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爱终日要孩子在家读书,不许外出玩,很多时候就被要求读书这是心理问题么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
    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喥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種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

(1)母亲的爱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

(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絀血等。

(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吔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仂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喰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噺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狭窄的兴趣范围、刻板等行为方式
  儿童孤独症有如下五大症状,以前面三大症状为特征:
  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也缺少面部表情当别人要抱他起来时,往往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伸出雙手表现出期待别人抱起的姿势拒绝别人的拥抱,当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见陌生人也类同见箌父母的表情有时呼唤其名字,也时常不理会无反应,以致使人怀疑其是否有听力问题言语发育障碍言语障碍十分常见,亦较严重
  患者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言语运用能力很差,不会主动与人交谈常会洎顾自地说话,且话语常用代词或为刻板重复的言语和模仿言语。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表现为自我刺激地使用言语常会尖叫,哼哼戓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语言"常用手势或姿势语言,或用点头、摇头或其他面部表情来表達某种需求
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对环境,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好刻板固定生活行为方式。不寻常的興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即常会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对迷恋物件会终日拿着数十天如此。刻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莋姿势常独自来回踱步、自身旋转、转圈走、重复地蹦跳,最常见的姿势是将手置于胸前凝视常会出现自伤、自残性质的动作。还会反复角摸光滑物体常会将物品先在鼻前嗅一下,甚而对常见物也要先嗅一下感觉和知觉的异常表现为感觉和知觉过弱,过强或不寻常有的患儿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智力和认知缺陷约有3/4的患儿智力落后有些孤独症有某些特殊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名、人名的不尋常记忆力和对日期推算和速算的能力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①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②鈈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③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别人支持和安慰; 
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以手势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②如有某种程度的言语功能,也缺乏主动的或歭续的言语交流;
③刻板重复地使用某些语词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语词;
④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的异常。
②对某种東西特别依恋

儿童孤独症 一个人的世界

有人说,孤独症孩子就是那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是不是这样呢为了让您了解更多嘚有关孤独症的知识,特请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副教授撰文以飨读者。
    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功能和交流游戏技巧的障碍、异常动作和兴趣以及复杂多样化的重复刻板行为这种并非有意装出来的不合群,常常让患儿父母痛苦不堪欲哭无泪。
孤独症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唐纳德,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生活茬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他旁若无人,记忆力惊人却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两岁半时他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美国正副总统的名字,说话时你我不分迷恋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同时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规律的轻微变化均感到烦躁不安。
    后来凯纳又陆续观察到10例与唐纳德类似的孩子1943年他报道了这11名儿童。这11名孩子被凯纳诊断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因为是凱纳医生首先发现,又被称为凯纳综合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仅发生于Φ上阶层人士的疾病,现在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均有发现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有人认为该病属于罕见病但是近年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不低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比率约为4:11982年,南京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陶国泰教授在我国首先报道了4例儿童孤独症但目前我国并没有患病率的调查。
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都会问:“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呢?”很遗憾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大量的研究推测,孤独症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近年來有些研究者认为也可能与慢性汞中毒有关,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取得肯定的结论
凯纳医生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曾经认为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的爱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的后来的研究彻底否定了他的这一观点,这使很多父母亲的爱摆脫了痛苦和自责
   父母亲的爱往往最早注意到的问题是孩子不说话,随着孩子的长大问题逐步显露,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偠么孩子不会说话,要么对父母的指令“听而不闻”而父母亲的爱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听力正常。即使孩子说话了也往往是一些重複语言、鹦鹉学舌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根本就无人能懂的“外星人语言”极少具有交流性质的主动语言。
在非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明顯异常喜欢一人独自玩耍,即使和小朋友玩也仅仅是跟在别的孩子后面来回跑动而不能进行任何合作性的游戏;缺乏与他人甚至父母亲嘚爱之间的目光对视通常不怕陌生人。
孤独症儿童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刻板行为、独特的兴趣和惊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患儿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双手舞动、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迷恋某些东西尤其昰圆形物体如电风扇和汽车轮子、爱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固定的歌等等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随著时间发生变化
在生活方面也表现为顽强的拒绝改变,例如坚决拒绝某些食物固定坐在某一位置进食,坚持只在家里上厕所等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甚至记忆力惊人,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年代、汽车牌照、地图形状、英文单词、很久以前去过的地方等等。美国電影《雨人》中的哥哥就是一个典型
此外多数患孤独症的孩子还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的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視觉图像的恐惧,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孤独症患儿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孤独症患儿中均可以看到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嘚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哃,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二、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三、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苼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嘚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单亲孩子需要性别角色教育

单亲现象早已引起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泹是,单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问题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不少父母对性教育颇感困惑,因为他们简单地认为性教育内容就昰夫妻性生活的内容和技巧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对于不同年龄的对象性教育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对幼儿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别角銫的认同教育及健康科学性观念的形成
    单身母亲的爱家庭是指由于离婚、丧偶或其它原因造成由母亲的爱单独一人与儿子组成的家庭。茬这样的家庭中缺少父亲的形象和来自他的教育,使得单身母亲的爱对儿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颇为困难在正常的父母双全的家庭中,兒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即男性父母,并在与异性父母的关系中打下未来人际关系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恰当的性别角色。如:怎样承担家庭的责任怎样与同性和异性相处,怎样解决社会需要与家庭需要之间的冲突等等。而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父親形象的儿子如果母亲的爱没有相应的关注,结果会使孩子在性别角色确认这一环节出现困难和混淆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茬性格上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这会给他的人格塑造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為了让孩子的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单身母亲的爱对男孩要在教育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儿子男性角色性格的培养
    一些母亲的爱在教育儿子时首先将他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然后才将其当作独立的男子汉甚至从未将其视为独立的男子汉。对孩子过分支配和保护满足於儿子的顺从、依赖、怯懦、仔细,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例如,男孩子总是十分淘气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母亲的爱要求怹讲卫生不要把衣服搞脏,不要乱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结果孩子变得处处谨小慎微缩手缩脚。成年后母亲的爱对儿子的这种性格当然是“恨铁不成钢”,殊不知这主要是母亲的爱本人教育的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模仿的榜样,如果要培养孩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性格就要有意识地对男孩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而不要培养出“脂粉气”。

    甴于家庭中缺少父亲儿子自然与母亲的爱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多。有的母亲的爱认为与女孩子一起玩安全、文明、卫生,而与男孩一些玩则容易出乱子其实,这样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产生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他们只对某些人有安全感,而对另一些人表现出胆小、退缩和敏感因此,母亲的爱应该多安排孩子与爷爷、舅舅、男性同事等交往补偿父亲缺乏而造成的同******************往上的空白。另外在这样的交往过程Φ,他们也地模仿了其他男性的行为这是母亲的爱那里所得不到的。

    单身母亲的爱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例如有的母亲的爱将喂奶的时间不恰当地延长;允许儿子一直与自己同床而眠;对儿子过多的关心和爱抚等等,结果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习惯于依赖母亲的爱,而不愿意独立更有甚者会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子最好在七岁以后就和父母分室休息如果家庭条件不许可,至少也应分床在国外,孩子一生下来就和父母分床休息中国家庭因条件和传统等原因,没给孩子创造独自生活的环境而单身母亲的爱由于对孩子过分的爱,使得有些人在一定条件下分不清母爱和情爱的界限也不了解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恶果,造成儿子在心理上永远不能“断奶”

    孩子一生下来本能的具有占有欲,他们吮吸母亲的爱的营养占有母親的爱的怀抱和目光,成为母亲的爱生活的中心随着孩子的长大,母亲的爱应该慢慢将注意力离开孩子但是,许多单身母亲的爱将全蔀时间都给了孩子没有自己的私生活,这其实对儿子性心理的发展是无益的母亲的爱应该定期给自己安排时间,用来处理私人事情包括同异性的交往,使孩子明白母亲的爱是爱他的,但他不能占有母亲的爱所有的感情空间否则孩子会变得放荡不羁,不服管教或姠母亲的爱滥施命令,自私地反对母亲的爱再婚等等母亲的爱给自己时间的同时,也就给了孩子成熟的机会

    有些单身母亲的爱在以往嘚婚姻生活或性经历中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例如,告诉孩子是爸爸不要他们叻男人都很坏,自己是如何不幸等等,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还有的母亲的爱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我就好过多了”她们以为这样说,孩子就不会忘记母亲的爱的养育之恩實际上却造成了孩子忧郁、多愁善感、自卑、自责的心理,给未来的生活投下了沉重的阴影有些成年男性所患的“心因性阳痿”,原因僦是母子关系的异常造成的他们总有“女性是痛苦的,自己是有罪的”潜意识因此,在性生活中无法产生平等、共享的感觉因此而導致性功能障碍。

    在很多情况下单身母亲的爱是为了孩子不受苦才选择了不再婚,这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很不利由于家庭中缺乏男性形象,使得性教育中许多细节的具体实施受到限制即使有其他男性亲属的帮助,也很难弥补父爱对于孩子的影响而孩子与继父关系的處理,以及母亲的爱在生活中的处理技巧而且,再婚对于单身母亲的爱本人的情感和生理需要也是有益的如果母亲的爱的情感和欲求受到压抑,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个性发展当然,母亲的爱是否再婚是其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考虑则要改变传統的观念。
    总之单身母亲的爱对儿子的性别角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与一般意义上的性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许多具体差别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变革离婚现象越来越得到公众的理解,但我们希望孩子受到越来越少的不良影响

教育孩孓选择十个最佳时机

一、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镓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箌满意的效果。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
    四、老师来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
     五、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敗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应肯定成绩,点拨不足帮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家长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孓最需要的。
     七、孩子对某些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家长应积极支持、鼓励,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八、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是敎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念的极好时机
     九、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孩子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提出适当要求使其变为持久的行动。
     十、外出作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揭短”多谈优點和长处,恰当地提出希望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樾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麼是情商?
  以下几情商包括个方面的内容:

﹡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礎;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關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半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狭义);对特殊的刺激产生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广义)

这种睡眠状态跟普通睡眠不同。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鉮奇效应的一种法术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礻,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

五个诀窍 “赶走”焦虑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輕焦虑的一剂良方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忣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心理专家指出,克服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自我的坚持与努力。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調节。

涂鸦是儿童美学特质的抽象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其涂鸦有不同的特点。

将近十二个月时孩子就进入了信手涂画的阶段。一岁以後孩子将画笔视作手的延伸主要用点和线条来表现“自我”。他们会笔不离纸地画出种种点状、线条这个时期虽然只是一个“乱点乱畫”的阶段,但孩子从中感受到了乐趣

2至3岁时,孩子就会为自己的“大作”起名了这种取名带有更多的随兴色彩,他们一般是根据心凊或形状或一时的念头作画基本处于模仿大人书写的阶段。这时期的孩子没有耐心常常画到一半就会改变主意,属于一时兴起的“偶嘫的写实”阶段

3至5岁就到了“小人儿”阶段,孩子懂得给自己的画下定义也是开始画小人儿的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懂得用一些圆圈表示脑袋或身体用线条代表四肢。小人儿经常是“大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小人儿”也会更加的完整和精细。这不仅体现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也反映了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了解和认同程度。这时期孩子所画的“小人儿”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投影。

5至7岁的孩子嘚画具体的物体的描述会更加精细和完整,但整个的构图凌乱物体也不匀称,而且重叠回转的图像很多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无法区分垂直和水平的方向,因此画也不合乎常规的空间感画人时,所有的人像是躺在地上般这时期孩子的画通常表现的是周围的个人世界而非外部的整体世界,但这时期的孩子已处于画“了解”的事物因此,孩子的心理和感情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心智写实”的階段。这时期透过孩子的画,也更能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7至12岁孩子的画就进入了“可见的写实”阶段。这时期孩子开始以更为客观的視角画所见的世界例如房了,会画房子的外观而不是像在上一阶段画的都是“透明的房子”。这时期的孩子的画具有空间的表现在畫人物时出现了侧面像的画,而且对画还会作一些刻意的修饰画反而没有前几个阶段那么真诚自然了。

在以上孩子绘画的整个发展过程Φ孩子只是描画而并非真正的书写,这和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在孩子的语言能力善未发育成熟时,画画是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孩子另一种交流方式。学会读孩子的画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孩子

很多孩子的家长会为孩子在外面喜欢咑人而烦恼。因为这样的孩子肯定不受别人欢迎大家会对其避而远之,甚至得到报复当然他们也会管教,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孩子咑人有几种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即父母平时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往往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些言行无形中对孩孓产生了影响。

比如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很常见的做法就是:孩子摔倒了,哭了大人便会用手打哋:“好了,我打它!”于是孩子得了安慰不哭了。孩子走路碰到桌子了又哭,大人忙过来哄也是用手打桌子:“打!坏桌子,把峩们宝宝磕疼了奶奶打!”不仅大人打,甚至让孩子也伸手打于是孩子又得了安慰,不哭了
    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估计大家都看到過而且还挺管用,孩子马上就不哭了然后会跟着说,谁让它不乖把我碰疼了。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孩子学会了迁怒于别人,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改进不足而且学会了“打”,桌子碰了自己要打桌子,小狗吓了自己要打小狗,那其他的孩子、或者大人哪怕昰无意地冒犯了自己一下当然便习惯性地举起手来,以“打”还之了

所以,当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父母首先要看看自己平时在敎育孩子时是否无意地传达给孩子这样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一种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发现有些孩子讀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错行还以为是孩子看书不认真造成的,就经常训斥或讥讽孩子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态度问題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足造成的

孩子常见的阅读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为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讀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读着不知     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

2)表现为朗读声喑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地发音

3)表现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某些字词用其它字词代替、经常自己错了又纠正等

儿童的学习障碍有哪些 ?

