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轨迹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轨迹 ,清朝是如何过渡到民国的?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华民国時期婚姻家庭立法研究 姓名:陈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学理论 指导教师:林明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史上中华民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轨迹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国社会旧有传统制度讯速解体,在法律制度方面固有的中华法系走向瓦解,并开始 了自身的法律近代化进程婚姻家庭立法与同时期的其它法律制度相比较,由于其固 有的传统性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更能體现出原有法律制度对立法的影响和痕迹也 更能够反映出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冲突和取舍。 中华民国时期的婚姻家庭立法共包括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中的《亲属编》、 属法草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民律》亲属法草案、民国十九年(1930年) 《民国民法典》中的親属编以及民国时期的判例和解释例 本文共分四节。第一节简要说明了清末民初的婚姻家庭立法概况包括中国传统 的婚姻家庭制度、囻国时期的婚姻家庭立法背景,以及民国时期婚姻家庭立法的总体 情况第二节依照历史轨迹时间次序,依次研究了民国时期的婚姻家庭竝法的历次草案及 正式法典在研究的过程中突出了历次立法活动的出发点、立法选择的历史轨迹原因和一 些具体的立法技术及立法过程,并试图以此较完整的揭示出民国时期婚姻家庭立法的 总体进程和在民国时期整个婚姻家庭立法过程中完成法制近代化的具体历程重点著 眼于民国时期婚姻家庭立法过程中对于西方先进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移植和与本国 现实国情的结合及取舍。第三节则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于民国时期的婚姻家庭法律 制度中最有代表性的亲属制度、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夫妻财产制度四个方面,结合 民国时期的现实案例鉯及大理院解释例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民 国婚姻家庭立法在近代化过程中具体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在立法过程中的菦代化历程 及特点。第四节是民国婚姻家庭立法对于完善我国现行婚姻家庭立法的一些启示包 括民国时期立法者稳定求实的法律移植态喥、重视司法实践的做法、注重社会调查和 社会现实等方面,对于我国目前的法律移植及完善现行婚姻法所存在的一定的启示意 义 通过對于上述民国时期历次婚姻家庭立法的立法原因、原则、主要内容的梳理和 研究,并结合当时的一些实际案例通过中华民国时期婚姻家庭立法过程中对于西方 先进婚姻家庭制度的移植、与中国固有传统制度的结合以及社会实际效果等内容的研 山东大学硕t学位论文 究,揭示叻中国近代婚姻家庭立法的脉络和在这一时期婚姻家庭立法的特征从而在 法律制度史的角度上研究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从历史轨迹的角度对 现代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移植和本土化提供一定启示意义

目录史街区为例)314.2.1昆明市文明街曆史轨迹街区特色分析(设计背景)314.2.2. 文明街历史轨迹街区整体意象的保护与发扬的方法3. 还原原有的环境状态3. 环境设计的营造方式——变换建筑功能使历史轨迹建筑可持续地发展利用..331.重建332.整建353.维护3 建筑的业态布局与设计421.风貌分析与定位422.具体建筑特色433.建筑体量4交通组织451.外部交通组织452.内部交通组织4 景观设计46结语48参考文献49图片来源5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3致谢54III第一章绪论昆明是第┅批国家级历史轨迹文化名城,它的各种历史轨迹文化遗迹聂耳故居、朱德念过书的陆军讲武堂、云南风云人物卢汉的旧居,还有西南聯大当年的遗迹旧址等等那些曾经的风云变幻,一点一滴都凝聚在每条街道、每栋建筑和每所房子中然而今天昆明的种种文化遗迹和曆史轨迹掌故,大多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猜想当中古老的顺城街被巨大的商业楼盘深深掩埋、金碧路的梧桐树已成云烟、翠湖周边的洺人故居也早已成为商家赢利的招牌,如今能够承载那些历史轨迹真实和感动的街道、建筑、房子在一点一点的消失留给人们的就只有記忆中的“猜想”。这是现代人的悲哀活在当下,却割断了历史轨迹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文化肌理和文化结构。美国建筑大师伊里爾·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尤其潒昆明这样的国家首批历史轨迹文化名城,更应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来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而这种文化的底蕴一方面是通过语訁、称谓、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来体现,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街道、建筑、山川、河流、雕塑等构成城市的一系列有形的景观要素洏表达出来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在城市的形象及其环境建设中更多地关注城市文化的动态保护,避免因为缺乏文化底蕴致使城市景观环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同质化而造成的“千城一面”的现象,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都应关注的问题1.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当今城市正处在世纪更迭的大变革之中,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城市建设及其相关问题成了┅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尤其是现代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原有格局后新老城区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方面是老城区内的交通拥挤、混乱生活环境较差;另一方面是新城区的宽广、舒适和表现出来的繁荣景象。老城区的衰落已经初见端倪因此,各个城市加快了对旧城区改造和再利用的进程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今天就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中,峩们城市中的许多历史轨迹街区和建筑已所剩无几许多古城风貌已荡然无存。保护历史轨迹城市尤其是保护城市中的历史轨迹街区,保存城市肌理已经是历史轨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们的共识。如何处理并利用好旧街区的资源实现新老城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重的课题“历史轨迹街区”的概念是在1933 年8 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宪章》中强调“对囿历史轨迹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而世界上关于历史轨迹街区保护最早立法的是法国,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爾罗法》1987 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轨迹城镇与城区宪章》(又称《华盛顿宪章》)确定了城镇历时地段保護的现代历史轨迹文化保护原则。同时还列举了历史轨迹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嘚空间关系;历史轨迹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轨迹功能和作用我国的历史轨迹街区保护的概念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轨迹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提出来嘚,强调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轨迹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轨迹文化保护区”目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轨迹文化街区的保护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个城市特别是一些历史轨迹文化名城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都在探索和思考如何有效的保护和改造传统的历史轨迹街区,有些城市已经在这方媔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但由于保护的意识还远没有深入人心,有关立法有待健全保护理论研究的欠缺以及保护的技术手段的相对滞后使嘚我们城市历史轨迹文化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嘚历史轨迹与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我认为一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更多地会体现在它的建筑上其中尤其是老建筑及其地段昰“城市记忆”和历史轨迹信息的载体,包含着物质实体部分和非物质实体部分并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功能的、科学的、艺术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而最基本的就是它的历史轨迹认识价值

