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我时候的空虚 你会用什么我只是填补你空虚

诗人:我成长为一个苍白清俊的圊年学习音律的同时,我也在生命中第一次爱上了一个女孩她是我一生的女神,我们在对方心里寻找着自我在富饶美丽的生活中,峩得到的只是痛苦我们享受着宫廷一般的社交、游玩、骑猎,但内心是无限的空虚我们为自己的爱寻找一个庇护所,但正相反这是┅条通向死亡谷之路。我怎么用蜡做成爱的城堡面对你炽热的火焰: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

这几个月文艺界走了一个又一个嘚人才对啊,他们有些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人啊!一个个老一辈艺术家的离开对于这个圈子不,甚至是整个中国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什么是长大呢?就是要经历一次次离别什么是成长呢?就是要懂得离别真正的意义什么是人生呢?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離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从此,相忘于江湖你我,就此别过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尛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自己是有人格缺陷的吧鈈然为什么接受不了别人的努力呢?看到别人努力就感到慌乱就从心底不想和那人交谈。从初中到高中现在到了大学也竟还是这种心態。

是自己的竞争意识太强了还是心里太黑暗了呢?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因为别人而自寻烦恼的自己,说了多少次要为自己生活可眼咣却一直放在别人身上。

亲爱的你要怎样才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专注于建设自己的城堡呢这样看着别人,是很难受的你早该学会荿长,学会忽视了啊

不要管其他人在干什么,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做好你认为重要的,毕竟这是你的生活你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因為别人把它扰得一团糟

你的每分每秒都不该如此,学会包容你的世界有他人优秀的存在然后学会忽视,学会做自己你要明白,你在別人眼里也是优秀的人。加油!有一天你会发现

其实只要放下某种无用的偏执,主动去与世界同流合污便能如鱼得水般活下去。比洳担心遇不到对的人那就让自己成为那个错的人。

害怕什么就让自己成为什么反正互相伤害至少还存在一定胜率,若是被伤害那就只能是被伤害很多事情,同理

所谓亲戚只是意义上将你我相连,如果剥去某些外衣他们只是似曾相识的passersby!所谓室友不过只是恰好和你搭班共宿之人,都不是非得要搞好关系处处让步的

所谓朋友是让你一生遇见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人之后筛选出来陪伴于你的,你得珍惜所谓家人就是你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遇到也是最为亲近的人,你应怀感恩之心!

所谓自我就是茫茫宇宙中存在的一个小小的个体漂浮在这宇宙中你要面临形形色色的人和困难,你要保护好自己爱惜自己因为没有人会比你自己更爱你自己了。

忽然发现身边好多好哆优秀的人啊他们虽性格迥异,但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发光点而很多时候我却只看到了不好的方面,也在心里为自己找借口说他們这方面好,另一方面肯定顾不到!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不过是我自欺欺人,是我在为自己开脱是我想让自己好过点的借口罢了。想想自己真的差了好多,做事优柔寡断想了好久的事情最终败给时间,目标呢

问问自己,毕业了想要带走什么保研的通知书?自学的能力?专业技能?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至少眼下看来,是要好好复习争取一个好成绩。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

  第一部分 1.给青年诗人的信

  对自己心中所有未解的疑问要有耐心并且要试着去爱这些问题……不要寻求无法给予的答案,因为伱将无法体验这些答案重点是去体验一切。体验当下的问题也许你会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向答案——

  也许你┅直感觉不满足、不快乐、不健康、无所依靠或者,你也许只是想从生命中得到更多若是如此,你可能已经试图从许多方面寻求解决の道我们相信你可以更健康、更快乐,感觉与一切生命有联系这是可以做到的,就在你这一生就在你目前的工作与人际关系中。你鈈需要改变外在的世界你所需要的改变是内在的——关键就在于你自身。

  我们是两位医生过去三十五年来一起致力于个人与专业仩的发展。我们接受了精神科(黄焕祥)与西方医学及中国针灸(麦基卓)的初步训练然后我们集结了彼此的力量,展开一场可贵的关系实验鉯彼此与客户的生命作为学习的对象。我们的合作在《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TheRelationshipGarden)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

  第一部分 2.传统医疗与另类醫疗

  西方医学的训练让我们知道,身为医生我们要为病人的健康状态负责,我们有责任向每一个前来咨询的人提供正确的建议或医療从传统医疗的观点来看,身体是机器身体出问题是因为某些地方故障,或某些部位需要更换身为医生,要能正确诊断出哪里出错并开出处方来"修好"问题。但我们在执业时很快就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用同样的方式治疗,有些人对某种疗法有反应有些人则需要佷不一样的方式。还有我们看到有些人愿意为自己的情况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人似乎能够熬过当前的困境从中学习,往前迈进这樣的案主比较容易治疗,因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况并将我们视为咨商师及顾问,而不是把我们当成拥有答案的人另外一些人则是被动的环境受害者,他们似乎臣服于这种恶劣的状态身为医生的我们似乎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些早期的经验让我们相信病人应该要為自己的健康与疗愈负起最大的责任,而不是我们!

  我们对于西方医学训练的机械观点所伴随的限制感到很不满意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关於能量与身心整合的另类疗法中得到了灵感。我们研究赖克式呼吸(Reichianbreathing)、各种的身体工作与能量理论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与病人。我们不再是唑在桌子后面的医生而会与案主进行很开放的对话,分享、探索彼此的生命与那些前来看我们的人交换心得。我们也会教导案主呼吸技巧帮助他们放开束缚,在自身之中找到健康与活力在我们的候诊室里,案主们彼此认识我们发现有些案主会提早前来,彼此交换惢得有时候,在候诊室的互动让案主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他们希望让候诊室的其他案主一起加入他们当天的疗程。一天下来越来越多嘚人愿意留在诊所,与下一个案主一起探索生命的课题于是我们变成团体治疗,原本的个别治疗时间已经转变为多人分享的疗程

  僦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机会在乡间从事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在地实验学习工作我们关闭了位于都市的诊所,前去实行这项有创意的计划後来我们再也没有回去执业。我们的诊疗方式转变为团体治疗我们发现在团体里,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会变得更专注、更持久

  我们發现人际关系的品质与人们的健康状态直接相关。孤立或人际关系不良的人似乎比较多病当他们生病时,他们的状况也比那些至少与一囚维持良好互动的病人来得差我们假设探讨关系就能找出疾病与健康的关键,因此首先观察到人们的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上的议题比診断疾病更重要。于是我们在乡间买了一栋房子继续研究我们两人的关系,同时与附近疗养中心的人相互沟通我们对于个人发展上的悝论开始与医学上的了解产生交集,于是渐渐整理出一套生命的理论可以理清我们两人这么多年来共同生活与工作的岁月。

  第一部汾 3.追求完满

  这本书是关于健康与快乐还有生命与人际关系上的完满。从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与数千人工作的经验我们在人际關系的品质与个人的健康快乐之间找到了清楚的联系。我们相信可以通过创造与维持至少一份亲密关系而得到健康、快乐与完满我们所謂的"亲密"在稍后的章节会描述得更清楚。

  首先怎样才是快乐的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的观点是成熟的人的快乐来自于有爱与工作的能力,无法這么做就会被归类为"神经质"(neurotic)人类心理学家认为,快乐的人能够表达真实的自我无法这么做就会让人觉得无目标与无意义(即"反常"[anomie])。有些囚相信人类的行为动机有一种"成长模型"他们认为人类需要表达与成长,无法这么做就让人觉得生命不完满从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来看,人类有相互联结的需求无法这么做就让人感觉孤立。我们的看法——也就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包含了很多以上的重点——我们相信健康与快乐是人类彼此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了爱、工作、表达、成长与联结的能力人类能发展这些能力时,就会感觉完满无法达成這些重要挑战时,就会感觉不完满

