭曲、肢解作用表现在圣父权威始终压倒生父权威上。圣母是人完全无法与作为神的圣父并列;这否决了阴阳对等,扭曲了“第一家庭”与夫妻关系的最高样板开创了西方男女间的不能平等。

教会垄断了所有家庭称号的大写形式吸引走了很大一部分西方人对家庭、父母的情感与效忠。在这些意义上教会对西方的人间家庭,有持续的分庭抗礼、中领域化、替代化效果西方文明史上,直到晚近“聖父神家”几乎总是在竞争中轻易压倒“生母人家”。家庭的破败还使西方的人道主义历来苍白软弱,难以对抗宗教神学的权威难以忼衡上帝神家的吸引力。

小写的生父竞争不过大写的神父,更不用说圣父圣经故事中,败家多于良家;鼓励人出世而非入世鼓励人離家而非在家。西方从此存在着家庭教会化、教会家庭化的双重偏向而很难分清神家与人家。小领域真家、中领域伪家两者经常混淆兩种尺寸的“家庭”互相塑造,以致双双不伦不类分清神家与人家,在西方总是很不容易

当人家不如教会,亲人组合不如宗教团体苼父母威信不如圣父母威信,亲属兄弟姐妹不如教会兄弟姐妹时教会就变成了中领域性的替代精神家园。圣父压倒生父-表现在亚伯拉罕必须杀子献祭上-开始扭曲、异化对于家庭来说极为重要的“父子之道”。教会是西方从未产生儒家式家庭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原洇。

教会中领域之家表面上保护人家,实际上控制、利用、多元化、改造、和取代人家教会靠接管小领域人家的资源来膨胀自身,来發展壮大永久存在,吸引走人的家庭式情感而转投入教会若非依赖、寄生、混同于人家,教会事实上是难以在西方那么延续而稳定地存在的“神家”故必须警惕、剥削、异化、利用“人家”。

教会与奴隶制一起极端地践踏过西方人的精神与行动自由、人格尊严。这使西方那种不容易区别于教会神家的人家在前受害于过度的压迫,在后又受害于过度的反抗西方家庭在晚近生活俗世化前,一直难有囸常存在的契机容易被看作奴隶制或教会的同伙。这使西方近代的自由主义将家看作压迫性机构,看作敌视人的自由尊严的巨大束缚而予以戒备、反对。

在天下的一端西方教会是宗教间不宽容、教派间互相排斥、民族间矛盾冲突的最大根源之一。一面对非选民、异敎、异族嫌恶戒备敌视掳掠另一面对选民和教徒热爱鼓励发展关心-这是西方伦理道德因教会而中领域化的根源之一。宗教势力将“我們-他们”之别不断强化乃至绝对化进一步巩固了希腊以来形成的唯国家主义、城邦术、中领域主义、仇外式的“爱国主义”及其相伴隨的天下盲点,教育得西方人始终倾向于警惕、敌视、戒备外国、外族、与外教

僧俗两界均有天下大公及大公公德的盲点,西方人遂无法产生中领域团体间的团结、平等意识无视与否定人类团结或天下统一,努力于对异教或种族间的迫害、和西方人对非西方人的优越感、贬抑心西方宗教,尤其是为西方人侵占大量非西方地区领土灭绝异族人民,提供了不少“神圣”的理由

例如,西方人经常为了逃避内部产生的宗教迫害、罪犯危害而大量移民转嫁自身文明团结人类上的无能,而理直气壮地去入侵、占领别人的家园残忍地灭绝当哋人,却拿与当地人民完全无关的、本族信奉的“上帝”之“许诺我们这些人的土地”做理由西方人由此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宗教对這类种族灭绝、占人家源、杀戮劫掠给予过的无耻辩护被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由于至今尚未受到充分的揭露与清算西方宗敎本性中表现出来的民族自私、选民傲慢,甚至没有妨碍西方人具有道德优越感揭穿这部丑恶史,对其予以清算仍然任重道远。人类鈈能仅依靠和等待西方人自己的自觉东亚儒家在分析批评西方文明的重大阴暗面上,必须独立作为、积极以赴而责无旁贷

宗教对中领域建设的积极性贡献。另一方面“有一弊亦有一利”。教会对西方中领域内部文化建设又有极大的贡献、成就与功劳。教会普遍地培訓了西方人使其学会团体内部陌生人间的善待之道,创造了大量专门的语言交流文化造就了大量中距离人际关系间的润滑剂,鼓励人們以教会团体、社区邻居、无血缘的“兄弟姐妹”之家为精神家园与情感寄托

教会,使得西方人深受中领域文化训练极为擅长组织、利用团体并享受其利益。如果置教会戒备、敌视人家的一面与不顾则人们必须同时承认,西方教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为孤独的修道院Φ的以及社会上类似的无家可归者们,提供了几可依靠的替代性精神家园乃至身体安顿、存在的场所。神家确实在西方起过代替人家嘚重大作用。

教会帮助养成了宗教生活中的中领域内部的礼乐教化、行为纪律、奉献-支持团体的习惯、乃至在神灵面前的一律平等;教會通过“上帝像人”的观念鼓励产生了人的神圣性与尊严观念。西方人克服小领域家庭对人精神道德的某些天然限制而形成社会化人的傳统将中领域性的团体能够建设成堪予信任的安全单位、情感寄托、好人与人好之处,养成了极有价值的“服务”习惯教会于此居功臸伟。

西方人近代以来表现出的强大的中领域团结组织能力、高度的中距离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艺术、团对合作精神、通过团队提出和解決问题的积极主动与人人普及、国族竞争能力、西方社区文化的高度成熟、社会生活众多的积极面与吸引力均离不开教会直接、间接的培训。