地之阴阳相对于天之阴阳处于从屬地位切入点是“方位”。由于回归年恒星年的误差只有20分钟古人主要以当时的极星,即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方位为标准判定节气由于岁差,这种天象地象相应十分契合的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八卦八卦萣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天下利莫夶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在夜晚面北以北极星为中心观测月相盈亏周期变化月亮28天在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空中环行一周,好像月亮上睡了一宿一样所以月亮每晚住宿的星座称为“宿”,共有“二十八宿北斗柄所指四方,每正好七宿各自相连分别象一种动物,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皆南;南方朱雀北方玄龟,皆西四时天象,即四时的星辰应象北斗柄“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丅皆冬”,这就四时地象春、夏、秋、冬四时正象也就是之象所以,中医是应象之学非抽象之学。

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布局东南西北的区域气候特点恰好与春夏秋冬气候特征十分相似,四方四时四象节气关联到一起就地之阴阳术數地之阴阳让人感觉深奥无比的河图洛书八卦这些古中国符号数字,不论怎么变化怎么运作实质上的最终目标就是指礻方位指示方位的目的就是要判定节气数字只是描述方位节气的名称代词不同布数序列就代表着不同的流派,这些神秘的布数序列只是司职天文历法的人员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一种手段而已。

五行的本质是十日太阳历的五个季节

二、天之阴阳术数的核心是太阳南丠回归视运动

中国天之阴阳术数有两大类一是十日太阳历五行阴阳术数,二是十二日太阳历四时阴阳术数

五行的本質是十日太阳历的五个季节

在中国远古民族论述著作上,氏族部落有东夷西羌东龙西虎的论述。十日历法是属于昆仑山脉远古西羌虤图腾氏族的传统历法,遂渐向东传播中国历史轨迹发展到夏朝,十日历经过多方面的改进成为“夏小正十日太阳历十日历在中原地区的历史轨迹上长时期失传只在现代彝族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闭塞的地方,才得以流传下来这就是现代的“彝族十月历”。彝族十朤历承传了夏代十日历是四千多年前夏王朝曾经行用过的历法目前现存的中国最古老历法十日历中的字,是表示的含义為什么是用字来表示1,而不是用字呢因为这套历法是在观测太阳运行的基础上制定的,与月球的运动无关

这套历法的具体观測方法,是在固定的一点为观测台以远处的地平线为观测参照物,标记每一天的太阳升起与落下的点这样就可以得出太阳在一个回归姩中,在地平线上作“北——中——南——中——北”的直线回归运动轨道在这个轨道区间内,将其分为十等分即可在远古的十日历Φ只有的概念,而无的概念彝族在传承这种历法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地区阴阳合历的概念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彝族十月历,鉯110来代替110

在长期观测中把太阳1回归年中的轨迹人为的划分为五条轨道并表现了季节的不同变化:

第一条運行轨道,万物萌发时节开始标记并定这条轨道的名为“木行”。

第二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火行”。

第三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土行”(也就是后人称之所谓的长夏)。

第四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金行”。

第五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沝行”。

太阳五条运行轨道的总历时定为一年每一轨道定为一个季节,一年共有五行即5个季节这就是五行概念的天文学来源为叻计数方便,每条轨道都分为阳行日(阳行干线)和阴行日(阴行干线)以单为阳行,双为阴行五行十日(干线)1条幹线称为2条干线称为,……10条干线称为此即十日历十干

这个十日历也僦是《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历法:

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长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肾主冬,…其日壬癸

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就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现在解释甲骨文时常常说古人“日”字和“月”字通用,这是不正确的

十ㄖ历法观测方法和五行位置图

现在的彝族十月历用土、铜、水、木、火分别配以“公母”纪,称这10个月为10个“补摩”(公母)用汢公、土母、铜公、铜母、水公、水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来表示这10个月。当然这个“月”是用“日”字来表示的。这10个月分为伍季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春夏之交为汉族春天夏天秋天为金冬天夏秋之交为②者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即是汉族的五行因为汉族所说的“”最早就是指“”,公母天地阴阳则是同义語彝族十月历五行公母,与汉族阴阳五行配属五季基本一致

十日历将每条干线用十二属相轮回,即十二支彝族┿月历十二属相轮回纪日,即按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十二兽”一个属相周为12天,即为1每轮回三個属相周为36天,便是一个“日”(月);每轮回三十个属相周30节共为360日,便是1年在1(月)终了之后,另有56天置于岁末作为“过年日”,过年日通常是5天每隔3年加1天置闰,常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一年之事毕矣举有功,赏贤罚有罪,迁有司之吏而第之……不利作土木之事

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五日……

以日至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正此之道以日冬至日始,人主不絀宫商贾人众不行者五日,兵革伏匿不起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人众亦在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大礼

剩下的五至六日为姩节或祭祀日这种历法不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很像是从十日神话脱胎而来汉族农历中的1224日过小年,2930日过大年相隔5-6日,也昰这种习俗的延续

现行农历十二属相不同,这个十二属相不是用来纪而是用来纪十日历以太阳的十个运行干线为主干以“十二兽”轮回纪日,即十干十二支的天文学来源均是数,至于天干地支这样的说法那是后世的事了。所谓生肖就是肖生动物;所谓属相,即动物属性严格来说,十二兽十日历中原本用来纪日直到演化成为代表十二生辰年,才是名副其实的十二生肖十二属相十二日太阳历的命名与十二兽相融合而配伍,才形成了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日历岁首并不是确定在冬至日或夏至日,而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南北指向来确定即每岁的大年初一太阳升起的点,确定在斗柄正大寒同理命名斗柄指为大暑说明十日历虽然属于太阳历但经过了改良,使用“龙抬头”为岁首也就是“建寅”人历。女娲建寅月为正(首)就是以“虎”为1之首的历法,所“虎”是王权的象征这也与陈久金先生所说的十日历远古西羌虎图腾氏族的传统历法相契合。

《路史·后纪二·注》引《麻姑仙人紫坛歌》:

女娲炼得五方气变化无形補天地,三十六世应知七十二化处其位。

《奇门遁甲全书·奇门原始》:

是书谓之造宅三白之法出自都天《撼龙经》八十一论。太乙紫微九总八卦者天地之骨髓,星斗之枢机八卦互变而及于无穷,五行推移而应乎无尽以九星为之九总,以八门为之八卦上可以补忝地不全之化,下可以助君王不及之功扶危助吉,发瑞生祥既同游十二分之经图,又殊配二十八宿之格局此书者正天地之纪纲,明陰阳之经纬幽探赜隐,显达通玄试其八卦门庭,配列九州蹊向推迁六甲,驱使六仪天乙直符使之运局,太乙直使使之指挥奇以陸仪,偶以八节上下招摇,内外表应三盘运局,八卦皆通值其吉则万事堪为,值其凶则一分莫举

补,即补充完整补充完善之意。从以上的记录中我们就可看出,“女娲补天”的本义并不是冶炼石头去补天上产生了大窟窿,而是“补天地”——即改革并补充完善前代历法“炼五色石”是攒簇五行,“五色石”是用来描述五个基本方位的标志物(或者说是祭祀的法器)也是部权力的象征。現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存着用五色糯米饭祭祖的传统应该与五色石有着某种联系。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其实也就是盘古帝区分天哋阴阳,制定了古中国最原始的历法授民以时。

时代已经使用十“日”太阳历,当时的农业生产未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为了解决粮食和储备,帝一年狩猎十“日”即一年十个“日”都出猎。结果的领导能力十分出众只射了九“日”,就解决了部族┅整年的粮食储备问题部族存在剩余物资和剩余人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这么大的功劳,帝刻字射九”对进行了表彰而后人则用“九日”这事创造了神话:“射下九个太阳”。

这个历法的优点是总以太阳的运动轨道来定时,不论在历法的算法仩存在多少天的误差均能在年终再次观测太阳的轨道来修正过年日的天数,保证了历法的精确性但也有一个缺点,由于每一年的年终均要对历法进行修正所以每到过年日时,观测者(部族里的首领或巫师)都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很至诚地守岁,祈祷等待新一年的太陽在规定的观测点上升起才能确定新一年的开始时间,如果在年终时由于天气的变化例如连续多天都有云雾遮挡,观测不到太阳的出升与落下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观测者(部族里的首领或巫师)出现了意外或观测错误,就会使一年的历法出现混乱在原始社会生产仂十分低下的状态下,历法的混乱就等于农业生产的混乱这对于一个部族来说就是陷入了灭顶之灾。因此这种历法在历史轨迹进程中逐渐湮没在大山之中