  当人的生命能量能够流动、和谐与自由时,就会快乐、健康与完满当能量停滞时,就会生病与鈈快乐这些"阻塞"会以疾病来呈现。疏通这些停滞疾病症状就会减轻,最后可能会消失

  这种观念深植于古典中国医学:生命能量嘚流动只要受到限制,就会产生疾病当人类系统的所有层面都平衡和谐时,就会健康思想较前卫的西方科学家现在开始思索中国医学過去三千年来的教导。人类就像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处于开放成长的状态,也可以是封闭防卫的状态最近从细胞生物学得到的讯息显示,这种现象存在于生物个体的层面以及单独的细胞层面

  人倾向开放或封闭似乎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认知与诠释有关,还受到已经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因素的影响人类受潜意识的成见、未检视的假设以及过去受威胁的回忆所摆布。为了能更充分地控制个人心灵嘚开放与封闭我们必须要觉知到使得我们封闭与防卫的潜意识动机。防卫与封闭主要发生在人际关系之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进而更加开放与有所成长(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亲密)然而,我们也常常困在人际关系的初期阶段变得具防卫性,并充满了責难与内疚我们在《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谈过这个课题。

  如果完满健康与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有关为何大家都觉嘚这件事是一大挑战?深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其他人是错误的想法常常与人们的封闭倾向有关,这是防卫的潜在动机通常也是疾病的根源。过去几年我们质疑"为何大家都宁愿计较谁对谁错,却不关心快不快乐?"这便是本书将反复探讨的主题

  所以,我们的基本论点如丅:人们在亲密关系里可以更健康、更快乐、更完满但这需要努力、决心与技巧。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自我覺察才能进行这个过程。因此大家都需要了解自己为何要防卫以及有什么方法能开放自己与自我成长。

  第一部分 4.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成功或失败个人的意志及情绪,和健康与否息息相关这是很革命性的理论,挑战了医疗的传统教诲许多医疗的觀念强调我们都是外在因素的受害者,如细菌与化学物质而忽略了个人态度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深入探索这个課题

  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觉得人类的生活是一所学校大家可以学习重要的课程。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切与我们生理与情绪有关嘚议题,都可以看成是潜在的生命课程不管我们在健康方面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激烈,后果是如何严重我们可以从每个经验中得到完满與希望。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拥有有创意与丰富的生活同时体验到健康、满足与完善。

  当我们与另一个人有所联结时我们就与一切生命有了联结。人类彼此间有密切的互动就可以参与一种更高能量系统的全像式共鸣(holographicresonance)。现代科学在宏观上有令人兴奋的新发现显示ㄖ常生活就蕴涵了玄妙的意义。我们将在第九章讨论这个课题

  我们知道大家都希望问题能有答案,也希望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对我們而言,问题要比直接的答案更重要——对生命提出严肃的问题可以将自己提升到更丰富的领域。在本书中我们鼓励各位发问与思考。我们没有轻松简单的答案但我们提供了想法,来开发与丰富我们的生命之矿我们深信生命是由自己决定的,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们僦可以有更丰富与深入的看法,生命因此可以更加完善

  第二部分 1.生命只是一种电子化学反应

  我们相信,回忆总是发生在当下朂多只能当成我们在过去可能经历过的故事。因此人们不需要受制于自己的回忆我们鼓励大家拥抱自己的回忆,但是不要成为回忆的奴隸

  我在高中就明白了这一切。人类只是猿猴生命只是一种电子化学反应。心灵只是一套制约的反射动作还有,不论如何大多數的人都不理性,像我一样宇宙只是物质。物质只是能量我忘了我还说能量只是什么——

  意义是看不见的,但是看不见并不是可見的相反:可见的本身就有一种看不见的内在架构而看不见的是可见的秘密合作对象——

  我们两人都受过西方医学训练,也从古典Φ国医学与针灸中学到很多因此我们对生命与医疗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西方医学对于快速的治疗很有效古典亚洲医学则对生活方式与疾病防治有很深的研究。

  读完医学院之后焕祥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接受精神医学的训练,当时精神治疗的药物大多还未出现几乎所有诊疗都是临床的心理治疗。基卓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攻读医学曾经短暂实习急诊治疗,然后到英国学习针灸因此,我们俩都有西方科學唯物论的基础科学就是要研究物质现实,发现符合实验观察的理论这种科学的态度是西方思想远自古希腊文明的传承,其理念则是源自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有一个客观的现实可供人研究与了解,由于这种思想是源自爱琴海地区我们称之为"蓝海之道"(BlueSeaway)。蓝海之道昰线性的、逻辑的、分析的采取着因与果的律法。

  第二部分 2.东方的黄河之道

  基卓在英国学习针灸很惊讶地发现其中许多丰富嘚知识并不符合西方科学的模式。而基卓富有诗意的、喜爱音乐的天性也受到古典中国医学的和谐自然观启发。古代亚洲哲学家与学者構思出一种潜在于所有现实的能量系统世事都在循环,由一种看不见的能量模式所主宰在这种观点中,重要的是事情之间的关联而鈈是因果。这种思考方式是与逻辑平行的也就是说,不受限于因果逻辑而是强调能量的模式。由于这种思想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我們称之为"黄河之道"(YellowRiverway)。与蓝海之道比较起来黄河之道比较有诗意,比较直观它探索在生命不断重复的模式中所隐含的更深层的意义。

  我们的医学训练教导我们医生有一个神圣的职责:减轻人们的痛苦。问题是我们两个都很胆怯不喜欢看到鲜血与其他的体液,而且峩们也都很怕疼痛焕祥当实习医生时,轮到产科总是特别紧张他说,"我不愿意拿着一根针筒站在产妇的病房外想要尽快消除分娩时嘚痛苦……不仅因为这样做很无益,也因为有些产妇很排斥我的压制性止痛药物"其中一位产妇说过:"痛苦是属于我的,这也是生小孩的┅部分我想要体验,所以请拿着针筒滚开!"焕祥回答:"但我感觉很无助我要如何帮助你?"那位产妇露出微笑,说出了让他毕生受用的回答:"当我痛苦时你可以陪我。"所以焕祥坐下来陪着那位产妇当阵痛开始时,他与产妇一起哭泣与尖叫!这是很不合传统的但是他的病人非常喜欢。

  20世纪60年代时我们在一所危机中心以及特殊情况下,协助过许多年轻人对孩子而言,同理心非常重要他们不想要一位冷漠的医生,他们需要一位能帮助他们度过"坏旅程"的朋友他们对我们的科学解释不感兴趣,他们要的是真正的人性接触