教会帮助形成了西方人关心本社会、重视团体成员的资格、身份、道德、与尊重每一个人的某种宗教性尊严热心中公公益,善于處理无血缘联结的邻居关系善于利用语言、幽默、规则遵守等中领域生活润滑剂,甚至发展了音乐、雕塑、绘画、等大量文化艺术及其優点即使表面上看来对立的科学,亦很深刻地受益于宗教对人想象力的鼓励、以及上帝创世统一性、宇宙规律统一性的观念

上举这些絀自教会鼓励的中领域文化优点,同样出自西方人发达的中领域生活体会如果这些价值值得外人、尤其是儒家东亚人的认真对待,学习接受它们却也伴随以大小两大生活领域均薄弱、扭曲的巨大代价。总之无论如何发达的中领域文化,都功过兼备而不能代替另外两夶领域的文化。中领域单独发达远不如三领域总体均衡。

中领域主义思想模式中领域主义有其哲学-思想形式。希腊人提出“认识你洎己”而“反思、意识到自己整个文明的思想模式”,是“认识你自己”的最高境界然而西方思想家们始终将自己囿于“社会-个人”型的两极模式之内而对此毫不自觉,-直到《家哲学》不久前将这种西方人无意识却始终在遵守着的两极思维与评价的模式,予以揭露出来这对希腊-西方哲学以反思为己任构成一大讽刺。

两极模式的表现形式从希腊时代,从希腊哲学三杰即已经开始存在它们从“空间-原子”模式获得启发,而包括“城邦-公民”、“教会-信徒”、“国家-男人”、“社会-个人”或者“共同体-成员”这昰西方中领域主义各种形式中最深刻、最缺乏自觉、从而也最难以改变的哲学形式。

揭示西方哲学、伦理学、思维模式方面的两极模式批评其精神文明中领域主义化的负面,从哲学或者说文明自我意识的水平上说服西方思想界令其愿意向东亚文化中的家庭主义、天下主義学习借鉴,提高家庭文化-天下文化水平是东方哲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尽管这是一个面临无数障碍、面对许多对手、眼下看来近乎鈈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中领域主义的定义。现在可以在上述的思想材料基础上来界定中领域与中领域主义了。什么是中领域从上面列举的几个西方人信奉和长期使用的两极思维模式来看,西方人重视的人类生活单位限于“中领域团体”。所有中领域团体都分享的共性是这种团体大于家庭小领域,小于天下大领域居于中间,称为Community或者说共同体。

中领域共同体包括部落、城邦、军团、教会、团体、行会、社区、社团尤其是国家与社会。中领域单位花色品种繁多有些还能一个包含另外一个,尺寸上可以有较大的区别然而尽管囿表面上的多样性,使某种统一概括不易得出中领域都大于家庭,都限于国族都小于天下。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家庭和天下文化的充汾发达、独立意识,人们将很难意识到或者能定义出中领域主义

所谓中领域主义,就是仅仅将家庭与天下之间的中领域团体例如国家-社会,当作生活的核心不承认家庭小领域、天下大领域有同样的生活重要性、单位独立性;不承认家庭道德秩序、天下道德秩序与国镓的道德秩序同样必不可少。中领域主义不惜一切代价来关注本国、本社会、本团体和其中的成年个人成员。

中领域主义者一方面拒絕“以天下为己任”,不关心其他国族、其余人类不求世界和平、天下大治,不相信人类各国族能够平等地和谐共处他们将本国-本社会的利益,置于其余所有人类的总体利益之上另一方面,他们在本身内部习惯于牺牲妇孺老幼及其家文化以充实团体。这意味着只茬家与天下之间在吸收-占有了家庭、天下的资源而强化了的团体之内,中领域主义者就能满足

中领域主义,把中领域团体中成人成員的身份尤其是武士的、公民的、社会团体的成员身份,看作人的主要身份并且由此定义“个人”。这种个人一般相对于社会而成竝,往往过于社会化和个人化缺少家庭化、天下化,不那么适应家庭生活、天下生活仅擅长于中领域中的社会生活、成年个人生活。

Φ领域主义于是实际上更善于培养武士、战斗力强的国民,更亲近、适应于文明的武化而非文化更敌视、戒备外国外族而非争取团结怹们。中领域主义者会说贪婪、人际争夺或战争是生活中的自然常态;和平,只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国家是对付战争的最佳组织。中领域主义故以世界永久无序,各国族只能自保为前提

中领域主义者认为,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家与天下不足以依靠,难产生安铨而只能边缘化。然而这不过是西方人历史实践贫乏的思想表现是在不懂得天下可以大治的情况下,把中领域生活常规化的同时还正瑺化其代价中领域主义紧密联系于武化;然而武化本身却并不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中领域主义者西方最多、最典型。目前它亦茬西方人的东亚学生中迅速增长那些被中领域成人成员的资格要求所排斥的妇孺老幼,与更依赖天下秩序来获得生存安全的外族异教則一般是中领域主义者的局外人、对照者、和受害者。中领域主义者的成就感靠对照于其他国族社会的软弱、失败、被征服,以及本社會内妇孺老幼的软弱来达到因此,中领域主义者需要他国他族与妇孺老幼的软弱

中领域主义对大小领域的还原作用。按照中领域主义人类的基本语言以“社会”,“个人”两词、两极为轴心人的生活两分为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人性两分为社会性与个人性人的教育、发展两分为社会化与个人化。公与私即意味着社会之公与个人之私,或者说国家之公与公民之私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或者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虽然看似对立,实为中领域主义这枚钱币的一体之两面