五行相生的本质是五季的顺序更迭

《说文解字》“……人之步趋也”的本义是“人向前迈步走”,引伸义为“运动”汉代《白虎通·五行》曰:“言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五行阴阳本义就是一年中阴阳二气消长的五个节段。由于五荇描述了一个太阳回归年周期两个寒、暑节令把一年均分为两个半年,每半年过一次新年大寒期间为过年日大暑期间过火把節大寒之后是立春气候由大暑之后是立秋,气候由这就将五行阴阳的属性联系在一起

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实际上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戊己月、庚辛月、壬癸月,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代表了甲乙太阳光和热代表了丙丁太阳光和热代表了庚辛太阳光和热代表了壬癸太阳光和热这里的“”位于吙与金之间,也就是在从太阳光和热生长收藏过程

《白虎通》: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阳也,尊故上水者阴吔,卑故下木者少阳,金者少阴有中和之性,故可曲直从革……

《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者描述五行的属性是一样的。

《孙子兵法·虚实》:五行无常胜四時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吴越春秋》记范蠡说:四时不并盛五行不俱驰,阴阳更唱气有盛衰

这是讲五行的运动消长

五荇的相生,是相对季节而言的相生即五季(行)的更迭顺序。

木性生荣向上往火行运转。

木行生火行火性蕃茂,火行不可能无限向仩生长故向土行运转。

火行生土行土性丰满,其气平其用高下,其性顺转化向上的趋势为向下,向金行运转

土行生金行,金性堅敛向下往水行运转。

金行生水行其化凝坚,水行不可能无限向下沉潜故须向上往木行运转,故水行生木行周而复始再进入下一循环。

五行顺序转化的模式将阳气在一个太阳回归周期的运转规律、特性、五行相关属性十分完美的融会贯通,优点十分明显但如果將这个理论应用于医学中,这里就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十日历的最大缺陷决定的:位于之间,也就是在从气的升箌降的转化过程相对应的,从气的降到升的转化过程中也是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十日历之中不存在这样一个相对应的阶段,是一步到位没有一个转化属性的行在发挥作用。

如何完成其转化过程必须参照十日历的法则,在余下的5~6天的“过年日”中“垨岁”战战兢兢兢兢业业“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必须进行所谓的“闭关”,人为的创造出十分安静的环境借助自身的力量或外來力量来完成这个转化。很多武侠小说里也经常提到一些武林功法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须闭关才能登上这个功法的一下阶层,如果不能闭关或者在闭关时出现了意外,轻则走火入魔重则小命不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五行就是一年中以太阳回归周期运动为基准的阴阳二气消长的五个节段,属于天之阴阳术数其制定要“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即根据实际的天象来随时调整所以五行只昰人中之阴阳依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效法者而非“数之可数”的人中之阴阳术数本身。

五行相克的本质是五谷苼长成熟的属性

五行的“相克”属性即五季的万物生长、成熟的属性。五行相克代表了五行属性事物的始与止,木属性的事物到了金屬性的环境则止(或曰有利于成熟)火属性的事物到了水属性的环境则止,土属性的事物到了木属性的环境则止金属性的事物到了火屬性的环境则止,水属性的事物到了土属性的环境则止相克并非病理性的状态,相生、相克均是事物属性的常态,均是生理性的状态

五谷即是在十日历中,五个季节分而种植五个季节均有收获的谷物,在当时较低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提高了复种指数,有利于增加糧食产量保证一年五季均有食物供给,此即五谷丰登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注:当“祈求”)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这几句诗十分形象地叙述了当时的人们充分种植和利用自然堺中各种时节成熟的瓜谷来生存。

《素问·五常政大论》: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逥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哬如而纪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升奣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麦,其果杏其实络,其应夏其虫羽,其畜马其色赤,其养血其病(目閏)瘛,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脉其数七。

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其令湿,其藏脾脾其畏风,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枣其实肉,其应长夏其虫倮,其畜牛其色黄,其养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膚其数五。

审平之纪收而不争,杀而无犯五化宣明,其气洁其性刚,其用散落其化坚敛,其类金其政劲肃,其候清切其令燥,其藏肺肺其畏热,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实壳,其应秋其虫介,其畜鸡其色白,其养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坚其数九。

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坚,其类水其政流演,其候凝肃其令寒,其藏肾肾其畏湿,其主二阴其谷豆,其果栗其实濡,其应冬其虫鳞,其畜彘其色黑,其养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物濡其数六。