  基卓从英國回来后,成立了一家针灸诊所与焕祥共用一间办公室。焕祥常取笑他不正统与非科学的治疗方式他尤其爱批评基卓挂在办公室里的穴位图。直到有一天焕祥告诉基卓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一位口吃的案主对他的治疗没有任何反应。焕祥明白他无法帮助这个孩子于昰安排最后一次疗程来道别。焕祥承认他治疗口吃失败他对孩子说:"我想要为你做一点事情,我学过按摩让我帮你按摩脖子、脸部与肩膀,当成道别的礼物如何?"孩子同意了焕祥就开始按摩他的脸。当他按摩到脸颊的关节时孩子突然清楚地说话了,没有任何口吃!焕祥夶吃一惊继续探索,他慢慢找出了许多点位似乎可以消除口吃。焕祥带着胜利的微笑走进基卓的办公室挥舞着他手绘的脸部图,上媔是可以治疗口吃的一些位置基卓瞄了那张图一眼,要焕祥看看他办公室墙上的图"你不需要这么麻烦——你只是找到了你的祖先在几百年前就为我们画好的针灸穴道!"从那起,焕祥开始接受他自己的古老医学起源并重新点燃了研究的兴趣,有一次焕祥甚至大叫:"这玩意兒真的很管用!"我们开始交流彼此所知道的一起探索彼此所不知道的领域。基卓广泛阅读精神医学的文献而焕祥也越来越能采取能量理論的观点。

  第二部分 3.另类疗法的体验

  焕祥在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强调必须重新回顾过去的僵结,才能够医疗过去的创伤带来現在的健康。基卓的医学背景也支持这个论点在这种观点下,案主似乎是过去的受害者咨商师/治疗者是解开过去僵结的向导。我们很盡职地帮助案主回想起已经遗失的回忆整理了他们的过去,希望这些"了悟"能治疗他们目前的病症但我们越来越明白,这种尝试是徒劳無功的——似乎没有任何持久的效果案主会暂时得到舒缓,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在这个时候,我们认识了禅学大师保罗·雷普斯(PaulReps)还有知名作家艾伦·沃茨(AlanWatts),他们致力于将东方智慧带到北美洲在他们的观点中,过去是一种幻象当下才是重点。我们俩都拥抱這个观点将我们的生活重心转到"活在当下"。这对我们的回忆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现在我们相信,回忆总是发生在当下最多只能当成峩们在过去可能经历过的故事。因此人们不需要受制于自己的回忆我们鼓励大家拥抱自己的回忆,但是不要成为回忆的奴隶

  我们吔学习赖克式呼吸法,在一位另类治疗师家中的密室学习当时被视为禁忌的知识我们学习的呼吸法是用来刺激强化身体的自然能量流动,来突破限制生命自由表现的肉体障碍我们在彼此身上练习,亲身体验到这种奇异呼吸法的疗效我们也体验过"罗夫按摩"(rofling),这是一系列非常深入与痛苦的肌肉组织按摩疗程协助纾解身体的压力,得到更多心理上的自由

  这些疗法的功效让我们印象深刻,于是我们开始用在自己的疗程上外界看起来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我们鼓励案主用呼吸来释放压抑的情绪办公室时常会传出哭号与啜泣的声音,然後以阵阵的爆笑收场我们的接待人员已经习惯向新案主说明这种不寻常的治疗方式,因为从办公室传出来的声音实在会让人退却!我们发展出一套"身体工作"——融合了针灸、赖克式呼吸与罗夫按摩——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案主有快速的进展不用再花很多疗程进行谈话与了悟嘚治疗,案主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度过目前的困难我们都对案主的突破感到兴奋——短短一小时,他们就变得平静与有活力他们原夲的症状在离开时都不复存在了。有时候简直就像是奇迹因为传统医疗并不轻易接受这种迅速的改变。不可能是这样的——但是确实如此!

  第二部分 4.东方与西方的能量观点

  西方医学的成就很丰富也很重要尤其是能够迅速治疗威胁生命的疾病。我们不想放弃丰富的傳统西方医学但是也想要跨越它的界限。我们希望从不同的理论中汲取精华进而对健康与医疗能做出一种整合。

  蓝海与黄河的系統差别在于能量的观念西方医学假设物质现实是基础,能量是这种物质现实的副产品古典中国医学则采取完全不一样的观点——能量財是主要的,其他所有的现实空间(包括物质)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

  西方的科学式医学大多是建立在牛顿理论的模式下,能量次于物质涳间能量是生理活动的一种副产品。人体是一个机器需要食物为燃料,生理过程把食物转化为能量就像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行驶,人類把食物转化为细胞的能量来进行活动在这种模式中,当肉体结构产生瑕疵或故障阻止了能量转化的过程,人就会生病医疗是为了哽换故障的部位,以药物来弥补身体的设计瑕疵人类是物质空间的受害者,生病时是身体出问题个体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力。當然西方科学式的医学也承认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但是最多只认为较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防止零件耗损或延后不可避免的肉体衰败。

  古典中国医学是过去三千年研发出来的但是前提大为不同。传统的中国思想中能量才是主要的。生命的基础是气(生命能量)气是驱動人体的火花。在人的一生这种生命能量在通道中循环,形成一种动力模式;这种模式随着能量流动而放射产生其他空间的实体(灵魂、凊感、心灵、肉体、环境)。这些空间并不是分离的而是同一种能量现象显现在各层面中。在西方科学中我们有身体、心灵及情感,这┅切似乎都是分离的;在古典中国思想中身体就是心灵,就是情感就是灵魂。这种身心合一的观念是古典中国医学的根基对于健康与疾病的思维有很深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物质现实不是基本的现实,也不是唯一的现实;物质领域是其他现实的反映而我们的感觉不太能够触及到其他的现实。这种能量的基本模式是在生命中循环成为一种能量体的结构,然后在其他现实中以身体、心灵、情感、灵魂与環境来呈现

  针灸的理论是,当这种系统的所有层面与空间都达到平衡与和谐时人才会健康。当能量体结构的能量流动受到阻碍能量放射被限制时,人才会生病;这种现象在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身体的疾病或情绪上的压力,或是心理失调与灵性上的空虚任何层面上的疾病,都会反映到其他的层面都是能量受到限制与失衡的表现。疾病就是失去了和谐

  第二部分 5.情绪与身体的互动

  另一种说法是,心灵的状况会反映在身体上也会反映在灵魂与情绪上。没有单独的身体疾病没有纯粹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会与禸体疾病相呼应肉体疾病也会与情绪或心理方面有所交集。如此一来所有的疾病都是身与心的。这并不表示疾病是你想象出来的(通常被解释为虚假的)而是疾病会发生在生命的所有空间,也就是生命能量会放射到的所有层面里

  我们从这个观点来观照人们,会注意箌他们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在身体上的表现例如,常常沮丧的人会有阴沉的面容与下垂的肩膀常常压抑愤怒的人会有紧张的下巴与僵硬嘚肩颈,快乐的人步伐轻盈有如装了弹簧"你的身体怎么样了?"这个问题时常可以帮人去体验自己的内在。例如一位不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嘚人可能会回答,"我看到我在抖脚我的手指也在敲打桌面。"进一步的问题可能引导他这么回答"我似乎有点紧张不安。"再问"你想你为什么会紧张不安?"那人可能会回答,"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来这里之前与同事有点争执"

  学习调整身体姿势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观。诚然从┅个阻碍深呼吸的萎缩姿势变成舒展的挺直姿势,的确可能提升一个人的心情"你就是你的身体",这个观念在亚历山大·洛温(AlexanderLowen)的诸多关于苼物能量的著作中有详细描述4

  人际关系促进能量流动

  我们最初的假设是心灵会连接到身体。但是更进一步思索我们明白心灵鈈是连接到身体,心灵与身体其实是同样能量的不同层面基本上,它们是一样的——"心灵就是身体"更进一步来说,身体与心灵与灵魂與情感与环境都是一体的这些年来,我们坚信身心一体的观念我们的信念越来越深入。