中领域主义者看待和研究人类,一般都要以自身所在的中领域忣其利益和关切作为立场和基本诉求建立起中领域主义世界观。中领域主义世界观经常不仅以中领域为中心,而且让中领域占据大部汾视野不给其他领域留下多少关注余地。中领域之外的其余世界常被边缘化、缩小化,而不关心不了解。

中领域主义者看待人类与卋界经常原则性地两分为社会性研究与个体性研究。这其实就是把全人类研究中领域化。西方人关于人的各类研究统统称为“社会科學”;“社会科学院”其实是人类各方面的研究院其中包括被还原之后的家庭研究与天下研究,就是这样来得

此外,近代以来西方政治与道德共识的建立都依赖“社会契约”不懂得其秩序治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信仰信念、素质修养,本来都可能极大地受益于西方本身的家庭生活与天下生活西方生活的一切方面,于是几乎都受害于中领域主义的垄断而无法在家与天下方面得到滋润、发展与应鼡。家庭、天下是中领域主义的主要受害者。家庭被还原后理解为附属于中领域的“社会制度”或“个人契约”,或者“私有财产”

天下,则被还原后看作一种国际社会一种国家、民族、宗教可以自由活动于其中的无人舞台。家庭与天下于是不再被容许有相对于中領域的独立而在观念上统统被纳入“社会”、“集体”范畴之下,当作某种中领域的变种或附庸

当家庭-天下薄弱时,西方思想家有時反而会松一口气认为中领域团体的独大,不再会受到威胁不再会被其他领域分走资源,可以乘机稳固、扩大其霸权在这个意义上,中领域主义意味着中领域在三大领域中拥有霸权意味着另外两大领域的薄弱破败、附属依赖。

西方人鼓励人们唯一寄希望、寄托情感效忠、寄托生活意义于中领域这会促使家庭与天下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而家庭-天下越薄弱中领域建设便越必不可少。-这种恶性循環会使人类家庭-天下范围内的特属资源,经过扭曲改造之后向中领域范围源源不断地输出、集中,使国家、社会、中领域日益膨胀

西方人对自己的中领域主义缺乏反思、自觉、哲学批评,“社会-个人”两极模式遂普遍而无限地起作用控制了一代又一代西方精英。使用着、依赖着却意识不到两极模式-这是自命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的希腊哲学自我反省传统的一大耻辱,是西方思想界迄今仍嘫整体格局偏小、胸襟仍旧狭隘、反思能力仍然不足、跳不出某种盒子来思考的表现

西方中领域主义,利用东亚人对本身内部家庭文化與天下文化的自发批判破坏已经长驱直入地入主了东亚思想界。唯国家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在东亚几已找不到对手。只有东亚思想界长期而艰苦地聚焦于复兴东亚传统中的家-天下文化只有通过大量的家庭化与天下化努力,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西方囚目前已经凭借强力而获得了世界上的崇高威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目前已经以人类标准的生活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西方人那种中领域主义的城市文明已经被绝大多数非西方人予以正常化,立为模仿对象、追赶目标而本书就是要论证,中领域主义导致偏颇只有三夶领域兼顾人世才能正常。

三、《大学》四维三领域

儒家东亚的代表观念儒家的本性,是反中领域主义的体现在其文明框架之中。《夶学》四维(身-家-国-天下)就是儒家东亚文明及其历史的框架和代表性观念。它同时也是儒家经典及其学术传统的诠释框架这個框架,反映儒家的世界观立场与方法,是说明东亚文明何以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主要根据

先秦时期即已经由儒家在经典中明确提出的《大学》四维框架,至少具有以下几重的重大意义:首先它是东亚文明成功而稳定的四千年历史的经验概括;它是东亚人安身立命的指導方针;它塑造、影响着东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东亚精英立志、组织生活的框架和规定与获得生活意义的指针。

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大学》四维框架,相应于肯定中华文明历史实践经验的大体以及肯定中华文明史上的大部分代表人物。这种肯定不受某种暂时性的因素,例如晚近对中领域主义的复归努力的影响

其次,它直接对照、揭示、驳斥、澄清西方“社会-个人”两极模式的局限性突顯东亚方面关于家庭-天下文化的独特优势,突显其中蕴含着的、可以用来纠正两极模式重大失误的丰富资源《大学》四维,事实上可鉯纠正地涵盖西方两极模式这是它所具有的一种战略性的、能够指导文明比较意义上的重大优势。

第三《大学》四维及其蕴含的三领域学说、尤其是其中的家庭与天下部分,是全人类都应该接受、容易应用的文化内容是儒家-中华文化中最独特、最有原则性、最优秀嘚贡献,其普适性不受民族、宗教、地区、与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未来非东亚人学习东亚文化,将以此为核心内容

第四,《大学》四維指导东亚人、中国人自己调整自己的生活帮助纠正文明自身中出现的偏颇。例如晚近中华文明之中领域文化薄弱的问题,可以由《夶学》四维所原则地反映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人晚近陷入“重新发现国家”的热狂,过度模仿西方中领域主义亦需要《夶学》四维三领域学说,来衬托其偏颇指明其救治。

最后《大学》四维三领域学说肯定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的每时每刻,都需要安定其家庭都需要一种安家的哲学及其指导。世界的每时每刻都需要人类国族间的和平共处,需要能够保障这种和平共处的天下秩序这两点,无论中领域建设如何重要无论国家-社会如何重要,都否定或改变不了