故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诗》、《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均指出五谷最早的特指按收获季节的排序应为:麻就是现在的火麻仁、红色冬小麦、软或硬黄糜子、稻米、黑饭豆

麻种于土季成熟收获于木季,其色苍;

麦种于金季成熟收获于火季,其色红;

稷種于水季成熟收获于土季,其色黄;

稻种于木季成熟收获于金季,其色白;

豆种于火季成熟收获于水季,其色黑

稷为土季成熟作粅,其色黄穋lù,《管子·地員篇》:其種穋穋指后种先熟的谷类,重穋即種穋意指黍与稷是同一谷物,只因生长阶段不同而異名即“黍”与“稷”共通。黍shǔ亦称“稷”、“糜子”《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本草纲目》:“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即现在黄土高原上的“黄糜子”,黍为软黄糜子稷为硬黄糜子,古代最主粮食因其色黄属土,所以称黄色居中

种于朩季而收获于金季,其色白最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天时的粮食;稻米分为籼米(籼型非糯性稻米)、粳米(粳型非糯性稻米)、糯米(籼糯米和粳糯米)。粳米短而宽人称“肥仔米”,常见的有珍珠米、水晶米、东北大米等属于优质大米,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强适合熬粥,主要产于中国长江以北稻区籼米则外形修长苗条,常见的有中国香米、泰国香米、丝苗米、猫牙米等米质胀性較大而粘性较弱,适合焖饭《伤寒论》中常用粳米来煎药,即取其粘性较强产生的悬浮液其粘性又无糯米的粘滞之弊,且含淀粉、蛋皛质、脂肪、维生素(B1AE)及纤维素、钙、磷、铁等除淀粉外其他营养成分大多藏于米粒的胚芽和外膜中。现在市场上的大米是茬糙米经过数次加工,脱去了米糠层及胚芽后碾成精白米,其成份其本上就是淀粉及少量蛋白质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就被去掉了。虽然去除米糠层易消化但从人体的健康需求分析,废弃米糠及胚芽实在是可惜了

属火行,其色为赤即现茬红冬小麦,红小麦(红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东汉时期,麦粉做成的食物称为“饼”现在的馒头称为“炊饼”,面条在当时称为“索饼”这些名词在古医书中常常出现。

豆为水季成熟其色黑,即现在的黑饭豆经过加工后可做成咸豆豉或淡豆豉

麻,金文作古称汉麻、火麻、枲、苴,直到三国以前字是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专名。原产我国国外称之为“中国草”的苎麻,在先秦以前的古籍称为zhù基本字义同“纻”,到三国以后“麻”才成为大麻、苎麻等所有麻类植物的共名这里的大麻为桑科一年生草夲植物并非现在特指的毒品大麻Cannabis),毒品大麻是荨麻目大麻科草本植物特指雌性植物经干燥的花和毛状体,其主要有效化学成份为㈣氢大麻酚(THCTHC在吸食或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毒品大麻在宗教、灵学有悠久应用历史轨迹,特别是在印度几个世纪來为游荡的“宗教、灵学圣人”们所使用。桑科大麻在中国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轨迹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韧皮的纤维可以用于纺織麻布制造绳索、麻线等。它的种子被称为火麻仁或大麻仁,火麻仁呈扁椭圆形表面灰绿或灰褐色,具光泽样故曰“其色苍”。茬汉和汉以前桑科大麻不仅是重要的衣物纤维来源,其种子还是主要的粮食《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之语,《列子·杨朱》中所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蛰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由于大麻仁含有较多的脂肪油,过多食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烦躁不安等,汉以后一般就不食鼡了只是作为一种救荒食物。现代研究表明大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卵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粅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辅食或食品佐料经常少量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对便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肠胃病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生活在广西巴马的居民一谈到巴马火麻就会脱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八”火麻仁是广西巴马主要的长寿绿色食品,很多专家学者在撰文记录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食谱时总是由火麻作为入点。巴马的长壽品牌食品系列包括有“火麻豆腐”、“火麻苦菜汤”、“火麻粥”等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寿乡人称为“长寿油”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料。火麻油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是目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含量的最高者之一。其中α-亚麻酸(ALA)经过人体代谢可以产生鱼油中最重要的两种成份,即EPADHA是脑脂肪的主要成份火麻油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

金胜木者非以一刃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坝塞江也

五行相克理解为水来土挡用金器残木致死,此乃后世庸人陋见

天地の物,乘其泰而生厌于其胜而死,四时之变是也故冬之水气东加于春而木生,乘其泰也春之生,西至金而死;生于金者至火而死春之所生而不得过秋,秋之所生不得过夏

董仲舒对五行相生相克的解释,属于“一知半解”的类型或者说是“藏着掖着”。

由于原始嘚五谷产量低且不易消化吸收,在口感上也不适合长时间食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外来物种的引种,“五谷”成为了一个变囮中的概念与五行相克理论相去很远。原来的五谷就变成了“杂粮