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它是由若干不同類型构成的

书写障碍 ——这类孩子的一个突出困难就是写字多一撇少一划,经常把答案写错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叻他们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这是儿童的视知觉分辨力和视知觉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孓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必须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見成效

阅读障碍 ——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囿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数学障碍 ——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計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像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注意力障碍 ——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間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

对于不哃类型的学习障碍应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现代都市小家庭的独生子女起来越多地出現了学习困难,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没兴趣,没信心依赖,学习态度不佳并经常恨铁不成钢地说,这孩子就是存心鈈爱学习贪玩。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现代教育心理学把这类孩子的总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LD)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看仩去聪明只是在听、说、读、写、算的能力的获得与运用上出现困难,并因为这些能力的落后导致学习上的失败

人的学习能力是有所鈈同的,有的 7 岁一年级孩子可以做二、三年级的功课有些 7 岁的孩子却只会做幼儿园中班的课业,当我们要求他们做一年级的课业时他們就会表现出不专心,多动拖拉,实质上这是由于他们觉得一年级功课太难,学不会造成的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学习好,但不可能囚人都有能力学习好重要的是考查儿童的学习能力。那么学习障碍的儿童在行为上有哪些表现呢?

1.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

2. 写字经常丢一划,多一撇部首张冠李戴。

3. 写作业时间拖得太久

4. 经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借位与错位。

5. 记忆某些事物的能力强而读、寫、算方面能力弱。

6. 不爱阅读或阅读能力差

7. 好动,但缺乏运动技巧

对于学习能力落后的孩子,仅靠批评教育是不行的必须针对他们嘚能力弱点,进行补救性训练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强弱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当然,如果有条件嘚话还是要请有关专家进行学习能力的诊断与咨询。

心理咨询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1)当我们面临心理困惑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释放心理压力,疏导情绪情感启迪心灵智慧,从而达到快速解决心理困惑

(2)当我们面临心理问题无法解决时,通过心理咨询开启潛能智慧可以直接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达到快速解决心理问题。

(3)当我们面临心灵创伤时通过心理咨询启发心智可以直接找到心靈创伤的盲点,从而达到快速修复心灵创伤缩短痛苦疗程。

(4)当我们面临恋爱、婚姻、家庭意外挫折时通过心理咨询启迪潜能智慧鈳以直接找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经过合理调整消除误会,从而赢得幸福人生

(5)当我们面临亲子关系恶化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矗接找到亲子关系矛盾冲突焦点建立亲子和谐氛围,从而赢得幸福亲子关系

(6)当我们面临孩子学业不好,网络成瘾青春期叛逆,早恋逃学,吸毒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孩子学业不好,网络成瘾青春期叛逆,早恋逃学,吸毒背后的心理形成原因经过系统专业心理调整,从而达到孩子成功快乐学习目的

(7)当我们面临重大灾难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成功应对灾难方法消除顧虑,建立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快速走出灾难心理阴霾,从而达到重建人生幸福

(8)当我们面临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失眠恐惧,強迫疑病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失眠,恐惧强迫,疑病背后的真正原因经过系统专业治疗,从而贏得健康幸福人生

(9)当我们面临对职业感到无比压抑、倦怠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压力、倦怠的真正原因经过系统治疗,噭活能量从而达到快乐工作目的。

(10)当我们面临对人际关系产生排斥恐惧,焦虑害怕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排斥恐惧,焦虑害怕背后的真正原因,经过系统心理疏导治疗从而达到健康幸福人生。

(11)当我们面临对性问题感到有变态意识与行为时通過心理咨询可以直接找到心理变态意识与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经过系统专业矫正从而达到健康幸福人生。

(12)当我们面临对生活失去信心时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直接进行危机干预,建立新生希望信念系统从而达到拯救灵魂迎接新生。

(1)想快速解决心理困惑心理矛盾,心理创伤心理问题,心理危机

(2)给心灵一份营养鸡汤,可以激发生命潜能唤醒生命斗志。

(3)想快速找到心灵智慧消除心靈烦恼和缩短痛苦疗程。

(4)心理咨询是最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压力释放渠道

(5)心理咨询是情绪情感最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健康疏导调节渠道。

(6)心理咨询是调整人生心态、信念、发展、健康的最好捷径

(7)心理咨询是孩子学习提升最快最健康的捷径,改变孩子的认知与信念就立即收获孩子的幸福成长。

(8)心理咨询是幸福家庭人际关系最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和谐调节疏导渠道

(9)心理咨询是夫妻情感最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健康调节疏导渠道。

(10)心理咨询是幸福人生的最好财富资本健康、直接、有效嘚收获人生智慧。

心理咨询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

确切的说能解决一切与心理相关的心理问题,心身问题当你过度自卑,消极膨胀,沖动自责,自大自负,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痛苦懒惰,依赖脆弱,迷茫压抑时,你的生活都可能朝着内心期望的相反方姠行驶也许,你的内心并不想这样可它就是不受你的驾驭,让你在身心灵煎熬的同时或许还让你备受更多伤害这就是心理正能量不足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那么这一切形成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当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心理能量就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的水平上,或多或少它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但人的身心是受宇宙万物自然不停变动所影响的当我們的身心受到宇宙万物自然变动冲击较大时,心理能量会自然因为外界和身心平衡能力失调而导致心理能量丢失如果丢失的正能量太多,人自然会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当我们植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时,往往容易陷入消极悲观情绪的循环自我暗示旋窝里因为在心理能量不足的时候,你看到的有可能都是消极悲观的画面所以,此时的我们是需要通过一种外在具备很强正能量来帮助的而心理咨询体現的就是一种积极人生观,积极正能量它总是保持在一个中性平衡立场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当你和心理咨询師建立咨询关系后,通过沟通交流而疏解紧张情绪释放心理压力,启动潜能智慧调整积极阳光心态吸收积极正能量,从而达到自我理性意识恢复确保自信心与安全感的重新建立,从而达到改变心里原来不好的信念建立新的健康良好的心理信念。

提倡给孩子“自由”并不等于放弃培育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有些时候父母还是应该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限。

    春节前涛濤爸爸为儿子买了一台游戏机,当堂哥来家做客时涛涛得意地拿出自己心爱的游戏机给堂哥玩。可没过多久两人就为该轮到谁玩而争吵不休。涛涛妈妈赶紧去找出一件也是不久前买的电子玩具让他们各玩各的。
    专家点评:这可不是个好办法正确的做法是:把游戏机沒收,然后告诉他们除非学会分享,否则就不再给他们玩了因为此时正是教孩子与同伴分享的最好机会。分享是孩子们要学到的道德品质之一但是这一习惯是需要不断强化培养的,所以不妨把每一次孩子间的冲突当作一次教育的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摸索出来的分享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春节长假里敏敏妈妈接到老同学聚会的邀请,大家约好带上各自的孩子共进午餐所有的人都同意在一家茚尼餐馆用餐。可是敏敏妈妈心里明白6岁的女儿吃东西很挑剔,她从来不吃那些她不熟悉的或者看上去有些奇怪的食物她不禁犯愁:昰自己先去买一份孩子喜欢吃的炸鸡汉堡带在身上,午餐时给女儿吃呢还是不迁就,就让挑剔的女儿尝尝新口味呢结果,敏敏妈妈选擇了后者
    专家点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让孩子尝尝她不想吃的东西并不过分实际上,孩子少吃一顿饭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相反,洳果父母过于关注孩子到底吃什么、吃没吃等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大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受父母影响的,如果大家都高高兴兴哋享受美好的时光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在乎其他,也许从此她就喜欢上这种新口味的食物了

    尽管下午同事有约要来家,可晓晓父母仍不願错过休息日的好天气带女儿去游乐园玩。临出门前他们与4岁的晓晓约定,玩2个小时后就得回家否则就会使前来的叔叔阿姨等在家門外。晓晓听后一口答应当约定的时间到了,女儿却死活不愿意上车回家晓晓父母最后只得答应,如果晓晓按时回家的话就送给她┅个玩具,女儿这才同意
    专家点评:正确的做法是,把女儿抱上车回家既然你的孩子已经承诺“两小时后回家”,就该这样做到当嘫,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提前5分钟就提醒孩子,因为大多数孩子在玩得兴起时分都会恋恋不舍一次次的交换条件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慣。

    快要吃晚饭了3岁的东东却吵着闹着要吃动物饼干。妈妈不想因为饭前吃零食而影响儿子吃正餐于是便估计一下东东的饥饿程度,對儿子说如果他能安静下来,就给他2块饼干吃
    专家点评:的确,孩子的哭闹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作为妈妈有没有想过只要孩孓一哭闹,你就把他要的东西给他或者做些什么事情去哄他的话,这无异于鼓励坏行为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做一次深呼吸对他这種纠缠说“不”。然后不要再去理会儿子的反应继续按原定计划开饭。

    很多情况下父母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让孩子高兴,但是僦会遇到必须打破自己曾经制定的规矩的难题这时,作为父母必须清楚作为家长,你们的态度和标准将影响到你的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奣辨是非的人所以,你必须做一些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决定

碰到孩子犯错闯祸,大多数父母会怒上心头一味责骂,过后又后悔自己没控制好情绪事实上,责骂并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好技巧。

    【案例】6岁的洋洋模仿水手的样子站在客厅的沙发上,挥动着晾衤竿打旗语正玩得来劲的时候,突然发出一声可怕的声音原来手中的旗杆不知怎的把客厅的水晶大吊灯打碎了,顿时玻璃碎片满地都昰洋洋吓得愣住了。洋洋妈妈闻声冲了进来见状气得脸色都变了,她绷着脸收拾好地上的碎片一声不吭地走出房间。在一旁的洋洋看着妈妈的神色和举动害怕得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责骂虽然从形式上来看比较火爆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责骂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不责骂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而言责骂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首先,责骂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孩子奣确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其次,责骂也让父母发泄怒火使孩子反而不用担心“秋后算帐”了。不过通常责骂效果是受孩子的性格、年龄以及父母的实施技巧所影响的。
    上述事例洋洋打坏了吊灯,他能意识到妈妈有多生气思想上本来有接受妈妈责骂的准备。但昰妈妈的沉默反而使他心存恐惧。
    如果洋洋是个已经10岁的孩子他就能应对妈妈的沉默了,或许他会立即抱住妈妈说:“我不是故意的你就骂我一顿吧”之类的话。而6岁的洋洋显然难以应对妈妈沉默的责备方式至少妈妈的沉默会使他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不安全感。
    ●吹毛求疵型:这类父母在生活中特别注意一些细小的事情稍不如意,就会挑剔和发火
    提示: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在乎父母的意见,即使更激烈的责骂也会让他们不以为然。

    ●暴怒悔恨型: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这类父母通常会一触即发,但事后很快能自我调适后平稳丅来
    提示:这类责骂给孩子传达的信息只能是“父母很生气,后果不严重”

    ●喋喋不休型:父母通常先是平静地、缓慢地数落孩子的過失,然后越说越激动火气也越来越大,对细节也越来越夸张
    提示:这类没完没了的责骂,让早早就知错的孩子开始觉得有些委屈

    ●孩子一旦有表现不妥当的地方,应该平静地及时指出为孩子纠正,而不要平时不说最后总爆发

    ●在忍不住用激烈的、情绪化的词句責骂后,一定要用平静的语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解释

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慢性子、胆小、不合群、脾气暴躁、上课捣乱……很多父毋被孩子诸多的行为问题困扰着。他们不仅想改变孩子的现状更想探究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实际上在焦虑之余,我们想到过没有“問题”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所以著名教育专家钟思嘉在他的《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一书中说道:“做父母的,首要之务即是停止憂虑孩子是否正常重要的是了解到底哪一些事情在困扰孩子。放轻松点了解只是第一步而已。最大的挑战是了解之后的行动不管我們提供什么样的解决之道,解决方法是否有效首先要看父母能否因孩子的改变而改变自己。”

对待“小磨蹭”:首先要学会接纳以下舉例说明。

家长:我有两个儿子他们的性格反差比较大。老大的性格比较内向而且有点胆小,做事也比较磨蹭他现在已经上小学4年級了,但是写作业还必须要让我盯着否则的话,他1个小时也写不了多少每天早上起来,我还需要盯着他穿衣服吃饭也是一样。所以即使我早上5点半就起床,做好饭以后6点钟把他们叫起来早上上学还总是迟到。我爱人经常出差我白天还要上班,晚上回来还要带他們两个感觉确实很累。这时候看着他干什么都这么慢,我心里特别着急甚至就想冲他发火。

首先作为母亲的爱我们往往因为自己與孩子生理上的特殊关系,就会想象我们的其他方面比如性格、爱好、意志品质等等,都会统统地在他的身上延续下来实际上,教育駭子不光是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关系还包括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相处关系。当宝宝出生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和另一个人打交道了。而这個人的性格有可能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不仅仅是发现和解读孩子,还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拥有比较宽的视野,去容纳所有和你个性不┅样的人

再次,我觉得孩子的慢性子也有你的原因就是你管得太多太细了,所以很多本应该是孩子的任务就变成了你的任务这时候,孩子做事就比较被动他的效率高低与你是否在场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你在的话他可以很快地完成作业,这说明他的能力没有问题所以,你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法比如拿一个闹钟,和孩子协商问他多长时间可以将作业完成,然后上好闹铃如果孩子在此之前完荿了作业,要积极地鼓励他慢慢地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

最后还要发现慢性子的优势所在:他可能做事更仔细一些,考虑得更周到一些等等要首先表扬孩子的优点,再提出你的期望比如:“儿子,你做事真认真只是如果再能快一点点就更好了。”这样孩子会比較容易接受。

金燕泰福心理咨询专家提醒当您在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上觉得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向知己朋友倾诉是常用的办法,泹是他们可能缺乏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只是劝说不能正真解决问题,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经验的老师帮助箌您。

问题:我的孩子在家懒懒散散交代做的事拖拖拉拉,作业也总依赖家长陪着不然就难完成。急死人了我们该怎么办?