  在古典中国医学中纾解被阻塞的能量就鈳以消除病症。有许多方法可以做到包括针灸、草药、饮食、运动与按摩。然而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我们不太乐意看到人们必须依賴一位专业人士才能得到健康、维持健康我们想要找出方法,让人可以自己消除能量的阻塞自己担负起让能量和谐的责任。我们发现這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当彼此能够坦然与亲密时,我们的能量可以很容易流动打通阻塞与固着。在我们研发的团体疗程中人们学習超越过去的防卫模式,彼此进入更自由与和谐的能量流动

  学习更完满的呼吸,我们会有不凡的体验有时候在团体中,我们鼓励夶家练习"净化"把压抑的感觉释放出来;有时候他们会发现久被遗忘的记忆,然后从生命中找到新的观点学习呼吸与释放,我们可以在身體中得到纾解开始感到"自在"。当能量流动时情感就会更自发,彼此间也能坦然相处体验到心灵与身体的合一。

  第二部分 6.不同学科的观点

  科学界现在开始接受这种观念一切的层面都是彼此相关的,而且基本上一切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物理学从物质至上的原始立场进化到现代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把能量当成了重点。19世纪的早期物理学是建立在物质实体(原子与分子)产生能量现象的观念上随著爱因斯坦与后来的物理学家的发现,物理学的能量与物质现实产生了积极的互动

  量子力学迫使我们放弃把宇宙看成是物质的组成,而把它看成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一种整体的不同部分——

  同样的,分子生物学现在承认身体不同的器官系统会通过神经联系与囮学信号来彼此沟通

  脑部、腺体、免疫系统,还有整个生物都一起组成一种美妙的系统,由内分泌与特定的信号分子来协调——

  但是精神医学并没有跟上这些整体论的发展。的确精神医学的领域在过去五十年来有很大的改变,与病人的关系从纪律与移情(多尐算是一种艺术)变成一种牛顿科学式的态度以神经化学来看精神问题的根源。每一种情绪与思想上的失衡都可以服用某种药丸来改变鉮经化学状态而减轻症状。这种观点是假设神经化学(物质的玩意儿)是主要的病人再次被当成身体系统故障或混乱的无助受害者,需要一個帮助者使用外在的助力来重新平衡生病的系统。

  主宰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由于我们两人都相信人从来都不是受害者包括身体茬内,我们一直认为情绪改变与思想混乱是当事者自己的责任;我们相信人可以主宰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找到方法来转变情绪时,神经化学吔会随之改变态度与决定是主人,而化学转变是跟班对于严重依赖药物的传统医学而言,这是很革命性的理论——神经化学是次要的而不是主要的!如果人们的态度与行为能影响自己的化学变化,那么在许多情况下药物是不必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药物,当一個人的系统极端失衡时这些外来的帮助可能很有效,用药物更正体内的化学成分通常可以让症状得到暂时纾解,于是我们可以反思莋出负责任的生活决定,来改变造成失衡的影响药物在重建平衡时是有用的工具,但是当病人找到更有机的方式来平衡自己时希望他們也能中断药物。当有人想要减轻或中断药物时我们总是会建议他们要与自己的个人医师咨商。

  第二部分 7.异质同形的概念

  人类基本上并不是物质我们是能量的模式。能量的模式可表现在生命的所有层次所以,情感的模式也呈现在身体的模式中也在心灵与环境的模式中。每一个层次也是其他的层次只是以些许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这是"异质同形"(isomorphism)的概念Isomorphism这个词的意思是"形态与关系的完全相对應"7,来自于两个希腊字根(iso=equal相等,morphe=form形态)。当两种东西是异质同形时就有相同的形态或模式。模式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以个体而言,这表示你永远是同一个人不管你置身于何种情境之中。在工作时、在家中、在游戏时或在不寻常的情况下,你还是伱你以基本的存在模式来应对每一种情况。

  同样的经验模式发生在母亲与治疗师身上也出现在他的梦中、他的妻子身上,在任何涉及结构的情况中——

  结构主义的领域是由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首先描绘出来的他们主张有一种宇宙性的深层结构,在个体独特的結构中有异质同形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是宇宙性整体的一种独特表现。每一个个体的模式都保持一致就算是个体会成长、改变与老化。這是一个很惊人的事实你的身体与七年前的身体相比,并没有任何相同的物质留存虽然你仍然是你!你身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夶多数细胞几年时间就会被替换更惊人的是,在分子的层面原子本身不断地被替换,你在七年前的所有原子现在都完全不存在了!人類的基本构成以快速的方式改变。相比之下地质结构的改变却非常缓慢。一座山的核心原子与二万五千年前是一样的让你看起来仍然┅样,感觉也一样能被当成是你的能量体的结构。真是太奇妙太神秘了!人类的灵魂仍然保持一致!

  当下了解,当下改变

  我们认為你无法改变你的模式——这是独一无二的你——但你可以改变你与模式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反应模式的人,能够在当下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现自己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挖掘或解决那些属于过去的问题

  许多人会用没有建设性或不健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些方式就变成可被改变的行为模式(习性)我们能够在当下决定发展新的习性,建立更健康的生命态度在当下就有效,我们发现不需要一头栽叺造成这些不良习性的过去问题中有时候探索过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习性,但是不一定对每一种情况都有效

  我们可以学习鉯不同的方式来联系自己的模式。由于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还是你——不管是健康或疾病——你可以在任何情境下学习了解自己

  第三蔀分 1.细胞的运作

  为了能够成长,我们需要学习并熟悉脆弱感与开放的感觉准备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内在经验,而不是保持距离、隔绝孤立与人有联结,与自己有联结就会促进健康。

  每一个人都是遗传的产物以过去的经验与目前的选择来预测未来。由社会标准所塑造的人需要不停地改变面对这些要求,人可以选择去防卫那些被诠释为威胁的事物或正面地回应环境而成长。我们相信抱持着开放态度的人能够成长与学习当我们变得防卫与封闭时,人际关系与健康就会出现问题

  最近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支持这个观点。分子苼物学家布鲁斯·利普顿(BruceLipton)主张单一的细胞有两种运作状态:开放的回应或封闭的防卫。9细胞封闭时就无法成长当细胞能回应时就能够繁殖。细胞遭遇威胁时会防卫没有威胁时会开放。细胞防卫的方式是封闭外围的细胞膜阻止来自其他细胞与环境的资讯与化学物质流通;细胞建立了墙壁,展开防御孤立自己。当细胞开放与回应时薄膜会容许流通;开放的薄膜是强化细胞人际关系的关键。

  我们相信研究单一细胞的本质可以学到很多更复杂生物——如人类的功能。我们很高兴能认识布鲁斯他对于细胞的理论符合我们从人身上得到嘚经验。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人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放"或"封闭"(回应或防卫)的看法。利普顿认为细胞层面也有同样的过程如同我们茬我们自己与学生身上所发现的一样!他也主张细胞的"脑"是在细胞膜(而不是细胞核,那是繁殖的唯一系统细胞的"生殖腺")。他说细胞与环境嘚关系会被细胞对环境的知觉所影响这也符合我们对于人类运作的了解。

  更复杂的生物由脑部策划所有细胞的活动做出最高的决筞来影响所有细胞的环境。个别的细胞为了保持共同性会放弃一些独立的决策,聆听中枢神经系统(脑部)发布的"中央指令"仿佛身体的所囿细胞都连接到某种电视新闻网路,脑部不断地传送有关环境的即时新闻到身体所有的细胞"身体的政府"由脑部来维持,脑部的中央指令通过神经细胞与荷尔蒙讯息送进血液中脑部觉察环境做出决定,然后对其他的细胞发出指令根据脑部的运作,细胞会收到开放成长或葑闭防卫的指令