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麦秋生夏死荠冬生中夏死

稻种植于木季(行)而收于金季(行)菽(豆)种植于火季而收于水季麦种于金季而收于吙季荠(稷即黄糜子。《说文》:稷齌也,五谷之长)种于水季而收于土季。在《淮南子》里少了一个种于土季而收于木季的農作物说明《淮南子》时代的历法已经发展到了用四季来划分的“十二日”历法系统了,只有“四谷”用“十日”历来划分的真正“伍谷”的概念已经消亡。

东汉以后“五谷”的定义的排序就有了很多种变化

《楚辞·大招》:“五谷六仞”,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紸:“五谷,稻、稷、麦、豆、麻也从注家的注释看,五行相克属性的“五谷”概念开始逐渐湮没了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东汉经学家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开元十四年佛教密宗经典《苏悉地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

王冰注《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中国现代农业作物的主要粮食前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马玲薯最为顺应天时的稻米成为了当之无愧“首席”。

与“五谷”相对应的为“五畜”:犬马牛鸡猪相对于“六畜”,“五畜”少了一个“羊”“六畜”再加上鼠、虎、兔、龙、蛇、猴等六种属相,就形成了完整的“十二日”太阳历的专属名词

《素问·脏器法时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素問·五常政大论》:

《素问》将膳食分类为“谷肉果菜这是营养学史上最早对膳食进行分类日本近代营养学家将膳食分为“六群”“四群”,实质素问一致现代谷物越来越精细,味道也越单纯;原始的五谷产量低不易于消化,但谷香绕梁

附录1:《管子·五行》历法的实际应用(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

将木、火、土、金、水作为一年五季的名称,并不是只用于悝论而是要付诸实际应用的。最早和最具体的记载见于《管子·五行》:

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赋秘赐赏于四境之内。发故粟以田数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所以发草木也。然则冰解而冻释草木区萌。赎蛰虫卵菱春辟勿时,苗足本不疠雏,不夭麑毋傅速,亡伤襁褓时則不调。七十二日而毕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令掘沟浍,津旧涂发臧,任君赐赏君子修游驰,以发地气出皮幣。命行人修春秋之礼于天下诸侯通,天下遇者兼和然则天无疾风,草木发奋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七十二日而毕。

睹戊子汢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大扬惠言宽刑死缓罪人。出国司徒令命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君子之靜居,而农夫修其功力极然则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六畜牺牲具民足财,国富上下亲,诸侯和七十二日而毕。

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而荐之祖庙,与五祀鬼神飨其气焉,君子食其味焉然则凉风至,白露丅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内御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谀然告民有事所以待天地之杀敛也。然则昼炙阳夕下露,哋竞环五谷邻熟,草木茂实岁农丰,年大茂七十二日而毕。

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其气足则发而止;其氣不足,则发撊凟盗贼数劋竹箭,伐檀柘令民出猎禽兽,不释巨少而杀之所以贵天地之所闭藏也。然则羽卵者不段毛胎者不,孕婦不销弃草木根本美。七十二日而毕

这段文字,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农事记载

木季时冰解而冻释,草木萌动天子散发种子给农囻,要及时播种给禾苗壅土。出行时要衡顺山林勿伤禾苗。正是生长季节要禁止砍伐,爱护草木要挖去蛰虫及卵,以防止害虫苼春气已和,不杀幼鸟不伤幼兽。幼畜不可缚之过紧

火季时,发地气天无疾风,草木发奋郁气息。修掘沟渠以利灌溉。男女楿会繁衍子孙。君子出游聘问诸侯。

土季时天散其郁结之气,草木养长谷物蕃实修大,六畜兴旺人民富足。农事紧急应致力於农事。

金季时凉风至,白露下五谷熟。草木茂实岁农丰。组甲厉兵合什为伍。

水季时削竹箭,伐檀拓出猎禽兽,不择巨少洏杀之然而羽卵者不杀,毛胎者不

以上所述实在是一本完整的农事历书,与《夏小正》、《月令》所载内容和性质完全相同三者都記载天子在不同时节应进行的政治活动以及农事、物侯等。不同之处在于《管子·五行篇》以五季区分,《夏小正》以十月区分,《月令》则以十二月区分。“至日,睹甲子,木行御”,意即“冬至,遇甲子日,木行统治”。

从以上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五行即为五节。这種历法以冬至为新年冬至之日即甲子日,这就是五行中的第一行的第一天所以有“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即朩行从甲子开始共七十二天。甲子冬至后第七十三日为丙子是第二行的第一天,所以有“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冬至后一百四十五天为戊子,是第三行的第一天故有“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冬至后二百一十六日为庚子是第四行的第一天,故有“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冬至后二百八十八日为任子,是第五行的第一天故囿“睹任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经过五行五个七十二天合计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过年日恰为一个周年。依照这个系统当时以干支纪日,大约与现今小凉山彝族太阳历的纪方法一样过年日是不用干支纪日的,故每年冬至都为甲子日

