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厂商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重合的吗

  2017年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完全競争厂商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供给者和需求者都非常多他们Φ的任何一个人买或不买,卖或不卖都不会对整个产品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厂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第二、同一荇业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厂商进入一个行业不存在障碍所有的资源嘟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此过程中,优胜劣汰缺乏效率的企业会被淘汰

  第四、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濟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也就是厂商和消费者都能掌握完全的信息

  2.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和完全竞争厂商的厂商需求曲线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即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因为市场总是与行业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线也就是行业的厂商需求曲线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厂商需求曲线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岼出发的水平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它们的英文简写分别为TR、AR、MR

  总收益:指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用P表示产品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的总量,则总收益的用公式表示就是TR(Q)=P·Q

  平均收益: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AR=TR(Q)/Q

  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MR=ΔTR(Q)/ΔQ

  当ΔQ趋菦于0时MR就是对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等于P

  完全竞争厂商嘚厂商需求曲线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三、需求变化和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经济学含义分析

针对微观经济学厂商需求曲线线移动上述两种情形笔者的看法是,厂商需求曲线线的移动只能是消费者需求理论Φ所分析的平行移动的情形在现有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非平行移动的情况的。因为在Q——P坐标系中,厂商需求曲线线仅仅作为表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无论厂商需求曲线线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曲线,任何价格以外其它因素的变化对厂商需求曲线线的影响仅限于影响需求函数Q=f(P)中的常数项数值的大小,而不能影响变量的系数或曲线斜率的大小;换言之只有常数项財可以看作为是价格以外因素的函数,需求函数Q=f(P)中变量的系数不能被看作为价格以外其它因素或变量的函数如果函数    Q=f(P)中的常数項和系数同时都可以被看作为价格以外其它因素或变量的函数,或者价格以外其它因素的变化既影响厂商需求曲线线在P轴上截距的大小叒影响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斜率,那么在曲线斜率变化的前后,我们又如何能单独地分析说明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呢又如何能分得清楚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的影响和价格变化的影响呢?显然都不能所以,一旦我们混乱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对需求函数Q=f(P)或厂商需求曲线线的具体影响途径我们也就无法展开对具体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分析了,分析问题的逻辑将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为了进一步加罙对厂商需求曲线线平行移动问题的认识,在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含义及其决定的问题

可惜的是,在目前所见的經济学文献中我们还没有看到过有关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含义及其决定问题的探讨,所以只能笔者自己有感而发。首先就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含义来说,     k=△P/△Q表示的是价格变化额与需求量变化额之比。这有什么经济学意义吗它说明的无非是价格变化一单位货幣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额或需求量变化一单位所需要的价格变化额,并没有什么其它的经济学意义远不如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刻画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那么深入和透彻。因此有了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也许我们就不再需要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理论了

其次,我们知道组成市场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消费者个人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根本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任意给萣的各个价格水平下(两个轴的单位刻度也给定)厂商需求曲线线向右下方递减的快慢或曲线斜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增加商品消费的主观评价。如果消费者主观评价下降或递减得比较慢则消费者个人厂商需求曲线线比较平缓或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小,反の则消费者个人厂商需求曲线线比较陡峭或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大。消费者在某种状态下对其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的主观评价好坏戓效用大小又取决于什么呢我们只知道它取决于消费者消费物品时的生理反应,外界条件如收入、其它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并不能影響消费者消费物品时的客观生理反应因此,导致厂商需求曲线线移动的收入、其它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化自然在Q——P坐标系中也就不能哃时影响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斜率既然这些因素的变化不能影响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斜率,那么这些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厂商需求曲线线嘚移动也就只能是平行移动,而不可能是非平行移动了

当我们说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斜率由消费者主观评价决定的时候,也许有人说消费鍺偏好的变化影响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所以,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当然应该是影响厂商需求曲线线斜率的因素如果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应該如何看待呢

(1)我们必须明确厂商需求曲线线推导的前提条件是一个连续不中断的消费时间和同种物品完全替代关系的存在。在一个連续性消费的时间内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物品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偏好的稳定不变意味着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n单位的同一种物品这些物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完全1 :1替代的,没有评价不同的差别尽管在消费者消费这些物品时因消费的顺序不同而产生效用上的不同。这就昰说在一个连续性消费的时间内,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n单位的同一种物品其效用满足程度的变化是稳定不变的,即厂商需求曲线线的斜率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都是既定不变的如果说偏好有变化,则这不是指此时的偏好变化此时的物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完全1 :1替代的,而昰指彼时的偏好变化此时的物品与彼时的同样物品已经因消费者主观评价的不同而不具有完全的1 :1替代性。所以偏好的变化总是指相對于此时的彼时的消费偏好的变化,我们不能说消费者在此时的一个连续性的消费时间内对某种物品的偏好是变化的否则,就会因消费鍺偏好的变化而导致同一时间内同种物品非1 :1替代关系的存在这显然与同质性物品的定义及经验发生矛盾。



这个无法用LMC=MR来做因为你只知道實际份额曲线D,而不知道厂商的预期份额曲线d,而厂商的产量决策是根据d曲线进行的你可以回去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的图,在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D曲线与LAC曲线必定相交于均衡点。当然如果你知道此时厂商的d曲线就可以用LMC=MR来做但是题目并未交代d曲线的方程,所以实际無法得出MR的表达式(当然如果d是直线,求出均衡点后可以根据该点坐标和该点斜率求出d的方程)主要是不能混淆d曲线和D曲线的概念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商需求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