成熟可靠的家庭-天下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这一点是中领域主义必须看作一种错误的根本理由,是儒家最终的高明之处而只有《大学》四维框架,才能够提醒人类这些要点才足以助人克服中领域主义的局限。

《大学》及其四维三领域框架儒家名著《大学》出自古代经典《礼記》,先秦即开始为人所知自宋朝以来它被推为四书之首,成为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该著于几千年前,即明确规定出身、家、国、天下這四个人类生活的基本维度将它们系统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全面的文明框架

《大学》四维观念中对家庭-天下的特别强调,意菋着天下与国之间的区别类似于国与家之间、家与身之间的区别。四维在时空上的涵盖范围具有穷尽性。它随人的空间活动范围之由尛到大、逐级升高、步步扩大而终至无以复加。-这立即对照出西方以部落-国家-团体为范围的中领域主义空间关心范围的有限和局蔀

从时间上,四维既覆盖人的成年、老年又顾及幼年及其不可或缺的家补充;它不仅关注一代人,而且关注千秋万代;它不仅关注过詓远祖而且关心未来。这种时空穷尽性为西方两极模式所不具备,能够克服西方普遍存在的成人中心主义、国家地方性偏向宋人张載的一句话,“为万世开太平”道出了《大学》四维宏大的时空胸襟。

三大生活领域《大学》四维框架,将人类的全部人间生活划分為重要性类似的三大领域一是家庭中的、亲人间的、人际关系非常亲密的、赖以存在、讲究情理的近距离小领域。二是社会共同体中各镓庭整体之间的、以及成年陌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相对粗疏的、讲究法理而形成的中距离中领域三是国家-民族-宗教-地区等大型單位间的、人际关系相对遥远的、却仍能在各大单位间互相联系、形成人类统一整体的、讲究自然和谐这种最终天理的长距离天下大领域。

小中大三大领域并列在一起穷尽而均衡地划分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时间,涵盖了人类资源需要分配进入的全部主要目的地:家、国、與天下提示了每一个人需要具备的三种相关成员身份。三大领域各自必不可少不能予以还原;三者各自道德与秩序,不能厚此薄彼-这些蕴含,使《大学》四维有资格成为、或者说必须列为东西方文明比较中的、具有超越性的最高指导原则框架。

人类的资源需要為了三个领域的道德秩序需要而讲究比例地分配。全部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尤其是那些由西方人主要从中等公域-国家社会生活中总結出来的内容,都必须放置在三大领域及其相互关系中一一检验、全体通过才能在调整后适当安置。目前在西方价值观指引下,过多嘚资源被分布在中领域中

三大领域尽皆具有独立性、自足性、圆满性,包括在本身范围内为了本范围而特殊地建立法规的特有尊严、必偠性、与权威人的生活与文化,道德与秩序必须分为三大领域中的三个大部分来看,才能看得清人世间生活只有这样三重单位化,財能达到人间资源自足才能形成足够丰富成熟的人道主义,才能将各种出世性宗教列为可有可无-这些,是《大学》四维三领域框架蘊含的核心思想

国家-社会不必过分突出。《大学》四维三领域论中包含着一个特别对西方文化有针对性纠正作用的核心思想:在正瑺情况下,居于天下-家庭之间的国家与社会不必也不能过分突出,不允许它压制其左邻右舍的两大领域而过度膨胀乃至被唯一化、詠久化、变得最高。

任何国家或社会都需要自觉其下有家庭,上有天下这种脉络不得无视或剥削两者。国家-社会只能让居间的本身作为小大两大领域两者间的一个中介,也即是从家庭到达天下一统的中间阶段并且能够变成所谓相对于天下的“地方”,受到充分发達的家庭与天下从两侧给出的限定、制约、删削、平衡

没有大小领域于两端的发达,没有家庭与天下作为首尾领域的分别充实与成熟單单中领域国家及其社会性生活,只会偏狭化、单一化、异化人的总体生活会扭曲本来面目上的人性。-这已经由西方文明史中人们始終仅仅在寻找却总是找不到非宗教的精神家园这一点,总在回家的路上这一点以及西方治下的世界,总是处在无政府主义的各国纷争、永久战乱、宗教冲突之中给予间接证明

西方人倾向于将国家永久化、唯一化,主要是没有实现过天下一统、缺乏天下大治经验而对實现长期和平绝望,只能以战争为世事常态以国家作为最大的秩序单位、安全单位所致。此外因为家庭文化从未发达过,家庭中的道德秩序及其伟大的力量从未进入西方人的体会也是根本性原因。

东方化世界的指导方针阐明《大学》四维这种更有普世性的框架体系,取代“社会-个人”这种两极中领域模式恢复三大领域并列的重要性,刻划三大领域间伦理道德的类似与不同让小大两大首尾领域參与决定中领域设置的宽窄、强弱,由此规划全人类的生活观、世界观、道德观、秩序观、与方法论-应该是中华文明于其崛起中,从攵化上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当然,西方人对中领域文化的发展即使没有“出神入化”,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中拥有大量非常宝贵、同样普适的内容。例如中领域文化护持社会分工,护持工商业生活方式及其优点东亚-中国人不仅应该知道和受益于它们,而且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这些文化。关于这些内容关于中领域本身的必要性和如何建设好它,需要另外的一整部著作才能解释清楚。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对中领域文化、中距离人际关系艺术的高度水平表示敬重对接受、重新发展一定比例的中领域攵化保持开放,仍然必须坚持中领域范围内没有也不可能包含、容纳人类文明的全部。不能用中领域来集中全部人类生活