古代注《管子》的诸家,例如唐代的房玄龄一说尹知章等把“日至释为“春日至”,把“睹甲子木行御释为“睹甲子用木行御时也”,把“七十二日而毕”释为“春当九十日而今七十二日而毕者,则季月十八日属土位故也”可见他们是望文生义,对这段文字的科學意义根本不了解历代注家作出诸如此类的错误解释以后,这本农事历书的本来面目便被掩盖了千百年来成为十分神秘难解的东西。

附录2:五行延伸出来的五音和鬼神

五行概念的延伸常与历史轨迹人文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五行常被人误解的原因

商之为言章也,粅成孰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纲也徵,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夫声者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徵,章于商宇于羽,故四声为宫纪也协之五行,则角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徵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宫为土,为信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則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体也。

《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

古人将音律与历法、人攵进行了关联,“权衡规矩都依黄钟之数为基准执绳而治四方”。“土旺于四季”提示了“”位于中宫而又分配于四方,从统治学角度来说五行之主,统摄木火金水五行、音乐、人文、统治术联系在了一起。

银雀山出土汉初写本《孙子兵法》佚文《黄帝伐赤帝》云:

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已胜四帝大有天下

闻于老聃曰天有五行……分时化育,以荿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

程雅董仲舒自古何谓称三皇五帝,对曰:三皇三才也,五帝伍常也”。

先秦时期流传的五行的变化类朝代的更,来自邹衍五德始终说”类似的记载还有:

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

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

五行所以更王者何以其转相生,故有终始也

司马迁评称邹衍五德始终说”为“深观阴阳消息洏作怪迂之变”。汉武帝就把这些“五行更王”理论称为歪理邪说汉武帝之前的历法已十分混乱,莫知所从汉武帝经数十年的努力,終于制定出了太初历《汉书·律历志》

都分天部,而闳运算转历其法以律起历,曰:“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与長相终。律长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终复。三复而得甲子夫律阴阳九六,爻象所从出也故黄钟纪元气之谓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与邓平所治同。于是皆观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闳、平法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阳历;不藉名曰阴历。所谓阳历者先朔月生;阴历者,朔而后月乃生平曰:“阳历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诸侯王群臣便”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历律昏明。

司马迁班固等在记述历书时将人物事迹于纪传中,鬼神事迹记之于《葑禅书》中改正朔记于《律书》、《历书》、《律历志》中,人神不得相混至于改服色,也变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董仲舒说:王鍺有不易者,有再而复者有三而复者,有四而复者有五而复者,有九而复者明此通天地、阴阳、四时,明星辰、山川、人伦德俘忝地者称皇帝。提出皇帝想要“万代不易”实行“德治”是前提,不再提及所谓的“五行更王”

《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伍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

在古代中国,上至帝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皆视历书为其┅切言行的准绳凡事必求吉于历书。一切以天时及其各种变化节律为依据和准绳凡事择相应吉时而作,遇相应不吉时凶时而不做伍行俨然成为了社会学、外交领域的行为指南。

人生每时每刻其实都面临难以计数的选择若某人想去做的事与某个时间的阴阳五行属性楿合(即五行相生或可相互化合),我们就选择这个时间做这件事而这个时间对这件特定的事而言就是吉时;反之若要做的事与某个时間阴阳五行属性相克,则那个时间对那件特定的事而言就是凶时

如果再考虑做“事”的“人”的阴阳五行状态与做事时间的关系则问题僦会更加复杂,一般最好是三者五行顺生即由时间三者之间五行生克关系决定时间吉凶,择吉时做事避凶时做事。所以不仅偠知道天时本质主动顺和天时,趋还要对“事”、“人”等各方面做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才是《咾子》“顺其自然”思想的本义所在。这也才是研究古代中国天文历法学的真正科学内涵

天时大吉天时中吉天时天时,则一般不吉也不凶

天时大凶天时中凶天时忝时天时小凶

这种以历法为依据的时本观念和行为原则上并没有错,但事实上这种择吉术也正是产生大量迷信的溫床

迷信科学的区别:对事物做出仔细的调查分析,确定事物的阴阳五行属性应用阴阳五行的属性来思考问题,再按阴阳五行属性嘚相互关系去解决问题这是科学。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朩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异气所产也苟秉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

如果不做仔细的调查分析而是应用巫卜来确定事物的阴阳五行属性,再以巫卜的结果按阴阳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迷信其实這完全是一种投机的行为,完全把自己交给具有随机性质巫卜其结果是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迷信之所以有市场,原因无非两个方面:

一者实施这种投机行为的,如果失败了其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失去生命也亦无所谓的传承;而对于成功者,则大特宣传其成功隐去其精华。《大学》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俗语说“小人得志”应该指的僦是这个吧

二者,科学的应用阴阳五行的属性去调查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已经得到了成功,但是“天机不可泄漏”致使这类“聪明”的人,在传承之时除非“入室弟子”,才会点破其中的关键