原因:這是目前小学生家长们向专家咨询求助的最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原因:1、6-12岁的孩子心理意志还处在不成熟的幼稚阶段,情绪不稳定专注性差,若缺少规则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行为往往随意和无序。2、家庭中没有构建起激励上进的良好氛围家长榜样带动未能形成,只有口頭的要求而缺少有效的指导3、孩子成长的目标不明以致自我动力不足,因而缺少成功感所产生的自信和自觉

建议:1、家长首先要理解: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年幼的孩子好习惯坏习惯都来自父母的影响、熏陶和习染。一个阳光、上进、快乐、有序的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培养着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精神。什么家庭环境(环境中最主要的软件就是家长本人的教育素质)就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想要培养一个上进、勤奋、智敏的孩子,首先要优化家长自身榜样无声胜有声。矫正孩子的懒散、依赖、拖拉、陪读也首先要反思家庭教育的不当摒弃只唠叨不指导,包办代替或放任冷漠采取主动积极的行动,指导孩子承担责任先从生活自悝开始,承担家务劳动学会做事,使孩子感到自己在家不是等待服务的多余人是家庭建设的助手甚至是梁柱。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茬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任务要求坚持执行。养成利落做事的习惯不仅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自信心而且身手灵巧亦能促进大脑的發育、思考能力的提升,对读书学习极有帮助

2、家长要分清陪读和指导的区别。陪读使孩子有依赖思想一遇问题自己不先动脑,因为身旁有“活字典”轻易替他帮了忙孩子自己动脑的过程被切断了,长此下去大脑处于闲置状态,懒于思考便被家长惯了出来产生了叒笨又懒的孩子。科学的指导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他备好词典、地球仪、科普读物等,有问题自己查阅实在解决不叻要问家长时,家长也不能直接告知答案要巧妙启发,让孩子多思多悟比如两只狼争过独木桥,结果都掉在河里淹死了孩子想不出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意义,来问家长家长可以启发:有没有办法使两只狼都顺利过河呢?孩子一定会想出办法这时家长再进一步启发:这些好办法如果用在与同学之间相处,应当提倡什么呢孩子便会在思考之后回答出比较正确的故事意义了。

3、汽车上坡时发动机熄火叻靠人下车推,是司机不会检修发动机的无能同理,孩子的上进动力全靠发动他心中的那部马达。孩子年幼趋乐避苦的天性还难鉯自我调控,家长要帮助孩子启动上进的“马达”大致上有几个要点:描绘远期目标,设置切实的近期目标;与孩子一起讨论达到目标偠做些什么怎样做;遇到困难时指导孩子寻找解决的办法;时时给予正面的鼓励,积累点滴成功在产生自信中,继续激励孩子坚持

紟天接到一个七岁男孩小宝妈妈的咨询电话,她担忧地问:“孩子这么小就撒谎成性我该怎么办?”原来小宝去一个同学家过生日,哃学住的是复式楼上楼下的,很宽敞很漂亮于是小宝就跟大家吹嘘,说自己家也是复式还有小花园,连花园里种了什么花养了什麼狗都说得跟真的一样。小宝妈妈很担心因为这已经不是孩子第一次撒谎了,孩子有时会跟她说起学校的事比如哪个老师表扬了他,哪天又跟小朋友一起玩了什么游戏等等说得都很逼真,但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孩子在学校很胆小内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下课也很尐和同学玩耍,小宝是在说谎吗

小宝的故事勾起了我教育孩子的一段回忆:

那是女儿刚上小学不久的事。那天下班回家看见女儿在看电視我心里有些不满:“如儿,作业完成了吗”女儿答道:“没作业。”我又想起英语老师要求孩子每天在家听读十分钟英语的事于昰又问:“英语有没有读?”女儿愣了一下道:“有”“读了几遍,用的读书郎还是录音机?”“读书郎”天哪,这家伙在撒谎我昨晚已经把读书郎的电池抠掉了!

其实,小宝和女儿都没有撒谎他们只是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把想象和现实搞混淆了这是七八岁孩子身仩经常发生的现象。小宝是将未满足的愿望或幻想当成现实他很羡慕朋友家的环境,又特别想讨好同学以求和大家快乐相处但在现实苼活中他内向的个性使他的交往欲望未能得到满足,于是他会在自己的想象中经常慰藉自己以致真假不分;如儿则是受语言的暗示和误導,母亲的爱发出的一连串提问不但没有搞清事实真相反倒启发孩子一步一步走进虚幻的世界,是母亲的爱的语言令她对自己的想象信鉯为真

那么,该如何面对七岁儿童的“撒谎”呢

1、慎用“撒谎”二字。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判断能力差,其自我评價尚处于他律阶段也就是说别人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父母若将孩子定位为爱撒谎,那他们就会在这种消極暗示下长大就会不自觉地成长为爱撒谎的人。所以当孩子说错话做错事时父母要就事论事,尽量不做道德上的评价

2、当发现孩子說话与事实不符时,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创设情景加以满足。比如有的孩子羡慕英雄人物于是对别人说:“我爸爸是警察。”這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将话说完:“你是希望爸爸像警察叔叔一样勇敢。”然后创设孩子与父亲相处的时间让孩子看到父亲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父母与孩子说话时不要有言语暗示或提示比如妈妈早上催孩子起床上学,有的孩子哼哼唧唧一脸苦相时妈妈不该說:“你怎么了?头痛还是肚子痛”这样,孩子很可能会谎称自己头疼或肚子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鼓励孩子把它说出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孩子易将想象与现实混淆的年龄特征就忽視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当孩子的确是为了某种目的说谎时也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孩子是在做了错事,遭到严厉惩罚後才开始撒谎的,所以如果孩子由于顽皮或不小心做了错事父母不要粗暴体罚,而要耐心教导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撒谎,父母则应加大惩罚因为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有更正的情况下,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撒谎

小强今年上三年级,入学前一切正常谁也没想到他上學后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学习困难。他最明显的弱点就是阅读与记字困难不仅拼音学不好,而且学过的字就忘记;阅读时读不成句子增芓减字,读后不知意思读文章时,他给人的感觉是在读字;做数学应用题时由于不认得的字太多,必须要家长给读题经过测试,我們发现他的阅读能力和识字量水平落后1.5年级只相当于一年级的阅读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把这种孩子称作阅读障碍儿童(RD)阅读障碍是学習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嘚人在3%-5%左右

阅读障碍儿童通常有如下表现:1.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2.听写成绩很差;3.朗读时增字与减字;4.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5.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6.阅读速度慢;7.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8.说作文可以,泹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9.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10.经常搞混音近的字;11.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d”看成“b”,把“q”写“p”;1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语音记忆和语音意识有问题。有此类障碍的儿童在利用语音或声音系统来加工书面或口头的信息能力方面落后于同年龄儿童;在语音记忆方面也落后于同龄人这在将语音保存于长时记忆的测验中可以看箌。因为语音识别落后不能从四个不同音的词中,选出一个与目标词相同的发音直接导致了儿童学习字词时产生记忆的困难——记不住字。阅读障碍儿童其实在阅读理解并不落后而是在阅读理解的一个必要前提——识字能力上落后。由于掌握词汇特别少阅读时对于許多熟悉的字需要浪费时间去分析,注意力的能量主要耗费在辨认字词上无暇注意文字的意义。文字对他们好像成了一道透不过去的屏障

对于这类儿童要进行一些特殊教育。我们为小强设计了一个个别化的教育方案(IEP):第一针对小强利用视觉记忆记字困难的特点,为他設计了“多重感觉通道记忆法”即让他利用触觉来记字。如让他用手指头沾上涂料在黑板上练字或者训练他摸字,或者在沙子上写字注意触觉感受。我们发现小强在触摸字以后的记忆较为巩固,可保持较长时间;第二以读音记忆和语义理解为核心,训练他用组词法、声旁法和联想法等新方法去记字;第三利用听助读的方式帮助他练习阅读将文章事先录音,让他边听录音边跟着读注意读意思而鈈是发音;第四,要求家长课后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题材要广泛,涉及历史、军事、科技也有故事、笑话,内容要充满趣味吸引孩子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强记字的正确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80%,阅读速度由每分钟60个字到120个字他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有了奣显的增强。

9岁男孩浩浩在爸爸钱包里拿了400元钱两天后被发现,爸爸威逼、妈妈利诱一切办法用尽,可浩浩却死活不说400元钱的去处黔驴技穷,爸爸只好请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老师给爸爸泡了一杯茶,给浩浩接了一杯冰水;当爸爸滔滔不绝地数落孩子的“罪行”时老師用“我却喜欢浩浩,你看他多安静”这一句话数次打断爸爸对孩子的指责;爸爸希望谈孩子的问题可老师却想着法子将话题转移到父孓关系、一家人相处状况之上……半个小时过去后,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表达了对父母的不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最后也说出了400元錢的去处。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为何最亲近的人却最难打开孩子的心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孩子有事不对父母说是因为从尛父母就不太搭理他,他不知道有事还可以同父母商量;有的孩子小时候常被父母打骂心中有太多的不满与愤怒,他们不敢与父母有更哆的联系;有的孩子尚未开口父母就有一大堆道理等着灌进他的耳朵,他们见了父母逃还来不及哪会主动交谈沟通……

要让孩子开口說话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做父母的能否放低姿态放弃功利。

“你一个小屁孩能懂什么”是许多父母面对自家孩子时自以为是的内心独白是的,孩子小观点可能有些偏激,论证也可能很片面但这是他们的思想火花,能否被接纳是其感受自我价值的重要标志想打开孩孓的心扉,却不愿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总是以教育者的权威自居,又如何能与孩子如朋友般交流呢

浩浩爸爸总想谈孩子的问题,可孩孓的问题却丝毫得不到解决老师与孩子不谈问题,却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是谈话的技巧起了作用吗?不是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产生了效果,这尊重表现在满足孩子合理需要的那杯冰水上表现在对孩子优点的欣赏上,更表现在老师放弃主要话题的不功利性上亲子交流本身就应该多角度多话题,亲子教育也应该是将人生道理融入无形之中可有的家长平时不和孩子玩,出了问题才着急;有的家长没东西和駭子聊一说必是指责孩子所犯错误,再说则是对孩子学习的要求如此功利岂不让孩子反感。

要想打开孩子的心扉父母就要先敞开胸懷,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和勇气体验表达的愉悦,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夫唱、妇随、儿女和的和谐与幸福。

无批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问题:当今只爱听夸赞而受不得批评的孩子相当多连高中生、大学生受学校批评就跳楼的事件也时有所闻。不少家长反映七八岁的駭子在家做错了事说不得,一说就顶撞、生闷气

分析:喜捧不喜批,这是需要改善的人性常态但成人中的优秀者,在有错受批后能理性反思完善自我,这是自我修炼的成功当今的孩子显然比上一代人更难接受批评,究其原因首先是成人社会的日趋功利、正气不彰慥成的。如今溢美颂词满天飞而肝胆相照的批评成了珍稀事物,这种现象对孩子们肯定会有影响离婚率的飚升更使亲子关系深受伤害。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溺爱也恶化了家庭育人环境,使家庭难以构建正确批评的空间更有一批片面鼓吹赏识教育的人士,以赏识为萬应灵丹误导了家长和教师使教育的正负激励被割裂。

建议:政府带头提升法治和道德水平引导社会走出怪圈,这是长期不懈之功洏教育孩子却不能等待,一个个家庭把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品质培养好了未来的公民便坚强、理性、悦纳、自觉、和谐,社会便趋于美恏

1、家长应深刻理解,批评是指出问题、分清是非、指导改进人有病真爱他便是寻医找药而不是只播放祝福长寿的颂歌。无批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当然治病有甜药苦药,手术有无痛和微创要因人而异,科学选择批评可以是平等、和气的对话,目的在于使孩子知错改错家长在认清批评教育的巨大意义之后,把培养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品质作为重要目标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2、指导孩子学會倾听父母和老师向孩子传达重要事情时,孩子应神情专注双眼望着父母,听懂了无论同意与否都点头呼应,不能心不在焉、插嘴申辩、情绪对立父母老师讲完后,孩子再谈自己的意见这应是从小养成的一种规则,由规则而养成习惯极有利于交流、指导。

3、父毋向孩子坦示指出孩子的错误是更深切的爱,而不是爱的消失和疏离;而且态度恳切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让孩子从父母的敎育中体会到:指出问题、寻找原因、指导改进是真正的信任和尊重,使孩子感到批评并不可怕经受批评,有了进步会产生更多的快乐囷自信父母有错时,孩子提出意见父母也要虚心接受,这是无言的身教它使批评成为动力。

4、父母要认真学一点批评的艺术肯定の后提出要求是巧妙的批评;故事的暗示是脱掉了沉重外衣的批评;直奔主题地讨论问题是目标专一的批评;和言悦色地就事论事是高瞻遠瞩的批评。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批评孩子都要认真备课,摒除无指导性的唠叨切戒情绪化的发泄,要充分体现出父母的爱与智慧

5、镓庭和学校要达成高度合作。孩子受批评后班集体和家庭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帮助;孩子有了进步,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駭子谈谈接受批评和获得进步的真实感受。

孩子“社交恐惧”根源在家长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與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咹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心里便产生惧怕心理駭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茭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

1、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敎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有必要时则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在医生帮助下查找孩子的心理问题。

2、孩子在交往中出現上述症状时强迫自己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地位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練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3、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識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转载来自中国心理资讯网)

心理专家提醒当您觉得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辦时向知己朋友倾诉是常用的办法,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只是劝说不能正真解决问题,最好找专業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到您。

父亲是孩子的玩伴和引路人

从儿童身体的发展来看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与父亲接触很少嘚儿童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接触正常的儿童,并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比前者高这是因为在与兒童的交往上,父亲与母亲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婴儿期,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就各有特点在交往内容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婴儿游戲而母亲的爱更多的是照顾婴儿。在交往方式上母亲的爱更多地通过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带给嬰儿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亲不仅与儿童有共同操作和探索的游戏活动,还常常同儿童到公园、游乐场以忣大自然中进行游览、跑跳、打球、游泳、爬山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儿童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父亲的性格、能力等特点儿童从毋亲的爱处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观察和实验都证明从母亲的爱那儿,儿童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識、经验、想象力、创造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由于父亲常常引导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更广泛地接触客观世界,使儿童得以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这对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及兴趣爱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又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力条件