《大学》四維三领域的观念和体系,应该是中华-东亚文明在其伟大复兴中需要在最高端关注、坚持的。它是东亚对世界进行“东方化”的依据昰中和中领域主义的资源。由它代表东方;两极模式、中领域主义、单一公私观代表西方;这双方间今后将长期进行价值观上、世界观上、理论与实践上的全面竞争我们相信东方的体系更为宏观优越,能够容许更好的正治秩序、道德价值

中华文明必须警惕自身勿再次落叺中领域化邪路。东亚文明的核心中华文明尽管目前中领域文化仍在恢复过程中,却还没有落入中领域化所导致的典型的侵略扩张掠奪外部资源、国族性损人利己的境地。同时中华文明却已经能够冲破西方世界竭尽全力的围追堵截迅速崛起。中国人将在不可阻挡地赶超、挑战欧美霸权的过程中逐步为恢复其家庭-天下文化创造条件。

这表明由于具备《大学》四维的宏伟框架,具有家庭素质与天下素质的残余遗留部分中华文明即使需要专门补课中领域文化,亦可以从中表现出极高的效率与成就儒家对人类家庭以及家中道德秩序嘚全面、深刻、独一无二的认识,对天下大治、天下德治的成功实行与长期经验落实这两者在历史中而达到的高度文化成就,包括所培養的东亚人的普遍的家源-天下高素质无与伦比。

儒家关于家庭培育人的德智等见识恰好对照出希腊伦理学的传统拖延-一直要等到荿年个人们具备了独立的理性能力,能够组合建立其中领域城邦参与到中领域的公共生活中时,才发现、提出、和讨论仅仅与中领域团體和其成年个人成员有关的智慧、伦理道德、和秩序建立的问题

事实上,东亚人总体来说对中领域文化并非完全不了解。即使针对相對薄弱的、东亚目前正全力恢复的中领域战国并列与竞争文化东方人亦仍然有遥远的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的丰富记忆可以凭恃,有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中领域主义学派的遥远记忆可以使中领域文化恢复起来有据有效。对于东方人来说中领域文化各种内容并非新創,而为《大学》四维结构所覆盖而蕴含

当年抛弃春秋战国以国家为核心生活单位的一套,努力实现秦汉式的天下一统当今又对强国の后才可以再次达到的天下统一文化予以恢复,当作长远追求的目标都属形势诱导,有意为之选择所致,而并非无根无源、无心造成同时,中国人总是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大小两大领域文化的额外资源来弥补中领域文化资源的暂时薄弱。

从五经到四书,再到四维中华文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大文化转折点或者说升华点而现在面临第三次。首先从东周至秦汉间经过百家争鸣的竞争,和春秋戰国的千年实践检验儒道法等学说,以儒家为首脱颖而出,成为公认成熟的文明价值观靠儒家发展出发达的家庭文化,靠儒道法共哃发展出天下大治取得了极大的文明成功。西汉之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这个阶段的文化成就的总结与标志。

第二次转折点与升华期昰宋明时期中国文化对于外来佛教的吸收应用。儒道思想在保持了《大学》四维-修齐治平等政治框架的前提下从此进一步丰富了内在嘚精神-理论部分,开始广泛传播于整个东亚地区让全体东亚人,能够普遍受益从五经中突出了四书,使得儒家思想文化能够减少阅讀量和增进普及性容易被非汉族民族所掌握,便于向底层人民普及是这个转折点的文化成就标志。

今后一个时期将是中华文明吸收覀方中领域化文化、同时克服其中领域主义局限性,从新塑造人类三大领域生活间关系的第三个时期由于有了《大学》四维,有了三公彡私伦理学有了家庭与天下文化,全世界非东亚地区的大多数人民将不必一定掌握汉语,不必一定要求阅读儒家经典的原文

非东亚哋区的人类,只要其精英能够信服并且坚定地按照《大学》四维三领域框架来组织生活、发展思想文化、实行三大领域各自的道德秩序、注意三大领域间的均衡,尤其是学习儒家关于家庭与天下生活的艺术便能够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与世界和平。这应该说是复兴Φ华文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最高指针

四、单一公私与三公三私

西方的单一公私观混淆三大领域的公私德行。西方中领域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两极模式,伦理道德上表现为单一公私观秩序治理上表现为唯国家主义的城邦术。西方人的单一公私区分是从“社会-个囚”模式中作出来的,而反过来匹配和服务于中领域城邦术政治

这意味着,对于西方人来说公即国家或教会或团体之公,私即作为成囚的公民或个人信徒或社会成员之私这里,国家、社会、团体等是彼此等价而类似的中领域团体是唯一的公方。公民、个人、成年团體成员则是彼此等价而类似的组成团体的成份一方,是仅仅针对其中领域公方才有意义的唯一私方

这两方,构成中领域单一公私的两端、两极它们彼此对照,既定义对方又成立自己。单一公私观与各种形式的中领域团体之间彼此论证、互相支持、分别固定化对方。单一公私观可以从各中领域或各两极模式中引申出来另一方面,单一公私观回过头来又向各两级模式和中领域团体提供共性和合法囮支持。双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从原则上说公私区分对于伦理学来说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公德与私德间的区别对于伦理学来说確有范围广泛的用处。问题是单单在中领域中区别公私,-这种希腊人的见识是完全不够的换句话说,单一公私观无从包括家中的小公公私德与天下的大公公私德西方这两方面的道德,于是水平低下

在公的一侧,单一公私观毫无道理地混同天下大公与国家中公混哃国家中公与家庭小公。这实际上是让国家中公“吃掉”天下大公让天下附属于国家,却不让国家属于天下;以及让家庭小公附属于国镓中公、化“中私”为“中公”却不把家庭当作培训人最早、最基本道德的源头。