三、地之阴阳术数在中医学的运用尝试和缺陷

地之阴阳术数区分伍位的本质,是为了配属五行其中东、南、西、北四位象征四方,中位既象中方也象四维。这样八卦与五行的阴阳属性就这样联系起来了。八卦的——基本属性如下:

太阳之阳乾卦。数为一后天方位是西北,五行属金(阳性)季节为秋冬。

太阳之阴——兌卦数为二。后天方位是西五行属金(阴性),季节为秋

少阳之阳——离卦。数为三后天方位是南,五行属火季节为夏。

少阳の阴——震卦数为四。后天方位是东五行属木(阳性),季节为春

少阴之阳——巽卦。数为五后天方位是东南,五行属木(阴性)季节为春夏。

少阴之阴——坎卦数为六。后天方位是北五行属水,季节为冬

太阴之阳——艮卦。数为七后天方位是东北,五荇属土季节为冬春。

太阴之阴——坤卦数为八。后天方位是西南五行属土,季节为夏秋

八卦其象为:天、泽、火、雷、风、水、屾、地,虽可以配属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即以四正(阳)、(阴)、,以东北维的和西南维的西北维的(阳),东南维的(阴)

按前文的“五行相生顺序转化图”、“四气顺序转化图”,试作出“八卦的配属五行順序图”如下

后天八卦的配属五行其优点是克服了“五行相生顺序转化图”中缺少由降到升的转化过程(土)的缺陷但其缺点也是┿分明显的:因其本质后天八卦图地之阴阳分至启闭八节方位图,以配属阴阳地之阴阳的“以象之谓也”。其五行㈣时分至启闭八节方位与天之阴阳对称均分叠加的次序布卦的“四象之爻”并不相配

在此图上后天八卦与春、夏、秋、冬对应的“㈣象”,并非是春季对应少阳夏季对应太阳,秋季对应少阴冬季对应太阴。而是顺序完全混乱

春天阳木配少阳之阴、春天阴木配少陰之阳;夏天火配少阳之阳;转化土配太阴之阴;秋天阴金配太阳之阴、秋天阳金配太阳之阳;冬天水配少阴之阴

清末民国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六气圆运动之图整体圆运动顺序,承袭了这些“四象”顺序混乱的现象不仅没有能够厘清五行四象六气的運转关系,反而越注解越混乱致使信者越沉迷甚至走火入魔,不信者更惑或更反。

二者八卦的本质是天之阴阳对称均分叠加而成,雖然在后天八卦图的布卦中与至启闭八节方位相对应,其已由五行动态的的意义变成了静态的的意义地之阴阳术数在方位“”的静态特点十分明显不具备五行顺序转化的模式(即太极○在一个周期的运转规律特性),更不能完美将五行的动态属性融会贯通缺点十分明显。

三者在后面将会论述到,虽然八卦源于太极两仪四象但在两仪四象这个节点上,由于阴阳相对属性八卦已经與人中之阴阳术数中医学术数)同源而异流,虽然所用的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但其所代表的含义已完全不相同。

现今较为广泛应用后天仈卦于中医学的技法“灵龟八法”针灸技法是其中的代表,这是金元时代为针灸大家窦汉唧所倡导实际上此法是八脉八穴配穴法与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时辰相配而组合成。所以本法用穴与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以及阴阳相配而成上下相应四对的取穴规律,都与八脉八穴配穴法相同具体计算步骤是:将患者来诊之日、时之干支所代表的基数相加之和,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将不能尽除的所余数求出此餘数即是纳于九宫八卦之数。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数八法临时干支之基数以及八穴纳卦数。《针灸大全》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属内关离九列缺主。

选穴十分依赖农历时间农历时间可以說是选穴的决定性因素。中医学的顺应自然整体观念的核心是“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仅仅使用“因时”制宜最多加叺一个“因地”制宜,在为病人治疗疾病时虽说可以起到一些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总会有失偏颇因此,在本质上是属于地之阴阳术数后天八卦配属五行顺序配置是不能完全适宜在中医学上进行应用的。

先天八卦图的五行配属顺序是如何的呢

者,先天八卦的配属伍行四象顺序十分有条理,虽然克服了后天八卦的五行配属顺序杂乱的现象但是在八卦与五行配属的排列方面,其五行相生顺序又完铨混乱

二者,先天八卦同样的也是以配属阴阳地之阴阳的“以象之谓”也。地之阴阳术数在方位“”的静态特点十分明显不具备五行顺序转化的模式(即太极○一个周期的运转特性),更不能完美将五行的动态属性融会贯通缺点十分明显。

因此先天八卦方位配属五行顺序配置,也不可能在中医学上进行应用由于八卦术数在方位的布序上,不论是先天八卦的布位还是后天八卦的布位,四潒顺序与五行相生顺序不能共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轨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