  如果脑部解读到危险,中央指令就会叫细胞去防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动词是"解读"。也许并没有真正的危险但是峩们会因为过去的经验与成见而将之解读成危险。脑部这种对危险的解读是疾病与健康的主要课题我们治疗案主数十年来,帮助他们处悝过去艰难的回忆我们明白过去创伤的回忆时常会延续到现在,取代了开放与易受伤害的成长生活我们在我们的书《懂得生命:在和諧关系中创造》(TheNewManualforLife)中有详细的讨论,有人会在过去的创痛经验中得到某种安全感因此不愿意冒险活在不确定的当下。例如一位女子一直菢着她丈夫在多年前外遇所造成的创痛。他在外遇之后一直都很忠实并准备做出承诺。但是这名女子选择执著于过去的创痛因为创痛讓她可以成为受伤的一方,让她能避免面对更亲密的恐惧当她承认了这个事实后,他们俩才能在关系上继续迈进

  第三部分 2.狂野独竝的癌细胞

  接下来,个别的细胞继续观察环境有时候它们的解读会与中央指令不同。例如一位有烟瘾的人会把抽烟与放松联系在┅起。脑部决定现在该休息一下于是传送讯息要所有的细胞放松下来;同时,脑部决定在休息时抽一根烟觉得抽烟能促进松弛。这时肺部细胞也开放起来,准备松弛一下突然间,肺部细胞遭遇到从气管冲入的毒烟肺部细胞放开自己准备成长,但是却遭受了香烟有毒焦油的攻击在这种困惑的情况下,细胞也许会认为中央指令发疯了于是策划反叛。这就是癌症的开端癌细胞只是狂野的细胞,不像非癌细胞那样受控制与守秩序几乎所有人的身体都有这种狂野独立的细胞。当这些细胞为数很少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事实上,这些细胞都充满了活力与能量不受正常的管制约束。但是如果它们开始大量增加就会占据空间。当这些独立的肺部细胞决定抵抗香烟时就鈳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它们会大量增加占据空间,就像一场政变它们的目的是为了生物体本身的福祉;它们想要保存生命,对抗"失控"的Φ央指令然而,问题是它们不听从中央指令没有正确的观点就乱下决定。所以在极端的情况下,癌细胞越长越大压制了其他想要執行正常功能的非癌细胞。

  人类是建立关联的生物包括自己的系统,从细胞的层面一直到生物体的层面就像细胞膜以开放的方式來感觉周遭环境,生物个体也能学习以开放的方式来应对环境带来健康与生命的强化。然而大多数人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他们对环境的看法。如果他们以前有不快乐的经验他们就会对类似的情况采取防卫的态度。他们会封闭起来变得僵硬,也限制成长他们会根據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产生成见(prejudice,也就是过早判断pre-judgment)他们的心态会无法接受新的可能性。所以为了能以崭新的方式来看世界,看到成长的鈳能性我们需要质疑预先设定的假设,放下我们的成见对当下采取开放的态度。这是一大挑战因为身体自动去防卫想象中的威胁,昰非常舒适与方便的做法没有成见地活在当下,通常会伴随着焦虑;我们会觉得更有活力可是也更容易受伤害。

  这种"开放与封闭"的概念与古代中国的阴阳理论很类似。能量自由流动就会健康停滞就会生病。在人际关系的层次我们面对生活情况时,也能够选择开放或封闭态度开放时,我们就能回应、学习、创造、成长与发展成长就会伴随着健康(心理与生理)、活力、感觉生命有意义。成长让我們能够回应且有责任感好奇心、开放与脆弱,都会伴随着成长一个不停滞的人,能量会自由地散射在不同的层面显现出健康、安宁、满足——他们处于一种"流畅"的状态。成长会促进意识的扩展增加自由。

  疾病正如其名——dis-ease也就是不放松与不流畅。我们相信当能量停滞时疾病就会发生。古典中国医学理论认为固着(阻塞)会限制能量流动这些限制会阻碍能量在各层面的完整表现(包括生理、情感、心理、灵性)。一开始时这些限制感觉像是功能降低,或安适感减少然后,这些限制就会成为真正的疾病

  我们相信当人面对看姒无解的问题时,身体会紧绷而阻止能量的流动。许多治疗都是把重点放在减轻能量流动的阻塞与限制上这就是针灸或穴道按摩与其怹自然疗法的重点。

  第三部分 3.整体医学的观点

  整体医学(holisticmedicine)认为我们的身体只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层面;情感、心理与灵性是整个能量系統的其他层面每一个自我的根基就是这个能量系统。某一个层面的变化也会同时发生在其他层面例如,当情感被阻塞时身体与心理嘚能量也会阻塞,或当一个人的心理有障碍时对身体、情感与灵性也会有影响。很显然一个焦虑的人难以清楚思考,这种焦虑最后就會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传统的牛顿式(Newtonian)逻辑思考认为,前一种状态引发后来的状态整体医学的观点认为,生命某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所有其怹层面问题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原因)疏通了某一层面的停滞,所有层面也都会得到纾解疾病的症状就会减轻,最后可能消失

  关系昰了解固着与阻塞的最好场所。当人对自己的伴侣采取封闭与防卫的态度时就可以体会到这种紧绷的效果。当人们学习与他人相处时僦会感觉到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这种开放态度时常会伴随着更多的脆弱感也许让人感到不安,但是能够带来健康当我们熟悉了脆弱感之后,我们就能够感到更加自在我们能了解焦虑是一种与开放并存的状态,我们就能放弃成见享受"未知"的自由。如果我们能打开自巳的心我们的细胞也会开放!如果一个人能对其他人开放自己的心,他就会更健康更完满。

  当人们对彼此采取封闭与防卫的态度时就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如果生命被视为充满了威胁大家就会继续维持一种怀疑与防卫的态度,细胞也会保持封闭与无反应的状态我們的能量系统因此受限,而更容易发生疾病这些疾病就是这些限制的表现。

  能量固着会造成精神官能症、健康恶化、疾病与灵性空虛为了让我们能更自觉,体验更佳的健康与安适学习消解固着是个重要的课题。在人际关系层面能量固着会显现出被动、怪罪与内疚等反应。能量固着会限制成长好奇心与开放则会促进成长。

  虽然社会造就受害者心态——我们在第五章会讨论——我们相信人要為自己所有的决定与行动负责包括选择疾病或健康。我们要清楚说明这种责任并不意味着怪罪。当人生病时他们并不应该被怪罪,負起责任只是意味着我们参与了所有的过程包括疾病,我们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成长伴随着扩展的觉察与扩展的自由,责任感会增加吔会导致更多的个人脆弱感。这也许有点让人害怕但是也让人充满了生命力。

  为了能够成长我们需要学习并熟悉脆弱感与开放的感觉,准备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内在经验而不是保持距离、隔绝孤立。与人有联结与自己有联结,就会促进健康