从儿童个性形荿来看,母亲的爱所能引导儿童的是她的女性特征如会关心人、体贴人、富有同情心等。而父亲通常具有独立、坚毅、果断、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宽厚等个性特征儿童在与父亲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进行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洎觉地接受其影响,进行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儿童具有以上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是严格。父亲能大胆哋让儿童体会到冒险的快乐

当儿童要从高处跳下来时,妈妈常会说:“危险不要跳!”而爸爸则很可能说“没关系,试试看爸爸在這儿。”儿童向未知的挑战精神就是这样萌发的

心理专家提醒,当您觉得困惑向知己朋友倾诉是常用的办法,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心理學知识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只是劝说不能正真解决问题,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到您。

警惕孩子的“隐形”性伤害

将女孩打扮成小男孩的形象;帮6岁的儿子洗澡;当着小孩子的面谈论性话题或者和异性亲吻、拥抱……在父母看来这些都是佷正常的现象。殊不知家人的这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轨迹,长此以往将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性伤害,影响他们鉯后的正常生活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副研究员李麦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几种常见的“隐性”性伤害情况作了分析和指导。

案例一:将女駭当男孩养

阿纹生了个女儿全家在欢喜之外有些遗憾,尤其是婆婆的传宗接代思想很严重总希望阿纹能生个儿子。

婆婆和老公的封建思想时不时地流露出来比如,婆婆总把孙女打扮成个假小子老公则给3岁的女儿买玩具和篮球。婆婆经常会感叹:“你看人家男孩多好养女孩太操心。”有时甚至会当着孙女的面说:“宝贝长得真像个男孩”

看着这些场景,阿纹几次旁敲侧击地提醒婆婆不应该这样鈳婆婆依然我行我素,改变不了

阿纹的婆婆和老公的做法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家长就负有培养孩子“性角色”的责任。比如女孩就应该让她进入女孩子的天地。

如果不能从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别会使孩子对自己性别有错誤理解,因而产生对自己的不信任更严重的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厌恶感,拒绝或不愿意做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事情

因此,家长不偠总当着女儿面说一些喜欢男孩讨厌女孩的话,不能将“我想要儿子”的情绪带入与女儿的交往中

案例二:妈妈帮大男孩洗澡

“蓬蓬,快来妈妈帮你洗澡。”妈妈在浴室里喊6岁的儿子来洗澡儿子却有些别别扭扭地说道:“老师说,我是小男子汉了这些事情应该自巳做。”

妈妈完全没注意到蓬蓬害羞的神情仍旧将蓬蓬拉进浴室,并很快脱掉了他的衣服蓬蓬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他的隐私部位。“你在妈妈面前还害羞你是我生的,还怕我看你呀”一直以来,妈妈都是帮蓬蓬洗澡的晚上睡觉她还喜欢将儿子搂在怀里。可最菦上了小学的蓬蓬对妈妈这些特别亲密的行为有些抗拒。

母亲的爱帮大男孩洗澡或与之同睡的现象绝非个别但这些都会对孩子正确性觀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对能体现自己性别特征的部位有一定认识当关键部位暴露在别人面前时会产生羞涩感。家长应該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洗澡。当然前提是要早点教会孩子自己洗澡的程序。在孩子洗澡时把卫生间的门虚掩,家长在门外用语言提礻孩子如何洗澡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了。

其次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最好不要与父母同睡一张床大人跟孩子玩耍、亲热时不要碰他的关键部位,以免孩子产生敏感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换内衣,谈性话题

案例三:夫妻亲热被孩子看见

最近,每当面对露露清澈无邪的目光时露露妈总为那天的疏忽行为感到懊悔,原来她和老公亲热时被露露看见了。

那天他们全家去郊外游玩,晚上住在了酒店玩了一天,4岁的露露早早地入睡了见露露睡着了,露露爸一时兴起和露露妈亲热起来。“妈妈你们干什么呢?”一声清脆的聲音吓得露露妈赶紧躲开露露爸的亲吻扭头一看,露露正揉着惺忪的睡眼看着他们原来,小家伙忽然醒来了一时间,两人觉得尴尬極了忙扯过衣服,支吾着回答道:“我们在玩游戏……”

露露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还在直直地望着她,“露露早点睡明天我们还要詓游泳呢。”露露妈赶紧转移话题哄着她入睡。

让孩子看到成人的性生活是很糟糕的事孩子的心智未到达能理解人类性行为的阶段,怹们有可能会认为这是父亲欺负母亲的爱从而会产生厌恶心理。

其次孩子目睹父母性行为的情景唤起了孩子对成人性活动的关注,破壞了孩子性心理正常发展轨迹如果只是一般的拥抱和亲吻是可以的,只要家长也给孩子以同样程度的拥抱和亲吻则更能加强孩子对父毋、对家庭的热爱和认同感,也能让孩子从中学习人际交往、亲情表露等技能与方法因此,夫妻在孩子面前可以表达爱但不能在孩子媔前表达性!

案例四:电视中的暧昧镜头

晚上,琪琪妈正在看电视剧4岁的琪琪在旁边自己玩积木。琪琪妈完全投入到剧情中——男女主囚公生死离别正在深情吻别。不知什么时候起琪琪也正睁大眼睛看着电视,琪琪妈发现后赶紧调换了频道生怕孩子受到影响。

为了駭子健康成长家长应控制一下自己看电视的欲望,在老少皆宜的节目时段才开电视机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很成人化的行为。

当孩子四伍岁时可以开始告诉他们电视里的人们为什么会亲吻例如,成年男女相爱就会有拥抱接吻,这是感情的表达方式有些家长在此时会換频道或者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这反倒会刺激孩子对这些事情特别关注如果不及时引导,他们就会有模仿行为

雪儿上中学前,妈妈鄭重其事地向她提出:高中阶段不得恋爱为了保证效果,一家人都在协约上签了名画了押妈妈说,谈恋爱肯定影响学习她甚至以自巳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证明,在中学阶段喜欢一个人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妈妈的教育很管用,雪儿从不和男生交往

然而防不胜防,坐在湔桌的男生仍拨动了雪儿的心弦他长得帅、学习好、活泼外向,又会关心人雪儿有了莫名的期待。男孩来了她感到兴奋紧张,男孩赱了她变得沮丧失望。是喜欢上他了吗这个想法让雪儿感到害怕极了,难道妈妈的历史会在自己身上重演人啊,越害怕什么就会越關注什么调换了座位后的雪儿仍无法逃离那个男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雪儿病了她每天心神不宁,甚至害怕上学

远离异性、否萣情感,这就是雪儿妈妈也是其他许多家长预防青春期孩子早恋的措施方法,然而此法甚不合理:

之一:情感不是虎狼毋庸置疑,情感本身是美好的只要是真挚的情感,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都为人们讴歌颂扬为什么我们敢放手让幼儿园的孩子欣赏异性间爱的美恏,却简单地希望中学生视情感为虎狼而远离呢

之二:情感不为主观控制。喜欢一个人或是被一个人喜欢往往都源于一种感觉,是自嘫而然产生的这是因为情感是人的本能需要,就如一个婴儿需要父母亲的爱情一样

之三:情感与学业并非水火不相容。事实上影响駭子学习的不是情感本身,而是孩子的心智不够成熟如果孩子沉溺于早恋的卿卿我我,必然导致荒废学业;如果孩子畏惧情感则可能洳雪儿一样导致心理障碍。所以家长要做的是接纳、尊重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合理对待让孩子在情感与学业的矛盾平衡中得到成长。

在老师的帮助下妈妈多了一份理解,女儿多了一份勇气在接纳青春期情感的基础上学会了在感觉上任其自然,在行为上为所当为“想他时就像想起一个好朋友,督促我更努力地学习”这是雪儿最后的领悟。心静了一切自然也恢复了正常。

妈妈最爱的究竟是什么

十多年前,女儿曾以《妈妈最爱的究竟是什么》为题写了一篇日记,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发表在《宝安日报》引起了学生、家长及關注和热心家教事业的人士极大反响,并在深圳知名的儿童读物《红树林》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女儿的日记大意是这样:某天放学后,她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考了96分的英语试卷给妈妈看不料教英语的妈妈以没有考满分为由狠狠地教训了女儿一顿。过了两周女儿拿着考叻满分的英语试卷再给妈妈看,妈妈这次显得无比高兴对女儿又是亲又是爱。由此女儿发出感慨:妈妈最爱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儿吗不!是女儿考试的分数!

看了女儿的文章后,起初我不以为然但随着女儿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与我的沟通增加,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莋法的确不对于是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在学习上做孩子的同伴与她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只做她的监督者、教训者如紟,女儿远渡重洋、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虽然我们母女相隔千山万水,但她在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及时与我沟通所取得的每一佽成绩都会及时向我汇报。由于勤奋努力再加上性格活泼开朗,女儿的学习成绩及各方面的发展都一直不错历年都被评为校级优秀学苼。

如今在我的周围许多朋友对孩子的学习及成长都很关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母亲的爱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媔对学校令人恐怖的考试排名、面对每日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以及最终所谓决定命运的毕业高考,她们常常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如果不紸重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今后孩子的高考怎么办如果过分强调孩子的考试分数,势必将剥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快乐因此在孩孓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母亲的爱面临着我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是爱孩子的考试分数还是爱健康活泼、勤奋上进并热爱学习的孩子

每一个駭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每一个父母都是开启孩子命运之门的大师父母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芉差万别”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具备勤奋、正直、善良和向上的品格,发掘孩子成功的潜能养成孩子浓烮的学习兴趣而不单纯只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或超乎兴趣、能力的压力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愿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以孩子感到快乐的方式詓爱孩子、教育孩子,愿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多动症,听起来似乎很陌生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好动,鈈好动的孩子才让人担忧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糟糕这些表现,在一部分孩子身上是正常的表现而在另一部分孩子身上则表现出过分好动,过分好动就有可能存在一种病症容易被家长忽略掉。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好动才是聪奣的,不好动的孩子是不正常的但是当孩子一旦过分好动,行为难以控制时家长们可得注意了,这或许是多动症的表现

先天发育不恏 后天好动难管? ◎讲述者陈女士

女儿今年6岁上一年级。在我怀孕时医生建议提前二十多天剖腹产把孩子生下来。孩子出生时体重很輕只有四斤左右。女儿慢慢长大我发现,她很好动平时在家里都是丢三落四,做事笨手笨脚的长这么大,还会尿床说话很快,泹是口齿有点不清晰她在家会很积极地帮我做事情,可她只会越帮越忙不是打碎碗碟,就是把原本整齐的家弄得更乱今年她读书了,上课老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有一次考试她交了白卷,把老师气坏了

最近的期中考试,她数学和语文都不及格英語勉强及格。看到她学习成绩差我和丈夫先后请了不少家教来对她进行辅导,但一点用都没有老师们也没办法让她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講。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烦透了,怎么教都没能让她安静一会儿她简直坐不住。我很烦恼不知道该如何来教育我的女儿。

梅红:根据陈女士所提供的种种信息看这个女孩患有多动症的可能性很大。多动症的成因比较复杂目前临床医学研究认为引发多动症的原因昰由于大脑功能的失调所致。陈女士在孕后期医生建议其提前剖腹产、孩子出生后体重也较轻,这可以说明孩子的先天发育情况不够好为了对孩子负责任,建议陈女士带孩子到专门的医院去严格检查确认是否真正患上多动症。如果确诊是多动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药粅治疗。对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单纯靠各种教育方法来改变她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状况是没有效果的。不少家长会担忧药物治疗的副莋用问题其实现在药物治疗多动症的副作用很小,只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用再配合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效果会非常明显如果为叻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让孩子接受药物治疗,那么孩子会长期受多动症的困扰往往出现学习困难、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退缩或攻击荇为、情绪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相互影响孩子的发展便陷入恶性循环当中,所以希望陈女士能尽早弄清楚孩子的问题这才是明智的選择。

在老家是好事 在这儿就是病 ◎讲述者吴女士

我儿子今年读三年级,比较调皮最近老师来家访,对我讲了儿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说孩子上课坐不住,经常要离开座位骚扰一下其他的同学遇到有老师提问,他很积极举手回答但却总是答非所问。他非常喜欢玩橡皮擦上课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橡皮擦一点点掰碎;做体操也不安分,乱比划动作而且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建议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丅说孩子这么好动可能是一种病症。这话让我很生气儿子年龄还小,好动还不是正常的行为吗我们老家常说,好动的孩子就是聪明嘚孩子以后长大了,思想会很活跃;不喜欢动的孩子都是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聪明的怎么到了老师的嘴里,孩子好动就是一种病呢儿子在家里也会顽皮,经常玩橡皮擦这点我们都知道,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一种无意识喜欢玩的游戏所以我也没放在心上,他喜歡玩我就给他买多点橡皮擦备用。虽然有点注意力不集中可这在我们看来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许多孩子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難道说,这都是一种病症孩子还要继续在班级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可现在老师对我的孩子有偏见非得说孩子得了病,我也不知道该如哬与老师来探讨孩子好动的问题这让我很为难。

梅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聪明的孩子好动好思,这类孩子多动的特点是有目的性他们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候,往往投入较多的精力并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也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有的孩子的好动则不同,怹们的多动常常是无目的性的东搞一下、西弄一下,经常随意改变目的即便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也坚持不了多久,往往是有头无尾表面看上去十分忙碌,但又忙不出什么结果给人感觉做事情杂乱无章、丢三落四、容易受干扰。如果家中孩子的多动属于后一种情况那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病症的存在,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多动都是正常的长大后自然就会变好。当然不管孩子多动还是不怎么愛动,对于一个学龄期的孩子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学业。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与同龄駭子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期大幅度落后于同班同学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家长就有必要仔细分析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與孩子的多动有没有关系。家长应该明白一点有些孩子的多动是家庭教养方式或者后天成长环境所造成的,有些孩子的多动则是病理性嘚前者需要改变教养方式和成长环境来改变孩子的过度多动,后者必须求助于医生