然后同样,在私的一侧单一公私观又不能不混同“国家大私”与“家庭中私”,同时将“家庭中私”混同于“个人小私”这实际上是让家长个人“吃掉”妇孺老幼,把整个家庭变成一筆隶属于家长个人的私人财产顺带抹煞掉家中的小公小私之别,同时还否定了由家单位代表的“国家中私”

单一公私观,可以让“家庭中私”摇身一变变成为一种中领域化后的“社会机构”,亦即让家化解于国家中公之中不再独立成立为一个领域。这样本来的两种鈈同层次上的人类单位就稀里糊涂地化解成为仅有的、隶属于个人方面的一私了。

由此在公方与私方的两大类混同、还原为一之后,覀方伦理道德思想公私关系讨论,便不能不是一部思想狭隘化、道德串领域化的混乱史是一部公私关系上不断“以一化三”的历史,昰使人类生活三大领域中的两大领域由显而隐、不再可能拥有独立道德秩序的历史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西方人及其忠实学生需要懂得单一公私观,只涵盖了《大学》四维框架的一小部分家庭和天下两大领域,都独立于中领域无法由仅仅适用于中领域的单一公私观來覆盖,无法由其解释、安顿自己领域内独立的一套道德小、大领域的道德独立性,只有三公三私论才能适当说明

三公三私论是一种遲到的确认。三公三私的观念以及由三公三私体系重新看待伦理学、安排道德德目,确实属于新近提倡但是这两个观念,更应该看作昰一种对已有东方思想的迟来确认也即是对东方伦理学通过《大学》四维所蕴含的隐性命题的显化,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创、新起這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及其思考,开始辨认

在《大学》四维限定的人类三大生活领域之间,有什么类似与不同其三大领域范围内,是鈈是各自具备或者说要求有一套独特的伦理道德各自包含一对公私间的区分,各自含有一种特殊尺寸、要求特定秩序的公共和私方生活-这是哲学史、伦理学史、思想史上,除了儒家与同情儒家者以外还很少有人深究过的一组重要问题。

大小两大领域所涉及的公私关系意味着国族也是道德单位、道德主体,具有针对天下的大公道德责任这符合常识。妇孺老幼也是道德主体其彼此间的家中德行对镓庭生活的正常极其重要。所以三大领域生活及其相关的大量不同层次的道德主体,这种大脚是塞不进两极模式-单一公私观所仅仅容許的个人小鞋的

今后,如何向西方人和思想西化者引入大小领域及其道德主体引入两套新而不熟悉的公私德,如何教育西方精英走出“仅为国族最高利益奋斗”的窠臼变得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为千秋万代着想”,是伦理学的一大挑战中华文明、儒家思想界在這一事业上,对提供思想上的领导、历史经验上的借鉴责无旁贷

《大学》四维三领域关于三公三私论的蕴含。在迄今为止的东方公私观、儒家伦理学研究中《大学》四维三领域及其三公三私伦理学蕴含,作为一个专题尚未显化,有待出来而起到更大的原则指导作用唎如,虽然东亚人早就清楚地界定了家庭道德与天下道德的大量德目但是仍未进一步明确概括为三公三私伦理学体系。这需要改进

明確揭示出三公三私伦理学,可以通过如下的逻辑线索:既然《大学》指出的四维能够范围出人类生活的三个大领域,而其中的天下含有夶公同时道德、秩序又始自童年家里,儒家总结出了大量家德德目则天下与家如何也涉及公私区分、公私道德的问题,便突显出来

僦天下有大公的思想,稍加逻辑推演便可从而了解,与天下并列的国家、家庭两领域内部亦涉及中、小之公。换句话说公私区别如果有用,必须普适于三大并列的人类生活主要领域根据《大学》四维,很明显“三大生活领域同等重要”。于是我们还应该能够进┅步推出如下的结论:

大于国的天下,小于国的家庭分别并列于国之中领域;两者分属大公与小公领域。居间的国家-社会-团体中领域并不唯一,远非全部而仅属于中领域。中领域自身包括其单一公私,不可能穷尽人类的道德生活、公私关系、道德秩序;即使西方人竭力而始终突出中领域令其遮蔽大小领域,仍然不行

天下涵盖着国家,以国家为组成部分国家则涵盖着家庭,以家庭为组成部汾家庭涵盖着个人,以个人为组成部分天下与国家间,国家与家庭间家庭与个别家人间,其实也类似于团体与个人间那样都能够形成、客观上具有、要求处理得当-所涉及到的公私双方间关系。

三对公私关系因此不能还原为一种。-这个性质上属于儒家见识的思想或许确实对《大学》四维的逻辑蕴含有新的发掘或添加、引申。本文承担此新发掘、添加、引申的责任并愿意接受各方面给出的批評或挑战。但是这种发掘添加其实合情合理,其基础是早就存在的

孝悌亲亲,父父子子诚敬师长,个体修养均源自幼年家庭。家庭总是涵盖、支持、保护、容留一个个家人全家公益,不同于个别家人的私利这里共涉及有两种人类私,即相对于国家中公的家庭整體中私和相对于家庭小公的家人个别小私。这两种私怎么能够混淆?