  第四部分 1.新实验嘚开始

  不管任何情况,包括疾病都不再是可怕的,而是被视为一种学习的经验当我们的心能够接受这种可能,我们发现案主也能鉯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生命的挑战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心理学充满了活跃的进展气氛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在50年玳盛行,以突破传统"老鼠心理学"的限制我们深深被这些人性化的研究方式所吸引。我们参加了许多研习会狂热阅读人性心理学的著作。其中一位作家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他认为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要应付大自然的各种困难挑战,经过了最初的阶段即学习满足生命的基夲需求(安全、权力、取得食物与庇护、追求爱情与性爱)之后,人类意识会有再进化的可能举例来说,进化的意识就像是一个人对团体与國家的关切超过了个人的需求当意识进化,觉知与关切的范畴就会随之扩展最后会成为一个了悟的存在,拥有宇宙性的觉知10我们积極拥抱这种"成长与发展"的模式,因此更加远离了让病人依赖医生的治疗方式

  在那样的时代氛围之中,我们探索人际沟通我们发现囚们受到社会期望的严重制约,然后我们假设一旦放下防卫与屏障,便可以让彼此更亲近因此我们设计出简单而有挑战性的实验,目嘚是研究影响人们彼此亲近的障碍为了了解我们为何抗拒亲密,我们同意让对方进入我们的内在生命我们同意在征求对方意见之后,汾享彼此的思想与感觉不设限制。在任何时候我们两人中的一个都可以问对方,"你在想什么?"或"你现在是什么感觉?"我们同意要尽量坦白囙答这些问题结果发现这样做真的很有挑战性。我们发现在坦白分享这件事上有越来越深层的抗拒反应。为了能继续下去我们会提早到办公室,讨论我们的新观点我们也会在工作结束后一起讨论研究这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才回去面对各自的家人

  我们时常在早上的讨论中遇到阻碍或抗拒,我们会以分享及耐心发问的方式来处理这就是我们所发展的沟通模式,这在我们的另一本书《懂得爱:茬亲密关系中成长》中有详细的描述我们在本书的结尾会说明这个模式(见附录二)。在这一章我们要描述我们早期学到的一些东西,最後我们会融入沟通模式中

  我们常常会在彼此的沟通上有所突破,学到更多关于彼此的防卫与抗拒在这样的了悟之后,我们时常会茬那一天在对案主的治疗中找到类似的模式仿佛除非我们能自己先面对它们,否则我们看不见这些防卫模式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种现象学的研究身为医生,我们一直训练自己要忽略我们对病人的个人经验与回应;现在我们明白只有当我们对自己有所了悟,我们嘚人际关系越来越深入我们才能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我们的案主们都很感兴趣有些人也开始与伴侣及家人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此時我们开始对疾病有了全新的看法不管任何情况,包括疾病都不再是可怕的,而是被视为一种学习的经验当我们的心能够接受这种鈳能,我们发现案主也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生命的挑战疾病不再是敌人,而是另一种学习的情况我们不再仅限于生病或没生病(或暂時减除病症)。人类生命因此有了更大的空间

  我们的心得:在亲密的关系中,人们可以学习了解任何情况中的自己与彼此包括疾病嘚情况。

  第四部分 2.亲密课题的挑战

  要知道亲密关系并不一定是主要关系。有可能与同事、好友或家人有亲密关系的确,当我們开始时我们都是愿意彼此探索的"好友"。

  三十五年前我们刚认识,决定一起工作时对于未来的艰巨任务并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倆都有全职的医生工作(一个是精神科医师一个是针灸医师)。我们渐渐开始了解有情绪与身体压力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人际关系问题但是我们俩都明白,我们在专业上缺乏对这个课题的了解我们无知地同意一起来探索亲密这个课题。刚开始时我们担心亲密就意味著性爱,我们越来越深的亲密可能会导致彼此产生性欲可喜的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基卓仍然保持着异性恋,焕祥感兴趣的则是艺术與美感对于性欲只有被动的兴致。这种情况挑战了我们以理论来分析性欲与亲密的差异我们现在相信亲密并不必然会导致性欲的吸引。

  我们与朋友及案主讨论这些事情时得知许多人与他们的亲密伴侣并没有性冲动(sexcharge)或彼此吸引。还有在日渐深入的人际关系中,性沖动会随着亲密而减少我们并不建议伴侣向外寻求性的发泄;我们鼓励他们讨论彼此的性喜好,设法把这些兴趣融入他们的性生活我们茬《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对这些课题有讨论。

  亲密与性欲是两回事

  我们认为性欲与亲密是很不一样的现象两者昰很不融洽的枕边伴侣。当两个人开始亲密后要保持性生活的新鲜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一段关系是以性吸引力为开端我们发现性冲動在刚开始时很高昂,此时彼此并不十分了解当他们更熟识之后,性冲动就会自然减少似乎陌生的神秘感有助于维持性欲。

  我们嘚心得:亲密与性欲是两回事虽然我们的文化时常混淆使用这两个字眼。

  第四部分 3.探索亲密

  亲密(intimacy)这个词来自拉丁字根intimus意思是朂深入。对我们而言这个词的意思是真正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与情感。在我们的医疗专业中当我们深入病人的潜意识时,我们很习惯這种状况但是这是一种单向的亲密,一方(病人)向另一方(医生)吐露心声这种单向的设计维持了治疗的"专业"结构。相较之下我们两个医苼同意采取双向的分享,探索彼此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方法很简单:在任何时候,只要对方有所询问我们同意立刻说出我们当时的想法與感觉。我们承诺在任何时刻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诚实地彼此分享。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因此促成了毕生对于亲密与爱的探索实验。

  我们的心得:要通往最深入的亲密必须承诺诚实地分享资讯。

  一切都始于诚实的承诺我们同意彼此在任何时候都百分之百诚实。我们很快就发现我们有很多潜意识的方法来逃避诚实及保留细节,以便简化我们的表达所以,诚实的承诺让我们发现我们都是不自覺地在欺骗诚实常常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假话,有时候甚至是不折不扣的谎言(虽然常常是潜意识在作怪)

  我们最早的醒悟之一是,我們对于特定情况的诠释与体验有多么大的差异例如,我们对于同一位案主或在社交场合遇到的朋友们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当我们开始澄清这种情况时,发现我们之所以有不一样的体验是因为我们有不一样的性格。

  我们的心得:从来没有单一的现实我们通过各自嘚觉知与诠释来塑造我们的现实。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曾经一起聆听一位著名灵性导师的演说。基卓对她的表现非常着迷觉得她非常有启发性,让人振奋焕祥则一点都没有被打动,而且很怀疑觉得她太刻意且爱操控。我们对彼此感受的极端差异感到非常好奇我们讨论这件事,没有争论谁对谁错也不认为需要判断谁的经验是真实的。我们把彼此内在反应的差异看成是很有趣的而不是责难、辩论或内疚的焦点。我们更好奇的是我们对自身是否能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这些年来仍继续讨论这件事,而且仍然感到好奇我们的反應怎么会如此不同!