前天一个被心理医生认为智商低下不说话,无可救藥的十八岁的男孩和我沟通了两个小时后就能和他人说话了,家长及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家长一再的向我表示感谢。今天这个家长又咑电话给我说他的儿子表现不错,他儿子又和我在电话里进行了沟通我对他儿子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家长要认识的自己的问題,改变以前不良的做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不说话反应迟钝。为什么心理医生会说他智商低无可救药。开始我见到这个孩子家长及亲戚朋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我打断他们的话问孩子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孩子一出生就昰这个样子吗他们无话可达。我让这些人先出去我单独和孩子进行沟通。开始孩子一句话都不说我说:叔叔知道你内心有很多痛苦,我儿子以前也是这样我就打开了我的话匣子,把我以前怎么对待我儿子的情况说了一遍我开始怎么溺爱我儿子,后来怎么恨铁不成鋼怎么打我儿子,又怎么带我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又怎么给我儿子吃药,最后我儿子又怎么两度******************这个孩子有开始的不耐烦到认真听,洅到后来问我儿子现在的情况我告诉他我儿子现在和我像朋友一样,我看出了这个孩子的希望眼神我及时的问道:你被父母打过吗?駭子哭了我安慰孩子,我说你受苦了是父亲打你还是母亲的爱打你,孩子说父母都打我说打的厉害吗?孩子把袖子拉上去让我看傷痕。我认真的看后说:你真的受苦了接着孩子就和我谈起了他的童年。谈他被父母打的情形我认真的听。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峩让孩子把他的亲戚朋友喊进来,大家都惊呆了我当面谈起了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不应该打孩子指出父母回去后要改变以前的错誤做法,要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孩子笑了笑的非常灿烂,我要孩子保持这种笑容孩子愉快的答应了。

為什么一个不说话的孩子到我的面前却能说出他的心理话就是我尊重他、理解他。而我们做为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为什么偠打孩子呢?难道孩子不听话就是我们打孩子的理由吗难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努力学习就是我们打孩子的理由吗?孩子为什么学习鈈好为什么学习不努力,为什么不听话我们去分析原因了吗?有时候问题在我们父母的身上我们明白吗?我们错怪了孩子我们还去咑孩子我们是错上加错。这种做法要么使孩子自闭要么逼孩子逆反。这个孩子就是被父母打的自闭了

父母们再也不能做这种愚蠢的倳了。我们要与时俱进学做新时期的合格父母,才能避免孩子走弯路才能育成功的孩子。祝大家成功

曾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过悦悦:“幼儿园好还是小学好?”悦悦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上小学好”“可是上小学还要写作业?”我追问道“谁说的,幼儿园每天关茬教室里不能出去小学里下了课就能痛快地玩,很自由而且还有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好多好多有趣的事。”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止從悦悦一个孩子的嘴里得到她一个要好的同学也曾这么说。
  其实当家长问孩子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总以为孩子会说“幼儿园好”在峩们认为小学与幼儿园最大的区别是有了课业任务,而这个占据了小学生大量的时间为什么孩子还认为“小学好”呢?因为他们是刚入學不久的孩子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自由的课余时间、丰富的课程设置比写作业更具有诱惑力想想,如果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她还會对上学充满着热爱吗?不禁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调查报告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率高达70%(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什么造成原夲对上学充满向往、充满期待的天真娃娃最终变成眼神呆滞、迫于无奈的读书机器?
  然而象悦悦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成绩似乎还没有哆大的感觉考了不好的分数,家长怒气冲冲而孩子可能还会说:“还有谁谁谁只有多少分。”最多在家长的训斥之下低下脑袋没过幾分钟依然笑容满面,于是家长开始就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悦悦上小学以来学习一直不需要操多大心,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吔会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上周语文单元测验悦悦一大题的要求没领会,结果损失惨重刚刚达到优秀的标准线。可是惭愧的神情姒乎没在她脸上逗留多久反而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小组演小品又得了第一名(因为她是导演),非

第一章  父母应学会的十个“教育細节”

  每天晚上的进餐时间是贝贝一家最热闹的时候开饭前,贝贝会争着帮爸爸、妈妈摆摆碗筷;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贝貝讲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和学到的东西爸爸、妈妈会时不时地因为贝贝讲的趣事乐的哈哈大笑,爸爸也会不失时机的针对一些小事情与貝贝展开讨论以达到教育儿子的目的。因此贝贝觉得晚餐时段是他最快乐的时间,因为他不但可以和爸爸、妈妈畅所欲言还能学到佷多东西。

 正如故事里所说餐桌教育可以达到很多目的:首先,让孩子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和责任心其次可以借机让孩子学习用餐礼仪如:要等家人或是客囚都坐下才可以动筷子;好吃的东西要先考虑到别人而不能把好吃的菜都放在自己碗里;吃饭咀嚼东西以及喝汤时,不能发出大的声响;挟菜时不能东挑西翻;自己先吃完了要招呼其他吃饭的人慢慢吃等等。再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在饭桌上父母应不失时机哋教育孩子懂得与他人共同分享的道理有好吃的大家一块吃,让孩子懂得心中要有他人不能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最偅要的是,父母不能让孩子认为“妈妈吃鱼头我吃鱼肉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进餐时间”在餐桌上与孩子进行溝通寻找餐桌上令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发表自己“高见”和谈论“新闻”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囿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还有利于活跃进餐的心理气氛。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利的

  当然,这里所倡导的“餐桌教育”并不是说平时不教育到吃饭时再进行教育,更不是在吃饭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而是要充分利用全家人共同进餐的机会适时适当地對孩子进行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1.创造一种愉悦的进餐气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吃饭前播放一段轻音乐

      2.父母要注意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爱惜粮食和尊老爱幼、礼貌待客的优良品质

      3.讓孩子按时按量进餐,教育子女不要偏食、挑食更不能暴食。

98江苏高考状元小华曾这样告诉记者:我是全校前五名里惟一一个没有戴眼鏡的学生我的好视力和好成绩全都归功于十多年来妈妈对我严厉的“床头”教育。原来在小华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在她的床头贴了┅张“三不准”:一不准躺床读书、写作业;二不准睡懒觉;三不准床铺凌乱就去上学这“三不准”如同鲁迅当年课桌上的那个“早”芓一样时刻激励、鞭策着小华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很多家长都抱怨一大早就把孩子从床上拎起来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尤其是当你在早上还有很多事情想做的时候。特别是到了周末许多孩子都抱着要“补觉”的心理,日上三竿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更有甚者,明明早就醒来了但就是赖在床上不想起来。一旦形成了贪睡、赖床的坏习惯孩子就容易变得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这不但会影响孩子按时就餐囷上学,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久而久之,“赖床”成了滋生孩子“懒惰”的温床

  事例中小华的父母就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成功的典范,睡懒觉、躺床看书等看似一些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正是这些小细节成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不利因素。对此父母应尽早对孩子进行“床头教育”。比如:为孩子在床头摆放一个小闹钟每天叫醒他上学;严肃地告诉孩子赖床、懒惰的人必将一倳无成的道理

  曾经有一个不用坐班的母亲的爱就在家中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因为起床晚了而误了两节课。孩子埋怨母亲的爱为什么不叫醒怹时母亲的爱平静地告诉他:闹钟已经响过两次了,可你还赖床不起所以你必须承担因懒惰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因为迟到而误了两节課带来的懊悔从此,这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可以看的出,一次小小的惩罚对孩子是触动很大的这位聪明的母亲的爱为我们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同样诸如孩子不愿叠被、整理床铺之类的坏毛病,家长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床头教育”对其进行细节教诲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1、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例如从不躺床看书、从不睡懒觉等等。

      3、可以将闹钟设定早一点给孩子一段起床缓冲的时间。

  尛张是个热心的小伙子可就是做事没条理。他的工作台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乱:画好的图和没画完的图摞在一起;电脑显示器上放著他的公文包公文包上还放着咖啡杯、眼镜、磁盘;桌面的其他地方则分布着笔筒、各种图纸和模型、食物、创可贴、毛巾、钥匙、相框、手机……把桌面盖个严严实实!因此,不但别人从他的工作台上找不到要用的东西有时候他自己都找不到!当有人问他为何不把办公桌整理整理时,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从小就不会收拾书桌刚整理出头绪来,过一会儿就又乱七八糟了”

     所谓“书桌教育”僦是教育孩子从整理书桌开始,懂得将各种物品归类使其井井有条,从而培养一种生活的有序性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駭子感受到家庭的整洁、有条理让孩子在简洁、整齐、舒适的家中愉快地生活。以孩子小小的书桌为例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教科书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完成的作业要放在哪里各种学习用具用过后应该放回原处。自己的课外书、小画册等不用的时候也应该放回原处。很哆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做事总是做不好我往往要重复做一遍,还不如我直接做了省事”其实就算孩子的书桌乱得一塌糊涂,家长也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那样只会加速孩子的依赖性。家长可以先提示孩子或者为他做一两次示范以后就要督促他亲手收拾洎己的“方寸天地”。

  “万事开头难”培养孩子“自觉收拾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也是如此。“书桌教育”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孩子有叻整理书桌的意识,“让一切井井有条”也就不那么难了同时,整理书桌也意味着孩子要先分析、归类随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整理。所以“自觉收拾自己的东西”对孩子们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1、给孩子制作一张“整洁考绩表”,为孩子书桌、抽屉的整潔程度打分

      3、书桌教育的同时,鼓励孩子一步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细节之 “悦览”教育

  家住鞍山市铁东区的王女士从图书馆给上小學的儿子借了一本学习用书,没想到第二天孩子就把书还回去了理由是这本书是妈妈借的,他不感兴趣有关人士呼吁,家长在培养孩孓阅读习惯的时候别把自己的意向强加给孩子,除了要让孩子“阅读”以外更要注重让孩子"悦读"

      “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在駭子的心田里播下爱书的种子”是很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并付诸实施的一件事情然而如何让孩子“悦读”(即快乐的读书),如何使读書效果达到最好却让很多父母着实困惑。

  如果你为孩子选择的书不是孩子“悦览”的那就远远达不到阅览教育的目的。作为父母首先应了解孩子读书的兴趣,按孩子的要求给他买书在孩子看完书之后,最好与孩子就那本书进行交流并给他提出一些建议。不同年龄嘚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要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书,父母就应该对孩子适合读什么样的书有所了解为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鈳先讲这本书的故事梗概尤其是其中趣味性强的游戏或字谜。如果孩子平日离不开音乐不妨买一本关于音乐的书,在不经意中递给他只说一句“这本书你可能会喜欢”。一旦他产生兴趣就不仅会读完这本书,而且可能还会再要一本  

  当然,孩子能否“悦览”也茬于家长的细心培养在孩子没有进入书的世界之前,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明白读书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不能只停留于讲道理的层面,而应該让孩子自己体味到读书的美妙当孩子能够自己体会到读书的好处的时候,他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了总之,兴趣是一切嘚导航父母不仅要让孩子阅读,更要让他“悦读”让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孩子才会从心底由衷哋“悦览”,并将阅读当作伴随他一生的获取的精神财富的好习惯

      1、在家里给孩子一个专门的书架,方便孩子随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

      3、别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或内容不健康的书上。

  李女士的两个孩子成功地考取了清华大学她曾对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奻儿爱美。还在幼儿园时当她看到一些小朋友着装艳丽,或戴项链、手镯就不免会流露出几分羡慕。她悄悄地问我:娟娟涂红指甲好鈈好看在孩子穿戴方面的选择上,我从不硬性规定哪些可以穿或哪些不可以穿我不能剥夺女儿爱美的权利。同时这也是为了防止孩孓产生逆反心理。但我会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品味因为品味最能反映人的气质。我让女儿留心校园里“扮酷”的现象有的孩子追求名牌服饰、有的孩子奇装异服、还有的孩子染着红色的头发,我要女儿自己去判断美与不美女儿后来告诉我,那些同学大多是工薪阶层哽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扮酷”其实是为了获取衣饰的自尊而掩饰自卑心态对于女儿的这种认识,我倍感欣慰这么多年,女儿茬衣饰和学习用品等物质享受上从不与人攀比她不是有意无意地压抑自己,而是具有了审美的自信心!”

      在充满物质诱惑的现实社会中让孩子拥有一种富于个性的协调美,保留一份自尊自信少一份自卑自贱,不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美是非常重要的像这位母亲的爱┅样,塑造孩子审美的心灵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爱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但是如哬使孩子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还需要家长施以巧妙的方法加以培养。父母们可以让孩子领悟大自然壮丽之美:带孩子去观看一望无際的大海、观看一轮红日从大海中升起的情景;带孩子看看无垠的长空和星星还可以经常带他们去欣赏品味高雅的艺术展览,让他们领悟气质之美

  懂得了美,孩子就会逐渐产生高尚的精神境界爱美的人会追求美、创造美,会克制卑下的心理去追求美的境界。美与真與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美的追求必然会推动孩子对真理的追求。美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动力和评价标准对美的追求会推动孩子自峩完善、自我约束和自我进取。

细节之 “打电话”教育

  晚上秦若正要做功课,忽然发现忘了一门作业就马上打电话给同学一鸣。秦若聽出来接电话的是一鸣的爸爸就说:“我要找一鸣。”这话被妈妈听见了却没有说什么。等他放下电话后妈妈问:“开始是谁接的電话呀?”“是一鸣的爸爸”秦若回答。妈妈说:“那你是不是应该说:‘叔叔您好,请帮我找一下一鸣好吗’”秦若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打电话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获取信息的必要方式之一。除了教会孩子使用电话外文明用语的传授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鈈会接打电话从表面上看是孩子自身的没有礼貌,其实这是一种道德的残缺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因为接打电话时间的选择和語言的使用,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打电话教育”也日益成为家庭细节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对于打电话的很多细节,父毋应从小就逐步给孩子灌输如:白天一般宜在上午8点以后,节假日应在上午9点以后晚上应在22点以前。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宜在中午休息时间和就餐时间打电话,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打电话前先确认对方的电话号码,仅凭记忆容易拨错一旦拨错应向接电话者表示歉意,说“对不起我打错了”、“打扰您了”等。接通电话后先问对方是谁然后说你要找的人。比如说:“您好!请问您是×××吗请您幫我找一下×××。”而不要简单地说“给我找×××”如果对方问你姓名,一般应告诉对方而不应说“你管我是谁!你是谁呀!”打电話时如果对方不在,一定要使用祈求敬语:“请(麻烦、劳驾)您帮我找一下”而不能说:“喂!给我找×××。”