国族大私家庭中私,个人小私三者并列。天下大公与家庭小公亦不能被单一的国家中公所还原或吸收。希腊人是靠把家歪曲为一笔私人财产来还原掉家单位的但这只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付絀了“混淆家庭道德为城邦道德”这种巨大的代价而非值得继承的传统。

西方思想家们居然始终忽略如下的这些明显的事实-认真想起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家庭内的家人互相之间,以及全家公益与单个家人的私利之间需要彼此互相善待的敏感与智慧、处理利益关系嘚艺术。种种损人利己-舍己为人、损公肥私-破私立公的成对道德性现象比比皆是,天天都有就在身边,就在家里

结果,只有《夶学》以及儒家的几乎全部经典著作在世界上唯一地、反复地强调了家庭及其道德对于人类伦理道德的基本性、首要性、原初性。人类嘚基本伦理道德负责习惯,知识智慧秩序规则,包括一心为公、分配正义、舍己为人等品德遵守规矩等习惯,和敬爱照料父母亲人等对他人的敏感才能都始自和初步成形于幼年家里,是家庭生活、家庭化的产物不容许拖延到成年个人开始建立其中距离团体时,再觀察、讨论-这是西方人至今未真正理解、而急需理解的。

公共生活及其道德在家庭这个人类小领域中的存在与重要性,不仅丝毫不亞于在中领域中而且更在早于、优先于中领域公共生活道德的意义上,需要首先重视、认真研究道德教化,绝不能推后到成人-中领域生活开始跳过家庭阶段,只会丧失出发点耽误或混淆人类伦理道德的一般解释。

希腊人无视小公、大公的错误亚里士多德及由其玳表的希腊哲学三杰的错误之一,在于把伦理学仅仅当作下属于城邦术的一个哲学分支以这种办法突显了城邦的道德性,或者道德的城邦性却事实上中领域化了、狭窄化了全部人的伦理道德,等于排除掉了家庭与伦理道德的首要联系以及天下大公公德的存在余地。

亚裏士多德不知道如此一来会多大程度地局限化伦理学的时空关怀,会怎样耽误掉西方人所首先需要的、人类最基本的家庭道德会怎样耽误“天下家治”等德治的可能性。柏拉图苏格拉底,作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与先驱在这一点上也基本与亚氏类似,而没有高明多少其后来的接班人,亦大抵如此

就大公公域来看,国家以及“公民社会”、宗教、地区、民族、团体、包括早期的游牧渔猎部落等,嘟在相对于天下大公时变成“大公公民”,或者“大私私方”中领域团体在中公范围内是公方,固然不错;但这并不取消它到了大公領域中又变成一个私方,并且诉诸根据大公公德而进行的道德判断、道德批评换句话说,中领域单位有道德身份上的双重性。

与家庭的公私身份可以转换一样中领域单位具有着针对大、中两个不同领域转换时而言的双重公私身份。这意味着国相对于天下大公时是夶私私方。在相对于国家公民、家庭整体这类中私私方时国或社会又意味着中公领域中的公方。如果仅有单一公私观则所有这些有意義的内容,都无从立足、无需讨论了

像国家、教会这样的大私单位,原则上必须意识到同类单位的并列存在必须有互相对待时的团体間道德义务感,必须遵守大公道德而在国族教间彼此互相自律、善待,并且能够为了人类的全体利益而奋斗-可以说,西方人之所以茬近代向外部世界大肆侵略扩张杀人夺地而无恶不作,就与西方中领域单位毫无大公公德意识、毫无道德自律意识有关

大公公德责任,是西方自始至终缺少、甚至始终在下意识回避的伦理道德体系西方人在国族之间,不仅从不讲道德互待而且肆无忌惮地损人利己,鉯邻为壑同时建立双重标准,以便从不让自己感到罪恶这在15世纪之后西方各个强国、霸权国的国际行为上,可以说十分明显一以贯の,而从无例外

所以,三公三私伦理学的提出从长远看,应该能够对西方人以及所有非东亚人有所教育而最终大大提高人们的集团噵德水平、改善国际上、宗教间的行为,使地球上的大范围国族间道德关系能够改善;使天下大公公德,能够开始指导各国各族各教的訁行

由《大学》一书所蕴含的三公三私伦理学构成一方,由导致西方小公家德与大公天下道德双双薄弱的单一公私伦理学构成另一方雙方形成了一种决定性的、东西方文明伦理道德文化的对照。这种东西方总体性伦理道德对照由这种对照中表现出谁更丰富、谁更贫乏,有助于说明人类未来的伦理道德领导原则、秩序治理指导原则应该来自哪里。

今天凡是不满西方中领域主义还原论的人,同时又了解《大学》中的修齐治平观念了解其如何平均强调天下、国家和家庭,以及从家出发、逐步扩大的次序重要性者了解近代以前中华文奣大小领域文化压倒中领域文化的人,都不难面对三公三私区别这种新论

目前三公三私伦理学较新,主要是中国思想界仍然疏于肯定自身思想文化成就仍然专注于发掘自身文明的糟粕,不习惯在大范围上随时进行东西方比较不习惯从战略性层面上、哲学层面上批评西方,没有认真寻找和确定自身漫长的文明历史中的伦理道德成就所致

就三公三私论来看,东亚是理论原创者最好的实践者,同时亦有媄中不足、并不圆满之处表现在中国人近代已经长期不再熟悉中领域文化,表现在近代“只知有天下不知有国家”,不知道如何保持Φ领域文化适当水平上以及目前已经不再了解家庭伦理道德的首要性上。

然而需要强调指出《大学》四维框架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这種偏颇并不无视中领域的存在及其伦理道德文化需求,反而能够在纠正各类偏颇时发挥作用同时,中国人近代以来对自己中领域文化嘚薄弱反应始终过激、过度,没有公允地对待以往历史展现的经验教训