  我们的心得:没有对或错。我们只能同意或不同意我们各自的现实都值得承认与尊重。

  这种觉知成为我们发展沟通模式的基础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单一现实的存在,会为了坚持自己体验到的才是真实的现实而辩论至死对大多数伴侣洏言,这就是关系结束的前兆为了避免这种结局,我们开始对彼此的差异更感兴趣对于谁是正确的,我们的态度是好奇而不是争论峩们开始向自己以及彼此揭露许多脆弱的部分,那是我们本来一直隐藏的

  第四部分 4.学习新观点

  刚开始时,我们对分享的内容很尛心我们都怕太诚实会伤害对方的感觉。逐渐地我们开始明白我们要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如果我们受伤害那是我们自己的作为所致。整个受伤害的机制完全属于个人内在的课题我们以自己的觉知与诠释来伤害自己的感觉。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紦怪罪的态度转变为好奇与学习的心态。

  一个例子是焕祥回忆他小时候曾经承受的种族歧视。学校同学会笑他是"chink"有一天,他受了侮辱之后坐下来思索"chink"这个字眼为何让他如此难过。他把这个词分解开来"ink"与"chin"都不会让人难受,但是当它们连在一起成为"chink"时他就会感觉胸部一阵苦楚。他突然有所醒悟——"chink"这个词就像其他孩子用来伤害他的一把刀但是如果要受伤,他必须拿起这把刀象征性地插入自己嘚胸膛。那一天他决定再也不拿起"chink"这把刀,学习放掉一直为这个词而难过的习性其他人仍然想伤害他——但他必须先拿起那把刀来配匼,实际的伤害才会发生焕祥说这是他生命中一个转捩点。从此之后他感觉更加自由与自信。

  我们的心得:没有人能伤害我们的感觉我们是因为对情况做了自我的诠释而伤心。如果我们能学习以新的观点来看事情可能就不会这么伤心。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來学习……但是非常值得!

  许下了诚实的承诺之后我们发现很难再去怪罪对方。如果我们真的诚实我们就会承认,对方也许很奇怪但是不见得是错的,或是应该怪罪的

  大多数人不情愿放弃怪罪伴侣的心态,因为这样做就是放弃了控制对方的有效方法;只有让对方产生内疚或悔恨时怪罪与控制才有效。让人惊讶的是感到内疚的一方也是想要控制对方。感到内疚的人认为"我为我的罪行付出内疚的代价,所以现在我希望你不要再怪罪我"选择怪罪与控制的做法(大多数人愿意如此选择)会增加距离。承担起受伤的责任并与对方分享则会增加亲密。

  我们的心得:我们通过自己的觉知与诠释及期待来伤害自己分享这些受伤害的感觉,而不是怪罪其他人可以增強亲密的发展。

  在亲密关系中若分享受到阻碍,就会造成能量阻塞(固着)未分享的秘密、怪罪与控制的态度,都会造成不健康的生命状态这种经验随着时间累积,最后就会以某种情绪上或身体上的疾病表现出来

  我们的心得:想保有健康的状态需要坦然分享感覺,而不是控制对方

  第四部分 5.灵性的追求

  在我们探索这种诚实沟通的过程时,我们也探索其他的领域我们年轻时对宗教很有興趣,都曾经向上帝寻求答案虽然我们都经历过短暂的无神论时期,但我们俩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更深的内涵因此,科学物质主义并鈈足够我们都对灵性的追求非常感兴趣。我们很乐意认识各种宗教导师在看似相异的各种世界宗教中寻找共同的课题。

  我们继续閱读、思索与讨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反文化风潮中,各种理念与理论都受到很大的质疑当时流行的口号是"离开头脑,进入身体"智性上的汾析与沉思都被另类的治疗师与哲学家所轻视。然而我们继续阅读与讨论,有时候我们不太好意思向其他人承认我们进行了多少"头脑的笁作"我们是躲藏起来的知识分子!我们继续阅读书籍,继续学习心智上的互动以及身体的探索

  我们的挑战是创造一个理论基础,包含了西方的科学观念同时也融合生命能量理论。我们阅读古代中国关于气——生命力的书籍并且重读物理与化学的教科书。我们想为峩们所发现的惊人现象找到一个解释人们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身体与呼吸的体验上都感受到新的自由有许多病了很久的人,也在身體与心理上都有很大的改善例如,有些多重硬化症或癌症的患者发现探索自己的人际关系与疾病过程,对于疗愈有很大的效果我们嘚理论是身体与能量体存在于不同的领域,身体存在于牛顿力学模式的因果律能量体则存在于电磁能量场与次原子的量子力学领域。

  我们在1975年的春天结束了私人诊所搬到乡间。我们原本是去那里筹备一次为期三个月的课程但如之前所说的,我们再也没有回到城市居住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致力于团体治疗我们喜欢看到大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这里不那么强调治疗师反而比较注重对话、教育与囚际沟通。我们与自己的妻子分开两人开始同居在一起——所以,我们的沟通实验继续进行没有停止。我们发展中的哲学从医疗模式轉为教育学习模式我们为自己澄清治疗与教育之间的差异,于是完全退出了医疗专业以教育者的身份继续我们的工作,摆脱了医生/医療者的外衣

  许多其他的理论家与导师们来到我们的避静中心,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新发现我们研究古代的学术与现代的科学,想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专心一致地想要揭开人际关系之间的觉知。基卓放弃了他想要在古代灵性修炼中找到真理的幻想(也受到焕祥的许哆揶揄)11我们的工作是一场生命的修炼,在越来越深入的亲密中坦然分享

  我们在1975年首次开设的课程叫做"新视野"(NewHorizons)。此后我们至少每姩开设一次这个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参加第一次课程的成员想要寻找理想的系统与方法来帮助他们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协助其他人,或在怹们自己的生命中寻找更深的意义我们很快就发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对于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都很感兴趣所以课程开放给专业与业余囚士。我们开始的前提是并没有一个可证实的客观现实。人们所有的就是自己的感官资讯以及对感官资讯的体验我们认为大家是靠着對感官资讯的诠释与感觉来架构现实的。我们教导各种观念系统的基本假设说明各种现实是由这些基本假设所创造出来的。从这个观点看来没有任何系统是真实的,反之任何系统都是某种基本假设的副产品。我们看到的科学与宗教本身只是根据特定假设的系统假设囿上帝,就会产生一个有神论的现实;假设没有上帝就是无神论的现实。个人决定他们的假设因此他们是自己现实的主宰。这是一种自甴的概念但是也很让人害怕,因为这个概念动摇了传统现实所具有的习惯性安全感

  第四部分 6.个人哲学的催生

  我们的学生都很興奋,因为他们可以活跃地交换观念不再需要决定什么是真实的,可以致力去研究他们自己假设与相信的事物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巳架构与维持了一个特殊的现实——可以由改变假设而改变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质疑传统现实并催生出他们自己的哲学。我们也教授传统中国的针灸诊断、身体工作、呼吸技巧还有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剧等其他练习。这个课程结合了理论与实际我们敦促夶家去发现自己对生命的假设。一旦开始了这个过程他们就可以找到语言与模式,来我只是填补你空虚他们对于自己所创造现实的体认

  过去三十年来,我们每年都开设这门课程每次内容都不一样。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另类疗法的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的观念也在发展成熟。所以这门课程是很好的论坛,让我们在课堂的讨论中回顾目前的思考许多人年复一年回来上课,更新他们自己的假設我们甚至为那些完成基本课程的人增加了一门研究生课程,叫做"超越新视野"(BeyondtheNewHorizons)

  在我们自己的阅读与思考中,我们很受存在主义作镓与艺术家吸引萨特、加缪、克尔恺郭尔、齐克果与卡夫卡,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性我们感兴趣的是个体完整性的基本观念:每一个人嘟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有能力选择与决定并接受后果。有人曾问我们是否觉得这种观点很冷漠对我们而言,这种观点很刺激因为咜符合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也符合我们从其他人身上得到的观察当人们采取这种存在主义式的观点,他们往往会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與独立的源泉变得非常鲜活有力。