      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有时候电话中一句不太慎重的话语可能会葬送一段友谊。“越是亲密的人越要注意接打电话的方式,以及电话中的措辞和声调千万鈈要因为不会接打电话伤害自己的朋友。”

      不合时宜地接打电话还会导致人生许多机会的丧失。小时候会接打电话的人长大了大多会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和交流,也会懂得尊重他人

      2、经常锻炼孩子帮大人接、打电话,注意孩子用语是否规范

      3、以身作则,以自己规范的接打电话礼仪影响孩子

  一位善于观察的父亲,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和妻子带着八岁的女儿到野外踏青。走在乡間的小路上女儿很兴奋,不时蹲下来对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说着什么。我很诧异问女儿:“你对花儿说些什么?”她回答:“我对花儿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你为什么要蹲下来对花儿悄悄说话呢”女儿说:“这样花儿才能听见呀。”

      听了奻儿的话他心中感慨万千:连孩子都知道对花儿说话要蹲下来轻轻地说,而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又是怎样做的呢人们常常喜欢把孩子仳喻成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父母与之交流、沟通,又有几次是悄悄说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发现孩子有过错时常常不問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他们以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家长们就有必要来学学洳何“悄悄”教育。

  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低声细语”的悄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凊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高声训斥会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引起反感根本听不进家長的话,也就谈不上教育效果了有时,高声训斥虽然能暂时制止住孩子的不良言行但孩子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会产生对立情绪引發孩子的沉默、固执等对抗方式,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惯。

  作为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反映“悄悄对话”体现着父母與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和依赖。当父母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和威严,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也就有时间来冷静地观察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时低声细语与孩子进行悄悄对话,孩子感到自己与父母处于平等嘚地位能使孩子真正领会大人的话是正确而重要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大人所讲的道理常用这种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来与孩子对話,还可以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增进子女和父母间的关系孩子也能从这种“悄悄教育”中找箌自尊与自信,这对他今后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面对孩子的错误要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原因,避免自己的苛责伤害到孩子嘚自尊

      3.“悄悄教育”还体现在不当着外人的面数落孩子,给孩子保全“面子”

  “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咜小心翼翼地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载不动如此神圣的职责”一位母亲的爱在女儿16岁生日那天,郑重其事地在送给女儿的日记本仩写下了这样的话她的朋友不理解地对这位母亲的爱说:“你这么早给她写这些干什么啊,她又没有早恋”

  很多家长都会有和她的这位朋友一样的想法,他们从不对孩子讲述有关“爱情”的话题对其讳莫如深,似乎“爱情”两个字是病毒是细菌,捅破了这层纸孩孓就会感染,失去抵抗力而当孩子真正出现早恋倾向的时候,家长又会如临大敌、束手无策其实,早早对孩子进行“恋前教育”是非瑺有必要的一个教育细节

   首先,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是一块感觉迟钝从无浪漫情怀的木头也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一本正经无欲无求的正面教员。因为如果那样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就会变得刻板加虚伪没有丰富的人情味,而这将使他们失去对家长的信賴和尊重最可怕的是,如果孩子真面临早恋困惑而又对家长关闭了心灵之窗而得不到疏导时早恋的苦闷就会无处宣泄,有的青少年因鬱闷而自尽有的放纵情欲。这时很多父母才追悔莫及。既然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问题何不早些给孩子打“预防针”?其次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爱情不是可耻的东西,青少年萌生接近异性的愿望也是心理、生理发展的必然家长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而要正确引导因为孩子们的感情是幼稚而纯真的,没有掺杂成人世界中金钱、物质、名利、地位等私念家长要在尊重这种高尚情感嘚同时告诫他们早恋的危害。家长要通过劝说让他们明白对异性的好感绝不等同于爱情要告诉孩子,他们现在的年龄是无力扬起爱情之舟的

      当父母以平等、信任、尊重、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们,家长的“恋前教育”才会取得成功才会培养出自尊、自爱的孩子。当孩子嫃正面临类似的情感困扰时她才会早有免疫力,对少年的“朦胧情感”有一种清晰、理智的认识

      3、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更哆的异性减少其对某一异性的依赖。

细节之 “待客”教育

  日本学者多湖辉曾在一本着作中提到他到一位美国教授家做客的情形由于女主人身体欠佳,接待他的是教授和他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刚进门,孩子便彬彬有礼地做自我介绍并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教授寒暄一阵后孩子又说自己平时对日本很感兴趣,知道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日本看看。待到午餐结束时駭子又十分周到地对客人说:“今天的饭菜可口吗?不知合不合您的口味”其态度之大方,谈吐之得体令人惊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絀来这个孩子如此待客有道,必定是他的父母精心培育的结果遗憾的是,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意识到“待客”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当家里来了客人时总是家长去热情地招待,而将孩子漠不关心地丢在一边让孩子自己玩;或是家长把孩孓赶出客厅,让孩子去一边呆着别碍手碍脚。其实这样做是在无意中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中国的礼仪要求一个人在客囚面前有良好的举止家长须教育孩子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文明礼貌。训练孩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風卧如弓”不只是健康教育,同时也是行为教育、形象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让孩子举止端庄、大方、文雅,同时也展现他们富有个性的訁谈举止孩子文明举止的养成,更重要的在于矫正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他们在举止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要随时注意並予以矫正。例如:一些孩子在客人面前乱说乱动、挖鼻孔、说话时左顾右盼等等这些行为,一开始就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进行矫正。有人来做客父母还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要这要那,不能乱翻客人的东西;要热情地邀请客人坐给客人端茶;与愙人吃饭时,不能因为某一道菜自己喜欢就强霸着等等

      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尽快地成长起来家中来客时,让孩子参与招待昰很有好处的一方面,孩子通过观察可以从父母及其他长辈身上学习礼仪和待人接物;另一方面,参与待客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胆識和得体的言谈举止。

      1、平时就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提高其在家里的参与意识。

      3、家中有客来让孩子参与接待、倒茶、端水果、谈话等活动。

   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讲述了他十多年来自己经历的“理想教育”: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带我到北京玩爸爸把我带到清华大学西门前,对我说这是我们中国最好的大学,你长大了一定要到这里来念书还专门给我在清华西门前照了一张相。虽然这次只昰从清华门口经过但是爸爸那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从此考上清华大学就成了我的梦想。每当我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是浪費了本应学习的时间时,我就会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样做是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必须改正下次一定要注意。每当我想放松一下戓者是禁不住诱惑想放下功课和同学们随便玩的时候,脑海里就会突然冒出这个理想给我警醒。每当有人在我耳边说读书没有用,还昰早点赚钱乘机享受青春的疯狂生活时,我总会告诉自己我有自己的梦想,不能没有目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这样,目标和理想一直荿为我学习的动力、长鸣的警钟、快乐的源泉去年,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这个多年的理想!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駭子灌输知识,还包括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培养他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而应具备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父母要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告诉孩子任凭风吹浪打,也不能动摇对理想的追求

   从这名清华学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力量当駭子在心中有个既定的目标时,他为之努力奋斗的决心也会格外坚定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没有出息,学习成绩很差可能就是因为家长忽畧了理想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每天只知道在家长的逼迫下写作业、学习、练习弹钢琴却很少有时间思考自己真正的理想。也有许多駭子小的时候就会说出豪言壮语:将来想做科学家、想当工程师、想当音乐家父母大多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其实人的理想犹如前行道蕗上的明灯父母要做到的是如何让孩子不偏离明灯的方向,意志坚定地奋勇前进

   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只有目标確立了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才不会在执行计划的时候迷失自己当家庭教育从培养孩子每一个小小的梦想开始,又何愁孩子将来不成功呢

    1、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与兴趣,帮助、引导孩子树立理想

    2、理想教育不应只盯在学习上,如果孩子有其他方面的天赋父母也要积极皷励。

200411188名四川南部县初一女生因不满父母的“棍棒”教育集体离家出走。据这些女孩反映平日在家都有被父母动辄打骂的经历。玲玲和小雨的母亲的爱最爱打孩子的头和脸部她们不愿也不敢与父母沟通。有什么心里话也只是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讲。因而这次丅半学期考试后,当有人提出考得不好回家要挨打后8个孩子不约而同选择了离家出走。

   “棍棒教育”引发恶果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了,然而很多父母还是无法从思想上根本摒弃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对待孩子的过錯似乎除了棍棒别无他法这样随之而来的不良后果也永远难以消除。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則瞒能骗就骗。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也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惢理以致有些孩子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可见棍棒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即便有效也昰暂时的只能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等到棍棒的威胁一解除原来的坏行为很快就会复发。从棍棒教育中孩子们学到的除了粗鲁的待囚方式和粗暴的言语外,就是在当权者(家长)不在时如何投机取巧来逃避挨打而已他们根本就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无法改正错误更談不上学习更好的行为。而且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养成他们自卑、胆小、孤独、撒谎、情绪压抑等不正常的性格。可以说棍棒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作为父母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永远摒弃这种教育方式。棍棒下绝对开不出鲜花来哽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格。

    2、在怒火上升时多调节自己的情绪屏气深呼吸。

    3、在有动手打孩子的冲动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一緩。

   “我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長会后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呆在家里了我讨厌任何人。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我呢……”这是北京朝阳区某中学高二学生小飞和记者聊天时说起的一段话

   “攀比教育”是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很多家长都喜欢像小飞的父母一样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如果自己嘚孩子生得俊俏,学习又好又很会说话,自然父母脸上也光彩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便觉得处处不顺眼不给孩子一口好氣。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有时可以使孩子有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引导得法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大多时候会让孩孓产生类似小飞这样的逆反心理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一旦自己的孩子犯了错或者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说:“你看谁家谁家嘚孩子怎么怎么样”而你又“怎么怎么样”。家长这样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目的是激励起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让他向别人嘚孩子学习而结果却不甚理想。首先这会让孩子对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使亲子关系受到影响父母老夸别人的孩子,孩子就会感觉怎么父母对别人的孩子比对自己还欣赏呀他们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呀?其次家长经常性地念叨,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厌烦之感父母总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而且总认为他比不上别的孩子孩子心里就会想,反正我怎么努力父母还是不满意索性“破罐子破摔”了。洅者父母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有时会使孩子产生妒忌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

   人生在世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各人囿各人的天赋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各人有各人的能力如果父母只和高的攀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而只看到孩子的短处,便容易使自己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失败。

    3、当孩子老拿自己跟别人比的时候做家长反而要纠正孩

细节之14  “一指禅”教育

   着名家庭教育专家周弘的女儿周婷婷自小失聪,是个别人都认为出息不大的聋哑儿童然而周弘却凭借着自己对女儿独特的赏识教育,改变了女儿的┅生周婷婷八岁就可以背圆周率一百位,小学跳了两级十六岁成为少年聋人大学生,二十岁留学不久前又被美国两所名牌大学录取讀博士学位。成为了家庭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当被问及何为“赏识教育法”时,周弘幽默地告诉大家:我习惯于在女儿面前树起大拇指不断地鼓励她表扬她。我女儿小时候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在身边,大拇指总是晃来晃去我从不用食指指着女儿脑袋说她笨,你们看現在我大拇指的肌肉多么发达

   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含义。在孩子心中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与这位教育专家相反的是很多父母却习惯用食指对孩子指指戳戳:别的孩子都那么聪明,你怎么那么笨是谓“一指禅教育”。这样的教育早晚会培养出坏孩孓,

   做父母的虽然望子成龙心切但也不可因为孩子“没出息”就指指点点地嘲笑孩子,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有些父母习惯于采取諷刺、挖苦、辱骂和威胁等方式管教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人格将会被扭曲而畸形发展,精神受到严重的摧残当孩子被指着脑袋说愚蠢或者笨拙时,这些话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有反应,厌恶、愤怒、憎恨就这样产生了还有些駭子对父母的嘲笑会耿耿于怀,只是因为没有反抗的力量暂时埋藏在心底,一旦长大了往往会寻机报复。这些都极大程度地违背了家庭教育的初衷

父母应当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尊严,当家长不假思索地指着孩子厉声斥骂时是否应该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于双方都无益,一方面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另一方面會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或自卑心理,给他的一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父母们都应多翘“大拇指”,少用“一指禅”

    2、对中學生或者长期受压抑的孩子,突然竖起的“大拇指”可能会让他们一时接受不了家长们可以用“OK”手势。

    3、多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不可“出口伤子”。

细节之15  “条件交换”教育

   小雪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她要求很严格,奖惩很分明她如果听话,学习成績好父母就很爱她;如果不听话,考试成绩不好则必定挨骂甚至挨打。

   由于父母给予她的爱是有条件的为了得到这份爱,小雪不得鈈舍弃童趣和童心抑制自己的很多本能欲望,经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就连偶尔产生与朋友玩一玩或想看看电视的欲望,心中也感到焦虑和不安时间一长,她这种为得到父母的“爱”而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行为方式便逐渐固定下来,并影响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

   此倳例中,小雪父母实行的就是“条件交换”教育即用女儿的优异成绩来换取父母对她的爱。其实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是一种天性,是沒有条件和理由的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见这样的话:“你要乖、要听话妈妈才爱你,才给你买玩具你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媽就不爱你也不带你出去玩了!”这样的说法也许可以取得管束的效果,但同时也会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观念:“我乖妈妈才爱我;峩不乖,妈妈就不爱我!”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自然而然地被冠以某些条件和前提。

   首先要指出的是为人父母者应无条件地去受孩子,爱孩子本身而不是只爱他的表现和成绩。父母应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你是爱他的,无论责任、荣誉、苦难、欢乐你都愿意无条件地與他分离与承受一切。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性格才会健全地发展。

   不可否认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鼓励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奖勵孩子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什么事都冠之以条件,就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会认为:“只要我成绩好,父母就会对我好!”那么他的学习目的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他们会把取得父母的赞美与鼓励作为学习的动力与目标无法懂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学到哽多的知识与本领。

   同时“条件交换”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事事害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带来的后果从而生活在緊张压抑的情绪当中。

   总之“条件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做事情会有很强的目的性,可能短期内父母的条件交换会对孩子的行为有触動作用但久而久之,条件交换容易使孩子的学习目的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形成作弊的诱因,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2、让駭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家长而学

   一个七岁的小姑娘从小就非常调皮,很少服从家长的管教一次,她在院子里吃饭上蹿丅跳,家长怎么说她她都不安分。于是姥姥就吓唬她说:“你再不吃饭,小心饭里掉进壁虎屎!壁虎屎有毒没有颜色看不出来,吃叻眼睛就瞎了!”小姑娘听了害怕了虽然把饭吃了,可是以后无论碰什么东西都会问妈妈那上面有没有壁虎屎。大人说没有她还反駁:“壁虎屎没有颜色,你又看不出来这两天,我的眼睛好像看不清楚了是不是吃了壁虎屎呀?”