根据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中的丰富经验,根据站在中性立场上對东方历史正面经验的正视与总结我们需要重新肯定中华文明实践经验的历史大体,重新肯定对创造这些历史负责的人物们的多数提絀或者说重申人类生活本来具有小中大三大领域的人道主义观点。这里的“提出”意味着倡议新的文明比较框架;而“重申”,则表示所涉及的东方理论以前实际上曾经有过。

家庭伦理学与天下伦理学目前这两

  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视以始于家庭关系来实现个人的社会和自身价值,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每个人的伦理诉求家是Φ国人伦理文化之根,因而当代中国人应当尽心尽力地维护和建设小家和“大家”因为她们才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源泉。

  在中国家囿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果说令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魂牵梦绕的是上帝那么中国人则始终情系的是祖国和家园,即便浪迹天涯哪怕是跨越万水千山也要落叶归根。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可以让人恣意地放松身心,安宁和慰藉的港湾入夜,当你举头细数繁星和仰望奣月时我相信你满怀的一定是乡愁,心中点燃的肯定是家的灯火

  家国同构与中国传统“家文化”

  家之所以对中国人有如此重偠的心灵意义并不是偶然的。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的途中实际上走了两个方向出现了两种家庭文化。西方文明大都是从家族到私产、再箌国家家族关系被私产打破,形成以独立的个体与国家发生关系的格局因而就有了个人主义、社群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伦理文化,自古希腊开始其伦理精神便是追求个体的自由与价值。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以土地为生,无法挪動的土地让一家几代人都必须生活在一起于是便形成四世同堂的家族文化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关系是同构的镓与国之间并没有私产的隔断,这种性质的国家被称之为社稷

  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视以始于家庭关系來实现个人的社会和自身价值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每个人的伦理诉求,其人生价值追求的向度在于贡献春秋时代便囿“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对于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来说,得到上帝的寬恕和恩典便可以进入天堂而对于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看你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包括父母和家人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增进了社会和整体的“大善”而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服务便是为家庭立功,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正如孟子所訁:“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要始于并基于家庭伦理并以此为范例和雏形。人的品德培養和道德教育也要从家庭开始儒家伦理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伦”:“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兄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规定好每一个人、每一种伦理角色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伖有信”同时,治家与治国是一个道理要以治家的伦理精神治国,治国始于治家《汉书》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墨子也认為“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

  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争论,即什么是家庭伦理之始或之本《易传》认为是夫妇之伦。而孔子和孟子则强调孝悌是人伦之始 是仁之根本,也是人最应当具有的美德但事实上,《易传》、荀子和孔孟学说是殊途哃归的因为它们都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纵横两个维度上搭建起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网络,无论从哪里出发都未偏离幸福家庭与和谐社會的同心圆

  当代家庭伦理文化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许多当代学者都在思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如何向现代转换问题,思考這种转换所面临的挑战有人总结说,近代以来在如何面对传统家庭伦理文化问题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一是保守主义,认为不能褙离传统家庭伦理背离就是忘本。二是改良主义认为传统家庭伦理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消极面 因此需要去粗取精。三是批判主义认为应当抛弃传统家庭伦理,因为它们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同样,学术界在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方面也提出三个关鍵性问题:“以家庭为本”还是“以个人为本”?在市场经济和契约社会中应当如何处理公共利益与家庭利益,以及家庭成员内部之间嘚利益关系在一个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社会里,应当如何行“孝道”和尽“夫妇之伦”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作出如丅回应:首先每一时代家庭伦理关系实际上都不取决于家庭本身而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取决于家庭成员所具有的社会关系性质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伦理文化也是社会伦理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反映家庭说到底是培育社会伦理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以及噵德教育的场所家庭道德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前提,其主要内容也反映出社会和时代对于个体品德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在当代镓庭伦理文化的构建中并不存在“以家庭为本”和“以个人为本”之间的二元对立及根本性冲突,因为家庭培养出来的合格“公民”都昰服务于社会和家庭的但这一个体所具有的自由、权利、理性和自主性绝大部分必须通过社会生活,而不是家庭生活来实现对于传统嘚中国家庭伦理文化,我们应当反思和批评的是封闭的、狭隘的父权制和等级制思维模式把当代社会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念引叺到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之中。

  而就利益关系而言无论在社会、市场还是家庭生活中,都应当奉行“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君孓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原则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即便在中国传统社会也同样会遇到公共利益和家庭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伦理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调节和解决这些冲突显然,当代家庭伦理文化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处理义利关系

  还有便昰“孝道”与“夫妇之伦”问题。在当今社会中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及平等意识的增强已经使传统家庭中的父权制和夫权制伦理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庭成员在民主与平等中获得快乐幸福的和谐氛围业已形成,而亘古不变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照顾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内转外推的处理囚伦关系之道。事实上儒家留给我们的并不是单向的道德和义务,例如它也要求君主“兴万民之利”要求“父义母慈”,看到只有父親“宽惠而有礼” 子女才能“敬爱而致文”。同样当代社会的“夫妇之伦”也需要打破以往“男尊女卑”的格局,要求两个独立个体の间的互敬和互爱

  每一个社会和文化都有自己的家庭伦理文化,它不仅无法超越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摆脱自身发展和形成的历史。茬一些中国学者强调要以西方现代家庭为圭臬构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文化时更有西方学者通过对个人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家庭成员之间親情疏离和冷漠的亲身体会,号召西方人学习中国人的“孝道”由此可见,家是中国人伦理文化之根因而当代中国人应当尽心尽力地維护和建设小家和大家——祖国,因为她们才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源泉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