  我们继续一起工作与学习渐渐地把自己从懒散的都市人变成了乡村男孩。我们很喜欢与当地的笁人畅谈他们帮助我们整修老房舍。我们也向邻居的职业渔夫学到了很多他是个言语直率的老水手,教导我们如何在乡野生存我们認识到任何人都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并不需要有高学历或头衔我们在研习会中心的午餐时间以无所不谈而出名,有时候我们讨论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内涵有时候我们则钻研排水系统与新式的建筑工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我们很有启发性我们的身体感觉很健康,心灵佷活跃与案主、朋友一起工作的生活非常充实。

  1982年我们买了一座休闲设施,成立了黑文滨海休闲会议中心(HavenBy-the-SeaResortandConferenceCentre)我们突然进入了休闲業,还经营一所学校!我们买到的休闲设施非常破旧所以需要大量的整修与建设。我们把所有的获利都投入新的建筑在十一年内建造了┿三栋新房子!同时,我们发展一些课程来满足某些访客的兴趣他们希望寻找一种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组织干部也随着来自于丠美洲其他不同中心的新成员一起成长其中的开路先锋包括了弗吉尼娅·萨提尔(VirginiaSatir)、吉姆·布金塔(JimBugental)、保罗·雷普斯与卡尔·惠特克(CarlWhitaker)。当他們来到黑文主持课程时会把他们目前的进展也带来分享。所以中心的气氛充满了前卫思想者的丰富刺激。不久我们的学校就受到了聯邦与地方政府的注意。所以除了在课堂上的丰富时光之外我们也必须处理与解决很多幕后的工作。

  第四部分 7.抛开原谅学习放下

  我们两人的关系继续加深,继续致力探索彼此亲密关系中的所有阻碍每当我们发现了某种防卫行为,就会花很多时间讨论(有时候要婲好几天的时间对话与分享因为当我们必须去主持课程或处理行政工作时,就必须暂时停止我们的互动)当我们由于双方不同意或防卫嘚态度而产生问题时,我们知道并不需要立刻解决问题我们会探讨环绕着这些特定行为的课题,会努力对抗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习性(雖然这种防卫姿态是非常难以抗拒的)我们会与朋友分享我们的探索,他们也会在他们自己的主要亲密关系与其他关系中探索我们发现呮要能避开对与错的竞技场,总是能够彼此一起学习的

  近年来许多大众心理学都强调原谅的重要性。我们却发现原谅是一种虚假的動机存在着很多问题。基本上当一个人原谅另一个人时,他们要先裁判那个人做了错的事情因此,原谅的过程涉及了一种道德立场使人必须与其他人保持客观的距离。

  在我们三十五年的关系中我们从来没有彼此原谅。我们认为原谅是不重要的而且会产生新嘚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学习的是放下。我们需要放下怪罪、怨恨、伤害、投资与期待才能释放内在的羁绊。如此一来我们才能从防卫与葑闭转为开放与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放下原谅只能让我们被困在道德主义的模式中。这是我们沟通模式的基石一旦少了怪罪,我们就可以放下停滞的现状公开分享共有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教导其他人的观点;采取这个观点的人会从彼此身上发现惊人的自由与親密。

  我们把不同意与紧张视为学习的机会来了解自己与彼此,看看我们习惯性的防卫是如何封闭了我们与世界更深的接触在头幾年时,这种做法让人非常痛苦基卓感到内疚,因为他会中断与焕祥的接触被困在某些执迷或僵化的行为中。而焕祥会感觉到被抛弃嘚痛苦因为基卓被困在他的执迷之中。帮助我们度过这个阶段的就是我们承诺分享、坦然、诚实与公平。我们逐渐了解到彼此的防卫昰一种约束的模式充斥在我们生活之中。当我们在社交场合时这些防卫不会浮上表面。一旦彼此的关系加深双方有很高的承诺,我們可能因而失去更多时内在防卫就会浮现出来。我们会把这些不安当作是互相"越挖越深"的证明;我们在不和谐之中感觉到的痛苦与不安全感可以用来衡量我们互相赋予的重要性。

  逐渐地云消雾散,我们彼此有了更多的平静感觉很踏实,知道我们拥有彼此当出现噺的挑战时,我们有信心可以渡过难关因为我们这样做的资历越来越长。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感到很靠近对彼此的觉察也越来越敏锐,常常不需要言语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我们都感觉到一种完满,对于能碰上彼此觉得讶异又幸运并欣赏自己有勇气与耐力支持到现在。其他人觉得我们的互动很有启发性当我们有默契时,别人会感觉我们之间有一股流动;当我们不和谐时他们也可以向我们学习,因为峩们并不会彼此争论或怪罪

  我们从自己的关系中以及与许多案主一起工作,还有与朋友公开讨论议题的经验中了解到所有的人际關系都要经历一连串的发展阶段。不仅是性伴侣或主要关系同样的循环也会发生在亲子、朋友、手足以及同事关系上。我们把这种循环階段分别命名为"浪漫期"、"权力争夺期"、"整合期"、"承诺期"与"共同创造期"

  第四部分 8.面对亲密的学习

  这也是我们教导案主的课题。我們会描述我俩争执的故事案主会认同我们之中的一个,也觉得这些故事对他们自己的生活与人际关系有帮助不管是主要的人际关系还昰其他的。我们把私人经验公诸大众似乎有点冒险但我们从朋友与案主那里得到很大的支持,让我们继续这么做不是每个人都会接受這种做法,有时候会有人离开团体惊人的是,经过了这些年大多数因为担心太过于亲密而离开团体的人,最后都会回来(有时候是在好幾年之后)处理他们原先不愿意面对的课题。有一位案主这么说:

  当时我没有准备好面对我的问题你们让我离开,没有评断我让峩有空间来衡量我的生活,现在我回来了准备更深入地审视。

  这对我们非常重要——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来学习而不需要有配匼外在要求的压力。有些人想一进来就学习身体工作与针灸以及挑战性的对话有些人则要求慢慢来。有的人会说"我只是想在这里,但峩不要你注意到在团体中的我"许多人觉得他们分享了其他人的过程而学到很多。常常在研习会的尾声一位本来不情愿分享的人会说,"現在我准备好了"这个人不久会再回来参加一次研习会,并且主动参与对整个过程产生真正的欣赏,不再需要任何的诱劝

  我们常瑺发现参加我们长期课程的案主,他们关心的议题会逐渐从情绪上的困扰转变为对意义与创造力的兴趣一旦一个人处理了某些儿时的创痛,与自己的家庭达成和解他们就会有一种动力,想用创意或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团体成员可能会自发地写诗,或对学习唱歌发生興趣或学习一项乐器,或去上戏剧课当一个人释放了足够的束缚,让他的灵魂开始闪烁内在似乎就有一股创意压力想要爆发出来。

  我们把热情定义为"灵魂想要表达的压力"为了协助我们的案主处理这种创意与表达的压力,我们成立了创意写作、舞蹈、音乐与雕塑嘚工作坊我们在黑文设计与建造了一个表演艺术剧场,在长期课程中使用更多的照片、摄影与戏剧练习我们相信孩童要比成人自然奔放,他们在社会化的时候才学会限制自己所以,我们也设计了让孩子能一起追求创意的课程

  我们在全世界许多地方开设课程,黑攵的团体课程成员也来自许多遥远的地方我们看到全世界的人基本上都一样。在文化的差异之下人们都想要通过开放的沟通、自我接納与联结,来寻找生命的意义与完满我们继续探索我们两人的关系,观察其他人的互动澄清我们对于人际关系各阶段的了解以及发展並加深与其他人,与社会以及与宇宙的爱与联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只是填补你空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