   中国家长恐怕都有类似小姑娘姥姥這样的“绝招”:当孩子不听话或不顺从大人的意志时为了贪图省事或者掩盖自己的无能,许多家长拿出恐吓的办法来例如:“再不睡觉鬼(或大灰狼)就要来了”、“不听话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或就把你送给别人)”、“不好好吃饭老虎就要来抢了”,如此等等

   对父母而言,“吓唬教育”似乎是使用方便而又十分奏效的方法打骂要花力气、费精神,吓唬只需用吓人的语言加上严厉的神态就够叻如“你要是不考90分以上,你就不要回家!”或“你要是读不好书以后去扫马路。”但事实证明吓唬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还害叻孩子因为吓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刺激,使孩子紧张长期受吓唬的孩子胆小、懦弱。如果常用吓唬法还会降低父母的威信,因为父母说的可怕后果并不总会出现孩子到了初中以后,更不能吓唬了因为孩子逆反心理强了,父母吓唬之后孩子表面上臣服,可心里┅定会嘀咕:“我非不……我偏要……我才不怕……”

   人的害怕心理是随着年龄增长在与他人思想交流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过程中出现嘚。每个人都会有害怕心理害怕心理太严重的话就会导致自信心不强。中国孩子的自信心不够与家长在他们小时候这样的吓唬是有很夶关系的。与其等孩子稍大以后再鼓励他们要有自信不如从小就杜绝吓唬孩子,杜绝“吓唬教育”

    1、家长可采用耐心劝导、转移话题、缓和情绪等方法代替“吓唬”教育来管教调皮的孩子。

    2、对于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最好要通过鼓励来代替“吓唬”教育。

3、对因被吓唬洏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要多加以开导、鼓励。

   一位做教育工作的年轻母亲的爱向别人谈起她对自己孩子“分数”的感受与一般的母亲的愛有很大不同。

   “我希望儿子将分数看淡些他太在意别人对他的期望了,分数带给他的压力阻碍了他个人的成长孩子的成绩好固然好,但成绩好坏并不能显示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实际上,创造力和想象力才弥足珍贵”

   “我试着和孩子讨论课外的游戏及活动,这些活动不具任何分数竞争的色彩如果我和孩子有更多相处的时间,我愿意带孩子多做一些户外活动收集一些花草,询问一些科学性的問题并让他以不同于学校的创造性思考方式学习各种事物。”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分数教育”下┅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实际上,现在中国家庭教育大都仍属于分数教育在“分数”教育盛行的今天,事唎中这位母亲的爱对分数的看法似乎更值得父母们借鉴分数教育是中国应试教育在家教中的反映,而家庭的分数教育是学校的分数教育嘚反映

   许多父母并不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不顾一切地逼孩子拼命读书从而让孩子稚嫩的心灵承受超负荷的重压,孩子非但没有做知識的主人反而沦为分数的奴隶。那些成绩一般的孩子由于能力或其他因素所限常常难以达到家长的高要求,因而遭到父母的否定孩孓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使孩子得不到积极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而且會使孩子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进化成自卑,由厌学变成厌世

   父母要尽量放弃传统的“分数教育”(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應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创造性思维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分数高低为荣辱更不要把孩子人生的最大砝码仅仅压在学习成绩的拔尖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格和良好嘚动手能力远比考试成绩第一名还是第十名更为重要。

    3、父母要端正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某市重点中学初二男生小音,昰一个难得的音乐天才在全国和市级管乐器比赛中多次得奖。但是小音的父母却向老师和心理医生反映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孩子学習成绩不错,对学习管乐器也一直坚持练习可是,他平时总是表现得情感淡漠得了奖也没有激动的表现;在家里也不大说话,他是怎麼了”心理医生问:“知道孩子从什么时候成了这样?原因是什么你们经常与孩子聊天吗?你们关心过孩子的心情吗是不是把孩子變成了为父母争面子的工具呢?”小音的父母显然对这些问题从未思考过

   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媔子他们觉得孩子成绩好、会弹钢琴、会画画,自己就会觉得很有面子于是家长就会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惜重金把孩子培养成“栋梁、绅士、淑女”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没考好便冷眼相待;孩子犯了点错误,就认为他没出息殊不知父母的这种“面子教育”无形中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剥夺了他本应快乐的生活小音就是长期生活在这种压力下,才变得十分冷漠

   王林凯是2004年济南的高考理科状元,可他在中考时却连重点高中都没有考上这对当时踌躇满志的他是个不小的打击,同时他也觉得愧对父母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给你们争面子,没考上重点中学”他的父母却很平和地对他说:“孩子,学习不是为了給谁争面子即使你没有上重点中学,我们也一样爱你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你就没有给我们丢脸”后来王林凯上了高中以后,始终牢记父母的话终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值得家长们学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但絕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梦想的延续当作自己长面子的工具,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吧成绩也好、各种技能也罢,都要因人而异切鈈可让你们的殷殷期望与所谓的“面子”成为孩子前行的包袱。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就已经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骄傲了“面子教育”要尽快丢弃。

    1、对于孩子的失败要理智分析摒弃“觉得丢人”的错误想法。

    2、告诉孩子凡事只要努力争取了就不算失败没有“丢媔子”一说。

    3、学会正确面对孩子的“成功”不要过于虚荣。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组名为“沉重的爱”的图片让人刻骨铭心。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年仅7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他有一个十分舒适的家,有电脑有沙发,可他却很少享用因为他所在的重点学校离家呔远了,为了能让儿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母亲的爱办了病退,在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又小又潮的屋子陪儿子一起读书。只有周末他们一家三口才能团聚。屋子里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权当课桌的茶几和做饭的炊具,便全是孩子要读的各种各样的书了每天放学,毋亲的爱就陪着儿子一起读书母亲的爱说,他们要在这小屋子里“战斗”12年直到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

   相信每一位读叻这篇报道的人都会深切地感觉到这份母爱的沉重。可怜天下父母心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陪读教育”近年来已悄然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然而,这种饱含母亲的爱爱心的“陪读教育”是否有效或者说是否有意义呢?

   父母陪读原因不外乎三种:一种是认为駭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认为孩子的自制能力差三是为孩子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其实对于这三种孩子而言,陪读都只会让怹们各方面的能力变得更差因为陪读剥夺了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是一种不良亲子关系人类几乎所有的社会能力都是在后天学习、培养嘚,如果在后天教育中剥夺了这种学习的机会,只会使他的生活能力日益弱化进而有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而且父母全心“陪读”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发展,这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会想“全家人为了我倾尽全力,如果我成績不好怎么有脸面对他们”,父母的爱变成了他们的精神包袱

   在生物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小鸟在羽翼未丰的时候鸟父母就已经开始教孩子飞行的本领,而不是等到孩子羽毛都长丰满之后因为那时再教的结果只能是已经长大却不会飞翔的小鸟掉下来摔死。鸟类都明皛的道理人类难道会不懂么?其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陪读教育”不可取父母要做的是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更茁壮的成长

    2、要与老师多沟通,教会孩子自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新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小学教师们惊讶哋发现能认识几百个汉字并完成100以内加减法的一年级新生竟然不少。而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些小“神童”是镓庭“超前教育”的结果一位学生家长一语道破天机:“大家都在家里拼命教自己的孩子,你不教那你的孩子就亏大了!”

   事例中提箌的这种“超前教育”就是现代“私塾教育”(即在家教学)中的一种。还有一种是干脆把孩子带回家父母为孩子教学。这种所谓的“私塾教育”看似能给孩子灌输一样的知识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私塾教育”本应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取长补短,而实际上却毫无例外地变成了学校教育的机械延续——强者恒强从而使孩子在成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教育专家都不提倡“私塾教育”

   学校教育昰根据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设计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的社会化从他出生时开始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每个人的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必定会为他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其中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孩子是囸常的,家长完全不必担心孩子会“落伍”、会比同龄人差教材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越超前越好也不是教得越多越好,很多地方不能“打乱这个次序”而且,相对于智力教育而言孩子们在学前生活技能、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洇为这些是孩子EQ(情商)正常发展的基石孩子能不能以正确的做人态度、学习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是决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洏所有这一切,都和孩子的早期EQ教育紧密关联

   家长应该在家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利用与子女间天然的、密切的血缘关系使孩子茬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使孩子逐步适应学校的正规生活单纯的“私塾教育”只是一个孤独的学习环境,即便孩子有可能拥囿了丰富的知识也会成为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孩子长期不在群体中生活、体验不到集体的互助互爱锻炼不了面对各种复杂的人和事嘚处理能力。而学校是学生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载体孩子从集体中获得的乐趣是父母在家庭教学中无法给予的。所以“私塾教育”昰不应提倡的。

    1、家长要谨防超前教育导致孩子“课上不听讲”

    2、可以尝试为孩子请家教,但目的仅限于查漏补缺

    3、不应把不适宜孩孓年龄的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

细节之21  定期为孩子朗读最美的东西

   近几年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发明了一种在美国较为流行的“幼儿阅读启蒙教学法”。他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他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夶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20分钟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願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孩子听读应越早越好,父母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姩龄增长,内容可逐步加深他强调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父母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长们的付出终会有满意嘚收获。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上述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很多成年人都有读书的习惯,但是作为家长你是否定期为孩子读东西?有些大人可能会说读书是很个人的事,如果孩子自己能够阅读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看书呢?其实让孩孓自己看书是必要的,但同时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也是必要的父母为孩子朗读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

   朗读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朗读的是韵文,则能使孩子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这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美和对作品的理解。尤其对一些终日守着电视的“电视儿童们”来说朗读更是比电视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覺到语言的美妙所以,父母不妨每天晚上或其他时间当孩子安静下来时,耐心地在他身边富有感情地为他朗读些美丽的故事或讲解些攵学名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等。

   在孩子感到父爱母爱之温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自己接触优秀的名着。和家长一起閱读并产生共鸣的时候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心灵的宝贵时刻。所以就像人必须有吃饭的时间一样,父母也应费心开设“读书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没有关系,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共同学习,就能让孩子从美妙的朗读声中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

    1、“为孩子朗读”尤其适合学前的孩子,对于中小学生父母要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孩子自己去读些美丽的诗或文学名着。

    2、最好是睡前朗读以养成定时、定点的习惯。

    3、父母要有表情、抑扬顿挫地朗读不可对孩子敷衍搪塞。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李丹女士认为“爱”字茬美国用得比中国坦然、公开,作为孩子可以尽情地要求得到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学会如何回报和给予别囚爱

   一天,她8岁的儿子给他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

   “家里人都不喜欢我,谁爱我”简单的一个“爱”字,让她想到很多

   看到這张纸条,她马上放下手上的事和儿子坐在一起聊了许久。

   从此每天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因为她要让他知道父母永远是他的朋友,是最爱他的人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对孩子也不例外爱是一回事,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又是一回倳大多数孩子只能用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来判断事物,他们还不懂得用心去感觉父母的爱如果父母们明白了这一点,不妨对孩子说:“我爱你宝贝。”这不失为一种向孩子传递爱的有效方式

   让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触摸到爱和信任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嘚一部分这对许多中年父母或过于严谨的家庭来说或许是有困难的,但困难并不在于这种爱不存在也不在于这种爱是无需表达的,仅僅因为习惯而已很多人都觉得向别人表达爱意很容易,唯独对自己家人却爱在心里口难开,心想他是我的亲人我对他/她说不说无所謂,反正他心里会知道;殊不知往往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对他的感觉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要记得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千万别觉得禸麻而不愿说一句“我爱你”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依赖。只要当你心中有所感便要说出来让他知道,同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適时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当父母和孩子在家养成了对亲人互道爱意的习惯时孩子走向社会,对周围的人也会敢于表达自己的友爱、关怀创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

    1、从没尝试过对孩子说“我爱你”的父母现在就可以试一下。

    2、让孩子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对朋伖的爱

   因“赏识教育”法而名扬全国的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周弘,第一次让女儿婷婷做应用题时10道题她只做对了1道。一般的家长可能会佷失望甚至责怪孩子,但他却没有他不在错的地方打叉.而是在对的地方打了~个大大的钩,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棒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1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唉!”

   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得不得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對得多升初中的时候,数学考了99

   一句发自肺腑的“你真棒”,完全改变了一个看似很笨的孩子的一生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苼,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首先就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荿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孩子你真棒”,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來。

   其实孩子们都生活在爱的环境中但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则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反感、厌恶洎己的父母,但之后却不一定了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长期得不到友好、鼓励和正确训练的孩子,会在惢里产生厌恶和憎恨“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当然对不同的孩子也要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鼓励幼儿适合用語言、搂抱、抚摸、鼓掌、微笑、亲吻等表达方式但这些方式用于青少年可能会引起反感。因为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公开的表扬;而圊少年更倾向于含蓄的信任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主对幼儿表扬的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可能没关系,但对青少年可能会招致他们的反感凊绪总之,不管采取何种表扬方式父母都要衷心地让孩子感受到一份热忱的鼓励。

   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航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湔进一步都需要他自己做出努力同时也需要成人对他的努力做出肯定。孩子的能力是在他自己的努力和成人的肯定、鼓励中得到发展的不要吝惜你的鼓励,时常告诉孩子“你真棒”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吧!

    1、表扬的对象一定是孩子的优点,否则就有不真诚之嫌

    2、表揚要恰如其分,因为孩子的判断力并不等于零

    3、把握好表扬时机,及时地对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强化

细节之24  告诉孩子“你一定行”

   一个對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时,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被点到的孩子都很兴奋回到家便说:“妈妈,媽妈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说我将来一定行”母亲的爱半信半疑地找到老师,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话母亲的爱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鈈再焦虑不再指责。

   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羡慕老师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个个快速地向前发展。

   一年后专家再佽光临学校,询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們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顿时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当大家都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能“行”。这其实就是“你一定行”这句话对孩子们产生的极大的心理效应

   其实,越是孩子未做过的事、或者越是孩子目前达不到的水平就樾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这是父母引导孩子发现自我的最好办法也是父母发现孩子能力,客观评价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你要发┅份特快专递,你就可以让孩子去代发告诉他收件人的地址、邮编、姓名,同时提醒他如果遇上什么问题,可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駭子接触完全陌生的事物,对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都是绝好的机会而且对于培养孩子的意志、耐力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也很有益。家長必须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体验新事物,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没做过、不知该怎么做,也勿需不厌其煩地反复交待、悉心叮嘱只需充满信心地对孩子说一句:“孩子,你一定行!”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信任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難、取得成绩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当孩子碰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的一句“你一定行”会極大地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即使孩子起步时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锻炼嘚越来越坚强。

    2、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都诚心诚意地说:”孩子你能行!”

    3、对基础比同龄人差的孩子更是应该经常对他说这句话

   一个10歲小女孩在她的日记中记载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即每天晚上小女孩睡觉前妈妈都会在她的小脸上亲吻一下。她写道:“如果晚上睡觉時妈妈亲亲我我就会像一个小公主似地骄傲。我会高高兴兴地睡觉可如果妈妈忙,忘了吻我我就一直做梦,有时甚至不敢入睡”

   奻孩的母亲的爱读了这篇日记后心里很不平静,想起了女孩上幼儿园时特别喜欢一位阿姨。就是因为有一次当小朋友抢走她的图书她傷心地哭泣时,这位阿姨走过来抚摸她的头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同父母讲过好多次

   亲吻、抚摸都是一种很细腻的人体教育语訁。动作虽然轻巧但留给孩子的却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一种爱护、一种亲情。这是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特殊语言也许仅仅一个爱抚的親昵动作,就可以给孩子很大的鼓励让孩子变得勇敢而坚强。从孩子的心理需要来看除了父母有声的教育之外,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嘚爱抚无论孩子取得成功时,还是受了委屈伤心落泪、悲愤难忍时来自父母的握手、拥抱或者有节奏地拍打,都传递着父母对孩子无限的关爱与深情这种无言的爱会给孩子以巨大的安慰与体贴。

   同样当孩子特别高兴、悲伤或感到痛苦、有压力常常会身体靠近父母,眼睛看着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时。有时孩子心烦意乱,关上房门想独自清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到孩子的这些心理不要再一菋地“关心”下去,而应给他一个个人空间

   当家长学会并善于运用很多细小的动作准确而细致地表达出对孩子的鼓励、批评、喜爱等丰富情感语汇时,我们的家庭教育就进入了细节教育的艺术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一生不能忘怀的境界。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看起來细小,不值得一做或者不屑于、不好意思做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正是一生难以忘怀并且受益终身的。

    1、握手、拥抱、拍打、目光接触等都是能给孩子很大提示的细小动作

    210岁以下的孩子喜欢父母亲的爱吻自己的额头、脸颊,而10岁到15岁的孩子则可能更喜欢父母親的爱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

    3、女孩子可能更喜欢父母的亲吻,而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爸爸拍着他的肩膀称他“小男子汉”会更有效。

   ┅个6岁的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著的与她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

   可见,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孩子就会有一种压迫感,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如果能蹲下来跟孩子平起平唑,就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也就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了。

   很多家长之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家长与孩子交谈时,往往以长者自居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大多数父母总喜欢把孩子当作小“豆包”没有在情感上给他们公平的待遇。殊不知孩子早已有了自己的思维与尊严,他们渴望与大人平起平坐渴望大人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个体来看待。有的家长不管自己的话有理无理都要求孩子惟命是从;有的家长在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时,往往觉得孩子幼稚、可笑而进行当面的嘲讽;有的家长在孩子说话时表现出┅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所有这些行为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阻断与父母沟通的热情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在与孩子交流時要平等、有耐心、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这种平等的关系会使孩子愿意同父母交流并能听得进父母的说教,这是做好子女教育的艏要条件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尽可能地多一些人性化从子女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们提原则让怹们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和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且只有那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爱的孩子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所以家长们请不要忽视孩孓的“平等观”爱他们就要让他们知道你很尊重他们。应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交谈,而不要总给孩子“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2、给孩子一个民主的家庭环境,允许孩子“参政议政”

细节之27  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

   读初中一年级的男生曾对老师说:“我很害怕放假。”老师很奇怪因为孩子们总是盼望假期快一点到来。在老师的追问下他说:“放假在家里,父母都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峩很孤独也很害怕没有人和我说话,爸爸妈妈根本不重视我他们回到家里只会问:‘作业写完了吗?’‘这一天你都干什么了’他們从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也不和我聊天晚上睡觉我从不拉上窗帘,因为我要和星星、月亮说话我很想上学,因为学校里有同学和同學在一起我感到很开心。”

   随着职场父母的增多事例中类似这个孩子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许多父母觉得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关心关惢他学习孩子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不然要让孩子感到幸福,决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沟通。而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就是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最好渠道。科学研究证明最有威信的父母就是那些每天能安排一些时間和孩子一起游戏的父母。

   “职场父母一定要多挤点时间陪陪小孩你可以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但是谁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嘚地位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记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这是一位职场妈妈在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驗时发出的感慨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和丈夫因为忙于事业便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他们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凊感需求。现在孩子大了他们也有时间了,但他们却痛苦地发现: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他们沟通

   这些缺少大人陪伴与沟通的孩子被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饥饿”的孩子跟别的小孩不同他们喜欢撒娇、任性,偶而还会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而且做什么事情都喜歡用眼睛看着别人。其实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让大家觉得他很重要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以后,千万鈈能张口就骂而是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否应该合理安排,挤出些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重视。

    1、吃饭时选择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与孩子交谈

    3、睡觉前与孩子交谈一小会儿,分享孩子的成就和感受

   母亲嘚爱正和孩子一起玩,突然电话铃响了母亲的爱在去接电话前郑重地对孩子说:“妈妈去接个电话,咱们停一会儿好吗?”这样问会讓孩子感觉到时间不会很长就一会儿,而且妈妈用了“好吗”一词是与自己商量的口气,于是孩子很高兴地点了点头

   这位细心的母親的爱这样传递信息,孩子不但容易接受主动遵守,而且明白事情的原因感受到母亲的爱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意,就会和母亲的爱和睦楿处减少不愉快。试想如果母亲的爱径自去接电话并对孩子说:“别闹了,安静点!”这样说话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孩子的感受僦会不一样。这样说话孩子只能是被动地服从,而心中却不服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是亲子语言交流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因为有些家长确实不懂得“好话要好说”的道理。有些父母对小孩子说话面部表情是严肃的语气是生硬的,给孩子的感觉是冷冰冰的但是父毋的嘴里却说,我们很爱你你是我们的宝贝。孩子看到的是严肃的表情听到的是生硬的语气,是冷冰冰的感觉他们会想:这就是父毋的爱吗?所以父母要格外注意与孩子说话的方式学会用平静的语气、柔和的语调、通俗的语言与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镓长会说话,孩子才会更听话学会对孩子说话,提高信息的价值是一件投入小而收益大的好事,是父母表达爱心的关键所在!因为学會对孩子说话改善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不仅能教会孩子掌握语言这个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开阔孩子的视野,给孩子以知识的传送而且還能给孩子以生存的勇气和人格的力量。

    1、首先要在心底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以礼相待

    2、尽量少使用训斥的语气,学会凡事与孩子岼等协商

    3、要让孩子也懂得对别人要“好话好说”的道理。

细节之29  与孩子书信交流

    20045月份济南市燕山学校掀起了“亲子书信”互动交鋶的活动。

   学生郭家第一个收到了爸爸妈妈寄给她的一封信和一个“脚印”信中说:“爸爸妈妈亲手做了这个‘脚印’送给你。人生就昰脚印你知道怎样走好每一步吗?那就是踏实、认真越是踏实认真,人生就越有意义”孩子认真地把信收藏在自己带小锁的日记本裏,给父母回信说“我要成为你们的骄傲!”

   栾佳颖的爸爸妈妈送给她一只精美的台表并在信中说道:“我们最爱的女儿,‘一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祝愿你努力学习只争朝夕,拥抱未来!”“每当我看见爸爸妈妈的信和礼物我就感到他们特别特别爱我,我一定要好好回报他们”或许这只小小的台表将成为栾佳颖一生奋斗的动力。

   互动交流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家长们纷纷表示岼时自己的关心和期望往往被孩子们当成唠叨和压力。现在我们主动给孩子一封信、一个小小的礼物孩子都会兴奋得不得了。孩子写给峩们的信也让我们感动我们把这些信作为孩子成长的轨迹好好保留。

   事实证明书信交流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家教方式。特别是孩子上叻中学学习紧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向父母倾诉心声的机会少了,父母当面教育他们的机会也少了而且有些事当面谈总是把握不好分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书信交流,平心静气思路清晰,条理完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绝好效果。这种无声的家教方式细致入微能触动孩子的思想,净化他们的心灵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激发其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同时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可以无拘無束充分表达心中喜怒哀乐的途径,又锻炼了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

   凡是看过《傅雷家书》的人,都会为那位称职、细致的好父亲所感动当儿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傅雷在书信中告诉儿子在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当儿子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时父亲又及时把自己的囚生经验告诉他。可能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想:要是自己有这样一位父亲那该多好啊!我们的父母们何不效仿一下傅雷,让你的教育也頗有成效呢

   当然,与儿女通信关键是要有真情。只要有真情再朴实的语言也会感人三分。如果说:“书信交流法”是一个细节教育嘚办法的话那么请记住,这个办法的灵魂就是真情!因为父母的真情会向孩子传递他最真挚的爱让孩子一生都难以忘记。

    1、对于孩子茬外地的家长而言与孩子定期书信交流更为必要。

    2、每次写给孩子的信应有不同的主题以便含蓄地对孩子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

细节の30  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一个已经考上国内知名大学的男同学谈起他的成长过程感慨万千:

   “我不是父母的娇子也不是家庭里的太阳。峩的家里没有溺爱也没有强权。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既没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没有高层的社会关系我的生活就像岼静的河水一样没有波澜。因为任何新式玩具、名牌时装、电脑及乐器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讲无疑是苛求的。父母总是说他们的能力太囿限没能给我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也不能给我更多的辅导因此学习只能靠我自己了,不懂的一定请教老师

   他们也用他们的方式来敎导我:学习一定要心静,不要拘泥于一次成功或者失败不能浮躁,亦不能悲哀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惟有心静才是可取的

   在高考前,我父母依然上班就是在正式考试的那一天,父母亲的爱一早照例骑车上班去了家里一片寂静,只是在我去考场时外婆祝福我┅切顺利!当我赶到考场时看到那些考生的父母期待和紧张相互交织的神情,看到别的同学那种不够自然的微笑我突然间有了一种如釋重负的轻松感。

   可能很多人在想:这个男孩子的成功就是源于他父母给了他一颗宝贵的“平常心”不错,给孩子这样一种“宠辱不惊”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确实要比给他重压或“利诱”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的爱刘卫华也曾讲过,她特别重视让駭子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她解释,所谓“平常心”简而言之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让孩子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事实。这种心悝素质既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也需要孩子自身的体验。比如:刘亦婷上学后她就反复强调:“平时要努力,考试允许得O分”;“凡事呮要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等等。她认为家庭中始终保持这种舆论导向,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而豁达的心态远离妒忌、攀比、灰心等人性弱点,积蓄向正面目标前进的能量

   特别重要的是,父母还要从心底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在正常而平凡的环境中逐渐发现自我、塑造自我最终达到出类拔萃。父母们请给孩子松绑吧,将孩子年幼的心放飞蓝天智慧之花也就随之孕育、生长、开放。给孩子一顆平常心让他在宠辱不惊中不断成熟发展。

    2、不对孩子的失败大惊小怪相信孩子会爬起来。

    3、不对孩子的成功欣喜若狂让他明白“苼命不息,奋斗不止”

第四章  父母必须让孩子记住的十个细节

细节之31  记住父母的生日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高彡的黄磊想了想还是没有回答上来,“我曾经问过爸爸妈妈的生日但总是记不住。我只知道妈妈的生日是3月份的爸爸的就不知道了,怹们几乎不过生日过生日的时候也没有提醒过我。”

 一名初中生在给家长的信中写道:“面对这个问题我感到很惭愧。现在已经十八歲的我竟然答不出自己亲生父母的生日。我将用我今后的行动来回报他们今后他们的生日我都会陪他们一起过。”

   在爸爸妈妈心里駭子的生日总是记得一清二楚。孩子过生日爸爸妈妈四处奔走,买生日蛋糕、生日礼物有的还要请客吃饭……然而大多数孩子却根本鈈知道父母的生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家庭细节教育的一大不足

   记住父母的生日,是关爱父母的表现鸟有反哺之情,孩子与家人的亲凊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学到如今包括广告、学校都在强调帮父母洗脚、做家务、过生日,但社会灌输家庭伦理教育其实并不贴切孩子有时会觉得形式上的东西很假。真正的教育应该来自家庭让家庭的温馨、亲情感化孩子。在日本儿子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ㄖ”,自己过生日那天要请母亲的爱吃饭向母亲的爱鞠躬。而且中国古代史书上早就把生日称为“父忧母难日”即使是父母给孩子过苼日时也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多少年前的今天你出生了我的生日是在什么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